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南湖小学武凤霞

2023-04-20

第一篇:无锡市南湖小学武凤霞

检阅武凤霞2

在杭州上了一节课,整理出来,欢迎大家批评。 先行致谢!

《检阅》教学实录

一、

导入新课,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检阅》。(板书课题) 谁来读一读?(生读) 师:课前大家读了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再来读读这篇课文,一会我们来交流交流,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了什么? 生读。

生:我知道了博莱克是一个双腿残肢的孩子。 师:(板书“博莱克”)我听到了,你的普通话很标准。这个孩子啊,是波兰人,读他的名字不一定严格按照普通话的音调字正腔圆的读,应该让他带点“洋味”,怎么读呢?

同学们都在尝试,然后纷纷举起手来。教师请几位同学读,各不相同,但读得都很有味道。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博莱克是一位身体残肢的……” 教师还没有说完,同学们纷纷举手。 生:不是“残肢”是“截肢”。 师:还知道什么?

生:知道了是同学们让博莱克参加这一次检阅的。最先拿出好主意的是队长。 生:知道了博莱克得到了大家的称赞。 师:观众是这样说的—— 生齐:这个小伙子真棒!

师:这句话可重要了,我把它写在黑板上。(板书)

生:不仅博莱克,所有的儿童队员都得到了大家的称赞—— 生齐:这些小伙子真棒!(板书)

生:我还知道了波兰的国庆节在七月。 生:我知道了这一次检阅很隆重。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读:“国庆节到了,多么盛大的节日……主席台上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 师:从环境的热烈和观众的数量方面体会到了。还有么? 生:“步兵过去了,炮兵过去了……现在轮到儿童队员了。” (多媒体出示这两段话)

师:谁来向我们介绍介绍这次检阅?让我们感受到它的隆重和盛大。 一生读,声音很响亮。

师:采访一下,你为什么用这么洪亮的声音来读? 生:看到这么隆重的检阅我很激动,所以我这样读。 师:激动得声音宏亮!(走到另一名同学跟前)你呢? 生:我很高兴。 生:我很快乐! 生:我很骄傲!

师:好。你再来介绍介绍,让我们感受到你的骄傲。 生读,齐读。

二、

走进故事,深入感知。

师:在这一次盛大的检阅中,博莱克和儿童队员们以他们出色的表现博得了观众的称赞,他们是这样说的:

生齐: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观众为什么称赞他们呢?难道仅仅是因为队伍走得整齐么?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很多学生举手。 师:(走到一名学生面前)你想说什么呢?

生:我知道博莱克得到大家的称赞是因为他左腿截肢了但依然走得很好。 很多同学自觉把手放下了。

师:大家都想表达这一个意思,对么?好。下面我们就先走进博莱克,去体验一下,他“棒”在何处。谁来把博莱克参加检阅时的情景展示给大家?

(一)、走进博莱克

一生读。多媒体出示带有画面的文字。 师:我们都来认识认识博莱克吧。 生自由读。

师:看,这位小伙子就是博莱克。看着这拐杖,这高扬的头,这挺起的胸脯,你想对他说句什么话呢?

生:博莱克,你真了不起,我佩服你!

生:博莱克,你是一个勇敢的小伙子,我要向你学习。 生:博莱克,我看到你的自信了,你真的很棒! ……

师: 博莱克真的让我们佩服,那就让我们把他介绍给所有的人吧! 生齐读。

师:有句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仿佛看到了博莱克在训练,他跌倒了又爬起,爬起来再跌倒。但一直在练习。 生:我看到他的头声流出了很多汗。

生:我看到他的衣服都磨破了,同学们对他说:“博莱克,休息休息吧。”但他没有停下来,还在练习。

师:你不仅看到了,而且还听到了他们在说话。好!同学们,这一幕幕镜头,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的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

生齐:这个小伙子真棒!

师:让我听到你发自内心的称赞!

(二)、走进儿童队员

师: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坚强迎来了观众的称赞,那么儿童队员们呢?他们可是手脚健全啊,走得好是应该的。为什么他们也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呢? (学生一时愣住了)

师:没考虑这个问题是么?没关系,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我们走进检阅前的那次讨论中,去看看,去听听,去想想就明白了。(出示课文2——9段) 读一读,想想自己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在讨论时同学们因为要不要博莱克参加这件事很为难。 师:从哪感受到大家的为难?

生:从“大家都鸦雀无声”感受到了,谁都不愿意说这件事。 生:一个队员说:“这是一件棘手的事。”说明很难办。

生:我从这一段感受到的:“劝他不去?要不把它放在队尾?……怎么跟他说呢?” 师:是啊,这一段有6个问号,多为难哪。谁能把你的为难传递给大家? 生读。

师:这我就不明白了,博莱克左腿截肢,很不适合参加这次检阅,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么?相信他会理解的,还用为难么?

生:不能直接告诉他,会伤害他的自尊心的。

师:能伤害么?我不信。我们来模拟一下这个情景。谁觉得自己能说会道,愿意承担起劝说博莱克的任务?(随即点了三名同学)剩下的同学和我就是博莱克,来听听他们是怎么劝说的。

生:博莱克,你就不要参加了,你的腿截肢了,不能和大家保持一致的。 师:提醒我们是残疾人呢! 生:博莱克,不要参加了,万一你突然跌倒了,会让队伍受影响的,外国贵宾会笑话我们的。 师:怕我们给队伍、给国家丢脸。

生:博莱克,你就不要去了,等你的腿重新长出来在参加吧。 师:我的腿还能长出来么!

好了,博莱克,听了他们的劝说心中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自己像一个废人,什么也干不好了。 师:失望了。 生:我好自卑!

生:我恨自己为什么截肢了!

生:伤心的很,觉得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没意思了,反正我和大家不一样。 ……

师:博莱克伤心了,绝望了,自卑了。这可怎么办呢?队长,队长在哪里呢?你可是儿童队的核心啊!你有好主意么?

(生不敢举手,终于有一只手怯怯的举起来。)

师:好!队长在这里,还是一位女队长呢!想说什么呢?

生:队员们,如果我们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的第一排……还不是一般的队员! (出示队长的话。)

师:这么好的主意怎么说的声音这么小?来,自信得说一遍,注意是用“洪亮”的声音说。 声再读。同学们踊跃尝试!

队长的话音刚落,马上有一个队员接口说——

生: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这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 师:你好像是在朗诵,不是说话呀!一名队员激动地说—— 生说(很激动的样子)

师:他的话音刚落,教室里议论纷纷,有的说—— 生:队长的主意真高! 师:也有的说——

生:不愧是队长!博莱克一定会高兴的。 师:还有的说——

生:真是一个绝妙的主意!

师:大家都夸队长的主意好,但好在哪里呢?我怎么不知道?谁来帮我解决这个疑问? 生:队长让博莱克走在第一排,给了博莱克信心。

生:让博莱克感受到自己和普通人一个样,他们能做的事情,自己也能做! 师:说得好!让博莱克感受到自己和普通的儿童队员是一样的,这就是队长主意的高妙之处。我知道博莱克也明白大家的良苦用心,所以,他在队伍中走得那么出色。我们再来看看检阅队伍中的博莱克。(出示:在队伍的第一排……睁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师:看着这整齐的队伍,看着这坚强的博莱克,想着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人们怎能不称赞呢?

生齐: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三、

走出文本,升华认识。

师:博莱克成功了!儿童队成功了!看着他们越走越远的身影,一个问题让我感到困惑:同学们,博莱克是不是必须要参加这一次检阅?他还能不能有其他的选择? 生:不能有其他的选择,因为他是儿童队员,他必须要参加这一次检阅。 生:可以有其他的选择。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同意第一种意见)

师:如果我是博莱克,你们推测一下,我是选择参加这一次检阅呢?还是选择不参加? (生几乎都选择参加检阅。)

但我告诉大家,我选择不参加这一次检阅。我也很爱我的集体,我的国家。你们能推测出来我不参加的理由么?生讨论。

生:因为你怕自己走不好,让外国人笑话。 生:因为你怕因为劳累,把右腿也截掉。(众笑) 生:你怕训练的时候太艰苦,怕自己身体受不了。

师:是啊,一个原因是为集体考虑,一个原因是从身体的实际情况出发,所以我选择了不参加。你们同意么?

生齐口同声:不同意。只有一个同学小心翼翼地说:同意。

师:在大家一片反对声中,我听到你的意见和大家不一样,同意我不参加这次检阅。说说你的理由吧。

生:我怕你太劳累生病了,会耽误学习,所以同意。 师:谢谢你的理解!握握手吧,感谢你!

还有哪位同学理解我?(又有两只手举了起来)

师:同学们,我有充分的理由不参加这次检阅,但你们却不同意,这不是强迫我么?(生不言)

师:你们有被强迫的时候么?什么感觉?

生:星期天,我想和同学出去玩,但妈妈一定要我写作业,我心中很生气。 生:早上我不想吃饭,但妈妈非要让我吃,我知道是为我好,但我就是很烦! 师:那我呢?我不愿意参加这次检阅,你们非要我参加,想想我会怎么想? 生:你会很生气,很难过。 生:你会觉得同学们不理解你。

师:我感谢大家给我的机会,但是,你们对我最好的关爱不是强求我做一件事情,而是—— 生:听取你的意见。

生:让你自己选择自己做什么。 师:是的,尊重我自己的选择。

好了,同学们,既然博莱克可以有不同的选择,那么,《检阅》这篇文章就可以重写。我们不妨做一些假设:假如博莱克参加了检阅前的那场讨论,他会怎么做怎么说?假如博莱克选择不参加这次检阅,同学们又会怎么说怎么做?事情会如何发展呢?建议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是这些出属于自己的《检阅》,我期待着不同版本的问世。 欢迎批评:《检阅》教学实录

把第一次试教的的实录一并发出来。 《检阅》教学实录

课前准备:播放国庆五十周年的阅兵式,学生课前欣赏。

(此环节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社会知识,目的是在学生的大脑中建立文本解释与实际场景之间的有机联系,为学习课文时理解博莱克和其他儿童队员们的做法做铺垫。)

师生问好,上课开始。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检阅》。(板书课题) 师:谁来读?(指两个学生读)

师:看见过检阅的队伍么?他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生:他们步伐整齐。 生:他们个子一样高。 生:他们特别神气。 „„

师:是呀,要展示给大家看,展示给国家领导人和外宾看,当然要挑最棒的参加检阅。但是,有一次,在波兰首都华沙,参加检阅的队伍中就有一个特殊的孩子。现在,我们就去关注一下那一次检阅。请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注意边读边画出三个你认为最重要的词语。 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词语么?

生:没有了这个词语课文在某方面就说不明白了。 生:文中的主要人物的名字就是重点的词语。 师:好,开始读课文吧。

生读,边读边画,师指了三个同学把自己画好的三个词语写在黑板上。 学生分别写下了:

国庆检阅 博莱克 儿童队员 博莱克 棘手 商量 国庆 沉默 真棒

师:这几个同学分别写出来三个自己认为最重要的词语,我们来读读,看看有没有重复的。“博莱克”重复了,还有谁画的也由这个词?看来它很重要,我们把它写下来。 你还觉得哪个词在叙述这件事中不可少?(学生经过争论定下了“国庆检阅”、“真棒”两个词语。)

师:能不能用上这三个词语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儿? (学生练习,说话。)

师:三个重点词语,学习时我们先从哪个入手呢?

生:应该先从“真棒”开始,我们可以抓住真棒提问:“谁真棒?”“为什么真棒?”然后带着问题学习。

师:从事情的结果入手,用问题来引领我们学习的道路,很好。看来你是一个很会学习的孩子。

(听了表扬,学生得意的坐了下来。一生站起来反对。)

生:老师,我不同意从“真棒”入手,因为,课前我们已经预习课文了,我们知道是博莱克和儿童队员们参加了国庆检阅,大家称赞他们真棒。已经知道的问题再装着不知道的样子提出来,老师说过是假问题。 师:(很欣赏的看着他)你说应该从哪个入手? 生:我觉得应该从“检阅”入手,感受了“检阅”的盛况以后再来体会他们的“真棒”才能理解更深刻。

(很多同学露出同意的神情) 师:还有没有别的看法?

生:我觉得应该从“博莱克”入手,因为他是文章的主人公。

师:同学们说的入手点都不错,但如果让你们选择一个最合理的,你选择哪一个词语? (很多同学选择“检阅”,于是学习就从“检阅”走入。)

(虽然只是一篇不足千字的小文,但在八岁孩子的眼睛里依然是一个庞然大物,那么看到文章以后,该从何处入手读懂呢?此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感悟一种“由重点词语入手”的方法。)

师:听从同学们的意见,我们先来看看这是一次怎样的检阅。文章哪一段作了描述?谁来读? 生:读

师出示“国庆节到了,多么盛大的检阅!„„外国贵宾。” 师:谁再来读? 生读。

师:你读得字正腔圆,且自信满怀。我感受到了你的激动。如果你是一位亲自目睹了这一盛况的观众,回到家中你向自己的父母介绍这次检阅,你怎么说?注意,要说! 生把这段话用说的语气读了一遍。(读得很好。)再有一名学生用同样的语气读。 师:如果你是一名主持人,现在,这次检阅的实况要向全世界直播,你又该怎么介绍? 生:各位观众,这里是波兰国庆检阅的直播会场。看,多么盛大的检阅!多么隆重的检阅!街道上人山人海,楼房上彩旗飘扬,主席台上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

师:你进行了创造性的改编,可以。谁能再试一试?注意,用文中的原句。介绍时注意表达你自己的心情。

生:介绍。(但声音有点小) 师:有什么好的建议说给他听么? 生:声音要响亮,要自豪„„ 学生再试。

(“读的最高境界是说。”这是身边一位老师经常对我说起,而我在近段才悟透的一个道理。这一环节目的就是要学生把“读文”和“说话”两相融合,使课堂上的语文学习真正为学生日常生活服务。)

师:这时,步兵过去了,炮兵——

生接读:“„„过去了,青年组织的队伍也通过了主席台,现在轮到儿童队员了。” 师:博莱克就行走在这支儿童队里。我想了解一下,你们为什么把博莱克保留在这里? 生:他很特殊。他残废了,但还参加了检阅。 生:这篇文章主要写的就是他。 „„

师:正是因为博莱克的特殊,关于他能否参加检阅的事情好让大家为难呢!读读文章的2——9段,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生:知道了大家要不要博莱克参加的事情很为难。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从“大家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开口”看出很为难。

生:从一个队员说到博莱克时,大家马上鸦雀无声了,看出很为难。 生:从第六段中的问句感到很为难。 师出示第六段。

师:谁来读读,让我们感受感受。 生读,(读得很好。)

师:继续汇报,还知道了什么?

生:知道博莱克能参加这次检阅应该感谢队长,因为队长解决了这个问题。 出示队长的话。指名读。一声读的声音很响亮。 师:问问你,为什么声音如此响亮?

生:因为前面说队长是用洪亮的声音说的。

师:真好。你能够关注提示语,并能明白该怎么读,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同学。谁再读一遍? 生读,很有特色。

师:再问问你,读的时候你关注了哪几个标点符号? 生:关注了两个感叹号一个问号。

师:所以你才读得这么掷地有声!队长们,让我们一起来说这几句话。(生齐读) 师:队长的话音刚落,一个队员马上就说—— 生读。

师:(拓展) 同学们议论纷纷,吉恩说—— 生:队长的主意真好!解决问题了。 师:约翰说——

生:还是队长高明,博莱克一定高兴极了! 师:但有人不同意,听,他说——

生:那怎么行,我们的队伍就不整齐了。 师:有人解释说——

生:放心吧,博莱克不会影响我们的,他一定会刻苦训练。 „„

师:同学们在这里议论纷纷,那博莱克现在在哪里呢?他在想什么呢?推测以下。

生:博莱克就在教室外面,他听到了同学们的谈话,他想:同学们这么信任我,我一定好好练习。和同学们步伐一致!

生:博莱克正在操场上孤独的走着,他好着急,唯恐大家不让他参加。 生:博莱克正躺在家里,他想:队长是有办法的,他一定能让我参加的。 生:博莱克在教室里坐着,他想:同学们不会丢下他不管的。 生:博莱克就和大家在一起,他高兴得要挑起来了。 „„

(对文本进行拓展的方法很多,可拓展的内容也很多,在这里我们先展现了一个议论纷纷的场面,在模拟的议论中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队员们为难的情绪,善良的心境和关心集体荣誉、为他人着想的高尚的品格。再展现博莱克孤独的场景,在这一场景中焦急的博莱克和沉着的博莱克都给学生的心灵带来了冲击,为下面的理解“真棒”打下了基础。)

师:我们来看看国庆检阅队伍中的博莱克吧。出示十二段。 生:读。 师:检阅台上千千万万的观众和主席台上的人的视线都集中在这个小伙子身上了,一个观众说——

生齐:这个小伙子真棒!

师:旁边的人也一定在议论这个小伙子,有的说—— 生:这个小伙子走得多自信! 师:有的说——

生:他在练习的时候一定吃了不少苦。 师:一个同样身患残疾的人说——

生: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小伙子,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 师:听着大家的议论,旁边一个人纠正道—— 生齐: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读到这里有问题要问么?

生:博莱克应该得到大家的称赞,因为,他是残疾人,但却这么自信的参加国庆检阅。其他同学都是正常人,为什么也得到了称赞呢?

师: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呢?老师也不明白,谁来解决我们这个疑问? 生:这些小伙子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说明他们没有歧视他,所以应该受到称赞。 师:(若有所思的)你说得有道理。

生:这些小伙子把博莱克当作一个和他们一样的人了,他们给了他和大家一样的机会。 生:他让博莱克感到了自己并不特殊。 生:他们告诉博莱克他是和大家平等的。

师:好一个“平等”!同学们,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是的。这些小伙子们了不起呀,因为他们知道,关爱残疾人不仅仅是照顾他们、帮助他们,更重要的是—— 生:让他们感到平等。

生:给他们和正常人一样的机会。 „„

(理解两个“真棒”是本文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的重要的“点”,也是文本学习最难的点,在这里,这一熏陶蕴含在学生的拓展想象中,表面上是借学生的口说观众的话,实际上他们说的是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在说的过程中明白了一个他们应该明白的,我们需要他们明白的道理。)

师:好极了!所以,观众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他们。一群多么优秀的孩子,一个多么优秀的博莱克呀。

同学们,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这次检阅好不好?

师生配合,把学习过程中的想象融合在课文中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详细在现当时的场景。同学们读得很投入。

师:我相信,这次检阅会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记忆中,会永远铭刻在博莱克的记忆中,也会永远被我们所牢记。 下课。

欢迎批评:《检阅》教学实录

[这个贴子最后由独自凭栏在 2005/04/15 08:37pm 第 1 次编辑] 记述一下这节课的诞生过程:

《检阅》是课标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 这节课在杭州“运河之声”观摩会上进行了展示。对我而言,课堂本身的成败已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在备课过程中得到的收获。可以说教案从第一稿到最后一稿(二楼、一楼的帖子)走过了一段比较艰辛的路。

第一次试教对文本意义的领悟是在“关注残疾人就应该给他们和普通人同样的机会”这一层面上,教学情况如二楼的实录所记述的。当时学生学习得很是轻松,效果很不错。但我总以为,这样的解读还是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没有走出老师们的视野,没有达到我所要达到的高度。于是,就推翻了这个教案,重起炉灶。

第二次教案从“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入手,升华检阅的价值,预测达到的效果是在学生的脑海中建构起这不仅仅是一次普普通通的队列队形的检阅,也是一次人性的检阅,更是一次人生的检阅。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课堂上我尝试着让学生从感性的语言文字中提炼抽象,但结果学生学得很累,我也教得很累。试教后,我反思问题之所在,最后发现,是提得太高,教学过于理性化。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呢?我继续思考,继续研究文本。 研究中我发现了文本本身存在的问题,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从篇幅上看应该是儿童队员,但从内在中分析应该是博莱克,因为,一切问题都是围绕着他展开的。但是,文章写博莱克的文字只有短短的一个自然段,几十个字。儿童队员在讨论博莱克的问题,却没有博莱克参加。于是,我意识到了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很明显的“主人公缺失”的问题。博莱克的命运操纵在儿童队员们的手中,自己却没有丝毫的决定自己做什么怎么做的权利,这显然是大家对博莱克的不尊重。

于是,我又想到了文本的批判。经过一夜的构思,第二天到一个班去尝试让同学们讨论儿童队员的做法有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结果,孩子们毫无“应该让博莱克参加讨论,应该听取博莱克意见”的思想,在我的引导下,许多学生还是有些莫名其妙,短短的二十分钟,让我感受到了批判的辛苦!听课的老师说:“我们平常就没有对学生进行过这方面思维的训练,所以学生也没有这样思维的习惯。”感叹中我感到悲哀。

这一次尝试的失败让我没有胆量推翻我原来的思考来一节真正意义上的文本批判,于是就开始寻找折中之路。于是就出现了大家在一楼实录中所看到的在文本学习的结尾处引导学生进行的讨论。这一部分的安排老师们的意见也是不一样的,玫瑰、闫学、紫玉几位现场听过和听说了的老师都说,这一设计开发了文本本身所给予我们的显现在阳光大道上的意义,深入到了文本的背后,挖掘出了所蕴含的价值。但也有的老师说,最后一个环节没有意义,因为,在前面对文本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在脑海中建构起来 了“博莱克是自信勇敢的,同学们是十分关心博莱克的,明白了对残疾人最大的尊重是给予他们和大家同样的权利。”,而后面又让学生讨论博莱克另外的选择,人文精神又走到了“尊重博莱克的选择上”,前后矛盾,感觉不妥。

每一种意见都有自己的理由,我尊重老师们的每一种思考。但我依然觉得最后一个环节设计十分必要,因为,从濮阳到杭州,几乎所有我上过这节课的孩子们都有着统一的认识——博莱克必须参加检阅,因为,大家给了他机会,因为他是一个儿童队员,这样的机会他不能白白放弃。为什么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中的孩子会有同样的认识?这的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欢迎批评:《检阅》教学实录

我刚刚上完这一课,说说我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文本本身没有问题,

1、在上到儿童队员在俱乐部讨论问题的时候,我就问了孩子们这样一个问题:博莱克也是儿童队的一员,为什么他没有来参加讨论?

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去医院了,有的说:去公园了等等 我引导孩子想,这是很重要的一次检阅,大家都很重视,也都会知道要举行讨论,博莱克如果愿意参加肯定会来,可是他为什么没有来?

这里就说了博莱克可能存在的心理,孩子的心理—儿童队员觉得问题棘手,同样博莱克也觉得棘手。想参加但有怕给大家带来麻烦

孩子们听了都很能够理解,有孩子起来说:他们都是善良的孩子

这样处理这个环节是不是更能让孩子们体会到人性的善良和纯真呢?

2、 另外我认为这篇文章除了“关爱他人,人人平等,尊重他人”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主题

也就是像楼主所说的一样,为什么博莱克是主人翁,却在文中出现的那么少? 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文本特意的“留白”

我在上这篇课文的时候,是让孩子们拓展:博莱克同样在家忐忑不安的等待着讨论结果的时候,有队员通知他,不仅让他参加,还让他在第一排,他的心情如何?

我记得有孩子说:高兴、激动……还有一个词是感谢

抓住“感谢”这个词来说事了。

博莱克将怎样感谢队员?

孩子说:走好、排练好、和大家保持一致

那么一个残疾孩子想做到这些,容易吗?如果容易,那就不会有前面出现的“棘手问题”,可见是不容易的。

这时候,让孩子想象,博莱克是怎么训练的?最后走的那么整齐,是用什么换来的?

(这里纠正楼主一点,波兰的国庆节有两个,一个是在5月3日,一个是11月11日。课本里“临近七月”,可见是准备参加波兰独立日也就是11月11日国庆节)

最后孩子们都能想到,在长达四个多月的时间里(7月—11月),博莱克是怎样的刻苦,孩子们想象:可能脚起了泡;摔了无数跤……才换来最后人们的赞扬。

所以,博莱克是自尊、自强的孩子,是通过自己努力换来成功的,并不是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处理,相反他热爱集体、热爱自己、热爱生活。我认为这是文中的另一层意义。“自尊自强自爱”

最后让孩子们体会“要想别人尊重你,首先你得尊重自己”

博莱克还是文中的主人翁,只不过,没有可以的描写,一切都在我们的拓展的引导中去展现了。欢迎批评:《检阅》教学实录

几乎所有我上过这节课的孩子们都有着统一的认识——博莱克必须参加检阅,因为,大家给了他机会,因为他是一个儿童队员,这样的机会他不能白白放弃。为什么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中的孩子会有同样的认识?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我们老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只要是孩子,都渴望参加重要的集体活动,特别是一次全国性的检阅,孩子去参加会觉得很光荣,很自豪。

即使是博莱克也不例外,他同样渴望被重视,和其他孩子一样。不知道楼主有没有研究过儿童心理。一个孩子,尤其是一个有缺陷的孩子,在内心里是渴望被大家接受的。而不会产生我有理由不来参加检阅,可以不用来。这样的想法才是真正软弱和自卑的体现。

去问问孩子们,如果让他去参加这样的检阅,他愿不愿意?我相信,孩子们会很乐意参加,如果有机会的话。

所以很自然,楼主的设想得不到孩子们的理解和支持了。

楼主的想法是很成人化的,在我们成人眼中,可以有许多的理由和原因而放弃一些东西。可孩子不一样,他没有多少客观的东西,没有客观的条件限制这样的意识,所以他们是大无畏的,是可爱的!` 那么为什么还非要他们过早的体会成人的无奈和感受呢?童真可是最宝贵的东西,能多留住一些就尽量多一些吧!` 当然,以上都是我个人的主观意见,只针对课文,有冒犯的地方,不好意思。

第二篇:听武凤霞讲座有感

2018年1 月27日,我很荣幸能参加由万安县教育局组织的大讲堂活动。上午,我有幸聆听了江苏省无锡市东林小学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武凤霞校长的《让教研有主题,让成长有路径》的精彩报告,听了报告,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武凤霞校长的报告,并不像有些专家似的纯理论性的,而是结合自己的实践来阐述的,报告让我感觉真是精彩绝伦。她分别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工作经历、教科研成果及经验以及自己在学校管理中的点点滴滴等,这些内容让我感受到一位校长的威信是从何而来,是靠她精美的课堂技巧、精湛的语言艺术、超凡的人格魅力和完美的学校管理艺术。她没有惊艳的容貌、没有时尚的打扮,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她只靠自己平平淡淡的经历,自己优美的语言艺术感染着我。作为一名教师,她能够扎根于教学第一线;作为一名校长,她能够以自己的威信感染着每一位师生;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她的确能够帮助她的老师在教研上的发展,她能让她的团队立于教育的丛林中。一切缘于她有一种精神支撑着她,那就是“不放弃”。多么简单的三个字啊!可是做起来真的很难,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武老师是一个睿智,坚定,博学的老师。听完武老师的报告,我清醒地认识到,她们之所以能成为名家名师,是与她们那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她们辛勤的付出、不断地学习和不断地积累总结分不开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是她们的真实写照。

身为教育者,我们要把握课改新动态、了解新理念、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向名家名师学习,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在教中学,在教中研,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

五丰学校 袁淑平 2018年1月31日

第三篇:武凤霞《生命 生命》教学实录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小学 武凤霞

一、在揭题中交流 ——引发生命的思索

师:我写一个词,相信大家都认识。(板书:生命)大家一起读。生命是什么呢?你问过自己吗?

(教室里一片沉默,老师走到几个同学面前,把话筒递过去。)

生:(依然坐着,不好意思地)我没有想过。

生:(抓抓脑袋)我也没有想过。

师:我知道,很多同学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猜猜我想过吗?

生:(刚才的沉重马上一扫而光)想过。

师:(笑问)为什么猜测我想过呢?

生:如果武老师没有想过,就不会给我们出这个问题了。

生:老师没有想过的话,就没有把握上好这节课了。

生:因为武老师比我们大,又是老师,当然应该想过。

生:我觉得你可能想过,但不知道自己想得对不对,所以拿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师:谢谢同学们的信任,说实话,我和你们一样,从没想过“生命是什么”的问题。但是,有人想过,就是她。(出示课件:杏林子照片)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师生齐说:杏林子)杏林子是我国台湾一位著名的作家,在她的眼里,生命到底是什么呢?(板书:生命把题目补充完整)

师:你发现了吗,这个题目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生:“生命”在题目里出现了两次。

师:我们过去学的文章题目一般都是一个词,或者是一句话,而这一次的题目是两个词,并且两个词——

生:重复。

师:这样的题目你会读吗?你来!

生:生命(停顿)、生命

师:她会读,她知道在这两个词语之间要有所——

生:停顿。

师:对!要有停顿,不要连起来读它,谁再读?

生:生命(停顿)生命(第二个词音量加大加重)

师:她也会读,你知道我为什么说她也会读吗?

生:他把第二个生命加强调了。

师:对,他读出来的两个词语在声音的高低、轻重上的变化,读出了区别,所以,你也会读,我们一起来读。(生读:生命!生命!)

点评:这里的读课题,不在于学生能够理解多少,而在于让学生对课题的内涵初步有感悟,同时放松情绪,教师也借此从一个侧面了解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二、在阅读中品悟:触摸生命的脉搏

(一)初读感知文章内容

师:预习课文了没有?谁来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先读第一段。

生: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师:她读得非常流利,吐字清晰,但是,我有一个更高一点儿的要求:读书的时候要尽量把这个句子中所表达的内容,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比如这段话中,写作者在干什么。

生:在思考。

师:对,在思考,让我感受到你也在思考。再试一遍。

生: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师:好多了,哪位同学再来试一试?

生: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师:同学们一起来!

生: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师:对,尽量把文字所传递的信息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第二自然段,谁来读,

生:(读得快而且语气淡)夜晚,我在灯下写稿子,一只飞蛾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

师:(教师适时打断了学生的朗读)骚扰,理解吗?

生:打扰,扰乱。

师:谁打扰谁?

生:作者在写稿子,飞蛾不断打扰作者。

师:作者感到这只飞蛾非常的„„

生:(自由接上)烦人的,讨厌的。

师:再读这句话,让我感受到!

(生读得很有感觉,情感变化体现得也很明显。)

师:(本段读完后,板书:弹)这个字有两个音,一个读:

生:dan子弹。

师:还有一个读——

生:tan

师:在这个词中读tan 轻声。(板书:动弹)

(学生继续往下读,读得都很流畅,没有出现错误。) 师:谢谢几位同学精彩的朗读!看得出来,你们的预习做得很扎实。还有谁读得和他们一样好?或者说比他们还要好?(小手如林,高高举过头顶)

(二)深读感受生命的含义

师:好,我看到了你们的自信!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让我听到每一位同学的读书声。而且边读边感受那些地方是你没有想到的?

(教室里一片朗朗的书声。书声中,老师不时弯下身子,侧耳倾听某位学生的朗读。有时微笑点头,有时对一位同学耳语几句,有时拍拍学生的肩。)

师:同学们都读完了,有的同学还做下了标记。哪些地方是你没有想到的?读给大家听吧。

1、走进飞蛾

生:“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飞蛾在我的手中坚强不屈,只要有一口气也要和敌人抗争到底的精神让我没有想到。

师:你没有想到这么脆弱的生命却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

生:“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让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作者竟然放了这只飞蛾让我没有想到,因为前文说:“一枝飞蛾不停的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正是因为这只飞蛾很令人讨厌,所以“我一伸手捉住了它。”,但没想到最后又把它放了。

师: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完成了由讨厌到释放的转变?

生:(还是上面的这位同学)这里连续用了三个感叹号,可见,是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让作者非常敬佩,飞蛾落到比它强大无数倍的人手中,虽然它知道自己求生的希望几乎是零,但是依然在奋力挣扎,这种精神让作者敬佩,所以放了它。

生:“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这个“稍”字,说明飞蛾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轻轻一捏,它就会死,但他临死不放弃生命,令作者震惊,是作者不得不放了它。

师:他们几个的发言,同学们听明白了么?第一个没想到的是飞蛾的生命竟然如此的脆弱,——

师生齐: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

师:第二个没想到的是——

生:他的生命力又是非常顽强!(一学生大声接出来这句话)

师:(老师赞许地看着她,轻轻点头)对!所以,第三个没有想到,杏林子竟然——

生齐:忍不住放了它。

师:既然这个飞蛾有这么多让我们想不到的地方,我们不妨来研究研究它。同学们再读读这几句话,看看哪一个词最能够引领我们读懂飞蛾的词语。

(生读,读得声音很低,看得出他们在边读边思考。然后,几只手举了起来。)

生:震惊值得我们研究。

生:忍不住值得研究。

生:欲望值得研究。

师:很多的词语都值得研究,但时间不允许,我们只能选择其中一个。(随意指了一位同学)我发现了,刚才他没有发表意见,我们就让他作主从中挑选出一个词吧。

生:我认为应该研究“欲望”。

师:好,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欲望”。你理解这个词么?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理解:愿望;心中的想法;心中的希望„„)

师:(老师做疑惑状) 飞蛾并没有说自己要逃生,作者怎么感受到了飞蛾心中的想法?我不理解哟。

生:他的行动告诉了作者: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着翅膀。

师:(依然做不解状)我只听说过“言为心声”这个词语,不知道行动也能代表一个人或者动物的心声。我不相信。

生:(一学生小声说)真的,不信你试试。

师:好的,这位同学说我可以试试,我就拿你来试试。

(教师说着,站在该学生面前,微笑着看着他,伸手拍了拍他的脑袋。然后问大家)我在说什么?

生:(踊跃举手)老师在说:“你的胆子真大!我很欣赏你!”

生:老师在说:“一个多么可爱的小男孩啊!”(生笑)

师:哈哈,我就是这样想的,看来,行动的确能代表一个人的心声,我相信了!那飞蛾挣扎着,极力鼓动着翅膀,它在对自己说什么呢?

生: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逃出去。

生:再加把劲,你马上要逃脱了!你不能够在这里丧失自己的生命!你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呢!

师:是啊,飞蛾也有自己要做的事情。

生:我还要为这个世界多做点贡献,所以,我必须要逃出去。

……

师:它会对杏林子说什么呢?

生:你也有生命,我也有生命,你不能够因为自己的强大就随意伤害一个小生命。

生:求求你放了吧,我家中还有孩子没有长大呢。(众笑)

生:放开你的手,给我一条活路,我不会再来打扰你,我给你一个安静的环境!

……

师:是啊,飞蛾想尽一切办法想求生,那强烈的求生欲望让杏林子感到捏在自己手中的不是一只小小的飞蛾,而是一个不屈的——

生齐:生命!

师:是的,一个不屈的,一个顽强的生命!杏林子真切地感受到了——

原来生命是飞蛾挣扎的身影,生命是飞蛾极力——

生齐:鼓动的翅膀。

师:生命还是飞蛾——

生齐:强烈的求生欲望!

师:是啊,作者震惊了!谁来读读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你的震惊!

(生读,读得比较轻柔)

师:学习要互相帮助,把你的建议送给他吧。

生:你读得有点一顿一顿的,再流畅点就更好了。

生:“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这句话表现的是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你读得太轻柔。

师:提醒他注意那个标点?

生:注意感叹号,要读得有力。

生:要把重点的词语读得突出一点,而不是把每句话的最后一个词语突出。

师:示范一下好么?

(学生示范,掌声。)

师:(亲切地)能不能再试试?我相信你能把大家的建议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把这几句话读好的。

(学生读,有了不小的进步。齐读。)

师:我相信这只顽强不屈的飞蛾不仅写在了文字上,写在了我们的大屏幕上,同时也写在了每一个同学的心里。那么,就让我们读着已经印到了我们脑海中的文字,把这只飞蛾再一次带到大家的眼前吧。(一个学生高高举起了手。)

师:(微笑地)你有什么要求么?想自己背是么?

(女孩子点了点头。)

师:佩服你的勇气!试试吧。

(生备,但不流畅,老师和同学帮助纠正)

生:让我们先为她的勇气鼓掌!(又转向那位同学)我相信,你再来一遍会更熟练,要不要„„

生:(老师的话还没说完,女孩子就勇敢地接过来)我再试一遍。“夜晚„„”

(这一次比较熟练也很有感情。老师带头为她鼓掌!眼睛中满是赞许。)

师:谢谢你为大家带个好头,我相信同学们和你一起背,你会更熟练。

(齐背。)

师:我还相信,即使把前面的几句话加上我们依然能把这个场景完整地展现出来。

(学生踊跃欲试,背诵比较熟练。)

点评:飞蛾的挣扎,杏林子的震撼,课文里写得一清二楚,孩子们一读就明白,如此“一目了然”的文字,武老师却引导孩子们玩味得细腻深沉,这得益于她咬文嚼字的功力。“三个没有想到”层层铺陈,把文字中的情感渲染得淋漓尽致。而“飞蛾可能对自己、对作者说些什么”这一话题的设计尤为精妙:这既是一种想象说话训练,又是对飞蛾不言放弃、顽强抗争精神的言说。学生看似在替飞蛾说话,实则在表达自己的心声,于是,文与人、蛾与己就此相遇交融,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一致。

2、走进香瓜子

师:大家真了不起!除了飞蛾,还有哪里是你没有想到的?

(一学生站起来读第三自然段。)

生:这个小小的香瓜子能长成一截小瓜苗是我没有想到的。因为,植物如果没有的阳光、泥土等必要的因素就无法生长,但小瓜苗却顽强的生长起来,虽然只是仅仅几天,但它依然不放弃,真的没有想到。

生:不仅我们没有想到,作者也没有想到。

师:(惊讶的)你怎么知道?

生:他连续用了两个相似的词语“竟然”、“竟”。

(板书竟然)

师:什么意思?

生:没有想到的。

生:出乎意料。

生:不可思议的奇迹。

生: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师:见过香瓜子么?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生:(边比划边说)很小。

生:摸一摸硬硬的。

师:像葵花籽一样饱满么?

生:(很多人若有所思,但不少学生马上反对)不是,很瘪很瘪,薄薄的。

生:摸着他就不知道里面还有瓜子仁。

师:就是这个小小的瘪瘪的香瓜子,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里竟然发芽了,而且还长出了一截小小的瓜苗,真是一件——

生齐:不可思议的事情。

师:读这段话,让我感受到你们的不可思议。

(学生读)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的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再一个小小阴暗潮湿的墙角,一小截瓜苗在迎风舞动,杏林子就坐在墙角,注视着这株小小的瓜苗,她在感叹,你听,她说——

生命就是墙角——

生齐:砖缝中的小瓜苗。

师:生命就是香瓜子冲破坚硬外壳的勇气。生命就是在没有——

生齐: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师:(学生不知说什么好了,老师在等待)决心。(有同学小声说:力量。老师对他点头。)生命还是虽然仅仅只活几天——

生齐:也要顽强地活着的精神(勇气、力量)。

师:是啊,这个时候的杏林子还仅仅只感到不可思议么?

生:敬佩;震撼;感动。

师:让我们感受到你惊讶中的震撼!(学生齐读。) 我相信这粒香瓜子也一样写在了大家的心中。齐背。

3、走进杏林子

师:除了香瓜子和飞蛾以外,还有你没有想到的么?

(学生沉默)

师:同学们,有的想不到就在文字中,一眼就可以看到,有的想不到却是藏在文字后面的,或者说藏在文章的后面,需要我们去走进,才能发现。下面我们就来走进杏林子。

师:有一天,她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

(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师:是的,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在这么短短的几句话里,蕴含着很多的意思,我再读一读,请同学们听一听,看看你能听到什么?

生:我想到了生命是自己的,只有自己想活下去才能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能做出有意义的事情。

生:我给他补充一下,这句话我联想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匆匆》一课,那一课说我们在有生之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能白白的浪费它。

生:生命是属于我们个人的,除了我们没有人可以控制它,我们可以好好的利用它,在世界上成就一番事业,而相反,我们也可以不拿他当回事,白白的糟踏它,就像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中说得那样,这两种选择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而这个作者最后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就可以看出来作者是想好好的利用这个生命。

师:刚才他说到了一个词:白白的糟踏生命。糟蹋你懂吗?

生:浪费

师:怎么做是糟蹋生命呀

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什么也不做让时间白白的浪费掉

生:把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浪费在时间上

生:天天无所事事的

生:虚度光阴来浪费自己的生命。

师:是的,不能够白白的糟踏生命。杏林子在这段话中所没有说出来的话在文章的第五段都说出来了,我们一块来读一下

师:其实,我觉得杏林子是最有理由放弃自己生命的人。(学生瞪大了眼睛看老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了解杏林子。(出示上课开始的那张照片)

师:同学们,看着这张照片,你觉得杏林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生:是一个乐观的人。

生:十一个慈祥的人,看到她我想到了我的奶奶。

生:是一个很幸福的人。

师:是的,我相信,每一位看到杏林子的人首先看到的是她一脸的微笑,当我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呀,也是这阳光般的微笑,让我震撼!她让我感觉到了她非常的快乐,非常的幸福,非常的乐观。但是你知道吗?杏林子十二岁的时候,就和你们一样大的时候,患上了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叫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关节坏死,从十二岁患病到六十一岁去世,整整五十年的时间里,她腿不能动,腰不能转,臂不能抬,头也不能随意的转动,就保持着一种姿势,在轮椅上作了整整五十年,想到了吗?(学生们睁大眼睛看着老师,满脸写着不相信)

杏林子说地震有五级之分,我的病痛也有五级之分,小痛,中痛,大痛,剧痛和狂痛。在他患病的五十年的时间里,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她都在经受着病痛的折磨。但是,你看这一脸的微笑,这一脸的阳光,从这阳光般的笑容里,你感受到了吗,她现在也许正在经受着病痛的折磨。我知道,你们想不到,我也没有想到,任何人从她的照片中也不可能想到,

再请你们看一张图片:(出示杏林子的一双手)你们看,这是什么?

(教室里一片沉默,没有人说话,大家都在静静地看。几秒钟后,有的同学小声交谈。)

生:这是手。

生:不是手。

生:是手,看!还拿着笔。

生:里面那只怎么像脚?

……

(教师制止了学生的议论)

点评:老师通过多媒体补充的内容,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而且巧妙地完成了一个由文及人的过程,从而引发学生更为深入的思考——杏林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这些资源的拓展和补充,使得原本平面单薄的文本立体丰满起来,阅读开始由亲近文字进入亲近生命。

师:他说这是脚,我告诉同学们,这是一双手。这是杏林子的一双手。我们这篇文章就是杏林自靠着这样一双手,坐在轮椅上,趴在膝盖上写出来的。你想到了吗?是的,还有你没有想到的,在杏林子患病的五十年时间里,她就是用这样一双手写下了四十多本著作(出示课件)其中有小说,有散文,有影视评论还有影视剧本等等,这四十多本著作的出版,是杏林子成为台湾最有影响力的作家,而且还被评为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同学们,你想到过吗?我看到了同学们的震撼!那么这个时候,了解了杏林子以后,你觉得生命仅仅是心脏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生命还是什么?

生:生命还是杏林子忍着病痛的一脸微笑

生:生命是杏林子靠她的毅力写下的一本本书和散文集

师:书和散文集重复了。生命还是什么?

生:生命是杏林子在轮椅上度过的五十个春秋,

师:生命就是他生活在非常痛苦的世界里,但是依然——

生:依然顽强写下的一本本著作。

……

师:我知道大家体会到很多,我们不说了,把我们的感叹和震撼融入语言,读这两段话。

(学生的声音比较轻,没有了开始的慷慨激昂,但分明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思考。)

师:让我们再回到文章第一段提出的问题:

生齐: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三、在思考中提炼:聆听生命的拔节

师:是啊,生命是什么呢?这个一开始我们回答不了的问题,现在能回答出来了么?你们说,我打印到屏幕上。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飞蛾极力挣扎的身影。

生命是飞蛾极力鼓动的翅膀;

生命是墙角砖缝中昂然挺立的小瓜苗;

生命是香瓜子冲破坚硬外壳的勇气;

生命是香瓜子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的的决心,

生命是心脏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

生命是杏林子留给我们的一本本沉甸甸的著作

生命是杏林子向命运不屈的抗争。

……

(写完以后,学生一起读,声音慷慨激昂。)

师:真好!同学们,杏林子知道自己的生命像飞蛾一样脆弱,疾病会突然间夺走它,但她也知道,自己的生命像香瓜子一样顽强,哪怕仅仅只能活几天,也会顽强的活着。正是因为知道生命的不易,所以,杏林子对自己的生命格外的——

生:珍惜;珍爱。(板书:珍惜)

师:对身边的生命,哪怕是一只小小的飞蛾,一棵小小的瓜苗她都是心存敬畏(板书:敬畏)

点评:屏幕上每一行文字的跳出,都是一个生命注脚,一个又一个生命注脚的铺展,就是一曲动人的生命赞歌。这种建立在准确理解和深刻感悟基础上现场生成的文字,既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又是孩子们对生命的独特理解。武老师以这样互动生成的方式,引领孩子们第二次整体把握全文,打破了概括课文内容的传统模式,颇具匠心。由感悟自然的生命,到珍惜脆弱的生命;由珍惜脆弱的生命,到敬畏一切的生命。这种阅读历程就是精神生命发展的历程。

四、在生活中追问:走进生命的林子

师:生命是什么呢?不同的人,不同的物,不同的事会告诉我们不同的答案。窗外杨柳依依,生命就是杨柳那嫩绿的枝条;课堂上看到你们的张张笑脸,生命就是同学们如花的笑靥;听到黄鹂在柳枝间鸣叫,生命就是黄鹂那清脆的歌声。在你的眼睛中,生命又是什么呢?打开你的记忆,把五彩的生活放进来吧,拿起笔,可以以生命是什么为题写一首诗,也可以写一段生命的感言,还可以像作者一样写一件事,让大家感受到生命的存在。

(学生写作。七分钟后交流。)

生:生命是杨树传送种子的杨絮,生命是小草顽强生长的嫩芽,生命是垂柳一根根垂下的柳枝,生命小蚂蚁寻找食物的身影,生命是陪伴张海迪顽强学习的轮椅,生命是探险者勇往直前的勇气。

师:好!多么富有生命力的诗歌!

生:生命是海里游动的小鱼儿,生命是天上展翅飞翔的大雁,生命是不毛之地里勇敢前行的骆驼,生命是在茫茫沙漠里翠绿的灌木丛,生命是夏天里漫天飞舞的杨絮,生命是我们心目中追求的生命之树。

师:生命无处不在,生命奔流不息。

生:生命是人类遇到困难时的乐观,生命是人类为祖国做出的贡献,生命是遇到危险时别人伸出的一双双热情的手,生命是父母对儿女的期盼,生命是老师为培养下一代流下的辛勤汗水,生命是警察不畏危险勇斗犯罪分子的智慧。

生:生命是我们在运动场上矫健的身影,生命是同学们在课堂上朗朗的书声,生命是马路旁一棵棵白杨,生命是被人们踩踏后又直起身来的的小草,生命是墙角不起眼的蚂蚁,生命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灿烂之花。

生:生命是海伦凯勒在黑暗中看过的一本本书,生命是强烈的暴风雨过后依然顽强开放的小花,生命是鱼儿在临死前的拼命挣扎,生命是围着墙向上的爬山虎,生命是脆弱的但生命又是坚强的。

师:生命的本质是脆弱,生命的价值在坚强。

生:生命是在人们手中那一条条挣扎的小鱼,生命是那百年老树高大的身躯,生命是那一股股奔涌向上的泉水,生命是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兔子„„

生:一群蚂蚁在来回搬运物品的时候,我轻轻的走过去,只是用脚轻轻的一碰,蚂蚁就像炸开了锅一样,惊慌失措,东跑西窜。一只小小的蚂蚁多么珍惜自己的生命啊!

师:用脚轻轻的一碰,一个多么敬仰生命的孩子!

生:当马烽在树上嗡嗡作响的时候,我的心里讨厌极了,这些该死的马蜂怎么老是骚扰我,于是我拿了一支树枝朝马蜂窝打下去,结果没打到,反而把马蜂全都引出来了,向我飞过来,尽力的蜇我,我吓得拔腿就跑,这是我才想到生命原来就是马蜂保卫家园的精神。

师:好一个保卫家园的精神!同学们,刚才他已经读了一段非常美的诗,这是一段即兴作文。让我们把掌声再送给他!

生:我补充一下,生命还是马蜂极力反抗侵犯的精神。

师:是的,我觉得生命还是当你破坏马蜂窝的时候马蜂齐心合力得追你的那种勇气!

点评:原本孩子们获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强烈体验之后就可以结课,但武老师没有停留在单纯的文本层面,而是轻轻地推开生活的大门,把孩子们从文本引入生活。一切的学习只有最终融入到学生的生活才是有效的。教师如诗般的言语,神奇地点化着孩子们身边眼前的生命,孩子们似乎一下子就步入了一个神奇的生命林子。我不愿意说这就是读写结合的典范,尽管这里的精彩足以证明这就是典范,因为聆听到这样的声音,我已经忘记了自己是在听课,忘记了是在课堂学习,我们已经陶醉在这一片生命的林子中。

五、在标点中抒怀:舒展生命的张力

师:同学们,其实呀不同的人对生命有不同的感悟,虽然我们在这里一起学习生命这一节课,但是我相信大家对生命的感悟也是不一样的,请你把自己的感悟化作标点,加在课题上,你觉得可以加上什么呢?

生:在第一个生命后加一个分号,在第二个生命后面加一个感叹号

师:(板书)为什么?

生:因为这一课先说的是飞蛾,然后说的是香瓜子,最后说的是作者自己,也就是相当于把这一篇课文平均分成了三份,这三份是并列的,最后是作者的感悟。(生读)

生:第一个后面加一个问号,第二个后面加一个感叹号!

生:第一个是问什么是生命?后面是感悟到什么是生命了,觉得应该珍爱自己和所有的生命!

生:我给他补充一下,这四个字两个符号可以概括全文!作者在一开始先提出了一个问题,生命是什么?然后通过询问飞蛾,香瓜子和杏林子,知道了生命的含义,最后发出感叹,告诉自己要珍惜生命!

师:真了不起,能够以文章的内容为依据加标点,把掌声送给他!你来读读题目吧。(生读)

生:我在两个生命的后面都加感叹号。因为,他们表示的都是生命的震撼。(学生读)

生:我在第一个后面加上感叹号,在第二个后面加上三个感叹号。因为,我想表达更强烈的震撼,我想提醒大家敬畏每一个生命!(学生读)

生:我在第一个后面加上问号,后面一个加上感叹号。因为,作者在一开始先提出了一个问题,生命是什么?然后通过询问飞蛾,香瓜子和杏林子,知道了生命的含义,最后发出感叹,告诉自己要珍惜生命!

师:同学们都是在第二个词后面加感叹号。有没有不是这样加的?谁和别人加的还不一样?

生:第一个生命后面加一个分号,第二个生命后面加省略号。第一个生命加分号是因为他们是不同的生命,后面还有很多的生命所以第二个用省略号。

师:哦,还有很多的生命给作者带来了很多的生命的感悟。我加一组标点符号,我第一个后面加感叹号,我第二个后面加问号。同学们想一想我这样加有没有道理?

生:第一个加感叹号是说你感叹了生命是多么脆弱,有多么顽强,第二个问号说明你在思考:生命到底又是什么呢?

师:更深层次的思考!

生:第一个感叹号是说作者明白了生命的真谛,第二个是在问读者:你们知道生命的真谛是什么么?

生:第一个感叹号是说你了解了生命是什么,第二个问号是在问自己:我的生命该怎么度过?

……

师:谢谢同学们给我的标点赋予了这么多层的含义。是呀,不同的人对着生命有着不同的感悟,我觉得你们加的每一种标点都是有道理的,也都是正确的,他也提醒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生命存在,但是你长成了一个人,它长成了一匹马,你是花园里的一颗美丽的鲜花,她是路边的一棵小草,虽然生命存在的形式不一样,但是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我要给同学们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什么,都要记住对自己的生命要格外的珍惜,对别的生命要心存敬畏。谢谢同学们和我一起学习了两节课,下课。

点评:给课题加标点,这看似简单的技巧,到了武老师的手里,却化平淡为神奇,一句“请你把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化作标点”,标点也化作承载生命的符号。

从读课题入手,到给课题加合适的标点结课,首尾呼应,保持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完整性,彰显了课的层次性和教学的发展性。这不是简单的原点回归,而是从原点基础上的对比提升。从开课的“生命追问”到结课的“赞赏每一种生命”,表面看来,孩子们似乎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确切答案,但孩子们对生命的思索,已经超越了文本,超越了课堂。

专家点评 一位理想课堂的不懈追求者

王庆华

武凤霞热爱教育,喜欢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学情有独钟,是一位理想语文课堂的追求探索者。

要让学生喜欢语文,语文课堂就不能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就不能用一个方法教学每一篇课文。要让学生爱上语文,语文教师就应该不断地更新教学设计,使每节语文课都像一个极富吸引力的磁场,对学生产生有效的吸引。”自从做了语文教师以后,这便成了武凤霞一个不懈的追求。

教学设计是一种思路。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就是一部展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片,蕴含着教师的人文素养、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凸显着教师对教材的到位理解和对学情准确把握的能力。为了备出教学设计不断更新的课,她写教案常常是几易其稿,不厌其烦。有时她会为一节课设计出七八种导入方法,会为一个知识点准备三到五个引导的预案。

追求教学设计的不断更新,成了武凤霞职业阅读、不停学习的动力。教学《秋天的怀念》时,她重新阅读了《我与地坛》、《荔枝》,教《匆匆》时,她已把曹操的《长歌行》、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烂熟于胸„„想想也是,在教材中,每一篇选文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些美丽的文字如阳光、雨露、空气、养料飘荡在空气中,散布在土壤里,只有在我们手到眼到的时候才能走进我们的心灵。有它们做底子,就拥有了能把一滴水看成一片大海,把一粒沙子看成一片沙滩的能力,如此,如何还会有对一篇文章的重复解读?

追求教学设计的不断更新,使武凤霞把过去备一课教一课,一步一步地更新为单元备课、全册备课、学段备课;把过去的只备教材不备人,更新为“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许多听过她的课的教师说,每次听武凤霞的课,都让人有一种新鲜感。

武凤霞心中理想的语文课堂是“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课堂。她认为,在“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课堂上,无论是进行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习得“知识、能力、方法”,还是引导学生感悟人类文明,帮助其生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应该是与学生生命发展紧密相关的过程。她教学的《生命生命》(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教材四年级下册)一课就是从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角度实施的。她由学生“没想到动植物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开始,引导学生走进飞蛾,走进香瓜子,走进杏林子。通过体会“骚扰”,研究“欲望”等词语和探究动作可不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心声的话题,把枯燥的词语教学和对课文的理解转换成了学生发自内心的生命的需求,使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

“语文教学应以学生的生命活力为基础,提倡人的生命与自身、自然、社会、他人的整体和谐,要通过良好的教育方式,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启迪学生的精神世界,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武凤霞在学生读说成诵的基础上把学生引入了生活,引进了创作。不仅使学生深深地理解了生命是什么,而且调动起了创作的激情,短短的7分钟,学生有感而发的片断写作是那样的精彩。可是武凤霞并没有满足学生读、说、写的收获,又运用“为课题加标点”这一神来之笔,再次巧妙地把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关怀结合了起来,使小小的标点符号的运用也彰显出了生命的活力。

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还在于武凤霞盘活了教学环节,用活了电教媒体。武老师把对作者的介绍放在了教学过程的中间。她抓住学生没想到杏林子是个饱受病痛折磨的人的心态,适时抛出“我觉得杏林子是最有理由放弃自己生命的人”这句话,让学生感受到震撼,激发起学生探究杏林子的欲望,再借助多媒体插入对杏林子的介绍,让学生切身感受杏林子的不幸与痛苦,感受她的顽强和成就。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避免了直白的说教。

武凤霞的实践证明:一个教师,只要把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的心灵相融,就能让语文课堂绽放出生命的光彩。(作者系河南省小语会副秘书长、濮阳市教育局小学语文教研员)

第四篇:《武凤霞讲语文》读后感

读《武凤霞讲语文》有感

原创: 孙丹丹

“路只能靠自己走,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人永远长不出美丽翅膀。”这是《武凤霞讲语文》中的一句话,也是武老师终其一生的信仰。

《武凤霞讲语文》共有三个板块,分别为“我的语文人生”“我的语文理念”“我的语文实践”。

第一板块“我的语文人生”

主要讲述武老师如何与语文结缘,看着武老师的语文旅程,心中满是感动。感动于武老师求学路上的勤奋,在寒冷的冬日里,常常在凌晨三四点钟醒来开始学习,取得几何代数满分,英语、化学、政治、史地单科第一的好成绩;感动于武老师在教学途中的执着,在千挑万选的教师队伍中,武老师坚持读书、备课、反思,把每一节常规课当做公开课来上,《捞铁牛》一课,前前后后写了八遍教案,用了一整个教案本,最终在实验小学这个只有鹤没有鸡的地方,出类拔萃,长成骆驼;感动于武老师对学生的无私付出,李卫——一个有先天智力缺陷的孩子,8岁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为培养开发他的智力,武老师每天课间与他聊天,每节课给他留出展示自己的机会,甚至公开课上也是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终李卫在小升初考试取得70多分的好成绩。

第二板块“我的语文理念”

主要讲述武老师对语文和语文教学的认识。武老师提出“生命语文”的理念,认为语文课堂应为学生生命奠基,从“长身体”“善学习”“会生活”几个方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长身体”即每一位老师都应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不因学习而影响生长。语文老师不仅要注意学生的写字以及站立姿势,还要保护学生的嗓子。就像我们身边的老师做法一样,学生站立起“站如松”,学生坐下喊“坐如钟”,写字提醒“三个一”,学生回答问题时“声音适中,说清楚”。这些提醒都是在保护学生的身体。“善学习”即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尤其重要的是武老师提倡在课堂上老师要会提问,提具有思维度的问题,同时拒绝伪崇高,追求对学生心灵的体贴,允许多元的价值取向存在。最近朋友圈流传一篇文章,把孩子当做植物来养,每一种植物都有正确的打开方式,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育学生,使其成为最好的自己。始终牢记“教学的真正目的是通过提高个人选择和自我指导的能力来最大限度的促使自我发展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会生活”即语文本身就是生活,一篇篇文章是一个个生活场景的重现,要带领学生触摸生活的温度。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中感受生活。

第三个板块“我的教学实践”

这一板块给我的触动最大。在阅读过程中我一直在感叹原来语文还可以这样教,原来问题还可以这样提,原来一个好的教学切入点是如此的重要。今年11月10日,有幸现场聆听了武老师一节课,她用了50分钟时间讲《望洞庭》这首诗。武老师在教学中先是单独拎出一个个景物“湖光、秋月、潭面、镜、洞庭山水、白银盘、青螺”。通过出示图片,让学生动手指一指,解决了文中的比喻,让学生直接的感知到“湖光、潭面、镜、白银盘”指的是同一事物,理解洞庭湖的水的宁静之美。之后通过诗文画面感受洞庭美景的淡雅祥和。最后引领学生到当时的文化环境之中,揣摩诗人情感,利用动画视频介绍写诗背景,感受刘禹锡的处境,理解刘禹锡的豪放洒脱。在教学过程武老师注意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学力”,带领学生深入到文字内部,触摸作者情感,在情景交融中为学生建构思维空间,使学生沉浸在浓浓的“诗词”之中。试想这样的一节课下来,怎能不激发学生对刘禹锡的好奇?怎能不激发学生对经典诗词的向往?

在《武凤霞讲语文》这本书中武老师还谈到了许多经典课例,例如对《狼牙山五壮士》的切入,一位老师将重点环节设置为探究五壮士撤退时的心理和跳崖后鬼子的行为上,让学生体会英雄对于自己生命的珍爱,体会到爱人民爱联队胜过爱自己的崇高情怀,体会到具有伟大气节的人连敌人也能征服的豪气,汲取不可战胜的正能量。

读完这本书,就我个人发展而言,懂得要沉下心,积累、历练、沉淀。就教学工作而言,在备课上,备全面,理解透文本,抓好切入点;在课堂上,让学习真正发生;在育人上,引导每位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路只能靠自己走,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人永远长不出美丽翅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五篇:《杨氏之子》教学实录及反思(武凤霞)

《杨氏之子》教学实录与反思

河南省濮阳市子路小学 武凤霞

【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说一句话,看谁能说说是什么意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生(沉思后,有同学举手):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

师:刚才我说的话和我们平时说的有什么区别?

生:老师说的话比较简练,我们平时说的话要复杂一些。

生:老师说的话不怎么好懂,我们现在不这样说。

师:像这样的语言我们在以往的积累运用中也学过,谁能说一句给大家听?

生: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3.温故而知新。

师:像这样的语言我们称为文言,用这样的语言组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

二、一读(读正确)

师: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读一读,看看什么感觉?

生:1.文章的句子很短,我感觉不怎么好读。2.有些句子不知道怎么读才能读好。

师:说说哪个句子你不知道怎么读?

生:“孔指以示儿曰”这个句子我读不好。

师:谁知道这句话该怎么读?(生尝试,但读得都不大正确。)

师:正确的读法应该是这样,孔/指以/示儿/曰。(生自由读,齐读。)为什么要这样读呢?一会儿你自己就明白了。谁来把文章读给大家听?(两位学生读)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的时候有两个字和第一位同学读得不一样??

生:“为设果”中的“为”,李同学读的是第四声,而张同学读的是第二声。

师:哪个读音正确呢?我们先看看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为设果”就是孩子给孔君平摆上水果。

师:“为”在做“给”的时候读第四声。还有一个字音他们读得也不一样。

生(踊跃):“儿应声答曰”中的“应”,他们一个读第一声,一个读第四声。在这里应该读第四声。

师:“儿应声答曰”形容孩子回答速度很快。现在我们还经常这样用。

三、二读(读明白)

师:同学们读得很正确,也很流利,我相信你们还能读懂。再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哪个字,哪个词或者哪一句话?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个记号。

生:我读懂了“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意思是,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孩子,非常聪明。

师:非常──聪明,这句话中没有这两个词啊。

生(齐举手):“甚”就是“非常”的意思,“聪惠”的意思是“聪明”。“惠”古代通“慧”。

师: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我明白了。这里的“惠”是个生字,你会写么?(生上台演板,写得很正确)

生:我看下面注释知道了“孔君平诣其父”中,“诣”的意思是“拜见”。

师:好啊,看注释是理解古文最简便的方法之一!“诣”也是个生字,相信每个同学都会写,在本子上写一个,互相检查检查。

生:我读懂了“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意思是我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啊。

师:夫子在这里指谁?(生:指孔君平)

师:把孔君平称为夫子,那──夫子就是指孔君平吗?如果来的人不是孔君平,而是张君平、李君平,还能称夫子么?(生:能)

师(依然作思考状):如果来的是阿姨呢?

生(略略思考):不能,因为阿姨是女的。夫子一般指男的。

师(追问):如果来的是一个小男孩呢?

生(迟疑不敢作答):不行,因为夫子好像指的是大人。

师:是的,夫子一般指年龄比较大的男士。

师:如果来的是一个没有文化、不识字的老农,我们可以称他为夫子么?(生不语)

师:我们来推测一下孔君平的身份。你认为,他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相信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

生:他应该是一个富人,从图中我们看到他穿的衣服很华贵。

生:他应该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因为他看到杨梅就把杨氏子的姓联系起来,而且还说这个孩子是“君”。这是对人的尊称,能对一个小孩说“君”的,一定是一个有涵养的人。

生:这篇文章选自《世说新语》,这本书是写士大夫阶层的事情。

师:是啊,士大夫阶层都是为官之人,都是有文化的人,那么他们的朋友也一定是有学问的人。所以,可以称为夫子。再比如孔子我们就称为──(生齐:孔夫子)孟子──(生:孟夫子)

师:同学们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么?

生:杨氏是一个人的名字么?

师:有谁来回答这个问题?(生沉默,继而又摇头。)

师:这里的杨是人的姓,而“氏”有两个意思。(师出示)(1)在有特长或者有身份的人的姓或者姓名后面加“氏”表示尊重。(2)旧时放在妇女父姓或夫姓的后面称呼已婚妇女。

师:读一读,在这个句子中,你该选择哪一种意思呢?

生:选择第一种。

生:为什么“父不在,乃呼儿出”?这个孩子才九岁,怎么能照顾客人呢?怎么不叫他的妈妈出来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解答?

生:因为他妈妈和他爸爸一起出去了,都不在家。

师:同学们推测了很多种孩子出面招待客人的原因。在我国古代,重男轻女,只有男人算是人,女人是不算是人的。所以迎接客人都是男人的事情,儿子再小也是男人,也要出来招待客人。母亲呢?只能呆在后堂,只有丈夫、孩子请她出来见客人的时候她才能出来。(学生惊讶,然后又问了几个字的意思,很快就得到了解答)

师:既然大家都懂了,谁能把这篇文章的意思讲一讲?(学生自由说)

四、三读(品味语言的精妙)

师:同学们,在这篇课文中有两个句子很精妙。你们知道是哪两句么?

生:“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两句话很精妙,一般人说不出来。

师:看来大家都同意他的说法,但是这两句话精妙在什么地方呢?

生:杨氏子姓杨,杨梅的第一个字也是杨。所以,孔君平就和孩子开玩笑:此是君家果。就好像说杨梅是杨氏子的弟弟一样。

生:杨氏之子明白了孔君平的意思。马上也拿孔君平的姓氏和孔雀连起来说。

师:对呀,这在兵法上就叫以其人之道──(生齐:还治其人之身。)

师:所以,课文中这样称赞这个孩子──(生齐:甚聪惠。)

五、四读(读出古文的味道)

师:同学们,读古文不仅要读正确、读流利、读明白,还要读出古文的味道!自己试一试,品味品味古文该怎么读?(学生自由读,有的还摇头晃脑,很可爱)

师:如果配上音乐,那种感觉会更美。先听一遍,想想该从哪个地方开始你的朗读。

师:再听一遍,然后自己试着跟着音乐朗读。

师:谁愿意配乐读给大家听?

(生踊跃举手,一生读,虽然与音乐还不怎么吻合,但学生读得津津有味。又一生站起来要求朗读课文,在音乐中读得很投入、很美。全班掌声)

师:读得真好!这个小故事简单、有趣,我相信,我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它背下来。

(学生情绪很高,还没等教师把要求说完,琅琅的背诵声已经响起。)

六、五读(理解中学习运用)

师:同学们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肯定已经发现了一个问题:在这一篇文章中有一些词我们现在很少使用,或者有的根本就不用,你能找到这些词语么?

(学生认真读课文,画出“诣”“乃”“儿”“曰”“氏”“之”“其”几个字。)

师:这些字的意思同学们都懂了,我相信你们也很想试着用一用。看这几句话:(教师出示)1.这是你家的小猫。2.我班的张月十分聪明。3.一个学生说:李娟,你的家在哪里?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句试着说说。

生:我说第一句,这是君家猫。(生笑,一生举手,教师示意他站起来说)

生:这乃君家猫。

师(赞许):其实,“这”在古文中常常用“此”表示。“你”也常常用“尔”来替代。(板书“此”“尔”)所以,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生(踊跃):此乃君(尔)家猫。

师:第二句呢?

生:我班张月甚聪慧。

师:“我”在古文中还有一种说法,有人知道么?(生摇头)“我”在古文中通常称“吾”。(板书“吾”)那么这句话就可以说成──

生(齐):吾班张月甚聪慧。

师:第三句好像要有点难度哦!

生:一生曰:李娟,君家在哪里?

师:“在哪里”在古文中经常说成是“安在”“何在”。如果换成这两个词,这句话又该怎么说呢?

生:一生曰:李娟,尔家安在?或李娟,君家何在?

师:如果把“一个学生说”改为“一个孩子问”呢?(生自由回答:一儿曰)

师(赞赏):学得不仅牢固,而且灵活。真好!同学们,古文就是这么有意思,课后找一篇自己感兴趣的古文读一读,我相信你们会有更多发现。

【反思】

《杨氏之子》是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可以说,这篇文章的教学对小学文言文教学,乃至于对中学文言文教学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据调查,目前在初、高中,学生普遍感觉文言文学习困难。我想,这除了跟文言文难度的确加大有关之外,应该也与小学初次接触文言文时教师的教法有一定关系。

所以,在教授这节课时,我以给孩子一个快乐的开始为原则,以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为目的,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努力营造一个快乐简单的学习氛围。这种教学理念贯穿在从课前谈话到课后拓展的每一个环节中:课前谈话时我从学生积累的古代名言佳句入手,引导学生通过交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熟悉句子的意思,在不经意间走近文本,让他们感觉古文并不遥远、陌生。在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文的时候,我没有把读懂当作最重要或者唯一的环节贯穿到底,而是分为“一读(读正确)──二读(读明白)──三读(品味语言)──四读(读出味道)──五读(学习运用)”五个环节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学习,这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而且使教学始终处于移步换景的过程中,有效避免了学生学习中容易出现思维疲劳,时刻感受到“学习古文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教学手段方面,我采用自主思考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尤其是教师讲解,在学习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其主要原因是第一篇文言文,学生是零起步,讲解是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很好手段。讲解在这几处体现得尤为明显:学生不知道“孔指以示儿曰”一句话如何读正确的时候,我直接教他们读;学生提出了“管家怎么不叫他的妈妈,而叫个小孩子出来呢”的问题时,我没有走自主体验的过场,直接讲解里面蕴含的文化渊源;“反译”环节,在学生翻译不到位时,我更是直接告诉学生:“这”在古文中常常用“此”表示,“在哪里”在古文中经常说成是“安在”“何在”。

整节课,学生既有尝试练习的新奇,又有自主思考的快乐,还有从教师讲解中收获新知的惊讶。他们良好的学习状态带给我的是一种叫幸福的体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物业安保主管工作总结下一篇:五下语文教案第二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