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会计处理范文

2024-02-19

出口退税会计处理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出口退税机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出口退税对企业会计核算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结合出口退税的相关概念,在分析我国出口退税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减小出口退税政策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帮助企业融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之中去,促使企业能够走出一条健康稳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出口退税 企业会计核算 影响 应对

自上世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获得了长远的发展,我国进出口经营权也逐步得以放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此基础上获得了进出口经营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进出口贸易实现了一个新的跨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在2004年1月退出了新的出口退税机制,将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3个百分点。在2006年推行的相关机制中,对相关产品进行了口退税调整。出口退税率的不断调整给我国企业带来了影响,同时也给会计核算带来了一些列的变化。所以如何更好的应对出口退税机制给企业带来的不良影响已经成为当前应当注意的问题,也是企业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对出口退税对企业会计核算产生的影响和应对方法进行阐述。

一、出口退税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一)出口退税的概念

所谓的出口退税就是指出口货物退(免)税,是以报关出口货物为对象,主要退还其在国内生产环节所缴纳的各种税费,例如增值税、消费税等等,或者免征应纳税额。出口退税是当前国际市场贸易中被较多采用的,能够被各国普遍接受的税收政策之一,主要是为了鼓励各国在出口产品过程中的公平竞争。我国当前使用的出口退税管理办法中规定,具有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在进行出口或者代理出口产品时,除特殊规定外,可以在货物进行报关出口后,凭在财务上做销售的凭证,按月份到税务机关申请批准退还,或者免征应纳税额。

(二)出口退税的基本原则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结合自身经济情况,在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出口退税机制。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新机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有效实现了预期目标,不断缓解了企业的压力,大大减少了企业财务成本支出,充分调动了企业生产以及出口的积极性,有效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了对外贸易等多方面工作的开展,促使企业能够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快速发展。自2004年来以来,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不断呈现“组合拳”,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外贸增长方式的进一步转变,加强出口产业的调整和升级。在我国出口退税机制的相关政策调整中,对于行业可以实现重要调整,可以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那么,出口退税所遵循的原则有哪些呢,下面进行阐述:

首先,公平税负原则。主要指在中央、地方以及中外企业等多层次、多方面所承担的税负应当是公平的,一致的。其次,属地原则,主要是指企业出口退税的办理程序方面所要遵循的是所在地出口原则,在其所属地出口退税机构办理相关申请批复手续。最后,宏观调控原则。主要是指国家及其各级商务部门所进行的积极调查研究,对于及时发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对问题共同研究解决办法,针对这个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进行相关措施的完善,与此同时,针对当前出口退税情况进行相关配套措施和方法的建立及完善,为我国企业出口退税机制的完善不断进行宏观的调控。

二、我国出口退税对企业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

每一次的出口退税制度都会给我国宏观经济以及相关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企业会计核算也不例外。

(一)出口退税对企业成本核算带来影响

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计算可以看出,出口退税每下调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企业在出口货物过程中成本增加1个百分点,那么就2004年下调的3个百分点来说,企业在出口货物过程中的出口成本则相应的增加3个百分点,对企业产品竞争形成了及其不利的影响因素。不仅如此,部分企业在进行出口货品报价时一般都会在原有的苦口税率的基础上进行,但是面对调整的出口退税政策只有将已有价格进行调整,价格调整过程也给企业带来对外协商的影响,往往给企业形象和企业的成本核算带来某些方面的问题,数据很难实现准确性。

(二)新一轮的出口退税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分析

低于新一轮的出口退税政策来讲,对于相关产业的出口退税进行了调整,这对于企业,特别是对于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影响都较大。国企相对于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来讲仅,所占比例很小,所以自2005以后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主要影响对象为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在核算方面大大降低了利润空间,但是还处于相对的合理期,不会对企业的发展形成实质性的影响。对于出口退税相关行业政策的调整给企业的资源配置带来了影响,同时也不可避免的给企业的会计核算带来新的挑战。

三、出口退税影响下企业会计核算得以提高的策略

(一)不断完善企业会计核算内部管理制度

不断加强会计核算内部管理制度可以进一步确保降低运作的成本。因为出口退税需要一个周期才能实现,为了更好地消除因为出口退税给公司资金周转带来的影响,因此企业财务部门一定要加强对业务流程的整体监控,从各个环节着手,对收汇、付款以及相关退税信息管理等等多方面进行业务全过程的监控和控制。收汇要求会计核算人员制定收汇计划,通过既定的财务出运信息,对照收汇计划和实际收汇数量做好数据比对后及时提供信息,做到数据提供的科学性。在付款过程中,企业会计核算要对公司整体资金性安排,根据出口退税周期进行资金的合理配置。不仅如此,作为企业会计核算部门要在退税信息获取方面积极与上级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积极的沟通,及时了解最新出口退税相关政策法规,及时向企业提供决策信息。这些方面的工作仅仅是出口退税前提下,企业会计核算所要加强的部分工作内容之一,不仅仅要在操作程序方面的科学性,更重要的就是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制度,要不断加强货物进出的管理,完善货物、财务交接手续,通过在进一步成本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核算,不断为企业的更好发展提供良好的前提和基础。

(二)不断做好出口退税的会计审核基础性工作

出口退税对于某些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出口退税工作是进出口财务管理工作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工作质量,做好企业的退税工作就要从基础抓起,首先就是要求企业会计核算人员了解出口退税流程,并根据具体环节准备好所需要的凭证,特别是增值税发票的抵扣联以及报关单等等,这些票据对于会计核算来说至关重要,这是加强会计审计核算工作的基础性、前提性要求。要加强有效凭证在各个流转环节的有效性,防止出现因为之后而造成的退税不足,甚至因为无法实现出口退税而给企业带来重要损失。除此之外,企业财务部门要加强对业务相关部门领用的核销单做好领取登记以及日后的检查工作,确保出口退税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不断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准确性。总结:

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对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为了能够更好地为企业进行科学决策而提供基础性意见和建议,更是为了实现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中快速稳定发展,企业一定切实提高会计核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我国于2014年实施新一轮的出口退税制度,制度的变化必然会给企业的会计核算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企业会计核算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对出口退税政策的解读以及对于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的及时调整,这是有利于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一个必要前提。在此基础上,企业调整出口货品思路,在政策引导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出口退税杠杆实现企业发展,减少出口退税政策对企业会计核算产生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玉华.进出口企业会计核算浅探[J].财会通讯.2014(31) .

[2] 邓君韬.出口退税营改增会计核算解析[J].新会计.2014(10) .

[3] 邓传立.一般纳税人小企业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J].时代金融.2013(29) .

[4] 吕昌婷.王燕.企业会计核算在出口退税政策下的影响及反思[J].经营管理者.2013(05).

出口退税会计处理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性日益提高,现代企业越来越关注于如何发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股权激励应运而生。股权激励在完善企业管理、提升业绩的同时,在股权激励进行的会计处理实务中产生的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践分析了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方法,并提出其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及改善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 会计处理

本文在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实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所采用的方法,提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将其改进的几点建议,给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践和会计处理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1 股权激励主要方式及会计处理实务分析

在我国经济社会中,上市公司进行的股权激励措施必须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准则。而按照股份支付的方式来划分,股份支付可以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1.1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了获取被激励对象所提供的服务而向其支付企业股票期权等权益性工具作为对价进行结算的交易。

1.2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上市公司为获取被激励对象所提供的服务而承担的以公司股票期权或者其他权益性工具作为基础进行计算的现金或资产的交易。

1.3 以权益结算股份支付会计处理实务分析

例:X公司为我国的上市公司。2011年1月1日,X公司向其公司80名管理人员授予每人200份股票期权,这80名管理人员必须从授予日(2011年1月1日)起为X公司连续服务3年,才能在3年服务年限期满时以每股5元的行权价购买这200股X公司的股票。公司估计该股票期权在授予日(2011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15元人民币。第一年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该公司估计3年中离开公司的管理人员的比例为20%。第二年又有8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公司將原先估计离开的管理人员比例修改为15%。第三年又有3名管理人员离开X公司。剩余59名管理人员在服务期满时(2013年12月31日)全部选择行权,X公司股票每股面值为1元。

根据上述资料,X公司作出以下处理:

(1)进行费用和资本公积的计算,计算过程如表1所示。

(2)进行相关账务处理。

第一,2011年1月1日为授予日,不进行会计处理。

第二,等待期资产负债表日会计处理。

2011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64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4000

2012年、2013年的会计处理同上。

第三,2013年12月31日行权日的会计处理。

计算向职工发放股票应收取的价款= (8 0-10-8-3)×5×200=59000(元)

借:银行存款 59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77000

贷:股本 118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24200

1.4 以现金结算股份支付会计处理实务分析

同样以X公司为例,假使X公司采用的是以现金结算方式进行股份支付,公司于2011年1月1日授予80名管理人员每人200份现金股票增值权,并规定该增值权应在2015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这80名管理人员必须从授予日(2011年1月1日)起为X公司连续服务3年,管理人员在服务期满行权时可以获得公司向其支付的每股18元的现金。X公司估计该股票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15元人民币。第一年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估计3年中还会有15名管理人员会离开公司,年末X公司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15元。第二年又有8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估计还会有5人离开公司,年末X公司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18元。第三年又有3名管理人员离开X公司,余下59名管理人员都在2013年12月31日行权。

1.5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的不同

两种股份支付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两者之间的属性不同,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需要确认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形成的是企业的一项所有者权益,而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形成的是公司承担的负债。

(2)企业对二者承担的义务不同。企业采取权益结算,则只需要授予股权或认股权,而不承担支付现金或其他资产的义务,使得企业的经济利益并未流出;若采取现金结算,企业在被激励对象行权时要承担支付现金或其他资产的义务,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

进行的会计处理不同。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在等待期内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需要对其可行权数量进行最佳估计,在这个基础上,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费用的数额需依照授予日的公允价值确定,并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可行权日后不再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则要在等待期内按照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对所授予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并确认成本费用和相应的应付职工薪酬,在可行权日后不再确认成本,但要将负债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2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股权激励的会计计量问题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践中,存在授予日不明的情况,某些公司为此采取事后追授等手段,这就对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准确计量带来了麻烦。上市公司在对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进行计量时,以市场价格为基础,但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对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进行可靠的计量,因此,只能通过估值模型来对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进行估计,估值模型的选取没有固定统一的标准,所选取的计量参数也较为主观随意,使得公允价值的确定会因不同估值模型的选择而存在一定的差异,上市公司可以借选取不同估值模型的手段来调节利润,进行非法操作,选取最益于己方的方案。

2.2 股权激励支付方式的选择问题

在现存的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实务中,不同的股份支付方式下所采取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也不同。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行权时采用的是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则以行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这样就使得企业所记录的成本费用会因选取的不同的股份支付方式而产生变动,在相同的会计期间内,企业的经营成果存在差异,让企业人为调节利润有了很大的可能。

2.3 股权激励的信息披露问题

上市公司往往都是为了追求利益,这使得上市公司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可能会隐瞒某些信息或进行虚假的披露,例如未对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成本费用的分摊情况和期末发行在外的股份期权或其他权益工具的行权价格的范围和合同剩余期限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披露,弱化了股权激励信息的社会监督,为上市公司通过抓住会计准则的漏洞和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来进行违规操作提供了可能。

2.4 报表使用者的理解问题

报表使用者并不都具备良好的会计专业知识和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并不能确保其能很好地理解所公布的有关股权激励的会计信息。例如,不同股份支付方式下会计处理的不同所产生的对上市公司利润的不同影响、确定权益工具公允值所考虑的各种因素和选取的期权定价模型及费用分摊方法和期限等,报表信息使用者无法一一理解透彻,这就无形中给报表使用者理解會计报告平添了一道障碍,弱化了社会监督效果。

3 解决股权激励会计处理问题的相关建议

3.1 完善股权激励会计计量

完善会计相关法律规章,规范股份支付授予日的确定,防止上市公司事后确定授予日,为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准确确定提供保证;规范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估值模型的具体适用条件和相关参数的选取,国家职能部门加强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计量的审查,防范和严惩上市公司抓住准则漏洞进行利润操纵扰乱市场秩序,获取不法得利。

3.2 规范股权激励支付方式的选择

国家职能部门和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当更好地行使监督和管理职能,规范股份支付方式的选择,并积极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业务交流,就股份支付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和费用分摊方法等问题开展研讨,探究使得权益工具公允价值计量、费用分摊等方法在不同支付方式下达到趋同的方式方法,进而规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行为。同时,在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理论上攻坚克难,探究出普遍适应的可使得以权益结算股份支付和现金结算股份支付会计处理逐步趋同的理论方法。

3.3 建立健全以会计准则为核心的股权激励信息披露体系

强化国家部门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信息披露的审查职能,建立健全以会计准则为核心的股权激励信息披露体系,不定期进行再审查,严惩进行虚假披露、消极披露的违法行为,使得信息披露达到合法合规、真实有效和及时全面的要求;上市公司应坚持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对股东甚至是社会公众负责,遵守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遵循实质重于形式这一重要原则,不弄虚作假,将真实、有效的股权激励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并努力配合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管监督工作。

3.4 提高股权激励信息披露的质量和可理解性

上市公司应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重视对股权激励相关信息的披露,委任具有丰富行业经验、较高业务素质的财务人员进行公司财务报告的编制工作,并对其开展不定期的培训,使其从多方面、多指标对股权激励相关会计信息进行分析说明,满足不同财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同时力求言简意赅、易于理解,向财务报表使用者透彻解释相关财务指标的内涵和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帮助其理解股权激励会计信息,提高股权激励信息披露质量和可理解性。

参考文献

[1] 王利锐.股权激励会计处理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

[2] 徐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及其倾向性选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

[3] 吕长江,严明珠,郑慧莲,等.为什么上市公司会选择股权激励计划?[J].会计研究,2011(1).

出口退税会计处理范文第3篇

一、房地产涉及的税种:

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涉及的税种有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契税和企业所得税及代扣的个人所得税等。

1、营业税:税率5%。

2、城市维护建设税

计税依据是按实际缴纳的增值税税额计算缴纳。税率分别为7%(城区)、5%(郊区)、1%(农村)。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营业税×税率。

3、教育费附加

计税依据是按实际缴纳增值税的税额计算缴纳,附加税率为3%。

计算公式:

应交教育费附加额=营业税×3%。

4、印花税:

(1)财产租赁合同、仓储保管合同、财产保险合同,适用税率为千分之一;

(2)加工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货运运输合同、产权转移书据, 税率为万分之五;

(3)购销合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技术合同,税率为万分之三;

(4)借款合同,税率为万分之零点五;

(5)对记录资金的帐薄,按“实收资本”和“资金公积”总额的万分之五贴花;

(6)营业帐薄、权利、许可证照,按件定额贴花五元。

5、个人所得税:

工资、薪金不含税收入适用税率表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计算公式: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收入-2000-“三险一金”

6、所得税

(1)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有两种:查帐征收和核定征收。

(2)如果属于核定征收的,按收入计算缴纳所得税。

计算公式:

应交所得税=收入总额*税务核定固定比例*所得税税率

(3)如果属于查帐征收的,按利润计算缴纳所得税。

计算公式:

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

(4)所得税税率:

一般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7、房产税

依照房产余值计算缴纳的,税率为1.2%;依照房产租金收入计算缴纳的,税率为12%。

8、土地使用税: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年税额如下:

(1)大城市1.5元至30元;

(2)中等城市1.2元至24元;

(3)小城市0.9元至18元;

(4)县城、建制镇、工矿区0.6元至12元。

9、土地增值税

土地增值税按照纳税人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和规定的适用税率计算征收,纳税人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收入减除《条例》规定的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为增值额。房地产转让收入包括货币收入、实物收入和其他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经济收益,计算增值额的扣除项目金额包括:

(1)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

(2)开发土地的成本、费用;

(3)新建房及配套设施的成本、费用、或者旧房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

(4)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

(5)财政部规定的其他扣除项目。税率:土地增值税实行四级超率累进税率,即: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的部分,税率30%。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的部分,税率40%。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50%。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为60%。

二、房地产企业的账务处理

给你提供一份房地产企业会计制度。

附件: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doc

房地产企业涉及的税费共有11种(11税1费)

税:营业税、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耕地占用税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费:教育费附加

一、营业税

1.转让不动产

销售房屋要按销售不动产缴纳营业税,赠送的空调、家具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若房屋包括空调等附属设施,则空调包括在房款内,不需要单独计缴增值税。

2.房屋租赁(出租)

属于服务业——租赁业

3.房地产销售公司买断商品房出售

超过买断价格外的收入作为手续费收入,按“营业税--服务业”

缴纳营业税

4.单位将不动产或土地使用权无偿赠与他人

视同销售不动产

5.销售不动产时连同不动产所占土地使用权一并转让的行为

比照销售不动产征收营业税

6.纳税人自建后销售房屋

自建自用的房屋不纳税;如纳税人将自建的房屋对外销售,其自建行为应按建筑业缴纳营业税,再按销售不动产征收营业税。

二、增值税

销售房屋的同时赠送空调、家具要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

三、土地增值税

(一)一般规定

1.出售——征

包括三种情况:

(1)出售国有土地使用权;

(2)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后进行房屋开发建造后出售;

(3)存量房地产买卖

其中对于(2)新建房地产转让(出售)的扣除项目:

①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

②房地产开发成本

③房地产开发费用

④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

⑤财政部规定的其他扣除项目

对于(3)对于存量房地产转让的扣除项目

①房屋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

评估价格=重置成本价×成新度折扣率

②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地价款和按国家统一规定缴纳的有关费用。

③转让环节缴纳的税金。

2.房地产抵押

(1)抵押期——不征;

(2)抵押期满偿还债务本息——不征;

(3)抵押期满,不能偿还债务,而以房地产抵债——征。

3.房地产交换

单位之间换房,有收入的,征;

4.将开发的产品用于职工福利等

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开发的产品用于职工福利、奖励、对外投资、分配给股东或投资人、抵偿债务、换取其他单位和个人的非货币资产等,发生所有权转移时应视同销售房地产。(房地产清算)

5.合作建房

建成后自用——不征;

建成后转让——征。

6.企业兼并转让房地产——暂免。

7.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

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之和百分之二十的,免征土地增值税。

8.将开发的部分房地产转为企业自用或用于出租等商业用途

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开发的部分房地产转为企业自用或用于出租等商业用途时,如果产权未产生转移——不征收(清算时不扣除相应的成本和费用)

(二)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

1.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单位

对于分期开发的项目,以分期项目为单位清算。开发项目中同时包含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应分别计算增值额。

2.土地增值税的清算条件

(1)房地产开发项目全部竣工、完成销售的;

(2)整体转让未竣工决算房地产开发项目的;

(3)直接转让土地使用权的。

3.土地增值税的扣除项目

①扣除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房地产开发成本、费用及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税金,须提供合法有效凭证;不能提供合法有效凭证的,不予扣除。

②清算所附送的凭证或资料不符合清算要求或不实的,地方税务机关可核定开发成本的单位面积金额标准,并据以计算扣除。

③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造的与清算项目配套的居委会和派出所用房、会所、停车场(库)、物业管理场所、变电站、热力站、水厂、文体场馆、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医院、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

A.建成后产权属于全体业主所有的;

B.建成后无偿移交给政府、公用事业单位用于非营利性社会公共事业的;

C.建成后有偿转让的,应计算收入,并准予扣除成本、费用。

④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已装修的房屋,其装修费用可以计入房地产开发成本。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预提费用,不得扣除。

⑤属于多个房地产项目共同的成本费用,应按清算项目可售建筑面积所占比例等合理方法,计算清算项目的扣除金额。

四、房产税

1.地产开发企业建造的商品房,在出售前,不征收房产税;但对出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已使用或出租、出借的商品房应按规定征收房产税。

2.在基建工地为基建工地服务的各种工棚、材料棚、休息棚和办公室、食堂、茶炉房、汽车房等临时性房屋,在施工期间,一律免征房产税。但工程结束后,施工企业将这种临时性房屋交还或估价转让给基建单位的,应从基建单位接收的次月起,照章纳税。

五、城镇土地使用税

1.城镇土地使用税对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以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

2.房地产开发公司建造商品房的用地,原则上应按规定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但在商品房出售之前纳税确有困难的,其用地是否给予缓征或减征、免征照顾,可由地方税务局结合具体情况确定。

六、契税(承受方)

1.企业公司制改造

非公司制企业,整体改建为有限责任公司(含国有独资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整体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对改建后的公司承受原企业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

非公司制国有独资企业或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以其部分资产与他人组建新公司,且所占股份超过50%的,对新设公司承受该国有独资企业(公司)的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

2.企业股权重组——不征

3.企业合并——免征

合并后的企业承受原合并各方的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

4.企业分立——不征

企业依照法律规定、合同约定分设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投资主体相同的企业,对派生方、新设方承受原企业土地、房屋权属,不征收契税。

5.企业出售

买受人妥善安置原企业30%以上职工的,对其承受所购企业的土地、房屋权属,减半征收契税;全部安置原企业职工的,免征契税。

6.企业关闭、破产

债权人承受关闭、破产企业土地、房屋权属以抵偿债务的,免征契税;对非债权人承受关闭、破产企业土地、房屋权属,凡妥善安置原企业30%以上职工的,减半征收契税;全部安置原企业职工的,免征契税。

7.房屋的附属设施

对于涉及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转移变动的,征收契税,不涉及的,不征。

七、企业所得税

(一)预缴企业所得税

房地产开发企业按当年实际利润据实分季(或月)预缴企业所得税的,对开发、建造的住宅、商业用房以及其他建筑物、附着物、配套设施等开发产品,在未完工前采取预售方式销售取得的预售收入,按照规定的预计利润率分季(或月)计算出预计利润额,计入利润总额预缴,开发产品完工、结算计税成本后按照实际利润再行调整。

(二)预计利润率

1.非经济适用房开发项目:

(1)位于省、市、县城区和郊区的不得低于20%;

(2)位于地级市、地区、盟、州城区及郊区的不得低于15%;

(3)位于省、其他地区的,不得低于10%。

2.经济适用房开发项目,不得低于3%。

八、个人所得税

1.职工(高管)工薪(取得的一次性的奖金)

2.企业和单位对营销业绩突出人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

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业绩奖励(包括实物、有价证券等),应根据所发生费用全额计入营销人员应税所得(按劳动报酬所得),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并由提供费用的企业和单位代扣代缴。

九、印花税

1.财产(房屋)租赁合同——1‰。

2.产权转移书据。包括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商品房销售合同等权力转移合同。

3.营业账簿税目中记载资金的账簿的计税依据为“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两项的合计金额

其他账簿——每件5元。

4.领受房屋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土地使用证——每件5元。

十、城市维护建设税

以营业税、增值税(赠送空调需要视力同销售征增值税)等为基数

十一、耕地占用税

占用耕地建房或从事非生产建设,按占用面积征税。

十二、教育费附加

出口退税会计处理范文第4篇

第一条 为加强财务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财务制度,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在加强宏观控制和微观搞活的基础上,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以提高经济效益,壮大企业经济实力为宗旨。

第三条 财务管理工作要贯彻“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在企业经营中制止铺张浪费和一切不必要的开支,降低消耗,增加积累。

第四条 公司及全资下属公司、分店(含51%股权的全资、内联企业)的财务工作,都必须执行本制度。

第二节 内部会计管理体系

第五条 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职责

(一)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二)督促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

(三)负责预算方案的实施,并督促财务部门下达落实收入、成本费用、利润考核指标。

(四)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五)在财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并对此承担责任。

(六)表彰奖励会计人员。 第六条 财务部机构设置

(一)财务部设置原则

公司按照“三统一分”的原则来设置,即“人员统

一、机构统

一、核算分离”。公司财务部对所有实体的财务机构实行隶属关系的集中统一领导,实体财务人员业务上受公司财务部领导,行政上受各实体领导。按照业务工作量、经营规模等对大的实体可称“财务部”设财务部经理岗位,小的实体可称“财务室”,设会计主管岗位。

(二)会计工作组织机构 会计工作组织机构设置如下:

总经理

公司财务总监

实体财务经理

主管会计 出纳员 成本会计 往来款会计 资产会计 稽核 收银员 保管员

公司财务经理 主管会计 出纳员 往来会计 资产会计 记账员

第二节 第七条 内部会计核算形式

公司实行“统一管理、分散核算”的结账体制,具体核算形式如下:

(一) 各实体在公司统一领导下独立核算,每周统计一次收入、餐饮成本、一次性费用等财务指标,于周日下午报公司财务部汇总;每月结账按要求编制各月报,由公司财务部统一汇总合并会计报表。

(二) 周报及月报要求:周报统计时间范围为上周日至本周六;月报核算时间为上月26日至本月25日。

(三) 存货购进采用实际成本法,从仓库领用商品采用先进先出法,吧台领用商品的核算采用零售价法。存货盘点采用永续盘存制。

(四) 收入、费用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五) 对外业务部门,如税务、工商、银行、财政等相关业务由公司财务部统一办理。政府职能部门到各实体收费,实体只有接待权,无决策支付权,并应及时向公司各职能部门汇报。

(六) 其他涉及不到的,全面执行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 第三节 会计人员岗位职责

第八条 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

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设置如下会计岗位:财务总监、财务经理、副经理、主管会计、成本会计、往来款会计、资产会计、出纳员、稽核主管、稽核员、收银员、保管员、档案管理员等。 第九条 财务部的职责。

(一)按照国家财务、税务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给合本公司行业特征,科学合理地组织财务活动,制定统

一、健全的财务规章体系。

(二)依据公司经营计划中有关投资计划和项目进度安排计划,负责拟订相应的资金需求量预测计划和各种财务预算计划,为满足公司运营资金和投资建设的需要,最合理地分配调度资金、积极筹措资金。

(三)遵照企业财务通则、会计准则等,合理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实行会计监督,对各种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发生的核算,基金的增减和经营收支、费用成本的计算,要按会计核算程序,正确办理会计手续,如实登记入帐,并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由物相符。

(四)根据制定批准的财务开支计划和规定的开支范围、标准,认真审核各项原材料设备采购计划,准确、及时地做好成本核算的审查、控制、结算,努力降低成本。

(五)严格按国家规定的现金使用范围支付现金,控制库存现金额。妥善保管库存现金、各种人价证券和财务印章、空白支票和收据,按照有关银行结算制度的规定办理款项的收付。

(六)按时完成会计财务工作,及时编制各种会计报表,按规定完成税金的申报、测算、缴纳、减免工作,负责社会集团购买力下的控购商品的采购审查、报批、登记工作。

(七)审核计算和发放公司人员的工资、奖金和福利及保险管理,负责固定资产的添置、调拨、清产核资、报损、折旧管理。

(八)负责公司的资金筹集、融通、使用、管理,统筹公司对外长期投资,负责项目投资的财务评估,审核和费用控制。

(九)公司经济合同归口管理,参与主要经济合同的洽谈、拟订、审核、签约,做好合同登记、立卷归档工作并负责组织检查、督促经济合同的履行。

(十)主持或参与下属企业经营(承包)方案的谈判、签约工作,以及各部门目标计划责任制财务指标的确立、考核,并实施过程监督、评价和向公司领导及时反馈。

(十一)负责公司的内部审计、稽核工作。

(十二)妥善保管会计档案资料,对各种会计帐册、凭证和报表进行归档、立卷、调阅、销毁等作业管理。

(十三)定期进行会计资料汇总、整理、统计,分析财务计划执行情况,考核资金使用效果,揭示企业运作存在问题,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经营状态和合理化建议。

(十四)负责领导财务部下设的预决算部门、财务结算中心、内部银行机构。

(十五)完成总经理交办的其他任务

公司财务部除做好公司总部的财务核算工作外,负责对下属实体的财务工作进行检查、监督、指导、规范,对整个公司的财务人员进行培训。

第十条 财务总监协助总经理管理好整个系统的财务会计工作,对全系统的财务会计工作负责。 财务总监主要职责如下:

1.执行公司章程和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主持编制并签署公司的财务计划、信贷计划和会计报表等,落实完成计划的措施,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指导各项财务活动,考核生产经营成果,对总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

2.审查公司基建、投资等发展项目及重要经济合同,对可行性报告提出评估意见; 3.负责全系统的资金融通调拔决策工作,经总经理或董事会签署后执行。 4.审核下属公司、企业投资和效益的计算方案;

5.编制公司员工工资、奖金、福利方案和股东分红派息方案; 6.监督全系统的财务管理和活动;

7.监督全系统的财务部门和会计人员执行国家的财经政策、法令、制度和遵守财经纪律,制止不符合财经法令、不讲经济效益、不执行计划和违反财经纪律的事项;

8.对各级财务人员的调动、任免、晋升、奖惩等提出建议、评定,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9.负责搞好全系统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10.审核上报财政、税务、工商等各部门的财务报告及其他财务资料。

第十一条 财务部经理领导财务部的工作,在总经理和财务总监领导下主持公司的财务工作。 财务部经理的主要职责是:

1.主持财务部的工作,领导财务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切实地完成各项会计业务工作; 2.执行总经理和财务总监有关财务工作的决定,控制和降低公司的经营成本及各项费用,审核监督资金的运用及经营效益,按月、季、向财务总监、总经理、董事会提交财务分析报告; 3.筹划经营资金,负责公司资金使用计划的审批、报批和银行借、还款工作;

4.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会计人员对下属公司、企业进行财务检查,监督下属公司、分店执行财经纪律和规章制度情况;

5.协助财务总监编制各种会计报表,主持公司的财产清查工作; 6.参与公司开发新项目、重大投资、重要经济合同的可行性研究。 第十二条 财务部副经理协助经理工作,负责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 下属公司、分店的财务部经理,在总经理领导下主持本单位的财务工作。财务部经理的主要职责是:

1.主持财务部的工作,领导财会人员完成各项会计业务的工作;

2.制订财务计划,搞好会计核算,及时、准确、完整地核算生产经营成果,考核计划执行情况,定期提供数据、资料和财务分析报告; 3.参与投资、重大经济合同的可行性研究; 4.负责编制会计报表,主持清查财产; 5.执行财经法令、制度、决定,坚持原则,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

6.监督、检查资金使用、费用开支及财产管理,严格审核原始凭证及帐表、单证,杜绝贪污、浪费及不合理开支。

第三节 第十四条 主管会计岗位职责

(一) 公司总部主管会计职责

1、负责编制公司汇总报表及财务分析工作。

2、负责公司总账的登记工作,并保证在次月15日前核对无误。

3、考核各实体日常上报公司财务的各项工作的完成时间及效果。

4、督促各实体与公司往来账会计对账。

5、配合财务经理调度公司货币资金。

6、负责对其他会计人员所做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进行稽核,保证原始凭证真实、合法、完整,会计科目使用正确无误。

7、负责公司签订合同的保管工作。

8、督促各公司会计完成本职工作。

9、在财务经理安排下办好外部协调工作。

10、 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 下属实体主管会计职责

1、负责编制公司财务分析工作。

2、负责公司总账的登记工作,并保证在次月15日前核对无误。

3、督促本单位各会计完成本职工作。

5、负责对其他会计人员所做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进行稽核,保证原始凭证真实、合法、完整,会计科目使用正确无误。

6、负责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

7、负责除货币资金、资产、成本、往来款之外的其他明细账的登记工作。

8、在财务经理安排下办好外部协调工作。

9、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五条 出纳岗位职责

1、在经理领导下,按照国家财会法规、公司财会制度的有关规定,认真办理提取和保管现金,完成收付手续和银行结算业务。

2、根据审核无误的手续,办理银行存款、取款和转帐结算业务;登记银行存款日记帐;及时根据银行存款对账单,在月末作出相应调整,做到与银行对帐单相符。

3、登记现金和银行日记帐,做到日清月结,保证帐证相符、帐款相符、帐帐相符,发现差错及时查清更正。

4、认真审查临时借支的用途、金融和批准手续,严格执行市内采购领用支票的手续,控制使用限额和报销期限。

5、正确编制现金、银行的记帐凭证,及时传递给会计登帐。

6、配合对应收款的清算工作。

7、严格审核报销单据、发票等原始凭证,按照费用报销的有关规定,办理现金收支付业务,做到合法准确、手续完备、单证齐全。不开远期支票和空头支票。

8、核算人事部提供的薪金发放名册,按时发入公司职工的工资、奖金。

9、负责及时、准确解缴各种社会统筹保险、公积金等基金的工作。

10、负责妥善保管现金、有价证券、有关印章、空白支票和收据,做好有关单据、帐册、报表等会计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11、负责掌管公司财务保险柜。

12、完成财务经理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六条 成本会计岗位职责

1、负责抽查厨房原材料、仓库材料和吧台商品的盘点情况。

2、月底组织统一进行仓库、厨房和吧台原材料、库存商品盘点,并负责相关账务处理。

3、月底将各部门领用的原材料、库存商品与市场购买单、各仓库发料单相核对,确保成本核算的真实性。

4、及时核算每周、每月的原材料成本率,如发现指标波动幅度较大,上报财务负责人。

5、及时完成成本项目的凭证编制和记账工作,并按月将有关科目与总账核对。

6、负责对厨房核算员、仓库保管员进行业务指导。

7、及时与保管员、核算员、厨师长、膳食部经理沟通,以便能更好的查找原因、控制成本。 第十七条 往来款会计岗位职责

(一)公司总部往来款会计岗位职责

1、负责公司消费关系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并根据营销部有关签字消费协议,及时做好登记工作。

2、负责鉴定各实体转交的签字消费账单的真实性,并负责及时催收结算由公司管理的关系单位的消费账目。

3、及时登记往来款项明细账,并保证在次月15日前与总账核对无误。

4、每月核对一次各实体往来款余额,并保证于次月20日前核对完毕。

5、每月与客户对账一次,以免遗留问题。

6、每周四上午10:00之前制定出应付账款明细表,及时准确的反映公司对外欠款情况,给公司付款决策者提供依据。

7、对公司出现的坏账、呆账及时查明原因,上报财务经理,待总经理作出处理决定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8、负责公司总部及各实体应收款项催收工作的考核总结,上报财务经理。

9、负责登记“拨付所属资金”明细账,并与各实体财务部门协商对账时间。

10、 随时协助公司总部出纳到各实体收款,并于每周五经总经理批准后协助总公司出纳对外付款。

11、 及时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实体往来款会计岗位职责

1、及时登记往来款项明细账,并保证在次月15日前与总账核对无误。

2、每月与客户对账一次,以免遗留问题。

3、对公司出现的坏账、呆账及时查明原因,上报财务经理,待总经理作出处理决定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4、负责本实体应收款项催收工作,按月做出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及催收工作总结报告,上报财务经理。

5、负责登记“上级拨入资金”明细账,并定期与公司总部财务部门对账。

6、及时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八条 资产会计岗位职责

1、负责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明细账的登记工作,并保证在次月15日前与总账核对无误。

2、每月到各部门对实物进行盘点一次,保证固定资产账与低值易耗品账与实物相符。

3、对在盘点过程中发现的盘盈、盘亏、毁损、报废等情况,及时上报并按要求处理。

4、对所管辖区的闲置财产负责保管好,并建立闲置资产备查账,每月末上报闲置资产库存统计表,协助主管上级做好闲置资产的调配工作。

5、协助公司有关部门及时处理无利用价值的闲置资产及废旧物资。

6、认真、准确核算固定资产折旧及低值易耗品的摊销工作,并及时做好报废资产的账务处理工作。

7、公司总部资产会计负责公司仓库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的每月盘点及财务核算工作。

8、及时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九条 记账会计岗位职责

1、及时登记除货币资金、资产、往来款之外的明细账,并保证在次月15日前与总账核对无误。

2、负责档案管理工作,保证档案资料及时分类归档、保存完整。

3、及时清理各明细科目,如有异常及时上报。

4、及时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二十条 稽核岗位职责

1、认真审核吧台及厨房的账单,仔细核对吧台收入是否与账单相符。

2、对账单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各相应部门及财务经理。

3、核对账单的优惠及打折权限,是否按公司规定执行。

4、对各吧台商品进行不定期盘点,每月不少于四次,盘盈商品充公,盘亏商品由吧台人员赔偿。

5、不定期抽查收银台备用金金额,是不与公司规定相符。

出口退税会计处理范文第5篇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的有关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复审时,近三年研发费用需要达到所规定的标准,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对研发费用进行调整呢?笔者简单介绍三个个方法,以供企业合理选择适用:

1、建立“研发费用”为一级会计科目的核算体系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一般企业大都把研发费用设置为管理费用的二级科目,在此情况下受制于管理费用不能过大,否则会与集团财务预算冲突或者容易引起税务机关的关注,很多企业通常都不太便于把所有研发费用全部归集在管理费用科目之下。而如果把“研发费用”设置为一级会计科目,二级科目按照八大类费用项目核算,三级科目按照研发项目设置,这样整个研发费用核算体系就能科学地建立起来;不需要资本化的研发费用,当期结平,对企业损益也没有影响。如此核算,日常会计核算中就已经把研发费用自动归集了,实属一劳永逸之策。

2、建立规范的“研发费用”辅助账

诚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与企业会计制度在本质上有很大不同,口径也明显不一。如果企业确实不能把“研发费用”设置为一级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从专业的角度看也能理解。那么企业就应该在“研发费用”辅助账上下功夫,但要做到“合理”、“规范”、“清晰”,具体情况因企业而异。

3、建立“研发费用”一级核算与辅助账相结合的方式

有的企业靠以上任何一个单一的方法往往无法实现“合理”归集研发费用,那就结合以上两种方法试试吧,当然研发费用数据不能重复或者有矛盾。

二、高新技术企业复审研发费用调整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与已申报研发费用数据的统一性

按照国税函[2009]203号文的要求,高新技术企业汇算清缴期间需要向税务机关报送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时至今日,2008年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连续申报了200

8、200

9、2010三年的研发费用数据,而且有据可查。企业本次启动高新技术企业复审研发费用调整中,就要重点关注一下已经向税务机关申报了的研发费用数额,否则容易引起自相矛盾的情况。毕竟各省市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也是高新技术企业复审的机关之一,如果有矛盾,被查的几率很大。特别是已经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高新企业,再次调整研发费用的余地更有限。

另外,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往往都要按季度、月份向各地科技部门或者园区管委会报送高新企业相关数据,比如:产值、知识产权、研发费用等项目,本次对于研发费用的调整也应顾及到原已申报数据。

2、研发费用的调整应与研发项目、知识产权等要素统筹考虑

高新企业复审各要素是有密切联系的,不能孤立的调整一个因素,应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这种调整才更有效率、科学,也更能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本质特点。

3、跨期的研发项目费用的问题

企业的研发项目通常都包括两种:当年完结的和跨的,跨的研发项目在核算研发费用时,应密切关注研发费用预算与研发项目验收报告,以合理分摊各的研发费用。

出口退税会计处理范文第6篇

【摘 要】以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为研究视角,传统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会计处理在弹性原则的基础上比较。本文通过真实活动操纵的原因和方法的研究,提出真实活动操纵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几种选择。

【关键词】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会计弹性

传统的盈余管理是公司经营者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空间来实现的,它是基于应计项目操控的盈余管理。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在最近几年才开始受到国际学术界青睐,但国内关于真实活动操控的研究极少,张俊瑞、李彬等(2008)首次验证了微盈公司相对于非微盈公司存在利用销售操控、费用操控和生产操控来实现保盈目的的真实活动操控行为。当前国际学术界关于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的有限研究主要包括真实活动操控盈余管理的方式识别(经营活动、投资、财务活动)、影响因素(董事会独立性、CEO执业观念等)、经济后果(极大地降低长期获利能力、改变公司资本结构、相互影响、对公司未来绩效的长远影响、潜在成本)、投资者对真实活动操控盈余管理的反應、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的相互影响及管理者对之选择的“啄序”理论等几个方面。

一、传统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会计处理不同

(1)基于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与会计处理。从Healy

(1985)、DeAngelo(1988)等学者以总应计项目为视角研究盈余管理以来,基于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研究得到了蓬勃发展,成为会计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McNichols,2000)。应计项目操控是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变更等会计方法(例如少提坏帐费用、推迟摊销费用等等)来管理盈余。由于应计项目有回转的特性,企业调整应计项目而管理盈余的能力是有限的,会计弹性制约着管理盈余的程度。作者认为当期盈余操控可能受到前期应计项目调整的限制,并研究了在前期调整应计项目而在后期又转回时对盈余目标(平滑利润、降低债务成本和最小化所得税)的影响。Jiambalvo(1996)在评论中认为,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一定要关注以前会计政策的选择,因为前期的会计处理会对后期的盈余管理产生影响。(2)基于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与会计弹性处理。Schipper(1989)是最先把真实活动操控包含在盈余管理内容中的学者之一,她提出盈余管理是“一种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而获取某些私有收益的行为,并认为‘真实’盈余管理通过适时性的财务决策来改变报告盈余,它也是盈余管理的范畴”。国外对公司利用真实活动管理盈余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投资行为操控上。Bens等(2002)发现公司为了减缓因行使股票期权而对每股盈余的稀释时,经理人员会减少研发开支和资本性支出。Roychowdhury(2006)认为公司通过降低研发开支和利用价格折扣等真实活动的操控方式来管理盈余,并构造了真实活动操控的评价模型,得出微盈公司通过操控真实活动来避免亏损的结论。作者在借鉴Barton和Simko(2002)的度量会计弹性方法的基础上,发现当会计弹性高时,经理更可能利用应计项目而不是削减研发费用开支(R&D)管理盈余;当会计弹性低时应计项目调整受限,经理更可能削减研发费用(R&D)管理盈余同时,会计弹性的量化仍显不足,因为会计弹性可能与行业特征高度相关DeFond(2002)。本文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在考虑行业特征对会计弹性影响的基础上,以我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揭示会计弹性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关系。

二、真实活动操纵的原因和方式

(1)由于会计准则的日益完善和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利

用会计处理方式(会计造假和应计利润管理)来管理盈余的空间将越来越小,风险也越来越大。(2)公司操控应计利润的能力可能受到公司经营和以前年度的应计利润的限制。因为从长期来看,公司的应计制会计利润等于现金制会计利润,应计利润的操控能力存在此消彼长的现象。(3)应计利润管理一般发生在年末至盈余公告之前,公司不能确定对应计利润的管理是否被外部审计师发现及认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费用操控,例如减少研发开支、广告开支和员工培训开支等等;二是销售操控,例如异常地削价促销和放宽信用条件等等;三是生产操控,例如利用规模效应,大量生产产品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提高收益;四是出售固定资产和证券投资等;五是股票回购,提高每股盈余。

三、真实活动操控的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

通过日常经营与投资活动操控盈余:(1)降低可操控费用。Baber等(1991)以1977~1987年的438家美国工业公司超过销售收入1%的R&D研发费用为样本,研究发现公司通过降低研发费用来增加盈余。Dechow和Sloan(1991)以1974~1988年的405家美国制造类公司每年的巨额R&D研发费用为样本,指出高管恰好在任职末年的公司且同时R&D研发费用比上年显著下降,就可确认该公司存在潜在操控研发费用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证明CEO在他们任职末年会投入更少的研发费用以增加短期盈余。Perry和Grinaker(1994)以1972~1990年的99家存在R&D研发费用的公司为样本,用一个R&D研发费用期望模型估计出了研发费用的正常水平,然后用公司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减去估计的正常水平以得到异常研发费用,以此测度研发费用操控活动。(2)长期资产销售。Bartov(1993)以1987~1989共653家以资产销售收入作为主营业务收入的公司年度为样本,检验了长期资产销售收入、资产配置与资产销售前当期税前收入变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会相机安排长期资产销售与投资活动,以期平滑盈余和减轻债务契约的压力。Black等(1998)以1985~1995年存在长期资产销售业务的共503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公司年度和696家英国公司年度作为样本,同样检测了公司当年度长期资产销售收益(或损失)及资产销售收入与售前当期税前盈余变更的关系,结论与Bartov(1993)相反,并无证据证明在这些国家的公司中存在通过资产销售操控来评价盈余的情况,这可能与这些国家属于英美法系(习惯法)有关。(3)对经营与投资活动通过可供选择的灵活会计处理方法实施分类操控。Healy和Wahlen(1999)提出“当管理层在财务报告过程中使用会计自由裁量权以及通过组合交易以期改变财务报告结果时,盈余管理便会发生”。Dye(2002)将组合交易描述为“分类操控”。已有一些文献证实了管理层会通过对多样化的商业交易分类组合操控来增加报告盈余或提高财务杠杆比率的实例。

四、结论与局限性

在考虑行业特征对会计弹性处理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在不同的会计弹性下真实活动操控程度的差异,验证了会计弹性处理与真实活动操控程度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拓展和丰富了盈余管理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另外真实活动操控盈余管理的方式选择和识别体现在其特征上管理层通过实际商业活动操控来管理盈余,这都将对公司经济后果和获利能力,改变公司资本结构和相互影响,对公司未来绩效的长远影响、潜在成本、投资者对真实活动操控盈余管理的反应都将产生长远影响。虽然本文借鉴常用的几种会计处理方法来度量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但是仍具有一定的局限,对其他真实活动操控的行为还未全面考察和分析,需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陆正飞,魏涛.配股后业绩下降:盈余管理后果与真实业绩滑坡[J].会计研究.2006(8):52~59

[2]Daniel A.Cohen,Aiyesha Dey,Thomas Z.Lys.Real and Accru

-al-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e Pre-and Post-Sarbanes Oxley Peri

-ods.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efm?abstractid=813088.

2007(6)

[3]张瑞俊,李彬,刘东霖.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研究——基于保盈动机经验证据[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5)

[4]李国朝.我国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0(12下)

上一篇:仓库管理方面制度范文下一篇:产品开发情况简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