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绘本教学案例

2024-06-23

大班绘本教学案例(精选6篇)

大班绘本教学案例 第1篇

大班绘本教学案例《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

【案例背景】

《纲要》中非常明确地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这句话已经把幼儿园开展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概括得相当清楚。《纲要》比较注重的则是文学作品对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因此,让幼儿在教师所提供的文学作品中充分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是一种组织和设计幼儿园语言文学教育活动的新导向和新思路。

我所选择的大班绘本教学《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这一故事内容传递的是一种善良、美好和聪慧。而传递这一切的是图画中逼真的兔子和狐狸的面部的特写、不断累加、发展的故事情节和狐狸心里对一种生活规律的认同——从而认同兔子为他设下的一个个聪明的陷阱。但当兔子的计谋得逞了,他却发出善良的“这是我和狐狸互道晚安的地方!狐狸,晚上好!”特别是,幼儿园孩子的生活和隐藏在图书中的狐狸、兔子的“生活”规律有相同的地方。孩子对性格特征相差大的动物放在一起组合的故事也会非常有兴趣;对他们之间的斗智斗勇会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的兴趣。因此,这一作品可以在阅读时勾起孩子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图画书****鸣。

【案例描述和分析】

活动目标:

考虑到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按照“要说、能说、会说”的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让孩子学的开心、学的高兴,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因此,我将目标定位于: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体验兔子的机智、勇敢和狐狸的凶恶、愚蠢。

2、激发幼儿喜欢阅读的兴趣,感受绘本画面的幽默与风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表述画面内容。

活动重点:

根据画面猜测故事的内容,感受绘本画面的幽默风趣。

活动难点: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验兔子的机智、勇敢和狐狸的凶恶、愚蠢。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绘本图画书一本、头饰:狐狸、兔子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认识封面、封底,介绍图书名称,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绘本《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引导幼儿观察图书封面。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好听了你们想听吗?它呀就藏在这书宝宝里面,那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下书宝宝的封面吧!

2、提问:

(1)、封面上有什么?

幼:有兔子和狐狸

(2)、那我们小朋友来猜猜看这狐狸和兔子之间,它们会发生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幼:兔子在回家的路上被狐狸发现了,狐狸想吃掉兔子;兔子被狐狸盯上,狐狸想着坏主意;……

分析:通过看封面,图画中逼真的兔子和狐狸的面部的特写,激发了幼儿阅读图书的兴趣。再引导猜猜:狐狸和兔子会发生什么事情?进一步引起了幼儿的好奇心,让孩子带着问题进入教学活动。

二、幼儿欣赏《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的课件,初步了解图画书的内容。

师:狐狸和兔子之间到底会发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就知道了。

1、出示课件幼儿欣赏,引导幼儿猜测图片内容。(出示第一~四页的图片)

提问:

A、凶恶的狐狸张开了它的大嘴巴,你觉得兔子会怎么样呢?

幼:很害怕;想着脱身的办法;大声叫喊……

B、幼儿观察第三页兔子的表情(动作),你能否来模仿一下,兔子怎么会是这个动作呢?兔子很神气,一点都不感到害怕,这是为什么呢?

幼:兔子有秘密武器;兔子今天勇敢起来了;兔子想到了好办法……

C、我们一起看一下兔子是用什么好办法让狐狸不吃掉自己的。教师小结:原来兔子让狐狸给它讲了个故事。

分析:在这一环节,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图画书中兔子的表情,然后说说自己的见解。这时,孩子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对于有争辩的问题他们很喜欢,孩子们都道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积极运用了自己以有的知识经验。

2、出示图片,幼儿观察,继续讲述故事。

师:接下来狐狸和兔子之间还会发生什么事情,狐狸会吃掉兔子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猜一猜。(幼儿观看图片内容,猜测故事内容)

幼:会、不会……

分析:在这环节,教师引导幼儿边观看图片内容,边猜测故事内容,教师更注重的是引发幼儿异想的思维、激发想象力和联想,大胆推想和逆想,注重运用思维形式的多维性,将活动组织得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诱发力,激发幼儿参与学习的兴趣,拓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师:狐狸到底有没有吃掉兔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教师讲述故事内容)

小结:狐狸给兔子讲完了晚安的故事,狐狸想吃兔子时,兔子又让狐狸将它送到它家的床上去,还给它唱歌。

师:孩子们,当狐狸唱完歌后,兔子到底会不会被狐狸吃掉呢!(幼儿展开激烈的讨论)

幼:不会,兔子还会想出好办法的;狐狸等的不耐烦了,于是就吃掉兔子了;……

分析:这一环节幼儿进入了积极讨论,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老师、同伴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共同交流的乐趣,同时也让幼儿在交流中学习倾听同伴说话的习惯。

过渡语:最后,兔子被狐狸吃掉了吗?(我们一起来听听)

四、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揭开谜底。

师:兔子有没有被狐狸吃掉?(幼儿:没有)当兔爸爸想拿起木棍打狐狸的时候,兔子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幼:兔子说,“慢着----不要打他!”……狐狸一直照兔子的话去做,狐狸没有伤害兔子,所以兔子也不让爸爸打它……

分析:在这一环节中,“慢着----不要打他!”兔子不让自己的爸爸打狐狸,再这层面上,孩子的情感体验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充分感受到兔子的善良。

五、完整观看课件,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师: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说兔子和狐狸之间的对话。

幼:故事的题目是《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

分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没有让孩子去创造,只是让孩子们安安静静的欣赏故事,在欣赏的同时,他们很放松,都能根据故事内容一起学说兔子和狐狸的对话。

六、结束活动

1、讨论:你喜欢故事中的兔子吗?故事中的狐狸你觉得怎么样?

幼:喜欢兔子,因为兔子很聪明、也很善良;喜欢狐狸,因为狐狸到最后也没有吃掉兔子,它也很善良;

教师总结:其实在这个故事中兔子很聪明很勇敢,它能够想办法让狐狸不吃自己,也通过狐狸找回了家;而故事中的狐狸也没有那么凶狠,不但没吃掉兔子,还一步一步完成了兔子提出的要求,说明这是一只善良的狐狸。

分析: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领会、感受这扣人心弦却又充满着情趣的故事内容,并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感受兔子的睿智和镇定,也体会到狐狸并没有那么凶,给全体幼儿一个完美的结局。

【反思】

《纲要》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纲要》还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幼儿期是形象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美的形象,尤其是艺术作品中美的形象,具有概括性、典型性、促使幼儿形象思维活动,并引起幼儿的联想,产生丰富的想象活动。

首先,本活动中,教师关注了每一位孩子。在课的开始:教师出示精致的封面图片:逼真的兔子和狐狸的面部的特写,封面深深的吸引了幼儿眼球,每一位孩子的积极性高、兴趣浓,产生了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纷纷举手回答自己知道的答案。课中:教师还通过精致的插画和优美的语言相结合,使孩子们沉醉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大胆参与教学活动。《纲要》中说: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而《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的各个教学环节都以幼儿为主,如教师提问的设计:猜猜狐狸和兔子之间,它们会发生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 当狐狸唱完歌后,兔子到底会不会被狐狸吃掉等等问题,都是让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参与,孩子的自主性很强。他们的回答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就做到关注每个幼儿,通过孩子能力的个别差异,真正了解每个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水平,并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

其次,本活动中,教师注重激发孩子阅读图画书的兴趣,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如:在第一环节让幼儿观看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兔子的表情,初步了解图画书的主要内容;第二环节,教师激发幼儿观看图片内容,猜测故事情节等等,孩子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在观看绘本图片,通过图文的结合,孩子们猜测故事的发生和发展,学会自己去读懂绘本。

最后,本活动中,教师运用“多元的方式”培养幼儿对图画书中的“图画、文字;图与字”的欣赏能力。《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这一绘本画面的布局很有特色,每一幅画面上基本上都是狐狸和小兔子,但却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感情色彩,有的凶残狰狞,有的却是温情缕缕,这就是故事的情趣。在读图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体验了兔子大胆的机智、勇敢和狐狸的凶恶、愚蠢,感受绘本画面的幽默与风趣。更进一步让孩子知道在危险面前怎样做才能让自己更安全的睿智,面对敌人,既然自己没有受伤,也就不要伤害对方的宽容胸怀。

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幼儿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成为幼儿兴奋的中心点,引起幼儿探究的欲望,持续的热情,在本节课得以体现。

【附录资料】

故事:《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

一只小兔子坐在土丘上,找不到回家的路---那里恰好是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的地方。这时,一只狐狸正悄悄地靠近他......并且,张开了大嘴。“慢着----不要吃我!”小兔子叫起来,“你不知道吗,这里是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的地方?”“晚安!”狐狸说完,又张开了大嘴。“慢着----不要吃我!说了晚安,还要讲一个与晚安有关的故事呢。”小兔子说。狐狸想了一下,开始讲故事-----“在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的地方,坐着一只淘气的小兔子。从树林里悄悄走来一只饥肠辘辘的狐狸,狐狸向兔子道了晚安,又讲了一个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的故事,然后就吃掉了兔子。”狐狸说着就张开了大嘴。“慢着----不要吃我!讲了晚安的故事,还得把我带到我家的床上去呢。”小兔子说。“好的。”狐狸应着,仿佛已经闻到了烤兔肉的香味,“嗯,那里有三只兔子做成的美餐----兔子妈妈、兔子爸爸,还有这只嫩嫩的兔宝宝!” 狐狸很快嗅出了通向兔子家的路。“没有人在家。”兔子妈妈和兔子爸爸肯定是出去找兔子宝宝了。”狐狸对自己说,“但是,兔宝宝很快就会消失在我的肚子里。”他舔舔自己的尖鼻子,张开了大嘴。“慢着----不要吃我!现在,你要给我唱一支晚安的歌,还不能用你的爪子动我一下,直到我睡着----所有的狐狸对兔子说晚安的时候都会这么做的。”小兔子说。狐狸叹了口气,开始唱起来......渐渐地,变成含糊不清的哼唱;叽里咕噜,声音越来越小......到最后,狐狸睡着了。

门开了。兔子妈妈和兔子爸爸走了进来,小兔子立刻跳进妈妈怀里。当兔子爸爸看到小床边坐着一只狐狸时,吓得差点儿昏过去。兔子爸爸吃惊地看着兔子宝宝,向狐狸抡起了木棍。“慢着----不要打他!”小兔子低声说,“你不知道这里是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的地方吗?”他们三个一起把昏睡的狐狸拖出了洞穴。“晚安,狐狸!”三只兔子齐轻轻地说。然后,他们紧紧地关上了洞穴的门。

绘本阅读《大风》案例分析

一、设计意图

《大风》是通过通话的形式,从全新的角度,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故事给孩子们带来了新的对于大风的信息而不是以往思维中的大风有危险。进入大班的孩子,要求能有序、连贯地阅读理解多幅画面表达的含义,因此大风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场令人忧心忡忡的大风来临前,人们对于它做出的千万种糟糕的设想,整个城市陷入不眠之夜。一夜过去,却发现大风为人们做了很多的好事,令人又惊又喜。故事段落清晰,简单易懂,每个情节变化之处,有一定平行内容的画面,也有一定的矛盾和冲突点。

二、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看看讲讲并理解大风来临前后人们内心情感的变化

2.有兴趣阅读多幅画面的图书,能连贯地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1.大图书一本,小图书人手一本

2.字卡

活动过程

一、聊聊“大风“的故事

1.出示汉字“大风”,这是什么字宝宝?

喜欢大风吗?

2.今天,我们一起听一个有关风的故事。出示“大风”两个字宝宝

二、集体阅读(大书的第1—8幅)

1.第一幅:就要起风了,城市里的人们匆匆往家赶。很多人开始忙碌

2.第二、三幅:看看人们是如何为大风来临前做准备的。工人叔叔在干什么?孩子们为什么早放学?(工人叔叔把油罐放下来,学校的房子歪了,孩子们提早放学以防意外)

3.第四—八幅:看看人们是如何担心的。市长会想什么?老师在担心什么?你怎么知道小朋友担心着花草?为面粉厂得老板出出主意。(市长为整个城市担心,老师担心幼儿园的门窗,小朋友头上有云的记号,可以看出她的想法)。是啊大风就要来了,大家都在担心,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我们一起到书里去看看吧。

三、幼儿自主阅读小图书第九---十五幅

1.大风来了结果怎么样?

2.风做了哪些事?哪几幅图讲了这些事?(风把油罐吹上去了,风把面粉里的脏东西拣出来,风把房子吹正了,还把窗户擦得干干净净······)

3.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大风?

四、讨论有关风的话题

1.你最喜欢怎样的风?

2.你不喜欢怎样的风?

3.怎么让带来麻烦的风变成有好处的风呢?(鼓励幼儿从各渠道寻找答案?)

三、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让幼儿读图初步了解故事,我们班举手发言的幼儿还是挺多的,说明幼儿听的很仔细,对画面比较感兴趣,而且能大胆的猜测画面的内容,能根据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对画面的理解,但是我觉得有些辅助性的提问还不够,对幼儿的回应还需要多学习,有的孩子不能用完整的话描述画面内容,说明还需要加强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让孩子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大风的故事让幼儿知道风并不可怕,也能带给我们快乐。

大班绘本教学案例 第2篇

生气是当人遇到不称心、不如意或对不合理现实的一种情绪反应。一般来说,生气应该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但若幼儿遇事经常生气,而且将生气作为对外界的一种经常性的持久的反应,那就是不正常的行为了。经常生气、发脾气的孩子一般心胸比较狭窄,自我中心相当严重。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生气”这一现象也比较明显起来,关于“生气”“不开心”这一话题,大班幼儿已有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

因此,我设计了“生气汤”这一活动,意在教幼儿学会缓解、转移不良情绪的方法,用微笑去面对生活,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本活动以谈话为主,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让幼儿在自己的.生活中找话题。中间穿插故事《生气汤》意在引导幼儿生气时,可以转移注意力,从而让自己开心起来。本活动目标明确,但活动环节设计趣味性不够强,因此仍需进一步改进。

大班绘本教学活动:我爸爸 第3篇

绘本《我爸爸》是著名插图大师安东尼·布朗为纪念自己的父亲专门创作的, 温馨的画面、自豪的口吻, 展现了一个“真的很棒”的爸爸形象。作者以孩子的视角, 天真、自豪地介绍爸爸的各种本领, 又用夸张的手法, 把爸爸的各种特点比拟成动物。如“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 , 游得像鱼一样快”, 再配上爸爸变成动物模样的画面, 直接将“爸爸”的各种特点展现在读者面前, 令读者耳目一新。

温馨、动情的描述, 特殊、可爱的比拟, 让初次阅读的我忍俊不禁。再次细细读图, 又让我深受感动。于是, 有了和孩子们共同分享阅读的冲动。

活动目标

1.喜欢自己的爸爸, 能用比拟的方式表达爸爸的特点, 初步学习用“我的爸爸像……一样……”进行讲述。

2.理解图画中爸爸所变化形象的意义, 尝试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述爸爸的特征。

3.分享读图的乐趣, 在拓展想象中感受爸爸浓浓的爱意。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课件, 爸爸的照片, 三组动物图片 (A组为空中飞的燕子、蜜蜂、蜻蜓等;B组为陆地上的大型动物豹子、长颈鹿等和小型动物蚂蚁、蜘蛛等;C组为水中游的鱼等) 。

2.经验准备:了解三组图片中动物的典型特征。

活动过程

一、展示爸爸的照片, 导入活动

1.师: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爸爸, 瞧! 他们都到这里来了。 (观看PPT1“爸爸们的照片”) 请用一句话向大家介绍你的爸爸吧。

师小结:小朋友的爸爸各不相同, 有很多的特点。

2.师:有一位叫布朗的英国小朋友也要向大家介绍他的爸爸。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爸爸。 (观看PPT2“做鬼脸的爸爸”)

3.师:这个爸爸在干什么? (学学爸爸的样子) 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爸爸? (初步感受爸爸很逗的特点)

师小结: 看起来这是个可爱又有趣的爸爸哦。他究竟会是个什么样的爸爸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分段赏析绘本, 引发讨论

1.出示 PPT3~5 (内容为爸爸唱歌、跑步)

A.唱歌。师:你看到了谁?爸爸在哪里唱歌? 和谁一起唱的?

师小结: 爸爸在舞台上和歌唱家一起唱歌, 他的旁边是有名的世界男高音歌唱家哦, 爸爸和他们同台演出, 一定是非常自信的!

B.跑步。师:爸爸得了第几名?他和谁一起赛跑?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小结:和这些有名的运动员赛跑, 而且还得了第一! 有这样一位爸爸, 棒极了!

2.出示 PPT6~8 (爸爸连大野狼都不怕)

师:爸爸的动作是什么样的? 我们一起学学爸爸的样子! 猜一猜他会对大野狼说什么。小作者想告诉我们他爸爸有什么本领呢? 爸爸是因为谁才这样勇敢?

师小结:对! 因为要保护孩子, 爸爸特别勇敢!

3.出示 PPT9~11 (内容为大猩猩、鱼、猫头鹰)

师:爸爸的本领还不止这些呢, 布朗用一种有趣的方式, 把爸爸的本领藏到动物的身上, 向大家介绍爸爸更多的本领。

A.猩猩。师:这是大猩猩还是爸爸?大猩猩和爸爸的哪个特点很像呢? 布朗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师小结:把爸爸比成大猩猩, 布朗是想告诉大家“我的爸爸像大猩猩一样有力气”。

B.鱼。师:爸爸有什么本领像鱼一样呢?

师小结:“我的爸爸像鱼一样游得快”, 把爸爸比成鱼, 说明布朗的爸爸是个游泳高手。

C.猫头鹰。师:爸爸有什么本领像猫头鹰呢?

师小结:布朗的爸爸自信、勇敢、不怕辛苦, 像大猩猩一样有力气, 像鱼一样游得快, 还像猫头鹰一样聪明。其实, 在你的爸爸、他的爸爸、我的爸爸身上也有许许多多的本领。你会用布朗的办法, 也把爸爸的优点藏到动物身上, 夸一夸爸爸吗?

三、借助动物图片, 引导表达

1.出 示 PPT12 (爸 爸们的照片 ) , 师 :你的爸爸有什么本领? 像什么动物一样? (引导幼儿运用“我的爸爸像……一样……”的句型表达爸爸的特点)

2.教师介绍动物图片展示台, 请幼儿将爸爸的特点与动物类比, 并将动物图片贴在爸爸照片旁。

3.幼儿拿出爸爸的照片, 分组进行匹配, 并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

4.请幼儿展示图片 , 并 讲述 “我的爸爸像 …… 一样……”。

师小结:刚才, 我们分别讲述了自己的爸爸。现在, 让我们一起完整地欣赏带给我们启发的绘本《我爸爸》。

四、集体配乐阅读, 感知绘本

1.出示 PPT13~37, 教师缓缓讲述, 并提醒孩子关注图画的细微变化。

大班绘本教学:秋叶 第4篇

秋季,迎风飞舞的落叶让孩子们满心欢喜:他们或捡拾、或追逐、或欣赏,落叶俨然是大自然在秋季送给孩子的一份厚礼。他们在落叶中玩耍的样子,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个绘本人物——木子,它是一头用木头雕刻的小鹿,是木子绘本“秋叶”的主人公,绘本中它和秋风、秋叶嬉戏、玩耍,那灵动的样子宛如天真无邪的孩子。于是我们精心设计了这节活动,带领孩子们通过游戏的形式、诗性的语言感受秋季大自然特有的魅力。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绘本,迁移生活经验,试用连贯、优美的语言大胆讲述绘本。

2.利用游戏激发兴趣,积极引导幼儿观察、回味、思考,表现秋天的果园、田野、落叶等特点。

3.感受绘本中意境的唯美,萌发热爱秋季的情感和对绘本的喜爱。

活动准备:

1.绘本电子书。

2.带幼儿去农田劳作。

活动过程:

一、凸显一个“入”子——经验再现,引人入胜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本好看的书,叫什么名字?(木子的秋天)

2.师:猜一猜木子是谁?(幼儿个别发言)

3.师:木子是一头小鹿,它从出生到现在还没见过秋天。孩子们,你们见过秋天吗?你能告诉木子秋天是什么样的?(幼儿表述自己对秋天的认识)

4.师:让我们带着木子一起去寻找美丽的秋天吧!

(评析: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是解读绘本的起点,“木子”是一头用枯树枝做成的小鹿,它木质的感觉带给人纯朴和温暖,教师先出示木子头上的鹿角让幼儿猜一猜意在激发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接着幼儿自由表述对秋天的认识,再现幼儿生活经验,也可以使教师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为以下活动开展做好铺垫。)

二、凸显一个“融”字——多元体验,乐在其中

1.猜一猜:感受秋天里的色彩与造型。

(1)咦,木子来到了哪里?(果园里)这是一片什么样的果园?

(2)它会看到什么?它会闻到什么?

(3)果儿这么可爱,你能学一学果儿的样子吗?

(4)凉凉的秋天来到了,什么果儿香?我来到你面前,你可得告诉我哦。

(5)小结:木子看到了,秋天在哪儿呢?秋天在果园里。秋天是什么样的?香香的、甜甜的、美美的。

(评析:秋季各种颜色和造型的水果很多,是幼儿生活中常见并喜爱的,教师就是基于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不断引导,帮助幼儿理解画面,理解文本,并不断扩展和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体系。所以当教师用富有节奏的话语问:“凉凉的秋天来到了,什么果儿香?”幼儿立刻用动作模拟了一个水果造型,并与教师互动:“凉凉的秋天来到了,石榴石榴香”,这时,幼儿的表情、动作、语言都是对以往生活经验的梳理和总结,他们感受到秋天在果园里,是香香的、甜甜的、美美的。)

2.动一动:感受秋天里的丰收与有趣。

(1)看,木子又来到了哪里?(田野里)田野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师:沉甸甸的稻谷好像在向我们招手呢,让我们也一起来帮农民伯伯割稻。

师:金黄的玉米多诱人哦,一定很好吃,我们也一起来掰玉米。

师:你们会摘黄豆吗?摘摘看。

师:山芋宝宝可调皮了,藏在泥土里不出来,要用力挖啊,我们一起挖挖看。

(2)师幼互动游戏:收果实。

师: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我要拿篮子(手臂围成篮子状)来收果实了。你们在地里收果实,等我走到你面前就把收到的果实放到我的篮子里。

(3)谁能用最优美的语言告诉大家,秋天在哪里?是什么样的感觉?

(4)小结:木子知道了,秋天在哪儿呢?秋天在田野里,秋天是什么样的?

(评析:大自然本身对幼儿就充满了趣味,充满了吸引,由于事先带他们去农田劳作收获过,所以幼儿的情绪就跟着木子一起激动起来,都兴奋地说:“在挖山芋、刨土豆、拔萝卜、掰玉米…….”教师通过一连串动词:“挖、刨、拔、掰”等引导幼儿表达、思考、想象,深入地理解绘本,使得秋天变得丰富生动,使得幼儿感受到秋天在田野里,是忙碌的、收获的、有趣的。老师通过对幼儿的“巧问妙引”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一次趣味横生的阅读激起了幼儿对自然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

3.玩一玩:感受秋天里的快乐与激情。

(1)现在,木子来到了哪里?(树林里)

(2)它看到了什么?秋风起了,小树叶摇摇摆摆、飘飘停停,飞舞了起来,飞舞的落叶像什么?

(3)木子兴奋地跑到小树叶中间和它们玩游戏,它们会玩什么游戏呢?

(4)小朋友,让我们和木子一样来跟秋风和落叶一起飞舞起来。秋风姐姐吹得快,你们转得快;秋风姐姐吹得慢,你们就转得慢。玩得开心吗?

(5)小结:木子玩得可开心了,木子知道了,秋天在哪儿呢?秋天在落叶里。秋天是什么样的?飞舞的、好玩的、快乐的。

反思:当空中盘旋的落叶也成为玩伴时,教师及时通过绘本里的游戏迁移到生活中的游戏,然后让孩子们在“玩”中去体验,把活动推向了高潮,用创意的绘本打造一个创意的世界,让孩子从中得到启发,随时补充创意的养分。

4.想一想:感受秋天里的甜美与诗意。

(1)木子玩累了,它慢慢进入了梦乡,做了个甜甜的梦,木子梦里的秋天还会在哪里呢?

师:对,秋天的花都开放了。

师:对,山上草黄了。

师:对,水越来越凉了。

(2)小结:秋天真美呀!秋天在果园里;秋天在田野里;秋天在树叶里;秋天在花园里;秋天在高山上里;秋天在小河里。哦,秋天在木子的眼睛里;笑容里;在木子的心里;还在木子的梦里。

(3)师:木子带了片落叶给妈妈,妈妈问:“木子,你找到秋天了吗?”木子说“找到了,秋天是这样的(教师深情的朗诵诗歌一遍)”

三、凸显一个“品”字——诗性提升,独具匠心

(1)再次完整欣赏诗歌。

(2)师:秋天啊,还在我们的幼儿园里,让我们跟木子一起去找找幼儿园的秋天。

(评析:活动伴随着唯美的画面不停地螺旋上升,让图像与视觉连成一线,使幼儿享受视觉阅读的自由,漾起心灵的涟漪。教师把幼儿在绘本中所有的发现和感受即兴连成了一首诗歌让幼儿欣赏,当俏皮灵动的木子伴随着空灵的音乐再次呈现在那醇美的画面意境中时,孩子们豁然一笑,秋天究竟在哪儿呢?秋天在眼睛里、在梦里、在笑容里、在心里……秋天原来无处不在。体会到绘本的文学及秩序之美,掌握绘本的整体意境。)

附:诗歌:秋天在哪儿呢?

秋天在哪儿呢?

秋天在果园里,

香香的、甜甜的、美美的。

秋天在哪儿呢?

秋天在农田里,

忙碌的、收获的、有趣的。

秋天在哪儿呢?

秋天在落叶里,

飞舞的、好玩的、快乐的。

秋天在哪儿呢?

秋天在我们的眼睛里,

在心里、在笑容里、在甜甜的梦里……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通过幼儿在“猜一猜”、“动一动”、“玩一玩”、“想一想”中与绘本大幅的图画和简短诗化的文字交织互动,体验和感受出秋季生活中斑斓的细节,或而愉悦,或而轻松,或而清爽,或而沉静……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灵动画面无不诉说着秋季的缤纷,以及处于秋季中的百样心情,犹如阳光的点点温暖,秋风的丝丝清爽舒适,落叶的片片清新可爱。

大班绘本教学活动反思 第5篇

一、从孩子的兴趣入手,选择既有趣味性又不失教育性的绘本。

《狼大叔的红焖鸡》这个故事从文本和图画来看都非常具有趣味性,也有一定的悬念。文本突破了传统观念里大灰狼的形象,从想吃红焖鸡到最后没有吃到红焖鸡反而要给小鸡们做好吃的这一个违反“常规”的转变过程,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狼大叔的善良,体会到了爱的力量——可以将大坏蛋变成大好人,从而让孩子从中领悟爱的感化。

二、注重孩子的主体性,过程既合理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整个活动过程清晰,安排合理。教师从观察封面导入,借助提问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让他们从狼大叔的眼神、动作、神情中去捕捉它随着故事的发展而不时变化的心情、心理。并采用多种手段引领幼儿阅读,猜测除了吃再没有别的爱好的狼大叔在发现一只母鸡时的激动和窃喜以及心理变化;体会当狼大叔改变主意想把母鸡养肥了再吃的时的`沾沾自喜;体会大灰狼天天偷偷给母鸡送美味佳肴时的满怀希望;感受大灰狼以为时机成熟,准备捉母鸡下锅时的急切以及在门外偷窥却被母鸡称为“亲爱的狼大叔”当作恩人被热情迎进门时的尴尬,哭笑不得;感悟大灰狼被母鸡的孩子亲了100口时无奈和甜蜜以及在吃了母鸡招待它的丰盛晚餐之后,打算着再给小鸡们送100个小饼干时的娇憨可爱。 这一部分金老师不仅注重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积极与幼儿互动,边讲边提问,引导幼儿边听边思考,促进幼儿和教师之间的双向互动效果,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金老师的引导既能关注到全体,又能兼顾到个别,由浅入深,有效激发幼儿思考,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显示了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体会到讲述的快乐,从而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三、强化幼儿的阅读习惯,突出绘本活动的特点,提炼、丰富幼儿的词汇。

在本次活动中,金老师将故事书制作成了ppt,将声音、图画相结合,为幼儿提供了具体生动的感性经验,非常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思维方式。在活动过程中金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封面,强化幼儿正确的阅读习惯——看书要先看封面。还注意到了让幼儿学习狼大叔说的话,及时捕捉故事文本中的词语,如蹑手蹑脚,孩子很快就说出词语的意思是:狼大叔走路很轻很轻,怕被母鸡发现,也能用很形象的动作来表演出来……

大班绘本教学兔子先生去散步 第6篇

大班绘本教学《兔子先生去散步》 设计意图

图形语言是幼儿运用各种图形媒介.进行学习和表达的一种手段,孩子善于从图画中去发现事物间的关系,理解图意并展开想象,而标志就是这样一种图形媒介,一种图画符号.本次活动的学习,充分运用了幼儿特有的图形语言来进行 活动目标:

1、通过认识生活中常见标志,理解其意义。

2、发现标志的一些基本要素,尝试设计标志牌

3、能大胆用语言清晰完整地表达标志的内容。活动准备:

1、《兔子先生去散步》绘本课件。

2、相关标志图片 3.幼儿操作材料 4.兔子先生指偶 活动过程:(一)设疑导入、(二)解读绘本中的标志

完整观看绘本一遍,幼儿自主发现绘本中的标志(1)故事中讲了些什么?(2)是什么东西帮助了兔子先生?(3)你在故事中还看到了哪些标志牌? 重点解读:斜坡,眼列,往回走和继续向前走等标志(4)按标志出现顺序排列讲述故事一遍

(5)兔子先生没有读懂或看到这些标志时,发生哪些情况?

(三)发现提炼一些标志的特征

这些标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我们平时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它是用什么方法提醒你的?(四)设计标志 1.呈现任务情境

2.交代设计:不走会议沿途经过的地方—设计相应标志—贴在卡纸上.3.简单示范,幼儿设计

上一篇:延安整风对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启示下一篇:班主任期末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