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新课程写作论文范文

2024-07-27

高中英语新课程写作论文范文第1篇

什么是情感态度?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所谓的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

在高中英语新课程中实施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1)依据国家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中小学教学原则。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要求教学要把德育放在首位,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由于情感态度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在义务教育阶段上,高中英语课程应该进一步发展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另外,高中阶段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逐步形成,是他们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所以,在高中阶段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尤其重要。2004年2月26日,党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在各种课程的教学中突出素质教育,体现思想道德培养。

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如下的在高中英语新课程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首先,积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高中英语新课程容量大,题材丰富,语言地道鲜活,难度适中。每个教学模块由这几部分组成:Introduction, Reading and vocabulary, Listening and vocabulary, Listening and speaking, Writing, Function and everyday English, Grammar, Pronunciation, Cultural corner.笔者建议,为了生动形象地呈现每个教学模块的教学主题,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教学的单调性。同时,在英语课堂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英语语言的美和力量,往往能够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并转化成强大的学习动力。

其次,充分挖掘英语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具体的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积极“寓素质教育于外语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包括德育教育,很多教师以为德育教育只是政治等学科的任务,这是一种误解。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的教学方向。就高中英语新课程而言,笔者认为,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在具体的英语教学活动中积极渗透德育教育,充分贯彻“寓素质教育于外语教学中”的新课标精神。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推荐如下教学模式。

(1) 将德育教育渗透于英语口语训练活动中。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教材内容更加丰富,贴近现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时代感,挖掘出教学模块中的德育教育主题并非一件难事。例如,以必修三Module3, The Violence of Nature的教学模块为例,本模块是关于“自然界的暴力”的主题,蕴含在其中的德育教育主题是:自然界频频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其实正是地球对于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惩罚,因此,我们所有人类都应该主动参与保护地球,减少自然灾害的活动。结合这一思想教育主题,笔者认为,可以设计成一节口语训练课,在课堂上,由教师提出若干问题,学生分组自由讨论,然后各抒己见,或是推选代表发言。具体的讨论问题可设计为: (1) What are the bad results of the violence of nature? (2) What are the causes of the violence of nature? (3) What measures should we take to save the earth?单纯由学生自己讨论归纳出答案,也许有一定的困难,这时,教师可作适当的提示,例如,可播放几组有关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幻灯片,或是一段视频,通过真实生动的画面形式,向学生传输信息,提示他们从哪些方面入手寻找答案,利用关键词,归纳出答案来。学生通过如上问题的讨论,可加深他们对于课文思想教育主题的理解: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所以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通过这样的一节“讨论课”,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又对学生进行了积极的德育教育,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这真正是做到了在英语教学中融合进情感教育。

(2) 将德育教育渗透于英语阅读理解训练活动中。高中英语新课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所以,上好英语阅读理解训练课是非常重要的,英语阅读理解训练的形式多样,以回答问题为例,笔者认为,在对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理解训练时,结合新课程教材中的阅读课文的思想主题,适当地加入一些有关德育方面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积极寻找答案,让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训练活动中。例如,在必修二Module 2, No Drugs中,本模块的阅读教材内容是关于毒品的危害的 (the dangers of using drugs) ,在阅读理解训练课堂中,教师可以加入这样的阅读思考题:What are the dangers of using drugs?And what should we do to avoid the dangers of using drugs?(其参考答案为:Using drugs can easily make a person become addicted to drugs.And using the drugs can cause serious problems, such as lung cancer, Aids etc, so we should say“No!”to drugs and keep away from them!)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英语课文,他们对于毒品的危害是能够有一个客观的认识的,同时,他们也接受了思想教育:毒品害人害己,我们一定要抵制毒品的诱惑,拒绝毒品!这样的课型设计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而且,学生在思想上也增强了分辨是非的能力和培养了自身的意志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可谓是一举两得。

(3) 将德育教育渗透于英语的写作训练活动中。英语写作训练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又一个重要环节。依据教学大纲,学生应该学习掌握各种写作文体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的基本写作方法。笔者认为,无论是哪种写作文体的训练,在其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都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一旦道德意识深入学生的心灵,就会向明灯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此外,教师要求学生背诵经典英语名句,名人名言,谚语等,并在文章中恰当地引用,往往能够增加英语写作文章的亮点。许多的英语经典名句诸如“Knowledge is power.”, “Never too old to learn.”, “No pains, no gains.”等等,都能够很好地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所以说,将德育教育渗透于英语的写作训练活动中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再其次,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意志和健康的人格。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例如,结合英语教材模块内容,教师布置学生课后合作收集相关资料等。学生通过合作努力,并在课堂上展示成果,往往会有一种成就感,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这样的教学要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能够受到思想文化的熏陶,增强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意志和健康的人格。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无定法”,在高中英语新课程背景下实施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的方法层出不穷,有待于我们广大教师去积极地探索与实践。

摘要:《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把英语课程的设置同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联系起来。新课程提倡素质教育, 积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彻底改变了过去“只教书, 不育人”的狭隘的教育模式。究竟如何更好地在高中英语新课程中实施情感态度的培养, 实现德育教育在高中英语新课程中的渗透, 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真正体现了“寓素质教育于外语教学中”的新课标精神。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程,情感态度的培养,素质教育,德育渗透,新课标精神

参考文献

[1] 陈琳.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7.

[2] 耿德英.教育学[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3.

高中英语新课程写作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就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下,词汇教学中出现的细节问题做一些探讨,希望能给初中的英语教师带去一些灵感,提升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新课程改革;教学细节

在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初中教师都认真积极地完善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实践中体现新课标改革的精神。但在改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语法和词汇教学,下面我们针对词汇教学中的问题细节给出一些建议。

一、词汇教学应当分清主次

大多数初中英语教师都秉承着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词汇这个思想,让学生不分主次地背诵默写所有出现的单词。这个动机没有错,可是英语学习的时间有限,词汇难易不同,学生素质也存在差异,这样不分轻重的举措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对他们的英语学业也没有过多的帮助,还可能使他们产生抵触的心理,不符合新课标改革的愿景。所以,在詞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细节就是教师应当对出现的词汇进行主次疏导整理,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有层次、有重点的教学。

二、重视词汇音标

很多初中教师在教授词汇读音时,往往会忽视读音的重要性,缺少音标和拼写之间的联系教学。初一是学习英语音标的重要时期,许多教师由于赶进度等原因,对音标教学往往采取一带而过的方式,有许多学生在初三的时候还靠着死记硬背,音标也不懂,费时低效,这样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符合新课标改革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跟读和模仿,还要将字母和音标相结合,让学生能听音写形,看形就会读。

三、词汇教学的方法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看几组包含新单词的句子,让学生通过语境和提示推测出新单词的意思,加强他们的理解和记忆。此外,要妥善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因为多媒体教学有着创设情境、容量大等优势,可以有效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过多媒体完全代替黑板,制作过于花哨,喧宾夺主等都是不可以提倡的,这样做不仅阻碍学生英语学习,对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也有妨碍。

参考文献:

唐先锋.初中英语新课改中不可忽视的教学细节[J].现代阅读,2013(2).

高中英语新课程写作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否高效率,有效益,能达成学生有所发展的行为。有效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要求教师关注时间和效益的关系,要求教学倾向于可测性和量化,要求教师进行反思并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语文 有效性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教学的理念逐渐渗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率,成为众多研究者思考的问题。很多语文教师根据新课标及新教材的要求,努力运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但我们也看到不少语文教师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课堂上还是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听课,教学效率低下,呈现花时多、收效少的不良情况。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行为,使新课标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倍受关注;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和讨论高中语文课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非常必要。

二、有效性教学内涵剖析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语文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关于有效教学的定义,我国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究其核心内涵,不外乎三个词语:效率、效益、效能。所谓“效率”就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投入到教学内(时间、精力、努力)是否多;所谓“效益”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所谓“效能”是以成果和成就作为标准,衡量教学的最终达成的目的,不过因价值取向的不同,“效能”的的定义也可引申出不同的定义。总而言之,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否高效率,有效益,能达成学生有所发展的行为。

当前,新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改革无疑是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的学校教学改革无法回避一个现实问题:教师学生背负着教学任务,沉浸在无边的苦海中,可结果却是教学的“三效”尤其是“效益”不高。由此,如何解决教学的高效益的问题,呈现在每个参与课程改革者的面前。在此背景下,西方教育界提出的有效教学理念进入了我国课改者的视野。有效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要求教师关注时间和效益的关系,要求教学倾向于可测性和量化,要求教师进行反思并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这些都给教学改革指出了一条脱困之路。

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性教学对策分析

1.“对话型”课堂的创设

“对话型”教学是一种以“课堂”为特殊的空间,以文本为凭借,师生均以主体的身份(师为教的主体,生为学的主体,合称为双主体)参与交谈和交流、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质的教学方式。它不仅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观点、主张的对话、交流,而且指学生与作者、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心灵、情感的对话交流。以阅读教学为例,《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文本“对话”是三者之间实现有效交流的前提和基石。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这样的课堂需要学生与文本之间充分“对话”交流来实现。只有教师用心灵、情感去促成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随文起舞、循情而动、因境而歌,达到情感的共鸣,灵性的放飞,实现生本和谐,语文课堂才真正实现有效。

如学习《我与地坛》时,笔者播放了《命运》交响曲作为背景音乐,并缓缓说道:“贝多芬能够‘扼住命运的喉咙’,与命运抗争,在双耳失聪后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作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一位勇敢和命运抗争的硬汉子。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播放幻灯片):‘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像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方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课前交流时,有学生认为这篇文章比较枯燥,篇幅又长,所以没有兴趣。因而我精心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激发起学生对作者的由衷敬佩,进而在心理上产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之后,我提出四个问题供学生整体把握文本:(1)这一段文字写了作者怎样的心路历程?(2)“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段的景物给作者带来怎样的启示?(3)读完这篇文章后,同学们对“苦难”及“人生”有什么新的感悟?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活?应该怎样活?(4)为什么“地坛也是母亲”?哪句话表明了这个关系?这些问题仿佛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拐杖,帮助他们快速而有效地与文本对话。

2.“体验型”课堂的创设

“活动体验”是苏教版教材提出的学习方式之一,它倡导的是一种“体验型”课堂模式。笔者认为创设体验型课堂是一条高效之路。体验型学习让学生在全程参与的、凸显语文性的“真活动”中,产生真实的体验、真切的感受,将学生引向自然、社会和生活,使得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倾听、开口、动手,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身临其境中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体验中认识世界并更好地感悟人生,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素养。

(1)用视听来体验

有时文本中一些复杂的事理单纯地用文字描述,难于使受体获得真切的感受,如果用图片图像、影视画面直观地展示出来,往往能产生现场体验的效果,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学习鲁迅的《祝福》时,我利用图片、资料直观地呈现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通过比较,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这些变化,体会人物在人生路上遭受的惨重打击,进而理解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对人的迫害,更好地鉴赏人物形象体现出的悲剧美。学生们调动多种感官协同参与,直接受到美感熏陶,最终取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使“乐学”落到实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用游戏来体验

游戏的功用是不可忽视的,它是实现语文教学“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掘学生经验的课程价值”要求的一种体现。如教学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我设计了盲写的体验方式。上课时,请学生拿出一张纸一枝笔,然后闭上眼睛,准备听写。教师则朗读了一段与课文有关的文字:“像海伦一样热爱生活,像海伦一样真挚善良,像海伦一样充满强烈的求知渴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当学生放下笔,睁开眼睛时,学生们都怔住了,面前歪歪斜斜、扭扭爬爬的字,几分钟失明的经历,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盲人的不易,取得成功的盲人更加不易。

(3)用表演来体验

苏教版教材中有一些课文可以采取表演体验的学习方式,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文,本身就是莎翁的经典戏剧,表演性很强。因而表演方式可以说是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情感、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鉴赏能力的最佳途径。我的设计策略是:首先带领学生观看由剧作改编的电影,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名作,消除心理上的隔阂。在语文课堂上,再回放电影中的几个经典片断,帮助学生回顾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历程,并立体化地筛选出重要情节。再隐去声音,请两位学生为剧中的男女主人公配音。在观众意犹未尽之时,我又趁热打铁,让大家畅所欲言。观众谈观后感受,如对表演的评价,通过表演课本剧对作品产生的进一步认识等,又让每组的主要演员走下台来和观众见面,谈一谈自己表演的体会和收获,让几个罗密欧、朱丽叶、帕里斯……互通有无,交流体验感受。这样,经过感性——理性——感性的几个循环,学生对作品具有了沁入心灵的理解。

3.探究型课堂的创设

探究型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1)激发兴趣,自学性探究

如笔者在教学老舍先生《想北平》一文时,先播放了京味儿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歌曲十足的京腔京味中体味作者浓厚的乡思乡情。然后语言导入:“每个人都有与自己血脉相连的故土家乡,有令自己魂牵梦萦的难舍乡情。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颦一笑,一离一合,总是那么让人牵肠挂肚,让人心底流过一股莫名的泉涌!家园之思就这样就成为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而对于中国的诸多文人而言,他们的乡愁指向的就是北京,或者称北平。”接着又介绍老舍先生的经历和代表作品,指出他是典型的北京文人,京派作家中的杰出代表,从而自然地引出课文,激发起学生的阅读期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适时引导,合作性探究

再如,教学老舍先生《想北平》一文时,笔者设计的环节是:先请学生自读文章,圈出难点、疑点之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探讨,然后每一大组选出一个自己认为较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教师也可提出一个精心挑选出的问题让大家探讨,这样,既激发了每一位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培养了他们积极寻疑、选疑、探疑、释疑的兴趣和能力,形成对文本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总结方法,实践性探究

这一步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的实际情况理清思路,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给予画龙点睛的总结。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学生实践探究是巩固和扩大知识,同时也是吸收、消化知识且变其为能力的过程。实践探究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方法形式一定要灵活多样。如我们可从《听听那冷雨》中总结出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语言的方法领会文章意境的规律;从《长江三峡》中学会体会在景物描绘中寄寓生活哲理的手法;从《北方》中掌握如何通过意象分析揣摩诗歌的意境;从《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了解意象组合中包孕的思想感情,积累诗歌欣赏方法。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的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策略。如何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值得进一步去探讨和深究。

参考文献:

[1]盛宏.高中语文的有效教学应受到重视[J].中学语文教学,2006,(9).

[2]王海燕.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谈[J].教学月刊,2007,(5).

[3]刘海燕.对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分析[J].理论学习,2008,(5).

[4]伍云芝.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之浅见[J].科学教育,2008,(6).

[5]唐秀清.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教育导刊,2008,(4).

高中英语新课程写作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积累丰富的词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效率低,效果差,传统的死记硬背模式已经适应不了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需要,本文针对于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为我国高中英语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词汇;英语;教学;高中

一、前言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对教师和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将会成为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绊脚石。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关键的一环(黄永亮 & 景晓玉,2013),因此对于词汇教学的研究是及其重要的。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不足

1.教师教授词汇的方法过于传统单一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一个及其重要的主导角色。教师如何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如何学。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教育水平普遍偏低。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非常传统、单一。在词汇教学方面亦是如此。

首先,过去的英语教学比较重视语法的教学,词汇的教学就相对地被忽视了。

其次,过去的词汇教学更多地停留在单词读音、拼写以及中文意思的浅显层面。学生并未真正地理解单词的深层次的意思,就更不用说学会灵活地把单词运用到实际需要中。如老师在教popular和famous這两个单词的时候。老师很有可能就只教了popular表示“受欢迎的”;famous表示“出名的”,学生看似都掌握了2个单词的意思,但是他们不知道这2个单词有什么其区别,怎样把它们应用于实际语境当中。所以,教单词不应仅仅教表面的意思,还应教会学生掌握深层的含意。如“popular”突出“受欢迎”,即很多人都喜欢这个人/物;“famous”突出“出名”,即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人/物,但是不一定受欢迎。

最后,词汇教学的“应试教育”痕迹明显。中国的教学很大程度上受到“高考”的影响,认为教学就只为高考服务,学生考高分就是王道。所以只要总分上去,学生在某一方面,如词汇,非常薄弱也没关系。

但实际上,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看、写等方面的技能(教育部,2018)。只有通过听、说、读、写、看的练习才能算是完成了一个词汇的教学。

2.学生未能掌握学习词汇的新方法

要想学好英语,学会学习词汇是关键环节。但是,我国的学生,尤其是来自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的学生,学习记忆词汇对他们来说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

学生在记忆单词的时候通常采用的是“最笨”的记忆方法。如“重复法”,即学生通过重复地读“abandon, abandon, abandon…”等单词许多遍的方式去记忆单词,又或者在草稿纸上写这个单词,写满了好几页,以此去应付老师的听写任务。但实际上这种记忆单词的方式的效率是非常底的,很多时候甚至是毫无作用的。又如“翻译法”,即学生试图通过逐词逐句地翻译文本的方式去记忆单词。这种方法既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又只有很低的效率,同时还一定程度地磨灭了学生的记忆力。如果学生长期使用这样“死记硬背”的方法,不仅没有让学生学会单词学习效率低下,没有任何的成就感,还会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淡薄,久而久之对学习产生厌恶。

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对策

1.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是提高词汇教学的引导者

(1)研读教材,为教学做准备

研读教材是教学的前期工作,是课堂教学获得成效最有效、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张晓媛,2021)。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是关键,教师除了备学生,备家长以及备教材外,还要总体掌握词汇的科学分组,并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原则上遵循新课改的教学观:核心贯穿,语篇承载以及情境再现。另外教师需要核心贯穿词汇,所有的教学必须把单元的词汇串联在一起,比如在整个单元主题的教学中,以人教版高一第一单元为例,教师需要全篇把握词汇,把一些分裂的,看似毫无关联的词汇,用一系列的记忆策略分组呈现给学生,让单词呈现在具体的语境分类中。比如:teenager, debate, prefer, volunteer, move, challenge, confuse, graduate,youth,addict等,我们可以充分研读这些词汇,并对他们进行分类,比如: teenager, youth, volunteer这类词汇属于人物角色;而move, challenge, confuse等这类词汇属于与动作有关的词汇。教师必须对这些词汇有记忆方法策略的分类,然后让这些词汇核心贯穿于具体的语篇中,并让学生通过听-说-读的方法释义和理解。最后把这些词汇串联成句子,让学生把同一类型的句子快速连词成句,引导学生做到知识的迁移和链接,真正地会应用英语。

(2)记住搭配,利用构词法进行教学

英语中的词语组合、相应的搭配很多,如动词短语,介词短语及很多相关的用法,教授的过程中要及时的整理、分类、小结,这是很有效的背诵方法。例如,再讲take up时,可以导出take in, take of,take on, take over, take away等众多的组合;学到sweep up .时导出carry up,look up,make up等。但不能每次将未掌握的词组进行过多的加入,以免使学生在学习上的负担更重,从而形成拒绝学习的心理。同时也要注重将新学的词汇与学过的词汇和有联系的词汇间加以对比和区别,例如rob和steal就用在不同的搭配词rob sb. of sth.和steal sth. from sb.中。利用具体的句子思考出相似词语的各种使用方式,背诵其常见的搭配,就能产生深刻的印象并能合理的使用。英文中的许多单词是通过构词法进行变化的,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懂得如何运用构词法知识来辨别并背诵英文单词。构词法主要包括合成、派生、转换等方式。其中,派生的方法能够使学习者了解大量的新词汇。派生法是通过在原词的前面加前缀或后面加后缀,而形.成一个新词。学生掌握了这个方法就能够推导出一个词的含义。例:当学生知道了dis-, in-等前缀所代表“不”的含义之后,再看到disagree等就可以猜到这些词的意思;了解了后缀-less加在词汇后可以变成意思相反的单词,就很容易猜到hopeless等单词的意思。利用科学的词汇记忆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英语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单词记忆量(龙瑶,2021),使学生背诵单词更快速、更巩固。

2.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是词汇学习的主体

(1)利用兴趣促进学习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能力已经趋向成熟,他们在学习中有自己的想法,以单一的方式讲解词汇的意义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最终失去对词汇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对于改善学习状态与提升学习质量有着重要影响(胡金木 & 赵林卓,2021)。因此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不断创新词汇教学的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融入到这种模式中。比如将词汇教学与游戏、录音、故事等联系在一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词汇的认识和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好的教学方式。在人教版高中英语《Earthquakes》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会学习以下重点词汇: injure , survivor, shock, rescue, disaster, fresh, judge, prepare,如果教师单一地将这些词汇列出来,学生学习起来肯定会非常枯燥。将这些词汇整合在一起,通过游戏、介绍和VIDEO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让这些重点词汇出现的场景多样化,学生的语言思维会得到拓展,加深他们对词汇的掌握。同时通过这种方法,还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兴趣和调动课堂气氛,加强学生对地震知识的了解。

(2)丰富英语词汇训练方法

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更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主要战场,因此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时间,不断丰富英语詞汇训练方法,将不同的方法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有以下方法可以运用:首次印象教学法、重点词汇记忆法、实物记忆法等,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选择。比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Travel journey》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学生会学到一些与地理相关的词汇和单词:river,valley,camp, travel, across, pass, through等,教学这些词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实物教学法,展示一-张地图,利用地图上的一些元素进行选择教学,引导学生将词汇与实物联系在一起,加深他们对词汇的记忆,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头脑风暴”的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和学习,将这些词汇运用到具体的情境对话中,如说出世界上比较有名的河流、说出旅行应该做的准备工作等等。这样的课堂教学可以实现英语词汇的情境化,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学习英语词汇,促进学生英语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3)词汇教学要符合学生的特点

真正的、真实的教育应该是因材施教(陈如平,2020)。同一个班级不同学生之间是存在学习差异的,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在开展词汇教学的时候应该遵循学生们的发展特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开展词汇教学。首先教师自身要非常熟悉教材中的各个词汇,并对词汇进行分类,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要重点列出来,在开展某一个单元教学的时候可以先来讲解这些词汇,其他次重点的词汇可以融入到之后的课时教学中,这样分层次的教学不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词汇的压力,反而会在第一课时感受到学习词汇的新鲜感。在完成个单元的教学后,教师可以设计阶梯式的词汇任务,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阶梯式的教学也符合学生的差异性发展,英语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去掌握,帮助他们更有计划地去掌握英语词汇。

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随时关注自己的课堂进度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积极地关注学生对知识接受程度以及运用的反馈。同时教师也要建立一套可视化的自测体系,输入知识的过程要尽可能的详细,多在整体的语境中穿插词汇教学,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特点,运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输入,在知识的内化过程中,也要带着整体的语境和语言环境进行讲授或者讨论,目的是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透彻的理解和解读。在知识的输出上,要尽可能地采用可视化的、简单的﹑学生易于操作的方式,呈现的过程要结合整体的句子、语篇及大的语言背景,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自己语言的简便和对输出结果的多样性的评价,切忌不要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

四、总结

总的来说,要想提升学生的英语词汇量,积极创新英语的教与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掌握更多的词汇知识,他们才能更好地促进听说读写看的综合语言能力的提升。对于教师而言,将词汇教学应用到高中英语教学中是必然,这不仅仅是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黄永亮 & 景晓玉.(2013).基于构词的英语词汇教学探索.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13-17. doi:CNKI:SUN:HBDS.0.2013-03-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张晓媛.(2021).中小学教材研读的几个维度. 教育理论与实践(29),42-45. doi:CNKI:SUN:JYLL.0.2021-29-012.。

[4]龙瑶.(2021).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及科学记忆方法研究——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与学习》. 科技管理研究(07),235. doi:CNKI:SUN:KJGL.0.2021-07-040.

[5]胡金木 & 赵林卓.(2021).学习兴趣的发展阶段、影响因素与激发路径. 课程.教材.教法(11),78-85. doi:10.19877/j.cnki.kcjcjf.2021.11.012.。

[6]陈如平.(2020).“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中小学管理(01),1. doi:CNKI:SUN:ZXXG.0.2020-01-001.

[7]胡囡囡.(2013).英语教学多元化体系构建研究. 中国教育学刊(S2),115-116. doi:CNKI:SUN:ZJYX.0.2013-S2-058.

高中英语新课程写作论文范文第5篇

一、班干部的选拔应自愿与协商相结合, 挖掘学生潜能,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进入高中以后, 新班集体刚组成, 所有同学除中考成绩外, 其他情况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而新班集体又要立即运转, 确定班干部刻不容缓, 如何让合适的人选在数十名学生中突现出来呢?有主动自愿意向的同学是首选。比如, 所有学生第一次集中时, 可询问学生, 有谁愿意帮老师记录学生迟到等情况?当多数学生还在思考和犹豫的时候, 第一位迅速举手示意、眼光充满渴望和期待、似乎对这一刻到来早有准备的学生, 这就是班干部的首选——具备自愿、积极和主动的意识。

班主任可以通过如下手段物色干部:一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二观察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三观察学生的表现欲望和指挥才能。当今学生生活背景十分复杂, 受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造成同学对班干部工作认识有较大差异, 想当班干部的同学动机也不尽相同。但欲望是力量的源泉, 学生自愿是选拔班干部的前提。在此基础上, 教师应主动多与学生沟通和交谈, 了解其真实想法和思想根源, 倾听备选班干部本人的心声是强烈还是冷谈, 帮助学生对自己做出客观、公正、正确、人文的认识, 这样才能在任用班干部时做到扬长避短、各尽其能。

如何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 认识自我的潜能。班主任可以给学生讲这样的故事:一位农夫在粮仓面前注视着一辆轻型卡车快速地开过他的土地, 车子在沟里压住了孩子。但是农夫想都没想, 跳下去, 掀起车让别人把自己孩子救了出来, 这是农夫从哪里来的力量掀起了一辆大卡车?由此可见, 一个人通常都存有极大的潜在体力, 这一类的故事还告诉我们另一项重要的事实, 农夫在紧张情况时产生一种超强的力量,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有的, 只是没有开发出来而已。

帮助班干部挖掘潜能可以引导他们: (1) 在日常的班级工作当中, 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 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勇气, 能帮助我们发掘潜能; (2) 在空闲的时间呢, 在心中想象出一个比自己更好的干部的形象, 能够激励自己的斗志, 有利于释放自己的潜能; (3) 最后就是只有实践才能激发潜能。

二、将班干部工作责任细化, 使之相互协作, 学会交流与合作, 培养团队意识, 班主任要注重激励

在了解后备班干部的特点之后, 适合什么班级工作岗位要认真分析。一般情况下班主任需要了解不同岗位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 如果在企业里, 这是人员招聘选拔的基础, 被称作工作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班干部的素质特点与不同工作岗位要求匹配程度越高, 理论上讲就越适合。比如, 班长作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要协助班主任管理好班级, 在班级同学中要以身作则, 树立起班长的良好形象与威性, 要求全面。比如:政治素质较高, 威信较高, 学习、作风偏上, 对能力 (包括人际关系, 组织活动的能力) 要求高。

班干部委任后, 要将班委当作一个团队来经营, 各工作岗位责任细化, 相互协作, 相互之间交流与合作, 注重培养团队意识。在这个过程中, 班主任要适时注意激励以培养班干部的能力。

高中三年是学生基础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 面对高考的要求, 学习压力更大, 加上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主意识的增强, 不象小学初中时那么容易对权威的服从, 班干部工作难度加大, 难免有时积极性不高。作为班主任, 必须因人而异, 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激励策略, 发掘真正的激励要素, 利用班干部的内在欲望, 让其认识到自身的能力, 并且激励自我提升, 促使他们实现更大的绩效。

通用电气的前任CEO杰克·韦尔奇就是“罗森塔尔效应”的卓越实践者。他认为, 团队管理的最有效途径是致力于确保每个人都知道最要紧的东西是构想, 并激励他们完成构想。韦尔奇在自传中用很多词汇描述那个理想的团队状态, 如“无边界”理论、4E素质 (精力、激发活力、锐气、执行力) 等, 以此来暗示团队成员“如果你想, 你就可以”。在这方面, 他还是一个递送写便条表示感谢的高手, 这虽然花不了多少时间, 却几乎总是立竿见影。因此, 他说:“给人自信是到目前为止我所能做到的最重要的事情。”“我认为一个领导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激励员工, 这些年来, 如果说我有什么成功的地方, 那就是我能激励员工, 让他们实现他们的梦想, 让他们寻找更好的设想。更好的设想和做法肯定是存在的, 问题是你必须去找。每天早晨醒来, 你就得想着去找更好的做法。”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和借鉴。比如, 借鉴其递送写便条表示感谢的举动。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当中也可以仿效, 更可以通过手机给班干部发信息, 这样对班干部的激励作用同样会立竿见影。

三、班干部流动, 民主评议调整, 以体会尊重他人, 理解人的多样性

不少学生都有做班干部的欲望, 新课程也要求将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面向所有学生, 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做班干部也是培养班干部比较好的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过古代雅典实施直接民主, 每个公民都参与国家管理。而一个班只有数十人, 有条件实践这种直接民主。

高中英语新课程写作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事业处于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逐渐引起教育学者的注意。化学实验探究,作为化学学科最基本的学习手段,必须确保其可以充分应用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本文将简要分析,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旨在通过发挥高中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提高学习化学的效率。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化学 实验教育 功能

目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我国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有了全新的发展。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对于深化化学学科的认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化学实验,成为高中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基础手段。在进行化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让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以及积极性,为其以后接受更高层次的化学教育打下基础。

一、关于高中化学实验重要性的分析

化学实验作为高中化学学科学习的基本手段,对于高中化学教学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化学老师应注重通过化学实验,帮助学生巩固不同阶段学习过的化学知识,有效避免学生在化学学科中出现知识理论断层。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化学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鼓励学生以自身的化学知识去解决,使学生在化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形成感性的认识与经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化学教师必须重视利用化学实验,帮助学生进行化学学科的学习。通过化学实验的探究学习,让学生充分理解化学原理的规律与运用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关于高中化学实验教育功能的分析

1.高中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高中化学作为自然学科中,思维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学生学习有相当大的难度。为了改善学生学习化学的低效性以及消极性,高中化学老师可以在现有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借助化学实验进行化学教学。化学实验的探究,可以让学生在验证化学理论的同时,利用化学现象形象地记忆化学原理。化学探究作为相对科学的探究方式,需要化学教师应用自己专业的知识在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在课前进行周密、严谨的安排,并要求参与化学实验的学生对于实验涉及到的知识,课前进行一定的复习与预习。确保学生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见解提出问题、验证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学生无目的、机械进行化学实验,影响学习的效率,使化学实验失去应有的作用。

2.高中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品质的重要过程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要求,高中化学学科的教学,应在提高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力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高中化学实验的探究过程,通过对化学实验探究过程的详细记录,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氛围中快速巩固与验证化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将学习过的化学原理应用其中,并合理解释化学实验中不同物质之间的变化以及产生的特殊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善学习态度。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探究精神。

3.高中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方式

依据新课程标准对于高中化学学科的要求以及教学目标的要求,化学教师必须重视化学实验探究对于化学学科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与能力。高中化学的理论知识体系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系统性与层次性,学习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化学教师可以在化学实验探究活动中,利用相对特殊的化学现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合理设置实验的目的,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并加以专业的指导,给学生发挥能力的空间。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积极性以及创新意识,打破传统化学实验的基本模式,提升学生化学自主探究与创新的能力。

三、总结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我们应重视化学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化学实验的实践活动中,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实验思考,对于实验现象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是学生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进行高中化学的学习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廖剑强.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中学物理,2003(02)

[2]蒋希龙.抓好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新课程(上),2011(06)

[3]刘宗军.浅议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培养.成才之路,2009(29)

上一篇:检体诊断学医学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教育的生命意义浅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