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业范文

2023-11-28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业范文第1篇

答:古典经济学:经国济世、探求致富之路的科学。

现代经济学:研究利用稀缺资源满足各种需求、谋取最大福利的学科。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以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可能性为逻辑起点,研究人类整体福利最大化的科学。

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可持续发展)。P11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把人口、资源与环境三种因素综合起来,在可持续发展主线贯穿下进行研究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国际上通称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研究人口发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之间辨证关系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可持续发展。

3.中国历史上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渊源。P15

中国历史上表现出持续发展理念的思想渊源可以从忧患意识、“和谐”与“中道”思想、“天人合一”观念、绿色意识、互动共济的人伦观等方面进行概括和总结。

4.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P31

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2002年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5.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P35/37

定义: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内涵:在资源和环境支持的限度内,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运用和人类广泛的共同参与和合作,在保持生态环境可持续能力的前提下,尽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福利的最大化和社会公正。(换言之:它是要求在生态持续的基础上,运用科技手段,实现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它包含了四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生态持续、经济持续、社会持续和科学技术。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核心,社会持续是目的,科学技术是手段。P37)

6.可持续发展的原则P38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一般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

一般性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包括:再生性资源使用原则、污染排放原则、非再生性资源使用原则。

7.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P41-43

第一,人口是经济社会系统的核心,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归宿是为了人。

第二,人口规模的大小,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因素。

第三,人口质量的提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第四,人口结构的优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8.绿色GNPP59(看书上)

9.人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P71

(1)可持续发展问题随人口发展而产生(2)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是不断增加的人口及其活动(3)膨胀的人口及其对资源无度的利用是资源短缺的根源(4)调控人口因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

11.人口转变的定义:P75

人口转变(demography transition) :人口再生产模式的转变,由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

消长带来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呈现出一定规律性的转变过程。

12.孩子价值及其成本与效用分析P79(书本详细介绍)

微观人口经济学把孩子作为家庭的一种物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物品,孩子在社会、经济和心理方面对其父母及家庭表现出一定的作用,这就是孩子的价值所在。

孩子的积极价值表现:情感上的满足、经济上的贡献、对父母的激励、家庭的纽带和传承的载体。

孩子的消极价值表现:情感和心理的付出和损失、经济负担、机会损失、体力付出。

13.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的特点:P95

(1)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适度人口的多维特性。

(2)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不仅仅是指人口规模的适度,而且在人口的质量和结构方面也有其要求。

(3)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客观上存在这样一种趋势和要求,即人们不应该再在某一国家和地区范围内孤立研究该国家和地区的适度人口,而是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虑。

14.人口质量的定义和内涵:P97

人口质量(population quality)是人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通常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制度下,人们所具备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劳动技能以及身体素质的水平,也就是说人口质量是与数量相对应的、反映人口质的规定性特征的总和。

15.人口质量的测度:P100

在人口质量的测度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三个综合性指数:PQLI指数( 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指数是“15岁以上的人口识字率、婴儿死亡率及1岁人口预期寿命3个指标的平均值。即PQLI=(XLI+XMI+XYI)/3

HDI指数(人类发展指数):HDI指数由“预期寿命指数、教育指数及人均GDP指数3个指标计算而得。即HDI =1-(XLI+XEI+XWI)/3

ASHA指数(American Social Health Association): ASHA =(就业率×识字率× 预期寿命分值×人均GDP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 婴儿死亡率)

16.人力资本的定义:P106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指通过投资于教育、培训、健康以及迁移等方面形成于劳动者身上的非物质资本,即投资于人口质量产生的非物质资本称人力资本。

17.提高人口质量的途径:P110

提高人口质量的方法可以分为五大类:

第一是进行知识的研究和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导致知识积累增加的发明创造活动;二是知识的传播和应用方面的创新。

第二是教育。包括:一是由父母进行的作为家庭代际教育的非正式教育;二是由各级教育机构进行的正规教育;三是对劳动年龄人口进行的成人教育。

第三是培训。包括:一是在职培训,主要是企业组织的职业技能的学习;二是由家庭传递的技术和知识。

第四是健康。包括:一是由政府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二是由劳动者所在企业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三是在日常消费中保持平衡的营养;四是改善对人类健康状况有利的其他各种条件。第五是迁移和流动。包括:一是国内迁移流动;二是国际迁移流动;三是为产生高生产效率的迁移和流动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18.人口老龄化的定义P118

人口老龄化(Population ageing ):指在总人口的构成中,少儿人口比重和青壮年人口比重

降低,而老年人口相应增加的动态过程。通常当一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7%时,该人口就被称之为老年型人口,该国也相应地成为人口老化的国家。

19.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有什么特点?P118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达到高峰较早。二是我国正进入老龄化社会和经济不发展时期。三是我国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多重压力阶段。

20.人口性别比正常性别比:。P122

人口性别比(Population sex ratio):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中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各自所占的比例。性别比=男性人口数量/女性人口数量*100 ;正常的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在102-107之间

21.性别比偏高的影响

①儿童成长环境异常,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性格和习惯;

②就业性别挤压:可能造成劳动力市场供给失衡,部分适合特定性别的劳动岗位供求脱节; ③造成婚姻挤压现象。如果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现象持续发展,有可能造成适婚年龄人口婚配发生困难,必然产生婚配年龄差加大,由此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未来10年,8%的男性将找不到老婆)

④可能引发单亲家庭增加,离婚率上升等问题;

⑤可能造成针对女性的犯罪(如拐卖妇女)活动增加。

22.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型式:P128

同步型城市化(Synchronous urbanization);过渡型城市化(Transitional urbanization) 滞后型城市化(Hysteretic urbanization);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 )

23.自然资源的类型P171

从自然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关系的角度看,自然资源分为:耗竭性资源和非耗竭性资源。非耗竭性资源分为:恒定性资源:如太阳能;易被误用及污染的资源:如大气。 耗竭性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4.耗竭性资源和非耗竭性资源的定义P171

耗竭性自然资源(Exhaustible resources):指该种自然资源以一定量蕴藏在某地点,其存量会随着人们的开发利用而日渐减少,直至枯竭。

非耗竭性自然资源(Non-exhaustible resources):指自然界生成的数量丰富而稳定,而且几乎不会因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其开发利用而导致枯竭的资源。

25.可再生自然资源和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定义P172

可再生自然资源(Renewable resources):指资源本身在自然条件下可以通过繁殖、生长而实现自我更替的生物资源和其它一些具有动态自我更新特点的非生物资源。

不可再生自然资源(Non-renewable resources):本身没有自我循环生长的能力,随着人类的开发利用而日渐消耗减少的自然资源。

26.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P173

第一、自然属性。自然资源主要是自然产物,较少凝聚人类的劳动。

第二、系统性。自然资源存在于各种层次的生态系统中,它是生态系统和生态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区域分布不均性。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分布上依据地里位置和换进不同而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第四、多功能性。自然资源具有多种功能和多种用途。

第五、稀缺性。由于资源储存量有限,分布不均,自然资源稀缺;对于人口数量的增长趋势和人的无限要求,自然资源稀缺;现有经济机制下的经济增长的内在冲动使自然资源更为

稀缺。

第六、难以替代性。作为现代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基础的自然资源,整体上难以找到替代品。

27.水资源:P187:

“世界水日” :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 :1994年开始, “中国水周”时间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

28.循环经济的定义P198

循环经济( recycling economy)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

29.发展循环经济对摆脱资源困境的意义PPT6

(1).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2)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3).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4)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

(5)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30.资源价值评估的一般方法P206

(1)直接市场法:市场价格法、净价法、重置成本法。(2)替代市场法:旅行费用法、收益还原法。(3)假想市场法(意愿调查法)

31.不可再生资源的评估方法P208

一般的不可再生资源价值的评估构成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①资源采掘权益;②对资源耗竭的补偿;③对生态环境破坏的补偿;④对勘探的补偿;⑤资源发现权益。

主要方法有:底价法、收益现值法、市价法、拍卖法

32.可再生资源的评估方法P210收益现价法、轮作最优法

33.影子价格模型P211函数计算题(详见PPT例题)

1、影子价格的含义:假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某类资源应该具有的价格。

2、赋予自然资源影子价格的作用:➀使自然资源尽可能地产生符合社会需要的作用,实现最大综合效应;➁使社会生产运行机制的耗费最经济,达到最

小的总消耗。二者结合,促使人们实现资源的最优管理和使用。

34.能量定价模型P217书本

通过计算自然资源中所含有的总能量来确定自然资源价格

UVE = GNP/TEC

TEV = TE×UVE

35.四大资源的特点P219

(1)水资源(Water resources ):特点:总量多、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

空间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原因:降水量的时空分布不均。

(2)森林资源(Forest resources ):我国森林资源覆盖率低 ,分布很不均衡。

我国是世界上树种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森林资源总量相当丰富,有林地面积居世界前列,

而人均林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8,是世界上少林的国家(我国人均占有面积为0.107公顷)。

(3)土地资源(Land resources ):我国土地总面积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7.2%,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0.777公顷(11.65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4)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 :地质条件复杂,矿产资源丰富;某些矿产资源贫矿多,富矿少;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矿产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少,矿产资源形势严峻。

36.中国资源的总体态势

资源总量丰富,人均数量少;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大,配置利用不甚合理;资源类型多、品位低、开发难度大,浪费严重;呆滞资源多,开发投资大;

37.实现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P229

(1)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2)依靠科技进步缓解资源供求矛盾;(3)优化区域资源配置;(4)提高利用国际资源能力;(5)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经济体系。

38.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假说的定义及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P244

环境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倒倒U型关系。

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假说(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即环境污染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呈倒倒U型关系:经济发展初期环境污染程度较轻, 污染程度随着收入的增加而趋于严重,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环境污染反而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39.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的影响P250

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以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减排效应。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质量的变化方向是这三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即环境质量水平=F(A,B,C)

40.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P254

(1)环境质量下降引发环境与贫困的恶性循环,损害生产要素的质量;(2)环境治理成本降低经济增长率、影响就业;(3)严格的环境管理影响国际贸易中行业竞争力;(4)污染消减成本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41.环境问题的定义和分类P261

环境问题(Environmental problems):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分类:环境问题有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 次生环境问题又分为:生态破坏和污染两大类。原生环境问题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如火山、地震等,也称第一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也称第二环境问题。

42.当代全球性的环境问题(10大环境问题)P266

1全球气候变暖;2臭氧层损耗;3酸雨蔓延;4生物多样性减少;5大气污染肆虑;6森林减少;7土地荒漠化扩大;8资源短缺;9水环境污染严重;10固体废弃物成灾。

43.欠发达的环境问题(不发达与欠发达不是一回事)P269

表现(Expression):贫困与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成因(Reason):经济落后、战乱、社会不稳定等。对策(Countermeasure ):恢复增长,消除贫困

44.经济全球化对环境问题的双重影响(正面、负面的影响)P278

1、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环境合作,推动着环境的全球化管理 。

经济全球化必然伴随着观念文化和信息流动的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经济全球化拓展着国际环境合作,正在使全球环境保护制度化。

全球化刺激了各类非政府环境组织的大量涌现,形成了全球性的环境运动,推动着环境问题的解决。

2、经济全球化导致地球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

经济全球化把各类国家都卷入了资本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国家间和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极大地破坏了全球生态环境。

全球贸易自由化加速了地球生态资源前所未有的消耗,直接威胁着地球的生物多样性系统。

经济全球化使小规模家庭农业转向出口导向型种植单一作物的规模农业,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45.市场失灵的定义P287

市场失灵(Market malfunction ):市场在某些领域不能有效作用或能有效作用但是结果不好的情况。即市场机制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环境资源不适当配置。

产生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不确定性、垄断的存在、非对称信息、外部性、产权不清晰、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了解:政府失灵(Government malfunction)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46.外部性及其内部化(外部性的定义,外部性的内部化方法)P292-296

外部性(Externality) : 某个人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的个人或厂商的福利造成的直接的、非故意的单方面影响。而又未将这些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中。

将外部性内部化的方法:庇古税、私人谈判、公共政策方案、道德约束。

47.污染引起的外部成本P293

污染引起的外部成本=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成本。

48.污染消减的三大支柱P297

政府作用、市场作用、社区作用

49.怎样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P311

提高对环境保护盒管理的认识、发展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进行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决策和治理。

50.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

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

51.怎样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P355

(1)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的协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既充分利用了人力资源,实现了充分就业,又较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

(2)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的协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能够节约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并且不断开发出更丰富、更有效、更清洁的新资源。

(3)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和改善了环境,维持了生态平衡。

52.怎样实现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八点)P363

1、 发展循环经济

2、优化经济结构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4、推进技术创新

5、深化体制改革

6、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7、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8、构建和谐社会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业范文第2篇

培养具备肥料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具有新型肥料的设计开发与生产、现代施肥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监测、农业资源调查与规划、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基本技能,能在农业、肥料生产、土地、环保、农资等部门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肥料学、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学、新型肥料生产原理与技术、配方肥的生产原理与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监测、农业环境学、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等。

土地资源管理

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土地规划与评价、遥感与测量、制图技术, 3S技术、不动产评估等方面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国土、城建、农业、测绘等部门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规划、土地开发与整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土地管理学、土地规划学、土地整理工程、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基础与应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培养具备资源学、环境学和规划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3S和计算机制图应用技能,能在各级城乡建设与行政管理部门、城乡规划设计部门、资源环境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风景名胜区从事城乡规划与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城市规划学、城乡规划与设计、区域分析与规划、资源环境规划、地理信息系统、景观生态规划、计算机辅助制图设计等。

三、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阶梯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大学生“修身树德”行动贯穿始终,强化思想引领和为大学生成长服务,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三个计划、四项教育、五个目标、六大工作体系”的工作思路,打造精品的农大学生工作品牌。全面实施“雏鹰行动”计划、“飞鹰创新”计划和“雄鹰翱翔”计划,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近年来,先后涌现出以王洋洋(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和土管08-1班(省级先进班集体)为代表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学院连年被评为校“创新创业优秀组织单位”和“优胜杯”、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优秀团总支”。2008年7月1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以“从雏鹰成长为雄鹰”为题作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业范文第3篇

浅析农村人力资源与农村经济发展■

于炜晔张利阁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农村的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二者息息相关,如何做到充分地发掘农村潜在的人力资源,提高整个农村人口的素质,最终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是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 开发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村人力资源的普遍提高,如果将农村人力资源的巨大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加以合理配置,就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对于推动中国的农村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及问题

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历史原因,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面临一此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民受教育程度和综合索质与城镇化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不匹配;

2、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与人力开发成本需求不匹配;

3、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方法与发展的需求不匹配;

4、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我国人力资源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重大差距,我国的农村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结构是一种“小托大式”结构,高智能、高技术劳动力所占比重极小。“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是发掘农村潜在的人力资源提高整个农村人口的素质,为农村的发展创造条件,人力资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针对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推进社会卞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广大农民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基础

1.树立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新观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谁掌握知识多,运用知识的能力强,谁就会胜

出。人力资本匿乏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卞要囚索,而农村人力资本匿乏正是山于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观念还很淡薄,这势必会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广大农村劳动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谁投资、谁受益,投资早、受益早”、“科技致富”、“科技兴农”等观念,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扫清道路。

2.树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村教育新观念。

在改苹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农民正从传统小农意识中逐渐解放出来,融入商品经济的浪潮,但对人力资本投资的认识还明显小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不仅需要政策上的支持、财政资金上的投入,更需要的是农村劳动力本身对这一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和关注。可以通过农村广播、电视节日、乡村黑板报等形式,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理念的宣传,帮助农民认识到参加教育、培训等都是一种经济投资行为,通过参与人力资源开发可以获得更多的劳动报酬可以在本村发家致富的群体中树立典型,宣传科技文化在发 家致富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身边事例教育周围农民,使他们加深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认识。

( 二 ) 改苹农村教育体制,培养实用型创新人才是关键

1.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

应增加对农村的教育经费拨款,以减少农民的教育成本支出,吸引更多的人

接受教育,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根据世界各国义务教育普及的成功经验及中国的实际情况,应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尤其是要提高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强度。基础教育是一种正外部性比较明显的公共产品,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 促进人身发展等多种功能,投资教育能带来广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且会大于先前投资,形成良性循环。教育也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影响到劳动者索质和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我国日前农村教育状况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

力资源开发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教育投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

重要原因之一囚此,国家和地力政府应该多方面拓宽筹资架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同时,还要不断治理学校乱收费,保护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培养农村人才最直接、最现实的手段之一。日前,一要充分利用农村学校的场地优势大力加强农民中专建设,扩大农村职业教育规模;_要小断调整职业教育内容,加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确保农民真正学到所需专业技能,及时掌握新政策、新技术;三要举办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小断创新如专家现场指导、上门进行观摩学习,通过技校等力式对农民进行职业教育四要构建成人教育体系,对农民进行系统化教育

3.发挥高校的服务功能,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

务是高等学校的三大主要任务。

具体做到: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积极培养新农村建设急

需人才,对农村各级职业技术教育进行指导和提供帮助;“积极开展农业科学研究,以科技进步引领新农村建设,促进产学研结合,主动拓展为农村服务的架道和力法,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a.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定期举办农民培训班针对当地资源开发、产业结构等特 点,兴办与农村经济紧密联系的各类农闲培训班,建立一套完整的实用技术培训网络,对农民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据有关力面的调查,日前有701:5%的农民希望进行农业知识培训,有4612%的农民希望进行现场培训与学习,因此,农民培训工作要下力气做到培训进村,科技入户,聘请有关专家利用田间地头针对生产实际进行讲座,现场指导。

(三)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是保证

1.加强领导,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在实际工作中,要搞好规划,统筹安排,„常抓不懈,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有条小紊地进行。一要营造农村人才成长与创业的适宜环境,培养和发现农村中的优秀人才,建立起

人才奖励机制,完善对农村经营大户和农业企业的保护制度。二要不断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各力联动,在农村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吸引、留住优秀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2.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实现农村人力资源最优配置一要

坚持以市场配置人才为原则,建立制度,允许农村人力资源合理流动,以市场为中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实现人力资本市场化。主要规范农村人才市场,在农村建立起功能完善、机制健个的人才市场和门类齐个的人才库,小断挖掘农村人才开发网络,在调剂人才余缺,输送农业急需人才以及培训等力面提供有效帮助

(四)优化人力资源 .促进经济发展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业范文第4篇

【摘要】生态治理是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当前我国资源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求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开展生态治理。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把生态治理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既有利于推动生态法治化进程,也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生态治理 生态文明 依法治国

当前,我国资源能源日趋紧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以及生态系统逐年退化的严峻形势表明,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加大生态治理力度。生态治理作为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必须以法治为保障,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这既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保障。

开展生态治理必须做到科学立法

完备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是生态治理的必要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以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这对于加强生态立法、依法开展生态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生态治理的主要对象是生态领域,涉及的却是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加强生态治理必须建立健全人口资源环境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为生态治理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础,为生态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生态治理方面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早在1978年,中共中央在批转国务院环保领导小组工作汇报时即指出,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乃至生态治理等工作逐渐得到有效开展。我国既有的法律法规体系为生态治理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较为完备的生态治理立法体系,不仅是中国环境事业法制化的根本体现,在实践层面上,也大大促进了生态治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从而使生态治理得以在法律制度的规范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尽管我国有关生态治理的立法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第一,立法理念上,仍然存在事后弥补型的立法观念,并且对于生态的优先地位认识不够。这是环境法治建设工作中最为基础的一环,因此,需要予以改进。第二,基本法缺失,对于生态治理进行系统保障的基本法律尚未出现,更多的是各个领域的零散性法律,这就容易导致法出多方,执行困难。第三,配套法律不健全,尚未形成完善的生态治理法治体系。

针对目前我国生态治理的立法现状,以及对于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予以保障的现实需要,未来,这方面的工作还需大力加强。在原有法制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完善涉及生态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往的环境保护法律多为事后弥补式法律,今后,环境治理立法应更多地向预防式立法方向转变,积极推动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生态和防灾减灾等方面实现立法,从而不断完善我国生态治理的立法事业。

2006年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包括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尤其指出要“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守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事实上,这就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即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以及行政手段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同时,这也是开展生态治理的基本策略。建议将生态文明上升到国家意志的高度,用宪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推进环境权益入宪,保障人民群众权益,为解决环境群体性事件提供法律依据。只有转变思路和工作方法、以先进的环境立法指导思想开展环境法律体系建设,才能为生态治理提供正当的、合法的、科学的、有效的保障。

为了进一步完善治理领域的立法工作,我们还必须科学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西方国家经历了几百年的工业革命,既有过严重污染的历史时刻,也有着环境立法和治理生态的宝贵经验。在环境法治工作方面,国外的经验曾为我国环境立法提供过有益的启示,例如,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中就曾经借鉴了一些发达国家的有关立法经验。因此,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我国的资源环境立法是可以汲取国外的有益经验的。

开展生态治理必须做到严格执法

生态治理必须严格执行我国目前已经颁布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有关部门要依法行政,秉公执法,决不能在生态治理的过程中徇私枉法,侵害公众环境利益。

目前,在实际的生态治理执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一,适用法律法规不准确甚至错误,执法程序不规范甚至违法。这是影响环境执法不规范、生态治理效果不显著的根本原因之一。第二,自由裁量权存在滥用现象。例如对一些开发园区或企业的监管不力,使之长时间处于监管失控的状态。第三,经济主体或公民对于环保行政执法认识不够,或有意逃避,甚至阻碍环境执法,从而导致一些环境执法操作困难。这些问题如果不正视、不纠正,开展环境保护、实施生态治理就无从谈起。因此,开展生态治理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生态治理执法过程中所出现的这些问题,既有制度因素,也有实践因素。针对当前生态治理执法领域出现的问题,必须做出相应调整。第一,要确立和推行各级领导干部考核新指标。加强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类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将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建立重大资源事件和破坏生态环境案件的责任追究制度。提升领导干部保护资源环境的理念,促进生态治理工作严肃开展。第二,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打击侵犯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违法行为。以往环境执法力度较低,对违规排污企业的法律震慑力不强。2013年,环保部对华北地区工业企业进行废水去向和污染物达标情况排查,有88家企业被处以罚款,罚款总额613万余元,平均下来,每家企业罚款还不到7万元。这种“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状,让排污企业肆无忌惮,在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不断侵害着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自1996年以来,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逐年递增,“十一五”期间,信访当中涉及环境诉求类的高达几十万件。环境群体性事件爆发的表层原因较为复杂,如,公民觉醒的环保意识与淡薄的法律意识的相互交织、公民利益诉求渠道不畅、地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机制与危机应对机制的不完善等等;深层原因在于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对于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尤其是生命健康的侵害。如何有效减少环境群体性事件,除了地方政府转变发展观、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以及健全应急管理机制等以外,还要在法治层面下功夫。就是要加强环境执法的力度,强化环境监管,建设长效机制。2014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强化了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亦强调要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2014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部署全面加强环境监管执法,严惩环境违法行为,有利于进一步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新的环保法。此外,在这方面,还应建立相关部门间协调平台,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建设。促进各项专项生态治理法律尤其是《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的应用。对于违反资源环境保护、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等务必进行严厉惩治,加强这一领域的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第三,加强生态治理进程中的执法监督检查。各级人大和司法部门要加强对于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监管力度,实行责任制。尤其要加强对于环境执法活动的监督工作,排除对环境执法活动的干预,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惩治环境执法腐败现象,使生态建设在有效的监督机制下开展,从而维护生态治理严格执法的客观环境。

只有加大环境执法的力度和效度,才能真正落实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开展生态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开展生态治理必须做到公正司法

公正是法治的基础和生命线。开展生态治理,必须推动生态治理司法的严格性和公正性,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让人民群众在环境法治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实现生态治理的公正司法,必须加强和规范针对环境刑事犯罪的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统一法律适用标准。以往在环境执法领域处罚畸轻畸重、自由裁量权过大等情况,在滋生司法腐败的同时,致使很多单位(个人)敢于铤而走险,忽略生态和公众利益,超标排污、在自然保护区内违法开发、违规采矿并破坏资源以及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等案例频现。因此,必须在法律框架内,提高处罚标准、明确违法情形、规范处罚幅度,依法严厉打击破坏资源和环境的各种行为。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对刑法规定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做了进一步完善,不仅扩大了污染物的范围,而且降低了入罪的门槛。为了确保法律的准确统一适用,2013年6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界定严重污染环境的十四项认定标准并明确了从重处罚的情形,从而有利于在依法惩处环境污染刑事犯罪的过程中,实现司法的准确和公正。

实现生态治理的公正司法,还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公众参与,为民众维权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通过建立专门的环境诉讼机制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扩大环境诉讼的受案范围,加强对于公民环境权益的司法救济。环境权益是涉及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利益,因此,必须在执法、司法以及社会治理等各个层面协同推进,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2014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要求建立环境污染受害者公益诉讼制度,有利于保护其合法环境权益。同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并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其中规定,对已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依据民事诉讼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可以依法提起诉讼,符合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由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涉及人民群众的根本环境权益,因此,必须予以合法合理解决,避免行政权力过多干预,保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

只有公正司法,加强环境法治的司法建设,才能在杜绝资源环境领域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同时,保障人民群众环境利益,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开展生态治理必须做到全民守法

有法不依,则生态治理难见成效。在不断完善立法、执法、司法工作的同时,必须牢固树立守法、知法理念,促进生态治理主体与相关经济运行主体和公众依法行事,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的环境权益。

就政府来说,必须依法开展生态治理,为全民守法营造积极的客观环境。政府作为生态治理的主体,要积极维护生态治理的法律环境。同时,要正确处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正确认识行政命令与经济手段的关系,尽管生态治理需要政府的科学规划与规制,但是,政府仍应扮演好其“敲钟人”的角色,应以市场经济手段为主,行政命令为辅,促进相关主体在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下自觉、有序地运行,形成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氛围。第二,积极贯彻《行政许可法》,在法制轨道内行使行政权力,避免权力滥用。领导干部要在学法、知法、守法方面起表率作用,决不能知法犯法,甚至阻挠相关部门进行执法。政府应带头贯彻执行相关法律,在相关领域,如办公空调、用车、办公设备等,要本着节能减排的原则进行使用。此外,在政府采购方面,要积极推行绿色采购,避免重复性采购、浪费资源等现象的发生,在节能减排方面起到表率作用。第三,积极营造守法环境,着力解决当前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难题,严肃查处破坏资源环境者的行为,保障守法者利益。只有在法律体系内依法行政,才能为生态治理提供稳定的政治保障。

就经济运行主体来说,必须依法开展经济活动,为生态治理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法律是促使外部问题内部化的最佳途径,严格依法行使可以避免环境问题外部化的出现。经济主体同生态环境关系密切,后者为前者提供各种资源以及新陈代谢的场所,前者的行为直接影响后者的质量。经济主体是生态治理的关键,对生态治理的成果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经济主体必须在法律框架下运行,依法开展经济活动;贯彻生态理性于经济活动之中,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开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新技术并应用于经济活动当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知法守法是根本,也是经济主体开展活动、实现持久发展的保障。目前,尤其是要防范由于经济运行主体违法经营带来的环境污染所引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政府不能充当违法经济主体的保护伞。

就公民个人来说,必须知法守法,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营造生态治理的社会环境。一方面,公众知法守法,有利于提升全社会的法治氛围,对于法律秩序的形成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极低,公民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观念对于生态治理来说极其重要,这是公德层面的;如果公民能够遵守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在法律层面上做到人人自律、人人守法,则生态治理就具有了良好的民间基础。另一方面,公众环境意识的觉醒和维权意识的提高,对于政府生态治理意识的培养、生态建设能力的提高也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促进公众守法意识以及环境保护理念的树立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将相关法律纳入到普法教育和素质教育中,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法律意识。教育主体应是多元的,教育内容应是立体的,教育方式应是现代化的,从而为生态治理提供良好的社会土壤。

全社会都知法懂法,依法办事,是生态治理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只有政府、企业和社会(个人)都能够做到知法守法,在法律范围内开展活动并有意识地维护生态环境,生态治理才能够顺利、有序地进行。

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对于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具有引领和规范作用。可以看出,随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进一步落实,依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这要求我们在开展生态治理的过程当中,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依法治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从而不断增强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谋求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生态共享问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FRF-BR-14-017A)

责编 /王坤娜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业范文第5篇

摘要:一场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凸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文化意义。而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所表达的天人合一宇宙观和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观,对于我们合理求解人与自然关系仍然具有重要启示。顺应自然作为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的重要原则,其所彰显的中国智慧是不言而喻的。它启示我们要摈弃功利态度,与自然之间互养相成;要自觉培养一种节俭、自律、富有人文情怀的生命观;要居安思危,增强环境忧患意识,优化人类的现代生存观念。

关键词:中国精神;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生命

DOI编码:10.19667/j.cnki.cn23-1070/c.2021.02.006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秩序,也改变了世界的发展节奏。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受到重大威胁,世界经济与政治秩序正遭遇严重冲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政府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举国上下同舟共济、坚定信心,迅速汇集各方力量,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经过全体国人的艰苦努力,我们的疫情防控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我国的经济社会秩序正在逐渐恢复。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所取得的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充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自觉担当,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此严峻形势下,我们应当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凝聚共同意志和力量,拿出更大决心和行动。全世界各国应淡化意识形态之争,深化抗疫协调交流合作,争取早日战胜疫情,构建人类更加美好的世界。

反思有利于进步。这场空前的抗疫防控阻击战,也许会给我们每个人带来太多的思考和启示。尤其是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们,更应该痛定思痛,深化理论的自觉意识,特别是努力结合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精华,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人类现代性的进程与危机,以期助力国家总结疫情的经验与教训,进一步提升我们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水平,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贡献。

一、解读“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内生动力,它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进程和积淀中逐渐形成的,集中彰显着本民族的特色和本质,因而体现和表达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与凝聚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灵魂。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的集中表达,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华夏各民族的理想信仰、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的文化浓缩,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创造的原生动力。

从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看,中国精神的核心价值诉求就是《周易》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众所周知,在中华文明史上,《周易》被称为万经之首、大道之源,因为《周易》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框架。而这两句话,分别出自“乾”“坤”两卦的“大象”。“乾卦”象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象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坤》两卦是《周易》中唯一的纯阳和纯阴之卦,既代表了阳之范畴与阴之范畴,又代表了不同于人类社会生活系统的“天”与“地”两个概念,最终所谋求的是天人合一之文化境界。

“天人合一”的信念是中华文明创生的大前提,我们甚至可以说,以“天人合一”为主导的中国“和合”文化,是中华人文传统的基本信念和主要基调,是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2014年5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现实生活实践中,“天人合一”集中体现于人与自然的统一上。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与自然之所以能够“统一”,究其根本,源于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来源于自然,因此“人道”不可能与“天道”相冲突,毋宁说人性是物性的绽放,人道是天道的赓续。恩格斯在其著作《自然辩证法》中曾经强调:“我们的主观思维和客观世界遵循同一些规律,因而两者的结果最终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须彼此一致,这个事实绝对地支配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这个事实是我们理论思维的不以意识为转移的和无条件的前提。”人作为万物之灵,在其漫长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对自然的认识与把握也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人类只有深切地意识到与自然的相互印证、互养相成,才能够真正达成人与自然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也是马克思所强调的“彻底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的价值诉求。

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哲学中,“天道”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独立于人伦世界的纯粹“自然”观念,而是被把握为一个含蕴至善价值规定的本体或万物统一体。人是可以通过“尽心”“知性”而达到“知天”的,在人性或人道中内在地就拥有天道,因而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则必然是一种以人性或人存在目的的实现为前提的“天人关系”,而其最终的指向性必然是天与人的合一。

在中国哲学看来,大自然的运行刚强劲健,有其固有的周期与规律,有道是“天行有常,不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宇宙在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奋进前行。《周易·系辞》指出:“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认为无论是人还是自然都是秉承了天地之大德而生成的,因此人要力求做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孟子进一步提出了“性天相通”的观点,认为“上下与天地同流”“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世界上的各种事物之理是由“天”而赋予“我”的,人们只要自觉做到尽心养性,就能够认识把握自然,“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道家更为明确地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主张“顺应天道”“无为而治”。《老子》第七章讲“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此处的“不自生”意指不自私其生、自营其生。生命是在与“他者”的相互成就中绽放的,因而,“生命”与“自然”具有着天然的亲缘性。而儒家认为“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天就是道,就是自然规律,是天地宇宙万物生化运行的机理,所以需要依“天道”而行,与自然同道。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体现在人对“自然”的态度上。如果说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那么西方文明则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作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信念。这一点在现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进展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尤其是工具理性的滥觞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人们对生命的感受日趋经验化、物质化。以当代西方社会为例,在科技文明与资本经济结构的冲击下,人们的传统生活根基正遭受严峻挑战,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生产日趋专业化,消费日趋大众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加快。人口的大量迁徙流动导致人际关系的表面化,使得个人的生活方式日趋受制于整体的社会结构,让人们越来越难以把握外在世界,越来越难以确立真正的自我。在此种复杂且无法捉摸的状况下,个人便无从确立自身的生活原则。而科技文明本身所特别强调的又是技术,当个人的生活为外在的分裂世界所瓦解时,个人便丧失了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活原则,从而被物化了的存在所淹没,人的内心世界亦没有一个追求自由的向度,注重物質而忽略精神,注重当下而放弃将来,最终造成这样一种现实:生活技术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原则。在这种工具理性的狂风下,一般人在生活上只问“如何”而不知“为何”,只问如何生活,而不问为何而生活,人生逐渐失去了庄严的目的。

而天人合一的核心内涵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主张天人协调,追求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相类相通,以达到统一。中国哲学强调只有在“天人合一”的前提之下,去展开人的文化创造、展开人的生命与奋斗,这个世界乃至个人才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毋宁说就是“天人合一”理念的实践展开。天道刚健,君子应当以此为楷模,自强不息。华夏民族栉风沐雨,一路走到今天,既有艰苦卓绝的奋斗,也有忍辱负重的前行。作为君子,既要“善利万物”(道家),还要“厚德载物”,即以自己宽厚的德行去承载万事万物(儒家)。这是知与行的统一,既深刻体认这种精神,更要身体力行地加以自觉实践,如孔子自述“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坎坷而信念弥坚,饱经磨难而斗志更强,正是得益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一深层精神信念的支撑,这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与灵魂。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灾难中所积聚成的强大实践力量,正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突如其来的疫情,唤起了全体国人心怀天下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情怀,无数人秉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守望相助,勇于担当,共克时艰,从磨难中奋起,在磨难中成长。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但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并没有随着岁月而褪色,它必将对于未来中华民族的生存、延续与发展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中国精神所彰显的自然与生命

当前,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警示着人类社会正在面对一个新的共同威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布报告称:“2019新冠肺炎病毒是自联合国成立以来我们共同面对的最大的考验”,呼吁全世界共同行动,采取果断、包容和创新的政策行动,来解决这一危机的负面影响并减轻对人类的打击。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古老问题摆在人们面前,也再一次提醒人类:人的生命在浩瀚的宇宙自然面前是何等的无助、何等的脆弱。尤其是在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人类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今天,如何让人文精神照亮时代危机的重重阴影?人类应该如何去对待生命、对待自然?

时代的紧迫性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在这一语境下进一步去体味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恩格斯曾经意味深长地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取消了。”

的确,今天人类所面对的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文化世界”。“人与自然的矛盾”似乎越来越让位于“人与文化的矛盾”,文化铺天盖地包围着人类。因此,以反思人的文化世界为主旨的“文化哲学”成为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哲学思潮。但是这绝非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被遮蔽了,绝非意味着人类可以挥舞文明的解剖刀肆意对自然进行征服和改造。早在1991年,笔者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文化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意在说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理解,是现代人类文化自觉的重要结果。因为人类文化的突飞猛进,展开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对立、冲突乃至和谐,人类只有真正达成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自觉意识,才能把握真正的人文精神及其价值诉求究竟是什么。也许这种历史的进程是必须的,否则人类便无法跃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在这方面,以“天人合一”宇宙观作为出发点的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源。中国文化自有史书记载以来强调敬畏自然,倡导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如孔子讲君子有三畏,即“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首要的就是“畏天命”,天命是超人间的主宰者,万事万物乃至于人的一切行为均需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在孟子那里,心、性、天三者的内涵与意义是相互通融的,因为在天人合一的框架下,尽心即可知性,知性也就能知天,心性本指向人,既然尽心可知性,则知性又能知天。《庄子·天道》篇中讲:“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道”也就是大自然的规律,既不可抗拒,也不可改变,因此必须敬畏自然、敬畏天地,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行事。宇宙自然充满了神秘感,它每时每刻都在创生着新的灵性,孕育着新的生命。中国文化从未将人看作完全孤立于自然的存在,也从未将自然视为纯粹的客体,而是坚信自然给予人类以生命,人类也在自然中成长,并在对自然的敬畏中获得生命自我的确证。人类和各种有生命的物种原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借助大自然的赐予求得生存与发展。因此,自然界既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又是维系物种生命活动的必要环境与条件。

人类起源于天地万物,是天地的派生物,所以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莊子讲“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庄子·达生》)。孟子认为,人性作为生命之根据,它由“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所构成,而这四心又对应着四种道德,即“仁、义、礼、智”。人性作为内在于人心中的潜在性,需要“扩而充之”,去实现这种潜在性和“未完成性”。人性的潜在性之完成与生长正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绽放过程,故《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道”既是自然也是人的生命,因此它并不是外在于人的东西,毋宁说它就是人生命的内在超越根据。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我们唯有对自然深深敬畏,对生命无上尊重,才能够在本真的意义上发现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领悟人生的意义。

诚然,今天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与改造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我们面对的世界越来越成为“人化的世界”,并且这“人化”程度还在不断加深。但是由于工业文明的巨大威力,使得经济发展的方式和自然平衡稳定的需求不相适应,导致了人与自然矛盾的不断加大。同样,由于对自然规则的破坏,导致了运用资源的过程不能达到可持续的要求,竭泽而渔,一方面自然对其基本“稳态”的维持会对我们的破坏行为乃至人的生存进行阻碍;另一方面,人对自然的破坏也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

对于自然界与人的精神的内在统一性,恩格斯曾经有过明确的强调。他认为从人的进化史来看,人来自自然,作为人的来源的自然独立于人之外并先于人而存在;人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自然对人说来有两种意义:一是人的来源,二是人的对象。作为人的来源的自然独立于人之外并先于人而存在,人是其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作为人的对象的自然是人的基本生存条件,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为了生存,人需要自然,而自然却不是人的产物,它外在于人的需要,因而自然就成为人所需要克服的活动对象。这样,在人的生存需要和自然的外在性、人的主体性和自然的强制性之间就发生了矛盾和冲突。显然,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这一逻辑与历史前提决定了从人类诞生的那天起,人就秉承了自然之灵性,理性是人之为人与生俱来的自然禀赋。在此意义上说,人与自然必然具有内在的统一关联性。人来自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这一事实决定了人类与宇宙自然受一种相同的规律制约着,在精神主体的超越与升华中,人们必须同时感到,这种精神的超越与升华就是自然母体所赋予人们的禀性,人们是在与宇宙自然的对话中完成这种超越的,所以在这种超越的过程中,既不会因为外在自然的无限广大神秘莫测而感到自我的消失,偶然的生命存在淹没在必然的宇宙演化变迁中,也不会因自我能动性的伸张而把宇宙自然的目的寄托在个体之自我完成之上”。因此,在对自然的超越中同时保持对自然的认同与回归,这是人类在现时代所应采取的文化态度。

尊重并敬畏大自然的基本规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法则。中国哲学讲求敬畏自然,要在与自然的圆融相处中实现生命的价值、体味生命的意义。敬畏自然,这同时也是对自己最好的尊重。从生命的主体出发显现自身的力量,是母体自然赋予了人类以生命行为。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必须将自然把握为一种宇宙本体存在,并对其采取认同的意向;既然自然作为一种有机生命体,必然具有某种智慧,可以将其视之为自然智慧,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智慧是自然母体智慧的部分显现”。在这个意义上,人类永远不要奢望去战胜自然,而要始终将自然视为自己的智慧之源。

在今天,我们重提敬畏自然,已经不是因为对自然“无知”而畏惧,而是在科学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在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对自然的一种敬仰和尊重,这其实也是一种真正的文明进步。生命只有一次,地球只有一个,自觉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学会敬畏自然、亲近自然,既要珍爱我们的生命,更要爱护我们的地球,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自然与人和谐美好的发展。

三、“顺应自然”凸显中国智慧

真正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既关涉当代人类的发展,更关涉未来人类的命运。诚然,由于时代的不同,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可能会有不同的价值诉求,但是从人类历史进程的总体趋势而言,它必然表现为由简单的抽象向日益丰富的具体上升的发展过程。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笔者认为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大致表现为如下三种基本形式:“一种是适应的、受制约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人类全部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都建立在依赖于周围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一种则是实践的、需要的关系,人类把自然界当作满足社会多种多样需要的财富的源泉,人类通过作用于自然界的实践活动(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达到自己的目标;最后一种为伦理学的、道德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了人类向大自然的认同与回归,表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热爱、爱护与保护,与自然和睦相处。此外还有美学的或审美的关系,这是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的最高体现,大干世界的宏伟、秀丽、宁静、幽深所激发出来的人的美感,对自然美的体验、认识及其教育,都是这种审美关系的表现形式。”这三种基本形式,折射了人类自然观由自发(人与自然的原始统一)向自觉(人与自然的互养相成)的文明提升。

对于上述人与自然关系所展现的基本形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同样有过生动的说明,这具体体现在马克思所提出的关于“三大社会形态的划分理论”之中。对此马克思的完整表述如下:“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

在这里,马克思从人与自然这一基本存在关系入手,认为在第一种社会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这就决定了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在第二种社会形态下,“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其特征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第三个形态则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如果说在马克思所称的“最初的社会形式”下人对自然的适应、依赖、受制约的关系占优势的话,那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第二大形式”的社会形态下,人类对自然界的日益征服形成了更能显示人的能动性的“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的实践和“多方面的需要”的关系。大工业文明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的实践需要,将愈加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水平。在这种社会氛围下,伴随而生的人类对自然界征服索取的恶果也日益显著,物质财富的增加助长了人的占有欲与傲慢,而忽略了与自然所应保持的和谐与统一。

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人类的文明程度。顺应自然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秉持的文化理念。对于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显然,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显出来。适应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党中央提出了“顺应自然”这一新发展思路,要求人们自觉地遵循、契合自然发展规律。“以辅万物之自然”(《老子))第六十四章),赞天地之化育。这既是一种现代生态文明观,更是一种现代化发展实践的中国智慧。

的确,人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但这里的“精华”与“灵长”所表达的是人的明智与责任,即能够超越生物本能,全面而深刻地观照天、地、人。“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就可以恣意宰制天地,人之可贵在于处于天地之间,就要顶天立地、化育万物、顺应自然,不可恣意攫取以满足自己的私欲,而要“敬天保民”,始终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

“顺应自然”作为未来中国现代化實践的重要原则,其所彰显的中国智慧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我们要摈弃对自然的功利态度,与自然之间互养相成、和谐发展。工业革命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是巨大的。据联合国统计的数据,自从近代人类工业革命以来,已经改变了地球上75%的土地和66%海洋生态系统。确实,从人类的发展速度来讲,未来能够在地球上找到一份“净土”,可能将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今天的人类掉进了现代生活的深渊中,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成了现代生活的三大支柱,这导致人的现代生活渐趋物象化、理性化、程式化和技术化。然而,人是灵与肉的二重性存在,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所彰显的仅仅是人的经验生活维度,这种经验生活维度一旦走到极端,必然要遮蔽人的超越性的精神维度。

由此看来,对于自然,我们必须慎言“改造”和“利用”,尤其对于种种涉及自然命运的重大决策,也必须谨慎论证,节制操作,因为自然的命运可能以种种复杂和难以预知的方式与人类自身的命运相关联。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无数自然灾难告诫人们,我们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不断地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如果还不自觉反省,更多的自然灾害也许还会降临。我们要在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自然万物都是有其“边界”的,边界保证了万物是它自己而非其他。这个地球是一个既美丽又容易受伤的星球,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肆意地破坏,必然会导致地球千疮百孔。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努力将人对自然的改造控制在大自然能够消化和吸收的范围之内。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让有限的资源能充分地循环利用。这就彰显了尊重自然、崇尚绿色的中国智慧,为人类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贡献了中国方案。努力找回我们曾经遗失的“天、地、人”和谐共生的美好情境,让顺应自然真正成为国人现代化实践生活的“集体无意识”,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其次,要自觉培养节俭、自律、富有人文情怀的生命观。人是一种灵与肉的二重性存在,需要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来完善、充实自身。人的这种“身一心”二元结构折射着人与自然的应有关系。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曾强调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把“生存”提升为“生活”。在他看来,“生存”只是一种物理事实,而“生活”才标示着生命的意义。今天我们需要基于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极限意识,去重塑我们的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更需要从顺应自然的角度来看待人的生命展开历程。

“节俭、自律、富有人文情怀的生命观”的提出,正是基于这一价值诉求。现代文明推崇节俭,在其根本点上是基于我们对有限资源的珍视。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各种资源的消耗,但这一切更离不开节俭。现如今,中国正在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社会化建设时期,需要我们每个公民在努力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朴素节俭,珍惜财富,合理使用各种资源。无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在生活领域,都应该倡导节俭,反对奢华铺张浪费,尤其是注意对过度消费的抵制。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发扬节俭的精神,崇俭朴戒奢华,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共同维护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气;自律是一个人根据自我和环境等状态,选择与自己最匹配生活方式的一种能力,并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获得更大的身心平衡与享受。自律源于我们对生命质量的关注。自律的生活可以让人走得更远,自律应该成为一个人自然显现的一种生命状态,良好的自律性会带给我们健康和乐观的生活。摒弃虚荣、浮躁和无知,拒绝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回归真实、从容、淡定的心态,培养自己的恒心和耐力,明晰未来的方向,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人文情怀作为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承传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遗产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等。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是人和人之间的生命情感,一个人只有守护住人文情怀,才能搞清楚“什么是我们最想要的”,才能超越单向度的经验与物质欲求,让生命洋溢人的目的性关怀。

再次,要居安思危,增强环境忧患意识,优化人类的现代生存观念。人类现代化的历史实践表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它的文明神经往往越敏感和脆弱,因此需要居安思危,对其进行精心呵护。自然环境是人生存的内在要素,追求自然与生命的圆融,是人生的重要追求目标。从哲学层面来看,居安思危源于人的忧患意识,它是人对某种可能危及人类生存状态事件的防范和谋划。忧患意识历来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价值内涵,它表达的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历史使命感,如孟子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就是中华民族忧患意识的鲜明体现。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息、赓续繁荣的重要基因。

今天,面对自然,我们需要培养忧患意识。因为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如果没有生态环境的安全,人类就必然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之中,就像恩格斯所警示的。而今受伤的自然已开始报复人类,人类如果不改變我们对自然的态度,后果将不堪设想。从顺应自然的角度说来,人类应当承认,自然将永远大于我们对自然的认知,这是由认识对象(自然)的复杂性和人类心智的有限性所决定的。盲目的理性乐观主义常常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危害,因为他们相信人对自然的控制就像对机器的控制一样容易实现。人类应该自觉认识到,我们所强调的“顺应自然”恰恰是指向人与自然的和谐目标的,它因此不再是对人的单纯束缚,毋宁说是人自由的真正表达。

在此价值关切之下,人类需要提升和优化人的生存观念,改进人的生存品质,凸显人的生存意义。今天,我们尤其应该倡导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正德、利用、厚生”的人生态度,真正做到既正人德,学会敬畏自然,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又正物德,做到物尽其用、富裕民生,最终达到兴利除弊、促进社会和谐之目的。

只有人的生存观念有根本性提升,人的生存品质才会有实质性的改进,人生存的意义才可能凸显,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成为现实。经过这场新冠病毒对人类社会的冲击,我们的确应该反省,让这场灾难成为真正改变人类行为的契机,让我们真正认识到大自然与地球所有人的命运息息相关,进而去认真敬畏自然、呵护自然,让未来人类文明脚步继续前行。也许这种人类行为的改正首先要取决于生存观念的提升。人作为能动的、目的性存在,需要葆有健全的自我反思、约束及调节机制。在这种机制的范导下,让我们的发展目标充满人文关怀,让我们的实践行为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让我们专注于人、社会、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让我们真正构建起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社会共识,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诉求落实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责任编辑 付洪泉]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业范文第6篇

1 农业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将资源和环境定居在了其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位置上。然而, 依照目前的形式来看, 农业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之间发生了较为突出的矛盾, 具体存在问题如下: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但我国领土面积相对于我国人口数量则处境是岌岌可危。据有关资料表明,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将近1.3亿公顷, 实际总量为19.2亿亩, 但人均耕地仅0.1公顷, 占世界平均水平约4.5%, 不由分说, 我国耕地水资源短缺的严重性。虽然我国目前的耕地面的也存在严重的短缺, 但相比于水资源短缺问题还相对良好。我国人均拥有水资源仅占世界水平的1/4左右, 约2000立方米。但目前我国已存在水资源严重短缺, 有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由于水资源量不足500立方米, 大大地制约着我国的农业发展。

2 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农村算是生态资源的原始部门, 因此, 抓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农村的农业资源合理利用是我国生态社会建设的基础。可再生能源由于其的可再生特点在可持续发展社会建设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科学、合理地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从而实现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目的。

2.1 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生产意味着人们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 是人们在对自然界进行着无期的索取, 而自然资源并非无限的, 它和人的生命一样是有限的;除此之外, 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与人的承受能力是一致的, 并非无限度的。而且自然资源还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但如果将可再生资源利用不当, 也会使其沉入不可再生资源行列, 因此, 农业和农村经济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2.2 合理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

可再生资源往往通过合理化利用可以将其恢复到再生资源行列, 是促进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清洁能源是通过对其的开发利用后, 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或者对污染程度较小的一种能源。目前, 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在各个领域存在现象此起彼伏, 对于农村贫困地区的能源问题而言, 需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进行开发和利用, 即根据本地实际情况, 一方面对传统的能源进行开发利用, 另一方面要对水能、沼气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急性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例如, 发展小型水电站, 一方面对电力方面的相关问题可以进行合理化处置, 另一方面可以对发电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有效减弱;而且沼气不仅可以用来做燃料, 还可以将有机质添加进农田, 同时可大大减低农村的环境污染程度。

2.3 发展生态农业

农业生产需要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 对其进行全面、细致地规划和进行科学合理地组织, 从而实现农业高产量、高质量、高目标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力争将生态、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目标充分实现, 以农业生产、经济、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融合为一体, 使其相互之间形成协调发展的关系, 实现构建新型农业体系目标。在我国的农业生产发展中, 生态农业是主要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已将生态农业列入其中。这一重大举措使得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充分地表现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拥有的良好前景。

2.4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逐渐对保护环境逐渐高度重视了起来。保护环境就是要确保现有的资源在不被受到破坏的基础上, 对生态环境进一步进行改善, 促进环境的优化发展。由于人类发展对于农业具有特殊依赖性, 目前, 农业占据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 而环境是促进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精神食粮, 因此改善生态环境已是刻不容缓。

3 结语

总之, 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资源的利用、最大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生态平衡发展等是农业环境保护的主要工作内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将资源和环境定居在了其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位置上。发展生态农业, 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 防治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 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摘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资源的利用、最大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生态平衡发展等是农业环境保护的主要工作内容。生态农业和农业环境污染是农业环境主要内容。其中对农业生产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等的良性循环模式进行研究属于生态农业工作范畴;而农业环境污染除了与农业环境安全保障有着密切的关联外, 也以高标准、高要求对人类保护环境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农业资源与环境,污染问题,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 肖君泽《发展休闲农业开发和拓展农业功能》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

上一篇: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志愿者服务活动有哪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