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运营企业税收筹划论文范文

2024-07-22

电信运营企业税收筹划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云计算以高可靠性、快速部署和扩展性强等优势成为未来系统部署的发展趋势。本文首先介绍云计算和电信运营支撑系统概念,然后对基于云计算的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方案进行分析。

【关键词】 云计算 电信运营支撑系统

一、引言

随着电信业的飞速发展,电信运营商为更好地开展业务,建设各类运营支撑平台保证业务的实时监管,每年对平台的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同时,由于电信运营商的项目决策管理流程较长,需要快速实施的平台项目无法及时部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客户的体验度,间接导致客户流失。

二、概念阐述

2.1 云计算的概念及特点

维基百科将云计算定义为:云计算将IT相关的能力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允许用户在不了解提供服务的技术、没有相关知识以及设备操作能力的情况下,通过Internet获取需要的服务。

目前比较公认的云架构分为能够提供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三种类型的服务[1]。

2.2 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概念

运营支撑系统是借助IT手段实现对电信网络和电信业务的管理,以达到支撑和改善运营的目标[2],主要包括交换网管系统、传输网管系统、数据网管子系统、移动网管系统等。

三、基于云计算的电信运营支撑系统分析

3.1 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现状

如今电信运营支撑系统涵盖了运营商业务开展的各个方面。出于安全性等考虑,各个平台独立建设,相关平台间部署业务接口,平台内的IT资源独享。

现有各类系统中除数据库服务器及核心应用服务器的CPU及内存占用率较高外,执行其他功能的服务器CPU及内存占用率普遍较低。另外,出于系统容灾等安全性考虑,需要热备或冷备一台服务器以防主用服务器宕机时的业务倒换使用。种种原因导致现有运营支撑系统中IT设备的处理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由于各个平台的上线时间、中标厂家不同等原因,系统中的硬件设备型号各异,增加了维护难度。

3.2 部署方案建议

鉴于各类运营支撑系统现状为不同厂家独立建设,采用的操作系统及系统架构等各不相同,因此采用云计算IaaS上部署将更加适合。

现阶段IaaS中使用的虚拟化技术及运营管理技术在商业应用上已经比较成熟。同时运营商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和IDC资源,在开展IaaS所需的基础设施、网络资源以及运营管理经验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因此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具有自身优势。

通过IaaS可以将数据中心大量服务器的CPU、内存和硬盘等物理资源进行整合,以虚拟化的方式提供给架构在传统操作系统上的运营支撑系统。实现动态的基础架构,可以动态和智能的调配资源,方便业务快速部署,简化对现有IT基础设施的维护难度,降低建设和维护的资金投入。

3.3 存在问题分析

①安全性将多个系统部署在统一的云计算硬件平台上,设备高度复用,在高业务负载情况下可能会带来不可预期的连锁反应,并且系统中存储着运营商的用户信息和财务数据等敏感信息数据,系统及数据安全性尤为重要。对于系统硬件及部署的安全性,可建设容灾中心,多站点建设,并进行数据备份。对于网络攻击的安全性,系统应部署在运营商的私有云上,可大大降低外界的攻击影响,但对于来自运营商内部的安全威胁也不能忽视。综合考虑可采用分级授权用户访问权限、网络防护、建设审计系统、定期进行合规性检查等方式进行防范。②标准化。发展至今云计算软件商业化程度不高,产品和服务提供数量较少,未经大规模应用考验。云计算标准化工作起步不久,软件系统接口多数为私有,不同云之间缺乏互操作性,系统迁移存在困难,因此需要从公司集团或国家层面制定相关标准。③现有投资保护。运营商部署的各类运营支撑系统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将系统迁移至云计算平台后,现网运行设备需要做利旧处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未来运营商运营支撑系统向着集中化、易扩展的方向发展,云计算的特点很好地符合这种建设需求,只要云计算能满足运营支撑系统安全性,并制定出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通过云计算将大大降低系统建设成本,提升IT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缩减支撑系统的建设周期,为运营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1] 中兴通讯学院. 《对话云计算》[M].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8):29

[2] 陈龙,张春红,云亮,于莘刚,吴伟明. 《电信运营支撑系统》[M].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3):1

电信运营企业税收筹划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加入WTO后,国内电信运营商在与外资电信运营商直接竞争时所具有的最大优势是前者所拥有的既有客户。然而我们的客户管理不尽人意,.本文主要针对目前老客户的流失情况作了分析。

【关键词】电信; 管理; 终端

随着我国电信业的发展,传统的、被动式服务体系已无法满足客户需要,为了能够培育和创造出新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电信企业皆以客户为中心,深入的了解客户、引导客户、留住客户。

1 我国电信业客户的流失状况

近年来,随着国内电信体制变革的逐步深入,电信业务的企业重组,使电信行业和电信市场的竞争加剧,大多数企业对发展新客户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而对已有客户的流失似乎都不太重视;虽然有少数企业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也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法,显得有些无能为力。一方面是企业投入大量时间、人力、财力去发展新客户(而且新客户往往是低端客户);另一方面却是只注重发展新客户,忽视了既有客户的保持,导致他们中的一部分因不满意而流失。

加入WTO后,國内电信运营商在与外资电信运营商直接竞争时所具有的最大优势是前者所拥有的既有客户。因此,如何保住这些市场资源,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客户获得最大的收益,将成为国内电信企业亚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我国电信运营商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客户数据和市场信息,并且各大运营商都已建立了自己的IT支撑系统(BOSSIOSS)。这些数据涉及到通信计费、市场营销、业务收入、销售渠道、网络优化、网络规划等各个方面。然而客户数据资料不规范、不完整,各种有用的数据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单位,这些数据难以有效整合。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已有的数据,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流失管理正是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一环,而面对还在不断增长的海量数据,数据挖掘是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分析客户流失的重要方法之一。

2 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的产生与发展的背景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现代营销手段的发展,它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接触管理”(Contact Management,CM)即专门收集整理客户与公司联系的所有信息。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CM逐渐演变成包括电话服务中心与支援资料分析的客户服务(Customer Care)。其实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早已有之,较为系统的CRM理念大约出现于1990年,至于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咨询公司GartnerGrouP于1999年提出的。学术界与实业界对客户关系管理的定义有着各种不同层次的表述,大致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2.1 CRM是信息技术与营销管理整合的一种客户管理方案

CRM由信息技术的辅助,整合企业功能、客户互动渠道,进一步地由先进的数据库技术,来探寻客户需求,提高客户忠诚度与满意度。“Bhatia(1999)认为,客户关系管理是利用软件与相关科技的作用,针对销售、营销、客户服务与支援等范畴,自动化与改善企业流程。同时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软件不仅仅在于企业功能(销售、营销、客户服务与支援)的协调,同时也整合了与客户沟通的多重渠道—面对面(facetoface)、电话中心(cancenter)与网络(web),使得组织可以视情况选择不同客户所偏好的互动模式。客户关系管理可视为在运用整合性销售、营销与服务策略下,所表现出的一致性行动。即在企业结合流程与科技的整合之下,找出客户的真实需求,同时要求企业内部在产品与服务上力求改进,以致力于客户满意与客户忠诚度的提升。若要妥善地管理客户周期,必须分为三个阶段来执行客户关系管理。这三个阶段分别是获得新客户、强化现有客户的获利性、维持现有客户的终身价值。将客户关系管理归纳为企业有效利用企业功能支援与信息化的能力,了解客户需求,探寻适合的客户,协助能以最有效的方式购得产品,提供整合性服务,并有效掌握交易信息,以调整营销策略,确保客户满意并开发市场机会,创造更高利润。

2.2 CRM是持续性的关系营销

麦肯锡顾问公司董事长JohnOtt(1999)将CRM作了另一种解释,他认为客户关系管理应该是“持续的关系营销”(ContinuousRelationshiP:CRM)。其强调的重点是:寻找对企业最有价值的客户,以微型区格(Micro一Segmentation)的方式界定出不同客户的个性需求,并在关键时刻,持续地与不同层次的客户沟通,强化客户的价值贡献,同时还必须进行反复测试,进而随着客户消费行为的改变调整销售策略,甚至是变动组织结构。

2.3 CRM分别具有技术与营销策略两方面的意义

台湾经济部商业司认为,客户关系管理是技术性的策略,将数据驱动决策(Data一drivendecisions)转变为商业行为,以回应并期待设计的客户行为。从技术观点来看,CRM代表必要的系统与基础架构,以选取、分析与共享所有企业与客户间的关系。从策略的角度来看,CRM代表一个过程,用来评估与分配组织的资源,给企业带来最大利益的客户关系活动。CRM主要目标仍在于及时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与客户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及增加营业利润。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客户关系管理是结合客户沟通方式与数据分析上的信息技术的进步,因此,可以分别从技术手段与管理策略两方面来理解。就技术而言,CRM是利用数据库技术,使企业可以收集所有客户相关资料,加以转换、转入、分析,将这些数据用来预测和分析,以作为营销策略制定的参考,即将数据驱动决策转变为商业行动,以提高执行成功的概率,进而达到提高利润及降低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丁旭:《电信大客户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现代电信科技》,2003年第1期.

[2]段云峰、吴唯宁、李剑威、韩洁:《数据仓库及其在电信领域中的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

[3]范明、孟小峰:《数据挖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4]范云峰:《企业客户流失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中国流通经济》,2003年第5期.

电信运营企业税收筹划论文范文第3篇

上海白领梅芳已经很久没发过短信了,也很少收到短信,她和朋友的联系方式主要是微信和QQ。春节前,她刚换了手机,从3G升级到4G,选了106元的套餐,每个月有1.1G免费流量,办公室和家里都有WiFi,流量基本够用,但是不敢随便看手机上的视频,发大图也尽量选择在有Wi-Fi的时候。

梅芳的情况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相当具有代表性,微信交流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短信和电话,大家也更在乎套餐里流量的多少以及手机上网的速度。梅芳所在的各个微信群经常有朋友发红包,网速决定能否抢到红包。

传统电信运营商短信业务遭受微信等OTT业务冲击,事实上已无须用数据来说明。所谓OTT业务,就是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的计费系统而向用户提供免费服务,这是互联网蓬勃发展的重要条件。早在2013年1月,国内运营商的短信业务还在高速增长。到了2014年11月,短信业务总量占比降至47.9%。截至2015年4月28日,三大运营商的201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出,三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均在下降,OTT业务对传统通信业务的替代作用继续加深,语音和短信业务继续下滑。

提速降费再成焦点

网速和电信资费一直是电信行业最具争议的两大话题,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4月14日的一季度经济座谈会、5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两次提出降低网费和流量费,他的表态将该话题的热度带上了一个新高度。总理的表态以及工信部和三大运营商的推进或将带来手机资费加速下降的时代,不过在资费下降的同时,运营商当前面临的困局正有待突破。

参加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的企业家代表、网易公司董事局主席丁磊在发言中说:“现在我们的流量费很贵,1G就要70元,我觉得这可能会成为一个障碍。”

李克强总理当即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薄利多销”。他说:“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

针对这一问题,工信部发布微博称,近年来,关于“手机流量资费贵和网速慢”是社会关注和领导关切的热点问题,工信部一直与相关部委共同深入落实“宽带中国战略”,推动企业加大网络投资、降低手机流量资费。为落实李克强总理指示,将加大今年宽带专项行动中“加快4G建设”、“大幅提升网速”等工作的力度,使老百姓上网速度更陕,价格更优惠。

其后,三大运营商纷纷响应。中国移动推出了10元可获得1GB夜间流量,并计划推出“50元2G”的流量卡,中国联通则下调20M、50M、100M固定宽带价格,年收费分别降低300元、900元、1300元。而中国电信则大幅下调其100M宽带价格,从3,000元左右下调至2,000元以内,同时计划今年年底将单位宽带价格下调35%左右。三大运营商均表示将落实国家提速降费要求,中国联通提出五项措施、中国电信启动十大举措、中国移动公布了“八大措施降资费,四大工程提网速”的方案。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提速降价。自2011年以来,工信部多次出台政策指引运营商进行宽带普及提速工作。但是,大规模宽带普及提速,需要5~7年,甚至更久的投资回报周期,这对于三大运营商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尤其2014年三大运营商全面遭遇收入、利润下滑。

高收费未获群众点赞

3G和4G的快速扩张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话音业务不断下滑的同时,我国正加速走进流量经济时代。工信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我国用户平均每月移动互联网接人流量达到281.7M,同比增长75.1%,移动互联网接人流量继续呈现爆发式增长。而在移动互联网流量中,手机上网流量则是拉动移动互联网流量高速增长的首要因素。今年1~2月,手机上网流量达到4.32亿G,连续两月实现翻倍增长,在移动互联网总流量中的比重达89.3%。

新浪科技截至4月15日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用户每月使用的流量介于500M---2G之间,27%的用户月均流量消费在100M~500M之间,另外14.7%的用户月均流量消费超过了2G,仅7%的用户月均流量消费在100M以内。在月均流量花费方面,10元~50元的用户占比最高,达到了43.7%,50元~l00元的用户占比为32.9%,100元以上的用户占比达16.3%,7.2%的用户消费在10元以内。

而在新浪不久前发起的另外一组用户可接受的上网费用的调查结果中,73.6%的用户表示可以接受每月50元以下的上网费(包括手机上网和宽带)。而在宽带包月方面,虽然部分运营商能提供50元以内的包月套餐,但多数运营商的包月套餐资费在50元以上,而电信和联通这样的主流运营商所能提供的较高品质的宽带包月资费均在百元以上(以北京为例,在提供IPTV促销的基础上,北京联通在城六区的15M包年套餐价为1,680元,相当于每月144元)。这意味着,运营商当前的资费套餐与用户期望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用户对资费和网速的不满也成为一种必然。

在讨论资费时,国外标准是我们对比的一个主要因素。据业内人士调查,虽然我国的电信资费在绝对价位上与国际水平相差不大,但综合消费水平来看,我国的电信资费仍处于较高水平。此外,天价流量费的现象时有发生,许多用户也对手机流量消费异常谨慎。对比这两组资费数据,用户一到某个固定场所就找Wi-Fi的现象也就很好理解了。

长期处于下行通道

网易董事局主席丁磊称,需要一批有专业技能的蓝领工人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把一些专业技能的知识讲授、在线培训,包括民众最关心的医疗保健知识传递给更多人。但70元每G的流量费可能会成为一个障碍。

针对这一数据,部分运营商相关人士表示这是一年前的数据,并不能代表当前的资费状况,而且十多年来,电信资费一直处于下降通道中。

运营商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在4G时代,70元现在可选购中国移动的2G数据流量包,超出部分按0.29元/MB计费,一旦超出费用达到60元,将停止计费并可免费使用套餐外流量至1GB,相当于60元/GB阶梯计费;而中国联通国内流量包的折价后套餐价为48元每G、72元每2G。

具体到各地,运营商还不定时推出优惠促销,价格远低于70元每G的水平。就在总理对宽带和资费的表态出来后,三大运营商的部分省公司借机开展营销。例如安徽电信很快就跟进,宣布推出30元每G的优惠流量包;江苏移动也宣布在6月30日前,用户如购买70元2G流量包,将同时享受买一送一的优惠。

2012年的两会期间,一批电信行业代表提出“启动宽带中国战略,驱动宽带提速”的提案。同时,工信部也启动了持续至今的“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号召运营商“提速不提价”。2012年中期,国务院成立宽带中国战略小组,随后宽带中国战略于2013年8月问世。

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张继平曾在2014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上指出,2010年至2014年初,中国电信仅宽带资本投入就累计超过1,000亿元。这期间,中国电信在全国推动浩大的“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实施光纤宽带改造工程。

成本难降,运营商喊冤

根据财报统计,2010~2014年,中国电信用于宽带建设的支出分别为276亿元、321亿元、365.5亿元、330亿元、263亿元,总计1655.5亿元。而在此之前,中国电信每年宽带支出不超过200亿元,相当于五年来中国电信宽带支出增加了50%。

2010~2014年,中国电信宽带用户从不足5,346万人左右增长至1.07亿人,用户数翻倍。但是,其宽带收入仅从541亿元增长至734亿元,仅增长193亿元,增幅35%。需要指出,中国电信宽带ARPU(每用户每月收入)值从2009年底的80.3元降低至2014年底的59.1元,缩水21.2元,相当于用户使用宽带价格降低了27%。五年时间,中国电信投入1,655亿元仅换来193亿元的收入增长。此外,移动网络情况与有线宽带类似,中国手机流量资费降幅超过60%。以中国联通为例,其3G业务ARPU值从2009年的141元降至2014年的63元,降幅56%,而移动网络的投资还要远高于有线宽带。中国移动每年投资数千亿元建设的4G业务,也面临资费迅速下降的问题。

电信基础设施建设都面临投资回报周期极长的问题,尤其在农村、西部地区的投资几乎注定亏损。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东部地区投资,需要五年回收。中部地区需要七至11年,而西部地区、边远地区,则不可能盈利。”

如何降低成本?2010年至今,运营商高层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上述困境,他们还提出,国家应该出台战略资金补贴运营商。在宽带中国战略讨论期间,韦乐平透露,工信部曾就战略资金问题多次与财政部协商,但提议均被否决。

2013年8月落地的《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中》,国务院明确提出将出台“普遍服务基金”。2014年9月,一位中国通信信息研究院(原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人士曾透露,“普遍服务基金很快会落地”,但时至今日,基金仍杳无音讯。

运营商在努力节省成本。但经过多年的人力成本控制、设备集采淘汰,运营商的人力成本、设备成本都已经没有多少压缩空间。而随着用户量的增长,大范围的“提速降价”,带来的负担更胜以往。

前有微信堵截

发展到目前,运营商正遭受哪些方面的威胁呢?对于运营商而言,最直观的威胁显然来自OTT (Over The Top)业务的替代效应。

围绕微信构建的IM (Instant Messaoina)+SNS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OTO(Online To Offline)完整的社群关系已经架构完毕,微信上下游产业链的内容生态圈已经成型。表面上看,微信目前冲击的是运营商的短信业务,但实质则是要缓慢地将运营商逼迫到产业链的中下层。

微信从功能到定位也在时刻变动,其一举一动都在挑动运营商的神经。去年微信电话本一推出,运营商再被挑战的声音就不绝于耳,而微信电话本的实质则是通过免费电话的噱头来进一步覆盖运营商的平台“势力范围”。虽然说免费通话依然要走网络流量,但却在压缩运营商的用户控制力。中移动由于一直固守其通信本业,“互联网+”化业务改革迟迟未见进展,其平台的吸附力与对用户的控制力正在进一步弱化。腾讯自由的骨干通信网络正在各大城市逐步展开,微信社交衍生出来的生态体系在持续强化,成为运营商头上的一个变量因素,虽然微信动摇不了运营商通信的根本,但未来微信推出的与通信体系相关的任何功能变化都将不断刺激运营商的神经。OTT业务的增长极大地冲击了运营商的短信、语音通话和信息基础服务,这部分业务衰落直接导致运营商利润率下降。运营商对流量业务的利润诉求上升,尤其在4G时代,因此运营商对于基站密度要求更大,改革势在必行。

在去年,三大运营商开始筹划由第三方机构来承担铁塔建设等业务成了一个选择。

2014年7月,三大运营商共同签署了《发起人协议》,将以现金方式成立中国通信设施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铁塔公司)。但反过来,铁塔公司在未来也有可能成为运营商的隐性威胁因素。

铁塔公司成立的目的在于推进“网业分离”,避免基站的重复建设。运营商不允许新建铁塔以及无源系统,只能租用,所以铁塔公司的建塔进度直接影响到某家运营商的发展与用户体验以及存留,因此,铁塔公司的存在,让运营商对于基站选址与铁塔掌控力逐渐变弱,铁塔公司的后续工作开展将成为运营商新的威胁因素。

后有苹果围追

说到用户控制力的弱化,这里也必须要提到NFC支付。业界均知,在国内,阿里与腾讯都在力推线下支付体系,强化各自的势力范围。此外,苹果目前正在大力推进Apple PaV入华,计划通过NFC让苹果用户可以在购买商品时通过苹果设备直接刷手机支付,简化了支付流程与用户体验,目的是进一步提升苹果软件生态的辐射范围以及用户黏性,进而控制用户。

但通过NFC支付控制用户却一直是电信运营商的心病,中国银联与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合作多年以推动NFC支付手机,但迟迟未见成效。目前,苹果正在与国内银行、阿里巴巴等机构谋划合作方案,试图推动苹果的移动支付系统在中国快速落地。从国内来看,银联和运营商一直在争夺国内的NFC手机支付主导权。而拉锯战产生原因在于:双方在实力比拼方面没有一个可以占绝对上风。

在日本,则是由最大运营商NTT DOCOMO牵头推动NFC支付,NTT DOCOMO掌握着手机定制权利,占有市场主流的手机用户,日本市面上销售的手机几乎都是运营商定制,可以最快的面向最广大的用户手机加上NFC支付模块。但国内中国移动却没有这样的掌控力,中国移动与银联都有自己的移动支付生态,中国移动虽然有定制手机掌控用户支付终端,也有第三方支付平台,但其支付、电商平台的用户基数与影响力是软肋。

银联有手机外接设备与POS刷卡终端,有相对强势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中国移动显然欠缺掌控产业链上游的能力。在此次苹果入华推动Apple Pay的合作名单中,运营商被排除在外。这在一定程度也反映出,运营商在整个NFC支付产业链中,影响力与话语权在弱化。

苹果的野心在于推动自身NFC支付的全球化,虽然在各个国家,苹果固然要让步于当地的原有利益体制,比如此前传出苹果与中国银联合作,但却迟迟不见进展,苹果入华也放弃了—贯的强势姿态,表示只是负责终端支付的用户体验和支付安全保障,产业链掌控权必然在国内合作方手里。

但说到底,苹果未来覆盖的速度与后续落地的策略难以预估。运营商遭受苹果的另一威胁因素还在于,苹果对于各地运营商的反向颠覆的技术威胁依然存在,比如此前传出的苹果要在下一代iPhone中植入自己的SIM卡,也是未来对运营商的隐性冲击。从前面的分析看出,苹果发展NFC的目的是进一步扩展苹果的生态,稳固用户群体,威胁到不仅是银联的利益,同样也包括运营商。在运营商看来,NFC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就是移动支付,未来可能将成为手机标配,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成熟,发展定制手机的近场支付有利于运营商从中找到新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

但另一方面,运营商原有的基于话费支付的支付能力对用户的吸引力正在逐步下降,在互联网产品与内容的经营或者移动电商、线上支付布局方面与互联网巨头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国内运营商NFC支付正被苹果、银联、互联网巨头等各方势力弱化话语权,其基于近场支付发展新业务的构想、现状与理想也在渐行渐远。

寻求公益与盈利的平衡点

移动互联网在带来流量爆发式增长的同时,也直接导致了运营商传统话音业务和短信业务的下滑,在当前没有找到更好的盈利模式的情况下,运营商的流量收入增幅无法弥补语音和短信收入的下降,这也是运营商业绩越来越差的主要原因。

三大运营商的财报显示,中国移动自2013年第三季度以来净利润持续下滑;中国电信2014年营收和净利润增幅均不超过1%;中国联通2014年虽然在新网间结算方案等利好因素下净利润增长了16%,但其营收却下跌了3.5%。

从国家层面来说,李克强总理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定位为重要的公共服务,是三大运营商必须要承担的责任,这就意味着三大运营商必须在4G、宽带等领域再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建设覆盖更好、速率更快的宽带和移动数据网络。

而从企业角度来讲,盈利能力则是三大运营商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在传统语音和短信业务不断下滑的情况下,三大运营商在针对降价可能带来的收入方面必然要做一个评估,如果数据业务的收入不能很好地弥补前二者下滑带来的影响,那么三大运营商在国资委的考核中将无法过关,资费的快速下降将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承担“提速降价”使命的运营商本质上还是以盈利为基础的企业。同时,作为上市公司,运营商要为股东负责,而作为国资委考核的央企,运营商每年都有一定的利润增长指标。

在2012年底的一次海外资本会议上,欧洲分析师质疑中国电信光纤宽带的回报率,当时,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只能表示:“中国电信将削减一些回报率较低的项目。”其后,在一次集团内部会议,王晓初明确要求:减少或者停止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宽带项目,集中建设投资收益比较高的城市。2013年、2014年,中国电信持续缩减宽带投资。

通信基础设施,特别是宽带建设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尤其是中国4G刚起步一年有余,有效实施提速降费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与当前网民的急迫需求之间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对于宽带建设的周期性与网民高速上网的急迫性的矛盾,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表示,解决这一矛盾,须从多方面人手。首先是国家要从政策上给予扶持,如在行业管理上制定资源共享的政策,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高额成本。目前,互联网技术变革带来机遇,国内运营商应该以破釜沉舟的决心,走出一条中国网络创新发展之路。运营商按目前的网络建设方式,很难持久满足不断提出的“提速降费”诉求。运营商唯一可行的出路,是通过网络架构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提高网络速度,降低网络建设及运维成本,达到持续“提速降费”的目标。同时,通过提供差异化服务,来实现业务收入的增加。在这方面,美国AT&T等运营商就在积极尝试,提出了Domain 2.0的战略,并制定了详细的路线图,其核心理念就是通过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的创新,来为用户提供定制化、差异化的服务,同时实现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

同步调整与优化考核标准

通信企业普遍反映,在实践中落实宽带“提速降费”,最大的难题是网络入场难、基站建站难。最近,中山市港口镇发生了移动、联通、电信基站被居民以“辐射”为由强迫关闭的事情,同类的事件还有很多。宽带通行权“无法可依”给全社会宽带获取总成本造成巨大影响,除了电信运营商要承担起主要任务外,社会各界还需要做好配合工作,共同努力推进“提速降费”。刘韵洁表示,三大电信运营商要通过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来降低成本,尤其是铁塔、机房等通信资源的共建共享。另外,通过立法等手段来保证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及共享的“通行权”很有必要,也很迫切,发达国家都有相应的规定。

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部分通信行业人士提出了让三大运营商退市、回归公共服务型企业的建议,以全力满足宽带提速降费的社会需求。毕竟,电信企业受到来自上市公司经营指标、央企业绩考核的压力,这与其作为信息基础设施提供者的公益性之间存在矛盾。当前,通信企业不得不谨慎处理好“对国家负责、对消费者服务、对股东负责、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负责”之间的微妙平衡。

对此,刘韵洁表示,三大运营商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中国之所以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成为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这跟运营商走上国际资本市场和多年的不断的改革分不开。如果回归公共服务,除了国家难以支撑运营商发展外,在服务上也会退步。他认为,运营商对消费者服务和对股东负责是一致的,把二者服务好,也就是对国家负责,对国有资产负责。

学者谭浩俊认为,在推动运营商提速降费问题上,单纯强调企业的责任、迫使企业做出改变,还远远不够。就像利润考核一样,如果有关方面对企业的考核不作出同步调整与优化,确实会影响到企业提速降费的主动性,无形中会增加许多阻力。毕竟,运营商既是市场化企业,也是具有一定公益性特征的企业,既要考虑消费者的利益,也需要考虑自身利益。否则,提速降费目标就很难实现。

谭浩俊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对企业进行利润考核、效益评价,从表面看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质上还是为了民众福祉。既然提速降费能够给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从某种角度来看,不等于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吗?为何还要僵化地考核运营商的利润呢?如果能够在对企业进行考核过程中,对相关考核指标灵活处理,如按照运营商让利的多少核减利润指标,或将让出的利益视同利润进行考核,那么,开发商也就不好拿利润考核做借口,也就没理由敷衍民众提速降费的要求了。

一些舆论在批评运营商提速降费效率低下的时候,时常将其归因于通信企业的垄断。而通信行业内部则认为,三家企业的竞争已经达到“惨烈”的程度。刘韵洁对此表示认同。他表示,国内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比国外更激烈。目前,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每年的营业利润只有100多亿元,利润率偏低。因此,对待宽带“提速降费”的需求,应该在合情合理基础上,允许运营商有个发展过程。

电信运营企业税收筹划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用户为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无非是一个集大成者;从用户的体量、粘性到用户的认可度都是屈指可数。微信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电商、娱乐、媒体、传统行业都有鲜明的案例,从单纯的线上也开始依托小程序进行线上线下结合。而同期的电信运营商从线上的网掌短到线下的实体门店,无一不人流减少,用户粘性下降;随之带来的就是整体用户的保持问题。而如何结合微信优势,构建一套适合电信运营商的运营体系将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微信;电信运营商;运营;电子商务

引言

微信从2011推出后,已经持续更迭了几个大的版本,从社交到内容,从娱乐到商业,从一个简单的消息系统逐渐进化成了一个集社交、娱乐、内容、支付、开放平台、广告平台等于一体的全天候生态系统。截止到201 8年一季度,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10.4亿[1];截止到201 7年底,微信公众号己超过1000万个,其中活跃账号350万,月活跃粉丝数为7.97亿;截止到201 8年第一季度,小程序月活跃已超4.15亿[2],账号58万多个[3];2018年一季度,中国移动智能终端规模己达14.5亿[2];微信手机桌面占有率达到九成以上,微信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App开发和推广成本居高不下的背景下,2017年1月微信正式推出小程序。目前来看,通过对零售、电商、生活服务、政务民生、小游戏等多个行业领域进行赋能,微信小程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电商类、线下服务类等场景,因为小程序低门槛、好体验、高转化、流量高等一系列的特性而发生了改变。以蘑菇街小程序矩阵为例,通过达成微信社交电商闭环,以购物+直播的社交化模式重塑用户消费场景习惯。如今蘑菇街小程序用户己过亿,转化率为APP的2倍。携程则通过深度结合线下场景,将查询搜索等服务与景点购票等业务转化功能聚合到小程序中,并利用春运抢票加速等裂变分享式运营活动迅速拉新,目前小程序峰值DAU达300万,累计用户超4000万。

1、电信运营商所面临的困境

1.1 失去用户及流量的优势

与微信生态蒸蒸日上相比,电信运营商的门户优势、渠道优势、流量优势、用户优势日趋下降;社交开始用徼信、QQ,购物开始用淘宝、京东;视频开始用优酷、爱奇艺;支付开始用支付宝、微信;甚至连生活服务都开始转向微信、支付宝。运营商的传统实体、装维、电话渠道日趋变得人流稀少,代理商纷纷减少规模甚至关店;网掌短厅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变得冷冷清清;当年sp靠着运营商汲取用戶和流量而存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因为用户已经被微信等头部应用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

1.2 缺乏较好的用户触点渠道

随着用户流量入口阵地的步步丢失,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运营商拓客难、拓客成本高,留存的用户维系难,流失率高等一系列的问题。相比之下,传统的运营商实体和电商渠道,对用户来讲不太友好,门槛较高,让用户花的成本太高,同时不具备很好的主动触达用户能力;这和微信等工具的轻便性、低门槛相比就逊色多了。

1.3 缺乏高效率的营销维系工具

运营商整体的互联网化水平过低,后端系统过于复杂庞大。对于一线员工,他们缺乏高效轻便的移动营销工具,这就造成营销及维系用户过程比较繁琐,工作效率低下。现在一线销售人员在进行客户经营工作时与用户沟通的主要方式主要通过面对面沟通&电话沟通,可以称之为定向营销。这样的特点都是被动型,用户资产精确定位,可以形成统一的千人一面的营销脚本。然而缺点也很明显,如:

(1)效率不高:短信推送、外呼、营业员和客户经理面对面营销等传统手段,工作量有限,可达效果不稳定,无法降低边际成本。

(2)政策到达率低:维系政策分散、阶段性强,客户难以全面了解,客户知晓率和参与度不高。

(3)覆盖不足:用户规模逐年增加,而从事客户经营工作人员数量不可能相应增加,使得覆盖面面临不足。

2、基于微信构建运营商运营生态

用户在哪里,市场就在哪里,价值就能挖掘[5]。鉴于微信的海量用户,运营商完全可以借助微信的力量来拓展用户,来改善优化自有的电子渠道,甚至现有的渠道运营模式。基于此考虑,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微信的生态化运营架构,来完成对运营商电商及用户服务体系的改造。

鉴于目前运营商遇到的用户、渠道和工具三大困境,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微信生态的运营体系。该体系主要有三大部分组成,基于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构建的线上用户触点矩阵平台模块,用于用户建立维系用户的线上通道;基于微信小程序及电信原渠道架构的用户业务支撑平台模块,用于传统渠道赋能和用户归集以提高该生态整体效能;基于微信企业号构建的用户运营分析模块,用于连接电信业务系统及用户海量数据,形成用户大数据分析和精准业务及服务推荐。具体架构图如图1。

对三个子模块的具体设计如下:

2.1 用户触点矩阵平台模块

一个平台协同管理多级多域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平台粉丝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所有能力和业务都可以进行共享;达到能力一点支撑、粉丝共享运营等目的。汇集线上线下用户数据,连通电信数据平台,用户划小经营,结合客户经理销售能力,形成用户020运营流程,充分挖掘用户的价值。

用户触点矩阵重点在于把握住微信触点,将用户流量价值挖掘到最大限度。该平台一方面重点整合微信提供的原生能力,并赋能给运营商;另一方面将运营商基本能力封装,移植在微信的各个渠道触点,这样,可以牢牢的把徼信用户服务好,也就是牢牢的抓住用户。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重点方向的建设,来达到该平台的目标。

(1)利用腾讯开放平台,建立唯一性的用户身份管理机制,通过unionID来唯一识别用户身份。不管用户从省、市公众号或者不同小程序进来,都能识别用户身份,这样才能建立和电信资产的一一对应关系。

(2)建立统一的分发通知能力,整合微信提供的模板消息、客服消息、图文消息能力,统一管理,整体规划客户服务的众多场景,统一调配输出,形成有效的客服通知通道。

(3)整合封装基本服务能力,以小程序形式对外输出给公众号。如套餐查询、账单查询、话费充值、流量订购、宽带报障等。

(4)建立统一的运营素材库。统一产出可复用的文案、图片、H5,以及小游戏、小活动的模板,使其能独立化加载到本平台下不同的触点中去,并能标记渠道,甚至实现个性化定制。

(5)设计高效可配置的用户增长模块。提供高效的拉粉、分享及合伙人机制,作为平台新增用户的有力武器。

(6)建立平台唯一的用户成长体系。通过统一的用户成长激励措施,有效引导用户的运营方向,实现整体运营布局。

2.2 用户业务支撑平台模块

为传统渠道赋能,个性化店铺建设,千人千品千店,统一入口,个性化推荐;业务受理全支撑。同时借助小程序及微信生态能力,实现营销裂变。

完善新型业务支撑体系、支撑销售、服务及活动。从对用户提供单一的线上服务延伸至线下线上相结合。通过微信小程序,构建个性化微店,实现线上分触点多店、线下分区域多店的模式;根据各触点渠道和区域网格业务政策不同,配置个性化销售品,嵌入微信运营生态体系,面向不同触点区域的用户呈现个性化销售品,从而实现千人千面,自主运营。利用小程序的传播分享功能,实现营销裂变,实现增量用户销售。

不同渠道基于同一套业务支撑平台,所有的用户及业务数据进入微信运营生态,将良性化的递增微信运营生态的海量粉丝基础,实现存量用户经营再扩大,最终实现从我想销售什么到用户想要什么我销售什么转变的伟大战略目标。

2.3 用户运营分析平台模块

用户运营分析平台重点在于通过多方数据归集,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挖掘粉丝经营价值并实现精准维系。通过打通基于微信的企业号和公众号的信息桥接通道,结合星级维系、划小经营、社区经营等维系体系,打造存量用户价值挖掘平台,通过“粉丝认领”、“数据分析”、“精准营销”三步曲,最大程度挖掘公众号粉丝的价值,降低用户离网风险。主要设计核心有以下几点:

(1)建立统一的组织树。将装维、政企、实体、客服等电信渠道人员统一纳入一套组织树管理,进行统一分配员工身份及渠道标(如一人一码规则)。

(2)建立统一的用户标签化策略。明确触点渠道、粉丝引流方式、用户价值属性、活动偏好程度、行为习惯、活跃情况、基本关联关系等系列用户画像策略标准,以形成统一的自适应的用户画像。

(3)形成规范的标签化使用规范。明确使用规则,形成用户画像迭代,避免用户无效数据。

(4)建立统一可用的业务推荐策略。结合用户画像,适配可营销业务,同时更新业务适配策略。

(5)活动精准覆盖:筛选覆盖范围,避免用户骚扰;跨号跨平台,一点推送,全面覆盖。

(6)建立分级可视化报表体系。从个人到管理层级,多维度多视角展现业务用户信息,提高生产力和管理效率。

3、案例分析

以中国电信某省公司为例,在星级维系这项重要任务上,就紧密结合了本文所描述的微信运营生态体系。全省共655名星级客户经理通过统一的组织树管理进入企业号,每位客户经理在企业号内均有自己的二维码,星级用户扫描客户经理的二维码,即可关注省级公众号,同时建立一对一服务,用户不需要成为客户经理微信好友,就可以通过公众号与客户经理进行在线沟通以及发起业务办理需求,客户经理则通过企业号管理自己的用户,基于用户运营分析平台对用户数据的挖掘和业务适配,客户经理向用户发送各类业务推荐,用户根据推荐,进行在线直接进入用户业务支撑平台的小程序卡片进行办理。原有星级微信维系到达率为20%,该体系下运行三个月,达到60%,服务频次从一月一次提升到一月三次。

该微信运营生态的建立及使用,极大的解决了在星级建设道路上遇到的问题。根据运营实例,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上至下,形成了对星级客户经理的有效工作管理,报表可视化,工作流程化,极大的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可控性。

(2)给用户树立了统一的电信服务品牌,改变了客户经理个人形象宣传的老模式,形成了企业品牌价值的高认可度和辨识度。

(3)保留了用户维系渠道的可延续性.大大降低了因星级客户经理流失造成的成本。

(4)统一的产品推荐、服务维系策略,极大降低了客户经理的工作成本,提高了用户价值转化率。

(5)基于微信运营生态现有规模,增加了客户经理触达星级客户渠道,降低维系成本。

(6)统一便捷的业务受理机制,减轻了客户经理的工作压力,极大提高了订单转化率。

4、结语

通过构建基于微信的运营生态,实现多级多域微信公众号的协同管理、功能集约、运营共享、用户精准营销等能力,既可以打造宣传推广阵地、服务受理中心及新媒体客户运茜的“圈粉、识粉、用粉”,又可以通过平台核心能力一点提供,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运营管理的降本增效和运营支撑的高效统一。

通过构建基于微信的运营生态,才能有效的把现今的用户抓在手里,有效的增加接触用户的时间和频次,让电信运营商在互联网运营道路上能占據重要的一个阵地;从而协助电信运营商在高速的移动互联网运营大背景下,摆脱一些困境。

参考文献:

[l]腾讯腾讯公布2018年第一季度业绩[EB/OL].https.//www.tencent.com/zh-cn/articles/8003 49152 64 69767.pdf2018-05-16

[2] TalkingData 2018微信小程序洞察报告[EB/OL].http://mi.talkingdata.com/report-detail.html?id=752 2018-05-16

[3]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2018年中国微信登陆人数、微信公众号数量及微信小程序数量统计[EB/OL].http.//www.chinaidr.com/news/2018-06/120224.html. 2018-06-01

[4]即速应用2017-2018年微信小程序市场发展研究报告[EB/OL]http_//b2b.toocle.com/detail--64352 57.html.2018-01-31

[5]刘伟杰.大数据价值及品牌建设驱动力探究——以电视行业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7 (10)

[6]陈晓萌,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中电信运营商的策略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

电信运营企业税收筹划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运营商;企业文化;保障体系

未来几年中,中国的人口红利即将消失,运营商依靠规模扩张获取利润的模式不再适用,企业发展越来越趋于精细化。同时,进入4G时代以后,电信市场的竞争格局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竞争者不仅来自传统运营商,更有虚拟运营商以及互联网企业。公司面临着来自外部环境与竞争对手的双重压力。面对严峻的形势,运营商必须提高自身竞争力,但是,如何才能提高竞争力呢?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竞争力早已不局限于以经济实力为代表的硬实力竞争,高效的基础管理、成熟的企业文化等软科学的发展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提升自身实力的发力点。

一、运营商企业文化的理论内涵

企业无文化不立。从定义上看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生产产品过程中形成了多个观念集合,企业文化包括了企业的价值观、企业人的行为准则、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不同企业特有的企业精神等。

运营商文化的形成可以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阐述:从宏观来看,运营商作为社会中一个组织,受到社会文化、地域文化的影响,以及由于公司重组文化的形成受重组成员原有文化、现任企业领导、全体企业员工的影响,最终形成具有强大包容性的文化体系。从微观来看,企业文化是精神层面到物质层面有机统一:最核心的是企业精神文化,其次是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最外层的是企业的物质文化。企业精神文化是行为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提升,是企业的上层建筑;制度文化适应精神文化的要求,是精神文化的结晶成果;行为文化,属于文化结构的浅层,是企业从业人员在运营企业、生产产品过程的学习的总称;物质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企业的经营产物:企业产品和企业服务。

二、运营商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大运营商企业成立时间较短,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规模迅速扩张,企业实力全面提升。但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逐步加强、持续完善的过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企业文化的建设方面还存共性的问题。

1. 企业文化呈现多元性

地域文化影响企业文化。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在各省均有分公司,各區域公司实行本地化经营,部分员工来自本地,地域上的区别造就了各分公司文化的差异,南方省份具备南方人的温婉,而北方省份则更多的体现了豪迈。

经历重组后企业文化融合性差。2008年三大运营商实现重组: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卫通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电信收购联通CDMA网,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均实现全业务运营,业务范围明显扩大,但随之带来的是各整合单位之间的企业文化不融合,要实现企业文化深入人心,成为企业发展的潜动力需要很长一段时期的持续改进及宣贯。

2.企业经历了高速发展,但企业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不足

中国移动成立以来经历了高速的增长期,营业收入由2000年的649.8亿元到到2013年6302亿元;中国电信2000年收入是1700亿元,到2013年收入为3215.84亿元,中国联通2000年收入245亿元到2013年营业收入2950.4亿元。13年间,三大运营商收入增长将近10倍、2倍、11倍;高速的经济增长带来的是基础设施、人员配置的大规模扩张。

而企业文化建设则相对平稳,三大运营商均提出了各自的企业文化理念:中国移动以“正德厚生、臻于至善”为企业价值观,以“创无线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为企业使命;中国联通将致力于成为“信息生活的创新服务领导者”;中国电信以“让客户尽情享受信息新生”为使命。三家企业虽然精神文化建设比较成熟,但文化体系整体性不足。尤其体现在在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两个方面。制度文化的建设更多的是参考通用的企业管理理念,企业特有文化的融入程度不够;行为文化方面,员工行为出现功利化趋势,集团公司在考核中更多将市场指标和收入指标落实到每个员工。造成员工的工资指标化、职业发展指标化。这样的经营模式在企业文化发展中形成了“短期文化”。短期文化下的“优秀领导”、“优秀员工”均是发展客户、增加利润的佼佼者。随之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方向发生偏移。因此,就目前来看,文化体系的整体性略显不足,不能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3.企业文化落地贯彻力不强。

企业文化建设没有与企业战略目标充分吻合,强调理念,企业自身特点不突出、缺少针对性,过于抽象化。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这样的企业文在实践中不能充分指导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活动,企业文化趋于口号化。

“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长寿企业是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公司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不能仅靠经营手段来维持企业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目前,随着4G商用以及互联网企业的冲击,运营商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关键阶段,必须要抓住这个企业文化建设的契机,以企业文化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未来实现厚积薄发。

三、运营商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作为重新整合的全业务运营商,其企业文化建设不是重组成员企业文化简单的叠加,而是新文化再造与宣贯的过程,文化再造要有据可依,文化宣贯要有事可做,在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共性与个性结合的原则。企业文化建设要形成统一的价值观,保证企业文化像一把拳头一样形成唯一的着力点,但也应充分尊重区域以及历史差异,各分公司要发挥集团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优势,同时在集团文化大框架下注重子企业个性文化的设计和塑造,体现区域文化差异。

2)坚持务实原则。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仅是理念以及口号上的建设,而是要把企业文化贯穿与生产生活中的每一个流程,每一个工作行为,以及每一件产品。要探究文化建设着力点,做到做有所为,为有所得。

3)坚持文化落地原则。企业文化最终落脚点是员工,要充分保证企业文化与员工的相适应性。

四、运营商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一)建設宣传双管齐下,完善企业文化融合机制

首先要建立科学的企业文化体制机制,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长期的、跨部门的制度建设机构,这是工作基础。在大部分企业中,企业文化建设往往被当成独立的工作去做,归属于党群工作部、企业文化部、公会等职能管理部门,而制度的制定则由办公室、综合管理部等综合性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企业文化要固化于制首先就应整合文化和制度建设机构,该体制应该包括领导机构、主管部门、辅助部门及实施机构等。

仅仅组织结构上的完善不能保障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如果体制是机器运行中的齿轮,合理的长效机制则是润滑剂,想要让企业文化建设这台机器平稳健康的运行,两者缺一不可。

长效机制的主要责任部门为相关委员会,组成形式可以为固定化组织也可为矩阵式活动小组,涉及到制度文化运行的整个环节(制定、审核、实施、监督、改进)的优化与提升,包括定期核查机制、决策评估机制、持续优化机制等。

在现有宣传平台基础上,不断丰富企业文化传播载体。办好集团公司及子企业网站,作为集团对外宣传的窗口;同时,贯彻十八大精神,巩固创先争优成果广泛开展争先创优评选活动、企业文化征文活动等,利用亮点活动和全员参与的机会,树立先进典型和标杆,引导广大员工学习先进、团结协作,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二)企业文化固化于制,完善制度文化建设机制

在企业文化体系中,制度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行为文化与物质文化是企业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结果产物,而精神文化是上层建筑,是最高精神追求,在他们中间的正是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可以触及可以操作的,是从精神文化到物质文化的桥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制度文化的好坏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是企业要建立企业文化体系的关键环节。

要注重制度与文化的融合。在制度中体现精神文化,即在制度中要体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及相关的理念,要考虑到在企业文化中,制度不仅是强制员工遵守的规定,而是一种价值以及思维的导向,通过在制度中渗透管理理念,提高员工对制度的认同感,促使员工自觉遵守,从而实现制度向文化的转变。这就要求在制度的制订以及修订过程中,用制度使得员工行为向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倾斜,使制度成为企业文化的载体,让员工通过制度,逐步认同、认识企业文化,同时在此基础上,严格遵守这些制度,实现制度向文化的转化。

用文化弥补制度的管理盲点,把文化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制度管理的特点是注重从外部强制性约束人的行为,更多地强调管理中的“管”,对员工进行指挥“约束”监督和控制,关心的是人的外在行为及造成的后果。而人是具有两面性的,人既有动物性的一面,需要被管理,用制度去避免和克服其惰性和邪恶;同时人又有理性的一面,也需要被激励,用制度去发掘和利用其善心和主观能动性。仅仅依靠制度进行被动生硬的管理,企业管理就只会停留在他律的阶段,远远不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人的本质决定了人更需要人文的关怀“温暖”感化,而企业文化无疑就发挥了这个作用。

(三)加强沟通体系建设,完善企业文化落地机制

企业文化落地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由于员工的工作惯性、传统习惯等必然会产生一定的阻力,这就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有效的沟通是保障企业文化体系形成的内在动力。沟通机制的建立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充分吸取来自一线的反馈意见

目前大多数企业在文化建设中是采用高层设计下层执行的方式,但文化的建设是双向的。不仅可以自上而下的高层设计,也可以将一线好的做法、优秀的习惯进行凝练,经上层机构核查后,形成更有群众基础的文化。这些来自一线的意见是经过实践考验的,具有其存在的科学性,经过理论提升后必将是企业文化中最坚实的部分。

(2)丰富的上下级沟通、平级沟通渠道与形式

沟通不畅是大型国企工作中存在的通病,在企业文化固化于制的过程中要形成固定与机动相结合的沟通机制,保证上下级、平级之间的无障碍沟通。规定固定的时间开展研讨会,同时结合以动态信息采集方法,在工作中发现的优秀做法可以提交给固定的机构汇总,领导层定期查看。沟通形式要打破层级的界限,比如以研讨会的形式汲取更多的智慧与创意,研讨会借助头脑风暴法,每个人都可以贡献自己想法与建议。但这一过程中,需要要注意参会人员的甄选、研讨课题的设置以及研讨现场的引导。

结束语

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打造企业集团的凝聚力、控制力和向心力,为企业发展助力。运营商企业文化体系仍不完善,传统电信运营商转型期是文化建设的一个良好契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通过打造“三个机制”的保障体系,建设强力的企业文化,为实现百年长寿企业护航。

参考文献:

[1]苏超.使文化和制度并驾齐驱-探索企业文化固化于制的思路及方法[J].产业链,2013(8)

[2]刘国胜. 企业文化建设要“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11)

[3] 王洪碧,陈蓉,张宏见,构建国有企业制度与文化协同管理的良性机制[J].商业经济,2013(1)

作者简介:

蔡新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级咨询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行业战略规划、管理咨询、信息化规划等。

刘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级咨询师,拉夫堡大学商业分析与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内部管理、管理创新等。

电信运营企业税收筹划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电信企业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在企业的发展提升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企业管理中,对全面预算的要求在于科学合理,在于规范有序。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可以有效规划企业的经营费用,规范有序全面预算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企业的绩效管理效力,笔者立足于电信企业发展现状,从具体实际出发,文章从目前电信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的已有成功经验入手,尽心分析探讨全面预算管理在电信企业中的发展趋势,以便更好的降低企业的发展成本,把电信企业的成本控制在最佳区间内,提升电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电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预算发展

电信企业发展立足于信息服务的基础之上,在信息链上扮演着提供者的角色,信息服务是电信企业存在的价值所在。从企业组织结构来看,内外不同的结构构造形式需要不同的全面预算的管理机制发挥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资产购置呈现的形式差距较大,有大中型之分。在实际管理中,为了更好的配置资源,需要企业管理者对一些大型的资产购置进行必要的预算管理,以便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一个全面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是保证一个电信企业内部实现各项活动的顺利推进的前提,一个规范有序的预算管理是确保一个电信企业外部实现资产优化配置的基础。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是针对电信企业内部的管理中存在的应用模式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在有效建模的条件下,通过探讨电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发展趋势,从宏观方向入手,对电信企业的固定资产采购经费以及资金管理预算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多管齐下,把电信企业的成本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内,提升电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正确认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所谓的全面预算管理,重在强调全面,是针对于企业内部全部资产,而企业资产会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存在,呈现的资产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指企业的流动资金,二是指固定的设备等固定资本。在进行预算管理时,针对不同资产形式,进行不同的预算性规划管理,在企业的管理中,全面预算管理也应当包括不同类型的管理形式。

(一)资产采购

一般看来,电信企业主要承担着移动通讯业务。但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电信企业在互联网的信息服务中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可以这么说,移动通讯业务和互联网的信息服务是电信企业发展的两翼,缺一不可。换言之,电信企业对这两项业务同样肩负着必不可少的责任,因为有责任,必须有担当,这便要求电信企业要有服务意识,尊重用户体验,在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设备的更新与改进,以期得到更多用户的满意。设备的更新购买属于企业固定资产的采购范畴,是全面预算管理中呈现的资产表现形式之一,因而便需要对其加以合理的调配,把企业生产运营成本的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为用户提供更好体验。

(二)资产使用

在资产使用环节,全面预算不仅扮演着控制管理的角色,而且发挥着对企业费用管理规划的作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企业内部进行有效整合,对各个部门需要的经营费用优化配置,从而有效加以控制管理;另一方面,企业还需要建立专门的监督跟踪体系,对每项费用的使用过程进行宏观管理和微观规划。我们可以以设备突发故障需要进行维修为例,这是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全面预算就需要发挥应有的作用。退一步讲,即便设备未出现故障,日常的维保开支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一来所产生的人工以及材料等费用,势必需要加以合理的计算和规划。

(三)资产使用与绩效评价

在完成了企业资产采购和资产使用以后,绩效评价机制需要及时跟进。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经费开支以及使用过程的预算管理之后,绩效评价会及时反馈。在这里面就会存在一个问题,如何对企业上一段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有效性和反馈的及时性是成正比例的,如果绩效评价对企业某一阶段预算情况不能做到及时反馈,通过这种反馈以發现的现有预算管理机制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也就不能有效的处理,这种绩效评价机制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为了提高企业的全面预算有效度,必须在资产使用中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价,以便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的精准度,改善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精准定位,合理建模

电信企业发展需要战略地位,也需要精准的预算定位。为了实现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企业内部上下就需要全面预算管理,电信企业也需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合理模式。为企业发展找一个合适的位置,以实现企业预算的规范化模式管理,为企业发展合理建模。笔者将从三个方面展开本节内容的论述。

(一)预算模式之资产采购经费

电信企业作为信息服务的提供者,需要从业者的有着较高的专业知识,有着较强的从业责任感。这就对资产采购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职业要求,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从业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对于实现预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

(二)预算模式之资产使用管理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样,一般看来,电信企业主要承担着移动通讯业务。但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电信企业在互联网的信息服务中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可以这么说,移动通讯业务和互联网的信息服务是电信企业发展的两翼,缺一不可。对于电信企业而言,在企业转型的过程中要加强企业的服务意识,因而需要建立一定的资产管理调控组织对电信企业的资产使用过程加以预算管理,通过有效的调控手段降低企业成本。

(三)预算模式之资产使用绩效评价

为了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性,提高企业的全面预算有效度,必须在资产使用中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价,以便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的精准度,改善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这一过程中,两种因素起着关键性作用,即企业前期的资产采购经费和预算使用过程绩效加以客观的评价标准。

三、电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发展展望

为了电信企业的系统化发展,必须给企业发展以精准定位,这要求我们从三个方面对电信企业进行规划构建,旨在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一)创新组织形式,优化预算审核

一般来说,目前大多电信企业采取的是采购设备招标的制度,然而对于设备采购的预算仍旧是由电信企业来完成的,就对资产采购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职业要求,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特别是电信企业中的内部财务及采购人员,通过一系列的专业知识培训,从业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需要购买的基础性设备,从而做好采购预算。

(二)建立利益关联,优化制度设计

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电信企业内部设立了诸多不同职能的部门,各司其职,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各部门对预算实行归口管理。为了激发大家工作热情,可以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适当对工作人员予以奖励,比如可以通过实行预算管理与预算的使用部门费用挂钩的方式,建立利益关联机制,将节省下来的能耗类费用按照一定的比例可以置换为部门所需的维护类费用,从而通过有效的调控手段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三)完善管理办法,强化绩效考核

评价有效性和反馈的及时性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必要的绩效考核可以对企业所施行的全面预算进行全方位客觀评价,有效避免企业预算过程出现的问题。通过完善管理办法,强化绩效考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公正性和有效度。为了确保预算绩效考核的精准,必须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此同时,可以在考核小组中加入几位专业的知识技能人员,形成一支专业素养高的考核团队,提高考核团队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从本文的论述中,可以梳理出电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发展方向,精准定位,全面发展。在今后的企业管理过程中,要对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有更深的认识。以创新意识为引导,以制度完善为追求,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不断优化预算组织形式和建立利益关联制度。多管齐下,通过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在新一轮的改革大潮中健康、有序、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珂.浅谈电信企业的多维度预算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2010(01)

[2]郑小慕.浅析电信行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外资,2011(10).

[3]苏杰.谈电信企业预算管理改善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0).

[4]彭雪云.电信企业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09).

(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临沂分公司)

上一篇:企业税收筹划风险探讨论文范文下一篇:企业法律制度完善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