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边城范文

2023-09-21

沈从文边城范文第1篇

1、关于《边城》

《边城》这部作品中, 沈从文先生通过这三种聚焦叙事相互结合使其有丰富的音乐美。在总体上来看, 《边城》所采用的是零聚焦方式, 并且在很多简洁化的情节上拥有极大控制权, 同时为了缩短全知叙事的距离感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复杂心理活动使用了外聚焦, 使得总体展示出来的不仅社会生活情境, 也深透描述了人物形象的心理精神活动。沈从文先生在题材上使用的语言充分展现出了明白、选择和组织, 对于沈从文先生锤字炼句的态度, 黄永玉先生这样说道:“写小说, 他极其认真, 在手法上不断变化多样, 一篇很短的文章能够改上几十回”。汪曾祺作家也说过:“沈从文是顽强、不知疲倦的语言文字工业大师”。《边城》中的修辞手法使用非常合理, 同时在各种不同句式之间的选择也十分灵活。文章的叠音也更为体现出了修辞艺术, 适当的运用能够体现出不同的描绘作用和旋律功能, 在文章中更是使用不同类型的叠音来烘托情景气氛。

2、《边城》中的叙事技巧

2.1 主旋律分析

《边城》具有优美明了的主旋律, 使得文章情节在简洁的情况下保持故事明晰, 而且结构也显得十分顺畅。文章主体上使用的是零聚焦叙事, 开篇方式采用的是民间叙事式, 十分明确的用语言描述出了故事中所使用到的背景和环境, 在简洁中有能够体现出古朴, 将我国朴素美的民族特色完整的体现出来。

2.2 章节分析

文章中情节体现出的层次性和描述人物的立体化都是使用固定聚焦和外聚焦的次之视角来进行。《边城》中拉近距离和人物刻画中就是使用的次之视角, 固定焦点内聚集的叙述是在描述翠翠父母的爱情故事中, 展示的方式是由祖父对女儿的思念。在此, 小说通过祖父的角度, 描写了翠翠的母亲, 在故事情节中也进行的补充, 并且显露出祖父对翠翠的担心。沈从文先生在对人物心理进行刻画的手法上, 使用的是外聚焦视角来取代内心独白, 并且加上人物的动作, 更加赋予了表现手法的真实感。

2.3 曲调分析

也就是情节的逆转, 逆转情节往往能够将人物的整个命运进行改变, 文章中天保突然死亡、傩送突然离开, 让翠翠从满怀期待爱情的命运改变成了无望的等待, 体现出文章很大的张力并把故事情节的境界极大提升。在情节逆转的准备过程中, 沈从文先生将伏笔与其结合, 将文章中逆转的情节更高的展现出来, 翠翠害怕爷爷去世, 出现焦虑的情绪, 同时还有即将降下大雨的趋势, 如闪电和雷神, 都彰显着翠翠的不安和爷爷死亡的必然。因此, 小说要想做到逆转情节, 不能显得单调, 也不能过于波折, 才能构造出流畅的文章。

2.4 空白艺术分析

文章中的空白艺术也就是为了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文章的丰富度。《边城》结尾的内容也起到让读者能够再次回味之前的故事情节的作用, 感受故事内容带来怅然若失的感觉, 也利用这一点使得文章能够保持永远的新鲜度和魅力。在故事情节中, 沈从文先生也没有将一些细节进行详细的描述, 而是让读者自行想象, 比如对翠翠父母的故事中, 只通过祖父的回忆给出故事的大概情况, 而其中的一些细节要依靠读者通过联想进行自我思考, 形成一种朦胧的意境。

2.5 叙事时间分析

(1) 内倒叙。在《边城》中对内倒叙的使用主要有两处, 是在翠翠与大佬和二佬认识的描述中。文章中写端午节来临, 两人是城中划船的能手, 这个阶段中描述了翠翠的回忆, 使用倒叙描述两年前相同时刻与二佬的相遇, 又以同样的手法回忆了与大佬在相同时刻的回忆过程。虽然在表面上看只是运用这种手法回忆与两人的相遇, 但是在同样的时间这个条件下又彰显出了几人的命运, 然而这种命运却没有好的结果。这一段的故事情节讲述了与大佬的相遇是在老船夫的见证下, 而与二佬的相遇却只有翠翠知道。翠翠的心思是善良的老船夫捉摸不透的, 因此, 在后来的故事情节中, 老船夫知道大佬对翠翠的心意之后给了他很大希望, 后来老船夫的去世其实是在大佬的死和二佬的误会两个原因之下, 这也是要承受的悲痛的命运, 并不是说谁真的有罪, 只是在同样的现实中, 老船夫过于善良热情。而这段故事给读者的感受无疑的非常悲痛的。

(2) 外倒叙。小说中体现这两种手法的故事情节是翠翠父母的故事。翠翠的母亲与父亲由于唱歌而双方都有好感, 随之恋爱并有了翠翠, 父亲是一名军人, 其名誉和责任使得他无法抛弃一切与母亲私奔, 而母亲也由于身为子女的孝义不能私奔, 最后其父亲服毒去世, 而母亲也在产下翠翠后离世。在这段故事的描述中使用了外倒叙的手法, 阐述了两人爱情的悲惨, 说明了在这个时间中人无法得到真正的自由, 给读者也带来一种凄凉的感觉。

3、《边城》中的修辞艺术

3.1 句式修辞方面

(1) 错综句式。一些有反复、对偶、排比或者其他蒸汽形式的语言, 说成词面别异的方法为错综, 在《边城》中这种手法非常常见, 错落有致, 虽然看起来参差不齐, 但是却又合理搭配, 描述出自然的传统美景, 纯净清新。还有的语句打破了整齐的排比, 在保证句式一定整齐的情况下赋予语言灵活性。

(2) 反复句式。反复辞式是为了表示迫切的希望, 表达出强烈的情感色彩, 用非常自然的将某些词句进行重复使用, 从而形成文章的反复美。如《边城》中:“翠翠不理会祖父, 口中却轻轻的说:‘不是翠翠, 不是翠翠, 翠翠早就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 这里连续说出“不是翠翠”是反复, 表现出翠翠生气的情绪, 并且也反映出了翠翠向祖父撒娇的模样。

(3) 跳脱句式。跳脱是指语言在特殊情境下, 会由于一些数股发生的断路现象。《边城》中使用这种句式将一些不完整的句子赋予了更多情感。如:“你放心, 人家一定因为你请客不是地方, 所以扣下你的葫芦, 不让你请人把酒喝完。等等就会为你送来的, 你还不明白, 真是!——”。这里是将爷爷在街上到处给人酒喝, 顺顺对此实在看不过去, 就将爷爷的酒壶代为保管并跟爷爷说要将酒喝完, 爷爷非常怀疑, 翠翠在此真正想说的是爷爷老糊涂, 但是又不想说明, 因此用这种方式会更加能够体现出人物语言形象。

3.2 叠字修辞方面

(1) AABB式叠字:如《边城》中“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 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 做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 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 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叠字体现翠翠在发现陌生人没有危害之后, 自我的在水边玩耍的样子, 表现出翠翠聪敏和渡河边上和谐的生活氛围;还有“涨水时在城上还可望着骤然展宽的河面, 流水浩浩荡荡。”形象的描述出了茶峒涨水时壮观的景象。

(2) ABB式叠字:如《边城》中“一行人正将翻过小山时, 翠翠忽又忙匆匆的追上去, 在山头上把钱还给那妇人。”这里的忙匆匆能够更加显示出还别人钱的必要性, 也反映出了翠翠不喜占小便宜的性格;“自己跑到翠翠家去看那个死者, 眼泪湿莹莹的, 摸了一会躺在床上硬僵僵的老友, 又赶忙着做些应做的事情。”湿莹莹描述了杨马兵看到老船夫去世而显示出的悲伤, 而硬僵僵又进一步体现出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老船夫去世, 更添加了其中的悲凉氛围。

(3) AA式叠字:如“翠翠咋风日里长养着, 把皮肤变得黑黑的, 触目为青山绿水, 一对母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 为人天真活泼, 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此处在对翠翠皮肤颜色进行描述时用的“黑黑”, 在说明翠翠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体现出了情感, 使得读者对翠翠产生一种喜爱之情, 并且“处处”又更加说明的翠翠的少女性格, 到处活泼可爱。

《边城》这部小说充满了作者的自身情感, 并且根据叙述技巧和修辞艺术上来看都具备跟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

摘要:沈从文身为中外知名的文学家, 文学水平非常高, 在他撰写出版的许多小说中《边城》是代表作, 在这部小说作品中, 以错综的句式和反复句式、跳脱句式、释句以及反问句等等修辞艺术和叙事技巧描述了湘西儿女翠翠与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不仅描绘出了湘西的地域色彩, 在人物刻画和风俗习惯以及情景显示出了极高了艺术境界。本文分析和探讨《边城》中所使用到的叙述技巧和修辞艺术, 根据小说中出现的章节和段落进行详细的描述, 从而深刻的了解这部小说。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叙事技巧,修辞艺术

参考文献

[1] 吴丹.《边城》的叙事时间分析[J].大舞台, 2012, (01) :281-282.

[2] 金鸿雁.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修辞艺术[J].时代文学 (下半月) , 2011, (05) :220-221.

沈从文边城范文第2篇

一、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的形成原因

张爱玲的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她的童年以及婚姻的不幸和她所接触的周围环境,酿成了她的悲剧的人生观,同时也酿成她小说的悲剧创作意识。

1.张爱玲家庭经历的影响

人的一生中对人个性形成最重要的阶段当然是童年和少年时期,同时它也对作家作品风格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而家庭又是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在人生可塑性最强的阶段,作家所接触的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他们的思想文化素质、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以及兴趣爱好,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作家个性和特色的形成。张爱玲出生在一个有着显赫家庭背景的世家里,其外曾祖父是李鸿章,祖父是清末大臣张佩伦,母亲黄逸梵是个名门闺秀。尽管张爱玲出生在这样的贵族家庭里,但她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并未获得一般人想象中的幸福。这主要源于她父母不幸的婚姻。张爱玲的父亲依靠祖上的财产过着奢侈的生活,在与黄逸梵结婚后不久,便开始了养姨太太、赌钱和吸大烟的生活,一步步堕落下去。而黄逸梵决定抛夫别子,赴洋留学。后来她从国外回来,曾试图挽救这个濒临破裂的家庭,然而她并没有成功。从生活方式的不同乃至思想的迥异,发展到家庭无休止的争吵,最终导致了离婚。父母不幸的婚姻,在张爱玲幼小的心灵里过早地投下了重重阴影,无论是谁,在童年这个本该需要父母爱护的时候却被遗忘一旁,看着父母之间的战争应该是惊恐的、无助的,也许就是在这一时期,幼小的张爱玲,感受到人生的悲,世事的难和时事的艰辛,这对其童年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同时张爱玲父母的离婚,也导致她与弟弟的归属权和抚养权的问题,结果是她俩被判为父亲监护和抚养。几年后,她父亲又娶了姨太太,于是张爱玲有了继母。起初她与后母还能相安无事,后来逐渐产生了裂隙。

张爱玲在少年时期已经是一个个性极强的女孩子,和后母一直不能和谐共处。由于一次小冲突,虽然不是张爱玲的错,但不分青红皂白的父亲便把她当众痛打一顿,之后又把她软禁在家里长达半年之久,这中间她还生过一场重病,差点死掉。父亲绝情至此,做女儿的张爱玲,可谓对父女之间的感情麻木到了极点,于是在 1

当年年底,她逃出了父亲的家门,与她母亲住到了一起。此后,张爱玲仅有一次与父亲的会面,那是她希望父亲履行父母离婚协议书上承担教育子女费用的义务。这对于心高气傲的张爱玲来说,实在是迫不得已的事。从那以后,张爱玲仅有一次与父亲的会面,直到父亲病故。

父母之间的不幸家庭经历让张爱玲的心理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父亲的奢侈,颓废的生活引发了她对婚姻的消极态度,所以张爱玲笔下的婚姻是无爱的、苦涩的、带有着极其强烈的悲剧色彩。

2.张爱玲与胡兰成感情的纠纷

当张爱玲在上海文坛走红之后,有一个男子走进了她的生活,他就是上海日寇统治期间的“文化汉奸”胡兰成。性情孤僻的张爱玲在让胡兰成吃了一次闭门羹之后,又专程回访了胡兰成,这次的回访给张爱玲的感情生活埋下了苦果。在当时胡兰成是汪伪政府的高官,《中华时报》的主笔,他的这种政治身份增加了张爱玲与胡兰成感情史上的政治色彩。这之后胡兰成又去了张爱玲家几次,他高谈阔论,纵横于文学、音乐、美术和历史之中,不仅博学,而且流露出良好的艺术情趣。颇有才华的张爱玲也流露出仰慕的神情,静静地倚在他身边,从此两颗心越走越近。1944年,胡兰成的妻子得知丈夫的婚外情之后,便主动提出了离婚,为张爱玲腾出了位置。就在这年,张爱玲与胡兰成在上海结婚,然而幸福总是这样地短暂。一年以后,战争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本战败,被当作“文化汉奸”的胡兰成,遭到了国民政府的通缉,被迫亡命天涯。张爱玲强忍着内心的恐慌,依然紧紧地追随着自己的爱人。可是逃亡途中的胡兰成依然拈花惹草。很快他与武汉17岁小护士的恋情全面暴露,张爱玲在悲痛之中听到了家庭破裂的声音。1946年2月,张爱玲在悲痛之中登上了前往温州的轮船。她在那里等待胡兰成的选择,但等来的是胡兰成与小护士同居的消息。张爱玲的这次传奇式的爱情在绝望中结束。

婚姻的不幸,对张爱玲的打击是巨大的,对她悲剧创作观的形成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她以后人生道路上的选择,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3.中西方文化的影响

张爱玲出生的家庭让其受到了来自中西两种文化的影响,张爱玲的父亲是一个遗少式的人物,风雅能文,给了她一些古典文学的启蒙,鼓励了她的文学嗜好。张爱玲在少年习作《天才梦》中曾说:“我三岁时能背唐诗。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他的泪珠滚下来。”而张爱玲的母亲则是一个果敢的新式女性,敢于出洋留学,敢于离婚,她的生活情趣及艺术品味都是更为西方化的。她母亲第一次从海外回来时,就在张爱玲幼小的心灵中撒下了西方文化的种子。

张爱玲从小会背唐诗,也从小就学英文,在教会中学读书时就曾在校刊发表过英文文章,虽然考上了伦敦大学却因为战争没能前往,但仍然到中西文化杂交的香港接受了大学教育,这段经历对她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最初的几篇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 第二炉香》等都是以她在香港的生活为题材的。而她从小卷不离手有《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文学名著的营养,更是深入

到了她的骨髓之中,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张爱玲作品中的文化背景可以归纳为:衰落中的文化,乱世中的文明。

二、张爱玲悲剧意识的体现

在作家的作品中都会反映出这个作家所特有的方面,而张爱玲的特点就在于其作品中的悲剧意识。

1.《半生缘》中的错误婚姻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一九五一年结稿,后来张爱玲旅美期间,进行改写,删掉了略带政治色彩的结尾,易名为《半生缘》。几个平凡的众生男女,世钧、曼桢、叔惠、翠芝„„一群随处可见的都市年青人,把那一点点并不离奇的痴爱怨情,缠来绞去地在一张翻不出去的网里演了那么多年,也就不年青了。《半生缘》把张爱玲那种精妙绝伦,回味无穷的语言表露无疑,就象一窗精巧细致的窗棂格纹,少了每一格都不成,只是放在眼里便透着美,但到底美在哪里却又一时道不明。洗尽铅华、略带感伤的笔调,正好用来缓缓叙述这一段漫长的不了情。世均与曼桢两情相悦,但是由于曼桢的姐姐为了保住自己的婚姻,曼桢被骗,被迫嫁给了姐夫祝鸿才,最后世均回到家乡与自己的翠芝。后来,二人相遇,但是已经是物是人非,沧海桑田。

沈世钧性格是懦弱的,对爱情还是不够热烈,执着!若是他足够强烈的爱着顾曼贞,那么他就不应当那样轻信曼璐的那些欺骗他的话。即使他真信了,他也应当一定要与曼贞见上一面。试想,曼贞曾经那样的对待他,怎么可能连见他一面都不肯,而把戒指给她姐姐,如此绝情呢?因为沈世钧性格不够坚强,所以才轻易放弃了继续寻找曼贞的决心,而又那么快的与别人结了婚。他与曼贞的爱情,哪怕是要终结,也一定要亲自见面说明白才行的。如果沈世钧稍用脑子想一想,就应该发现在他找不到曼贞的那段时间,一定是有事情发生了。可惜他放弃了! 沈世钧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此人有点小心眼。比如他吃张豫瑾的醋便可说明。这原本可以是一个成大事的人,如果他与曼贞在一起的话;可是没想到,那个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居然也如此平常。顾曼璐命苦,有奉献精神,也可叹愚蠢,头脑简单。她为了家人而去做了舞女,这一点的确显出了她的奉献,刚烈精神。可是她为了自己的一个破老公,竟然协助他害她妹妹,让自己的亲妹妹受到自己老公的强奸!如果说她妹妹欠了她什么,也绝不应该用这种方法来要求自己的妹妹来报答自己。更何况,她的老公实在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将自己的亲妹妹活活的给害了。更有甚者,就在自己妹妹被强奸后,曼桢自信满满地对慌张的丈夫说:“还能关她一辈子?哪天她养了孩子了,你放心,你赶她走她也不肯走了,她还得告你遗弃呢!”【2】更可笑的是她的出发点,想要她妹妹借腹生子,以此来稳住老公。试想,就算曼贞依了她,给她借腹生子,她又会有什么真正的幸福?她又怎能得到老公的心?这个人真是愚蠢至极。也可以说,整个悲剧的产生,她是最关键的人物了。这个人是可以让人真正同情的一个人!她对爱情的执着要远胜于沈世钧。她有性格刚强的一面,但仍然摆脱不了作为女人的软弱的一面。她不应该那样随便的将沈世钧给的戒子轻易当着他的面脱下来;她不该对自己生的

那个儿子表示什么母爱;她更不应该跟那个姓祝的结婚。

小说中的曼桢她是那么的坚强,贫困的家庭,失意的爱情,姐姐的陷害,母亲的不解,姐夫的残害,命运的安排,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无情打击着她,在小说的最后她应该是心凉了,为了生活她只能选择和祝鸿才这个毁了她所有幸福的恶人在一起,就是这样的选择才让人看了更心痛,事情的结局越出了人们的可以想象的范围,而张爱玲的目的也就在于此,用最冷静的文字告诉人们,这才是现实和生活的本质。所有华美与热烈的场景到最后也不过都是这样,全是失望和失意者的身影,曼桢与世均注定的情深缘浅,世均与翠芝两个不相爱的人结了婚,叔惠去了后方,翠芝对叔惠情深几许,却是“汉之广矣,谁可泳之”。小说中的每一个人都没有得到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包括翠芝,包括豫瑾,也包括淑惠,所有人离自己的幸福都差了那么一点,可能这个距离只是很短,可是却成了一生的无法改变的命运,一颗棋子又怎么能挣脱宿命应有的安排呢?

2.《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变态心理

《金锁记》的女主人公曹七巧是麻油店出身的社会底层妇女。因为哥嫂攀附权贵,将她嫁入了没落的大户人家姜家,做了一个患软骨症的残废人的妻子。“床上睡着她丈夫,那没有生命的肉体"【3】,不幸的婚姻让曹七巧爱上了她的小叔子---姜季泽。但风流成性的姜季泽虽然也不是什么好人,但碍于种种原因也不敢去招惹她。七巧在情欲上得不到满足,便将所有生活重心转移到对黄金的崇拜与占有上。人是靠不住的,靠的住的只有钱。她只得戴着黄金的枷锁,来侍候残废的丈夫。她嫉妒妯娌,同哥嫂吵架,没一点得人心的地方。好不容易丈夫和婆婆相继过世,姜家分了家产。七巧终于分到了她用一生换来的几个钱,她原以为“这以后就不同了” 可是她的后半生过的并不如意。这时,她人性的内涵几乎全部为金钱所充塞着。本来人是金钱的主人。但由于钱对人太重要了,眼里只装的下钱,钱便反过来成为人的主人,使人成了金钱的奴隶。为了保住这卖身得来的黄金,当旧时她曾托以幻想的意中人三爷季泽去找她时,她毫不犹豫地拆穿了他的骗财把戏。赶走了他的挑逗,把她生命里最后一点点关于爱情的幻想也给葬送掉了。她无奈而残酷地扼杀了自己的情欲,但她无法容忍儿女的生命乐趣,她的心理开始变得不可理喻与变态—诱使儿女吸毒,以求锁住他们,逼迫儿子供出床弟之事以折磨媳妇,终于先后气死了两房媳妇。女儿三十岁时仍未婚嫁,好不容易才找了对象,七巧却从中百般破坏。就像这句话“‘轻重’这俩个字,也难讲„„去掉一切的浮文,剩下的仿佛只有饮食男女这两项。人类的文明努力要想跳出单纯兽性生活的圈子,几千年的努力竟是枉费精神吗?”最后,故事里这个不幸的女人终于在郁郁寡欢中凄凉地死去,结束了她悲凉凄苦的一生。

七巧的悲剧是通过一系列矛盾展开的:一个出身低微的平民女子置于封建大族,本身就是最大的矛盾,也是曹七巧悲剧命运的开始。然后是她和哥嫂、妯娌的矛盾,以及和三爷季泽的矛盾,她和儿女、儿媳之间的矛盾一步一步展开来的。从曹七巧的性格来说,她冷漠自私,而且残暴,具有强烈的情欲和对疯狂的黄金占有欲和控制欲,以及对周边美好事物和感情的强烈的破坏欲。用张爱玲自己的话来说,她是个“极端病态”“彻底的人物”。从七巧的身份来看,她是个不合格的妻子,变态的母亲与婆婆。从七巧的心理状态来看,心理偏激,不

健康不正常的疯狂报复心理和极端的妒忌心理,畸形病态。

可以说曹七巧为了守住黄金锁住黄金,她小心翼翼地看守着它的黄金,她不得不按捺自己的情欲,压抑自己,最后反而是锁住了自己,渐渐扭曲了自己的人性。

3.《茉莉香片》中人性的扭曲

《茉莉香片》是一篇中篇小说,主人公聂传庆从小都没有得到父爱,性格是怯懦的。聂传庆是个仇恨的人,待一切都是悲观的角色。他心里总是有种很无奈,却很沉重的压抑。故事就是围绕着聂传庆和言丹朱所发生的一些寻常且又与众不同的事儿展开的。从中体现了“生之艰难,爱之凄凉”的风格。文中的聂传庆,生在聂家,没有选择的权利,也没有爱的滋养,因了生父把对生母的憎恨迁怒于他,他跟着父亲生活20年,这20年无名的磨人的忧郁,制造了一个精神残废的聂传庆。

言丹朱是一个很好的女孩,她想帮助聂传庆,结果他却把她往死里打,一脚接一脚狠狠地踢在她身上,只管发泄内心的不满和怨恨。按照聂传庆的想法,言丹朱根本不应该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仇恨,他就要找一个报复的对象,他就选定了言丹朱。他憎恨天真少女言丹朱在学校里给他的温情,却又无法摆脱言丹朱给他亲近的诱惑,于是,他的精神陷入了一种病态当中。

4.《倾城之恋》中人性欲望扩张所造成的悲剧

“倾城倾国”一词,语本《汉书·外戚传》:“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齐梁时期钟嵘在《诗品》中论及诗之吟咏性情的功能时也写道:“„„女有扬娥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据此,女有美色,倾城倾国,一旦进入文学叙事,显然就要暗示一个非凡的结果。 《倾城之恋》中的女主人白流苏并不是美貌惊人,范柳原把她当作”一个美丽的表象──一个地道中国女人的表象”。【4】流苏与范柳原成婚,交易的因素亦多于爱情的因素。倒是在“倾城”的另一意义上:倾覆、倒塌,沦陷,在这个意义上,倾城之恋名副其实。香港的沦陷成全了白流苏和范柳原,使他们做成了一对平凡的夫妻。流苏的挣扎和反抗竟然修成正果,终于得到了众人虎视眈眈的目标范柳原,在这姻缘里,他们遭遇了个体时间之外的集体时间——战争。

范柳原对流苏说:“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 这对情侣,成为苟全于乱世的一种人生形式的代表。

《倾城之恋》不存在美色与倾城的联系,而仅仅是因为人性欲望扩张后 “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在这其中自认没什么重要,她只是通过这种方法生存于世。

三、张爱玲悲剧意识对其人生的影响悲剧意思的形成难免对作家的生活经历,人生轨迹产生重要的影响,观其一生,亦如笔者所执观点。

1.成就了她独特的创作历程

张爱玲生于1920年9月30日,卒于1995年,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原名张英。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家,她的小说大多写的是上海没落淑女的传奇故事,她把自己的小说集也命名为《传奇》,而她的身世本身也是一部苍凉哀婉而精彩动人的女性传奇。

1931年秋,母亲将11岁的张爱玲送入上海圣玛利亚女子中学后,再次出洋。张爱玲也愿意住在学校,很少回家。家庭的不幸使得有家不能归的张爱玲把几乎所有的情感都投入到学习和写作中,曾以现代社会为背景写过小说《摩登红楼梦》。1939年秋进入了香港大学文学系,在《西风》月刊也发表了她的散文处女作《天才梦》。1942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攻香港,香港大学停办,为了生活的自立,只得为《泰吾士报》和《20世纪》等英文杂志撰稿。 1943年,张爱玲在周瘦鹃主编的《紫罗兰》上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以下简称《第一炉香》)后,从此,她一发而不可收,在两年的时间里,她在《紫罗兰》、《万象》、《杂志》、《天地》、《古今》等各种类型的刊物上发表了她一生中几乎所有最重要的小说和散文,包括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1943年4月)、《沉香屑 第二炉香》(1943年5月)、《茉莉香片》(1943年6月)、《心经》(1943年7月)、《封锁》(1943年8月)、《倾城之恋》(1943年9月)、《金锁记》(1943年10月)等一批饱含悲剧色彩的作品。

2.成就了她一生的悲凉

“太剧烈的快乐与太剧烈的悲哀是有相同之点的──同样需要要远离人群”

沈从文边城范文第3篇

1、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2、凡是我用过的东西,我对它总发生一种不可言说的友谊,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3、我明白我同你离开越远也反而越相近。

4、我先以为我是个受得了寂寞的人,现在方明白我们自从在一处后,我就变成一个不能同你离开的人了……想起你我就忍受不了目前的一切了。我想打东西,骂粗话,让冷风吹冻自己全身。我得同你在一处,这心才能安静,事也才能做好!

5、有人常常会问我们如何就会写小说?倘若我真真实实的来答复,我真想说:“你到湘西去旅行一年就好了。”

6、这时真静,我为了这静,好像读一首怕人的诗。这真是诗。不同处就是任何好诗所引起的情绪,还不能那么动人罢了。这时心里透明的,想一切皆深入无间。我在温习你的一切。我真带点儿惊讶,当我默读到生活某一章时,我不止惊讶。我称量我的幸运,且计算它,但这无法使我弄清楚一点点。你占去了我的感情全部。为了这点幸福的自觉,我叹息了。

7、二十年前澧州地方一个部队的马夫,姓贺名龙,一菜刀切下了一个兵士的头颅,二十年后就得惊动三省集中十万军队来解决这个马夫。谁个人会注意这小小节目,谁个人想象得到人类历史使用什么写成的!

8、我应该为自己庆幸。望着北平高空明蓝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给我的影响恰如这天空,距离得那么远。我日里望着,晚上做梦,总梦着生着翅膀,向上飞去。向上飞去,便看到许多星子,都成为你的眼睛了。

9、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

10、但真的历史却是一条河。从那日夜长流千古不变的水里石头和砂子,腐了的草木,破烂的船板,使我触着平时我们所疏忽了若干年代若干人类的哀乐!

11、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我生平只看过一回满月。但我也安慰自己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应该为自己感到庆幸。

12、他们明白一切,却无力解决一切。然而他们的身体都很康健,那种本身覆灭的忧虑,会迫得他们去振作。他们虽无幻想,也许会在无路可走时接受一个幻想的指导。他们因为已明白习惯的统治方式要不得,机会若许可他们向前,这些人界于生存与灭亡之间,必知有所选择!

13、我总那么想,一条河对于人太有用处了。人笨,在创作上是毫无希望可言的。海虽俨然很大,给人的幻想也宽,但那种无变化的庞大,对于一个作家灵魂的陶冶无多益处可言。黄河则沿河都市人口不相称,地宽人少,也不能教训我们什么。长江还好,但到了下游,对于人的兴感也仿佛无什么特殊处。我赞美我这故乡的河,正因为它同都市相隔绝,一切极朴野,一切不普遍化,生活形式生活态度皆有点原人意味,对于一个作者的教训太好了。我倘若还有什么成就,我常想,教给我思索人生,教给我体念人生,教给我智慧同品德,不是某一个人,却实实在在是这一条河。

14、我认识他们的哀乐,这一切我也有份。看他们在那里把每个日子打发下去,也是眼泪也是笑,离我虽那么远,同时又与我那么相近。

15、一切光,一切声音,到这时已为黑夜所抚慰而安静了,只有水面上那一份红火与那一派声音。那种声音与光明,正为着水中的鱼与水面的渔人生存的搏战,已在这河面上存在了若干年,且将在接连而来的每个夜晚依然继续存在。我弄明白了,回到舱中以后,依然默听着那个单调的声音。我所看到的仿佛是一种原始人与自然战争的情景。那声音,那火光,接近于原始人类的武器!

16、我不能给那个小妇人什么,也再不作给那水手一点点钱的打算了,我觉得他们的欲望同悲哀都十分神圣,我不配用钱或别的方法渗进他们命运里去,扰乱他们生活上那一分应有的哀乐。

17、毫无可疑,我对于这条河中的一切,经过这次旅行可以多认识了一些,此后写到它时也必更动人一些,在别人看来,我必可得到"更成功"的谀语,但在我自己,却成为一个永远不能用骄傲心情来作自己工作的补剂那么一个人了。我明白我们的能力,比自然如何渺小,我低首了。

18、他们百年前或百年后的生活可能跟现在一模一样。但他们仍旧忠诚地活着,担负起自己那一份命运,不问所过的是如何贫贱艰难的日子,也从不逃避为求生而应有的一切努力。

19、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

沈从文边城范文第4篇

1902年12月28日 (旧历冬月二十九日) 沈从文出生于湖南凤凰。沈家为当时凤凰名流。母亲为当地文化名流世家, 受过良好教育, “母亲读的书似乎比父亲还稍稍多” (《从文自转》) 。沈从文的母亲思想开明, 从而使沈从文兄妹数人得以有一个较为开明自由的家庭成长环境。沈从文很早就进入私塾学习, 然而他经常逃学, 醉心与大自然, “去读那本色香具备内容充实实用人事写成的大书”。但由于家境败落, 14岁的沈从文终于离开了学校, 加入湘西土著部队, 开始他少年的从军生涯。在部队先后6年, 足迹遍及川、湘、黔三省交界地带及沅水流域, 看惯太多的杀戮, 太多的死亡, 沈从文厌倦政治, 更反感政治操纵下的“死亡游戏”。1922年, 20岁的沈从文告别湘西, 告别哺育他的沅水, 背一个小包裹, 从边城走向北京, 起追寻文学之梦。

然而更为特殊的是, 在沈从文身上, 流淌着苗、土家的民族血液。因为祖父英年早逝, 没有留下子嗣, 按湘西凤凰的风俗, 从叔祖父那里过继了一个男孩, 后来娶苗族的一个姑娘做了二房。这为苗族姑娘先后生下两个儿子, 老二便是沈从文的父亲。那时候苗族所生的儿女没有社会地位, 不能参与文武考试。后来, 沈从文即将离开湘西, 终于第一次听到了父亲亲口讲述的关于嫡亲祖母苗人身份的故事, 关于她最终被远远卖去不知音信的可怜命运, 关于那座故乡的假坟。他被历史的悲剧震慑了, 少儿时苗人造反被杀头的惨景, 凤凰城的残旧堡垒, 后来参军以后看到战场上的悲剧, 与朋友亲人莫名其妙的送死。所有的历史给那些少数民族的生命和血液写下了沉痛的一笔。当他得知自己的血液中来自苗族祖母的血质, 当他用自己的心灵思索都市文化与苗人文化的巨大差异时, 这为永远自称为“乡下人”毫不犹豫的对好勇斗狠的苗族文化引为自豪。

其次是沈家的“将军梦”最终并没有在沈从文身上实现, 他更多的接受了母亲的另一种影响。“我母亲极小就认字读书, 懂医方, 会照相”, “我的教育得于母亲的不少, 她告我认字告我认识药名, 告我决断——做男子极不可少的决断。母亲的教育培养了沈从文用母性的眼光去看待这个悲惨的世界, 并对他所生活的环境产生发自内心深处的怜悯, 对残暴的现实的无比愤懑。

2 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色

这种生活环境和独特经历造就了沈从文独特的文化个性:他敏感、真诚、孤独。从心理学上看, 人们总愿意选取自己一生最光荣、最受人尊重、最具心理优势时的眼光去看待大千世界的人和事。综观沈从文的整个创作, 可以看出它们都表现出一种对自卑感的躲避和驱遣以及对优越感的追求, 对于那种“受人尊敬”的家世及被家世所照亮的童年情景的追溯与偎依。以下就是他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所形成的小说的艺术特色。

2.1 封建庄园式的牧歌图景

读完沈从文的作品, 在我们心里总浮出一座孤城, 一座封建宗法式的庄园, 四面群山重叠, 城下溪流环绕。这景象是一种时间抹洗不掉的牧歌图景, 是留在诗人心底的梦幻, 是以一种艺术意象符号形式, 将那勾魂荡魄的远古记忆和种族体验转换成恒定的存在。一切事情保持一种淳朴习惯, 遵从古礼。

看到这些美好的描写不禁让我们感到, 《边城》掌水码头的顺顺及所描绘的人事秩序其实是他父辈们及由父辈们所建立的庄园式的等级格局在他心灵的折射, 虽然它们乔装打扮扭曲变形, 但从中还可依稀辨认那一点原初的影子。而他笔下的船夫、水手、仆人其实就是以他们家的仆人为雏形, 当然他们家不可能有那么多仆人, 但湘西下层贫民整体上可说是湘西统治者的奴仆。作为一个世家子弟, 家中的二少爷, 沈从文童年自然处处摆满鲜花, 充满和蔼的笑脸, 左右逢源。他童年所见的即他笔下所描摹的样子。沈从文这种对于封建庄园式牧歌图景的摹写, 虽是在“述祖”意识的驱使下, 对家世的回溯, 对一种优越感的追求, 但客观上为人们勾勒出一个理想世界的远景, 让人们“从喧嚣的尘世退出来, 沉浸在一种艺术梦幻的静谧遐思中”, 这就是为什么沈从文的作品至今仍具有诱人的魅力所在。

2.2 附在“臣民”身上的优越感

纵观沈从文的小说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他在刻意表现那蕴藏在湘西下层人民身上的勤劳、勇敢、正直、善良而又淳朴的品德, 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人性美, 在他们身上寄托着重塑民族品格的理想, 倾注着作者鲜明的爱憎情感。但是从另一个侧面考虑, 他其实是在寻求那久已失落的优越感。我们考察当时沈从文自卑的心态就可明白这一点。在他《第二个狒狒》、《棉鞋》、《一封未曾付邮的信》等小说里, 便可见到那流露在字里行间遭受屈辱与压抑的卑微感。他曾愤慨道:“到这世界上, 像我们这一类人, 真算得一个人吗?”他的确无所凭依, 四顾茫然。然而人是不惯于长久用自卑心理去构筑他的梦幻, 而总想把整个世界置于他的眼目下, 以高贵的姿态瞰视之。于是他把笔伸向他的故乡湘西, 伸向下层人民的情感和道德世界, 寻找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 将火一样的颜色涂在他们身上。然而在描写湘西人民美好品质的同时, 作家不易察觉地在上面建筑起自己的优越感, 建立起属于他自己的一个“王国”, 笔下的人物就是他的臣民。他自己可能意识到然而多半可能没意识到这一点, 因为沈从文在他的同乡面前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他的受人尊敬家世, 曾用优越感温热了他的童年, 并使他产生超越的欲望。

2.3 美好又残酷的爱情

我们再看作品中关于男女爱情的描写。虽然现实中的沈从文是个“苍白脸眼睛羞涩”的人, 总把自我形象置于一种很卑下的地位, 但他写到的爱情, 全都是大胆、勇敢甚至粗野的爱。众所周知, 沈从文小时患过病, 这场病使他身体瘦小羸弱, 这使现实中的沈从文在爱情上极度自卑, 但这绝不是他所期望的, 这样, 他的身体和心灵产生了矛盾, 它们像拉锯一样在沈从文生命中斗争着。怎么解决这个矛盾?沈从文采取“寻梦”的办法, 把笔伸到他的故乡湘西, 决心去寻回那在受人尊敬的军人世家的护卫下应属于他的那份年轻、健硕和英俊, 应得到的那份美轮美奂的爱情。

摘要:作家的写作特色, 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身世和所生活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湘西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因素渗透、影响着沈从文, 对其作品的艺术特色、审美境界等都发生着作用。沈从文的独特正是来自于他的年轻生命赖以生成的那一方偏远水土。正是在那里, 他不仅获得了与众多作家迥然不同的身世背景, 而且拥有了极其丰富多彩的人生感受, 并由此逐渐形成了日后的文学生涯中不同寻常的情感内涵和持久精神特质。

关键词:作家,创作,特色

参考文献

[1] 孔庆东.试谈沈从文的自卑情节[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9 (1) :180~190.

[2] 沈从文.从文自传[Z].

沈从文边城范文第5篇

在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茶峒,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也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未果。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哥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的归来。一个顺乎自然的爱情故事以悲剧告终。

一个勤劳、善良,一个蔑视权财、责任感强,为什么他们的爱情却以悲剧告终?我一次又一次地不愿相信,可是小说结尾依旧是那样——“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因为这样,我们不禁为翠翠的命运担忧,是否也会像河边的白塔,有一天会坍塌呢?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既反映了湘西淳朴善良的人们身上伟大而又平凡的人性之美,又反映出他们在“自然”、“人事”的偶然变故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哀的人生,寄托了作者对个人命运悲剧和民族品性堕落的隐痛。

虽然翠翠与傩送的爱情让我伤心,但是小说还有一个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天保。他个性豪爽、慷慨,他和弟弟同时爱上翠翠,两人唱歌“决斗”,但是他因为自己先提了亲,“作哥哥的走车路占了先”,一定要弟弟先唱;弟弟“一开口”,他知道自己不是敌手,就很大度的成全了弟弟,充分表现了他们的手足之情。后来他外出闯滩,一是为了弟弟幸福,二是为了消解自己心中的失望和难过,“好忘却了上面的一切”。最后意外遇难,可以说他是为了亲情和爱情而死。

沈从文边城范文第6篇

钟丽

小编寄语:炎炎夏日,夜晚闷热的也让人无法入眠,在夜灯下,泡一壶清茶读上一本书也是一种享受。

钟丽毕业于始兴中学,现就读于佛山科技技术学院一年级,法学专业。

这是我第二次读《围城》这本书,第一次读是在初中的时候,也许是那时的我心智还不够成熟,觉得《围城》就是一部爱情小说,讲的都是婚姻故事,那时,我是带着这样一种心态去阅读《围城》的,所以当时的我并没有从书中收获到很多。这次,我抛开之前对《围城》的偏见,带着另外一种新的心态去阅读,我渐渐地发现这部小说讲的并不只是婚姻故事,还有出身门第、社会地位、事业、人际关系以及学识历练等一系列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围城。

小说里说方鸿渐的婚姻就像围城,他迈进去了就想出来,没进去之前又想进去。他与苏文纨、唐晓芙之间的纠葛,是他深陷爱情的围城。但他始终没有和她们两个中的任何一个结婚,而是选择了与孙柔嘉结婚,但结果却不尽人意,最后闹得不欢而散。书中他与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的感情纠葛,每每因自己的怯懦、不敢多言,或言不由衷,甚至一步步陷入工于心计的孙柔嘉的婚姻陷阱之中,因为方鸿渐那样的性格,导致他最后自食婚姻苦果。

每每看到书中方鸿渐的所做所为,心中就会有种莫名的压抑,因为仍有不少人像方鸿渐一样,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也许是社会的风气造就了方鸿渐虚伪、软弱而又优柔寡断的性格。方鸿渐是一个带着玩世态度又有点良心的知识分子。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在购买假文凭的时候,也做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也问过自己的良心"父亲是科举中人,要看‘报条’,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据。"到最后他还是违背了道德,昧着良心买了假文凭。虽然满足了家翁望子成龙的期望,也得到了丈人的欢心,但是方鸿渐的内心却十分煎熬,惶惶不可总日。不仅如此,因为他错误的选择,害得自己的事业受挫,只能忍气吞声地做个副教授,两头不着岸。读完这部小说,我的心情很复杂,我也不知道该怎样表达我的心情,既有对方鸿渐行为有失妥当的不满,也有对他生活在那种社会无可奈何的同情。在那个年代,做个大人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每个人都有能耐,可是他又不甘心做个小人物,他想要越爬越高,因为选错了方向,所以也偏离了。

《围城》从"围城"这个比喻开始,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的一生中所面临的"围城"困境:生活本就是一座由婚姻与事业、成功与失败、学习与娱乐等元素构成的围城。作者以"围城"为名,也许是想告诉我们:不仅婚姻像围城,人生、事业以及生活更像围城。我们都是这围城的一员,躲不开,逃不掉。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习惯了找个笼子把自己关起来,在这个笼子里待了不久后却发现那边的风景更美,于是又进去了另外一个笼子。尽管身心疲惫,但内心依然向往。

虽然方鸿渐只是钱老小说中的一个虚构的人物,但是他却是那个社会的典型代表,其实像方鸿渐那样的人在那个社会是很常见的,钱老借这样一个故事和这样一个人物来反映当时社会的存在的问题,当时的社会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汹涌,来自暗处的不明风暴随时准备困住人,面对如此艰险的生存环境,人们往往只有两个选择,要不你向命运屈服,放弃自己理想,从此不再妄想出人头地,有所作为,要不你就向命运挑战,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坚持自己的理想。其实往往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像方鸿渐一样,既有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然而却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没有采取正确的方法,很显然,自己就会离自己的初衷越来越远。如今的我们也一样,虽然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但是我们也许都可以在方鸿渐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很多时候,我们也是被在自己的"围城"之中,在处理一些事情上,我们也会有类似于方鸿渐的犹豫不决,再强大的人也会有懦弱的一面,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也会犯一些错,也许也做出过错误的选择。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因为这就是人性啊。我们要做就是不断完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所以我们需要学习,这当然包括多方面的学习,比如说看书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途径,就拿《围城》这本书来说,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那时候的社会环境以及在那个环境下生活的人,从以前的社会反观我们现在的社会,用历史的视觉和用现代的视觉去审视每一个现象,每一个人物。多看书,总是好的。

《围城》已读,心中的波澜尚未抚平,但生活仍在继续。我希望我们都不要自困于"围城"之中,用心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

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就是围城。

重读《围城》有感

(二)

《围城》热播的时候,正读高中。那时候不谙世事,只是佩服剧中演员们的演技,尤其是对饰演方鸿渐的陈道明。但稍带着,也对原著的作者感起了兴趣。于是颠儿颠的跑去找我们的语文老师,请他给我们介绍一下钱钟书其人。老头儿一本正经的说:"像这些小人物,()没有必要去关注。我们考的是鲁迅、老舍和茅盾等,别把时间浪费在他身上。"平生第一次认真请教老师,却得了这样的一个结果,好不扫兴。好在本人基本不受外人观点的影响,即刻便对老头儿的孤陋寡闻嗤之以鼻,自找了书来读。

不读便罢,读后便把对陈道明的崇敬都换给了钱钟书。幸好那时没有什么"人肉搜索",不然我一定拿来把钱老先生的家底儿都搜个遍。哪有这样的人啊,冷幽默都被用到了极致了!乍一读还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再想想却忍不住要捧腹!从此不听老头儿上语文课,只醉心读钱钟书。直到高三,换了一个学识还算渊博的语文老师,才重拾对语文课的兴趣。

时光如水般游走,不知不觉高中毕业已经十七年了。这期间有过多少次想要把《围城》拿过来重读一遍,但总是未能如愿。其实有的时候,真的就是自己懒吧!

但最近终于还是把这个愿望实现了,而实现了愿望以后的我,一下子发现,自己当初竟是那么的肤浅!

那时我以为,或者说受当时好多人的影响,一直觉得《围城》这部书就是在阐述作者关于婚姻的理解: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可是现在看来,书中人物经历的何止是婚姻这一座城?

方鸿渐出国留学却终无所学,不得已花钱买了一张假文凭;与苏文纨等留学生们无论真假的"学成"归来,却又"学"无所用;方鸿渐因为爱上了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却惹恼了暗恋他的苏文纨,结果被伊抖出了自己的风流韵事而遭遇唐晓芙的斥责,恋爱不成;与赵辛楣原本是"情敌",结果却又成了好友;他不爱孙柔嘉,但爱他的孙柔嘉却故意与他成双入对制造舆论,并最终步入婚姻这座围城,还因此被学校开除;入了城的方、孙二人,渐渐又发现彼此都不如婚前的美好,夫妻关系日见紧张……方鸿渐这个小人物,和众多人一样,从这座城里走了出来,又进入了另一座城,周而复始。大约我们现实中的人也是如此。钱钟书不是在冷幽默,而是冷酷,冷酷地道出了我们每一个人可能还不自知的生存状态,那个时代如此,现在依旧如此。或者他老人家现在还在天国里,饶有兴趣地看着我们在一座又一座的围城里跳来跳去吧!

那个时候,可能如每一个人年少时的感觉一样,总喜欢给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以鲜明的爱憎。我那时是把唐晓芙惊为天人的,并惋惜她没能和方鸿渐(尽管他有弄虚作假的劣迹,但总算还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同入婚姻的殿堂。而对于那个连吃药都要避开旁人、"眼中黑多白少,乃淫邪之相"的李梅亭则深恶痛绝。看了电视剧后,还顺带对演李梅亭的葛优也加了一副有色眼镜,好多年不愿看他演的电影。但事实上,《围城》中的每一个人物,无论主次,都是人间众生相的一个剪影。如果我们留心,会发现在我们的身边,不知有多少个方鸿渐,多少个苏文纨,多少个李梅亭!至于唐晓芙,却或多或少成了我们心里的一个梦。更悲摧的是,我们还欠缺了钱钟书他老人家的机智与才气,不能把众多的人物那么和谐的安排到一起,同台献艺,各司其职。

都说看书不能对号入座,其实真要是对上了号,自会有对上号的乐趣。钱老先生太聪明,他在不动声色地把我们大家都"幽"了一"默",却让我们看着自己的表演还会傻笑,等到发现自己上当的时候,也只能惊叹于他的诡谲!好作品总是常读常新的。或许我现在的理解依旧还是流于肤浅,或许若干年后,我还能读出另一番截然不同的味道来。期待着吧!

再读《围城》有感

(三)

作者:张楠

初读《围城》,约摸是个十七八岁,那时思想比较单纯,权当做消遣书看。

近日重读该书,是因为我也进了这围城。扉页上是钱锺书妻子杨绛的"围城"题字,字体清秀中透露着几丝倔强和苍劲。书后还有杨绛的写的后记,可见其恩爱程度。

再去看小说内容,隐约间嗅到些许花季的气息。真是"‘书’犹如此,人何以堪",引得自己多情的唏嘘"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事不可追。"

钱锺书先生的才学是不用多说的。《围城》中,先生的笔法诙谐幽默,让读者一笑到底。尤其比喻用的游刃有余出神入化,往往出人意料匪夷所思,却又贴切之至。许多比喻,都是神来之笔,毫不相干的两样事物被先生的笔一牵连,反倒显得恰到好处,细细咂摸一下又让 人有种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新奇和惊喜,实在引人眼眸,叫人欲罢不能 .这,是我很早前就读出来的。

按照"温故而知新"的理论,我所知的新,就是在让眉宇松弛之余,字里行间暗藏的玄机给人留的深思。小 说里主要写了主人翁方鸿渐与苏、唐两位小姐的爱情故 事,但爱情终未修成正果。"围城"是婚姻的喻体,里边的人想出去,外边的人想进来。故事情节不太起伏, 导致整本书就如同一个顶级厨师烹饪的小菜,精致而别有风味。我猜疑这是先生主职学者,而写小说是他 的业余爱好的原由。自然,这也导致他写小说跟一般作家,尤其是现在的全凭情节起伏惊人而行文粗糙的网络小说作家不太一样,他写作是很从容的,不为写作而写作,这种姿态,对 他的作品风格的形成应该说是一个决 定性的因素。

有个书评家曾对围城这样说,《围城》所写的是旧社会的一个小 小的漩涡,曲折深刻地反映了那个社 会的一个角落,是行将崩溃的社会生 动的写照,是对那个腐朽社会的抗 议。 这一点我隐约看到了一点影子,书中对旧时期的知识分子调侃不断,在冷嘲冷讽中挖出他们的劣根,让读者饱尝奚落人的滋味。境界更高的,则是思考书中的人物最终沦为芸芸列子中一员的时代问题。

上一篇:日月星辰范文下一篇:舞台空间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