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企业管理论文范文

2024-07-13

柔性管理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随着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环境的更加复杂多变,传统的组织模式已无法适应,柔性组织成为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柔性组织的内涵、特征及作用的深入剖析,提出了实现柔性组织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柔性组织 激励机制 学习型组织

21世纪,企业间竞争更加复杂,互动更加激烈,市场节奏趋快,企业环境变得越来越不确定。企业战略需要根据瞬息万变的环境不断进行调整,传统的组织模式无法适应动荡复杂的竞争环境之需要,柔性组织成为企业应对不确定环境的必然选择。柔性组织是世界各国企业追求的一种新型组织形态,其更加强调组织的适应性、敏锐性、创新性和学习性,主要表现形式有柔性团队、网络组织、学习型组织和无界限组织等。本文将对柔性组织的内涵、特征及作用进行剖析,并力求提出实现柔性组织的有效途径,以期为柔性组织的创建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一、柔性组织的内涵及特征

1.柔性组织的内涵

柔性的概念最早源于柔性制造系统(FMS),Mandelbaum曾将柔性解释为生产系统适应变化的环境或环境带来的不稳定的能力。所谓柔性组织就是指具有不断学习、开拓创新、系统地持续整合内外资源以应对环境变化和因果模糊性挑战能力的组织。

2.柔性组织的特征

(1)适应性。当今企业环境变化莫测,企业必须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战略。而组织服务于企业战略,必须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相适应,因此,柔性组织的出现,对于企业适应环境的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2)敏锐性。柔性组织具有敏锐的市场感受力,即具有对市场灵敏的监测、控制、反应的能力。一旦市场条件发生变化,柔性组织会即时发现,并迅速做出组织战略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

(3)创新性。创新已成为21世纪企业的发展主题,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事实上,柔性组织扁平化、网络化的结构形态,有利于企业成员迅速进行信息传递和知识共享,也有利于成员相互间的模仿与学习;另外,柔性组织采用的民主化决策方式更有利于调动职工创新积极性。

(4)学习性。21世纪是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组织要想发展就必须拥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并以更快的速度吸收新知识。柔性组织要求成员善于不断学习,自主管理,使组织能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随时做出反应,并自行调整。

二、柔性组织管理的作用

1.提高员工及企业整体素质

柔性组织管理强调组织及其成员共同学习与知识共享,完成个人心智的转變与能力的塑造,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提高人的素质,这些都有利于员工素质及企业整体素质得到整合与提高。

2.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柔性组织管理,能够使企业大大加快信息传递速度,迅速调整人力物力资源,把在不同领域工作的具有不同知识和技能的人集中于一个特定的动态团体之中,共同完成某个特定目标。同时,柔性组织管理有利于成员之间相互了解和取长补短,及时解决问题,从而有利于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进一步合理化,促进技术改进,缩短生产周期,带来生产效率和效益的全面提高。

3.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柔性组织管理强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直接沟通,信息传递快而准确,保证了决策与管理的有效执行。同时,由于管理层次的减少,使得企业能够随时调整其生产和经营计划,提高其适应市场环境的能力,从而降低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三、关于实现柔性组织管理的几点思考

1.采用灵活多样的柔性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为达到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组织建立柔性激励机制尤为重要,概括为:第一,构建心理契约,提高员工的忠诚度;第二,创建柔性激励机制,在薪酬管理方面应注重对员工内在价值和创造潜力的挖掘;第三,推行弹性工作制,实现员工的工作自主。

2.创建柔性化组织文化

柔性化组织文化是一种能够增强组织的灵活性、适应性、创新性和快速反应能力的文化。柔性化组织文化通过人性化的组织系统、优良的信息管理、快速的反应机制、灵活的生产体系、市场导向的开发和服务来实现它的价值准则和行为模式。柔性化组织文化是柔性组织的精神体现,为柔性组织注入活力。

3.建立扁平型组织结构

扁平型组织结构是以管理信息化、网络化为技术支撑而建立起来的快速灵敏反应市场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缩小和消除了各部门之间的壁垒,减少了中间管理环节。企业在组建扁平型组织时,应着重强调两个基本方面:其一,从企业内部看,必须做到有效授权,使企业人员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能够真正拥有一定的临时决策权,从而加快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强化其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其二,从企业内外部的联系看,必须强调企业战略联盟的建立和发展,使企业不仅能够通过内部灵活组建的项目小组、微型组织结构、核心开发计划来应付动态与发展的局势,而且还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而构建的虚拟组织来随时满足各项市场需求,从而迅速扩大市场份额,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

4.创建学习型组织

简而言之,学习型组织就是指具有良好学习功能的组织。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能够实现员工和组织的共同学习,提高员工和组织适应环境、自我调整、开拓创新的能力,从而使企业真正具有进行柔性组织管理的坚实基础。同时,通过学习行组织的创建,能够增强组织的战略竞争能力,保证组织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叶红谢卓君:柔性组织浅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11月

[2]姚刚:论现代企业的柔性组织管理.企业经济,2005年第6期

[3]江丰沛许春燕:组织知识化与人力资源柔性管理模式探析.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4月

柔性管理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充分发育、经济形态的深刻变化,决策涉及众多新领域。我国高校的管理与决策过程也因此在理念和原则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决策方式和决策程序与高新技术的全程链接正在成为一种新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 决策系统; 决策过程; 决策抉择; 数字化; 信息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0 . 15 . 029

随着市场经济的充分发育、经济形态的深刻变化,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投资渠道、就业形式、办学模式的多样化。高校也因此在决策方面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彻底改革传统决策方式和决策程序,从决策信息的收集、归纳、统计、分析,到决策方案的设计、反馈、筛选和最终抉择,都进行全方位的技术革新,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决策质量。

1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与理念“突围”

传统的管理者在变动不大的环境中只需尽职尽责,处理较有规律的日常事务,而现代的境况因为高新技术的突破而使决策涉及众多新领域,决策者所面临的环境变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迅速。面对瞬息万变的情况,走出惯性思维的“围城”,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快速高效的电子管理机构与数字软件管理系统,实现决策过程与数字技术的高度接轨与全程链接,已成为高校转变管理职能、扩大信息公开、推进政务协调、改善服务理念、促进高校发展的有效手段。

决策过程的全方位数字化、信息化,是以网络为基础的。而松散的管理体制、非集中式的校园文化、各部处与院系之间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极易造成高校中的各自为政、信息孤岛、应用不集成、界面不统一现象,这是高校与企业的巨大差别所在,也是高校信息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特殊性。因此,实现高校决策与管理过程的数字化、信息化,必然是“人”的信息化观念的现代化与网络发展、硬件建设及软件开发等“物”的现代化相结合的过程。当今,高校的各职能管理,基本上实现了通过一个基础平台,使得各个应用系统都以一种松散耦合的方式实现集成。这个系统由一个平台、一个门户、多个应用系统构成,每个应用系统都能够独立运行,保持相互间的松耦合度,使得局部的变动不至于直接干扰到整体,应用系统之间也不必互相依赖。同时,每个应用系统向其他应用系统提供一些业务调用,使得其他应用系统可以通过这层接口调用这些服务,从而访问该应用系统内部的信息。高科技在广泛地运用于管理过程中建立起决策的整个支持系统,在这个集数字、信息为主要元素的管理系统里,人们将一定的规则和管理方法融入其中,而把这个空间分成4个层次,即管理层——包括应用系统、软件、规范、规章制度等;数据层——包括多年积累下来的关于学校各个层面的信息和资源,以及一些预警维护程序;应用层——即向全校提供服务;防护层——不断对整个系统进行维护和监控的体系。高新技术的“加盟”使高校管理与决策方法包含了越来越多的技术内容和越来越广泛的科技成分,决策过程全方位的技术革新为高校形成比较成熟的科学决策管理体系创造了条件。

2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的革命性变革

决策系统工作流程的快速流畅,大大提高了决策质量、文件信息交换与处理效率,同时也带来了决策组织结构的革命性变革。

数字化的决策支持系统通过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使信息传递方式由阶层型变为水平型,与此紧密相连的管理组织结构也就从尖顶“金字塔”型变成扁平的巨型网络。在这个庞大的巨型网络里,数字贯串于整个管理过程。信息革命的电子数据交换把高校财务资金运转、物资商务活动中的票证和单据流转,人事管理、教学管理、行政事务处理中的招聘公告、文件交换、教学安排、消息发布等相关环节,如纵向的教学设备采购、出入库、配置、发送和各类文件通知制作、审批、签发、意见反馈征集以及横向的财务登记、保险、运输、纳税和文件传阅、处理登记、存档备案等活动,通过标准化自动办公软件的联网传输和自动处理整合在一起。信息管理渗透于和体现在各种管理中,各个模块跟踪记录的历次的原始数据,能使管理中的数据分析、评估图表由系统自动生成,信息管理使这些数据又转化成为信息,使信息为组织设定的目标服务。领导机构对学校的管理职能通过网上实现,其结果已不单是一般地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还将通过巨型网络的综合应用改善各层面的信息传递,以达到信息的集成共享,即实现将关键的准确的数据及时传输到相关的决策人手中,进而为高校管理、运作、决策提供决策分析与抉择;也不是被动地适应原有的管理业务流程,而是积极促进管理业务流程的合理重组,综合集成各种互有联系的管理职能,最终达到组织层级的重组与整合。由各个管理层相互联系形成的等级链、矩阵链,就链条上的某一个环节而言只是发挥着信息的收集、挑选和转发的“中转站”作用,但一旦这些工作由正规的信息系统来承担,将会更快、更准、更全面。即缩短了等级链的长度和矩阵的规模,简化了人为的协调,减少了众多的中间环节,使原来起上传下达重要作用的中层组织被削弱或走向消亡。管理在更加平等、信任、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管理权力体系由过去单纯直线型转向直线与参谋的交互状态,管理程度由集权走向授权,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领导单位之间、执行单位之间以及领导单位与执行单位之间,均可相互联系,不仅领导单位可以决策,而且执行单位也可根据实时情况进行快速决策。在客观环境变化频繁和剧烈的条件下,那种分工过细、相互割裂的管理组织已不适应发展需要。相反,把相互关联的管理组织加以整合成为大势所趋,柔性的、灵活的虚拟组织应运而生。虚拟组织突破了组织结构的有形界限,有利于借用外力和整合外部资源,这已成为21世纪组织管理的重要形式。

3决策支持系统开发应用价值考证

如果说“软件”的不断开发与问世,真正“改写了人类的历史”、加快了人类进步的步伐、“开启了知识文明的大门”,那么,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与实现无疑为高校的飞速发展插上了翅膀。

迅速高效、安全可靠、功能强大的24小时全天候的决策与管理信息系统已不再遥不可及,以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自动化系统建设,为高校营造了管理和决策在不同层次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全新的网络应用环境,内容涵盖了政务、教务、科研、人事、财务、后勤等,满足了校内外对各类信息的共享和利用。一是决策过程、决策抉择、颁布实施、意见反馈、规章制度等都可以在网上实现,为校内各部门提供了广泛的各种水平和各种类型的辅助决策分析和管理与服务。如在人事管理方面,实行的聘任制、评价考核、竞争上岗、机构改革、减员增效等多种改革措施;在师资管理方面,实行的教学工作量制、科研成果量化考核制、职称(职务)评聘量化考核制等;在财务管理方面,实行的经费包干制、校内结构工资制、奖金自筹制度等;在后勤管理方面,实行的承包制、独立核算制、用工制度改革、社会化改革等。各管理机构的决策亦无不涉及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统计分析技术。部门与部门的配合以及各部门运作的衔接通畅都已离不开计算机的数字与计算。决策过程的数字化基本排除了管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让高校的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促进了行政方法从定性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的转变,使定量分析在管理中的应用空前发展,加速了行政目标的确定、领导决策方法的抉择、行政信息的分析处理,从而使管理更为科学和具体。由于领导机构对学校的管理职能有很多可以在网上实现,决策过程的公开程度也体现了人性化管理的目的。利用信息网络化手段完成的决策过程既科学、透明,便于理解、易于执行,也减少了人为因素,屏蔽了人情干扰,使暗箱作业者处处留痕迹,为消除腐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提供了基础。二是决策信息实现了全方位跟踪传输,系统的对外延伸功能,使众多宝贵的信息资源随时进行彼此的交流与共享。各种交流显现出的分散性、便捷性、跨区域、跨国界特点,充分体现了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的要求。节约了学校与社会之间沟通了解所需要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促成了学校与国际的快速接轨。特别是在网上进行在线对话与交流,可以帮助高校了解国情、认识世界,更加明确地认识和吸纳社会的反馈意见。各种信息追踪调查的各项指标分数可以反映高校在各个办学方面的参数水平,从而为学校做出迅速、准确的决策提供辅助决策分析和决策质量保障,最终为高校赢得更多的发展契机。

主要参考文献

[1] 吕耀怀. 教育的信息化及其道德控制[J] .教育与现代化,2004(1):11-15.

柔性管理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进行自我完善。将柔性管理理论运用于高校行政管理,符合当前高校行政管理新形势、新特点的要求,不仅有利于提高学校管理者的管理艺术,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利于加强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心灵的沟通,促进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挖掘人的最大潜能,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关键词]高校;柔性管理;行政管理

一、柔性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一)柔性管理的概念

柔性管理是针对以刚性管理为基本内容的泰勒制而言的。刚性管理过分强调以规章制度为本,是一种机械的、非人性化的管理,只强调遵守和服从,否则便给以惩处,带有强制性,其结果是不能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柔性管理是指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人的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根据群体的共同价值观、精神状态和文化氛围而建立一种人格管理模式。它要求管理者在研究管理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管理对象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强硬的组织意志变成个人的自觉行为。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本,以满足管理对象的深层次需要、唤醒和激励管理对象的内驱力作为出发点。它与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为主的刚性管理方法有着本质的不同,有利于发挥人的潜能,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二)柔性管理的特征

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组织权力的影响力,如上级的发号施令、成文的规章制度等,而是依靠人的心理过程,依赖于从每个学生内心深处激发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柔性管理理念认为,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落脚点。它要求学校管理者在研究学生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学校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为。

第一,在质的方面表现为模糊性。人们情感和潜意识中的东西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客观存在,我们不可能用一个准确的数字表现它,因为人们心灵深处的东西是看不清的,是模糊的,这是由人生理思维机制决定的,是大脑思维质的体现。因此,作为思维外在表现的人的行为,其强度、指向也常常是模糊的,这种模糊性就思维的趋势而言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它的发展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条件。管理者必须面对这种本质模糊的问题进行模糊处理,而不能采取非此即彼的处理方法。管理者只有从习惯的非此即彼的排中律和二值逻辑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立足多种选择,从两个对立之间的、与现实问题相吻合的中间状态去寻求“满意解”而不是“最优解”,才能避免将问题推向极端。

第二,在量的方面表现为非线性。柔性管理不是简单的算术叠加,因为人的潜能具有很大的弹性,其表现的强度是在一个相当广阔的区间内摆动的,其大小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值。所以,在柔性管理中最简单的数学等式常常以不等式形式出现。比如在柔性管理中,付出的精力与产生的效果可能是正比,也可能成反比。这是因为人的思想素质、认识水平、传统习惯、协作能力乃至身体健康状况不同而影响内在主动性的发挥,这是一种天然的差异。因此,作为行为载体的人,其数量的加减决不等于其“行为绝对值”的加减,加之人的精神、情绪、认识、体能等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此时和彼时都可能不同,说明柔性管理在量的方面是非线性的。管理者只有冲出线性思维的模式,对人的管理才能跳出简单化、低效率的圈子。

第三,在方法上强调感应性。此时权力失效,人们之间的等级观念被淡化和模糊了。人与人之间感情是建立在理解和尊重及对真理的崇尚和对美好的向往,靠的是人格的魅力和互动的心灵及不息的激情和至诚的精神,而这一切都与权力无关,因为柔性管理一个基本方法就是通过心灵沟通、感情认可,从而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主动发挥人们潜在的积极性,这种方法实施过程中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和无奈的应付,而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方心灵的感应,它像一座无形的桥梁连接着彼此的思想,引领着共同行动,这种方法一旦发生作用,就会变成人们心领神会的意志,成为发自内心而见之于外的自觉行动。

第四,职能上表现为塑造性。此时,短期行为、追求表面一时的“辉煌”等急躁情绪被排斥,人们只有从心理上接受、从观念上转变,才能真正产生管理效果。柔性管理不仅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个具体矛盾,而且要放眼长远,解决传统的观念问题;不仅要做事发后的工作,而且要做防患未然的工作;不仅要做一人一事的工作,而且要创造综合环境,把实与虚、近与远、人与事结合起来。柔性管理就是在做净化灵魂、塑造精神的工作。

第五,在效果上表现为滞后性。在刚性管理中,法律、规章、制度一经颁布便立即生效,它不允许因为不理解而拒不执行。而柔性管理则不然,它要求人们对事物要理解,行为要自觉,即把外在的规定变为内心的承诺,从而不仅主动执行,而且自觉维护。所以,在完成这一“外在规定—内在接受—自觉行动”的转化过程中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这种柔性管理效果的周期性也具有滞后性。因而在柔性管理中任何一项工作都不能急于求成,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

二、柔性管理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历史背景

(一)柔性管理引入高校行政管理

柔性管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秦诸子中老子的管理思想就有着鲜明的柔性化特征。在其所著的《道德经》中,所谓“柔弱胜刚强”、“上善若水,水能利万物而不争”、“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万物尊道而贵德”等论述,其实就是对柔性管理思想的阐释。但柔性管理作为一种自觉的管理理论和科学管理的组成部分,却是近些年来才被人们所关注和研究的。20世纪的管理研究主要从制度、技术和行为的视角进行,人们称之为刚性管理。刚性管理本质上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即依靠成文的规章制度和组织职权,凭借制度制约、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进行的以外界约束力为主的管理。

进入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愈加认识到刚性管理的不足,开始研究以文化为新视角的柔性管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的素质状况日益呈现出多层次性、价值观念日益呈现出多样性、主体意识也进一步增强,其个体需求的务实性日益凸显,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着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责任更重的挑战。以前那种以教育者为中心、层次分明、上施下效的刚性管理模式在实践中的弊端日渐显露,难以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因此,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适应新形势、抓住新问题、解决新矛盾,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将企业管理中的柔性管理理念引入高校行政管理,并结合高校行政管理具体特点,发展出了适应高校形式和特点的管理模式。

(二)柔性管理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以规范化、制度化为主的刚性管理促进了学校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学校管理的一次革命性飞跃,它改变了学校管理的主观随意现象,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与管理质量。然而,刚性管理的核心是提高工作效率,是一种纵向高度集权的专制式的管理,这种强制性和形式化管理模式的最大弊端就是人的失落,而柔性管理是在制定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引导被管理对象淡化制度,进入超越制度状态,将制度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的管理模式,它的中心是“以人为本”,把管理对象看成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人,用柔性管理解决工作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可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完善和法律滞后的缺陷。笔者认为在学校运用柔性管理的模式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树立民主的管理观念,发挥柔性管理的激励作用。在学校这个工作环境中,师生员工是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的群体,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都有自己的见解,并有较强的独立的人格意识,不轻易盲从,不喜欢接受命令式的管理,更反感管理者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推动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而柔性管理注重的正是对人的情感感化和内心激励作用。这种非强制性和非权力性管理的影响力将对人们产生深远的精神激励作用。首先,可以增强师生的民主参与意识,使他们有一种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全面了解学校的情况从心里接受和认可学校管理的决策和目标,从而把外在的规范内化为自觉遵守的行动,同时建立完善教师与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各种决策和咨询机构。从制度上创建保证教师与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平台;其次遵循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原则,让教师和学生依据学校发展目标和学习工作任务,自主制订计划。实施自我控制,实现自我管理,达到自我完善,这既可以增强人们的自信心,也调动了人们自觉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人们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发展自己,从而促进和谐校园构建。

第二,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情感需求,发挥情感凝聚作用。许倬云教授认为,要让一个组织蓬勃兴旺,健康地发展下去,人的因素最重要,而不是谋略。柔性管理是相对刚性管理而言的,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这种管理重视人的内在因素,是以尊重人、理解人为前提,关注人们的情感需求,着力挖掘情感对行为决策的正向引导作用,用情感凝聚人心。诸如说服教育、感情投入、关心体贴、形象影响、心理沟通等,以潜在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人们的心里形成深刻持久的影响,从而把管理者的心愿和工作目标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种管理理念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人们对管理者的意志不仅认可、理解,而且会自觉行动将其变为现实。肯定地说,任何一个管理者,都希望被管理者在融洽的气氛中主动学习工作,而这恰恰是柔性管理的目标和宗旨。关注师生情感需要,一要善于沟通,达到互相理解,增进情感,统一认识;二要真情投入,用真情打动人,用真情感化人;三要投入“爱”情,柔性管理精髓是“爱人”,爱就是要爱护师生、关心师生,竭尽全力为师生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教师和学生遇到困难或利益受到侵害时,要真诚地帮助解决。学校管理只有具备这样殷殷爱人之心,才能形成强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使学校管理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

第三,构建和谐校园,发挥价值导向作用。营造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构建和谐校园是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管理目标,也是柔性管理的最高体现,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是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学校师生对学校共同体的发展方向和目的,有一种相对共同的要求和想法,这是学校师生对自己长远的根本利益和需求认识的结果,也是学校共同价值观中比较长远和稳定的因素。学校管理者有必要向师生传达学校已形成的一套清晰明确的价值系统,从而使师生能够理解、接受、认同它,并自觉地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意识追求。应该注意的是在强调学校的共同价值“共同性”的同时,必须承认学校共同价值观所具有的“包容性”,即承认师生个体价值观的多样性、差异性和文化的多元性,高校的师生来自五湖四海,存在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背景。对这种多样性、差异性,学校则应采取一种宽容、谅解、包涵的态度。学校共同价值观之所以是共同的,就是因为它以个体的价值观存在为前提,学校师生的个体价值观与学校的共同价值之间不应当是对抗的关系,个体价值观不应当被置于排斥或否定的地位,从本质上讲共同价值观就是一种包容性的价值观,只有承认而不排斥这种包容性,才能将学校的师生个体的价值选择与学校目标追求结合起来。所以,师生认识到追求实现学校组织的价值观的过程就意味着肯定,尊重个体价值,意味着个人的成功,这样学校组织的共同价值目标才有吸引力,而以学校的共同价值目标推动一种生动活泼、健康向上、人人心情舒畅的校园和谐氛围的形成,发挥价值在学校管理的导向作用,也正是柔性管理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三、对高校柔性管理的思考

刚性管理的强制性和不可抗拒性,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有章可循,而被管理者只要遵章守制,就可以在制度框架内自由行动,而一旦违反规章制度或命令,违反者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但是,由于刚性管理的强硬性和外在简单化,排斥人的情感、个性差异,所体现的是合情合理的事情未必是合法合乎规定,因而很难在人们的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管理者的意志也就很难深入人心,很难将其变成个人的自觉行动,这种刚性的负面效应使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受到压抑和限制,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人和事业的发展。而柔性管理正好弥补了刚性管理中的不足。因此,在管理实践中,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应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互补关系,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所以不能因柔性管理具有一定的优势就废除刚性管理或取代刚性管理,因为一个没有规章制度约束的单位或群体,必然是无序的、混乱的,柔性管理也会因此失去立足点。所以,刚性管理是基础,是前提,而柔性管理是管理工作的“润滑剂”,是刚性管理的升华。

柔性管理的精髓是“爱人”。它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进行自我完善。它的功能是在人的心目中产生潜在的说服力,使人在思想上和行动变被动为主动,变他律为自律,由不自觉转为自觉,实施柔性管理的过程是沟通情感、满足需要的过程,是对人的理解和信任。所以实施柔性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需要。但对那些主观故意违反规章制度实施破坏行为的人,不能因提倡柔性管理就心慈手软或放纵,对这样的人也用柔性管理办法去对待就会使柔性管理失去权威性和公正性。因此,笔者认为机械的提倡以刚性管理为主或以柔性管理为主都是不合适的,应视管理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是,在人的觉悟不断提高、内在素质不断增强、思想境界日趋完美、社会更加和谐的条件下,选择柔性管理是适合未来教育发展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戴新利.高校教师柔性管理新模式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

[2]陈志强.高校行政管理的特殊性研究[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3,(1).

[3]陶青芝,成云,肖婷.高校教师柔性管理模式建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

[4]郑勇.论柔性管理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4,(5).

[5]贾海军.高校行政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人才资源开放,2009,(2).

[6]唐习华,周立新.柔性管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与实践[J].扬州大学学报,2009,(10).

柔性管理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企业经济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在目前的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柔性管理的作用正受到企业管理者的关注,实行柔性管理的关键在于渗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帮助现代企业构建起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从而充分展现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更加认真热情地对待自身工作,创造更多价值,从而保证企业的稳健发展。因此,本文对柔性管理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对如何实行柔性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柔性管理;企业经济管理;应用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也迎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不少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中小型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在这一背景之下,市场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起来,企业的传统管理理念和模式就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下的发展要求,必须要企业及时做出改革,更新自身管理理念,创新自身管理模式。柔性管理就是一种渗透了以人为本理念的管理模式,是一种现代化的有效管理手段,在今天的企业经济管理实践中有着更为突出的优势。然而目前一些企业在应用柔性管理的过程中,对柔性管理的内涵理解并不透彻,所采取的相关措施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待提升,因此使得其管理仍然面临不少困境。对于当代企业来讲,必须要针对目前柔性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更正自身认识,明确柔性管理的重要性,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更符合柔性管理理念和对策,才能发挥其对企业员工的管理作用。

一、柔性管理概论

(一)概念

柔性管理,主要是基于对企业文化及企业自身发展目标的利用来实现对企业员工价值观的引领,企业为了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采取更加符合员工身心发展规律的管理举措。柔性管理在激发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同时,也更重在培养企业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柔性管理更能够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特征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市场中的企业层出不穷,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大多倾向于实施狼性企业文化,强调企业员工应当带有一种野性的拼搏精神,对工作和事业要有“贪性”,要永无止境的去拼搏。狼性文化本身并没有歧义,但是被应用到现代企业文化中则越走越“偏”,更多的变成了一种对企业员工身心上的压迫,导致当代企业员工面临着更多的负担,难以对企业文化和发展目标产生认同。

柔性管理更重在考虑人的需求,关注人的作用,所以柔性管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柔性管理实践中,企业管理者不单纯地通过管理制度来实现对企业员工的管理,而更加关注员工的心理和情感管理。企业管理者通过利用自身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来渗透对企业员工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引领,充分体现了管理开放灵活的特点,容易打动员工,感染员工,使员工产生认同。企业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必然需要关注客观环境的灵活性,更需要企业坚守自身底线,要想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创造性,必须要强化员工的独立性。在自身经济管理当中,需要结合对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分析,采取柔性管理的方式来逐步满足企业员工各方面的需求,才能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使员工能够认同和支持企业的发展并为之不知道努力。

二、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一)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热情

现在市场上的竞争已经更多的表现成为了人才竞争,一个企业要想在激励的市场中始终保持稳定并实现自身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对人力资源管理予以高度重视。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对于推动企业自身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的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企业能够对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予以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便能够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企业员工自身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成正比关系,员工工作积极性越高,创造性越高,其工作效率和质量也就会越明显,这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柔性管理能够保证企业员工在一个和谐舒适的环境下参与工作,实现企业员工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激发,让员工对自身工作产生更多的认同感和成就感,对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工作规划有期待,那么员工就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加强良好企业文化建设

当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也能够保证企业自身的稳健发展,将柔性管理应用到企业管理实践当中,也是不断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企业往人性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必要手段。企业是否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与企业员工对企业工作的认可度密切相关,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生起到直接的作用。现代化企业在自身经济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有助于自身良性企业文化的形成,使企业员工能够处于一个积极健康的工作环境当中,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培养员工的综合能力,助力企业经济管理和發展目标的达成。

(三)提升企业生产力和竞争力

现代企业将柔性管理应用到自身经济管理实践当中,必须要对企业内部管理环境进行调整和优化,为了保证企业员工获得满足感,增强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自信心,使企业员工能够自觉投入到实践当中,以个人的努力创造更多的收益,兼顾自身价值的实现和企业发展目标的达成。无疑柔性管理能够使企业员工的生产效率提高,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决策,助力企业度过克服困难,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生产力。积极的柔性管理中,也应该充分体现企业员工的思想认识,应当考虑到企业员工的观点和建议,对企业自身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进行调整,从而保证企业的产品、服务质量,充分满足市场需求,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集结众人的智慧来使企业走出一条更加宽广的、更有竞争力的发展道路。

(四)大力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

新时期下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人才竞争上,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融入,但企业自身也应当居安思危,努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才能够为整个社会输送更多优质的人才资源。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优势在于可以帮助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目标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企业可以充分认识到在新时代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因此在自身发展战略中,把人才管理和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努力为员工的成长和发展创设各种有利条件,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三、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一)营造和谐舒适的环境氛围

现代企业在实际管理当中,必须要致力于营造一个舒适的、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保证企业员工能够尽快融入到公司的环境当中,并且始终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体现出对企业管理的认同。企业要想尽快达成自身经济发展目标,就需要把企业员工始终放在中心位置,各项管理工作必须要围绕员工的需求和发展来进行,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明确自身工作目标,在思想认识上达成统一。要想构建出健康的工作环境,营造出积极的工作氛围,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对相关政策与规定的分析,制定更加灵活的管理体系,创设更加民主、平等的工作环境,让企业员工能够感受到企业的关怀与温暖。

(二)完善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管理体系

当前市场环境变化多端,企业在应用柔性管理后往往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管理效果,为了保证柔性管理的常态化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基于对柔性管理理念的理解来不断完善自身组织结构,在当前的经营管理实践当中,善于突破传统组织管理工作中的一些缺陷,实现自身组织结构的调整和改革。例如,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战略发展目标来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岗位进行结构优化,让每个部门能够紧密联系,改变传统企业结构零散或者臃肿的现象。

企业可以追求扁平化管理与发展,打通内部交流渠道,实现企业管理者和各部门员工之间的顺畅交流,从而使信息传递变得更加流畅,能够提升企业各级沟通效率,企业基层员工的意见和想法也能够反馈到管理层当中,这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及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现代企业要想保证自身长远发展,必须要控制管理成本,那么企业就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不必要的部门和岗位进行删除。积极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搭建内部交流平台,使企业内部的交流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让企业员工可以表达自身观点,反馈自身意见,强化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使企业获得更多有益的决策信息。

(三)丰富企业产品结构,迎合市场需求

企业在自身经济管理工作中应用了柔性管理的理念和模式后,能够提升企业自身的创造力,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使企业能够和市场发展紧密关联。企业在日常运行和管理中,也更应当关注员工的情感体验,基于对员工情感体验的关注和考察以及员工意见反馈的分析,不断优化和丰富企业自身产品、服务结构,使其能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那么企业自身的风险预防和应对能力就能够得以提升。

(四)鼓励员工参与管理,增强企业凝聚力

不少企业在过去的管理实践当中,往往把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员工放在上下级的位置,非常重视对员工的掌控,把掌控员工作为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责。但随着社会和企业的发展,现阶段的企業人力资源结构当中,员工多为年轻人,这一代劳动者的个性和自主性更明显,他们无法接受传统企业管理者接近命令式的掌控和管理,因此企业仍然沿用着以往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是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的。企业应当学会主动改变,不再依靠以往的命令式管理来支配员工,而是应当同员工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关系,对员工予以尊重,强化员工在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工作中的参与度,促进企业内部之间的和谐交流,从而让企业员工能够对企业的真实情况有全面的把握,使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增强,企业员工能够感受到自己属于公司的一员,便能够在自身工作中展现自身的创造性,体现自身的担当。

(五)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有机结合

过去大多数企业实行的是刚性管理的模式,而现代化企业更多的倾向于选择柔性管理的方式,不论哪一种,都无法称得上是尽善尽美的,如果企业只单纯应用一种管理模式,往往无法实现企业的稳健发展,因此企业必须要对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二者有全面地认识,立足自身实际,将二者有机结合,在管理过程中能够突出刚柔并济的效果。企业在刚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求企业员工尊重并遵循企业的基本原则,比如法律原则、道德原则、公序良俗等等,而在柔性管理中则要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

柔性管理更多的像是一种抽象的、隐性的管理手段,在应用和实践的过程中会逐步转变成为企业的刚性规则,实现企业员工潜移默化地影响,从而规范企业的经济管理。一般情况下,企业建立初期就应当以刚性管理为主,为规范管理企业员工的行为,保证自身能够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企业如果稳定下来,自身管理体系已经比较成熟时,便可以应用柔性管理来优化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但也不能够完全摒弃刚性管理,而是要将两者结合,使自身管理举措能够起到留住优秀人才、培养优秀人才,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和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六)重视企业自身良好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还必须把柔性管理应用到自身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成优秀企业的形成与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优秀文化的产生,从而实现良性循环。具体来讲,要想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必须要采取柔性激励机制以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柔性激励机制包括企业为鼓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规定、准则,企业必须要不断完善自身现有考核评价系统,建立起高效公平的晋升和激励机制,致力于实现员工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的柔性化设计,给予员工更大的工作自由度,在充分尊重并满足了员工的层次需求后,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够更加稳固。

企业可以发挥自身党支部、团委、工会和由员工自发组织的社团协会的作用,定期展开与员工的对话交流活动,及时把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定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团建活动,关注并关心员工的日常生活,包括生日、红白喜事、慰问困难职工等等,多多展开非正式场合的沟通交流,陶冶员工情操,加深员工与企业的感情,化解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和分歧,解决实际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经济管理必须要融入柔性管理,将柔性管理的优点充分展现出来,这是推动企业往现代化方向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改革和企业的转型有着深远的意义。企业上至管理者下至一线员工,必须要对柔性管理形成理性的认识,立足企业实际,积极构建起良好的企业文化,不断优化和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优化和丰富企业的产品服务结构,把柔性管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环节,把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企业的稳健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孟花.试论企业柔性管理的基本原则[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8):6-7.

[2]谢劭.浅析企业柔性管理及实施对策[J].商讯,2020,(08):121.

作者简介:赵治明(1976.11.30),男,汉族,四川省南充人,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企业管理;职位职称

柔性管理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预算管理起到统筹规划、引领发展的作用。只有充分全面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切实把握好预算管理的刚性与柔性,真正实现“刚柔并济”,才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及时纠偏,深化核心竞争力。为此,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充分全面地发挥预算管理的核心作用,通过事前算赢、事中控制、事后考核,最大程度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预算管理;刚性柔性;企业;作用

预算管理是企业通过对经营活动以及财务结果进行全面的预测和筹划,从而达到引领企业发展的目的,是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企业进行预算管理时通常会运用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刚性管理以规章制度、绩效奖惩为中心,通过制度、考核约束管理员工,而柔性管理以实际为基础、人为中心,进行人格化管理。作为企业日常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只有将刚柔真正结合起来,充分结合自身的发展实践以及经营特点,科学高效地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才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也才能够不断优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践证明,在预算管理中,企业若过分强调刚性管理或者过分采用柔性管理,都是相对片面的,都难以提升企业的整体发展成效。

一、预算管理中的刚性管理

在企业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刚性管理主要是通过完善系统的制度建设来规范以及约束广大员工的行为实践,以此来更好地推动企业的长效持续发展。可以说,预算管理的刚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也是确保预算管理执行到位的关键依据。在实践过程中,预算管理的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预算组织的刚性

对于企业而言,预算管理工作是系统且复杂的,若企业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完善且科学化的组织体系,缺乏必要且关键性的组织架构以及人员配置等,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预算管理的实施成效,也难以推动预算管理工作的高质量、高标准推进。为此,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有必要从组织体系方面来强化预算管理的刚性。企业的预算管理体系是由预算管理网络与责任网络共同构成的,预算管理委员会是预算事项的最高权力机构,主要负责统筹和监督预算工作。企业的预算组织机构及职能界定都需要一定的刚性,在确定后不能随意改变或调整,要明确各部门的业务及职责,使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可以说,只有充分全面地保障预算管理的整体刚性,明确预算组织的整体构架,才能够更好地推动预算管理的执行与实施,也才能够全面提升企业的整体发展竞争力。

2.预算执行的刚性

在预算管理的實践过程中,预算编制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但预算执行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依托于强有力的制度体系,依赖于完善的制度建设,切实有效地提升预算管理的整体刚性,才能够确保预算执行工作真正落实到位。相反,若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执行力度,缺乏必要的执行体系,自然无法推动预算管理工作的深入高效开展。一方面,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等,确保各个部门能够真正认知到预算统筹管理的重要性,严格按照预算管理的流程以及相关的执行环节来深入全面地予以执行,并且切实履行归口管理责任。另一方面,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为整体保障它的刚性,还应该强化预算执行的制度保障,在清晰化的制度体系的规范下,确保预算执行工作能够真正落实到位。当然,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还应该创建完善的监督机制,全面监督预算执行的过程以及相关的情况,最大程度凸显预算管理的整体强制性以及权威性,切实优化人们的整体认知。

3.预算考核评价的刚性

在企业经营以及发展的实践过程中,预算管理可以说发挥着提纲挈领的核心作用。预算管理是一个闭环式的管理模式,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再到预算效果的把控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全流程的管控以及监督,以此来更好地提升预算管理的刚性。可以说,科学且精细化的预算管理考核评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规范预算管理的实施过程,提升预算管理的整体成效与质量。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或者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往往是以部门或者科室为单位的,依托于预算管理目标,本身能够考核以及评价部门人员的工作效能,本身能够研判部门人员的工作成绩。依托于精细化的考核评价方式,能够引导他们充分注重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综合性的研判以及高效化的分析,能够依托于评价结果来实施必要的奖惩激励。为此,企业在预算考核评价的过程中,应该保障其管理的刚性。

二、预算管理的柔性管理

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预算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预算管理的“刚性”与“柔性”,就如同预算管理的“两条腿”,二者缺一不可。在实践过程中,若仅仅关注刚性管理,明显缺乏对柔性管理的重视和认知,自然会影响着预算管理的实施成效,也极有可能抑制着企业的持续发展。基于此,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柔性管理,积极采用高效化的柔性管理策略,更好地发挥它的核心效能以及关键作用。

1.预算编制的柔性

在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做好预算编制工作是非常关键且必要的。企业作为经营发展的主体,作为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随时可能会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与竞争。同市场的激烈变化相比,企业的预算编制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若企业在年初编制了预算方案,在整个年度的发展过程中,极有可能会面临着不同的突发情况。为更好地提升预算管理的环境适应性,同时也为了更加精准且高效地指导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路径,必须保障预算编制的整体柔性。现阶段,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可能采用的方法是较为多元化的,包括弹性预算、固定预算、滚动运算。无论企业采用哪一种预算编制的方法,都需要将弹性预算作为基础方法融入其中,以此来更好地提升预算编制的整体成效与质量。其中弹性预算是一种具有伸缩性质的预算,是企业通过分析有关数量关系来预见企业的业务量水平,从而编制出能适应企业业务量的预算。这充分体现出弹性预算的环境适应能力,让预算工作更加具有适用性及实用性。

2.预算执行的柔性

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预算执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依托于预算执行工作,企业的预算管理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企业的经营发展成效也才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企业需要进行必要的刚性管理,以此来保障其执行效果,切实提升人们的关注和认知。但与此同时,企业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也应该保障预算执行的整体柔性。预算执行工作可能会受到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若企业无法保障预算执行的弹性化,无法全面优化预算执行的科学化,一味追求预算执行的严谨以及强制,有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为此,企业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既要保障它的刚性,又要体现它的柔性,以此来更好地规避主客观因素变化对预算执行工作的影响,真正保障预算执行工作的全面落实到位。

3.预算制度的柔性

在企业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除保障相关制度的强制性以及完善性外,还应该整体保障预算执行的整体柔性。预算制度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保障作用,它能够为预算管理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实施。部分企业在预算制度的创建过程中,可能一味追求预算制度的规范性以及强制性,明显缺乏对企业发展环境以及发展周期的重视和认知,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预算制度的应用成效。为更好地优化预算管理,同时也为了切实提升预算制度的适用性以及科学性,应该保障预算制度的柔性。比如在预算制度的创建过程中,要结合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结合企业发展的不同周期以及不同阶段,随时补充和更新最新最全的制度体系,随时变革以及优化预算管理模式。尤其是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能面临着的内部风险以及外部挑战不尽相同。若企业仅仅依赖于一套制度来“打天下”,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预算管理的实施成效,也会凸显预算制度的不适应性。

4.预算管理的人文性

在企业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柔性管理的精髓在于以人为本,强调管理者要注重人性的管理。在企业发展中,人是非常关键的要素,若离开人,企业自然无法存在,企业的发展更无从谈起。在预算管理中,人同样是非常关键的元素。人既是预算编制、预算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发起者,也是预算管理的规范对象,也是预算管理的调控范围。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关注人的价值,关注人的需求,积极全面地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切实维护好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跟随企业的发展目标,积极有效地投身于企业的发展实践中,更好地推动企业预算管理的全面实施以及科学贯彻。比如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依托于行之有效的激勵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够促使他们自觉主动的执行预算。

三、预算管理的刚性柔性结合在企业中的作用分析

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预算管理的刚性柔性相结合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应有之义。一系列发展实践证明,企业全方位践行全面预算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作用,直接关系着企业的长效持续发展,同时也关系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及优化等。为此,在实践过程中,企业应该从战略发展的高度,科学全面地保障预算管理的刚性与柔性相结合,最大程度发挥预算管理的核心效能以及关键作用,全方位推动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主体,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始终面临着多变的市场环境以及竞争氛围。市场本身就是不确定性的,可以说每时每刻都有新的情况发生,也都有新的企业入驻,旧的企业退出,也会出现较大的行业波动以及行情变化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一分子,自然深受多变市场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若企业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不注重采用全面预算管理,不注重实现预算管理的“刚柔结合”,自然难以保障企业的发展质量,也极有可能会影响着企业的长效发展。为此,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在内部通过硬性管理控制企业发展,外部通过柔性管理积极调整战略,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的长足发展。

2.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协调有序

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内部管理是非常关键的。企业只有真正理顺内部关系,不断强化内部管理质量,才能够更好地优化自身的发展水平,也才能够更好应对外部挑战与竞争。为此,在实践过程中,企业应该依托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精准高效地实现内部关系的科学优化以及全面协调。比如依托于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刚柔结合,能够有效明确各个部门的预算管理目标,能够真正理顺各个部门之间的任务以及分工,同时也能够营造和谐有序的内部发展氛围以及空间,协作共赢,最大程度优化企业的内部管理成效。此外依托于预算管理中的刚柔结合,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调整以及优化,从而达到约束企业内部各利益群体的作用。企业的科学有效发展,离不开内部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高效配合以及通力互动。只有落实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并且保障其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充分结合,才能够真正实现部门之间的高效联动以及协调发展。

3.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

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为保障企业始终朝着既定的目标科学高效的发展,为更好地提升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企业有必要结合内外部发展环境以及自身的发展周期等,科学精准的制定战略发展目标。可以说,企业只有真正实现战略发展,才能够更好地保障自身的发展成效,也才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实践过程中,依托于全面预算管理的科学方式,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通力完成。比如企业制定好战略目标后,可以通过刚性管理工作将目标任务逐一分解到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人员身上,通过依托于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切实提升相关部门或者人员的重视程度,督促他们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全面促进战略目标的分层实现。比如通过柔性管理的方式,能够结合各个部门的目标完成情况、人员流动情况、企业自身业务重点的调整以及变革等,随时补充新的内容,随时调整战略目标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成比例,以此来更好地提升部门内在动力,积极创设和谐有序的内部发展空间,全方位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四、预算管理的刚性柔性在企业中的运用策略

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为更好的践行全面预算管理,有必要精准全面地分析以及研判预算管理的刚性柔性等不同方式在企业中的运用,更好地保障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全面促进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1.理清预算编制主体以及责任实施主体

在企业践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预算编制是基础性的工作。只有保障预算编制的科学且完整,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它的核心作用,也才能够全面促进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此,在实践过程中,企业应该充分全面地理清预算编制的主体,同时还应该明确预算编制的责任主体。不可否认,在企业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是预算编制的关键主体。在编制环节中,他们要严格按照刚性化的规章制度以及编制作业流程,以清晰精准的制度体系等,切实有效地保障预算编制的完整性以及规范性。在预算管理的实践中,编制主体应该按照企业内部的结构组成、现阶段的发展重点以及企业的业务倾向等,积极有效地明确预算编制的责任主体。依托于自下而上的方式来进行部门编制,在全面汇总各个部门的预算编制方案的基础上,再进行预算编制的总体部署。同时,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企业则应该将柔性管理渗透其中,结合各个部门、各个人员的工作职责以及相关的权限等,有效将预算管理的目标进行分解。将指标分解给各部门的负责人,让各负责人充分履行自身职能,运用好自己的职权,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使预算管控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在分解環节中,企业应该贯彻人本主义的科学理念,主动倾听各部门在预算指标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现实困难等,以便在预算执行以及考评等过程中给予一定的研判以及人文管理。

2.创建灵活有序的预算管理系统

对于企业而言,预算管理工作本身就具备较强的系统性以及完整性。为更好地践行预算管理的刚性管理以及柔性管理,为不断优化预算管理的整体实施成效以及应用水平,企业应该充分全面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科学全面的构建灵活且有序的预算管理系统。一方面,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内部氛围,要注重加强预算管理的宣传以及引导,确保企业各个部门以及所有人员都能够认知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当然,企业还应该注重开展多元化的培训教育以及宣传引导,尤其是要注重预算管理理论、方法方式的培训以及宣教工作等,最大程度提升企业的预算管理质量,全方位提升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成效。另一方面,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为更好地保障预算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同时兼顾做好刚性管理以及柔性管理等,企业还应该构建科学的预算管理系统。在预算管理系统的构建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企业的发展环境以及发展周期,行之有效地提升预算管理系统的整体适应性。如果说完整的预算管理系统是刚性管理的直接体现,那么保障预算管理系统的灵活性以及适应性则是柔性管理的重要象征。

3.创建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

为更好地实现预算管理的刚性与柔性结合,充分全面地利用完整且系统的信息数据资源,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科学全面地创建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无论是在刚性管理,还是在柔性管理等过程中,信息数据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企业预算编制工作离不开完善的信息数据,企业预算执行工作的开展同样离不开信息数据。企业只有立足于全面完整的信息数据,才能做好精细化的预算管理管控,最大程度优化预算管理的整体成效与质量。为此,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应该充分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保障信息数据的统一性以及规范性,以此来有效保障信息数据的高质量应用,更好地为企业预算管理工作创造夯实的数据根基以及信息载体。

4.刚性控制与柔性调节的结合

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的刚性与柔性是必不可少、缺一不可的。若脱离了任何一个方面,都难以保障全面预算管理的整体实施成效。为此,在实践过程中,企业应该注重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刚性控制,同时也要充分采用柔性管理的调节调控作用。一方面,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依托于清晰化的制度体系以及严格的规章流程,确保预算编制的规范性以及完整性,切实保障预算执行工作的整体实施成效。另一方面,企业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自身所处的环境来进行柔性调控。比如在企业预算编制中,要结合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以及自身的发展阶段等来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再比如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企业同样应该以刚性管理来保障执行工作的深入高效开展,同时也要通过刚性管理来为各个部门匹配具体化的管理目标。当然,企业还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特征以及可能面临着的新情况、新问题等,随时调控各个部门的预算执行目标,确保预算执行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五、结论

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是非常核心且关键的。为更好地优化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成效,为不断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作用,企业应该充分保障预算管理中的刚性与柔性相结合,依托于科学且高效化的预算管理系统,依托于完善的信息技术手段,最大程度提升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整体成效,更好地推动企业的长效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君.预算管理的刚性柔性在企业中的作用运用[J].纳税,2018,12(33):273-275.

[2]蔡伟莉.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案例讲解(2014年版)[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4.

[3]刘安然.全面预算管理的刚与柔——基于柔性战略的视角[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4(28).

柔性管理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目的:探讨开展柔性管理单元护理模式对患者及职工满意度的影响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本科室住院的患者100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开展柔性管理单元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及职工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6.00%(χ2=4.891,P<0.05));实施柔性管理单元护理模式后的职工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χ2=8.658,P<0.05),观察组的护理各项质量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采用开展柔性管理单元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的职工满意度,护理质量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柔性管理单元;护理模式;护理管理;护士

当下医疗科技飞速发展,医院护理模式也在不断转变,由于患者本身对病情及自身情况的认知度较低,容易产生预后信心不良等消极情绪[1],以往的常规护理方式无法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质量。柔性管理护理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护理理论[2],其价值在转变护理服务观念,克服只注重疾病护理、轻视人文关怀的误区,配合医师把药物治疗与肢体康复、心理康复、健康教育和生活护理指导、人文关怀等有机结合起来[3-5]。本院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本科室住院的患者100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及干预组每组患者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开展柔性管理单元护理模式,开展柔性管理单元护理模式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注意与患者沟通的语言、环境及态度,将各个单元模式融入“柔性”的理念,更加重视心理疏导,探讨开展柔性管理单元护理模式对患者及职工满意度的影响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本科室住院的患者100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常规组患者男22例,女28例,年龄22~71(42.81±5.82)岁,学历本科及以上15例,专科13例,高中及以下22例;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1~68(42.51±5.66)岁,学历本科及以上11例,专科15例,高中及以下24例。本研究中均有同一批职工(n=40)进行管理工作,其中男性职工18名,女性职工22名,年龄25~42(38.12±3.0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1)患者入院时无意识障碍,备正常的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2)患者同意参与本研究内容。

排除标准:(1)排除具有精神意识障碍、不能理解和判断研究相关内容患者。(2)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及恶性肿瘤等不适宜随访患者。(3)排除拒绝参加研究的患者。

退出标准:研究过程病情进展或突发其他疾病和因各种原因主动退出的患者。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工作,包括病房管理、查房管理以及医疗设备、仪器的管理等。

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柔性管理单元护理工作,全程无缝柔性管理护理,以创氛围、重培训、强实践,具体如下:(1)创氛围:营造“无障碍”的住院环境。打造“重人文”的工作氛围。(2)重培训:关怀理论培训;角色扮演培训;关怀礼仪培训;沟通模拟培训;关怀论文;關怀病房;关怀科研;关怀分享;关怀竞赛;关怀情境剧。(3)强实践:落实“5分钟”关沟通;突出专科关怀特色;开展关怀主题活动。(4)在全程护理过程中,抓质量,心理治疗师充分介入,以消除、缓解护、患者的心理障碍。

1.3 评价指标

护理满意度: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资料收集,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心态、康复护理能力、护理人员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另外对本科室医、护人员在柔性管理中的技能和感受进行调查。对职工在柔性管理单元护理模式开展前后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每项问卷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分数为>80分,基本满意分数为60~80分,不满意为分数<60分,满意率=(非常满意人数+基本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护理质量:由两组护士长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量表测评,包括患者出院后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情绪管理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方法,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χ2=4.891,P<0.05),如表1。

2.2 职工在柔性管理单元护理模式实施前后满意度比较

实施后的职工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χ2=8.658,P<0.05),如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各项质量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3。

3 讨论

现代医院管理已经由“以医院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6]。柔性管理护理模式是以人性化为标志,主要包括模式包含护理管理文化柔性、领导柔性、组织柔性、沟通柔性、决策柔性、激励柔性、人力资源柔性七个方面,其中护理管理文化柔性是核心内容,它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渗透于护理管理的一切活动。有国内学者对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进行研究和评价[7],选取100例妇产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普通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更高,护理差错率及投诉率更低(P<0.05)。结果提示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柔性管理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6.00%(P<0.05),提示柔性管理单元护理模式有助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更高,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通过柔性管理单元护理模式的服务,可以极大程度满足住院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和健康常识的需求量,以消除、缓解护、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护理效果[8]。国内学者张琴等将柔性管理和常规护理在急诊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对比观察,将15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柔性管理前收治的75例急诊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柔性管理后收治的75例急诊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给予柔性管理护理服务,结果提示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显著提高,且职工满意度更高(P<0.05)。本次研究中实施柔性管理单元护理模式后的职工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且护理各项质量优于常规组(P<0.05),提示采用柔性管理单元护理模式可以优化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提高的同时也提高职工人员的护理热情,增强科室的凝聚力。

综上所述,开展柔性管理单元护理模式可提高管理效果,增强科室的凝聚力,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医院的美誉度,更能适应目前护理工作的需要,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静,彭春莲.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研究[J].重庆医学,2019(A01):385-386.

[2] 胡佳.柔性管理理念在婦产科急诊护理管理方面的应用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0,28(S1):151-153.

[3] Winkelman C,Kerber K,Zangmeister J,et al.One Team’s Experience with Integrating Flexible Visitation in the 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J].Critical Care Nursing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20,32(2)123-125.

[4] Chen ZK.Application of Flexible Flow Management Mode ERAS Orthopedic Nursing[J].Nursing Science,2020,9(2):167-175.

[5] Fackler C A.Retaining older hospital nurses:Experienced hospital nurses’perceptions of new roles[J].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2019,27(6).

[5] 胡卫中,朱芳.基于患者视角的护理服务需求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9,35(2):127-129.

[6] 刘宗媛.柔性管理模式用于年轻护士管理中的效果研究[J].保健文汇,2019,(1):249,267.

[7] Cai H,Zimring C.Cultural impacts on nursing unit design:A comparative study on Chinese nursing unit typologies and their U.S. counterparts using space syntax[J].Environment and PPlanning,2019,46(3):573-594.

[8] 张琴.应用柔性管理理论在急诊护理管理应用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5):166.

上一篇:经济法的产生探讨论文范文下一篇:烟草工业企业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