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调研报告范文

2023-09-20

街区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中心,学校领导班子科学合理分工,决定以创新思想观念、查纠存在问题、健全规章制度、夯实工作责任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思想作风、纪律建设,努力教师队伍的教育管理工作和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使之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水平。

二、工作原则

本着“思想教育、查纠问题、规范管理、狠抓落实”的原则,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认真查纠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活动中,要高度重视理论学习,在自我教育提高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帮助全体教师明确工作思路及方向,改进工作方式与方法,更新观念,着眼大局,配合学校搞好各项工作。

三、需要整改的突出问题

本学期开始后,我校通过理论学习、自查自纠、召开座谈会、开展民主评议等形式,发现在我校在思想纪律作风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①、在制度的实施执行方面,力度不大,对教师在思想纪律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过于迁就,只是点到为止;

②、政治学习不够深入,内容不够具体;过去说学校是一方净土,由于受大气候的影响,净土不净了。所以政治学习,教师思想素质还需要提高和加强。学校应积极鼓励教师终身热爱教育事业,树立创新意识,开拓进取;

③、 在学生养成教育上工作力度不够。

2、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①、教师爱岗敬业的责任心需要进一步提高,部分把学校安排的工作当做一种负担,敷衍塞责,不尽职尽责去做;

②、关爱学生方法简单,关注学生成长不注重全面发展;

③、教书育人方法单一,评价方式不能适应当代学生心理需求,不适合课改的需要;

④、为人师表还有待加强,团结协作精神也需要强化。少数教师我行我素的思想对工作的整体推进造成一定的困难;

⑤、终身学习方面亟待解决,部分教师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主动参加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四、具体整改措施

1、常抓学习之风,构建学习型校园

①、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开展包括职业观、职业思想、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在内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倡爱岗敬业、自尊自爱、

高尚、业务精湛,驾驭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强,富有改革创新意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全体教师参与各种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和自学活动,建立专门的学习笔记,认真记好学习记录,做到有计划、有材料、有记录。积极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以科研促发展,努力创建学习型校园。着力打造一支懂教育、强管理、善教学的教师队伍。

③、加强教师队伍与时俱进意识的教育。要使教师们认识小学教育的现状,从中找出我们的优点和缺点;认识教师肩负的责任,从中增强工作责任感;认识我校与先进学校的差距,从中找出努力的方向。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良好师德形象

①、坚持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首位,形成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问题、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更新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引导全体教师认真分析现状,查找差距和原因,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增强信心,坚守高尚情操,不攀比、不灰心,安心从教,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

②、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坚决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歧视挖苦学生、严禁各类违反师德规范行为的发生。倡导敬业爱岗、关爱学生、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良好师风。加大教师绩效考核力度,严格实行师德考核制度。

③、要树立优秀教师的榜样。通过广泛宣传,使教师们学习身边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提高师德认识,激发师德情感。

3、改进工作作风,打造团结高效和谐的教师队伍。

①、改进工作作风,引导全体教师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务实效。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提高合作共事的能力水平,推动工作创新发展。

②、完善学校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日常检查,严格考勤制度,工作时间外出必须事先请假,不得擅离岗位,严肃上班纪律,严禁在工作时间闲聊,上网玩游戏、聊天或做其他有损教育形象的事。引导全体教职工从每个工作环节入手,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每个活动环节的工作质量。

③、健全并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评价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预防并及时、有效、妥善地处理各类教学事故,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使教学走向规范化、严谨化、科学化,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有效地促进良好师德的形成。

④、要严谨治学,不断学习。要努力开展新课程的实践,包括新教材的基本理念、基本特点与新课程相关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信息技术应用以及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学习与研讨。要经常反思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的体会、感受及经验。要转变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以此作为突破口,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和提高。

六、整改步骤

1、制定整改方案。教职工根据自己的表现和征求到的意见及民主评议中反映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突出整改重点。

2、落实整改,建立督查制度。教师要按整改方案落实措施,并接受群众监督。学校建立督查制度,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整改情况进行

督查,帮助及时整改存在问题。对师德师风表现不佳而整改又不见实效的教师,学校将报请学区处理。

3、评价考核。对全体教师进行全面考核,采取自评、校评、民主测评的办法,并将考核的结果存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职称评定、年终考核、评优评先、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

“抓作风、树形象”整改方案

街区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摘 要】传统街区的更新改造,需要考虑城市空间结构及文化传承的双向要求,因此在城市建设实践中,容易激发出大量的矛盾点。“图底理论”和“联系理论”有助于整合街区的空间结构;“场所理论”有助于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文章以泰安通天街为例,利用城市设计的“三理论”,探讨解决传统街区现代更新与历史传承的融合问题。

【关键词】城市更新、文脉传承、城市设计“三理论”

传统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反映着城市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然而,由于众多历史原因,有些街区已经成为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区内建筑破损严重,卫生条件不佳,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严重滞后,面临着亟待改造的问题。随着国内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展开,能否保留城市文脉的记忆,能否使街区参与到新的城市生活中来,需要我们更加努力的探索和实践。

1、城市设计理论初探

1.1“三理论”概述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罗杰·特兰西克在《寻找失落的空间》一书中,通过对现代空间演进和历史典范的分析,得出有关城市设计的“三理论”:“图-底理论”、联系理论、场所理论。他主张将三种理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综合理论进行城市设计,主张以“图—底理论”为基础研究建筑实体和空间虚体所占用地的比例关系,通过联系理论研究组织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形成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和理解,场所理论加入了人的需求和文化、历史及自然环境等考虑因素,倡导结合环境的独特形式和内在细节给予物质空间更多丰富的内容,它比“图—底理论”和联系理论更进一步。

1.2 “三理论”在街区更新中的作用

传统街区在更新中,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寻求保护和更新之间的和谐关系,以恢复地区活力,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街区改造应综合三种理论的优点:赋予虚实以结构,建立各部之联系,并回应人性需求和各自环境的独特要素。

利用“图—底理论”分析街区格局和单体建筑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城市街区的空间总体结构,从而在改造过程中创造出更积极的城市空间。

联系理论”则源于研究连接不同元素之间的“线”,这些线由街道、步行道、线形开敞空间或其他在空间上连接城市各个部分的连接要素组成。将之运用于街区更新之中,需要从大的层面,考虑城市整体结构的形成。

“场所理论”是以城市形体环境的社会文化内涵和人性特征为研究主题,关注城市形象结构下的社会文化内涵和人与场所的深层次的情感沟通,有利于寻找有地方特色的生活方式及环境特征,有助于人性化街区的形成。

三个理论都从一个特定的侧面分析研究了城市环境,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有利于我们对街区空间的全面分析和理解。

2、通天街的历史文脉和现状分析

2.1 通天街的历史文脉

通天街位于泰安老城之中,是泰安老城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泰安城的“三重空间”(如图1)是其城市发展所依托的重要文化内涵,所谓三重空间是指泰山南天门以上的为“天堂仙境”,以泰安城岱庙为中心的“人间闹市”和以城西南蒿里山为主要场所的“厚土大德”。“人间闹市”中包括的主要城市空间有:通天街、岱庙、岱宗坊、红门路、红门等。因此通天街作为城市的历史文化轴的主体空间、作为泰山文化的承载物,其本身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渊源。

2.2 通天街的现状评析

2.2.1 现状街区概况

泰安城中心区的传统建筑被大量拆除,取而代之的建筑绝大多数是在20 世纪80年代后兴建的。由于在规划设计时没有深入考虑泰安城的历史及文化因素,多数建筑空间沿袭了一般性城市建筑语汇,致使现在的泰安城市空间特征并不明显,其城市空间的文化品质不能体现泰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承担角色的重要性。城市文化中轴线上的历史遗迹——蒿里山、岱庙和历史街区——通天街、红门路等处的空间设计仅仅满足城市的基本的旅游功能和商业功能,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城市空间组织序列。就目前通天街商业建筑空间承载量而言,其建筑空间容量无法承担其应当的城市文化功能、城市商业功能和城市旅游功能。

2.2.2 土地使用状况

通天街全长394米,以商业用地为主,但商业功能结构较为混杂,两侧有宾馆、银行、理发店、服装店等等。沿街两侧的片区中以民房为主,同时还有行政办公建筑,旅馆服务建筑,科教建筑等(如图2)。

通过对用地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存在以下问题:

2.2.3 道路交通

通天街是泰安城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北达岱庙,自古为帝王封禅大典必经之路,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天街南接财源大街,西临青年路,人气旺盛,区域及人文环境优势突出。

(1)内部空间过于杂乱,缺乏明确的层次感和图形感,建筑实体和外部空间的比例不协调。(2)街区内的外部空间与城市道路缺乏积极有效的过渡和联系,内部空间相对闭塞。

(3)街区内开敞空间不足,缺乏有效的积极空间。

2.2.4 景观环境

通天街两侧聚集有大量居住区,其街巷的构成多保留自由的形态,街巷的名称也更是多样(如图3),如运舟街、卧虎街、卧龙街、关帝庙街、英武街、洼子街。一个又一个的神话传说在这里积淀,赋予了这些街巷不可磨灭的记忆点。保留片区旧有居民的记忆,是延续历史文脉的关键所在。

2.2.5 街区空间形态

街区北侧为岱庙、遥参亭,古建尺度较小,但街区内部建筑高度不一,两侧居民楼4至6层居多。部分建筑如万力大厦尺度过高,在街区各处都可看到万力大厦,影响视线景观。本应该对城市空间具有绝对控制权的岱庙在通天街区内超大尺度建筑的干扰下被大幅度弱化。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小尺度的建筑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在街区更新的过程中,需要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求平衡,延续历史和文化(如图4、5、6)。

3、通天街城市设计思路探讨

3.1 基于“三理论”的城市设计思路

根据对通天街现状的分析,将之与“三理论”结合,分析思路如下:

(1)将“图-底理论”运用于对街区土地利用的分析之中,对建筑和空间形态进行整合剖析,挖掘街区消极空间,构建传统街区的肌理和结构。

(2)利用“联系理论”,分析城市大轴线之中街区的角色和功能,结合土地使用的布局,以保护文物古迹为根本,合理组织交通和视觉联系,塑造街区空间形态。

(3)利用“场所理论”,塑造具有特色的环境景观;延续城市文脉,营造社区场所;邀请居民参与设计,保留城市记忆。通过街道、绿地或广场等具有“场所”意义空间的叠加来营造一个满足现代与传统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

3.2 通天街的设计整合

3.2.1 功能要素的整合

从建筑的“图-底关系”可以看出,街道与建筑的线型空间较为凌乱,两侧建筑肌理截然不同,但均呈现建筑密度高的特征。街道东部建筑密度极高,构建成细密的网格系统,同时还有部分大体量的保留建筑,将这种小型网格打破。街道西部有很多大体量建筑,但建筑形态较为零散(如图7)。

商业空间是通天街的主体部分,沿通天街已经形成了较为连续的商业界面,但界面形式较为单调。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中提出,外部空间设计,每20至25米,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有变化,或是地面高差有变化,都可打破空间的单调感,为外部空间带来节奏感。可以通过改变橱窗状态,或是从墙面上做出突出物,用各种办法为外部空间带来节奏感,增加街区吸引力(如图8、9)。

3.2.2 场所空间的营造

用地和场所分别对应于建筑与空间的实体与虚体关系。建筑实体的设计必须考虑到与虚体结构的连接,使建筑和空间有效的共存。通过研究“图底关系”,分析其土地利用状况及空间形态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城市肌理的尺度。通天街片区肌理密度大,虚体空间不足,但传统城市由于功能的原因,建筑体量不可能太大,空间尺度也就相对较小,比较人性化。场所设计要考虑以通天街的历史人文景观为原型,结合现有的自然条件、空间形态和街道格局,将娱乐、文化、商业、居住、工作一同形成城市组织,创造出具有特定意义的场所空间。街区内部缺乏绿化,借助绿化设计可加强空间场所的连接,增加场所的吸引力。

3.2.3 城市轴线的联系

在城市设计中,街道起着统一社区的作用,以城市范围内的连接作为恢复城市连贯性和城市发展方向的引导,有利于街区的更新。在泰安市的总体规划中的历史文化轴中,通天街作为市民的公共生活核心空间之一,处在其中部,城市区位十分重要。考虑到“联系理论”,通天街的空间设计不能局限于街区本身,必须将街区放入城市的整体层面来考虑。以城市文化脉络为基本点,考虑城市空间的结构塑造,成为城市轴线在文化和空间上的双向延续。可将通天街规划为步行街区,隐喻其封禅大典的礼仪场所,并保持原有历史街区的传统建筑尺度和基本形态,强化街道的端点建筑,从而强调街区的入口序列空间。

3.2.5 历史文脉的延续

城市建设在满足城市功能的同时会削弱其文化功能,所以在街区的更新发展上应采用渐进的历史街区更新整治方法,对通天街进行空间改造。从城市整体空间文化出发,考虑城市历史文化轴线,强化通天街南北两端的牌坊,塑造吸引人流的入口开敞空间,引导行人进入历史街区,隐喻泰安古城南门的所在地和其历史文化核心作用。鼓励与历史文化有关的商铺进入,恢复泰安历史上传统商业街的经营特色。并结合通天街沿街建筑立面的整治,突出其作为泰安历史文化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城市的文化建设。在街道设施的设计上,尽可能的将泰安的帝王封禅文化和泰安自然及人文文化等信息加载到这些城市设施中,使这些环境小品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的同时还能起到向使用者讲述城市文化历史的作用。

4、结语

传统街区的更新改造,需要考虑城市空间结构及文化传承的双向要求,因此在城市建设实践中,容易激发出大量的矛盾点,从而影响城市建设的实施。利用“图底理论”和“联系理论”进行分析,可达到整合街区空间结构,延续街区肌理特色,保留城市现代特征的目的;“场所理论”有助于营造人性化社区,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居民记忆,达到文化上的可持续发展。将城市设计的“三理论”相互连接的,发挥其优点长处,对解决街区现代更新建设与历史文脉传承的融合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杰·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空间.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3]诺伯格·舒尔兹,存在 空间 建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4]扬·盖尔,交往与空间.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冯伟、李昊,解读城市历史,寻求空间答案——以泰安通天街城市设计为例 城乡规划·园林建筑及绿化,2007

[6]姜利勇,传统与现代: 一个变换的图与底. 2005

[7]刘定伟,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与持续发展. 硕士学位论文,2007

[8]胡莉华,汉正街商贸区旧城更新中的城市设计探讨. 硕士学位论文,2006

街区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新会, 古称冈州, 因盛产蒲葵而别称葵乡, 地处中国大陆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银州湖畔, 历史文化底蕴丰厚, 是岭南学派和岭南琴派的发源地, 广东历史文化名城, 著名侨乡, 素有“海滨邹鲁”之称。中心景观街区位于新会中心旧城区北部, 城市旅游主轴线上, 面积约为17.1公顷, 其中公共绿地面积达5.6公顷。街区的历史滥觞于隋朝, 历史遗存丰富, 街区内有文物点有15个, 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 市 (县) 级保护单位4个, 是江门市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

1 街区风貌特征与历史价值

1.1 典型的山水城市

新会中心景观街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街区内有犀山、马山两座山峰, 北面与著名的圭峰山景区相望, 构成了本街区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区内山体形态玲珑剔透, 水体连接成片显自然之美, 山因水而清, 水因山而秀, 充分展示本街区独有的山水特色。犀山与马山鼎足而立, 立体地貌明显, 市民能感受“山地”空间丰富的高差变化。而水脉体系结合场地地形及周边自然山体环境, 进一步凸显岭南园林景观特色, 形成别具特色的城市山水格局, 自然婉蜓的城市亲水空间, 显自然形态之美, 为人们提供富有诗情画意的感知与体验空间。

1.2 历史悠久的岭南建筑

中心景观街区的岭南建筑兴起于明代, 后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 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街区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 由于修建年代、历史功能不同, 其建筑风貌也大不相同。学宫片区—马山东西两侧, 主要建筑有隋朝的龙兴石塔, 北宋的马山古城墙遗址, 明代的新会学宫、马山钟楼、石戏台、平安商业步行街, 清代的东关基督教堂;书院片区—公园西路以南, 惠民西路以北, 主要建筑有新会书院、风采堂、平山小学旧址等民国建筑;会堂片区—公园路的两侧, 建筑以近现代为主, 分别有人民会堂、迎宾馆贵宾楼、冈州画院和梁启超研究会等。街区内的建筑群的建筑风格明显受到岭南建筑文化的熏陶, 西方建筑样式也浸润其间, 体现了岭南建筑贯通古今, 融汇中外的兼容性特点, 使街区成为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1.3 深厚底蕴的文化传统

中心景观街区蕴涵了过去岁月的丰富信息, 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街区是葵乡新会民间工艺传承的展示舞台, 人民会堂侧长期举办的鲤鱼灯展;冈州画院内收藏有古今中外著名书画家作品, 并汇集与展示茅龙笔制作工艺及茅龙笔书法文化;被誉为“中国曲艺之乡”的新会, 艇仔湖、新天利广场、盆趣园等宜人的滨水休闲空间成为群众体育锻炼、曲艺活动的重要场所。

2存在问题

(1) 水系开放空间受损

长期以来对街区内建筑密度、体量、高度控制不够, 使滨水建筑紧逼水面, 滨水绿地被侵占, 水系原有的视廊和空间轴线受到了损坏。

(2) 居住环境不佳

由于街区是城市的核心, 区位适中, 居住人口与建筑密度过高, 建筑密集混杂, 居民生活环境差。基础设施老化, 部分地段消防通道不够畅通, 存在安全隐患, 难以满足城市发展及旧城更新的需要。

(3) 交通矛盾日益严重

街区内对外交通道路主要为公园路、城北路、平安路, 道路路面宽度不超过30米, 仅可通行小型汽车, 停车场缺乏。道路网络的局限性和静态交通设施的缺乏致使城市交通矛盾日益严重。

(4) 景点内的公共配套设施缺乏

公共配套设施规划不能适应城市生活发展。如学宫是广东仅有保存完好的两所孔庙之一, 文化历史价值好旅游价值巨大, 但目前面积偏小, 配套服务设施不全, 停车场缺乏, 接待能力明显不足。

3 规划思路

中心景观街区是江门市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 需更好维护城市风貌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规划整体上始终贯穿着承传文脉.将中心景观街区建设为“凸显山水格局的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使街区内有形的遗产与无形的传统文化相互依存、相互融合, 共同反映其历史文化积淀。

充分发掘中心景观街区的文化特质与形态特色, 传承岭南文化的内涵, 坚持历史文化保护、整治、修复——“整旧如故, 以存其真”的思想方法, 提高街区的历史文化品位;坚持中心景观街区保护“山、水、园、筑”四大生态文化资源元素的整体保护思想方法;保护、整治、修复中心景观街区历史文化空间品质与整体风貌;突出街区历史肌理整体空间及其外部空间环境, 与地方传统民俗人文风情文化的展示, 打造五邑地区最大的历史文化公园, 建设城市旅游新亮点。

4 保护与利用规划

4.1 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案, 构建详细可行保护更新体系

对岭南特色街区, 旧建筑的多手段保护是至关重要的。经过多次场地调研, 和深入的研究对比, 中心景观街区规划将整个中心景观街区按照一个完整的历史地段的要求实施整体保护, 根据街区现存的历史风貌特色, 以人文历史为中心主题、学宫—动物园为主轴线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案和建筑保护更新策略, 通过资源整合, 改善周边环境, 实现街区内功能置换与优化, 创造宜人的城市环境, 满足现代城市生活休闲游憩的需要。

4.2 推进土地利用性质变更, 构建优化的街区用地布局

根据《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8-2020) 》, 中心景观街区位于江门市景观主轴线上, 并以开放式城市活动空间为形态, 承担了区级和市级公共服务功能。

规划调整街区土地使用功能, 弱化居住用地比重, 充实服务、文化娱乐、旅游接待等功能设施, 规划从长远着想, 加大疏解力度, 控制人口总量与降低人口密度, 控制公共设施集聚总量规模与开发强度, 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用地布局来维系中心景观街区文化生态的主要功能, 重视各相关土地用途的合理交织, 充分利用城市山水自然空间资源。采用结合自然的设计手法, 强化用地中的自然基地特征, 如山水、植被、地形的变化, 以突出街区风貌特色。街区分为文化古迹、园林酒店、会展教育、体育休闲四个区域, 构成山水相依的生态化大格局, 促进街区的保护。

4.3 疏解街区交通, 构建完善的街区道路系统

规划从整体层次上进一步区分交通功能与游览功能、步行交通与车行交通组织, 完善街区道路系统, 增设交通设施, 形成街区内人车分离的交通系统。首先, 结合现有城市支路, 强化公园路、城北路、平安路、惠民路, 形成“三纵三横”的道路格局, 分解穿越街区的交通流量。将公园东路及公园西路设置为单向行车, 并在人民会堂与人民运动场设置地下停车场, 避免交通流量在街区的过度集中。第二, 在主要的绿地和开放空间规划布置步行景观路、步行商业街区, 把散落在街区中各处的历史和近现代的文化胜迹、园林美景、体育场馆等串联成线, 达到保护、延续和凸现街区整体格局的目的。完善的步行系统, 明确通畅, 形成立体而富有趣味的城市空间, 梳理出流畅的交通线路, 方便参观者和游人使用, 为市民提供一个安全、便捷、舒适、优美的出行环境。基础设施的改造是街区改造的重要内容之一, 由于街区内空间有限, 市政管线布置必需结合街区特点, 不允许拓宽的街道, 管线敷设应选用壁厚较大的管材或高强度材料制造的管材、加设套管等工程措施, 或采用综合管沟。

4.4 延续街区传统肌理, 构建宜人的山水空间格局

街区空间是人们传统的公共交流空间, 规划坚持以人为本、自然和人文相结合、景观主题导向的原则, 充分利用街区内掺水自然空间资源, 强化用地中的滨水、临山、地形与植被的变化。在彰显“仁山智水”的山水城市格局上, 扩大延续新会学宫 (博物馆) 周边的水系, 突出“碧水红墙”的意境, 并增加相应的水上设施。街区内马山公园、犀山、艇仔湖、盆趣园与公园路的生态园林绿化带, 构建四季游赏景观, 并努力扩展、着力营造小桥流水、广场公园等人文和自然景观, 营造为富有诗情画意的感知与体验空间。避免对山体风貌和山体生态环境的破坏, 并通过开发, 进一步改善和保护山体林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打开山体面向主要城市道路的视线通道。增加风景林、生态保育林、构造四季游赏景观, 从而丰富山体生物多样性。保持街区各特色建筑间的宜人尺度, 并使之贯通、联结, 开辟步行街;保持街区景点内的路网格局, 延续街区的传统街道肌理好空间层次。

4.5 重视街区历史文脉传承, 构建岭南特色的景观系统

规划继承和维护街区内山、水、园、筑一体的良好生态系统, 通过在街区保护和整治中处理好传统特色承继与现代特色创造的关系, 使街区既包蕴近代意义的商业文化的勃兴, 又具有现代都市文化特征。首先, 对于岭南特色历史文物建筑应当极力保护其原貌, 修缮时做到“整旧如旧”, 在周边有条件的地方开辟小型绿地或小广场, 形成观赏区域, 也为市民及游客提供了休憩空间。仿古历史文化街, 保留现有的岭南骑楼风格, 带骑楼的临街建筑, 在保护和再开发过程中, 以“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骑楼街进行修缮和补充, 街区内部环境主要沿街巷空间展开并均匀设置集中活动空间, 通过栽种传统树木, 突出岭南风貌特色的重要性。根据现状以犀山、马山、新会酒店为制高点, 规划出3条景观视线廊道, 同时, 规划还对这些通视廊道区域范围内的建筑限制高度, 拆除周边遮挡景点的建筑。

其次, 规划加强对街区自身特色的宣传和影响, 加大对传统特色活动、民俗文化等的策划、组织及宣传, 增加公众参与的力度与广度, 构建公共活动领域圈, 并在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活动区域内开展广泛多样的特色活动, 发扬街区特有的葵乡文化、水乡文化、侨乡文化, 并赋予其新意而加以发展, 以延续历史文化传统, 丰富人民生活, 提升街区的城市特色与人文情趣。设计游览路线, 统一规划小品、服务设施、指引标识等, 保证旅游过程的顺畅与舒适。

5 结论

新会中心景观街区保护规划重视延续岭南文化的传承, 注重保护街区的整体风貌, 保留了完整的岭南建筑、深厚民间文化、浓郁岭南风情, 使中街区成为人们了解岭南文化的窗口。规划采用以保护为主, 更新为辅的手法, 对体现岭南特色文化意味的传统建筑要素进行改造和组合处理, 在延续传统山水格局和空间层次的基础上, 推动岭南特色街区景观的复兴, 实现岭南文化弘扬, 带动城市整体风貌提升, 为改善人居环境、繁荣街区经济, 创建宜居城乡, 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出贡献。

摘要:新会中心景观街区历史遗存丰富, 环境风貌完整, 是充分展现岭南传统文化精华的载体。规划以保护街区的历史信息和传统风貌为前提, 构建详细可行的保护更新体系, 调整现有交通体系, 延续街区传统肌理, 充分发掘街区独特的魅力, 为今后传统岭南街区的保护更新、延续利用以及岭南地区城市特色的塑造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岭南特色街区,风貌保护,延续,新会

参考文献

[1] 岭南特色街区规划设计奖评审细则和标准.广东省住房与建设厅, 2011.

[2] 沈建华等.历史文化保护区风貌保护与延续探析[J].规划师, 2011, 8 (27) :59-66.

[3] 张磊.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思考-以宁波秀水街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为例城市景观特色的整治与创新[J].城乡规划, 2011, 2:34-35.

[4] 萧乐.基于文脉恢复与更新的历史街区保护研究[J].小城镇建设, 2011, 3:89-93.

街区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摘要:以厦门旧城为研究对象,选择“文化”为工具,围绕“文化規划方法融入旧城更新设计”这一中心,基于厦门旧城整体性保护与文化资源利用,探索厦门旧城宜居生活品质提升的路径方法。在梳理厦门旧城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对厦门城市文化空间进行现状调研及分析,并提出在总体发展观念、文化空间发展、文化资源管理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针对现状问题,从文化资源充分利用的角度,综合考虑厦门旧城要素内容,提出在总体思路上以文化引领,确立“活文化、微干预、挖特质、精管控、自生长”的地方化可持续更新设计策略。

关键词:文化规划;文化资源;文化空间;旧城更新

1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时代文化建设目标,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文化发展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文化在城乡建设发展中的战略性作用。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我国进入“城市社会时代”。在此阶段,城市特色文化、发展质量、空间布局、社会问题等将成为“城市中国”发展的核心环节。在城市建设中以文化为灵魂,“传承自身的文脉,重塑自身的特色”,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建设宜居的生活环境已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

厦门市委第十二届六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跟时代步伐,首次提出“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如今在城市规划由“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背景下,厦门旧城作为厦门城市的发祥地,以其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在城市更新中占据独有优势。既有研究认为:当前,城市更新是对当前城市蔓延和老城区衰败问题的一种响应和对策。未来我国城市更新的研究趋势之一是“注重城市品质的改善和提升”。近年来,厦门城市建设努力追寻“品质之美”的发展导向,已在城市更新方面做了不少积极尝试。在此基础上,加强理论与实践探索,在旧城更新中有效利用、保护和传承各类文化资源,调整优化城市独特的结构特征,是进一步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实现“文化强市”建设目标的当务之急。

2相关理论背景及概况

2.1旧城更新的理论基础

在我国,“旧城”是指在城市长期演变发展进程中最早形成的满足政治、经济、文化及居民活动的集聚区域。但随着城市发展,这些区域与当下城市发展节奏不匹配的问题逐渐显现,出现了物质空间环境的衰退。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旧城更新已从关注物质空间结构转变为逐步关注历史人文环境,并开始了对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更新。如今,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建设已经由“增量”至“存量”转变,开始向“城市经营”方向转变,公众参与受到关注。目前研究已经发生了转向,从以往单纯注重物质环境建设转而更加注重满足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多重诉求下的综合提升。

本文中的厦门旧城范围参照厦门“三旧”改造范围进行界定。如图1所示,蓝色斜线范围内为厦门旧城研究范围。

2.2文化规划的发展和概念

“文化规划”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此时,西方国家面临着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一些地区将文化发展落实到城市片区层面,通过制定不同的文化策略来引导城市更新,出现了以“文化为主导的城市复兴”。文化在城市物质更新与经济更新中的作用开始显现。1979年,“文化规划”的正式提法出现在美国经济和城市规划学者哈维(Harvey S.Perloff)的《用艺术提升城市生活》一书中,他将文化规划社区建设的方法,以达到社区文化认同和社区文化资源运用的双重社会目的。

随着文化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许多学者及研究机构对其进行了不同的定义。其中,以英国德蒙福特(De Montort)大学国际文化规划和文化政策研究室的定义最受广泛认可,该研究室认为:“文化规划是城市和社区发展中对文化资源战略性以及整体性的运用”。由此可见,文化规划通过对文化资源统一部署这一规划途径,实现其通过文化的方式解决城市问题,推动城市进步的规划理念。

2.3旧城更新中文化规划的引入

经验表明,借助“文化路径”,将“文化”元素纳入到城市规划的范围中已成为越来越多城市规划者探究城市建设的新方法。引入文化规划进行旧城更新能够有效把握旧城整体价值,优化旧城空间结构,为历史环境下的城市设计提供有力依据。还能够保护城市文化资源,为其创造出有意义的文化场所。因此,基于文化规划的旧城更新对提炼厦门的城市精神,提升城市品质,进一步强化城市“文化特色”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针对这一命题,本文以厦门旧城为研究对象,以“文化”为工具,围绕“文化规划方法融入旧城更新设计”这一中心,尝试通过基于文化规划,整体性的保护与利用文化资源,探索厦门旧城宜居生活品质提升的路径方法。

3厦门旧城文化资源、文化空间规划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文化规划是关于空间秩序与空间组织的艺术,它以文化资源禀赋和区域发展强度为依托,以文化发展的空间之力为目的,是为优化文化发展的区域布局而提供的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

既有研究表明,“文化资源”是文化规划的核心要素,文化规划的核心问题,是对于文化资源最恰当的空间布局是什么?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旧城文化空间现状进行重新认识与解析,是当前“人文厦门”的迫切要求。研究依据厦门旧城文化资源构成要素,对旧城文化资源及文化空间布局及利用现状展开调研。

3.1文化资源的分类及现状概况

城镇化进程中的旧城更新主要体现在对物质构成和对文化构成的保护与利用两个方面。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元文化交融碰撞形成了厦门多元的文化,为厦门带来了丰富的历史资源,通过对厦门旧城文化资源主要构成要素的梳理,结合厦门旧城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历史名村(推荐名录)等相关历史文化资源、现当代文化资源的内容,可将厦门城市文化资源分为有形文化资源(物质文化资源)和无形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资源)两种。

3.1.1有形文化资源(物质文化资源)

有形文化资源可归纳总结为以下三大类型:点式、片区和村镇,见表1。

(1)点式,按照一般分类方式,主要指以建筑单体或单一历史遗迹为载体的文化资源,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近现代历史建筑等,现当代城市文化资源包含不同级别和类型的文化基础设施,包括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民俗馆、科技馆、体育馆、青少年宫、老年活动中心、剧场和文化艺术中心等;(2)片区,主要指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等,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文化景观设施(如文化广场、文化路、城市公园、游园绿地、室外雕塑等)没有纳入“片区”范畴内;(3)“村镇”则指推荐名录中的历史名村、名镇。

3.1.2非物质文化资源(无形文化资源)

无形文化资源内容多样,本课题仅选取与城市文化空间相关的三个方面进行内容梳理:(1)非物质文化遗产;(2)大型文博活动;(3)市民文化生活。

3.2城市文化空间现状调研

厦门旧城文化资源按照时间划分,分为古代(1840年以前)、近代(1840-1949年)、现代(1949-1978年)、当代(1978年至今)4大类。同時,依据时间划分,按照主要内容性质,可分为宗教文化、闽南文化、古城文化、海防文化、民国文化、红色文化、殖民文化、华侨文化、台海文化,民俗文化、工业遗产文化、现代特色文化、大众休闲文化、文化艺术和文化教育等15小类,并各自有着不同的空间载体。

历史文化资源方面:一是已出台政策法规保障;二是除进行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之外,厦门市持续开展历史风貌建筑的普查认定和保护工作;三是经统计,历史文化资源较为分散。

公共文化设施方面:一是已建立层级化文化空间,现状公共文化设施主要呈四级分布;二是总量相对充足,形成空间聚集效应;三是结合人口规模和空间距离进行布置;四是“基础性”和“特色性”相结合。

文化及创意经济空间方面:一是特别注重制定产业规划,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二是整合文化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三是通过老厂房改造建设文化产业园区,积极推进旧建筑空间再利用。

公共活动空间及开放绿地方面:2017年厦门开展宜居环境园林绿化建设,总量、人均提升,完成省下达宜居环境园林绿化建设任务。

3.3存在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3.3.1总体发展观念上的问题

总体来说,对文化资源的社会及精神价值认识不足。对于厦门旧城更新,地区经济的回报固然重要,但更应该以长远的眼光进行考量,重视社会发展的的综合目标,关注人居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协调建设。主要表现在:对厦门旧城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还不够,对旧城文化特色凝练不够,文化特色的延续不够,以及在旧城社区更新改造仅对物质形态方面进行改造,软环境的建设比较缺失等。

3.3.2文化空间发展上的问题

一是文化空间总体特色不够明确,文化资源尚待深入挖掘。从整体上看,厦门旧城面临着城市特色不突出的问题,缺乏一种较为整体的文化氛围。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市民和游客认为厦门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和其他城市的商业步行街没有太大不同。

二是历史文化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整体脉络尚待系统优化。旧城中的历史文化遗存精品数量不多,并且各遗存点比较分散,利用效率较低。县级以下的文保单位和历史遗存大多采用“博物馆式”保护,文物保护模式的局限性导致文物遗存和历史性场所孤立、零星地呈现在城市空间当中。古代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力度不足,在居民和游客中的认知度普遍不高。

三是公共文化设施种类不够丰富,特色设施尚待提升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类型主要为公园、广场为主,市民所需求的综合性的活动场所、活动设施等比较缺乏。部分公共设施在开放时间上仍有较大的限制,使用效率较低。特色文化设施尚需进一步提升。

四是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效应不够,尚需优化布局整合资源。园区在数量上、规模上都远不及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的上海、杭州等城市。在文化融入方面,厦门没有显现出自己的特色,模仿重点城市园区经营模式从而出现严重的同质化。在空间布局方面,布局较为零散,各园区关联度一般,未能最大限度地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共享资源,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五是公共活动空间系统关联不足,地域文化特色尚需提升。厦门旧城绿地和广场数量分布不均,公共空间部分节点(点状)和景观廊道(线状)缺乏连续性,步行空间没有将点线串联贯通,同时也比较缺乏完善的设施配套、文化氛围浓郁的城市雕塑、与在地文化题材结合的建筑小品等。城市景观方面缺乏艺术引导,历史元素挖掘不够,整体文化形象趋于弱化,出现景观雷同的现象,致使一些街区没有明显的当地特色、社区归属感不强。

3.3.3文化资源管理上的问题

一是部分文化遗产保护状况不佳,历史记忆载体缺失。部分市、区级文保单位、未定级文化遗存保护状况不佳。古城墙、名人故居、地名保护等方面力度不足。大量民居建筑尚未引起重视。

二是文化资源利用方面相对不足,本土特色不够突出。厦门旧城历史文化街区过度商业化现象突出,与历史文化街区属性脱离,场所精神没有得到全方位塑造,导致厦门旧城“地方感”有所偏差,文化空间对游客吸引力不足。文化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非物质文化产品开发利用程度低。

三是文化主题事件策划力度不够,品牌影响尚待提升。文化事件的持续性不够,覆盖的时间较短,尚未有厦门城市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的文化招牌。在旧城社区层面,部分社区已逐渐形成特色文化活动,但推广度不够高。另外,一些文化事件与厦门城市整体发展战略匹配度不够高,与旧城更新密切相关的文化主题事件更是少之又少。

4文化规划下的厦门旧城更新对策建议

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与人文魅力是厦门旧城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针对旧城存在问题,结合旧城更新的复杂性和难点,从文化资源充分利用的角度,综合考虑厦门旧城整体空间结构、建筑、景观、交通设施等内容,进行一体化设计,彰显厦门旧城区人文特色。

总体思路与目标是:从厦门旧城文化特质出发,树立目标愿景。通过文化引领,精准优化、彰显特色,精细管控、加强引导,带动旧城经济振兴与都市活力提升。

4.1活文化——理解文化资源挖掘内涵,全面梳理活化利用

一方面,大力挖掘并梳理文化资源。对厦门旧城文化资源进行调研收集,梳理旧城历史空间变迁信息,对散布的文物古迹进行提升治理。提取旧城记忆元素,突出主导因子,重组、调整、创造设计视觉联系,增强旧城片区历史文化感。

另一方面,有效联系文化空间,保护并彰显文化特色。首先,应当对厦门本土的人文特色充分尊重,保护自然资源,对文化资源的活化再利用进行多元方式的探索。其次,通过加强空间组织,链接历史资源,彰显厦门旧城整体文化价值。不仅要保护单体文物和历史建筑物的单体(点状),还应考虑整体环境,延续传统历史街巷的历史肌理(线状),同时,进一步挖掘风貌片区(面状)的价值,通过点、线、面三个层次相结合,梳理空间组织,形成文化空间网络,保护旧城历史格局,加强城市整体形态控制。对建筑高度、城市界面、空间形态等要素进行控制引导,以保证风貌特色的塑造。

4.2微干预——借助文化景观微小干预,精准优化有机更新

在厦门旧城現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城市景观结构的基础上,注重城市设计研究,织补修复城市生态空间。

首先,结合文化景观,着眼“自然”。可借助立体发展的方式,增加公园绿地,见缝插绿。串接并整合利用滨水空间、步道等线型要素,形成相连相通、便于活动的开放空间网络,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其次,以“微干预”城市修补,实现景观文化复兴。在旧城区适度增设类似于中山路老剧场文化公园的“口袋公园”、美仁园“街角公园”,将市民生活与本土文化相结合。还可借鉴澳门经验,通过小尺度范围的景观复兴方式,实现资源集约利用下的精准优化,激活日益衰败的旧区,并将这种小范围的策略进行推广,从街区体系进一步扩展到整个旧城景观体系。

4.3挖特质——加强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整合资源特色营造

整合城市文化资源,推动城市空间特色营造。

一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旧城文化记忆场所应尽可能原真保护,作为文化延续和见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除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区、历史风貌建筑和传统老字号外,还应当重视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目前,厦门旧城片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尚无法可依,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二是动态开发,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二者结合。动态保护并利用传统街区、风貌区已有的文化元素,将其全部纳入传承的内容。通过场景体验的方式将历史呈现,形成“活态博物馆”。同时,挖掘现有物质与非物质遗产,重塑特色,并将其串联起来,形成点、线、面三级规划。在旧城区将建筑风貌区、创意产业区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打造特色文化体验区。可借鉴上海老城厢经验,通过谨慎考证总结文化特色,打造十大文化体验区,带动传统文化和旅游的有机结合。

三是采取小地块定制开发。在小地块定制型的开发模式中,加强特色空间的文化内涵,强化小型文化场所的保护开发。特别鼓励完整保护历史空间,有机结合文创产业、社区公共空间及开放空间等内容。

4.4精管控——突出文化导向精准优化,细化导则精细管控

一方面,加强文化导向,制定旧城更新目标。从城市整体利益出发,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同时,明确文化导向的实施路径,加大力度梳理并整合城市资源,通过城市设计控制以保证推动更新计划的实施。

另一方面,进行精细化控制。根据既有研究经验可知,精细化空间控制和引导可形成更高品质的城市空间。故需对旧城进行更加精细的空间设计引导,研究更加精细化的空间管控方式,建立更加精细的空间控制体系,针对性对旧城文化资源、历史文化保护进行专项研究,以形成精致而有特色的城市空间。

另外,进一步聚焦短板,优化公共服务设施。数据表明,厦门区级以上公共设施(如文化馆等)总量充裕,但社区配套大多滞后。社区由于人口结构变化等原因,一些设施普遍供给不足,如基础教育、养老服务等。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公共服务,如:对教育、养老、社区服务等基础服务设施的配套标准进行重点研究,依据社区实际情况,结合对标采用适宜的方式完善需求。

4.5自生长——找准文化位置加强引导,回归旧城自主生长

一是加强引导,自发生长。重视人的行为活动所导致空间的生长,重视在地居民在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为旧城空间中在地居民的行为与活动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使之成为文化的实践者和推广者,使旧城主动更新与自发生长。

二是主动更新,传承文化基因。重视日常社区生活,让旧城历史文化与市井生活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将城市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符号要素、城市故事和社会意识保护起来,使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基因得以传承,使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生活在同一时空碰撞、交融,以加强居民对日常生活中的历史传承的自发性和主动性。

5结语

文化在城市发展中具有核心作用,文化规划通过对城市文化资源进行战略性和整体性的运用,建构城市文化资源网络系统,可延续城市空间的文化特色,满足社区的文化需求,使得城市更具有活力和竞争力。本文以厦门旧城为考察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对厦门旧城的文化要素进行梳理解析,保护与利用文化资源,探索厦门旧城宜居生活品质提升的路径方法,是有意义且必要的探索。

本文从理论研究入手,针对现状问题,将对策落实到空间建设的具体工作中。从文化资源充分利用的角度,结合文化规划空间层次的规划类型,在总体思路上以文化引领,确立“活文化、微干预、挖特质、精管控、自生长”的地方化可持续更新设计策略,提出对厦门旧城更新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有助于在文化维度上对城市建设与旧城更新有所把握。但由于对文化规划的研究侧重点不同,本文无法将文化规划所包含的内容一一例举,深入并分类研究。同时,对于文化资源的调查还不够全面,对城市文化空间总结梳理也不够细致,目前所做的工作仅完成基本框架,还有待通过进一步深入调研,系统完善地进行梳理。

街区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规划指出,月湖历史文化街区可总结为三个特征:一为景观月湖,是历代精心营造的人文胜景;二为人居月湖,是江南古城诗意的理想居所;三为人文月湖,是浙东学术兴盛的文化中心。规划认为月湖地区经千百年的涵养,融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物化于月湖历史文化街区的民居院落、书院花园中,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中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规划重点保护月湖西区整体格局、风貌特征、7段一类历史街巷、7段二类历史街巷、11处文物保护单位、44处文物保护点、114处历史建筑(建议)以及历史环境要素与地下文物(遗址)、历史人文特色等具体内容。

本次规划的一大特点在于提出建议历史建筑114处,历史建筑是指具有一定保护价值且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者文物保护点的建筑物、构筑物。本街区内的历史建筑保护应当以院落为单位保护,应保持原有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袁朝晖表示,本次规划针对保护要素的集中区域,划定了两片核心保护范围,分别为柳汀街以北部分和柳汀街以南部。其中,柳汀街以北部分东至镇明路西侧道路红线;南至柳汀街、大书院巷(西段);西至三板桥街、天一街、长

春路、太阳巷、华侨饭店东界;北至中山西路、屠氏别业北界、迎凤街,面积为31.37公顷;而柳汀街以南部则东至镇明路;南至三支街;西至原宁波城建设计院;北至柳汀街,面积为15.91公顷。两片核心保护范围的总用地面积达到47.28公顷,占街区总面积约52.3%。

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除核心保护范围以外的区域为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为43.12公顷,占街区总面积约47.7%。根据历史研究与现状分析,规划提出“以文化为导向的街区复兴计划”,兼顾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效益,达到遗产保护和街区复兴的双重目标。总体功能定位为,具有宁波传统文化和历史特点的高品质人文博览、文化交流、宜居生态、商业休闲、创意旅游社区。

从区域整体格局与风貌特征保护看,规划将保护“一湖十洲、南北串联;洲屿独立、自成体系”的空间格局。据悉,规划对月湖历史文化街区整体风格与风貌特征进行保护,主要是保护“一湖十洲、南北串联;洲屿独立、自成体系”的空间格局。即保护以偃月街为纵轴,惠政巷、青石街、中营巷、马衙街-马衙河、大书院巷、桂井街为横轴的“一纵六横”的“梳状”街巷结构,严格控制历史文化街区内建筑的高度和体量,强调平缓的天际轮廓线,保护各洲岛通过水系(和主要街道)分隔、自成体系的特点。此外,规划还对街区的用地、人口提出了控制要求,对交通组织和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等基础设施提出了改善性建议。“在保护的前提下,街区内部交通采用“步行为主、车行为辅”、“人车相对分离”的交通组织模式。在后续的工作中,还会针对街区的特点专门制定消防、交通等方案。

历史街巷为沿线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和历史建筑数量相对集中,历史空间特征和风貌保存较好的街巷。历史街巷是构成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验历史文化街区的主要轴线。据此,规划将历史街巷分成了两类:

第一类是街区内传统风貌保存最完整的街巷,街巷沿线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和历史建筑数量较多,历史空间特征和风貌明显。保护要求:不得改变

街巷线形、宽度、尺度,保持界面的连续性与贴线;保护两侧传统院落与建筑界面,保护街巷传统风貌特征。

第二类则是街区内传统风貌保存状况一般的街巷,即具有一定的传统风貌和原有空间特征,但局部路段或一侧界面保存状况较差、已被拆除或新建筑风貌存在较大冲突。保护要求:不得改变街巷线形、宽度、尺度,保持界面的连续性与贴线;保护两侧现存传统院落与建筑界面,修补与完善街巷传统风貌特征。

123250334杨春阳 组长123250327王银

123250335杨桂花

2013 年11月 29日

问卷调查

———宁波市月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尊敬的先生女士:

我们是宁波城市职业技术的学生,就对宁波市的月湖文化街区的相关问题进行一项问卷调查。该问卷不涉及个人隐私,请您依据自身所熟知的情况进行作答,我们将十分感谢您的合作。

一、选择

1. 您的性别

A 男B 女

2. 您的年龄

A 18岁以下B 18-23岁C 24-39岁D 40-60岁E 60岁以上

3. 现居城市

A宁波本地B外地

4. 您的职业

A 国企B 外企C 私企D 事业单位

5. 您的学历

A 高中或中专以下B 高中或中专C 本科或大专D硕士以上

6. 您是否熟知我国法律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政策

A 熟悉B 一般C 不熟悉D 不关心

7. 您对宁波市的月湖文化街区的熟知程度

A 非常关心B 熟知C 一般

8. 您是否了解政府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措施

A 非常关心B 熟知C 一般

9. 您是否参加过月湖文化街区的保护行动

A 参加过B 没有但是听说过C 没有参加过

10. 您认为宁波市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否有保护的价值

A 非常赞同B 赞同C 一般

11. 月湖的哪一项文化因素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A 文化气息浓厚B居住功能完善C建筑形式美D 邻里单位和谐

12. 您认为当下的保护措施是否得当

A 得当B 不得当C 不好

13. 如果需要加强保护措施,您认为资金的问题该由谁负责

A 政府B 当地居民C 社会集资

14. 您对月湖文化街区的基础设施是否满意

A 满意B 一般C 不满意

15. 您认为月湖文化街区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风貌继续保留

A 维持现状,加强保护B 拆除重建C 部分维持,部分拆除

16. 您对月湖周围的建筑形态是否满意

A 满意B 一般,没有太大的看法C 不满意

17. 您认为月湖周围的建筑应该以何种建筑形态建设

A 低层建筑为主B 高楼林立C 没有意见

二、意见反馈

18. 针对自己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熟知情况,您认为哪些项目最应该受到保护

19. 请您对月湖文化街区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忠诚的建议或者意见

(保护措施、开发旅游业、重新建设等)

街区调研报告范文第6篇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国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受到重大冲击,本文以平遥古城为例,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产业经营、文物保护红线内的产业发展、传统商业模式下的产业转型三个方面,概括后疫情时期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助力该产业科学精准复工复产。

关键词:后疫情时期;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平遥古城;复工复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因其地域性、历史性、传统性等特点陷入亏损和停滞状态,形势不容乐观。本文以平遥古城为例,就其后疫情时期的产业发展困境与对策谈几点认识。

后疫情时期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困境

1.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产业经营

历史文化旅游产业(以下简称产业)大多依托包含历史文化的景观实体,其发展受到景观实体的制约。历史景观实体的价值在于其历史性和实体性,历史性决定产业的内容基于景观本身,实体性决定产业的分布位于景观周边。因此,整个产业的核心产品是景观实体及其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其生产过程是对这一产品的保存、维护和创新,消费过程是对这一产品的观赏、體验和纪念,其产业链闭环必须由线下接触式服务和消费者现场消费的衔接来完成。

疫情对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下,产业的经济效益恢复面临很多困难。当前,平遥古城很多因疫情关门的企业仍未恢复营业。。

2.文物保护红线内的产业发展

历史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守住文物保护的底线,历史文化景观的首要属性并非商品,而是文物。因此,这一产业存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以产业收入支撑文物保护、以文物存续带动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性质是建立在对文物周密保护之上的合理开发,不以经济效益为第一目标。

商业化的不彻底使这一产业发展自有其边界,并因历史文化景观的年代远近、规模大小、知名程度等使该边界各有其特点。平遥古城就是一个特例,由于整座古城都是文物,其历史文化价值建立在庞大、丰富且完整的古建筑集群及其反映的明清社会风貌和发展历程之上,三点缺一不可。

文物保护和商业开发的平衡,是古城文旅经济大繁荣背后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商业开发的破坏性。除了被列入重点保护文物的县衙、票号旧址等公共场所,城内大多数建筑为普通民居。热门消费区域建筑基本都被改造为旅馆、饭店、酒吧等,现代元素屡见不鲜,成为空有外型的仿古建筑,而非热门消费区域建筑则因开发不足变得破败荒凉。二是文物保护的科学性。古城内部分基础设施如闸机、路桩难以融入环境,一些破损的商业化程度低的建筑得不到及时修复,一些修复手段和工艺无法还原历史样貌。

疫情使得这一问题更为突显。复工复产期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产业提振的政策措施、宽松环境下的激烈竞争、商户更替或行业变更后的古建筑装修改造等,都考验着这道红线。

3.传统商业模式下的产业转型

历史文化旅游产业的商业模式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官方运营与商家入驻相结合,另一种是商家自营与官方统筹相结合。平遥古城属于第二种模式。因整座古城都是历史文化景观,世代生活于此的居民拥有大部分建筑的居住权和财产权,政府对产业整体的管理有限。这一模式虽使得产业更具传统特色,更显风土人情,但也因市场机制更容易失去这些特性。

在主要景观,国家所有与产业自主经营的割裂,使得古城整体历史文化氛围不足。举例来说:其一,古城民宿行业近年生意火爆,不少新同行的加入激化竞争,收入整体下降;其二,当地特色商品如食醋备受消费者青睐,商家竞相销售该商品但价格混乱,产业形象大打折扣;其三,越来越多商家效仿流行的“打卡网红店”营销方式加入现代元素,破坏了历史文化氛围。结果是,消费者仅能通过部分公共景观体验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余场所则与现代城市的仿古商业街区同质,无法体现古城的显著特征和根本价值。

因此,古城传统的商业模式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升级,其产业根基薄弱、规划不足、管理松散,抗风险能力自然也就差,而疫情的发生使这一系列缺陷得以暴露。

后疫情时期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1.落实防控,多管齐下,促进经济稳步恢复

一是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为复工复产提供有效保障。古城当前采取的日接待量上限、体温检测、实名购票、预约游览等措施取得积极成效,企业生产经营陆续恢复,消费者人数逐渐回升。从长远角度看,还应建立疫情防控重大风险防范长效机制,根据全国疫情态势适度放宽或收紧要求,杜绝形式主义,助力经济恢复。

二是要科学制定和精准实施促进经济恢复的政策措施。非常时期,要发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显著优势,以最小损失争取最快恢复。相关政策要聚焦民本民生,助力复工复产,不仅要惠及生产企业(如降税降租、困难补贴等),还要惠及消费群体(如门票免费、消费赠礼等),通过回馈各界促成产业的平稳健康运作。古城管理部门应帮扶生存下来的企业度过难关,积极招商引资填补破产、迁移企业的空缺,并通过让利和宣传使自己重入消费者视野。

2.创新管理,引进技术,发展现代综合产业

一是要创新管理机制,实现产业整合。管理部门应以疫情为契机建立更完善的运营管理机制,平衡好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文物保护与商业开发、重点区域与古城整体等关系,合理规划消费区域分布和行业类型密度,形成更具有整体性的产业生态,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要借助先进技术,跳出地域限制。疫情警示了接触式服务与现场消费衔接的中断风险,启示我们运用新技术做新尝试。参观途径方面,可利用VR等技术实现场景模拟、史实还原,拓展远程参观方式,丰富现场体验内容;营销渠道方面,可利用官方电子商务、直播游览带货等方式,与“为美丽乡村下单”深度结合,提升消费吸引力,甚至直接实现云端消费。

3.兼容并包,持续发展,大力推进品牌建设

一是坚持保护优于发展,促进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兼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历史文化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自信的过程。”古城今后要加大文物保护维修、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综合治理等各方面投入,防止过度商业化,真实还原和深入营造古风韵味,依靠原住民保护历史民俗、造福原住民实现文化延续。

二是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创新推进品牌建设。当地管理部门要辩证看待疫情影响,持续搞好“三治三零”创建、“爱国卫生季”等工作,积极有序引导复工复产,推动产业整合融合,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打造“平安平遥”城市形象。同时充分把握“互联网+”时代机遇,多方面推进“智慧古城市”建设,利用“平遥中国年”系列活动、“又见平遥”实景演出等成熟的当地历史文化IP,多渠道开展内外宣传,与时俱进地提高古城影响力和知名度,为产业发展再创佳绩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郭鑫金.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现状与发展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6):184-187.

[2]付晓.浅谈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整治——以平遥古城为例[J].度假旅游,2018(11):244-245.

[3]雷承锋.“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平遥古城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0,32(07):16-20.

上一篇:热爱生命范文下一篇:阿凡达评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