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探究活动生动活泼起来

2024-05-23

让探究活动生动活泼起来(精选12篇)

让探究活动生动活泼起来 第1篇

让幼儿园手工教学活动变得生动起来

吴桥县第一幼儿园 张俊燕

摘要:在幼儿园组织的有目的的手工教学活动,主要是教师通过预设活动目标,准备相应的材料,按照制定的计划引导幼儿参与进行创作的活动。它可以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两种类型。关键词:材料、手工活动、幼儿、操作活动、作品。

(一)幼儿园正式的手工教学活动。

在正式的手工教学活动中,教师起到引领的作用,所以在指导方式上应侧重以下几点:

1、教师准备的范例应生动有趣,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手工活动是通过对各种材料的加工,制作出富有美感的物品的过程,所以活动前,教师出示的范例或作品一定要能激发孩子制作的兴趣。根据内容,范例可以是教师的制作,也可以是实物,最主要的是能让幼儿对所要进行的操作结果产生明确的直接感受。另外,教师要采用生动的导入方式,如谈话法、故事法、情境法等,让幼儿在兴趣中产生创作的欲望。如制作“望远镜”,我们就先进行了“小小侦察兵”的游戏,让幼儿先学侦察兵观察敌情,继而发现“望远镜”,接着观察范例,看看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再思考用什么办法,才能让材料做成成品。通过这样的共同探讨,幼儿很顺利的掌握了用纸卷成圆筒的要领。幼儿在接下来的制作过程中也非常的活跃。通过游戏不但使活泼好动的幼儿发挥了聪明才智,而且也是性格内向的幼儿得到了锻炼。

2、对于手工活动中的基本技巧,教师要清楚的讲解示范。

手工活动,特别是折纸等需要有序进行的操作,教师的讲解示范非常的重要。教师的示范讲解要根据幼儿的反应来控制,对于较难的环节要用幼儿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讲解,操作环节要让每个幼儿都看地清楚明白,有些方法的重复可以让幼儿自己来尝试,再根据他们的问题进一步讲解演示。孩子们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经过老师的启发和指点,他们才能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头脑中的童话世界尽自己的能力在手下展现出来。

3、在幼儿自己独立进行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耐心的帮助和支持。

因为手工活动涉及许多的技能及方法的问题,所以在活动中幼儿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一些细节的处理对他们来说比较困难,这时教师的知道就非常的重要。而且在小范围内帮助一名幼儿,周围的幼儿又等于接触到了一次的方法示范,对于难点教师要及时进行调整,降低要求,使多数幼儿能顺利地完成操作。

4、教师要重视对幼儿手工作品的展示,使幼儿在欣赏交流中共同提高。

往往教师在幼儿进行完操作活动时,就认为幼儿已经完成了任务,达到了教育目标,而忽视了展示交流环节的重要意义。在展示交流活动环节中,我们要鼓励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充分的展示给别人,并引导幼儿个性化的表达。

5、教师要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合理地处理幼儿的作品。

幼儿的作品对于他们自己来说意义重大,所以教师要妥善处理幼儿的作品。而教师对于幼儿作品的重视、积累的行为,也正是对幼儿能力的肯定。教师处理幼儿作品的方式有多种:作为玩具使用、作为艺术品装点环境,作为礼物送给朋友或者亲人等。总之,要使幼儿的努力与创造,体现出相应的价值。

(二)幼儿园非正式的手工教学活动

在非正式的手工教学活动中,幼儿对自己的制作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与他们的能力、经验、及意念等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教师在平时就应多给幼儿机会,提高幼儿的手工制作的能力及水平。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幼儿园各个领域的教育活动中渗透手工教学活动

现在的教育课程提倡各个领域的整合,而在其它领域的教育活动中,手工活动的也占很大的比值。如:科学领域中的“数的认识”,需要制作点子卡,教师就可以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制作。再如社会领域中的“孝敬老人”,目标中要求幼儿能亲手制作礼物送给老人,这又会让幼儿动动自己的小巧手进行制作了。只要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时设计合理,就能在任何的教育活动中为幼儿创造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

2、在区域活动中渗透的手工教学活动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不仅可以为幼儿更好的进行手工活动奠定基础,还可以让幼儿对所进行的手工活动进行复习。如:在手工教学中一般都会用到剪刀,但对初学的幼儿来说,剪刀的使用并不是很娴熟,所以,在活动前的区域活动时,就可以提前让幼儿接触剪刀,并交给他们剪刀的使用方法,为更好的进行手工活动打下基础。再有,幼儿进行完手工教学活动后,有的幼儿未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作品,还有的幼儿还想继续制作,为了满足孩子们更大的创作欲望,我们就可以将手工材料投放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继续进行创作。

3、在幼儿园各项游戏和活动中有效地渗透手工教学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任何活动以游戏的形式组织,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手工教学活动也不会例外。所以,我们除了以游戏的形式组织好手工教学活动之外,还应在其它的游戏活动中有效的渗透手工教学活动。如:在幼儿园组织的春游活动中,教师应知道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蕴涵着宝贵的教育价值。只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就一定能抓住任何教育机会向幼儿进行手工教育。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拉近孩子与大自然的距离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周围的花草树木等教幼儿进行制作。如:草帽、花环、柳笛等,让幼儿充分体验到制作的快乐,但此时也不要忘了提醒幼儿要保护环境,使幼儿感受到美和和谐的教育

总之,通过这些手工教学活动培养了幼儿勤于动手、动脑敢于创造的精神。

让探究活动生动活泼起来 第2篇

--读《课堂密码》有感

淮阴师院附中童蓓蓓

放寒假前,学校给每位教师发了一本书--《课堂密码》。我把书看认真地看了一遍,颇受启发。

《课堂密码》是对课堂教学高效性地深度思考。实行新课改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语文教师功课的难题。我们需要成绩,但不能以损害学生的身心,剥夺学生的创造力作为代价;我们需要趣味,但不能偏离文本来一味地讨好学生;那样的课堂只能徒有热闹的外表,而无实质性的收获。我们当然要尊重学生,因为只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才是有效并高效的课堂。周博士说:“莫让课堂止于安静。”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课堂生动起来呢?我就此书谈谈自己的几点拙见吧。

首先,我认为要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需要教师营造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创新。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书本不是权威,老师也不是圣人,谁都有可能犯错,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只有善于思考而不是一味全盘接受的学生才能有所创新。教师也要放下架子,主动亲近学生,鼓励学生敢说,而不要怕说错。对于学生冒出来的小想法,即使离题万里也不应强压打击。只有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火”上一把。

其次,还应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才能使学生不把学习当成负担呢?只有将其变成感兴趣的事才能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才能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甚至把学习的苦海看成是快乐的温泉。

再次,我认为要运用情感,点燃激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好的文章就是作者情感的自述,作为读者,要乐其所乐,悲其所悲,让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教师在其中起到不可推卸的作用。教师用自己优美的语言,精到的总结,巧妙的设问,将学生带到此种情境中,用情感点燃学生的激情。这样的学生不仅能赢得好的成绩,还能体验到学习中的乐趣,真是一举两得,一箭双雕。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的动起来。

当然,除此之外,课堂要想生动起来,教师基本功一定要过得硬,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问题、一句导语,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致力于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人格魅力。不再吧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努力使课堂“火”“活”“动”起来,才能真正使课堂生动起来。

童蓓蓓

让探究活动生动有效 第3篇

一、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进行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科书内容的特点,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欲望, 从而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 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例如, 教学《月球之谜》一课第一自然段, 学生对“遐想”这个词语不太理解。我请学生先读一读具体描写人们遐想的三个问句后, 特别插入了宋代诗人孔平仲吟咏月亮的诗句“团团冰镜吐清辉, 今夜何如昨夜时”, 同时提到苏轼在《八月十五日看潮》中的诗句“定知玉兔十分圆, 已作霜风九月寒”, 两位诗人分别把月亮比作了透明、清亮的“冰镜”和聪明伶俐的“玉兔”, 这一情境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们。有感情地朗读三个问句后, 学生们进一步感受到“遐想”代表了人们许许多多美好的想法, 作者正是用“遐想”这个词语, 开篇就写出了月球带给我们的重重谜团, 激起了学生了解月球之谜的兴趣。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 起点在一问。”学贵有疑,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培养问题意识, 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1.优化环境, 使学生敢问。

教师要有民主精神, 营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 让学生自由轻松地学习, 积极踊跃地质疑问难。凡是能大胆提问的学生, 都应给予鼓励。

2.体验成功, 使学生爱问。

不管什么问题, 教师都应该接纳、倾听, 并对其敢于提问给予肯定, 及时解释评价。表扬他们“异想天开”, 鼓励他们广泛提问。由爱问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开展“提问小明星”等活动, 形成人人爱问的风气。

3.点拨引导, 使学生善问。

学生仅仅爱问还不够, 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善问, 培养和提高他们提问的品质和能力。

(1) 模仿教师提问。有关研究表明, 学生往往喜欢模仿教师的行为方式, 因此, 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做好提问的言传身教, 用学生的视角去提问。在教学中, 教师要设计好问题, 引导学生模仿教师提问, 提问的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2) 组内讨论提问。以小组为单位, 确定内容, 成员相互提问, 然后评出代表小组的有价值的问题。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 完成复习导入环节之后, 我请学生讨论:“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课文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的描写来表现伟大的父爱的?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与“不论发生什么,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类似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们会问、善问, 为学习好本篇课文奠定了基础。

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 长此以往的训练, 必将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所提的问题自然就不会表面化、肤浅化了, 这样也利于把创新教育落实到位。

三、张扬个性, 培养探究学习的独特创新性

在教学中, 不失时机地创设多样化的思维环境, 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广阔性, 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新思维的材料和空间, 用“教”的创新火种点燃“学”的创新火花, 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独创性, 使学生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我表现发展的能力。例如教学《雨铃铛》一课, 文中形容春雨之声“沙沙作响, 好像串串小铃铛”, “丁铃当啷”的悦耳声音令人倍感亲切和爽快。我让学生想想雨声还像什么, “像泼水, 像海浪, 像钟表走动, 像大合唱……”学生越说越兴奋。这时, 我又乘机让学生再根据自己的想象给雨珠起个名字, 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 雨豆子、雨钟、雨浪、雨琴、星星雨……都出自学生之口, 创新的智慧展现出来。

四、关注探究学习的过程

教师作为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应该起好“扶”“领”的作用, 教给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方法。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个性差异等来组织调控学生探究学习活动, 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当然, 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而应该注意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 尤其要关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 鼓励、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 在阅读教学中我注意以读为突破口, 引导学生读中探究, 读中感悟,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学《白鹅》一课时, 在充分地指导学生学过第三自然段以后, 我帮助他们梳理学习过程, 然后引导学生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第四自然段。课堂上, 多数学生选择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从自然段的构成方式、修辞方法、词语的作用等方面自主学习和汇报。学生们以主动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 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白鹅高傲的特点, 以及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让课堂生动起来,让课外丰富起来 第4篇

关键词:小学汉语教学;课堂;课外

0引言

汉语作为中国人的母语,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五千年历史的发言人,是小学汉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汉语课堂的精彩与否,常常对小学生的语言组织水平、古文识别能力甚至爱国激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行教育体制在汉语教学中仍然有一些弊端和缺陷,常常使汉语课堂变得枯燥乏味,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为此,作者在本文将对当代小学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对策与建议。

1我国小学汉语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小学汉语的教学水平并不高,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教学内容空泛乏味。小学语文课堂在上课的过程之中,常常会涉及到古文、文言文或者新文化运动时期白话文刚刚兴起时的文章鉴赏,而教师如果单单从内容上对文章进行讲解的话,难免使整个课堂内容枯燥晦涩,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如果对课文内容本身难以理解,又何谈欣赏其写作手法、分析文章中的人物性格呢?这是导致学生对语文难以产生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

(2)教学用具过时落后。现行的课堂教学工具丰富多彩,但是,如果老师在语文课堂上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仅仅使用到粉笔黑板书本进行知识点和重点讲解的话,课堂不免显得过于单薄乏味。所以,教师要在现有的教具齐全的情况下,多利用教学资源丰富自己的汉语课堂。

(3)教学形式单一。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大多数教师期望学生在短短几十分钟的课堂上完全掌握教学目标和重点,这在客观上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学生没有在课下积极探索上课学过的内容,没有将课上的知识融会贯通到生活中去,没有对上课的知识点做适当的理解、练习和巩固,是难以真正的领会到汉语的精髓的。

2对当代我国小学汉语教学提出的对策与建议

我国现有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主要是为了培养出真正共产主义和中华民族的接班人,教师必须从基础做起,对课堂内容、课堂辅助设施和课堂形式进行彻底的改革和创新。所以,针对以上语文课堂的缺陷和弊端,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和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解决方案。

首先,在课堂内容上,教师要做到推陈出新,将书本上的知识联系到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中去。例如,在讲解诗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时,老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農业工具和农作物的知识,开拓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对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一事实产生更加具体的印象,从内容上对整个课堂进行知识拓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讲解“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时,教师可以从“曲”字的词性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研究这个字在此句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到底是动词还是形容词,甚至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两各小组,各小组分别选出发言人总结组员的论点,这样就可以大大丰富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出发,更好地将课堂重点难点变为学生自主吸收的知识点,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其次,在教学用具上,新课标要求教师能熟练运用幻灯片、投影仪等等各种新型教学工具,最大限度地丰富教学形式。例如,教师在讲解某一知识点时,可以在网上搜索很多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资料,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可以给学生一个非常直观的印象,达到过目不忘的效果;再如,在讲解《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课,教师不仅可以在网上找到原画,而且还可以找到作者的相关资料,以及作者为什么会画纤夫这一人物,想通过纤夫这一人物表达出什么情感,是什么导致作者产生这样的情感等等,在课下,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做出一个小型的演讲呈现作业,在下节课或者课间的时候展示给全班同学,甚至组织一次竞赛,让同学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最后,教师应当尽可能丰富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对汉语的兴趣。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演讲呈现、课间竞赛之外,还有很多其他途径和活动使课堂形式更加别出心裁。例如,在讲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种科学类课文时,教师在课堂上对其物理原理进行阐述过后,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实战演练”,挑选一个较高的方位,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下感受神奇的物理现象,采用简单有效便利的课外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又如,在课堂讲解《挑山工》这篇课文完成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游览区进行爬山竞赛活动,在竞赛过程中,可以有意设置一些关卡和障碍物,甚至让学生负重爬山,亲身体会挑山工的艰辛不易。另外,教师同样可以采用qq、微信、视频等流行的线上交流方式完成对学生作业的监督和课上疑难解答的过程。

3结论

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发现,当代我国小学汉语教学的教学水平与质量并不高,其中存在着教学内容空泛乏味、教学用具过时落后、教学形式单一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演进是影响当代我国小学汉语教学水平及质量较低的主要原因。为此,作者在本文的最后部分提出了针对上述问题的改革对策与建议,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推陈出新,理论联系实际;(2)熟练运用幻灯片、投影仪等等各种新型教学工具,最大限度地丰富教学形式;(3)丰富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对汉语的兴趣。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来为我国小学汉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长足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朱佩. 小学汉语教学的困境及突围之策[J].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2年01期

[2] 王明. 小学汉语教学如何应对网络语言[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02期

让数学生动起来 第5篇

(523869)广东东莞市长安镇上沙小学 杨松

【案例描述】

案例1.“倒数的认识”情境导入片段

师:在生活中,有些话是可以倒过来说的。(出示:路上我上马;客上天然居),请你试着倒过来说一说。

生1:“路上我上马”倒过来说是“马上我上路”。

生2:“客上天然居”倒过来说是“居然天上客”。

生3:我也举一个例子:“我爱爸爸”倒过来说是“爸爸爱我”。

师:中国汉字中有些还是互相倒过来写的。(出示:士、吞、杏)请你试着倒过来写一写。(学生很快写了:“干、吴、呆”三个字)

师:数学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让我们也来试一试。(板书:

)你能把倒过来写吗?(学生感到有意思极了,纷纷跃跃欲试……)

生:把倒过来是。(板书:)(教师随即出示两个数:,请学生倒过来写,学生很快写出了和3)

师:观察一下,每一组中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你们想不想给它起个名?

生1:相反的数。

生2:倒过来的数。

生3:我觉得可以叫“倒数”。

……………

案例2. “百分率的意义”课末游戏片段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比如成语用相应的百分率来表示,百分率用相应的成语来说明。成语“十拿九稳”的意思谁能用相应的百分率来表示?

生:(稍愣了一下)“90%”。

师:请同学们自己找一些能用百分率来表示的成语,给大家互相猜一猜。(学生兴趣盎然地找出一些成语,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派代表在全班交流,且看当时回答情境)

生1:“百发百中”――“100%的命中率。”

生2:“百依百顺”――“100%的依服顺从。”

生3:“九死一生”――“死的可能是90%,活的希望占10%。”

生4:“百里挑一”――“被选中的可能性是10%。”

生5:“一无所获”――“形容收效几乎是0%。”

生6:“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工作时间占60%,休息时间占40%。”

“比喻做事三心二意!”(一学生补充说道)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概括:“简洁的百分数原来还可以用来表示如此含义丰富的成语,多有趣啊!其实,学科之间本来就是相通的。”(结束这一个片段时,学生意犹未尽)

【评析】抽象的数学概念借用语文知识来理解,既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而且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上述两个教学片段,执教老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倒数”、“百分率”的含义,别出心裁,另辟蹊径,将有趣的语文现象融进乏味的数学课堂。教师先提供范例说,再让学生照例举例说,引发学生展开联想,学生佳句、妙句脱口而出,成功地借助语言文字的形象化,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多多关注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为学生数学学习创设广阔的文化背景,我们的数学教师要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巧妙地整合学科资源,如善于将趣味语文引入数学课堂,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用直观形象的语文知识来展现、来描述,丰富数学的形式,使严谨的数学生动起来、活泼起来,让学生真正能够享受快乐数学,体味学习的乐趣。

让我们的课堂活泼起来 第6篇

1.创设情境,点燃激情。教师作为好课的幕后策划者、作为师生平等关系中的首席,其主要任务之一便是创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让每位学习者身临其中,触景生情,都有一种探究新知的渴望、奋力向前的冲动,使他们处于一种“愤悱”的状态。教师可以用鲜活的问题导入,模拟前人的探究,让孩子们大胆尝试去复现科学的发现之旅;也可以设计精彩的实验,掀起学生求的激情;或是提取生活中的事件,引发学生的思考

2.主体探究,体验过程。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自主探究、过程感悟。在教学中,教师要实践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给学生一段时间去体悟,给他们一个空间去创造,给他们一个舞台去表演;让他们动脑去思考,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用自己的嘴去描述,用自己的手去操作。这种探究将超越知识范畴而扩展到情感、价值观领域,将使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

3.互动倾听,灵动升华。教师作为新课程实施之中的探索者、学习者,要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充分表述自己的见解与困惑。教师应该相信“没有尝试过错误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要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用宽容的心态去理解,要鼓励学生创新;要允许学生出错,要学会延迟判断,让学生学会自己在错误中改正,在跌到处爬起。

让人物描写生动起来(教案) 第7篇

磐石四中 卢丽敏

一、导入

同学们,首先看两段文字,那一段写得生动,为什么? 文段

(一)文字比较概括,但不具体;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比较准确,但不十分形象。

文段

(二)比文段

(一)要细致、形象、从而生动。同学们的评价很准确。两段文字描述的对象完全相同,但是使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给我们的感受就完全不同。因为第一段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而第二段用了生动的描写。

教师同时出示两幅图(一棵光秃秃的没有生命感的枯树;一棵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大树)

其实,我们写的文章就如这两棵树。如果只运用记叙,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只是一个大体的轮廓,像一棵不形象、不生动的枯树;如果运用生动的描写,就完全可以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有文采。

由此可见,描写在写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写作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生动的描写。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只对人物描写做一些探讨。

二、说一说

首先,请同学们观看语段并总结人物描写的方法 出示图片猜人物,让同学说出猜测的根据并讲解第一种方法-外貌描写。外貌描写包括几个方面。

外貌描写包括人物的衣着描写、人物的相貌描写。

1.描写人物的衣着可以让人直观的得到所描写人物的身份以及他的生活状况和生活习惯。2人物的相貌描写不仅能起到以上作用,主要的还是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的,精神状态等等信息。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来写,外貌描写要客观真实。其次,根据语段讲解动作描写

妙招一:动词+修饰语的方法

妙招二:再复杂、连贯的动作,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在观察和描写时,如果把动作分解成若干步骤,一步一步仔细观察,并选择恰当的动词一步一步地描写,就不难把人物动作写具体了。动作拆分法,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大动作分成几个连贯的小动作,用慢镜头的方式一一描绘出来。我们都知道,在传统的武打动作或电视的慢镜头中,往往把一种行为分解成若干个部分,或者是把一个大动作细化为几个小动作,然后分别对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小动作按一定层次具体展示或描写,使整个动作行为栩栩如生。

运用这种动作拆分的方法,“敲门”这个简单的动作可以分解为如下几个小动作:①走到门前②停下③举起(右)手④弯曲手指⑤敲门。准确地描述出这几个连续动作,组成流畅的句子,就能具体地写出人物“敲门”的经过了。妙招三:准确运用词语

最后根据语段讲解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有两种情况,一是个人的语言,一是对话。很多学生作文中的语言描写不管哪种都有毛病。请看下面两例:不看其他毛病,单就对话的语言描写的作用而言,这两例语言描写有学生作文中通常犯的几个毛病:一是没有选择说话的内容,使描写的对话没有表现力,既看不出说话人的心情、态度,又看不出说话人的思想性格特点;二是对话与情节无关;三是提示语过密,给人罗嗦之感。这些毛病,学段越低越明显。

人物语言的描写与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等的描写结合起来,这样写出来的人物才会性格饱满、鲜明、充分、深刻,人物语言的意图才会更明显。

语言描写中提示语言的多少,有无,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来确定。不需要时,就不要,这样反而使人物语言有了话剧语言的精彩紧凑,有了相声语言的悬念魅力。语言描写要紧紧围绕人物的心理动态写,围绕个性写,贴近人物身份、文化背景等,充分表现人物典型性格。在描写的同时,也可结合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进行综合描写,以收到细致生动的效果。

二、医一医

既然描写在我们的作文中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如果能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岂不是可以成为作文高手?

请大家回忆刚才我们的分析,归纳一下人物描写的技巧,我们要从哪些方面着力对人物进行刻画呢?

投影:抓住特征 用词准确 突出细节 善用修辞

三、改一改

那我们在写作中运用的情况如何呢?这里有一位学生的习作,写的是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老师办公室的情景。请大家来运用人物描写的技巧修改下面两段文字。

四、练一练

看来同学们已学会了运用人物描写的技巧,我们再来尝试着练习一下。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动的人物描写。电影的内容是可以重复播放的,而我们每天面对的生活则是瞬息万变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细致的观察,用敏锐的洞察力去捕捉生活中每一个瞬间的美,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去描绘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布置作业:请同学们用心捕捉家庭生活中某一个精彩瞬间,运用人物描写的技巧,再现这一精彩瞬间,不少于80个字。

教学反思

《作文课——描写让文章活起来》一课,设计的教学目标是训练学生的观察和概括能力,通过学习与探究,思辩与训练,让学生基本学会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人物的鲜明特征。

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前面的铺垫工作还是做得比较好的。通过对一些语段内容的概括,让学生懂得生动的描写体现在用词的准确,突出的细节描写和运用恰当的修辞上。同时补充人物描写生动的有关片段,加深学生的印象。接着拿出两段学生习作,来评一评优缺点。最后进行课堂练笔,巩固所学知识。

如何让英语课堂生动活泼起来 第8篇

学习英语知识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既需要学生能够有一个积极饱满的情绪和情感来维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能真切地感受到,凡能够让学生从中体验到积极情绪、情感的教学,学生都会全神贯注的去学校、而且他们的反应也是积极的,这样的学习效率也是比较高的。如果对于一些枯燥乏味的或者是采用强制手段进行的教学模式,学生很难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他们多半都会消极地应付,甚至还会产生一种逃避的行为。英语这门学科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科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教学英语知识的时候,其生动与否,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与注意力。枯燥生硬的教学模式,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与厌烦感,这样的教学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教学英语知识的时候,教师尽可能地运用一些适当的教学模式来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舒畅的学习环境。

二、教学中,努力地为学生营造高效的问题情境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具有一定难度与挑战性的问题,这样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聪明才智,而且还能够促使学生做出积极的思考,大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效益。故此,教学时,教师可以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围绕教学内容,努力地位学生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在组织学生学习一些关于“手机是否安全的相关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设置如下几个问题:Are you mobile phones safe(你的手机安全吗)?Do you think mobile phones are a danger to your health(你认为手机对你的身体有害吗)? Why or why not?为学生设置一系列生活化、日常化的问题,既能让学生倍感亲切,又能有效地拉近学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的实际距离,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思考和研究问题的热情,由此可见,设置高效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教学英语知识的同时,教师要对这一类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还要着重地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问题的设计要层次分明,还要清晰明了;二是问题的设计目标也要明确;三是问题的设计还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此外,为题的设置也要难度适中。设计问题时,只有抓住这几个关键点,才能最大限度地把问题情境创设的成效性发挥出来,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积极性和效率。

三、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合作式教学手段

1.师生合作,活跃英语课堂的教学氛围。现阶段的学生都处在一个网络信息比较发达的时代,学生在某些领域拥有的信息量,可能比教师掌握的还要多,因此,在教学中,师生合作也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对古训“教学相长”的创新发展。比如,在教学一个新的单词或者新句子之前,有些学生可能已经通过其它的途径提前接触到这个单词了,根据这个情况,英语教师就可以先请学生自主去读,当确认他的发音准确无误之后,就可以组织学生模仿英语教师平日的新授方法进行学习,让更多的学生都接合这种学习方法学会且掌握这个单词或者句子。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对相关英语知识的好奇心,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与平台。这样的教学也能够开拓教师的教学思路。

2.生生合作。在授课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把学生的座位重新布局,组为单位,六人为一组,小组合作实行组长负责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再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必要的合作与讨论,最后再进行合作,共同解决,这样能够促使每位学生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既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机会,而且还能够增大学生之间的密度,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大胆实践的能力。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教师既要调动学生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要促进小组组成员间的合作,这也能够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更加的轻松愉快,逐渐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起来了,他们的学习效率也会随之得到提升。此外,在合作中,还能够使得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这也既能重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还能够满足全体学生的不同需要。

综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素质教育改革中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英语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也跟随了时代发展的步伐,同时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在英语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还要不断地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开放英语教师的教学思想,不断地促使教师充分地接受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优化自己的教学程序,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地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走保障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利用全新的教学理念,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让英语更好地为学生的日常生活服务。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英语知识的生命,课堂教学也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基本途径,同时,也是学生对英语语言习得的主要渠道之一。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但体现在教师“教”的有效性上,同时还也体现在学生“学”的有效性上。此外,有效的教学还体现在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本文结合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让初中思品学习生动活泼起来 第9篇

关键词:初中思品;教学生动性;分析研究

强化教学改革研究对于思品教学成效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笔者在思品教学中,注重深入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立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研究,充分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思品学习生动活泼效果,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创设良好氛围引领学生快乐开展学习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辅助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对教学工作的深入进行具有促进功能,尤其是对于思品学科这一拓展性开放性较强的学科而言,表现更为明显。部分教师在思品教学中教学机械枯燥,整个课堂笼罩在沉闷的氛围之中,教师没有绽放出激情,学生也没有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注重营造良好师生关系,创设良好氛围引领学生快乐开展学习。对教师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中的向师性,有助于学生全身心投入思品学习之中。笔者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人格的平等,可以消除学生因为学习成绩滞后而引发的消极情感。其次,笔者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积极情感的体验,多鼓励表扬学生,让他们在思品学习中感受到内心的喜悦、兴奋,幸福感满足感油然而生。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他们心理更加敏感,对教师的评价格外注重,教师给予学生正面积极的评价,能够在学生中营造浓厚的氛围,对学习活动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思品教学能够得以顺利开展。另外,笔者在教学中还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作用,通过演示鲜活案例、开展情感渗透等,使思品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这一点也有助于学生增强学习的积极情感,让他们充分体悟到思品学习的快乐因素,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加投入。

二、搭建思维探究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在学习活动中探究欲望强烈,渴望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许多教师在思品教学中并没有注重为学生创设这样的载体,导致学生思维狭隘,整个思维过程处于浅表层面,没有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应当强化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教学互动模式的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式转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等方面的要求,能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与课堂的主角。其次,笔者在教学中注意设置思维线索,引领学生开展学习,以任务驱动法为抓手强化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让他们自主开展学习研究。例如《维护合法权利》教学中,笔者分别设置了三组思考题,要求学生分析合法权利包括哪些内涵,如何维护合法权利,从中受到哪些启发,逐层深入地推动学生强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把握关键知识节点,并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研究能力。这样的思维线索与探究平台,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大家一起分析研究,共同探讨问题答案,让学生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思维的宽广度、深刻性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在思品教学中搭建思维探究的平台,对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参与的平台、合作的机会,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表达,对观点的不同可以进行辩论,不仅有效巩固了学习理解的成果,而且达到了明辨视听的效果,这一点是其他传统的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

三、运用生活案例强化课堂学习理解效果

初中思品教学应当充分体现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和导向作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受到正能量的引导,树立积极的思想理念,能力得到同步发展。尤其是结合生活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够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时纠正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端正心态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深化了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而且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积极影响。笔者在教学中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感知提高教学的针对效果,例如在《积极的生活态度》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样的生活态度是积极的,并列举出相应的事例。学生通过列举身边人、身边事的方式,总结出保持一颗上进的心、面对挫折不灰心、具有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等,这些都属于积极的生活态度。在引导学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和学生共同进行了梳理总结,对积极生活态度的内涵、范畴取得了统一的认识。接下来要求学生对照自己的初中生活,回顾自己存在着哪些方面的不正确理念,如学习存在畏难情绪、对前途迷茫心态,以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等,这些方面都是在学生中存在的思潮,如不加以疏导有可能愈演愈烈,不仅对学生的影响在变大,而且蔓延的范围也将扩大。笔者引导学生进行认真思考,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剖析、相互点评,采取小组讨论、成员互评、组长点拨的方式,加深对积极生活态度的理解,从思想上认识到每一个人都必须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无论是生理、心理还是行为习惯、态度情感,都要积极地融入到学习与生活之中,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思想理念、不恰当的行为习惯,保持青少年应有的斗志、激情、活力,积极改正不足、完善自我,投入到下一步的学习与生活之中。从教材内容的分析到学生交流,再到相互点评、改正和完善自我,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的生活案例为抓手,逐层深入、步步为营、扎实推进,让学生对积极生活态度的概念、涵义、价值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对照自我进行了分析研究,有效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帮助非常明显。

四、结合学生思维困惑进行针对疏导教育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中第一个沼泽地,各种思潮的碰撞让学生无所适从,花花绿绿的世界、鱼龙混杂的思潮、社会中的各种诱惑,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研究,准确认识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在这样的过程中达到明辨是非、独善其身的效果。教师重点应当针对学生思想中存在的一些困惑进行疏导,在《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教学中,针对有些学生存在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思想,笔者组织了专题讨论,以某一件事、某一个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析事例中不同主人公的言行,对他们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定性、评价。对于乐于助人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两种思潮,有学生产生了碰撞,较为典型的是当前社会上被频频炒作的扶老人被讹诈的事件,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首先充分肯定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次对于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负面典型案例,无论是南京彭宇案还是各地发生的案件,引导学生以辩证的目光看待,一分为二地对待,不能因为社会上一小部分或极少部分人的恶劣行径而以偏概全,对所有的人一概否定,让学生从妖魔化的负面舆情事件中走出来,正确地看待和全面地分析,不再以偏概全、一叶障目。另外,还通过介绍社会正能量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明白整个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上进的,个别现象、个别人的恶劣行为阻挡不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主流,从而让学生纠正一种消极应对的思想,认识到帮助他人、助人为乐不仅是社会的传统美德,也是个人品行的外在表现。经过这样的疏导,学生内心的困惑豁然开朗,由此可见,针对学生的心理困惑开展疏导,可以为学生健康成长扫清障碍,拨开乌云还他们一片阳光灿烂的天空。

综上所述,初中思品教师要注重教学改革与创新,为学生打造优质的教学过程,使思品学科对学生身心健康和成长的促进功能充分凸显出来。

参考文献:

[1]李敏.浅析如何学习初中政治[J].青年文学家, 2011,(12) .

[2]李南京.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政治的教学质量[J]. 群文天地,2011,(12).

让枯燥的成语教学生动起来 第10篇

靖江市斜桥中心小学

顾文娟

邮编:214513 摘 要:

成语是中华文库的瑰宝,它语言精练,结构严谨。学习成语要激发孩子学习兴趣,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枯燥无味的成语,自觉地去学习并运用。

关键词:

兴趣 形象 体验 联系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中国的文字源源流长,博大精深,成语更是中华文库的瑰宝,它语言精练,结构严谨。成语在语言交际中使用率很高,表达和交流用上几个成语,往往能够以一当十,传神写照。苏教版教材非常重视这一瑰宝,在每个练习中都安排了八个成语。根据我们小学生年龄小,记性好的特点,让他们多读、熟记些成语,使学生们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成语,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增加文化底蕴,无疑是有意义的。然而学习成语又是枯燥无味的,那么怎样帮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成语呢?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的结论:激发孩子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成语的重要性,并对成语产生积极的兴趣,他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运用。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成语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 有效的方法。

一、规律识记

例如,苏教版第八册的第一个练习,安排了八个有关景色的成语:春深似海、风月无边、古木参天、平湖飞瀑等。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认读,再想一想八个成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先让他们从整体上感知这四个成语都是描写景色的。接着,我再逐一讲解,配合图画和动画,在学生的脑中留下了直观的形象,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接着,我问学生: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景色的成语?学生纷纷举手,这样既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故事识记

例如,苏教版第八册第二个练习中安排的八个成语都比较难,无论是字形还是字义,学生都难接受和理解,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我在教学时就给他们讲了爱听的故事。譬如在讲“囫囵吞枣”这个成语前,我就将故事向学生娓娓道来:有个人曾经对人们说:“吃一点梨,对人的牙齿有好处,但是吃多了,会伤脾的;枣呢,正好与之相反,虽然可以健脾,但吃多了会对牙齿有害。” 听的人中有一个人听了,想了想,说:“吃梨时,只嚼不咽,还会伤脾吗?吃枣时,我不嚼,一口吞下去,这不就可以保护牙齿了吗?” 另一个年轻人听他这么一说,就想开个玩笑:“你这不是囫囵吞下枣吗?” 周围在场的人都笑了。同学们听了也都哈哈大笑起来。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加深了学生记忆的效果,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啊!

三、情境识记 在学习苏教版小语第八册练习3的成语之前,孩子们已经学过了《三顾茅庐》一课,对于所要接触的成语已经有了一个被J.约瑟夫称为“预先值”的心理铺

垫。所以,在教学这一单元的成语时,我结合练习中包含的八个成语,联系《三顾茅庐》,设计了下面一段填空题。

三国时期,由于吴、魏、蜀三国鼎立,形势危急,刘备为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于是准备(),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这可真是()。刘备死后,诸葛亮一心辅佐刘禅,率军南征,平定南中,对蜀国是()、(),但势单力薄,最终()、()。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遵循于永正老师提出的“重感悟 重运用”等教学原则,不要求孩子能够完全理解或说出成语的意思,而是通过文字的串连、课文的延续,再现历史,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一个不觉得陌生的情境,让他们在顿悟的基础上,选择填空。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了解历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扩展自己的课外知识,使学生在了解故事的同时又轻而易举地掌握了成语。

四、体验识记

苏教版小语第十册练习3的熟记成语安排了12个描写或表现人物神态的成语,其中六个是描写不同笑姿。

教学时,我让学生模拟电视节目,采取必答、抢答、风险提速、救命稻草和快速应等模式,由学生代表主持,小小组讨论,运用集体的智慧,通过表演,评出班级的最佳笑星和快乐小组。模式如下: 必答――请试着表演“眉开眼笑、哄堂大笑、嫣然一笑、捧腹大笑、胁肩谄笑、破涕为笑”;

抢答――“你觉得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人们才会‘XXX笑’呢?”;风险提速――“你可以说出一句含有‘XXX笑’的话吗?”; 救命稻草――看看你的表演能不能为你挽回刚才的失手?; 快速应变――请表演什么什么笑,以此选出总决赛的最后胜利者。一节课下来,我从孩子们的笑容中读出了他们学习的快乐。让孩子在快乐中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并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享受语文。孩子们喜欢快乐的课堂,我们就把快乐的课堂完全让给他们,让他们在笑声中“学,并快乐着”。

五、审美识记

这是苏教版小语第十册练习上的熟记成语,主要出示了几个和郑和下西洋有关的成语。在学习《郑和远航》时,有不少同学都在私下议论郑和的太监身份。那时的教学进程告诉我,孩子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被“无意识”地分散了,很多孩子把别人的挫折当作了自己的笑料。所以,我认为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特别重要。于是,教学成语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我问学生:“你喜欢郑和吗?为什么?”

孩子们自抒己见,喜欢是因为他的几下西洋,不喜欢是因为他的太监身份。我趁胜追击,同学们上课的时候总在讨论“郑和是个太监”,大家说得没错。郑和的命运确实不仅仅像书本上说得那样“极其风光”,大家可以想像得了他出使西洋时的“名噪一时”,但绝不可以想 像得出他也曾有过的一段不平之路。接着朗读从网上找到的几段介绍郑和的小短文,这时许多学生都在不住的发出惊叹:他也会这么惨呀?这时,我再问:“前后命运反差如此巨大,你们不想说些什么吗?知道了郑和其人其事,大家是不是能够改变对他的印象,而不把注意力放在他的身份上呢?”

孩子们纷纷表示出对郑和的钦佩,更有甚者,据古引今运用“司马迁”的范

例证明郑和的伟大。] 最后,我请学生运用“飘洋过海、气宇昂昂、指挥若定、化险为夷”等成语给郑和下个“评语”。

这一节上完之后,孩子谈得更多的是面对挫折需要的勇气,面对困难需要的信心。真理在辩论中越辩越明,价值观、人生观在思想的碰撞中得到了来自灵魂深处的洗涤。

六、搭桥识记

教材中每个练习中的四个成语不但各自相关,而且和本单元的课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教者应该注意这种联系,使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所学的成语。例如,第三册练习4中的成语: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一往无前。这四个成语的教学,我并没有在教学练习时才讲解,而是安排在本单元的《小鹰学飞》这篇课文中教学的。《小鹰学飞》这篇课文叙述了小鹰在学飞行的过程中,老鹰不断地向小鹰提出新的目标,从而使小鹰知道学习没有止境、应该不断进取的道理。那么在小结课文时,我问:学了课文,你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学生七嘴八舌,这时,我适当总结,同时出现了以上四个成语,学生一下子理解了四个成语的意思,这时我让学生用这四个成语再说一说学了课文后的体会,学生自己体会出了学习没有止境,要像小鹰一样不断进取的道理。这样,课文、成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总之,成语教学需要我们老师继续去开发,去营造活泼快乐的课堂气氛,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充满趣味性,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功的气氛,把学习当成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一种追求。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文修改:如何让语句生动起来 第11篇

二、善用修辞。精美的文章中多用修辞;高明的作家,无不是善用修辞的能手。

用比喻、拟人,可以使干瘪的句子生动形象起来。例如,(1)母亲的话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他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2)母亲的话象鞭子一样抽打着他的心,他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很显然,第二句话要比第一句生动形象,那是因为第二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再如,(3)街上柳树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不动。(4)街上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第二句比第一句要生动形象,其主要原因是作家老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再如,(5)妈妈被病魔夺走了,离开了我,离开了多病的爸爸,亲人离散,几万元的债务,使我们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困境。(6)妈妈被病魔夺走了,离开了我,离开了多病的爸爸,亲人离散,几万元的债务,一下把一个温馨的家掷入黑沉沉的冰窟。(5)(6)两句比较,前者显得平淡,后者因为用了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家庭的巨大灾难,“象一个黑沉沉的冰窟”。

排比的修辞方法,可以使句子气势贯通,增强句子的表达效果。例如,(7)中国发生了内战,到处是有组织的激动,有领导的对战,有秩序的混乱。(8)何等动人的一页又页的 篇章,这些是人类思维的花朵,是空谷幽兰,是高寒杜鹃,老林中的人参,冰山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抽象思维的牡丹。这两句话,前一句是对“”的描写,后一句话是作家徐迟面对陈景润攻克世界数学难题所用的草纸而发出的由衷的赞叹。两句话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不仅气势连贯,简直是奇妙的文学语言,极富感染力。

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可以使句子精炼,富有表现力。例如,(9)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阅历丰富,胸中自有丘壑。(10)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从以上两个例子不难看出,后一句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句子显得十分精练。古代 人们上私塾,其中有一门功课,就是对对子。我觉得对对子特别能锻炼一个人的遣词 造句的能力。我们知道古代的一些名家名篇,多有名联佳句。律诗、绝句中当然是少 不了的,就是一般的文章中,也不乏妙对。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衔远山,吞长江”,“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用词约,而意境深, 对联之作用可见一斑。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 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仗工整,词句凝炼,寥寥数语,勾画出陋室的特点,起 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善于使用“引用”的修辞方法,可以使文章显得内容丰富,旁征博引。“夸张” 的修辞方法,浪漫主义作家特别钟爱。李白诗曰:“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非 夸张的手法是难以达到浪漫主义的艺术境界的。总之,修辞方法很多,各有各的妙用, 不一而举。

三、增加修饰成分,使原本干瘪的句子变得丰满而有韵味。对一个人来说,“七分长相三分打扮”。对一个语句来说,修饰成分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14)儿 时的我在不知书为何物的时候,竟会被那纸订成的书所吸引。(15)儿时的我在呀呀学语尚不知书为何物的时候,竟会被那印满美丽的汉字、用一张张浸满墨香的纸订成的书所吸引。两句话比较,后者比前者增加了修饰成分:“呀呀学语”、“印满美丽汉字、用一张张浸满墨香的”,把我幼年开始爱书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

四、语言要含蓄,而不要直白。含蓄使语言有趣味,有哲理。如:(16)聪明的人善于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从而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而愚蠢的人不善于吸取他的人经验教训,容易犯他人犯过的错误和别人不曾犯过的错误。(17)聪明的人能将他人的教训变成自己的经验,愚蠢的人却将他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教训。例(16)语言直白,有点罗嗦。例(17)因含蓄而有趣味,并且精炼富有哲理。(18)有些人学识非常渊博,但仍然谦虚恳学,勤学好问。而有些人不学无术,却自以为是,反而不学也不问。(19)学识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不学无术的人不懂也不问。以上两句话相比较,(19)句显得含蓄耐读,而且前后自成对比富有哲理意味。

五、优美的韵律能增加语言的美感。我们常说有“诗情画意的语言”,主要表现在优美的韵律和节奏上。(20)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那年我从月牙泉边走过,从此以后魂绕梦牵,或许你们不懂得这种爱恋,除非也去那里看看。这段文字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韵律美。其中“边”、“远”、“泉”、“眼”、“园”、“牵”、“恋”、“看”押韵。和谐优美,有一种音乐的韵律回荡其中,“月牙泉”美妙、清纯的形象仿佛出现在读者眼前,强烈地感染着读者。

六、锤炼词语,一个生动的词语可以使一个句子增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 南岸”,就是因为一个“绿”字用得好而卓绝千古。据说这个“绿”字也是几易其稿, 开始时先用“到”字,后用“吹”字、“至”字、“满”字等,最后才确定为“绿” 字。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字,也是经过诗人反复推敲, 几经思考才定下来的。

用新语言让德育生动起来 第12篇

――记北京师大附中的德育创新 一位从事中学德育工作20多年的老教师,曾这样归纳现在德育工作陷入窘境的三大原因:一是德育本身具有比较虚的特点,在高度务“实”的今天不易受重视;二是学生、家长求知欲望强,而缺少求德的动力;三是我们对德育方法的研究不够,没有能够真正抓住学生。

当前德育工作遇到的这些问题,对于北京师大附中来说同样难以回避。该校校长刘沪告诉记者:“重视德育,还需要巧施德育。真懂教育的人,是不会放松德育的。”

新闻人物现身说“德”效果出奇的好

提起德育的实效性,很多人都会抨击其内容与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不够贴近。北京师大附中也有过这样的困惑。就拿报告会来说吧,学校经常要请知名校友来校作报告,他们的讲述虽然也能一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影响并不像理想的那样普遍和深入。于是,学校在保留学习杰出校友钱学森这类重要的传统教育活动的同时,积极寻找更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载体。

一天,在欣赏电视节目时,师大附中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刘德齐突然找到了灵感:何不借鉴媒体的经验,通过邀请新闻人物,剖析热门话题来开展德育?于是,他们想起了当时广受关注的清华大学学生食堂“英语卖饭窗口”的英语高手――江西打工青年张立勇。

邀请张立勇学校没费多少周折。在组织报告会时,主持人做了精心设计,还打了个埋伏,报告会前没告诉学生报告内容。报告会开始后,先是放了一段来自央视访谈的录像,张立勇的事迹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当学生正看得聚精会神时,录像停了,张立勇神奇地出现在了毫无思想准备的学生面前。学生们的兴趣再次被调动起来,他们全神贯注地听着张立勇讲述自己的奋斗过程,让所有听报告的学生动容。据高二年级组长贾瑞枫反映,报告会的效果出奇的好。

换个事例,换种语言,北京师大附中的德育工作变得生动了。

德育好教材并不缺乏 关键要用心开发

不少教师反映,现在中学生对说教式德育,要么充耳不闻,要么针锋相对,很难找到一个好的德育教材。北京师大附中副校长刘德齐却认为,无论是课堂上的德育渗透,还是每年组织的登泰山、搞军训、去工厂农村社会实践,都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道德水平的提升。“其实,德育的好教材并不缺乏,就看当老师的是不是用心去体察,有没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本领。”

青年教师李晓阳的语文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次,语文课讲到《季氏将伐颛臾》时,李晓阳重点讲了孔子的“爱人”思想,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李晓阳告诉学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体贴、关心,自己就先得给他人以尊重、体贴和关心。

李晓阳的这番话是有用意的。因为他发现,班上一些学生责任心差,中午吃完饭后饭盒不知码放,随意乱扔;轮到自己值日时敷衍塞责,对他人不管不顾,却常抱怨同学太冷漠,抱怨班级不温暖。对于这些学生,李晓阳没有直接批评,因为他懂得“但服其心”的道理。到这节课临下课时,李晓阳才大声问学生:“能不能从今日今时起,从中午的抬饭箱、码放饭盒做起,改掉自身的问题?”结果全班学生同声响应,声震屋瓦。从回答的声音中,李晓阳知道,学生们从内心被说服了。

换个形式,换个视角,北京师大附中的德育工作变得轻松了。

重视德育还须巧施德育让德行在参与中成长

“成功的德育同成功的`教学一样,既要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北京师大附中认为,中学生具有强烈的与教育者平等交流的愿望,只有吸引他们参与德育活动,才能实现学校德育从学生被动接受到自我教育的升华。

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北京师大附中每年有不同的德育主题,每一个主题都十分强调学生的参与。今年是“五四”运动85周年,学校考虑到,如果像过去那样只是简单地在课堂上、橱窗里、板报上向学生讲述“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学生不喜欢不说,很可能是今天讲完看完,明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

于是,学校除了组织“放飞青春”歌咏比赛这一深受欢迎的传统活动外,还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分别在高中和初中举行了以弘扬“五四”精神为主题的网页设计大赛和电脑绘画比赛。在那段时间里,主动了解“五四”运动,学习领会“五四”精神,成了整个校园生活的一个主题。通过这种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作品设计过程中深刻了解“五四”运动,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一位学生深有感触地说:“读懂了‘五四’,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国。”

换个位置,换个主角,北京师大附中的德育工作变得更有吸引力了。

专家点评林崇德

诸育只有以德育为首,才能应运而生,德育为一切教育之本,是教育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小胜在智,大胜在德,真懂教育的人是不会放松德育的。

北师大附中的做法启发我们,德育工作必须讲究教育艺术。运用新事例,寻找新视角,在讨论中成熟,在参与中成长,都是德育工作中难得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而其中突出的是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所谓科学性,意指德育工作要讲究科学,上要符合国家要求,即根据德育的目的和任务行事,下要针对学生特点,在其主体内部新旧思想的矛盾统一中发展,以便达到应有的效果。而所谓实效性,是指德育工作要讲究实效,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将无形的德育工作落实到学生的观点和行为实处上来,以便真正取得应有的效果,这是最终的归结点。

北师大附中的经验告诉我们,德育工作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学校的校长和老师要进行教育创新。德育的创新过程,要求其不仅每时每刻都想到如何在德育过程、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上进行创新,而且要在品德的特性、品德的结构、学生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以及道德习惯的形成等诸多方面,都要有自己新颖、独特,且有价值的理念。

上一篇:学院行政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下一篇:神奇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