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拟和比喻的区别

2024-06-03

比拟和比喻的区别(精选8篇)

比拟和比喻的区别 第1篇

比喻与比拟的区别

比拟

比拟就是通过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比拟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即拟人和拟物。

一、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者用表现人的特性的词语描述物,或者直接把物变成人。例如:

(1)湖水愈发温柔,愈发安详了--它静静地平躺着,安然地享受着晨雾徐徐的、轻柔的爱抚,那神态,真好像母亲怀中含乳憨睡的婴儿呢。(斯妤<<北海的早晨>>)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老舍《济南的冬天》)(3)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二、拟物

拟物就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翅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例如:

(4)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

(5)坦克后面,“老虎团”的士兵嗷叫着冲了过来。(谢雪畴《“老虎团”的结局》)

(6)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鲁迅《“公理”之所在》)

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为了使事物或道理说得形象或具体而采取的修辞手法。一般是把不常见的事物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表达出来,或者把抽象的道理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道理表达出来。被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做本体,用来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做喻体,连接本体和喻体的叫做比喻词,常见的有“如”、“像”、“好像”、“仿佛”“成”“变成”等。例如:

(1)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宗璞<<紫藤萝瀑布>>)

其中本体是“每一朵盛开的花”,喻体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比喻词是“像”。比喻一般有三种格式:

一、明喻

指的是本体和喻体都说出来,用“像”“好像”“如”“如同”“似”“仿佛”“好比”“一般”“像--一样”“像--似的”“如同--一般”等比喻词连接的的比喻。如:(2)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宗璞《紫藤萝瀑布》)

(3)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宗璞《紫藤萝瀑布》)

注意:含有以上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是打比方,所以不一定是比喻句。如:

(4)他好像刚刚还在这里。(表示猜测)

(5)小赵长得就像高仓健。(表示比较)

二、暗喻

指的是本体和喻体都说出来,用“成”“变成”“是”“就是”“成为”“等于”等比喻词连接的比喻。如:

(6)她们是替带工赚钱的机器。(夏衍《包身工》)

(7)尾巴是道地的舵;脚就是宽阔的浆;它的一对大翅膀在风前半张着,微微地鼓起来,这就是帆(布封《天鹅》)

(8)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鲁迅《藤野先生》)

注意:含有以上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是打比方,所以不一定是比喻句。如:(9)无数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黑夜”和“白天”是同类事物,不能构成比喻)

三、借喻

指的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由喻体直接代替本体出现的比喻。如:

(10)教师不光要把“一桶水”指给学生看,更要把学生引到长流不尽的泉边和浩渺无际的海边去。

(11)难道我们能容忍任何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来玷污我们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的健全的肌体吗?

(12)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

比喻一般有以上三种格式,几个比喻连用称为博喻。如:

(1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14)(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郁达夫《故都的秋》)

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初中教材中说:“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这仅是一种概括性的区别原则。

(一)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谓、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请看如下例句:

(1)敌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攻暂且围着算了。(徐海东《奠基礼》)

(2)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老舍《骆驼祥子》)

(3)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杨朔《金字塔夜月》)

(4)真理它却不会弯腰。(臧克家《胜利的狂飚》)

例(1)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比喻。例(2)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样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也属比喻。例(3)“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现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例(4)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属比拟。

(二)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例如“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诲”(袁鹰《十月长安街》)。这是暗喻、由本体(长安街)、喻体(大海)、喻词(成)构成,又如“我们之闻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这是借喻,借“厚障壁”比喻“我”与闰土之间形成的隔阂。它把本体和喻词都隐去了,只用喻体代替本体。另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这却是拟人句,将“波浪”当作人描写,赋予它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比喻和比拟虽然是两种党见而又容易混淆的修辞格,但只要我们把握了区分两者的要领,就会一目了然。

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借代和借喻是两种修辞手法,二者有相似点,都是本体不出现,所以极易混淆。要准确区分,必须从二者的本质入手。借代是借用一事物的名称代替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的名称的修辞手法。被代替的人或事物叫本体,在句中不出现;出现在句子中取代本体的人或事物,叫借体。借代有几种类型:特征代本体,部分代整体,工具代本体,具体代抽象等。最常见的是特征代本体。

特征代本体指用人或事物的某些特征代替它本来的名称。如:鲁迅在《药》中的几处借代:“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三个句子中分别用“花白胡子”代替胡子已花白的人;用“红眼睛”代替牢头阿义,因为他的眼睛布满血丝;用“驼背”代替来华老栓家喝茶的茶客——背有点驼的五少爷。这里的“花白胡子”“红眼睛”“驼背”抓住了三个人某些部位的特征,用某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征代替本人,非常形象,属于特征代本体。还有:用“旧毡帽”代替头戴旧毡帽的人,用“三角眼”代替眼睛是三角形的人,用“大金牙”代替镶着金牙的人,也是特征代本体。

工具代本体指用某人常使用的工具代替他本人的方法。如:“眼镜”代替常戴眼镜的人。部分代整体指用一类事物的一部分代替这类事物的方法,如:用“雷锋”代替所有做好事的人。

不管哪种形式的借代,本体和借体之间都必须有密切的关系,两种事物没有关系,不能构成借代。

借喻是借用与之有相似点的人或事物代替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被代替的事物叫本体,不出现;出现在句中代替本体的事物叫喻体。它是比喻的一种形式,必须建立在明喻的基础上,即首先能构成一个比喻,只是比喻的本体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所以,都能还原成明喻“甲像乙”的形式。如:

鲁迅在《故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住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个女人就是杨二嫂。在后面鲁迅直接用“圆规”代替杨二嫂,如:①“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②“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等。那么①和②中的“圆规”就是借喻的修辞方法。借喻的特征是喻体和本体有相似点。

因为借代和借喻的本体都不出现,很容易把二者混淆。如:有人认为借“圆规”代替杨二嫂,把“圆规”看作借代,实际是忽略了本体和借体、喻体的关系。

首先,“圆规”不是特征代本体。杨二嫂手里没有拿着圆规,她的身上也没长着圆规,她不卖圆规,她不经常使用圆规,甚至不知圆规为何物,总之,杨二嫂和画图仪器里的圆规不沾边,毫无关系,不能说她某个部位的特征是圆规,所以不是特征代本体。同时“圆规”也不是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整体等,因为任何借代中借体和本体必须是相关的,而杨二嫂和圆规毫不相干,所以,“圆规”不是借代。

二、在《故乡》中,鲁迅说杨二嫂“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句中有一个“像”,甲像乙是比喻的常见形式,所以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的本体是五十岁上下的女人即杨二嫂,喻体是圆规,喻词是“像”。由此可以看出“圆规”第一次出现是作为喻体出现的,后面“圆规”代“杨二嫂”,是只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这种修辞方法是借喻。

三、独立看①“然而圆规很不平”,②“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二句,也可得出借喻的结论。“圆规”代替的是“杨二嫂”,即杨二嫂是圆规的本体,“圆规”和“杨二嫂”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很显然,杨二嫂张着两脚、双手叉腰的姿势和圆规的形状极为相似,鲁迅在《故乡》中有这样的话:“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面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而且终日坐着,我也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由此看来,杨二嫂坐着,一点不像圆规,只有“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时才像圆规。鲁迅是用“圆规”形容杨二嫂双脚分开站立的姿势,抓住了事物间的相似点,十分形象。而且,①②句中的“圆规”可以还原为“杨二嫂像圆规一样”。“圆规”既然和它的本体有相似处,又可以还原为明喻的形式,所以,“圆规”应是借喻。

四、把“圆规”和其他的借喻对照一下,看是否相符。如:“几年不见,他已经满头银丝了。”句中的银丝显然指白发。这里本应说白发,为什么说成银丝呢?因为银丝和白发有相似之处:都是白的。用与之有相似点的事物的名称代替本来要说的事物的名称,这是借喻的修辞手法。“银丝”是喻体,“白发”是本体。借喻都可以还原为明喻,上例可还原为“她满头的白发像银丝一样。”再看“圆规”和“杨二嫂”之间的关系:圆规有两只细长的脚,画图时圆规两脚分开;杨二嫂有两条细长的腿,站立时双腿叉开。二者多么相似!既然有相似点,就能构成明喻:杨二嫂像圆规一样。可见,“圆规和杨二嫂”与“银丝和白发”的用法完全相同,都是借喻。

总之,辨别借喻和借代,首先应该弄清出现的事物的名称和被代替的事物间的关系:二者相关的是借代,相似的是借喻;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其次,看二者能不能构成比喻:借代不能还原为明喻,借喻可以还原为明喻。用这两种方法可以将借喻和借代区分得一清二楚。

比拟和比喻的区别 第2篇

教学目标:

1、了解比喻,比拟的特点。学会辨析比喻,比拟句。

2、学习运用比喻构造句子。

3、能辨析拟人句;感受把物比作人的比喻句与拟人句的不同。

教学重点:感受拟人句的特点;感受把物比作人的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教学难点:感受把物比作人的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白胖子”(花生)。

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是什么呢?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2、有一条狗叫小白,它很乖,深得小义爷爷奶奶的宠爱。奶奶夸奖它:“小白呀,像我的一件小棉袄一样贴心!“爷爷附和道:“小白这小子还真粘人!”同学们,仔细读一下这两句话,同样是夸奖小狗,但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吗?(比喻,拟人)

3、初中阶段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八种?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顶真等。

4、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

二、新课 比喻

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是为了使事物或道理说得形象或具体而采取的修辞手法。一般是把不常见的事物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表达出来,或者把抽象的道理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道理表达出来。被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做本体,用来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做喻体,连接本体和喻体的叫做比喻词,常见的有“如”、“像”、“好像”、“仿佛”“成”“变成”等。

(一)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例如:

1、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2、例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3、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儿。

4、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二)比喻的种类

1、明喻

例: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清《春》)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朱自清《春》)概念:有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和喻体(用来做比喻的事物)之间;用“像”“好像”“仿佛步”“如同”似的”等比喻词连接,是明喻。

特点:有本体,由喻体,有比喻词(“像”“好像”“仿佛步”“如同”似的”)。典型形式:甲像乙。2.暗喻

例:(1)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流沙河《理想》)(2)在此刻,长街静穆,万民伫立/一颗心—一一片翻腾的大海/一双眼道冲决的大堤。(李瑛《一月的哀思》)概念:本体和喻体之间用“是”“就是”“变成”“成为”“等于”等词语,或者用破折号来连接。

特点:有本体有喻体,中间用“是”“就是”“变成”“成为”“等于”或破折号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典型形式:甲是(是、成了、变成……)乙。

3.借喻 例: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叶圣陶《三棵银杏树》)概念: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是借喻。特点:没有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他摇曳着一头的蓬草,冲出门外去上学去了。

注意:运用比喻,不管是明喻、暗喻还是借喻,喻体必须出现,不能省略。本体不一定出现,如借喻。

(三)作用

1、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2、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四)小练习

辨别下列比喻句的类型

1、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明喻)

2、小姑娘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暗喻)

3、祖国的花朵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茁壮成长。(借喻)

4、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5、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比拟

(一)概念

比拟就是通过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比拟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即拟人和拟物。

(二)种类 1.拟人

在一些作品中,小鸟会说话,鱼儿会跳舞,小溪也能唱起欢乐的歌„„,这种把物当作人来写,赋孔物以人的动作行边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称之为拟人。

例:(1)湖水愈发温柔,愈发安详了--它静静地平躺着,安然地享受着晨雾徐徐的、轻柔的爱抚,那神态,真好像母亲怀中含乳憨睡的婴儿呢。(斯妤<<北海的早晨>>)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老舍《济南的冬天》)

2、拟物

概念:拟物就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翅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

例:

(1)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

(2)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鲁迅《“公理”之所在》)

(三)作用:

运用比拟,不仅能让读者对所描绘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四)小练习

辨别下列拟人句的类型

1、春天到了,园里的小草探出头来,嫩绿嫩绿的。(拟人)

2、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拟物)

3、黄山的迎客松伸出热情的手,迎送中外游客。(拟人)

4、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拟物)

三、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

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四、实战:

辨别一下下列句子使用了比喻还是比拟,并分别选择一句运用这种修辞的作用。

1、晕月爬过墙来。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3、真理它却不会弯腰。

4、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5、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海燕》高尔基)

6、惊涛拍浪,卷起千堆雪。

7、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静。

8、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

9、舞幽壑之潜蛟。

10、渺沧海之一粟。

11、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

12、我的思想感情潮水,在放纵地奔流着。

比喻和比较在C语言中的应用 第3篇

一、比喻与比较

比喻, 即打比方。《学论》中说:“君子之教, 喻也。”教学如此, 自然学科的教学尤其如此。越是抽象难懂的内容, 越需要形象性的描述和想象。若能从学生已有的可感知的知识结构 (如日常生活经验、熟知的各种事实等) 找出某种相似性, 借以打个比方, 那么抽象的知识就可以得到很好地理解。比较, 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对许多复杂的事物只有通过比较和鉴别, 我们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与评价。在教学中, 通过比较, 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易混点、易错点, 培养准确运用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计算机C语言教学中, 有些内容比较抽象, 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作为教师可尝试应用比喻和比较的教学手段, 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二、比喻和比较在C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1) 帮助学生认识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属于程序设计语言中的一种语言, 是学生学习的第一门程序设计语言。学生在毫无知识背景的前提下, 我认为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程序设计语言, 才能具体去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可以将程序设计语言与人类的语言相比较, 比如汉语言、英语言, 就可以很容易理解程序设计语言。 (1) 人类语言是用来交流沟通的。有一方说, 并且有另一方听, 必须有两方参与, 这是语言最重要的功能。语言就是用来表达意思传递信息的。说的一方传递信息, 听的一方接受信息;说的一方下达指令, 听的一方遵从命令做事情。程序设计语言是人与计算机交流沟通的一种语言, “说”的一方是人类, “听”的一方是计算机。我们把计算机比喻为我们的仆人, 我们是计算机的主人, 主人要告诉仆人去完成某一件事。 (2) 语言有独特的语法规则。交流双方都了解明白并遵守这些规则。一个只会说汉语的中国人和一个只会说法语的法国人, 因为互相不知道对方的语法规则, 相互肯定听不懂对方所讲的话, 沟通会失败。很自然, 学生会想到请翻译。同样, 如果人掌握了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规则, 但是计算机不一定能直接听懂, 所以人与计算机之间也要请翻译, 这个翻译就是编译程序, 它能将程序设计语言“翻译”为计算机能听懂的语言, 这样人和计算机就能互相沟通了。

(2) 帮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要学好C语言, 必须得对C语言的知识与语法清晰, 就好比学习英语时, 首先要知道英语的语法特点和规则。英语的字符集是26个英文字母, 通过英文字母来构成单词, 再由这些单词构成语句。在C程序设计语言中也有它的字符集, 通过这些字符来构成常量、变量、类型标示符 (关键词) 等, 再由这些构成C语言的语句。如果对常量、变量的概念不清晰, 就不能理解程序。比如:变量是其值可以改变的量, 并且在内存中占据一定的存储单元。变量之所以能改变其值, 是因为它可以被赋值 (把数据或数据的备份存到该变量的内存单元中) 。可以把变量比喻为一个瓶子, 给变量赋值比喻为给这个瓶子中装液体, 并且只能装一种, 新的东西会把原来的东西覆盖掉。

(3) 帮助学生对程序执行过程的理解。如:在进行IF语句的教学中, 为了能让学生对执行过程有深刻的理解, 在介绍IF语句的执行过程时可以作如下比喻:if语句有三种形式, 最基本的是第二种:if (表达式) 语句1、e ls e语句2。执行过程应该是当表达式成立时, 则执行语句1, 否则执行语句2。可以比喻为买衣服, 口袋里只有50块, 想买一件衣服, A、B两款看着都不错, B款标价39, A款的价格标签不见了, 但从做工和质地看来, A款明显要好一点, 这时, 你也许会在心里盘算, 问一下A款的价格, 如果价格低于50, 就买A款, 否则, 就买B款, 这种“两条岔路中选一个”的流程, 在C语言中对应着if-else结构。又如:在讲解两个变量中的值进行交换时, 设交换的两个变量是整型变量a、b, 把变量a、b作为瓶子, 把a、b中的值比作瓶子中装的酱油和醋。原来的程序片段是:

b=t。学生本来写这段程序有些困难, 我就把这段程序转换为做个游戏:交换a、b两个瓶子中的液体。显然, 直接交换不行, 必须要第3个瓶子t来过渡。实施过程:把酱油倒进空瓶t, a瓶就空出来了, 再将b瓶的醋倒进a瓶, 将t瓶中的酱油倒进b瓶, 完成了交换, 并引到变量交换上来。

三、在C语言教学中应用比喻和比较后的作用

(1) 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应用比喻和比较, 使C语言课程内容不再枯燥乏味, 学生可以产生愉悦的情绪, 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 也使教学的内容直观、易懂、易学, 容易混淆或抽象、不易理解的概念, 能比较快地理解, 学生不再对程序设计语言“恐惧”。课堂气氛活跃与否, 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 也是学生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的最佳时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学生情绪反应, 随机应变地穿插一些生动活泼的比喻, 将课堂教学气氛重新转入正轨。

(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通过运用比喻, 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 而比较本身就是一种对比的思维过程, 它能揭示某些事物之间的共性、不同点和相互之间的联系。通过联想和对比, 学生在记忆相关知识点或概念时就印象比较深刻。

结束语:对C语言教学方法的探讨, 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一件有益的事情。程序设计是一些老师认为比较难教好的学科, 为了提高程序设计教学的有效性, 这就自然要求在教学上有一套比较好的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在短暂的课堂学习时间内学到尽可能多的C语言的概念和用C语言的编程方法, 甚至编程技巧。在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内, 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是一件难事。本文提出的观点, 主要是想打破传统教学过分注重对语言本身的概念和语法规则的条条框框, 而想尽早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在应用中求完善。实践证明, C语言教学中应用了比喻和比较后, 一定程度上把学生从枯燥无味的程序设计中解脱出来, 也相对提高了学生学习与理解程序的能力。

摘要:尽管当今流行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很多, 如ja-va、C++、C#等, 但是C本身的设计理念以及对现有C++/C#等语言的深刻影响, 使其至今仍是程序设计入门的首选语言, 在许多学校中仍然开设了C语言。可以说掌握了C语言后, 再去学习其他面向过程的语言, 最多一个星期就能学会。下面, 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

关键词:C语言,比喻,程序设计

参考文献

[1]廖雷.C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谭浩强.C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比拟和比喻的区别 第4篇

一、通感的特征及其类型

通感是一种感官所获得的感觉,用另一种感官上的感觉形象地描述出来。亦即,它是把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不同的感觉相互沟通起来进行描绘的。

例1: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你的指挥棒上,跳动着你的神经。(艾青《小泽征尔》)

诗人以耳为目,以目为耳的通感笔法,把正在演奏的指挥家小泽征尔的神采风姿描绘得十分生动传神。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五官所产生的感觉有一部分能在大脑中交叉、融合,这是人们利用通感来描述客观现象和内心感受的心理基础。也就是说,通感的基本特征就是利用各个感官的感知相似点进行感觉挪移。

所谓“感知相似”,就是指一种感官上的感受印象能够使人发生联想,唤起另一种感官上的感受印象。这种种感觉在大脑中交叉、融合之处就是感知相似点,这种打通两种感觉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写出那些难以言传的微妙感受,将那些看不着、听不见、摸不到的现象写得形象真切,变得可见、可听、可以触摸。同时,由于通感从一种感觉到另一种感觉跳跃,是打破常规的写法,可使语言具有新奇美,常使读者耳目一新,在变换感受角度的想像与回味之中获得崭新的审美愉悦。

通感的修辞艺术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文学作品中,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常见的有以下六种形式:

1.由嗅觉移到听觉

例2:微风过处,送来了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是嗅觉感受,歌声是听觉感受,将“清香”比作“歌声”,就实现了嗅觉向听觉的转移。作者巧妙地抓住了“清香”与“歌声”这两种感觉印象的相似点:香气是“微风”送来的,又是“缕缕”的,具有断续和细微的特点;歌声是在“远处”传来,又出自“高楼”听来不会真切,也具有断续和细微的特点。有了这种相似之处,这两种不同感官上的感觉就在人的大脑中融在一起,使读者能够用倾听“渺茫的歌声”的审美感受来欣赏荷花的“缕缕香气”。因而,又是通感和明喻的结合。

2.由视觉移到听觉

例3:这些小钟儿状的花朵,一簇簇迎风摇曳使人像听到了大地回春的铃铃铃的钟声似的。(奏牧《花城》)

例4: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刘白羽《长江三峡》)

把视觉上的“花朵”“草坂”与听觉上的音乐或声音沟通起来,把事物的无声姿态描摹成好像有声音,用这种通感手法来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同时,又是通感和比拟的结合。

3.由听觉移到味觉

例5:这是妈妈的歌声,妈妈的歌声多么甜蜜呀!

这里由听觉感觉到的“歌声”移到味觉感到的“甜蜜”。

4.由视觉移到味觉

例6:一个玩皮的笑,可真耐人咀嚼,许多天过去了,我还未解清味道,让它像颗冰糖,慢慢地溶化在心上,可同甜丝的泉水,悄悄在岩层下流逝。(穆仁《调皮的笑》)

作者运用通感手法把视觉与味觉沟涌起来,巧妙地表达了一个初恋者的感情的潜流。

5.由听觉移到视觉

例7:划然变轩昂,勇士赵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无地阔远随飞扬。(韩愈《听颖师弹琴》)

例8:风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郎士元《听邻家吹笙》)

例9: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季凭箜篌引》)

例7摹写弹琴的声音,用战士出征的雄伟气势,来形容琴声的昂扬激越;用浮云柳絮在飘飏的情况,来比喻琴声的轻柔悠扬。例8用桃花之色类的视觉形象来描写笙声之美。桃花灼灼其华,竟至千树之多,是何等繁缛绚丽的景象!它象征着那笙声的明媚、热烈、欢快,它意味着那美妙无比的音乐。例9写箜篌声。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开卷有益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箜篌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箜篌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通感这种修辞艺术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6.由视觉移到触觉

例10: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在视觉的“日色”这个名词上,用“冷”这个形容词,从人的触觉上去描写,把景物写活了,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里,这情状岂能不“冷”?这样景物与诗人的思想感情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视觉与触觉沟通,使诗歌达到了“有景有情,妙合无垠”(《萱斋诗话》)蕴藉境界。

二、通感与邻近辞格的区分

通感常常借助比喻、比拟、移就等辞格来表达,在特点上也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容易混淆。前一部分对通感特征以及分类进行简要的阐述,此部分就浅谈通感与比喻、比拟、移就等辞格的区分。

1.通感与移就的区别

描写的事物属于某种感官所感知时,运用通感变成其他感官所感知的具体形象,这样,可以增加语言的表达效果。有时,描写的事物不属于某种感官所感知的,也有用移就使之成为某一感官所感知的。

例11: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这句话的“悲凉”是内心感受的通感,同时又是将修饰颜色的“浓黑”移用来修饰内心感受的“悲凉”的移就,这便是通感与移就的结合。所以通感和移就从语言形成上来看,有些相同之处,但它们有着内在的区别。第一,由一种感官知的事物移到另一感官所感知的事物是通感。由一种不能用感官感知的抽象的事物移到某种感官能感觉到的是移就。第二,通感被描写的对象往往是具体名词,移就被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抽象名词。

例12:于是,琤琤流水声又渗着我们充满青春的金色笑声。(台湾作家雪韵《荷花 荷花》)

例13:春天,我们播种—— 责任田播下金色的希望,机床旁播下了银色的希望,体育馆播下鲜红的追求,…… (劼子《午夜的思索》)

例12描写的对象“笑声”是具体名词,受“金色”修饰,由听觉感觉到的移到视觉感觉到的,是通感。例13“希望”、“追求”是抽象名词,受“金色”、“银色”、“鲜红”等具体名词修饰,是移就。

2.通感与比喻的区别

通感与比喻的相似之处是:两者都涉及到两项事物,通感是将一种感觉写作另一种感觉,比喻是将一种事物来比另一种事物;有些通感使用“像”、“好像”、“似乎”等词,而明喻也常使用它们做喻词。再加上二者兼用的情况较多,有时它们就不容易区分清楚。

二者的区别在于:通感必须是两种不同感觉的转换;比喻是两个具体相似点的事物做比,不要求两种感觉进行转换。有的句子从一个角度看是两种感觉的转换,从另一角度看又是打比方,那么这个句子是通感、比喻兼用。有的句子虽然用“像”“好像”等词,但是找不出相比的事物,则这个句子只是用了通感,没用比喻。例如,前例3中作者看到花朵迎风摇曳的样子,联想到“大地回春的钟声”,视觉的美感与听觉的美感交触在一起,是用了通感辞格,虽然句中有常做喻词的“像”,但它在本句中不是喻词,而是一个副词。如果把“听到了大地回春的钟声”当作喻体,那么本体是什么呢?在句中找不到,不符合比喻的特点。就是说,“就像听到了大地回春的钟声似的”只是通感的用法,没用比喻。

判断一个比喻句是否兼有通感,就看本体和喻体是否同一感觉范围的事物,如果是属于一种感觉范围的事物,就基本上可以断定没用通感辞格(如前所述,同一感觉范围内的通感现象极少见到),只有本体和喻体是属于不同感觉范围的事物,才有可能兼用了通感辞格。

3.通感与比拟的区别

通感与比拟有相似之处,都是词语的移用,即把适用于这一对象的词语移用到哪一对象,但是二者的移用对象不同。通感强调两种不同感官上的感觉的挪移,把适用于某一种感觉的词语移用到另一感觉;比拟是把适用于这一事物的词语移用到另一事物,而不管这两种事物是否属于不同的感觉范围。

通感与比拟在语言结构形式上也不同。比拟的结构形式是有规律的,其拟词都起陈述作用,在句中主要做谓语,典型形式是适用于甲事物的动词、形容词或谓词性短语直接移用于乙事物。而通感没有固定的结构形式,表示通感的词语可以起到陈述作用,也可以作修饰语。

例14:顿时,一种清新而健全,充满了阳光音响深深地笼罩了他。(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充满了阳光”本是视觉形象,用来形容表听觉的音响,是通感用法,比拟的拟词是不允许作修饰语的。通感是叙事状物时感受角度发生转换的描述方法,只要内容方面具备了这个特点,句中什么样的结构形式都可包容通感手法,所以通感经常借助比喻、比拟、移就、夸张、拈连等辞格,在语言形式上和这些辞格交融在一起,其结构形式就比较缺乏独立性。换言之,比拟主要是一种使词语使用生动的方法,注重语言形式的体现,并有比较统一的结构形式;通感主要是更换感受角度的方法,注重内容方面的体现,结构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还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有些句子是通感与比拟兼用。

例15:红杏技头春意闹。

“红杏枝头”的“春”是视觉所感受到的,“闹”是听觉感受,写春意“闹”是将视觉转为听觉,用了通感;从另一角度看,把“春”当作有声的东西来写,是以物拟物,用了比拟,所以是通感与比拟兼用。

参考文献

1 骆小所.现代修辞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8:150

2 黄涛.通感的界定与辩异[J].求是学刊,1994(5):78~83

3 岳东生.漫谈通感[J].修辞学习,1994(5)

4 钱钟书.七辍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第5篇

请看下列句子:

(1)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2)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4)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争上进的精神。

例(1)中毛泽东同志运用了暗喻这一形式,说明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这里用大家熟悉的“万里长征”和“第一步”来作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民主革命胜利后的路更长。抽象的道理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说明,读者一目了然。例(3)是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都出现的例子。“月光”月光“是本体,”“流水”是喻体,连接本体和喻体的“如”是比喻词。中的“海燕”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它是通过海燕这一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例(4)中是直接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可见,比喻和象征是不同的。它们表现在:

一、两者的本质要求不同:象征的象征体与本体之间要求“神似”,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则要求“形似”

二、两者介绍的对象不同:象征是以物示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出,而让读者去理解。比喻是以物比物,比喻的对象一般是让人看的见、听得见或摸得着的一种具体事物、具体人。

三、两者的格式不同: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借喻除外)一般有比喻词。如用“像”、“似的”、“是”、“仿佛”等连接。而象征中连接象征体和本体的,通常是句子和段落。它主要是连接用复句或几段话的文字来点明象征意义的。

比喻和通感的区别 第6篇

比喻就是打比方,它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喻想要说的某一件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它的表现形式是“本体+喻词+喻体”。暗喻和借喻不过是这一形式的变格使用。比喻重在“喻”,即通过喻体来表现本体,在形式上必然要涉及甲乙两种事物。所谓“相似点”也只能是甲乙两种事物的共同特征。如“无边的草原是这样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一句,“海洋”所以能表现“草原”,是因为它具有“一望无际”和“平展”这一特点,而这一特点必须是“草原”也具备的。再如“半空中挂着一条两尺来宽的白带子,随风飘动”一句,“白带子”之所以能表现“瀑布”,是因为他具有“白”而“宽”的特点,而这一特点也必须是“瀑布”所具有的。

通感又叫移觉或联觉,它是将一种感官感觉的事物通过另一感官表达出来的辞格。它只有本体而没有喻体和相似点。其表现形式为“本体:甲感觉→乙感觉”。如“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本体是“草坂”,它不可能具有“幽情”的特征。但“绿茸茸的草坂”不仅仅是“幽情”,二者给人的感觉很强烈,一经沟通,“充满幽情的乐曲”悦耳动听之声,使“绿茸茸”的感觉也触手可及。又如“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一句,本体“热带的天气”不可能具有“响”的特征,但“热带的天气”不仅“亮”而且“响”,温度觉与听觉一经沟通,其“毒”倍增,“叫人害怕”。

以上可以看出,比喻和通感各有不同的特点。比喻的基本点是“相似性”,通感的基本点是“相通性”。比喻离不开本体、喻体和相似点,三者是统一的,而通感却不具备这些特点。

在通常的情况下,比喻和通感常综合运用,阅读时要加以区别。如“回顾只是茫茫的一片,那样的平坦,连一个„坎儿井‟也找不到,那样的纯然一色,就使偶尔有些驼马的枯骨,它那微弱的白光,也早融入了那周围的苍茫,又是那样得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作烘烘的火响”,这一句中“热空气在作烘烘的火响”是哦比喻和通感的综合运用。作为比喻,他的本体是“热空气”,喻体是“火”,相似点是“热”。但同时,“热空气”还在“响”,这就是运用了通感,它把人的听觉、温度觉调动起来,全句给人以动的感觉。又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也是比喻和通感的综合运用。作为比喻,它的本体是“清香”,喻体为“歌声”,相似点是“渺茫”、“时断时续”。但同时,这一句用本是嗅觉形象的“缕缕清香”用听觉形象“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表现出来,又属于通感。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区别。

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第7篇

一、比喻

(一)概念:比喻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的修辞手法。比喻就是常说的“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事物间是以乙喻甲,重在“喻”,甲乙是一主一从的关系。

(二)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三)条件: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如同”等连接,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又叫隐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等于、变成、化为”等连接,有时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曹植)。

二、比拟

(一)概念:比拟是把物拟作人(拟人)或把人拟作物(拟物),把甲事物摹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二)种类:

1、拟人。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把物拟作人的修辞手法。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三、区别

(一)从结构上区别

从语法角度看,可用抓主干、理枝叶的办法,从句式结构来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拟人不能出现“像”字,例如: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

杨柳风即春风,例①②两句的本体都是“春风”。但①句的喻体“母亲的手”在句中出现了,全句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像”构成,是比喻句;而②句的拟体“人”却没有在句中出现,全句只由本体和描写拟体的词语“温柔地抚摸着你”构成,是拟人句。

也就是说,比喻重点在“喻”,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喻体在句中一定要出现;拟人是仿照人,由本体和描写拟体的词语构成,重点在“拟”,而拟体(人)则在句中不出现。

比喻句,特别是比较复杂的比喻句,只有比喻词,没有其它的动词,陈述主语的动词一般是描写事物的,或者受动者是物。拟人句中,陈述主语的动词一般是描写人物的。当然,并不是外在形式上有“像”“仿佛”等喻词的句子就一定是比喻句。

(二)从内容上区别

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喻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从内容上看,运用比喻,不管是明喻、暗喻还是借喻,喻体必须出现,不能省略。本体不一定出现,如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

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如:

雨扯天扯地下着……地上射起无数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喻体是箭头、瀑布,本体没有出现,分别是雨点和屋檐水。

运用比拟,本体(被比拟的事物)必须出现,拟体(比拟的事或人物)不出现,一出现就成了比喻。比拟只是临时把拟体的某种品格特征赋予本体。如: ①勇敢的海燕。只出现本体“海燕”,拟体(人)没出现。

②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银烛照红妆。这是苏轼《海棠》诗中的名句。这里苏轼把海棠当作一位“红妆”美女了。前一句中本体是“花”,拟体“人”没有出现。如果说“海棠像人一样睡去”那就是比喻了。

(三)从性质来区别

1、比喻与比拟客观基础不同。

比喻构成的客观基础是相似性,比拟构成的客观基础是仿照性。“拟”就是仿照的意思。比拟不要求两者有相似性。如“勇敢的海燕”是把“海燕”当成具有人物的勇敢行为来写的,因而是拟人。“海燕像勇士”是说海燕在不怕危险、有胆量这一点上与勇士是相似的,因而是比喻。

2、比喻与比拟侧重点不同。

比喻是以乙喻甲,重在“喻”,甲乙一主一从。如“纪念碑像巨人”就是以“巨人”喻纪念碑。比拟是以乙当甲,重在“拟”,甲乙彼此交融,浑然一体。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是把油蛉和蟋蟀比拟为人。

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感知事物。比拟即摹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谓、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 “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的、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

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

四、修辞的作用

1、比喻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比喻的作用有:

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④化冗长为简洁。

2、比拟写喜爱之物,可以把物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写憎恨之物,可以把物写得丑态毕露。比拟的作用有:

色彩鲜明;②

描绘形象;③ 表意丰富;④ 充满情味。在古诗中,把物人格化,还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

如刘颁的诗《新晴》中“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闲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巧用比拟形象鲜明 第8篇

外婆家的“兰兰”

陝西省澄城县寺前嫩芽作文研究中心五年级 贾思琪

外婆家养着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名叫“兰兰”。它全身雪白的毛,一根杂毛也没有,眼睛红红的,像两颗红宝石,小巧的鼻子,三瓣儿的嘴。它前腿短,后腿长,走路总是一蹦一跳的,看起来很有趣。

“兰兰”胆小。一次,我去给它喂萝卜。它正吃得津津有味,忽然传来“砰”的一声响,吓得“兰兰”一下子蹦到我的怀里。

“兰兰”爱玩毛线团。一天中午,外婆让我把那些不用的毛线团扔掉。我把它丢给了“兰兰”。没料到它却在地上把毛线团拨来拨去,玩个没完没了,活像一个贪玩的“小淘气”。

“兰兰”喜欢抱熟人的腿。有一次,表妹小雨来到外婆家。我正在跟“兰兰”玩毛线团。“兰兰”看见了小雨,便蹦跳着过去,抱住她的腿,吓得小雨尖声怪叫起来。我笑着走过去,抱走“兰兰”,对小雨说:“她是喜欢你才抱你的腿。”

外婆家的“兰兰”太可爱了!

名医诊疗

诊断:

习作以简洁的语言,介绍了外婆家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兰兰”。习作开篇简洁生动地介袑了“兰兰”的外形特点,在读者眼前呈现出“兰兰”可爱的形象。结尾总结全文,抒发了对“兰兰”的喜爱之情。美中不足的是习作的中间部分缺少对“兰兰”具体生动的描写,因而对它的生活习性表现得不够充分,使它的形象不够鲜明。

药方:

建议习作中间部分运用比拟手法,通过联想和想象,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来对“兰兰”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充分表现它胆小、爱玩毛线团、喜欢抱熟人腿的生活习性,将“兰兰”可爱的形象鲜明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康复出院

外婆家的“兰兰”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嫩芽作文研究中心五年级 贾思琪

外婆家养着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名叫“兰兰”。它全身雪白的毛,一根杂毛也没有,眼睛红红的,像两颗红宝石,小巧的鼻子,三瓣儿的嘴。它前腿短,后腿长,走路总是一蹦一跳的,看起来很有趣。

“兰兰”胆小。一次,我去给它喂萝卜。它正吃得津津有味,忽然传来“砰”的一声响,只见“兰兰”像一个弹力十足的皮球,一下子蹦到我的怀里,鼻子急促地呼吸着,眼睛警惕地盯着声音的来源,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好像在说:“什么声音?可吓死我了!”过了好半天,它才显得放松一些,一边用鼻子闻着,一边慢慢从我怀里跳下来。

“兰兰”爱玩毛线团。一天中午,外婆让我把那些不用的毛线团扔掉。我把它丢给了“兰兰”。“兰兰”过去嗅了下毛线团,抬起头看了我一眼,好像在询问:“让我玩‘手球’吗?”它用一只前爪轻轻拨了下毛线团,毛线团在地上滚起来。它跟着毛线团蹦来跳去,不断地用前爪拨毛线团,玩得不亦乐乎,活像一名手球明星在做精彩的特技表演。

“兰兰”喜欢抱熟人的腿。有一次,表妹小雨来到外婆家。我正跟“兰兰”玩毛线团。“兰兰”看见了小雨,便蹦跳着过去,抱住她的腿,歪着脑袋,注视着她,好像在说:“你怎么现在才来,我都快要想死你了!”没料想小雨却被吓得尖声怪叫起来。我笑着走过去,抱走“兰兰”,对小雨说:“她是喜欢你才抱你的腿。”

外婆家的“兰兰”太可爱了!

回访复查

上一篇:自强少年优秀中学生事迹材料下一篇:中国人民银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