情景化作文范文

2024-07-09

情景化作文范文第1篇

成功的“全渠道化”营销.一方面使用数据,另一方面又生成数据。“全渠道化”营销的目的是让营销人增加其营销的商务价值。其中,营销人要以个性化、优化、智能化的方式沟通.要知道顾客群体在哪儿.从而获得有意义的数据资料。

多渠道的方式并不等同于全渠道。欧博思营销专家认为他们的区别在于数据资料,当然不仅仅是数据资料的存在,而是数据资料如何被营销人所使用并优化。例如:一名顾客对一个品牌接触的多渠道可能包括:

一、在传统信箱中获得一个关于某实体服装店的纸质宣传单。

二、到访该店。

三、用Pinterest加关注.并链接到该店的互联网网站。

四、下载并加入该店的社交媒体应用程序。

五、参加该店的Facebook调查.以获得免费奖品。

对于许多营销人而言.多渠道营销不太容易操作,他需要所有渠道采取统一化的标准。多渠道有利于营销信息的传播,但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营销方不知顾客是否能正确地接到这些信息。

一个全渠道化的方式会淡出各渠道之间的界限。全渠道不仅限于将一个品牌在多个渠道中实行统一化.而更重要的是,全渠道营销人要发展。要成为自己品牌的搭建者,让顾客和你的品牌相处时感觉像在家一样。“全渠道化”营销让营销人成为品牌的实践者和品牌的质量管理者。此外.通过技术收集的数据资料能让全渠道营销变得更加容易实现。

情景化作文范文第2篇

【摘要】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为拓展高职英语微课实践的具体途径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为了使越来越多任课教师关注高职英语微课的相关研究,本文拟在详细分析微课内涵的基础上,从课程资源的层面上对现代传媒技术视域的高职英语微课的实践途径及其相关问题进行详细阐释和说明。

【关键词】现代传媒技术 高职英语微课 实践途径探讨

微课在现代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中是一项颇受任课教师喜爱的教学方式之一。因此,虽然有众多的高职英语教师和相关的研究者对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虽然这些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微课的相关问题进行着这样或那样的阐释与解析,但如何利用现代传媒技术拓展高职英语微课的教学途径及其相关问题却很少有人对其进行理性的说明和实践上的探讨。为了更好地使微课服务于当代的高职英语教学,所以有必要对现代传媒视域下的高职英语微课的实践途径及其相关问题进行简要的说明。

一、微课及微课实践途径

1.微课及其界定

所谓的微课有两种具体的理解,第一种理解是从教学的层面上,把“微课”的内涵等同于一次具体的教学实践;第二种理解是从课程的层面上,把“微课”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作为一项课程资源进行相应的研究。对于前者而言,把微课作为一项教学实践主要探讨的是与这项教学实践及其密切相关的问题。这样的探讨既有利于高职英语任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微课实践操作,又利于通过高职英语老师具体的微课实践总结高职英语微课研究的相关经验总结;对于后者而言,从课程的层面对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微课及其相关教学实践进行阐释和说明,既利于提升高职英语任课教师的理论视野,又利于从宏观的层面为各学科微课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因此,下边的研究阐释主要从课程的层面上对高职英语微课教学与现代媒体的相互影响及其相关问题进行说明和阐释。

从课程层面上,可以这样界定所谓的高职英语微课教学实践:微课又名微型课程,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从而形成一个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教学应用环境。[1]

2.微课的实践途径

根据上边对微课内涵的界定,结合高职英语教学的具体实践,微课的实践途径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应该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首先,微课相关理论的研究。微课的相关理论研究虽然被一般的研究者认为是理论研究并且不属于实践的层面。但是,微课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它的所有实践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否则,任何一次没有理论指导的行动,最终都会给微课的实践带来不可言状的后果。因此,探讨微课的实践途径必须涉及到相关的微课理论研究。从另一个层面分析,理论与实践是统一的,所以,理论研究也可以作为另一个类别的实践归入微课相关的实践途径之中。

其次,微课课程资源的具体构成。在微课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作为一门课程资源的微课需要对其构成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包括适合微课教材的建设,包括适用于微课的教案设计、适合于微课的课件制作,适合于微课的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以及适合于评价微课教学效果的教学评价体系。

再次,微课课程的制作与传播、运用途径。研究高职英语的微课实践途径,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个高职院校的微课课程的建设,还应该在现代传媒的视域下从更高的层面着眼,即像国家精品课程网那样,为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提供一个微课建设交互咨询的平台。而这个平台的建设就需要从微课的制作、传播、运用等方面对微课课程资源的建设进行全方面的思考。

二、现代传媒技术下的微课实践途径探讨

1.现代传媒技术

现代传媒技术是从时间的层面对传媒技术类型的界定。但是由于传媒技术自身发展中继承性特点的存在,现代传媒技术在微课课程资源的建设中也会出现传统传媒技术的特点。关于这一点,读者一定要在后边的叙述中仔细区别。这也就是说,如果传媒技术出现在了微课课程资源的实践中,但是由于具有了运用上的现代特点,它也可以归入现代传媒技术。因为,在时间的层面上,“现代”与“古代”的区别本身就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更何况技术发展又有自身的继承性特点。

2.微课实践途径探讨

(1)现代传媒技术与微课教材编写

现代传媒技术为高职英语微课教材的编写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首先,现代传媒为高职英语微课教材的编写提供了理论上支撑。众所周知,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的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在现代传媒技术的支持下,与微课相关的研究理论在得到快速传播的同时,也为高职微课教材编写者获取相关的理论支持提供了帮助。其次,现代传媒为高职英语微课教材的呈现方式提供了技术保障。在现代传媒技术的支持下,各个高职学校编写的微课教材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向学习者提供电子文稿,而且还可以为相关的研究者通过网络提供快速的获取途径。最后,现代传媒技术为微课教材编写者获取相应的反馈信息提供了技术支持。无论是高职英语的学习者,还是高职英语微课的研究者,都可以通过相关的网络为其教材的编写者反馈自己的建议。而教材的编写者又可以通过这样的网络平台及时根据相应的使用需求,快速地修订相关教材的编写内容。

(2)现代传媒技术与微课教学

虽然是称之为“微课”,但在具体的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之中,微课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一样都需要一定的课件作为教师讲授知识的媒介。而现代传媒技术不仅可以为高职英语任课教师制作课件提供帮助,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使更多的高职英语任课教师使用这些作为课程资源而存在的教学课件提供了便利。在下载的基础上,只要高职任课老师稍作适应性的修改,就可以使优秀的微课教学课件在微课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加理想的作用。

(3)现代传媒技术与微课评价

现代传媒技术还为微课的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高职英语的微课教学作为一项教学改革也好,作为一项具体的教学实践也罢,它都需要一定的科学评价作为保障。如果没有相应的评价作为保障,不仅相应的教学微课经验得不到客观地总结,而且还会使微课的实践缺少必要的监督。现代传媒技术拓展了微课的评价体系,通过相关的网络,不仅学习者可以对某一高职学校的英语微课进行评价,而且相关的微课研究者也可能通过网络对这一高职学校的英语微课进行评价,从而避免了人为因素对微课评价结果的干扰。特别是通过网络留言的方式,更能使评价的内容及时地反馈,更能使评价的过程缩减相对的用时。因此说,现代传媒技术参与下的微课评价更客观,更科学。

(4)现代传媒技术与微课系统

作为一种课程资源,现代传媒技术还为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微课系统建设提供了可能。虽然在目前还没有高职学校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尝试建设微课系统。但随着微课研究的发展,微课实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校都有可能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课系统。

总之,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为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微课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现代传媒技术对微课的技术支撑不仅表现在理论传播的过程中,而且还表现在对微课实践的拓展过程里。特别是对于后者的研究,更能突显现代传媒技术对目前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微课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2]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01)

[3]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备注:本论文是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4年立项课题《基于大学城空间网络平台的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 GZGZ5414-107)

情景化作文范文第3篇

掌握写作中如何抓好要点。 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教学重点:情景作文中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及连句成文。 教学难点:情景作文中连句成文。

体会情景作文中过渡词,过渡句,逻辑关系,连接词的使用。 教学过程:

学生写作过程:

Step 1. 复习情景作文写作过程。

审 抓 扩 连 改 抄

Step2. 以08年作文为例,让学生练习审题:

文体,人称,时态,字数,提示词等

Step3. 让学生练习抓住每副图要点。

Step4. 让学生练习扩词成句。

Step5. 让学生练习进行细节描写。对要点进行支撑。、

Step6. 让学生体会连句成文。

注意:背景(适当增加时间、地点条件等)、逻辑关系、

开头与结尾、巧用连接词和过渡句

Step7. 让学生练习改错。

Step8. 誊抄在试卷上。

教师讲评:

挑选出各档作文进行讲评。

后续练习:

情景化作文范文第4篇

汪国真曾有言:“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

诚然,人生中追求无止境,幸福无大小。然而,肯定这份追求、这份幸福,只需在夜深人静时,叩问自己的心灵,轻轻说出那句“我愿意”,并一生无悔。

嵇康是一朵空谷的幽兰。那时,一把铁锤被高高扬起,击于石器之上,溅起万点火星,瞬间汇集在一起,发出光芒万丈。那时,面对宦海沉浮,他没有沦陷。面对司马集团的威胁,他没有屈服。那时,朋友入仕,他写绝交书;生命将终,他独奏《广陵散》。他就如打磨的铁器,坚韧自强,即使磨难重重,也不会动摇自己内心高洁的追求与坚守。不论结果,叩问心灵,只道一声“我愿意”。

能于热中思冷,则一世不陷于凄凉之境;能于淡处求浓,则终生不受形容枯槁之苦。

古来圣贤,不乏落寞失意之人,只因他们在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污浊社会中能够坚守自己的心灵,坚守自己的追求,不为他物所诱。于是,我们看到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份充实与幸福;看到了欧阳修于深山与民同乐的高洁情怀;看到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往事如烟话沧桑,相信在面对过千百般的困难后,他们会叩问心灵,会振臂高呼:“我愿意!”

海子曾说过:“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遥马亡。”如今,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有多少人汲汲于富贵而出卖了他们的灵魂?有多少人为追逐名利而典当了当初的梦想与追求?

当干露露们唯“财”是举,当郭美美们拼爹、炫富时,仍有一些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追求着自己的梦想,最终,他们提升了自己也造福了社会。“歼—15”总设计师罗阳在执行任务时累倒在了地,最终不幸去世。他没有太多的钱财,也不渴求过多的名利,他只想把自己一生的精力奉献在追求上,他做到了,他是幸福的,相信他在倒下的那一刻,内心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一声“我愿意”从他的内心发出,感动了无数国人。才道霓虹君已去,英雄长存海天间!

“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有忧伤,谁能承当?”这是《圣经》中的一句箴言。多少次,我们叩问心灵,才知道追求的真正涵义,无关乎结果,只在于那一次次拼搏不屈的过程,幸福亦如此,不是靠金钱与名利的堆砌,而是在追求中获得一份心灵的充实、满足与宁静。感动中国人物刘伟,身有残疾却用生命奏出华美的乐章;从小不幸得小儿麻痹症的乡村女医生周月华,多年来从未向命运屈服,伏在丈夫背上,夫妻俩行走于大山间,为村民们治病。对此,人们想必会问:“值得吗?”而答案已在他们的心中,就三个字:我愿意!

司汤达说:“我从地狱来,要到天堂去,正路过人间。”人间风云变幻,世事无常。然而,风物长宜放眼量,只要无愧于内心,一生,安矣!

叩问心灵,“我愿意!”

【传道书】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我见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凡我眼所求的、我没有留下不给他的.我心所乐的、我没有禁止不享受的.因我的心为我一切所劳碌的快乐.这就是我从劳碌中所得的分。 我便看出智慧胜过愚昧、如同光明胜过黑暗。

人在日光之下劳碌累心、在他一切的劳碌上得着甚么呢。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

我见,神叫世人劳苦、使他们在其中受经练。

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 都归一处.都是出于尘土、也都归于尘土。

人一生虚度的日子、就如影儿经过.谁知道甚么与他有益呢.谁能告诉他身后在日光之下有甚么事呢。

【七杀碑文】

天生万物以养人,世人犹怨天不仁。不知蝗蠹遍天下,苦尽苍生尽王臣。草民生死皆如物,贵人骄奢天恩眷。 如此云荒非人世,逆天而行应天谴。忽有狂徒夜磨刀,帝星飘摇荧惑高。翻天覆地从今始,杀人何须徒手劳? 不忠之人,杀!不孝之人,杀!不仁之人,杀!不义之人,杀!不礼不智不信人,奉天之命杀杀杀! 我生不为逐鹿来,千年沧桑大梦还。君臣将相皆如土,总是刀下觳觫(husu)材。 传令麾下三军众,破城不须封刀匕。三军之中树此碑—— 逆天之人立死跪亦死!

【空白中的独舞】

见惯了满月光华,完满无缺,那一弯弦月却以沉默的睿智的空缺,让孤独者窥视人生的真谛。 观遍了浩荡沧海,无端无涯,那一涓细流却以灵动而隽永的渺小,让思想者探究生命的奥秘。 识尽了喧嚣红尘,拥堵繁盛,那一片空山却以沉稳而清新的寂寥,让归隐者顿悟宇宙的深义。 而后,生命以退让以不完满的空缺显现,于拥堵中开辟沉寂,于完满中留下空白。 茶:引恬淡上了心间

西方人喜欢咖啡,浓烈而沉重。那种如铁一般的黑,泛着机械和金属的光泽。细抿一口,使满口的苦涩,强烈的提神效果和密匝的水汽,通透而不留间隙地攫住你的思想,裹住你的神经,像一个霸道的人,一下子占据了所有的空间。所以西方人喜欢冒险,喜欢开拓和占有。

而茶,生于幽谷阴坡之上,浸润和风细雨的轻柔,吸取月华星辉的清幽,氤氲着若有若无的山岚野露,骨子里都透着股恬淡。而后细采嫩叶,细细手工研制,等到夜深人静,新月如钩,一壶紫砂,一注热水,高低缓就,慢慢冲泡,也不急,等着水汽渐散,再一个人去细细地品舌尖上的一股恬淡,隐隐地感觉那一抹幽香融了月色山情:汇入了一片思绪的空白中,所以好饮茶的东方人,恬淡睿智,每个人都是哲人,都是思想者。

做人如饮茶,用微微淡漠,游丝般的幽香,给思绪给生活以更多的空间方可恬淡自如,从容不迫。 画:一片空白引情来

一片叶子,毕加索会细细地绘出它在阳光下那些清晰的脉络,高更会沉默着刻画叶子在阳光下的阴影,凡·高则会偏执地用大块大块的颜色涂抹叶子生之悲哀与死之疯狂。而无论是谁,则都过于具体,过于注重那些事物的表象,换句话说,他们都过于完满。

而中国的画家,则会在一卷长长的宣纸上,在大片的空白中,隐隐绘出那些寂寥的山,而后就只有一片孤单的叶,无助地停留在大片的空白中,就像它孤独地飘荡在天地。有穷之描绘展现无限之情怀。而这其中,空白,一个简单而深邃的形式,便承担起此重任,利用虚无而又充实的载体去负担一个天马行空,情溢天地的境地。

这是智者的抉择。

兴许人心如画,有时一点空白便要隐匿大大世界,而洞明世事之人,在于顿悟那一片的空白。 人:空自在心中

所谓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

世界的本原也就隐藏在那片微小而不完满中。

佛陀拈花示众,众弟子皆不解,而唯有伽叶双手合十,口称“阿弥陀佛,弟子顿悟”。终继佛陀大业,这是人的智慧,在不完整的空白中,窥视了人间的真谛。

人如斯,当紧守一片空白,空在心中,便全然洒脱,生命意义也由此显现。 我们在一片空白中独舞,悄然发现我们正拥有一片完满天地。

【我思故我在】

“不要以为死去的人死了/只要活人还活着/死去的人总还是活着。”这是梵高为他的作品《盛开的桃花》题写的诗句。梵高相信一个人的行为、容貌会永存在那些爱过他的人的心中,他的精神将永存。是的,他曾在一张画上描写了一个最粗糙的木椅,在破烂的藤椅上放着他的烟斗和一些纸包的烟草,他似乎向我们唱出一首凄凉的身世之歌。他一生始终以一种坚持不懈的行为——不停地挥动画笔,向庸俗的艺术观提出挑战。今天,当他的《向日葵》在卖出天价时,正是他的思考造就;当时无人问津的作品受到现在无数人的追捧与赞扬,正是他坚持不懈地对美术的思考,使得他的艺术观超出了当时,在现在成为了佳作。这就是梵高的价值,他的人生意义。

拂去岁月积下的尘埃,在历史动人的容颜里,我们总能依稀辨出那些依然鲜活的形象:孔子与老子,一个一心入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是孔仲尼急切要建功立业的生动写照;一个寄情于自然——“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聃感悟自然的体问。孔子一心向仕,周游列国而不得任用,然而他的学说却最终一统天下。老子寄情山水,默默无闻,后世门生面对令尹之职也不动心,终南捷径的典故至今暧昧的出现在典籍之间。司马迁与班固,一个少年立志然而时运不济,忍辱负重写下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一个文采飞扬,震惊朝野,一只妙笔著下煜煜《汉书》亦让人惊叹。

是的,他们都是“我思考,所以我存在”的很直接的表现。通过自己对自然、人生的思考,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让自己的思想与文化没有被历史磨灭,,流传至今。而对于我们来说,有何尚不应该这样呢?

人生就像一场短暂的散步。迈步走过春的清风暖阳;快步跑过夏的雨帘荷香;小步漫游秋的落叶归雁;轻轻踩过冬的皑皑白雪,人生便已结束。所以,我们90后绝不应该只是给别人讲我们是多么的特别,而应该用自己的思考留下自己思考的足迹,留下独属于自己的空间,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有贡献。在历史长河中不被磨灭,留下自己思考后的脚印。

的确,我思考,所以我存在。

不同的思考,不同的选择,但却都是我们存在的价值,我们绚烂的人生。 【林语堂《苏东坡传》】

·所谓华美靡丽的风格,可是说就是堆砌艰深难解之辞藻与晦涩罕见的典故以求文章之美。

·苏东坡正在思索人生的劳苦,忽然瞥见一只苍鹰在天空盘旋的那么悠然自在,似乎丝毫不为明天费一些心思,于自己盘算,为了功名利禄而是文明的生活受到桎梏镣铐的枷锁,是否值得?在高空飘逸飞翔的苍鹰正好是人类精神解脱后的象征。

·苏东坡这时轻松愉快,壮志凌云,才气纵横而不可抑制,一时骅骝长嘶,奋蹄蹴地,有随风飞驰,征服四野八荒之势。但是弟弟则沉默寡言。父亲则深沉莫测,对事对人,一概不通融假借,因此处世则落落寡合,将身旁这两匹千里之驹,随时勒抑,不得疾驰而奔。

·谈论到苏东坡,我们就不能避免“气”这个字。因为每个文学批评家综括苏东坡的个性,必用孟子所说的这个“气”字。“气”本是普通字,是空气,是气体,是大气,是精神,是力量,是运动,是闷在心里的恼怒。在《孟子》里,“气”是哲学的概念,类似柏格森所说的“生气勃勃”,是人格上的“元气”。使伟人和匹夫显然不同的,往往是精力元气上的差异。在孟子的哲学上,“气”是伟大的道德动力,更简单说,就是人求善、求正义的高贵精神,这种精神,人人皆有,是与生俱来的。人在世上生活下去,这个“气”可因得其陶冶营养而增长强大,亦可因消减而衰弱。

·偶尔他们的船驶过一个孤立的茅屋,只见那茅屋高高在上侧身而立,背负青天,有时看见樵夫砍柴。看那茅屋孤零零立在那里,足可证明居住的人必然是赤贫无疑,小屋顶仅仅盖着木板,并无瓦片覆盖。苏东坡正在思索人生的劳苦,忽然瞥见一只苍鹰在天空盘旋得那么悠然自在,似乎丝毫不为明天费一些心思,于是自己盘算,为了功名利禄而使文明的生活受到桎梏铐镣的夹锁,是否值得?在高空飘逸飞翔的苍鹰正好是人类精神解脱后的象征。

·我们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过去生活的态度,一向是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食,吐之乃已”。

·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每一次告别,最好用力一点。多说一句,可能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后一眼。——韩寒《后会无期》 ·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三毛

·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顾城《避免》 ·我们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 。 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七堇年《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世界上其实根本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针不刺到别人身上,他们就不知道有多痛。——独木舟《深海里的星星》 ·流年未亡,夏日已尽。种花的人变成了看花的人,看花的人变成了葬花的人。——郭敬明《夏至未至》

·面对大河我无限惭愧/我年华虚度/空有一身疲倦/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岁月易逝/一滴不剩 —海子《以梦为马》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宫崎骏《千与千寻》 ·很多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掉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们遗忘了.——郭敬明《小时代》 ·就让我们继续与生命的慷慨与繁华相爱;即使岁月以刻薄与荒芜相欺。——七堇年《尘曲》

·不管你曾经被伤害得有多深,总会有一个人的出现,让你原谅之前生活对你所有的刁难。——宫崎骏《幽灵公主》 ·梦想,可以天花乱坠,理想,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坎坷道路。——三毛《亲爱的三毛》

·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适逢其会,猝不及防。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也许一个人要走很长的路,经历过生命中无数突如其来的繁华和苍凉才会变得成熟。——七堇年

·我再也不想对别人提起自己的过往,那些挣扎在梦魇中的寂寞,荒芜,还是交给时间,慢慢淡漠。——几米 ·只愿世间风景千般万般熙攘过后,字里行间,人我两忘,相对无言。——安妮宝贝《清醒纪》 ·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龙应台《目送》

·“不疯魔不成活”指的是一种职业精神,敬业。更深一步,“不疯魔不成活”是一种境界,一种极痴迷的境界,无论对戏还是对事物具有一种深深的迷恋,这种迷恋让人深陷其中,如痴如醉,忘我地全身心付出。古往今来的艺术大师、科学巨人等等能成就一番大作为者,不乏疯魔之辈,唯有此等痴迷投入才能终成大器,完成大业,故有“不疯魔不成活”。

【余秋雨】

·以平常态,做普通人,是最有滋味的人生。——《灯下回信》

·人生不要光做加法。在人际交往上,经常减肥、排毒,才会轻轻松松地走以后的路。——《灯下回信》

·人生的过程虽然会受到社会和时代的很大影响,但贯穿首尾的基本线索总离不开自己的个体生命。个体生命的完整性、连贯性会构成一种巨大的力量,使人生的任何一个小点都指点着整体价值。——《收藏昨天》

·如果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投身再大的事业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当做一个事业,聆听再好的故事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当做一个故事,我们一定会动手动笔,做一点有意思的事情。不妨把这样的故事称之为“收藏人生的游戏”。让今天收藏昨天,让明天收藏今天,在一截一截的收藏中,原先的断片连成了长线,原先的水潭连成了大河,而大河,就不会再有腐臭和干涸的危险。——《收藏昨天》

·希望世间能有更多的人珍视自己的每一步脚印,勤于记录,乐于重温,敢于自嘲,善于修正,让人生的前前后后能够互相灌溉,互相滋润。——《收藏昨天》

·杰出之所以杰出,是因为罕见,我们把自己连接于罕见,岂不冒险?既然大家都很普通,那么就不要鄙视世俗岁月、庸常岁序。不孤注一掷,不赌咒发誓,不祈求奇迹,不想入非非,只是平缓而负责地一天天走下去,走在记忆和向往的双向路途上,这样,平常中也就出现了滋味,出现了境界。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上寒冷透骨,已经无所谓境界,世上第一等的境界都在平实的山河间。秋风起了,芦苇白了,渔舟远了,炊烟斜了,那里,便是我们生命的起点和终点。

·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则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流浪的本义》

·就人生而言,应平衡于山、水之间。水边给人喜悦,山地给人安慰。水边让我们感知世界无常,山地让我们领悟天地恒昌。水边让我们享受脱离长辈怀抱的远行刺激,山地让我们体验回归祖先居所的悠悠厚味。水边的哲学是不舍昼夜,山地的哲学是不知日月。——《仁者乐山》

·中国古代绘画中无论是萧瑟的荒江、丛山中的苦旅,还是春光中的飞鸟、危崖上的雏鹰,只要是传世佳品,都会包藏着深厚的人生意识。贝多芬的交响曲,都是人生交响曲。——《艺术创造论》

·如果每宗学问的弘扬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那么世间学问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如果辉煌的知识文明总是给人们带来如此沉重的身心负担,那么再过千百年,人类不就要被自己创造的精神成果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文化苦旅·自序》

·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人生,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沉闷的重复。《洞庭一角》

·长江的流程也像人的一生,在起始阶段总是充满着奇瑰和险峻,到了即将了结一生的晚年,怎么也得走向平缓和实在。 ·诸般人生况味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异乡体验与故乡意识的深刻交糅,漂泊欲念与回归意识的相辅相成。这一况味,跨国界而越古今,作为一个永远充满魅力的人生悖论而让人品咂不尽。

·人生的道路也就是从出生地出发,越走越远。一出生便是自己,由此开始的人生就是要让自己与种种异己的一切打交道。打交道的结果可能丧失自己,也可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把自己找回。——《山居笔记·小引》

·不管你今后如何重要,总会有一天从热闹中逃亡,孤舟单骑,只想与高山流水对晤。走得远了,也许会遇到一个人,像樵夫,像路人,出现在你与高山流水之间,短短几句话,使你大惊失色,引为终生莫逆。但是,天道容不下如此至善至美,你注定会失去他,同时也就失去了你的大半生命。——《关于友情》

情景化作文范文第5篇

Let’s go shopping

一、 教学目的:

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购物的英语表达。

二、 教学重点:

掌握购物的常用词汇和基本句型。

三、重点词汇和句型

(一)、重点词汇:

1、n. money, price, size, color, kind

2、v. buy, take, try on ,look like

3、adj. cheap, expensive, delicious, pretty,nice

(二)、常用句型:

1、营业员用语:

1) What can I do for you? 你要买什么?

2) May/Can I help you?我能为您效劳么?

3) What size/kind/color do you want?你要什么尺码/款式/颜色?

4) How many/much do you want?您买多少?

5) How about this one?这个怎么样?

6) Here you are.给你。

2、顾客用语:

1) How much is it?/ How much are they?多少钱?

2) I would like…=I’d like… 我想要…

3) Do you have any other size/kind/color?还有其他的尺码/款式/颜色吗?

4) That’s fine. I’ll take it.好,我买下了。

5) That’s too expensive/cheap.太贵/便宜了

四、 教具:

(1) 单词练习:单词卡片

(2) 情景教学:冰激淋模型、红色裙子、文具(铅笔)

五、 教学过程:

1、 教读常用单词和基本句型:

2、 用卡片反复练习:

3、 情景表演

情景一:下午放学后,去买冰激凌。

A:Good afternoon! Can I help you?

B: Good afternoon! I’d like an icecream.

A:OK, here you are.

B:Thank you.How much is it?

A:Three yuan.

B:Thank you Bye-bye.

A: Bye-bye.

情景三:早上上学的时候,去文具店买铅笔。

A:Good morning. May I help you?

B: I’d like buy a pencil.

A:Ok.Here you are.

B:How much?

A:It’s one yuan.

B:Only one yuan? It’s so cheap. Here’s the money. Thank you. A:You are welcome. Good bye.

B:Bye bye.

情景二:去商场买衣服。

A:May I help you?

B: I’d like buy a skirt.

A:What color do you want?

B:Red.

A:How about this one?

B:Yes, I like it. How much is it?

A:It’s one hundred yuan.

B:OK,here you are. Thank you.

A:Thank you.

情景化作文范文第6篇

鄞州区章水镇中心小学 马丽君

<摘要>现在的学生接触面狭窄,又缺少生活经验,因此他们笔下的作文就如同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即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最终体现。那么,如何让学生写自己的作文,能够言之有物,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作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创设一些有灵活性、启发性的的情景,如:回归自然、入情入景、引领遐想,在加上老师的点睛之笔,引导学生去写自己的心中之想。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情景 想象 批改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都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薄弱点。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作文教学中“人文分离”的问题十分突出,作文已异化为应试工具;作文与学生生活、学习严重脱离,学生无内容可写,无感而发,形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作文时学生多半是无病呻吟。陶行知先生指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文中的“真人”,就是要让学生“我口说我心,我笔表我意”。我在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借鉴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决定在上作文课时将情景带入课堂,用情景启发灵感,具体有下面几点尝试:

一、回归自然,感受清新

写作题材源自生活。大自然的万千姿态、绚丽色彩及社会的纷繁复杂无时无刻不围绕着我们,只是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不能有效地去把握或及时地再现那些情景,因此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情境,给孩子们接触社会,走进自然的机会,给孩子们提供自然、清新的“实验室”,引导学生去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生活,让学生感受生活的清新气息。

我所工作的地方地处山区,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作文教学上便可充分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阳春三月之季,带孩子去河边放风筝,摘野花,编花环送亲人;炎炎夏日之时,带孩子到浅水滩摸螺蛳,打水仗,尽情享受清凉:秋高气爽之日,来到“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捡树叶,做贴画,装点教室;寒风凛冽之际,也不忘带孩子堆雪人,打雪仗,看山上美丽的雪景。当学生融入于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时,他们笔下的花草、樟溪河、树叶、雪人是那么的栩栩如生,字里行间透露着快乐与陶醉,又何需担心他们的作文言之无物,虚假空洞呢?

二、入情入景,趣味盎然

作文实际上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字、词、句、篇去表情达意的创造性活动,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情境教学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周围世界中获得真切感受,激发感情。教师应及时因势利导,让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由“情以物兴” 、“感物吟志”进入“情景交融”的状态。因此,在获得写作题材后,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在教学浙教版第五册《三味书屋》等这些课文时,针对按方位顺序介绍某一场景的训练要求,可在学习课文前创设问题情境,如:“让你介绍一下我们的教室,你会怎么介绍?”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比较按哪种方位顺序介绍比较合理。接着导入课文教学,让学生有意识地自主地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还可在这个单元结束后对同类文章进行比较,在总结这类习作的写作方法的基础上,也能意识到可按不同的场景特点或各自的喜好选择最合适的方位顺序进行介绍,写出自己的个性来。这样,阅读与写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进行这样的训练以后,我发现学生已经有意识地学习某类习作应如何叙述内容、表达思想,并领会写法、积累词句,逐步积累并掌握了写作的要领。

三、插上翅膀,引领遐想

在课内或课外创设的情境空间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在广阔的情境中围绕主题再添加一个细节或一两个角色,为原有情境增色、添趣,以丰富情境;对于典型,生活情境的展示,由于它往往集中反映一种现象或一种美感,教师应给学生有关对世界知识和思想方法的知识,以深化情境;想象对发展思维起积极作用,要在情境的创设中渗入想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形成想象情境以拓宽情境,立足自我。

《月光曲》是一首优美的钢琴曲,它所蕴涵的内容很丰富、很深刻的,这就给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创造了空间。上课时就应该及时抓住了这个契机,在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播放音乐让学生闭目欣赏《月光曲》,用心去感受。伴随着和谐优美的曲子,学生很快进入了愉悦其耳目、激动其心灵、开发其智力的境界。这时,教师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说说听了乐曲后仿佛看到了什么,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情趣高涨,各抒己见。有的说,看到了调皮的孩子;有的说,看到了跳舞的小鱼;有的说,看到了涨潮;有的说,看到了出海的探险家„„在这一“想”一“说”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想象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荷花》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小散文。学好这篇课文,需要学生有极丰富的想象力。在文章后面,作者把自己也想象成一朵荷花。在上课时,首先出示一幅色彩淡雅,姿态优美、各异的荷花图。图上粉白的荷花,有半开的,有全开的,有未开的,在碧绿、硕大的荷叶的衬托下,清新可爱,有如美丽的白衣仙女,婷婷玉立。这种感受太美了!一切都通过视觉进入了学生的大脑,充实学生头脑中的表象。紧接着,一曲轻缓、柔和的乐曲响起。这是作为课文朗读的配乐。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已感染了课堂的气氛。然后,教师悄悄地点燃几支花香型薰香。薰香的气味由淡到浓,沁人心脾。在这种氛围下,教师进行课文的范读。当教师读到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时,一名同学头戴荷花的头饰,身穿雪白的衣裙,在讲台前翩翩起舞。课堂上,美丽的荷花图,优美的乐曲,诱人的芳香,婀娜的舞姿交织在一起。学生随着教师的朗读,在多种感官的体验中展开美妙的想象,好象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荷花„„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想象性作文的训练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好方法,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积极作用,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不再局限于眼前所看到的事物之中了,能够进行合理的想象与推测,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赋予文章生命,将文章写的优美而富有灵性。

四、点睛之笔,锦上添花 每次批改作文,就是学生和教师进行一次思想感情的交流,学生作文是心灵的流露,情感的抒发;教师批改则是思想的启迪,感情的疏导。教师要遵从“多就少改”的原则,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 ,而又能婉转指出不足,保护学生的写作信心。

班上一个不善言辞的小男孩,每次写作文是他的一个难题。但是有一篇周记,虽说篇幅不长,但我看到了他的内心世界,我让孩子们写周记无非也是起到一个与教师心灵沟通的作用。原因是他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起了冲突,甚至大打出手,打算离婚了。孩子在周记本上向我表达了他的内心世界,他很难过,父母为了他要离婚,他也很后悔,自己如果平时听话点就不会出现今天这种局面。我首先在他文章后面写上一个“优”,然后补上:愿意跟老师来谈谈吗?老师随时欢迎你来。第一天孩子没来找我,第二天放学他滞留在教室不走,我明白了,便支走了其他孩子。留下他一人第一句话竟是:“老师,这次周记我真能得“优”吗?我笑笑说:“不相信你自己吗?你愿意跟老师讲心里话,而且你的内心表白也打动了我,我当然得给你“优”啦。他笑了,笑得很灿烂。可忽然又停住了,我说:“你爸妈的事老师帮你,你只要安心学习。”他又笑了。后来我进行了家访,向他的父母谈了孩子的心事,双方也和解了。经过那件事之后,小男孩改变了对作文的看法,原来的厌烦,害怕变成了喜欢,感兴趣。看来老师在作文中的批语也能成为培养孩子写作兴趣的力量。

在情景作文教学中创设富有美感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情感,从而促使学生带着感情色彩去观察、去体验客观情境,在情感的驱动下,促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与想象,从而激起表达的动机,达到“情动而辞发”的境界,彰显出学生的个性。

<参考资料> 1.《情景作文教学谈》 邓明东 江西教育 2001 年01期 2.《灵动笔下的文字》 王益红 福建教育出版社

3.《“情境教学”的操作体系》 李吉林 《课程 教材 教法》 1997.03 4.《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 夏惠贤 广西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青少年书屋范文下一篇:情书怎么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