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嘉兴南湖心得体会

2024-06-04

赴嘉兴南湖心得体会(精选8篇)

赴嘉兴南湖心得体会 第1篇

赴浙江嘉兴学习城乡统筹发展调查报告

为学习浙江嘉兴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进理念,推进我县城乡统筹发展工作的快速发展,由县委组织部和县党校领导带队,组织全县32个乡镇及县直和开发区56名青干班人员于2011年9月18日至23日赴嘉兴市南湖区考察学习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考察组深入到南湖区新余镇实地察看统筹城乡发展情况,南湖区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杭嘉湖平原,是嘉兴经济、政治、文化、商贸中心。总面积426平方公里,下辖5个镇、7个街道办,总人口50万人。南湖历史悠久,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的一艘画舫上完成了最后议程,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湖从此成为党的诞生地。如今的南湖区被国务院确定为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东部沿海开放地区之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8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98亿元。特别是近年来,南湖区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重点,以“土地节约集约有增量,农民安居乐业有保障”为根本要求,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和现代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集约集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值得学习借鉴。

做法与经验

(一)发展思路明晰,工作推进有方向。南湖区大胆创新,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着力打造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先行区。2007年他们提出了“五个四”的总体思路:(1)加快“四个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居住向农村新社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要素向新市镇集中);(2)推进“四个创新”(创新农村经营管理制度、创新农村治理方式、创新城乡一体的管理服务机制、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推进机制);(3)突出“四个重点”(农村新社区建设、土地流转、新市镇建设、宅基地复垦);(4)达到“四个目标”(努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升级、农居集中、农村和谐“四个目标”);(5)实现“四位一体”协调发展(走出一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2008年该区启动了以“两分两换”(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为重点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综合考虑规划定位、产业基础、区位环境等因素,他们将七星、余新和大桥三个镇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及“两分两换”试点镇,通过典型示范,摸索规律,完善思路,确保试点沿着正确方向、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二)政策措施得力,工作试点合民意。近年来,南湖区围绕新市镇建设、新社区建设、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宅基地复垦、“两分两换”试点等统筹城乡重点工作,先后制定政策体系,为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同时,他们始终把农民意愿作为基本立足点,组织试点镇召开各类座谈会、听证会,充分听取意见,把握民情,使试点政策符合农村实际和群众愿望。试点方案、政策确定后,区、镇、村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耐心细致搞宣传,使广大农户知晓并理解政策、广泛支持和参与改革。

(三)规划体系完善,市镇发展有空间。南湖区按照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新要求,2007年以来先后调整完善了相关规划:(1)确定了“一副中心两大门三城镇”的区域发展布局和功能定位(“一副中心”即城市中心,包括南湖新区和嘉兴科技城,“二大门”即嘉兴城市南大门的客运新城余新镇、城市东大门的产业集聚区大桥镇;“三市镇”指各具特色的新丰镇、凤桥镇和七星镇)。(2)将五个镇原有的1573个自然村逐步压缩村庄布点,形成了目前的“5+18”村镇布局规划。(3)调整完善了各镇的镇域总体规划、新社区建设规划和相关配套建设规划。这些规划的调整和完善,进一步拓展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空间,为引导现代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起到了龙头引领作用,将原有的传统村落逐步改造成为规划科学、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服务配套、管理健全的城乡一体新社区。

(四)运作机制灵活,工作开展有载体。该区成立了由17个区级部门组成的统筹城乡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建立了区统筹委工作例会制度、重点工作月报制度和专项工作督查制度,对试点进程中的问题及时沟通研究,并予以解决。同时,各试点镇都注册成立了公司,作为运作主体实行封闭运行。其中七星镇的嘉兴七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亿元,由市、区两级共同出资;余新镇的嘉兴渔里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2亿元,由镇、村共同出资,公司管理规范,运作情况良好。

(五)严控用地面积,土地节约保增量。各镇在“两分两换”和新社区建设中,努力控制用地面积,确保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经测算,七星镇需搬迁农户4011户,现有宅基地面积4158亩,全部实行公寓房安置后,按户均0.3亩计算,需占用土地1203亩,将多余的宅基地复垦成耕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955亩。大桥镇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规划土地面积约1250亩,安置农户3800户,其中农民自建房1400户,建造公寓房安置2400户;原户均宅基地0.8亩,共3040亩,试点运作后,可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790亩。其他镇也都按照新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推进农民居住向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集聚,户均节约宅基地达到50%以上。

(六)切实关注民生,群众安居有保障。该区着力构建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主体,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为补充的城乡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养老保障的全覆盖。2010年余新、七星两个镇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93%以上(其中60岁以上老人参保率达到100%)。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对已全部流转土地承包经营的人员,按无地失业人员开展就业再就业援助和服务;对参加就业培训、就业服务和被企业吸纳并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土地流转居民,享受被征地农民同等的促进就业政策;对其中大龄人员,按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再就业援助。

启示与思考

杨陵作为浙江统筹城乡发展的试点县区之一,紧紧抓住先行先试的机遇,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学习借鉴南湖区“两分两换”为重点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经验,全面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总体水平,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作出有益探索。

(一)开展“两分两换”试点。南湖区“两分两换”的经验在于:通过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和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激活了土地资源要素流动,确保了农村住房、宅基地和土地的增值,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提升土地利用率,实现耕地总量、开发资金、农民增收与政府收益三个平衡,推进新市镇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加快“两分两换”安置房建设,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优化安置模式,努力降低安置成本。

(二)实施“两新”工程建设。优化完善镇村布局,并强化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以及各专项规划的衔接,增强规划的系统性。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对农民集约节约土地给予奖励,创新农民建房的信贷支持,鼓励和引导农民多渠道、多模式向新镇区和城乡一体新社区集聚,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促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与发展。

(三)加快完善土地流转服务。在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业招商的同时,强化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区、乡(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完善规范土地流转合同,研究推进土地流转的有效方式和途径,确保土地流转的可持续性。通过土地流转,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空间,也为小城镇建设提供充裕的用地支持。

(四)加快研究农村综合治理方式。要加强“两分两换”、农民向新镇区和城乡一体新社区集聚后农村管理体制、新社区管理、村级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探索与研究,特别是要搞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培育工作,充分发挥其自主管理、灵活运作的职能与作用。抓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村治理方式,实现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有序转变,以及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冯瓴乡人民政府

赵本华

2011年9月24日

赴嘉兴南湖心得体会 第2篇

7月10日上午,一大早,新开街道党工委组织部分党员同志乘2辆大客车去浙江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经过2.5小时的路程,终于到达了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在导游精心安排下,首先乘船参观南湖。南湖风景优美,烟雨楼门前石碑刻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一大”纪念船(红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胜利闭幕。下午我们来到了中国共产党南湖革命纪念馆,进入会馆,展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从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以清朝政府失败而告终。同时清政府腐败无能与外国列强签订多个不平等条约。进入第二层入视线的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物的画像,一张张图表,一幅幅画卷,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起庄严的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会上审议中国共产党纲领草案;审议中国共产党关于当前实际工作决议草案;审议中国共产党宣言草案,最后选举中国共产党全国领导机构。从此中国共产党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特别是在一代伟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下,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49年10月1日成立新中国,带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取得了辉煌成就。党的十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使人民富裕起来。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九大后,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赴浙江嘉兴瞻仰南湖红船,并提出了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论,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十九大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参观结束后,在南湖革命纪念馆誓墙前,全体党员高举右手,对着党旗、高声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赴嘉兴南湖心得体会 第3篇

1 发展现状

1.1 产业分布广泛

截至2014年,全区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203家,其中在主管部门备案的有100家,入社社员6 136人。经营范围已经逐步拓展到蔬菜、水果、畜禽、粮油、土肥等多项产业,其中主要以水果、蔬菜等种植业为主,占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57%,畜禽类合作社占18%,水产养殖合作社占11%,农机、植保类合作社占7%,其他合作社占7%。

1.2 运作模式多元化

(1)合作社+农户:一般由农户自发组织,主要通过合作社把自己的产品销往市场。(2)合作社+基地+农户:通常拥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通过生产基地指导农户生产,并按标准收购或代销社员产品。(3)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一般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起,由龙头企业负责人兼任法人代表,合作社搭建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桥梁,成为企业生产的一个环节。

1.3 品牌意识不断增强

目前,全区3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商标,其中获得市级著名商标3个,省级著名商标2个,浙江名牌农产品2个。同时,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和占用率[4]。

1.4 农产品安全逐年重视

近年来,南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了一批无公害生产基地,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了实施和示范平台。同时,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定工作,目前,已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3家,绿色食品证书4家,有机食品认证2家。

2 南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2.1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及时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和本地资源安排生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提高规模化生产能力,为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供依托,进一步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5]。

2.2 促进农民增收

农民专业合作社改变了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通过组织引导,有效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加速了农产品流通,提升了农产品价格,不仅解决了农产品销路不畅、农产品加工增值等问题,更进一步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2.3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合作社通过组织分散农户,统一生产资料供应和技术规程,实现全过程、全产业链的规模化、标准化、质量化,提高了农产品效益,也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了基础。

2.4 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

农民专业合作社改变了过去农户“单打独斗”的生产经营模式,将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抱团闯市场”,改善了农民在生产、销售环节中的弱势地位,也为龙头企业、商场超市提供了稳定的供货渠道。

3 存在的问题

3.1 合作社规模偏小,运转效率低下

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准入门槛较低,当前全区在工商注册登记的合作社已达到200家以上,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未实质性运作。在农经部门备案的100家合作社中,注册资本在10万元以下的有14家,10万~20万元的31家,20~50万元的22家,50万元以上的有33家。注册社员在50人以下的合作社有57家。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也较差,不利于合作社的长期发展。

3.2 合作社人才缺乏,认识不够到位

目前,仍有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概念认识不清。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内部规章、遵循原则等都不能正确把握。

3.3 合作社制度不健全,民主管理无从体现

目前,南湖区部分合作社还存在财务制度不规范、内部组织不健全、尚未落实民主管理机制等问题。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形同虚设[6],普通社员基本没有参与专业合作社管理,在重大决策上往往由合作社发起人自做决定。

3.4 合作社账目不清,财务管理亟待加强

目前,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财务人员配备不合理、制度执行不严格、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善、利益分配制度不完善、成员账户设置不完善等问题。在合作社“二次返利”问题上,没有充分考虑到各个社员利益,从而阻碍了合作社的发展。

4 对策

4.1 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氛围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通过农民信箱、广播、报刊等媒介,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法》和《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提高整个社会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要多开展各种宣传咨询、送法下乡等活动,同时加强对镇、村干部的培训,旨在进一步增强其工作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群众。

4.2 加强日常监管,规范制度执行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重制度建设、轻制度执行”的现象,因此要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意识,区、镇二级也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将合作社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等级评定、项目申报的考核标准之一,督促农民专业合作社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以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运作。

4.3 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管理水平

各部门要制定规划、分类指导,举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业务培训班,培训对象要涵盖合作社负责人、会计和从业人员,从整体上提高合作社人员的素质,造就一批精通业务、掌握技术、懂管理、会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队伍[7]。

4.4 强化政策扶持,助推发展壮大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弱者的联合,政府的扶持有利于改变其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竞争劣势。政府应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扶持要侧重于对示范性、规范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奖励;扶持方向要侧重于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质量,减轻运转成本[8]。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加规范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能有效防止“假、大、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陆永明.南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4(S1):183-184.

[2]张玉芳.鲁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学,2014(3):316-319.

[3]朱文澜.新丰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J].嘉兴现代农业,2013(6):22.

[4]孙玉荣.安丘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学,2014(3):318-319.

[5]蓝云,林彦卿,杨志.关于合作社几个问题的探讨[J].农村经营管理,2014(131):32-33.

[6]刘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调查与建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32-36.

[7]邢震.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践与思考——对浙江省台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J].现代农业,2007(4):51-53.

嘉兴南湖食端午 第4篇

端午与粽子

粽子的起源与江南的稻作生产有直接关系。在陶制盛器和炊具发明之前,“石烹法”,即将烧烫的石块投于盛有米和水的坑内来烧煮食物,或将水和米盛于竹筒之内包裹于箬、笋等植物叶子里,然后放在火上烧烤,这是古人最可能的煮饭方法。嘉兴民众种稻食米,讲究精耕细作,食不厌精,作为“嘉湖细点”典型代表的粽子更是内外兼修,精益求精。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经学家、文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粽子又名“角黍”,与端午习俗紧密结合,西晋周处《风土记》中载,“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赋予端午粽子新的文化内容。

粽子是嘉兴端午习俗中的重要角色,至今仍有人称端午节为“粽子节”。端午前几天,家家户户的主妇们就买回材料,准备为包端午粽而忙碌了。当地的民间谚语中将吃粽子与禁忌联系起来,如“不食端午粽,老来没人送”“未吃端午粽,寒衣(夹袄)不可送”,在重视“身后事”的汉族文化中,意即端午粽子必须吃,否则无人送终,故而在端午吃粽子成为嘉兴地区人们坚定的信仰。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各家各户不同的生活水准,粽子的用料在不同时期也各不相同。“灰汤粽”是当地曾经有过的一种极为“简陋”的粽子,即选用硬实有亮泽的稻草或老蚕豆壳、桑树条烧制成灰,将灰用纱布包住放盆里用热水浸泡,待沉淀后滤出清水待用,取少量灰汤水泼入糯米里揉匀,包成粽子,在剩余的灰汤水中煮3个小时,再焖3个小时后食用。

建国前后,民众做粽子还只是以糯米为主料,较灰汤粽好一点的是 “白水粽”,用料就是单纯的糯米,用清水煮熟后蘸糖吃,老人们至今回忆起来赞其“很好的,很有味道的”。当地一则谜语“青色田鸡活剥皮,糖来蘸蘸好东西”,指的就是白水粽。改革开放前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包粽子的用料就比较丰富了。主料虽然还是以糯米为主,但是加了红枣和各种豆类,如赤豆、蚕豆、黄豆等,还逐渐增加了肉、蛋作为馅儿,有肉(猪肉)粽、蟹黄粽、火腿粽、蛋黄粽等;作料除了糖外,酱油、盐、味精也被恰当地掺在一起,粽子的味道更加多样。

一般粽子的形状主要有三角粽和四角粽,也有包枕头粽的。三角粽也称尖角粽,重量一般是在一两半到二两之间。四角粽整体形状稍方一些,底部的角不像三角棕那么尖,稍短,整体比三角粽大。商业粽子兴起后,粽子的大小逐渐标准化。

说起裹粽子的材料,在嘉兴南湖农村,房前屋后都会种几簇竹子,挖竹笋、包粽子,极其方便。毛竹叶,一般常指的是箬竹叶,嘉兴地区气候比较温暖湿润,很适合箬竹叶生长。箬竹叶生长的季节和叶子的宽度、厚度比较适合包粽子。箬竹叶在当地很常见,我们常常看到水塘、河道、屋前小渠边有自然生长的箬竹。平时,村民们也会留意捡一些脱落的老箬竹叶,拿回家晾干,等到包粽子的时候用水泡一泡,就可以用了。当然,也有个别人家用本地就有的荷叶、万年青或宽大的芦苇叶子来包粽子。对于芦苇叶子的选择,一般会采从根部往上数第3片叶子,据说这样的叶子包的粽子最清香。用来缠粽子的绳子也有讲究。南湖农村,起初用来缠粽子的材料都是稻草秆,材料易得,如今大多用线绳缠绕,有棉线、塑料线等,颜色有纯色也有彩色。粽子一般需要缠上6道线,取其“六六顺”之意。

粽子除了出现在端午之外,还会出现在当地的很多人生仪礼和节日习俗中。《古禾杂识》中提到:“寒食节有青团、灰粽;乡人则作茧团,其形如茧,以祈蚕也。立夏节有麦芽团;端午节有端午粽。”

清明时节(寒食节)吃粽子,民间有种说法,“苦粽子、甜馄饨”,与农事活动的忙闲有关。清明一过,农民马上就下田了,一忙就要忙到稻子收获为止。在这期间,农民的生活是很辛苦的,早起出门带上粽子和水,在田里一直忙到晚上回来。清明时候的江南,室外的温度已经很高,带其他的食物不易保存,而糯米做成的粽子不易霉变,清明之前做好了,放在通风的地方,可以保存一个月之久。到了农历七月十五,稻子收割了,粮食富余了,农民不用再担心吃饭问题,吃上了馄饨,而且这个时候农活也渐渐少了,他们无论从体力上还是心理上都得到了放松,故而生活更加幸福了。

另外,粽子还用于祭祀祖先、灶王爷以及在春节、夏至等节日食用,或者相互馈赠等。对于嘉兴人来说,清明的时候祭祀祖先,所带的东西除了青团子之外,粽子也是不可缺少的。有些地方对粽子的馅料和数量还有讲究,祭祀祖先的粽子只能是赤豆粽而不能是肉粽,数量只能是单数。由于“粽”与“种”谐音,因此,粽子在嘉兴的人生仪礼中也是重要的食物。女儿出嫁的时候,母亲家会做些粽子;家里有做寿的老人,他的家人也会在其生日前几天做些粽子分给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以此告知。由此可见,粽子正在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的端午文化转变,以此满足人们从温饱型的生活向精神生活提升的需要。

端午与“五黄”

在南湖地区,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都有端午吃“五黄”的习俗。“五黄”,一般指的是黄鱼、黄鳝、黄瓜、咸鸭蛋(蛋黄是黄色的)和雄黄酒。

嘉兴人吃鱼并不少见,但黄鱼是端午中午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当地俗语称“五月五,买个黄鱼过端午”。大多家庭会做一条红烧黄鱼,端午前后黄鱼正肥,是鲜美的时令水产,或大或小,只要买回家,一烧上桌即可。

黄鳝是很多老人记忆里端午必吃的一道菜。端午前后的黄鳝也正值肥美,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的说法。以前的农村人都是从田里抓黄鳝,城里人则从街上买来。有老人回忆说:“20世纪80年代以前,田里黄鳝很常见,两个小时可以抓5斤。”随着农药使用的泛滥以及田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现在农村也很难在田里见到黄鳝了。“物以稀为贵”,黄鳝价格上涨,已不是餐桌上常见的菜肴。有的家庭会在端午前几天买些小黄鳝,养一段时间,等到端午节时食用。黄鳝主要用来烧汤,通常将黄鳝切成鳝段,烧制时加入大蒜、青笋或老姜、咸肉,去其腥味儿。

黄瓜也是端午习俗中不可或缺的“一黄”,端午前后黄瓜刚刚上市,成了最容易吃到的“一黄”;做法也比较简单,腌制即可,脆爽可口。

咸鸭蛋,在当地也叫黄泥蛋。以前大多都是农家自己腌制。清明之后,把鸭蛋放在小缸或者尼龙袋中,放入烧酒再加上适量的水,放上盐,用黄泥裹在鸭蛋外面,一个月以后就可以食用了。端午节的时候或炒鸭蛋或蒸蛋黄,均是美味佳肴。

端午的雄黄酒是南湖人回忆中少不了的东西,也常常让人想起《白蛇传》中白娘子饮了雄黄酒现出原形的情节。当地在端午节期间举办的文化下乡、戏曲下乡活动中,也经常会安排《白蛇传》中的这一段。为什么许仙要给白娘子喝雄黄酒?当地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当初白娘子还是一条白蛇的时候,和法海的前身——一只乌龟同在西湖的一个桥洞下面修炼,有一年正月十五的时候,许仙端着一碗汤圆从这座桥上路过,不小心掉下了一个汤圆,据说这个汤圆有仙气,吃了可以增加500年的功力,白蛇和乌龟都去抢,白蛇的脖子长,一下子就将这个汤圆吞了下去,乌龟从此就怀恨在心。变成人形之后的法海一直想方设法破坏白娘子和许仙的感情,在一年端午的时候,怂恿许仙让白娘子喝下雄黄酒,现出原形,吓坏了许仙。所以,喝雄黄酒也是南湖民众驱赶邪气的一种方式。当地人喝的雄黄酒就是在药店买来雄黄粉放入黄酒中。现今嘉兴40岁以上的人都有过喝雄黄酒的经历。以前普通农家端午节常常用雄黄豆给孩子当零食或下酒用,即用新鲜的蚕豆混合雄黄粉在锅里炒过之后而成。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们意识到雄黄对身体有害,食物和酒水中就不再用它了,把它抹在身上防蚊虫叮咬倒是十分流行。

端午与团圆饭

在南湖民间,一些传统的习俗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弱化,城镇化的加速、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居住形式的改变,原有的浓厚的端午习俗在年轻一代人的身上逐渐淡化,或者说逐渐形式化、简单化。如今的端午已不仅仅是除瘟辟邪的节俗了,更多则是全家团聚的日子。到这一天,子女会给父母带些礼品去团聚。端午粽子自是不可或缺的,小辈们还会带黄酒、香烟、糕点等;也有子女将长辈接到自己家里,喝黄酒、吃“五黄”,吃粽子、观看游玩节目等。

赴嘉兴学习心得体会 第5篇

3月25日至4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区委组织部、区党校组织的2018年区年轻干部培训班,赴嘉兴学习。看到嘉兴的党建、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动和冲击,思想有了极大的感悟,既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又拓展了思路,可谓受益匪浅。通过学习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党性得到了进一步升华。通过参观南湖红船、重走一大路,体会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付出的巨大心血,南湖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二、充分体会到创新的发展思路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嘉兴位于苏、沪、杭的中心地带,区域位置优势突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但是他们没有故步自封,而是创新思维、超前谋划,以“八八战略”为先导,严要求、高标准的定位,推行“五大发展理念”,敢于担当,不断寻求化解各类难题的新办法,例如:在促进结构转型上利用腾笼换鸟的方法,既节约了土地,又促进了企业发展和结构转型;在治理环境促进企业节能减排上,他们打造海绵城市,减少地下水污染,又实行排污权交易,把企业自主节能减排变成增加政策扶持提高收益的抓手,通过不断创新发展有效促进了嘉兴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走出了他们成功的第一步。

三、准确定位,打造特色产业。他们利用开拓的思维,发挥区域优势,打造地区品牌文化。无论是海宁、桐乡还是嘉善、濮院,他们都能够充分立足区位优势,突出重点,确定了发展重点就紧抓不放,而且特色鲜明的产业布局和高标准、高科技的块状经济以及灵活的机制优势,打造特色小镇。就像老师介绍的那样,这里不出产羊毛,却有濮院羊毛羊绒产品基地;不出产皮革,却有海宁皮革城。通过和当地人的接触,深深体会到当地人在骨子了的精明,他们不断的自我创新改进升级,不断的对外宣传推广,政府在政策上倾斜,为他们的特色产业打造了一整套成熟的产业链条。

赴嘉兴南湖心得体会 第6篇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党组织书记的理论水平、党性修养、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月 日至 日,市委组织部在苏州、嘉兴两地组织开展了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培训采取专家授课、经验介绍、实地考察和座谈讨论等形式,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系统学习了先进地区抓基层组织建设的先进理念;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富民兴村的成功做法;加强农村治理和社会管理的典型案例,有利于他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带领发展的素质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为加快推进幸福新枣庄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基本情况

(一)苏州、嘉兴两地基本情况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铁路、公路和内河航运四通八达,是太湖水网平原水陆交通枢纽。辖五市七区。全市面积8488平方公里,2011年末户籍人口1176.91万,其中市区人口600万,2011年GDP达1050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1100亿元,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330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40元,三次产业占比:1.7 : 57.8 : 40.5,全市1030个村的平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3万元。

嘉兴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杭嘉湖平原,东邻上海,西连杭

州,北接苏州,南濒杭州湾,海岸线长121公里。嘉兴全市陆域面积3915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336万人,外来人口196万人,下辖南湖、秀洲2个区,平湖、海宁、桐乡3个县级市和嘉善、海盐2个县。区域发展均衡,综合实力列百强城市第58位,所辖5县(市)均进入全国百强县前32强。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668.06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4%和28%。社会发展水平连续五年居全省第3位。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52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6707元,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异是1.89:1,是全国、全省城乡差异最小的地区。

(二)学习考察基本情况

这次异地学习考察,共安排了十堂理论课,三天的参观教学。先后学习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理论与苏州实践》、《土地流转与村级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新思路新方法》、《如何当好村党组织书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嘉兴农村基层民主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嘉兴市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验与启示》等课程,参观太仓市东林村新型农民集中社区,考察社区管理情况;中国东部十佳小康村太星村,考察服务中心、农民别墅小区情况;吴中区经济第一村湖桥村,苏州最美山村旺山村,考察利用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土地流转异地发展工业的情况;省级文明村-海宁市盐官镇桃园村,考察新农村建设情况,瞻仰了党的诞生地、中共“一大”会址之一——嘉兴南湖增强党性修用等。理论学习和考察学习的针对性、实用性

非常强。

二、印象与感受

一是善于用活用足政策,敢为天下先。国土资源部2006年《关于坚持依法依规管理节约集约用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指出“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经部批准,稳步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不断总结试点经验,及时加以规范完善。”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地产市场,保护农民合法权益。2009年3月浙江省便出台了《浙江省农村土地承包权作价出资农村专业合作社登记暂行办法》,率先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资产权证化,将稳定不变的土地经营权从原来的生产性要素变成资产性要素,让农民可以将手中的土地承包证变为可以作为出资或抵押给银行的资产权证。正是这一敢为天下先的政策的出台拉开了苏州嘉兴城市一体化的大幕,并创造了“苏州模式”“嘉兴模式”。

二是善抓机遇,实现四次跨越。80年代抓住改革开放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扩充了苏州经济总量,创造了集体经济迅猛发展的“苏南模式”;90年代抓住国家沿海开放战略、发展经济特区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迅速提升了苏州经济运行质量;新世纪初(2000年—2005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2005年抓住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机遇,努力创造“和谐社会”新模式。

三是都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纵观苏南经济强村,大都有一个持久、稳定、强力的领导班子,在经济建设中,党员

干部不仅发挥了带头致富作用,而且还有一种无私奉献和回报社会的精神。参观的太仓市东林村新型农民集中社区,中国东部十佳小康村太星村,吴中区经济第一村湖桥村,江苏最有魅力休闲乡村旺山村等村集体经济特别发达的村皆是如此。让我们看到了真实新农村的美丽画卷,深刻感受到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是艰苦奋斗,求真务实。80年代苏州人跑供销、闯市场,将其概括为“四个千万”,“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排除千难万险”,创造出了苏南经济模式。如今新农村建设发展速度快,标准高,不是喊出来的,也不是吹出来的,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出来的,实干可以出成绩、出经验、出办法,实干可以战胜困难,可以创造奇迹。正是怀着“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精神和“穷不会生根,福不是天生”的信念,创造了如今的小康村,明星村。

三、两市的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是村级组织经济实力较强,发展速度较快。苏州人搞发展,无论什么经济形势,能搞活就行,无论规模大小,能发展就行。80年代初期,苏州人大搞的乡镇企业,如今已做大做强,最后发展成了集团公司;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后,他们通过因地制宜推行“三大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实现了镇街收入靠税金,村级收入靠租金,农民收入靠薪金和股金的良性收益分配格局。2011年,两市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3070元、31520元,分别增长9.4%和8.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7040元、16707元,增长10.5%和10.2%。苏州市平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3万元。

二是用足用活政策,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嘉兴市通过积极实行“两分两换”,即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宅基地臵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臵换社会保障的形式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进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推进农业规模集约经营和农民居住向城镇社区集聚,促进集约集聚发展,拓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空间。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嘉兴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城乡平等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解决了农民后顾之忧。苏州采取“三集中、三臵换”的形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即工业向园区集中(2011年已达88%),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将居住在2.1万个自然村的109万农户集中到2517个社区集中居住,2011年集中居住率为43%,到2012年达50%),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土地流转,规模经营,2011年已达80%)。农村集体资产分配权臵换社区股份制股权,农民土地承包权臵换土地股份制股权,农民宅基地使用权臵换城镇商品房或货币、股权。

三是探索发展合作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嘉兴市通过强化政策扶持、推进规范化建设、加强培训引导等方式,逐步形成四种合作经济模式。一是企业(公司)依托型,即企业(公司)牵头发起,以“公司+合作社+基地”为运作模式,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企业(公司)的优势,在连接基地和市场等服务功能上,发挥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结成紧密的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二是种养大户创办型,即由种养大户牵头发起,以“合作社+农户”为运行模式,其特点是依托种养大户的管理经验及资金、技术、销

售等优势进行带动;三是政府推动,以农业科技、供销等部门牵头引办型,即以采取“部门+合作社+农户”为运行模式,其特点是发挥有关部门场地、设备、经营管理及市场销售等优势,在统一生产、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统一服务等方面作用较为明显;四是村集体组织牵头型,即由村集体组织发起,以“村集体组织+合作社+农户”为运行模式,其特点是利用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优势,围绕本村农户的传统主导产业,从而促进其产业发展。据嘉兴市工商局统计,截至2011年,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31家,规范化合作社488家,成员总数5.31万人,其中农民成员数5.17万人,合作社带动非成员农户数39.83万户,达到总农户数的61.37%。苏州市通过探索形成了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富民合作社、劳务合作社、专业合作组织等五种模式,实现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四、几点启示

这次异地培训学习的时间虽短,但每一次听课、每一次考察,无论是思想观念、干事气魄还是开放形象、发展态势都让我们耳目一新,大开眼界,深受启发。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发展观念。苏州人认为,“你可以眼前落后,但不可以眼光落后”。纵观两地经济发展历程,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利用机遇是两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加快发展,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实践证明,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根本取决于领导干部。要积极培养各级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熟悉和掌握市场经济知识,主动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海,争做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带头人。

二要选择符合各村发展实际的好路子。不管是苏州模式还是嘉兴模式,其实,本没有什么模式,发展就是硬道理,就是好模式!两地之所以取得现在的发展成果,都离不开结合自身实际,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因此,我们不能生搬硬套,要结合自身实际,借鉴两地成功的经验,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

赴嘉兴南湖心得体会 第7篇

十)你在高原素材

前天在听到陈振玉老师提及为教师们所熟知的“高原期”时,自己还在用“重复”、“提高”、“工作范围和内容”、“疲惫”、“教学理论”等指标来把脉衡量;昨天在随地点辗转的两场讲座中,个人欠佳的状态却如实地反映出培训至今已深入“高原”地带。已然如此,为之奈何?

翻开布满群蚁排衙般文字、穿插难于辨识的符号的《南湖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手册》,我自然而然地回想起7月4日下午由顾坤明老师做《怎样教好古诗文》那第一场讲座时的场景:台上“貌似”普京总统的主讲人思接千载、倾囊相授,台下“神似”忠诚拥戴者的同仁们蹙眉颔首、合掌和鸣;5日由王立群教研员所做的《基于学生学习的课堂观察》的讲座,其理论的体系与实践的反馈为我们由模糊定性到科学量化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依据;6日,徐玉根老师的《让作文教学活色生香——基于2011版新课标理念的写作教学有效性思考》讲座中,作文教学理应“以学定教”、“生命化写作”与“个性化写作”是新课标写作部分的题中之义等观念让人耳目一新;8日,王守国老师以《苏州园林》一文为例所做的有关说明文的说课及教学反思,张彦老师分别以《桃花源记》、《藤野先生》和《生物入侵者》为课例所进行的类型探讨,都表现出就语文范本而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气度;9日,孔皓月老师以三篇课文为例(《范进中举》《故乡》《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所做的深度交流,又是一番“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大手笔„„时至今日,沈根元教研员《初中语文试卷编制与课后作业设计ABC》又仿佛点化众生一般,带领无的放矢我们去触摸“指挥棒”的头头道道。

——从大学教授们的高屋建瓴(郭元祥教授《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理念与策略》、蔡伟教授《说课的艺术》、潘涌教授《积极语用教育观及其实施》),到一线研究者的实用主张(陈振玉老师《阅读教学设计漫谈》、钱诤教研员《我看作文教学》等),再到青年教师们的个性教学(陆林海老师、张旭老师《庄子·秋水》),一个多礼拜来的眼界之开阔与思维之碰撞何止于此?无需否认“我在高原”,因为向来“山重水复”之后自有“柳暗花明”,非经苦心孤诣,哪得豁然开朗!

游嘉兴南湖有感 第8篇

嘉兴南湖与南京玄武湖和杭州西湖并称江南三大名湖,素来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著称于世。嘉兴南湖是因位于嘉兴城南而得名。南湖原名滮湖、马场湖,又叫东湖,嘉兴城西南有西南湖,原称鸳鸯湖,南湖成为旅游地后,人们多把南湖叫做鸳鸯湖。

南湖水面开阔,波光粼粼,淡水碧林相映成画,湖面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虽无西湖之泱泱,太湖之淼淼,但每当雨色苍茫,湖烟四起時,它就显得很有韵味了,湖面薄雾如纱,富有诗意,亭台楼阁、小桥长堤、林木房舍,都笼罩在轻烟里;近处的景物,看上去凝重、深远;远处的則一慢慢地淡下去,最后化一抹青纱,融入天际处可以看见壕股塔,如卫士一样守卫着嘉兴与南湖,风景真的很是不错。

南湖风光旖旎,四季宜人,春天,湖畔柔柳如烟;夏秋,湖中菱田绿如秧畦;冬日飞雪时,湖上银树琼宇。春夏间阴雨天气,景色迷人,其时烟霭似纱,雨丝如雾。明人费元禄记述说:南湖“其妙在轻烟沸渚,山雨欲来时,夹岸亭台乍为明灭,而渔船泊舸微茫破雾,但闻橹声伊轧耳”,赞为人间胜景。

南湖的风光,宛如一幅泼墨渲染的写意山水画,烟雨楼台,岸柳亭榭,皆在有无之中,显現着空灵之美。难怪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竟六次驻足南湖,并将它比做蓬来仙岛,感慨赋诗给后人留下两块御碑,乾隆在居京之时仍然无法忘怀南湖的湖光水色,晚年在避暑山庄承德还仿造了一座南湖的“烟雨楼”;文人墨客也喜欢南湖,这里保存了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物,如苏东坡、黄山谷、米夫等名人的书法石刻,元代名画家吴镇的风竹石刻,明代画家董其昌的“鱼乐碑”,近代艺大大而吴昌硕的墨迹也在其中。

而如今南湖闻名于世,更主要的原因是在南湖发生了一件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完成了最后的议程,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南湖成为重要的革命纪念地。

民国10年(1921)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南湖成为光荣的革命纪念地,载入了革命史册。1959年10月1日,南湖革命纪念馆成立,以湖中烟雨楼作为馆址,按照当年中共“一大”代表乘坐的游船样式仿制的革命纪念船,陈列在烟雨楼下万福桥旁。

那只被历史的湖水浸泡了七十五年的仿制红船内,窄窄的船舱里,一张八仙桌,几只白瓷茶杯,几把椅子,靜默中此地无声胜有声。此時此刻想象着这个狭小空间里,75年前第一代共产党人构画着惊天动地的伟业,仿佛听到了“一大”代表們那低沉的声音,仿佛听到了“一大”名垂史册的一声“惊雷”,体验到它所具有的特别意义,也感受到南湖的幸运,历史的选择让其他水波浩渺的湖泊所无法与它相提并论,历史赋予了南湖时代精神内涵的隐喻。

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中国的先进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把它与中国正在发展的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他们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讲解革命道理,组织工人进行斗争。在这个基础上,各地先后成立了一些党的早期组织,这些地方分别是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此外,旅居日本和法国的中国共产主义者也成立了这样的组织。这些组织当时叫法不一,有的叫共产党,有的则称共产党小组或支部,由于它们性质相同,因此,后来统称它们为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积极开展工作,推动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样,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已经成熟。

1921年6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通知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代表到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7月下旬,除旅法小组因路途遥远未能派代表外,其他各地代表陆续抵达上海。由于当时革命活动处于秘密状态,所以,参加会议的外地代表,统一安排居住在以北京大学暑假旅行团的名义临时租借的私立博文女校内。而后,又因有法国搜查人员介入,逮捕。会议被迫终止,为躲避搜查,大会最后一天转至嘉兴南湖一艘船(红船)上进行,最终圆满落幕。

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3人,他们是: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旅日小组的周佛海。参加会议的还有武汉小组的包惠僧(他是在广州与陈独秀商谈工作期间,受陈个人委派参加会议的)。参加大会的有13人,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当时,对党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李大钊、陈独秀因各在北京和广州,工作脱不开身,而没有出席大会。共产国际派马林(荷兰人)和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俄国人)出席了会议。

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通过了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了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选举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局委员: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称为“三人团”。陈独秀担任书记,张国焘担任组织主任,李达担任宣传主任,主编《共产党》月刊。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的无产阶级因此有了战斗的司令部,中国的劳苦大众从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这次会议之后,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仿佛传出了巨人的呐喊,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亮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洲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从此,炎黄子孙们的理想有了归一,有了值得托付的导航人——中国共产党。砸碎铁园牢的斧头和收获秋耕的镰刀勃然相会,悠悠长夜下终于熬出了一盏灿烂的灯塔,照亮着黎明前的黑暗,指引着前进的方向。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在中国的大地上驱赶着黑暗,卷起改天换地般的红色浪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赴嘉兴南湖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嘉兴南湖素材范文06-02

嘉兴市七上语文南湖09-24

嘉兴市南湖区土地整治潜力分析10-16

学习嘉兴心得体会08-07

南湖美景作文05-25

秋天的南湖作文05-27

南湖水上乐园作文05-22

南湖的作文600字06-09

嘉兴秀洲06-15

嘉兴实验初中06-19

上一篇:南河公园游玩作文下一篇:官村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