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和比拟范文

2024-05-10

比喻和比拟范文(精选6篇)

比喻和比拟 第1篇

比喻和比拟

教学目标:

1、了解比喻,比拟的特点。学会辨析比喻,比拟句。

2、学习运用比喻构造句子。

3、能辨析拟人句;感受把物比作人的比喻句与拟人句的不同。

教学重点:感受拟人句的特点;感受把物比作人的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教学难点:感受把物比作人的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白胖子”(花生)。

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是什么呢?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2、有一条狗叫小白,它很乖,深得小义爷爷奶奶的宠爱。奶奶夸奖它:“小白呀,像我的一件小棉袄一样贴心!“爷爷附和道:“小白这小子还真粘人!”同学们,仔细读一下这两句话,同样是夸奖小狗,但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吗?(比喻,拟人)

3、初中阶段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八种?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顶真等。

4、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

二、新课 比喻

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是为了使事物或道理说得形象或具体而采取的修辞手法。一般是把不常见的事物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表达出来,或者把抽象的道理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道理表达出来。被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做本体,用来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做喻体,连接本体和喻体的叫做比喻词,常见的有“如”、“像”、“好像”、“仿佛”“成”“变成”等。

(一)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例如:

1、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2、例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3、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儿。

4、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二)比喻的种类

1、明喻

例: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清《春》)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朱自清《春》)概念:有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和喻体(用来做比喻的事物)之间;用“像”“好像”“仿佛步”“如同”似的”等比喻词连接,是明喻。

特点:有本体,由喻体,有比喻词(“像”“好像”“仿佛步”“如同”似的”)。典型形式:甲像乙。2.暗喻

例:(1)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流沙河《理想》)(2)在此刻,长街静穆,万民伫立/一颗心—一一片翻腾的大海/一双眼道冲决的大堤。(李瑛《一月的哀思》)概念:本体和喻体之间用“是”“就是”“变成”“成为”“等于”等词语,或者用破折号来连接。

特点:有本体有喻体,中间用“是”“就是”“变成”“成为”“等于”或破折号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典型形式:甲是(是、成了、变成……)乙。

3.借喻 例: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叶圣陶《三棵银杏树》)概念: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是借喻。特点:没有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他摇曳着一头的蓬草,冲出门外去上学去了。

注意:运用比喻,不管是明喻、暗喻还是借喻,喻体必须出现,不能省略。本体不一定出现,如借喻。

(三)作用

1、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2、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四)小练习

辨别下列比喻句的类型

1、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明喻)

2、小姑娘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暗喻)

3、祖国的花朵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茁壮成长。(借喻)

4、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5、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比拟

(一)概念

比拟就是通过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比拟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即拟人和拟物。

(二)种类 1.拟人

在一些作品中,小鸟会说话,鱼儿会跳舞,小溪也能唱起欢乐的歌„„,这种把物当作人来写,赋孔物以人的动作行边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称之为拟人。

例:(1)湖水愈发温柔,愈发安详了--它静静地平躺着,安然地享受着晨雾徐徐的、轻柔的爱抚,那神态,真好像母亲怀中含乳憨睡的婴儿呢。(斯妤<<北海的早晨>>)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老舍《济南的冬天》)

2、拟物

概念:拟物就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翅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

例:

(1)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

(2)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鲁迅《“公理”之所在》)

(三)作用:

运用比拟,不仅能让读者对所描绘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四)小练习

辨别下列拟人句的类型

1、春天到了,园里的小草探出头来,嫩绿嫩绿的。(拟人)

2、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拟物)

3、黄山的迎客松伸出热情的手,迎送中外游客。(拟人)

4、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拟物)

三、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

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四、实战:

辨别一下下列句子使用了比喻还是比拟,并分别选择一句运用这种修辞的作用。

1、晕月爬过墙来。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3、真理它却不会弯腰。

4、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5、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海燕》高尔基)

6、惊涛拍浪,卷起千堆雪。

7、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静。

8、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

9、舞幽壑之潜蛟。

10、渺沧海之一粟。

11、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

12、我的思想感情潮水,在放纵地奔流着。

13、我的思想感情,在放纵奔流着。

比喻和比拟 第2篇

比拟

比拟就是通过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比拟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即拟人和拟物。

一、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者用表现人的特性的词语描述物,或者直接把物变成人。例如:

(1)湖水愈发温柔,愈发安详了--它静静地平躺着,安然地享受着晨雾徐徐的、轻柔的爱抚,那神态,真好像母亲怀中含乳憨睡的婴儿呢。(斯妤<<北海的早晨>>)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老舍《济南的冬天》)(3)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二、拟物

拟物就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翅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例如:

(4)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

(5)坦克后面,“老虎团”的士兵嗷叫着冲了过来。(谢雪畴《“老虎团”的结局》)

(6)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鲁迅《“公理”之所在》)

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为了使事物或道理说得形象或具体而采取的修辞手法。一般是把不常见的事物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表达出来,或者把抽象的道理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道理表达出来。被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做本体,用来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做喻体,连接本体和喻体的叫做比喻词,常见的有“如”、“像”、“好像”、“仿佛”“成”“变成”等。例如:

(1)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宗璞<<紫藤萝瀑布>>)

其中本体是“每一朵盛开的花”,喻体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比喻词是“像”。比喻一般有三种格式:

一、明喻

指的是本体和喻体都说出来,用“像”“好像”“如”“如同”“似”“仿佛”“好比”“一般”“像--一样”“像--似的”“如同--一般”等比喻词连接的的比喻。如:(2)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宗璞《紫藤萝瀑布》)

(3)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宗璞《紫藤萝瀑布》)

注意:含有以上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是打比方,所以不一定是比喻句。如:

(4)他好像刚刚还在这里。(表示猜测)

(5)小赵长得就像高仓健。(表示比较)

二、暗喻

指的是本体和喻体都说出来,用“成”“变成”“是”“就是”“成为”“等于”等比喻词连接的比喻。如:

(6)她们是替带工赚钱的机器。(夏衍《包身工》)

(7)尾巴是道地的舵;脚就是宽阔的浆;它的一对大翅膀在风前半张着,微微地鼓起来,这就是帆(布封《天鹅》)

(8)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鲁迅《藤野先生》)

注意:含有以上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是打比方,所以不一定是比喻句。如:(9)无数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黑夜”和“白天”是同类事物,不能构成比喻)

三、借喻

指的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由喻体直接代替本体出现的比喻。如:

(10)教师不光要把“一桶水”指给学生看,更要把学生引到长流不尽的泉边和浩渺无际的海边去。

(11)难道我们能容忍任何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来玷污我们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的健全的肌体吗?

(12)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

比喻一般有以上三种格式,几个比喻连用称为博喻。如:

(1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14)(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郁达夫《故都的秋》)

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初中教材中说:“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这仅是一种概括性的区别原则。

(一)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谓、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请看如下例句:

(1)敌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攻暂且围着算了。(徐海东《奠基礼》)

(2)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老舍《骆驼祥子》)

(3)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杨朔《金字塔夜月》)

(4)真理它却不会弯腰。(臧克家《胜利的狂飚》)

例(1)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比喻。例(2)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样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也属比喻。例(3)“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现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例(4)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属比拟。

(二)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例如“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诲”(袁鹰《十月长安街》)。这是暗喻、由本体(长安街)、喻体(大海)、喻词(成)构成,又如“我们之闻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这是借喻,借“厚障壁”比喻“我”与闰土之间形成的隔阂。它把本体和喻词都隐去了,只用喻体代替本体。另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这却是拟人句,将“波浪”当作人描写,赋予它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比喻和比拟虽然是两种党见而又容易混淆的修辞格,但只要我们把握了区分两者的要领,就会一目了然。

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借代和借喻是两种修辞手法,二者有相似点,都是本体不出现,所以极易混淆。要准确区分,必须从二者的本质入手。借代是借用一事物的名称代替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的名称的修辞手法。被代替的人或事物叫本体,在句中不出现;出现在句子中取代本体的人或事物,叫借体。借代有几种类型:特征代本体,部分代整体,工具代本体,具体代抽象等。最常见的是特征代本体。

特征代本体指用人或事物的某些特征代替它本来的名称。如:鲁迅在《药》中的几处借代:“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三个句子中分别用“花白胡子”代替胡子已花白的人;用“红眼睛”代替牢头阿义,因为他的眼睛布满血丝;用“驼背”代替来华老栓家喝茶的茶客——背有点驼的五少爷。这里的“花白胡子”“红眼睛”“驼背”抓住了三个人某些部位的特征,用某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征代替本人,非常形象,属于特征代本体。还有:用“旧毡帽”代替头戴旧毡帽的人,用“三角眼”代替眼睛是三角形的人,用“大金牙”代替镶着金牙的人,也是特征代本体。

工具代本体指用某人常使用的工具代替他本人的方法。如:“眼镜”代替常戴眼镜的人。部分代整体指用一类事物的一部分代替这类事物的方法,如:用“雷锋”代替所有做好事的人。

不管哪种形式的借代,本体和借体之间都必须有密切的关系,两种事物没有关系,不能构成借代。

借喻是借用与之有相似点的人或事物代替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被代替的事物叫本体,不出现;出现在句中代替本体的事物叫喻体。它是比喻的一种形式,必须建立在明喻的基础上,即首先能构成一个比喻,只是比喻的本体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所以,都能还原成明喻“甲像乙”的形式。如:

鲁迅在《故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住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个女人就是杨二嫂。在后面鲁迅直接用“圆规”代替杨二嫂,如:①“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②“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等。那么①和②中的“圆规”就是借喻的修辞方法。借喻的特征是喻体和本体有相似点。

因为借代和借喻的本体都不出现,很容易把二者混淆。如:有人认为借“圆规”代替杨二嫂,把“圆规”看作借代,实际是忽略了本体和借体、喻体的关系。

首先,“圆规”不是特征代本体。杨二嫂手里没有拿着圆规,她的身上也没长着圆规,她不卖圆规,她不经常使用圆规,甚至不知圆规为何物,总之,杨二嫂和画图仪器里的圆规不沾边,毫无关系,不能说她某个部位的特征是圆规,所以不是特征代本体。同时“圆规”也不是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整体等,因为任何借代中借体和本体必须是相关的,而杨二嫂和圆规毫不相干,所以,“圆规”不是借代。

二、在《故乡》中,鲁迅说杨二嫂“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句中有一个“像”,甲像乙是比喻的常见形式,所以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的本体是五十岁上下的女人即杨二嫂,喻体是圆规,喻词是“像”。由此可以看出“圆规”第一次出现是作为喻体出现的,后面“圆规”代“杨二嫂”,是只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这种修辞方法是借喻。

三、独立看①“然而圆规很不平”,②“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二句,也可得出借喻的结论。“圆规”代替的是“杨二嫂”,即杨二嫂是圆规的本体,“圆规”和“杨二嫂”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很显然,杨二嫂张着两脚、双手叉腰的姿势和圆规的形状极为相似,鲁迅在《故乡》中有这样的话:“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面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而且终日坐着,我也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由此看来,杨二嫂坐着,一点不像圆规,只有“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时才像圆规。鲁迅是用“圆规”形容杨二嫂双脚分开站立的姿势,抓住了事物间的相似点,十分形象。而且,①②句中的“圆规”可以还原为“杨二嫂像圆规一样”。“圆规”既然和它的本体有相似处,又可以还原为明喻的形式,所以,“圆规”应是借喻。

四、把“圆规”和其他的借喻对照一下,看是否相符。如:“几年不见,他已经满头银丝了。”句中的银丝显然指白发。这里本应说白发,为什么说成银丝呢?因为银丝和白发有相似之处:都是白的。用与之有相似点的事物的名称代替本来要说的事物的名称,这是借喻的修辞手法。“银丝”是喻体,“白发”是本体。借喻都可以还原为明喻,上例可还原为“她满头的白发像银丝一样。”再看“圆规”和“杨二嫂”之间的关系:圆规有两只细长的脚,画图时圆规两脚分开;杨二嫂有两条细长的腿,站立时双腿叉开。二者多么相似!既然有相似点,就能构成明喻:杨二嫂像圆规一样。可见,“圆规和杨二嫂”与“银丝和白发”的用法完全相同,都是借喻。

试论比喻和比拟 第3篇

关键词:比喻;比拟;修辞格;形象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83-02

我们用语言交流思想、传达信息,不仅要表达得准确无误、清楚明白,还应力求生动形象,尽可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语言的美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考虑在表达内容和语言环境确定的前提下积极地调动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用最恰当的语言形式来获取最理想的表达效果,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进行语言加工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修辞”。如:比喻、比拟、排比等等。而众多的修辞方式中又以比喻和比拟在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使用频率为最高。经过调查发现,有许多教育工作者和众多的学生对比喻和比拟的认识还是模糊的、肤浅的,甚至他们经常将比喻和比拟混为一谈。

2010年湖南高一语文试题:朱自清的散文《绿》中有这样一句:“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这是比喻,还是比拟呢?在对这个问题的判断上,60%的学生都认为这是一个比喻句,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当然是比拟。实际上,只要弄清楚了“什么是比喻”、“什么是比拟”、“比喻和比拟到底有哪些不同点”这三个问题,上面这道题判断起来真是轻而易举。

王希杰在《修辞学新论》中将“比喻”称为“语言艺术之花”,认为是古今中外最常用的一种修辞方式。到底什么是“比喻”?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说:“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去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这种辞格叫‘比喻’,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例如“新月如钩”,能构成比喻,是因为被表现的事物“新月”形状是弯的,另外的事物“钩”形状也是弯的,“弯”就是两者的相似点。所以相似点是构成比喻必不可少的条件。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弄清楚另一个问题:是不是有相似点的两个事物就一定能构成比喻?如《滕野先生》中的句子“清国留学生盘得平的头发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许多人都将这句话归之为比喻,认为它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然而笔者却认为它不是比喻,把清国留学生盘得平的头发说成是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尽管一个是清国留学生,一个是小姑娘,但清国留学生盘得平的头发与小姑娘的发髻均指头发,无质的差别,属于同类事物,同类事物均构不成比喻。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说:“要用譬喻,约有两个重要点必须留神:第一,譬喻和被譬喻的两个事物必须有一点极其相类似;第二,譬喻和被譬喻的两个事物又必须在其整体上极其不相同。倘若缺第一个要点,譬喻当然不能成立;若缺第二个要点,修辞学上也不能称为譬喻。”所以,在这里我们再次明白:在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之间既有相似点,同时它们在本质上又是两种不相同的事物。

我们再来谈谈“比拟”。至于什么是“比拟”,学者们一致认为“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辞格叫‘比拟’。被比拟的事物称为‘本体’,用来比拟的事物称为‘拟体’”。由此我们知道:比拟是建立在想象心理基础上的,它不要求甲乙两事物之间有某些相似点,直接移情寄意,赋予人或物以具体形象。如:“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例句把“春风”、“夜雨”人格化了,使他们具有人的思想、动作和情感。“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那不是水生吗?”例句中作者把人当作植物来写,使人的“身子长在水里”,跟荷梗一样,给人以壮美的形象。

通过如上分析,我们发现在比拟句中,本体一定要出现,拟体没有出现,而且拟体是不明确的,含糊的。这是我们对比拟的简单认识。比喻和比拟作为两种常用的修辞,他们是人们运用形象思维借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惯用格式,都有一种比况的性质,把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比喻和比拟毕竟还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格,除有相同点外,它们还有更多的不同点。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来区别它们:

1.从比喻和比拟这两种辞格构成的客观基础来看,比喻构成的客观基础是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也就是说,一定要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事物来作比。而构成比拟的客观基础是本体与拟体的模拟性,也就是说,本体只是模拟拟体事物某些具体的特征,它并不要求本体和拟体一定得有相似点。如:“勇敢的海燕”是把“海燕”当成具有人物的勇敢行为来写的,因而是拟人;“海燕像勇士”是说海燕在不怕危险,有胆这一点与勇士是相似的,因而是比喻。

2.比喻和比拟的侧重点不同。比喻是以乙事物喻甲事物,重在“喻”,甲乙两事物一主一从,喻是在文中打比方,告诉人们此事物与彼事物有相似点,从而实现其本质特征。而比拟则着眼于“拟”,“拟”是仿照的意思,直接把此事物当作彼事物来描写,甲乙两种事物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故有人又称比拟为“人物交融”。如“共产党像太阳”这是一个比喻句,将“太阳”来喻“共产党”,意在揭示“共产党”与“太阳”有相似点,即共产党温暖着受苦受难者的心,给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们以新的生命。“我到自家门外,我的母亲早已迎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宏儿。”这个比拟句中直接把人当作会飞的鸟来写,让本体“宏儿”直接模仿拟体“鸟”的动作,使人物性化。

3.从构成比喻和比拟的格式、比体明确与否来看。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已清楚,在比喻句中,喻体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非常明确的。比拟却不是这样的,它只要求本体拟词出现,拟体不出现。因而它反映了事物的交融关系,用模拟的方法来刻画人或事物的情状。如:①“曙色像一片翠绿蓝的水。”②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例①出现了喻体“一片翠蓝的水”和喻词“像”,例②只出现了本体“曙色”和拟词“流动”。而拟体根本没出现,所以例①是比喻,例②是比拟,可见,比喻必须有明确的喻体出现,比拟必须要求本体和拟词出现,拟体是潜在的,绝对不容许露面。

4.从修辞效果来看。比喻的喻体是显现的、明确的,比喻凭借喻体使本体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易于领会,因而喻体越是形象、生动,修辞效果就越好。恰当地运用比喻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而比拟则不然,比拟的拟体是暗示的、不确定的,而且拟体不会出现在文中,这就更显示了拟词的特殊作用,比拟要靠拟词来使本体人格化、物性化,因而拟词选取得越生动、具体,效果就越好。

比喻和比拟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两种重要修辞方式,是人们运用形象思维借以加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惯用格式,它们之间既有相同点,也在本质特征,修辞功能、表现形式诸方面判然有别,迥异其趣,一方面我们应该从理论上来明确它们之间的异同,另一方面,我们还须在实际运用中做到让比喻和比拟更贴切、更生动。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3]张政飙.现代汉语界说白题[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4]姚殿芳,潘兆明.实用汉语修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陈望道.修辞子发凡[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关于比较句和比拟句试析 第4篇

学生姓名:赵海军 指导教师:王小娟

内容摘要:现代汉语中一些比较句式既可以表示比较的语义又可以表示比拟的语义, 因而在自然语言中比较句和比拟句常常纠缠在一起很难辨别清楚,故有的学者认为二者存在重合的部分,难以辨清。本文尝试通过比较项和比较参项的语义内容、比较项和比较参项的语义关系、比较参项的指称功能、比较结果的语义特征以及功能语法的名词指称分类等方法,对现代汉语比较句中的比较和比拟的辨析试做一些初步的探讨。区别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异同对研究比较范畴的形成时间和历时演变过程都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有利于汉语比较句的研究,同时也将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比较 比拟 语义 辨析 名词指称

一、比较句和比拟句及其纠缠现象

目前学界较公认的比较句式有:“比”字句、“有”字句、以及“像(跟、同)„„一样”等构成的句式,但这些句式同时还可以表达比拟的意思。本文所谓的“比拟”就是打比方的意思,即用某些有相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明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形象,与修辞学上的“比拟”不同。比较句与比拟句的区分对现代汉语比较范畴的研究以及汉语史上比较范畴演变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往的研究已略有涉及,但大多浅尝辄止,没有就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马氏文通》首先提出汉语中的比较句,“凡色相之丽于体也,至不齐也。同一静字,以所肖者浅深不能一律,而律其不一,所谓比也。”但就其所举例句来看,马氏并未就比较与比拟做出区分。吕叔湘(1942)把比较范畴分为“类同、比拟、近似、高下、不及、胜过、尤最、不如、倚变”等九类,可见吕先生认为比较包括比拟。首先提出区分比较句和比拟句的是丁声树(1961),在讨论“和、跟、同”和“比”时涉及到比较句,并认为:“‘比’字说的是程度差别,‘和、跟、同’说的是异同或近似”。并提到有些句子只是比拟句,而不是比较句,但并未提出具体的区分标准。“比较句”是就事物间的程度、数量和性状等方面的异同或高下做出客观的描述,属于一种叙实句。而“比拟句”一般只就两种事物进行比较,更多的是重在说明,主观性更强,属于一种说明句。但由于二者往往采用相同的 1 句法形式,甚至相同的形式标记,因而在自然语言中比较句和比拟句常常纠缠在一起很难辨别清楚,故有的学者认为二者存在重合的部分,难以辨清。“纯粹比较与纯粹比喻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这时,比较结构的确切含义往往需要一定的上下文或需辅助相应的语法手段、语气成分来加以明确。很多时候,在这个重叠区,比较句型在语义上是可以有歧义的。”(夏铭(2000)陆俭明、马真(1999)指出“还”和“更”的两个重要的区别:“还”只能用于两者的比较,“更”可以用于三者的比较;“还”有比拟的意思。该文用变换分析的方法,细致地分析了“还”和“更”用于不同比较句中的语义特性,并进而指出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区别:

①a.哈尔滨比这里还冷。→哈尔滨比这里更冷。

b.我哥哥比我还有能耐。→我哥哥比我更有能耐。

c.小张跑得比王平还快。→小张跑得比王平更快。

②a.那孔比针眼儿还小。→那孔比针眼儿更小。

b.他呀,比狐狸还狡猾。→他呀,比狐狸更狡猾。

c.他们跑得比兔子还快。→他们跑得比兔子更快。

例句①是表比较的,“还”和“更”可以自由替换;而例句②是表比拟的,“还”就不能替换为“更”了。

殷志平(1995)也认为:“X比Y还W”句式有比较类“比”字句和比况类“比”字句两种语义特征(比况类即本文所说的比拟类)。殷文还指出“比较类‘比’字句预设Y具有W所表示的性状、程度,且Y处于W所表示的性状、程度的两极之间的某一个位置;比况类‘比’字句预设在特定的语境中,Y具有最高的性状、程度,Y处于W所表示的性状、程度的极端位置,通常Y超过X。”例如:

③山东队比河南队还快。

④小张的孩子比小李的孩子还会哭。

⑤我们的大“蜻蜓”仿佛比飞机还飞得高。

⑥你绣出的花比山茶花还鲜艳。

殷先生认为: ③、④为比较类;⑤、⑥为比况类。可见,同一个介词“比”既可以表比较又可以表比拟,二者常常纠葛在一起很难区分。陆俭明、马真(1999)和殷志平(1995)虽从不同角度提示了“比”字句存在表比较和表比拟之别,但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区别还应该有更为深层的语义制约因素。

二、比较句和比拟句辨析

1、通过比较项和比较参项的语义内容辨析

从上节所引的用例可以看出,比较和比拟两种不同的语义内容可以同寄于一种句式——差比句当中。但正如我们前文指出的那样,比较句是一种叙实句,是说话人的客观陈述,而比拟句是一种说明句,更强调一种主观看法。对这两种语义内容,从这种句式本身出发很难离析清楚,所以我们还是要从比较和比拟这两种不同的语义范畴入手。陆俭明(1982)在分析“像X似的”的构造层次时指出“跟X似的”只表示比拟,而不能表比较。因此我们可以用“跟X似的”的这种表达单一语义的特性来检验差比句所表示的两种不同的语义内容。上节陆文的例①组句式是表示客观比较的,表达了说话人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是一种客观陈述,所以都不能用表比拟的“跟X似的”重新表达。例如:句①a不能说成“哈尔滨冷得跟这里似的”,句①b也不能说成“我哥哥有能耐跟我似的”,句①c也不能说成“小张跑得跟王平似的”。而陆文的例②组句却可以,例如:句②a可表述为“那孔小得跟针眼似的”;句②b可表述为“他呀,跟个狐狸似的”;句②c可表述为“他们跑得跟兔子似的”。例②组句在变换为“跟X似的”句式后基本语义未变,说明这类差比句式所表达的是比拟的语义内容。同样殷文的用例也可做如此分析。

2、通过比较项和比较参项的语义关系辨析

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指出“两件事情,要是完全相异,那就或是无关系可言,„„。必须有相同的部分,又有相异的部分,才能同中见异,或异中见同,才能有比较关系。”我们认为“比较”可以是两个事物间的比较,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事物间的比较;而“比拟”只能是两个事物间相比。“比较”是指本质上的同类事物间的比较;而“比拟”是指两种不同事物间的比较,而两事物间又有某些相似性。丁声树(1961)认为:“‘比’字的用法可以分成两小组,一是同类事物的比较。二是程度的差别随时间而变。”从上面所引陆文和殷文的用例来看,凡是陆文和殷文所谓的比较类句式均为同一语义场内的事物间的比较,而比拟类句式为不同语义场内的事物间的“比较”。再比如:

⑦他的热情比年轻人还高。(《现代汉语八百词》)挑着比扛着轻。他今天比哪一天都高兴。

⑧这孩子已经有我那么高了。(《现代汉语八百词》)前面讲的和这里讲的是一致的。

这类句子看作比较句,一般不会有异议,因为比较的双方为同一语义场的两个事物或动作行为。但像下面的例句就会有不同的看法(未注出处的均引自《现代汉语八百词》)。

⑨这种肥料和豆饼差不多。

⑩这种萝卜跟梨一样甜。

○11湖面同明镜一样清澈。

○12人群像潮水一般涌向广场。

○13这花开得有碗口那么大。

○14她的胳膊比火柴棍儿还细。(引自陆俭明1999)这些句子中的“跟(像、同)„„一样”、“有„„那么”与“比”字句一样既可以表比较,又可以表比拟,因此很难辨别。《现代汉语八百词》就将例⑨—○13视作比较句,本文认为把这样的句子看作比拟句更好。比喻应该是本质上不同而又有某些共性的事物之间的比较,同类人和事物之间的比较是本义的比较,即所谓的“凡喻必以非类”。比拟句中比较项和比较参项作为两种不同的事物往往具有一些相似的特性,说话人并不是有意比较二者的异同,而是以比较参项(通常是人们熟知或某一性质的典型代表)为基准说明比较项,而且往往有夸张的成分。如例句⑥萝卜和梨是味道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萝卜在人们的印象中通常是辣的,而梨则是甜的,说话人在此是强调这种萝卜的甜,而并非是拿二者来进行比较。再如例句○14,在人们的认知心理中,火柴棍儿是细的,拿胳膊与火柴棍儿相比就是极言其细,重在说明而非叙实。比拟句中的说话人拿来做比较参项的往往强调其“内涵义”,而非“外延义”。也就是说,拿来“比较”的两个事物不是同一语义场内的,在人们一般的认知范围内不会把他们看作同一类事物,由此而形成的“比较”就应该是比拟关系。

3、通过比较参项的指称功能辨析

“名词的指称(reference)是语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与名词有关的问题都牵涉到它。”(王红旗2004)“有指(referential)”和“无指(nonreferential)”是名词性成分的一对重要语义概念。“如果名词性成分的表现对象是话语中的某个实体(entity),我们称该名词性成分为有指成分,否则,我们称之为无指成分。”(陈平1987)我们也可以借用这一对概念来说明“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区别。例如:

○15头种的西瓜,个个都有篮球大。

○16地摊上卖的西瓜,个个都有你手里的篮球那么大。

底下加线的为无指成分,加点的为有指成分。“篮球”着眼点是该名词的抽象属性,而“你手里的篮球”是有所指的某个实体。也就是说例○15中的“篮球”,说话人取其“大”的属性,借以极言西瓜之大,是一种说明,当然有夸张的成分;而例○16 “你手中的篮球”则是说话人用以作为比较的具体对象,是一种叙实。也就是说,当人们想要比拟、夸张某一事物的性状、程度时,往往选用认知心理中具有极端地位的性状或程度的事物作为“比较”的对象,即“比较参项”。这时往往是非叙实的夸张。例如:

○17“你孩子有多高了?”“我孩子?比书架还高了。”(引自陆俭明1999)

○18半年不见,小女儿比桌子还高了。(引自殷志平1995)上述两例的语义基本一致,我们以殷先生的例句为例分析其语义。小女儿一定是年龄很小,如按正常的成长一定不会有一般的桌子高,说话人在此想强调其高,故用其心理中的较高的事物作为比拟的标准,以极言其高。可变换此例为:

○19小女儿比这张桌子还高了。拿“小女儿”与“这张桌子”相比,强调的是二者的高度差,应该是一种真正的比较,“这张桌子”高,“小女儿”更高,这是一种“双项同向比较”。(参见周小兵1995)

4、通过比较结果的语义特征辨析

比较结果大多由形容词充当,可充当比较结果的形容词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高、大、宽、粗、重’等,我们称之为‘高大’类形容词;另一类为‘低、小、短、窄、细、轻’等,我们称为‘低小’类形容词。语法学界曾有人提出‘高大’类形容词是褒义词,‘低小’类形容词是贬义词。”(张豫峰1998)张先生在此想证明表比较的“有”字句里“‘高大’类词语本身无所谓褒义或贬义,当这些词语进入到句子中,他们的性质、状态随着句子所要表达的某种表意倾向的变化而发生偏移”。在此我们想用张先生的图示和例子来说明本文的问题:(+表正值,-表负值,O表零点)

O

O

O

+

+

a.她的腰竟有水桶那么粗。b.她的腰有小王那么粗。c.她的腰只有柳条那么粗。“例a的表意倾向重在强调‘她的腰’不是‘细’而是‘粗’,因此形容词‘粗’的性状处在正值。例b在表意上既不倾向‘粗’也不倾向‘细’,只是对‘腰’的粗细进行衡量,因此形容 词‘粗’的性状处于零点,这样的句子可说成‘她的腰有小王那么粗细’。例c的表意倾向重在强调‘她的腰’不是‘粗’而是‘细’,因此形容词‘粗’的性状偏向负值,这样的句子还可以选择表示性状负值的‘细’代替‘粗’作d项,如说成‘她的腰只有柳条那么细’。”(比较结果张文称为“比较点”,用d表示)也就是说“水桶”和“柳条”是人们极言腰粗或腰细的两个极致,说话人正是取其抽象的属性,故其性状值有正或负的偏向,因此a、c句表达的是一种比拟,极言腰粗或腰细;而一般的比较则只是一种客观的叙述,主观上无所谓“先入为主”的概念,故表比较语义的例句b选用一个具体的客观的事物作为比较参项。

三、余论

比较和比拟两种语义可以同寓于一种句式结构中,都是对事物间的关系加以陈述的语义范畴。广义的比较应该是比拟的上位概念,即比较包含比拟,但狭义的比较和比拟应是同位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比较侧重“异同高下”,而比拟侧重相似和修辞。以往的研究对二者的区别与联系重视不够,把“比拟”和“比较”两种语义范畴混为一谈,不利于澄清比较句的发展演变过程。区别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异同对研究比较范畴的形成时间和历时演变过程都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对外汉语教学也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参考文献:

【1】陈平《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第2期,1987.【2】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61.【3】陆俭明,析“像„„似的”,《语文月刊》第1期,1982.【4】陆俭明、马真(1999),《现代汉语虚词散论》,语文出版社.【5】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42.【6】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7】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 1998年版.【8】王红旗,功能语法指称分类之我见,《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2004.【9】夏 铭,比较与比喻,《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2000.【10】殷志平,“X比Y还W”的两种功能,《中国语文》第2期1995.【11】张豫峰,表比较的“有”字句,《语文研究》第4期,1998.【12】周小兵,论现代汉语的程度副词,《中国语文》第2期,1995.目 录

内容摘要„„„„„„„„„„„„„„„„„„„„„„„„„„„„„(1)

一、比较句和比拟句及其纠缠现象„„„„„„„„„„„„„„„„„(1)

二、比较句和比拟句辨析„„„„„„„„„„„„„„„„„„„„„(2)

1、通过比较项和比较参项的语义内容辨析„„„„„„„„„„„„„„(3)

2、通过比较项和比较参项的语义关系辨析„„„„„„„„„„„„„„(3)

3、通过比较参项的指称功能辨析„„„„„„„„„„„„„„„„„„(4)

4、通过比较结果的语义特征辨析„„„„„„„„„„„„„„„„„„(5)

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比喻句 第5篇

一、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使要描写的事物更加得形象而生动具体。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而且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相似点。

例: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本体(猴子)、喻词(像)和喻体(小男孩)。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犹如、如同、彷佛、成了等。(低年级不需要掌握这么多)

二、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思 想 和感情(心理活动)。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拟人句的运用形式

(1)把动物拟人化。

例如: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2)把植物拟人化。

例如: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3)把一般的事物拟人

例如: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温馨提示:拟人句中不能出现比喻词。

例如:

1、春天来了,柳条随风摆动,像少女的秀发。(比喻句)

2、春风像母亲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比喻句+拟人句)

3、天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会心地向我们问候。(拟人句)

4、天空中的.星星像少女明亮的眼睛,一眨一眨,会心地向我们问候。(比喻句+拟人句)

练习

(1)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2)母爱似山,父爱似海。

(3)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4)月亮慢慢地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5)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6)油蛉在低唱,蟋蟀们在弹琴。

(7)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8)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9)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夸张和比喻 第6篇

“雷鸣般的掌声”到底是比喻还是夸张?我们不妨从比喻和夸张的定义入手进行分析甄别。

比喻是用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辞格,目的是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或抽象的事物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比喻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而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也叫夸饰或铺张。夸张的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比喻和夸张存在相似之处,都有不同的两个事物,但比喻的两个事物是不同类的,比如”弯弯的月亮像小船”;而夸张的两个事物既可以同类,也可以不同类,如“谷堆堆成山”是不同类的,“你又磨蹭了半天”都是同类指“时间”。所以,光看句子里“有两个不同类型的事物”就觉得是“本体”“喻体”从而断定是不是比喻的方法是不妥的,如“谷堆堆成山”中的“谷堆”“山”看是“本体”“喻体”其实不是。

比喻和夸张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根据定义以及条件2,可以看出,比喻必须“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而夸张是“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也就是说比喻的两个事物之间是“约等于”的关系,而夸张的两事物之间是“大于或小于”的关系。根据两者之间的区别才是弄清句子性质的正确方法。

我们再来举几个例子说明。比喻句“我躺在像地毯一样柔软的草地上”,“草地”的“柔软”程度必须近似与“地毯”的“柔软”程度,相差太大就脱离实际说假话了。再如“他的脸红得像苹果”“比苹果还红”,或“没有苹果那样红”这个比喻就不合实际了。反观夸张句,“谷堆堆成山”或“这个房间只有巴掌那样大”,前一个突出“高、大”后一个突出“小”,都是夸大或缩小。

那么“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个句子到底“掌声”和“雷声”的关系是“近似于”还是“大于或小于呢”?每一个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是不言而喻的问题。再响亮的“掌声”也顶不过震耳欲聋的“雷鸣”。但如果觉得雷声也有小声的“闷雷”,那是个别情况,语文规律考虑的是普遍情况下的普遍规律,就好像排除“谷堆堆成山”会出现个别谷堆太大比小山丘还大的特殊个例或“这个房间只有巴掌那样大”会出现小孩玩的比巴掌更小的积木玩具房间一样。所以,“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个句子应当是一个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句子,而不是比喻句。例外,把“掌声”比作说成“雷声”目的是为了突出掌声“响亮、热烈”的特点,以增强表达效果,而并非“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抽象的事物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因为“掌声”是耳熟能详的常见事物,少见的“雷声”对我们来说,远比“掌声”生疏抽象的多。这一点也说明它并不符合比喻句。

其实,“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个句子和“谷堆堆成山”或“这个房间只有巴掌那样大”两个夸张句的结构、形式是一样的。我们可以调整为:

1、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响亮的掌声。

2、晒谷场堆起了山一样高的谷堆。

3、只有巴掌一样大的房间。

不难看出,如果句1是把“掌声”比作“雷声”,那“山一样高的谷堆”和“巴掌一样的房间”岂不都是比喻?可见,有“像”、“一样”、“般”等词语也不是判断比喻的依据,貌似“相似”其实“不似”。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知道有这些词语的句子并不一定是比喻句。

综上所述,判断是比喻还是夸张,不能看有没有所谓的“比喻词”,更不能依据有没有所谓的“两个不同类型的事物”这个“比喻”和“夸张”本来相同的特点来认为他们就一定是“本体”“喻体”,而应当从两者之间的区别之处去分辨,就像区分孪生兄弟一样,看相似处越看越乱,看不同处一眼分明。换句话说,就是看两个事物之间是“相似”还是“夸大、缩小”。“相似”是比喻,“夸大、缩小”就是夸张。

那么这次六年级期中考试的“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是比喻还是夸张?我觉得可以和“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类比。我觉得夸张更恰当,如果像一些老师阐释的那样,拿“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人名代表大会的掌声有多响、多热烈”这个特殊个例而不用普遍现象来说明的话,夸张就没有了普遍规律,也就没有了夸张这个说法。“你磨蹭大半天”恐怕真有其人,“被吓破胆”也确有其事,被吓死的也大有人在,百米世界纪录保持者9秒58的尤塞恩?博尔特恐怕比“一溜烟”的速度还快吧?“危楼高百尺”不过三十三米而已,怎可和摩天大厦相比?„„„

上一篇:文秘实习的日记下一篇:夏令营代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