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用法

2024-06-22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用法(精选11篇)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用法 第1篇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于》的用法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5.被。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

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用法 第2篇

【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推断文言虚词用法八法 第3篇

1. 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如“不拘于时” (《师说》) 与“学于余” (《师说》) 中的两个“于”字, 所处的位置相同, 都在动词后、名词前, 不结合文意就无法判断出用法的不同来。“不拘于时”是说不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 很显然, 这里的“于”字是表被动的;而“学于余”是说向我学习, 因而此处的“于”字是介词“向”, 和表被动无关。

2. 语境推断法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 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 做到“字不离句, 句不离篇”。如“针针丛棘, 青麻头伏焉” (《促织》) , 语境是一只“青麻头” (蟋蟀) 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 “伏焉”即“伏在那里”。又如“故为之说,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 语境是交代写文章的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 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 代文章, “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3. 功能认定法

很多文言虚词在句子结构中有着特殊的语法功能, 因此根据语境认定这些虚词特殊的语法功能, 也就可以推断出虚词的用法。如“之”用在主谓之间, 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见”和“于”组合可表被动;“是”和“之”可作提宾的标志。记住这些特殊的用法, 对答题很有帮助。如2004年高考题 (江苏卷) “蔡京以官僚之旧”/“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第二句中的“之”处在主谓之间, 作“备”的宾语, 因此可推断“之”是助词, 无义。而第一句中的“之”处于两个名词之间, 应该是助词“的”。

4. 替换理解法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 要求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 我们可以将其中一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 看句子是否讲得通。讲得通, 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 讲不通, 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如:判断“与我银, 君致阁职”/“谁大王为此计者”这两句中加点字“为”的用法。我们知道, 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 代入第一句理解, “给我银子, 我替你谋个内阁职务”, 句子是通的, 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

5. 结构推断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 抓住这点, 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因利乘便, 宰割天下, 分裂山河” (《过秦论》)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 “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 由此可推断“因”也是“趁着”的意思。又如“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 。“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 由“矣”是语气助词, 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就决定了词语的不同词性和用法。如: (1)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2) 鄙贱之人,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3) 久之, 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例 (1) 中“吾妻”是主语;“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作谓语;“我”是宾语。由此可确定“之”介于主谓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例 (2) “鄙贱之人”中, “人”是中心词, “鄙贱”是定语, 所以“之”应是助词, 相当于“的”。例 (3) 中“久”是时间副词, 充当句首状语, 因此紧随其后的“之”可有可无, 只不过起了调整音节的作用, 是音节助词, 无义, 不译。

6. 成语联想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 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因此, 其中许多虚词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 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 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如“孜孜焉惟进修是急”一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 就可根据我们熟悉的成语“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来推断, 应该是助词, 宾语前置的标志。又如“其始相助, 后必相恶”中的“相”, 可以用成语“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这一相同结构的成语来推断, 这里“相”是虚指代词“他”, 有的又称其为指代性副词。

7. 标志确认法

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 起承转合, 常用一些虚词充当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 可推断其用法。如“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 ,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 可译为“唉”。又如“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师说》) , “是故”表事情的关联, 可译为“因此”。

8. 实例推断法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第4篇

一、之

1、助词“的”

例: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臣之妻私臣 ④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 ⑤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代词“此”“这”

例:①渔人甚异之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④燕赵韩魏闻之

3、代词“他”“它”“他们”“它们”等

例:①公与之乘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 ③执策而临之 ④先帝称之曰能

4、助词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5、助词 宾语前置标志

例:①何陋之有 ②无鲜肥滋味之享

6、助词 后置定语标志

例: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马之千里者

7、助词 无实义凑足音节

例:①公将鼓之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二、其

1、代词 “他的”“他们的”“它的”“它们的”

例:①择其善者而从之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③增其旧制 ④谓其妻曰⑤下视其辙

2、代词 “他”“它”“他们”“它们”

例:①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②醉能同其乐 ③宜有司论其刑赏 ④安求其能千里也

3、代词 “这”“那”

例:①欲穷其林 ②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4、代词 用在数词之前,相当于“其中的”

例:①不能指其一端 ②不能名其一处

5、副词 表示反问语气“难道”

例:其真无马耶?

6、副词 表示推测语气“恐怕”

例:其真不知马也

7、连词 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

例: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8、助词 形容词词头

例:其喜洋洋者矣

三、而

1、连词 表承接

例:①学而时习之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③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④日出而林霏开 ⑤舍生而取义者也

2、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

例:①妇拍而呜之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③感极而悲者矣 ④报先帝而忠陛下

3、连词 表示修饰关系

例:①窥镜而自视 ②暮寝而思之 ③登轼而望之 ④执策而临之

4、连词 表示转折

例: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四、以

1、介词 “凭借”

例:①可以为师矣 ②何以战?

2、介词 “用”

例:①醒能述以文者 ②以衾拥覆

3、介词 “因为”

例:①以中有足乐者 ②以其境过清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④不以千里称也

4、介词 “凭……身份”

例:生以乡人子谒余

5、介词 “把”“将”“拿”

例:①撰长书以为贽 ②咨臣以当世之事 ③必以分人

6、介词 “按照”

例: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动词 “认为”

例: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皆以美于徐公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

8、连词 “用来”“来”

例:①无从致书以观 ②俯身倾耳以请 ③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④属予作文以记之

9、连词 可不译

例:①计日以还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10、连词 “以致“

例:①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以伤先帝之明

五、于

1、介词 “在”

例:①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③躬耕于南阳 ④相与步于中庭 ⑤战于长勺

2、介词 “从”

例: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3、介词 “向”

例: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②欲有求于我也

4、介词 “给”

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5、介词 “比”

例:所欲有甚于生者

6、介词 “因为”

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介词 “对”

例:①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六、乃

1、副词 “竟”“竟然”

例:①见渔人,乃大惊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副词 “才”

例: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3、副词 “于是”“就”

例:①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②乃重修岳阳楼 ③乃入见

七、虽

1、连词 “即使”

例: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连词 “虽然”

例: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虽欲言,无可进者 ③游人虽未盛 ④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八、为

1、动词(wei阳平) “做”“干”

例:①可以为师矣 ②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③故不为苟得也 ④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2、动词(wei阳平) “作为”“当作”

例:①以捕鱼为业 ②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③撰长书以为贽

3、动词(wei阳平) “成为”

例:①全石以为底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4、动词(wei阳平) “是”

例: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高考语文必考文言文虚词者的用法 第5篇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用法 第6篇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及其练习

4.【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5.被。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与,跟,同。

集大成者 有大智慧 010-51626123

大成语文 www.dachengjiaoyu.net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

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集大成者 有大智慧 010-51626123

大成语文 www.dachengjiaoyu.net

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 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劝学》)③ 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④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⑤ 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⑥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⑦ 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⑧ 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⑨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⑩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⑾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⑿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劝学》)

集大成者 有大智慧 010-51626123

大成语文 www.dachengjiaoyu.net

答案: 1、2句“在,从,到”;

3、4句“在„„方面,从„„中”;5句“由于”; 6、7句“向,对,对于”;

8、9句“被”;

10、11句“与,跟,同”;

12、13句“比”。

高考文言文虚词用法 第7篇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林觉民《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韩愈《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②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司马迁《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归有光《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司马光《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用法 第8篇

一、高考文言虚词考点分析

“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理解”是高考一个比较固定的考点, 浙江卷出现率为100%。其考查形式一般为三种:一是四项中同一虚词比较用法的异同;二是不同虚词比较用法的异同;三是四组八句, 每组内两两比较, 辨析其用法的异同。浙江卷以第三种形式为主。考生在答题时往往准确率不高, 做错的原因复杂。因此, 有必要对这种题型进行研究, 以便了解、掌握其考查的要点, 找出其中规律, 提高应对能力。

文言虚词是指用来表示语法意义, 表达各种关系和语气的词。文言虚词在使用的过程中, 词汇的词性要发生变化。有些词汇的用法是固定的, 与现代汉语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特别在上下语句中, 往往表达的意思有所不同。

高考大纲所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二、高考文言虚词解析

(一) 浙江省 2004 年—2013 年高考试题所考文言虚词解析。

2004年浙江省自主命题以来, 高考文言虚词试题具有怎样特点呢?我们先来看看这部分试题的考点分布情况, 见表格1。

从表1中可以看出:

浙江卷2004到2013年10年的试题中, 共考查了考纲规定的常用的18个文言虚词中的13个 :以 (6次) , 而 (5次) , 其 (5次) , 于 (4次) , 且 (3次) , 乃 (2次) , 焉 (2次) , 之 (3次) , 则 (2次) , 也 (1次) , 为 (1次) , 与 (1次) , 乎 (1次) 。也就是说, 考得最多频率最高的是“以、而、其、于、之、且”这些文言虚词。

从浙江卷这几年的文言虚词考查来看, 均未超纲。试题均为四选一的选择题形式, 设计提问均为“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这样的模式。从所给的句子来看, 多数是采用给出4组8个例句, 每组内部两两比较, 考查异同。命题形式相对来说比较固定, 没有大的变化。

(二) 2013 年高考试题所考 文言虚词解析

2013年高考文言虚词题又具有什么特点呢?见表格2。

从表2中可以看出:

在2013年高考中, 18套试卷中共有9套试卷直接对文言虚词进行了设题考查, 上海卷考的是与、为、而、者, 另有主观题的“之”, 重庆卷与实词混合出题只考了“则”。而在这9套试卷中, 共考查了考纲规定的常用的18个文言虚词中的15个:而 (6次) , 以 (5次) , 之 (5次) , 为 (3次) , 乃 (3次) , 者 (3次) , 其 (1次) , 且 (2次) , 因 (2次) , 所 (2次) , 与 (1次) , 于 (1次) , 也 (1次) , “乎”、“若”“焉”三个未考, 出现频率高的是“而”、“以”、“之”、“为”、“乃”等, 这是与考生的能力基础相吻合的。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设题一般给出四组8个句子, 每组内部两两比较, 要求比较判断不同句子中相同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异同, 高度关注课内知识, 并与高考题目相结合, 但语境具体, 多涉及课内文言典范语句, 难度较低。解答此类试题, 既要运用所学知识, 联系课本篇目中常见虚词的用法进行推断, 又要联系上下文加以判断, 通过比较辨析, 筛选出正确答案。

三、高考文言虚词的应对策 略

基于以上分析、研究, 在进行文言虚词的复习备考时, 如果我们能把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悉数掌握, 就完全可以从容应对。尽管文言虚词的意义比较多、且虚化, 但因为数量少, 所以, 只要掌握一定的应对技巧, 肯下功夫, 完全可以学好文言虚词。

(一) 梳理教材, 牢抓根本。高考文言虚词的试题, 虽然文言阅读材料是课外的, 但所考的知识点大多数都在课内。所以, 梳理好课本文言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基本前提。本人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进行梳理, 归纳出可供集中复习文言虚词的重点课文:《劝学》《师说》《赤壁赋》《六国论》《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鸿门宴》《五人墓碑记》《项脊轩志》《廉 颇蔺相如列传》《报任安书》等。

(二) 识记用法, 准确判断。从近几年高考考查的实际情况来看, 一般命题方式是比较各句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判断其异同。对考纲列出的18个虚词的用法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 最好结合课文实例, 分“词、词类、意义、例句”几项进行整理, 形成系统, 加深记忆, 不要照搬复习资料上的归纳。对文言虚词学习的主要途径是课本, 所以要注意整理课文里比较重要的含文言虚词的句子, 要做好文言虚词常见意义和用法的归纳和整理, 系统掌握。

(三) 强化训练, 重视技巧。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应遵循以下解题步骤:首先分析虚词所在的句子结构。也就是分析虚词在句子中处于什么位置, 分析它在句中作什么语法成分;句子结构相同或相近, 用法才有可能相同。再次分析句式, 它们所在的句式相同, 用法一般相同;如果所在的句式不同, 用法一般不会相同。最后注意结合语境, 充分利用加点虚词在课文中的用法。在有几项句子结构、句式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 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看它们的意思是否相同。将选自课文中的那一句的虚词用法代入另一句, 看它与选文的上下文是否相符。

(四) 培养兴趣, 借力助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我们可以针对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的考查要求, 培养学习兴趣, 接力助推文言文特别是虚词的学习。

1.通过对一系列“新编文言 文小故事”学习与品味, 激发学生 学习文言文特别是虚词的兴趣。

如第18则:“之”之故事:

一僧欲之 (1) 南海, 询于唐僧, 久之 (2) , 唐僧不之 (3) 应。其独往, 其待也与?均之 (4) 二策, 僧以箪食瓢饮至南海, 夸之 (5) 于唐僧:“此何难之 (6) 有?”唐僧曰: “汝之 (7) 百折不挠, 实可钦佩。然汝之 (8) 言亦过矣, 君将骄而笑之 (9) 乎?”

(1) 动词, 可译为“到”、“往”。 (2) 助词, 调节音节, 用在时间词后, 不译。 (3) 代词, 可译为“他”。 (4) 指示代词, 表近指, 可译为“这”。 (5) 代词, 可译为“这件事”。 (6) 助词, 宾语前置标志, 不译。 (7) 助词, 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 (8) 结构助词, 可译为“的”。 (9) 人称代词, 表第一人称, 可译为“我”。

2.借力名家名著

现在有很多专家学者在研究文言文的学习, 而且有专著问世, 实用性极强, 在笔者学校教师们就建议学生自愿买一两本借力助读, 巩固强化。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常用文言虚词词典》;杨振中先生的《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等等。特别是后者, 精选281则短小浅近、生动有趣的文言文, 分志向学问、人才品性、治国为政等部分, 通过每周一读一练, 循序渐进,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文言虚词等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借力于成语, 使虚词不 “虚”

成语通常被人们称之为“活着用的文言”。成语中许多词还保留着文言文中词的用法, 用学生已掌握的词语去解释新出现的词语,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加深对某个重要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也可用数个相关成语来集中解释某一个字或词, 这样还便于掌握一连串的成语。

如, “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在学习“无乃尔是过与”、“宋何罪之有”、“何厌之有”这样的句式时, 我们不妨通过“唯命是听、唯利是图、唯才是举、马首是瞻”等成语来理解, 从而明确其基本的语法结构:“前置宾语 + 是 (之) + 谓语 (动词) ”, 其中“是”、“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又如要能全面而实在地理解“于”的多种意义, 不妨用一组相关的成语来解释:供过于求 (比) 、喜形于色 (在) 、无济于事 (对) 。

借力于成语, 学生根据已掌握的成语知识来分析虚词的复杂而抽象的意思, 就尽可能使虚词不“虚”了。

文言虚词用法巧辨析 第9篇

一、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多种词性甚至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我们做题时,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其用法肯定也不同。如“以”可以作为实词,作“率领、带领”义,亦可以为介词,翻译为“把、用”等。再如:

(2012年四川卷第9题D项)时又有边将诈诱杀为阵获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解析:这个选项,考查的是“为”的两个常见义项。选文写到贺钦以至诚使得百姓受感化,当时有一个边防将领用诈骗的方法杀了很多百姓并把它们当成是在战场上被俘虏的。上级官吏查验没有得到实情,最后贺钦来后,那人主动坦白了。那么这第一个“为”就是动词,解释为“作为,当作”;第二个出自课文《六国论》,与“所”共同构成被动句式,那么这个“为”就是介词,表被动。因此两个“为”的用法便可推断为不同。

二、语法判断法

所谓语法判断就是分析该句子语法成分,看这个虚词在句子中所处的语法位置,然后据此推断其用法。从语法结构角度切入也是解答文言虚词题常用的方法。如:

(2012年广东卷第6题B项)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并开引河,导之入淮?

解析:这个选项,考查的是“之”的两个常见义项。第一句的意思是陶澍从任藩司开始,就核实档案,分别给官员们弹劾的弹劾、赔偿的赔偿、豁免的豁免,于是三十多年的纠缠不清的事情,一下子就被厘清了。因此,文中的“纠葛”就是名词,而前面的“三十余年”就是定语,从而可知“之”的用法是结构助词,解释为“的”。而“并开引河,导之入淮”是说怀远初次出现涨水,水流被沙洲堵塞,陶澍一并将它们凿开,并引导水流入淮河。而“导”是“引导”之意,是一个动词,由此可知此“之”为代词,代“水流”。选项中两个“之”,用法肯定不同。

三、语境推断法

一般而言,语句的整体意义实际上限制了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因此考生可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意来对虚词用法进行判断。如:

(2012年江西卷第11题B项)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不出,火且尽

解析:根据文章,我们了解到,彻里在皇帝面前,详细地陈述了桑哥奸诈贪婪误国害民的情况,言语十分激烈。皇帝很生气,说他诋毁大臣,丧失了礼节和规矩,命令侍从打他的脸颊。但彻里争辩更加激烈,他说:“臣和桑哥没有仇恨,之所以尽力列举他的罪状而不顾全自身,正是为国家打算啊。如果怕惹圣上生气就不敢再讲实话,那么奸臣怎么能够除掉,百姓受到的伤害从何停止!并且使陛下蒙受拒绝劝谏的名声,臣私下里怕的就是这个。”这时皇帝完全明白了。从这段语意可知,“且”应该是“并且、况且”之意,表示语意的递进。而“不出,火且尽”中的“且”则是出自课本《游褒禅山记》,是“将要”之意。由此可判断这两个“且”用法不同。

四、类比联想法

在答题时用一些熟悉的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与给定的句子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

(2012年湖南卷第6题D项)终身其行斯言乎/其自视也,亦若此也

(2012年天津卷第10题C项)一瓢先生其理学乎/盖将其变者而观之

解析:做这两道题时,如果考生善于进行类比联想,那么问题便能轻松解决,因为在教材《游褒禅山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利用我们在课内学到的知识,可知这个“其”与“乎”连用,其意为“难道……吗”,“其”的用法就是语气副词,解释为“难道”。湖南卷另一个句子“其自视也,亦若此也”来自于教材,我们可知这个“其”为代词,代“他们”,因此两个“其”用法不同。天津卷另一句子“盖将其变者而观之”亦来自教材,“其”为指示代词,代“那些”,用法与文中的“其”也不同。

五、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可帮助快速答题。如表被动的“见”、“于”、“为”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等。如:

(2012年浙江卷第17题D项)其言不为人所信也/或因寄所托

(2012年山东卷第10题C项)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但以刘日薄西山

解析:浙江卷中前一个“所”的用法是构成一种常见的固定格式,与“为”构成“为……所”结构,表示被动。后一个也是固定用法,由“所+动词”共同组成名词性短语。两个“所”用法及意义由此可知不同。山东卷第一个句子中“以……为”是一个固定句式,解释为“把……作为”,“以”是介词,解释为“把”。后一个句子出自《陈情表》,是“因为”之意。掌握了两者的标志区别,答案也很容易选出。

在解答高考虚词辨析题时,考生如能辅之以这些技巧,定有事半功倍之效。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关键还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用法 第10篇

十一、焉

【本义】像一种鸟儿的形状——焉鸟,产于江淮。【假借义】

1.代词,相当于“之”。

【成语例释】①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②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经典文言】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④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代词,表示疑问,可以翻译为“哪里”“什么”“怎么”。

【成语例释】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经典文言】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译为:哪里,怎么④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愚公移山》)⑤食其禄,焉避其难?(陈寿《三国志·魏书·王修传》)3.兼词。

(1)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是”或“之”的含义,相当于“于是”或“于之”“于此”、“于彼”。【成语例释】习焉不察:习:习惯;焉:兼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经典文言】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④微波入焉⑤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经典文言】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4.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陈述。句末语气词,译为了,啊,呢。【经典文言】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④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愚公移山》)⑤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经典文言】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5.助词,做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然”“地”。【经典文言】

①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②(杜牧《阿房宫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问。(苏轼《赤壁赋》)③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6.助词,表示疑问,用于句末,相当于“乎”。【经典文言】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十二、也

1.句末语气词,表示多种语气。

①表示判断或肯定。

【成语例释】①来而不往非礼也: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②空空如也: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1)表示判断语气。

【经典文言】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③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例: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②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单独使用或与“何”连用。

【经典文言】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④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⑤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梁惠王上》)③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啊”或“呀”。

【成语例释】何其毒也:也,文言助语,置于词尾,与“何”相配合,构成感叹语气。多么狠毒呀!【经典文言】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④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孟子·庄暴见孟子》)④用在句末,表示祈使的语气,可译为“啊”。

【经典文言】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③毋从俱死也!(司马迁《史记·鸿门宴》)⑤表示已然,即某种动作已经发生,相当于“了”。【经典文言】

如此,则民顺治而国安也。(《礼记》)2.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停顿,以引起下文。

【成语例释】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经典文言】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固定词组】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吗” 【经典文言】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经典文言】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十三、因

【本义】人躺在草席上休息——草席、垫子。

1、躺在席子上有所——依靠、凭借(介词)。【成语举例】因人成事——因利乘便

【成语例释】因地制宜: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经典文言】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④)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诸葛亮《隆中对》)⑤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贾谊《过秦论》)⑥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2.依靠多了形成惯例——因袭、沿用、依照 【成语举例】因循守旧——陈陈相因

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因陋就简:原意是因循原来的简陋,不求改进。后指就着原来简陋的条件办事。【经典文言】

依照,根据。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魏学洢《核舟记》)②变法者因时而化。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③蒙故业,因遗策。(贾谊《过秦论》)3.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依据、条件、时机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通过”“经由”“趁着”。【成语例释】因势利导:因:顺着;势:趋势;利导:引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1)趁着,趁此。

【经典文言】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②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③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译文: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来答谢他的好意)④单于使使晓(告知)武,会论(一起审讯)虞常,欲因此时降武⑤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⑥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⑦居匈奴中,益宽,蹇因与其所属亡向月氏

(2)通过,经由。

【经典文言】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②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③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③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④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通过它)讽谏。⑤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 见赵孤。

4.介词,表示原因,相当于“由于”“因为”“因此”。【成语举例】因祸得福——因小失大

【成语例释】因噎废食:原意是说,因为有人吃饭噎死了,就想让天下人都不吃饭,这太荒谬了。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

【经典文言】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③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5.名词,可以译为“原因、机会”“机缘”。【成语举例】前因后果——事出有因——因果报应

【成语例释】互为因果:原因和结果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经典文言】

于今无会因。(《乐府诗集·孔雀东南飞》)6.副词,于是,就。

【经典文言】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②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③项王即日因留沛公饮。④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馋之。③府史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7、动词

(1).根据。例: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例: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十四、于

【本义】语气舒缓的样子——语气舒展。【假借义】 1.用作介词

①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可译为“在”“从”“到”。

【成语举例】无敌于天下——立于不败之地——不安于位——一年之际在于春 【成语例释】安于一隅:隅,角落。安心在某一个角落。形容苟安一角,不求进取。

【经典文言】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劝学》)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⑤繁启蕃长于春夏,蓄积收藏于秋冬。(《荀子·天论》)②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方向,可译为“向”。

【经典文言】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③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③引进动作行为的趋向或所从,可译为“从”“到”。【经典文言】

青,取之于蓝„„(《荀子·劝学》)积于今六十岁矣。(柳宗元《捕蛇者说》)④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对”“对于”“给”等。【成语例释】取信于民:取得人民的信任。迁怒于人:受甲的气向乙发泄或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

【经典文言】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司马迁《史记·鸿门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韩愈《师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⑤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成语举例】急于星火——冰寒于水——重于泰山

【成语例释】轻于鸿毛: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哀莫大于心死: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悲观绝望,麻木不仁。【经典文言】

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苛政猛于虎也。(柳宗元《捕蛇者说》)⑥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放在动词之后,可译为“被”。【成语例释】见弃于人:见,被。弃,遗弃,抛弃。被别人抛弃。【经典文言】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君幸于赵王——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⑦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由于”。

【经典文言】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晁错《论贵粟疏》)⑧“在„„方面”“从„„中”

【经典文言】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⑨与,跟,同。

【经典文言】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④室西连于中闺 2.助词,用于句中,无实际意义。【经典文言】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桃夭》)【固定词组】 【于是】

1. 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

例: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③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④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2. 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表示被动。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第11篇

一、之

1、用作代词

(1)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例句:

1、问所从来,俱答之。《桃花源记》--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2、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

3、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5、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代人。他,指曹刿。)

6、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代人。他,指吴广。)

7、肉食者谋之。(代这件事。)

8、默而识之。(代学习所得。)

9、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指代前面的“骨头”)

10、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指代前面的狼。)

11、渔人甚异之。(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闻之,欣然规往。(指代渔

人进桃花源这件事。)

12、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指代小石潭的情景。)

13、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代千里马)

1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乐趣)

15、环而攻之而不胜。(代城)

16、属予作文以记之。(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17、下视其辙,登軾而望之。(代齐军)

18、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

2、用作助词

①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例句: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5、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例句: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3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4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6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雎不辱使命》

7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8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9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例句: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2宋何罪之有?(《公输》)

④在句中表示定语置后,即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例句:1马之千里者。《马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⑤音节助词,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例句:

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2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3公将鼓之《曹刿论战》4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3、用作动词 译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 例句:1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2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3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递进、修饰等关系。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①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句: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3则名微而众寡。《隆中对》

4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之职分也。《出师表》

6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7玉质而金色《卖柑者言》

8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②顺承关系,可译作“就”、“接着”、“然后”,或不译。例句: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2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4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十则》

5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6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7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8聚室而谋曰。《愚公移山》

9挟天子而令诸侯。《隆中对》

10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 ③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例句: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2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4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学而不思则罔。却,但是,表转折关系。《论语》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6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狼》

7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8知而不争,不可谓忠。《公输》

9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智子疑邻》

10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1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1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④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例句:1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2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⑤递进关系 君将哀而生之乎

三、以

1、介词

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句: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

表》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4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5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以是人多以(把)书假余臣是以无请也

②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靠”、“根据”等。例句: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4何以战?(《曹刿论战》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根据、按照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例句:1屠惧,投以骨《狼》--把

2能以径寸之木,为...(《核舟记》)--用

3咨臣以当世之事。《隆中对》--把

4必以分人。《曹刿论战》--把

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6、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作连词,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例句: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2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3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4家贫无从致书一观。《送东阳马生序》

5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

②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例句: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2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③有时相当于连词“而”,或者不译。例句: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3、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例句: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2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

3皆以美于徐公

4、特殊用法,通“已”,已经。例句: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四、其

1、“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例句: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

2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

3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加强反问语气

4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2、代词。

(1)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代物。有时在句中作定语。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例句: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他的,代可以做老师的那个人。

2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狼》--它的,指狼的。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他的,代“屠户”

4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他的,代“渔人”

5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他们的,代齐军。(2)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例句:蹲其身,使与台齐。《童趣》--代作者自己,第一人称(3)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例句:1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2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4)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或者数代词。例句:1其一犬坐于前。《狼》

2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

3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五、为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读wé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做”,“成为”,“雕刻”,“是”等,如:

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可译作“被”、“对”、“给”、“替”、“当”,“为了”、“因为”等。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例句:1.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向、对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例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句: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因为”、“为了”。例句:1.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另附:

1.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为:心理活动2.终为忠臣 为:成为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成为4.为宫室、器皿。(《核舟记》)--做,这里指雕刻

六、于

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例句: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在 2.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从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4.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二章》--从

5.其一犬坐于前。《狼》--在 6.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在7.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在8.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在9.虽然,受地于先王。《公输》--从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例句:1.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向

2.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对

3.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对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给

5.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6.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例句:“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胜过” 如:1.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2.皆以美于徐公。--比

七、乃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就” 例句:1.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

2.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才

2、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例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3、用于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是”。例句: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4、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例句: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乃入见

5、作代词,译为“你、你的”。

例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八、且

1、表进层关系,后一句提出比前一句更进一层的内容。可译为“而且”、“况且”等。例句:1.且焉置土石?

2.且秦灭韩亡魏

2、“将近”的意思。例句:年且九十。

九、则

1.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3. 1.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

十、者

1、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例句: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2.京中有善口技者

2、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例句: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十一、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例句: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例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例句: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例句:1.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十二、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例句: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3.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例句: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十三、然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例句:1.父利其然也(《伤仲永》)2.谓为信然。(《隆中对》)

3.(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例句: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例句: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 例句: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

例句: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文言虚词练习

辨析下列画线的虚词的用法(含义词性、作用)

(一)之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属予作文以记之

3.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4.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5.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6.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7.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8.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11.宋何罪之有

1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3.公将鼓之

14.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15.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16.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二)其

1.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2.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5.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6.毁其盆,悉埋于地

7.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8.先生其此类乎?

9.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0.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1.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12.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3.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三)者 1.肉食者谋之

2.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3.此三者,吾遗恨也

4.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5.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6.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7.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

8.言之,貌若甚戚者

(四)以

1.请以剑舞

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5.敛赀财以送其行

6.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7.梅以曲为美

8.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

9.皆以美于徐公

10.吾终当有以治汝

1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2.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13.輮以为轮

(五)为

1.公为我献之

2.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3.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4.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5.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7.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8.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9.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0.因而化怒为悲

(六)于

1.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2.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

3.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4.青,取之于蓝

5.业精于勤,荒于嬉

6.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7.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8.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9.吾祖死于是

10.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七)而

1.蟹六跪而二螯

2.余闻而愈悲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5.如优孟摇头而歌

6.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7.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8.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9.军惊而坏都舍

10.既而儿醒

11.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1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八)则

1.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3.非死,则徙尔

4.临视,则虫集冠上

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6.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7.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8.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9.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有司,不为侵官

10.以身作则

11.寓言三则

【试题答案】

(一)之

1.他 代其子 代词

2.它 指修楼盛况 代词

3.我 指廉颇自己 代词

4.这 指代下面二策 代词

5.的,结构助词

6.取独,主谓之间

7.同上

8.同上

9.宾语前置标志 不译 10.同上

11.同上

12.定语后置的标志

13.不译 在动词、形容词后补足音节

14.用在表时间词后不译

15.到、往

动词

16.同上

(二)其

1.他 代词

2.他的代词

3.自己

代词

4.你 代词

5.这 代词,捕蛇的事

6.那些 代词

7.其中的 代词

8.大概 语气副词

9.同上

10.一定

语气副词

11.不译加强反诘语气

12.难道、恐怕

13.如果

(三)昔

1.......的人

2.......的情况

3.用在数词后表示几种情况几件事几个人几种东西

4.用在判断句主语后表提顿 不译

5.用在时间词后提顿 不译

6.提示原因

7.表疑问语气

8.用在句末

......样子

(七)以

1.用、拿

2.把

3.因为

4.而,连词,表并列关系

5.来、连词表承接关系

6.把......作为

固定结构

7.把......看作

8.认为

9.认为

10.有用来......的办法

11.没有用来......的办法

12.把......做成13.把......做成(八)为

1.替

2.为了/接受

3.被

4.因为

5.替

6.呢?语气助词

7.是

8.做

9.成为

10.变成变为

(九)于

1.到 介词表地点

2.到 介词表时间

3.向、介词表对象

4.从

5.由于

6.比

7.被

8.在 9.在 10.从

(十二)而

1.连词 并列

2.连词 承接

3.连词 承接

4.却

5.修饰

6.如果

7.因而

8.你的9.如同

10.不久

11.过了一会儿

12.罢了

(十三)且

1.而且

2.而且

3.一边......,一边......4.又......又......5.既......又......6.将要

7.暂且

8.尚且

9.暂且

(十四)则

1.就

2.那么

3.就是

4.原来已经

5.就

6.表并列

7.表并列

8.转折

9.如果

10.准则(名词)

11.条(量词)

答案要点:

文言虚词包括

一代词: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谦辞、敬辞、人称复数

指示代词近指、无指、旁指、虚指代词

疑问代词 代人、代事物、代处所

二副词:程度副词:轻微度、加深度、极高度

范围副词:表总括、仅限、共同

时间副词:过去将来时、正在变化时

语气副词:肯定确认、否定禁止、推测估量、反诘

频率副词:

谦敬副词:

三介词:于、以

四连词:并列、层进、选择、承接、转折、因果、假设、修饰

五助词:结构助词:之、者、所、然

语气助词:陈述语气:也、矣、耳、焉

疑问语气:乎、与、耶

感叹语气:哉、夫

句首语气:唯、夫、盖

六叹词

上一篇:对说再见说说心情句子文案下一篇:幼儿园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运用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