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写作指导范文

2024-07-24

痕迹写作指导范文第1篇

正面材料

开头(引出材料)→主体→结尾(抒情、议论)

反面材料

说明:

1、行文时一定要写出对比点,为议论、抒情做准备。至于先写正面材料还是先写反面材...

料则视作者的构思和材料特点而定。

2、注意写好反面到正面、或正面到反面的转变的契机。

3、根据题意,确定详写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材料。一般,详写的材料放在后面,略写的材料在前。在详写的事情中,注意运用恰当的描写。

【例文一】这就是幸福

初三(3)班苗茵茵

什么是幸福?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而我,也有属于自己对于幸福的理解。【开篇点题,简洁。】

我曾经以为自己是不幸的。没有父亲的家庭,没有温柔的母亲,没有出色的外表,没有优秀的能力,没有傲人的成绩,没有可以交心的朋友„„我努力着,使自己变得引人注目,想让自己不淡出身边人的视线。哪怕是坏印象也好,我这样想着,想让自己成为焦点。但事与愿违,我的行为却越发让身边的人疏远我。

我茫然了。也因此更加封闭自己。同学问我:“为什么你看起来总那么忧伤?你不幸福吗?“淡淡的笑,没回答。是,我是不幸福,可说了又如何?还是没有人愿意将注意力放在我身上,我还是一样的孤单罢了。【反面材料,“我”认为自己不幸福。略写】

直到有一天,我看见一篇与这篇文章同题的作文。好奇驱使我阅读了那篇文章。作者从他母亲为他父亲打领带,他父亲为他母亲系鞋带这些平凡的小事都感觉出了幸福。而我,又怎么会没有幸福呢?【从反面转到正面的过渡段,一篇文章成为“我”的转变契机。】

沉浸在回想中的我,被耳畔的一声轻响惊醒。睁眼,看见母亲正轻手轻脚地为我端上一杯热奶茶。“累了吧?天气冷了,喝点热奶茶吧,暖暖身体,记得早点休息。”看见我睁眼,母亲笑着对我说。不耐烦的摇摇头,正想开口说些什么,眼角的余光却有一丝白色一闪而逝。定睛一看,原来是母亲鬓角的白发。微微一愣,母亲何时有白发了,我怎么没发现?好似从上初三开始,每天被沉重的作业压着,每次与母亲说话都不耐烦,都不怎么看着母亲回话。我,有多少次对母亲黯然的眼神视而不见?有多久没认真的看过母亲了?——不知道。然而,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关爱我,甚至怕我冷,为我送上一杯热奶茶。视线渐渐朦胧,这,难道不是我一直所想要追求的幸福吗?“谢谢。”开口,却令母亲微微一愣,继而一笑。一个小小的举动,没有过多的花饰,却让人感觉到暖暖的亲情与幸福。朦朦白汽中,空气里弥漫着幸福的甜味„„

没有父亲的家庭,让我学会了独立;没有温柔的母亲,却让我学会了坚强;没有出色的外表,让我学会了自信;没有傲人的成绩,让我学会了努力。生活中,家人们的悉心关照;课堂上,老师们的悉心教导;身体不舒服时,同学们的嘘寒问暖;逆境中,陌生人的一抹微笑„„这些,不都是我所能拥有的幸福吗?其实,我早已比世界上炮火连天,失去家人的孩子,幸福太多了啊!

【正面材料,详细写了生活中的细节,表现“我”体会到了幸福所在。详写。】

幸福是什么?幸福不是轰轰烈烈的盛世烟火;幸福不是欲生欲死的罂粟之迷;幸福,仅仅

是平淡生活中的一点甜,仅仅是风霜大雪中炭火的温暖„„

幸福,其实,唾手可得!【排比议论结尾】

【例文二】

我找回了阳光

我的童年像是住在一间满溢这老师与同学夸赞的玻璃房子里,金灿灿的阳光洒满了房子的每一个角落,就像贴在墙上的一张张金灿灿的奖状一样耀眼。就这样我在幸福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开篇运用比喻,再现曾经充满眼光的生活状态。】

直到三年前,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我们全家迁到了那座人们有着淳朴笑容却尘土飞扬的城市,还残留着阳光气息的荣誉证书,将我指引到了这所对应试教育“毕恭毕敬”的学校。“实验班”中,高手云集,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几乎痴狂,他们对学习的投入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恐惧。我不甘心这种类似天堂地狱般的落差,便百般努力,可是“临阵磨枪”又怎能与“千年磨一剑”相提并论?第一次月考的惨败使我完全地被忽略和排斥了, 用以保护的坚固的城堡也被那些冷嘲热讽击垮了。我走投无路,开始憎恨一切,像幽灵般面无表情地游走,遍体鳞伤却只能在暗无天日的角落里舔舐伤口。但疼痛却不曾痊愈,我更加彻底的忘记了阳光地滋味。【反面材料,“我”的生活失去了阳光。略写】

“孩子,你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你看看你的眼神里满是仇恨,你的脸上写满了自卑和放弃。我知道你是优秀的,只是换了一个新的环境,你对这里还不适应,从现在起你要学会去勇敢地面对。你应该试着去爱,试着抬起头去寻找和感受阳光„„这样你就会发现,世界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冰冷刺骨。”母亲在一旁谆谆教导,而我在一旁低头不语。【从反面到正面的过渡段,母亲的教导是转变的契机。略写】

长时间的沉默,似乎有几个世纪那么长。我低头不敢直视她那似乎洞察一切的双眸,我只知道我流泪了,她也流泪了。然后便走回自己的房间„„

我开始尝试着调整心态,像她所说的那样抬起头去面对一切。我渐渐发现其实同学们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鄙视我,原来他们也一直在用不同的方式关心、帮助我。同桌会在我发呆的时候摇醒我;英语课代表会在我听不懂的外教课上,悄悄地在讲桌下面放一台录音机;老师读我文章的时候,同学们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老师对我的表扬,同学们对我的帮助渐渐参透到我的心中,并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我顺利通过了全国英语考试第三级,我的诗文也在报纸上接二连三地得到发表,我也开始习惯于帮助和关心他人。我找回了从前的我。

两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我要回到家乡参加考试了。我没有丝毫的兴奋,心中反而充溢着苦涩。离别,终究是要来的。那一天,许多同学赶来送我,我们在车站紧紧地相拥,只言片语却满溢着不舍的泪水。我真的不想离开这座留有我短暂却充实的回忆的城市,不想离开这些让我学会了血多许多的同学们。【正面材料,“我”的各种努力后,终于找回了阳光。详写。】

列车飞驰,天空透明得像一块崭新的蓝玻璃,我整个人就醉在阳光的怀抱里。原来,到处都充满阳光,只要心中晴朗,总有一天浓雾会消散,总有一天会找回自己的阳光。窗外的阳光明媚。终于,我找回了属于自己的阳光!【描写议论结尾】

【仿写】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运用“对比映照式”,仿照上述两篇文章,写一篇记叙文。

1、 请以“懂得责任”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2、 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拥有激情,然而有时

痕迹写作指导范文第2篇

[摘 要]笔者根据《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要求,反思我国各高校模拟法庭课程在案例选择、学生学习、教学体系方面的问题,理清教学改革思路,提出以指导程序的改造为基点,从学生和老师两个主体切入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模拟法庭;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

《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0号)》(下称《若干意见》)提出“分类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意见,把“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作为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而高校中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法中,模拟法庭备受青睐,它已被看成是主要的提高学生法律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然而,模拟法庭课程在各高校开展以来,却没有收到预期的培养效果,凑课时,完成任务的情况比比皆是。模拟法庭课程的开设又备受质疑。到底模拟法庭课程在实践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一、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选择的困境

《若干意见》提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法律作为天生的应用型学科,需要学生在模拟法庭课堂采用更多典型的、有教学意义而且难易适中的案例。这是职业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下模拟法庭开课的基础。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模拟法庭课堂中可供选择的案例捉襟见肘,更别说有教学意义和难易适中的案例了。

目前,各高校开设的模拟法庭课程并无专门针对模拟审判的教学案例集(特别是难易适中的案例),实践中大多由任课老师从其他途径搜集一些案例。而大多数法学的任课老师案例多来源于一些教学案例,或从网络等途径进行下载。这带来的问题就是老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甄别有利于教学的案例,一方面教师在案例选择上本身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感性因素大于理性因素,缺乏规范性和系统化的梳理,因此,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要甄别出真正符合模拟法庭教学的案例,需要大量时间,甚至要占用教师大量的业余时间,这也很可能影响到老师选择案例的积极性,最后是敷衍了事,随便选择。

(二)学生“表演”成分过重

模拟审判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通过让学生对案件程序的简单模拟,来领会整个庭审程序中各个参与者的作用,从而达到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的作用。所以,对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不应只限于“表演”,而应加入更多的创作元素。但是,实际情况是,在角色的模拟过程中重注程序的流畅,轻实体法的应用分析;重程序操作而轻实体价值判断。例如,笔者在指导模拟审判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庭审中多追求各个审判程序环节的精确,模仿诉讼当事人的行为、语言,甚至是法警的步伐,不自然的因素充斥于整个庭审中,似乎是一种为了程序而学习程序的学习过程。模拟法庭课程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程序,而另一个是走在程序中的实体内容,程序应是为解决实体问题自然而然呈现出来,不应为了程序而去“表演”程序。这种过重的“表演审判”将导致庭审表演成分居多而“实质”性不足,丧失庭审应有的对抗性,失去了模拟法庭的教学效果。模拟过程中自创元素太少,偏重“表演”的模拟法庭课程将最终偏离模拟审判课设置的初衷。

(三)教学系统的不规范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主要存在如下问题:首先,教学准备的缺乏,即教学过程、指导程序的规范化的缺乏;系统的模拟审判教材的缺乏;模拟法庭设置不规范,规范的法庭标志、服饰的缺乏。其次、在法学教师队伍中,大部分老师自身的实践知识仍有待提高;最后、对教学效果的总结不足。对模拟法庭教学缺少系统的研究与探讨,阻碍了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功效的发挥,从而严重制约了模拟法庭教学的发展。

二、研究思路:结合应用人才培养目标重塑模拟审判课程的教学体系

“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已经被公认为是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所以,对应用型、复合型的理解是我们理顺法学人才培养目标思路的前提。

何为复合型人才,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复合型的实质是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严格的界限,使学生能够接触和学习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及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培养复合型人才不仅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强调专业知识的宽泛性和学科知识的多样性,主要着重于各类知识的交融和综合,具有更广泛、更丰富的内涵。[1]孟庆研认为,所谓复合型人才就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知识运用能力强、有科学创新精神、通晓国际惯例、具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语言文化交流能力的人,即一专多能的人。[2]魏斌认为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并且能融合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人才。[3]可见,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复合型人才应具备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知识,但需要补充的是,复合型人才不是一种简单的“1+1=2”,既然是复合,就是对已掌握的多门知识的融合,能灵活整合应用。

何为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指从事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工作的人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或新发现的知识直接用于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领域。从人才类型结构上进行分类,我们可以将人才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显而易见,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已经从学术型转为应用型。从应用型人才的知识构成来看,其知识结构主要由应用科学的知识体系组成。从学理上说,应用科学是与基础科学(或理论科学)相对的一个词,指和人类生产生活直接联系的科学。[4]

总之,从《若干意见》提出的“分类培养卓越法律人才”意见看,对人才培养从深度广度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合型要求更广的知识面,应用型要求更深、更专的知识量。既然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应打破以往纯理论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理顺思路,寻找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以模拟法庭课程为例,应结合社会需求,将模拟法庭课程的开设紧紧围绕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要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法律实践中各类案件中多少要用到其他专业的知识,有的甚至要求更精细的掌握,循着这一思路,可以在理论课程设置上进行拓宽;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要求深化学生所学知识,这主要体现在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的培养,循着这一思路,可以在模拟法庭课程开设前后着重去寻找一些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方法,如在模拟法庭开课前对案例的精选,在模拟法庭中学生主导性的加强,模拟法庭课后,老师对庭审过程的总结与建议。

三、模拟法庭仿真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模拟法庭教学指导程序的构建

1.模拟法庭教学资料的准备

收集整理各类司法文书范本。结合社会发生的热点问题和司法界出现的一些难点问题来收集典型案例,比如湖南“上访母亲”唐慧起诉永州市劳教委案、上海钓鱼执法案、中国最后一个“流氓”案等,并按照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编制难易适中的模拟法庭教学案例库(教学案例库资料应当包括案情简介、本案相关证据、本案在教学中的主要教学要点的讲解)。收集一些三大诉讼法的模拟法庭庭审录像光盘,在模拟审判活动之前让学生学习。

2.模拟法庭指导程序的构建

将指导程序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阶段是准备阶段,指导的内容是庭审程序的分组、角色安排,学生对案件内容和相应程序的熟悉。第二个阶段是正式开庭阶段,指导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开庭后学生的表现情况,如:法律文书的制作分析、庭审抗辩焦点的归纳与提炼、举证质证方面的对抗性分析。

(二)学生执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1.兴趣培养阶段:大一学生因其以前没有或者较少接触法学知识,没有基本的知识基础,针对这一特点,在模拟法庭课程准备的方向是兴趣培养。具体来说,可以做两个方面的准备,一是在一些理论课中穿插一些案例,这类案例应与所学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虽然重点是培养学生兴趣,但侧重点还是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二是专门开设模拟法庭的庭前准备课程,设置2~4个课时即可,重点挑选一些典型性、争议性、法院判决在定性和定量上有幅度空间的的案例如最近的李天一案,在老师的提示下,由学生讨论该案件的几种处理结果,有条件的,还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结合现有证据和案件事实进行辩论,达到培养兴趣的目的。

2.执业能力培养阶段:执业能力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执业能力就是培养将理论灵活的运用到实践的能力。经过一年或者一年半的法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积淀,可以有步骤的进入模拟法庭课程。在这个阶段应以学生自主参与为核心,具体表现在:一、角色选择的自主;二、各种文书写作的自主;三、法庭辩论的自主。

总之,这个阶段,老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来提升学生的执业能力,而不应要求学生完全模仿原案件的庭审过程。

(三)师资力量的提升

1.师资队伍的扩大。

针对当前法学教学中实务能力师资力量缺乏的现状,引入公安、检察院、法院以及律师等实务界人员参与模拟法庭教学不失为一可行之法。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在模拟法庭开庭时,邀请实务界法律人作为点评老师。对整个庭审进行分角色指导,即检察官主要负责对模拟法庭中公诉人的程序性和实体性问题的指导,法官主要负责对模拟法庭中审判长、审判员的程序性和实体性问题的指导,律师可负责对模拟法庭中辩护人、代理人等的程序性和实体性问题的指导。这样能让学生尽可能多地通过有限的课堂学习获得更多的专业实践知识的积累,而且这样的指导对学生的影响深刻,效果明显。第二,在模拟法庭开庭之前和闭庭之后,建立“导师制”的指导机制。即通过对学生和实务界人士的双向选择,自行建立一种非规范性的导师关系,由“导师”对学生在模拟法庭中碰到的实践问题和以后可能会遇到的难题进行指导。

2.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

知识的时滞性要求及时更新教师队伍的知识内容、提升教师队伍的知识水平。在模拟法庭课程中,教师应该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知识的积累。而实践知识不是通过简单的课堂学习能够获取的。所以,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模拟法庭课程的教学改革还有待于教师多积累法律实践知识,促进师资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推进:第一,理论知识方面,以传统的进修、学习等方式进行。第二,实践知识方面,应多开展一些教、学活动、让教师走出去。如法庭观摩、挂职锻炼、还可以建立司法系统具体职位和高校具体老师之间的互换锻炼机制,不仅可以让教师积累更多的法学实践知识,还可以提高司法系统的理论水平。第三、师德建设方面。加强师资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

四、结语

庞德曾经说过, 法律人才“仅有高尚品格以及对于正义的热诚态度还是不够的。学识必须具备, 这要从教育中来, 从适用和解释法律的技术而来, 并从裁判技术的经验中来。品格、教育与经验是三项重要条件”。[5]在实践性越来越强的现代社会,人才判断的标准不再是单一的理论知识水平。而以往的教学体制已不适应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

实践性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就模拟法庭课程而言,以指导程序的改革为基点,从学生和老师两个主体切入的创新办法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白童.高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黑龙江教育.2008:11:33.

[2]孟庆研.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5(1):60- 61.

[3]魏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校复合型教师素质特征[J].商业经济.2012:(3):94.

[4]刘维俭,王传金.从人才类型的划分论应用型人才的内涵[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6月第24卷(3):98.

[5]王健编.西法东渐——外国人与中国法的近代变革[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曾冰(1981—),男,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讲师;欧阳爱辉(1979—)男,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副教授。

[基金项目]南华大学教研教改课题成果之一(编号:2013XJG33)仿真教学在大学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湖南省教育规划课题成果之一(编号:225)基于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法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痕迹写作指导范文第3篇

人物、时间、地点、开端、发展、高潮

这几个要素必须要在文章中有充分的体现,不论写人的记叙文,还是记事的记叙文,都要求写作时要注意利用好六个要素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1、人物是记叙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重要部分,即使是写事的记叙文也要依靠人物来完成主题的表达,因而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描写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人物描写的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①行动描写: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写人物的行动应该借助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的展开而进行。

我们借助熟悉的课文中的例子,也可以参照一些小说作品中选段来加深对行动描写作用的认识:

a、《药》写刽子手康大叔,主要就是用行动描写来对他进行具有流氓反动性格刻画的。

例: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贪婪的一面)

“老栓只是忙。要是他的儿子……”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流氓形象)

b、类似的行动描写在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身上也有充分的体现,那就是我们熟知的“排出九文大钱”一句。

一个简单的动词,包含了多么丰富的内涵!这也是寓繁于简写人物的典型实例。

②肖像描写: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鲁迅所说的画眼睛的写法,他笔下的祥林嫂有三处集中的以眼睛说话从而揭示其人生经历和内心情感的描写。

我们改变一下课文中的描写顺序,按时间先后体会一下肖像描写的独特魅力:

初到鲁镇 年纪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

二到鲁镇 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三到鲁镇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弱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未见祥林嫂

三次描写,都反映了人物不同阶段的人生境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说得很对。

肖像描写不求形似要求神似,不求描写面面俱到,只求突出人物的身份、性格。

示例:“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反复出现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用以塑造刘和珍美丽的形象,更为了戳穿段政府的无耻谰言。

“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

1990年高考,其中的小作文写作就是要求考生写一段对一对孪生姐妹的描写文字,这个作文在写人物的时候如果单单注意对她们“同”的一面就不合适了,应该加强对他们“异”的一面的描写,比如,可以写她们一个的脸上总有两个浅浅的酒窝,一个的小嘴总是往上翘着;一个的头发是柔顺的,一个的头发扎成小辫子高高地翘着……

③语言描写:一定要透过语言把握人物的身份、性格,也就是我们说的“语言描写的个性化”。我们一定会记得那个贪婪的吝啬鬼吧,他的视财如命,“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的内心独白恐怕是让人永不能忘怀的。

我们在描写人物语言的时候就应该抓住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性格去写作,否则就会很不谐调。语言表达一定要得体。《红楼梦》中的焦大绝说不出林黛玉说的话来。

痕迹写作指导范文第4篇

袁奋红

“以日记教育为突破口,练笔育人,一定能培养具有完整人格、完整智慧、有个性的创新型人才。” 朱永新教授语。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读者,就不能只是简单地记住课本的结论,更需要让学生阅读更多的史料,接触到教科书以外的历史书籍及各种历史文献。历史日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有益的补充。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历史阅读视野,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结合学校开展初中生日记教育,尝试进行了初中生历史日记的写作。那么,如何写好历史日记呢?

写好历史日记的前提是要了解历史。了解历史是学习和研究历史最基本的要求,但要全面了解历史就并非那么容易了。因为每个人了解的历史都是历史中间很小的片断,或者一个概貌。了解历史的第一步是阅读史料。作好阅读摘记,并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司马迁曾说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历史日记是帮助我们明事晓理的捷径。

一、写什么

写历史日记的内容很多。可以叙述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历史过程、细节、场面等。还可以就一个单元的主题写一篇综述。也可以就历史某一方面进行专题论述如古代的桥。可以写中国历史也可以涉猎外国历史,可以写古代历史也可以写近现代历史。可以写政治、经济、民俗、宗教、军事、文学、艺术、科技等各项内容。面对这些内容,初涉历史日记的初中生可以选取你感受最深刻的一个内容来写。历史日记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字数不限,几句话可以几百字可以。

二、写历史日记注意的几点

1、 捕捉感受点。一次历史事件、一个历史瞬间、一个历史人物最能打动你心弦的地方,便是你着力笔墨之所在。不必对史实作面面俱到的诠释。

2、 要写出新意。写历史日记,要在深刻了解的基础上,可以结合社会现实,谈谈你自己的见解。如分析唐朝出现繁盛局面的原因。

3、 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鲁迅先生说过: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还要"知入论世"。他说 "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评价历史事件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评价历史人物我们更强调运用辨证的历史观一分为二地去评价。

4、 写作时可以夹叙夹议。尽量不要只做简单的史料罗列,把你的分析感想也可以写下来。

三、历史日记的写作角度

1、 写历史课学习。比如对老师的上课有什么看法或要求,对老师课堂上提问和板书,对课堂作业练习和批改有什么建议,或是对一些历史概念对自己在历史学习方法习惯等方面遇到什么迷茫的地方等,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如学生问“火药”与“炸药”是不是同一种东西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联呢?以弥补师生之间有限的交流。写日记还可以鼓励学生平时不敢或不便对老师当面讲的,写成文字后与老师作进一步交流。

2、写课后感想。对一些困惑的地方、一些一时还无法理解的知识用文字描述出来,教师可以及时予以解答。就内容而言可以作思想评论如学了人教版八上第一单元后,有学生写了篇《王朝·安于现状·淘汰出局》也可以进行历史人物评价如学习了中国古代史后,可以写写对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的功过评价。

3、写现实的历史。可以对你感兴趣的时政、报纸、电视、网络热点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有学生写《女性当权的思考》。

4、写历史课外阅读。可以把你感兴趣的片段作简单的摘录,也可以结合现在的观点作简单的评价。如有学生介绍保存在岱庙的双束碑的来历;有学生介绍我国少数民族特有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满族的鞭春、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藏族的晒佛节等。如有学生阅读到了朱棣和《永乐大典》,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他不似谋朝篡位的阴险毒辣,而且很有作为。在日记里写到:他不只注重国防建设,发展经济,还对文化事业也很重视。驰名中外的《永乐大典》就是他指示编纂的。永乐元年,他对翰林院侍读学士解缙说:“天下古今许多事物,分散记载在各书中,查看起来实不容易。朕想编一类大书,把有书契以来的经史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人、僧道、技艺等,凡是有关的著作,都分别编纂到一起 ,查阅起来不就方便了吗?”

痕迹写作指导范文第5篇

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我和起点的主编说过一句话:市场越大越强,这个平台越稳固,我们的饭碗才能保住。如果起点有一天只剩下几个大神在支撑场面了,那么这个市场也就完蛋了。

对于作者来说,其实没什么竞争的。

比如我,或者唐三,或者月关,静官„„

读者不可能只看一个人的书,大部分读者书架上都是十几本甚至几十本的书!

我从前很乐于帮助一些新人,因为我认为,好书越多,好作者越多,这个市场越大,越繁荣,我们这些池里的鱼,才能混得更好。

这个道理很简单,也很真实。

曾经我也会推荐一些新书„„但是我发现后来这些新书无一例外的都太监了。之后找我做广告的,我基本都会回答一句:你先写到二十万,我再帮你。

曾经我也会愿意在Q Q上和一些新作者聊天,我会愿意看他的书,愿意告诉他一些我的经验,怎么抖包袱,怎么控制读者的胃口„„呵呵。

但是,我发现,网上加我Q Q的绝大多数新作者,说了没五分钟,就立刻蹦出一句“老大,给个广告吧„„”

可是,对我提出的那些建议,他们基本无视。

他们不是来找我讨论新书,也不在乎我的意见„„他们要的是广告。

之后,我就很少加什么新作者的Q Q了。

今年有一件事情,后来让我很无语。

那是今天夏天吧,我在我的书评区里,发现了有一本书的广告„„原本没什么,但是那本书的广告几乎每小时固定刷八条,一个白天的反复刷,我好奇之下就去看了一下那本书,我是很认真的阅读了大约四万多字。

我对那个作者提出两条意见:

第一么,开头有问题,切入主题不够快,建议最好修改,或者忍痛删掉前面几万字。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具体当时怎么说的,我忘记了。

第二么,我认为,他发广告无所谓,但是那样去刷别的作者的书评区,未免有些不太好。就这两条了。

结果,你们猜怎么着?

我成了他炒做的噱头。就在那天,几乎所有的起点排行榜前列的书的书评里,都出现了一条“跳舞大神打压新人”的帖子,当然,“跳舞打压新人”不是关键,关键是打压的那本书的书名,列在了最显眼的地方„„吸引了不少眼球。

当时我就很无语„„

然后我笑笑,没回应,也没说什么。我想,如果我回击的话,凭我的读者量,足以湮没他的书评区了。

我忍了。

我没想到自己好心提出两条建议,只是觉得这本书的开头走了弯路„„结果引来这种恶心的事情。

那个帖子后来被反复了发了几天,炒做了几天„„我没理会。

后来,那个作者一直没**„„结果他公开说:他的书被人盯上了,所以有人打压他,不让他**„„装可怜,求票,然后对那些读者说:我发誓,一定会把这本书写完!绝对不向恶势

力低头!

结果,那本书,依然没人看(书的开头真的很有问题),没多久,太监了。 这是让我遇到的,最恶心的一个新人作者。一个为了出名而不择手段的可怜虫。 网络上这种“新人”很多,我的几个朋友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之后,我基本不看别的新人的书了,除非是有朋友让我帮忙看一下,看了之后,我也不会说什么建议,基本都是“哈哈,不错”。

论坛里的求评的书太多太多了„„但是可笑的是,绝大多数求评的帖子,都不是真心求评的,都是来广告的。偶尔一些,则只愿意听好话,你敢说他的书不好,就等着吵架吧!你敢说他的书不好,立刻就是一句“打压新人”的帽子压给你。

我忍不住想:现在的新作者到底怎么了?

我不是那种一本成名的作者,我今天的人气是几本书一步一个台阶累计上来的。

我没有经历过那种一夜之间大红的过程,我的书从点击几十万,到几百万,再到上千万。订阅从几十,到几百,到几千,再到两万。

所以,我可以说,我是起点的老作者里,为数不多的,熬出来的。而不是所谓的“一本成神”。

所以,我想,我有资格对一些新人说:忍耐!

忍耐这两个字,其实很难做到。

当初我也几乎放弃过。

04年的时候,中间有一段时间,我放弃了,我也写不下去了,面对点击和读者稀少,我心冷了,想离开起点。

当时有一个人找我,苦口婆心劝我继续写下去,劝我回来。

这个人,是司马。

是的,就是那个被很多恶毒的人攻击,说他势力,是他虚伪的司马。

事实上,多少人知道,司马是一个很好的人。只不过,他的很多话,刺痛了一些人的软肋,所以才会被攻击而已!

哦,对了,还有一条:司马是我介绍到起点的。他的第一本书,我介绍他认识了一个起点的编辑。然后我们同期冲榜,他很快就闯出了点明堂,而我的初期,失败了。

就在我准备离开的时候,他挽留了我。

否则,今天起点上不会有一个“跳舞”。

这是我们那一代的“新人”。

当时起点高高在上的是血猪头,是烟雨等超级大神。

可是,我们从来没有跑到论坛上大骂什么“黑幕”,指责什么“黑箱操作”,或者大闹什么“不公平”。

说这种话的人,我告诉你,你注定一辈子红不了!

当时我最怀念的一段时间,是我和司马两人每天晚上都会聊上一两个小时,研究怎么写书,怎么编桥段,怎么设定情节,怎么设计人物的性格„„

因为长途电话费很贵,我们是用**语音聊天的。

常常因为网络不通畅,延迟,或者声音不清晰,喊得声嘶力竭。

那是一段让我怀念的日子。

就这样,新人的寂寞,我们挺过来了。

我想对现在的这些新作者来说,努力写,埋头做你该做的事情。

如果你一味的怨天尤人,那么,注定的,你没有成功的资格!!

你不配成功!

我清楚的记得,我还没成名的时候,血猪头的一本新书出来,一个空书名,两三千字挂在

那里,立刻就是十几万点击,上万的推荐票„„

当时很多人眼红。

而那个时候,我,只对我的朋友说了一句“那是他应得的奖励,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努力过,才得到今天。我们没资格眼红别人。”

我想告诉各位新人的是:任何成功都没有侥幸。真的没有!

所以,别想刚来就出头!门儿都没有。

你不是上帝,所以不可能你一来,别人都要把路让出来给你走。

别把自己不当回事,但是,也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了!!

我清楚的记得05年的时候,看到血猪新书人气疯狂的风光,我说的那句话。

那个时候,我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去做了。(当年的我,从来没有在论坛里抱怨过什么起点黑幕,或者抱怨起点对大神太过优待)。

所以,今年这个月,我的新书出来第一个星期,立刻跳到第一名,人气是新书榜第二到第十名加起来的总和。

我想对你们说的是:

忍耐,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

如果你明白了,去做就好了。我不保证你会成功,但是,你至少有了成功的可能。

如果你选择继续在这里发牢骚„„那么明年的今天,你不是新人了,你会变成网络上诸多扑街写手大军的一员。

这不是对你的诅咒,而是真实的预言。

如果你想出头,真的很想出头,那么,把你的精力远离这些无聊的是非,远离这些无聊的炒做,远离这些无聊的抱怨!

失败了,先从自己找原因,而不是怪罪别人,怪罪起点,怪罪编辑,怪罪读者没眼光,怪罪老作者挡了你的路„„

找出自己的原因,然后做好它。

否则,我的那个预言,就会变成真的。

我见过太多太多“满腹牢骚”的新作者了,我告诉你们的是:无一例外的,这些人后来全部仆街!没有一个成功的!

痕迹写作指导范文第6篇

什么是日记:

日记:从字面理解的话,就是记下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也可以兼记对这些事情的感受。日记本指每天记事的本子或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 怎样写日记:

日记类型:

1、观察日记

2、活动日记

3、心得日记(思考日记)

4、摘录日记

5、剪贴日记

6、实验日记

7、信息日记

一、主人公:我

二、日记内容:

我看见的

我听见的

我做过的

我想到的 在家里的

在学校的

在别处的„„

日记格式:

第一行:X月X日

星期X 天气X

第二行:题目(可以你写的“事”为题)

第三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描述今天发生的真人真事。 如何写好日记:

1、选自己感触深刻的事情:最高兴、最难受、最有趣、最讨厌„„

2、选最重要的事例:重要的情节、表情、动作、语言、心理„„

3、写出事情的要有意义、道理、教训、感悟„„

日记的内容安排: 一般思路(正文):

开头:今天我看到(听到、做了、想到)什么;

中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

结尾:我的想法(事情的意义、教训、道理)

要求:

日记要求天天写,所以学习了如何写日记,现在同学们就开始写日记,记录每天的精彩吧!

注意:

上一篇:后进生第一章范文下一篇:红色经典名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