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意蕴论文范文

2023-09-16

哲学意蕴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传统漆工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凝聚着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智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统文化的活态实践。梳理传统漆艺人物叙事题材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中国传统漆器中,人物叙事题材主要以神话人物、历史人物、文人雅士、世俗百姓等几类呈现,其发展在内容上主要有立体式题材和平面式题材借鉴,在传承方面主要体现为纹饰造型和装饰色彩等方面。

关键词:漆器;传统漆艺;人物叙事题材

一、人物叙事题材在中国传统漆器上的呈现

中国是世界漆器的发源地,历经夏商和西周的工艺累积。至战国时期,漆器行业有了大发展,成为了独立的手工业部门,以实用为主的漆器开始取代青铜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人物叙事题材也开始出现在漆器装饰中,其内容主要有车马、狩猎、歌舞、宴乐等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题材,以及神仙、半人神兽等表现的神话人物题材。人物叙事题材在中国传统漆器上的呈现主要分为神话人物、历史人物、文人雅士、世俗百姓等几类。

(一)神话人物

中国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其中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神话故事是把人作为创作原型,运用夸张的手法对其进行神化或妖魔化,它表现出古代人民对自然的斗争精神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向往,对中国传统漆器装饰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传统漆画主要的人物叙事题材,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神、人”相映的巫神色彩。神话人物是日用品上最为常用的漆绘题材,这类图饰往往表现出“人神杂揉,光怪陆离”的艺术世界。另一类是丧葬用具上的巫神题材。中国古代的丧葬习俗极为丰富,古人对丧葬仪式极为重视,这些自然就反映到了丧葬用具上的图饰中,常有巫神题材作为一些丧葬用具的图饰,这为我们了解人物叙事题材在漆器中的运用及工艺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材料。

二是工艺品上的佛教人物故事。佛教文化对中国影响深远,人们常常把幸福寄托于未来世界,从各个方面把佛教意 识,灌输到生活中去,所以常常以佛教人物故事作为一些工艺品的装饰主题。南京幕府山六朝墓出土的漆器漆盘和耳杯,杯内红漆底的中央,画着一朵含有莲实的莲花。莲花与佛常是分不开的,画佛像一般会巧妙的利用生活中一切动植物等元素融入到作品里,创造出不同于大自然的形象。唐代时期的人物题材内容就有传说的羽人飞天等。

三是“八仙”等祝寿图饰。“八仙”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是指道教中广为流传的八位神仙,曹国舅、韩湘子、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李铁拐、吕洞宾、何仙姑。在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他们的故事,如“八仙过海”、“八仙祝寿”等等。在传统民俗文化里八仙图均有祝寿的涵义,具有吉祥寓意,民间认为的八仙祝寿可获无缰之寿的祥瑞。“八仙”事迹跟市井生活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他们与百姓生活更贴切,所以明清时期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因此,八仙人物、八仙图是中国传统漆器上的常用题材。

(二)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是构成历史文化的重要要素,所以也是中国传统漆器图饰中运用的主要题材,主要表现在先贤烈女、王侯将相等题材内容上。

先贤烈女题材是中国美术领域出现的崭新气象,绘画中开始强调“鉴戒”,是在壁画、卷轴画中出现得较多的题材内容,自然给漆器上的图饰也带来一定的影响。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代表性作品是北魏司马金龙墓彩绘漆屏,该漆屏风由四幅长卷拼接,每个方格中绘有独立的故事,皆有精彩绝伦的人物表现,所绘故事内容大都取材于古代史书或民间传说。其人物画的叙事风格手法娴熟,色彩明艳,构图疏密有致。这些人物表现有着深厚的文化寓意,起着宣讲封建教义的功能和“教忠孝,劝风俗”的作用,较前代都得到了艺术层次的极大提升。

王侯将相也是中国传统漆器中的重要人物题材。作为上层贵族群体,王侯将相题材的漆器人物画往往具有“故事性”的特征。如三国时期的朱然墓出土了漆器彩盘人物画,该墓出土了大量的彩绘漆盘,是目前为止发现描绘人物故事数量最多的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季札挂剑图》、《童子对棍图》、《宫闱宴乐图》等等。

(三)文人雅士

自古文人多诗情,文人自古多隐逸情怀,从伯夷叔齐、介子推,到以陶渊明为代表的魏晋人物,乃至近代的李叔同,这类人物比比皆是,自然也成为中国传统漆器上人物叙事题材的主要来源,这类题材主要归纳为诗意生活和文苑隐逸两大类。

随着经济文化繁荣和发展,文人在思想上超然脱俗,生活上追求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这种文人雅士的诗意生活也反映到人物漆器装饰图上,漆器上的人物图饰很多都体现出重情趣,求意境的生活。如清宫旧藏(明永乐)的“剔红黄鹤楼诗意图葵瓣式盘”,黄漆素地雕朱漆花纹,盘心雕天、地、水锦纹地,右侧天空中一人乘鹤而去,四周白云掩映,树木参天。左侧楼阁耸立,酒幡隨风飘舞,楼上和庭院内的几位老者向天空施礼,人物形象更是悠然自在。

此外,中国古代文人多隐逸情怀,因此文苑隐逸也成为了漆器装饰的叙事题材,其内容非常丰富,如一些抚琴图、携琴访友图、烹茶图等大量出现。画面也是描绘一些老者坐于庭院,或老者抚琴,或孩童携琴等一些悠闲之态的隐逸生活。

(四)世俗百姓

世俗百姓体现在人们对社会里的一种风俗习惯,这种风俗习惯自然也会折射在绘画上,漆器上就有许多反映社会风俗习惯的图饰。主要分为两类型,民风民俗和市井生活。

风俗画是一种以社会生活习俗为题材的人物画,其主要特点是贴近百姓生活,从不同的角度上反映了世俗百姓的生活状态。如1986年湖北荆门包山二号楚墓出土的《亲迎图》再现了战国时期楚国贵族迎亲的完整过程。漆器上的人物叙事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对研究当时的风俗文化有极大的价值。

人物叙事的漆器图饰自出现以来,其题材多与上层贵族生活、政治宗教文化等有关,直到宋代才开始有明显的世俗倾向。如南宋时期表现市井生活的《沽酒图》漆器,选取于生活中常见的老翁沽酒的场景,画面表现一老翁,坦胸赤足着,肩上扛着一拐杖,拐杖上系有一串铜钱,似带有微醉的状态从山中走来。画面中的人物、景色都勾勒得极为生动自然,又有大量的留白,给人清新安逸的舒适感,是一幅浓厚的市井风俗作品。

二、人物叙事题材的发展借镜与传承

(一)内容上的借镜

中国绘画中漆器上的图饰表现形式应属古代美术中重要的一部分,这种形式的发展与中国其它绘画发展在内容上是有着紧密联系,画种之间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漆器上的图饰内容一开始并不是独立存在发展的,它本身的艺术表现和它的艺术精神价值,同样借镜于青铜器、瓷器、画像石、壁画等一些早期画种的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的。

1.立体式题材内容借镜

立体式题材主要是指青铜器、玉器等立体造型器皿上的人物画。中国传统思想体现的是一种等级制度上的道德规范,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美术创作中起着主导作用,也影响着漆器上人物画的纹饰等。以巫神色彩为主题内容的神话人物题材相互影响。我们熟知的三星堆出土的代表蜀国的青铜面具,夸张的眼睛,特别是眼球极为突出,上挑的阔眉,似鹰的鉤鼻,嘴角往上翘起接近耳朵的根部,双耳巨大,似桃尖形状。在其形如兽耳的耳朵里侧,刻有复杂的图案,似为了与人的形象有所区别从而加强神性特征。实际上当时大部分青铜面具都有眉眼描黛,口鼻涂朱。

2 平面式题材内容借镜

平面式题材主要是指壁画、画像石、缂丝画等平面造型上的人物画。人物绘画伴随着如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等绘画的形式出现而存在,不同的绘画形式之间在题材内容上具有相通性。

以“古圣先贤”为主题内容的历史人物题材相互影响。在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屏风是有关孔子图像的又一新发现,汉代也是目前考古中发现孔子图像的最早时期,在之前的孔子画像更多的是出现在一些画像石和画像砖、壁画上,而这次的海昏侯墓发现的漆屏风上的孔子画像,实为难得,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同一时期绘画题材上的内容是相互影响,内蒙古和林格尔壁画“孔子见老子”局部图就是孔子画像里的代表之一。所以不管是漆画还是壁画,在历史人物题材中“古圣先贤”内容上基本都是互相影响,运用绘画的语言表现同样的思想,也与当时存在的社会环境是有密切联系的。

以“八仙”等祝寿图饰为主题内容的神话人物题材相互影响。最为明显的就是宋、元以来,人们把“八仙故事”的民间传说描绘得丰富无比,神采飞扬,成为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而到了明、清时期,出现了同样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一方面作者为了在书中宣扬道教的宗旨,劝诫世人,舍弃虚假的荣华富贵等等,以追求得道成仙。另一方面,将这种民间传说故事赋予神话,使其呆板的神仙更具有生活意趣。与此同时,将神仙跟市井生活巧妙的融为一体,使其更加生动、贴切。所以在生活中,八仙故事更受到群众们的喜爱,而且流传不衰。

由上能看出人物题材的出现实际上就是时代所折射出来的产物,不同的绘画形式所表现的题材内容实际上是统一的,且同一时期不同的绘画形式所表现的思想性也是一致的,这与所处的时代背景是有紧密关联的,因为表现出的人物叙事是所属时代人物画的文化思想内涵。

(二)形式上的传承

中国绘画中漆器上的人物形式上的发展与中国其它绘画发展也是有着部分联系,一开始也并不是独立存在,它本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样传承于青铜器、壁画等一些早期画种的影响。

一是装饰色彩上的传承。装饰色彩上的传承在漆器上具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也是凸显在先秦时期,受巫术信仰思想的影响,色彩被赋予了特殊的涵义,并赋予其象征寓意,只有符合、贴切这种传统观念的模式才被认可为一种吉祥寓意。从我国的壁画和彩陶来看,所用的色彩大多为黑红为主。这两色在慢慢美术历史长河中,长期占领着主导位置。可以说这二色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愫,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如战国时期,楚人认为,“赤,赫也,太阳之色也,黑,晦也,如晦冥时色也。”所以战国时期出土的很多楚国漆器都是以黑红为主,黑、红两色自古就被认为是死亡和生命的象征,是生命的延续,生死交替的更换隐喻,所以古代把黑、红大量运用在棺木上用来隐喻人死后还能继续在另一界过同样的生活,曾侯乙墓漆棺上就是黑红两色纹饰,基于楚人对生死观念和色彩观的相互交融,使漆棺上更是附着有一层神秘和尊贵的气息,也符合当时巫术之说。

二是纹饰造型上的传承。人物漆器纹饰的变化在新旧时期发现得不多,所以在其他器物上的传承也相对较少,大部分是动植物纹饰造型的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物叙事题材的出现,一些器皿纹饰的丰富给漆器纹饰也带来一定的影响。

巫神题材不仅在内容上与其它绘画相互借镜,在纹饰上同样传承其它绘画纹饰。先秦时期的巫术活动比较活跃,汉代时期最常见的吉祥玉器就有羽人飞天纹饰造型,用以辟邪等作用。如曾侯乙墓漆器内棺上的纹饰也绘有引魂升天的羽人驱鬼逐疫的方相氏造型,是以灵魂升天的半人半神兽人物纹饰形象呈现。唐宋时期,在纹饰造型上又有了变化,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先秦时期青铜器、玉器等上面的那种狰狞、恐怖的人物纹饰。出现的对美满生活充满向往的花鸟纹、持荷童子纹,纹饰造型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明清时期影响逐步扩大的世俗文化,使得玉器、漆器等其他纹饰也发生了变化,思想上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现“事事如意”、“五福捧寿”等这样的谐意隐喻的纹饰。因此,更是出现众多的山水人物纹、吉祥图案纹等等。

参考文献:

[1]康延.平遥漆器产业现状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2.

[2]胡兰凌.马口陶“八仙坛”装饰纹样的艺术特色[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11):19-20.

[3]张飞龙.中国古代漆器纹饰艺术衍化研究[J].中国生漆,2009,28(01):10-36+48.

[4]金帛.寻访闻所未闻的秘境[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5]袁渊. 中国写意人物画的表现与发展[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3.

[6]王意乐,徐长青,杨军,管理.海昏侯刘贺墓出土孔子衣镜[J].南方文物,2016(03):61-70+50.

[7]胡兰凌.马口陶“八仙坛”装饰纹样的艺术特色[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11):19-20.

[8]吴海广.楚漆器艺术的审美意蕴[J].湖北社会科学,2010(12):196-198.

[9]闵娇. 曾侯乙墓器物图饰美学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1.

[10]王倩茜. 中国古代人物漆绘的演变源流[D].南京艺术学院,2012.

作者简介:

罗文娟(1990-),女,汉,湖南株洲人,硕士学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漆艺术语言。

基金项目: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级科研项目《人物叙事题材在传统漆器上的应用研究 》,课题编号2019XJYB001。

哲学意蕴论文范文第2篇

( 一) 孝悌

“孝”乃孔子“仁”之伦理思想的最基本的实践, 是“仁”在家庭关系中的体现。孔子的“孝”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父母的爱是最伟大的爱, 作为子女的必须孝敬老人。孔子认为: “仁者人也, 亲亲为大。”[1]他强调亲人之间的亲爱之情是一切人际关系额的核心, 而“孝”是天下子女的为人之本。第二层含义是作为子女的不仅要孝敬老人, 还要尊敬老人。子曰: “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 劳而不怨。”孝顺, 孝顺, 顺从父母则是孝。第三层含义是子女要注重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心理安慰, 尽孝并不仅仅指物质上的给予。子游问孝, 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 ( 《论语? 为政》) 。由此看出, 孔子认为, 对于尽孝而言, 为父母提供基本的经济保障, 使父母衣食无忧, 这是必要的, 但一颗对父母的关爱、敬重之心才是最重要的。同时, 孔子还提出孝的开始和孝的终极目标。子曰: “夫孝, 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2]

( 二) 忠信

“忠信”, 是宗法社会维护人际关系使之和谐相处的基本道德准则。“忠”: 忠诚; “忠”讲的是君王忠于人民: “上思利民, 忠也。”所谓忠, 就是内心求善, 外求尽职尽责, 精忠报国、舍生取义。“信”: 诚信、信任。《说文》讲: “人言为信”。“信”是立身之道、兴业之道、治世之道。孔子把“信”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四大科目” ( 文、行、忠、信) 和“五大规范” ( 恭、宽、信、敏、惠) 之一, 强调要“言而有信”, “信则人任焉”, “以诚待人”, “以信取人”, “一诺千金”、“诚实守信”等。孔子曾说: “言忠信, 行笃敬, 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 行不笃敬, 虽州里行乎哉?”[3]曾参也说过: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忠信是对亲人、朋友负责的态度。对事对人, 言行一致, 尽职尽责, 诚实无欺, 是宗法社会和现代社会推崇的美德。对家庭忠实, 是忠信的开始; 对朋友忠诚是忠信的延伸; 对国家忠义是忠信的升华。

二、仁爱的当代价值

( 一) 亲情的幸福之本

1. 神圣母子情

《向幸福出发》节目中有许多母子、母女之情令我们感动, 母爱是无私的, 永远不求回报; 母爱是平凡的, 体现在细小之处; 母爱是伟大的, 为了儿女不辞辛劳; 母爱是神圣的, 没有一丝尘埃。“病床旁不懈唱着妈妈最爱的歌, 儿子轻声唤醒‘植物人’母亲”, 母亲因车祸成为植物人, 儿子趴在床边日复一日的为母亲演唱歌曲《疼爱妈妈》, 终于有一天将妈妈唤醒。期“春晚朱清章老人携九旬老母做客, 倾情讲述故事背后的催泪故事”, 朱清章得知自己是养子的情况下, 仍照顾母亲13 年。“280 斤仍舞动人生, 母爱陪伴走出坎坷路”, 体重280 斤的卢启迪, 是位科班出身、身手矫健的舞蹈老师, 但因一次事故受伤、父母离异, 从而一度的消沉下去。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一如既往的鼓励和长久的支持让他从新走出低谷, 迎接幸福人生。

2. 相伴姐弟情

姐弟之情是世间另一种美好的情感, 如春风如雨露, 涓涓细流滋润着心田。“90 后女孩儿章维维, 带残疾弟弟上大学”, 23 岁的女孩———章维维, 除了要认真完成学业, 还要照顾脑部患有残疾、无法正常行走的弟弟, 每天为弟弟讲故事, 带着欢笑和泪水, 用心用爱呵护弟弟。“带弟弟登台来圆梦, 真情付出的‘中国好姐姐’”, 万春野有一个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弟弟和体弱病残的父母, 她省吃俭用, 用心照顾着家庭, 毫无怨言。

3. 温暖婆媳情

婆媳———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个女人, 是家庭中的核心因素。自古以来, 婆媳关系一直困扰着一代又一代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婆婆和媳妇, 婆媳之情胜母女。“媳妇三年未生子, 打开心结, 婆婆也是妈”, 大妮和老公结婚三年, 一直没有怀孕, 婆婆抱孙心切, 曾想让他们离婚。但大妮发自内心的关心婆婆, 最终婆婆接纳了大妮, 当作亲闺女看待。“胖女孩能说会唱, 好婆婆堪比母女”, 婆媳之间真心相待, 互相呵护,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肉饼妹献神话, 照顾公婆尽表孝心”, 卖肉饼的娟娟尽心尽力的照顾公婆, 自己再苦再累, 也无怨无悔, 每天早晨帮公婆做好饭, 自己就骑着车子开始了一天的摆摊生活, 她用真诚诠释着自己的幸福生活。婆媳情为我们所感动, 所学习。

( 二) 友情的快乐之基

1. 金兰之契异国友情

“人生所贵在知已, 四海相逢骨肉亲”。“非洲小伙挑战人体极限, 一刚一柔演绎兄弟情深”, 来自坦桑尼亚的马尼, 18 岁来到中国学习吴桥杂技, 在学习杂技时认识了好友乾子, 乾子在生活、工作上关心、照顾着马尼, 二人朝夕相处、志同道合、并肩前进, 虽跨越国籍但兄弟情义深长。“绿茵场上结友情, 不同肤色三人行”, 在球场上结下了一生的情谊, 黑、白、黄三种不同肤色的人聚到了一起, 成为了好朋友, 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一起叱咤球场, 一起谈天说地, 浓浓的友情感人至深。

2. 万古长青战友情

“星光大道里的退伍兵, 账单中的战友情”, 战友之情弥足珍贵, 这么多年过去, 昔日情谊仿佛依旧在眼前, 曾经的患难与共, 昔日的一往情深都深深的印在心中。“八十岁难忘战友深情, 五十载苦寻失散战友”, 因当时通讯不发达, 战友消失在了视线中, 虽然五十年过去, 但情谊依旧长青, 曾经的往事还历历在目, 经过不断地寻找, 终于找到了曾经的战友, 情深意长令人折服。

( 三) 爱情的力量之源

1. 经历困苦的爱情

爱情, 一个温暖的字眼, 人生永恒的主题。“袖珍女孩情歌送丈夫, 结婚生子领跑90 后”, 身高只有90 公分的高晓丽是以为九零后姑娘, 因脆骨病十二岁才开始行走, 但身体的残疾并未让她放弃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丈夫对她不离不弃, 用心呵护着她, 演绎了一段唯美的爱情故事。“小夫妻屡遭不幸, 共患难真爱动人”,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周才发和他的爱人刘爱晶, 遭遇巨大的不幸, 但最终战胜了困难, 赢得了幸福。

2. 互相支持的爱情

“幸福路上苦也甜, 情侣歌声秀甜蜜”, 肖志明和陈炜, 因为共同的音乐梦想走到一起。在肖志明依然贫苦的时候, 陈炜对他不离不弃; 在陈炜迷茫的时候, 肖志明带给她温暖和方向, 幸福就是这么简单。“杂技夫妻开饭店, 厨房杂技有创新”, 纪辉和陈霜是一对幸福的小夫妻, 两人在杂技团相识相爱, 从演员到饭店老板, 一路走来经历坎坷, 但两人相依相偎紧握双手不离不弃, 平凡之中真情常在。

三、结语

传统仁爱思想对当今具有重要意义。在电视节目《向幸福出发》中用平时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展现了传统仁爱的大道理, 并且具有很强的普适性。那些过着平凡、平庸生活的“草根阶层”, 那些憧憬未来、开始解读幸福的青年, 他们从节目中发现了日常意识形态的支持力量, 从节目中人物形象找到了自我身份和价值观的社会认同, 在感受温暖的心理抚慰之时获得了精神生存的导向与支点, 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体会幸福、享受快乐。追求个人地位、荣誉、权利的人也能够面对节目检视自己。节目立志于通过节目中追求幸福的故事, 引导受众在求索通往幸福的路径上不断地进行精神修炼, 让心灵空间变得充盈而温暖, 真正体会到人生的幸福。

摘要:《向幸福出发》是一档集仁爱与幸福为一体的节目。其中仁爱与幸福的关系表现的尤为突出。节目用独特的角度、创新的表达方式, 把每个人心中最质朴的情感和美好的祝愿用歌声表达出来, 寄情于歌, 寓情于心, 认知幸福, 感悟幸福, 交流幸福, 传递幸福, 弘扬正能量, 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向幸福出发》,仁爱,幸福

参考文献

[1] 谢承仁.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渊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 吴茹芝.忠经?孝经[M].西安:三秦出版社, 2012.

哲学意蕴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林徽因的诗歌具有多重美学意蕴,情感真挚、纯净,渗透着真诚的生命感悟,同时,对生命本体的思索,使诗歌又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多种艺术影响下的诗歌建构,形成了一种充满灵性、智慧并且具有现代性的美学风格。

关键词:林徽因 真纯之美 哲理之思 现代性构建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林徽因是个独特的存在。她曾被誉为“一代才女”,是“新月派”为数不多的女作家之一,同时还是一位建筑学家。她的作品精致玲珑,独具韵味,在现代诗歌史上形成了一道闪烁着灵性和智慧之光的艺术风景。林徽因的诗具有多重美学意蕴:真纯的生命感悟、哲理性的思考和多种艺术影响下的具有“现代性”的诗歌构建,显示了较高的诗性品格。林徽因诗歌兼有“新月派”和“现代派”的风格,是其间过渡型的一位诗人,她的这种开放性和综合性,也正体现了其诗歌的现代性。

一、真纯之美

林徽因诗歌创作的起点非常高,一出手就显示了非凡的功力,真正做到了厚积而薄发,厚积而迟发。她是“一个三十年代的极富个性的、艺术上渐臻于炉火纯青的女诗人”①。林徽因的诗歌多数走不出自己的生活。表现个人情绪的起伏变化、展现深邃复杂的内心世界是诗歌的主体和主要脉络。这种情感尽管只是一己的悲欢离合,甚至有时还有些低沉,但它是那样的真挚、纯净,以至多年以后,仍然能够穿越历史的烟云,令人怦然心动。女诗人特有的审美的、内省的心理特点使她的诗偏于向内转,重主观,追求情感的真与纯。林徽因的这种创作理念与她的出身和背景有很大关联。她出身名门而又天生丽质,受过良好的中西方文化教育,既有中国传统闺秀的遗韵,又有西方女子的大方和热情,与同时代正在追求个性解放的许多女作家相比,的确多了许多幸运。因此,她的这种创作理念的选择也是自然而然的。

当然,任何作家都不能离开文坛而独自存在。林徽因的这种创作理念显然是受到了“新月派”的影响,而她当时几乎是处于这个派别的核心位置。“新月派”是个浪漫主义文学团体,他们追求主观色彩,极为推崇内心的情感,不满现实的世界、人生的苦痛,他们要找一个满意的途径,唯有向一己的内心去寻求。他们追求文学的至美、至善、至真。林徽因在这种唯美主义理念的影响下,也走上了一条“纯诗”的道路。

爱美是人的天性,林徽因这个被称为“一代美女”的诗人,对美自然怀着特殊的敏感和领悟,让我们先从她写美的诗文中来领略诗歌的真纯之美。林徽因笔下的美是她从独特的个人生命中感悟和体验出来的,真纯的近乎于神圣。在诗歌《一首桃花》中:“桃花,/那一树的嫣红,/像是春说的一句话:/朵朵露凝的娇艳,是一些,玲珑的字眼,/一瓣瓣的光致,/又是些/柔的匀的吐息、含着笑,/在有意无意间/生姿的顾盼。”有人说它是一首写景诗,实际上她更像是写人的诗。诗人用“桃花,那一树的嫣红” “朵朵露凝的娇艳”写出了少女的静态美、用“含着笑”“生姿的顾盼”则写出了少女的动态美。全诗气韵灵动,透出古典唯美的倾向。林徽因还有一首诗《笑》,写出了人间最美、最纯真的笑。“笑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边浑圆的漩涡。/艳丽如同露珠,/朵朵的笑向/贝齿的闪光里躲。/那是神的笑,美的笑:/水的映影,风的轻歌”,诗人用了一些模糊的词语和意象来写一个美貌女子的笑,非常耐人寻味。我们似乎也真的意会到了,那是一种超越世俗的、神圣的、很少人间烟火气的,能够慑人心魄的笑。这些诗深得浪漫派的神韵,构成了唯美的诗境。

诗歌的本质在于抒情,对一位女诗人来说,她也一定会在诗歌里表露她情感世界里的浪波涟漪。林徽因的爱情诗在她全部的作品中是最华彩的乐章,也最能体现真纯之美。既有“古典主义的矜持、含蓄,又有浪漫主义的明朗、率真”,“在表情方面隐显适度,当隐则隐当显则显”②。现在公认的几首诗:《那一晚》《情愿》《仍然》《深夜里听到乐声》《别丢掉》等与徐志摩有关。徐林之间的恋情众所周知,已成为命中注定的交错,“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无奈与矛盾渗透于字里行间。诗歌《那一晚》写了十年前两人在剑桥分手的那一晚的情景,“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而十年后,人世沧桑,仍然铭记那个晚上,甚至仍带有某种祈盼,“那一天我要跨上带羽翼的箭,/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欣赏。”徐志摩对这首林徽因用笔名发表的诗自然是心领神会。但更多的时候,诗人则是在矛盾中梳理自己的情感,在《情愿》中,“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你也要忘掉我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在《仍然》中,尽管“你又学叶叶的书片随风吹展,/揭示你的每一个深思、每一角心境”,“我却仍然没有回答,一片的沉静/永远守住我的魂灵”。在《深夜里听到乐声》中,她这样叹息道,“生命早已描定她的式样,/太薄弱/是人们美丽的想象”。而在徐志摩去世后的一九三二年,林徽因又写出了《别丢掉》来纪念他和徐志摩的这段恋情,诗歌传达了一种对逝去之情的留恋和此情不再的惆怅。这一系列的诗透露了一位女性在体验和享受爱情的心理过程是那么真纯,那么细腻。林徽因是个极为重视内心体验的人,她曾说过,“人活着的意义,基本的是能体验情感”,“我的主义是要生活,没有情感的生活简直是死”③。也正因为如此,这些诗歌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

二、哲理之思

走进林徽因的诗歌世界,还有一种质素不容忽视,那就是哲理性的思考。林徽因是个敏锐、善于思考且富有创造性的人。她的丈夫梁思成曾这样评价她,“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不论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她具有哲学家的思维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④。具体到诗歌创作中,这种能力必然使得她的诗超越于情感表现之上,而追求一种灵思和顿悟。诗人自己也说,写诗一方面是要表达“自己内心流动的情感”,再则就是表达对“辽阔的对宇宙自然,或智慧的对历史人性”的顿悟⑤。因此,对于生命本体的思考是林徽因哲理性诗歌的主题。

此外,林徽因登上文坛,已是“新月派”的后期。此时,“新月派”的诗人大抵已走出前期浪漫感伤的格调,创作上少了些激情,却多了些智性成份。同时期的陈梦家、方令儒等人也都写出了具有哲理意味的诗,显示出某种“现代派”的色彩。林徽因的这种创作理念的选择,既是个人的追求,同时也是流派的潮流使然。

从林徽因的诗歌中,我们能看出,她有系统的宇宙观和生命哲学观,她的早慧令她早就参透了“生命”这个大的哲学命题,对生命本体有着清醒的认识。在她看来,整个宇宙处于不断地轮回变化中,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旧的生命消亡,新的生命产生,但对于任何一个个体而言,生命也只能是一次不可逆的旅程。在《“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中,诗人写道:“骄傲的,她奉着那荒唐的使命:/看花放蕊树凋零,娇娃做了娘、/叫河流凝成冰,天地变了相、都市喧哗,再寂成广漠的夜静!”“但谁又能参透这幻化的轮回,/谁又大胆的爱过这伟大的变换?”诗人描绘了一幅宇宙万物,生命世界生生不息的变幻图景,从宇宙中的日月星辰到自然界的峰峦江海,再到人世间个体由年幼到年迈的变化过程,道出了一个残酷的真理,“永恒是人们造的谎”,现实的世界,一切都是短暂的,有种类似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叹。

2 林徽因的诗,哲理之思和个人体验融为一体,构成了诗歌的深刻内涵,而这些哲思也正是诗中最闪光的部分。聪慧的诗人参透了生命的终极意义,难免会有人生如梦的感慨。在《莲灯》中诗人写道:“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但是那光一闪花一朵——/像一叶轻舸驶出了江河——/宛转它飘随命运的波涌/„„/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在《风筝》中,诗人又把人生比成风筝,一个美丽飘忽的梦,像是希望,又是梦。林徽因还时常在诗中写到秋天,写秋风萧瑟下的落叶,它们也曾繁盛过,在度过了辉煌的夏季之后,“只要一夜的风,一夜的幻变”,便是满目凄凉。这种对生命本体的悲悯和忧伤,几乎成了林徽因多数诗歌的基本美学形态。表面上热情、开朗的林徽因,内心中却有着不易觉察的感伤和忧郁。也许是长期病痛的折磨,也许是现实和理想的冲突,使得诗人时常处于困惑之中。

现实很无奈,诗人也认定冥冥之中有超越于人世之上的力量存在,即“造物主”的存在,但理智上还是认为,人应该顺应人生,顺应自然,不能放弃努力。在《人生》中,她把人生比做“河流”,把自己比成“一条船”,“你是河流/我是条船,一片小白帆”,“无论怎样,颠倒密切中牵连着/你和我,/我永从你中间经过”,“我生存,/你是我生存的河道,/理由同力量。”可以看出,诗人对人生的认识已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人生是河道,要循着河道走,人生一世,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这也就能够理解,诗人为什么能够在疾病缠身,条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仍能够那么忘我、那么拼命地工作。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诗人拖着重病的身体,参与了几项重大工作:对国徽图案的设计,对景泰蓝的设计改革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等。每一项工作,她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也几乎耗尽了她的全部心血,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的生命哲学。

林徽因还有一些境界稍微开阔些的哲理诗,没有过多地涉及自己的情感,而是作为一个冷眼谛视人生的人进行创作,同样透露着诗人生命存在的哲学观,如《年关》《小楼》《茶铺》等诗,在最俗常的人生中揭示出最普遍的生存意义。

三、现代性构建

林徽因极富灵性和创造性,她的诗整体上呈现出“现代性”的审美特征。“现代性”所表现出来的“开放性” 、“民族性”和“创造性”⑥等特征似乎都能在林徽因的诗歌中有所反应。应该说,是她身上东西方文化背景和多种艺术才华点亮了她的诗艺,她才没有走进后期“新月派”所走的那条形式主义的圈套,而是能在更丰富的层面上进行诗美的构建。她的儿子梁从诫曾这样评价,她“算得上是一位多少带有一些‘文艺复兴色彩’的人,即把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文学的和科学的,人文学科的和工程技术的,东方的和现代的——汇集于一身,并且不限于通常人们所说的‘修养’。而是在许多领域都能达到一般专业者难以企及的高度”⑦。她的诗歌中留下了多种艺术共同影响下的具有现代性构建的痕迹,古典的、现代的、东方的、西方的、建筑的、哲学的、美术的等方面融合在一起,取得了异乎寻常的艺术效果。她身上的这种中西合璧的综合之美,本身就体现着现代性。

林徽因有着很好的古典文学修养,擅长于在诗中营造情景交融的境界,以充满意象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自然景物的画面,借景抒情,融情入景。在《静坐》中,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笔画、/寒里日光淡了,渐斜„„/就是那样地/像待客人说话/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这是个很有些凄凉的意境,枯枝瘦细的影子,日光渐斜的背景,女诗人端着一杯茶,默默的静坐,似喝没喝,百无聊赖,可以想见她的心境是何等凄凉!诗歌中的意象也是古典的,很有些宋人小令的味道。诗人有时还运用了古诗词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如《时间》中,“现在连秋云黄叶又已失落去/辽远里,剩下灰色的长空一片/透彻的寂寞,你忍听冷风独语?”诗歌的句式和意境都不能不让人想起宋代女 3 词人李清照的一些抒发寂寞情怀之作。

林徽因十分重视诗歌中意象的选择,意境的营造。她曾说:“诗中意象多不是寻常纯客观的意象,诗中的云雾、星宿、山川、草木,常有人性的感情,同时,内心的人性的感触。”⑧而这恰好与西方象征主义诗学有某种程度的契合。西方象征主义鼻祖波德莱尔认为艺术就是“创造一个同时包含客体与主体、外部世界与艺术家自身的提示性的魔术”⑨。也就是说,诗人要表达自己的情绪,最好的艺术方法,便是为这情绪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即所谓的“意象”,通过象征性极强的意象烘托气氛,从而暗示诗人的精神世界。显然,中国古典诗歌中意境与意象同西方象征主义有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林徽因很喜欢波德莱尔和马拉美等人的诗作,在他们的影响下,创作了许多象征诗,显示了某种“现代派”的风格。《一串疯话》这首诗很有代表性,“好比这树丁香,几枝山红杏,/相信我的心里留着有一串话,/绕着许多叶子,青青的沉静,/风露日夜,只盼五月来开开花!/如果你是五月,八百里为我吹开/蓝空上霞彩,那样子来了春天,/忘掉腼腆,我定要转过脸来,把一串疯话全说在你的面前!”诗人打破语言习惯,看起来有些颠三倒四,意象大幅跳跃,有种飘忽流动之感,但却强烈暗示了诗人内在的情绪之流,而这种独特的语言结构恰好与她的“一串疯话”十分契合。

林徽因诗歌的现代性所表现出来的开放性和丰富性还在于她把建筑艺术融入了诗歌创作。作为建筑学家,这样一门严肃而又专业的学科并没有窒息她的艺术天赋,而是使她在创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她会在不自觉中用建筑学家的眼光来观察世界,进而影响到诗歌创作。首先,建筑艺术直接影响到了诗歌的形式。建筑是一门空间造型艺术,外在形式自然是相当重要,既要美观,又要实用,甚至还昭示着建筑的内在精神。“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其中的“建筑美”就是要求诗歌形式要做到节的匀称,句的均齐,要有建筑物那样的美感。林徽因对此心有灵犀,创作了不少格律谨严,形式严整的诗,如《深夜里听到乐声》《笑》《记忆》等诗都十分齐整。但诗人的创造天性,尤其是在建筑学对形式美学方面的专长,使她很快摒弃了“豆腐干体”的拘谨,从而创建出多姿多样的诗歌形式。她的那些形式各异,排列错落有致的诗歌尤为值得人关注,诗人在繁复多变,摇曳多姿的形式构建中,传达着诗歌内在的心绪流程。此外,诗人还在诗歌中融入了建筑意象,这也是不多见的,什么“百层塔”、“琉璃檐” 、“古城楼” 、“矮楼”等意象,这也是只有建筑学家兼诗人的林徽因才能创作出来的。

综观林徽因的诗歌创作,大体是一种“个人化写作”,也许,在她所生活的那个年代,没有引起更多的关注,然而,大半个世纪以后,她的诗却能够穿越岁月的阻隔,重新获得了辉煌的生命力。应该说,是她的艺术才华和才思灵性,成就了她的诗美。因为,只有真正的美才是持久的。

参考文献:

①邵燕祥:《林徽因的诗》,《林徽因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6页。

②刘思谦:《澄明的生命之灯》,《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4期,第152页。

③林徽因:《致沈从文》,《林徽因文集·文学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32页。

④林 洙:《碑树国土上美留人心中——我所认识的林徽因》,《人物》,1990年版,第5期。

⑤⑧林徽因:《究竟怎么一回事》,《林徽因文集·文学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页,第45页。

⑥龙泉明:《中国新诗的现代性特征》,《中国新诗的现代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第32页。

⑦梁从诫:《倏忽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文集·文学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47页。

⑨波德莱尔语,转引自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4 第518页。

哲学意蕴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题名:浅谈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

学生姓名:王起琴

学 号:20091630130041 指导教师:马来者 专 业:汉语言文学 年 级:09年春季本科班 学 校:海西广播电视大学

青海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目 录

一、内容摘要„„„„„„„„„„„„„„„„„„„„„„„„„

二、关键词„„„„„„„„„„„„„„„„„„„„„„„„„

三、舒婷简介„„„„„„„„„„„„„„„„„„„„„„„„„

四、舒婷诗歌的思想意蕴„„„„„„„„„„„„„„„„„„„

(一)探索性„„„„„„„„„„„„„„„„„„„„„„„

(二)深刻性„„„„„„„„„„„„„„„„„„„„„„„„„

(三)社会性„„„„„„„„„„„„„„„„„„„„„„„„„

(四)进步性„„„„„„„„„„„„„„„„„„„„„„„„„

五、舒婷诗歌创作的美学特点„„„„„„„„„„„„„„„„„„

(一)自然美„„„„„„„„„„„„„„„„„„„„„„„„„

(二)抽象美„„„„„„„„„„„„„„„„„„„„„„„„„

(三)高尚美„„„„„„„„„„„„„„„„„„„„„„„„„

(四)意境美„„„„„„„„„„„„„„„„„„„„„„„„„

青海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内容摘要】:舒婷的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变革和反叛,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鲜的审美经验。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舒婷的诗高扬主体意识,以意象化方式追求主观真实而摒弃客观再现,意象的瞬间撞击和组合、语言的变形与隐喻构成整体象征,使诗的内涵具有多义性。捕捉直觉与印象,用情感逻辑取代物理逻辑,以时空转换和蒙太奇造成诗歌情绪结构的跳跃性和立体感,使诗歌情绪内涵获得了弹性张力空间。

【关键词】:诗歌艺术,诗歌创作,主题意识,思想意蕴,美学特色,情感体验,朦胧诗,现代诗歌艺术

哲学意蕴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发表于1997—2019年274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领域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领域的总体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研究发现,该领域总体发展趋势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虽然近两年该领域发文量略有下降,但是文献被引频次依然较高。研究热点上,“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教学”“高校”“教学改革”“套路”为研究结构中的网络核心;研究前沿则体现为人文主义视角中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价值重塑和现实需求的平衡;未来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研究可从文化价值、现实需求和教学趣味等方面,以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特点为中心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热点;CiteSpace;知识图谱

Key words: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teaching; research hotspots; CiteSpace; knowledge map

收稿日期:2020-04-03

基金項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武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体系研究”(18BTY128)。

作者简介:王 菘(1996- ),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族传统体育、休闲体育研究。

通讯作者:石振国(1971- ),男,副教授,主要从事休闲体育研究。  自1997年民族传统体育学被正式单独设为体育学下设的二级学科,其体系的构建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特别是随着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愈加成熟,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愈加丰富,合理借助分析工具对该领域已有研究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有助于后续研究对该领域主要矛盾的把握。

已有研究成果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研究多聚集在理论构建与应用探索方面,综述回顾类文章较少,且多采用文献阅读方式进行归纳,往往跟随上位概念“教育与学科”方面的研究或作为特定需要而出现。比如齐静[1](2017)从学校体育视角,对开展现状、学生态度、教学效果、归类理论四个方面进行文献评述;杨建营[2](2015)等以浙江工业大学武术选项课教改反思为落脚点,对武术教学近20年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改革方向的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因此,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趋势和热点,系统了解其发展脉络,弥补了先前定量综述类研究缺乏的不足,清晰呈现当下研究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长效发展尤为必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得到更精确的检索结果,本研究以“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为主题词,并含“教学、课程、课堂、教师、教材”为关键词的思路设置检索式进行专业检索,期刊来源类别为CSSCI,剔除“会议”“通知”“与主题无关文献”得到1997—2019年共274篇文献,然后将文献检索出的数据以“Reworks”格式导出,使其符合Citespace软件的处理格式,下载数据时间为2020年3月5日。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计量法:从总体上分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2)知识图谱:运用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软件的共现分析、关键词突变分析和时间趋势分析等功能,绘制知识图谱,更动态与直观地呈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的演化路径与主要热点。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研究总体趋势分析

一个领域的阶段性发文量隐含着那个时期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以此推算出特定时期的研究动态与学术热点。人们对待新鲜事物的态度往往是经历探索、观望、狂热再回归理智的过程,我国学术界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探讨也符合这一逻辑。从1997—2019年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发文量变化趋势来看可分为四个时期(见图1)。

2.1.1 探索期(1998—2003)

1998—2003年发文量虽始终保持在个位数,但已有崭露头角之势。自1997年民族传统体育学在武术学的基础上被正式确立为一门学科开始[3],相关武术教学模式、教法、内容策略等初探式研究相继出现,这一时期可称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的探索期。

2.1.2 观望期(2003—2012)

2003—2012年间总体浮动比较大,出现上升后又回落的特殊趋势,其原因主要可归结为外部环境和内部规律两个因素。

外部影响。2004年教育部颁布武术教学指导纲要,第一次从中央层面提出武术教育改革思想;2006年国家颁布多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百项,极大地增强了学界对民族传统体育在各领域应用的重视;2008—2010年我国圆满申奥、办奥给体育事业带来了巨大发展红利,在此阶段体育领域各方面研究均得到高速发展。

内部规律。在这一阶段,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教育视角”“文化传承视角”“训练与人体视角”三大视角中,也开始融入一些新的元素进行教学探讨。但由于该阶段仍处于发展初期,学者在火熱探讨的同时,仍然需要时间观望,这可能是导致2011年前后出现期刊载文量暂时下降的原因,这一时期可称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的观望期。

2.1.3 狂热期(2012—2017)

2012—2017年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领域的年发文量出现峰值。经过前期研究的积淀与观望,加之武术申奥失败、国家对民族传统体育后备人才明确质量要求,学者的研究热情被大大激发。这一阶段学者们的研究更加细化,结合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发展现状,在回顾与审视的同时寻找问题与改革路径。秦立凯[4](2013)等指出以往的教学思想没有体现体育传统文化特色,教学方法上割裂了文化多元整体性,进而提出建构技术和文化并重的教学模式;刘文武[5](2015)等提出,武术教育的定位和载体、内容和需求的错位是武术课程边缘化的重要原因,进而提出改革操返拳、保障师资、优化师资结构等发展策略。在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文献呈现数量多、质量高的特征,这一时期可称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的狂热期。

2.1.4 冷静期(2017—2019)

2017—2019年文献数量虽有波动,甚至呈现下降趋势,但从图2可见,文献的被引频次在逐年上升,说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依然是众多学者的关注焦点。这一阶段文献数量平稳,关注点集中在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价值嬗变与发展路径上,这一时期可称为冷静期。

2.2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热点分析

热点分析有助于某一领域内研究动态与未来趋势的把握。由于关键词是学者对文章内容的精炼,因此研究领域中的高频关键词可作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6]。通过关键词聚类和共词软件分析,得到图3聚类时间线图谱:

2.2.1 研究结构热点

根据1997—2019年关键词共现图谱与高频词统计可见,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在研究结构上主要有五大热点较为突出:

聚类1标签词为“民族传统体育”,初现时间为2004年,并贯穿截选时段始终。相关研究主要针对于结合学校教学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适当开发和应用。

聚类2标签词为“武术教学”,1998年初现,在整个研究时段都取得了较高关注。该标签突出了武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正确认知和健康人格培养,强调教学过程中施以文化关注。

聚类5标签词为“高校”,2000年初现,中心度为0.14,相关研究以技理实践和干预效果为主,聚焦于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主阵地的高校专业人才培养。

聚类7标签词为“教学改革”,初现时间为2008年,主要基于过去20年间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实践的经验教训,分析教学改革体系的建设成效,并指明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聚类8标签词为“套路”,1998年初现,并于2000年后主要以“武术套路”出现。主要探究在轻套路、强应用的改革背景下,武术套路技击性、文化性与方法性共同发展的持续优化过程。

2.2.2 研究内容热点

结合图3与表1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内容进行分析。1997年以来,学界主要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对该领域展开探讨。

例如在教学模式上,吴明冬[7](2017)等充分肯定了“一校一拳”教改模式的价值取向,提出要进一步加强课程开发规划,建立交流评价机制。康戈武[8]等(2014)通过对武术段位制教学指导方案的研究,对该教学模式的具体展开进行了实验性探讨。

对教学方法上的研究多集中在1998—2017年之间,近两年热度稍减。在这近20年间,学者从理论基础和实践反馈两方面检验了强化教学法[9]、莫斯顿互惠分组法[10]、多功能组合式教法[11]和“功套用”一体化教学法[12]等具体教学方法,对新时期的教改评估提供助益。

从教学内容来看,既有项目技理的深入研究,也有思想高度的整体审视。例如,李刚[13](2001)等对讲解、演练动作攻防含义的教学效果作了比较性研究,并通过生理和心理角度的双向探讨,指出此项内容安排在套路教学中存在优越性和可行性。张继生等(2017)运用现象学方式,以具身认知视角提出现代武术教学呈现出“生命性、具身性、身心统一性”[14]的具身意蕴。

2.2.3 研究方法热点

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实践性和传承性较强,学界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主要以实证研究和质性研究为主。

1)以武术散打教学实证研究为例,王宏(2010)通过对比试验发现,运用反馈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15];梁亚东等(2015)提出CDIO工程理念的合作互动型教学模式[16],并在武汉体育学院进行武术散打专选课教改加以验证。

2)在质性研究中,王智慧[17](2007)分析了古今习武的基本程序及规律,提出现代武术教学中存在价值把握和系统性不足等问题。郑佳薇[18](2008)从民族学、文化学、民俗学等多视角审视珍珠球运动,详细阐释了珍珠球运动入选高校选修课的优势及可行性。可见,相关学者的研究以理论为基,以实践检验,二者的结合有力促进了这一领域理论化和实践性的共同发展。

2.3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分析

一段时间内,关键词突现即表明其受关注度突增。因此,对这类关键词的分析能够帮助揭示该领域的热点前沿和发展趋势。如图4所示,通过CiteSpace突变检测算法得出突现强度前12的关键词突现网络图谱。

由图4可以发现,“学校武术”和“武术教育”在研究时段的后期产生并延续了突现现象,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受到较大关注。历经二十余年的经验积累和理论完善,当前以武术为主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主要着眼于路径突破和价值重塑两方面。

2.3.1 路径突破

面对学生需求变化和供给错位的實际状况,王稳(2019)等提出,从供给内容、方式、形态和结构模块构建“互联网+”时代“学校武术教育供给体系新生态”[19]。高旭(2019)等编制了《中学生武术文化认同量表》,并提出可参考中学生武术文化认同的结构特征与维度含义,构建相应的教学内容与方法[20]。而刘文武[21](2019)等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当代武术课堂存在被动习练、技术“复习”缺乏丰富性等问题,强调要平衡武术发展和学生需求,增强课堂教学的文化性和趣味性。

2.3.2 价值重塑

面对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所遭遇的文化意义弱化状况,更多学者越发重视从文化价值视角审视当前出现的新问题。段丽梅[22](2018)等明确指出,“以量化指标为特征的知识中心教育使体育教育中学生越来越失去自我,成为数字表征的抽象人。在此‘刺激-反应’话语下,学校武术表现出实践性本体教育缺失的‘去中国’化异化现象”。而徐卫伟(2019)等认为,新时代太极拳课程的价值发生了嬗变,要建设多元化课程体系,挖掘太极拳课程的健康价值和文化价值[23]。潘兰芳[24](2019)等也认为,在桂西北“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中,要“跳出体育本体,内化文化精神”。

3 研究结论与展望

3.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法和知识图谱分析法,以定量研究的方式对自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确立以来的相关教学文献进行分析,在CNKI上检索到1997—2019年CSSCI发表的高度相关文献共274篇。得出以下结论:

3.1.1 发文总体趋势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经历了探索期(1998—2003),观望期(2003—2012),狂热期(2012—2017)和冷静期(2017—2019)四个阶段。虽然近两年该领域的发文量出现波动后下降态势,但根据文献共被引的分析来看,被引频次呈现逐年增加、近年稳定的特征,表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依然是一个重点研究领域。

3.1.2 研究热点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研究可从三个视角分别展开:第一,研究结构热点。通过分析图表提取出“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教学”“高校”“教学改革”“套路”五大聚类标签词,明确研究结构中的网络核心。第二,研究内容热点。将相关研究归纳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三个方面。第三,研究方法热点。发现该领域以实证研究和质性研究并重,以二者互相验证促进理论化和实践性共同发展。

3.1.3 研究前沿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前沿体现为人文主义视角中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价值重塑和现实需求的平衡。一方面,针对新科技利用和学生兴趣开发等现实需求进行大胆改革;另一方面,致力于个体和项目本身的文化价值发掘,试图从根本上挽救其文化意义弱化的颓势。

3.2 未来展望

通过本研究发现,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现有研究多以武术项目的教学改革与路径突破为主体,对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推广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认为,随着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愈发成熟,未来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研究可从文化价值、现实需求和教学趣味等方面入手,以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特点为中心,借鉴20多年来武术教学的研究经验成果,构建针对性教学理论并扎根现实困境进行改革探索,以期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呈现“多点开花,百花齐放”的格局,为我国体育强国与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贡献科研力量。

参考文献:

[1]齐静.回顾与展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研究20年[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77-80.

[2]杨建营,邱丕相.浙江工业大学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改革的反思[J].体育学刊,2015,22(5):92-97.

[3]邱丕相,楊建营,王震.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回顾与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1):12-20.

[4]秦立凯,黎小龙,赵先卿.文化传承视域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建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3):113-117.

[5]刘文武,杜杰,胡海旭.学校武术教育——定位、现状、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9):64-68.

[6]邱均平,温芳芳.近五年来图书情报学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基于13种高影响力外文源刊的计量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7(2):51-60.

[7]吴明冬,李政,张萍,等.“一校一拳”教改背景下中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7(10):145-149.

[8]康戈武,洪浩,马剑,等.《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学校教学指导方案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10):62-69.

[9]刘殿国.对武术教学采用“强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8(3):47-49.

[10]张伟霞,李群林.武术课教学中应用莫斯顿互惠分组模式初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4):83-85.

[11]艾泽秀.武术套路运动技能教学改革研究——多功能组合式教法的创新模式[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5):64-66.

[12]杨华莉,武冬.武术专项技术课“功套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J].北京体育大学,2016,39(5):79-85.

[13]李刚,李波.攻防技击性在武术套路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60-61.

[14]张继生,周惠新,谭腾飞.身体、情境、认知:武术教学的具身性及其哲学探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1):67-71.

[15]王宏.反馈教学模式在散打教学中的构建与实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4):97-100.

[16]梁亚东,崔英波,刘国立,等.基于CDIO理念的合作互动型教学模式在散打专选课教学中的构建与实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12):66-69.

[17]王智慧.传统学武程序与现实教武现象悖论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7(4):86-88.

[18]郑佳薇.珍珠球列入高校体育选修课程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8(6):106.

[19]王稳,蒋德龙,李晓华.“互联网+”时代学校武术教育供给体系构建研究——基于供给侧改革理论视角[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38(5):123-131.

[20]高旭,柴娇,孟宇.中学生武术文化认同:结构、量表及特点[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38(4):99-107.

[21]刘文武,戴国斌.武术教育改革三题:文化·兴趣·掌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8):138-147.

[22]段丽梅,戴国斌.学校武术的传承异化与教育人类学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10):139-145.

[23]徐卫伟,李英奎.新时代我国高校太极拳课程价值嬗变与发展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8(7):112-116.

[24]潘兰芳,孙庆彬,周家金,等.论桂西北“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9,36(2):207-210.

哲学意蕴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尼采是有史以来被人们讨论最多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的西方思想文化影响极深,而且也强烈地影响或改变了许多名人的思想及生活。本文将对尼采哲学的存在主义和超人哲学思想进行分析,探讨其对现实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尼采、信仰、超人

一、解决信仰“滑坡”

尼采早在他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就已开始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他指出在现代社会里,尽管物质财富日益增多,可是人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僵死的机械模式压抑人的个性,使人们失去自由思想的激情和创造文化的冲动,现代文化如此颓废,这是现代文明的病症,其根源是生命本能的萎缩。

我国进入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稳步实现,但是不能忽视的是西方已经经历过的那种人的异化、精神的匮乏、道德的沦丧已经初露端倪。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我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也伴随而至。对金钱的过度崇拜导致了人们道德的沦丧,对物质利益的片面追求造成了精神的空虚。人们在信仰上出现了断裂,传统的价值观念不再完全适应当前的形势,人们在精神上陷入迷茫、不知所措的状态。面对这种精神上的危机,精神文明建设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流,而如何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西方的现代化进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前车之鉴。尼采的人生哲学虽然在很多方面过于极端化,但是贯穿于他的人生哲学始终的那种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这表现在:它赋予人生以积极的意义,肯定了人生的价值;宏扬了人的主体性,提高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颂扬了人的创造精神;体现了人的自我超越性、自我完善性;他对基督教伦理、对传统道德、对理性主义的尖锐批判,是对价值重估的伟大尝试。所有这些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都不无借鉴之处。今天,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借鉴一下尼采哲学的合理成分,对于解决人们信仰上的滑坡危机,不无益处。

二、追求个性和创造力

自文艺复兴的浪潮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人们的自由、个性、人文主义也开始广泛觉醒,并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愈演愈烈。到了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社会,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甚至是当代人价值观的默认选项,我们主张每个人追求独立自主的个性,挖掘每个人的潜力,推崇民主和自由,讲究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等等。而这些思想的背后,正是18,19世纪,在西方世界这次思想转向的结果,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都是思想的主流,理性主义不再一枝独秀。欧洲的主流哲学思想开始向多元化发展,以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萨特等为代表的存在主义;以罗素、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以胡塞尔的现象学派、以边沁、密尔为代表的功利主义等等开始出现,而这些思想和理性主义思想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开始关注人类自身的情绪感受、快乐和幸福。可以说从外部自然世界,转移到了人类自身。

西方世界思想的这个转向,从关注大自然到关注人类自身,正是从叔本华和尼采开始的,叔本华看到了人悲观消极的一面,而尼采看到了人积极的一面。叔本华说,人生就是痛苦,我们似乎没办法改变,而尼采认为,生命存在无限可能,我们应该积极去改变和创造。就像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说:人最大的不自由,就是永远无法摆脱自由。自由是人这个存在,所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我们无法摆脱,人任何艰难和无助的情况下,我们都有选择的自由!而尼采想要告诉人们的是,不要盲目迷信所谓的知识或真理,不要盲从宗教或道德权威;个人一定要有创造力,根据自己的心性发现事物的本来面目。尼采生活在19世纪后半叶,正值西方文明发生转变的重要阶段,尼采哲学体现了西方文化的重要特点——追求人的个性和创造力,不断地否定前人和推陈出新。

三、尼采的超人哲学

尼采哲学思想中有超人哲学的内容,超人哲学的一个前提是“上帝死了”。谈到尼采的“上帝死了,我们理解为上帝不死,超人就无法存在,而上帝死了,人类就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尼采看来,上帝本身就是有人创造的,“是人类的作品与人造的疯狂”。基督教利用上帝和这样的奴隶道德来麻痹群众,使人们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彼岸,而尼采所要批判的正是这样的观念,他要宣告上帝的死亡,要宣扬大地的力量,要人们抛弃彼岸,把希望放在人类本身。除了上面所说的这样之外,我理解上帝和超人还有一个本质的区别,虽然上帝和超人都是一种信仰,但是,上帝是永远不可超越的,是高高在上的,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上帝是“圣化了的精神”,而超人正是不断的超越,而且超越的不是任何外在的东西,而恰恰是人类自己,这也是对人类自身的一种肯定。尼采的超人哲学的现实意义非常深远。从西方现代哲学角度分析,它给西方哲学带来颤栗,也给整个世界带来影响。

首先,尼采所说的超人中的“超”不是超级,而是超越,这个超越其实就是超人哲学一个很重要的特征,超人要超越人类,要超越自己。尼采的超人哲学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种方向,或者也可以说成是一种信仰。超越是一种永远不会停止的状态,超人也永远不会僵化,甚至可以说,超人也是一种状态,什么时候超人自我满足,停滞不前,觉得自己已經是万能的,而且不可再超越的时候,那么超人就死了,上帝就又复生了。通过看尼采的超人哲学,我们抛开外在因素可以把超越自我看做是一种人的基本属性,人永远都不能满足现状,安于现状,人的一生就应该是不断的、反复的完成对自我超越的过程。当尼采不得不停止超越的时候,他已经失去理智了,所以,有很多人都把1889年作为尼采人生的终结。同样,当我们作为人在还可以超越,而却主动停止超越的时候,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对人的属性的自杀。

其次,尼采本就是一位始终保持着生命张力的哲学家,他的批判锋芒和超越精神始终不曾消退。尼采精通语言学,喜爱音乐,具有诗人的语言和气质,这些都体现在他的哲学著作里,不难想象,他的著作永远都充满着力量和爆发力。很多人都说尼采是悲剧的哲学家,但是他绝对不是悲观的哲学家,这两者有根本的区别。尼采批判的就是在基督教衰颓的道德观念下产生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虽然尼采也可以说是虚无主义的哲学家,但就像有学者指出的那样,虚无主义有双重意义:消极的和积极的。前者可视为叔本华的归宿,而后者则是尼采的目标。尼采正是把人的生命理解为“一种冲动、冲创和创造力”,而我的理解,这就是生命的张力。而这点对于我们现在这个有些颓废的社会和世界,应该是一剂酷烈的良药。

最后,尼采有着深深的贵族情结,这一点无论是从他的生活还是他的作品中都有很充分的体现。我觉得他的哲学思想也是一种贵族的哲学思想。虽然他一生并不富裕,不是真正的贵族,但他始终都是精神的贵族。这种精神贵族的表象和我们古时候的文人墨客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追寻的是更崇高的理想信念。贵族这个词我觉得本身不是一个贬义词,而尤其是对于我们受过较高水平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做一个精神贵族应该是个好事。精神贵族不同于物质上的贵族,不需要丰厚的外在的物质条件,需要的是自己的精神和思考。在现在这个充斥着通俗文化的时代,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们,不能被通俗文化所侵蚀,可以抱着旁观的态度去观赏,可以理解,但不能沉溺,因为在精神上的沦陷比在物质上的缺失更可怕。

在20世纪,鲁迅、茅盾等人接受了尼采的超人理论,即“人们总是必须跨越他们的前辈”。他们从尼采的哲学中得出的结论是,它席卷了社会上的各种颓废,并积极创造了具有前瞻性的英勇战士。他们为人民的麻木和固执感到难过。他们深感“民族气质的下降已到了极点”,并希望使用尼采的超人学说来改变沮丧的民族特征。如今,大学生已经继承了鲁迅等人的意志,他们也希望利用超人理论来改变人们的自卑感。一位大学生说:五四运动以来的历史证明,仅依靠传统的中国自我更新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尼采的精神可以攻击非侵略性和稳定的适度和惯性,并完成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此外,一些大学生还将“超人”与人格自我完善和成功斗争联系在一起。他们将超人理解为具有强大创造力的人,生活中的坚强人,在不利的环境中成长的坚强而伟大的人。人们。一些学生甚至将“超人”与马克思的“全面发展者”进行了比较。一些学生认为“超人”意味着超越自己,与时俱进,超越监禁并树立民主,独立,平等和公民意识。

四、结论

综上,尼采的哲学思想具有一种无比强大的冲击力,打破了我们衰弱的神经,带给我们冲击与新生。他向世人发出了“上帝已死”的呼声,宣称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必须彻底摧毁,提出重新评估一切价值体系,主张以人自身作為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基础。尼采提出的“超人”英雄主义的哲学人生观,提醒我们不做没有个性、没有创见、没有出息的庸人,而要张扬自己的个性,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潜能意志,去开发创新人生。

参考文献

[1]尼采.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5.

[2]尼采.反基督教[M].台北:志文出版社,1986:24-25.

作者简介:陈捷帆(1997年-),男,汉,黑龙江省安达市,在读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大学,研究方向:外国哲学。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上一篇:国际保险论文范文下一篇:家具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