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问题论文范文

2023-09-16

哲学问题论文范文第1篇

高校财务腐败是一个复杂的现象,以权谋私、覆盖面广、隐藏性是其典型特征。因此,研究高校财务腐败问题,不能单纯地从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单一学科视角对高校财务腐败进行一般性研究,而是应把生态学纳入高校财务腐败研究视域,根据生态学综合、整体、系统、结构功能等分析方法,通过借用生态学语言体系全面破解高校财务腐败形成的生态机理。

一、高校财务腐败形成的生态机理

(一)社会宏观生态环境具体包括:

(1)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国内外复杂环境,我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追随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对社会实行全面控制,使我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面恢复战争的创伤,并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同时作为对历史的借鉴,严惩腐败行为,以刘青山,张子善为代表的贪官被处以极刑,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保证了政治清明。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以改革开放为标志,我国逐步进行渐进的社会转型,并于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导向。但是与计划经济不同,“市场经济鼓励个人追求私利为目的的行为,在社会经济向市场机制转变的同时,原有的非市场的伦理和意识形态正在失效,新的适应市场体制的规范尚未形成,社会的行为失范,道德真空难以避免”(杨龙、王骚,2010)。目前在高校内部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些财务管理机制和制度正在被打破或失去作用,而新的监督机制和财务管理制度在短时间内没有建立或完善,这一时间和空间的断层为腐败行为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2)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我国有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当世界的滚滚车轮驶向工业社会,并相继完成两次工业革命进入现代社会时,我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仍然在萌芽状态发展,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都没有成长起来。改革开放之前虽然取得较大成就,但是农业人口占全国较大比重的状况仍旧没有得到根本改观,我国还是农业国。人们的小农意识强烈,思想封闭,社会交往不多,经济往来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可以忽略不计,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规范着人们的行为,社会风气相当纯朴。随着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人们的利益往来增多,个人自利行为大行其道,一些利益至上论,拜金主义现象逐渐增多,并有扩大的趋势。所有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和消极腐败现象也影响到曾是一片净土的高校。有的单位和个人受社会负面效应影响,诱发了拜金主义的思想,在经营创收活动中乘机为个人捞好处,从中滋生贪污、行贿等问题,导致财务腐败的产生。

(二)高校中观生态环境 具体包括:

(1)高校财务管理制度。过去高校的经费来源是单一的财政拨款,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张和办学自主权的不断增加,目前高校的经费来自多渠道筹措,由于新的制度没有及时跟上,旧的管理制度无法全面监控学校的经费收支,于是财务管理方面也产生了不少易发腐败问题(王宣勤,2009) 。现代管理最主要的特色是制度管理,高校财务管理应该依照法律,通过组织各种财经活动,处理各种财务关系,以实现学校办学为目标,在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完善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是财务活动和资金安全、有序、有效运行的保证,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和财务风险的治本措施,是全面推进法治财务的重要保证(李美瑞,2007)。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相关的预算和决算必须严格执行,对各种经费的批准和报销的权力也应该掌握在不同的负责人手中,管理上也需要理顺关系。因此建立财务管理制度的任务十分繁重,而目前有关人、财、物的管理制度尚在完善,使得这方面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一些环节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此利益关系密切的人员觉得有机可乘,在一些环节弄虚作假,为自己或所在的小单位捞取不正当利益。

(2)监督与信息反馈制度。目前高校的财务管理很简单,监管很落后,存在不少监管死角,很多方面没有被纳入监管的视野;体制上的缺陷也成为各高校监督监察部门工作开展过程中的 “瓶颈” 。由于客观原因,学校财务部门对各单位资金管理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督促也显得不够。对于高校的财务部门以及相关人员来说也应该有相应的制约机制,更加重视信息的反馈,加强监督。一些高校由于专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缺乏,监督机制严重不到位,财务、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间工作联系缺乏,多部门共同治理和协同监控的作用尚未得以显现,作用还没有应有的发挥。没有达到凡事有人负责、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监督的要求。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在这方面的作用没有引起重视,非常容易出现暗箱操作和违规行为的产生。而且,信息反馈的不畅通,纠错机制没有形成,如此以来,高校财务腐败现象不可避免。

(3)财务管理的执行机制。人们往往认为只要拥有良好而完善的制度就可以减少违规现象的发生,这是不全面的,制度的执行困难一直是我国法治进程中的一大难题,现实中还存在制度陷阱,对权力的监督很难,只有制度切中要害,执行畅通才是良好的制度。一些高校的财务制度不可谓不完善,但是仍然会出现财务腐败,原因在于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制度成为摆设,外行领导内行、外行管理内行,人治高于法治。一般来讲,高校领导掌握院校人、财、物等方面的管理权力。由于缺乏有关约束机制,财务机构和人员容易产生明哲保身的思想,很难对其进行监督控制,导致高校经济责任制难以落实,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财务的机制得不到有效执行(狄旭,2010)。当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力度不够、范围不广也是高校容易出财务腐败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主体微观生态环境违纪违法行为在本质上主要是相关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变质和心理失衡,导致思想蜕化变质、心理失去平衡,理想信念丧失、法纪观念淡薄,私欲之心滋长、贪财之心膨胀,把金钱视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本来财务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掌握法律法规,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感,同时努力学习专研业务,更新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然而如前所述,在宏观社会环境影响下,一些财务管理人员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没有职业道德,为了一己私利或是一些其他的原因,钻制度的漏洞,为他人和自己捞取非法利益。

二、基于内部控制设计的高校财务腐败惩防体系设计

高校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环节,应该建立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笔者基于内部控制理论,从事前、事中、事后的角度提出建立高校财务腐败惩防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财务管理预警机制。 (1)加强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反腐败必须在教育上下功夫,解决主观因素犯错。高校要通过各项思想政治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权力腐败的消极危害性,理解和认识反腐败的深远意义,做到思想上不滑坡,增强干部的自控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财务人员应该保持自己的职业操守,认真完成财务工作,及时进行财务汇报、统计。(2)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法律制度。为了有效的解决高校财务腐败问题,就应该制定一部有效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包括校内财务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及办法、领导干部任期审批制度、各系、各部门经费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经费审批制度、各项费用开支办法、工程招投标制度、集中采购制度、收入管理办法、校内创收管理办法、校内分配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有效开展财务管理工作,遏制财务腐败。(3)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力。规范财务手续,加强费用管理,使资金管理更加科学,更加民主,增强财务收支透明度,从源头上有效预防腐败现象发生。从近几年高校查出的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看,大多涉及到人、财、物等关键部门,这与一些具体体制、机制和制度上存在的漏洞和弊端密切相关。所以高校必须在管理的各环节上查漏补缺,强化、完善责任制,使责任主体到位,形成管理工作中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避免纪检监察与主管部门之间相互勾结;同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使制度安排健全、规范与科学,力图使制度建设成为腐败分子“无法为,不能为”的坚固堤防,减少腐败机会,抑制腐败发生率。

(二)注重财务管理过程控制。(1)增加财务信息透明度,定期清查财产。在纪检、监察部门内部,以“财务机构惩治和预防腐败专项检查”的名义进行立案,以年度或半年度对财务机构反腐败情况进行自查和抽查(史伟民,2008)。确定财产清查具体措施以及奖惩制度等,以便财产清查时有章可循,及时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清查财产能够约束领导人对学校资金的挪用、私吞、截留。(2)制定内部审计制度,定期进行财务审计工作。对会计资料和档案进行定期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活动中的错误和弊端,完善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高校审计部门应深入了解学校内部工作情况,结合学校实际从规划制定、经费投入、项目融资到招生就业、教学科研等具体方面的进行内部控制。(3)进行财务预算,严格财务审批。合理进行财务预算能够有效的控制收支,保障资金的正确使用。严格地对财务申报进行调查审批,注重财务的使用状况,杜绝财务腐败。从学校的整体管理框架来说,进行财务预算能对学校资金的使用起到规范作用。(4)加强财务管理监管机制。首先,明确监督对象。即监督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拥有财务审批权的领导,以及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其次,监督方式的多元化。一是强化专业监督部门的监督能力,发挥纪检部门的主导作用;二是强化内部监督,实行部门与部门,个人与个人只见到相互监督;三是发挥民主监督,公开财务信息,使群众、舆论对财务进行监督。

(三)建立责任追究机制。责任追究是指领导干部在管辖范围内发生了重大问题,虽然自己不是直接当事人,但因负有领导责任,就要受到追究。高校财务腐败是高校现今需要防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为了惩罚当事人,告诫后人,高校应该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一是建立责任机制,就是明确责任对象,在高校中各个领导应该明确划分权责。在出现重大问题后,根据所划分的权责,对其责任进行评定。二是建立严谨的追究制度,就是事后进行惩罚。当个人和群体对学校经济造成严重损害时,学校可以依照制度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可将其移交法律机关进行法律制裁。在这整个过程中,应当做到实事求是,有责必问,有过必究。

三、结论

我国高等教育经历着深度改革和巨大发展时期,对高校财务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多年来,我国高校财务腐败事件屡屡发生,其中原因,既有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有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环境的不完善,更有财务管理人员个人私欲的极度膨胀。这对高校财务管理是一个严重的冲击,高校财务反腐工作刻不容缓,防范于未然的意识要时刻保持。因此,从事前、事中、事后的角度构建内部控制制度,完善高校财务腐败惩防体系对于治理高校财务腐败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龙、王骚著:《政府经济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王宜勤:《对高校近年易发、多发腐败问题的思考》,《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2期。

[3]李美端:《对高校财务监管问题的思考》,《经济师》2007年第10期。

[4]平光英、张拴刚:《高校腐败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5]狄旭:《新时期加强高校财务监督的思考》,《当代经济》2010年第2期。

[6]陈修辉:《高校违纪违法行为的产生原因与防治对策》,《三明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

[7]宁华强:《内部控制理论在反腐败制度创新中的运用》,《学习月刊》2011年第1期。

[8]黄春萍、代利平:《高校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财会通讯》2011年第8期。

[9]屈向宇:《加强高校财务监督的探讨》,《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10]史伟民:《关于构建高校财务机构腐败惩防体系的工作思路》,《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第5期。

[本文系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高校财务领域腐败惩防体系建设研究”(编号:11SKP02)、重庆文理学院校级科研立项项目“防范高校国有资产流失的治理模式探索”(编号:Y2010ZC3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西部新建本科院校融资风险防范研究”(编号:12YJC88009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辑刘姗)

哲学问题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从“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方法论出发,探索绩效改善问题。尝试提出基于“问题”的绩效改善的一般性增长模式,并类比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提出解决简单绩效问题的“三维模型”以及处理复杂绩效问题的一般框架。

关键词 问题导向;绩效改善;增长模式;绩效问题的三维模型;综合集成法;软系统方法论

1 研究背景

绩效改善的意义和价值 曾任国际绩效改进协会主席的斯托洛维奇和教学技术与绩效技术专家吉普斯认为:绩效技术是通过确定绩效差距和设计低成本、高效率的干预措施,来达到获得所期望的成效的目的。教育技术学中的绩效改善旨在创设一个使教学绩效达到设计者所期望的、最优化的效果。绩效技术是教育技術应用领域的一个新的扩展,面向企业人员培训的绩效技术日益被重视起来。西尔斯和里奇等在1999年为《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一书的中文版作序时,对教育技术的未来发展做了一下预言:教育技术实践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其焦点在于面向绩效的提高,而不是传统的教学设计[1]。在AECT’05定义中对教育技术的界定也引进了“提高绩效”的概念。对于从事教育技术工作的人来说,掌握和学会如何改善绩效的方法技巧有利于教育技术的学科发展,也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学习者提高其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习者如何分析关键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合理地改善绩效,达到最优化的能力。

关于绩效问题,从历史学角度看,它主要起源于程序教学和教学系统设计,以后,认知科学、信息技术、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理论与实践等又将绩效技术的研究推向深入。绩效改善的问题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事业单位、企业机关、服务部门等,都存在绩效问题(学习绩效、工作绩效等),因此,绩效改善在各个行业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绩效改善能更好地实现学习者或其他从业者的预期目标,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最大程度地达到人们期望的标准。

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关于绩效改善,前人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模式,可谓是琳琅满目,如卓越绩效模式、精益六西格玛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绩效改善的方式也呈现出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了更高效地达到预期目标,可以预计还会出现更多新的绩效改善的模式,这也将导致使用者在选择绩效改善模式时产生困难,到底什么模式才是适合自己的呢?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从基于问题解决的科学技术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出发,尝试提出一个以教育技术中的绩效问题为导向的绩效改善的一般模式,以使教育技术中绩效改善的从业者能够达成共识,形成一个绩效改善的新范式,用以统一、指导和规范教育技术绩效改善人员的思考模式。

2 问题解决的哲学观点

“问题学”理论已经引起了不少哲学家们的关注和思考,“问题”在认识过程中,尤其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及其相关问题上的作用和地位显得相当重要。而在众多的哲学家中,杜威和波普尔对于“问题学”的观点尤为精辟,他们的思考成果也为人们探索和构建“问题学”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

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学派哲学家杜威在他的《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将生活看作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他认为生活本身就表现为从问题到问题的一系列问题求解的过程。他在“情境逻辑”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五步法”,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是从他们面临不令人满意的境况(困难、问题、疑惑)开始的,探索的目的是要获得某种摆脱困境(解决问题)的一个“解答式”,以使人能从不符合人意的境况向着符合人意的境况转变。而“问题”不但是认识过程得以启动的动力和源泉,整个认识过程就表现出从问题到问题的一系列问题求解的过程。在人的思维活动中,正是“问题”规定了思维的目的并控制思维过程的方向。波普尔对“问题”理论的研究是与他的“三个世界”的理论和进化认识论紧密联系起来的。他强调“科学始于问题”,提出了从问题到问题的知识增长模式:

P1→TT→EE→P2……(1)

其中,P代表问题,TT代表试探性理论,EE代表尝试或排除错误。这里的问题P2不同于问题P1,它是为了消除对P?的尝试性理论解决(TT)的错误(EE)而产生的新问题[2]。

科学家们认为科学问题推动科学研究、指导科学研究;科学问题的深入就是研究的深入;解决科学问题需要的方法、策略推动了科学方法的选择与发明;科学的发展史,就是它所研究的问题发展的历史,是科学问题不断展开和深入的历史;科学问题的解决导致了科研评价。科学是这样,工程技术也是如此[2],解决教育技术学中的绩效问题同样如此。绩效改善的研究可以认为是从绩效改善问题入手的;绩效改善问题推动并指导着绩效改善研究的发展;绩效改善的历史即绩效改善问题不断解决和深化的历史。

3 绩效改善的问题及其动力

林定夷教授受杜威和波普尔两位哲学家对问题理论思考的启发,对“问题”的定义有了自己的思索和研究。他把“问题”定义为:某个给定的智能活动过程的当前状态与智能主体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2]。以此类推,可以给绩效改善进行类似的初步定义,即绩效改善问题就是在绩效改善过程中当前达到的绩效状态与所期望达到的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寻找绩效改善问题的方法通常是内部需要分析法、外部需要分析法和内外结合法。绩效改善的问题是绩效改善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在整个绩效改善过程中具有导向、控制、激励、中介、测度等重要功能[3]。

绩效技术作为一个研究和实践领域,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至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从绩效技术的发展历史角度看,绩效技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想是在程序教学运动中萌芽出来的,绩效技术领域的先驱与专业组织也是在程序教学运动中形成的。1962年建立的全美程序教学协会(NSPI)是绩效技术演进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该协会被视为绩效技术研究领域最初的专业协会,它标志着绩效技术开始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除了程序教学以外,教学系统设计也为绩效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20世纪70年代,受加涅的任务分析、哈里斯的前段分析和考夫曼的需求分析等思想的影响,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不断深化,并广泛用于企业、军事部门的培训。研究人员也认识到培训不能解决组织中的所有绩效问题,人员的选择、任务、动机、环境因素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不考虑绩效问题,那么教育和培训手段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进入20世纪80年代,绩效技术的研究范围有所发展,绩效技术模型、绩效管理、绩效评价等问题都促进绩效技术理论体系的构建。到1995年,NSPI更名为国际绩效改进协会(ISPI),这标志着美国绩效技术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中国,对绩效技术的了解与引进是直接源于美国的。上海新闻传播学院张祖忻教授是最早的一批“介绍人”。1996年,张教授在《华东科技》发表的《企业绩效技术分析》一文中介绍了绩效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情况,随后逐渐引起了教育技术界专业人员的关注[4]。在随后的2005年,他又编著了《绩效技术概论》等书籍来进一步说明绩效技术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当然还有其他学者对绩效改进问题提出了很多说法,如梁林梅博士在《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一书中发表了她的观点。

随着绩效改善问题的推动与发展,为了提高效率,最大程度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标准,类似于六西格玛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和精益生产等绩效改善模型也不断地涌现出来[5]。在绩效技术模型中最具代表的三个模型是Byron Stock & Associate模型(即BSA模型)、Branson模型和ISPI的HPT模型[6]。而且有理由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绩效改善问题的进一步推动下,还会发展出更多的绩效改善模型。类比波普尔基于“問题”的科学增长模式,不难想出,基于“问题”的绩效改善的一般性增长模式可以表达为:

PP1→PD1→EE1→PP2→PD2→EE2→PP3……(2)

其中,PP代表绩效改善问题,PD1、PD2依次代表解决相应绩效改善问题PP1、PP2的绩效改善理论、方法和模式,而EE代表对相应的绩效改善理论、方法和模式的评价。

4 绩效问题分类及其特征

不同的范畴对问题的分类有所不同。例如,基于问题的科学哲学和认知心理学将问题分为良构问题和非良构问题两大类[7]。系统科学则将问题分为硬系统和软系统两大类[8]。良构问题与硬系统的实质就是简单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简单问题能被明确界定,其目标可以清晰地阐明,存在着唯一解,问题解决的方法策略是已知的、确定的,人们一般采用优化的范式。非良构问题和软系统问题的实质就是复杂问题。对于复杂问题,人们难以对其进行明确的界定,甚至就不可能对其进行完全明确的界定,要清晰地阐明其目标也是困难重重或不大可能。它不存在唯一解,方法策略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不能完全彻底地解决复杂性问题,只能采用学习的范式,对问题进行最大程度的改善。关于绩效问题而言,影响绩效改善的因素有很多,个人的自身素质(包括专业能力、价值观、责任心、合作意识等)的差异,团队协作能力的高低,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变化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绩效的改善,这么多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也使得绩效改善存在复杂多变的特性。因此,绩效问题一般是复杂问题,也可以说成是非良构问题或软系统问题。在解决绩效问题的过程中,只能不断地对其加以改善,不断提高绩效水平,达到预想的绩效目标。

绩效技术可以认为是以绩效问题为导向的或目标导向的,它从问题出发,根据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对绩效改善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

5 解决以问题为导向的绩效问题的一般模式

目前,解决问题要数系统工程方法论最具代表性。系统科学把系统分为硬系统(简单系统)和软系统(复杂系统),依次的解决方法也分为硬系统方法(以霍尔系统工程模型为代表)和软系统方法(切克兰特软系统方法等复杂性问题解决的方法)[9]。笔者发现,杜威和波普尔关于问题解决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思想与系统工程方法的思维程序是高度一致的,系统工程方法只是将他们的思想具体化了[8]。

笔者认为,绩效问题也分为硬系统问题(即简单问题、良构问题)和软系统问题(即复杂问题、非良构问题)。大多数的绩效问题一般都是复杂的问题,简单的绩效问题为数不多。

简单绩效问题解决的一般模式 对于硬系统的绩效问题,其问题能被明确界定,目标也能清晰阐明,存在唯一解。可类比霍尔系统工程模型即“霍尔三维模型”,尝试推出解决简单绩效问题的“三维模型”(图1)[10]。

如图1所示,在绩效问题的三维模型中,知识维是绩效问题解决所涉及到的基础理论知识[1,11]。这些学科对绩效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影响。时间维即ADDIE模式(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12]。逻辑维就是绩效问题解决的一般模式:提出绩效问题;阐明解决问题的目标;制定绩效问题解决策略;实施绩效问题解决的方案和对绩效问题的解决做出评价。

复杂绩效问题解决的一般模式 对于复杂的绩效问题,其问题很难被明确界定,要清晰地阐明其目标也很困难。它不同于硬系统的绩效问题,不存在唯一解,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也是复杂多样、层出不穷的。处理这一类复杂的绩效问题,需采用软系统方法。软系统方法虽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优化问题,使问题得到最优解,改善问题。对于面对复杂问题解决的绩效改善智能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可采用“综合集成法”。综合集成方法采取从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研究路线,从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把宏观和微观研究统一起来,最终是从整体上研究和解决问题[13]。

6 总结

本论文在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技术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探讨了绩效解决与问题导向的相关问题,并得出以下结论。

1)文章从波普尔问题导向的科技哲学方法论出发,发现杜威和波普尔关于问题解决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思想与系统工程方法的思维程序是高度一致的,从而将这一套以问题为导向来解决问题的哲学思维运用到绩效改善过程中。

2)笔者对绩效改善问题给出了一般性的界定,对其进行了分类,并且分析了绩效问题在改善绩效活动中所起的功能。

3)本研究在对波普尔的科学知识增长模式的研究分析中,发现了绩效改善的增长模式与其有着惊人相似之处,通过类比,笔者尝试提出了基于“问题”的绩效改善的一般性增长模式,见表达式(2)。

4)在探索解决简单绩效问题时,以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为基础,通过类比,笔者提出了解决简单绩效问题的三维模型(图1),并提出可以采用“综合集成法”来设计、开发、应用绩效智能系统;用软系统方法论来处理一般性的复杂的绩效问题。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84-287.

[2]林定夷.科学哲学: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方法论导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3]张掌然.问题的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4]尹睿,梁贵媛.近十年中美绩效技术研究的历史回顾和发展比较[J].中国远程教育,2008(6):17-22.

[5]刘素婷,董敏.六西格玛及与其他绩效改进工具的比较[J].南京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09(5).

[6]林涛,马宁,林君芬,等.关于绩效技术的模型评述[J].中国电化教育,2004(11):12-14.

[7]彭聃龄,等.认知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

[8]林定夷.问题与科学研究:问题学之探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9]苗东升.系统科学大学讲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0]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1]马宁,林君芬,林涛,等.绩效技术的理论渊源与研究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04(10):6-7.

[12]李龙.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9.

[13]于景元,周晓纪.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的实现和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22(10):26-32.

哲学问题论文范文第3篇

一、概念范畴研究问题意识及优劣分析

概念范畴研究是对词汇进行研究的方法, 特定的概念表示指定的哲学问题, 是对哲学系统建构的科学定位。就问题意识研究, 中国千年哲学研究衍生出大量词汇, 包括“气、道、理、心”等, 均是哲学概念范畴核心。此研究方法直观展现了哲学问题内部情况, 摒弃了哲学研究, 将概念作为核心研究内容, 这是对哲学进行基本问题研究的方法。将概念范畴作为解析哲学体系重要工具, 保障了哲学体系的相应性, 但存在意识问题不明确、体系建构力不足等问题。概念范畴主要研究文字, 但文字承载了表意、表内两种功能, 可作为概念问题而存在。研究将其作为提出问题的概念, 其重点在于问题本身, 并非概念词汇。应用概念研究哲学问题, 本身便具有角色附带功能, 无法轻易锁定研究内容, 很多哲学问题无法在概念范畴中理清[1]。

就体系建构而言, 个别主张回应问题而产生, 孟子性善论哲学思想所蕴含的内容极易理清, 多维度构建哲学研究体系。若应用概念范畴解析, 则会出现系统性、体系性不足问题, 概念意识不明确, 无法建立完善的范畴逻辑结构。中国哲学家将特定概念作为立场, 其中包括“理学家”、“心学家”等, 将概念作为主张存在一定的落实困境, 受众极易通过概念范畴对主张进行论断、批判。

二、哲学基本问题研究方法问题概述

(一) 架构功能之差异问题

哲学研究必然具备独立的思考脉络, 使其能够形成体系。哲学研究是在体系形成之后, 使其具备概念范畴, 其中包括伦理学、知识论、唯物主义等, 而不是首先应用概念范畴作为解释框架。西方将哲学体系中的问题意识进行分类, 无法应用解释体系研究基本问题。应用解释体系要尽可能涉及哲学问题, 实现对各架构的相互推演, 中国哲学尽可能的应用更多的解释架构, 与西方的分类有所差别, 甚至在推演关系上也存在不同。中国哲学三大家为儒家、佛家、道家, 并在数千年的发展中逐渐衍生出新的学派, 各学派理论存在一定联系, 新的观点是在哲学家坚持自身立场解决问题过程中而形成的, 中国哲学基本问题, 大都在解释结构之中[2]。

(二) 研究限制及转化问题

西方哲学基本问题、使用经验对中国哲学基本问题研究造成一定影响。在中国哲学探讨之中, 实践哲学问题深深融合在一起, 具备特殊性。中国形而上哲学具备实践、实证特点, 冯友兰先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理学思维, 构建新的形而上哲学体系, 但遭到学术批判, 其他学者认为其缺乏中国哲学特征。形而上学研究如何使中西方哲学出现区分, 并可以沟通中西方, 是哲学研究亟需解决的问题。就知识论而言, 西方哲学分为理性主义、经验主义, 应用知识论讨论中国哲学基本问题, 具有适应性。知识论作为独立的哲学解释体系, 在诠释我国哲学基本问题时极易衍生出另一个问题。当前中国哲学研究内容, 重点在于理解与诠释, 通过建构一个具有当代特征的解释架构, 可规避基本问题影响。

(三) 学派与实践性格问题

中国哲学基本问题理论有两大特点, 分别为学派性格与实践性格。儒释道三家在哲学源头上具有联系, 但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不同学派经常性发生体系争辩, 应用解释体系理清学派争议, 能够消除差异。实践性格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上得到了深刻体现, 由于很多哲学性格缺乏实践要素, 致使其存在一定问题。概念范畴研究是处理实践性格的重要路径, 也是完善解释架构的重要方法。

(四) 思辨哲学研究意义

思辨哲学在很多学派中无法被充分展现, 如何构建中国哲学解释架构, 使其具备中国实践哲学特征, 是哲学研究领域的主要内容。问题意识研究必然要细致区分中西方思辨形态不同, 把握好哲学解释体系中客观性与主观性, 提高哲学问题的适应性。实践哲学与思辨哲学融合是马哲理念的基本内容, 也是哲学研究的创新发展, 此类哲学使用必须具备问题意识。

三、基本哲学问题与概念范畴融合发展

(一) 脉络属性区分

从概念范畴切入研究中国哲学基本问题, 应注意研究方法的创新应用, 做好哲学研究理解工作。综合概念范畴论述, 语句脉络一定要清晰、属性一定要全面, 其中需包括问题属性、主张属性。在人性论哲学研究中, 性本善是问题、仁义礼智是材料、主张是性善论。解释体系中包括问题、材料、主张, 应用概念范畴应首先研究解释体系中的上述问题。在不同的哲学理念之中, 同样可能会出现相同的问题, 主张在不同哲学理念中均具有适应性, 荀子性恶论中同样将性概念作为主张。概念范畴作为材料存在, 哲学问题才不会明显。就哲学基本问题模式研究, 实践哲学、思辨哲学中, 均通过命题方式表达哲学观点, 通过命题方式定位问题, 则会使概念文本分析更加清晰, 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极易弄清楚, 这样才能形成更加科学、完善的基本哲学解释体系。将概念范畴应用到主张与问题之中, 也有可能会造成理论混淆, 将其用于分析哲学讨论的基本问题, 才能更加准确表达概念范畴中的表意功能[3]。

(二) 意义类型区分

就意义类型而言, 概念范畴被赋予的功能是复杂多样的, 通过概念类型区分方式, 可理清其在不同哲学体系中表现的价值, 使研究人员能够更准确理解文本。参照问题意识区分概念范畴, 将其划分为具化表象、抽象价值、类项三个层面。类项是指种类概念, 结合中国哲学研究的不同方向, 谈哲学中的人、鬼、神、修罗、精气、阴阳、法界等。抽象价值是指哲学主张中的仁、义、礼、智、无为、苦、空等。表象为体用、有无、本末等。应用概念范畴讨论哲学基本问题, 其在哲学问题研究中承担核心材料的重要作用, 可加深受众对概念的理解。

(三) 学派差异区分

不同学派之间的概念范畴存在明显不同, 通过学派区分方法, 探讨概念范畴中所展现的共同问题与不同问题, 分析学派之间的共性与异性。在谈论关于界、宇宙等尚未得到实证的哲学观念时, 学派之间无法共用一个体系, 道家思想与佛家思想在对鬼神的看法上, 存在很大的差异, 超越性经验在哲学理念中只能用于想象、思考, 无法共用。就经验现象而言, 学派之间就某一现象发表哲学观点时, 可共用一个概念范畴讨论不同的观念。中国哲学中的价值意识, 在不同学派之间也无法共用, 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特征表现, 即使不同学派共用了相同的概念, 但意指也可能有所不同。

概念范畴研究方法在相同体系之中, 可能会展示不同的含义, 就学派系统进行区分, 对基本问题进行探讨, 才能够明确学派哲学概念的意指, 使其不至于发生混乱。

(四) 基本问题区分

哲学家、学者对同一概念进行讨论时, 哲学问题讨论方向十分丰富, 具有抽象价值的概念问题, 类项讨论内容也会明显不同。概念主要表示文本意义, 与文本脉络方向存在内在关系, 研究脉络中的问题意识, 就是在研究概念的哲学主张与哲学思想。概念无法独立于文本之外, 以文本为基础研究问题, 理解主张, 是优化概念范畴系统的重要手段。

哲学中“道”的概念比较广泛, 其在本体论、境界论等哲学思想中, 均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将“道”的意见置于不同的哲学问题中, 可以不去争论概念性质, 而是要分析其背后所要表达的含义。

综合系统性的研究方法, 将概念范畴与哲学问题进行研究, 能够通过文本脉络, 准确、清晰的表现主张, 定位哲学基本问题。

四、结论

学者应用概念范畴研究哲学问题, 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 但此项工作仍需继续, 使其能够具备更加完善的理论特质。研究中国基本哲学问题, 就是找到哲学现代化、国际化出路, 使哲学研究具备问题。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 应用概念范畴研究方法, 提高哲学研究系统性具有可行性, 也是促进哲学研究发展的重要关键。

摘要:概念范畴是比较常用的哲学研究方法, 中国实践哲学为思辨哲学、以问题意识促进哲学研究成果。应用概念范畴研究方法, 存在问题意识不足、体系建构缺失等问题, 通过基本哲学问题研究, 能够取得更加具有创造价值的成果。本文通过分析概念范畴中的哲学意识, 探讨了中国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方法, 并对两者进行了融合探讨, 丰富了哲学研究内容。

关键词:哲学问题,概念范畴,价值系统,解释架构

参考文献

[1] 张慧敏.中国文化“工具理性”的再发现——张再林对中国哲学研究的新拓展[J].社会科学论坛, 2018 (06) :104-112.

[2] 张汝伦.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四十年来西方哲学研究的反思与前瞻[J].哲学动态, 2018 (09) :5-12.

哲学问题论文范文第4篇

一、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对自身文化建设不够重视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曾说过:国家的强盛在于经济, 经济繁荣在于企业, 企业兴旺在于经营管理, 而经营管理在于文化。任何一个企业的长期发展都需要有属于该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点和推动力。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的调查, 世界上排名在前一百位的企业中, 有91.4%的企业领导者都高度重视自己企业的文化建设。具体这些企业都拥有自己核心的文化价值。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15年调查中发现:当前我国企业中能明确自身企业的核心的文化价值, 较好的推行自身文化建设的企业仅有13.8%。由此可见, 当前我国企业对自身文化建设还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一方面, 企业的高层决策者认为企业关键是有利润, 至于企业文化则是无关痛痒的, 根本没有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管理战略、经营战略等一道纳入重点考虑的范围, 更加需要值得指出的是企业的领导者没有从企业管理哲学的角度去认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 企业员工对于所在企业的文化建设关心程度不够。员工往往只注重自己完成岗位工作的质量和企业的效益, 但是很少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去关注企业文化建设。

(二) 企业文化建设特色有待凝练

企业文化是企业自身形成的品牌价值、传承理念、理想追求、道德准则等企业的综合体。这就意味着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富有自己在独特底色, 具备鲜明特点。

缺乏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时软弱无力在。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 存在着模仿过、创新不足等问题。求实、奋斗、团结、创新等高频应用词汇随处可见于多数企业在口号中。即便这些理念是多数企业共同提倡的, 但家家照搬, 人人照做就变得毫无意义。这种现象在背后恰恰反映企业文化不被重视。网络经济一日千里, 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要有效应对挑战, 企业就应在市场品牌、价值导向、社会影响等无形资产上深挖潜力, 形成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当一个企业的文化独特性得到彰显后, 它就能从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获得竞争优势。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这为我们打造自己优秀的企业文化名片提供丰富素材。我们应加以利用, 而不是将“外国成品”“拿来就用”。

(三) 企业文化操作形式化

企业文化建设在实际操作层面上“走马观花”“水过鸭背”问题严重。企业高管对企业文化建设作用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没有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市场营销、生产运作、财务管理一起摆在同等重要位置看待。把企业文化建设视作是企业可有可无的事情。更加免谈建设的持久性。员工和管理人员对企业文化的内涵理解各不相同, 无法形成共识, 企业文化建设无法形成合力。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某些企业只是一味地在视觉识别上下功夫, 忽视企业文化的内涵建设, 结果造成“外表光鲜”“内里难看”,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远离“走过场”的误区。

二、问题形成的原因

当前, 我国企业在自身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其多方面的原因,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对企业文化的作用了解不足

针对企业对自身文化建设不够重视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内部对自身文化的重要作用了解不足。特别是企业的领导者对企业文化的作用认识不够。根据前面所述的企业文化的定义, 笔者认为企业文化从整体上讲具有激励力、稳定力和潜力的作用。而在实际中, 较多的企业并不了解企业文化在生产经营、整合、挖掘自身潜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些企业甚至认为企业文化是“花瓶装饰”, 有者锦上添花, 没则无伤大雅。形成这些错误观念归根到底是对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缺乏正确认识。

(二) 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要充分科学的理解事物必须要弄清它的概念, 弄清楚概念的内涵和实质是进行推理、判断等形式逻辑活动的前提条件。企业文化这个名词, 对于许多人理解起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把在企业内部开展在各种文体活动, 如唱歌、跳舞等工会活动与企业文化画等号;有人将企业形象设计变成企业文化建设在全部;还有直接把企业文化变成企业员工的思想教育。

我们必须明确:企业文化不是企业与文化的简单相加, 更不是企业家与文化人的联谊会。企业文化作为独特的一个概念, 具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

企业文化蕴含着企业在价值追求和人文情怀。并不是大多数人认为就是企业文化。缺乏个性引导和文化内涵, 将会使气氛压抑、教条盛行, 对企业文化的建设百害而无一利。再者, 我国企业家素有实业报国, 强调经世致用。这一点是值学习和肯定的。但如果企业忽视自身实际, 盲目地铺摊子、喊口号、随大流, 就会把企业文化建设变成企业的“大跃进”。

(三) 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创新型理念

目前在国外, 由于理论研究的基础深厚, 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工具和方法已经相当完善, 比如价值观的测量工具、价值观的考核方法等。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国内“研究”企业文化的大多是没做过企业的。这些人看了一些书, 到几家企业调研过, 就自诩为企业文化专家, 堆砌一些杂乱无章的理论, 将企业文化体系搞得面目全非, 将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理念、企业宗旨以及几乎无所不包的理念全部囊括进去。摊开书市上有关企业文化的书籍, 一是书与书之间几乎一样;二是现在书的内容与20世纪90年代出的书几乎雷同;三是自己都难圆其说。总之, 根本不能用于指导企业实践。

以上这些现象表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缺少自主创新型理念的推动、思想僵化、照搬照抄严重。

一定程度上, 国内企业文化理论滞后于实践和落后于国外, 缺少创新型理念, 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 符合自身发展情况的企业文化, 是制约国内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 必须尽快解决。

摘要:针对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企业不够重视、缺乏自身特色和操作形式化等问题, 从哲学思维的角度分析其形成成因包括:对企业文化作用了解不足、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和缺乏创新理念。这些认识对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哲学思维,企业文化,成因分析

参考文献

[1] 钱根树.马列主义哲学著作选读[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

[2] 刘国建, 朱静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

[3]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5.

[4] A.Diler.Enterprise’s Culture[M].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1.

[5] 石伟.组织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6] 王积俭.管理学原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

[7] 黎红雷.儒家管理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哲学问题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发表于1997—2019年274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领域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领域的总体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研究发现,该领域总体发展趋势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虽然近两年该领域发文量略有下降,但是文献被引频次依然较高。研究热点上,“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教学”“高校”“教学改革”“套路”为研究结构中的网络核心;研究前沿则体现为人文主义视角中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价值重塑和现实需求的平衡;未来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研究可从文化价值、现实需求和教学趣味等方面,以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特点为中心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热点;CiteSpace;知识图谱

Key words: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teaching; research hotspots; CiteSpace; knowledge map

收稿日期:2020-04-03

基金項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武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体系研究”(18BTY128)。

作者简介:王 菘(1996- ),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族传统体育、休闲体育研究。

通讯作者:石振国(1971- ),男,副教授,主要从事休闲体育研究。  自1997年民族传统体育学被正式单独设为体育学下设的二级学科,其体系的构建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特别是随着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愈加成熟,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愈加丰富,合理借助分析工具对该领域已有研究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有助于后续研究对该领域主要矛盾的把握。

已有研究成果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研究多聚集在理论构建与应用探索方面,综述回顾类文章较少,且多采用文献阅读方式进行归纳,往往跟随上位概念“教育与学科”方面的研究或作为特定需要而出现。比如齐静[1](2017)从学校体育视角,对开展现状、学生态度、教学效果、归类理论四个方面进行文献评述;杨建营[2](2015)等以浙江工业大学武术选项课教改反思为落脚点,对武术教学近20年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改革方向的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因此,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趋势和热点,系统了解其发展脉络,弥补了先前定量综述类研究缺乏的不足,清晰呈现当下研究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长效发展尤为必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得到更精确的检索结果,本研究以“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为主题词,并含“教学、课程、课堂、教师、教材”为关键词的思路设置检索式进行专业检索,期刊来源类别为CSSCI,剔除“会议”“通知”“与主题无关文献”得到1997—2019年共274篇文献,然后将文献检索出的数据以“Reworks”格式导出,使其符合Citespace软件的处理格式,下载数据时间为2020年3月5日。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计量法:从总体上分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2)知识图谱:运用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软件的共现分析、关键词突变分析和时间趋势分析等功能,绘制知识图谱,更动态与直观地呈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的演化路径与主要热点。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研究总体趋势分析

一个领域的阶段性发文量隐含着那个时期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以此推算出特定时期的研究动态与学术热点。人们对待新鲜事物的态度往往是经历探索、观望、狂热再回归理智的过程,我国学术界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探讨也符合这一逻辑。从1997—2019年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发文量变化趋势来看可分为四个时期(见图1)。

2.1.1 探索期(1998—2003)

1998—2003年发文量虽始终保持在个位数,但已有崭露头角之势。自1997年民族传统体育学在武术学的基础上被正式确立为一门学科开始[3],相关武术教学模式、教法、内容策略等初探式研究相继出现,这一时期可称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的探索期。

2.1.2 观望期(2003—2012)

2003—2012年间总体浮动比较大,出现上升后又回落的特殊趋势,其原因主要可归结为外部环境和内部规律两个因素。

外部影响。2004年教育部颁布武术教学指导纲要,第一次从中央层面提出武术教育改革思想;2006年国家颁布多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百项,极大地增强了学界对民族传统体育在各领域应用的重视;2008—2010年我国圆满申奥、办奥给体育事业带来了巨大发展红利,在此阶段体育领域各方面研究均得到高速发展。

内部规律。在这一阶段,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教育视角”“文化传承视角”“训练与人体视角”三大视角中,也开始融入一些新的元素进行教学探讨。但由于该阶段仍处于发展初期,学者在火熱探讨的同时,仍然需要时间观望,这可能是导致2011年前后出现期刊载文量暂时下降的原因,这一时期可称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的观望期。

2.1.3 狂热期(2012—2017)

2012—2017年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领域的年发文量出现峰值。经过前期研究的积淀与观望,加之武术申奥失败、国家对民族传统体育后备人才明确质量要求,学者的研究热情被大大激发。这一阶段学者们的研究更加细化,结合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发展现状,在回顾与审视的同时寻找问题与改革路径。秦立凯[4](2013)等指出以往的教学思想没有体现体育传统文化特色,教学方法上割裂了文化多元整体性,进而提出建构技术和文化并重的教学模式;刘文武[5](2015)等提出,武术教育的定位和载体、内容和需求的错位是武术课程边缘化的重要原因,进而提出改革操返拳、保障师资、优化师资结构等发展策略。在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文献呈现数量多、质量高的特征,这一时期可称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的狂热期。

2.1.4 冷静期(2017—2019)

2017—2019年文献数量虽有波动,甚至呈现下降趋势,但从图2可见,文献的被引频次在逐年上升,说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依然是众多学者的关注焦点。这一阶段文献数量平稳,关注点集中在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价值嬗变与发展路径上,这一时期可称为冷静期。

2.2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热点分析

热点分析有助于某一领域内研究动态与未来趋势的把握。由于关键词是学者对文章内容的精炼,因此研究领域中的高频关键词可作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6]。通过关键词聚类和共词软件分析,得到图3聚类时间线图谱:

2.2.1 研究结构热点

根据1997—2019年关键词共现图谱与高频词统计可见,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在研究结构上主要有五大热点较为突出:

聚类1标签词为“民族传统体育”,初现时间为2004年,并贯穿截选时段始终。相关研究主要针对于结合学校教学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适当开发和应用。

聚类2标签词为“武术教学”,1998年初现,在整个研究时段都取得了较高关注。该标签突出了武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正确认知和健康人格培养,强调教学过程中施以文化关注。

聚类5标签词为“高校”,2000年初现,中心度为0.14,相关研究以技理实践和干预效果为主,聚焦于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主阵地的高校专业人才培养。

聚类7标签词为“教学改革”,初现时间为2008年,主要基于过去20年间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实践的经验教训,分析教学改革体系的建设成效,并指明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聚类8标签词为“套路”,1998年初现,并于2000年后主要以“武术套路”出现。主要探究在轻套路、强应用的改革背景下,武术套路技击性、文化性与方法性共同发展的持续优化过程。

2.2.2 研究内容热点

结合图3与表1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内容进行分析。1997年以来,学界主要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对该领域展开探讨。

例如在教学模式上,吴明冬[7](2017)等充分肯定了“一校一拳”教改模式的价值取向,提出要进一步加强课程开发规划,建立交流评价机制。康戈武[8]等(2014)通过对武术段位制教学指导方案的研究,对该教学模式的具体展开进行了实验性探讨。

对教学方法上的研究多集中在1998—2017年之间,近两年热度稍减。在这近20年间,学者从理论基础和实践反馈两方面检验了强化教学法[9]、莫斯顿互惠分组法[10]、多功能组合式教法[11]和“功套用”一体化教学法[12]等具体教学方法,对新时期的教改评估提供助益。

从教学内容来看,既有项目技理的深入研究,也有思想高度的整体审视。例如,李刚[13](2001)等对讲解、演练动作攻防含义的教学效果作了比较性研究,并通过生理和心理角度的双向探讨,指出此项内容安排在套路教学中存在优越性和可行性。张继生等(2017)运用现象学方式,以具身认知视角提出现代武术教学呈现出“生命性、具身性、身心统一性”[14]的具身意蕴。

2.2.3 研究方法热点

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实践性和传承性较强,学界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主要以实证研究和质性研究为主。

1)以武术散打教学实证研究为例,王宏(2010)通过对比试验发现,运用反馈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15];梁亚东等(2015)提出CDIO工程理念的合作互动型教学模式[16],并在武汉体育学院进行武术散打专选课教改加以验证。

2)在质性研究中,王智慧[17](2007)分析了古今习武的基本程序及规律,提出现代武术教学中存在价值把握和系统性不足等问题。郑佳薇[18](2008)从民族学、文化学、民俗学等多视角审视珍珠球运动,详细阐释了珍珠球运动入选高校选修课的优势及可行性。可见,相关学者的研究以理论为基,以实践检验,二者的结合有力促进了这一领域理论化和实践性的共同发展。

2.3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分析

一段时间内,关键词突现即表明其受关注度突增。因此,对这类关键词的分析能够帮助揭示该领域的热点前沿和发展趋势。如图4所示,通过CiteSpace突变检测算法得出突现强度前12的关键词突现网络图谱。

由图4可以发现,“学校武术”和“武术教育”在研究时段的后期产生并延续了突现现象,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受到较大关注。历经二十余年的经验积累和理论完善,当前以武术为主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主要着眼于路径突破和价值重塑两方面。

2.3.1 路径突破

面对学生需求变化和供给错位的實际状况,王稳(2019)等提出,从供给内容、方式、形态和结构模块构建“互联网+”时代“学校武术教育供给体系新生态”[19]。高旭(2019)等编制了《中学生武术文化认同量表》,并提出可参考中学生武术文化认同的结构特征与维度含义,构建相应的教学内容与方法[20]。而刘文武[21](2019)等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当代武术课堂存在被动习练、技术“复习”缺乏丰富性等问题,强调要平衡武术发展和学生需求,增强课堂教学的文化性和趣味性。

2.3.2 价值重塑

面对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所遭遇的文化意义弱化状况,更多学者越发重视从文化价值视角审视当前出现的新问题。段丽梅[22](2018)等明确指出,“以量化指标为特征的知识中心教育使体育教育中学生越来越失去自我,成为数字表征的抽象人。在此‘刺激-反应’话语下,学校武术表现出实践性本体教育缺失的‘去中国’化异化现象”。而徐卫伟(2019)等认为,新时代太极拳课程的价值发生了嬗变,要建设多元化课程体系,挖掘太极拳课程的健康价值和文化价值[23]。潘兰芳[24](2019)等也认为,在桂西北“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中,要“跳出体育本体,内化文化精神”。

3 研究结论与展望

3.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法和知识图谱分析法,以定量研究的方式对自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确立以来的相关教学文献进行分析,在CNKI上检索到1997—2019年CSSCI发表的高度相关文献共274篇。得出以下结论:

3.1.1 发文总体趋势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经历了探索期(1998—2003),观望期(2003—2012),狂热期(2012—2017)和冷静期(2017—2019)四个阶段。虽然近两年该领域的发文量出现波动后下降态势,但根据文献共被引的分析来看,被引频次呈现逐年增加、近年稳定的特征,表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依然是一个重点研究领域。

3.1.2 研究热点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研究可从三个视角分别展开:第一,研究结构热点。通过分析图表提取出“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教学”“高校”“教学改革”“套路”五大聚类标签词,明确研究结构中的网络核心。第二,研究内容热点。将相关研究归纳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三个方面。第三,研究方法热点。发现该领域以实证研究和质性研究并重,以二者互相验证促进理论化和实践性共同发展。

3.1.3 研究前沿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前沿体现为人文主义视角中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价值重塑和现实需求的平衡。一方面,针对新科技利用和学生兴趣开发等现实需求进行大胆改革;另一方面,致力于个体和项目本身的文化价值发掘,试图从根本上挽救其文化意义弱化的颓势。

3.2 未来展望

通过本研究发现,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现有研究多以武术项目的教学改革与路径突破为主体,对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推广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认为,随着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愈发成熟,未来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研究可从文化价值、现实需求和教学趣味等方面入手,以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特点为中心,借鉴20多年来武术教学的研究经验成果,构建针对性教学理论并扎根现实困境进行改革探索,以期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呈现“多点开花,百花齐放”的格局,为我国体育强国与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贡献科研力量。

参考文献:

[1]齐静.回顾与展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研究20年[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77-80.

[2]杨建营,邱丕相.浙江工业大学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改革的反思[J].体育学刊,2015,22(5):92-97.

[3]邱丕相,楊建营,王震.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回顾与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1):12-20.

[4]秦立凯,黎小龙,赵先卿.文化传承视域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建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3):113-117.

[5]刘文武,杜杰,胡海旭.学校武术教育——定位、现状、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9):64-68.

[6]邱均平,温芳芳.近五年来图书情报学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基于13种高影响力外文源刊的计量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7(2):51-60.

[7]吴明冬,李政,张萍,等.“一校一拳”教改背景下中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7(10):145-149.

[8]康戈武,洪浩,马剑,等.《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学校教学指导方案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10):62-69.

[9]刘殿国.对武术教学采用“强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8(3):47-49.

[10]张伟霞,李群林.武术课教学中应用莫斯顿互惠分组模式初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4):83-85.

[11]艾泽秀.武术套路运动技能教学改革研究——多功能组合式教法的创新模式[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5):64-66.

[12]杨华莉,武冬.武术专项技术课“功套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J].北京体育大学,2016,39(5):79-85.

[13]李刚,李波.攻防技击性在武术套路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60-61.

[14]张继生,周惠新,谭腾飞.身体、情境、认知:武术教学的具身性及其哲学探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1):67-71.

[15]王宏.反馈教学模式在散打教学中的构建与实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4):97-100.

[16]梁亚东,崔英波,刘国立,等.基于CDIO理念的合作互动型教学模式在散打专选课教学中的构建与实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12):66-69.

[17]王智慧.传统学武程序与现实教武现象悖论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7(4):86-88.

[18]郑佳薇.珍珠球列入高校体育选修课程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8(6):106.

[19]王稳,蒋德龙,李晓华.“互联网+”时代学校武术教育供给体系构建研究——基于供给侧改革理论视角[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38(5):123-131.

[20]高旭,柴娇,孟宇.中学生武术文化认同:结构、量表及特点[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38(4):99-107.

[21]刘文武,戴国斌.武术教育改革三题:文化·兴趣·掌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8):138-147.

[22]段丽梅,戴国斌.学校武术的传承异化与教育人类学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10):139-145.

[23]徐卫伟,李英奎.新时代我国高校太极拳课程价值嬗变与发展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8(7):112-116.

[24]潘兰芳,孙庆彬,周家金,等.论桂西北“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9,36(2):207-210.

哲学问题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尼采是有史以来被人们讨论最多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的西方思想文化影响极深,而且也强烈地影响或改变了许多名人的思想及生活。本文将对尼采哲学的存在主义和超人哲学思想进行分析,探讨其对现实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尼采、信仰、超人

一、解决信仰“滑坡”

尼采早在他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就已开始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他指出在现代社会里,尽管物质财富日益增多,可是人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僵死的机械模式压抑人的个性,使人们失去自由思想的激情和创造文化的冲动,现代文化如此颓废,这是现代文明的病症,其根源是生命本能的萎缩。

我国进入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稳步实现,但是不能忽视的是西方已经经历过的那种人的异化、精神的匮乏、道德的沦丧已经初露端倪。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我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也伴随而至。对金钱的过度崇拜导致了人们道德的沦丧,对物质利益的片面追求造成了精神的空虚。人们在信仰上出现了断裂,传统的价值观念不再完全适应当前的形势,人们在精神上陷入迷茫、不知所措的状态。面对这种精神上的危机,精神文明建设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流,而如何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西方的现代化进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前车之鉴。尼采的人生哲学虽然在很多方面过于极端化,但是贯穿于他的人生哲学始终的那种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这表现在:它赋予人生以积极的意义,肯定了人生的价值;宏扬了人的主体性,提高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颂扬了人的创造精神;体现了人的自我超越性、自我完善性;他对基督教伦理、对传统道德、对理性主义的尖锐批判,是对价值重估的伟大尝试。所有这些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都不无借鉴之处。今天,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借鉴一下尼采哲学的合理成分,对于解决人们信仰上的滑坡危机,不无益处。

二、追求个性和创造力

自文艺复兴的浪潮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人们的自由、个性、人文主义也开始广泛觉醒,并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愈演愈烈。到了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社会,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甚至是当代人价值观的默认选项,我们主张每个人追求独立自主的个性,挖掘每个人的潜力,推崇民主和自由,讲究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等等。而这些思想的背后,正是18,19世纪,在西方世界这次思想转向的结果,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都是思想的主流,理性主义不再一枝独秀。欧洲的主流哲学思想开始向多元化发展,以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萨特等为代表的存在主义;以罗素、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以胡塞尔的现象学派、以边沁、密尔为代表的功利主义等等开始出现,而这些思想和理性主义思想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开始关注人类自身的情绪感受、快乐和幸福。可以说从外部自然世界,转移到了人类自身。

西方世界思想的这个转向,从关注大自然到关注人类自身,正是从叔本华和尼采开始的,叔本华看到了人悲观消极的一面,而尼采看到了人积极的一面。叔本华说,人生就是痛苦,我们似乎没办法改变,而尼采认为,生命存在无限可能,我们应该积极去改变和创造。就像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说:人最大的不自由,就是永远无法摆脱自由。自由是人这个存在,所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我们无法摆脱,人任何艰难和无助的情况下,我们都有选择的自由!而尼采想要告诉人们的是,不要盲目迷信所谓的知识或真理,不要盲从宗教或道德权威;个人一定要有创造力,根据自己的心性发现事物的本来面目。尼采生活在19世纪后半叶,正值西方文明发生转变的重要阶段,尼采哲学体现了西方文化的重要特点——追求人的个性和创造力,不断地否定前人和推陈出新。

三、尼采的超人哲学

尼采哲学思想中有超人哲学的内容,超人哲学的一个前提是“上帝死了”。谈到尼采的“上帝死了,我们理解为上帝不死,超人就无法存在,而上帝死了,人类就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尼采看来,上帝本身就是有人创造的,“是人类的作品与人造的疯狂”。基督教利用上帝和这样的奴隶道德来麻痹群众,使人们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彼岸,而尼采所要批判的正是这样的观念,他要宣告上帝的死亡,要宣扬大地的力量,要人们抛弃彼岸,把希望放在人类本身。除了上面所说的这样之外,我理解上帝和超人还有一个本质的区别,虽然上帝和超人都是一种信仰,但是,上帝是永远不可超越的,是高高在上的,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上帝是“圣化了的精神”,而超人正是不断的超越,而且超越的不是任何外在的东西,而恰恰是人类自己,这也是对人类自身的一种肯定。尼采的超人哲学的现实意义非常深远。从西方现代哲学角度分析,它给西方哲学带来颤栗,也给整个世界带来影响。

首先,尼采所说的超人中的“超”不是超级,而是超越,这个超越其实就是超人哲学一个很重要的特征,超人要超越人类,要超越自己。尼采的超人哲学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种方向,或者也可以说成是一种信仰。超越是一种永远不会停止的状态,超人也永远不会僵化,甚至可以说,超人也是一种状态,什么时候超人自我满足,停滞不前,觉得自己已經是万能的,而且不可再超越的时候,那么超人就死了,上帝就又复生了。通过看尼采的超人哲学,我们抛开外在因素可以把超越自我看做是一种人的基本属性,人永远都不能满足现状,安于现状,人的一生就应该是不断的、反复的完成对自我超越的过程。当尼采不得不停止超越的时候,他已经失去理智了,所以,有很多人都把1889年作为尼采人生的终结。同样,当我们作为人在还可以超越,而却主动停止超越的时候,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对人的属性的自杀。

其次,尼采本就是一位始终保持着生命张力的哲学家,他的批判锋芒和超越精神始终不曾消退。尼采精通语言学,喜爱音乐,具有诗人的语言和气质,这些都体现在他的哲学著作里,不难想象,他的著作永远都充满着力量和爆发力。很多人都说尼采是悲剧的哲学家,但是他绝对不是悲观的哲学家,这两者有根本的区别。尼采批判的就是在基督教衰颓的道德观念下产生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虽然尼采也可以说是虚无主义的哲学家,但就像有学者指出的那样,虚无主义有双重意义:消极的和积极的。前者可视为叔本华的归宿,而后者则是尼采的目标。尼采正是把人的生命理解为“一种冲动、冲创和创造力”,而我的理解,这就是生命的张力。而这点对于我们现在这个有些颓废的社会和世界,应该是一剂酷烈的良药。

最后,尼采有着深深的贵族情结,这一点无论是从他的生活还是他的作品中都有很充分的体现。我觉得他的哲学思想也是一种贵族的哲学思想。虽然他一生并不富裕,不是真正的贵族,但他始终都是精神的贵族。这种精神贵族的表象和我们古时候的文人墨客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追寻的是更崇高的理想信念。贵族这个词我觉得本身不是一个贬义词,而尤其是对于我们受过较高水平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做一个精神贵族应该是个好事。精神贵族不同于物质上的贵族,不需要丰厚的外在的物质条件,需要的是自己的精神和思考。在现在这个充斥着通俗文化的时代,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们,不能被通俗文化所侵蚀,可以抱着旁观的态度去观赏,可以理解,但不能沉溺,因为在精神上的沦陷比在物质上的缺失更可怕。

在20世纪,鲁迅、茅盾等人接受了尼采的超人理论,即“人们总是必须跨越他们的前辈”。他们从尼采的哲学中得出的结论是,它席卷了社会上的各种颓废,并积极创造了具有前瞻性的英勇战士。他们为人民的麻木和固执感到难过。他们深感“民族气质的下降已到了极点”,并希望使用尼采的超人学说来改变沮丧的民族特征。如今,大学生已经继承了鲁迅等人的意志,他们也希望利用超人理论来改变人们的自卑感。一位大学生说:五四运动以来的历史证明,仅依靠传统的中国自我更新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尼采的精神可以攻击非侵略性和稳定的适度和惯性,并完成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此外,一些大学生还将“超人”与人格自我完善和成功斗争联系在一起。他们将超人理解为具有强大创造力的人,生活中的坚强人,在不利的环境中成长的坚强而伟大的人。人们。一些学生甚至将“超人”与马克思的“全面发展者”进行了比较。一些学生认为“超人”意味着超越自己,与时俱进,超越监禁并树立民主,独立,平等和公民意识。

四、结论

综上,尼采的哲学思想具有一种无比强大的冲击力,打破了我们衰弱的神经,带给我们冲击与新生。他向世人发出了“上帝已死”的呼声,宣称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必须彻底摧毁,提出重新评估一切价值体系,主张以人自身作為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基础。尼采提出的“超人”英雄主义的哲学人生观,提醒我们不做没有个性、没有创见、没有出息的庸人,而要张扬自己的个性,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潜能意志,去开发创新人生。

参考文献

[1]尼采.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5.

[2]尼采.反基督教[M].台北:志文出版社,1986:24-25.

作者简介:陈捷帆(1997年-),男,汉,黑龙江省安达市,在读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大学,研究方向:外国哲学。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上一篇:幼师科研论文范文下一篇:大学园林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