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园论文范文

2023-09-16

数字化校园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随着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纵深发展,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暴露,为使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平稳、健康发展,数字化校园治理迫在眉睫。本文通过探究中小学数字化校园治理现状及问题,提出针对性策略,提升中小学数字化校园治理能力,改善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水平,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

关键词 数字化校园  教育信息化  治理  问题  对策

新时代我国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迅速,但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生,亟待解决。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因此,提升中小学数字化校园治理水平、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势在必行。
一、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内涵及治理现状

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1]。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是教育信息化,不仅是教育教学工具的革新,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治理体制的革新。

就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来看,数字化校园治理正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一是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初步完成,校园网与多媒体教室配置基本覆盖,教育教学与日常管理基本实现数字化,但尚不能满足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需求,区域、城乡、校际发展具有较大差异;二是一系列数字化应用平台投入使用,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比如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统一信息门户、数字图书馆等,但是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在中小学数字化校园治理中普遍存在;三是当前的数字化校园管理机制与时代要求脱轨,建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数字化校园治理机制是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四是中小学数字化校园治理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其治理机制尚不成熟,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治理理念,只重视形式主义的数字化校园管理。同时教育管理者、教师与学生等参与者对于数字化校园治理的认识与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严重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二、中小学数字化校园治理存在的问题

1.数字化校园治理观念陈旧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的是为学校教育服务,而当前的数字化校园治理重视建设与管理,忽视学校本身的教书育人功能,治理观念陈旧,本末倒置。教育管理者对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校园的重视和认识深度不够,治理观念亟待转变,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缺少组织领导、统筹规划。中小学数字化校园治理不仅是数字化软硬件设施的管理,也不仅是教学资源的管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字化校园治理使信息技术同教育高度融合。

2.数字化教育资源利用协调失衡

在当前的数字化校园治理过程中,中小学重视数字化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忽视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对于校本教育资源与公共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协调失衡且更新滞缓。有些中小学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重视校外公共网络资源的收集与整合,忽视校本教育资源的建设,使学校教育教学缺乏创造性;有些学校重视校本教育资源的建设,而忽视对校外公共网络教育资源的收集与整合,使多样化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利用失衡,同时数字化教育资源滞后,这使得数字化教育资源可利用空间较小。此外,学校也没有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师生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这使得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束之高阁,教育资源库名不副实,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教学作用,从而制约了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充实与更新。

3.数字化校园治理机制不够成熟

在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数字化校园治理机制尚不成熟,亟待完善。第一,统一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及治理机制亟待制定。在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治理中,存在严重的区域、城乡、校际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制约了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升。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除了經济发展不平衡之外,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数字化建设标准及治理机制。第二,数字化平台过多,缺乏统一规划。中小学在数字化校园治理之中缺乏统筹规划,盲目数字化,营造出数字化平台使用表面繁荣的景象,实际上使教职工的日常管理与教学工作更加繁重,严重影响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滞后数字化校园治理一体化进程。第三,数字化校园建设经费使用华而不实。由于国家对于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高度重视,相应的教育经费投入也大大增加,关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教育经费使用是否合理且真正使学生受益则有待考察。

4.专业师资队伍教育信息化素养薄弱

在中小学中,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缺乏对数字化校园治理的理性认识,没有认识到教育信息化之于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专业师资队伍教育信息化素养参差不齐。教师的教育信息化素养与教师的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年长教师对于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教育手段不甚了解,在信息化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困难重重,相对而言,年轻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相对较高,对于信息化教学的实际操作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此外,在教育教学中,虽然有一系列数字化应用平台及硬件设施,但如非学校硬性要求,教师不会主动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与数字化平台;在教师管理中,相关部门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导致数字化教育资源物不尽其用、教育教学墨守成规,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停滞不前。
三、提升中小学数字化校园治理水平的策略

1.制定中小学数字化建设标准,指导数字化校园治理

建立统一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研习政策,把握导向。认真研习国家、各省市及中小学出台的关于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治理的相关教育方针政策,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与中小学实践进展,统一思想,步调一致。第二,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中小学数字化校园治理是一项长期且庞大而复杂的工作,国家有关部门需要做好顶层设计,使数字化校园治理有章可依、逐步推进。但是通过国家相关部门顶层设计制定的数字化校园治理方案并不包治百病,学校之间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因此要依托已有的教育政策方针与各中小学的实践经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制定校本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及治理方案,指导数字化校园治理。

2.建立完善的数字化校园综合治理机制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制订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指导意见,优化教育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深化教育大数据应用,全面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支撑教育业务管理、政务服务、教学管理等工作的能力。”[2]因此,建立完善的数字化校园综合治理机制势在必行。

(1)强化治理领导体系的建设。中小学在数字化校园治理中应建立适合各自学校实际情况的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首席信息官)体系(如图1),负责中小学数字化校园治理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日常管理、评估检测等,推进数字化校园治理进程。

(2)重视数字化校园硬件设施及应用平台治理。硬件设施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而应用平台则是数字化校园的核心,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数字化校园基础硬件设施及应用平台治理。在数字化校园治理过程中,硬件设施的完善是首要任务。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需要统一规划、有针对性地配置数字化教学设备,升级学校网络质量,优化信息化教学环境,注重数字化硬件设施的维护与升级,保障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的正常运作。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由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数字化教育学习平台和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三类构成,集学校日常管理、教育教学等工作于一体,推动学校教育与管理向现代化、信息化、科学化与规范化方向发展。

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治理的核心是建立公共教育资源数据库,汇集校内外、国内外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数字化教育学习平台是以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为基础建立的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为一体的应用平台,包括网络教学平台、数字图书馆等,其建立使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不必束之高阁,建立起教师、教育教学资源与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數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可以实现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综合治理体系中的日常管理、教育教学、平台运营与维护等全方位的数字化管理,包括信息管理系统、办公系统、信息门户网站等应用平台。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开发可根据学校自身情况选择学校自助开发或者校企合作开发,保证日常运营与维护。同时在数字化应用平台治理过程中应与国际接轨,了解国际数字化应用平台的发展现状,加强对教职工及学生使用规范的培训,加强数字化校园治理的科学化、标准化、国际化。

(3)建立数字化校园治理评估机制。中小学数字化校园治理进展各不相同,又无统一的评价标准使各地区相关教育部门及学校管理者了解其数字化校园治理进展,因此建立统一数字化校园治理评估机制毋庸置疑。通过建立数字化校园评估机制,教育部门可以了解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数字化校园治理进展及区域发展差异,加强宏观调控,有的放矢。其次,学校也可了解自身数字化校园治理现状,激发学校治理积极性,加强数字化校园治理,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3.以教师为中心,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3]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是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关键因素,教师只有自身教育信息化素养提升才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数字化学习,这要求中小学高度重视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培训。一是通过组建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训练班,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教育信息化理论及实践方法;二是注重校际经验学习与交流,组织教师至数字化校园建设示范学校进行学习,开阔视野,取长补短;三是组建数字化教学科研团队,鼓励教师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相融合,将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探索数字化教育教学新模式,提升自身教育信息化理论水平与教学实践能力,推动中小学数字化教育进程。

4.调动各种力量,上下联动广泛参与

中小学数字化校园治理的成果最终服务的是全体教师,是全体学生,数字化校园治理不仅仅是教育管理者的工作,更是每一位教师与学生的责任,因此数字化校园治理需要全体教职工与学生的广泛参与。通过上下联动,教育管理者可以聆听到不同的声音,挖掘深层次的问题,强化全员协作能力,实现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全面、精准治理。

数字化校园治理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随着数字化校园治理的深入探讨与实践,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将逐步缩小,教育信息化水平将稳步提升。但数字化校园治理更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各方协作,吐故纳新、兼收并蓄,不断提升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让信息技术成为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万里鹏,等.数字化校园:21世纪大学的概念模型[J].情报科学,2004(02).

[2]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

4/t20180425_334188.html.2018-04-18.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edu.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2010-07-29.

【责任编辑  郑雪凌】

数字化校园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虚拟校园 技术手段

高校的数字化发展是時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高校作为为现代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必定要走在时代科技的最前沿,而虚拟校园就是我国高校建设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发展方向,对于重视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高校来说虚拟校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虚拟校园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技术上的难题需要解决,这也是数字校园建设得以进行的原因,笔者将结合今年来虚拟校园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虚拟校园的界定

什么是虚拟校园,什么样的校园建设才属于虚拟校园的范畴,这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从许多文献资料上可以发现,对于所谓的虚拟校园的定义很多,但是未能达成统一的以及那,仅从现有的技术研究和应用使用时间可以总结出,所谓的虚拟校园就是运用成熟的虚拟现实技术把大学校园整体数字化,虚拟化这需要通过强大的数据支持,并用先进的听觉视觉触觉感应设备将这些信息完美的体现出来,对于日常的使用者来说,就是能够通过计算机就对整个校园的情况有所了解,这种了解不同于原来的查询资料,图片,视频,而是能够在虚拟的数字化校园中进行畅游,即使与学校相隔万里也能够如亲临其境,一个完美的虚拟校园给人的感觉一定是真实的,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想象力,它是实际校园的反应但是又比实际畅游学院有更多的信息来展现。

虚拟校园的具体设计和应用面临着很多科学技术上的暂时难以攻克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它的目的就是为了推进校园的规划,优化整体的高校管理,辅助进行学校发展及决策,虚拟校园技术之所以能够收到人们的青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所代表的前沿科技,它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宽带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等现代互联网相关的科学技术都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想要做好虚拟校园要把技术发挥到极致。

二、系统功能分析

虚拟校园需要构建一个逼真的、具有 视觉、厅局、触觉的虚拟校园景观设计到的技术包含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宽带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等高新技术,把这些技术应用到虚拟校园的建设实际需要较高的整合能力,虚拟校园的核心就是能够为人们呈现一个仿真的,立体的,能够在虚拟世界为人们所“触摸”的世界,所以虚拟校园的建设核心技术就是三维显示技术,通过这种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结合使得人们能够进行远程漫游,人机交互等操作,体验虚拟校园的乐趣。

(一)三维显示

三维显示效果是虚拟校园建设成功与否的最直接体现,因为视觉是最为直观的,一般的虚拟校园的三维技术是DEM和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的,这样做能够迅速的把校园的现实地形重新显现出来,再利用一些较为专业的3D软件加入一些三维物体的模型就能够实现三维物体的直观立体显示,三维场景的质量直接关系显示的效果,一定要做细,避免应付差事。

(二)人机交互

实现人机交互是虚拟现实为人类提供服务的最重要方式,在实现三维呈现之后需要相应的传感器进行数据传输,能够让使用者通过各式的传感器得到虚拟世界传来的信息,而计算机系统能够了解到人类的需求,人与机器实现互相的“了解”。

(三)远程漫游

远程漫游并不是要使用这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观看,正好相反就是能够让使用者即使不在现场也能够创建一个与实地相似的能够真正的让想要了解相关信息的人体验到身临其境。

(四)空间分析

三维呈现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因为其优势在于能够用其强大的分析能力进行实际面积的计算,距离测量,拓扑查询等等。

三、虚拟校园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一)三维场景的建立及优化

三维场景的建设又叫建模,建模工作需要利用到三维技术,也是虚拟校园建设里最为基本的一部分,建模工作主要包含地面建模,建筑建模,植物建模三个组成部分。

首先是地面建模首先要看CAD的整体校园的平面图揭晓来一定要熟悉整个校园的大致规划和布局,把校园分成N个区域,主要依据就是遥感图像,再在MAX力进行基础建模,构建出基础的平面图。

四儿就是建筑建模,建筑是一个校园环境的最好体现,也是校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建筑的建模工作要求就更加的严格,精确度和逼真效果要达标,在MAX中进行模型框架制作的时候要尽量按照照片的文理进行贴图,力图体现出三维立体的真实感。

最后就是植被建模,校园中的绿化,树木,都是展现校园风采的重要方面,能够让校园更加的真实,需要重视。

但是,需要了解的一点就是校园虚拟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那就是虚拟程度的真实性与浏览的流畅性,因为虚拟程度越高对于计算机和浏览设备的要求也就越高成本更高,这就要求在建模的时候考虑到这一点,如何达到显示效果又能节省资金,最终要的是要找到质量与投入的平衡点,创造收益最大化。

(二)纹理映射技术

此项技术是现代计算机图形学力研究的比较重要的一个课题,也是进行虚拟校园建设中的最为重要的支持技术之一,其原理就是通过利用事先获得的纹理影像来确定三维景物表面的点与纹理影像中像素点的映射关系,并按一定的算法将纹理影像映射到三维景物上的方式,这样做能够最大限度上早呢更加虚拟校园体现效果,对虚拟校园来说很实用,大多数的技术人员也采用了这种方法,此项技术又可以具体的分为地形场景的文理映射和地物模型的文理映射。

(三)可见性优化

视图优化好需要讲虚拟的校园场景展现在使用者面前,要保证这一点需要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来维持,保证呈现的效果,在遇到复杂情况的时候要采用视域剔除和遮挡剔除来进行优化。

四、结束语

虚拟现实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事业当中,虚拟校园技术是虚拟技术的有益探索,对未来的虚拟技术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靳敏,郁宇.虚拟现实在学校建设中的应用[J].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07(02)

数字化校园论文范文第3篇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依托 ,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等,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俗来讲利用校园网为基础,以先进的信息载体(计算机等)为媒介,将校园内的有关信息资源数字化,实现网上软硬件资源共享,进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1]。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质文化,也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这样的制度文化,此外还包含了学校的学校历史传统、文化沉淀、学风、教风、人际关系、价值取向等精神文化。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学校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教学的各个方面,通过这些信息技术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开展对学校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创新及对外来文化的吸收,结合时代精神,促使学校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从而建设满足时代要求校园文化的过程[2]。

2数字化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数字化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堂文化这四个方面。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最重要也是最根本最持久的动力来源,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堂文化是数字化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2.1 全力构建厚重的环境文化

校园环境反映了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和形象,它潜移默化地传播了精神文明。学校应当用心构筑多元化的环境文化,让学生在其熏陶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学校可以利用数字化校园的设施,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比如,建立一个学生成长网站,由师生共同参与,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改变,包括心得、体会、成绩、获奖情况等等,鼓励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长处,用功学习。通过网络,学生开辟了师生互动交流的新天地,可以很好的构建新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2.2 全力构建创新的教师文化

随着时代的变化,教师要时刻紧跟教学要求,不断提升自我的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要发现和肯定教师的价值,建立了相应的人性化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为教师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即能适应教师并使其能不断地自我提高和完善的教育环境[2]。

2.3 全力构建多样的学生文化

多样的学生文化就是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优势进行多样化的发展。每个孩子的优势不尽相同,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特点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他们需要自由发展的空间,学校应当努力构建这样的空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2.4 全力构建互动的课堂文化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在校生活的平台,而课堂文化则是学校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教学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综合效应。课堂文化是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互动的一种体现, 它影响着教师教学活动的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在学校文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以构建新型课堂新型师生为目标,改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使其朝着引导、互动、创新、体验的方向发展,从而确保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激励下, 相互协作,自主探究,形成互动的教学文化,使课堂充满生命力。

3数字化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3.1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校园环境是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给人们的第一印象, 校园环境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着全校师生员工。学校要对校园里的建筑、绿化、装饰等进行精心的设计,以达到陶冶学生情操与培养学生思想目的。比如可以设立一些发人深思、激人向上的中外名家的诗词警句,从而实现启迪心灵、陶冶性情的目的。[3]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是要搞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学校应加大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教室与体育馆的投入,不断优化学生的活动环境。

3.2 充分利用现有的数字化成果

目前,现有的数字化成果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数字化校园资源的浪费与闲置。学校应当及时转变观念,提高数字化成果的应用意识,利用其优势,充分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天地。比如,可以利用校园信息平台,拓宽师生互动方式,让师生互动更为自然。大多数学生对老师有种畏惧感,有问题不敢当面请教老师。也有些学生,在家有问题时无法第一时间问老师,问题一旦搁下来,也就没了兴致。这时教师可以利用班级qq群构建一个在线答疑的网络平台。通过这个互动平台,学生可以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告诉老师,老师可以对此进行解答,针对那些共性问题,教师可以在第二天的课上进行全班性的解答。除了学习上的问题,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向老师请教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时间一长,学生与老师打成一片,师生文化相互交融。

3.3 加强老师的数字化技术培训

在信息化校园中,教师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学校要加强老师的数字化技术培训,打造现代化教学的师资队伍。教师的培训要经常进行,同时培训的面要广,不仅包括一线的老师,也包括学校的领导,共同努力,构建现代信息化的校园建设。其中,可以鼓励年轻老师积极发挥作用, 帮助一些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的老教师进步,并通过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带动提高全体教师的应用水平,从而更好地建设校园文化。

4结语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建设和完善提高的过程, 它应当好好利用当前的数字化环境,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应用数字化手段来建设新型的校园文化,从而更好的为素质教育服务。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互联网络正在无时无刻、无所不在地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促使其向着教育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新型校园文化的形成。本文就如何在数字化环境下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

数字化校园论文范文第4篇

数字化校园网络的总体结构分成四个方面:安防、教学、办公、个人服务。安防方面包括门禁系统、广播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管理人员使用管理员账号可以在校园网内任何一个计算机上登录这些系统。教学方面包括网上课堂、精品课程、在线考试系统等。依托这些系统, 部分课程可以实施以学生上网学习为主, 老师花费少量时间进行辅导的方式。另外教师也可以依托在线考试系统实施网上出卷、网上考试、计算机自动阅卷给分的无纸化考试方式。这都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 将教师从烦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 从事更有创造性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办公方面包括公文办公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和会议通知系统。这些系统根据登录系统的个人的账号自动赋予权限 (部门负责人、管理员、教师、学生) 。个人自服务方面除了提供E-mai1、VPN、BBS、VOD点播功能外, 还可以实现许多用户自服务功能。比如学生和新教工报到的全程自助服务, 新生只要拿着录取通知书, 就可以在网络上完成过去需要一整天的时间才能办完的各种手续。学生和教职工只要拥有一张ID卡 (一卡通) 就可以实现就餐、就医、校园出入、借书等服务。另外每个同学和教职工分配一个网络账号。利用该账号可以登录学校的各个系统, 并实现对ID卡的管理 (挂失、申请) 。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 引入自助防御系统。网络设备可以自动识别非安全状态的用户机 (中毒, 中木马等) , 并将其与校园网络自动隔离, 避免病毒泛滥、黑客攻击、信息丢失、服务被拒绝等隐患对整个校园网络造成的打击。实现校园全无线网覆盖, 特别是图书馆、办公楼、会议室、开放区域, 真正让师生们随时随地安全地接入网络。校园网统一采用以太网技术, 新建系统 (如安防、水、电计费系统) 也采用以太网技术并进行统一管理, 减少室外电缆敷设工作量和人员配置数量。数字化校园网络的总体结构分成四个方面:安防、教学、办公、个人服务。安防方面包括门禁系统、广播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管理人员用自己的个人账可以在校园网内任何一个计算机上登录这些系统。门禁系统可以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或管理员人工干预教学楼和办公楼以及宿舍楼的开放与关闭, 有些门禁也可由教职工用自己的ID卡刷卡进入, 系统自动进行记录并形成日志。广播系统除了实现定时自动广播外还可以对教学楼和办公楼进行特定时间, 特定内容的点对点广播。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校园网络传输监控图像, 管理人员可以在校园网络的任何一台计算机上实时查看校园内任何一监控探头的图像, 也可以查看历史图像记录。办公方面包括公文办公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和会议通知系统。这些系统根据登录系统的个人的账号自动赋予权限 (部门负责人、管理员、教师、学生) 。教学方面包括网上课堂、精品课程、在线考试等系统。依托这些系统, 部分课程可以实施以学生上网学习为主, 老师花费少量时间进行辅导的方式, 教师也可以依托在线考试系统实施网上出卷、网上考试、计算机自动阅卷给分的无纸化考试方式。这都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 将教师从烦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 从事更有创造性的教学和科研。个人自服务方面除了提供E-mai1、vPN、BBS、VOD点播功能外, 还可以实现许多用户自服务功能。例如一卡通自服务可以使用户在电脑上将银行卡中的钱转入自己的ID卡, 还可以用个人账号对ID卡进行挂失和申领。上网自服务采用网关登录方式, 学生和教职工在不安装额外软件的情况下, 只要将自己的电脑连入校园网就能打开登录网关的页面, 在正确输入自己的个人账号和密码后就能访问校园网和Internet。数字校园也可以实现虚拟校园。虚拟课堂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技术构筑成教与学的环境, 再现实际课堂教育情景。虚拟实验室, 是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和认知模拟方法创建出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环境, 供学生观察及操作其中的对象。在虚拟实验室中提供模拟而完整的实验环境、实验过程、实验结果, 使实验的进行不受场地、器材、时间、自然环境的限制, 为学生学习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虚拟图书馆, 是将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于图书馆各项服务中, 几乎所有的图书信息都能以数字化形式获得, 读者通过网络访问图书馆的文献数据库系统。虚拟考场, 是指由题库、考务系统、组卷系统、考试及监控系统、考试结果分析系统等组成的模拟在线测评系统。虚拟教务办公室的业务是调配学习资源, 组织学习活动, 总结教学数据, 及时、准确地反映教学现状、分析教学效果、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的规范化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认识的不断进步,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也有了很大进展, 特别是最近几年各所院校在网络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建设方面都有了大的发展。良好的网络环境使得校园网络应用系统和用户都达到了相当的规模, 初步实现了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和网上服务。相信在以后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 会逐渐完善, 早日实现物联网时代的数字化校园, 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平台。

摘要:本文对数字化校园建设在新IT时代的发展目标进行分析, 并结合河南工程技术学校近年来工作发展的实践, 提出作者的观点, 为制定发展规划、具体实施提供依据。本文提出, 在新的计算机信息时代, 具备现代网络化、智能化教学环境及教学科研资源库是建设校园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标志。惟有教师和学生都能通过网络, 快捷、方便、准确地学习和应用当今世界上已有的科技成果及正在进行的科研、工程技术进展, 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才能达到先进水平, 取得原创性的成果。

关键词:新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校园,物联网

参考文献

[1] 许鑫, 苏新宁.新一代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5 (1) :48~55.

[2] 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高等教育信息化情况报告, 2008, 10.

数字化校园论文范文第5篇

2、浅谈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建设

3、推进南京财经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几点思考

4、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现状与挑战

5、《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解读

6、可持续发展的数字校园资源建设与应用

7、数字化校园中高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8、数字校园环境下小学字源识字教学实践研究

9、保持数字化校园的旺盛生命力

10、普通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思考

11、北京部分区县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思路与进展

12、数字校园理想渐行渐近 我们带着思考上路

13、北京西城区开启数字校园之门

14、数字校园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研究与实践

15、数字校园建设应凸显教育的本质属性

16、以“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促学校信息化大发展

17、“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8、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

19、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及其应用

20、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21、中职数字化校园建设机制与应用模式探索

22、协同学视野下的数字校园建设

23、数字校园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24、教育信息化2.0时代智慧校园建设与研究新发展谢

25、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思考

26、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践研究

27、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

28、节约型数字化校园建设理念及实践

29、“数字化校园”推动教育创新

30、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31、区域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模式探索

32、基于精细化管理的数字化校园建设

33、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问题研究

34、高职院校数字校园研究的主题与内容分析

35、赋予教育信息化建设更丰盈的内涵

36、漫谈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

37、特殊教育学校“数字化校园”内涵建设与应用创新

38、中小学数字校园管理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9、BPR框架下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

40、数字校园建设的应用价值分析及应用路径探索

41、以教学服务为核心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

42、“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与应用研究报告

43、从机会均等到质量提升

44、论西部合并新建文科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困难和原则

45、以人为本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理念探讨

46、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 在探索中前行

47、高校数字校园的生态化建设研究

48、高校数字化校园应用推进策略研究

49、移动智能终端对我国数字校园发展的影响浅析

数字化校园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数字校园是衡量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为顺应教育信息化的潮流,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加入了数字校园建设的队伍中。对当前阶段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并对当前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关注的问题进行阐述。

[关    键   词]  数字校园;教育信息化;高职院校

一、前言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前进,教育信息化成为了学校发展的潮流。数字校园作为衡量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受到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的重视。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建设不仅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各学校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将促进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水平进入一个新的高度。2015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从国家层面推动了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数字校园的建设可按照规划与设计、建设与部署、管理与维护、应用与推广四个步骤进行[1],并且是在上述四个步骤的基础上不断评价与改进的持续优化和完善的循环过程。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对当前阶段高职院校数字校园的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过程中关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二、数字校园的概念

在我国,对数字校园概念的表述有多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清华大学沈培华提出的“数字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实验室、教室、设备等)、资源(如公文、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达到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的目的”[2]。

三、当前阶段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

数字校园的建设涉及范围众多,是一个需要分步实施的长期过程。通常数字校园的建设内容包括信息化软硬件环境的完善,主要体现在建设覆盖教学、管理、生活和服务的应用系统,及优化支持移动工作和学习的信息化环境。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总结了当前阶段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基础软硬件环境建设

1.校园网络环境建设

良好的网络是建设数字校园的基础,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将网络建设作为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的首要任务。校园网络的覆盖可以使校园内的任何人能够随时随地进行网上学习、网上办公、网上教学等,为学校数字化应用提供基础支撑,有效保障教学、办公、实训、服务等信息化业务的稳定开展。

2.数据存储容量的扩充

大容量的存储空间能够为数字校园建设和运行期间产生的大量数据提供技术支撑,为教学、管理等关键应用及数据提供物理保障。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建设数字校园的初期会升级校园数据中心,在扩大数据存储能力的同时,提高数据中心容灾和备份的能力。

3.数据标准的统一

数字校园建设的目的之一是实现数据共享。在数据标准建立之前,各高职院校中的各个业务系统都是独立建设,数据存储格式不一,数据之间无法实现有效共享,因此统一数据标准是实现数据共享的前提条件,也是各高职院校进行数字校园建设的必要内容。建设统一的数据标准可以提高业务数据的规范性、完整性和准确性,降低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成本。

(二)信息化系统集群的建设

1.建設综合信息服务门户

在数字校园建设以前,涉及学校教学、科研、办公等各方面的信息系统均由各部门独立建设,没有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各系统的业务和数据分布零散,无法共享,且在登录各系统时分别需要多次身份认证,师生使用不便,因此,各高职院校在建设数字校园过程中均会基于统一的数据标准,建设统一信息服务门户,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单点登录以及数据共享,整合各类分散的应用系统,建成学校的共享数据中心,解决因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无法互通共享的“信息孤岛”问题,使信息化转化为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的有力支撑。

2.协同办公系统的建设

协同办公系统将信息化深入应用到日常工作中,将学院流程化工作纳入到流程管理中心,实现全院业务流程的协同处理和审批,初步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校务管理模式。

3.校园移动服务平台的建设

针对移动设备在师生人群中的普及率已经远高于个人计算机的配备率现象,为了实现教师学生通过移动终端完成消息推送、事务办理等功能,建设移动校园平台是各高职院校建设数字校园必不可少的部分。移动校园平台能够面向教师、学生、校友和管理服务人员,提供基于不同角色的精准的信息服务,使各类人员能随时随地进行事务办理、信息获取等,能极大地方便校内人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三)教学信息化实现

1.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

为全面支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大部分高职院校建设了可供学生在线学习和互动的网络教学平台,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双向交互,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和范围,并且通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等主要问题[3],更好地保障因材施教,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

2.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

建设数字化的教学资源,推进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是当前各高职院校进行数字校园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表现为在建设校内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同时建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汇聚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满足职业教育混合式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实现教学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应用。

3.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的建设

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并达到上岗所要求的熟练程度,大部分高职院校建设了虚拟仿真实验室,为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及服务一线的专业人才提供环境支撑,实现教学实训的数字化、信息化,全面提升教学水平。

四、当前数字校园建设取得的成效

当前阶段的数字校园建设在提高学校的行政管理效率、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

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和使用有效地推动了教学模式的变革,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方面,学生可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学习校外的优质课程,使学校教育的空间和内容得到极大的扩展。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化应用环境,提高了学生的信息化思维和应用能力,顺应了信息化的潮流。

(二)师生在校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品质得到提高

在校内引入数字化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服务,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可通过手机和电脑进行各项服务,为师生带来了方便,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办公、学习和生活的效率,使师生在校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品质得到提高。

(三)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建设和应用数字校园,引导教师通过网上办公,同时支持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研修,使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保障了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四)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明显提高

协同办公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促进了学校管理工作实现全流程化,面向师生员工提供全过程的校务管理服务,同时,使决策信息和反馈信息在管理层和执行层之间快速传递,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五、高职院校在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新旧系统数据的统一与规范问题

在数据标准建立之前,学校中已经建立的信息系统拥有大量的数据,且各个系统中的数据库版本不一、存放格式不一,如何根据新建立的数据标准将这些数据集成到学院的主数据共享平台中,这意味着要将所有旧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清洗,针对这个问题,各学校应积极总结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利用校企合作优势,探索开发数据校验系统,自动检测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否符合学校的数据标准。另外,对未来要建立的系统,必须从学校层面上出台相关规定对其进行约束,使其数据遵守学校的数据标准,在不断扩大学校数据共享中心规模的同时,保障数据的统一和规范。

(二)数据的有效利用问题

数字校园建成之后,在学校的数据共享库中会产生海量的数据,学校如何运用这些数据为教育教学服务?如何进行大数据分析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如何利用这些数据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这些都是数字校园建设者和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4]。针对提出的这些问题,必须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发基于大数据的决策分析系统,才能更好地为学校的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提升管理及时性和有效性。

(三)数字校园中数据的安全問题

数字校园的特点是信息化和数字化,这就少不了数据的安全问题,各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国家信息安全的相关规定,通过增加WAF,防DDOS攻击等网络安全设备填补漏洞,对重要的信息系统进行登记备案、审查,构建全方位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确保数字校园的信息安全。

六、对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展望

数字校园建设是一项建设内容多、涉及部门多、覆盖范围广、建设周期长的庞大工程[5]。因此,数字校园的建设必须坚持面向业务应用,以应用的效果作为数字校园建设的评价目标。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好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制定合理的实施计划,强化数据资源的共享与使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的驱动作用,最终达到拓展传统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兰国帅,张茹,张一春.职业院校数字校园架构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7).

[2]沈培华,蒋东兴,王映雪,等.数字校园理论与实践[J].办公自动化,2002(4).

[3]徐明成.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4]刘晓洪,郎永祥.数字校园建设成果转化应用研究: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为例[J].商情,2017(5).

[5]况志军,李正凡,熊国良.数字化校园研究与开发[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3,20(2).

◎编辑 尚思达

上一篇:证件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贸易发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