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空巢老人感想

2024-06-03

拜访空巢老人感想(精选12篇)

拜访空巢老人感想 第1篇

最可歌可泣的人

——拜访空巢老人的感想

峥嵘岁月刻录在他们脸上,生活艰辛在他们手上化成了一层层的厚茧。他就是我们最为可歌可泣的人——空巢老人。

他们从59至60年的饥荒中艰难度日,他们在农村合作社勇于挑战大跃进所带来的强大压力,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放弃了一生中最为宝贵的学习时期,而在他们成家之后,面临的是如何吧孩子培养成人,成为国家栋梁。而生活艰辛只能让他们凭借自己的一双长满厚茧的手捧起自己未来的希望,只能靠自己的肩膀扛起一家人的吃饱穿暖。而当他们渐渐的看见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自己已经变的沧桑许多,已经变得力不从心了。而少年当志在远方,外面才是他们大展宏图的地方,他们在花甲之年,静静的生活着,谁也不知道他们一路走来的艰辛,谁也不知道他们曾经的伟大,他们用一生诠释了,伟大可以默默无闻,父母之爱比山高比海深。

政府也意识到农村这些空巢老人生活不容易,为了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所以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我们当今大学生也利用暑假时间来拜访这些老人,尽我们一点绵薄之力。当天我们参加了三下乡活动的开幕式,随后我们也去拜访了当地的老人,令我们惊奇的是他们丝毫没怨自己的孩子在外没有照顾他们,而说到他们的孩子的时候,反而觉得孩子一人在外拼搏不容易。本着怀孝心·践孝行 关爱农村空巢老人,来了解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老人生活条件都不太好,没人照顾,苦但心里还是记挂这他们的孩子,希望他们的孩子能过上快乐美满的生活。

经过这次活动,我深刻意识到了,我们国家还有许多农村地区的生活还比较艰辛,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的现象普遍存在,希望各界社会人士能够给予重视,每一个国家的基础是农民,多关注基层人员。

这些空巢老人才是我们最值得尊敬的人!

机械工程学院 学生会权益部部长

黄钜斌

二零一二年九月十三日

拜访空巢老人感想 第2篇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变迁,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大,家庭小型化、空巢化成为一种趋势。与此同时,“空巢” 也导致了老年人照顾不足,精神状况差的问题。这次活动,让我真真切切地走进了老年人的世界,对空巢老人的认识也不仅仅只停留在书本。空巢老人不仅需要有物质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满足。调酥校很多空巢老年人最高兴的事就是孩子经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聊聊天。但是子女都有各自的家庭需要照顾,经常一周或数周才回家一次,跟父母聊天交流机会较少,而且子女更关注老年人衣食住行物质方面的需求,往往忽略了老人的精神需要。因此,老年人情感不能及时的倾诉,很多时候都是憋在心里。在访谈中,很多老人都提到子女比较忙,不愿给子女添麻烦的想法,更说明了老年人情感需求的不足。子女在这方面应该主动关心父母,多陪伴父母,了解老年人的所思所想。

社区也应该在照顾空巢老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我们的社区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社区的医疗水品也比较低,老年人看病需要到距离较远的大医院,这样会给老年人带来很多不便,尤其是年龄较大、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此外,社区的娱乐场所也比较小,无法满足老年人户外娱乐需求,这样就导致有一些老年人不愿出门,更加感到孤独。

我们去的一户老人家中,收音机一直响着,老人说每天家里就只有收音机的声音,只有收音机陪她说话,听到老人说这些,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随着人口老年化加剧,空巢老人的比重将会不断增大,我们应该为空巢老人营造更好的生活,每个人都会变老,我们都希望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改善养老条件刻不容缓。

空巢老人 第3篇

听夜班交班, 35床, 朱均美, 没有交押金, 脑子里闪过那张陌生又熟悉的面孔, 应该是前几天刚出院的那个老人吧, 又来了, 说他又来了, 其实是意料之中的事, 眼睛视力只有光感了, 不顾彭主任的再三挽留执意要走, 所以说他又来了一点都不觉得奇怪。老人患的是右眼化脓性角膜炎并前房积脓, 由于耽误了治疗, 现在, 老人的右眼满眼都是脓性分泌物, 视力基本为零。如果再拖延下去的话, 他的右眼将会和他的左眼相同的命运。也就是说, 他将一辈子生活在黑暗之中, 与光明绝缘。

老人很孤独很无助, 这是他第一次走进我们科室给我留下的最初的印象。天那么热, 可他还穿那么厚, 唯一的行李就是手中那根细长的木棍。才68岁, 和细长的木棍站在一起, 很容易让人想起风烛残年这个词。每次走到他的病床前, 都会在心里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

第一天。有些急切的走进病房, 老人呆坐在病床上, 不知在想什么?到了进餐的时间, 问他吃了没有, 只是摇头, 问为什么没有家属陪同, 什么都不肯说, 还是摇头, 为他叫了外卖, 也许是真的饿了, 看他吃得那么香。不忍心催费, 只是小心翼翼的问他带钱了没。老人抖抖索索的从身上摸出一个发黄的塑料袋给我, 打开一层一层的包裹, 只有一张一百的和几十元零钱, 于心不忍, 把钱包好后还给了他并叫他放好千万别弄丢了。把情况反映给了护士长, 主任和护士长当即号召全科室同事为老人捐款, 并让他安下心来, 接受治疗, 什么都不用管, 什么也别担心。听了真为老人感到高兴。

第二天。可能是由于长期一个人生活, 缺少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老人话很少, 我们无论为他做什么, 他都默不作声, 只是露出诚惶诚恐的表情。在问一句答一句之后, 我们了解了老人的家庭状况, 原来, 他的老伴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去世了, 除了儿子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亲人, 老伴去世时儿子才三岁, 是他独自一个人把儿子抚养成人, 如今儿子快三十岁了还没成家, 在外面打工, 已经很久没有消息了。左眼在前几年因受伤行了眼球摘除, 以前眼睛没病的时候, 就靠编篾条卖些钱过日子, 现在眼睛看不见了, 就只有靠政府每月补贴的一百多元钱维持生活, 家里的两亩田租给了别人, 每年四百块, 这就是老人全年的收入。听了胸口有些发紧。我问老人, 难道儿子就不管你吗?你生病了儿子知道吗?老人只回答, 不想给儿子添麻烦, 哎,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哟。

第三天。老人眼睛里的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 能看到我们模糊的轮廓, 老人剃了胡须, 穿着我们各自从家里带来的衣服, 规规矩矩的坐在床边, 和刚来时判若两人, 精神了许多。老人说只要能看到一丈远, 他就心满意足了。

第四天。居然能从我们的声音里分辨出谁是谁, 老人从身上掏出一个小小的电话号码本, 要我们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名字和电话号码, 等他出院后, 要给我们写感谢信。听了眼睛有些湿润。其实, 我们所做的并不多, 有些只是举手之劳, 也没有多神圣和高尚, 这只是人性中的善良和爱的本能, 不求回报。

第五天。老人又恳求彭主任和邓医生给他做手术治疗, 以为, 只有做了手术眼睛才会好得快一些, 在不厌其烦的解释后, 明白了但脸上的忧郁加重了。我们知道, 他是怕住的时间久了, 就会欠得更多。护士长温柔的话语让他打消了顾虑。他说在这里什么都比在家好,

第六天。刚进病房, 他就高兴的对我们说能看见一丈远了, 这是第一次看见他笑。

第七天。可能是扛了太久的烟瘾, 老人居然躲在阳台外面抽叶子烟, 严肃的批评了他, 看他一脸委屈的样, 心里居然有了那种亲情的感觉。

第八天, 第九天, 第十天, 在我们精心治疗和照顾下, 老人的眼睛一天天好转, 眼里的积脓已完全吸收, 只是视力已经无法恢复到正常, 早上查房, 听彭主任说可以出院了的时候, 我们以为他会很高兴, 可他的脸色却顿时黯淡了下来。知道他心里的想法, 却又爱莫能助。总有离开的那一天。

拜访空巢老人感想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 空巢老人 雷锋精神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16-02

一、长沙医学院临床学院大学生实践教育

长沙医学院临床学院分团委于2011年4月发起了关爱空巢活动。指导思想是通过教学实践,探索一种模式,既能使在校的学生受到教育,得到锻炼和提高,又能用感情弥补亲情。关爱、帮助空巢老人。1.开展“心手相牵,相伴夕阳”关爱空巢老人活动。在全院广泛宣传动员,层层选拔,确定了以学生党员为主要对象的志愿服务队。由院系书记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去敬老院。通过面与面的交流,空巢老人向志愿者们敞开心扉,倾诉心理烦恼,甚至个人秘密。在此基础上,组织志愿者帮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进一步增进感情。2.带上一些医疗器材和药品,帮助老人们做一些简单的检查。点燃了空巢老人的心让他们感到社会有爱。3.深化关爱方式,把弘扬雷锋精神,关爱空巢老人纳入大学生实践教育课程。两年来,共有百余名志愿者通过周末去周边敬老院及暑假三下乡等形式先后到340多名空巢老人家里走访500余次。

二、关爱空巢老人取得效果

1.关爱活动让大学生懂得了感恩与回报。关爱活动不只是单向的爱心传递,也是大学生在互动中受启迪、受教育的过程,使大学生学到了在校园、在课堂学不到的东西。关爱空巢老人活动,为大学生开展弘扬雷锋精神提供了实践的便利条件,利用人对弱者的同情心理,引导大学生走近空巢老人,继而主动接受教育,将教育环境由传统的教室,走向了社会,教育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容易使学生接受,使其能够从理性的角度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2.关爱活动让大学生懂得了应尽的社会责任。孔子指出,尽忠尽职、报效国家,是孝的重要内容,更是孝的升华。大学生关爱空巢老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由对空巢老人的关爱责任延伸到对社会、对他人、对事业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使其走上工作岗位,能够更好服务社会,勇于承担责任,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3.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空巢老人会越来越多,空巢老人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这部分老人的晚年幸福不容社会忽视,值得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机构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关爱空巢老人。大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走进空巢老人家中,帮助老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同他们聊聊天,一起度过传统节日等等,对空巢老人心灵上给予慰藉,填补他们孤独的心灵,让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依旧能够体会到天伦之乐。大学生志愿者关爱空巢老人活动,使空巢老人得到幸福的养老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社会、地方政府机构的负担,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弘扬雷锋精神,关爱空巢老人的实效作用

1.接触社会,增强责任感。当代大学生一直生活在比较安宁和谐的环境中。接受多种信息渠道也在不断增多,使得他们对于自觉抵触多种错误思想的渗透缺乏斗争的思想准备,同时又缺乏对经验形成过程的体验,极易形成单一的思维模式。2.了解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新的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正在蔓延。个别学生道德修养不高,知识脱节,诚信淡化。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了解到现实的艰巨性。同学们学会了客观、全面地处理问题,看待社会,改变了对社会过高的期待。在广泛接触群众的过程中,了解到许多书本中学习不到的东西,在思想、心理素质方面也得到适应人际关系方面的锻炼。3.加强社会实践,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有机体,合作精神、合作意识是现代生活中每个社会成员不可或缺的素质。但时下高校学生中不乏孤芳自赏者,意识不到他人的存在,追求自我实现。不但不懂与他人合作,而且还损人利己,不择手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亲身参与,同学们切身体会到没有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是无法实现人生价值的。关爱空巢老人过程中,大学生亲身体验了团队的力量,在社会实践中,学生们逐步树立起艰苦奋斗的精神。随着国内外形势发展,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生的一些思想问题仅仅依靠理论学习是无法解决的,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使学生思想发生转变。

总之,纵观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在大学生中加强孝道教育,弘扬传统孝道,已经刻不容缓,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孝道的提升,也关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探望空巢老人感想 第5篇

2012年3月30日下午,公司团支部组织青年团员参与了广州市义工联合会组织的“探望空巢老人”义工活动,活动以每三人一小组探望一位长者的形式进行。

我所在的小组探望了一位姓李的长者,61岁,因未婚,所以我们称呼她李阿姨。李阿姨很热情,招呼我们进门,给我们搬椅子,亲切地称呼我们几个——小伙子。等我们坐下,李阿姨便和我们聊起来,说到她小时候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半身轻度瘫痪,也谈及她的家人状况,日常生活以及和邻里之间的关系……从谈话中我们了解到李阿姨无工作,因残疾,生活主要靠政府最低补助以及兄妹等亲人的一些支助,平时也自食其力出去捡一些废品。对自己的经历,李阿姨对我们并不吝惜言辞,虽然这些经历在外人看来有一些凄苦,但李阿姨讲述时却是一直面带笑容,没有一丝苦楚与哀怨。

与其他长者相比,李阿姨的状况更为特殊,也许只能用“孤寡、残疾、贫困”这些令人哀伤的词语来形容。但令我们感动的是面对着种种不幸,李阿姨却一直坚强乐观,笑待生活,按照她自己的说法:“如果不是对生活看得开,可能坚持不到现在。”

此次探访长者,我被李阿姨这种“乐观”的生活心态深深感染。

是的,人生漫长,有诸多坎坷与不如意,在坎坷面前,不同的心境将练就不同的活法。当无法避免的艰苦甚至灾难来临时,与其悲伤绝望,不如处之泰然,一笑而过。正如道盛和夫所讲的——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来描绘的,所以,无论自己处于多么严酷的境遇之中,心头都不应为悲观的思想所萦绕。

另外,就活动本身的意义而言,像此类集体义工活动并不多,但作为年轻人,我们应当以此为起点,延续义工活动的精神,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品德素质当中,并深入生活时刻践行着。

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 感想 第6篇

近十年以来,农村的生活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善。用农民的话说,这是源于农民外出打工、经商增 加了收入而得到的改善。这些年来,农村劳务开发规模逐渐扩大,农村青壮年男女外出打工、经商,家中留下年老父母和年少子女,形成一个特殊群体,称之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群体,也有称谓“6199部队”之说。

“空巢老人”在词典中解释为子女长大后离开自己或单亲老人的意思。为什么会出现“空巢老人”这个问题,第一、直接原因:由于经济的发展,要支撑这个家庭的生活,大多人会去工作来换取支撑这个家的力量,这样必然要有人口迁移流动。第二、间接原因: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现在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心理想独立生活,男子在外组建新家庭,女子出嫁等原因。留守老人既要从事责任田的生产管理,又要看管孙辈,家庭和自身安全难以保全。有的老人还要承担责任田的耕种收割,特别是农忙季节,农活多,农活重,体能吃不消。加之料理家务,更显得劳累。

留守儿童指主要依靠隔代照料或旁亲管教的儿童。他们因父母双亲或单亲外出务 工,而被寄托给祖父母或远亲近邻,有的甚至独守门户。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在生理上、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他们的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由于农村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监护缺位,加之由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的留守老人看管,使他们的个性扭曲。造成生活没有规律,放任自流。一日三餐饥一 顿饱一顿,随意性强。有的对学习不感兴趣,认为读书无用。有的沉迷于网吧、结伙滋事,甚至偷鸡摸狗、打架斗殴。

对于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而言,他们都希望他们在乎的人也能在乎他们。穿华丽的衣物,吃高档的山珍海味,坐大排场的名牌轿车和豪华的大别墅,这些都不是老人晚年的要求,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只是想让他的子孙在他有生之年能在其身边多陪陪他,多多的在他身边嬉戏。漂亮的玩具,鼓鼓的红包,美美的衣服,对于孩子而言,这或许会满足他们一时的心情,可是当爸妈走后,心里的那份孤独,害怕与思念,在他们心中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他们更渴望在爸妈的羽翼与呵护下成长。

突然想到了自己,我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呢?细细想来,自己真不是一个孝顺的孙女。其实自己家挨着老人们住的地方并不远,可是一年来与他们见面,聊天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爸妈喊我回家看看他们,总是扯各种理由推脱。当高三那年,奶奶和外婆突然间相继离开的时候,才明白了失去才懂得珍惜的道理,回想起小时候和她们生活的时光是那般美好,可是自己并没有给他们真真切切的关心与感恩。前些日子跟同学一起去了趟老人院,看着那里面的老人不免觉得有些心酸,当他们拉扯着你跟你络绎不绝的聊天时,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孤独。当看到一位老奶奶够着头不停地朝老人院的大门张望自己儿子来没时,心里也为老人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感到心疼。幸亏爷爷现在还健在,以后我也会抽出时间给爷爷打打电话,寒暑假多陪陪老人家。

对于我们目前存在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其实我们大学生能够做的还是很多的。我们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自己亲自下乡去了解慰问那些在家的孩子与老人,与他们聊天游戏。回到学校,也可以用写信的方式与小孩交流,多给他们心灵上的安慰,学习上的帮助,生活上的支持。然后我们也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给一些乡政府或民营企业提些建议,鼓励大家本地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大量外出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要动员和鼓励外出务工青年积累经验,更新观念,政策帮扶他们回乡创业,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关注空巢老人心得感想600字 第7篇

王奶奶就住在我家楼下,因为儿女都在外地,家里就她一个人,所以她的生活很不方便。因为腿脚不好,所以一次要买很多菜。我亲眼见她拎着大袋小袋的东西,走一会儿,歇一会儿,慢慢的往家里挪。还有一次,王奶奶到我家找我奶奶聊天,我奶奶说:“你真好,一个人在家,不用和儿子女儿打嘴仗,也不用和孙子抢电视,多好啊!”王奶奶听了伤感地说:“我好什麽呀!身边没有儿子女儿多没意思呀!虽然每年给我邮回来不少钱,但我觉得他要是能回来看看我,比拿多少钱都让我高兴!”说完,大滴的眼泪掉了下来。

如今,王奶奶在儿子的劝说下去了南京可能明年春天才会回来。无论对于王奶奶还是她的儿子来说,他们一家人总算是团圆了。可是究竟还有多少和王奶奶一样的空巢老人像候鸟一样的飞来飞去呢?尽管人们总是呼吁要关爱老人的晚年生活,可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呢?

“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献出一份爱心,拿出一份真心,关心这些孤单的老人吧!

空巢老人就医札记 第8篇

季节入秋, 节日接踵而至。转眼间, 中秋团圆佳节过去了, 国庆来了, 而一直以来深为民间所看重的重阳节, 俗称“老人节”亦已近在咫尺。在这节日的间隙里, 我想站在医院这个窗口的位置写写我们的空巢老人, 写写他们的尴尬与无奈, 写写他们的艰难与孤寂。

(一) 牵手来医院的老人

中秋节前大约一周, 那一天, 气候还是闷热。上午九点不到, 从门诊大厅的大门外走进一对牵着手踽踽而行的老年夫妇。

这一对老人年纪大概在八十岁左右, 老太太头顶雪花白, 一张满月般的脸胖是胖, 却极不协调, 而且缺少了一股生气。她身穿一件暗红碎花的短袖衫, 薄薄的化纤衣服随着她身子的前移飘忽着;她的一只眼睛半睁半闭, 另一只眼睛转动迟缓;她的一只手拄着拐杖, 另一只手被老汉牵着。尽管双手有了双保险的支撑, 走路还是歪歪斜斜且后仰的。

而老汉比起老太来要明显消瘦矮小, 整个体型也就老太的三分之二罢了。他穿着一件白色的旧衬衣, 衬衣的衣领如同他的年龄一样泛着老旧的不堪。他的背部隆起呈弓型, 头上除了稀疏的白发外剩下的就是褐色的光秃秃的头皮, 满脸的皮肤皱成层叠的沟壑, 如同晒干的橘皮, 伸出的一只手臂青筋暴露如同干枯的老树枝, 而两条细细的腿在黑色旧裤的遮盖下, 在膝盖的位置撑出窝窝头样的骨突。

弓着身子的老汉除了牵着老伴的一只手臂在做着竭尽全力的努力外, 整个身子如同拉纤, 他的另一只手上拿着一只啡色的旧布包。

在底楼大厅办妥了一应就医手续后, 一对老人牵着手慢慢地走上了底楼通往二楼的扶手电梯。老汉在前, 老太在后, 踏上了电梯后, 他们又并排站了。

电梯在上行, 大概是不经意间, 也可能本就没有站稳, 老太太的脚或者是拐杖踩到了踏板交接的线缝, 趔趄了一下, 晃了, 重心失衡, “噗通”跌了, 仰天往后倒下!顷刻间, 老汉拼尽全力地想扶, 不料本就牵着手的他也向后倒去。

电梯还在上升, 两位老人在挣扎, 脚在上, 头在下。见此情景有人大声疾呼, 随即引发一片惊慌的呼叫。几乎与此同时, 有员工箭步冲了过来, 电梯被紧急制动。

随即几个好心人大步跨上停止运动的电梯里扶起老人。

这对老人的情景有点特别, 虽然摔倒的样子很是苍凉, 呈倒卧状, 但一对白头相依相靠, 而最让人唏嘘感叹的是, 自始至终两个人一直拉着手, 相互死死抓着。

老太太显然是被刚才的突变吓到了, 被人扶起的时候, 口唇还是哆嗦的, 不断地大口大口喘着气, 双腿颤抖着, 一只手按着胸口, 不说话。

而和她一样倒在电梯里的老汉被人扶起的第一时间是把老太慌乱中掉了的那根木拐杖捡起, 然后放到了老伴的手中, 然后絮絮地安慰老伴, “不要紧, 不怕, 都过去了。”随后, 两个人刚刚分离了的手又一次拉到了一起。

惊魂甫定, 有人问, 你们就两个人来医院?回答, 嗯, 嗯嗯。又问, 有孩子吗?看到老人点头, 又问怎么不陪了来呢?回答, 孩子都忙, 又不在一起住, 省得惊动了他们。

简短的对话后, 老汉拉着老伴开始在停滞了的电梯里一步步往上登高, 有人上前去想帮一把, 老汉谢绝了。他说现在电梯不开不要紧了, 我们习惯了, 再说电梯窄小, 还是我拉着老太婆走平稳。于是, 几个人形成了自然的护卫圈候在电梯里看着。

两个人走得很慢, 很蹒跚, 老汉的腰弓得更低了, 人几乎弓成了90度的勺子。每跨一步一定是竭尽了全力的, 然后双脚踏上上一级电梯的时候, 便转过身子双手拉老伴, 嘴里喊着小心。这时候, 又有热心的人趋向前来, 在老太太的后面帮着。

一步, 一步, 又一步, 漫长的攀登终于结束, 一对老人穿着圆口黑布鞋的脚慢慢地、艰难地跨出了电梯。

看病的过程相对要安逸些, 亲眼目睹了刚才的惊心动魄, 吧台口的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一对老人的不容易, 直接让老人走进了相应的诊室。

老太太是腔梗后遗症, 高血压, 而老汉的身体也有病, 心脏、血糖包括眼睛都有问题, 但即使如此, 他还得做着老伴的拐杖和儿女们的支点。用老汉对我们说的话:还能怎么办呢?孩子们忙, 要出去打工, 他们自己还要照顾孩子和孩子家的孩子。一代一代, 子子孙孙希望都在明天!好在我们是两个人, 老伴, 老伴, 能够伴着就行。

(二) 孤身就医的老人

中秋节之后第二天早晨, 八点刚过。一个面色憔悴的老人来到了内科吧台口, 说是要看病。老人挂的是普通号, 彼时, 吧台口忙乱、繁杂的情景如同一热水瓶的开水就靠着一只瓶塞堵着, 小吴给了老人号码, 让其在外面的椅子上安坐。

不多久, 吧台口稍空, 老人走过来操着喑哑的声音问什么时候轮到?说是眼睛看不清墙上的字幕。我有点奇怪, 便问“老人家, 就你一个人来的医院?没有孩子陪着来?”回答, 没有, 孩子们都不在身边。

看看老人手中的号码, 再回头看看普通诊室里还忙碌异常。算起来等叫到他的号起码再有半小时, 我只好安慰老人再去坐一会。

看着老人落寞而无奈地再次坐到凳子上后, 我的心里开始不安, 总觉得这样的老人, 这样孤寂无依的情景让人不忍。于是我与小吴低语后去了四号专家诊室, 看能不能让老人直接给四号诊室的专家帮忙看了?

四号诊室的专家应允了我们的请示, 我走到老人的座位前告诉他可以先看了。老人被我直接送进了四号诊室。诊病问答之间, 我们知道了老人姓李, 今年82岁。

他用缓慢的口吻告诉我们说, 他和老伴有三个孩子, 一子两女, 分别在上海、济南、江西, 用老汉的感喟都有出息。我们问, 你们二老平时里就两个人在海门?回答是。我们又问, 平时里有了尴尬怎么办?比如病了, 再比如要买个米拿个重物什么的。老人回答说, 看病自己走医院, 前不久老太婆去了老人院。他指指自己的脑袋补充说“老太婆是脑子坏了, 医生说是腔梗, 生活不能自理, 靠我已经力不从心, 只好去了那里。”

我说, 现在你们老两口分居两处不是更孤独了吗?你一个人在家行吗?

他说, 还能怎么办?熬。

我说, 为什么不一起去那个老人院, 这样起码有人帮着, 你们老两口还可以伴着, 照看着。

老人叹息着回答, 不是不想去, 老太婆没有劳保, 我一个月两千多元的退休金, 支去了老太婆老人院的开支后, 我们还要吃药、看病、开销, 得省着花。

我又问, 孩子们呢?他尴尬地笑笑, 皱了眉, 摆摆手, 然后缓缓地摇头, “不去说它, 家是一本难念的经。”

看病开始, 在主任医生的询问了解下, 老人哆哆嗦嗦地拿出了他一沓子的病历, 老人的病很是繁杂,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他拿出身边叠成了方块的一张纸说都是老病了, 医生你就照我这纸上开列的给我开好了, 开个血糖检查, 开个B超, 再开点高血压的药片, 还有打的胰岛素的针都没有了, 也开一点吧, 就照纸上写的名字开。

老人终于看完了病, 走出了内科诊室的老人, 一双腿是虚飘的, 老人穿着的黑色长裤的下面露出了里边白色灯笼裤的裤脚, 在这个摄氏温度高达30多度的闷热天里, 老人还是有点冷, 不知道这冷, 究竟是冷在了他的心里?还是因为年老体衰冷在了他的肢体里?

目送着老人缓缓离去的孤独背影, 我的心在一刹那有点痛, 有点纠结, 这空巢老人背后的无奈啊, 叫人真的无法说出其间的无序和感伤。

我们都说生命的轨迹就是出生、长大、成熟、老去、死亡, 我们每个人都会长大并最终老去。生儿育女是我们年轻时候的过程, 为的不但是繁衍生命, 也是为了生命的代代相传。说得干脆自私点, 更是为了养儿防老, 是我们为了有朝一日老去的时候有个心理寄托, 有个依靠。然而, 当我们眼见着这些眉间深锁着的孤独和无奈的老人一步步在黄昏的落寞里踽踽而行的时候, 我们是不是该问问作为老人的儿女, 我们做得怎么样?

人间知冷暖, 天涯有尽时。家家都有小, 人人都会老。我想, 当我们冷静了细想的时候, 我们都会懂。

(三) 牵挂的心一直那么执着

不久之前, 偶遇一位发小, 说起老人的话题。言谈中, 她告诉我说, 就在她家住着的小区里, 有一位91岁的孤身老太, 老太太的老伴早在十年前就已去世。老太没有亲生儿女, 只有一对领养的孩子, 这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如今也已经老了, 而且远在苏州。

老人身体还行, 街道小区数次动员她去养老院安度, 她都回说还不到时候。好多次小区的人们去看她, 问她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老人总是咧着没有门牙的嘴说, 我很好, 就是想孩子, 想得苦。

发小说, 老人每周六的下午三四点钟会慢慢地独步走到小区的小卖部去, 即使下雨也去。在那里, 她会拿出一张纸, 然后指点着, 要小卖部的人为她拨了电话号码, 然后对着话筒, 她会大声地喊:“丫头, 你的身体好啵。我没系 (事) , 就是想你了, 想听听你的声音。你好啵?孩子们也好啵?听着, 你们要给我好好的。”打了女儿的电话, 她再打儿子的电话, 在电话里她絮絮叨叨, 她问, 老儿子最近胖了几斤?她问媳妇好不好?她叮嘱, 不要太累, 你们的年纪大了, 要当心自己。她说你们都要好好的, 你们好了, 我就安心了, 我, 自然也就好的。

无独有偶, 有一段时间, 一对母子先后住进了人民医院的病房, 母亲住的是外科, 据说是骨折住的院, 而儿子是心脏病, 住在了心内科。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治疗后, 老母亲绑着石膏要出院了, 而儿子还在医院住着。

出院的那一天, 高龄老母坐在轮椅上对推着她的女儿说:“去, 推着我去看看幺儿。”

女儿依言推着老人上了电梯, 去了心内科的病房。

见到儿子的一刹那, 老母哭了, 老泪潸然, 拿着一块手帕擦着, 然后歪斜着嘴巴对躺着的儿子说“幺儿哪, 你要早点好起来才好。我不放心, 来看看你。”

儿子挥着手要老母亲早点回去休息, 说老娘您身体刚刚好点不能累, 并让推着母亲的姐姐不要多耽搁。直到轮椅推出病房, 老母的头还在看着病床上儿子躺着的方向, 声音还是那么地执着“幺儿, 娘想你, 记挂你, 你一定要好起来。”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有人说, 天大地大, 没有父母对儿女的爱心大, 河深海深没有爹娘对儿女的情意深。让我们牢牢记住父母这爱, 这情, 并用我们的心来回报!常回家看看!看看我们的爸爸妈妈。

拜访空巢老人感想 第9篇

【关爱空巢老人感想_范文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爱老、助老,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快,我国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空巢老人”。关爱今天的老年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关爱老年人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此,我们特向广大市民提出一下倡议:

一、弘扬爱老美德,共建和谐氛围。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宝”,更是整个社会的财富。关爱“空巢老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希望广大市民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共同营造全社会都来尊重和关爱“空巢老人”的和谐社会氛围。

二、开展志愿活动,做好服务工作。广大市民们要自觉关心身边的老人,积极投身到社区的志愿服务工作中去,广泛开展生活照料、心理慰藉、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等志愿活动,为有困难的“空巢老人”办股票能够多的好事、实事,让他们真正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感受到人情的温暖。

“羔羊跪乳尚知孝,乌鸦反哺孝亲颜”。孝敬老人是人性自然的光辉,更是社会发展的不然。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空巢老人”献出一份爱心,增添一份温暖。

【关爱空巢老人感想_范文2】

每天下班,如归巢的鸟,街道上车辆匆匆,人流匆匆,我也匆匆。一直喜欢步行上下班,穿过大街小巷,看看流动的风景,看看琳琅满目的商铺,既是熟悉的又是变化的,对这个城市的脾气和喜好已经了如指掌。比如到了三条巷口,总有一阵麻辣烫的香味飘过来;到了五条巷口,总有一些老人围成一团,在下棋聊天;而每每上楼梯时,一楼楼道里总是坐着一个老奶奶,脸上身上都是浮肿的,手里住着拐杖,看到我总是问:“几点了?”。

有时她颤颤巍巍地下三个台阶,出来收晾晒的衣服,我看到的时候,总是快手快脚帮她收下衣服,扶她上楼梯,她会自己费劲地坐在椅子上喘气。我记得那张椅子是我们三楼一家扔掉不要的,我不知道她是怎样把这张椅子弄上来的,她就像一个不倒翁,一碰就倒下,说话走路都是那么吃力,却一个人租住在这里。我问她:“你每天的饭菜谁给你弄啊?”她说:“大儿子每天把菜买好送来,我自己烧!”

回家,老公说,楼下的老奶奶他认识。她女儿和我老公是同学,她还有两个儿子,大孙子都结婚生子了,老奶奶原先是钢铁厂的会计,年轻的时候精明得很,现在是四世同堂的人,却无家可归,一个人孤苦伶仃,基本是无人问信。

而这间房子的房东,也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奶奶,一个人烧香念佛过着清苦的日子。三年前,在一个酷热的夏夜,因起床小解,头发晕,扶着一个落地扇,想站稳。终究支撑不住倒下,电风扇砸在她身上。等到邻居发现时,已经是三天后了,她早已僵硬归天了。

这些孤单生活的老人,并不是没有子女,而是没有子女愿意把他们带在身边。他们嫌弃老人的唠叨,嫌弃老人的邋遢,嫌弃老人的生病。觉得老人是累赘,是负担,甚至是障碍!现在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和老人住一起?不用调查,看看身边,并心中就已明了。

泱泱文明大国,百善孝为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顺、孝敬,回报父母养育之恩,本是千年良好传统,不知不觉在文明堆里消失。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尊重,不知回报的.人,能承望他爱别人吗?

很多民族把乌鸦当做神鸟,比如彝族人,他们自己的日子过得再苦,只要自己碗里有吃的,必会从碗里拨一些食物给乌鸦吃。因为乌鸦反哺,懂得感恩。乌鸦,漆黑、面貌丑陋的小鸟,因为人们觉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类普遍厌恶。正是这种遭人嫌恶登不了大雅之堂,入不了水墨丹青的小鸟,却拥有一种真正的值得我们人类普遍称道的美德——养老、爱老,在养老、敬老方面堪称动物中的楷模。当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

每次到河边散步,看到有些爷爷拉着奶奶的手,不紧不慢地走在余晖里,那种沧桑过后的淡定和坦然,那种繁华过后的平实和质朴,总让我想起赵咏华的歌: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

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直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

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

直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我还是你手心里的宝!一对相濡以沫的老人携手走过任何场所,我都觉得比年轻人手拉手更浪漫,更令人神往!

事实上,人是一个个体生命,总是一个人来,一个人去。总有一个人先离开而逝,总会留下另一个伤心到终老。

如果这些空巢老人,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还有养老保险,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指望自己的子女全心全意地伺候,那就要看你有没有这个福气了?

早在十五六年前,那时孩子上幼儿园特难,上名小学也特难,我振振有词地预言:别看这些幼儿园现在傲得很,若干年后将变成养老院。这也不是空穴来风,那时是人口入学最高峰期,上幼儿园和小学,要交赞助费、管理费、借读费,五花八门。如今的小学、幼儿园、大学,抢人还来不及呢!而那时血气方刚的中年人,变成现在的老人,老人变成更老的人,而且越来越多。

从到,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1。26亿增长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0。2%提高到11。6%,占全球老年人口21。4%,相当于欧洲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人口老龄化年均增长率高达3。2%,约为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预计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17%;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

中国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生育率低、人口结构老化、社保制度滞后已成未来发展的重大隐患。而空巢老人又是老人中的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渐衰退,他们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心理上也就越来越脆弱,对养老服务需求也日益迫切。

现在政府有关部门正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和解决“空巢老人”问题,比如加大财政对养老事业供给,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机构,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为“空巢老人”搭建“安全网”,建立应急求助信息系统等,为“空巢老人”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是到了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务的时候了,因为他们正面对或遭受心理危机的困扰。

如果我们都像乌鸦那样,懂得感恩自己的父母,回报父母辛勤养育之劳,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希望在某种程度上,萦绕在人们心头的“反哺情结”,能够给世人一个学习的榜样,感恩——成为一种义无反顾的力量,这样社会及家庭必会走向和谐、温馨和安宁,那些空巢老人,或者是老人们,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晚年生活会无比幸福,无比安详。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在世的时候,尽我们的努力,不要吝啬你的钱财,不要吝啬你的时间,不要吝啬你的问候,不要吝啬你的关爱,让他们在夕阳西下的时候过好每一天。

空巢老人英语作文 第10篇

B. Word limit: about 200 words

C. Your essay s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below:

1. Describe the cartoon and the message conveyed

2.Draw a conclusion and give your comment on the cartoon. Your essay must be written clearly.

As is vividly depicts in the cartoon, old parents are sitting on the coach with disappointment and sadness, because no one comes back to celebrate with them. Although they received a lot of presents from their children, they feel very miserable and have no appetite, since what they want most is not such material stuffs but the care and love from their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Nowadays, young men look so busy and independent in modern society that they will never feel free to live with their parents. They move out and mind their own business every day. On usual days, they would not like to take their time to visit their parents with the excuses of busyness. On some festival days, they probably share a little time to drop in their parents or even just send some presents but don’t show up personally like what the cartoon above illustrates. They think that presents can represent their love, however, to the parents, who overcame a lot of difficulties to bring them up, those stuff are far away from what they really hope for.

关注空巢老人 第11篇

7月15日下午,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关注空巢老人,携手你我送温暖”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焦作市区、公园、社区等公共场合积极开展“关注空巢老人,集思广益送温暖”实践活动。

激情七月,炎阳高照,实践队员不畏酷暑,兵分两路,分别深入市民较为集中的人民公园和龙源湖小区进行问卷调查以及慰问空巢老人等活动。到达目的地后,实践队员迅速行动,以饱满的精神风貌,诚恳的工作态度,针对性地向年龄段为15—30岁的群众发放了250份调查问卷,同时,队员们也聆听记录了广大群众对于“关注空巢老人,共建和谐社会”这一社会问题的看法及建议。随后,实践队探望了家住龙源湖小区的王淑芬老人,为她送去队员们的一番心意、真挚问候与祝福。

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集思广益,为空巢老人们送去夏日感动与清凉,真切地反映了实践活动“深入群众,切实为民”的主旨。市民们肯定的目光,老人脸上幸福的笑容也将激励他们把“关注空巢老人,携手你我送温暖”活动做得更出色,继续发扬大学生的优秀品质。

供稿人:梁家猛

关注空巢老人 第12篇

临沂大学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经 年 级:

2010孙宗臣专 业: 学 号:信息与计算科学201001120140姓 名:

关注空巢老人

岁月打磨着一代又一代的生命体,让很多人由年轻到成熟最后到老去,每个人将经历这一过程。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需要社会的帮助,例如,孤儿,贫困学生,贫困家庭等,但有一类人更需要社会的帮助,那就是空巢老人。据民政部统计,中国目前1.69亿60岁以上老年人中,40%过着子女不在身边或没有子女的“空巢”生活。预计到2030年,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据介绍,缺少精神慰藉将成为困扰中国空巢老人的主要问题之一,这其中既有想念子女的孤独感,也有精神生活得不到满足的空虚感。与此同时,近年来,空巢老人受到电信诈骗、非法集资、保健品销售欺诈等案件侵害的比例明显上升。而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堪忧。他们通常居住房屋透风漏雨,院落破败不堪,院门房门形同虚设。加之年老体衰,在遇到不法侵害时,缺少应有的防御能力和抵抗能力。故而成为有些不法之徒首选的侵害目标。“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这是时下许许多多“空巢老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每每逢年过节,一家短暂团聚之后,“儿女一走,心就空了”便成为这些老人最真实的心声。最不能等便是亲情,新的一年马上就要来了,他们又在期盼,在等待......空巢老人曾辛辛苦苦拉扯大五六个孩子,用尽自己一生的力量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的老伴,直到他的离去。但面对老伴的离去,孩子们为了自己的家庭忙碌工作以至于无暇顾忌自己的父母。但对于身居农村的空巢老人,他们有的儿女在身边或离自己很近,当然也有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却仍然得不到他们的呵护,甚至他(她)的儿女们希望他(她)早日去逝。可见,空巢老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并且有的人还认为,她(他)的丈夫(妻子)的灵魂会将他(她)杀死。当然这只是迷信。世界上根本就没鬼,却仍然存在于老一辈的记忆中,他(她)们总是承受着别人和自己意识的折磨。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一些空巢老人的生活,以减少他

(她)们一些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让他(她)们心理和精神上都能得到一些慰藉。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有着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因而我们应该多帮助这些老人。我们很多大学生一到大学就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但每次活动明额有限,我们很难得到一次历练的机会,我们何不放开视野观望周围需要帮助的人,其实做好事处处可以做,何必只等着上面吩咐任务,只要我们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我们历练的机会很多,就像谈到空巢老人,他(她)们如果可以得到你的帮助,他(她)会多么的感动。

1月20日我到外婆家了解了她的一些生活情况,当时正是中午,她说这里有鱼,你自己切好自己喜欢怎样吃就怎样煮,她就去洗米了,接着就在电饭煲上煮饭了,我在一边用煤气在锅里煮鱼时,却发现电饭煲上的閘我外婆忘按了,我就帮着按了一下,过了一会,电饭煲好像停了,却无意看到我外婆家里也安上了电表。我想我舅舅,舅妈怎么会这样对待我外婆这样一个空巢老人。以前,我们过来时,他们可是很好的,如今却„„后来我外婆就在灶上煮饭,我就负责在煤气灶上炒菜。过了好长时间我们才吃上饭,边吃饭时外婆告诉我:“你隔几天来一次,帮我做顿饭我动不了,自己一个人也不想煮饭,一直都是一天吃一两顿,我立刻就答应了,想到自己这次有好长的假期。吃完饭后,我问她:“你的被单要洗吗?”她说:“不用你洗,我知道你妈妈身体不好,不可以像以前一样指望着她来洗了,你家里也有好多事需要你做,我就自己洗了,但叫你大舅叫了半天他都不动,我就自己去清了,清了半天都没清干净,后来累了就坐在门口,过了一会,看到有人往这边走,就喊他帮我清了。被单被套就不用你洗了,你只要隔几天来给我做顿饭吃,我就会很高兴的。”我坐了好长时间才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在想,我外公去逝后,我外婆一个人一直坚持到现在,什么事都是她一个人做,现在她都八十多岁了,以前还有我妈妈帮忙,现在我妈妈身体不好也无力帮她了,而我舅舅他们虽离她很近,但却都不管她。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空巢老人真的需要儿女们的呵护与关心,我写这次报告也是希望的人可以关心自己的父母与身边的老人,当老人受到重视时她(他)们就不会承受心理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社会上许许多多的老人,他(她)们各自承受着不同的压力,痛苦以及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无不值得我们伸出援手。而据我所知,只有福利院的空巢老人才真正得到我们年志愿者协会的帮助,可见我们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大弊端。

因此,我希望我们作为新青年要好好把握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命运,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努力,同时也是为我们的父母和儿女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因此,我们一起努力吧!尽全力去奋斗,以避免今后怨天尤人。如今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各方面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眼前的时间,让我们的生

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总之,空巢老人的生活条件不仅需要社会的帮助,同时也需要儿女,子孙们的帮助。那就让我们一起携手创造好的生活条件。让辛苦的老一辈人们能够更好地安享晚年。在此次走访中,我认识了一位叫王成的老人,他现在已经65岁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当过军人,年纪大了之后由于家里子女忙碌没时间照顾他。他告诉我说他小时候的生活相当贫困,家中子女又多,父母根本就顾不过来,很多事都是自己学会的,自己从小就懂得很多,后来父母不在了就自己慢慢一路走来,直到现在,如今生活好了,自己在这里没有人照顾,子女也不关心,他感到很失望。老人的一番话让我对现在的生活感到倍加珍惜。

在这个村中住着很多家中子女无暇照顾的老人,还有没有了亲人和一些退伍的军人。老人们在这里生活得很辛苦,每天的闲暇时间不多,自己睡睡觉,或是找几个人聊聊天,打打麻将,过得很不充实。我开始去的时候就看见有两位老人们还在田埂上干活,旁边还围了三四个小孩帮忙,整个场面让我心酸不已。在我走的时候,老人们都过来送我,说下次一定要再来看他们,我点点头。然后跟老人们打招呼后便告别了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对空巢老人这些相对于我们的弱势群体有了更多的了解,他们需要社会对他们的更多的照顾,他们曾经都为社会做出过贡献,都有年轻辉煌的时候,现在虽然年纪大了,却不应该受到社会的排挤,也应该有自己的地位,更应该受到人们的尊敬。这回走访老人,让我也看到了老人们的活力,虽然年岁已高,但却活力依旧。他们都乐观开朗,没有子女在身边的照顾,却能交到更多老年朋友,拥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他们并不因为自己年纪的原因而放弃自己的梦想,他们照样像年轻时候一样生活、学习,他们自己在心中也坚信自己有自己的一片天空。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收获很所多,我也会继续关注这些弱势群体的人们,也呼吁大家一起来关心他们,让他们生活地更开心。

首先,老人要从思想上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建立新型的家庭关系。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要尽早将家庭关系的重心由纵向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转向横向关系(夫妻关系)。适当减少对子女的感情投入,降低对子女回报父母的期望值。特别是子女到了“离巢”的年龄,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逐步减少对子女的依恋状态。

其次,老人要及时地充实新的生活内容,尽快找到新的替代的角色。如培养兴趣爱好,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调整生活方式,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性 劳动等。再次,儿女应加强对老人的“精神赡养”,常回家看看。儿女应该在情感上和理智上有体贴父母的习惯,即使 “离巢”,也要增加与父母的联系和往来的次数,以避免父母家庭“空巢”综合征的发生。和父母住同一城镇的子女,与父母房子的距离不要太远。对于身在异地的子女,除了托人照顾

父母,恐怕更加要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了。子女要了解空巢老人在情绪上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应经常与父母通过电话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

上一篇:别笑 我是高考零分作文下一篇:旅游活动情况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