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与效率的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19

公平与效率的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1 经济法中的公平与效率

1.1 经济法中的公平

学界关于经济法的概念并没有统一的定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 公平具有历史性、相对性以及阶级性, 世界上不存在超越历史的、绝对的、全民的公平。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为后来社会主义的公平观理解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事实上, 经济法中的公平涵盖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两个方面, 它不仅要体现法律公平的普通特征, 作为一部部门法, 更要体现经济法独特的公平特性。其中, 形式公平作为经济法公平的基础, 也是经济法达到实质公平的重要前提。

1.2 经济法中的效率

对于经济法中效率的理解, 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首先, 过去我国高度的计划经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这就需要经济法通过制度确立来重视效率的作用, 提高效率, 因此, 高效率是经济法的目的。其次, 经济法以整个社会的利益为基础, 更加注重社会的整理利益, 经济法追求的是更深层次的社会整体经济效率。最后, 经济法把效率确立为追求价值, 也体现了经济法对实质公平的追求。公平与效率具有统一性。通过高经济效率产生更多的社会财富, 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同时, 社会公平的进一步提高也会相应地促进社会经济效率。因此, 经济法追求公平与效率并重, 其对效率目标的追求也是实现实质公平的需要。

2 经济法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2.1 经济法中公平与效率的对立

公平与效率的对立通常表现为两者之间的彼此削弱性、序列差别性以及公平相对的滞后性。首先, 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率、倡导“部分人先富起来”, 就会最终削弱社会公平, 扩大社会贫富差距, 激化各种社会矛盾。同样, 一味地追求公平而忽略效率, 就会使部分人民的劳动成果被无偿占有, 最终导致“共同贫穷”现象。

2.2 经济法中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公平与效率不是绝对对立的, 两者也具有统一性。一方面, 公平与效率二者互为前提, 是相依存而发展的。效率是公平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随着不同时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 关于社会公平的内涵也在发生着一定程度的改变。公平的原则, 是激发劳动者进行生产、提高效率的最有效途径。另一方面, 公平与效率可以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二者之间是动态发展的, 若能在这种动态过程中, 不断更新公平与效率的契合点, 保持二者的动态平衡, 避免过分重视其中的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 便能最大程度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进程。

2.3 我国对经济法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重新定位———公平与效率并重

在改革开放的新阶段, 为了全面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就必须立足国情, 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首先, 效率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因此经济法也应当重视效率的意义, 把效率作为制定经济法规的重要指标。其次,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还要注重公平的实现。由于过去的几十年里的经济发展偏重效率, 忽视了公平, 导致目前我国社会出现严重的利益分层,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贫富差距逐渐扩大, 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 给我国未来的发展造成障碍。最后, 在社会分配的过程中、在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中, 把握好两者的契合点, 既要保证公平, 促进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又要强调提高效率, 以生产更多的社会财富来实现社会公平。结束语

我国过去实行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 虽然改善了原先平均分配效率低下的问题, 但同时也出现了贫富分化、城乡差距扩大等不公平现象。社会经济的良好快速的发展不但依赖于公平的经济制度, 也与不断提高的效率密不可分。这就要求我们从经济法的角度去探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提出“公平与效率并重”, 达到“注重公平, 促进效率”的目的。

摘要:长期以来, 关于公平与效率何者优先就是经济法学界的重要讨论课题。本文以经济法学的角度, 结合我国历史及发展实际, 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行分析, 为把握好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借鉴。

关键词:经济法,公平,效率

参考文献

[1] 陈桂莲.中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中旬) , 2015 (12) .

公平与效率的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一、公平与效率在法律价值中的意义

( 一) 公平在法律价值中的意义

公平是法律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之一, 由于人之差异而没有绝对的公平, 只有相对的公平。简单来讲, 公平是责任和义务的统一, 个人而言应承担他应担的责任, 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社会来讲, 公平应该是一种环境, 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体现在公平的竞争环境、公平的利益分配及其他生活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上。公平这一法律价值的意义为人们提供了保障, 也帮助人们树立了公平正义的意识, 鼓励人们依法追求公平正义, 构筑一个公平的社会, 需要法律的保障, 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长期努力。

( 二) 效率在法律价值中的意义

社会经济活动、日常生活中充满了矛盾, 人们的利益往往发生冲突, 在双发或者多方无法协同达成共同意见时就不可避免的需要法律来解决, 此时公平这一法律价值的重要性凸显, 同时, 也需要效率的协作, 否则事态将无法控制。法律规定了社会原则、行为准则, 在条条框框的约束下, 社会机制正常运作, 在社会中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集体利益还是个人利益都需要被约束, 规则化的流程大大提高了法律效率, 保证高效有序的进行每一项社会活动并保持着稳定。效率这一法律价值不仅仅影响法律的执行情况, 其对经济来说更是极为重要, 就经济活动而言, 资源的利用效率就是关键, 法律的规范作用使得效率的效果得到加强。

二、基于公平与效率谈民商法与经济法的价值取向

( 一) 民商法对公平与效率价值取向的体现

民商法只指民法与商法, 两者共同调整商品经济关系, 民商法实行高位公平的原则, 民法注重公平、安全, 商法注重效率。公平原则下, 民商法保障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在社会活动中, 个人的创业、工作、购物等经济行为都具有相同的权利, 在个人与个人发生利益冲突时,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总的来说形式上和机会上的平等正是民商法在公平上的价值取向。个人利益的实现体现了民商法在效率这一价值取向下的现实成果, 在民商法的约束和规则下, 个人不断的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现, 微观的个人进步汇聚成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实现了经济有效率的发展, 而民商法对私人财产的保护也是效率的表现形式, 这极大的保证了人们私有财产的安全, 在此基础上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才能极大化, 因此, 民商法对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 二) 经济法对公平与效率价值取向的体现

法律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经济法对整个社会商品经济关系进行系统、全面、综合的规范与调整, 是对市场进行规制的法。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对经济进行调整时, 会产生市场失灵的现象, 并在自然垄断行业极易产生垄断的种种弊端, 经济法的实行对维持市场公平, 保证市场运行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最核心的内是: 注重维护经济总体效益, 兼顾社会各方经济利益公平。公平的价值主要表现为整个经济体的公平, 是一种更广义上的公平, 是对经济环境的一种描述, 在公平的经济环境下, 适用同样的经济规则、提供同样的经济信息。经济法在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物质世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从宏观层次上对政府、社会、市场进行平衡调节, 避免市场失衡, 提供必要的国家干预, 这是经济法中效率价值的重要表现形式。

三、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异同

民商法与经济法都离不开发挥公平与效率的价值, 两者有着相似点, 都以公平原则保障个人利益, 追求经济的稳定发展为最终目的, 也都追求效率原则, 高效有序的调节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两法也有各自的侧重点, 民商法公平原则是其精髓, 经济法则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在面对对象上, 民商法更关注对人们私权的保护, 而经济法更关注社会和整体的公平; 在实行手段上, 经济法更多的涉及宏观调控、国家干预, 民商法更具体到个人角度。同时, 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公平与效率有时相悖, 需要协调发展。

四、结语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但也存在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问题, 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效率与社会的稳定。法律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民商法与经济法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又息息相关, 处理好民商法与经济法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将两者有效地结合, 对我国经济实现中高速稳定发展有积极意义。

摘要:公平与效率是评价法律价值的两个重要因素, 其影响着整个法律在社会中的运作, 在民商法和经济法中各自对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取向并不相同, 但也有着一定的联系, 处理好民商法和经济法在公平与效率方面的关系将对推动社会经济平稳发展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公平,效率,民商法,经济法

参考文献

公平与效率的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利用网络技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3、培养学生倾听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4、浅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方法

5、运用多媒体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6、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7、巧妙运用教学语言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8、浅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

9、发挥学生主动性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10、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几点做法

11、谈怎样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12、运用情感因素,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13、立足有效提问,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14、“三动合一”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15、谈如何利用信息反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16、例说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17、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18、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19、提高语文课堂效率须“四要”

20、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21、如何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22、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23、情境创设与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24、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从课前预习开始

25、调动情感因素,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26、把时间还给学生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27、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28、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29、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30、“双减”背景下如何减负增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31、巧用提问,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32、关注阅读行为,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33、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34、新课改中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35、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几点思考

36、对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思考

37、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38、新教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39、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40、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41、加强信息反馈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42、做好语文课前准备,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43、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44、巧妙运用提问艺术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45、挖掘文本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46、创新思维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47、巧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刍论

48、激发兴趣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49、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公平与效率的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一、个人所得税的历史改革启示

纵观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史来看, 自1980年我国首次征收个人所得税以来, 改革工作就从未停止过, 其先后经历了6次改革, 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0-1993年, 在该阶段我国居民个人所得税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即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人工商业户所得税, 三个不同税种采取不同的法律、法规和不同的征管方式进行征收。而第二阶段则是1994年至今, 在1994年的财税体制改革大背景之下, 个人所得税改革措施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首先个人所得税实现了“三税合一”, 其后则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个人收入的提升, 不断地对征收数额进行调整, 降低税率等。

从税收改革发展历程来看, 个人所得税在税收体系中的重视度在不断地提高, 但是在实际的改革工作中, 其改革效果却并不是十分的理想。

改革加大了社会中的贫富差距, 其与“公平和效率”为考核标准的税法核心也可谓是背道而驰。纵观个税改革的历史发展情况来看, 其之所以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个税改革与税收公平和效率的原则存在有一定的矛盾, 其次则是与其与居民的实际生活需要存在矛盾。而在历史上的六次改革中, 除了第一个次改革以外, 其他五次改革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调整起征额之上, 如从最初的800元起征, 调整到2011年的3500元, 税制改革中涉及税率改革的内容相对比较少, 仅仅只是在最新一次改革中对税率进行了简单调整。以2011年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为例, 在进行税收调整时, 如果不考虑边际税率问题, 表面上看纳税人的纳税数额确实有所减少, 但是以低收入人群和高收入人群的税后收入作为对比, 以收入8000元为界, 改革之后高收入人群的减税总额有一定的增加, 但是低收入人群的减税差别与税改之前的差距并不是十分大, 贫富差距不断没有因此缩小, 反而在不断增大, 难以真正的展现税收的“公平和效率”。而且, 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看, 我国不同地区的财政状况也存在有较大的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 居民收入相对比较高, 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如东部沿海地区, 居民收入相对比较低。在征收个人所得税时, 其并没有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 最终导致中西部地区的个税负担重, 进而影响税收的公平和效率。

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历史发展轨迹来看, 集中于税收免征收额的调整和税率的修改, 实际上并不能真正的解决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 而且也难以真正的体现公平和效率。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个税的改革不应当集中于税收征管过程中的修缮, 其也并非是简单的对税收数额和税率进行调整, 其必须要坚持“公平与效率”的原则, 从实际情况出发, 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好个税改革工作。

二、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建议

(一) 进一步完善费用扣除制度

所谓的费用扣除主要指的是允许纳税人在税收之前对其所得税自主进行扣除, 结合我国当前个税实际抽取模式来看, 在进行费用扣除时, 主要采取的是分类模式, 因此, 与之相匹配的扣除制度也应当是分类进行的。结合当前个税中关于生计项目扣除为例, 生计项目一般设置有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四项。之所以实施费用扣除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展现税收的公平和效率, 进而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但实际上当前的费用扣除制度实际上还存在有较多的问题, 难以实现该要求。此外, 以刺激经济的房贷支出和消费抵扣的缺失, 二孩政策以及社会老龄化给家庭造成的负担, 针对这些问题考量标准的缺失, 也使得个税改革和国家政策难以真正的落到实处。然后从税收体系的角度出发, 分类费用扣除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 但是其需要对每一项扣除费用进行审核, 审核成本相对比较高, 我国人口众多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扣费, 必将会加大税收改革工作的难度。

因此, 从“公平和效率原则”的视角出发开展个税改革工作时, 首先就需要进一步完善费用扣除制度, 其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 可以尝试将分类和综合两种方式进行结合, 加以完善。如针对房贷、抚养费及赡养费等重要费用扣除是必须要完善的项目, 在做好这些工作之后, 再从家庭收入总水平、个人实际负担情况出发进行综合扣费, 实现扣费制度的明确, 尽可能地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尤其是对于收入水平不高的乡镇居民家庭, 要尽可能地降低其负税压力, 进而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展现税收公平。

(二) 税收结构的调整

在进行个税改革时, 税率一直都是衡量税负轻重的重要标准, 其直接影响着税收公平与效率的实施。结合我国现行个税体系情况来看, 其实行的是比例税和累进税率相结合的两种税率, 针对工薪、个体和承包承租等实行的是累进税率, 而其他类型则实行的是比例税率。在个税改革过程中, 虽然一直致力于减轻个税工薪所得的税负压力, 但是其实际效果却并不是十分的理想, 尤其是在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因此, 在进行个税改革时, 不能仅仅只是将目光局限于税率调整工作中, 还需要从劳动所得和非劳动所得入手, 进一步做好相关的调整工作, 如工薪所得、个体经营所得、劳务报酬以及承包承租等都属于劳动所得, 而其他所得则属于非劳动所得, 针对两种不同所得, 可以使用不同税率完成税收工作, 进而实现二者之间的公平, 提高税收效率, 而且其还能有效规避偷税漏税风险。

(三) 健全相应的征管体系

征管体系的健全与否也是影响个税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当前实施的个税征管制度是累积税源扣缴代扣代缴制度, 这种制度在运行过程中虽然具有控制税源、征收成本低、征率效率高等优点。但是, 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相对来说也比较多, 如税务部门对工薪阶层等稳定收入者纳税金额和个税征管信息虽然了解比较详细, 但是其对于收入渠道多元、对资本、股息及其他各种红利信息的获取则并不是十分的理想, 这样很容易导致高收入人群或者是自由职业者个税征收的缺失, 进而加大贫富差距, 引发社会矛盾。

因此, 结合当前个税征收实际情况来看, 必须要想办法完善个税征管体系, 进而更好的实现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在具体工作中, 首先针对个税征管信息的缺失应当及时地予以完善, 如可以建立透明的财产公示制度, 保证纳税者各项信息的完善。其次, 则可以尝试实施自行申报制度在完善累积税源扣缴和代扣代缴制度基础之下, 纳税人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灵活选择多种方式进行纳税申报, 这样税务征收体系能够更加准确的掌握个人及其家庭的纳税能力, 进而合理的对税收措施进行调整。最后, 还需要培养纳税人自觉纳税的意识, 同时加大惩处力度。而税务机关则应当作好各项服务工作, 以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实施, 促进税务公平和效率提升。

总之, 个人所得税改革与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联系极为紧密。在个税改革工作中, 从公平和效率的角度出发, 能够更好地缓解贫富差距所引发的社会矛盾, 提高居民的生活满意度,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于社会安定团结, 社会积极发展也有一定的帮助。

摘要:个人所得税改革一直都是人们极为关注的一件事情, 其不仅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同时其对于个人收入也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而要做好个人所得税改革工作必须要兼顾公平和效率, 进而找到可行的改革方案, 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满足居民生活发展需要。本文, 将结合自身的理解和认识对该问题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个税改革,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公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选题研究中心, 王佳宁, 盛朝迅.重点领域改革节点研判:供给侧与需求侧[J].改革, 2016 (1) .

[2] 李炜光, 陈辰.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制度设计问题——基于三种所得税征收模式的讨论[J].南方经济, 2014 (8) .

公平与效率的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要: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教育扶贫经历了新中国扶贫教育、新时期扶贫教育、新时代教育精准扶贫3个阶段,这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使得我国已经逐渐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过渡。目前我国教育扶贫已经进入了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教育扶贫的实践路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转向与实践路径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以供借鉴。

关键词: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目标转向;实践路径

引言

所谓的后扶贫时期就是指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扶贫进入了“以转型性次生贫困”为主要特点的时期。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将长期存在,次生贫困人口基数比较大、贫困维度非常广、致贫风险比较高,因此脱贫仍然是经济发展过程面临的重要问题。教育扶贫是是脱贫的根本途径,能有有效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在后扶贫时期更加强调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这有利于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建设。因此对于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转向与实践路径进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抹

1.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转向

近年来,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全面小康,这也就意味着绝对贫困基本消除,教育扶贫也由最初的脱贫转向现在的减贫,从而实现纾减相对脱贫和可持续性发展目标,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体来说,我国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后期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主要是由外在的动力向内在的动力转变,在后扶贫时期更加重视教育的公平与正义,通过“扶贫、扶志、扶智”,以此来激发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激发贫困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②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任务是从阻断贫困代向保障阶层合理流动转变,教育是贫困人口获得优质资源和社会福利的重要渠道,使得贫困人口在这些社会资源的支撑下能够跻身“优势”社会阶层。因此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的重点应该是保障社会阶层合理流动机制,使得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也能够接触到一些优质的社会资源,得到更好的保障,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③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途径是提升乡村人力素质,不论是教育扶贫的制度或者政策,都是紧紧围绕着“扶贫”二字展开的,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了更好很快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提升乡村人力综合素质,从而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推动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④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政策从完善制度向提升效能转变,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面临着更加复杂的问题,教育的重点在于如何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自我发展动力,因此教育扶贫政策应该注重充分发挥自己的效能,比如更多关注教育扶贫政策体系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努力建设高效、稳定抹教育扶贫体制等,从而为我国教育扶贫事业提供制度保障。

2.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实践路径

目前我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仍然长期存在,因此在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路径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其核心目标都在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其本质就是通过教育实现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和内在发展的动力,这是一种新的价值取向,从教育扶贫的角度来说就是通过为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使得贫困人口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激发他们的主动性,从而增强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扶贫,坚决杜绝返贫现象,从而使得教育扶贫实现价值最大化。在教育扶贫初期,受到国家整体贫困状况的现状,通过建设学校、完善硬件设施等外部资源,以此来普及国家义务教育。目前我们国家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已经基本实现了教育起点公平,因此后扶贫时期的教育过程的扶贫。在具体实施教育扶贫政策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整个教育扶贫事业的过程进行科学的评估。通过贫困地区组织实施区域性开放式扶贫,提高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而培养出一大批专业的技术人才,以此来促进我国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教育公平与教育公正。后扶贫时期,原发性、绝对性的贫困已经基本消除,教育扶贫也逐渐向激发相对人口的内在动力转变。贫困群体已经不仅仅是脱贫的对象,而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有着巨大的潜力。通过“三扶”结合,以此来激发我国目前贫困人口发展的内在潜力,激发他们想要积极向上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帮助贫困群体实现自身的价值,彻底杜绝返贫现象。

其次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其本质就是实现共享发展、实践共享正义、实行共享治理,共享是社会和谐安全的重要保障,这也是中国特色扶贫道路共享理念的核心价值要求,共享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仍然长期存在。在这一背景下,阶层流动是贫困地区人口的主要需求,而教育是阶层流动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一定要把握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切入点,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确保教育的相对公平与公正,而且还应该不断优化教育资源,为贫困地区人口提供良好的教育内容。贫困地区人口通过接受教育来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此来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使得贫困地区的人口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能有更高的就业层次,获得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与此同时,这也增加了贫困地区人口的收入途径,使得贫困人口的收入不再局限于土地,这将大大增加人们的收入,改善人们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彻底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水平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农村人口对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有了更高的要求。当然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所带来的高知识技能和好生产率,以此来提高个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因此这就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是贫困地区人口获得社会福利和优质社会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教育给学生提供跻身优势社会阶层的机会。因此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的重点在于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阶层合理流动机制,使得相对贫困的地区人口能够接受到更加优质和公平的教育,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从而能够享受到更高品质的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使得贫困地区人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有利于维护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

然后是提升贫困地区人力素质。要想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提高贫困地区人力素质,开发乡村人力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内在动力。而教育是提升贫困地区人力素质的重要措施,这就更加凸显了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提升贫困地区的人力素质也为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提供了发展的方向,从而推动我国教育扶贫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将后扶贫实际的教育事业和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从现代人力资本的角度来说,人力资本是促进一个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存量和质量。但是目前我国人力资本的质量还比较低,农村地区人口的教育程度比较低,初中文凭的人数占到了农村地区总人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在绝对贫困消除之后,人力资本缺乏依然是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而开发人力资本的关键在于教育。只有通过教育培训才能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进而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和存量,进而为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人才支持,推动农村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关键在于“扶贫”,所有的扶贫政策和制度都是紧紧围绕这个各种所展开,充分发挥教育公平性,进而促进我国教育资源的均匀发展,把贫困地区人口视为脱贫致富的主体,从而真正体现出教育扶贫的益扶贫性,进而实现教育公平与教育正义。目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我国农村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这也给后时期教育扶贫赋予了新的内涵。为了更好的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这就要求教育培养出来更多高质量、高水平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以提升贫困人口素质为核心目标,正确应对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三农问题,进而推进我国乡村文明建设,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力。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更加重视由单向的教育资源转向对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的开发,以此来提高农村人口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彻底杜绝返贫现象,进而促进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是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政策,从完善教育扶贫制度向提升教育扶贫制度的效能所转变,从而使得贫困地区的人口能够享受到教育公正和教育公平。在教育扶贫前期,面对我们国家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完善教育扶贫制度来推动教育扶贫事业的发展,进而实现教育扶贫的目标。但是在后扶贫时期,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更加复杂,教育扶贫的制度和政策的重点在于如何消除相对贫困现象,如何更好的激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意识?为了防止出现返贫现象,教育扶贫的制度和政策应该更加注重效能的发挥。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教育扶贫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比如政策执行的薄弱性,为了确保教育扶贫政策传递的准确性,将国家所颁布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建立高效、稳定的教育扶贫政策机制,进而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公正,充分发挥教育扶贫政策的效能。后扶贫时期的基层教育主要是通过解决目前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从而促进贫困地区教育的协调发展。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教育扶贫事业已经为我国贫困地区构建了完整的教育扶贫体系。后扶贫时期的基层教育体系改革的重点在于突破行政主义的局限,其关键在于激发贫困地区人口参与基层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提升基层教育体系改革的有效性。因此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的价值追求是通过基层教育体系改革,构建良好的教育文化环境,使得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社会资源和福利。但是目前我国基层教育管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基层教育主管部门的双层领导机制对基层教育的决策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为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不但要受到当地政府的领导,而且还要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这就使得基层教育主管部门在把握工作重点、工作方向的时候会出现左右为难、顾此失彼的问题。②社会人员的参与是教育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政府占教育主体与志愿追求公益两者之间的理论存在一定的矛盾,对于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后扶贫时期的教育基层治理中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利用教育扶贫政策和制度的优势,从而增加贫困地区人口的幸福感、充分发挥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的实际效能。因此,在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过程中,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严格制定后教育时期教育扶贫的标准,规范基层教育主管部门的行为,加大对于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力度,确保国家制定的教育扶贫政策能够落到实处。②在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教育扶贫的协同效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激发教育扶贫的活力。把贫困地区的人口不仅是当做教育扶贫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由最初的“共治”转向“善治”,充分发挥教育扶贫政策的实际效能。③进一步提升教育扶贫政策的精准度,将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更好的区分开,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对于不同的人适应不同类型的教育,以此来促进我国教育扶贫事业的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工作的重点在于如何巩固教育扶贫的成果、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仍然长期存在,因此在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路径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无论如何变化,都紧紧围绕着人的可持续发展展开。作为教育扶贫工作人员,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紧紧围绕这一点,展开教育扶贫活动,从而推动我国教育扶贫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有兴,杨佳惠.后扶貧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转向与实践进路[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336-337.

[2]林玲.新时代教育精准扶贫的发展转向及实施策略[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03):129-133.

[3]詹雯.“正面管教”在教育扶贫工作中的实践路径探索[J].教师,2017(11):112-113.

公平与效率的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近年来,江苏坚持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全面提高教育发展水平为主题,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教育公平迈出重要步伐,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落实政府全责,实现优先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走过了“人民教育人民办”的艰难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了政府在义务教育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真正实现了义务教育的本质回归。正因为各级政府真正承担起这份责任,我省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才有了坚实的基础与保障。

(一)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教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着力解决义务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迫切需要。为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法制化水平,我省修订颁布《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并于2011年1月1日实施。自2011年3月我省与教育部签署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备忘录以来,省级层面出台了目标规划、主要指标、办学标准、评估办法等一系列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性文件。2012年11月,省政府根据国家要求和江苏实际制定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对照目标任务制定配套文件,形成了各具特色、较为完善的义务教育政策体系。无锡市于2013年启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条例》立法工作,努力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二)列入总体规划。把义务教育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是政府负责的重要体现。我省要求各级政府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制定和明确本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在确定年度重点工程时优先考虑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项目。2013年,创建10个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被列为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多个地区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列入各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民生工程政绩考核范畴,切实保障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整体推进和顺利实施。

(三)切实加大投入。全省各级政府依法加大了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把义务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与财力状况、办学需求和物价水平联动的稳定增长机制。2006年秋季学期和2007年春季学期,我省先后对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实施免收学杂费政策;2008年春季学期起,为全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2010年春季学期起,全面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寄宿生住宿费;2011年春季学期起,全面免收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费,其中,教科书及作业本费用由省财政全额承担。至此,我省全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

(四)强化督导检查。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作为教育督导工作的重点,对各县(市、区)加强阶段性督查和指导,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实的地区,督促其整改和提高。从今年开始,我省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现代化办学标准情况、县域内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情况进行督导评估,督导评估结果作为评价政府工作和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同时,在督导评估过程中突出公众满意度调查和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2012年,我省启动“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申报工作,截至2013年11月,65个县(市、区)在全国率先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认定。

二、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公平公正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人生公平的起点。我们从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促进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缩小差距,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

(一)突破观念障碍,缩小认识差距。举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专题研究班,对全省各市、县(市、区)政府分管副市长、副县(市、区)长和教育局局长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赋予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法律责任,更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促进社会和谐的更高追求。2010年以来,省政府每年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推动义务教育改革发展问题,并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宣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念、意义和政策措施,宣传先进典型和成功案例,使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深入人心,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带来的实惠家喻户晓。各地切实转变观念,严控择校生比例,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积极推进初高中分设,建立健全有利于初中均衡发展、有利于“减负”的管理体制,尽快形成省辖市中心城区普通高中、义务教育学校由省辖市和区分别举办管理的格局。

(二)狠抓均衡短板,缩小区域差距。推动苏南、苏中、苏北协调发展,不断加大对经济薄弱地区的支持和指导力度,鼓励经济发达地区与薄弱地区建立稳定的帮扶机制。要求各省辖市在推进城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同时,统筹县域之间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十五”期间,省财政累计投入一百四十多亿元,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布局调整、“三新一亮”、“六有”、“校校通”、“四项配套”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系列重点工程,学校办学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

(三)关注特殊群体,缩小群体差距。一是平等对待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我省探索建立以居住地学龄人口为基准的义务教育管理和公共服务机制,尽量满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全省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率达86.58%。二是切实关爱农村留守学生。把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纳入社会管理创新体系,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关爱网络,优先保障农村留守学生进入寄宿制学校学习。三是高度重视残疾少年儿童。我省要求各地按照普通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6至8倍的标准安排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采取措施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四是大力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断加大扶困助学力度,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完善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资助体系。

(四)消减择校行为,缩小生源差距。我省要求各地全面落实省政府文件精神,公办学校坚持免试免费就近入学,合理划定学校施教区,保证施教区生源数量与学校招生规模基本适应,有空余学额时采取公开报名和摇号的方式确定。民办学校实行自主报名、免试入学。同时,严肃查处以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国际班等各类名义违规分班的行为。各地严格落实热点高中70%以上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辖区内所有初中的规定,自2012年起所有公办初中招收的择校生毕业时不再纳入热点高中指标生范围。目前,部分地区如盐城市、如皋市等已基本消除择校现象。

三、关注全程优化,实现瓶颈突破

推进教育公平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目标的制定到项目的落实,从队伍建设到机制完善,全省各级政府一着不让,层层发动,落实到人,突破瓶颈制约,抓紧建设对保障教育公平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机制,并将此作为履行政府公共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有效保证了这一系统工程的有序推进和稳步实施。

(一)明确优质均衡发展规划目标。2011年6月,省政府制定了江苏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把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我省教育事业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规划明确,到2018年底前,全省所有县(市、区)分四批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各市、县(市、区)成立了领导小组,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教育、发改、财政、人社、编制、建设、规划、国土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统筹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确保按时序进度完成工作目标。

(二)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为满足新形势下更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结合实际办学情况和发展需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自2010年5月开始,我省组织课题组研制《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于2012年3月由省政府转发。按照标准要求,在全省启动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加强学校校舍、场地、师资队伍、设施装备等方面建设。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建设工程,全省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三)加大校长教师交流力度。优质师资的合理流动,是推进师资均衡的有效办法,更是解决择校问题的关键所在。我省规定,校长和教师依法实行定期交流制度,校长在同一学校连任不得超过两届,教师按照每年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15%、骨干教师按照每年不低于骨干教师总数15%的比例进行交流。同时规定,城区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职务(职称)须有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两年以上的经历。如皋市近两年交流义务教育教师达专任教师总数的18.8%,海安县对873名教师进行了电脑派位,71.8%的教师交流到新的学校。

(四)构建促进均衡的动力机制。我省注重以“试点”为示范,形成促进均衡发展的有效动力机制。着眼于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在各学段率先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首批13个示范区创建地区围绕改造薄弱学校、完善招生政策、促进教师交流、提高教育质量等关键环节,先行先试,探索创新,有效提高了义务教育发展的公平度和群众的满意度。同时,示范区建设的辐射引领作用也日益凸显,带动了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苏锡常区域整体联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优化配置义务教育师资”被确定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以后,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层层抓落实,确保了试点工作的健康运行。

四、立足全人教育,实现优质满意

教育事业是功在当代、利泽千秋、造福于民的事业。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关键在于推进均衡的同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省以改革为动力,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始终坚持内涵发展,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每一位教师,培养好每一名学生。

(一)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强化内涵发展,把提高素质教育水平贯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过程。注重改进德育方式方法,寓德育于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之中。健全以课程标准和学生全面发展标准为主的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引导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实施教育教学;引导社会按照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评价教育、学校和学生。推进中考改革,增加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和评估。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空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深化教学改革。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任务,更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鼓励启发式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2012年,我省启动薄弱学校质量提升工程,加快提升以农村薄弱初中为重点的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两年来共遴选117个课程建设项目,每个项目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0万元。推动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合作共建,通过组建教育共同体等方式进行结对帮扶。盐城市组建了由优质学校领衔的21个教育集团,实行“直办型”、“领办型”等不同联盟模式,集团内统一师资配置、统一教学管理、统一奖惩考核,做到优质资源全覆盖、集团管理一体化、办学模式多样化。

(三)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义务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水平的关键措施。我省一直将加强教师培训作为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全员培训制度。2006—2012年,省级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从3000万元增加到9000万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教师培训工程。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组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加强中小学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培养工程,鼓励设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传帮带作用。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农村学校优秀教师补充机制,力争到2020年,每所乡镇中心初中和小学都有一名特级教师,对乡镇中心初中和小学校长境外轮训一遍。

(四)努力提高质量。各地强化质量意识,切实把提高质量作为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从2006年开始,我省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与指导项目,以科学的质量测试和分析指导为手段,更新观念,掌握方法,改变应试教育的种种做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提升了社会满意度。2012年,全省中小学幼儿园行风建设在12个公共服务行业中名列第三。为加快全省小学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内涵发展,我省启动实施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以学校课程文化开发为突破,2013年先行启动33个薄弱学校项目建设,涉及66所学校,通过“以一帮一、以强带弱”的建设方式,努力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到2020年,将在全省建成500个小学特色文化项目。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一步,我们将采取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把教育公平的美好理想转化成实际的教育行动,转化成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为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努力探索新途径,总结新经验,创造新业绩。

(作者单位: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上一篇:电影中的金融法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学与思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