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这样的老师改写

2024-05-31

一个这样的老师改写(精选6篇)

一个这样的老师改写 第1篇

一个这样的老师改写

新的一年,我被分到六年级,教他们的科学课。第一节课上,我便问他们:“谁知道一种叫凯蒂旺普斯的动物?”讲台下的他们都露出疑惑的表情。“噢,没人知道。”我笑了笑,面不改色的说:“那是一种夜行兽,在冰川期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绝迹了。”我从讲桌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动物头骨,向他们介绍起“凯蒂旺普斯”的特征来。我把头骨交给他们,他们轮流穿着看,却没有一个人反驳我的观点,我有些得意,还有些失望。

第二天,我对上次的课堂进行了测验。试卷收上来,我批改着。当看到他们的答案时,我不由得担心的想:现在的孩子真是太死板了!果然,到最后,每一个同学的成绩,都是不及格!

试卷发下去那天,每个人都十分的气恼。我狡黠的一笑:“很简单。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我编造的,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过。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

“从来没有过?那你那天拿的头骨是怎么回事?”一个同学问道。

“那件头骨嘛,”我笑了,丝毫没有为自己的谎言感到抱歉,“不过是马的头骨罢了。”

此话一出,教室里便开始有了许多不满的声音。我很明白他们为什么生气,但是他们的错误也正是这样披露出来的。我摆摆手,示意他们安静:“难道你们自己没有想过吗?既然是‘绝技’了,我们顶多只能发现它的骨骼化石。而我却向你们描述它的夜间视力、皮毛的颜色,以及许多具体特征,还给它起了个可笑的名字,你们竟一点疑心也没起,这就是你们不及格的原因。”我严肃的解释道。

后来,我把这次成绩记到了他们的成绩册上,我希望他们能从这件事上学到点东西。

再后来,我的每堂课都会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反驳。我希望他们能懂得书本写的,老师说的,并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什么是一贯正确的。我们都应该时刻保持警惕,用事实、用科学的方法,纠正错误,并且应当有坚持真理的毅力。

那天我上完课回到办公室,布莱克老师叫住我,对我说:“怀特森,可真有你的。现在我们上六年级的课,总会有人在下面喊一嗓子‘凯蒂旺普斯’,然后在开始反驳我们,弄得我们面子上怪挂不住的。不过这样也好,他们错了,我纠正后又加深了他们的记忆。如果我错了,他们又促使我改正错误。”我满意的笑了笑。很高兴那群学生懂得了我的意思。我得知他们称其为“新怀疑主义”。

我相信,这样的一个新怀疑主义,定会对他们的以后起到很大的帮助!

一个这样的老师改写 第2篇

一、教材分析:

这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科学的精神”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本文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回忆自己少年时代学习生活时写的一篇文章。它叙述了科学课上怀特森老师运用“故弄玄虚策略”,教会学生“新怀疑主义”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对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又独具一格的老师形象。文章安排材料的方法与学生常见的文章有所不同: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描写人物,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点。文中既有对怀特森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正面描写,也有对“我”的心理活动、怀特森老师教育效果的侧面描写。二者相互结合,怀特森老师特点就更加鲜明突出了。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还是会有部分学生偏重于文章的情节,只把握了所写内容,浮于表面,而对于这些事件所蕴藏的思想内涵以及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结构整篇文章却忽略了或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本文中所塑造的怀特森老师的形象是对学生的一种“冲突” 分别从视觉、心理、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这四方面加以展现。现在的大多数孩子还是教师和教材的忠实信徒,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去怀疑教师和教科书上说的,因此是对他们多年来一种思考方式的挑战。怀特森老师不仅教会我们用“新怀疑主义”去学习,也教会我们用“新怀疑主义”去生活,去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在此,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思路:

以“怀特森老师是怎样的一个老师”,为学习的主线。引导学生从“怀特森老师本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我的心情变化”“我们的行为变化”三个角度来探究这个问题。在三种不同角度的学习交流中丰满人物形象,达到立体感悟人物形象的效果。

四、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2、在阅读中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理解人物,了解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和思想及其对学生的深远影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侧面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5、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用事实、用科学的方法,纠正错误,教育学生应当有坚持真理的毅力。

五、教学方法:

1、直入重点,以“怀特森老师是怎样的一个老师”为学习研究的主线。高段文章篇幅较长,为了使课堂高效,教师必须把握文章重难点,找准切入点,实现长文短教。

2、语文阅读应以读为主,在读中思、读中悟、读后议,为此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勾画重点句、关键词,批注、自主阅读,引导学生从“怀特森老师本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我的心情变化”、“我们的行为变化”三个角度来探究“怀特森老师是怎样的一个老师”这个问题。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发挥他们的主动性,遇到难题让他们通过同伴互助解决,老师相机点拨。

六、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中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理解人物,了解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和思想及其对学生的深远影响。

2、体会侧面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七、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学生搜集作者资料。

八、教学时间:两课时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质疑,导入新课。

1、老师是灯塔,指引我们前进;老师是罗盘,引导我们探索;老师是雷电,点燃我们的智慧。同学们,我们从小到现在,在很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接受教育,能谈谈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吗?

2、导入课题。

看来同学们喜欢的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美国著名作家大卫·欧文在少年时代就遇到过一位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引导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这位老师与别的老师究竟有什么不同?等)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检查预习,把握学情。

1、交流作者资料。

2、分段朗读课文,注意做到正确流利。

3、提出并解决不理解的词语。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后,指导学生回归文本,结合语言环境进行理解,重点指导以下词语:(1)面面相觑,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同学们为什么会面面相觑?你们有过“面面相觑”的经历吗?

(2)胸有成竹,文中说我做什么胸有成竹?

(3)郑重其事,怀特森老师是怎样郑重其事地讲“凯蒂旺普斯”的?(4)狡黠是什么意思?(狡诈)怀特森老师眼里为什么闪过狡黠的光芒?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学: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有什么不明白的或是想知道的?在书上做个标记。

2、汇报: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说,教师帮助学生提炼概括,达到人人会说。)

(2)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你觉得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怎么分?

(四)质疑问难,确定议题。

1、教师诱导询问:读了课文,你有哪些疑问?

2、学生提出问题后,师生加以筛选,确定议题:

(1)怀特森老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是个怎样的老师?(2)在这些事件中,“我”怀特森老师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怀特森老师的教育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了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六)布置作业。

1、积累本课好词佳句。

2、练习朗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学习。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一个这样的老师》这篇文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2、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呢?(学生用简单的词语评价即可)

3、你们是从哪儿得到这么多地感受呢?作者又是怎样把一个“这样”的老师展现给我们的呢?这节课我们深入学习课文。(二)出示学法,自主学习。

1、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思考:你觉得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说出你的理由。学习建议:

(1)怀特森老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2)在怀特森老师教“我们”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和行为有了哪些变化?(3)勾画出有关词句,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理解,并批注上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主学习,朗读,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内交流。

(三)品词析句,深入探究。

指名汇报:你觉得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联系上下文理解,指导朗读。预设:

1、怀特森老师是一个博学多才的老师。(1)从怀特森的语言中体会:他不仅知道绝迹了的动物,还知道其具体特征。(2)从同学们的神态中体会:“面面相觑”、“惊奇”。

2、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戏弄学生的老师。

(1)3—7自然段,从老师的语言和神态中体会,品悟“狡黠”: “狡黠”是什么意思?你从这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2)8自然段,品悟“郑重其事”,师引导,他“郑重其事”讲了什么?做了什么?(3)指导朗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怀特森老师是一个促使我们怀疑的老师。

(1)怀特森老师认为我们不及格的原因是什么?(没有对老师说的话进行认真的思考,发现其中的疑点。)

(2)我们再看看怀特森老师向我们介绍的凯蒂旺普斯,看看我们该不该起疑心?(课件出示)怀特森老师笑了笑,“那是一种夜行兽,在冰川期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绝迹了。”说着,他从讲桌里拿出一件动物头骨,向我们描述起这种动物的特征来。讲完,他把头骨交给前排的同学,让大家轮流观察一下。

(引导学生把冰川期绝迹和动物头骨结合起来考虑,体会到在冰川期绝迹的动物留下来的应该是化石而绝不是头骨。)

(3)追问:还能从哪感受到怀特森老师要教会我们怀疑?(从考试成绩登记在册教会我们必须学会怀疑。)从考试成绩登记在册教会我们必须学会怀疑。

过渡:在这次“凯蒂旺普斯”事件中“我”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我”眼中的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呢?(喜欢——吃惊——愤怒——理解)A、我心中暗想,这回我遇到一位博学的老师了。

B、可是,当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却惊呆了:我答的每道题旁边都打着大大的红叉!怎么回事?我完完全全是按照老师讲的写的呀!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C、“那你为什么要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讲?为什么还要考试?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一股怒火升上了我的心头,我紧紧抿住嘴唇,控制着自己不嚷出来。D、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上学到点什么。

师:读读这些句子,结合上下文谈谈你感受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体会“我”的心情变化。

小结:一个莫须有的凯蒂旺普斯,让我们懂得了要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书本上的内容和老师说的,怀特森老师的教育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4、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教会我们探索的老师。(1)“上怀特森老师的课,每一节都是不寻常的探索。”这样的课堂会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从“小汽车”事件体会怀特森老师是一位教我们学会探索的老师)

是啊,如此趣味盎然、悬念迭出、具有挑战性的课同学们能不喜欢吗?也就是在这样不断质疑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终于悟出了老师的希望,那就是„„(读第十二自然段)

相机出示:逐渐地,我们懂得了,书本上写的,老师说的,并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谁是一贯正确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用事实,用科学的方法,纠正错误,而且应当有坚持真理的毅力。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

师:这个自然段,只有简简单单的三句话,可是,它却能被有思想的孩子读成洋洋洒洒的万千文字,老师想请大家默读这个自然段的前两句话,或许你会从中读出深邃的哲理,或许能联想到历史尤其那些善于质疑而成功位的伟人,或许你会从中读出自己,都请你在书上做下批注,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师:老师想请大家来交流自己的感悟,在相互的思想碰撞中,你们会拥有更多的智慧。你们觉得什么是“新怀疑主义”? 生:(自由交流,师点评,引导)意义:此处补充怀疑主义的意义: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要举牛顿、哥白尼、伽利略的例子)

师:是啊,孩子们,事实上没有谁是一贯正确的,只有敢于向权威说不,只有敢于向已成为定势的思维方式说不,我们才能拥有真理,社会才能不断进步。通过你们的读书汇报,老师认为你们也和怀特森老师的学生一样认识到了“新怀疑主义”的意义。

(2)怀特森老师不仅教会了我们质疑,也教会了我们探索。那么在怀特森老师教我们科学课之前和之后,我们是怎么学习的呢?

(引导学生结合“我们”行为的变化过程:不习惯质疑——学会了新怀疑主义——把新怀疑主义带进了所有的课堂——把新怀疑主义带进了我们的生活,感受怀特森老师是一个对我们影响深远的老师)

(3)引导关注关键词“正视”,勾画出含有“正视”的句子,比较体会: 第一个“正视”:课堂上,我们敢于正视老师的眼睛,因为我们明白________。这时,“凯蒂旺普斯”代表着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正视”:这又看出了一种()态度,()心情。请你把这个句字补充完整:我正视着他的眼睛,告诉他:“你错了。”怀特森老师没有捉弄我们,而是在_____________。他是一个_________的老师。指导朗读两个句子。

(四)写法指导,总结延伸。

1、怀特森老师这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不仅对怀特森老师的语言和行为进行了详细描写,这叫——正面描写(板书),为什么作者还有写“我”的心情变化和同学们的反应呢?

(板书:侧面描写)侧面描写,也叫做间接描写。它指不从正面描写人物,而是通过有关的人、事、物、景的描写,渲染气氛,烘托出所要描写的人物的性格特征。本文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描写人物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点。二者相结合,怀特森老师的特点就更加鲜明突出了。以后我们在习作中就可以运用这种写法。

2、(课件出示资料)大卫·欧文,美国作家,《纽约客》杂志的专栏作家。他写的《第一家爸爸银行》风靡全球,他发明了一种新方法来教孩子有关钱的事情。他开设了自己的证券市场和货币市场基金。

可以看得出没有怀特森老师的影响就不会有今天的欧文,这也正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欧文的成功只是同学中的一个普通的例子,我们坚信还有更多的学生同样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都应该归功于怀特森老师对他们教育和影响。

3、怀疑引领着科学的步伐,古今中外,前面说的牛顿,哥白尼,伽利略,咱们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现代的“两弹一星”钱学森,“当代神农氏”袁隆平等,都大有人在,他们无不是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最终成就一番事业。(播放相关课件)

4、结语:怀特森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师,他影响了我们一生,让我们带着感激,怀着敬意,再次朗读课题《一个这样的老师》。

(五)作业超市。(任选一题)感悟启发(选一个指定题目,写一段话,建议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写法)供选题目是:《我看怀特森先生》、《由<这样的老师>所想到的》、《假如我是怀特森先生的学生》、《怎样看待书本和权威》、《我心中最好的老师》 „„

十、板书设计: 科学的精神 一个这样的老师 [美国]大卫·欧文

“我”的心情 怀特森老师

喜欢 博学多才

惊呆 促使质疑 与众不同 愤怒 引导探索

理解 学习方式 影响深远 敬佩 生活方式

(侧面描写)(正面描写)

课后反思:

在六年级组老师的共同研究下,这篇课文终于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教案。上完这课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升了,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全面的回答问题了,但孩子们思考问题不深入,回答往往停留在表面上,不能很深入的去剖析怀特森老师的特点,这跟我的教学经验也有关系。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叙事研究 第3篇

关键词: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西西,不可靠叙事者

香港女作家西西的短篇小说《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 (以下简称《像》) 是一部内心独白式小说。“我”是一名遗容化妆师, 却从未向我的恋人“夏”明白告知。今天, 他将要去“我”工作的地方参观, “我”的爱情在此时也被引向了一个未知点。整篇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讲述, 全文充溢着“我”淡淡的忧伤, 使人不知不觉地陷入到“我”那可望不可即的爱情故事中去。然而, “我”的叙述者身份却是可疑的, 我的叙述中处处潜藏着矛盾与空白。“我”企图交给读者一个爱情悲剧, 而听者之意又是如何呢?

一、叙述———第一人称自白

(一) 、叙述视角与叙述声音

视角是“叙述者或人物与叙事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或状态, 即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1]视角的承担者通常有两类, 一是叙述者, 二是故事中的人物。而在《像》中, 作者始终以“我”为叙述视角, 由“我”来叙述自己的故事, 因此, 在“我”身上, 实现了叙述者与主人公的统一。我们知道, 视角主要分为三大类型:非聚焦型、外聚焦型与内聚焦型视角。非聚焦与外聚焦通常会呈现出叙述者与人物的分裂, 而内聚焦则由于以某一人物的视角为出发点, 叙述者与人物的界限通常难以分辨或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像》就是这种典型的“我”的内聚焦。当然在内聚焦中, 也可以进行视角的切换与转移, 从而扩大叙述, 但这篇小说却始终采用单一的“我”的视角, 由此呈现出一种固定性内聚焦———即全文的叙述都是凭借“我”的感官去看、去观察、去呈现, 自始至终浸润着“我”对事件的理解, 使得被叙述的故事始终通过单一的“我”的意识现出。在这一视角的设定下, 《像》在叙事上也呈现出自身的特色:1、主要叙述内容是“我”的意识流。因此所有的事件都经过“我”的视角的过滤, 以“我”的意志为枢纽展开;2、“我”的视角主要是一个认知性视角, 作者所要表达的, 不仅仅是感知视角所能传达的对外部的感知, 更多的是“我”对事件、对他人与人生的认识与理解。

在把握了这篇文章的叙述视角后, 我们来探究一下小说中的叙述声音。声音与视角关联密切, 却不能完全等同。比如在许多作品中, 视角是人物的, 声音却是叙述者的。所以, 应该说“叙述声音来自叙述者, 叙述者是陈述主体, 它与视角一起构成叙述。”[1]这篇小说中, 叙述声音来自“我”, “我”作为故事的主人公, 就成为了一个同叙述者;“我”同时又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叙述者, 虽然不同于某些外聚焦或者是不直接介入评论的全知视角那样地弱化叙述声音, “我”的叙述始终存在, 但文本仍旧创造出了一种真实的幻觉———读者仿佛倾听一个女子内心的声音。因此, 尽管“我”的自我意识很强, 但这种自我意识并非是引导读者去揭示虚构, 而是通过强化叙述创造一种“我”的意识流动的真实氛围。我们似乎面对着一个平凡的女子, 她与我们一样生活在这个弥漫着物质气息的当代都市, 她的生活、经历是那么的真实。总之, 《像》全篇采用“我”的第一人称的自知性视角, 文中也不存在着一个高于“我”的叙述者, 因此声音与视角基本吻合 (尽管声音与视角的分裂在“我”的潜在意识中应该说是分裂的) , 从而创造了一种极强的真实性。但这看似和谐的叙述, 实际上是通过强化“我”的主观性来引导读者用他者的眼光来探寻真相。

(二) 、叙事性话语与非叙事性话语

通过对叙事视角与叙事声音的分析, 我们发现《像》是一篇很典型的意识流小说。那么, 它是如何展开叙事的呢?首先, 它采用的是心理空间的情节连接方式。小说以“我”的意识活动为支点, 自由组接序列, 因此在时间上跳跃错乱, 由大量的闪回片段连接而成, 这些零碎的情节是围绕人物意识不断地往复与拓展。其次, 是情节冲突的内心化。不同于戏剧式情节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情节模式, 在《像》中, 冲突被淡化, 由外部移至内心, 大量的非动作式情节因素填充进来, 正是这种内在冲突层层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最后, 我们回到“作者的读者”的立场上, 将自己从“我”的叙述中脱离出来, 就会发现整篇小说呈现的是一种非线性的开放式情节结构。在其中, 被叙述的事件并非一个整体或是真相, 而是存在多重可能性。但如果你一味地沉溺于“我”的叙述, 就可能被“我”的思绪所淹没。

同时, 《像》作为一篇心理性小说, 它所采用的“我”的视角不是单纯地用于通过人物内聚焦来展现事件, 创造戏剧性感受, 而是要表达“我”对事件的理解。因此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非叙事性话语。这些话语是公开的、直露的, 但却不同于第三人称全知叙事中叙述者的公开评论或是现代小说中叙述者跳出来揭露虚构的那种方式———其都旨在打破作品的真实性幻觉。在《像》中, 这种公开的评论被隐蔽化了, 它呈现出一种戏剧性评论———借“我”即主人公之口表述出来。主人公的认知性视角使“我”所叙述的话、表露的观点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真实, 读者并不感到有叙述者的操控。总之, 利用“我”的视角, 将“我”的个人观念与事件相融合, 从而实现了一种完全主观化的叙述。一方面, 这种方式能使读者成为“我”的聆听者, 他们相信“我”的存在, 相信我的叙述的真实性。但另一方面, 但作者的意图仅仅在此吗?只是想创造一个非常真实化的人物吗?或只是去讲述一个爱情悲剧吗?可以发现, 在“我”的叙述中, 其实蕴藏着相悖的种种矛盾, 而这种矛盾是“我”所未察觉, 并不经意间展示出来的。这个真实到偏执的“我”, 其实在自己的叙述中潜藏了关于事件、关于真相、甚至是“我‘的内心深处的多可能的诠释。

二、矛盾与空白

(一) 、视角的有限性

以第一人称自知视点为叙述视角可以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 创造出很强的真实性与模拟性。但作为一种固定性内聚焦, 这个视角本身又具有很大的有限性。因为它只能展现“我”的内心却无法透视别人的情感活动。这种有限性限制了读者对小说世界的信息的获得。那种小说叙事的无所不知的优越性在这里失去了生命力。那么, 是否不能洞悉一切对读者来说就意味着失去了小说叙事的独特魅力呢?答案是否定的。作者以“我”的视角展开叙述, 缔结全文, 且未进行视角切换, 其意图就是利用单一人物视角的有限性凸显“我”的绝对化的主观意识。在《像》中, 读者所能洞悉的只有“我”意识, 所聆听的只有“我”的叙述, 但对他人的内心却是一无所知。比如我认为“到了那个地方, 一切就会明白了。夏就会知道他一直以为是我为他而洒的香水, 其实不过是附在我身上的防腐剂的气味罢了;他也会知道, 我常常穿素白的衣服, 并不是因为我特意追求纯洁的表征, 而是为了方便出入我工作的那个地方。附在我身上的一种奇异的药水气味, 已经在我身上蚀骨了, 我曾经用过种种方法都无法将它们祛除, 直到后来, 我终于放弃了努力, 我甚至不再闻得到那股特殊的气息, 夏对此却是一无所知的。”[2]这是来自“我”的主观化的灌输, 甚至可能是“我”的纯粹的臆造, 夏的真实想法究竟如何呢?我们无从得知。同时, 由于一切叙事都是在“我”的内心进行的, 事件在连接上也是错杂跳跃的, 许多事件, 我们得知的只有那冰山一角, 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空白。作者利用视角的有限性所创造出来的“我”与他人、“我”与夏、甚至“我”与自身的相悖将矛盾与未知的空白凸显出来, 等待读者的发掘。

(二) 、对比与反讽

《像》这篇小说最大的特色, 在于“我”的叙述隐含着种种矛盾, 读者完全可以在“我”的话语中读出一个截然不同的事件。在“我”那悲观的、冷静的、自怨自艾的语气中, 充满了对比与反讽的意味。这种对比与反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我”的悲观、冷静的语态就是一个极好的切入点。在“我”的娓娓道来中, 始终笼罩着一层悲哀却又冷静的感受, 这使得“我”的叙述与“我”所谓的命运的悲剧完美地融合了。但其实这种语态最容易滋生反讽意味。作为读者, 我们可以看出其中潜藏的种种矛盾———我对爱情的渴望与冷静的叙述;我对夏的期待与认命的悲观;我对自身的肯定与自卑的身份认同……在这里, 悲观的叙述语态仿佛成了一个面具, 掩盖“我”充满渴望的内心世界, 从而凸显出“我”的内心的强烈冲突。其次, 我们从话语模式来探究。文中主要以直接引语的话语模式展开叙述, 其中最多的是“我”的自白。自白是一种主观化倾向极强的叙述方式。一方面, 加强叙述者的真实感, 另一方面, 却又非常容易产生人物的自身的对立。而作者正是了利用了这点。此时, 我们需要作为一个“作者的读者”而非“叙述读者”, 才能发觉“我”的自身的对立。文中的另一种直接隐语是人物对话, 对此, 作者采用了一种戏剧式的还原。这对揭示反讽时非常有意义的。因为作为读者, 我们只能看到对话的内容, 却无法探至人物内心。比方说在“我”与夏的对话中, 存在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 即交流信息差。如

夏说:那么, 你的工作是什么

我答:替人化妆

夏说:啊, 是化妆。但你的脸却是那么的朴素。[2]

可以说, 在他们含混性的对话中处处都是能指与所指的不同, 我与夏之间并非实现真正的交流。而这种差异与其说是“我”与夏的交流所造成的, 不容说是来自于“我”自身的矛盾。正因如此, “我”的叙述与事实真相在此处发生了强烈的矛盾冲突。最后, 我们要通过非叙事性话语来发现歧义。我们知道, 文中充斥着大量的“我”的主观评论, 这些显在的评论具有特殊的分辨价值。第一, 要分辨出修辞性评论的声音。这个角度要从作者来看。虽然“我”是叙述者又是主人公, 但“我”仍旧是作者的产物, 作者在对“我”的话语的编制上隐藏了某些倾向, 在文中通过“我”的叙述以

修辞性手法表现出来。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对比。例如, 通过“我”口中的夏与“我”的故事, 我们可以发现处处是夏与“我”在能指与所指上的差异, 使得故事呈现出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潜在结局, 而“我”与怡芬姑母的关系, 则由于一种相似性被“我”以所谓的命运的方式连接起来, 从而导致了“我”对自己爱情悲

剧的认可。但对读者来说, 这种现实与命运的相悖却产生了歧义。第二, 则是含混性评论。体现在“我”在完成自我认知的过程中产生的反讽。“我”认为自己没有知识所以只能从事这一职业与“我”有很好的技能与收入的反讽, “我”认可的自卑、孤独、不会表达的自我与’我”所体现出的勇敢坚定的性格的反讽等。总之, 通过这些潜在的矛盾与空白, 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开放式情节, 其中掩藏着主观与客观, 叙述与现实, 话语与潜意识的种种相悖。

三、人物———未定性

我们之前已经探讨了《像》在叙述上的特点与其中隐藏的内在矛盾。那么要发觉“我”的不可靠叙述者的身份, 还要在听完“我”的叙述后反推“我”的人物形象。可以说, “我”的形象具有两大特点:

1、心理性。在《像》中, 西西透过一个单一的女性视角, 始终用一种平静、细腻的笔触刻画着一个女子的情感与内心世界, 展现出主人公“我”敏感、忧伤但又独复杂的内心世界。

这篇小说是一个女子的内心独白。全文以“我”的意识流构成全篇, 重在透视、展现“我”的内心, 而外在的形象描绘、情节冲突都被予以淡化。因此, 在这篇小说中, 我们不能建立一个像高老头、安娜·卡列尼娜那样的一个形象生动, 性格饱满的人物形象, 我们也无法从旁观者的立场来看待她, 因为小说展现的是“我”的内心, 而无外人的渗入。总之, “我”是一个心理化的人物形象。作者希望读者探究的是在“我”边缘化的身份之下所隐藏的的坚强性格、女性意识与“我”对人生的独特思考。同时, 由于他者眼光的零渗入, “我”这个人物也呈现出一种极强的主观性。因此作为读者我们必须知道, 主观性的人物形象不能依靠单纯的叙述去把握, 必须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相对客观的立场。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在阅读中, 发现“我”的叙述与内心的渴望时常相悖。在这里, 那些先在的关于人物的特性论、行动论、符号论仿佛都失效了, 只有人物心理被抬升到至关注重要的位置。让我们感到, “我”不是一个可以被某些结构框架分解的人, 而那样一个活生生的人, “我”的身上充满着值得探寻的未知性。

2、人物是一个建构过程。我们之前已经说了这篇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无法被某些先在因素去概括、分析的人物, “我”是一个未定性的人物形象。可以说, 在“我”被产生出来的那一刻, 就在不断地进行着说话的“我”与话语中被表现的“我”的分裂。在《像》中, 读者必须要从“我”的叙述与对“我”本身的分析这两方面去把握, 在分裂中发现“我”的分歧, 发觉“我”叙述中的不可靠因子, 从而揭示出“我”的不可靠叙述者身份。其实, 不光是“我”, 小说中呈现出的其他人物也都具有这种不定性。比如夏和怡芬, 因为“我”叙事视角的有限性, 他们形象与性格, 它们的真实内心都呈现出一种空白。可以说, 正是这种模糊、暧昧的不确定意味, 使故事衍生出多重发展的空间, 也使小说的意味得以开拓。

有人说西西的小说荡涤了惯常思维定势所形成的谬见, 让读者看到了“习见之权威话语的专断与独裁”, 更让读者知悉了“那被惯势重压着的卑微角色为自己所进行的辩护, 听闻了另一种声音对习见的冷峻棒喝。”[3]《像》这篇小说正是以一种看似简单却独特的方式———塑造“我”的不可靠叙述者身份来加深对生命的认识, 强化对现代人的生存及其存在价值的追问。这种潜在的“自我分裂”实际上成了读者解读社会与自我, 表象与真实的突破口。

总之, “我”是这样的一个女子, 享受孤独, 敏感哀怨, 却又独立勇敢, 坚持自我。在西西淡淡的忧愁中, 在细腻的笔触下, 却蕴含了对人生的无尽思考。而小说悬而未决的结尾, 让读者在沉浸于文本的同时, 不得不重新来审视我们所面对的生活与最真实的内心世界。我想, 作者我所想要给予我们的, 也不是一个阐释的终点, 而是对于文学、人生永恒的思考。

参考文献

[1]胡亚敏, 叙事学,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传统之改写: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第4篇

[关键词] 《梁祝》延续改写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为中华民族所世代传唱。“千百年来。它以提倡求知、崇尚爱情、歌颂生命生生不息的鲜明主题深深打动着人们的心灵,以曲折动人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奇巧的故事结构而受到民众的广泛喜爱。[1]”梁祝传说不仅在广大民间口头传诵,而且还被大量改编为曲艺、音乐、电影等各种文学艺术作品,并由此深刻影响了民间的求学与婚恋等社会风尚,构成了庞大的梁祝文化系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时代文化实践的一大热点。2006年在中国第一个国家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国务院公布了首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梁祝传说”名列其中。基于著名文化遗产对于地方经济的强力驱动因素考量,近年来,古代名人之争日趋激烈,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没幸免,浙江宁波、江苏宜兴、山东济宁等省市就曾为梁祝祖籍争夺得热火朝天。同时,基于现代文艺长期从民间传说中吸取营养的文化传统,2008年,“梁祝传说”又被重新搬上了银屏,不过,这一次,它被大刀阔斧地改写,其片名为《武侠梁祝》或称为《剑·蝶》。两个有趣的事情是,一是在影院热播《武侠梁祝》的同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随后也推出了由浙江大学副教授段怀清主讲的中国四大爱情传奇之《梁祝传奇》,二是与《剑·蝶》旧继上映了另一部根据中国古典名著《聊斋志异·画皮》改编的新版《画皮》,而几乎如出一辙的是,两部影片的改编在主题设定和主人公身份上面,都是“爱情”主打和“书生”变“武生”。这些现象,确实值得揣摩。

《剑·蝶》这部青春偶像大片,“它的背景以我国经典故事梁祝的浪漫爱情为大纲,加上中国武术的剑道精神,结尾则有借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情节,以古装的形式来阐述‘爱因侠而浪漫,侠为爱而永恒’的爱情故事。希望能带领观众对爱情悟出新的注释、角度[2]”。然而,究竟观众对《剑·蝶》观感如何呢?有影评称[3]:“影片极尽浪漫之能事。一些情节看得不少男影迷浑身不自在”,而“数位‘90后’女生,却看得泪眼婆娑”,这说明,对于经典爱情的诠释,影片自有得失。

深受意识形态控制和商业利益杠杆操纵的大众媒体总是根据现实需要不断重新发掘历史,又在娱乐与艺术的名义下让文化传统得以再生。而在延续与改写之间。《剑·蝶》的策略与得失何在?这,值得深思。

改写:角色身份的变化

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渴望有与男子一样平等的读书权利,女扮男装外出求学,是梁祝传说发生的契机,也是梁祝生死恋情节的起点[4]。而影片中作为梁山伯与祝英台转世之梁仲山与祝言之,二者之相会,却是因为祝言之避祸求艺。仅因这一故事开端设计,得失己生’首先,祝英台是自主向学,祝英台作为一名主体性苏醒的传统女性已然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拉开了距离。萁次,也为后来与梁山伯同窗情生预设了情感指向:理想的丈夫不是肤浅的有钱人,而是读书好、有发展前景的知识分子:理想的婚姻,不仅是郎才女貌,而且有女子自强求知的欲望[5]。当然,传统社会不仅要求“女子无才便是德”,而且也不主张女子舞拳弄棒,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好像二者都存在着对传统的叛逆,但前者主动,后者被动,在此二者高下已分。

当然,此弱彼强,此处改写,带来的最大的变化是男主角实现了由“书生”向“侠士”的重大转变。从而引发了整个故事重心的转移。

易中天教授在《中国的男人与女人》一书中,指出:中国的书生,无论是《白蛇传》中的许仙,《天仙配》中的董永,《西厢记》中的张生,《梁祝》中的梁山伯等,其共同特点是细皮嫩肉,奶声奶气,多愁善感,弱不禁风。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毫无主见,极易哄骗,可以说相当的“女性化”[6]。而导演马楚成也曾坦言“《梁祝》中的梁山伯太过软弱”,所以传说中的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被改变成了一位相貌英俊、武艺高超的青年侠士——自幼丧失双亲被逍遥派掌门收养的大师兄梁仲山。

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侠士大约如西方的骑士一样。应该属于最吸引女性的男性类型。他们无牵无挂。武艺高强。通常还风流倜傥,是游历于封建统治王朝和儒家伦理道德规范边缘的这样一群人。他们除暴安良,劫富济贫,可能被朝廷称为山贼,而为百姓所拥戴。除了这些,武侠生涯令人诱惑的地方恐怕还在于,可以行走江湖浪迹天涯。而这一点,对于被长期桎梏在“中门之后”的传统社会中的女性,自是可以让她们充满无限遐想。

英雄救美,自是人心之所向,《剑·蝶》自然也设计了一个浪漫的邂逅,一个江湖中人梁仲山,一个朝廷中人马承恩共同出手搭救了女扮男装的祝言之。武,的确为影片增添了看点,同时也为赋予梁仲山为了爱情敢拼敢打提供了一种身份可能。然而,江湖究竟如何,非常遗憾,其实就是“二斤烧酒,一斤牛肉”,从一家客栈到另一家客栈:“武”之有何能。只不过是让蒙面人帮助朝廷中人除掉异己:“侠”之大义,非常遗憾没能因“武”而彰显,其严重后果则在于到后来影片可能被解读为两个男人为了争一个女人而发生斗狠,由此也消解了影片“爱因侠而浪漫,侠为爱而永恒”的叙事可能。同时也可能使作为“自由斗士”象征的传统侠士,可能被读解为当前的恐怖主义成员而成为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音符。

延续:被桎梏的女性身体

作为这一伟大爱情传说的女主角,祝言之在影片中有两次离家的场景。第一次就是故事的缘起,改装求艺:第二次则是借求神之名拟私奔。

第一次外出求艺,而远行求艺首先则需要将身体用布带裹起来,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男性,影片中还提供了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逍遥派武功传男不传女。这真实地再现了传统社会中,公共空间和相当多的社会实践对于女性其实是封闭的。

作为一个物质性的身体,在现实社会中必然存在着一个空间的占据与移动。问题在于,这一占据形式和移动的范畴都被外在化地规定着。对于女性身体占据空间形式的社会建构古今延续,甚至越演越烈。简言之就是楚王好细腰、今人多苗条,极端的表现在过去就是三寸金莲足,而今却是纤纤高跟鞋:历史发展到如今,成就女性身体的典范形态就是当今的超级名模和影视明星。这也正是本部影片的卖点之一,青春偶像型。

对于女性身体禁忌实际上时至北宋初年,都尚未形成一种普遍的社会风尚。在诸

如象司马光以及宋明理学之代表二程和朱熹等儒士的大力倡导和官府的旌表下,终于在宋代得以定型。

看两则司马光的言论,他曾向皇上奏柬《论上元令妇女相扑状》,其中言道:

“今月十八日,圣驾御宣德门,召诸色艺人,令各进技艺,赐与银绢,内有女人相扑。亦被赏赉。……今上有天子之尊,下有万民之众,后妃侍傍,命妇纵观而使妇人裸戏于前。殆非所以隆礼法示回方也。”因此要求皇帝颁发法令“严加禁约,今后妇人不得于街市以此聚众为戏。”

在《涑水家仪》,司马光言道:“凡为宫室,必辨内外,深宫固门内外不共井,不共浴室,不共厕。男治外事,女治内事。男子昼无故,不处私室,妇人无故,不窥中门。男子夜行以烛,妇人有故出中门,必拥蔽其面。男仆非有缮修,及有大故。不入中门,八中门,妇人必避之,不可避,亦必以袖遮其面。女仆无故,不出中门,有故出中门,亦必拥蔽其面。”

此般倡导的结果就是,女性的身体被遮蔽,同时女性的身体被禁锢在一个相当局狭的私人空间之中。看一首宋代女性才子李清照的词,《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书房、闺房、后苑,大约构成了传统社会如李清照般女性的主要生活空间。庭院深深深几许?辽宋时代,《妇人启门图》成为了出土墓葬壁画的经常性题材,半扇门扉,划出屋里屋外,分隔出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门扉之后,埋藏着多少少女的思春情怀,又有多少女性望穿秋水盼夫归。

影片中的祝言之的第二次外出。是被囚禁起来的祝言之,假意答应了与马承恩的婚事,提出第二天要去寺院上香,这个要求得到了许可。当然,祝言之并不是走着去,也不是骑马去的,而是乘轿前往。乘轿,其实仍然是遮蔽身体的一种方式。

让我们再来看两处不同的图像,张择端的城市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和大足石刻造像。在前图中络绎不绝的城市街头,我们惊奇的发现。其中女性形象屈指可数,如若出现,则多与子女或家人相关。而同期另一宗教世俗化代表作品大足石刻造像群中,却拥有大量精妙典雅的女性观音造像以及惟妙惟肖各色女性造像等:结合影片作此简单的对比,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传统女性已经被排除在大部分的公共空间之外,而寺院和佛教造像等宗教空间,却是一个女性可以合法出入的场所。身体被束缚的代偿,就是将自身向想象与信仰空间开放。当然,祈求什么?三千条律令,不孝罪为先。而不孝之极,则是无后。所以,婚前祈求找一个好相公,婚后祈求早生贵子,大约成了中国传统社会年轻女性想象与祈求内容的主要部分。

主题:爱情的超越与断裂

梁祝传说中,梁山伯愚鲁不知英台女孩心机,因事羁留而至英台另许他人,遂成相思之病,郁郁而终。第二年,英台出嫁马家,舟行山伯墓地,风起而不得行。英台哭拜山伯,山伯坟墓裂开,英台与山伯合墓化蝶。

影片《剑·蝶》导演马楚成认为,“死时再化蝶还不如生的时候努力到最后一刻”,所以,他将传说中的哭哭啼啼改编成了影片中的最后抗争,最后。二人合墓而葬。化蝶飞出。

此处改写,内涵丰富。值得解读个中变化。

影片中最后之抗争、合墓,确实让人振奋和感动。然而,在《剑·蝶》中,祝言之与梁仲山之感情形成非常单薄,影片中让许多70后男性浑身不自在的小男生与小女生的调情。既远不及马承恩与祝言之青梅竹马之感情,也未及马承恩有大恩于祝家这一沉甸甸的恩情,因此远不足以支撑这一惊天动地的爱情。影片套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情节,这一假死与真亡。却是现代时空观与爱情观的植入,而影片之化蝶,生生的没有了依托,仅为传统想象的生硬拼结。

何以为会如此认为?

值得指出的是,梁祝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并没有冲破封建社会所确立的婚姻上的等级制度与父母之命。晋代盛行士族制度,门第相当才能互通婚姻。梁山伯何事羁留,却是因为家贫不得行,直到作得了县令。才到祝庄访发,而此时英台已许配他人。由此才有山伯的相思而终,而次年英台也如期出嫁马家。

因此,揭示梁祝传说的关键并不完全在于爱情抗争,而在于能支撑这一爱情观的更深沉的传统社会中人们的宇宙观和生死观,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则在于传说中的“坟裂”与“化蝶”。

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感情足以感天动地,看明代冯梦龙的《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中梁祝传说中的几段描述:“忽然狂风四起,天昏地暗,舆人都不能行”,“忽然一声响亮。地下裂开丈余,英台从裂中跳下”,“顷刻间天清地明,那地裂处只如一线之细”等。从已经演变到明代的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社会是认为人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人因此能感动天地。第二,祝英台何以毫不犹豫,纵身跳下,是因为传统社会,人们认为,宇宙分三界,生命生生不息,人间生命的结束,不过是阴世或天堂的生活开始,所以现世不能实现的梦想,一定可以在来世得到满足。

中国近年来的考古发掘,如浙江良渚大墓、法门寺地宫、辽代陈国公主墓等等,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巨大的惊喜同时也使我们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疑问:何以这些如此大量制作精美、材质优良的东西会被古人毫不吝啬地埋葬在地下。永不见天日?中央美术学院李军教授给与了我们一个奇特的答案[7],即:神圣价值的产生来自于世俗价值的丧失。这一“向死而生”的神圣价值,其实正是传说中试图揭示的古代的爱情真谛。

影片中,梁仲山与祝言之两人的合墓而葬,固然比坟裂合墓来得直接,然而这一丧失了传统文化背景的抗争,却使影片产生了巨大的断裂,即生命的终止,这一现代时间观背景下的生命终止,同时其实也意味着一种情感的结束。没了,生命没了,爱情没了,因此其最后的化蝶就纯粹是画蛇添足。

《一个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反思 第5篇

这个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科学的精神”,当今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科学对国家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立志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更是离不开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精神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学习这个单元的课文要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同时了解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以及具有科学的精神的人物,学习他们身上可贵科学的精神。

《一个这样的老师》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回忆自己少年时代的学习生活时写的一篇文章。它叙述了科学课上怀特森老师运用“故弄玄虚的策略”教给学生“新怀疑主义”的故事,塑造了一个特别的独具匠心的老师的形象。文章在写法上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地方法塑造人物,文章既有对怀特森老师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正面描写,又有对“我”的心理活动、怀特森老师教学效果的侧面描写,这是本文在写法上的一大特点。二者相互结合,怀特森老师的形象就更加鲜明突出了。

文中塑造的怀特森老师的形象对学生是一种“冲击”。首先是视觉上的冲击:怀特森老师别具匠心的科学课让学生耳目一新。其次是心理冲击:他们没有想到怀特森老师会“戏弄”自己的学生,这真是出乎人的意料。

再次是思维方式上的冲击:现在大多数孩子还是教师和教材的忠实信徒,他们几乎从来都没有想过去怀疑教师,长辈和教科书上说的,因此这是对他们多年来的思维方式的一种挑战。最后是生活习惯上的冲击:怀特森老师不仅教会“我们”用“新怀疑主义”去学习,而且教会我们用“新怀疑主义”去生活,去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这些冲击有些是源自于中外文化的差异,但更多的是源自于怀特森老师与其他老师的不同。

根据以上特点,我采用了这样的设计:以“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为学习主线,引导学生从怀特森老师本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我”的心理活动变化,“我们”的行为变化这三个角度来探究这个问题。紧扣文本启发倡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和理解,谈出自己的看法,从而立体地,丰满地感受人物形象。

这节课,我布置同学们在课前搜集了古今中外科学家的资料,在课堂上通过交流同学们了解了更多科学家还有他们身上可贵的精神,这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我还采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猜猜问号是什么意思?”的问题导课不仅引起了学生学习课文极大的兴趣,还暗示了文章的主题。这样学生在开始就有了一个在课堂上提问,质疑的练习,潜意识里就有了一个初步的提问的习惯和印象。这很容易的和课文中的质疑联系起来,突破文章的重点。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使学生的质疑更加真实,不带有任何主观的误导,是学习更加主动。

这篇文章浅显易懂通过阅读学生很容易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通过看图复述课文的环节,使学生对课文进一步加深印象,还锻炼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学生的心理描写的变化,是文章的线索,是读者认识怀特森老师的重要提示,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在读和听的过程中反复思考,准确地把握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通过对文中重点语句的阅读分析,了解到怀特森老师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一步步地认识了怀特森老师。和怀特森的学生一起学会了“新怀疑主义”。

通过文章中对怀特森老师直接的言行的描写的对比使学生了解到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的写作方法。可见的使用在这里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图片的直观引导,是学深更容易理解和区分文中正面侧面描写的部分。

结尾用叹号与开头呼应,体现了语文课的特点,提示了学生标点符号在生活中的巧妙应用,还突出了文章的中心。通过动态的课件的展示,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维,回顾整节课的学习活动,谈出自己特有的观点。

一个这样的老师课文 第6篇

怀特森先生教我们六年级的科学课。第一节课上,他问我们:“谁知道一种叫做凯蒂旺普斯的动物?”同学们面面相觑,就连生物比赛得过奖的比利也都惊奇地瞪大了眼睛。

“噢,没有人知道。”怀特森老师笑了笑,“那是一种夜行兽,在冰川期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绝迹了。”说着,他从讲桌里拿出一件动物头骨,向我们描述起这种动物的特征来。讲完,他把头骨交给前排的同学,让大家轮流观察一下。我们饶有兴趣地传看,记笔记,有的同学还画了图。我心中暗想,这回我遇到一位博学的老师了。

第二天,怀特森老师对上次讲的内容进行了测验,我胸有成竹答好了卷子交给老师。

但是,当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却惊呆了:我答的每道题旁边都打着大大的红*。怎么回事?我完完全全是按照老师讲的写的呀!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我瞧瞧周围的同学,似乎每一个同学都不及格,比利正气恼地捶桌子呢。发生了什么事?

“很简单,”怀特森老师眼里闪过狡黠的光芒,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我编造的,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过。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

“从来没有过?那你那天拿的头骨是怎么回事?”比利问。

“那件头骨嘛,”怀特森老师笑了,“不过是马的头骨罢了。”

那你为什么要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讲?为什么还要考试?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一股怒火升上了我的心头,我紧紧抿住嘴唇,控制着自己不嚷出来。教室里响起了不满的议论声。

怀特森老师摆摆手,让大家平静下来:“难道你们自己没有想到吗?既然是‘绝迹’了,那就什么也没有留下。我向你们描述它的夜间视力、皮毛的颜色,以及许多根本不存在的现象,还给它起了个可笑的名字,你们竟一点也没有起疑心,这就是你们不及格的原因。”

怀特森老师说试卷上的分数是要登记在成绩册上的,他也真这么做了。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上学到点什么。

上怀特森老师的课,每一节都是不寻常的探索。比如,有一次他说小轿车是活的生物,让我们反驳。我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写小论文,说明小轿车和生物不一样。他看了后说:“勉强及格,你总算知道了什么是生物,什么不是。”

逐渐地,我们懂得了,书本写的、老师说的,并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谁是一贯正确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用事实、用科学的方法,纠正错误,并且应当有坚持真理的毅力。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

我们把新怀疑主义带进了所有的.课堂,给那些不习惯质疑的老师带来了烦恼。每堂课我们都十分注意听讲,有时老师讲着讲着,下面就会有同学清清嗓子,说:“凯蒂旺普斯。”接着他站起来,正视着老师的眼睛,说出怀疑的理由。这样做是很有趣的。当然,多数的时候,我们怀疑错了,但老师在纠正我们错误时,我们加深了对事物的理解;有时我们的怀疑是正确的,它促使老师也去纠正错误。

上一篇:鬼屋探险作文500字下一篇:呼和浩特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