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形成发展论文范文

2023-12-12

中医学形成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一、驿路制度的发展历程

(一) 初创时期。成吉思汗时期随疆土的不断扩张, 在辽阔的疆域上, 汗廷与各地之间 (包括各汗国) 以及各地之间的军政联系亟需不断加强, 而加强联系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设置驿站。但成吉思汗时期仅属驿站的起步阶段, 这时的驿道不多且规模较小, 也未形成制度。对此在《世界征服史》《长春真人西游记》等史书中都有记载。如长春真人丘处机在1221年应成吉思汗召赴西域, 在记录中多次提及“蒙古驿骑”“待铺牛驿”等。

(二) 确立时期。把驿道 (站) 设置与运转提升为制度是从蒙古汗国第二任大汗窝阔台开始的。在《蒙古秘史》中记载窝阔台汗曾讲过这样的话 (大意为) :“如今使臣往来不仅耗时过长, 且扰害百姓之事颇多。现在, 我们要把它改为常年有效的新制, 那就是叫各地千户设立驿站, 抽出人马, 以便给使者来往提供条件。禁止使者无辜扰民, 只准其顺专道来往。这是察乃、不刺合答儿向我建议的, 我觉得很有道理。望察合台兄 (成志思汗二子) 载定!”于是派使者向察合台报告, 察合台赞同, 便打发使者回话 (大意为) :“所问诸事, 即可做起!我从这里 (察合台汗国) 设起驿站。再从这里派人告诉拨都 (术赤长子) , 叫他 (钦察汗国) 也设起驿站, 与我们相接起来!”之后便开始征设战夫、马夫, 选定驿站地址, 接通站道后, 窝阔台命:“委派阿剌浅、脱勿察儿二人执掌。每站配备司马人二十。”公元1229年, 窝阔台汗还规定:“北使臣每日支肉一斤、面一斤、米一升、酒一瓶。随行人员有差”等等。于是汗国首都哈拉和林 (哈赤哈林) 至四大汗国 (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 的两条正规化的驿道就这样建成并接通了。这也使亚洲与欧洲通过驿站连接了起来。直至1246年和1253年, 以柏朗嘉宾为首的罗马教皇使团和以卢布鲁先为首的法国使团到蒙古汗国首都哈拉和林访问走得就是这两条联通亚欧的驿道。随着对金、对宋战争的深入开展, 在窝阔台大汗、贵由大汗、蒙哥大汗时期, 哈拉和林与漠南开平府直至中原地区的驿道也随之建立和发展起来。每70里左右置一站, 由一个千户负担站役。

(三) 完善时期。忽必烈时代, 特别是元朝建立后, 驿道 (站) 规模进一步扩大, 驿站的制度也更趋完善, 这时的驿站已发展为陆站和水站两种, 陆站还分为马站、牛站、车站、桥站、步站, 东北地区还有狗站。水站主要用船, 元朝时期将断断续续的京杭大运河也全线修通。驿站制度根据不同级别的行人可持有不同证件而得到不同规格的接待。证件大体分三种:即圆牌、铺马圣旨和札子。圆牌分金、银两种, 持证者在驿站上可受到特殊接待;持铺马圣旨的是一般公事差遣人员, 可得到较好接待。持札子者可得到一般性接待。

二、驿道 (站) 网络的分布

管理驿道 (站) 的中央机构岁汗国的发展也多有变化。成吉思汗时期, 驿道隶中书省右三部, 1270年起以诸站都统领使司总之, 设官六人。建元后改为通政。地方上驿站有当地府州司县兼管。各站设站官, 称驿令、提领。大站设驿令1至2人, 提领2至3人, 小站只设提领。同时还建立了驿站管理的监察制度, 以防假冒和超规接待。

到元朝时期, 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驿道 (站) 制度, 驿道网络也有了很大发展。主要的驿道有:

(一) 内地通往岭北的驿道。1.贴里干驿道。全程设5站, 分为两段, 第一段是大都至上都。经昌平、榆林 (今康庄附近) , 洪赞 (今杏林堡之南) 、鵰窝、龙门 (今赤诚东龙门所) 、赤诚、独石口、牛头群、察罕脑儿、李陵台 (今黑城子) 、桓州 (今侍郎城) 、上都, 全长800余里。第二段是上都至哈拉和林。经鱼儿泊 (今克旗达里湖) 或应昌 (达里湖西南) 、失儿古鲁 (应昌西北) 阔斡秃、益图 (又称擒胡山, 今蒙古达里甘戛南察罕七老) , 经克鲁伦河, 然后西行至哈拉和林。2.木邻驿道。从上都西行经李陵台, 由李陵台西行至宝昌州 (今沽源九连城) , 在西行经兴和路境内和威宁县, 穿大同路北, 过燕只哥赤斤、丰州、甸城古道, 出天山 (今大青山) , 过净州七里村驿, 由沙井驿入大漠 (大沙陀) , 向西北行经汪吉河上游, 抵哈拉和林。全程有38个站。3.纳林驿道。由大都通往西北边境的驿道。从大都向西北至东胜 (今托克托县) , 从东胜再到哈温站共14站, 可到宁夏路 (今银川市) , 经南可至灵州 (今宁夏灵武) , 西行至西凉州 (今甘肃武威) , 宁夏路以西设黄兀儿于量、塔失八里和揽出去等9站, 再往西是“甘肃纳邻驿站”24站, 此外还有潭秃等5站。这条驿道路径人稀地广的荒漠区, 条件极为艰苦。

(二) 从大都至上都的驿道。共设有4条。第一条:是贴里干驿路的第一段, 前已述不再赘述。第二条:黑谷东道, 又称“辇路”。元朝皇帝从大都到上都多走此道, 设18处纳钵 (皇帝宿顿之所) 。

线路为:大都、大口、黄堠店, 皂角纳钵、龙虎台 (昌平西北) 、居庸关北口、瓮山、东坊 (北京延庆东) 、黑谷 (今黑、峪口) 、色泽岭、龙门 (赤城龙门所) 、黑石头、黄土岭、程子头、磨儿岭、颉家营、白塔儿、沙岭、 (沽源县丰元店附近) , 至失八儿秃纳体 (即牛头群驿) , 与驿站会和。全程约750里。第三条:古北口驿路, 又称东路、是赴上都的“御史暗行”的驿路。线路为:大都、顺州 (今顺义县) 、檀州 (今密云县) 、古北口、宜兴州 (河北滦平县境内) 、东凉亭 (多伦白城子) 、至上都、全程约870余里。第四条:西路, 又称纳钵西路。元皇帝从上都返大都时多走此路。线路为:上都、南坡店 (望都铺) 、六十里店、双庙儿 (李陵台) 、泥河尔 (明安驿纳钵) 、郑谷店、察罕脑儿、黑谷东道 (辇路) 、盖里泊 (怀秃脑儿) 、鸳鸯泊、苦水河儿、回回柴忽察秃、兴和路、野狐岭 (河北宣化) 、得胜口、宣德府、鸡鸣山、丰乐、阻东、统墓店、怀来县、妫头 (即棒槌店) 、龙虎山、皂角、黄堠店、大口、大都, 全程约1095里。

(三) 上都、大宁至辽阳行省的驿路。路线为:上都、上道、七个营、尖山寨、涌泉、新店、从松州 (赤峰西南) 分道吴家堡, 再合道在狗群 (赤峰东北) 、花道、恩州、大宁、岔道 (辽宁建平县) 、沈州 (沈阳) 、辽阳。全程795里左右。

(四) 以丰州、东胜州为交通枢纽的驿站。1.丰州至大同等地的驿路。路线为:从漠北南下沿木邻驿道至丰州、下水 (凉城县岱海) 、常乐、云中 (大同市) 、扬河 (今御河) 、白登 (山西阳高县) 、天成 (山西天镇县) 、怀安、浑河 (洋河) 宣德。2.东胜州至宁县 (银川) 、灵州 (灵武) 、凉州 (武威) 、走河西走廊通往西域。另有从东胜渡黄河向西南、经观察罕脑儿城 (白城子古城) 、白塔儿、寨门、龙安、延安等驿站。

三、蒙元驿道对政治经济文化产生的积极影响

马可波罗对元朝的驿道作过这样的描述:“每隔四十或五十里之间, 都设有驿站或邮传所”。他还谈到, 蒙元的驿站“真是一个十分美妙、奇异的制度, 而且贯彻得这样有效、确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蒙元的驿道 (站) 建设以及驿道 (站) 制度的形成, 极大地促进了当时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扩大了蒙古大汗国与各汗国之间乃至亚欧两大洲之间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

(一) 有效扩展了驿路交通网。元、明时期建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稠密的驿路交通网, 驿路干线辐射到我国的四面八方。特别是元代, 元代的幅员之大, 盛于前代, 综合拓展了汉唐以来的大陆交通网, 进一步覆盖了亚洲大陆的广阔地区, 包括阿拉伯半岛, 驿路分布之广, 也为前代所不及。在全国水陆通道上, 遍设站赤 (驿站) , 构成了以大都 (今北京) 为中心、通向全国及至境外的稠密的驿路交通网。

(二) 借助交通网实现了元代版图的扩张。蒙古族各部在成吉思汗等有作为的领袖统率下东征西战, 兵锋所至, 驿站随置, 道路贯通, 运输不绝。蒙古军军事势力的极盛时期, 道路直通东欧多瑙河畔, 南下攻灭金政权和南宋政权后, 把南中国的大片疆土也纳入自己的版图。同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比较起来, 元明道路规模更大, 效率更高, 发挥着更为直接的重要作用。

(三) 对元代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的驿道相当于今天的国道, 元代官方驿道是我国驿道系统中重要的咽喉要道。主要用于中央政府与地方的各种政务、经济、军事等公文信息传递、物资运输、军队调动、军队后勤补给和官员出差、调任与巡视, 在政治上实现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行政上的控制;沿驿道设立的负责官方接待、信息传递, 道路管理和军队供给的机构, 在经济上加强了贸易往来, 繁荣了沿途边疆地区的经济;元代地广物博, 是由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地处边疆的一个朝代, 尤其是在全盛时期的疆域一度横跨亚欧大陆, 驿路制度的繁荣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其间各民族、各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蒙元时期驿路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及对当时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起到的作用。这一制度的形成在历史上形成了巨大的影响, 也为当时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同时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

中医学形成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发展中医全科医学意义深远

发展中医全科医学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必要措施。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分级诊疗、落实基层首诊制度,实行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诊疗模式。在该模式中,全科医生作为首诊医生,在医疗服务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提供以人为中心的预防保健服务、降低医疗费用、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开展慢性病管理、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等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

中医大医精诚的价值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辨证论治个性化诊疗观、生长壮老的生命观和“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观等,都非常契合健康中国建设的理念。

发展中医全科医学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抓手。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自早期即全程参与,让中国抗疫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医药深度介入、全程参与救治患者,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必须要有中医药参与。而中医全科医生作为人民健康的“守门人”,对第一时间了解并参与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更好地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展中医全科医学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必须要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基层卫生服务以接诊多发病、常见病以及慢性病为主,中医药在这些慢性病的个性化治疗、调理上优势独特。中医全科医师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理论基础,采用“望、闻、问、切”个性化的诊疗方法,具有多种中医药适宜技术。同时,中医全科医师能够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在基层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太极拳、健身气功等养生保健方法,推广体现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中医全科医生作为基层中医药服务的“主力军”,在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让中医药在基层医疗中为维护群众健康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发展中医全科医学对于构建医患关系的和谐具有积极意义。中医全科医学出于对服务个体整体性考虑,重视人胜于重视疾病,尤其注重感情交流和情感投入,患者对医生比较信任,保持了良好的医患关系。

应加快构建中医全科医学学科体系

中医全科医学学科曾面临质疑,有一些全科医学专家认为,全科医学包括中医学,不承认中医全科医学学科;有一些中医学专家认为,中医学就是全科医学,不用设立中医全科医学学科。中医全科医学的内核是中医学和全科医学的密切融合,而不是简单的结合。中医全科医学学科的产生,对全科医学而言,是中国特色,是理念创新;对中医学而言,是继承发展,是丰富完善,是中医学多元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随着中医全科医学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其学科体系与其所处地位不相匹配,包括理论研究相对初级、教材过于老化、发展思路还有一些僵化等。

应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模式

持续推进“3+2”中医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强化以中医全科医生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临床能力和实践能力训练。逐步规范为“5+3”模式,构建以中医药传统文化与经典课程为根基,以提升中医药基层健康服务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着力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包括教室用地、教学设施、信息化教学设备、临床技能模拟中心、图书种类与数量、培训学员宿舍等方面的建设与投入。在管理制度、师资培训相关制度及计划、日常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及相关经费管理等方面的制度需要完善与落实。丰富培养路径,除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外,应充分发挥师承教育独特作用和优势,将师承教育贯穿于基层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全过程,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增加社区实践时间。社区实践是中医全科规范化培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利于中医全科医师将全科理论联系社区临床实际,培养全科诊疗思维。

应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并改进教学方法。目前,中医全科医学的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教学大多由西医临床专业的教师承担,中医全科师资队伍不健全。因此,要加快中医全科医学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中医全科医师培训,形成教学梯队。中医全科医师培养要始终坚持理论结合临床,实行临床教学导师制,采用中医师承的教学方法,开展社区医学实践,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

应以中医学专业为基础

要破除“西医全科医学+中医药”的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应以中医学专业为基础,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全科医学理论和中医全科医学教育模式。针对基层医疗工作的特点,中医全科医学教育内容应侧重以下方面:一是注重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让治未病在基层落地生根。二是突出基层中医保健教育,特别是满足老人、婴幼儿、孕妇等特殊人群的中医保健需求,通过养生、食疗、导引、自我按摩、小儿推拿等预防保健知识的普及,有效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人体正气,预防疾病发生,降低医疗费用。三是突出辨证论治诊疗特色。四是掌握中医的优势病种和特色治疗方法,中医学和西医学各有优势,中医全科医师应为不同患者提供中西医保健服务。

五是能够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中医康复服务,将中医全科的康复特点和优势落实到位,使中西医康复医学可以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应全面提高中医全科医师职业吸引力,拓展其职业发展空间

当前,全科医师肩负着基本医疗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但由于全科医师的薪酬待遇与工作付出存在不相匹配的因素,加上职称晋升的约束,使得全科医师的职业发展受到限制。故应充分考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实际,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机制,提高全科医师的薪酬待遇,改革中医全科医学的学术评价标准,探索建立吸引、稳定中医全科医师在基层服务的长效保障和激励措施,拓宽中医全科医师服务范围和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不断提高中医全科医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吸引更多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投身中医全科医学事业,守住社区疾病防与治“网底”。

应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探索设置中医全科医学科

国家有关文件明确指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均应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那么,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也应增加中医全科医疗诊疗科目,独立设置中医全科医学科,以人才培养为目的,开展中医全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合培养中医全科医师。这既是支撑中医全科医师制度的全面建立、适应健康中国需求的重要基础,又是未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强大力量。

中医全科医师就是中医药特色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不可或缺的力量。中医全科人要坚定信心,遵循中醫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全科医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中医学形成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1.上海职工医学院 上海 200237; 2.江苏姜堰第八中学 225700)

摘 要:麻醉剂是现代临床外科手术中不可缺少的一类重要化学物质,它在减轻患者痛苦,推动外科医学发展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从临床常见麻醉剂的类型、化学组成与结构等方面予以简单介绍。

关键词:麻醉剂 化学组成 医学

没有麻醉剂的手术无论对医生还是病人,都令人望而生畏。如何消除病人在手术时的疼痛,成为外科医学发展道路上必须攻克的一大难题。据记载历史上最早使用麻醉剂的要算我国东汉和三国时代的华佗了,他曾用一种名叫“麻沸散”的中药为病人做过腹腔肿瘤切除术,肠、骨部分切除吻合术等。可惜“麻沸散”的配方后来失传了,但是这对外科医学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随后科学家们又发现了笑气(N2O)、乙醚、含氟类化合物等麻醉剂。进入20世纪麻醉剂如雨后春笋般被合成出来,最典型的就是“卡因”类麻醉剂,迄今为止仍是手术中使用最广泛的麻醉剂之一。合成出安全、副作用小、效果好的麻醉剂是科学家努力的目标。

麻醉剂的作用机制都是通过抑制并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其种类较多,按麻醉药的作用部位分为全身麻醉剂和局部麻醉剂;按给药方式分为吸入性麻醉剂和静脉麻醉剂等。本文就常见的麻醉剂的类型、组成、结构等方面作一些介绍。

1 全身麻醉药

全身麻醉药作用于中枢神经,可使用药者在一定时间内丧失意识、反应和感觉。全身麻醉药又按照给药方式分为吸入性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

1.1 吸入性麻醉剂

吸入性药物是一类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和沸点低、易挥发的液体,脂溶性大,水溶性小。例如:

N2O 一氧化二氮

CH3CH2OCH2CH3 乙醚

这2种麻醉剂因其有许多局限性,目前临床上已很少使用。临床应用较多的是含氟化合物。如:氟烷、恩氟烷(多卤代低级烷烃或低级烷基醚类)[1]。他们的系统名分别是

氟烷恩氟烷

多卤代低级烷基醚类是临床上较为优秀的吸入性全身麻醉药。

1.2 静脉麻醉药

通常是水溶性有机物或有机盐类化合物,典型代表为丙泊酚。结构上是以苯酚为母体,在酚羟基的2个邻位上连有2个异丙基[1],其系统名为2,6二异丙基苯酚。

静脉注射,麻醉活性较强,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代谢快,毒副作用小,但有呼吸暂停、抑制循环系统等副作用,目前仍是临床使用较广的全身麻药物。

2 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作用于外周神经,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使用药者在意识保持清醒的情况下,局部组织失去痛觉。根据其结构可分为:苯甲酸酯类和酰胺类等。

2.1 苯甲酸酯类

盐酸普鲁卡因简称普鲁卡因[1],系统名4氨

基苯甲酸2(二乙氨基)乙酯盐酸盐。其结构是以苯甲酸为母体,在羧基的对位连有1个氨基,羧基与被2二乙胺基取代的乙醇通过酯化形成的酯类化合物,其形成盐酸盐后易溶于水中,但其酯键易水解,且分子中苯胺部分易被氧化变色。因此,保存要求较高。

普鲁卡因基本组成

临床上主要作为硬膜外麻醉、腰椎麻醉以及用于某些疾病的局部封闭治疗。

2.2 酰胺类

盐酸利多卡因简称利多卡因[1],系统名为N(2,6二甲苯基)2(二乙氨基)乙酰胺盐酸盐。可看作以乙酰胺盐酸利多卡因

其分子中含酰胺键,比苯甲酸酯类局麻醉药稳定,不易水解,加之苯环上连有2个甲基,空间位阻效应,使其更为稳定。其代谢较普鲁卡因慢,因而,作用强度和时间均较普鲁卡因强,但毒副作用也增大。

局部麻醉剂需经穿透神经细胞膜而产生麻醉作用,细胞膜由脂类物质构成,因此局部麻醉剂在组成上必须具有亲脂性基团。另外,又必须有一定的亲水性,才可制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便于临床使用。所以还应具有亲水性基团。临床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的分子结构均是由含苯环的亲脂部分、含叔胺的亲水部分和中间连接部分组成。

参 考 文 献

[1] [美]达里尔•克赖斯特著.药理学.薛明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4550

中医学形成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理念;转化医学;基础医学;医学教学

转化医学属于医学研究范畴,在健康产业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地位。转化医学是将临床治疗与基础医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医学思维模式。以组学芯片及基因组遗传学为基础的生物信息学科会和自动化通讯技术、医学理论保持密切互动,能够加快医学研究向工程运用方面的转化,有效缩短临床和基础之间的距离。为对转化医学发展进行全方位研究,我们首先应对基础医学和转化医学间的关联进行明确。

现代医学发展史已经揭示,未来医学能否实现突破性发展全赖于与其他学科结合与交叉的程度,而转化医学正是这个理念趋势下的产物。转化医学是医学研究中一重要范畴,是指将临床治疗与基础医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医学发展模式,该模式试图打破临床医学与基础学科间的鸿沟,发生交叉与关联,从而产生一个双向、开放、连续的新型医学发展方向。转换医学的优势虽然明显,但若是单纯依赖于传统的医学教育或者体系是完全不够的,必须将其与基礎医学教育之间关联起来发生化学反应。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对转换医学与基础医学教育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待能为其未来发展做出可借鉴的理论研究成果。

1、转化医学与基础医学教育理念间的关联

由于医学教育研究体系与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基础医学研究应用性与针对性相对较弱,并对临床价值发现反馈造成直接阻碍。而转化医学模式的出现,使得该项问题得到了解决,基础研究与临床科研关系变得更加密切,有效推动了现代医学的发展,同时也为现代医学教育与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作为转化医学发展基础,基础医学教育会从教学阶段开始,对人才进行临床与基础双重内容培养,通过对转化医学能力与理念的运用,提升人才综合能力水平,从而为转化医学研究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同时,科学研究与基础医学教育能够为转化医学研究的开展提供可靠支持,通过教育手段对医学实践与科研进行指导,将科学发现运用到医疗实践之中,不断提高国内医疗水平,确保能够为病患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所以基础医学教育理念和转化医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通过对基础教育理念进行优化的方式,可以弥补转化医学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更好地带动转化医学的发展。

2、优化基础医学教育理念,带动转化医学发展

2.1优化基础医学建设,适应转化医学

作为医院与医学院校建设的关键,学科建设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通过优化基础医学学科建设工作,能够提高转化医学人才培养水平,并为转化医学研究开展做好准备。在具体优化方面,一要按照转化医学发展需要,对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理念进行调整,并以转化医学思想为依据,对科学建设进行指导,同时也要注重临床工作与基础培养的结合,保证人才发展的全面性;二要优化基础医学理论课程,按照转化医学特点,将多学科融合在一起推动医学发展,有计划的对新课程进行开设,增强对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力度。此外,对实验课程系统进行优化,改变以往医学科学分隔的问题,实施科学交叉式的实验教学模式,以便通过综合性实验方式,对学生实践能力与个人创新意识进行强化,以为转化医学提供更多优秀人才。

2.2优化基础医学教学,培养专业人才

现阶段,由于基础医学教育与临床教学要求并不相同,医学院校在教学中难免出现理论与实践部分存在脱节现象,这并不符合医学改革要求,更不利于转化医学发展。为改善这一状况,完善基础医学教学,相关部门需展开新的尝试。首先通过运用问题学习模式,引入实际案例的方式,带领学生对案例展开研究,利用案例帮助学生内化学科知识,使他们能够将临床与理论学习结合在一起,保证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其次,加大临床教学比例,尽早地安排学生接触临床实际诊疗活动,确保学生在应对临床问题时,可以将实践与理论有效融合起;最后,结合医学热点与转化医学理念,组织有关的医学科研讲座与其他学术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起科研意识,为转化医学科研发展培养出更多专业人才。

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转化医学相关内容的阐述,使我们对转化医学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相关从业人员应认识到基础医学教育理念对转化医学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要对基础医学教育理念进行不断优化与调整,确保可以通过增强基础医学科建设与优化基础医学教育等手段,切实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保证国内整体转化医学水平,确保我国医学领域在世界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马宁,杨琳丽,张艳芬,等. 转化医学视域下的本科基础医学教学改革初探[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9).

[2]张琰敏,李潇寒,倪鑫. 转化医学在生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 基础医学教育,2015,17(12):1031-1033.

[3]冯聚玲,谢娟,赵磊,等. 转化医学理念下诊断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 基础医学教育,2016,18(9):732-734.

中医学形成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中医姓中”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其基本涵义是中医事业的建设应该遵循中医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当前中国的中医医院大量借用西医的诊断和治疗,出现了严重的西医化现象,越来越失去中医医院的本色,以致人民群众看病找不到地道的中医,已引起政府高层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中医教育和中医研究方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从现代中医事业发展的历史和中医事业西医化的演变过程分析中医异化的远因和近因、政策因素和学术因素、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和建设意见,以期使中医复归于“中”,使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真正具有中国特色,走“中西医并重”的道路。

关键词:中医本色;中医异化;中医改革;中西医并重

中医姓“中”,首先是针对当代中医医院失去中医本色(或称缺乏中医特色)、存在全面西医化倾向而引发的一种学术呼吁和社会反应。这一问题看起来是单纯的医学问题,其实由来已久,根子很深,牵涉面很广。它深刻地反映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向,提示了当今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识,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国家中不可低估的基础性作用。

1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近一百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有其深刻而复杂的原因。

西方文艺复兴以后,工业化和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门户洞开,西学东渐之风日益强劲。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中国知识界痛定思痛,进一步学习西方,以图变法自强。戊戌变法,洋务运动,都推进了向西方学习的进程。但核心问题是政府当局的主导思想对传统医学的态度。

辛亥革命建立起来的民国政府,是一个效法西方模式的政府,一切以西方马首是瞻。

1919年“五四”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提倡科学与民主,在摧毁封建体制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十年动乱,“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把他们打翻在地,再踩上一只脚,使他们永世不得翻身”,传统文化又一次受到沉重打击。

一个多世纪以来,对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成为中国社会民主与专制、进步与落后、革命与反动、科学与愚昧的政治分野。西方现代科学的定理、规范、制度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这显然使中医学在劫难逃。1912年,民国政府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决定,大专学校只设西医课程,拒绝设置中医课程。当时有一所培养中医的南京中医学校,当即被南京民政司强行取缔。为此,全国19省医药团体赴京请愿,遭到教育总长汪大燮两次拒绝。汪大燮说,“余决意今后废去中医,不用中药,所求(中医学校)立案一事,难以照准。”尽管全国上下舆论哗然,抗议不绝,但民国政府教育部废除中医的主张从未改变。1929年,民国政府成立了卫生部,随即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这次会议,没有让一个中医参加。会上抛出四项废止、限制中医药的提案,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打着“医学革命”旗号的余云岫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提案宣称:“废止中医,乃国之大计”,“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能向上,卫生行政一日不能进展。”提案通过的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起全国中医药界的强烈抗议。这就是中国医学史上有名的“三•一七”斗争。一直到1949年,中医药界集会、抗议、请愿、游行、罢市、绝食,为中医药之生存延续的斗争,不绝于史。这些斗争的内容,包括争取中医药的行医权、教育权、合法经营权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争取中医和西医平等相待;另一条是争取中医独立自主的行政管理权,反对中医从属于西医,反对神甫管理和尚。[1]

在崇尚西学,贬低中学;独尊西医,罢黜中医的大潮中,余云岫的观点最为明确。他把取缔中医提高到“医学革命”的高度。他写的《灵素商兑》一书反映了他对中医有过一定的研究。与余云岫相比,今天提出“告别中医中药”的张功耀先生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而已。从立法上“废止中医”,世界上是有过先例的。日本政府在明治维新以后,在医药领域采取“扶洋抑汉”政策,独尊西医,压制排斥汉医。到1895年2月,日本议会以105票对78票以27票之差否决了汉医界提出的《医师执照规则修改法律案》,从立法上否定了汉医的合法存在,使当时的一代汉医泣血祖茔,应时而亡。

民国政府取缔中医的政策因十年国内战争、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而无暇顾及,但西方科学主导中国文化的潮流依然奔涌向前,改造中医,异化中医,歪曲“中西医结合乃发展中医”之本意,宣扬“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医学发展的唯一道路”,这一切都成为“医学革命”之后驱。我曾经在1989年写的《坚持走自己的路》一文中说过:“今天的中医,已非昔日的原型,而是在自然科学全盘西化的潮流中,已经被挤压、被剥蚀、被扭曲、被阉割、被涂抹、被零售、被剽窃,甚至在相当程度上被异化了的中医了。”[2]

了解了中医学经历的曲折历史过程,今天出现的中医医院全面西医化的状况也就不难理解了。

2 力挽狂澜,迷茫于过度市场化之际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当时的卫生部少数领导干部依然歧视中医,认为“中医是封建社会封建医”,“中医只能起精神慰籍的作用”,“在西医没有普及以前,暂住保留它们,以后逐步替代。”并采取了一整套用西医知识考试中医、用西医标准限制中医,用西医课程培训中医以及不许中医开业、不许中医办学、不许中医带徒等行政措施。这些做法,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严厉批评,中央政府撤销了贺诚、王斌两位卫生部副部长的职务(正部长是民主人士、冯玉祥将军夫人李德全)。人民日报发表了“贯彻对待中医的正确政策”的社论(1954年11月10日),国家决定建立中国中医研究院,建立北京、广州、上海、成都四所中医学院,各地陆续建立了一批中医医院。可惜好景不长,上世纪60年代初生活困难时期,许多单位精简下放,一部分中医医院也被取消。不少人甚至提出要砍掉十多所中医学院,由于1962年5月卫生部中医司司长吕炳奎给周恩来总理写信呼吁“恳请保留各省市中医学院”,中医学院才得以保住。[3]

1965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从整体上重创了传统文化,打击了革命干部和文化人士,中医成为早期打倒的“牛鬼蛇神”。但随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发展“赤脚医生”和“合作医疗”,提倡一根针、一把草和大搞中草药群众运动,在客观上对恢复中医的农村基础起了一定的作用。十年“文革”甫一结束,中央于1978年9月转发了《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即(78)56号文件。邓小平在报告上作了批示:“要为中医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

1978年以后的20年,是中国中医药界解放思想,拨乱反正,重整旗鼓、努力振兴的20年。各地中医事业逐步恢复与发展。但当时,不少中医医院缺乏中医特色,人才结构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当时的卫生部部长崔月犁倡导和主持下,1982年4月于湖南省衡阳市召开了“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即著名的“衡阳会议”。

衡阳会议的主题就是“突出中医特色”,明确提出“中医医院必须坚持突出中医特色的办院方向”,“要把中医医院办成名副其实的中医医院,把中医学院办成名副其实的中医学院。”崔月犁在大会上说,“中医医院要有中医特色,不能挂着梅兰芳的牌子,唱着朱逢博的调子”(引者按:梅兰芳是京剧艺术大师,代表传统文化;朱逢博是上海音乐学院著名美声歌唱家,代表现代唱法)。这是近代中医史上端正中医医院办院方向、突出中医特色、防止中医走西医化道路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决策会议。崔月犁怀着“我们要在中医事业上有所作为”的宏大抱负,力挽狂澜,藉以扭转中医医院西医化的倾向。这次会议反映了崔月犁和中医界人士一道坚持中医姓“中”的原旨,甘冒一切诋毁和风险,逆着趋时的薰风,拨转中医事业航向的坚强决心,从而大大鼓舞了全国中医队伍的士气,为中医事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道路。湖北籍的全国著名老中医李今庸先生写诗道:“慧眼独具识杏林,岐黄殿堂一伟人。志在深山探宝藏,未暇顾及路不平。大智大勇倡特色,衡阳会议见精神。”

在衡阳会议精神的指引下,全国各地中医医院和中医学院根据会议决定端正办院方向,调整学术队伍,突出中医特色,加快建设步伐。1986年,国务院设立了国家中医管理局,加强了对中医事业的建设和自主管理。各地都积极落实“县县建中医院”的目标,中医工作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有明显提高。

中医医院突出中医特色,除了端正方向,建立制度以外,还必须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学术水平。当时中医医院最大的困难是中医急诊不如西医,中医给人慢郎中的形象。人们普遍认为,“西医看急性病,中医看慢性病。”有人讽刺说:“中医好,好在哪里?在病人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西医忙得不亦乐乎,中医只能站在一边闲着。”当时的中医院,使用中医中药的机率日渐降低。中医医院“白天是中医院,晚上是西医院(白天对门诊病人一般开中药方,晚上只有住院病人,病房多用西药);门诊(部)是中医院,住院(部)是西医院。因此,提高中医的急症能力,加强中医急诊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研制和改善中医急症用药,就成为关键问题。于是,对各级中医医院尤其是示范中医院提出了“中医药治疗率”指标,规定门诊和病房对病人使用中医中药的最低比例,当时要求“门诊的中医药治疗率不低于80%,病房不低于60%”。同时在医院分级管理的基础上,加强中医医院的专科建设和临床科研,有100个示范中医医院在突出中医特色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

当时我们认为,“中医特色的问题是中医医院的根本问题。中医院是运用中医学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综合医院。它首先是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和其它非药物疗法治疗疾病,当然还应该具有预防、保健、康复等等功能。就治疗而言,其诊断和治疗的手段是综合性的,治疗和预防的病种也是多种多样的。现在的问题是不少中医院功能单一,治疗的病种不多,大都偏重于慢性病和功能性疾病。治疗的方法简单,医生的本领不高,相反地在不少中医院大量采用西医西药,中医药治疗率很低。尤其是在病房,有的中医院中医药治疗率只有20%。一个中医院,如果治病主要靠西医西药,那算什么中医医院?中医药治疗率很低,意味着中医医院里的医生中医医术很不高明,至少是应用中医药的意识不强,信心不足。这不是小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医院的生死存亡、中医院有没有必要存在的大问题。我们分析了一下中医药治疗率低的原因,有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问题,有治疗药品不足,特别是剂型改革跟不上的问题,有治疗手段落后或单一的问题,有经济杠杆和物质利益驱动的问题,有认识问题和政策因素,等等,其关键是人员素质问题。我们从广东省中医院、长春中医学院附院、辽宁中医学院附院、天津中医学院一附院、上海曙光医院等中医院的工作来看,病房的中医药治疗率都达到了标准的要求。总结他们的经验,主要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是抓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提高,主任医师负责医疗质量控制;二是完善三级查房制度;三是认真执行各级医师业务考核标准;四是建立24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五是开展科研工作,订立科研指标;六是采取政策措施,留住退休的老中医,让他们在院内发挥余热。这些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推而广之。”[1]

这里有一个中医医院该不该增添西医设备的问题,我们认为关键是两条:一条是增加设备的目的是协助中医还是替代中医。现代诊断设备实际上是眼、耳等感觉器官的延长,西医能用,中医也可以用,主要看怎么用法,如果中医用来协助诊断、验证诊断,“心知其意不为其所囿”,一切设备都“为我所用”,而且从借来“为我所用”过度到创制“我之所用”,那并不影响中医特色。第二条是添置的是诊断设备还是治疗设备。诊断设备是可以借用的,但治疗必须中医化和中药化,而不能随意应用西医的一套去替代中医。当然更重要的一条,就是中医应该研制自己的诊疗设备,来提高“四诊”水平和医疗能力。因为我们有一个信念,“中医药的发展,应该是‘继承而不泥古,发展而不离宗’。中医药学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中医药学本身的提高,变成提高了的、前进了的、水平更高的、理论体系更完善的中医药学,而不是变异了的、溶化了的、被别的什么学科替代了的、只有形式没有灵魂的、名存实亡的中医药学。中医药学发展的遥远将来我们很难逆料,在可以预见的年代里,我想应该就是如此。”[1]

可惜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医疗卫生改革过度的市场化使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受到削弱,卫生机构需要依靠创收来负担70%的运营成本,政府补贴所占比例逐步减少,只提供不到国家医院总费用的10%。医院为了创收,只能赖助于“以药养医”,开大处方、做不必要的检查成为创收的重要方法,增添设备、改善设备成为增加检查费用的新途径。而医生的劳务价格,如中医的按脉、针刺、推拿,痔瘘和疮疡的简易手术,收入极低,“卫生服务职业的客观公正已被物质激励所替代,金钱侵蚀了卫生服务的充分性、安全性和社会价值。”[4]中医医院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与西医院一道拼设备,因为一个CT一次性检查的收益顶得下针灸100个患者的收入。于是中医医院在添置医疗器械的正当理由之外,又增加了潜在的理由,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中医医院的西医化。

如果仅仅是客观因素的推动,情况还不至于糟到这步田地。问题是有些负责任的干部本身对中医学学习不够,信心不足,见风转向,领导管理层面从主导思想上动摇起来。

第一种说法是全面否定衡阳会议,说衡阳会议对中医形势的“这些估计和判断是不符合科学和客观实际的。”[5]

第二种说法是“把中医医院突出中医特色的办院方向”改为“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给“西医为辅”留出巨大空间。他们批判坚持中医特色是“顽固保守”,“不顾现实”。他们抽去或歪曲“纯中医”的原意,讽刺“纯中医”缺乏时代感,说什么“世界上不存在纯而又纯的东西”、“纯中医”是不合时宜的复古言论。

第三种说法是“中医不姓‘中’,中医姓‘医’”。用医学的共性否定中医学术的个性,用西医学的一般规律否定中医学的特殊规律,从根本上取消中医医院存在的必要性。

第四种说法是“中医医院要对病人负责,不能吊死在中医一棵树上。为了救治病人,用什么医都可以。”把对病人负责与发展中医对立起来。为中医医院发展西医制造借口。他们不了解发展中医的目的就是为中国人民的健康多一种选择,其本身就是为人民健康着想。

第五种说法是“曲线救国论”。暂时引进西医,等中医医院有了力量再端正方向。这样想的人大都是衷于中医但面对现状无能为力的人,是无力回天的缓兵之计,在中医队伍里为数不少。

第六种说法是说“中医医院西医化有什么不好。”他们不了解兴办中医医院的初衷和中医院存在的必要性,实质上是不了解中医学本身。这是坚持取消中医、用西医改造中医的一种说法。

这些主导思想和舆论上的变化,与突出中医特色反其道而行之,使中医医院的阵地一溃千里。有一个时期,坚持中医特色受到讥笑,坚持中医特色的老中医受到讽刺和冷落,“衡阳会议”和崔月犁无人提及,坚持衡阳会议受到指责,难免提及也半遮半掩。中医药现代化成为“中医西医化、中药西药化”的代名词,也成为中医发展的唯一道路。远在1995年4月19日,我在襄樊召开的全国示范中医医院经验交流会上就提醒过大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潮中,在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在现代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中,在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方式的自由选择中,中医院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面临严峻的挑战与考验。尤其在那些基础很差,缺乏特色,管理不善的中医院很可能经不住大风大浪的考验而办不下去。即使是条件较好的中医院、如果领导班子不坚持中医的办院方向,中医药治疗率非常低,那么,‘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还挂着中医院的牌子,实质上办成了西医院。”[7]很可惜,这种情况已不幸而言中了。2003年春,我给江苏著名老中医朱良春先生写了一首打油诗,这首诗原来是唐•刘长卿的五言绝句《听弹琴》,我在每句前面加了两个字,改成了七言绝句。诗曰:“久闻冷冷七弦上,良医静听松风寒。岐黄古调虽自爱,可怜今人多不弹。”这是一个学生对老师发出的共鸣。

3 中医的本色和异化

中医学和西医学,其目的和任务应该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障人类健康。但学术体系有很大区别。首先是认识论不同,其次是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常常使医学偏离其目的,而偏离的方向、方法和程度也有不同。

中医产生于中国古代社会,它有更多的哲学思维和人文色彩,非常重视自然因素对人体的影响而主张天人相应,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它注重宏观地、整体地从运动变化中观察和矫治人体的生命变化。非常重视人体自身的内应力、应变力、免疫力、修复力与自愈力。中医的本色可以概括成三句话:

(1)“方技者,皆生生之具”(《汉书•艺文志》),医学是襄助生命健康的学问。

(2)“针药治其外,神气应乎中。”中医善于发现、依靠、保护、调治、利用、提高人体自身的防病抗病能力。

(3)“心知其意而不为其所囿”。中医也学习、接受现代科学知识,但一切都“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中医也解表、辟瘟、排毒、除恶,但都基于人体自身具有这种机制和这种能力,而医者正是发掘和利用这种能力。即使在解毒、排脓、结扎、割治的时候,也视其可解者而解之,可排者而排之,可割者而割之,同时给以全身和局部的医治。中医认为,人体得病以后出现的种种症状,如发烧、疼痛、血压升高等都是机体自身的抗病反应,不应该就事论事。所以中医在没有弄清病因的情况下,主张“见血莫治血,见痰休治痰”。所谓“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即其病在肺,其根在脾,知其标本,权以轻重。所以当代中医的异化,根本之点是重外因,轻内因;重理化,轻神气;重药物,轻内养;重拮抗,轻疏导;重医疗,轻护理。当代著名中医陆广莘先生说:“西医是‘努力找病,除恶务尽’;中医是‘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发掘人的健康力量,提高人的抗病能力。这代表了中医学的学术思想。

中医的异化是中国社会文化异化、思想异化的一部分,其具体表现:

教学方面:按西医的教学模式办学。文化课、基础课、临床课、西医课比例失调,全面倾向西医。课堂教学和师承教学基本脱节。传统医学教育中行之有效的内容与形式未能继承。

临床方面:仪器代替“四诊”,辨病代替“八纲”,成药代替饮片,西药代替中药,吊针代替护理。中医诊疗的特色大都丢失。

科研方面:中医研究基本上是用西医验证中医和取舍中医;中药研究以化学成份为主,基本上放弃性味功能归经的研究。

管理方面:现行卫生法规基本适用于西医,而不适用于中医和民族医。现行的中医药管理体制是医药分家、授权有限的“高位截瘫”的乏力型管理体制。

4 找回自信,按中医学的内在规律办事

最近哲学界和中医界有一种说法,共三句话:

“在工业文明的条件下,中医的削弱是必然的。”

“在科学转型的条件下,传统文化的复兴令中医大难不死,也是必然的。”

“中医的复兴很难,关键还在于中医自己。”

中医的问题,我一贯的主张是内修学术,外争权益。

中医确实存在政策问题。好的政策可以令中医兴,坏的政策可以令中医亡。有人讥笑中医靠政策吃饭,有人不同意中医需要保护。确实是这样,政策是有针对性的。因为民国时期有消灭中医的政策,所以解放以后才有扶持中医的政策。因为中医受到很大的破坏,所以中医才有保护的问题。在中国的特殊环境下,有了政策还存在是否贯彻落实的问题。如果不贯彻政策,还存在有无惩处的问题。近半个世纪来,中央和国务院的中医政策不谓不好,但贯彻执行中七折八扣,中医的命运仍然多舛。以“中西医并重”的政策来说,无论从工作力度,投资额度,发展速度而言,西医胜中医远甚。中医的政策呼吁实际上是弱者的声音。政策是保护弱者的。强者只有力量,不必呼吁。

因此,积几十年之经验,深知中医之发展,非一般政策所能解决,必须有立法保证。按中国国情,非一般之行政法规所能解决,必须既有人大立法,而且有组织保证。因此:

(1)中医必须立法。立法的基本内容是在《宪法》“发展现代医药和中国传统医药”的前提下,坚决贯彻“中西医并重”和“大力扶持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方针,从体制、机制、财力、物力各方面保证中医药的自主发展。

(2)必须建立完善的中医药管理体制,彻底解决20多年来中医药管理机构只有上层,没有基层,缺腿少手,长期“高位截瘫”的局面,管理机构的职能和人员指数必须到位。

(3)中医事业的发展必须政府主导,公益性质,增加投入。国务院应该有一个高级机构协调中西医药工作。

(4)根据中医中药结合的特点,实行中医药统一管理。

(5)中医的医疗、教学、科研由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归口管理,并保证得到卫生部、教育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

(6)中医药的医疗教学科研都应该坚持突出中医特色的方向。在大教育、大科技、大卫生中融入共性,突出个性,彻底改变从属地位,防止政策上“一个模式”“一刀切”。

(7)允许中医医疗改革直接对医保负责,不必与大卫生同步。

在中医队伍自身,要充满信心,自强不息,彻底改变“自我从属”的精神状态,提倡刻苦学习,全面继承,发展创新,有所作为的奋斗精神。坚持“中西医并重”,积极主动地承担“并重”的各项责任。

一是建立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相统一的、充分突出中医特色的医疗模式,改革医疗、护理、康复、病室管理、家庭病床等一系列体制问题,恢复中医诊治的传统优势,吸收现代管理的长处,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医疗制度和医院管理制度。

二是建立以人为本,医德至上,医术精进的中医教育体系,把师承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经典教育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以中医为本学习现代医学知识,为人民健康和发展中医服务。

三是中医科研从“研究中医”转变为“中医研究”。制订继承发展中医学的科研标准体系和科研工作规划,充分发挥中医传统科研的优势,从整体上研究中医的“愈病之理”和“防病之基”。

四是在医、教、研各有侧重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医教研一体化实践,允许各种学术流派百花纷呈,百家争鸣。

五是实事求是地对待中医标准化进程,中医临床和科研有可标准化部分,也有不能标准化或不宜标准化部分,还有不必标准化和不急于标准化部分,一切按中医的内部规律办事,防止抄袭西医的标准。

六是中医中药发展首先满足中国人民的内需。中医走向世界是中医学的弘扬,不盲目提倡中医药与世界接轨。中药现代化必须保持中药的性味功能和组方原则,首先实现中药制药技术的现代化和剂型的现代化,恢复和改进道地药材和传统药市,恢复中药学院建设,发扬中药企业的中药特色。

全世界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医学卫生界都在求索医疗改革之路。中国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中国的中医药事业必须遵循中国传统医药的内在规律。中国的中医问题只有靠中国人自己解决,任何借鉴外国的经验必须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就是在这样的世界潮流和中国国情中寻找和实现中医姓“中”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 诸国本.医门清议[M].香港:亚洲医药出版社,1998:64.

[2] 诸国本.医道与文采[M].香港:亚洲医药出版社,1998:67.

[3] 吕炳奎.吕炳奎从医六十年文集[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197-139.

[4]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中国:医疗卫生、贫困和经济发展[R].2006:23.

[5] 钱信忠.中国卫生事业发展与决策[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578.

(责任编辑:王尚勇)

中医学形成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一、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一)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二)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三)情绪的稳定性不断加强

(四)情绪的可控性不断增强

(一)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1、多样化的活动丰富了小学儿童的情绪情感 学习活动 交往生活 劳动、体育活动

2、小学儿童的情感进一步分化 相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小学儿童的情感分化逐渐精细、准确。 新生儿:兴奋 ―― 抑制

3、小学儿童的情感表现手段更为丰富 儿童对声音表情的认知发展情况: 以高兴、惊讶、恐惧、愤怒、厌恶、轻蔑等六种感情诵读“你这个小家伙真淘气”。 结果发现,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儿童声音表情的认知发展进入了正常辨认阶段。

(二)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深刻性是指情绪情感产生的原因所涉及的本质程度。

1、对儿童恐惧的研究证明 学前儿童的恐惧主要涉及个人安全和对动物的恐惧 。 小学生更多的是来自学校的恐惧,如怕学业不佳、考试成绩不好,怕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怕遭到同学的讥笑等等 。

2、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儿童的归因能力不断增加,愤怒的情绪开始逐渐减少,并更加现实化。 表现之一:面对父母因下雨而取消野餐计划的反应。 表现之二:引起愤怒的原因。 表现之三:表达心情的方式。

3、小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内化了社会规则和道德标准。 学前儿童喜欢某人是从具体的关系出发,而小学生在选择伙伴时更倾向于学习成绩好,经常得到老师表扬的学生。 比如:学前儿童喜欢谁不喜欢只要是从自我出发的“XX爱和我一起玩,我喜欢他;XX不给我玩具,我不喜欢他。” 而小学儿童学会从道德准则出发,确立自己的喜欢和不喜欢。 “我喜欢XX,因为他学习好好,我讨厌XX,因为他不守纪律。”

(三)情绪的稳定性不断加强

1、强度――易冲动、爆发快 一项调查显示,当问及一些小学生遇到被同学打时做何反应,有45%的孩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打他”。

2、速度――变化快

3、情境性――易受暗示 容易受到具体事物和情景支配 《十里长街送总理》

(四)情绪的可控性不断增强 小学低年级儿童可控性较差。例如:在玩得入迷时,会忘记做家庭作业。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情绪也很外显,情绪常常表露在外。 到高年级时,能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比如:班干部为完成教师委托的任务,会耐心、细致地帮助后进生。

二、小学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一)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

(二)小学儿童理智感的发展

(三)小学儿童美感的发展

(一)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 我国心理学者对儿童的道德感所进行的研究发现:

1、小学儿童道德感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2、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转折期;

3、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不同道德范畴的情感体验有所不同;

4、小学儿童道德感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5、自然的、直接的由客观现实引起的情感体验,以及具有高度概括性并带有激励作用的崇高道德观,对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儿童理智感的发展 有人曾统计了一个五岁的男孩一年内共提出了4043个涉及到25个方面的问题。 小学儿童的理智感表现在求知欲的扩展和加深上。 小学儿童学习兴趣的发展趋势:

1、从对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发展到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作业感兴趣;

2、从笼统的泛泛的兴趣,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的分化性兴趣;

3、从对具有事实的兴趣发展到初步探讨抽象和因果关系知识的兴趣;

4、阅读兴趣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普小读物;

5、从对日常生活的兴趣,逐步扩大和加深到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兴趣。

(三)小学儿童美感的发展 研究发现我国儿童审美发展的特点如下:

1、小学低年级儿童已能很好地欣赏动物塑像,而且与高年级儿童的感受体验十分接近。随年龄的增长美感欣赏能力还会逐渐发展。

2、在音乐美感欣赏上,小学儿童对流行音乐很感兴趣,对民族乐曲接触不多,而且缺乏人生的体验感受,无法引起内心的共鸣。

三、小学儿童积极情感的培养

(一)扩大知识面,提高认识水平

(二)创造情境,加强情感体验

(三)培养调控情绪的能力

(四)升华学生的社会情感,培养他们的同情心、羞耻心和自尊心

(一)扩大知识面,提高认识水平

一般而言,对低年级学生,采取讲故事、做游戏过程中容易获得知识,得到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 对中高年级学生而言,以介绍优秀少儿读物为宜,让他在读物中受到健康、向上的启迪。

(二)创造情境,加强情感体验 通过环境设置、角色扮演、气氛组织等实践活动培养小学儿童的情感。 比如:利用电影、电视创设情境。观后再组织评议,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或教师把原剧进行改编,以话剧形式出现,让学生扮演剧中人物,并进入角色。 也可以通过班级活动,如经常举行多样化的班会、少先队中队会活动、兴趣活动等。建立起一个洋溢着积极健康向上气氛的班集体。

(三)培养调控情绪的能力 首先,教师应教会学生善于调节情绪的强度,使他们学会用语词或理智防止或缓和自己不适当情绪的发生; 其次,要鼓励和发挥儿童的自觉性,养成自我检查与调节的习惯; 再次,需要丰富儿童的情感经验。

(四)升华学生的社会情感,培养他们的同情心、羞耻心和自尊心 培养同情心,要教育学生同情弱者、尊老爱幼,帮助苦难者,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爱护小动物,防止捉弄残疾人,虐杀小动物。 培养学生的羞耻心,主要是让他们懂得什么行为卑鄙,什么行为可耻,要启发学生对错误的内疚、后悔的情绪体验,要坚持正面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挖苦、讽刺、羞辱和体罚学生。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的途径是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和长处,即使是微小的进步,也要表场,但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成绩,表扬过分,以防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情绪的产生; 同时也要向学生提出期望和更高的要求,鞭策他们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此外,教师要帮助儿童克服消极情感。 小学儿童的消极情感主要有害怕、焦虑、妒忌感、自满和自卑等。 例如怕黑暗、怕老师等。 在生活中,对某些东西感到害怕,是正常的,但是有些害怕是完全不必要的,甚至有损于身心健康的,这往往与成人不正当的教育有关。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害怕的情绪。 讨论:

如何帮助小学儿童克服消极情绪? 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概述

二、亲子关系

三、同伴关系

四、师生关系

一、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1、零点接触阶段

2、单方相识阶段(注意阶段)

3、表面性接触阶段

4、亲密、融合阶段

5、漠视、冷谈

6、疏远

7、分离

二、亲子关系

(一)亲子关系的变化

(二)父母的教养方式

(一)亲子关系的变化

1、交往时间的变化

研究发现5-12岁儿童的父母比学前儿童的父母在教导儿童,为儿童阅读、与儿童谈话,与儿童做游戏的交往时间少了一半。

2、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减弱。

6岁以前,父母替儿童做出决定,6-12岁在父母的监督引导下做出决定,12岁以后儿童更多的是自己做出决定。

(二)父母的教养方式 四种教养方式:权威型、专制型、忽视型、放纵型。 权威型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是什么?

权威型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是积极肯定和接纳的,对儿童有明确的要求。 专制型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是什么?

专制型父母对儿童严厉、粗暴、缺少温情。 忽视型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是什么?

忽视型父母对儿童缺少关注与爱,很少提出要求和控制; 放纵型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是什么? 放纵型父母对儿童高度接纳和肯定,允许儿童自由表达思想和感情,很少提出要求和控制,偶尔对儿童提出纪律要求却不能坚持下去。 讨论: 父母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养方式,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

三、同伴关系

(一)小学儿童的友谊

(二)小学儿童的同伴群体

(三)小学儿童的同伴接纳

上一篇: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论文范文下一篇:地下水工程施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