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中作文教学的思考

2024-06-05

中学语文中作文教学的思考(精选11篇)

中学语文中作文教学的思考 第1篇

关于中学语文中作文教学的思考

本文针对目前很多中学生陷入写作难的困境,首先分析其出现的原因,接着从调动学生积极性、要理论联系实际、有新意、写作困难四方面提出解决措施.旨在让作文教学在轻松中收获成果.

作 者:温玉峰  作者单位:山西省沁源县职业中学,山西沁源,046500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3 关键词:实际   创新   训练  

 

中学语文中作文教学的思考 第2篇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在进入21世纪以后,国家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以及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的教育改革系统工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比如“教学目标”这一老话题在今天又有了许多新的思考和研究之处:有人说新课程提倡开放性教学,不应该有什么具体的目标;有人说课堂教学应该追求教学过程中的及时生成,不应该强调教学目标,而应该提倡非预设性教学;有人把新课程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和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一一对应;还有人认为没有目标的教学杂乱无序,还是过去的“目标教学”最好;也有人觉得,最有效果、最容易把握的还是“一课一得”。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观点使得教师们在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上感到无所适从,这些问题和误区制约、阻碍了课程改革的进行,很值得我们思考和改进。

一、“双基”与“三维目标”的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叶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目前一线老师的困惑是新教材是按照三维目标设计的,一堂语文课怎样进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效整合是

难以把握的。一是因为在教学中受教学内容的约束,有时教学目标偏重于知识教学,有时教学实践中强调过程与方法,有时教学侧重于情态度与价值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面对不同的教材有时难以取舍。二是一些老教师由于长期的教学模式和固有的观念,在教学中仍然以“双基”为主,侧重于知识与能力的传授,过程与方法是走过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标签。另外一些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在新课改的教学中接受新理念快,在教学中强调课堂气氛,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但又忽视了“双基”的落实,课堂的形式多样化了,但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上却忽视了。三是新教材编写者一味强调“习得”过程,在教材编写时淡化了具体的“双基”知识内容,结果是一线语文教学实践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喜好去处理“双基”知识,使语文教学的无边界泛化,教学过程的空泛化、形式化、一些语文课看似热热闹闹,却无多少实际效果,甚至异化成了科学课、政治课。一些语文课在字词上转来转去,亲近语言的同时却忽视了其他教学内容的落实,离真正品出味来还存在较大差距。不由让人生发疑惑:语文课程究竟姓什么?

其实,能力是内化了的知识的综合体现,素质是活化了的知识的积淀和升华。新课程的本义是改变不合适宜的知识教学或一味只知教知识不育人的现状,而不是淡化或弱化知识,它追求的是更新、更实、更有用的知识。①

二、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知

识通过教师有意义、有目的的传授,比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它花的时间远远要少的多,尤其是出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生,以他们的知识积淀去从事一切发现式学习是不切合实际的。新课标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针对课堂教学“满堂灌”之风而提倡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地位茫然迷惑无所适从,出现了以下的困惑:一是课堂到底谁是主体。如果完全以教师为主体,当然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如果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符合“自主.合作.探究”,但是又变成放羊式教学难以掌控。二是是否每一堂课都要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去操作,结果会怎样?因为有的课,学生没有能力去自主合作探究,必须要老师的指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如果是一些浅层次简单的问题,没有思维的多元化与发散性,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与精力去为了形式而形式,这样是劳而无功的。

三、文本观与课程资源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雷雨,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宝库,都是活的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今天,我们提倡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就是新课改理念的变化。但在实际操作中一是为了体现新的课程资源观,结果文本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冲击和冷落,教师忽

视或轻视对文本的解读,过多的迁移补充课外知识,偏离文本。二是强调学生的个性解读,忽视对文本的基本尊重,以“创新”为名,出现了种种游离于文本的众多说法,偏离了课改的精神。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从文本观到课程资源观的进化,是新课标在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两个价值取向上的飞跃,它打破了学科本位的界限,避免“教死书,教书死”的弊端,强调语文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相联系,但前提必须是以语文文本为根本,以其它课程资源为辅的观念。

四、继承与创新

在语文新课改的继承与创新的认识上,存在以下观点:一是认为中国几千年的语文教学,没有这个新观念,那个新方法,不同样涌现了屈原、李白、杜甫等大文豪,寻找借口拒绝新课标的学习和实践。二是部分语文老师认为,只要高考不改革,什么改革都是空话,唯高考是尊,消极对付新课改的学习和实践。三是一些思想比较激进的年青教师,认为新课改就是除旧布新,学习理论不能领会实质,教学追求形式上翻新。这些都不是新课改的精神。马克思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是从个性中概括出来的。新课改、新理念、新方法等,继承和借鉴是他们的共性,而创新是他们的个性,他们统一于辩证的过程中。但是“继承和借鉴绝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绝不能替代的。”②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就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考虑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的实际,按照教学规律来

选择和制定最好的教学方案,从而进行有效地教学。因此,坚持课程改革思想不动摇的坚定性,深刻认识课程改革战略意义的重要性,正确估量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的艰巨性是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应该确立的正确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研究出现的新问题,寻找教学实践的规律性,不断地积累语文新课改的实践经验,丰富、发展和完善语文新课改的科学理论,从而推动新世纪的语文课程改革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推动我国的语文教学的改革不断地向前发展。

注释:

【1】黄建国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几点“冷”思考 [j].课程.教材.教法.2005,(10):13

中学语文中作文教学的思考 第3篇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阅读能力是其他语文能力的基础。阅读能力不强,其他语文能力就很难形成。我们大部分的经验来自间接经验,阅读可以提供给我们很多精神营养。好书是能滋养心灵一生的东西,只是在我们这个时代,能称得上好书、流传多年依然对人有益的书籍太少了。课外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学生应“多读书、读好书”。几乎每位学生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这些令他们崇拜、学习和模仿的楷模相当一部分是学生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所认识的。

阅读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文基本能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长期以来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关于阅读能力的考查越发受到重视。在各类考试中,阅读所占的分数比例呈上升趋势,阅读试题的题型逐渐变得灵活多样,阅读内容的深度亦有所加大。所以,作为一线语文老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辅导,让学生们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以期语文成绩得以迅速提高。

二、启发式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这一过程的关键就是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会学生自主启发思维。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权威。一言堂的说教包揽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的主导地位被过分夸大。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书本与学生之间的传声筒,教师为了教而教。忽视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提倡教师作为合作者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探究过程,能够帮助、启发学生,让学生学会阅读、乐于阅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要着眼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更要着眼于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以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地进行学习教师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重在启发和诱导学生。起到引路指向的作用。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分析的基本方法。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提高学习技能.还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和谐、主动发展。

三、培养学生多元化阅读的能力

学生阅读文章和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从事阅读教学的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认真分析阅读过程,遵循与阅读教学有关的阅读教学原则,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教学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要真正使学生成为阅读者。首先应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策略帮助、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而不是替代他们去阅读需要学生掌握的阅读技能是略读略读指通过选择性阅读捕捉文章的主旨和篇幅结构。舍去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略去信息量少的句段,对文章有概括性了解,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具体讲可实施以下步骤:1.关注标题。学生可以从标题中获得到更多的信息。2.阅读文章的第一二段和最后一段。第一二段作者很可能提出所要谈论或研究的事物和问题,并对问题和事物作简介和概述阅读最后一段的目的是通常作者会在最后一段总结自己的观点和态度。3.阅读每一段的开头一句话。作者往往在开头的每一句话对所写的这段话进行小结,而这些内容又是对作者观点的支持。4.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略读是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文章的大意,而并不是一开始就要求他们阅读文章的每个细节内容。这样,学生便会了解文章的主旨。

四、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优化课堂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因此,教学中应该以读为本,以学生自学为主。在课堂安排上尽量增加学生个体活动的时间,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各种读书的机会,如:自由读、分组读、讨论等。二要严格控制教师讲解时间,提倡“10+35”的课堂模式(45分钟的课中10分钟属于教师,35分钟属于学生),做到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训练为主线,力求少讲精练,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使每个学生“站出来”“说开来”,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五、全面提高学生阅读素养

对中学语文教学中诵读教学的思考 第4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诵读教学

一、加强中学语文诵读教学的意义

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同时使用眼、耳、口、脑等器官,多感官参与有助于学生理解并内化语文知识。

1.诵读能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在诵读中亲自感知文本,直接受到文本思想感情的熏陶,并进而在脑海中形成文本的结构和脉络。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学生在诵读中顺着作者一开始提出的悬念“最不能忘记”的背影读下去,寻找父亲的背影之所以“最不能忘记”的理由,后面的段落先是描述了作者家境的惨淡,突出父亲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之下仍然深爱儿子,接着通过父亲和脚夫讨价还价、买橘子等细节描写使父亲的形象更立体。通过诵读,学生能深切体会儿子的思想波动,加强文本认知。

2.诵读能帮助学生准确捕捉细节

以上文列举的《背影》一文为例,如果不经过诵读,学生无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上的微妙变化,无法理解作者一再突出父亲的背影的用意。并不是说没有诵读就不能完成文本解读,但诵读中体现出的诵读者声调的抑扬顿挫十分有助于语文教师检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再如古文《核舟记》,雕刻在小小桃核上的人物及物件栩栩如生,作者对桃核的描写笔力深厚,充满趣味性与精确性,虽然是古文,但学生反复诵读,必然朗朗上口,加深对桃核上的人物及物件的印象。

3.诵读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生在朗读中能发挥想象力,在文本的字里行间体会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坚持诵读能使学生增加语言文字的积累,提升语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情感上的积极体验。初中语文教材的许多篇章都能体现这一功能,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充满柔情与诗意;林嗣环的《口技》,充满新奇与乐趣;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充满静谧与哲理。学生如果能对这些文章熟读成诵,将能在熟悉古文与现代文之间表达差异的同时体会诗词之美,使情感得到熏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二、当前中学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科学合理的诵读指导

训练学生的诵读能力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要遵循“读准 ——读通——读顺畅——读出情感”的训练顺序。学生是无法知道这个规律的,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纠正,然而许多教师没有掌握指导学生诵读的技能,对训练诵读的顺序没有清晰的认知,在开始诵读前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读了两遍到三遍后仍然要求学生“读出感情”,完全没有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实,文本中隐藏的感情岂是能够“读”出来的,如果不逐步经历读准、读通顺、读流利的过程,学生是无法挖掘文本的价值,体会文本中的思想感情的。

2.缺乏明确的诵读目标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常见的一个现象是:全班齐读之后,挑选一到两个学生单独诵读,然后再进行全班齐读。这种方式看起来既同时训练了全体同学的诵读,又以个别同学的诵读作为示范,面面俱到。但事实上,这样的诵读并不能在学生心中留下印象,因为学生缺乏明确的目标意识,诵读目的不明确,无法获得较好的诵读效果。许多语文教师在对诵读作出要求时,只是浅显简单地表示“读出感情来”、“读整齐了”。由教师开始就缺乏明确的目标,学生的诵读难免漫无目的。

3.缺乏及时到位的读后评价

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不仅因为教学评价能让学习者及时更正错误,重新确定新的学习方法和方向,更因为教学评价能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平衡,找到促进教与学的最适宜方式。教学评价应当是及时的,能够恰如其分地评估学习者的表现的。然而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并未对诵读后的评价给予充分的重视。

三、对诵读教学的反思及建议

1.在诵读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一再强调,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一要求及理念体现在诵读教学中,就是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大量诵读的机会。学生们都希望自己的价值和表现得到大家的认可,尤其是在教师范读的带领下,大多数学生都跃跃欲试,此时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热情,及时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以及指出应当注意避免的问题。

首先要引导学生疏通语言文字,把诵读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比如生字词的读音,断句等事先疏通一下,接着帮助学生把文本中的文字转化为脑海中的画面,最后在画面中生发情感体验。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旁轻声点拨语速、语调、语气等,协助学生走入文本,进入诵读状态。再精深的诵读技巧指导也比不上学生的亲身历练,这不仅是诵读训练的规律,更是新课改的精神。

2.呈现诵读范例,重视示范的作用

学生在聆听范读的过程中能获得对文本的最初也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从而焕发出自己亲自试读的激情。范读能引发学生跟读,激发学生练读,逐步感知和体会文本字里行间的意蕴。范读对学生产生的作用既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显而易见的。潜移默化在于学生会不自觉地模仿范读的神韵,使别人的诵读技巧转化为自己的,显而易见在于学生直接通过范读知道怎么读才是优美的和恰当的。

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读,对文本有了整体感知之后播放范读录音,使学生对比范读的和自己读的,反思问题并重新诵读。学生反复诵读的过程可以用录音机记录下来,让学生自己揣摩并总结经验教训。除了为学生呈现优秀的范读材料,教师应当把加强自己的诵读水平放在第一位,可以试想,如果语文教师读出来的文章都索然无味,何以让学生对诵读一事充满信心?教师的亲自诵读更有示范性和说服力,学生在自己熟知的语文教师的范读带领下能更有兴趣练习诵读。

3.加强诵读后的评价

诵读后的评价应当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点评一定要有,也一定要有价值,有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诵读,思索学生诵读中的优缺点,甚至可以用笔记本记录下来,并纵向对比同一个学生在诵读训练中的变化。诸如“很好”,“有进步”之类模糊性的评价应当竭力避免,因为它们不仅不具有针对性,而且显得教师缺乏诚意。如果教师取而代之以“很好,因为你这次注意断句了,并且没有读错字音”或“进步很大,大家都听出并且感受到了你诵读中的感情”!这样的点评就受用许多。即教师点评要具体化,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哪里读得好,为什么好,或是哪里读得有问题,有什么问题,下次诵读怎样避免这个问题等。

4.明确诵读目的,树立诵读目标

正如上文提到的,诵读应当遵循“读准——读通——读顺畅——读出情感”的训练顺序。语文教师不可急于求成,而要帮助学生把诵读任务分解为难度逐步递进的若干个小任务,并为每一个小任务设定目标,即每一阶段的诵读的要求。

总之,古已有之的诵读教学在今天应当得到语文教师的充分尊重和利用,以多读、熟读为诵读教学的总纲领,把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获得情感体验以及提升语感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唯有重新认识诵读的重要性,并将认识投射到行动中,才能切实提高诵读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充满自己独特情感体验的诵读中爱学语文,学好语文。

【参考文献】

[1] 张焕荣. 诵读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11.

[2] 金凌. 诵读——语文教学的基本点[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6.03.

中学语文中作文教学的思考 第5篇

宁夏吴忠市郭家桥中心学校 王 霞

内容摘要:遵循写作规律,改变传统写作教学现状,让教学从立足文本到立足生活,让生活引领课堂教学。从关注共性到关注个性,使生活贴近学生。从强化文体教学到强化心理感知,真正体验有情的生活。从走进现实更走向真实,追求理想的生活。使作文教学更有效。

[正文]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句话指出了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要作用,也符合写作的规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作来自生活 是毋庸置疑的。可传统的作文教学恰恰忽视了这一点。脱离生活从文本到文本,由模仿开始到模仿结束。造成了千人一面的现状。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以人为本,使写作更自然,更科学,是摆在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在新课程背景下使作文课堂生活化,未尝不是一种选择。课堂生活化,将生活引入课堂,让课堂就如生活,以课堂作为生活情景的集散地,提供写作素材,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情趣,从而激活写作教学的一种课堂模式。

一、立足文本到立足生活,让生活引领课堂

从立足文本形式,脱离学生实际的范文模写,到以人为本,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内容上入手,给学生一定创作空间。古人学文,先养气,苏辙云:文不可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如果养成了浩然之气,则“文不难而自至”了。养气就是生活实践。课堂尽可能给学生生活的多种形式,让生活引领课堂,不无裨益。

1、关注生活有助于创作开展

生活是丰富无比的宝藏,其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材料。但生活也是松散无章的。课堂关注的是生活中的焦点。关注学生切近的生活。让学生学会观察。屠格涅夫说道:“注意观察周围的一切,不仅要努力从生活的一切现象里抓住生活,而且要努力去了解它,----不管怎样,要完全忠实于真实性,不要满足于表面的研究,避免一切印象与虚伪。”可以设置一个敏感的话题,如理解。结合口语交际的形式,在活跃的气氛中丰富了表达能力也使写作有了着眼点。而创作由此生发开来,写出学生对于生活中人际交往的感悟。而对于文体的学习可 以由评改课中适当侧重来完成。淡化文体教学也符合大纲的要求,同时符合学生感性认知较灵敏的特点。

2、模拟生活有助激发灵感

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说:“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可学生确没有发现美的眼睛。可以在写作课堂模拟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给他们直观的震慑。小品,视频或课本剧,以及教师精心设计的意外“戏”。作为写作的元素可以想象会起到怎样的效果。平时温文尔雅的你在作文课上因学生做小动作大发雷霆,该生由顶撞了你出言不逊。学生或忿忿不平,或左右为难时,你抛出作文题目“脾气”。此可谓不愤不启。学生写作自然手到擒来。若说也会产生千篇一律的情况,因为材料是同样的。模拟只作为点燃思维的烛。可让学生适当联想生活中的种种。题材宽了自然文章活了。

3、评判生活有助思维深化

要从生活中有效地汲取活泼泼的写作材料,必须身人生活,心人生活,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感受,使所接触到的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中的人与事入脑入心。评判生活在先,挥毫扬墨在后。让作文课堂成为辩论课。让辩论成为写作的开始。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深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想得通透才写得应手。前人质胜于文,质在文先就是这个原故。

二、关注共性到关注个性,使生活贴近学生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这是德国大文学家歌德的一句名言。作文课堂关注共性并不是真正关注学生。面向个体是选择的方向。作文的独特性是生命。独创性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展现。使生活更贴近学生。从群体中走出,以学生自我为着眼点才是生活化的取向。

1、个体带动群体具有互补性

优秀作文各有各的优势,因材施教,优势互补,是作文之道。评讲作文不能只关注某一个训练文体,对于出格的学生大加责难,或无动于衷是不对的。写记叙文,他却抒情。写议论文又生出记叙。无伤大雅。应看他写出的文章有无可取之处。

2、个体分类指导具有层次性

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生活。同样的经历又有着不同的感受。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作文指导应当从个性特征出发。面对不同学生给出不同写作方案。有人长于抒情,有人长于叙事,有人长于描摹。先扬长避短。使他们写作的特点更突出,更扎实。然后再有十八般兵器样样通的奢求。使写作教学层次分明,又渐趋一致。

3、个性张扬使写作有自主性

苏轼云“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作文之要也”没有兴趣的写作只能是一条死胡同。兴趣在于个体创作热情的有效激发。有了个性在关注就有了个体的自觉。写作的老大难问题得以缓解。学生作文写出自我,教师指导肯定自我。这样自己对于自我的认知,对于自己生活的把握就更确实,更细腻了。作文自然也写得更确实、细腻了。

三、强化文体到强化心理,体验有情的生活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是说写文章要开展想象,想得很远很远,静静地专心思考,就会联想到千年的人与事;容颜隐隐地有所变化时,思路已扩展到万里以外了。想象力是写作的翅膀。而情感是想象的源泉。体验有情的生活,才有真情的文章。

情感使语言更真实,情趣使文体更自如,情操使文章更深刻。作文教学中捕捉学生心理世界的波动,关注学生的内心的微妙变化,以此为契机带动课堂教学。言为心声。心灵的教育是作文教学的根本。

1、让写作课形成心理场

语文教师应当是心理导师。让作文教学打一场心理战。把学生的所有情感调动起来参与到一种场景中,从中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转化。如一位名师给学生心理测试,拿出纸笔,写下至亲至爱的人姓名,逐一划去。每划一个意味着从他的生活中消逝。学生都泣不成声。此时让学生谈感受,去写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不同平日。让写作课形成心理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生活感情悟。使生活中的平常琐事又有了一种新的角度,使生活中的平凡人丰富动人起来,使学生心底的爱潜流呼之欲出,再去作文就有了动人面目和动情语言。

2、让体验深入生活

从生活中来,到写作的课堂。只是被动的感承受。从课堂到生活中实践才是主动的体验。让体验深入生活。使学生真正将心灵放飞,真正将心门打开,融入生活并改变生活,写作就不只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理性的生活了。学生往往 将某种感情挂在嘴上,缺乏真切的体验。未赋新辞强说愁,没有情感的体验何来情感的认知。只能闭门造车了。教师此时,让学生主动深入生活,到生活中去,带着任务去。观山则情满于山,览物则情动于物。写孝心不妨让学生为父母洗脚,或做一顿饭。从中感受父子亲情。从实践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就使生活中的情味自然行之笔端、汨汨而出了。

四、走进现实更走向真实,追求理想的生活

写作活动是一项综合能力的反映,一个学生纵然能有出色的文采,但如果认识水平较差,其文章充其量也只能徒有一个华丽的外壳,缺乏神韵。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认知水平。这当然不是朝夕之功。可学生心中有了理想对于生活的看法就有了主动的思索。用批判的眼光看生活,才能使作文有了意识。而不是简单的翻版。这是写作追求的境界。也是课堂生活化的本质所在。作文课堂不只是在进行写作交流的平台,更是学生情感交流、思想交流的平台。当写作能达到这样的作用时,写作本身就会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用理想审识现实,写作交流把美的生活带入课堂,让学生理性面对现实生活,学会思考,自觉自主地去想、去说、去写。

总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写作的规律。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更是作文课堂教学的规律。长此以往坚持下去,学生一定能写出语句流畅,感情真挚,令人动容的好文章.

浅谈语文作文教学的生活化

作者

王 发平单位

郭 桥 中 学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 第6篇

关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

新疆乌鲁木齐县第一中学 王亚玲

【摘 要】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但阅读教学中常常是老师费尽力气,学生还是不爱学习语文,成绩也得不到提高。我一直在思考这其中的原因。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们应怎样应对?

对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思考 第7篇

一、课文教学“教什么”

这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言的。“教什么”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

在这个问题上,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最突出、最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学内容的空泛化和纯知识化。所谓“空泛化”,就是教师讲授一篇课文,无论是滔滔不绝地“分析”,还是狂轰滥炸地“提问”,教学的着重点都放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什么划分结构、归纳段意、总结中心思想及写作特点等,这些看起来好像很有条理,而实际上没有体现出语文的“特色”来,课上得很空。而这些属于课文内容(即文章“写了什么”)方面的知识,学生只要认真读一两遍课文基本上都能把握。该教的教师不教,学生自己能解决的教师却不厌其烦:教师条分缕析,讲得口干舌燥,做的是无用功,学生呆若听书,恍坠五里烟云,过后只留梗概。一个又一个宝贵的45分钟,就这样白白地耗费掉。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无效劳动就集中体现在这一点上。所谓“纯知识化”,就是教师在讲课文时,眼光聚焦在“这是什么”的层面上,如“这个字”怎样读音,“这个词”怎样解释,“这篇文章”分几段,每段是什么意思,中心思想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等等,内容繁多,面面俱到,一篇课文恨不得放到嘴里先嚼个稀烂,然后再吐出来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把语文课上成“告知”课,学生只须记住就是了。

所以导致上述现象的存在,就是相当数量的教师片面地认为课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记住文中字、词等知识。应该说,这是课文教学的一个任务,但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终极目标。笔者在听课中经常发现很多语文教师在他的教案中,都把“理解课文内容”列为“教学目标”中的一项。而在实际教学中,落得最实的,教师最卖力气解决的也是这一项。我们说,在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写了些什么,这只是课文教学的低层次要求,而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到课文内部,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功能,才是课文教学的高层次要求和根本任务。不然的话,讲了《致橡树》,就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讲了《祝福》,就是为了让学生认清封建礼教的罪恶;讲了《苏州园林》,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格局和特点……这就不叫语文课了,而变成政治课和地理常识课了。我们的语文教师,长期以来一直在教学的园地里为别的学科任劳任怨地、辛勤地耕耘着,而把自己的这块语文“自留地”“责任田”给荒芜了。

那么,课文教学究竟应该教什么呢?一句话:教语言。

课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课文教学的核心。语言知识包括:标点知识、语音知识、文字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逻辑知识和文体知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课文教学中不仅仅要学习、掌握这些“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作者是如何灵活巧妙地运用这些“死”知识来表情达意的。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教育部新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写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合称,构成“语文”的要素就是语言,如果离开了语言,“工具”不能称其为工具,“人文”也就不复存在了。这就再清楚不过地告诉我们,课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

二、课文教学“怎样教”

这是针对教学方法而讲的。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称其为“科学”,我们就要探求其规律。按规律施教,教学就顺畅,效率就高,反之,教学就滞塞,自然就达不到目的`;称其为“艺术”,我们就要讲究方法。教法得当,效率就高,教法不当,效率就低。

当前,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就是教不得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教不到位。如前所述,一些教师在课文教学中只注重字词知识教学和内容理解,而不注重品味语言的运用之妙和表情达意的功能。这一点在毕业年级的课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二是教法僵化。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长期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的固定的教学套路,反映在课文教学上,就是用一种教学模式去应付各种体裁的课文,不能因文定法,教学模式化,课上得很死。三是以讲为主。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主宰地位毫不动摇,以讲为主,全面灌输。特别是在分析课文时,总跳不出“分析”的框架,局限于深入理解这个层面,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总想分析出其微言大义来。仿佛不这样教就显得教学没有深度,不这样教就不算完成教学任务,不这样教就展示不出教师的渊博学识和高深理论来。有时为了追求课堂上的表面活跃,大量的提问充斥课堂,满堂讲、满堂问、串讲串问,把语文课上成问答课。这样的教学,现在还相当普遍。四是题海战术。现在的学生,除了极少的上课时间,大部分时间都被“考试”“训练”给占满了。什么“课课练”“单元练”“月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毕业年级还有不止一次的“模拟考”,等等。学生整日里泡在“题海”中而不能自拔,而考试时最感头疼的还是不会阅读分析。这除了试题本身的因素外,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题海战术的不灵验。

教学方法上存在的这些问题,究其原因,说到底,还是对课文教学的认识上的偏差所致。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师,特别是年轻的语文教师,学历都已达标,他们的工作热情非常高,工作也很努力。他们对自己的教学不满意,知道自己在做费力不讨好的事,他们很着急,都想尽快摆脱这种局面,但又不知如何去改。他们缺的不是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他们缺的是符合规律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而方法的获取和技能的形成,除了实践的积累和刻意的磨炼外,在很大程度上受思想观念的影响和支配。思想观念上的偏差必然导致行为做法上的走样,所以,要解决课文教学“怎样教”的问题,正确认识课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问题上,请看看教育专家是怎样论述的。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须做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要改进教学方法,必须废止现在通行的逐步讲解的方法。这是私塾时代的遗传……这办法的最大毛病在于学生太少运用心力的机会。”

吕叔湘先生说:“如果要追问两者(指讲解和练习)之间的关系,恐怕只能说是讲为练服务,不能说是练为讲服务。”

张志公先生也曾提出:“语言是个工具,掌握工具要靠练,练才能熟,熟能生巧。”

这几位教育大家的说法虽然不同,但其基本点是一致的,那就是,都主张语文教学必须进行语言训练。他们的教育思想完全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性质,是符合实际的,因而是科学的。

谈到课文教学“怎样教”的问题,还必须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即教师的作用和地位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回答。有人说教师应该是“导演”,有人说教师应该是“教练”……其实,教师就应该是“教”师。近些年,有一种怪现象,就是人们都不愿提“教”字,似乎一提“教”,就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合时宜了。我们说,教师就是教“学”之师,古时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必定如此,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这样说。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如果学生天生就会学,又何必用教师来教?如果没有教师有效的教,又哪有学生自主的学?教与学本来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教师就是教“学”之师,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这个道理是再简单不过的了。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用回避“教”了。

那么,应该怎样教呢?这里,不妨借用湖北武汉六中洪镇涛老师的一节课来说明这个问题。

今年二月下旬,在沈阳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上,洪老师应邀前来执教了《天上的街市》一课。这节课集中体现了洪老师的教学风格与特点,准确地回答了课文教学应该“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

在这节课里,洪老师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朗读贯穿教学始终。洪老师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的朗读以及对学生朗读恰当地指导,显示了他深厚的教学功力,给听课教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二是深入课文,强化语言训练。在教第1节诗时,洪老师抓住了“天上的明星现了”中的“现”字,并将其换成“亮”,引导学生辨析、品味,加深了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准确用词的能力;之后,洪老师把这节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串换位置,通过比较、品析,使学生体悟了诗歌行文思路的一致性特点。在讲第3节诗时,洪老师出人意料地抓住了“你看,那浅浅的天河”中的“你看”后面的逗号,通过对逗号去留的比较、品味,使学生对这节诗意有了立体、形象的感受,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准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不仅如此,洪老师还把这节诗逐句进行了改动:“你看,那深深的天河,定然是无限宽广。那河两岸的牛郎织女,只能够隔河相望。”之后,洪老师引导学生用改后的诗同原诗进行比较品读,辨析体会,使学生领悟到诗人所以把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每年只能“七夕相会”改写成每天可以“骑着牛儿来往”的用意,自然而然地把握住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的主题,明确了材料服从主题需要的写作要求。这是一节非常成功而又有特色的语文课,赢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综观这节课,我们看出语文课的课文教学,一要深入课文内部,登堂入室,不能只在庭院徘徊,这是课文教学的正确途径;二要抓住表现力强的语言因素,这是课文教学的核心所在;三要强化语言的训练,通过删减、增补、替换、改动、串动,进行比较、辨析、品味,积累语言材料,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是课文教学最常用的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以上谈了课文教学应该“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二者不是独立地运用,而是统一在一个教学过程中。

中学语文中作文教学的思考 第8篇

一、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引导学生总结阅读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让学生“得法于课内”, 才能“得益于课外”,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引导学生在解答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阅读应分三步走的方法, 以此作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突破口。

(一) 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思想服务的, 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在平时的教学中, 应要求学生要学会为文章标段, 归纳每段意思和中心思想。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的词句和文章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过渡句、抒情议论句, 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二) 认真审题

审题, 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 把握题目要求。这是答题的第一步, 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是文章原话, 一是命题者的限制性语言。设置题干的目的, 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 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 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 锁定答题区间, 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 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 准确抓住关键词句, 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 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准确地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也就准确地掌握了作品的内容。

(三) 筛选组合

答题时, 要依照作者的情感来理解作品, 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并不是直接摘抄, 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有时要求综观全文, 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来作答。学会了筛选组合, 也就学会了巧妙地将他人智慧的结晶融入自己的思想之中。

二、注重明确目标, 规范要求

学生每次阅读都必须进行勾、划、圈、点和写旁批等步骤, 课外阅读也不例外。学生每人备有阅读笔记本, 读书时要作好记录, 教师定时检查。如在晨读课上, 安排落实阶段任务, 先做什么, 再做什么, 最后做什么, 在阅读笔记本上做好记载。如在预习《走进纽约》时, 先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掌握文中生字新词的音、形、义;再让学生在自由朗读过程中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初步了解纽约的风貌;最后同桌一起研讨文章写景的特色和作者的情感, 并在课本上作好相应的标注。在课外阅读中, 要降低难度, 只要能在弄懂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积累一些佳词妙句, 谈一点简单的感受就行了。比如, 在学生阅读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时, 要求学生划出优美的句子, 写好旁批, 并在笔记本上记下该篇文章的大体结构, 对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还要求其谈点关于祥子命运的看法和认识, 在交流发言时, 有同学这样说到:“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里, 光靠个人的奋斗是改变不了命运的, 小人物的反抗也是苍白无力的, 祥子的不幸, 这些都源于那腐朽没落的社会。”孩子的评论虽然不是那么深刻, 但还是能让人从中窥见这部作品的育人作用。又如, 在让学生阅读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时, 要求学生针对作品的写法、主旨、语言等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在检查时发现有学生这样写到:“这是一篇非常怪异的小说, 里边虚构了一个怪异的世界:有怪异的人类, 怪异的感觉———言为心声, 这可能是作者深感现实社会“导异”, 然后把艺术的虚构和现实的讽刺结合起来, 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怪异”的辛辣讽刺吧。”这些话虽然不能够惊动天地, 但却是作品深深地震撼了学生以后, 学生进行深刻思考的产物, 是孩子阅读能力提高的有力佐证。

三、注重因材施教, 逐步提高

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对不同的阅读材料选择不同的侧重点。比如, 在阅读文言短文《记承天寺夜游》时我分别提出要求:A组学生借助工具书, 意译全文, 并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说出感受;能根据作品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 将原文改写成一个小故事。B组学生借助工具书, 意译全文, 结合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简单地说出体会。C组学生借助工具书, 理解原文大意, 在教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理解作者的情感。结果, B、C两组学生不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争着完成其他组的作业, 这样做, 即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注重大胆创新, 利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学生仅从书本中获取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 生活中这种知识的载体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完全可以借助除教材、图书室、阅览室以外的资料, 诸如Internet资料, 电视广播, 报刊杂志及生活中其他形式的文字资料, 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现在, 我校学生每天都要收看新闻联播, 并写下感受。另外, 我校已将Internet网络安装到教室, 许多学生家中也买了电脑, 这大大地方便了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我就利用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时效性和交互性等优势, 引导学生到网上学习, 还让有条件的学生在网上交验电子作业。这样一来, 学生的阅读渠道拓宽了, 阅读兴趣增强了, 阅读能力也就跟着提高了。

中学语文中作文教学的思考 第9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53-01

众所周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新课标是这样来定义阅读的:“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我们不难从中发现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意义,这是一种有效的提升学生素质的方法,也就是从最初的、单纯的附和应试教育提升为对学生的“精炼”。当然,我们现阶段的中学语文教学距离这一目标还有一定距离,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漏洞需要改善。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观察,笔者认为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改进,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老师存在错误的教学方法

现如今,相当一部分中学老师的语文阅读教学还停留在传统教学中,身陷应试教育无法自拔。通常,这些老师只抓课本知识点,将文章分割成几部分,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教学过程是一套传统的教学流程:1、介绍本篇写作背景、作者情感和思想;2、寻找课文结构(总总分、开门见山、首尾照应等)、写作线索;3、文中所用的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反复、排比、对偶等等)、写作技巧(衬托、赋、比、兴、以小见大等等);4、重点词汇、语句分析;5、做题。尤其是资历浅的教师,更是青睐于使用这套流程。我们并不能说这是错误的教学,只是这种“填鸭”教育,看似合理,具有科学性,但是当学生们在此教学模式里摸爬滚打之后,没有自己对文章的思考,束缚了学生们的思维。

2、学生存在错误的学习认识

升学考试,这可能是每年必须经历的一场“战争”,考试分数就是生命,有的人胜利了,有的人“负伤”,有的甚至“阵亡”。阅读就是补充用的“血液”,学生们一进入中学就开始制作“补血药剂”,他们一边读文章一边做习题,力争在三年后的“战场”上做出效果最好的“补血药剂”。学生们在阅读时,无论文章文采好坏、经典与否都盲目的整体看一遍,继而奋力做题。他们忽略了对文章的字、词、句、段的理解、消化,脑海里隐约盘旋着的只是零碎的知识点,不懂得欣赏,不会对文章进行思考。学生们的思路都像克隆出来的,每一管“补血药剂”都造型相仿,功效差距不大。

3、素质教育不被认同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带动全体学生,全面提升学生们的基本素质。素质教育着力开拓学生们的潜力,帮助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满足学生的长远发展,满足社会的长远发展。

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一系列升学考试使素质教育无立足点,无法实施。学生必须用成绩证明自己,教师必须用升学率证实自己的能力。学生们只去欣赏而不去做习题,就无法达到成绩优异;老师只引导学什么进行素质教育,就无法拥有更多的所谓的“尖子生”,也无法检测学生的阅读水平。应试教育独守着它的“宝座”,在几代人的心里刻下深深的印记,素质教育对于中国教育的现状来说也只能是徒有空名,只能是表现于涵养,却无法明显地得到高分。

二、提升学生阅读教学的策略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错,只要有了兴趣,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马斯洛需要理论认为:“学习要有属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它是学习的最初动因,是形成学习动机的基础。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主体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过程,是形成和推动创新行为的内驱力。”当学生有着强烈的阅读动机,便会不由自主的去阅读,进行理解和思考;相反,在阅读动机几乎为零的前提下,学生便会排斥阅读,甚至产生厌恶。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增强学生的阅读动机,快乐阅读,享受阅读的愉悦,主动吸收知识。

2、改变学生阅读态度

学生对阅读提不起兴趣,是老师、家长和学生困扰了很久的问题,主要是由于阅读答题经常会给学生带来挫败感,即使成绩优异的学生,有时也会在阅读中失利,丧失斗志。这时,学生应该改变自身的阅读态度,不要将其完全当作是一种应试阅读,而是认为它也是一种修养,一种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面对阅读,学生应该掌握阅读、答题的技巧,落实训练要点,依靠主管力量进行训练,依据自身素质和能力,自主阅读,安排作业,同学之间产生互动,相互检测、评估。

3、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缺乏必要的阅读知识,必然会延缓阅读能力的形成。适当的掌握阅读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阅读中的障碍,使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阅读中必备的阅读知识、方法、技巧,或利用传授法,或利用发现法,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到实践中去积极运用,慢慢来体会,适时总结,最终提高学生阅读的技巧,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

4、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目前,我们很多老师沉浸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无限深究课文知识点,这种枯燥的学习形式,并没有抓住阅读的真谛。让学生们觉得阅读没有乐趣,而且无法理解文章,独立阅读时抓不到重点,盲目。学生对阅读完全失去了兴趣,看到阅读理解的题目就烦躁、排斥,不喜欢阅读其它书籍。现代教学论认为阅读教学应注重学生参与意识,有效的语文阅读依赖于学生的情感与心智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好自己的指导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意识,使其主动去读、专注去读。许多老师为了避免枯燥,采取了许多手段,告别单一的板书,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把文本的背景利用多媒体形象的展示出来,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又能很好地把握主题。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第10篇

我国语文教学的现状是不尽如人意的,尤其是农村中学,甚至可以说是处于一种贫困状态。这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育工者面前不可回避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如果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话,那么语文教师就是这顶桂冠上的明珠。有人用“顶上碓窝耍狮子DD费力不讨好”这样的歇后语来作形象的概括,由此可见,这颗明珠是多么难作啊。是啊,语文教师为了要上好一堂课,遍查资料,深钻教材,诲人不倦地讲,孜孜以求地改,再加上小练大训,忙得来不亦乐乎,满以为是一份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可谁知换来的却是豆稀草深。社会各界对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颇有微词。造成这样的后果的根源就在于语文教学摆脱不了为应试而采取的短视行为,它把纷繁复杂的丰富厚实的语文世界收缩于《考试说明》之中,排斥了《考试说明》以外的其他内容,学生听、说、读、写的空间大大缩小,纷至沓来的资料,无边无涯的题海,搞的师生苦不堪言,语文课成了十足的应考训练课,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重读写 ,轻听说

《考试说明》即人们通常说的《考纲》,它被师生视为法典,直接指挥着中学语文教学。但当我们通览之后,才发现“听说”的能力在这里被轻描淡写了。而且每年高考的语文试题中又有多少是直接考查“听说”能力的呢?因此,“听说”训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被弱化,也就理所当然了。那么,受到宠爱的“读写”的命运是不是就非常好呢?中学生读不懂现代文,作文不尽人意,这已不是什么新闻了,而是摆在行内外人士面前的一个很严峻而不可否认的事实。每年中、高考语文试题的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学生丢分最多,平心而论老师学生在这方面投入不可谓不多,什么技巧、秘诀、宝典并没有少授少学,却总是显不出奇特的效果;什么日练、周练、月考并没有少考,却总是考不出令人振奋的成绩。这不能不让人深省啊。

叶圣陶先生说:“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听和读是对语言的理解,是接受信息;说和写是对语言的运用,是输出信息。接受和理解的`过程就是人的思维活动过程。因此,语言能力是语文能力的表现形式,思维活动才是它的内在本质。我们作语文教师的就应该引导学生用思维活动把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那种重读写,轻听说,甚至认为“多读多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唯一途径的观点是失之偏颇的,不利于语文能力的整体提高。叶老一直强调:“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他还打了个十分风趣的比方,听,就是用耳朵读;说,就是用嘴巴写;读就是用眼睛听;写,就是用笔头说。如此说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使四种能力不断交叉变换,循环往复,才能促进知识的深化和巩固,促进学生读写、分析、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升华学生的语文素质。

二、 重课内,轻课外

中学生对语文乏味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学中还较突出。在教学中,老师注重课内,轻视课外,总认为课内教学是硬

[1] [2] [3]

中学语文中作文教学的思考 第11篇

走进课改,我也曾惊喜过,因为新课改让我的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也让我的语文教学更精彩。可近几年来,我参加了许多教研活动,听了不少课,也亲身经历了成功或失败的尝试,却发现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还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很多语文教师在课改的浪潮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准语文教学的落脚点何在,关注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却把知识技能目标旁落,本末倒置的结果让人啼笑皆非;还有一些教师刻意追求教学手段的新奇和花样的不断翻新,课上学生热热闹闹,课下却难见实效„„因此我认为要想深入地推进新课改,首先要下功夫进行有效性学习的研究,创设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并使之切实收到成效。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

一、我看有效课堂

什么是有效课堂呢?一方面,教师能够运用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另一方面,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能够领悟﹑掌握老师所讲的内容。最重要的,师生之间还要有一种默契和和谐,使课堂在一种寓教于乐中度过。

二 ﹑如何构建有效课堂

首先,要重视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新课改中,当我们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重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重视(或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时候,要特别重视对文本的深刻解读。

“文本解读,就中学教师而言,主要是指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弄清一篇文章的主旨及支撑这个主旨的语言形式。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沉浸到文本中,透过语言文字读懂作品的内涵,了解作品语言表现形式上的特点,使之语感在潜移默化中变得更为敏锐。同时,也是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吸收一些写作的营养,从而提升学生的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最终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较全面的提高。”----曹刚老师。

湖北江陵县实验中学的陈涛老师说:“语文课堂上如果失去了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没有了对于词语的敲打,便不可能激发出学生最为耀眼的智慧之光。”(《语文教学通讯》,2009.12,P.21)

如《散步》中一个“熬”字,我们感受到“母亲”每况愈下、弱如蛛丝的身体,感受到“儿子”一次次忧心如焚的煎熬、无可奈何的自责、虔诚神圣的祈祷和有惊无险的庆幸。

文言文关键词句的解释、翻译、疏通以及必要的反复斟酌推敲,虽然不是我们文言文教学追求的最终目标,但应该始终是我们文言文教学的重点之一。迷失了这一点,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就会步入误区。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以”解释“以为”也讲得过去啊,为什么解释“因为”更好?这就要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情由,或者把情由跟学生讲清楚。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虚词的解释问题,它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读出诸葛亮的谦逊品格有的老师在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展示新课改风彩,在对文中词句只作蜻蜓点水的讲解或教师问、学生答之后,就急于进入研读讨论、拓展延伸 1

之类的教学环节中了,生怕快下课了,听课老师欣赏不到他(她)的表演了。

多媒体的声频并茂、形象直观等特点在创设教学情境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其效果是传统教学手段很难比拟的。但目前的课件制作技术不可能做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反之,再好的课件也代替不了课堂生成中的动态的情感体验,代替不了师生对文本的生成性的深度解读。

当然,长期扎根在(或者当我们深入到)初中语文教学第一线,面对现实的、复杂的课堂,可能往往困惑多于收获,烦恼大于快乐,这时我们难免急躁、生闷气,甚至很不冷静,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老师也是人,有血有肉的人,也是需要关爱的弱势群体。但我们一定要学会把握度,生气之后千万不能泄气。因为学生泄气,或许就泄掉一个;而我们泄气,可能就泄掉了一个学科,实际上就是泄掉了一个班,这样还谈何实效。

总之,学有所得,是课的质量的生命。无效、低效,就浪费学生的青春,浪费他们的生命。因而,学生学有所得,课堂有效,是教师教课的底线(于漪语)

其次,优化教学过程:摒弃作秀的成分,关注动态的生成,重视学情的分析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守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一位好的教师懂得关注教学的生成性,懂得课堂就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生命体验。听过许多教师的语文课,放眼望去,很多语文教师认为不采用多媒体课件就是保守,观念不先进,于是课前总会不惜一切人力物力挖掘一切课程资源为大家呈现“视觉盛宴”。当时作为初出茅庐,还在实习阶段的我听完他们的课总是兴奋不已,我想语文课原来也可以这样上,因为印象中15年前的语文课堂就只有一本语文书一支粉笔,偶尔遇到写景的文章,老师在黑板上挂上一幅插图也会让小小的我们激动万分。作为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于是模仿成为了新教师的必经之路。

为了更好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后我花了许多时间来研究课件,期待我的课堂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几乎每一堂课我都会采用ppt教学,为了用课件而用课件,许多课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失去了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时间一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许多次质问自己,给学生留下了什么?答案总是否定的,在这些花哨热闹的课堂背后,折射出太多的浮躁与放任,造成了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今我让自己静下心来与文本进行对话,看了许多著名特级教师上课的影像,例如于永正,孙双金,薛法根,窦桂梅等等,他们的课堂充满了生命感和灵动性,简约大方,幽默风趣,总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吸引着你的眼光,让你知道这就是真实的课堂,没有了强塞的观点,强加预设的环节,跳出了预设的“圈”,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生活经历里走出来,不断优化和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享受最真实课堂带给它们的无穷乐趣。

摒弃课堂中花哨作秀的成分,还原最纯真的课堂,真真实实学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踏踏实实学做人,让课堂从“强加预设”转型为“关注生成”的课堂模式,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教学有效性的成功保证。

了解全体学生的认知——寻求学生“语文技能发展的共生点”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奥苏泊尔也曾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然后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有效的教学要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 “生长”新知识。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强调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应该说,语文是学校各学科

2中学生兴趣最浓厚的,但由于我们的语文教学还在围绕着考试指挥棒转,这样的语文教学往往是学生感兴趣的不教,学生不愿学的必须教、必须学,原因只有一个:那是要考试的内容!学生不应成为考试的机器。尽管他们年龄还小,但他们首先是人!人的生命是智慧、力量和一切美好的情感的唯一载体,尊重人、尊重生命应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最高要务!我们不应该坚持教材要学生学习些什么,也不要想当然地替学生作决定该学些什么,更不要说因为要考,你就得好好学习这些。倾听一下学生自己的心声,让他们来决定该学些什么和该怎样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的教学一定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提高语文学习兴趣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我们的现实的课堂中,许多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致力于创设各种生活情境以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却没有意识到课堂教学本身就是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在这个生态环境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最能体现出来的。也只有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上,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长盛不衰。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真正的主人。

我们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并不排斥教师的主体性,因为课堂教学同样也是教师的生活。因此,将课堂视为师生的生活非常必要。教师要热爱自己的生活——发自内心地热爱语文、热爱语文教学,才会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充满智慧、激情和创造力的。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如何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条件上,体现在和学生的教学交往中怎样发挥引导作用,更体现在对语文教学的职业认同和愉悦。只有对语文有兴趣的教师才能创造出有趣味的课堂、培养出对语文有兴趣的学生,也才能使语文课堂高效、充满生机和活力。

总之,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他体现了以人为本,更明确的说是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能够心甘情愿的学习,能够带着兴趣去学习。在欢乐和谐中提高效率。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最后,优化教学反思:梳理教学过程的得失,留下思考的痕迹

教学反思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个人成长的生长点。当我们完成某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时,总会有一些可取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就需要不断地反思。教师需要将教学反思作为一种自觉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果越来越有效。在上习作课时,我总是怕学生领悟不到习作的中心思想,于是在学生练习打草稿之前,我总是习惯读上一俩篇习作范文,供学生参考,但几次下来我发现许多学生的文章千篇一律,大部分学生喜欢模仿范文的框架,甚至是范文的内容。原来是一番好意的我没有想到在无形中给学生画了一个圈,由于思维定势,很少有学生能跳出这个圈,在我朗读范文的过程中他们的脑海里也已经呈现了本次习作的一个大体框架,要么无病呻吟,要么空洞琐碎,没有了思考,没有了创意,只是一味的模仿,这样的文章很难打动人心,当然也就无所谓是一篇佳作了。

事后我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的总结是这样的:对于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而言,朗读范文或许能给一部分学生带来一点思考,让他们在范文中找到本次习作的感觉,从而为自己的习作带来新的灵感,注入新的活力;但对于我们班而言,基础差,底子薄弱,反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自由发挥。在这之后我将范文的阅读放在最后一个步骤,相对而言效果更好。

作为新上岗的老师,需要不断思考总结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得失,将教学反思放在一个更高的理论实践高度,为有效教学开辟一个更广的空间。对于新教育理想的追梦人,我们需要把追寻“有效课堂”当作永远的方向,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营造一片教育的百草园。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语文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我们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课前要深入研究教材,盘活教学的资源,精心预设,让学习的内容“活”起来;课上要尊重学生,解放学生的身心,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心智之灯“亮”起来,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构建一个智慧、灵动的课堂势在必行。

上一篇:力学学院学生会换届通讯稿下一篇:运动员退役后不该由国家供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