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制造技术关键管理论文范文

2024-07-22

柔性制造技术关键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机械制造中采用的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产品的质量,有效缩短生产周期,并能显著降低制造成本。因此,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如何发展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

首先介绍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的主要手段和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就如何发展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从四方面进行阐述。

1.结合生产实际,注重实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

只有对合适的产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自动化方式进行生产,才能收到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我国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结合实际,注重实用,即对国民经济产生实际效益。那种盲目搞自动化、自动线的做法,全年生产任务只需1~2个月就完成的低负荷率生产也要搞的倾向应当纠正,对国民经济不产生显著促进、效率低下的要缓搞。我们要的是效益,而不单纯的是速度。

2.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低成本自动化技术

发展低成本自动化技术,潜力大,前景广,投资省,见效快,提高自动化程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经济效果,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要和国情。我国机械制造业各企业有大量的通用设备,在发展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时,应以原有的设备为主,合理调整机床布局,添加少量的数控设备,引入CAD/CAM技术,充分发挥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优势和人的创造性,共同构成一个以人为中心,以信息自动化为先导、树立自主的单元化生产系统,为我国机械制造业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提供了一条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符合我国国情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新途径。

3.结合国情,实现机械自动化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

只有建立了自动化工厂后,生产过程才能全盘自动化,才能使生产率全面提高,达到自动化的高级理想阶段。中国实现机械自动化技术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中国机械制造业同世界先进水准也存在阶段性差距。在我国这种国情下,普遍发展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全盘自动化”或“高度自动化”,并不具备必要的基础技术、经验和投资能力。因此,要不要普遍发展全盘自动化或高度自动化CIMS技术,一定要慎重行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考虑一切生产技术问题时的前提必须是适用。我国目前在消化呼吸、融会贯通国际上有用的自动化技术理论的基础上,要努力做到从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创新,形成有国情特征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理论和学说,进行围绕计算机技术的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开发研究,以适用为前提,急需什么就解决什么,取得实践经验再推广应用。

4.抓好基础,注重配套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

发展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要扎扎实实地抓好自动化技术应用项目的基础工作和从实际出发的推广应用工作,既要发展主机,也要配套发展自动化元件及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微处理机、各种传感器、新型刀具、控制系统及系统软件、电子计算机等将是今后机械自动化的主要技术基础。研究生产大量性能优良、自动化水准高的机电产品是发展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关键。总之,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应用自动化技术,不但要起点高,瞄准世界先进水准,而且必须包括各种灵活的低成本、见效快的自动化技术,坚持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方针,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应应用才能健康地走上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之路

二、注重实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的主要手段和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水准,不仅影响整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而且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进步有很大的直接影响。如何发展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应实事求是,一切从我国的体国情出发,做好各项基础工作,走中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之路。

1.结合生产实际,注重实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的全部真谛在于应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应以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及具体条件为导向。我国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结合实国际,注重实用,即对国民经济产生实际效益。那种盲目搞自动化、搞自动线的做法,全年生产任务只需1~2个月就完成的低负荷率生产也要搞的倾向应当纠正,对国民经济不产生显著促进、效率低下的要缓搞。我们要的是效益,而不单纯的是速度。

2.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低成本自动化技术

发展低成本自动化技术,潜力大,前景广,投资省,见效快,提高自动化程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经济效果,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要和国情。我国机械制造业各企业有大量的通用设备,在发展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时,应以原有的设备为主,合理调整机床布局,添加少量的数控设备,引入CAD/CAM技术,充分发挥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优势和人的创造性,共同构成一个以人为中心,以信息自动化为先导、树立自主的单元化生产系统,为我国机械制造业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提供了一条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符合我国国情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新途径。通用机的局部自动化改装有重要意义。近期内我国对成本低、维修方便的通用机的需要量还是不会急剧下降的,因为有广大的乡镇企业市场,有小工厂、试验室、大型企业的工具车间等。

3.结合中国国情,发展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

实现机械自动化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当机械的操作采用自动控制器后,生产方式才从机械化逐步过渡到机械控制(传统)自动化、数字控制自动化、计算机控制自动化。只有建立了自动化工厂后,生产过程才能全盘自动化,才能使生产率全面提高,达到自动化的高级理想阶段。中国实现机械自动化技术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中国机械制造业同世界先进水准也存在阶段性差距。在我国这种国情下,普遍发展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全盘自动化”或“高度自动化”,并不具备必要的基础技术、经验和投资能力。因此,要不要普遍发展全盘自动化或高度自动化CIMS技术,一定要慎重行事。而且全盘自动化或高度自动化的CIMS技术也并非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当务之急,只能列为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应该发展工艺成熟的大批量生产的自动化技术。

柔性制造技术关键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甘薯增产潜力大,在保障粮食增产和安全中功不可没,随着经济发展,甘薯已成为食品、工业、医药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其保健功能不断地被认识、开发和利用。分析了重庆市万州区甘薯产业发展的优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认识水平、加强龙头带动、强化技术支撑、建立繁育体系、科学贮藏管理、重视品牌打造”等对策。

关键词   甘薯;产业现状;发展对策;重庆市万州区

甘薯是耐旱、抗瘠的作物,在重庆市万州区已有400余年的种植历史。早期万州区甘薯耕作粗放,肥水条件差,单产低,仅1 560 kg·hm-2。解放后,万州区甘薯经过持续上升期、徘徊期、迅速发展期后,至1978年种植面积1.903 1万公顷,单产13 386 kg·hm-2,近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7万公顷左右(灾害年份甘薯作为救灾作物,增加到1.9万公顷左右)。新品种和新技术的不断革新,单产逐渐提高,2015年17 305.5 kg·hm-2[1]。据2016年重庆市统计年报,万州区甘薯面积1.86万公顷,产量5.9万吨(折原粮产量,文中其他产量均为鲜薯),產量占万州区粮食总产量11.1%。在20世纪80年代前,万州区的甘薯主要用途是口粮,是山区人民救命的“三大坨”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甘薯的主要用途是饲料,然后依次为食用、加工、种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甘薯食用和加工的比例在增加,饲料的比例在减少。

1 发展优势

1.1 区位优势

万州区位于东经107°52′22″~108°53′25″,北纬30°23′32″~31°0′20″,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9.2 ℃;四季分明,具有春早、夏长、秋雨、冬暖的立体性气候特点;全年常年性降水量1 200 mm左右;无霜期长,年平均日照时数1 300 h左右。特有的山地、丘陵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非常适宜喜温耐旱的甘薯生长[2]。万州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素称“川东门户”,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历来为商贾云集之地,是辐射渝东、鄂西、黔北、陕南、湘西的水陆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拥有机场、铁路、高速公路、深水港码头和海关口岸,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物流保证。

1.2 市场优势

甘薯薯块除含有主要的化学成分淀粉外,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K、Ca、Mg、Fe、Zn等矿物质[3]和膳食纤维、多酚、黄酮、花青素、绿原酸[4]等功能成分。甘薯被世界卫生组织评选为13种最佳蔬菜之冠。日本国立抗癌预防研究所在20种常见蔬菜中发现甘薯的抗癌指数位居第一。甘薯品种多、产量高、生长环境广,是最廉价的抗癌保健食品。随着人民追求食品健康化,甘薯将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万州区常住人口近16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0万余人,每年鲜食甘薯近100 t;淀粉、粉丝、面条、粉皮和休闲食品等加工厂每天加工甘薯量150 t以上。有“蔬菜皇后”美称的甘薯茎尖是市民的一道味美蔬菜[5],填补了5月蔬菜市场上无本地绿叶菜的空缺,6—8月基本上与空心菜平分市场。

1.3 技术优势

万州区有科研、高校和推广部门对甘薯产业的技术支撑。重庆市三峡农业科学院有甘薯研究室,重庆市三峡职业学院有甘薯专家,万州区农业农村委员会组建了一支甘薯产业专家团队。

1.4 产业优势

农户种植甘薯的习惯好、种植技术成熟,能够建立原料生产基地,相邻的云阳县、开州区等也可提供甘薯原料。同时,万州区有重庆市姜米花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乡下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重庆择实农业开发公司等多家甘薯产品加工企业,具有发展壮大的基础。

2 发展现状

2.1 面积与产量

万州区甘薯种植分夏、秋两季,主要是夏薯,近两年探索种植春甘薯,在初秋上市,效益较高。受生猪集中饲养的影响,甘薯种植面积略有减少,同时食用增加和加工业发展,近10余年基本稳定在1.7万公顷左右;甘薯单产常年在16 500 kg·hm-2左右,新品种引进推广和高产栽培技术到位率的提高,单产不断增加,2001年甘薯16 467 kg·hm-2,2018年提高到17 647.5 kg·hm-2,总产29.029万吨。

2.2 品种类型

甘薯品种从单一的高饲料转化率型发展到高淀粉型、高维生素型、高花青素型和菜用甘薯等多类型。万州区种植高淀粉商薯19、徐薯22、万薯5号等品种,鲜食型万薯7号、万薯10号、渝薯17号、渝薯4号等薯肉桔红、黄色和万紫56、渝紫7号等紫薯品种,食茎叶的菜用甘薯福薯18号、渝菜薯1号和万菜薯19等品种。

2.3 种植模式

种植技术从粗放性管理向标准化生产发展。在不与其他作物争地的情况下,利用耕制发展多种植模式:马铃薯/玉米/甘薯、蔬菜/玉米/甘薯、小麦/玉米/甘薯、豆类/玉米/甘薯、水稻-甘薯和幼龄柑橘/甘薯。甘薯除大户是净作外,多数实行间套作,与玉米套作的居多,少数与大豆、马铃薯套作;幼林果树间作,也有林下种植作绿肥。

2.4 栽培技术

目前万州区甘薯的主推技术包括根据用途选择优质高产专用型良种,早育壮苗早栽插、起垄栽培、合理密植,重施底肥、增施有机肥和钾肥,提蔓不翻蔓、合理打顶,提弱苗控旺长,病虫绿色综合防控等。

2.5 企业与产品

加工产品从淀粉、粉条发展到精白粉、面条、休闲食品等。加工企业也在不断壮大。甘薯加工基本上是初加工,淀粉、粉条小作坊加工有20余家。较大的加工企业有3家,主要加工精白淀粉、纯手工粉皮、休闲食品等。

3 存在问题

3.1 大众认知度低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甘薯粮食功能在弱化。作为天然保健食品,既是工业加工原料,又是生物能源原料,还可用于观赏等。因此需要加大宣传,提高大众认知度。

3.2 统筹规划不够

甘薯产业发展尚处在民间自主发展、自主经营状态。甘薯的种植、加工、技术创新等缺乏协调配合,处于无序的初级发展状态,不能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限制了产业发展。

3.3 生产基础条件差

受经费、体系等限制,品种老化、退化严重,新品种和脱毒甘薯推广慢;种植技术参差不齐,单产低;受丘陵山地条件所限,机械化程度低;缺乏科技示范基地。甘薯种植缺乏灌溉设施,基本上是“望天收”。

3.4 贮藏设施落后

甘薯没有专业的贮藏设施,主要是农户分散贮藏,一般采用小型土窖或室内堆贮。这难以满足甘薯贮藏期所需的适宜温湿度和通风等条件,常年烂薯损失率在5%以上,严重时达10%以上。

3.5 产业链短,附加值低

万州区甘薯加工多是初加工,工艺简单,设备落后,经济效益低;缺乏深加工企业,缺乏知名品牌。同时,甘薯的观赏、药用价值未被充分认识和利用。这些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等对甘薯产业引导不够有一定关系。

3.6 龙头企业缺乏

萬州区甘薯加工是小规模大群体,难形成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综合利用水平差。近年新发展的甘薯面条、粉皮、休闲食品等企业,处在技术熟化阶段,未发挥带动作用。

4 建议对策

万州区甘薯产业发展应以资源为基础,科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效益为核心,大力发展专用薯和特色薯;以增加单产和改善品质为主攻方向,推进甘薯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开发有市场潜力的名牌加工产品,实现产业化经营,全面推进甘薯产业化发展。

4.1 提高认识水平

甘薯除鲜食薯块和茎尖,作为保健食品,其保健和药用价值不断被探明,新产品相继开发。甘薯除可用于加工淀粉外,可作为能源作物加工乙醇,生产1 t燃料乙醇需甘薯2.8~3.0 t,乙醇的转化率显著高于玉米(3.2 t)和小麦(3.3 t)等淀粉类作物[6]。另可从薯渣中提取果胶、膳食纤维、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紫色薯和薯肉桔红色品种可提取色素、胡萝卜素等精加工产品。甘薯叶、空中甘薯可作为廊亭绿化、观光观赏。为此,需要成立产业发展领导班子,制订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协调发展中的有关矛盾和问题,使其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培训,加强技术推广部门队伍建设,整合资源提高实用新技术的应用水平,整体推进甘薯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4.2 加强龙头带动

1)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引导企业和薯农组建专业协会或合作社,协会或合作社在引导薯农建立生产基地同时,开辟市场,拓展销售渠道,打造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2)支持和鼓励企业进行技术、设备的改造升级,拓宽深加工空间,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3)对甘薯龙头企业以政策优惠。

4.3 强化技术支撑

1)抓好良种推广,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推广高产优质抗病的优良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确保生产上种源和原料需要。2)抓好关键技术研究推广,对育苗扩繁、适期殡种和移栽、间作套种、合理密植等重点技术完善集成配套技术体系。3)抓好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示范,提高机械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4)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加速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5)依托龙头企业,多渠道开发加工产品,增加企业和农民的收入。

4.4 建立繁育体系

加强科研、推广部门与企业或合作社的合作,建立甘薯种苗繁育体系,提升生产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加大优良品种筛选,建立脱毒种薯种苗、原种薯苗繁育基地,指导种植大户繁育一、二级种苗,辐射带动农户种植脱毒苗。根据不同用途引进淀粉型、食品加工型、鲜食烘烤型、茎尖菜用型和药用保健型等品种,加快品种更新换代。

4.5 科学贮藏管理

加强甘薯贮藏方式、贮藏技术的应用研究,推广适宜万州本地甘薯贮藏的小型窖。改进贮藏技术与管理,提高甘薯贮藏能力[2],降低烂薯率。提高种薯质量和延长商品薯的上市时间,提高上市率。

4.6 重视品牌打造

政府引导甘薯生产合作组织或加工企业,积极申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注册地理商标,对甘薯及加工产品进行包装出售,在重视商品质量的同时加强商品的宣传和包装。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万州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万州调查队.万州统计年鉴2019[M].万州:重庆市万州区统计局,2019.

[2] 姚朝富,王余富,高家旭,等.开县甘薯产为现状及发展思路探讨[J].南方农业,2016,10(6):57-58.

[3] Woolfe J A. Sweetpotato: an Untapped Food Resource[M]. Cambrid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4] 谢小焕,赵樱,傅玉凡,等.不同甘薯品种苗期茎尖醇溶提取物清除DPPH的行为特征差异[J].中国农业科学,2013,46(2):270-281.

[5] 邢凤武.阜阳市甘薯产业开发前景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329.

[6] 房伯平,莫澎,陈景益,等.广东利用甘薯发展燃料乙醇产业的优势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8(S1):69-70.

(责任编辑:敬廷桃)

柔性制造技术关键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改革开放的30年,国内纺机企业无论从体制变化,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都不断提高,中国纺机工业和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曲线的重合,二者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支撑的关系,而纺机设备正是纺织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开放谋得话语权

说起改革开放30年的变革与成就,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高勇立刻提到“7月27日~3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的联合品牌展会‘2008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会(ITMA ASIA+CITME2008)’,就是一个纺织机械行业发展30年的成就缩影,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纺机行业国际化的重大标志。”

此次展会是目前亚洲地区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国际纺织机械专业展览会。高勇说到:“30多年来,纺织机械行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并拥有了更多的国际话语权。

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C1TME)与ITMA亚洲展览会这个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业内展会品牌的联合,融合了东西方纺机行业发展的精髓,将中国这个龙头市场置于全球纺机市场的中心,同时中国这个最大的纺机消费市场正逐步向世界纺机生产基地的角色转变,我们也通过品牌联合获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这是我们不断开放的成果之一。”

企业结构发生变化

30年来,纺织机械行业企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外资企业逐步进入,民营经济发展迅猛。高勇介绍到,1999年开始,国内改革开放环境利好,很多外资的独资企业进入国内,独资企业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从这一年开始,纺机行业保持了8年左右的快速发展期,每年增长额都超过20%以上。这一时期,纺机行业国际化程度提高,需求量大幅增长,也是技术进步最快的时期。从1984年纺织机械工业产品实现贸易出口,到2007年,已经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值达到15.2亿美元。2001年后,外商进入明显增加,我国纺织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目前国际知名的纺织机械制造商几乎都已到我国投资设厂,外资企业数量增长了60.71%,其比重已达我全部企业的17%,外资企业在我出口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2007年已达47%。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纺织机械生产基地。

目前国有企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不过30%,目前国外独资企业所占比例达到17%,产值不断扩大,如瑞士立达,欧瑞康,特吕茨勒,不断增加投资,扩大规模和产量,他们开始进入中国时是瞄准了中国市场,现在则是以中国为基地向亚洲市场扩展。

规模不断扩大

高勇说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业获得快速发展,产量已超过世界三分之一,出口量已达世界四分之一。拥有世界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规模和最完整的产业链,快速进步的技术优势也逐步显现。在此期间我国纺织装备制造业为纺织工业提供大量装备的同时,行业自我发展也取得史无前例的速度。与30年前相比,各方面都有着惊人变化。”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國纺织机械工业总产值从2001年的218.60亿元,发展到了2007年的500多亿元。2006年,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统计的748个生产纺织机械的企业中,从业人数为17万人,产品销售收入510亿元,实现利润27.9亿元。目前,我国纺织机械工业的生产规模、生产能力和产量已具世界生产大国。

纺织机械工业生产企业按统计口径遍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就有923家,而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的1978年,全国生产纺织机械产品的企业只有153家,企业数量增长了6倍。1978年,纺织机械工业的总产值只有8.27亿元,而2007年纺织机械工业的总产值达到574.99亿元,是1978的66倍。1978年,纺织机械工业的利润总额是1407万元,而2007年纺织机械工业的利润总额是28.5亿元,是1978年的20倍。计划经济时期,纺织机械工业产品出口到境外的途径只有援外任务,没有对外贸易的出口和换汇。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在“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指引下,1984年纺织机械工业产品实现贸易出口,到2007年,已经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出口额由2000年的2.78亿美元增长到了2007年的15亿美元。

新型纺机设备武装行业

与此同时,纺织机械工业的产品品种从单一到发展全面。纺织机械工业中的纤维生产机械、纤维加工机械、纱线与织物印染和后整理机械、纺织机械专用基础件有3000多个品种,有上万种规格。可以说品种样样都有,规格基本齐全。主要产品产量由2001年的34万吨增长到了2007年的60万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纺机企业为纺织工业提供了2000多万吨生产能力的各种化学纤维机械设备,提供了8000多万枚各种纤维生产纱锭,100多万台各种织造机械,提供了近300多亿米的印染和后整理机械,还有相应的非织造布机械、针织机械等等。正是有了这些技术装备使我国化学纤维的2007年产量达到2338万吨,占世界总量的57%,棉纱、棉布的产量均居世界之首。

“十五”期间,纺机行业为纺织工业提供各种技术装备60多万台(套),开发纺织机械新产品500多项。纺织机械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5.3%。

在制造技术方面,全行业机械加工机床的数控化率达到5%,其中重点骨干企业达到8.27%。铸造、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一批新工艺、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不少企业采用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各种产品、工艺明细表计算机自动汇总和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技术管理的工作效率,从产品设计的源头降低产品成本。

未来,自主创新仍然是纺织机械行业的关键和主要任务之一。高勇补充道,发展的根本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则是发展的路径。高勇谈到已经设定的纺机行业“十一五”的发展目标:“提高纺织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到2010年,为国内纺织企业提供的主要技术装备中达到同期世界先进水平的占三分之一以上,并由自主开发的产品占50%以上。继续扩大纺织机械产品出口。由满足内需型向扩大出口型转变,到2010年,争取纺织机械产品的出口额占同期产值的30%以上,提高纺织机械的制造工艺技术水平。2010年,纺织机械行业装备的数控化率达到10%以上。按照先进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科学化、绿色化和全球化标准,2010年,我国的纺织机械制造业能进人世界先进行业的行列。”对此,高勇显得信心十足,他认为“将来的行业特征将由满足内需型向扩大出口型转变,在进口纺机设备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大约30亿~40亿美元),在保持全球最大纺机消费市场的同时(年均80亿~100亿美元),到2010年,我国纺机产品销售额如果达到600亿元,出口达到20亿美元,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纺机制造基地。”

在技术创新率上,我们的企业仍然需要努力,要形成一个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良性循环。

目前,国际公认的技术引进费与消化吸收费的合理比例是1:10,我国在1:2.6左右,日本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也引进技术,但只引进一套,消化吸收直至创新,引进和消化吸收的比例为1:12。

同时,好的纺织机械不仅要有好的产品,好的质量还要创建自己的品牌、名牌,不仅在国内市场还要在国际上上立于不败之地。高勇提出在新时期纺织装备制造业的企业应采取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低成本、研发期短、生产柔性、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而将来行业规模的扩展将主要由新增企业为主向企业兼并重组为主转变:新增企业数量的增长幅度将放缓,行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将加快,这种调整将以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为主。

柔性制造技术关键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随着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环境的更加复杂多变,传统的组织模式已无法适应,柔性组织成为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柔性组织的内涵、特征及作用的深入剖析,提出了实现柔性组织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柔性组织 激励机制 学习型组织

21世纪,企业间竞争更加复杂,互动更加激烈,市场节奏趋快,企业环境变得越来越不确定。企业战略需要根据瞬息万变的环境不断进行调整,传统的组织模式无法适应动荡复杂的竞争环境之需要,柔性组织成为企业应对不确定环境的必然选择。柔性组织是世界各国企业追求的一种新型组织形态,其更加强调组织的适应性、敏锐性、创新性和学习性,主要表现形式有柔性团队、网络组织、学习型组织和无界限组织等。本文将对柔性组织的内涵、特征及作用进行剖析,并力求提出实现柔性组织的有效途径,以期为柔性组织的创建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一、柔性组织的内涵及特征

1.柔性组织的内涵

柔性的概念最早源于柔性制造系统(FMS),Mandelbaum曾将柔性解释为生产系统适应变化的环境或环境带来的不稳定的能力。所谓柔性组织就是指具有不断学习、开拓创新、系统地持续整合内外资源以应对环境变化和因果模糊性挑战能力的组织。

2.柔性组织的特征

(1)适应性。当今企业环境变化莫测,企业必须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战略。而组织服务于企业战略,必须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相适应,因此,柔性组织的出现,对于企业适应环境的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2)敏锐性。柔性组织具有敏锐的市场感受力,即具有对市场灵敏的监测、控制、反应的能力。一旦市场条件发生变化,柔性组织会即时发现,并迅速做出组织战略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

(3)创新性。创新已成为21世纪企业的发展主题,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事实上,柔性组织扁平化、网络化的结构形态,有利于企业成员迅速进行信息传递和知识共享,也有利于成员相互间的模仿与学习;另外,柔性组织采用的民主化决策方式更有利于调动职工创新积极性。

(4)学习性。21世纪是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组织要想发展就必须拥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并以更快的速度吸收新知识。柔性组织要求成员善于不断学习,自主管理,使组织能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随时做出反应,并自行调整。

二、柔性组织管理的作用

1.提高员工及企业整体素质

柔性组织管理强调组织及其成员共同学习与知识共享,完成个人心智的转變与能力的塑造,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提高人的素质,这些都有利于员工素质及企业整体素质得到整合与提高。

2.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柔性组织管理,能够使企业大大加快信息传递速度,迅速调整人力物力资源,把在不同领域工作的具有不同知识和技能的人集中于一个特定的动态团体之中,共同完成某个特定目标。同时,柔性组织管理有利于成员之间相互了解和取长补短,及时解决问题,从而有利于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进一步合理化,促进技术改进,缩短生产周期,带来生产效率和效益的全面提高。

3.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柔性组织管理强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直接沟通,信息传递快而准确,保证了决策与管理的有效执行。同时,由于管理层次的减少,使得企业能够随时调整其生产和经营计划,提高其适应市场环境的能力,从而降低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三、关于实现柔性组织管理的几点思考

1.采用灵活多样的柔性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为达到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组织建立柔性激励机制尤为重要,概括为:第一,构建心理契约,提高员工的忠诚度;第二,创建柔性激励机制,在薪酬管理方面应注重对员工内在价值和创造潜力的挖掘;第三,推行弹性工作制,实现员工的工作自主。

2.创建柔性化组织文化

柔性化组织文化是一种能够增强组织的灵活性、适应性、创新性和快速反应能力的文化。柔性化组织文化通过人性化的组织系统、优良的信息管理、快速的反应机制、灵活的生产体系、市场导向的开发和服务来实现它的价值准则和行为模式。柔性化组织文化是柔性组织的精神体现,为柔性组织注入活力。

3.建立扁平型组织结构

扁平型组织结构是以管理信息化、网络化为技术支撑而建立起来的快速灵敏反应市场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缩小和消除了各部门之间的壁垒,减少了中间管理环节。企业在组建扁平型组织时,应着重强调两个基本方面:其一,从企业内部看,必须做到有效授权,使企业人员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能够真正拥有一定的临时决策权,从而加快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强化其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其二,从企业内外部的联系看,必须强调企业战略联盟的建立和发展,使企业不仅能够通过内部灵活组建的项目小组、微型组织结构、核心开发计划来应付动态与发展的局势,而且还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而构建的虚拟组织来随时满足各项市场需求,从而迅速扩大市场份额,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

4.创建学习型组织

简而言之,学习型组织就是指具有良好学习功能的组织。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能够实现员工和组织的共同学习,提高员工和组织适应环境、自我调整、开拓创新的能力,从而使企业真正具有进行柔性组织管理的坚实基础。同时,通过学习行组织的创建,能够增强组织的战略竞争能力,保证组织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叶红谢卓君:柔性组织浅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11月

[2]姚刚:论现代企业的柔性组织管理.企业经济,2005年第6期

[3]江丰沛许春燕:组织知识化与人力资源柔性管理模式探析.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4月

上一篇:中职类学校信息化建设论文范文下一篇:边疆民族地方社会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