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业发展综述范文

2024-08-12

新能源行业发展综述范文第1篇

插电混合动力汽车(PHEV)

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占得先机。无论是技术成熟度还是配套设施建设,都大幅领先与纯电动汽车。在国内市场,去年比亚迪旗下的插电混动汽车秦可谓春风得意,轻松将新能源汽车桂冠收入囊下。秦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上面的优势,也足以证明了PHEV的巨大发展潜力。PHEV对比纯电动汽车拥有很多优势。首先最直观的就是,没有如同纯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任何一个车主都不想在开车的时候对着剩余电量发愁。手机经常没电已经足够让人心烦了,如果汽车也时不时没电,那么每天还怎么愉快玩耍。插电混动汽车,采用比纯电动汽车更小的电池组,来保证城市通勤的需要,同时还配备的内燃机则保证了长途旅行的可能,并减少了电池用光的焦虑。同时,插电混动由于电池组小,相应的对充电速度要求也低,这样就特别适合利用现有的充电设施充电,推广起来比较容易。

插电混动的核心技术与常规混合动力相似,所以传统汽车企业都愿意发展,而且风险较小,市场比较容易接受。在国内,插电混动车可以享受到国家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对与消费者和生产商,都是一件利好的消息。不过,国内的汽车厂商一窝蜂的扎堆生产插电混动汽车,明显有套取补贴之嫌。另一方面,国内不少城市的限购政策,都给插电混动汽车留有一定优惠空间。比如,深圳市于2014年12月29日18时起,对全市小汽车实行限牌政策,暂定每年总指标10万辆,其中2万个指标单独针对电动汽车。但是,刚刚过去的2014年,深圳市新增机动车55万辆,缺口有多大,摇号和竞争有多惨烈,可想而知。很可能,消费者通过买插电混动汽车减少竞争压力,日常生活中又通过燃油行驶,这样逼出来的插电虚假繁荣,真的好吗?

纯电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特斯拉是2014年汽车行业名符其实的头条王,街头巷尾,随便找个人,都能说道几句。不过真正代表电动汽车发展实力的还是日产聆风(leaf)。从上市到现在,聆风全球销量已经超过10万辆,而且还在飞速发展。不过,纯电动汽车在国内的发展应该算是叫好不叫座,聆风的国内版,启辰晨风销量也是非常一般。归根到底,还是纯电动汽车的三大瓶颈问题。售价高,里程短,充电难。不过,尽管如此,政府为了推广纯电动汽车也是蛮拼的。免摇号,不限行,给补贴,合称电动汽车大礼包。其背后的深意是,希望中国车企可以绕开内燃机车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两座技术大山,在电动汽车行业实现弯道超车。

如今,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国内的电动汽车市场正上演着“冰与火之歌”。城市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明显有点辜负政策的优惠,纯电动汽车是站在风口的猪没错,不过这猪赶着才走也是挺让人着急的。而爹不疼娘不管的乡村电动车却生机勃勃,大有星火燎原之势。其实,稍加管理,农村电动车的规模推广很可能反向来促进纯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的良性互动,也就是笔者曾说过的农村包围城市路线。电动车的未来最终还是取决于电池续航能力和充电基站建设。一旦取得突破,未来能有多美好!蓝天挂白云,喧嚣化宁静,清风过街道。画面太美,不敢想。

氢燃料电池汽车(Fuel Cell Vehicle)

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前属于名符其实的未来车型,不过最近丰田把这个梦想变为现实。2015年1月15日,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商丰田宣布,首辆量产的氢燃料电池车Mirai正式上市。与纯电动车相比,氢燃料电池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不仅清洁,而且分量轻、加气快速。如一辆车蓄时里程400公里,仅需50千瓦的燃料电池堆,大约加5公斤的氢气就可以,而同样一辆纯电动汽车跑400公里,所需锂电池的重量大约为700公斤。最新推出的丰田首款氢燃料电池车Mirai,寓意“未来”,最大续航里程接近500公里,加满燃料的时间仅为3分钟,完全解决了目前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技术方面,氢能源汽车完全具有叫板甚至碾压纯电动车的优势。

不过,无论是相对于插电混动还是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都没有先前的规模推广优势。大面积的推广需要大范围的配套设施建设辅助,而大范围的配套设施建设又以大面积的推广为前提。私人投资者很少会在未来技术路线不明确的情况下,贸然一掷千金。只有政府才能够不计成本,迅速推动充电站,或加氢站的建设。丰田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与日本安倍政府的氢能源社会不谋而合,也难怪首辆Marai的车钥匙会交给安倍。

新能源行业发展综述范文第2篇

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 核心内容提要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报告编号】19158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纸介版:7000元

电子版:7200元

纸介+电子:7500元

▄ 报告目录

第一章 2015-2017年能源产业发展综述 第一节、能源简述

一、能源的定义

二、能源的分类

三、传统能源

四、新能源

第二节、2015-2017年国际能源市场运行态势

一、世界主要能源市场情况

二、世界能源消费市场状况

三、世界能源市场发展动向

四、全球能源系统发生转型

五、全球调整能源科技战略

第三节、2015-2017年中国能源产业总体发展分析

一、2015年中国能源工业发展状况

二、2016年中国能源变革步伐加快

三、2016年中国能源行业热点分析

四、2017年中国能源工业发展状况

五、中国能源工业面临发展新机遇 第四节、中国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一、坚持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二、我国加快建设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

三、中国坚持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入战略机遇期

五、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

第二章 2015-2017年广东能源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政策环境

一、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二、广东能源工业发展规划

三、广东力推节能低碳发展

四、广东发布太阳能发电规划

五、广东电网建设投资计划 第二节、经济环境

一、2015年广东省经济发展回顾

二、2016年广东省经济运行状况

三、2017年广东省经济运行状况

四、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五、广东省加速经济结构调整

六、“十三五”广东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第三节、社会环境

一、广东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

二、广东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三、广东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四、广东省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四节、行业环境

一、广东能源消费状况分析

2

二、广东工业能源消费现状

三、广东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

四、广东节能降耗发展形势

五、广东能源利用效率待提高

六、粤东西北节能难度加大

第三章 2015-2017年广东电力工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2015年中国电力行业发展回顾

二、2016年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状况

三、2016年我国电力工程建设状况

四、2017年中国电力行业现状

五、我国电力行业的投资状况概述

第二节、2015-2017年广东电力工业发展分析

一、2015年广东电力供需态势分析

二、2016年广东电力运行状况概述

三、2016年广东电力行业热点分析

四、2017年广东电力运行状况

五、2017年广东清洁能源发电形势 第四节、广东电力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广东用电量增速超过经济增速

二、广东生活用电量增速过快

三、广东电力工业亟需完善的问题

四、广东电力规划的问题及发展措施

第四章 2015-2017年广东核能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2015-2017年广东省核电行业发展概况

一、广东加快核电发展的必要性

3

二、广东核电项目开发进入新阶段

三、广东省核能发电年减碳效应明显

四、广东核电装机容量约占全国六成

五、广东争当中国核电装备“第四极”

第二节、2015-2017年广东省核电产量现状分析

一、2015年广东核电产量情况

二、2016年广东核电产量情况

三、2017年广东核电产量情况

第三节、2015-2017年广东省核电工程项目建设进展动态

一、2015年项目建设动态

二、2016年项目建设动态

三、2017年项目建设动态 第四节、广东省重点核电站介绍

一、大亚湾核电站

二、岭澳核电站

三、阳江核电站

四、台山核电站

第五章 2015-2017年广东风能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广东风能资源概述

一、广东风能资源分布

二、广东风能资源特征

三、广东开发风能的有利条件

第二节、2015-2017年广东风电产业的发展

一、广东风电开发的环境分析

二、广东风电开发经济性评价

三、广东风电建设及利用情况

4

四、广东风力发电业区域布局

五、广东风电企业试水碳金融

六、广东风电产业的配套工程

第三节、2015-2017年广东重点风电项目进展状况

一、2015年项目建设动态

二、2016年项目建设动态

三、2017年项目建设动态

第四节、广东海上风力发电发展分析

一、我国积极加快海上风电开发

二、广东海上风电开发进入新阶段

三、广东加速沿海风力发电场建设

四、南澳风电场开创沿海风电先河

五、广东海上风电发展存在的问题

六、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策略

第五节、广东风电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广东风电业面临的问题

二、制约广东风能开发的瓶颈

三、广东风电产业发展对策

四、推动广东风电发展的战略

第六章 2015-2017年广东其他能源发展分析 第一节、水能

一、水资源储量及水质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

三、水资源利用新规

四、整顿违规小水电站 第二节、生物质能

5

一、生物质能相关概述

二、全省生物质能发电规模

三、生物质能污染排放要求

四、新丰生物质能发电项目 第三节、太阳能

一、广东省太阳能资源条件

二、广东省光伏电站装机规模

三、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现状

四、广东最大太阳能电站建成 第四节、地热

一、地热能相关概述

二、广东省地热资源

三、广东省地热探测成果

四、地热资源利用效率低

五、加快地热开发利用对策

第七章 2015-2017年广东省重点能源企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二节、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6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三节、广东梅雁吉祥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四节、广东宝丽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五节、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六节、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定位分析

三、企业经营现状

四、业务发展分析

五、企业战略动态

7

第八章 广东能源产业投资分析 第一节、投资机遇

一、广东省重点投资项目

二、“一带一路”上的投资机会

三、国企改革带来投资机会

四、国际合作带来投资机会 第二节、投资热点

一、发展核电项目

二、风电项目建设

三、太阳能发电站建设

四、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建设 第三节、投资风险及建议

一、能源对外依存度高

二、新能源领域投资风险

三、优化能源投资的策略

四、煤气化行业投资建议

第九章 广东省能源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一节、中国能源产业未来发展预测

一、电力供需形势预测

二、能源利用结构预测

三、可再生能源利用预测

第二节、2018-2022年广东省能源产业发展预测分析

一、未来广东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二、2018-2022年广东能源消费总量预测 第三节、广东省能源产业发展前景

一、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前景

8

二、分布式光伏市场发展前景

三、广东省核电建设发展前景

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 附录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附录二:广东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 公司简介

中宏经略是一家专业的产业经济研究与产业战略咨询机构。成立多年来,我们一直聚焦在“产业研究”领域,是一家既有深厚的产业研究背景,又只专注于产业咨询的专业公司。我们针对企业单位、政府组织和金融机构,提供产业研究、产业规划、投资分析、项目可行性评估、商业计划书、市场调研、IPO咨询、商业数据等咨询类产品与服务,累计服务过近100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并成为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长期的信息咨询产品供应商。

公司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最全最新的深度研究报告,提供客观、理性、简便的决策参考,提供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有效工具,也是一个帮助咨询行业人员交流成果、交流报告、交流观点、交流经验的平台。依托于各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独特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中国机械电子、电力家电、能源矿产、钢铁冶金、嵌入式软件纺织、食品烟酒、医药保健、石油化工、建筑房产、建材家具、轻工纸业、出版传媒、交通物流、IT通讯、零售服务等行业信息咨询、市场研究的专业服务机构。经过中宏经略咨询团队不懈的努力,已形成了完整的数据采集、研究、加工、编辑、咨询服务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工业领域各行业信息咨询及市场研究、用户调查、数据采集等多项服务。同时可以根据企业用户提出的要求进行专项定制课题服务。服务对象涵盖机械、汽车、纺织、化工、轻工、冶金、建筑、建材、电力、医药等几十个行业。

我们的优势

强大的数据资源:中宏经略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信息中心系统丰富的数据资源,建成了独具特色和覆盖全面的产业监测体系。经十年构建完成完整的产业经济数据库系统(含30类大行业,1000多类子行业,5000多细分产品),

9

我们的优势来自于持续多年对细分产业市场的监测与跟踪以及全面的实地调研能力。

行业覆盖范围广:入选行业普遍具有市场前景好、行业竞争激烈和企业重组频繁等特征。我们在对行业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还对其中重要的细分行业或产品进行单独分析。其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是任何同类产品难以企及的。

内容全面、数据直观:报告以本年度最新数据的实证描述为基础,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各行业的市场供求、进出口形势、投资状况、发展趋势和政策取向以及主要企业的运营状况,提出富有见地的判断和投资建议;在形式上,报告以丰富的数据和图表为主,突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视性。报告附加了与行业相关的数据、政策法规目录、主要企业信息及行业的大事记等,为业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动的行业全景图。

深入的洞察力和预见力: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我们有多位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有创造力和建设意义的对策建议: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我们行业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 最新目录推荐

1、智慧能源系列

《2017-2021年中国智慧能源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微电网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小水电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10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氢能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波浪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潮汐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利用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天然气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互联网+”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广告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物流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教育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3、智能制造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4.0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4、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购物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媒体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影院线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11

《2017-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动画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5、智能汽车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停车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前景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车联网产业运行动态及投融资战略咨询报告》

6、大健康产业系列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健康体检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精准医疗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康复医疗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7、房地产转型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房地产+众创空间跨界投资模式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养老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医疗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物流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养老地产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告》

8、城市规划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前景调查及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深度调研及开发战略分析报告》

12

《2017-2021年中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9、现代服务业系列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民营医院运营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婚庆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新能源行业发展综述范文第3篇

秦汉时期,陕西因其政治中心的地位,建成了秦直道、子午道、褒斜道、傥骆道、商於道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如今,从中国的行政区划看,陕西是承东启西公路通道最为集中的省份,是西部开发的桥头堡和西部交通大枢纽;

在从国际战略地位考量,陕西则是新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过境通道。拥有厚重文化底蕴的陕西,目前正以胸怀“追赶超越再出发、五个扎实谱新篇”的壮志豪情,在建设西部强省的征程中,再次重振汉唐雄风。

在新中国成立至今的70年奋斗实践中,“大爱在心,为民开路”的质朴情怀是陕西交通跨越式发展的源动力。国家经济战略的支持,乡土情节的呼唤,使陕西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1949年全省共有公路4323公里,能通行汽车的公路仅1908公里,公路标准很低,绝大多数是土路,晴雨通车里程仅242公里。1949年至1978年,陕西省公路总里程由1908公里发展到38416公里,增长了20倍。到改革开放初期,陕西才初步建立起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为支线,国有运输经济相支撑的公路交通体系。

三秦百姓渴盼致富路,鞭策着交通人扑下身子搞建设。1978年全省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约0.38亿元,2001年突破100亿元,2012年完成366亿元,2018年实现696亿元,呈几何变量递增的投资数对我省基础设施的改变和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截至2018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7.7万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93倍。干线公路作为骨架,在具体的建设实践中,实现了从重点干线改造、改建,到全面提升干线路况、路容、路貌。农村公路,从重点修建、改善县乡公路,到重点实施村村通油(水泥)路,带动乡乡通油路和县际公路改善,全面普及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脱贫攻坚步伐,也让世代沿袭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随着路而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交通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基本适应、再到竞争新优势的巨大突破,成功地迈入了交通大省行列,为建设交通强省奠定了良好的现实基础。

交通区位优势愈发凸显。陕西地处中国版图中央,国土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在国家交通运输体系中,省会西安是全国12个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全国八大铁路枢纽。国家“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中有6个,“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中有4个经过陕西,省际大通道出口达到43个,位居全国前列。

高速公路实现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紧抓以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数次重大历史机遇,加强统筹规划与组织协调,不断推进建设提速、加快发展。1990年12月西安至临潼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随后,制定的“米”字型主骨架适应了西部大开发总体布局,“三纵四横五辐射”规划精准发力求突破,“两环三纵六辐射七横”高速公路网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秦巴山区,桥梁连着隧道,穿越崇山峻岭,有的路段达到90%以上桥隧比例;

在黄土沟壑区,创建了一批举世瞩目的高墩大跨桥梁与黄土隧道群;

在湿陷性黄土区,强夯换填出坚实的路基。随着一个个技术难题的攻克,一批世界级工程应运而生。建设规模世界第一的包茂线秦岭终南山特长隧道,获20余项重大技术创新,确立我国公路隧道建设世界先进水平地位;

包茂线榆靖高速填补了我国沙漠高速公路建设技术空白,获得鲁班奖;

京昆线西汉高速以环保理念穿越秦岭自然保护区,形成一条与自然共生的生态走廊。高速公路总里程从1000公里到2000公里,再到3000公里、4000公里、5000公里的递进,贯穿着陕西交通对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践。截至2018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475公里,连通全省98个县(市、区),打通了33个省际出口中的22个,构筑起与周边中心城市的“一日交通圈”,长期位于西部前列、全国第一方阵。在通江达海的高速公路网中,拥有长大隧道建设与管理、高墩大跨桥梁建设、沙漠筑路技术、建筑垃圾填筑路基等一批自主先进技术,为建设西部强省和人民群众便利出行,创造了快速、便捷、舒适、安全的公路交通条件,体现着陕西交通人思想的解放、技术的提升,以及惠及民生的大爱精神。

交通脱贫攻坚成绩斐然。2014年以来,陕西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贫困地区为重点,大力实施建制村通畅、通村公路“油返砂”整治和深度贫困村通组路建设三大工程,累计建设通村公路23700公里,解决了8651个建制村对外通畅,整治通村公路“油返砂”路段10805公里,建设深度贫困村通组路3387公里,实现100%乡镇、100%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实现100%乡镇通班车、97%建制村通客车,直接惠及2000万农民群众,交通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老百姓出门就能走上平安路,抬脚就能坐上幸福车。

公路养护管理全国先进。坚持“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公路设施美、路域环境美、养护管理美、出行服务美、行风人物美”为目标,全力打造“畅、安、舒、美”的公路通行环境,公路养护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十八大以来,累计实施干线公路大中修及预防性养护工程11445公里,创建美丽干线公路4211公里,实现了养护管理、路况水平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我省“十一五”和“十二五”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连续被评为全国先进省份,2016-2018年国家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持续保持全国前列。

高速铁路实现从无到有。先后建成郑西、西宝、大西、宝兰、西成等高速铁路,高铁网已连通4个方向、通达6个地市,基本形成“两纵五横三枢纽”骨架网。目前,全省铁路建设规模突破2400公里,银川至西安高铁建设顺利推进,西安至延安高铁开工建设,西安至十堰、西安至安康、延安至榆林高铁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西安北至机场城际铁路今年将建成运营,西安至法门寺等4条城际铁路控制性工程有序推进。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从小到大,跻身全球50强行列。2018年全年起降航班超过33万架次,旅客吞吐量达到4000多万人次,跃居全国第7位,货邮吞吐量超过31万吨,旅客吞吐量、国际旅客量、货邮运输量三项指标均实现排名进位。截止2019年8月底,航线网络通达能力居全国第一,已开通直飞伦敦、马德里、洛杉矶、迪拜等航线,国际(地区)航线累计达74条,通达全球32个国家、60个主要枢纽和经济旅游城市,其中“一带一路”航线覆盖16个国家33个城市,已初步形成“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国际航线网络格局。与此同时,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不断致力于服务水平提升,航班正常性连续三年稳居全国千万级机场第一,荣获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颁发的“白金机场”认证。

陕西邮政业经过70年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省邮政业业务收入从1998年的5.83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12.67亿元,增长了19倍。在西部12省中率先实现乡乡通快递、村村通邮政;

城市快递自营网点标准化率由70%提升至93%。在全国率先推出优化提升邮政业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推行“最多跑一次”和“一次不用跑”服务事项,实现快递企业开办和退出“一网通办”。截止2018年末,全省邮路总长度16.93万公里,邮政营业网点1805处,农村快递网点3766个,快递品牌23个,对助力陕西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交通运输部评价陕西是“中西部地区的条件、东部地区的理念、发达地区的水平”,认为陕西是“出成绩、出经验”的省份。

截止2018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7.7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475公里,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5300公里,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56公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4465万人次。陕西“大交通、大枢纽、大物流、大服务”的综合交通发展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和西安北客站为核心的区域综合交通中心基本建立;

以大西安为核心的城市群1小时通勤,2至3小时到达周边省会城市,4至6小时通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交通圈基本形成。高速公路3条大通道连通陕北,6条大通道横贯东西,5条大通道穿越秦岭,14条高速大通道通江达海,22个省际通道互联互通。全省铁路形成4条放射客运专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基本形成“一主四辅”的机场体系,四通八达、内畅外联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全省交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新能源行业发展综述范文第4篇

摘要:通过企业调研重点研究浙江省典型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预测了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并通过人才需求分析掌握浙江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不同岗位对员工在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要求,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需求;培养建议

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被我们国家列为战略发展目标,在国务院颁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年)》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然而,新能源汽车渐渐热销所带来的相关高级维修人才缺失问题逐渐突显。既拥有新能源汽车专业知识,又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成为市场上的一大需求热点,这类人才现在是“既难求又难留”。各类职业院校为迎合市场需求,满足汽车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纷纷开设或计划开设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但实际上,相对比较完善、科学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还未形成,各个学校大多还处于摸索阶段,或者是在传统汽车维修专业基础上增加新能源汽车专业的相关课程。市场的需求迫切需要各职业院校转型升级,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努力培养出满足社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为了更好地掌握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对维修人才的需求情况,用实际论据论证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同时为职业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提供建议和借鉴,特开展本次调研活动。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以本校大型招聘会为平台,针对98家新能源汽车服务企业和10家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同时通过对典型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深入访谈较完整地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发出问卷108份,收回问卷108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92.6%。通过电话、走访、网络交流平台等形式与行业协会、企业、学校等负责人开展访谈16次。调查内容包括企业需求、岗位设置与职责、本专业的建设及培养建议等。

一、调研企业情况介绍

在所调研的企业中,汽车修理厂2家,占比2%;品牌4S店65家,占比60%;汽车综合服务公司23家,占比21%;租赁企业8家,占比8%;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10家,占比9%,企业规模以50~100人的企业占比最大。

在调研的98家汽车服务企业中,有48家在销售或维修新能源汽车,占49%;通过对48家销售或维修新能源汽车的企业进行调查发现,有20家单位是从近两年开始从事新能源汽车服务工作的,占42%,这正是国家大力推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期。但这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资金紧张及场地配套设施不完善方面的问题。有50家无销售或维修新能源汽车,占51%,但对50家目前尚未销售或维修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做进一步调研发现,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前景较乐观,认为前景光明,非常重视的占58%;正处在攻坚克难,寻求突破的占32%。由此可知,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还会进一步扩大。

二、调研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一)不同层次人才需求分析

从市场发展和行业发展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所需求的专业人才,基本有以下三种类型[1]:

1.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型人才

分析市场调查资料发现,这类人才是新能源汽车制造的关键性人才。这类人才需要具有汽车设计和开发的研究能力,掌握汽车项目的开发流程,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能够进行有限元及动力学分析,可以从事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工作。该类人才的特点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及科研能力,一般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在本次调研的企业人才需求中,对此类学历人才的关注程度普通较高。

2.新能源汽车生产检测型人才

这类人才要熟悉国家标准及整车性能,掌握新能源汽车构造和机动车检验业务,熟悉新能源汽车整车、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及测试标准,会对其性能进行检测。该类人才的特点是具备新能源汽车的实际运用能力,一般为高职及以上学历。

3.新能源汽车市场服务型人才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亟需培养熟悉新能源汽车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维护保养方法和维修技能,掌握品牌塑造、市场推广和售后服务的相关知识,同时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实用性市场服务型人才。此类人才一般为中、高职学历,实用性强,能吃苦。所调查的企业对此类人才的关注程度最高,如图1所示。

在本次调研中发现,目前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岗位工作的专业人才主要来源于本单位传统汽车技术人员再培训,而调研单位对通过招聘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学生来获取专业人才的意愿也比較强烈,如图2所示。

制造企业对技术研发型人才和生产检测型人才需求较多,服务企业对市场服务型人才需求更旺盛。各单位对不同学历的专业人才关注程度也不一致。

(二)不同岗位人才需求分析

调研得知,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新能源汽车服务企业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但不同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也不尽相同,见表1。

1.新能源汽车服务企业的人才需求调研情况

新能源汽车服务企业较传统车生产企业规模少,平均企业员工数量不到30人,中职人员占26%、高职人员占60%,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维护保养、检测维修等岗位,发展岗位主要是维修管理岗位。目前企业中的技术技能人才主要来自于中高职的传统汽车专业,企业未来5年对技术技能人才有较大需求,对人才的电类知识要求较高。新能源汽车服务企业对各岗位专业人才的需求程度如图3所示。企业对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社会经验和职业素养关注度较高,如图4所示。

2.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的人才需求调研情况

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人数规模较大,平均企业员工规模达到860人,为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学生提供的岗位有技术研发、一线工人、质检返修等。中职人员占22%,高职人员占20%,主要从事实验、一线生产和调试返修等岗位工作,发展岗位是基层生产技术项目管理。目前,企业中的技术技能人才主要来自于中高职的传统汽车专业、计算机、自动化和电力电子等专业,企业未来5年对技术技能人才有较大需求,对人才的电类知识要求较高。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对各岗位专业人才的需求程度如图5所示。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关注度最高,如图6所示。

通过调查发现,以上企业均缺乏专业对口技术人才,大部分被调查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一线生产岗位和新能源保养维修上,用工量呈上升趋势。未来五年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大约5万人。对于既有较宽理论知识,又能从事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较大。

三、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的专业素质

一名称职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和能力。比如应拥有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人生观;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不怕苦、不怕累的坚强意志;具备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具备基本的动手实践能力等。通过对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六个素质要求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安全责任意识是企业对员工最重视的素质。有95家企业认为安全责任意识非常重要;有93家企业认为职业道德规范非常重要;有92家企业认为团队合作精神非常重要;有88家企业认为技术创新能力非常重要;有91家企业认为动手操作能力非常重要;有91家企业认为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没有企业认为以上6种基本素质能力不重要。

(二)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的专业能力

1.专业基础能力

通过调研发现,用人单位需要新能源汽车维修技能人才掌握以电学知识为基础,传统汽车专业知识为依托的新能源汽车专业基础知识,新能源汽车主要靠电,但也离不开传统汽车,因此需要培养学生具备机械基础知识、电学知识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具备机械基础知识的分析应用能力、简单电子产品的制作和检修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

2.专业核心能力

80%的调研企业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汽车,因此,需要掌握传统汽车构造知识,在此基础上对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及检修、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及检修,以及整车电气系统、车联网系统的知识应有所掌握。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具备新能源汽车系统与总成的检测、维修能力;具备汽车常见电气设备的检测与维修能力;能正确规范使用常用工量具及诊断设备;会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维护保养;具备新能源汽车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处理能力。调研企业认为,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中开设传统汽车构造、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技术、新能源汽车使用与维护、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等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其中以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技术、新能源汽车使用与维护三门课程的关注度最高,如图7所示。

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适应企业需求的专业技能。调研发现,企业迫切需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的专业人员,具备新能源汽车保养与日常维护、新能源汽车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新能源汽车新技术维修等专业技能,如图8所示。

3.专业拓展能力

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人员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学习一定的拓展技能。通过调研得知,在专业拓展知识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在生产、服务一线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与管理等技能以外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新能源汽车租赁运营管理、充电设施的管理与维护等,如图9所示。

四、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建议

通过对行业协会专家、典型新能源汽车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的访谈调研得知,我国目前新能源汽车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需求,很多企业只能从传统汽车专业毕业生中选拔人才。由于专业不对口,企业对新就业员工再培养的投资较大。因此,服务企业迫切希望职业院校加强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的培养,并将重点方向放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上。笔者结合调查情况,提出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建议如下。

(一)关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要依据行业发展进行专业定位,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学生的就业渠道主要是面向新能源汽车制造和服务维修企业,从事新能源汽车(主要指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的生产制造、工艺加工和经营管理等工作,也能從事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服务工作。所以,在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上,应在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专业知识及实践锻炼,提升操作能力。

(二)关于人才培养模式

中职学校的专业发展、人才培养应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在培养过程中应具有实用性,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结合能力培养的特点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培养定位清晰、目标明确,中职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学生的培养要以适应行业发展需要,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熟练,基本素养良好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为实现培养目标精心设计课程体系,科学组织教学环节,努力优化课程设置,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与专业发展水平同步。重点突出实践教学指导,重视岗前实训,让学生实现“零距离”专业对口就业。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结合传统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加以补充和创新,在此基础上构建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培养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2]。

(三)关于课程设置

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坚实的传统汽车机械知识与技能,具有先进的电气自动化工程和电化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在材料结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及使用维护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应涵盖传统燃料汽车的发动机(可相对弱化)、底盘、电气知识,还要有汽车电机驱动及控制、电池材料的应用、新能源汽车维护保养、性能检测、充电机(站)的应用与管理等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四)关于教学方法与考核评价

根据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典型工作过程作为学习任务,教师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驱动学生小组讨论、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實现做中学。在学生的学业考核上,可采用多元评价模式,通过先进的评价体系来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教学质量。要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等各方面全方位综合素质的考核评价,改变单一的期中、期末考试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五)关于实施保障

应加强学校质量管理体系,保障教学的正常高效实施;加强教师技能培训学习,建立一整套师资培训、技能提升、人才引进的考核管理机制,不断更新教师自身的技术、技能和教学方法;加强实训设施建设,建设信息化、现代化的汽车综合实训室,努力向学生传授最先进、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满足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要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统一培养计划,共管教学过程,共建实训基地,共育技能人才,实现多方共赢。

中职教育适合培养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型人才,就业单位主要是品牌4S店等服务企业,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专业人才需求旺盛。根据企业调研结果和人才需求分析,中职学校应着重培养高级技工及以上层次人才,通过培养使学生具备安全意识、道德规范、动手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基本素养,同时应能够熟悉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原理及关键部件检修、整车维护技能,具备新能源汽车故障检修的能力,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参考文献:

[1]贺大松.构建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机械职业教育,2011(4):43-45.

[2]陈荣英.新能源电动汽车后市场的技能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对策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5.

Analysis of Talent Demand and Cultivation for New Energy Vehicl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Major

WANG Ji-min,XU Yun-zhen

(Zhejiang Traffic Technician College, Jinhua Zhejiang 321015, China)

Key words: new energy vehicl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talent demand; cultivation suggestions

新能源行业发展综述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国外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历程,以及国內学者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现狀。金融发展理论分为:货币经济发展理论,传统金融发展理论,新金融发展理论三个阶段。最后,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了评论。

关键词: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综述

2007年美国次级债引起的金融危机正在全球肆虐,全球经济因此而陷入衰退。那么人们不禁要问: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有怎样的影响?什么样的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有利?怎样建立一个对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有利的金融体系?本文将对国内外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历程和现状作一系统介绍和比较。

一、金融发展的内涵

格利和肖(Gurley and Shaw)在《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一书中,明确表达了金融发展的概念,认为金融发展主要指各类金融资产和各种金融机构的增多。戈德史密斯Goldsmith)的金融结构论把金融发展视为金融结构的变化。麦金农和肖(Mckinnon and Shaw)的金融深化论将金融发展看作是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完善过程。金融结构的优化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金融工具种类与规模的扩张。金融工具即金融商品的种类与规模的扩张反映了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以及金融对社会经济的更深层次的参与和影响。二是金融机构类别与构成的优化。金融机构类别的扩展与构成上的此消彼长,反映了金融领域影响社会经济的力量生长和金融服务日趋完善的程度。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也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金融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二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这两种效率的提高又依赖于金融市场制度的变革和金融结构的优化。金融结构和金融市场在实际金融发展过程中是相互渗透的,金融结构的优化离不开金融市场的健全,金融结构的扭曲总是伴随着金融市场的不完善。

二、国外研究历程

(一)货币经济发展理论

有关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论述可追溯到英国重商学派理论。在重商主义者看来,货币就是财富,因而与经济联系在一起。在重商主义解体时期,苏格兰经济学者约翰·罗(John Law)系统地论述了货币金融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约翰·罗认为,经济的发展有赖于贸易的发展,贸易的发展又有赖于货币放人增加,金属货币的增加将受到金属供应量的束缚,无法适应贸易扩大的需要。因此,罗主张由国家创办银行,发行纸币,以推进生产贸易的发展。

重商学派之后,古典经济学派认为货币本身对经济发展没有实质性影响,但与货币联系的各种信用活动,特别是银行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充分肯定了银行券与信用活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指出:慎重的银行活动可以增进一国产业,但增进产业的方法,不在于增加一国资本,而在于使本无所用的资本大部分有用,本不生利的资本大部分生利。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约翰·穆勒完全继承了斯密的信用媒介论,认为信用没有创造资本,但促进资本流转到更能在生产上有效利用资本的人手中。因此,虽然现有资本数量实际上没有增加,但使用的资本数量却由此增加,从而使社会总产量相应地增加。

(二)传统金融发展理论

1969年,雷蒙德·戈德史密斯(Coldsmith)出版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综合全面地提出了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概念。他认为,金融发展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因此研究金融发展就是研究金融结构的变化过程和趋势。通过对近百年金融发展和当代35个国家货币制度状况的比较研究,得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是同步进行的这一结论。戈德史密斯指出,金融机构诱发增长的作用只能产生于储蓄和投资总量的增长或者投资的边际收益率的增长中的一个,它通过把储蓄更有效地分配在潜在的投资项目上而取得。戈德史密斯提出了一国金融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首次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系统阐述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

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肖(Shaw)和罗纳德·麦金农(Mckinnon)分别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进一步发展了金融发展理论。爱德华,肖(Shaw)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他分析了金融深化的特征,认为推行金融深化战略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这主要来自于金融深化的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就业效应和收入效应。作为金融深化的反面,他分析了“金融抑制”的特征及成因,指出金融抑制不利于经济增长。麦金农(Mckinnon)着重讨论了“金融抑制”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不能过分长期依赖外国资本,必须而且可以通过金融自由化求得资金上的自给,而金融自由化必须与外贸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同步。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论突出了金融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弥补了一般货币理论研究过程中忽略发展中国家货币特征的缺陷,为发展中国家制定货币金融政策,推行货币金融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新金融发展理论

以麦金农-肖(Mckimon and Shaw)为代表的传统金融发展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政策阻碍了储蓄动员和经济增长,因而主张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他们的理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实施,但结果并不如人意;很多国家在金融自由化之后爆发了金融危机。严峻的现实使人们不得不对传统理论进行反思。以金(Kjng)和莱文(R.Levme)等人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摒弃了传统金融发展理论框架,在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最优化方法来重新分析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第二代金融发展理论(也称为新金融发展理论)。他们在汲取内生增长理论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对金融发展理论作了进一步发展,并突破了麦金农-肖框架,把内生增长和内生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并入金融发展模型中。内生金融理论认为,资金融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产生金融交易成本;随着经济发展,这种交易成本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降低交易成本,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内生地要求金融体系形成和发展。

金(K1ng)和莱文(Levine)在金融中介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King和Levine从金融功能的角度人手,研究金融中介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尤其是对全要素生产力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研究在金融功能的计量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King和Levine设计了4个金融中介的指标。来反映金融中介所提供的服务:一是Depth出指标,等于M2/GDP,用于衡量金融中介的规模;二是Bmk指标用于衡量一国商业银行相对于中央银行的规模,等于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中央银行国内资产);三是Pfivate指标,用于衡量商业银行对私营企业的贷款,等于商业银行对私营企业的贷款/(国

内信贷总量一银行间贷款);四是Pfq指标,等于商业银行对私营企业的贷款/GDP。另外,金和莱文提出了四个“经济增长”指标:①GYP-人均实际GDP增长率;②GK-物质资本积累率;③INV-国内总投资与GDP的比率;④EFF-经济效率增进,即物质资本的使用或配置效率。

三、国内研究现状

(一)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在国内,关于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实证层面。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谈儒勇(1999),采用1993~1998年有关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季度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线形回归分析,检验结果证明,结果表明金融中介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很强的正相关关系。韩廷春(2001)认为: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因素;金融深化理论与利率政策必须与经济发展过程相适应;不能单纯追求金融发展与资本市场的数量扩张,应更加重视金融体系的效率与质量。谭艳芝、彭文平(2003)将引起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量(储蓄、投资、资本积累)和质(投资效率、TVP)两类,采用1978-2001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投资和资本积累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对经济增长的质的因素影响显著为负或不显著,因而综合起来,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不显著。

(二)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

国内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大都在国家宏观层次上,单独考察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不多,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董晓林和王娟(2004)建立了农村地区金融发展与其经济增长相互影响的内生增长模型,运用相关数据分析衡量了我国农村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程度。她们的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支持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姚耀军(2004)基于VAR模型及其协整分析,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中国农村1978~2002年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做出实证研究。他的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村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农村经济增长并不是农村金融发展的Granger原因。

(三)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国内学者越来越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具体到地区层面,按区域进行的实证研究从而更具有针对性。周立、王子明(2002)将研究的范围扩展到省区层面上,通过对中国各地区1978~2002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金融发展差距可以部分解释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差距。刘仁武(2002)研究了海南金融发展状况,按照戈德史密斯(1969)的思路,构建了描述地区金融发展的指标和理论体系,提出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搭配问题。王景武(2005)的研究发现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东部存在正向因果关系,而西部则相互抑制。张海波、吴陶(2005)在《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一基于Panel Data模型的分析》一文中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各地区应继续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的结论。陈福中和吴秋口(2008)以长三角为例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金融相关率、证券及保险市场发展程度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同,金融效率化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

四、结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外文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采用已有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理论架构开展实证分析,以提供可供借鉴的实证经验。国内外的大多数研究集中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至于经济增长怎样对金融发展产生影响很少有研究。尽管有大量的数据、先进的统计分析和计算工具,但不同实证研究所获得的结果却有较大差距。现有实证研究无论是样本选取、分析指标设定、工具变量设置以及分析计算方法等方面,还是在实证结果的理论解释等方面都存在众多有争议的问题。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复杂。虽然各种理论试图对两者关系进行分析,但仍然略显简单。总之,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新能源行业发展综述范文第6篇

2、论中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中的内涵建设

3、2015中国外交理念、实践盘点

4、新能源 四大子行业彰显投资魅力

5、2019上海管理科学论坛:面向未来的管理分论坛纪要(中)

6、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法规体系保障研究

7、加大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力度 提升新能源开发国际竞争力

8、特朗普能源新政策对世界能源格局的影响

9、中国走低碳发展之路:必要性与可行性

10、四川省新能源产业政策分析及美国经验借鉴

11、绿色发展理念下商业银行的机遇和挑战

12、经济发展、资源功能与中国配置绩效与策略

13、区域经济均衡高质量发展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14、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能源政策研究

15、新能源电力系统优化控制方法及关键技术探究

16、中俄经贸深度合作的颠覆性创新研究

17、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

18、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经济法思考

19、俄罗斯对中国能源市场的认知及其对中俄能源合作的影响

20、关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

21、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下的山东省能源绿色转型

22、被放逐的“中国创造”

23、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及其与中国的比较

24、徐锭明:要经济增长也要能源安全

25、粤港澳大湾区率先实现碳中和方略

26、寻找下一个NO.1——企业融资30强

27、新世纪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应对

28、新能源发展对电力营销的影响

29、低碳经济,中国不应回避

30、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

31、我国能源结构与能源经济效率的国际比较及对策

32、中非合作:从互助共赢走向协同崛起

33、新能源 新城市 新机遇

34、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

35、智能电网下新能源与常规能源的协调发展策略分析

36、新能源产业与金融资本关系研究

37、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现状、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38、江苏核电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39、积极行动,迈向“3060”双碳目标

40、构建河南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41、新能源产业:四大区域特色发展

42、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及促进对策

43、新中国70年工业化历程、成就与基本经验

44、数字技术、市场化水平与新能源产业发展:基于门槛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45、商业银行视角下的新能源产业机会

46、中国企业对非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及其化解

47、寻找中国大企业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的策略

48、赴德国电企学习培训引发的思考

49、电力在我国能源中的战略地位

上一篇:学前教育学重点整理范文下一篇:学前教育的工作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