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物业管理范文

2024-06-23

居住小区物业管理范文第1篇

————兴隆城市小区规划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2007年5月3日

调研目的:

(一)调查我国解放以来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和问题。

(二)通过到实地的调查,提高理论知识

(三)了解城市居住小区居民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物质技术条件以及气候、地形和现状等条件。 调研内容:

城市居民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居民小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城市发展状况和城市品位。最近我通过学习《城市规划原理》后,对兴隆城市居民小区建筑规划情况进行一次初步调研。下面我分别从兴隆城市小区的规划结构、道路交通、公建设施、绿化景观、住宅建筑组合等方面来分析. 居民生活在城市中以群集聚居,形成规模不等的居住地段。居民的居住生活包含着居住、休憩、教育养育、交往、健身、甚至工作等活动,也需有生活服务等设施的支持。这些都要在居住用地上作为恰当的安排——+规划。居住区的规划是满足这些方面要求的综合性建设规划,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的环境质量,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该城市乃至国家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

居住区的组成要素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居住区的组成内容可分为建筑工程和室外工程两类。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以及公共绿地有与居住区居民密切有关的居住区(街道)工业用地等等都是居住区的用地组成。居住区的环境组成分为内部居住环境和外部生活环境。

兴隆城市花园是一座天然的摄影棚。美景伴着一对对幸福新人,留景也留情。而且,兴隆城市花园自开发建设以来,历获2000年贵阳房交会组委会特别推介楼盘、贵州省科技住宅示范小区、贵阳市信息化“十五”发展计划———社区信息化试点工程、贵阳市住宅示范小区、贵阳“保护南明河”首批承诺单位和中房贵阳住宅指数样本项目等荣誉。

兴隆城市花园一年来不仅成为几百对新人首选的拍照景区,也成了市民郊游的好去处。摄影师用锐利的眼光,直接抓住了“人在花里美,人在花中笑”的幸福时刻,用新婚新人,用多情的摄影、摄像机将兴隆的美景聚焦,定格并传播给更多的人。人们来这里,就是为了验证一下摄影师的感觉,体验一下人在景中游,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感受;就是为了亲自发现兴隆城市花园这道“美丽的地平线”。

兴隆•枫丹白鹭城市花园环境优雅。小区紧邻贵阳市环城防护林带,具有良好的自然山地景观,区内植被良好,树木葱茏,空气清新,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开发商秉着打造“人文生态”的纯自然风情小区的要求,结合最新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发展趋势,融入了“环境、整体、地区”三种现代意识,为居住者提供一个“人景交融、关怀入心”的幸福、健康、快乐的家园。 小区设计充分考虑了“均好性、人车分流、自然山水、依山就势、带状景观和街坊理念”等六大设计概念,着力营造不同特点、空间感各异、开敞式布局的亲和多变的山水园林式居住小区。兴隆•枫丹白鹭城市花园根据现代人对自然、健康的追求,着力于打造纯自然、亲山水的小区环境,并充分布置健身场所和设备,以“人文关 怀”理念引导每一位业主关注健康、关注环境。

兴隆•枫丹白鹭城市花园具有极大的升值潜力和空间。随着贵阳市拓展计划的展开,扼守贵阳西出口门户的兴隆•枫丹白鹭城市花园小区具有连接金阳新区和老城区的地理优势。规划中的中坝南路从小区经过,将小区划为大小不等的两块,更加适合于小区商业配套,增加小区的生活方便,提升小区的商业价值。项目大胆优化综合经济指标,着力打造西部地区低容积率、高绿化率的顶尖楼盘。小区容积率仅为1.59,而绿化率达到了40%以上。在建筑的安排上,开发商根据小区特点,安排了多层、小高层、高层、连体别墅等多种建筑类型,以充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要求。在户型的考虑上,有从65至200平方米80余种户型供置业者选择。

1 规划结构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 由于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的奋斗目标。建好城市居民小区、优化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是建设“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的重要内容。应当以建设“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为契机,坚持在规划、建设和管理上狠下功夫,努力打造一流城市居民小区品牌。所以,必须依法合理规划小区。必须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兴隆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科学编制居民小区规划,控制合理的人口居住密度;在编制小区规划时,要合理确定小区公共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赋予居住小区和谐环境,满足居民对小区人文氛围和小区功能的要求。同时,要严格贯彻执行《规划法》,严格限制在城市主干道两旁和中心商业区内规划建设住宅区或住宅楼,严格控制别墅型小区过度扩张,有效节约土地资源。

兴隆城市小区以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建筑质量优、物业管理好成为贵阳的国家小康住宅示范小区。兴隆城市花园禀着建筑与自然融合、天人合一的理念,设计出风格极具创意、品位超前的欧陆式风情别墅,形成独特的亲水浪漫形社区。在调研中也发现兴隆城市居民小区在规划、建设和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给打造“宜居城市”带来负面影响。规划布局不尽合理。主要是别墅型小区建设过多过滥,城市主干道两边建私人住宅,城市核心商圈内夹杂居民小区,既浪费土地资源,又影响城市形象。

2 道路交通

居住区道路是城市道路的延续,是居住空间和环境的一部分,它既是交通空间,又是生活空间,居住区道路是居住区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路交通方面兴隆城市小区逐步完善交通系统,进一步区分交通功能与游览功能、步行系统与车行系统、居民流线与游客流线。通过加强管理,减少穿越城区的交通。其中采取的措施分几反面来实施:

A 采用由步行绿带与人行道构成的综合步行系统,整合旅游功能及居民休闲功能,使之适宜逗留、休闲和观景,沿河强调亲水性。

B以现有道路网络为基础,在南门路南街区组织开辟辅道以解决该街区内部的交通可达性问题,并起到对南门路车流适当分流的作用。 C组织由水上旅游和公交、公共汽车、出租车以及小汽车多人合乘等方式组成的多元化公交系统。

D结合城市与景区设施的规划布局和交通组织的需要,按照有关规范和服务对象的性质与规模,合理配置社会停车场和公共站场,设置交通集散广场、码头和船闸等。在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这些场所时,应把它们作为景区环境风貌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E遵循生态城市的基本原则,开辟环城自行车专用道路。在沿河一侧采用林荫道形式设计有适当蜿蜒曲折和高低起伏的专用自行车道路。 3 公建设施

居住区环境设施小品是居民室外活动比不可少的内容,它们对梅花居住区环境和满足居民的精神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规划要求街区的每一处小品、雕塑、路面铺设、驳岸形式以及植物配置、种植方式等都需经过城市设计,使街区环境进一步园林化。为了在街区建筑中体现贵州传统文化的特色,研究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道路景观,创造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道路空间景观,需设计一组具有传统意味的街道家具,包括路灯、座椅、公交车站、电话亭、广告牌、垃圾箱、栏杆、道路铺地等,并以多种方式、方法如游艇码头设计、候车亭设计、大门入口设计、建筑灯光设计等融入苏州的文化艺术。这样做既丰富了建筑空间,又提高了街区建筑的文化品位。在兴隆城市花园设施配套还不够完善。在城市居民小区通常只有简单的居住功能,没有配套建设诸如会所、运动场、老人活动中心、游泳池、儿童娱乐设施、停车场等基本设施。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小汽车停放将成为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4绿化景观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积广量大,且与居民关系密切,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作用。兴隆城市小区环境绿化美化不足。按规定新建小区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城区改造后不低于25%,目前许多没有达标,特别是老居民小区绿化水平更差。不少开发商追求平面绿化,小区没有做到乔木、灌木、花草和园林小品合理搭配,显得单调乏味。护城河两岸现状用地功能混乱,有大量工业仓储用地,一些居住用地混杂其中。护城河岸线被货运码头、民居建筑等占据,公共开放性较弱,建筑质量较差。交通、管网等基础设施老化。现状面貌未能体现苏州历史文化名城水网发达、景色优美的传统风貌

5 住宅建筑组合

建筑是构成城市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内容.兴隆城市小区突出本地文化特色。利用“邻里单位”思想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同意规划居住区,使每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风格要体现本地文化特色。那里民宅曾有过自己独特色建筑风格,如老街的骑楼式建筑、合浦的古建筑群等,要整合兴隆文化,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建筑风格,不断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和建筑风格,把南珠文化、海洋文化、蛋家文化、客家文化、西洋文化等融入到城市居民小区规划和建设中去,形成古今传承、中外兼容的独具兴隆特色的民居小区。

但是,弱势群体需求被忽视。居民小区无障碍设施建设滞后,部分七层以上住宅楼房没有安装电梯,小区道路没设盲道,倾斜路面没有使用防滑建筑材料,居所没有标识明确的路线或标志物,老年公寓、老年人娱乐活动中心等服务配套设施跟不上,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生活带来不便和困难。

居住小区物业管理范文第2篇

————兴隆城市小区规划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2007年5月3日

调研目的:

(一)调查我国解放以来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和问题。

(二)通过到实地的调查,提高理论知识

(三)了解城市居住小区居民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物质技术条件以及气候、地形和现状等条件。 调研内容:

城市居民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居民小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城市发展状况和城市品位。最近我通过学习《城市规划原理》后,对兴隆城市居民小区建筑规划情况进行一次初步调研。下面我分别从兴隆城市小区的规划结构、道路交通、公建设施、绿化景观、住宅建筑组合等方面来分析. 居民生活在城市中以群集聚居,形成规模不等的居住地段。居民的居住生活包含着居住、休憩、教育养育、交往、健身、甚至工作等活动,也需有生活服务等设施的支持。这些都要在居住用地上作为恰当的安排——+规划。居住区的规划是满足这些方面要求的综合性建设规划,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的环境质量,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该城市乃至国家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

居住区的组成要素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居住区的组成内容可分为建筑工程和室外工程两类。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以及公共绿地有与居住区居民密切有关的居住区(街道)工业用地等等都是居住区的用地组成。居住区的环境组成分为内部居住环境和外部生活环境。

兴隆城市花园是一座天然的摄影棚。美景伴着一对对幸福新人,留景也留情。而且,兴隆城市花园自开发建设以来,历获2000年贵阳房交会组委会特别推介楼盘、贵州省科技住宅示范小区、贵阳市信息化“十五”发展计划———社区信息化试点工程、贵阳市住宅示范小区、贵阳“保护南明河”首批承诺单位和中房贵阳住宅指数样本项目等荣誉。

兴隆城市花园一年来不仅成为几百对新人首选的拍照景区,也成了市民郊游的好去处。摄影师用锐利的眼光,直接抓住了“人在花里美,人在花中笑”的幸福时刻,用新婚新人,用多情的摄影、摄像机将兴隆的美景聚焦,定格并传播给更多的人。人们来这里,就是为了验证一下摄影师的感觉,体验一下人在景中游,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感受;就是为了亲自发现兴隆城市花园这道“美丽的地平线”。

兴隆•枫丹白鹭城市花园环境优雅。小区紧邻贵阳市环城防护林带,具有良好的自然山地景观,区内植被良好,树木葱茏,空气清新,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开发商秉着打造“人文生态”的纯自然风情小区的要求,结合最新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发展趋势,融入了“环境、整体、地区”三种现代意识,为居住者提供一个“人景交融、关怀入心”的幸福、健康、快乐的家园。 小区设计充分考虑了“均好性、人车分流、自然山水、依山就势、带状景观和街坊理念”等六大设计概念,着力营造不同特点、空间感各异、开敞式布局的亲和多变的山水园林式居住小区。兴隆•枫丹白鹭城市花园根据现代人对自然、健康的追求,着力于打造纯自然、亲山水的小区环境,并充分布置健身场所和设备,以“人文关 怀”理念引导每一位业主关注健康、关注环境。

兴隆•枫丹白鹭城市花园具有极大的升值潜力和空间。随着贵阳市拓展计划的展开,扼守贵阳西出口门户的兴隆•枫丹白鹭城市花园小区具有连接金阳新区和老城区的地理优势。规划中的中坝南路从小区经过,将小区划为大小不等的两块,更加适合于小区商业配套,增加小区的生活方便,提升小区的商业价值。项目大胆优化综合经济指标,着力打造西部地区低容积率、高绿化率的顶尖楼盘。小区容积率仅为1.59,而绿化率达到了40%以上。在建筑的安排上,开发商根据小区特点,安排了多层、小高层、高层、连体别墅等多种建筑类型,以充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要求。在户型的考虑上,有从65至200平方米80余种户型供置业者选择。

1 规划结构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 由于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的奋斗目标。建好城市居民小区、优化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是建设“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的重要内容。应当以建设“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为契机,坚持在规划、建设和管理上狠下功夫,努力打造一流城市居民小区品牌。所以,必须依法合理规划小区。必须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兴隆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科学编制居民小区规划,控制合理的人口居住密度;在编制小区规划时,要合理确定小区公共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赋予居住小区和谐环境,满足居民对小区人文氛围和小区功能的要求。同时,要严格贯彻执行《规划法》,严格限制在城市主干道两旁和中心商业区内规划建设住宅区或住宅楼,严格控制别墅型小区过度扩张,有效节约土地资源。

兴隆城市小区以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建筑质量优、物业管理好成为贵阳的国家小康住宅示范小区。兴隆城市花园禀着建筑与自然融合、天人合一的理念,设计出风格极具创意、品位超前的欧陆式风情别墅,形成独特的亲水浪漫形社区。在调研中也发现兴隆城市居民小区在规划、建设和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给打造“宜居城市”带来负面影响。规划布局不尽合理。主要是别墅型小区建设过多过滥,城市主干道两边建私人住宅,城市核心商圈内夹杂居民小区,既浪费土地资源,又影响城市形象。

2 道路交通

居住区道路是城市道路的延续,是居住空间和环境的一部分,它既是交通空间,又是生活空间,居住区道路是居住区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路交通方面兴隆城市小区逐步完善交通系统,进一步区分交通功能与游览功能、步行系统与车行系统、居民流线与游客流线。通过加强管理,减少穿越城区的交通。其中采取的措施分几反面来实施:

A 采用由步行绿带与人行道构成的综合步行系统,整合旅游功能及居民休闲功能,使之适宜逗留、休闲和观景,沿河强调亲水性。

B以现有道路网络为基础,在南门路南街区组织开辟辅道以解决该街区内部的交通可达性问题,并起到对南门路车流适当分流的作用。 C组织由水上旅游和公交、公共汽车、出租车以及小汽车多人合乘等方式组成的多元化公交系统。

D结合城市与景区设施的规划布局和交通组织的需要,按照有关规范和服务对象的性质与规模,合理配置社会停车场和公共站场,设置交通集散广场、码头和船闸等。在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这些场所时,应把它们作为景区环境风貌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E遵循生态城市的基本原则,开辟环城自行车专用道路。在沿河一侧采用林荫道形式设计有适当蜿蜒曲折和高低起伏的专用自行车道路。 3 公建设施

居住区环境设施小品是居民室外活动比不可少的内容,它们对梅花居住区环境和满足居民的精神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规划要求街区的每一处小品、雕塑、路面铺设、驳岸形式以及植物配置、种植方式等都需经过城市设计,使街区环境进一步园林化。为了在街区建筑中体现贵州传统文化的特色,研究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道路景观,创造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道路空间景观,需设计一组具有传统意味的街道家具,包括路灯、座椅、公交车站、电话亭、广告牌、垃圾箱、栏杆、道路铺地等,并以多种方式、方法如游艇码头设计、候车亭设计、大门入口设计、建筑灯光设计等融入苏州的文化艺术。这样做既丰富了建筑空间,又提高了街区建筑的文化品位。在兴隆城市花园设施配套还不够完善。在城市居民小区通常只有简单的居住功能,没有配套建设诸如会所、运动场、老人活动中心、游泳池、儿童娱乐设施、停车场等基本设施。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小汽车停放将成为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4绿化景观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积广量大,且与居民关系密切,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作用。兴隆城市小区环境绿化美化不足。按规定新建小区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城区改造后不低于25%,目前许多没有达标,特别是老居民小区绿化水平更差。不少开发商追求平面绿化,小区没有做到乔木、灌木、花草和园林小品合理搭配,显得单调乏味。护城河两岸现状用地功能混乱,有大量工业仓储用地,一些居住用地混杂其中。护城河岸线被货运码头、民居建筑等占据,公共开放性较弱,建筑质量较差。交通、管网等基础设施老化。现状面貌未能体现苏州历史文化名城水网发达、景色优美的传统风貌

5 住宅建筑组合

建筑是构成城市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内容.兴隆城市小区突出本地文化特色。利用“邻里单位”思想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同意规划居住区,使每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风格要体现本地文化特色。那里民宅曾有过自己独特色建筑风格,如老街的骑楼式建筑、合浦的古建筑群等,要整合兴隆文化,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建筑风格,不断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和建筑风格,把南珠文化、海洋文化、蛋家文化、客家文化、西洋文化等融入到城市居民小区规划和建设中去,形成古今传承、中外兼容的独具兴隆特色的民居小区。

但是,弱势群体需求被忽视。居民小区无障碍设施建设滞后,部分七层以上住宅楼房没有安装电梯,小区道路没设盲道,倾斜路面没有使用防滑建筑材料,居所没有标识明确的路线或标志物,老年公寓、老年人娱乐活动中心等服务配套设施跟不上,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生活带来不便和困难。

居住小区物业管理范文第3篇

1、硬景

1.1 设计关键点文字说明。

1.2 彩色景观方案总平面图(含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 分析平面图(区位分析、交通分析、景观及视线分析、功能分析)。

1.4 分项平面图(包括竖向设计平面图、功能分区平面图、主要物料平面图、景观小品、景点要素及服务设施平面图、主入口放大图等)。

1.5 景观立面图(应结合建筑及场地景观进行绘制,需明确反映景观与建筑及周边的大小及竖向)。

1.6 效果表现类图纸。

1.7 城市家具及导示系统参考选型照片。

2、软景

2.1 方向性植物布置平面图(表达空间关系、色彩关系、群落关系、标志物种位置等)。 2.2 植物目录表及植物组合意向图片。

二、扩初阶段

1、硬景 1.1 设计说明。

1.2 总平面图、分区图、放线定位图、索引图、物料分布及色彩分析图、竖向设计图(包括土壤造型)。

1.3 局部放大平面图、重要地形剖面图、剖面图(包括材料、标高、材质)。 1.4 庇护性建筑(廊、亭等)平、立、剖及详图。 1.5 水景设计详图、动态水景必须明确与效果相关的参数。 1.6 景观小品(垃圾桶、座椅、花盆等)选型图片。 1.7 景观细部构造(台阶、栏杆、道牙、挡墙等)详图及材料选择。

1.8 材料选用表,应根据不同区域使用的物料进行分类列表表达,并提供样板及样板图片。

1.9 夜间照明分布点。

1.10 含灯具初步选型表(含样品照片并说明重要程度及替换条件)。

2、软景

2.1 软景设计说明。

2.2 乔木平面布置图,附乔木配置标准表(干径、冠幅、高度、分枝点、数量、树型控制图样、重要程度及替换条件、特殊植物种植要求)。

2.3 灌木及地被植物配置图,附灌木配置标准表(干径、冠幅、高度、分枝点、数量、树型控制图样、重要程度及替换条件、特殊植物种植要求)。 2.4 重要节点种植放大平面图及典型立面图。 2.5 标志树参考图片及效果控制要求。

三、施工图设计

1、景观工程放线图(尺寸标注)。

2、户外标高及排水点位置(含排水点的位置)。

3、硬质园景布置(包括所有小品、户外各种家具的位置)。

4、地面(车道、人行道、广场等)铺装设计及结构做法和大样图。

5、各景观建筑、小品、水体工程内容之平、立、剖面及施工大样设计图、结构设计图。

6、各景观建筑、小品、水体等工程内容之装饰设计大样图。

7、各景观建筑、小品、水体等工程内容之细部做法大样图。

8、各种户外家具之型号选择及施工大样图。

9、各种室外灯具之型号选择及施工大样图。

10、各种户外选材之布置图。

11、建筑、小品、广场、道路、水体等装饰材料统计详表。

12、灯具布置及光彩效果控制图。

13、水、电管网系统图。

14、植物布置图(含植物技术指标)。 15、植物放线图。

16、种植说明及种植规范说明。 17、施工图设计说明。 18、索引详图及图纸目录。

居住小区物业管理范文第4篇

————兴隆城市小区规划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2007年5月3日

调研目的:

(一)调查我国解放以来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和问题。

(二)通过到实地的调查,提高理论知识

(三)了解城市居住小区居民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物质技术条件以及气候、地形和现状等条件。 调研内容:

城市居民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居民小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城市发展状况和城市品位。最近我通过学习《城市规划原理》后,对兴隆城市居民小区建筑规划情况进行一次初步调研。下面我分别从兴隆城市小区的规划结构、道路交通、公建设施、绿化景观、住宅建筑组合等方面来分析. 居民生活在城市中以群集聚居,形成规模不等的居住地段。居民的居住生活包含着居住、休憩、教育养育、交往、健身、甚至工作等活动,也需有生活服务等设施的支持。这些都要在居住用地上作为恰当的安排——+规划。居住区的规划是满足这些方面要求的综合性建设规划,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的环境质量,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该城市乃至国家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

居住区的组成要素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居住区的组成内容可分为建筑工程和室外工程两类。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以及公共绿地有与居住区居民密切有关的居住区(街道)工业用地等等都是居住区的用地组成。居住区的环境组成分为内部居住环境和外部生活环境。

兴隆城市花园是一座天然的摄影棚。美景伴着一对对幸福新人,留景也留情。而且,兴隆城市花园自开发建设以来,历获2000年贵阳房交会组委会特别推介楼盘、贵州省科技住宅示范小区、贵阳市信息化“十五”发展计划———社区信息化试点工程、贵阳市住宅示范小区、贵阳“保护南明河”首批承诺单位和中房贵阳住宅指数样本项目等荣誉。

兴隆城市花园一年来不仅成为几百对新人首选的拍照景区,也成了市民郊游的好去处。摄影师用锐利的眼光,直接抓住了“人在花里美,人在花中笑”的幸福时刻,用新婚新人,用多情的摄影、摄像机将兴隆的美景聚焦,定格并传播给更多的人。人们来这里,就是为了验证一下摄影师的感觉,体验一下人在景中游,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感受;就是为了亲自发现兴隆城市花园这道“美丽的地平线”。

兴隆•枫丹白鹭城市花园环境优雅。小区紧邻贵阳市环城防护林带,具有良好的自然山地景观,区内植被良好,树木葱茏,空气清新,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开发商秉着打造“人文生态”的纯自然风情小区的要求,结合最新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发展趋势,融入了“环境、整体、地区”三种现代意识,为居住者提供一个“人景交融、关怀入心”的幸福、健康、快乐的家园。 小区设计充分考虑了“均好性、人车分流、自然山水、依山就势、带状景观和街坊理念”等六大设计概念,着力营造不同特点、空间感各异、开敞式布局的亲和多变的山水园林式居住小区。兴隆•枫丹白鹭城市花园根据现代人对自然、健康的追求,着力于打造纯自然、亲山水的小区环境,并充分布置健身场所和设备,以“人文关 怀”理念引导每一位业主关注健康、关注环境。

兴隆•枫丹白鹭城市花园具有极大的升值潜力和空间。随着贵阳市拓展计划的展开,扼守贵阳西出口门户的兴隆•枫丹白鹭城市花园小区具有连接金阳新区和老城区的地理优势。规划中的中坝南路从小区经过,将小区划为大小不等的两块,更加适合于小区商业配套,增加小区的生活方便,提升小区的商业价值。项目大胆优化综合经济指标,着力打造西部地区低容积率、高绿化率的顶尖楼盘。小区容积率仅为1.59,而绿化率达到了40%以上。在建筑的安排上,开发商根据小区特点,安排了多层、小高层、高层、连体别墅等多种建筑类型,以充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要求。在户型的考虑上,有从65至200平方米80余种户型供置业者选择。

1 规划结构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 由于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的奋斗目标。建好城市居民小区、优化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是建设“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的重要内容。应当以建设“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为契机,坚持在规划、建设和管理上狠下功夫,努力打造一流城市居民小区品牌。所以,必须依法合理规划小区。必须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兴隆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科学编制居民小区规划,控制合理的人口居住密度;在编制小区规划时,要合理确定小区公共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赋予居住小区和谐环境,满足居民对小区人文氛围和小区功能的要求。同时,要严格贯彻执行《规划法》,严格限制在城市主干道两旁和中心商业区内规划建设住宅区或住宅楼,严格控制别墅型小区过度扩张,有效节约土地资源。

兴隆城市小区以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建筑质量优、物业管理好成为贵阳的国家小康住宅示范小区。兴隆城市花园禀着建筑与自然融合、天人合一的理念,设计出风格极具创意、品位超前的欧陆式风情别墅,形成独特的亲水浪漫形社区。在调研中也发现兴隆城市居民小区在规划、建设和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给打造“宜居城市”带来负面影响。规划布局不尽合理。主要是别墅型小区建设过多过滥,城市主干道两边建私人住宅,城市核心商圈内夹杂居民小区,既浪费土地资源,又影响城市形象。

2 道路交通

居住区道路是城市道路的延续,是居住空间和环境的一部分,它既是交通空间,又是生活空间,居住区道路是居住区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路交通方面兴隆城市小区逐步完善交通系统,进一步区分交通功能与游览功能、步行系统与车行系统、居民流线与游客流线。通过加强管理,减少穿越城区的交通。其中采取的措施分几反面来实施:

A 采用由步行绿带与人行道构成的综合步行系统,整合旅游功能及居民休闲功能,使之适宜逗留、休闲和观景,沿河强调亲水性。

B以现有道路网络为基础,在南门路南街区组织开辟辅道以解决该街区内部的交通可达性问题,并起到对南门路车流适当分流的作用。 C组织由水上旅游和公交、公共汽车、出租车以及小汽车多人合乘等方式组成的多元化公交系统。

D结合城市与景区设施的规划布局和交通组织的需要,按照有关规范和服务对象的性质与规模,合理配置社会停车场和公共站场,设置交通集散广场、码头和船闸等。在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这些场所时,应把它们作为景区环境风貌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E遵循生态城市的基本原则,开辟环城自行车专用道路。在沿河一侧采用林荫道形式设计有适当蜿蜒曲折和高低起伏的专用自行车道路。 3 公建设施

居住区环境设施小品是居民室外活动比不可少的内容,它们对梅花居住区环境和满足居民的精神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规划要求街区的每一处小品、雕塑、路面铺设、驳岸形式以及植物配置、种植方式等都需经过城市设计,使街区环境进一步园林化。为了在街区建筑中体现贵州传统文化的特色,研究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道路景观,创造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道路空间景观,需设计一组具有传统意味的街道家具,包括路灯、座椅、公交车站、电话亭、广告牌、垃圾箱、栏杆、道路铺地等,并以多种方式、方法如游艇码头设计、候车亭设计、大门入口设计、建筑灯光设计等融入苏州的文化艺术。这样做既丰富了建筑空间,又提高了街区建筑的文化品位。在兴隆城市花园设施配套还不够完善。在城市居民小区通常只有简单的居住功能,没有配套建设诸如会所、运动场、老人活动中心、游泳池、儿童娱乐设施、停车场等基本设施。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小汽车停放将成为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4绿化景观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积广量大,且与居民关系密切,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作用。兴隆城市小区环境绿化美化不足。按规定新建小区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城区改造后不低于25%,目前许多没有达标,特别是老居民小区绿化水平更差。不少开发商追求平面绿化,小区没有做到乔木、灌木、花草和园林小品合理搭配,显得单调乏味。护城河两岸现状用地功能混乱,有大量工业仓储用地,一些居住用地混杂其中。护城河岸线被货运码头、民居建筑等占据,公共开放性较弱,建筑质量较差。交通、管网等基础设施老化。现状面貌未能体现苏州历史文化名城水网发达、景色优美的传统风貌

5 住宅建筑组合

建筑是构成城市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内容.兴隆城市小区突出本地文化特色。利用“邻里单位”思想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同意规划居住区,使每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风格要体现本地文化特色。那里民宅曾有过自己独特色建筑风格,如老街的骑楼式建筑、合浦的古建筑群等,要整合兴隆文化,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建筑风格,不断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和建筑风格,把南珠文化、海洋文化、蛋家文化、客家文化、西洋文化等融入到城市居民小区规划和建设中去,形成古今传承、中外兼容的独具兴隆特色的民居小区。

但是,弱势群体需求被忽视。居民小区无障碍设施建设滞后,部分七层以上住宅楼房没有安装电梯,小区道路没设盲道,倾斜路面没有使用防滑建筑材料,居所没有标识明确的路线或标志物,老年公寓、老年人娱乐活动中心等服务配套设施跟不上,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生活带来不便和困难。

居住小区物业管理范文第5篇

在有关市民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的既往市场调查中, 从市民的生理、心理、社会3个方面的特征出发探讨住户对户外环境的特殊需求, 将户外活动分为必需性活动, 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3大类, 探讨了各类活动物质环境的不同要求。将户外活动空间的功能划分为户外活动中心、小群体户外活动场所、坐息空间、亲子活动空间、儿童游戏空间、老年人漫步空间、私密性空间和园艺空间场所等探讨了各功能空间的设计要求。另外, 还要从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等4个领域层次探讨住户的户外活动空间。通过对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户外休闲行为活动的特点, 从而得出发展居住区园林景观必然。

在现在巨大的工作压力、单调的生活内容、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围绕下, 保持健康有其难度。为此重视环境问题的设计师们应努力为现代人创造一个更适合的人居环境, 从单纯的对艺术形式和视觉的追求中走出来, 注重生态对人类身心的调剂功能。将自然引入居住区, 引到每个居民身边, 以景观学、行为学、生态学、美学等学科理论综合考虑、科学论证、合理规划, 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区环境。

2 现代居住区绿化的空间问题

2.1 住区环境的综合营造

总体环境:环境景观规划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详细规划的要求。要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土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和市政配套设施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依据住区的规模和建筑形态, 从平面和空间两个方面入手, 通过合理的用地配置, 适宜的景观层次安排, 必备的设施配套, 达到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优化, 达到住区整体意境及风格塑造的和谐。

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 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滨临城市河道的住区宜充分利用自然水资源, 设置亲水景观;临近公园或其他类型景观资源的住区, 应有意识地留设景观视线通廊, 促成内外景观的交融;毗邻历史古迹保护区的住区应尊重历史景观, 让珍贵的历史文脉溶于当今的景观设计元素中, 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 并为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人文环境:应十分重视保护当地的文物古迹, 并对保留建筑物妥善修缮, 发挥其文化价值和景观价值。

保持地域原有的人文环境特征, 发扬优秀的民间习俗, 从中提炼代表性设计元素, 创造出新的景观场景, 引导新的居住模式。

建筑环境:建筑设计应考虑建筑空间组合、建筑造型等与整体景观环境的整合, 并通过建筑自身形体的高低组合变化和与住区内、外山水环境的结合, 塑造具有个性特征和可识别性的住区整体景观。

2.2 充分利用空间扩大绿化面积

在进行小区绿化时, 规定了绿化面积的标准, 小区绿化应确保35%以上的绿化率, 而绿地本身的绿化率要大于70%, 也就是说绿地中的硬质景观, 包括道路、地坪、建筑小品、喷水池、雕塑等占地面积只能控制在30%以内, 而这个数字也应越小越好。一个小区绿化质量, 虽然不能通过纯数字来体现, 但是为了有更多绿化的面积, 设计师们必须认真思考。

2.3 景观道路、雕塑、健身设施等户外空间在住宅区绿地中的设计

在景观道路、雕塑、健身设施的设计安排时, 必须将建筑的尺度、景观小品的尺度、树木的尺度进行综合的考虑、合理的量化。每个人都需要适度的户外空间, 在尽量加大绿化面积的同时, 所有人的参与园林的因素都应该加以考虑。因为没有人的参与的、没有感知的绿地是苍白的、没有意义、缺少品位的。小区绿地需要有公众性、开放性、参与性, 对应这样的需要的就是尽量的使居民能够在小区绿地中聚集, 即现在所经常讨论的“人居”与“人聚”的问题。景观道路、健身设施等户外空间合理分布于绿地中正是“人聚”的需要。

3 城市居民小区中植物的配置

3.1 植物配置要层次分明、注重色块

在居住小区中进行植物配置时, 也应该注重其层次的搭配。利用乔灌、地被的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层4个层次, 这样再进行空间的分割及联系, 通过各个层次, 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在进行这种层次的搭配之时, 应注意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1∶3~6为宜, 草皮面积 (乔、灌木投影范围除外) , 不高于绿地面积的30%, 另外要注意植物种类的丰富多彩。小区在注重运用色块组合的同时, 应该彻底摒弃以往的一种大色块造景的误区。但是色块的处理手法仍然在园林造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色块布置时色彩简洁明快, 可按设计者的要求任意做出各种图形图案;采用色块的模纹形状可以达到最快的成形效果, 满足快速绿化美化的要求;养护相对简单, 只需要一次成形后经常间断性进行修剪, 就可以达到较好的绿化效果;只要合理选择色叶树种, 就可以让色块四季基本不变, 更加重要的是色块的设计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 特别在欧式建设的小区中和环境比较和谐;容易使人感觉环境整洁有序, 现代气息较浓。合理运用色块, 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3.2 掌握季节性观花观叶植物相搭配

“春意早临花争艳, 夏季浓荫好乘凉, 秋季多变看叶果, 冬季苍翠不萧条。”这首诗道出了季节变化及对小区设计的最直接要求:应保持三季有花, 四季常绿。另外注意整个小的色相变化, 在有色树种的搭配上, 可以采用一些色彩对比度较大的树种, 这样可以使小区的绿化更加生动活泼。

3.3 以草本花卉弥补木本之不足

虽然草本花卉在应用中的管理比较烦琐, 但是相对来说更容易为进行控制, 易于成为造景要素。在组合时必须考虑到小区中植物的色泽、花型、树冠、形状和高度、植物寿命、生长势等方面, 才能互相协调。对于每个组合的设计时, 还应该考虑周围裸露的地面、草坪、水池、地表等几个组合之间的关系。

3.4 主基调及主景

每一个园林都有一个主题思想, 每一个园林也必须有一个视觉焦点,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这个园林中的主景。对于城市居住小区设计来说不可能不考虑其焦点景物的配置, 可以是水景, 也可以是山石景, 也可以是植物造景, 只要能与环境相协调就是好的, 能被小区居民所认同的就是优秀的。在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小区的主基调的问题。现在的园林不是空洞的、没有思想的、没有内容的园林。现代园林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的存在, 我们尊重这种存在的同时, 就必须理解园林中主基调的作用, 定了基调才能创造出小区的园林氛围, 才能表达出主题。

综上所述, 建设生态型小区绿化景观。合理地规划呈现空间结构, 使廊道、镶嵌体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 及其空间分布合理, 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是城市发展到现在的一种趋势, 就现在及未来很长时间都有其正确性。

摘要:小区绿地需要有公众性、开放性、参与性, 对应这样的需要的就是尽量的使居民能够在小区绿地中聚集, 即现在所经常讨论的“人居”与“人聚”的问题。景观道路、健身设施等户外空间合理分布于绿地中正是“人聚”的需要。

居住小区物业管理范文第6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改善,整个一切都直接影响着建筑师对住宅小区的规划和住宅设计的研究,这就需要新的小区、新的住宅区适应新的变化和新的生活。

18世纪下半叶爆发的工业革命引发了城市形态的重大变革,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聚集,城市的迅速膨胀打破了传统城市以家庭经济为中心的城市格局。城市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片工业区、商贸区、工人住宅区以及仓储区等职能区划,城市结构和规模都发生了急剧的改变。同时城市人口爆炸,居住条件恶劣等问题日益严重,出现了一系列被称为"城市病"的复杂城市问题。为了根治"城市病",19世纪末以功能主义和机器美学原理为基础的城市理论应运而生。到20世纪20年代,在CIAM的推动和雅典宪章的倡导下,城市逐步脱离古典主义传统,向功能主义形体化方向迈进。

雅典宪章强调城市明晰的结构组织,注重功能分区与用途纯化,追求统一的视觉空间秩序,将城市机械地分割为四项基本功能,即居住、工作、交通和游憩,强调城市中不同功能的分区布局,再以交通网彼此联系。雅典宪章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实质在城市形态上表现为各城市功能被交通线划分成具有严整几何性的功能分区,形体环境秩序井然。同时城市结构以纵向的树形结构形成等级化的组织体系,即按照严格的递增等级来组织城市。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是:1. 近百家住宅组成一个邻里单元;2. 几个邻里单元围合成一个邻里单位(以一个小学的服务面积控制规模),中间是邻里单位的中心;3.城市结构表现为由大至小等级化梯度形成的中心体系(城市中心、城市次中心等)组织的城市空间,同时城市道路也根据各中心的等级相应呈等级化的梯度变化。二次大战以后以这种组织结构规划的城市及城区大量出现,尤其在新建城市,如以英国哈罗新城为代表的新城建设及巴西利亚的规划和建设中,这种等级化的城市组织结构和功能空间划分的特征非常鲜明地体现出来。邻里单位是由美国建筑师佩里(C.Perry)于1929年提出的居住空间组织方式。它以一个小学的合理规划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大约居住1000户),以四周的交通道路为边界,形成不被外界交通穿越的、内设必要公用设施的、日照通风景观条件良好的居住空间。邻里单位模式产生于功能主义形体规划观为主流思潮的背景下,与功能主义等级化城市具有同构关系,邻里单 位模式的确立为等级化的城市组织结构提供了基础。作为城市居住空间的组织方式,邻里单位体现了《雅典宪章》所倡导的功能主义原则,本身的组织结构也呈现等级化:邻里单位中的服务设施独立于居中的位置,并以其服务面积控制着邻里单位的居住人口规模;居住空间的功能被划分为住宅、道路、绿化、服务设施,彼此功能划分明确、空间互不交叉;邻里单位内部道路宽度、绿化面积、服务设施规模也从邻里单位向邻里单元呈等级化递减;对于建筑形体环境,住宅的高度、日照、间距、朝向、建筑密度等都通过精心的设计达到理性的结果。邻里单位模式的出现,改变了工业革命后住宅街坊中的拥护、恶劣的居住环境,并以新的居住模式对应汽车交通时代的客观条件,其在当时的进步意义是不可忽略的。

在邻里单位被广泛采用的同时,前苏联等国家提出了扩大街坊的组织形式,我国许多小区也属于这种形式,这种规划原则与邻里单位十分相似,但在空间布局上邻里单位比强调轴线构图和周边布置的扩大街坊要自由活泼些。

随着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适应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居住区规划有进一步总结和提高了居住小区和新村的组织形式,使邻里单位和扩大街坊理论又进一步得到充实和完善。

现代交通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大干道间距,住宅建设规划的空前发展,住宅层数因用地紧张而不断增高:城市交通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由于过分强调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使工作和居住地点分布不合理而越来越紧张:城市旧居住区改建的特殊性以及居住区自给自足的生活服务设施在经济上的低效益,因而出现了 “居住区”、“综合居住区”等多种规划组织形式。

综上所述,居住区规划组织形式的演变经历了从小到大、从简到繁、从低到高的变化过程,今后还将随着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中国城市居住空间的组织模式的原型来自邻里单位模式,不论是1950年代完整模仿邻里单位以及苏联的居住街坊模式,还是1960年代基于邻里单位模式发展起来的居住小区规划理论,亦或19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试点小区的推行和成熟,居住空间逐步形成"小区-组团-院落"的三级组织结构以及通过对三级结构的改良形成的"小区-院落"的二级组织结构,居住空间的组织模式本身并没有脱离邻里单位模式的基本原则和组织方式,即以一个小学的服务人口限定居住空间的人口规模,以公共设施服务半径限定居住空间的用地规模,小区内只容纳单一的居住功能;小区内呈等级化的组织结构等等。居住小区模式正借目前大规模住宅建设的东风在中国城市中被普遍使用着。

本次就是把以上理念充分融入到小区规划设计中。规划设计出居住环境良好、社区功能完备,具有当地特色的居住小区。

二、什么是居住小区?

1、居住小区的概念

我们通常所叙述的居住小区是哥非常不清晰的概念。按照《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规模在300-700户,人口在1000-3000人为组团;规模在2000-4000户,人口在7000-15000人为小区;规模在10000-15000户,人口在30000-50000人为居住区。可见,其概念划分以户数,人口总量为标准,并不以建筑用地面积多少为指标。常见某些地产广告,称某某小区,充其量也就是一个组团。居住小区指规模在2000户,人口在7000人以上,并且用地有一定规模的住宅区。

2、居住小区超区域性辐射

一般而言,居住小区与单体建筑在商业信息辐射面上有不同之处,单体建筑辐射面区域性强,外区顾客一般不易进入辐射区域。由于住宅小区讲究环境、配套、功能开发,其附加值要高于单体建筑,影响力、社会效应打打增加,除了受到本区域顾客青睐之外,外区顾客也会慕名而来,所以居住小区相对于单体建筑有着超区域的辐射性。

3、注意地形地貌的特点,显其之美,避其不足

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时,并无十全十美的地形,即使是坐北朝南的方形地块,由于规整,设计时很容易做的古板。反之,一些不规则的地块,却可以设计出道路流畅,楼型新颖的优美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如果充分注意地形地貌的优点、缺点,就能做到显其之美,避其不足。比如,条状地块要注意楼型设计时点、条、矩的结合。如果建筑临水,楼型尽量设计成略带环状。

4、开掘主题与最求创兴

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时,常常合二而一。既然被称为居住小区,那自然有一定规模,主题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没有主题也就失去了灵魂如同缺乏主题的乐曲,是一团杂乱无章的音符。然而作为建筑音符的居住小区主题形成也颇为复杂,(1)地理位置;(2)私密性;(3)住宅户型;(4)绿化布置;(5)道路规划等,这些因素结合起来,进过设计师的创作才能形成主题。

三、住宅小区规划应注意哪些方面?

1、小区规划应注重人文环境

居住小区是城市的组成部分,所以其规划也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居民的生活模式,使整个小区有机地融入到所在城市的大环境中。

2、小区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环境是影响小区居住条件的关键因素。所以,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特点,在尽可能不破坏建设基地原有的河流、山坡、树木、绿地等地理条件的同时,加以利用,创造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相互依存,富有当地特色的居住环境来。

3、小区规划应注重功能分区的组合

居住小区的空间按其功能要求一般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四级。

4、小区规划应注重安全防卫的设置

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安全与否,是小区居民极其关心的问题,要创建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有科学的小区管理制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小区 规划的安全性,这其中涉及到居民的生理、心理安全和社会安全等因素。

5、小区规划应注重服务系统的完善

在住宅小区规划中,社会服务环境的营造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因为它不仅是解决居民日常生活活动需要的基本保证,也是小区稳定的物质基础。

四、如何进行住宅小区规划,具体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建设?

1、居住小区空间布局合理化、科学化。

一是从"以人为本"出发,建筑与环境并重,现实与适当超前结合。 二是居住小区的功能区应布置得当,有丰富的层次,布局结构有特色。。 三是住宅群体的布置,应提高院落功能,增大交往空间。居民交往和休憩、锻炼。

2、居住小区的建筑设计与环境的组合应凸显文化内涵,表现丰富的、有特色的主题。 居住小区应根据其所在地段、城市大环境确定其主题定位,不宜千篇一律,更不宜大量照搬欧化、洋化风格。居住小区的规划应因地制宜、与大环境结合,善于发挥地段优势。

居住小区的个性、特色十分重要,即使是同一发展商开发的小区也应表现不同的特色,不应照搬、"克隆"。

3、努力建设生态环境系统。

在居住小区规划中要防止盲目提高容积率、只重建房不重环境的倾向。对空间的布置,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并按生态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原则,要充分利用原有树林和水面,并使其合理使用。

生态住区要提倡环保理念、节能理念,充分利用环保材料、节能材料,使用太阳能,节约用水,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4、美化住区景观系统,建设"山水住区"。

科学利用原有山水,适当地创建人造山水,使住区园林化、生态化、美观化,做到"常年 叶绿,四季花开;开门见绿,推窗见景;雨不见泥,风不起尘;空气清新,赏心悦目"。同时使自然环境继承、发挥中国文化传统,做到传统与现代结合。

5、交通道路应合理分流,减少对居住小区的影响。

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迁居,满足消防、救护需要,减少对住的干扰,保证住的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以达到通达性、安全性、方便性、一体性、多层次性的要求。住区道路系统应分级明显。

住区的停车位要数量合适、设置合理,有利于优化环境、节约用地,减少对居民的干扰。

参考文献:

1.《建筑群体设计》

徐严、蒋红蕾、杨克伟等,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2.《建筑总平面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席文洪,2010 3.《居住区详细规划》

王仲谷、李锡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居住区规划设计》

《居住区详细规划》课题研究组编 5.刘滨宜,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6.《市镇设计》

[英]F·吉福德等著,程里尧译

7.美国城市土地利用学会著,杨旭华等译

世界优秀社区规划[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8.《住区规划模式》

王笑梦,清华大学出版社 9.《新中式楼盘I》

张先慧,天津大学出版社

10.《集合住宅小区规划》

小泉信一著,王宝刚译,建筑工业出版社 11.《高层建筑设计手册》

雷春浓,建筑工业出版社 12.《建筑空间组合论》

彭一刚,建筑工业出版社 13.《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刘云月,东南大学出版社 14.《建筑构造设计》

杨维菊

建筑工业出版社 15.《世界建筑》

清华大学,世界建筑杂志社 16.《建筑学报》

中国建筑学会 17.《新建筑》

华中科技大学

1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9.《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20.《建筑设计放回规范》(GB50016-2006)

2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 居住区理论的概念及历史沿革

1.1 居住区的概念

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5万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教育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等的生活聚居地。居住区作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居民聚居地,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居民提供居住生活空间和各种生活服务设施。居住区 规划是城市详细规划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市规划的重要步骤,其目的是为居民创造舒适、便利、卫生、安全、美观的居住环境,满足人们对居住的需求。目前,有关我国的居住区规划设计理论是五十年代苏联为适应现代化生活和交通的需要而提出的,并随后形成了一系列规划原则和手法。随着城市的不断成长,居住区层面的 规划内容与目标也在不断地变化,相关理论在不断地补充、完善,在东西方学者的努力下,关于居住区规划理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从偏重物质功能提高到注重人文内涵,再上升至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探索。

1.2 居住区设计理论的历史沿革

19世纪末,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花园城市”的概念,其与1932年,赖特在《消失中的城市》(The DiSappearing City)一书中提出的“广亩城市”同属于“乡土派”,他们的最大特点就是对环境充分尊重,强调人居环境的自然本源。

法国的勒·柯布西耶在其两本著作里面提出了他的乌托邦设想——在1922年发表的《明日的城市》中提出“明日之城”理论是现代城市规划中功能分区理论的代表(。他主张在城市中要有大面积的中心空地和绿化,以形成开阔、安静、优美的公共绿地,使居民获得更多的阳光与 绿地:增加道路宽度和停车场,让车辆与住宅有直接的联系,减少道路交叉或组织分层的立体交通;居住区布置在中心花园的周围,建筑向高层发展,并增加人口密度。但是这种理论考虑得更多的是物质技术层面,却忽略了人的心理适应能力与行为交流的需要。

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邻里单位”的居住区规划思想要求在较大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内部与外部道路有一定的分工,防止外部交通在“临里单 位”内部穿越。它把居住区的安静、朝向、卫生、安全放在了重要的地位,对以后的居住区规划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小区规划”与“邻里单位”等概念。

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在唐代以前主要采用封闭性的里坊制。如唐长安城的棋盘式道路系统把全城划分为110个大小面积不等的坊,•坊四周建围墙,每边一门,晚上关闭,管理制度严格。大体从北宋始,里坊取消了坊墙,住户直接面向街巷,商店沿主要街道布置,使街与坊结合起来(见开封城)。这种布局形式,街巷明确,易于辨认,居住安静,商业网点分布均匀。直至今天,中国一些城市仍保持这种布局。19世纪末叶以来,中国一些通商口岸,如上海、天津、汉口等,因人口增加,地价昂贵,出现了以二三层联排式住宅为基本类型的里弄式居住区。一般格局是住宅面向里弄,里弄通向街道。较大的里弄分总弄、支弄,总弄通向街道。街道两侧布置商店,居民生活比较方便。1949年以后,中国个别大城市应用西方邻里单位的概念规划和建设了一些居住区,如上海的曹杨新村。50年代,受苏联城市规划模式的影响,采用以居住街坊为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当时采用的街坊面积一般较小,为4~5公顷,生活服务设施不够齐全。50年代后期,许多城市开始以居住小区取代街坊,由若干个居住小区组成居住区。80年代又提出在一个或若干个居住区范围内,配备就业岗位,使居住和工作尽可能就地平衡,形成综合区,以减少市内交通流量。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条件的改善,生态建筑、生态住宅、生态居住区的理念已开始逐步被广大居住者和房地产开发商所接受,各级政府的主管部门和相关的新闻媒体对生态居住区的建设与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生态居住区以强调居住区的健康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为主要目标,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客观实际,在居住者、发展商的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利用成熟的技术与产品,力求使居住区的生态系统达到最佳状态,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 规划设计原则

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考虑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城市特色、文化背景、民风习俗,根据整体环境和具体需要来综合设计,充分体现国家人居战略目标最基本的发展需求,符合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具体而言,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整体性原则

完善建筑群空间布局艺术性、避免单一呆板兵营式的组群布局,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融洽,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建筑形式和空间规划应具有亲切宜人的尺度和风格,居住社区环境设计应体现对使用者的关怀。要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活动需要,为其提供相应社区服务设施,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同时注重居民的精神生活,通过对物质形态精心规划设计以及对住户组织活动特性的研究创造更多积极空间,促进住户之间的相互交往,提高其防范性和睦邻性。 2.2 满足多元化要求

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适应家庭结构的多元化、小型化、人口老龄化、住宅商品化、住区智能化、及私人汽车进入家庭的转变提供满足各阶层各经济水平住户需求的多类型住房,如别墅、花园住宅、多层跃层、小高层、高层、错层、宾馆式住宅。 最大限度满足住户使用功能,在安全性、私密性、舒适性原则下,应广泛满足诸如单身、两口之家、三口之家、两代居、老年人居等多种户型结构:丰富建筑造型,使立面新颖,色彩搭配协调,细部装饰美观多样统一。 2.3 突出生态质量,提高文化品位

上一篇:集中学习总结报告范文下一篇:精准科学选人用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