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化论文范文

2023-09-16

精神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积极构筑班级精神文化,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教师要结合主题班会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征集班训班徽中进行积极导向,在组织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团结合作,促使学生在讨论典型案例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引导他们自主解决各种班级矛盾。通过这样的系列活动,教师能更好地建构班级精神文化。

[关键词] 班级精神文化;心理健康;小学班主任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也是班级师生在学习、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班级的认识和信念体系。班级精神文化包括价值观念、班风学风导向、团结状態集体舆论、班级人际关系等,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言行和他们的认识水平、价值取向之间的密切关系,组织各种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活动,从而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更积极健康的心理。

一、设计主题班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主题班会指的是在班主任的引导下,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生为主体,围绕特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设计特定主题的班会,促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起到规范行为、提升品德的作用。

一些学生家庭比较富裕,便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其他同学。针对此问题,教师组织了“怎样的职业对社会的贡献更大”这个主题班会。在活动中学生首先了解自己的父母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展开角色扮演的活动,表演家长工作的状态,使其体验不同的职业内容。此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说说赚钱和社会贡献度是否完全成正比。学生在讨论中逐渐认识到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同时也很难完全用金钱去衡量各种职业对社会的贡献,不同的职业只有相互配合、合作共进,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思考自己是否有正确的观念,是否会因为他人的家庭状况轻视别人。在活动中学生逐渐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起到了净化精神世界的作用,他们对待班级同学也更为友善。

在主题班会的促进下,学生能进入到班级特有的文化活动氛围中,从而更好地端正自己的言行,培养高尚的情操,开启智慧。这样就为构筑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奠定了基础,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自主设置班训,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一个班级都应该具有特色,有独特的班级精神,学生可以通过自主设定班训、班会等方式表述自己对班级特色的思考。教师则要在此过程中进行适当地引导,进行积极导向,让班级逐渐形成正确的班风和学风,让班级学生形成共同认可和追求的价值取向。

在设定班训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我们班级要争取成为全年级学习成绩最好的班级,要成为所有班级仰慕的对象。”该建议提出后,得到了一部分同学的赞同,但是另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垂下了头,似乎提不起兴趣。教师此时便进行引导:“如果有的同学虽然经过了努力,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成绩还是无法大幅度提高,拖了班级的后腿,大家觉得这样的同学还能成为大家的好同学吗?”这样的话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在一番辩论后学生认识到,成绩并非衡量一切的标准,要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得到进步,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情不同。最后学生设定班训为“做最好的自己”。在此过程中,教师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帮助学生设定了更有意义的班训。

在班级建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设定明确、规范的奖惩制度,并引导学生自主设定班训、班会主题、班规等,若他们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去做,则要引导其他同学相互帮助、提醒。渐渐地,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要努力遵照班训、班规的要求去做,提升集体荣誉感。

三、参加实践活动,塑造团结的积极形象

优秀的班级应该是团结的班级,班级成员相互之间要互相合作,少一些埋怨、敌视和蔑视。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的方式,给学生创造相互了解的机会,促使他们积极合作,团结互助,进而形成积极的氛围,解决各种问题。丰富多彩的活动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较好,但是却很少主动帮助他人。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到“学习共进小组”的活动中,学生两人一组,自由组合,每人都要在对方的身上找到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同时也要尽自己的努力,帮助对方提升自我。在一段时间后检查学习共进小组的成绩,看看双方是否都得到了进步。在活动中,学生认识到帮助他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看到他人得到进步,自己也会产生愉悦感;此外,学生还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都能成为“学生”或“小老师”。在两人学习共进小组的基础上,教师还组织了多人小组,学生能进一步展开互动交流,看看能从小组成员的身上获得怎样的启迪。在相互帮助中,学生逐步形成了一个团结的整体,班级凝聚力得到了强化。

在设计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将各种正确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融入活动中,并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心理。这样就能构筑良好的班级活动氛围,对学生起到陶冶性情的作用,让他们逐步改善心理问题。

四、讨论典型案例,培植健康的集体舆论

集体舆论是在班级中占优势并能产生共鸣的言论和意见,它对班级成员的心理和行为有很强的动力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班级中发生的具体事件进行讨论,让他们产生顺应的心理,从而培植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行为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在组织集体活动的时候,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积极参与,而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自认为没有资格参加讨论,活动并不积极。在大家讨论谁能代表班级参加校园歌手大赛的时候,恰好一名成绩较差的学生报名,教师便把握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成绩差的学生能否代表班级形象,参加校园大赛?”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成绩的优劣并不是衡量学生的全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如果想要为班级尽一份力,其他同学应该积极鼓励,给予支持。渐渐地,班级舆论得到了调整,在召开班级会议的时候,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积极发言,若他们的提议好,也能得到其他学生的认可。班级的沟通氛围得到了改善,学习成绩不再是区分“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唯一标准。

教师要尽可能地选择班级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这样有助于更好地扩散、传播,并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在此基础上,学生会在集体舆论的影响下修正自己的思想,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自觉地维护班级的利益,这样能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班级目标。

五、自主解决矛盾,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

许多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受到家人的宠爱,或多或少会造成骄傲、自私等问题,在班级生活中会因为无法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而和同学产生矛盾。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自主解决矛盾,积极展开反思,尝试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对同桌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争吵,如将对方的书本弄到地上,占用了太多的空间等问题。教师并没有直接批评学生,而是引导他们参与到“夸夸说说我的同桌”主题活动中。在该活动中,学生要各自说出同桌的优点和缺点,看看谁说的内容更多、更详细。在交流中,两名学生发现对方虽然有不少缺点,但是优点也不少,还是一个好同桌。此后教师又引导他们反思为何同桌身上也有不少优点,但是自己平常却看不到,反而会放大对方的缺点,还因此而争吵,以后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提出了解决方案,认为一方面在有矛盾的时候要想一下对方为自己做过什么,这样就能心平气和地和对方协调,另一方面则要在有矛盾的时候理性地和对方商讨,尝试友善解决问题。

在自主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和同学相处的时候要形成共同心理倾向,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产生互相欣赏、吸引的亲和性情感,这样才能构筑相互信赖、理解和支持的班级氛围,更好地解决人际矛盾。

班级精神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形成的,大家在相互交流和实践活动中交换意见和看法,并在相互影响中进行契合,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級舆论和班级风气,这对学生的心理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教师要积极构筑隐性课程资源,促使学生逐步调整思想观念、行为习惯,进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形成强有力的班级精神文化,对自身起到约束和规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月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基于小学生个性发展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1(3).

[2]廖祖权.从三个层面营造班级学习文化氛围[J].中小学班主任,2020(11).

(责任编辑:姜波)

精神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正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重视,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又一股国学热,传统文化在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实践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这样的局面下,李程先生的著作《传统文化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面世可谓恰逢其时。它通过详细且全面的论述,缜密细致的分析,系统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精神文明的一致性,既能够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思想资源和方法论指导,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该书共分为五章,分别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伦理道德的文化精神”、“人文主义的文化精神”、“集体观念与爱国主义精神”、“倡导和谐的文化精神”、“开放进取的文化精神”、“诚信与求真的文化精神”五个基本精神。在每一章中又分为若干小節,虽然每一章内各个小节的内容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每一章的写作思路是基本一致的,即沿着文献资料搜集 文本内涵诠释 思想延伸和发挥 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作用(或意义)这样的理路前进,让全书显得体例严谨,逻辑清晰,便于读者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和思想认识。例如:在第四章“倡导和谐的文化精神”中,各小节依次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提出与发展”、“人身修养与人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世界大同的理想”、“和谐的功用、意义及对大学生进行和谐观教育”,就充分彰显了作者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写作思路。

纵观全书,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是文献资料的丰富翔实,第二是阐述的全面细致。从导论开始,作者就始终一丝不苟地坚持“言必有据,论必有理”的行文原则,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每一处思想内涵的诠释发挥,都有着强有力的古典文献资料支撑,使得全书立论严谨,结论令人信服。比如在导论的开篇,作者从“文化”一词的含义入手,先整理了“文”字在古文献中的意义,分别从《说文解字》《易》《礼记》三部经典文献的论述中总结归纳“文”字的内涵以及引申义;而在讲解“化”字时,又分别以《庄子》《易传》《黄帝内经》《礼记》中的用法梳理了“化”字的不同含义以及引申义;最后才提炼概况了“文化”一词的主要意义。可见,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确实下了磨杵成针之功,令人感佩。另外,该书阐述的全面细致也尤为值得称道。比如在第一章“崇尚伦理道德的文化精神”中,作者先总论了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儒家对伦理道德的高度推崇,然后从众多儒家经典中整理了儒家的主要德目,再着重论述了儒家德目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几大德行——仁道、孝悌、忠恕的内涵,最后系统阐述了伦理道德与大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第一章如此,其他各章亦然。作者在各章的写作中没有丝毫的投机与敷衍,而是力求全面、细致、深入地厘清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与现代精神文明的内在联系和一致性,为本书的“含金量”增值不少。作为一部论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专著,本书在每一章的最后一节都立足于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状态,阐述了传统文化精神中的某一方面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联系,探讨了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传统人文精神教育的方法和路径,为推进我国广大高校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

本书以通俗平实的语言、缜密严谨的构思、丰富翔实的文献、全面细致的论述为读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走进现代精神文明的画卷。虽然全书在行文过程中因为频繁穿插古典文献与现代白话解读,为阅读带来一定障碍,一板一眼、连篇累牍的大段阐述也让阅读体验略感枯燥,但毕竟瑕不掩瑜。不论对于想要更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通读者,还是对于高校思政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和教师,本书都是一本值得仔细研读、学习的好书。笔者通读全书以后的感受是受益匪浅,相信读者阅读以后也一定有不少收获。

(作者系长安大学讲师)

精神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校园文化;目的;原则;育人途径

隨着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各学校更加重视校园文化的布局和建设,使其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笔者结合敦煌中学多年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以构建校园文化载体的目的和原则为着力点,从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舆论文化建设和课余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谈校园文化育人的途径和效果。

一、构建校园文化载体的目的

校园文化载体包括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舆论文化、课余文化等。校园文化建设应以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努力建设体现时代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文化自信,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二、构建校园文化载体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构建校园文化载体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教学中心工作,办学方向目标明确,树立全局观念,使校园文化建设从方向上保证社会主义人才的培养。

2.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载体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3.特色性原则: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突出地方历史文化,把传统与时代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统一,体现浓厚的学校文化氛围和办学特色。

4.创新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创新,精心设计、主题突出、个性鲜明,给校园文化注入生机和活力。

三、构建校园文化载体下的育人途径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校园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主要指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例如,校园规划布局、建筑风格、校园绿化美化等。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舆论文化、文体活动的物质基础,它通过环境设施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师生的言行和审美观念。敦煌中学校园物质文化深深植根于学校办学传统,又体现出当代教育理念,充分融合了建筑特色与人文关怀,突出敦煌文化元素。敦煌中学东临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南接天下奇观——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使学生受到敦煌文化的熏陶和沙漠奇观的震撼。学校建筑以气势恢宏的汉唐式风格为主,行政楼、教学楼、公寓楼之间以走廊相连并将实验楼、图书馆、餐厅楼环绕其中,含有团结一心共铸辉煌之意。学校精心设计的墙壁、亭台,廊檐、园林、喷泉鱼池、雕像石刻等,将学校打造成为书香校园和园林校园,形成立体的育人环境,散发出浓郁的人文气息,达到不教而育人的效果。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学校管理机制。学校制度文化既是学校发展的内在支撑和稳定发展的有力保证,也是学生养成教育的必然要求,主要包括学校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规章制度、校规校纪等。敦煌中学根据本校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学校制度,打造校园文化精神,抓作风、促教风、带学风,努力建设优良校风。

3.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形成优良育人校风。学校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的体现,也是师生共同理想信念、目标追求、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是学校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它主要包括校史、校训、校风、校歌及校庆活动等,通过校园精神文化载体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激励师生学习先辈治学精神,弘扬学校精神文化,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敦煌中学有着70多年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修订校史,激发广大师生爱国、爱校、爱学习的热情,增进学生对学校文化的归属感和荣耀感。

4.加强舆论文化建设,提高学生道德修养。舆论文化是学校宣传的窗口,也是展现学生思想、交流心得、展露才华的阵地。敦煌中学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网站、微信平台、电视台、校报、校刊和党员活动阵地、校史陈列室、荣誉室的作用,拓展育人渠道和空间。

5.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校园课余文化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包括学术文化活动、文艺体育活动和社会文化实践活动,此外还有大型主题晚会、文艺演出、校运动会等。这些文体活动的开展,诠释了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展示着一所学校师生的精神风貌,成为师生最乐于接受、参与度最高、最有表现力的校园文化载体。

编辑:张慧敏

精神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对文化产业做哲学审视,它具有四个显著特征,即经济文化一体化、文化资本主导化、产品文化化、产业发展人本化。

【关键词】文化产业;哲学透视;显著特征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国文化产业正如春风过后的梨花,经过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的酝酿,冲破铁索羁绊,驱散凛冽寒风,于20世纪80年代迅速崛起。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当今时代越来越突出的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现象的深刻反映。它准确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有许多自己的特征,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对文化产业做哲学审视,它具有四个显著特征,即经济文化一体化、文化资本主导化、产品文化化、产业发展人本化。下面就从这四个方面分析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

一、经济文化一体化

二战后,人类俨然成为大自然的主宰,凭借自身的创造能力,利用先进的生产工具,从大自然中无节制地获取资源和物质财富,从而导致了经济、社会的非协调发展,带来了通货膨胀、高失业率、生态失衡、生存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人们日益意识到应当重新认识人与物质、自然的关系,经济的背后是文化问题,文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经济文化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是一种双向需要,经济需要文化为自己注入新的活力与创造新的境界,而文化需要物质寄托,需要在经济中实现其持续发展与提供新的发展契机。可以说,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

所谓“文化经济化”,就是将文化中的商品属性剥离出来,使文化要素成为活性因子促进经济发展,即成为现代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经济文化化”,则是指经济文化一体化过程中,由于二者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融,经济生产的重心已经由物质领域拓展到精神的层面上,从而形成了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新质内容的经济综合体。首先,经济活动中的文化作用日益加大,这一发展趋势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新视角与新领域。其次,经济全球化使文化产业在综合国力的竞争地位日益加深,同时,文化市场也日益国际化,因为当今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同时也包括文化实力的较量。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竞争因素。第三,文化经济成为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这种影响将直接来自于跨国文化产业集团的文化侵蚀与文化渗透。从经济要素流动趋势来看,文化资本的全球流动和资源配置方面的巨大作用,将成为主宰国际文化产业格局变动、世界文化市场走向、国际文化产业秩序的新生力量。例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强势国家依靠科技策动与市场化运作的竞争优势,将市场触角延伸到全球范围的各个角落,通过这一方式,一方面获得了文化领域中包括电影电视业、文化娱乐业、图书影像业、文化旅游业等在内的丰厚利润;另一方面,还获得了电脑、软件、网络、卫星传送等高科技方面的巨大优势。由此看来,文化产业的开发与壮大不仅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与财富积聚的重要途径,而且成为增强综合实力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经济文化一体化协调发展已经无可辩驳地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表现出来的特征是:智力优势正在取代传统的自然资源优势,文化、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文化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

产业。

二、文化资本主导化

在土地资本、工业资本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时期,文化要素主要依靠于其他生产要素才能完成经济系统的内在循环,所以此时的文化要素无法成为独立的经济因子参与经济系统的任何分配。如在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时期,在诸多的生产要素中,土地处于主导地位,所有的资源配置方式及内容均以农业资本为核心。在工业经济时期,生产力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要实现文化要素全球性流动的无限复制与使用还相当困难。这就是说,文化向资本的转化所需达到生产力水平还不具备,这就决定了文化向资本的转化在工业经济时期不可能发生。到了21世纪知识经济的今天,特别是信息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文化要素借助于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实现跨区域、跨国界配置与流动,实现了文化资源与文化成果的高度共享。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要素不仅从物质资本中剥离出来,在许多领域成为具有主导作用的首要要素,并且其他要素在一定条件下还依赖于文化要素,从属于文化要素。文化资源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一个国家来说,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将不再构成国民经济发展的优势,自然资源的贫乏也不再意味着落后,关键在于对文化资源及其智力资源的拥有,文化资源越是丰厚,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就越是巨大。一个社会能否快速发展,从根本上将取决于这个社会对其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创新程度。社会的文化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越高,社会将越是繁荣。

以文化色彩和精神气质构筑商品的“高附加值”,才能真正体现产品的超一流的品位。我们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高产品的高附加值,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必须努力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变。文化资源进一步资本化,形成最具增值率的文化资本,文化资本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非磨损性、不可分性、无限增值性等特征,使其与其他生产要素有着本质的不同,文化资本不再是产业发展的附属要素,而变成了主导和核心要素,文化资本已成为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之后,还必须对文化资本进行妥善的经营才能使文化资本持续高效地转化为经济利益,如绍兴咸亨集团利用鲁迅著作中的店名迅速扩张,并走出绍兴,打进了上海。

在文化资源向资本转化的同时,建立在文化基础上蕴藏于文化经济中的文化产业,克服了工业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不足,为人类建立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提供了可能。以文化为基础的文化产业,改变了工业经济那种把物质财富的拥有看成是实现个体价值的资本与依据,相反,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以文化创造为内涵的知识作为要素,在文化产业的分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文化产业突出了精神生产者是以个体脑力劳动者与智商能量的付出来体现其生存价值,因此,拥有知识的文化产业生产者能够获得丰厚的报酬,并且可以借助于文化资本、知识资本作为要素参与入股分红,来享受文化企业的利润汇报,成为高收入群体。如享誉全球的比尔·盖茨这样集智力资源拥有者和企业经营者为一体的超级富豪,这就是文化产业主体为什么能够获得比其他行业的生产者高得多的回报的原因。

三、产品文化化

文化产业的产品呈现文化化特征,产品文化化是指产品中精神文化取向越来越明显,或产品以越来越满足人的精神享受为主的一种趋势。随着消费者文化素质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模式必然由实用功能型消费向文化审美型消费转变。商品和服务因文化内涵、文化个性而提升其精神功能和审美价值,提升其档次和品位。文化内涵是产品和服务高附加值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只有富含文化价值的商品和服务才能有效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才能在众多的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 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赢得消费者的“货币选票”。信用、商誉、品牌、形象等文化因素构成无形资产,使文化企业在竞争中先声夺人,争得更有利的投资机会和市场地位,创造更多的商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以服装业为例,我国和意大利同为服装出口大国,意大利靠先进的服饰文化,良好的商誉和世界驰名的品牌,赚取的是高附加值。上世纪90年代初,意大利每吨服装的换汇额高出我国5.8倍。可见,文化内容和精神内涵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所在,也是实现其高附加值的重要源泉。

当今,产品的文化内容的价值比重迅速增大,而物质形式的比重正相应地下降。并出现大量的富有美感和科技含量的智能化产品。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新增社会财富中文化性的“软产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不仅像微软公司这样的新兴产业大部分是知识密集的软产品,而且传统制造业产品的文化内涵也越来越高。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品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个性,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克莱斯勒汽车在质量上并不比其它品牌的汽车高出多少,但是它所代表的高贵、豪华和地位感却给它的发展赢得了无限商机。同样,原本价值700日元的女式帆布提包,如果印上一个字母“G\",便可卖到7000日元,这是因为“G”是表示由米开朗琪罗·罗西尼创造的意大利超级流行文化的符号,手提包携带者确信,自己正在进行一种可与欧洲超一流阶层相媲美的消费行动。为了这种精神文化享受,人们情愿花7000日元购买价值700日元的商品。可见,文化内涵对产业发展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如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汽车文化等,无一不通过文化价值的取向影响着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也不例外,我国是世界上的旅游大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风景点,名胜古迹,老革命根据地众多,许多有品位、有档次、有远见的旅行社,专门培训出一批具有各种文化内涵修养的导游,甚至聘请文史博士担任导游,提高旅游的文化附加值,使游客亲身体验到文化景点的历史文化氛围。这些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已经成为对文化品位和文化层次需求日益提高的旅游者的新去处。从这些事例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产品文化内容和精神内涵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升作用。

当今时代,经济的飞速增长不再仅仅取决于已短缺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本等有形资产,而是主要取决于智力、文化资本等无形资产,产品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内涵将主导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以文化内容为主导的文化产业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流。

四、产业发展人本化

产业发展人本化是指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关注人的需求、人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以人为目的、以人为中心。

西方生活方式和物质主义文化给人造成巨大的精神空洞。工业文明高扬科技理性,推崇经济主义,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导致了物质消费性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把人的多种需求简化为单一的物质需求,把物质消费水平的提高作为惟一的追求目标,从而使人成为经济动物、消费动物,日益淡漠甚至忘记了生活意义与价值的人文追求。造成人的异化与片面发展,使人成为马尔库塞所描述的“单向度的人”。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似乎不是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而是满足人们对商品货币财富追求的需要;评价经济素质高低的标准,似乎不是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满足的程度和质量,而是看GDP或GNP增长的多少。这样,经济社会以人为本的本质特点,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掩饰起来,甚至已经成为经济过程的沉淀物。因此,一个推崇人的需求的全面性的伦理选择和人文追求的世界,有赖于确立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理念和实践模式,已是不争的事实。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了。

文化一定程度上而言是“人化”,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展现的是人的生存、发展形式及发展程度。人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但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加全面、本质,直接满足人的需求,是一种更加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本向度部分克服了人的异化,消解了技术与人性的长久对立,使人的视野超越物质需求转向真善美的追求、创造性价值的实现、自由的获得。伴随着非物质性需求的追求,使人自身价值的充分体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从过程来看,文化产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两个更为统一的过程。文化产业生产是建立在知识、技术和人文精神高度发展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强烈的人文属性。文化既可以作为投入,也能够被产出,人的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以及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信用文化、经济伦理等精神因素,作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价值,与自然资源、经济资本共同成为生产力中的组成要素,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人对经济发展的参与不仅仅是体力劳动,不仅仅是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添加简单的劳动来创造社会财富,而是更多地通过文化创造,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更加具有人性特点地参与经济生产,人的能力得到更为全面、更为本质的发挥,人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人的素质和创造力得以不断地提升;使人通过“丰富的个体”的路径达到完整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价值在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好地实现。

从结果来看,文化产业发展更全面、更本质地满足人的根本需求。物质需求是人的基本需要,精神文化需求是人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之后的相对高层次的需求,是一种更能反映人的本质属性的一种需求。文化产业不仅生产物质,也生产文化;不仅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也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状态,转向以人为本,人的愿望、人的需要、人的理想,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与核心。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阶段,文化产业更能直接从人的根本需求出发,能够更加接近人的需要,更加直接为人带来福利。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更加深入渗透到经济发展领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人的本质需求在经济的发展中得到更好的满足,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种人化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人为本的产业。

总之,我们要关注文化产业,就不能不关注文化产业自身所特有的标志性特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唐任伍,赵莉.文化产业——21世纪的潜能产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2]谢植雄.文化经济与科学发展观[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

【作者简介】李莲花(1980-),女,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哲学;高静文(1947-),女,新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精神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精神科患者病情较为特殊,大部分患者都失去了正常的认知能力以及行为能力,因此精神科的安全护理一直都是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篇文章将重点综述护理人员做好精神科安全护理的对策,以找出更好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人员;护理对策;安全护理

与其他的科室相比,精神科护理工作既有共同性同样也具有特殊性。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大部分患者往往丧失了自我保护能力,无法辨认危险因素,情况严重的患者可能在疾病的支配下,发生伤人、自残、毁物等各种极端行为。所以,对精神科患者进行安全护理不但会对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产生直接影响之外,同时对患者的康复以及保证患者安全有着重大意义。只有通过这种持之以恒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

1 提升护理人员安全护理意识

针对于精神科的护理人员而言,需要时时刻刻都具备强烈的安全意识。护理人员一旦参与精神科的护理,便应当组织进行相关的安全知识教育,时刻培养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进一步强调安全护理的重要性。为提升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可以以每个病房为单位,为护理人员开展不同的学习活动。当精神科的护理人员具备安全意识后才能够发现问题,同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防止了精神科患者意外的发生。

2 开展护理工作

精神科的每一位患者都应当得到有效的护理。有效护理要求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具有娴熟的沟通技巧、认真的工作态度、丰富的临床知识以及精神科护理知识。同时护理人员需要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同时根据护理程序对精神科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活动,同时进行相关的规范操作,做好自己的岗位责任。避免患者发生意外事故以及重要的护理内容之一,便是对患者的病情做好严密的监视以及观察,在对患者 病情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要有针对性、整体性以及客观性。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同时,护理人员应当从患者的行为、表情以及言语上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从而找出针对性的护理点,确保整个护理工作都有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

3 使护理工作有连续性

精神科患者的護理是个连续性的过程,需要护理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提醒以及相互支持。有文献曾报道,精神科患者大部分会在节假日、夜班或护理人员较少的情况下发生意外事件,所以,精神科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时,应当及时、准确、详细的将情况反映给下一班护理人员,在交接过程中严格做到无缝隙,从而确保每班的护理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尤其是针对晚班护理人员,要详细介绍患者的精神情况、病情发展情况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使夜班护理人员更有针对性,从而降低、避免意外事件[1]。

4 发挥护理人员的能动性

在所有护理工作中,若单凭护士长一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充分调动所有的护理人员,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严格做到以预防为主。护士长作为联系上级和护理人员的中间环节,职位非常重要,除了是执行者、传播者之外,同时也是精神科的管理者以及工作的监督者,护士长管理水平的高低将对整个护理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整个护理的活动范围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2]。除此之外,护士长还应当对每位护理人员进行关系,做到凡事都心中有数,情况需要时护士长也应当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及时发现同时及时解决问题。保证精神科的护理工作不能流于形式,认真仔细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同时,护士长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以及管理艺术水平[3]。

5 做好奖惩制度

精神科护理工作风险较大,患者随时可能发生意外事件,一旦出现意外事故则应当正确面对。同时,各阶层的领导也应当对发生的意外事件原因进行分析,同时给予合理的处理意见。处罚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吸取经验[4]。

6 结束语

随着我国护理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护理队伍的专业技能、学历以及护理技术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提升,使护理专业得到更好发展。由于精神科护理的特殊性,使精神科的护理发展相对较慢,同时再加上地区差异,使得精神科的护理也相对较为落后,因此我们认为,为了做好精神科安全护理,应当更加广泛的展开精神科护理学,进而提升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以及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苗新香. 护理人员做好精神科安全护理的对策[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8(2):39+45.

[2] 侯丽华,周湘梅,罗思欢. 做好精神科安全护理管理防范医疗纠纷发生[J]. 中国民康医学,2010,17(1):2268-2269.

[3] 粟玉萱. 精神科安全文化现状和管理措施[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2(2):45-47.

[4] 周秀芬. 浅谈精神科安全护理[A]. 玉溪市医学会、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玉溪市第四届精神科学术年会暨心身疾病综合治疗研讨会论文集[C].玉溪市医学会、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5.

精神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直接关系到全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最终实现。本文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探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民族地区 全面小康社会 评价指标体系

自小平同志在1979年提出“小康社会”后,小康社会确立的目标正一步步变为现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正在享受小康社会带来的巨变。我国总体小康社会的实现也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发展依然滞后。2015年全国贫困发生率为5.7%,而民族八省区贫困发生率为12.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族地区是短板。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调研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因此,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攻坚拔寨阶段我们需花大力气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确保到2020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提出

自从提出小康社会以来,众多专家、学者对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如国家统计局建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其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民主法制、人民生活、文化建设、资源环境等5个方面39项指标组成。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其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社会结构、民主法制、人民生活、科技文化和生态环境等6个方面28项指标组成。李孝坤、苏维词、凌洁的《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提出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涵盖经济水平、生活质量、人口质量、生存环境4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等。那么,对民族地区来说,现有的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能否全面衡量和评价其小康社会发展和实现程度?民族地区有没有特殊的情况需要考虑和兼顾?为了全面有效地对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施和发展过程进行度量和监测,有必要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对现有的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适当补充和完善。

二、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虽然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侧重点不同,但大体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对于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评价除了包括这些指标外,还应结合民族地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适当补充具有民族特色的具体监测指标,尤其应考虑少数民族群众参与政治的程度、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程度、各民族文化教育的發展状况、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等因素来衡量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因为只有少数民族群众广泛参与政治,才能汇聚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只有各民族群众积极投身经济建设,才能为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教育发展文化繁荣,才能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只有生态良好环境美好,才能有效促进民族地区各民族群众宜居宜业。因此,制定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在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及生态环境中增加具有民族特色的具体监测指标。

(一)政治层面

国家统计局构建的《全面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中,民主法制从基层民主参选率、每万名公务人员检察机关立案人数、社会安全指数和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四个指标来评价小康社会在政治方面的实现程度。在民族地区除了上述指标外,还应增加少数民族干部配备比率。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自治权的保障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210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要大胆使用,放到重要领导岗位上来,让他们当主官、挑大梁。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需要有一定的财力、人力外,更为关键的是要造就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好了,能够管根本,管长远。少数民族干部与本民族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了解本民族历史与现状,熟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在本民族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更能发挥其他民族干部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力量。因此,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政治层面中需要增加少数民族干部配备比率指标。

(二)经济层面

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在经济方面的监测指标有人均GDP、工业生产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等。人均GDP是生产性指标,用人均GDP、工业生产率等指标来评价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经济方面的实现状况还不足以全面体现民族地区的小康水平。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难度大、困难多、面积广。据统计,2012年民族地区的小康指数达到70.8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12.71个百分点。而民族地区的农村牧区更是重点和难点,2016年民族八省区仍有1411万农村贫困人口。为了全面有效地反映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发展程度,民族地区经济层面的监测指标还应增加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状况、农牧区社会保障覆盖率、农牧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等指标。

1.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状况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大多数民族地区属于农产品主产区。其主要特征是发展农牧业生产,提供农牧产品。要针对民族地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开发特色农牧产品,发展优势产业,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面貌。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农牧民的收入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因此,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增加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状况指标。

2.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民族地区特别是农牧区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是群众脱贫的最大障碍。一些民族地区的群众没有干净水喝、道路不通、住房简陋。因此,要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比重,完善农牧区基础建设。

3.农牧区社会保障覆盖率

我们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很好地覆盖到农村牧区,农牧区的群众因病因灾返贫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民族地区要编织好一张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在基本生活、基本养老、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等方面为各族群众提供保障。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生活、体现社会公平。因此,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增加农牧区社会保障覆盖率指标。

(三)文化层面

数据显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巩固率平均只有86%,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平均水平为93%),不少地区初中辍学率超过30%。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阶段,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最硬的骨头,离不开教育和文化的支撑作用。此外,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国也最为薄弱,成为制约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要在民族地区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以,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体系文化层面的监测指标中除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等,还应增加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占该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每万人口中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数、民族职业教育学生人数占民族地区在校学生数的比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率等指标。

1.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占该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民族地区抓发展、抓团结,都离不开教育这项基础性工作。抓好民族基础教育,才能确保民族地区不同民族的孩子共享社会发展机遇,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为少数民族的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国家要大力保障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教育,这是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发展民族教育的基础。因此,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要增加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占该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指标。

2.民族职业教育学生人数占民族地区在校学生数的比重

职业教育是各族青年打开就业之门的“金钥匙”。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民族地区对实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要加快发展民族职业教育,培养更多实用技术人才,才能为民族地区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为全面小康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民族地区要重视民族职业教育,加大民族职业教育学生人数的比重。

3.每万人口中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数

让民族地区更多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这是一件事关社会公平、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改变贫穷落后现状的生力军,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因此,民族地区要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充分就业。

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率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的明确要求。民族地区要加快实施基层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村牧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民族地区要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生态层面

全面小康社会是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和子孙后代的永续发展。民族地区处在大江大河的源头和气候的上游,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在民族地区搞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城镇化、产业发展,都要把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据2013年環保部调查评估结果,目前民族地区生态系统整体质量仍然较低,优等级森林、灌丛、草地生态面积比例低下,生态系统退化趋势还比较突出。因此,民族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更要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既相辅相成,又相互矛盾。为了保护生态功能,就要放弃发展经济。如何协调二者,需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经济标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指出,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目的是保护好绿水青山,让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促进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调动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因此,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生态层面中应增加生态补偿标准指标。

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旨在评价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促进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全国普遍性的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与全国普遍性的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相比较,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更加注重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和特点。构建了符合民族地区发展的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实现民族地区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指标体系(2013版),2013.

[2]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1).

[3]李孝坤,苏维词,凌洁.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

[4]魏后凯.确保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EB/OL].http://www.56-china.com.cn/show-case-68.html, 2016.

[5]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5.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 2016.

责任编辑:代建明

上一篇:网络安全法论文范文下一篇:国际刑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