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和实施学校美育

2024-05-25

正确认识和实施学校美育(精选8篇)

正确认识和实施学校美育 第1篇

把美育仅仅当作艺术特长或技能技术教育来施行,这是认识上的误区,既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又违背了美育自身的规律和宗旨。下面谈谈笔者的浅见。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美育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的明确了,这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意义重大。为什么美育应该受到如此重视呢?这与美育的根本宗旨有关。美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是要美化人自身,即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因而,美育的根本宗旨是培育学生的人格和心灵。无疑这是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重要方面。近人王国维认为,教育应分心育与体育两大领域,心育应包括智育、德育、美育3个方面。他说: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在我们看来,真善美不仅相互区分,而且还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智育、德育和美育处于对立统一之中。所以,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美育不仅与智育、德育、体育相辅而行,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规律,在整个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认为树人育人的初始和终极,都是美育的用武之地。换言之,美育,包括艺术教育,不但是人格修养的入门途径,而且能使它达到成熟的、高级的境界。孔子对弟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就是在实施美育。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有从培养备真善美之三德的完全之人物的高度来认识美育的根本宗旨,才能充分尊重美育的规律,从而正确地施行学校美育。

但是,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学校只重知识传授,忽视了育人的大目标。美育没有地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美育。因为,美育尤其不能是整齐划

一、呆板凝滞的,尤其不能由教师单向灌输,更不能惟一以考试分数来检验成果。所以,若要实施真正的美育,就必须从应试教育的习惯中脱离出来,坚决地向素质教育转变。目前,之所以有的学校把美育搞成了特长教育、技术教育,其原因是:首先,观念上还没有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以至把美育变成了只针对少数学生的天才教育,或者仅仅停留于知识技能的传授上。其次,是对美育的宗旨缺乏认识,不够自觉。诚然,进行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但是,仅仅停留于技能的传授和特长的培养上,忘记了美育的宗旨,就达不到美育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格培育和心灵建设的目的。再次,对美育的特点、规律和功能缺乏正确的了解,因而在实践中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地实施美育。

<<<1234&&&美育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它的情感教育的作用与功能。蔡元培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王国维也认为,美育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美育即情育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呢?

美育的过程,一方面是教育者用美的对象来教育人,另一方面是受教育者对美的感知或感动的过程。也就是说,在美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处于美感的激情状态。这与其他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智育的任务,是传授知识,让学生了解客观世界及各种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智育的过程,多诉诸理智的思考,教学双方都较为清醒,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强烈的感情活动。例如,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微积分、原子结构、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过程中,都必须进行抽象的理论思维,却并不一定伴随强烈的喜怒哀乐等感情活动。但是,美育则不然。如,歌曲《黄河大合唱》表现了滚滚黄河雷霆万钧、一泻千里的雄伟气势,以及它所孕育的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伟大性格。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都是动情的。因为,歌曲崇尚的美使学生始终处于美感的激情之中,甚至于课后,那澎湃的激发仍要长久地留在同学心中。梁启超也曾说过:人之读一小说也,往往既终卷后数日或数旬不能释然,读《红楼》竟者,必有余恋有余悲,读《水浒》竟者,必有余快有余怒。可见,美育引起强烈的感情活动,使人处于美感的激情之中。正是这一特点,使美育的情感教育作用得以发生。

也许有人问,难道情感还需要教育吗?是的。人的情感对他的社会行为和态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梁启超说: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用理解来引导人,顶多能叫人知道那件事应该做,那件事怎样做法,却是被引导的人到底去做不去做,没有什么关系,有时所知的越发多,所做的倒越发少。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他进一步指出:情感的作用固然是神圣,但它的本质不能说都是善的、美的。它也有很恶的方面,它也有很丑的方面。它是盲目的,到处乱碰乱迸,好起来好得可爱,坏起来也坏得可怕,所以古来大宗教家、大教育家,都最注意情感的陶养。这充分说明了情感需要陶养的道理。

情感的陶养,一方面是要防止卑鄙丑恶的东西腐蚀人们美好的情感,另一方面则要用美的事物对人们进行情感教育。柏拉图就强调过,要防止青年们在丑恶事物的影像中培养起来&&以至日久就不知不觉地把四周许多坏影响都铭刻到心灵的深处。达·芬奇也警告说:如果所爱好的对象是卑鄙的,它的爱好者也就变成卑鄙的&&现在有些低劣、卑俗甚或色情的文艺作品,给人以丑恶低级的感官刺激或颓废变态的迷乱情感,这对青少年的心灵具有很坏的腐蚀作用。对于这种情感腐蚀,我们要坚决加以抵制。同时,我们更要用美的事物去浸润青少年的心灵,使他们不断地、长久地被美的情感所陶醉、所滋养,从而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以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

<<<1234&&&美育的规律,基本上就是对美欣赏的规律。它的奥秘即在人们欣赏美时所发生的美感之中。美感并不神秘,从根本上说,产生情感的直接原因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判断与评估。即一事当前,如果它大致符合并能丰富主体已有的认识,能满足主体的需求和渴望,主体就会对它发生肯定的情感;反之,则发生否定的情感。情感还具有强烈的主观体验性。例如,快乐的情感活动,往往是盼望目的达到后继之而来的解除紧张的主观体验。快乐的程度取决于满足愿望的意外程度,且有满意、愉快、欢乐、狂喜之别。因此,虽然情感的源泉是客观现实,但是,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所以,从根本上说,一个人的情感能够反映出他的精神世界和个性特征。这种反映越深刻、越全面,情感也就越高级。例如,因搭上便车而满意,因旧友重逢而欢欣,都是一般的社会情感,而美感的反映性,则相当深刻和全面。因为美的对象都是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它是以丰富生动的具体感性品格而显现着事物的真相、真情和真理的。所以它能唤起主体的认识系统,激活主体的观察力、感悟力和想象力,并能超越个人实际的物质功利欲求,而上升到较高的精神层面。就如蔡元培所说:植物之花,所以成实也,而吾人赏花,决非作果实可食之想。善歌之鸟,恒非食品,灿烂之蛇,多含毒汁。而以审美之观念对之,其价值自若。这时主体由于认识和愿望系统得到满足及发展,便会产生对美的感动,发生愉快感、满意感、赞赏感、幸福感等肯定性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有时非常强烈和突出,以至主体全身心为美感的激情所浸润、所充盈,感到精神健朗、感悟通灵、思想活跃,想象飞驰,好似顷刻间悟到人生真谛,窥见宇宙胜景,获得精神上的极大满足。所以,在当时和事后,主体都会对这种情感格外珍爱,视之为人间乐事,而不断地加以回味和追求。这样的美感激情,会直接冲击和改变主体原有的情感或情感倾向。譬如,一个人原来正因为一点小利与别人口角,但是读到陶铸的《松树的风格》,就会烦恼顿失,心胸开阔,甚至改变今后对于利益的看法和态度。这是偶尔发生的美感作用。如果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范围,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对学生实施美育,并把美育融入整个教育活动之中,使他们不断地得到美感的陶养,那他们就会逐渐形成自觉地认识美、热心地追求美的事物的习惯,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树立起美的理想,养成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

我认为,中小学实施美育必须尊重美育的特点和规律。

<<<1234&&&第一、要在引导学生倾心赏美上下功夫。美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这种自我教育能否发生,是否有效,都取决于学生是否发生情感。美感不能强加于人,却可以引导。引导学生发生美感是学校美育工作的重点。首先,帮助学生感知对象的美。例如,帮助学生欣赏《红楼梦》,就需要介绍有关的社会历史知识和文学艺术知识,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进步的道德观念和历史观念,否则,学生是不可能真正进入《红楼梦》的艺术境界和欣赏心理的。又如,欣赏齐白石的国画,也需要让学生了解齐白石以及他生活的时代。了解国画的有关知识,包括流派和技巧,否则,他们也很难感受到作品的艺术美。其次,培养和发展学生对于美的观察力、感悟力、理解力、理解力和想象力。这里也涉及某些知识的传授。例如,美术中关于色彩的知识,水墨画以墨代色的知识等。但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运用这些知识去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这些能力。正如马克思说的那样: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他来说不是对象。再次,要从多方面帮助学生进入欣赏心理。例如,根据美的对象的特点,创造适当的环境等,就有积极的意义。当学生进入美感心理之后,也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帮助他们深化美感。如,介绍前人的经验,同学之间互相启发等,都是有益的。不过,要充分尊重美感的个性差异性,不要简单地推广美感的样板,更不要搞强加于人或强求一律。对美感教育效果的期望和检验,要长远一些,开放一些,切忌短视、呆板和狭隘。应当相信,只要学生发生了美感,他们倾心赏美,即是在乐心受教。至于受教的程度,只要美育持之以恒,一定会获丰收。

第二,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实施美育。前面说过,美育的对象应当是美的,才可能产生美感。同时,还要注意美的对象情况复杂。例如,《红楼梦》中既有艺术的美,也杂有糟粕。对于这一类美的对象的欣赏,就需要有较高的辨别力和较多的知识了。所以,欣赏《红楼梦》对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学生比较适宜。因此,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出适当的计划。学生的特点,依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在实施过程中,都需要认真研究。

第三,要把美育融入整个教育活动之中,实施多种多样多层次的美育。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音乐、美术课,还可以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余文娱活动。把美育与德育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样是学校美育的重要形式。还应该把美育融入智育和体育之中。虽然美育与智育相互区别,但它们也是相互联系的。美育可以发展人们的观察力、感悟力、理解力,特别是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但是美育的实施,想象力的发挥,都必须凭借一定的知识,而知识的把握与发展,也都需要想象力的帮助。从这里,我们可以找到把美育融入智育的具体途径。至于美育和体育的结合,如健美操、远足郊游等,都是例子。还有,学校的环境、校风建设等,也是实施美育的具体途径。总之,中小学实施美育的天地相当广阔。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会有很多好办法。<<<1234&&&

正确认识和实施学校美育 第2篇

一、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

“教师的工作是富于创造性的,是与培育人的心灵直接相关的工作,是育人的艺术。”(王一川《美学与美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教学任务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学生交流情感的对象,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在教育中,“教师具有明显的典范性和感召力。”在实施审美教育中,教师的审美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优劣。因此,学校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有赖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个体方面的审美素养。提高教师的审美素质,有助于实现学校审美教育目标。

二、注重课程的审美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自然科学知识,而且要向他们讲解产生这些知识的精神因素。”

1、艺术课的审美教学 艺术课主要指音乐、美术课等。“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因此,艺术课本身就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音乐教育,其根本的任务是完成对受教育者的美的心灵的内在建构。”(修海林 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也就是说,作为最能体现美的音乐、美术,它们能以美的感染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对形体、节奏、音色、旋律等的感受和初步的表现技能,从而建立起美的观念。

2、语文课的审美教学

中学的语文课本都是采用的文选式的,而选择的文章多数是具有较多的美的因素的文学作品。在文学作品中,优美的个性语言所体现出的语言美,丰富的人物所体现出的人格美,生动的故事所体现出的曲折美,还有那开阔的画面与情感统一所体现出的意境美。如此等等,这都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从而产生创造美地欲望。

3、其它课程的审美教学

其它课程就是除以上音乐、美术、语文之外的课程。这些课程表现出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表现出丰富多样的美。比如,史地课程中不仅有生动的人物故事、逸闻轶事,而且还有中外地社会风貌、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这些不仅包含着自然之美,而且人文性强,包含丰富的社会之美。数理化等自然科学中也体现出美来。“人们对科学理论的学习和理解,虽然主要的是理智的判断活动,但是同样也渗透着美感因素。”自然界发展的内在规律与科学家揭示这些内在规律所提出的科学理论,形成了一对主客观的审美关系,并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如,科学家为真理而奋斗的故事所表现出的人格美,简洁的公式、定理的简洁美、和谐美,推导过程体现出的节奏、韵律美等等。这些都给人以美的教育。

三、美化学校的育人环境

《教育学》指出:“学校育人环境、校园文化以及各种人际关系都有德育的潜在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暗示、学生的模仿、互相感染、彼此认同等方式传递给学生,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受到教育。” 学校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在实施美育中,把校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和谐统一起来,做到整洁、协调、美观,富有人文气息,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作用。

1、校园自然环境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自然与人水乳交融。整洁的环境有助于提升人的思想、情感。因而,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注重学校自然环境建设,注重校内外的绿化,使校容校貌的整洁、美观,给学生学习一个美好的空间,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到自然之美,从而心情舒畅,精神振作。

2、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是使德智体美相互渗透于一体的重要教育途径。“它具有革命理想的激励作用、道德情操的陶冶作用、求知欲的激发作用、审美教育的深化作用、心理健康的保护作用。”(摘自王铎全主编的《教师之友》文汇出版社)由于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往往来自学生生活,满足学生的精神生活需要,特别“易于感染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因而,不但给人以美的感受,心灵得到净化,而且道德素质得到提高,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三、开展多彩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对学生实施德智体美等教育的广阔天地,它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课外活动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开展多彩的课外活动中,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1、寓美育活动中

课外活动形式是丰富多彩的,诸如各种兴趣小组,各种讲座、文艺演出或欣赏会,参观文化艺术展览等活动。但无论什么活动,都要有一个中心,要体现出教育的作用,蕴含教育的意义。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弥补课堂教学的某些不足。

2、培养学生兴趣

课外活动本身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性格差异和年龄特征的差异,课外活动往往不可能是单一的。因此,学校应根据学校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身应有的条件,发挥学校优势,吸引学生参加,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

3、走进自然社会 自然美是指自然事物的美或自然界的美。自然美的特点首先在于形式胜于内容,即形式美。学生在这多样与无穷的变化的自然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引起对美的追求,不但增长知识,而且有益于身心健康。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美。“人是社会的核心,社会美的核心就是人的美。”社会美必须通过人的理想美(政治思想)、行为美(品格)和创造价值美(事业)来实现。走进社会,让学生感受社会美,从思想受到感染,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

正确认识和实施高校美育 第3篇

我国的普通高校基本是专业教育和科学教育一统天下, 高校美育一般都只注重艺术技能的传授和专业知识的培养, 忽略了美育的宗旨, 对美育的特点、规律和功能也缺乏正确的了解, 所以, 达不到人格培育和心灵建设的目的。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大多是“90后”的一代, 时代的变迁, 审美标准的变异, 使得她们在看问题、做事情上呈现出模式化、程式化的倾向。在大学校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 大学生们热衷与各种类型的考证, 考级, 和社会实践工作, 忽略了自身人文知识的积累;陶醉在追星做“粉丝”的狂热中, 迷恋在流行歌曲的缠绵悱恻中, 对经典的中外名曲却不屑一顾;沉迷在网络视频图像的精彩刺激中, 却对身边的博物馆, 美术摄影展览, 视而不见;本该是朝气蓬勃的年龄, 却没有展示出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在校大学生当中有一部分同学的心理发展水平、意志力、审美境界和对人生的态度与他们现在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不相匹配, 这种能力的失调必将严重束缚和制约着他们今后的发展。这种失衡的状态也反映出目前我国高校在审美教育上的缺失。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而美育则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 审美教育仍是高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我们知道, 审美教育是一种综合性、超越性的教育。美育和其它教育形式相辅相成, 但是却不能被其它教育形式代替的。美育的一个突出特征, 是它的情感教育的功能。情感对个人的社会行为和态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特别是对于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大学生来说, 情感教育尤其重要。梁启超说:“用理解来引导人, 顶多能叫人知道那件事应该做。用情感来激发人, 好像磁力吸铁一样, 有多大分量的磁, 便引多大分量的铁, 丝毫容不得躲闪。”这就告诉我们情感需要陶养的道理。美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陶养人的情感, 从根本上说, 产生情感的直接原因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判断、感受与评价。所以, 大学生的情感状态能够反映出他们当前的精神世界和个人的性格特征。这种反映越深刻, 个人情感的级别也就越高级。凡是美的事物都是以丰富的形态和生动感性的品格来显现事物的真相、真情和真理的。真, 从来都是善紧密联系的, 它可以上升到更高的道德层面。美育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 受教育者处于美感的激情状态中。教学过程中, 师生双方都是动情的, 都会被美的事物所感动, 从而发生愉悦、满意、赞赏、幸福等美好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使学生的全部身心都被美感的激情打动, 从而感到精神健朗、感悟通灵, 好似“润物无声”的春雨让心田得到浸润, 并能够悟到人生的真谛, 获得精神上的极大满足。这样的来自于美感的激情体验, 会直接冲击和改变审美主体原有的情感或情感倾向。

对大学生进行的情感陶养教育, 一方面要用美的事物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 另一方面就是要防止卑鄙丑恶的东西腐蚀他们美好的情感, 柏拉图强调“要防止青年们在丑恶事物的影像中培养起来……以至日久就不知不觉地把四周许多坏影响都铭刻到心灵的深处。”达·芬奇也警告说:“如果所爱好的对象是卑鄙的, 它的爱好者也就变成卑鄙的”。图像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 也带来了一些低劣、卑俗的文艺作品, 各类影像泛滥成灾。更有一些不良网站通过色情的视频给人的感观带来丑恶低级的刺激, 那种颓废的、变态的, 荒淫的、迷乱的情感对当代大学生具有极坏的腐蚀作用。面对这种情感腐蚀, 我们必须坚决加以抵制。当今时代的主旋律, 是用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 和谐就是一种大美, 对美的执著追求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信念。高校应坚持不懈地实施审美教育, 大学生的心灵需要美的事物来滋润, 需要长久地、连续地被美的情感陶醉, 只有这样才能将情感中善的一面和美的一面面彰显出来, 把那些丑的、假的、恶的方面压制下去。

要培养大学生分善恶, 辨美丑, 知荣辱的能力, 就必须以美育为手段来实现。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美育, 必须尊重美育的特点和规律,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充分认识美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给审美教育以独立的地位

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 审美教育被升到“综合”与“完成”的高度。孔子说:“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他认为, 君子是人格发展的最高标准, 而君子的个人修养, 要通过学习诗歌等文学作品来实现, 通过礼仪制度的学习塑造人的品性, 掌握行为道德规范。最终要成为君子, 还要凭借乐教, 也就是艺术教育。古代教育家对育人规律的总结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高校的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 而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教育,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场所,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 高校应该给给审美教育以独立的地位。将美育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中, 普及到各个专业,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设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美育和艺术教育课程, 并使之制度化, 规范化。

2 以艺术教育为主要途径和内容, 注重文化层面的教学

艺术教育在对大学生情感世界的教导和精神素质的塑造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和补充作用。高校在在实施艺术教育的过程中, 不能过于强调艺术课程本身的特性, 不能将美育和高校艺术专业教育相混淆。高校美育应该是一种普及型的、素质型的艺术审美和体验型的教育, 这种普及式的教育侧重于欣赏美和体悟美。应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点, 心理状态和知识范围, 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实施美育, 并把美育融入整个科学文化的教学体系当中。只有系统化的教学, 才能使大学生不断地得到美感的陶养, 自觉地发现美, 热心地追求美, 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树立美的理想, 养成美的品质, 形成美的人格。

高校中的各个专业要尽可能多开设一些音乐、绘画的公共课程或者选修课程, 每个学期都可以举办一些艺术主题的讲座, 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艺术社团活动。同时, 还可以运用各艺术门类的自身的知识技能来丰富教学内容, 比如:环境、服饰、广告、视听、民间美术等, 审美通道的多样性可以更好的开发大学生的艺术潜能。另外, 还要注重文化层面的教学, 尽量选择哲理性较强的作品鉴赏。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注重艺术作品的鉴赏和美学概念的阐述, 与文学、哲学、宗教、医学、物理、化学、工程、社会、历史、民俗、地域、等多学科的知识相结合, 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激发大学生的审美热情。使他们从门外汉变为有一定鉴赏能力的欣赏者, 从艺术的陌路人变为爱好者, 成为能够自觉地、有效地、长期地用高雅艺术陶冶情操、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他们成为具科学技术专长和人文艺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此外, 应采取主动性教育的方法, 实行个性化教育和因材施教, 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多给学生提供发表自己的观点的机会。开展质疑、辩论等一系列活动, 考核不搞标准化客观题, 不设标准答案, 不搞应试教育, 大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以体现美育是情感教育的特点。

3 开阔审美教育的视野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周边的美育资源, 把审美教育延伸到整个社会中去。如:组织学生游览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历史文物、人文景观。另外, 美术馆、音乐厅、博物馆都是大学生开展审美教育活动的好去处。高校还可以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把京剧、芭蕾舞、交响乐这些大学生比较陌生的艺术形式引进校园。这些由学校自己主办的艺术团体活动, 让大学生们高雅艺术零距离接触, 使他们了解到国内外优秀的艺术成果, 提高了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有效抵制了不良文化的影响, 促进了大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开发大学生的艺术潜能。这种形式的美育, 就自然地给学生以美的潜移默化, 让他们经过大学四年的生活, 学会抓住身边无数的美, 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一个伟大的民族在拥有丰富的艺术的同时也必须拥有具备丰富艺术素质的民众。当今的大学生如果没有高层次的修养就是不完美的, 他的精神生活也必然是有缺憾的。教育改革呼唤全面的审美教育, 我们有理由相信,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在时代和心灵的双重召唤下, 高校美育一定会有崭新的明天!

摘要:审美教育是一种综合性、超越性的教育, 具有情感教育的作用与功能, 是人格修养的入门途径。美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只有正确认识和实施高校育美才能帮助大学生从审美的角度获得对真理的认识, 启迪智慧, 扩大视野, 明辨是非、善恶与美丑。

关键词:高校美育,审美,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 北京大学出版社[M].1983.

[2]姜美珍.“抓住美丽”——关于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思考[N].光明日报, 2005.8.

正确认识和实施体育教学中的美育 第4篇

体育所蕴含和表现出的美,主要体现在体育运动美、人的形态美和体育精神美上。

体育运动美表现为动作美,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人们酷爱体育除了欣赏挑战生命极限的崇高外,还欣赏体育动作的美。体育运动的动作,或追求速度,或追求力量,或追求灵巧,或追求动作完美和谐的组合。如撑竿跳高就很有诗意,画面很美,柔软的竹竿支撑跃动的身姿向上冲击,运动员头脚弯缩,形成曲线,像乐谱线上的一个音符,映衬着高空蓝天。

人的形体美是最高形态的自然美,是人体健全与人体健康的和谐统一,健身价值与健康价值的和谐统一,美育与体育的和谐统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特别是青年人在渴求健康的同时,向往形体美。而美的获得需要后天运动的努力。实践证明,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变和改善不良体形,使人肌肉匀称、比例协调、举止和谐、姿势优美、气质高雅,所以说体育运动是一种特殊的人体雕塑艺术。

体育精神美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中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学习,胜不骄、败不馁,“宁失一球,不伤一人”及顽强的拼搏精神等体育道德品质。

总之,在体育课中,美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课中训练学生整齐的步伐、统一的节奏、潇洒的动作、充沛的体力、巧妙的配合、强壮的体格、坚毅的性格、高尚的情操,无不闪烁着美的光彩。

体育课中老师要注意从审美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教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审美教育,以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诱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肌体的健康发育,使学生通过身体体会获得体育知识和技能,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完善审美的心理结构,提高审美能力,做到学会美、欣赏美、鉴赏美,并进一步创造美。

一、让学生从不同的运动项目中感受美

美育是一种美感教育。美感是美的主观反应、感受、欣赏和评价。美感的特点是形象的直接性和可感性,如果离开了具体的形象,美感就不存在了。

黑格尔在《美学》中说:“美只能从形象中见出”。体育正是用形象说话的。如高低杠运动的上下跳跃翻腾;排球运动的空中扣球、鱼跃救球;跨栏运动的节奏韵律;背越式跳高的大步流星的奔跑和身轻如燕的越杆;篮球运动的跳跃扣篮;足球运动的鱼跃冲顶、倒挂金钩……等优美的动作,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尤其体操,是体育运动中最美的项目之一,它的动作过程有粗有细,有繁有简,有快有慢,运动员运用自如,美极了。在课中组织学生对各种体育运动中的美进行鉴赏和评价,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能使他们对动作建立正确完整的概念。如在前滚翻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一边让学生示范,一边请其他同学注意从团身、滚动、方向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和评价美;又如快速跑教学中教会学生从起跑中欣赏快速反应的效率美,从途中跑中欣赏腿的充分后蹬和有力摆臂的协调美,从冲刺中欣赏速度和力量的美。再如在健美操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动作中表现出的形体美、姿态美、韵律节奏美、造型美以及身体的律动路线和队形的变化所显示的美。在课上鼓励学生在运动场上胆大心细,勇敢顽强,敢打敢拼,显示出体育特有的拼搏美;以及学生之间在集体运动项目中相互合作和在危险、高难运动项目中相互保护与帮助,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的心灵美;善于发现同学的每一个闪光点,体现人际关系中的精神美,等等。除此之外,还可指导学生观看体育比赛,欣赏运动员在赛场的洒脱、精妙、高超、新颖、利落、优美的技能技巧,以体育的竞争来激发学生勇敢、自信、奋发向上的美好精神面貌。

二、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感受学习教师的美育榜样

体育教师应注意自身的仪表美和教态美,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和愉悦的感觉。因为教师本身是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作为垂范于青少年的人,在学生心目中应该是完美的人。如果老师穿戴大方、整齐,举止端庄,仪表优雅,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就能为寓美于教建立良好的基础。

体育教师示范动作和言语如果很美,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上课时教师要注意从审美的角度,用精练、准确的语言来进行传授,以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示范动作力求做到舒展、轻巧、优美、大方,给他们以一种观赏美的享受,以此来激发他们跃跃欲试的情绪。比如,女生在体育课上往往表现得不很积极,可以运用一些女生感兴趣的艺术体操等内容,以精练的语言来挖掘其中美的因素,使学生感觉到通过体育课的身体训练,可以塑造健美的人体形态,再配以准确、优美、舒展而又合拍的示范动作,和谐而又动听的音乐旋律,使学生体会到其中美的所在,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感受场地器材的整体布置美

在场地器材的布置中,也蕴含着一种无声的美育。美的环境能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斗志昂扬,使人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美的熏陶、暗示和感染,激发人的学习工作热情和维护美、创造美的情感。因此我们在布置场地器材时应多注意从审美的角度考虑,设计各种新颖的图形,布置得井然有序、线条清晰、整洁优美,令人赏心悦目,这既为体育教学提供安全、舒适的物质条件,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之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享受到美。比如在跳格子游戏中,在场地上用石灰粉线画出清晰、漂亮的游戏图形,学生在上课练习时既有清楚的线路,感到安全、舒适,又有美的感受,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和体验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美育促进德、智、体育,让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第5篇

西和县第四中学

2016.03

为更好提升我校美育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特制定如下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上级文件中的美育工作目标,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开足、开齐、开好所有课程。立足学校规划要紧扣美,工作安排要突现美,教育过程要体现美,教研活动要围绕美,检查评估要总结美,使学生处在“立体美”的“大美育”之中,去感受美、创造美、欣赏美,达到师生生活、学习、素质更完美。切实抓好学生美育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二、领导小组:

为更好保证美育工作的顺利实施,特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指导美育工作的开展。组长:李鸣岐

副组长:李富贵 刘永锋

组员:刘文学 刘进军 蔚亮 孙莹莹

三、明确中小学美育的目标、内容及要求

(一)中小学美育以构建中小学“大美育”格局为目标。

1.科学构建工作机制。在美学理论、教育理论指导下,健全完善与德育、智育、体育协调实施的美育工作体制,构建“课程实施、科研支撑、文化引领、活动推动、环境熏陶”美育工作机制,实行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全面美育。

2.努力实现美育的“四个结合”。要将美育与德育相结合,与各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2+1项目”达标活动相结合,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相结合,逐步形成美育工作整体推进的新局面。

3.充分发挥美育育人功能。通过开展美育,使中小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同时,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从而树立美的思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提高人生境界和生命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美育的内容和要求。

侧重培养学生对美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判断力。引导学生感受和初步认识色彩、构图、造型、声音、节奏、旋律等美的构成元素,学会用审美的眼光观察事物;初步了解社会美,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培养良好的品行,懂得礼貌待人;接触欣赏自然美,培养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体验运动美、形体美,感受运动与美的关系。

四、工作措施:

(一)、要寓美育于各学科教学

1、学科之间是相互贯穿,是学校教育的完整体现。学科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最基本工作。寓美育于各学科教学中,是教书育人教学原则的高度体现。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有效地实施美育。

因此,我校把美育教育向各科教学渗透和各科教学向审美特质方向转化的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制定每个月每位教师都写一份学科教学渗透美育教育的详细教学设计。

2、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强化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首先,进行美育特色教育理论培训。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强化骨干教师的作用,鼓励广大教师重修艺术,提高美育素养,增强美育责任,为全员美育奠定坚实基础。深入明确什么是美育,美育教育包涵哪些内容,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美育教育。全体教师要真正懂得美育的涵义,努力以自己美好的形象、优美的语言打造美妙的课堂,要用知识的严密美、结构美、深邃美来感染和陶冶学生,从而达到对美育教育充满信心,并能很好的付诸实施。其次,立足校本,进行教师师德素养培训。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发现美的素材,积累美的资源,创造美,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审美情趣与积累审美经验。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实施美育 第一,开展课外美育活动。

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美育活动,符合青少年学生活泼、求异心理,会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这种美育活动之中,因而能够收到较好的美育效果。活动之后,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应的“作业”,使美育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本学期制定如下活动安排:

1、文艺汇演。

2、学雷锋主题班会、手抄报、演讲。

3、看教育片电影写出观后感。

第二、建立课余兴趣活动小组。

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专长,建立课余美育兴趣活动小组,培养、发展学生的特长,深化、延伸课内学习,“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课余活动小组的天地里,学生从兴趣、爱好出发,会投入极大的热情,自觉地、努力地感受美、认识美、表现美、创造美,爱好、专长得到培养、提高和发展,在某一方面获得更深层次的美感。

(三)、在艺术课中体验美

艺术学科是美育的主阵地,开齐开足音乐、美术和艺术欣赏等艺术类课程,系统普及美育知识,将音乐、美术学科作为美育教育的龙头科目,充分应用一切可开发的资源,通过讲解造型、色彩、画法的设计与应用,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审美意识。通过讲解乐理知识,说明不同的曲调、节拍、音符的特点,掌握艺术的不同表现手法,从而激发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欲望,学会如何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培养和发展艺术特长。

(四)、在校园建设中实施美育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是一种无声的浸入学生心灵的美育。我们应当深刻认识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熏陶,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充分发挥其潜在的美育功能。

(1)在原有的基础上合理布局校园设施,通过绿化、净化、美化校园环境,努力烘托一种清新、优雅、文化氛围及其浓厚的气氛。要让每一面墙会说话,真正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生活的家园。

(2)开展室内文化建设评比活动,布置好教室的墙壁、黑板。(3)建设好信息技术硬件、软件,督促教师充分运用好网络教书育人。(4)充分利用社会美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依托团队阵地,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让校园广播成为美育的宣传阵地。

五、强化评价,规范管理

(1)加强艺术课程教师的评价。进一步完善艺术课程教师个人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学生参与情况、成果展示、问卷调查等方面进行评价,每月进行总结,对任务落实中有困难的教师给予帮助。

(2)细化学生评价。通过对艺术课程教师的走访调查,在原有的学生评价考核表上增添美育活动考核内容,考核主要从收集的资料、过程的表现、展示的作品等方面进行评价,用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发师生参与艺术课程的热情。

(3)其他学科教师的考核。其他学科教师在突出学科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突出美育教育的权重,量化打分。

(4)将学生板报及手抄报、校园广播、班级美化绿化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之中。

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第6篇

根据安徽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为更好提升我校美育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根据学校章程第条,特制定如下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落实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成立校美育工作领导小组:

为更好保证美育工作的顺利实施,特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研处、班主任、艺体组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指导美育工作的开展。

三、明确中小学美育的目标、内容及要求

(一)中小学美育以构建中小学“大美育”格局为目标。

1.科学构建工作机制。在美学理论、教育理论指导下,健全完善与德育、智育、体育协调实施的美育工作体制,构建“课程实施、科研支撑、文化引领、活动推动、环境熏陶”美育工作机制,实行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全面美育。

2.努力实现美育的“四个结合”。要将美育与德育相结合,与各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2+1项目”达标活动相结合,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相结合,逐步形成美育工作整体推进的新局面。

3.充分发挥美育育人功能。通过开展美育,使中小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同时,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从而树立美的思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提高人生境界和生命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美育的内容和要求。

侧重培养学生对美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判断力。引导学生感受和初步认识色彩、构图、造型、声音、节奏、旋律等美的构成元素,学会用审美的眼光观察事物;初步了解社会美,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培养良好的品行,懂得礼貌待人;接触欣赏自然美,培养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体验运动美、形体美,感受运动与美的关系。

四、工作措施:

(一)、要寓美育于各学科教学

1、学科之间是相互贯穿,是学校教育的完整体现。学科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最基本工作。寓美育于各学科教学中,是教书育人教学原则的高度体现。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有效地实施美育。因此,我校把美育教育向各科教学渗透和各科教学向审美特质方向转化的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制定每个月每位教师都写一份学科教学渗透美育教育的详细教学设计。

2、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强化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首先,进行美育特色教育理论培训。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强化骨干教师的作用,鼓励广大教师重修艺术,提高美育素养,增强美育责任,为全员美育奠定坚实基础。深入明确什么是美育,美育教育包涵哪些内容,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美育教育。全体教师要真正懂得美育的涵义,努力以自己美好的形象、优美的语言打造美妙的课堂,要用知识的严密美、结构美、深邃美来感染和陶冶学生,从而达到对美育教育充满信心,并能很好的付诸实施。其次,立足校本,进行教师师德素养培训。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发现美的素材,积累美的资源,创造美,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审美情趣与积累审美经验。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实施美育 第一,开展课外美育活动。

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美育活动,符合青少年学生活泼、求异心理,会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这种美育活动之中,因而能够收到较好的美育效果。活动之后,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应的“作业”,使美育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本学期制定如下活动安排:

1、读书活动、文艺汇演。

2、诗歌朗诵比赛。

3、学雷锋主题班会、手抄报、演讲。

4、看教育片电影写出观后感。

5、清明节祭扫、制作节日小报。

第二、建立课余兴趣活动小组。

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专长,建立课余美育兴趣活动小组,培养、发展学生的特长,深化、延伸课内学习,“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课余活动小组的天地里,学生从兴趣、爱好出发,会投入极大的热情,自觉地、努力地感受美、认识美、表现美、创造美,爱好、专长得到培养、提高和发展,在某一方面获得更深层次的美感。

(三)、在艺术课中体验美

艺术学科是美育的主阵地,开齐开足音乐、美术和艺术欣赏等艺术类课程,系统普及美育知识,将音乐、美术学科作为美育教育的龙头科目,充分应用一切可开发的资源,通过讲解造型、色彩、画法的设计与应用,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审美意识。通过讲解乐理知识,说明不同的曲调、节拍、音符的特点,掌握艺术的不同表现手法,从而激发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欲望,学会如何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培养和发展艺术特长。

(四)、在校园建设中实施美育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是一种无声的浸入学生心灵的美育。我们应当深刻认识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熏陶,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充分发挥其潜在的美育功能。

(1)在原有的基础上合理布局校园设施,通过绿化、净化、美化校园环境,努力烘托一种清新、优雅、文化氛围浓厚的气氛。要让每一面墙会说话,真正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生活的家园。

(2)开展室内文化建设评比活动,布置好教室的墙壁、黑板。(3)建设好信息技术硬件、软件,督促教师充分运用好网络教书育人。(4)充分利用社会美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依托团队阵地,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让校园广播成为美育的宣传阵地。

五、强化评价,规范管理

(1)加强艺术课程教师的评价。进一步完善艺术课程教师个人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学生参与情况、成果展示、问卷调查等方面进行评价,每月进行总结,对任务落实中有困难的教师给予帮助。

(2)细化学生评价。通过对艺术课程教师的走访调查,在原有的学生评价考核表上增添美育活动考核内容,考核主要从收集的资料、过程的表现、展示的作品等方面进行评价,用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发师生参与艺术课程的热情。

(3)其他学科教师的考核。其他学科教师在突出学科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突出美育教育的权重,量化打分。

(4)将学生板报及手抄报、校园广播、班级美化绿化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之中。

教师学校落实“美育年”实施方案 第7篇

落实“美育年”工作实施方案

昌图县教师进修学校为落实昌图县教育局“美育年”实施方案,更好深入贯彻“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推进全县中小学教育的管理水平,提升学校办学品味,促进教师学校及各中小学校在年度主题的新常态下内涵发展,构建具有昌图特色的教育管理机制,特制订昌图县教师进修学校“美育年”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美育年”活动为载体,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快推进美育综合改革,统筹学校美育发展,整合各类美育资源,将审美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美育跟进,面向全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改革创新,协同推进”为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教师学校在审美教育中“研究、培训、指导、管理、服务”的功能。寓美于学校的管理、建设、师训、干训、教研、教育科研各项工作之中。着力打造审美化教师进修学校。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年”工作的开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1、培养正确审美观点。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各教研部门要将美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常态化,做到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

2、为课堂教学审美教育平台和社会实践审美教育平台提供服务和支撑。

3、形成审美精品课程公开课机制。

4、实现审美情趣走进教研员的生活,审美文化走进教师学校的校园,审美心灵走进每个人的生命。

5、研究探索美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做到审美教育与教学,活动,美丽人生有机融合。

三、工作内容及措施

1、工作布署。学校在行政会当天(2月24日)下午立刻召开主任以上领导专题会议,落实教育局“美育年”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

2、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研究制定教师学校“美育年”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教科研、培训部门结合部门工作及学科特点制定审美活动实施计划。同时,要协助教育局相关部门认真开展“美育年”各项工作。

3、以艺术课程为主体,艺体部教研员不断加强美育课程教学研究,切实指导基层学校开设艺术类选修课,开展高雅艺术进课堂等教育教学活动。

4、中小学教研部门认真挖掘不同学科所蕴涵的丰富资源,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美育功能,深入挖掘自然科学中的美育价值,让美育渗透学科教学常态化。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校园环境艺术化工程。

(1)合理规划校园园林,绿化美化校园,让校园洋溢出自然美的气息。合理规划校园建筑,更换办公室窗户,加盖彩钢楼顶,使整个校园浑然天成,美不胜收。

(2)精心设计楼体文化。一楼大厅体现孝廉主题,让勤俭节约成为美德。使孝德成为审美的重要内涵。创设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校训的显性走廊文化。加强各部处室的办公室文化建设,创设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使校园人文美与自然美相得益彰。

6、加强修炼中国书法艺术。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语言符号,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写好中国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为教师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意义深远。结合九月份民族精神宣传月契机举行全校教师书法展览活动;美文美诗展览活动。师资培训开展中小学教师书写“三笔字”活动。

7、教研部门要把审美教育纳入到优秀课评比活动之中。

8、德育开展以语言美、仪表美、行为美、劳动美、节约美、心灵美为主题的团队会,进行由表及里、从体验到养成的审美教育活动。

9、崇尚孝德之美,把孝德教育逐步纳入师德建设之中。培养教师审美鉴赏能力。培养教师积极的心理品质,继续提高“山里红”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团队的整体素质,发挥辐射能力。

10、通过制定学习“教师行为审美规范”,不断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

11、创设美的工作及生活环境。倡导低碳、简约的生活方式。食堂就餐要厉行节约,随手关灯,关闭电源,关闭水龙头。通过创设美丽家庭、美丽学校,搭建出美的环境,使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美育协同发展。

12、以美育改革发展问题为导向,深化美育教研科研改革。教育学会和科研室研究设立美育专项研究项目课题,研究学校美育发展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教师立项美育小课题,探索简便有效符合实际的艺术教育方法;研究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有机融合问题;学科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问题;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美育协同育人问题。

13、培养教职工积极的心态,高雅的情趣,追求魅力典雅的艺术作品。条件允许时聘请专家教师进行一次关于鉴赏美的专题讲座。

14、倡导全校教师设计撰写美育课案例或审美教育文章,向各级刊物投稿。

15、建立审美教育创建机制。建立学校对各部处室美育实施督导机制,互联网+美育应用机制,学校美育工作学年自评制度,学校美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

16、学校及各部门要按照“美育年”活动方案认真开展工作,各项工作要在2016年10底前完成,11月上旬写出工作总结。

四 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

学习制定方案阶段,时间2月下旬——3月上旬。这一阶段要求认真学习教育局“美育年”活动方案,并根据学校实际,各部门工作性质、内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时间3月下旬——10月中旬。要求按着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在组织实施中注意发现典型。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时间10月下旬——11月上旬。要求认真总结“美育年”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经验和教训,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写出书面材料。

二〇一六年二月抓实教师审美培训 强化教师审美素养

——师训部落实“美育年”工作任务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局文件中的美育工作目标,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全面落实教育方针,立足师训工作规划要紧扣美,工作安排要突现美,教育过程要体现美,培训活动要围绕美,检查评估要总结美,使教师处在“立体美”的“大美育”之中,去感受美、创造美、欣赏美,达到师生生活、学习、素质更完美。切实抓好教师培训工作,深入实施审美教育,促进教师素质提高。

二、明确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美育目标、内容及要求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以构建 “大美育”格局为目标

1、科学构建工作机制。在美学理论、教育理论指导下,健全与完善培训实施中的美育工作体制,构建“课程实施、科研支撑、文化引领、活动推动、环境熏陶”美育工作机制,实行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全面美育。

2、努力实现美育的“四个结合”。要将美育与离岗培训相结合,与校本培训相结合,与网络研训相结合,与教师自主研修相结合,逐步形成美育工作整体推进的新局面。

3、充分发挥美育育人功能。通过开展美育,使教师在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同时,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从而树立美的思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提高人生境界和生命质量,实现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美育的内容和要求

侧重培养教师对美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判断力。能用审美的眼光感 受职业的幸福,懂得爱生是教师最美的情感,礼貌对待家长与学困生也是美的体现。开展审美育人大练兵活动,使每位教师都成为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参与者、支持者、创新者,从而增强教师队伍的理念自信、方向自信、实践自信。

三、主要措施

(一)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强化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

首先,进行美育特色教育理论培训。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强化骨干教师的作用,鼓励广大教师重修艺术,提高美育素养,增强美育责任,为全员美育奠定坚实基础。深入明确什么是美育,美育包涵哪些内容,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美育。全体教师要真正懂得美育的涵义,努力以自己的美好形象、优美语言打造美妙的课堂,要用知识的严密美、结构美、深邃美来感染和陶冶学生,从而达到对美育教育充满信心,并能很好的付诸实施。

其次,立足校本,进行教师师德素养培训。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发现美的素材,积累美的资源,创造美,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审美情趣与积累审美经验。

第三,充分利用“园丁苑”网络研训平台,要求教师上传培训学习心得,使广大教师充分展示美、欣赏美、共享美。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实施美育

1、开展一次中小学教师网络博客征文大赛,要求各中小学10%的教师参赛。

2、开展一次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基本功比赛,开展一次小学教师三笔字、简笔画比赛,开展一次中学教师三笔字比赛。

3、各校组织开展一次最美教师演讲比赛。美育,肩负着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塑造完美人格的重任。各位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一种浓厚的美育工作氛围,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构建健全完善的美育工作体系和科学高效的美育工作机制,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努力使美育产生良好的效果,从而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二〇一六年二月

依托“美育年”活动 创建唯美校园

----干训部落实“美育年”工作任务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昌图县教育局“十三五”发展规划,抓好“2016美育年”活动,推进我县各中小学教育的管理水平,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充分利用“十三五”开局之年,结合县教育局“美育年”实施方案,特制订昌图县教师学校干训部“美育年”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上级文件中的美育工作目标,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全面落实教育方针,结合我县小学领导干部培训实际情况,立足学校发展规划要紧扣美,领导干部培训工作要突现美,教育教学过程要体现美,领导干部培训活动要围绕美,检查评估要总结美,使学员处在“立体美”的“大美育”之中,去感受美、创造美、欣赏美,达到学校人文、健康、和谐发展。切实抓好学校美育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提高。遵循美育特点和结合学校管理规律,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在整体推进学校美育发展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学校美育存在的突出问题,让每个管理者都享有荣誉感、自豪感。

2、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考虑本校美育活动的特色和传统,形成“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局面,创设唯美校园。

3、坚持改革创新,协同推进。加强美育综合改革,统筹学校美育发展,促进德智体美有机融合。整合各类美育资源,促进学校与社会互动互联,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美育发展。

三、工作目标

在学校领导干部培训中,必须将美育渗透到培训全过程;学校领导干部抓日常学校管理,必须将美育渗透管理过程中;学校领导干部日常学习,必须把美育有关知识纳入到学习中来;让审美教育无处不在,做到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以美处教,以美促管。同时让审美教育走进校园,审美情趣走进学校管理活动,审美意识走进每个管理者的心灵,审美行为走进每个管理者的生活中。

美育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中小学是基础教育,其任务是要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公民。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干部培训中,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美育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了。有了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并有了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鉴赏美的追求。塑造美好的心灵、纯洁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的情操,会使领导干部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1、将审美教育贯穿于学校管理之中。审美教育是形成完整人格的必修课程,各校要结合自己实际,在认真学习、研究审美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上,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重视美育基础知识学习,加强美育工作实践创新,使校园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2、打造审美化专家型团队,为审美教育持续开展提供动力。为了抓好“以美育人”特色,各校领导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深入研究以美育人理论体系,带头上审美公开课,带头参与审美教研活动,带头编撰审美教育系列丛书,指导学校美育工作。

3、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推进校园环境艺术化工程。各校对显性校园文化要进行系统设计,拓展美的张力。要结合学校特色和审美要素,精心设计大厅、走廊的显性文化,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艺术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各校要合理规划校园建筑、园林,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浸润每位师生心田。

4、精心定制学校管理审美文化,大力推进审美教育自主化管理。各校要不断总结独具特色的学校审美文化。要通过系列活动,培养管理者发现美、体会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管理者“三观”的形成。

5、建设审美教育资源总库,实现县域化审美教育资源共享。为大力推进美育工作,各校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学校网站等网络资源,建立学科美育资源总库,扩大优质美育资源面,为学校美育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各校将充分利用昌图县“干训博客”、昌图县教育局网站,设立审美教育模块,供全县学校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四、工作措施

1、各校要成立学习小组。中层以上领导干部都要参加学习,保证每月集中学习一次,同时做到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以自学为主,以集中学习为辅。学习有关美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推荐图书有:《美育概论》(作者王长江)《教育也可以很美》(作者逄凌晖 马乐燕)《影响教师的100篇教育美文》(作者张仁贤)《心灵启示录——经典教育理念案例》(作者张仁贤)《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作者肖川)

2、每位学员要完成一篇美育方面的文章。“美育年”活动结束时,校级领导要完成一篇美育方面的文章,可以写美育随笔、学习体会、读书心得、美育博文、学校美育工作开展的情况等等。

3、抓文献编辑工作。结合“十三五”培训工作即2016年开局之年,编辑《昌图县干训之声-创建唯美校园》。从“美育年”学员所撰写的文章中筛选出精品进行编辑,展示成果。

4、规范审美行为,确保审美教育有的放矢。为了把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转化成学校全体人员的自觉性行为,各校要结合《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学习实际情况,制定《领导行为审美规范》,把此次“美育年”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

5、加强督查,务求实效。在“美育年”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会不定期对学习情况进行监管、检查,全面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及时改进和推动“美育年”活动顺利进行。

中小学必须以审美化、艺术化、人文化的方式加强指导,有力地推进“美育年”活动,促使学校管理上台阶,教学质量上水平,为全面实现昌图县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目标而努力工作。

二〇一六年二月

美育成长 书写人生

——中学部落实“美育年”工作任务

初中书法比赛活动实施方案

美育是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鉴赏过程中通过情感活动的体验、判断、选择和创造,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对于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根据教育局“美育年”活动要求,为强化学生修炼中国书法艺术,让学生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拟开展“美育年”初中生书法比赛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局“美育年”活动方案为指导,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快推进美育综合改革,整合各类美育资源,将审美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程,坚持“育人为本、美育跟进,面向全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改革创新,协同推进”。让学生对书法进一步认识了解,让学生享受视觉盛会,弘扬国粹,改善校园文 化氛围,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水平的舞台。

二、活动目的、对象及时间

活动目的: 弘扬中华传统,展现学生风彩,提高人文素养,建设和谐校园。

参赛对象:全县初中生。

活动开展时间:2016年3月至12月。

三、作品内容

古代诗歌、散文中名言名句(学生自由选定)。

四、作品形式及要求

1、书法比赛分为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两部分,学生可同时参加。

2、书法作品字体原则上要求楷书。

3、硬笔书法作品要求用16开纸。

4、作品背面要用笔注明学校和姓名。

5、作品必须本人书写,不得他人代笔。五:奖项设置

参赛书法作品分设一、二、三等奖。

六、活动安排: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6年3至10月,举办各校的书法比赛活动。评选出各校的优秀硬笔及毛笔书法作品。

第二阶段:2016年11月,开展县级书法比赛活动。11月15日前,各学校分别上交6幅硬笔和毛笔书法作品。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2016年12月15日前公布本次活动结果。

七、评审小组 为了保证活动收到实效,成立评审小组。组 长:孟庆武 副组长:钟财 罗荔

成 员: 孟凡新 李希 赵佳明 庞英博 曲立波 季英梅 杨智超 宋伟杰 李晓光 崔健 王丽艳

二〇一六年二月

学科创新 美育推进

——中学部落实“美育年”工作任务

各学科教学大赛活动实施方案

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教育局“美育年”活动要求,为推进我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加快教研的内涵发展,稳步实施素质教育,扎实开展有效教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拟开展“美育年”各学科教学设计大赛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局“美育年”活动方案为指导,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快推进美育综合改革,整合各类美育资源,将审美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程,坚持“育人为本、美育跟进,面向全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改革创新,协同推进”原则,推进美育工作良好发展。

二、参赛对象:

全县各学科初中教师。

三、活动开展时间 2016年3月至6月。

四、活动安排 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6年3-4月,以学校为单位,带领教师认真学习、研究审美教育理论,重点对美育基础知识进行学习,以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推荐书目:《美育基础知识(第二版)》刘受益 著;《蔡元培美学文选》蔡元培著;《现代文化名人自传丛书 美育人生》作者是蔡元培。】

第二阶段:2016年4至5月,举办各校的“美育年”各学科教学设计大赛活动。评选出各校的优秀教学设计。

第三阶段:2016年6月。开展县级“美育年”各学科教学设计大赛活动。6月5日前,每校上交3份优秀教学设计,学科不限。评选出县级的各学科优秀教学设计。

2016年7月15日前公布本次活动结果。

五、评审小组

为了保证活动收到实效,成立评审小组。组 长:孟庆武 副组长:钟财 罗荔

成 员: 孟凡新 李希 赵佳明 庞英博 曲立波 季英梅 杨智超 宋伟杰 李晓光 崔健 王丽艳

二〇一六年二月 附:

在初中各学科渗透美育的方法探索

美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中学教师不仅必须充分发挥本学科美育优势,还须适当引进其他学科的知识为审美媒介,启迪学生欣赏教材美,做到各学科和谐共振,协同完成以美启真、扬善、怡情的教学任务。

1、立足本学科,开掘、提炼和展示教材美。

各科教材无不包含美的因素,即使是以抽象思维训练为主的理科,也蕴含美的矿藏亟待教师去开掘。由于从瞬息万变、千奇百怪的自然界抽象出规律、定理、公式是理科的共同特点,因此简炼、精确、平衡、和谐以及多样统一是理科尤其是数理化学科共性美。

2、融汇多学科知识,深刻体验、欣赏教材美。

要融汇多科知识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其方法大致有两大类:(1)以艺术为媒介,调动学生五官通感教材美,或形象说理激发学生审美情感。

审美教育以美的形象为主要手段进行教育,理论分析和形象概括只起局部作用。离开了美的形象就很难全面实现审美教育目的。而理科美主要是理性美、智慧美和内涵美。因此教师可以有感情地讲述科学定理的发现、应用以及科学家的小故事;用诗歌出数学题等等;自然学科知识的传授,一旦与教学艺术相结合,也就理所当然地具有了社会科学的特性,并且兼具自然科学美和社会科学美。

生物、地理虽是理科却蕴含人文知识美,政治、历史虽为文科却多以抽象议论、概括叙述和平实说明传授知识。教师可借助故事、诗文、文物、画图、音乐及其它综合艺术为媒介,向学生展现自然美和社会美,激发学 生审美情感。

(2)用比较、借鉴和引用等方法引进其它学科知识或模式来解决本学科问题,使美育产生智育效应和德育效应。

用数学精美的推理形式指导学生写议论文;用绘画色彩浓淡干湿变化的美与音乐抑扬顿挫的节奏美相比较说明和谐美。

用“形散神聚”的散文结构方法安排思想政治课教学程序,显示政治学科的人文美。

用“出知识应用题—讲解—归纳解答要点,点明规律—出训练题—学生解答—讲评”的数学教学模式教授生物、地理,显示教学的有序美和精炼美。

整合学科教学 渗透审美教育

——小学部落实“美育年”工作任务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昌图县教育局“美育年”实施方案》,螺旋式推进我县各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从而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提升教研工作的时效性,促进基层学校在“美育年”主题下内涵发展,把围绕年度主题开展相关教研工作变成一种常态,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特制订《昌图县小学“美育年”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昌图县教育局“美育年”实施方案》为依据,以“美育年”活动为载体,遵循美育特点和小学生成长规律,统筹学校美育发展,整合各类美育资源,加大对各学科审美教育的系统性研究,将审美教育巧妙地贯穿 于各学科常规教学之中,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因地制宜、分科研究、注重整合、协同推进”的基本原则,营造生活中发现美、课堂中欣赏美、活动中创造美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目标

将审美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程,努力实现“12345”工作目标: 建立一个常态——美育渗透常态化;打造两个平台——课堂教学平台、社会实践平台;形成三个机制——特色学校创建、最美师生和团队评比、审美公开课;实现四个走进——审美教育走进课堂、审美情趣走进活动、审美意识走进学生心灵、审美行为走进学生生活;做到五个结合——与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特色学校、个性培养相结合。

三、实施策略

(一)提高认识、加强研究

美育是在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鉴赏过程中,通过情感活动的体验、判断、选择和创造,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对于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学校美育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和行为能力。因此,要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高度,来充分认识提升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人文素养的迫切性、重要性。各学科教研员要努力践行“研究、指导、服务、管理”四大职能,身体力行,争做教学改革的先知先行者,审美教育的引领者。要从各学科特点出发,深入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如:

语文学科:要把握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核心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一基本特点,深入研究识字课、书法课、阅读课、口语交际课、习作课、综合性学习课等各种类型课中渗透审美教 育的方法与策略。去发现和鉴赏:汉字形体美,语言文字美、诗词韵律美、意境美,人物心灵美,祖国风光美等等。

数学学科:要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出发,立足于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中,去切身感受和体验数字符号的形态美、对称图形的结构美、平移旋转的变化美、统计图型的应用美、逻辑思维的严谨美等等。

英语学科:要通过卡片图片、卡通动画、儿童玩具、电教媒体等教具或手段,使学生在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的同时,加深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识与热爱,从而受到全世界先进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品德学科:要从品生“四大板块”(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人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和品社“六大板块”(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着眼,在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辨析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

科学学科:要把握“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这一宗旨,以探究为核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在引导学生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中,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科学中的美学无处不在,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综实学科:要充分利用本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和优势,引导学生从家庭、学校走向社区、社会,在调查实践、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将审美教育与主题活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从而使审 美情趣走进学生的活动,审美意识走进学生的心灵,审美行为走进学生的生活。

(二)创建组织,制定方案

各基层小学要结合本校实际,创建以教导处、德育处、科研室为主体的“美育教研室”,形成合力,并制定相关实施方案,每学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研究和工作。主要包括:

1、认真学习研究有关审美教育知识、理论,加强业务指导。

2、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加强各学科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

3、各学科教学要加强实践环节,增强课程的综合性。

(三)开展活动,层层落实

1、县级层面

小学部在2016年,计划开展科学、综合实践、数学、品德等学科的教研活动,通过示范课引路、互动研讨、业务讲座等形式,以点带面,探讨审美教育融于课堂之中的方式方法、实施策略;到老四平小学、三江口小学、北山小学等单位开展语文学科为主的“送教下乡”活动;评选各学科渗透审美教育县级优秀课。

2、五片层面

昌图站、八面城、宝力、金家、双庙子五片每学期将以县级研训活动为参照,按要求开展一次相关教研活动,每学年共计活动10次。

3、校本层面

①认真开掘审美教育课程体系,科学设定美育课程目标。

各学校要认真组织教师对各学科、各学段、各册教材、各单元进行系 统的分析与梳理,逐步形成审美教育的课程目标体系,并探索出简便有效、富有特色、符合实际的艺术教育方法,并建立起以强化美育育人目标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②领导带头率先垂范,为审美教育持续开展提供动力。

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研究美育理论,带头上审美公开课,带头参与审美教研活动,带头编撰审美教育系列丛书,在教师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③开展审美育人大练兵活动,增强广大教师的实践自信。④搭建审美教育的展示平台,让审美教育贯穿教学始终。

各校要为教师搭建审美优秀课评选、学科美育教学设计大赛、学科美育说课大赛展示平台,为学生搭建审美演讲大赛、家乡之美征文大赛、审美辩论大赛、课本剧表演大赛、书法大赛等展示平台。

⑤将传统文化与美育相结合,深化美育教育教学改革。

各校要充分利用经典诵读、孝道教育、节假日活动等,引导学生自觉传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中华传统美德。

二〇一六年二月

以美育人,促幼儿全面发展

――幼教部落实“美育年”工作任务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执行昌图县教育局“十三五”发展规划,为全面落实教育局 “2016美育年”实施方案,昌图县教师学校幼教部将结合幼教研训工作实际和幼儿园一日活动皆教育的特点,帮助教师树立以美健体、以美益智、以美树德的教育理念,融审美教育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

一、指导思想

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托,以教育局“美育年”活动为载体,尊重幼儿发展规律,整合幼儿园美育教育资源,将审美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之中。陶冶情操,培养情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幼儿园审美教育是学校审美教育的基础,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审美教育渗透到幼儿园各领域活动中,突破单纯在艺术课程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模式,充分挖掘教育活动中的审美元素,倡导多种途径实施审美教育,对幼儿进行全面、开放的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积极为教师搭建教育教学审美展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具体措施

幼儿园美育主要是培养幼儿对美的敏感性。幼儿园实施艺术领域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幼儿园要为幼儿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使幼儿快乐生活,健康发展。

1、开办美育教育培训班,提高教师对美育教育的理解认识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各园要开足各领域课程。教研部要做好常态下的督导工作。以幼教教研室为主体,开办幼儿园骨干教师美育培训班,认真学习、研究审美教育理论。并以艺术领域教育为主体,其它领域教育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使幼儿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同时去创造美。

2、搭建审美教育平台,提升教师审美教育技能

开展教师审美优秀课评选、艺术活动评选、教师弹唱跳画技能竞赛、幼儿律动、音乐游戏展播活动等活动,多渠道、多方式为教师提供展示平台,提高教师文化生活质量。丰富幼儿在园生活,将美的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使幼儿在感受美和享受美的同时,提高对美的鉴赏力,并将创造美行为变成习惯。

3、开展幼儿园环境创设评优活动,提高办园品味。

幼儿园结合办园特色和审美要素,结合幼儿园各领域发展目标,精心设计活动室、走廊的显性文化,科学合理投放区域活动材料,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幼教部将适时组织幼儿园进行片际交流和园际交流活动。

4、加强教师职业素养培训,用“教师的美”感染孩子

教师形象的塑造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无不具有教育性;爱是教育的灵魂,教师把爱融入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与幼教接触的过程中,对其产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教师要做人以真、待人以善、示人以美,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坚守职业操守,做孩子的好朋友,做孩子的楷模。通过教师的教育、引导,培养孩子有一颗美好善良的心灵。

5、五大领域教育相融合,将“美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陶行知先生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幼儿的审美教育活动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我们应该重视审美教育氛围的创设,充分挖掘各领域教育活动中的审 美元素,倡导多种途径实施审美教育,对幼儿进行全面、开放的教育,将“美育”融入幼儿生活每一环节。

(1)在日常生活中融入审美教育

日常生活、自然界、艺术作品中蕴涵着各种美的事物和现象,要经常借助它们引导幼儿去发现美,让幼儿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是培养幼儿具有良好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的前提。

(2)在环境创设中融入审美教育

美,对于幼儿来说是个抽象的概念。美育的任务就是要将其具体、丰富化。

教师要和孩子一起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让孩子们置身于美好的环境中。体验环境给我们带来的美感,享受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快乐。并从心底里产生要爱惜、保持美好环境的强烈愿望,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3)在健康、语言、科学、社会等学科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元素 幼儿美育作为与体、智、德并列的教育方面,它渗透于健康、科学、艺术、数学等各个领域的活动中。因为美是一种体验,美的因素无所不在。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应以美育人。例如:语言活动中有语言美,数学活动中有数字美、形状美,体育活动中有动作美、造型美等等。教育活动本身应是美的,幼儿美育也只有在各领域中交织、渗透、强化,才能最终提高幼儿的审美素质。

(4)为幼儿提供更多审美实践的机会

美育不仅要培养孩子对美的欣赏力,还要培养创造美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幼儿多参加审美实践活动。如让孩子进行绘画、泥工、折纸、剪贴、制作小玩具、歌表演、故事表演、童话剧、游戏活动等。

幼儿园审美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放在幼儿的发展上。我们要努力研究审美教育的方式方法及指导策略,使幼儿享有一个快乐而温馨的童年的同时,获得有宜于终身发展的“美”的教育。

二〇一六年二月

整体部署 全面落实 让美育之花开遍昌图大地

——艺体部落实“美育年”工作任务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昌图县教育局“十三五”发展规划及昌图县教育局“美育年”实施方案,根据我县艺术体育教育教学特点,坚持“育人为本、美育跟进、面向全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改革创新、协同推进”的基本原则,努力实现美育“12345”工作目标,特制订艺体部“美育年”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美育年”活动为载体,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快推进美育综合改革,统筹学校美育发展,整合美育资源,将审美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程,坚持“育人为本,美育跟进,面向全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改革创新,协同推进”为基本原则,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美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的良好氛围,努力把基层学校打造成审美化学校。

二、“12345”工作目标

建立一个常态——将美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让审美教育无处不 在,做到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

打造两个平台——课堂教学审美教育平台和社会实践审美教育平台。形成三个机制——审美特色学校创建机制,最美师生和团队评比机制,审美精品课程公开课机制。

实现四个走进——审美教育走进学生的课堂,审美情趣走进学生的活动,审美意识走进学生的心灵,审美行为走进学生的生活。

做到五个结合——审美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主题活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特色学校相结合、与个性培养相结合。

三、实施策略

(一)在各校创办“美育教研室”、开掘“美育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帮助各校打造审美化专家团队,为审美教育持续开展提供动力。

1、为各校培养专业化美育教育队伍,帮助他们搭建美育教育展示平台,组织好各项展示活动。

2、不定期举办“学科审美教育”培训班,让广大教师人人懂审美、人人会审美、人人成为审美教育专家,实现大美育观,提高审美和行为的能力。

(二)打造平台,完美展示美育成果。定期举办各种竞赛评选活动。

1、学科审美优秀课评选

自愿报名,由教研员组成评审团,经初评、复评选出优秀课例面向相应学科在一定范围内(校内、校际、教研片、全县研讨会)展示,并由教研员点评指导。

2、学科美育教学设计大赛

广泛征集审美教育教学设计,由专家团逐一评审,选出若干优秀教学 设计,颁发证书,将有代表性的作品向有关报刊杂志投稿,实现成果共享,普及推广。

3、学科美育说课大赛

在学科审美优秀课评选的基础上,选择优秀课例,适时举办说课大赛,并举办专题展示活动,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全面展示学科审美教育教学成果,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学科审美教育能力及水平。

4、好声音大赛

比赛采取海选、复赛、决赛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海选:评审组分片进行海选评审,选出进入复赛选手。第二阶段,复赛:集中评选。

第三阶段,决赛:选择专用舞台进行比赛。按各阶段比赛成绩颁发不同层次的证书及奖励。

5、绘画大赛、书法大赛

初赛:征集绘画、书法作品,组织评审组评选出优秀作品。决赛:现场创作,由评委现场打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作品奖。

6、校园集体舞大赛

经各校组织、排练及评审组指导、提高后,由评审组现场评审打分,评定出一、二、三等奖。

通过以上活动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和审美情趣。

(三)强化修炼中国书法艺术,让中华传统文化基因浸润学生心田。定期巡回检查指导各校书法课程及课余活动,全面提高学生书法艺术水平,让书法艺术之乡再创佳绩,让中华传统文化基因浸润每一名学生的美好心 田。

(四)帮助、指导各学校举办好“美育节”。具体时间地点及美育节呈现形式、内容等根据各校实际情况统筹安排。

(五)协助教育局体卫艺科建立艺体教育名师工作室,成立校际间美育协作联合体。以网络教研的形式和广大美育教师加强经验交流与培训,引领、鼓励教师参与美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倡导教师跨学科合作。选择适当时机召开全县性审美教育研讨会,积极开展审美教育校际联合体会议,全面提高我县审美教育水平。

二〇一六年二月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培养良好“行为美”习惯

实现以美辅德目标

——德育研究室“美育年”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昌图县教育局“美育年”实施方案要求,更好地提升全县中小学美育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师进修学校德育研究室特制定如下美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美育年”活动为载体,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快推进美育综合改革,整合各类美育资源,将审美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程,坚持“育人为本、美育跟进,面向全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改革创新、协同推进”为基本 原则,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美育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的良好氛围,努力把基层学校打造成审美化学校。

二、工作思路

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以美育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养成教育为基点,凸显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实效,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生命教育为宗旨,以德育创新小组为载体,创设真实的美育、魅力的美育、人性化的美育、生活化的美育,打造美育创新典型,培育美育创新品牌,走出一条成功的美育创新之路。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美育管理团队建设

各学校的德育校长、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组成美育管理队伍的骨干力量,他们的总体水平的提高对美育工作的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将通过德育创新小组工作交流总结展示各组所含学校的美育特色工作,提高美育队伍整体素质。

(二)注重实效,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

1、深入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1)传统节日活动。借助传统节日进行美育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开展“传统节日手抄报”征集活动。

(2)开展唱国歌、队歌、校歌、红歌活动,进一步挖掘内涵,增强集体凝聚力,以此来打造学校文化特色。

(3)加强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开展中小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绘画作品征集活动和“感恩卡”设计大赛。(4)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不仅仅是展板活动,更关键的是营造和提高学生育人的环境。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才是重要标准。

(5)诵读中华经典。真正做到立德修身。开展“经典伴我行”征文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美育结合。

2、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抓好基础行为规范教育。

(1)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不给他人添麻烦,做文明的昌图人”等系列活动,注重礼仪、礼节、礼貌,不给他人添麻烦,在家孝敬父母,在校尊敬师长,在社会奉献他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念,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此项活动将以征文或演讲的形式进行。

(2)加强晨会班会建设。将晨会、班(团、队)会作为美育工作的主渠道,大力推进晨会、班(团、队)会课程建设。深入到基层学校进行班会集体教研,提高各校的班(团、队)会组织和整体能力的提高。

(三)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成立“心世界”心理工作室。发挥心理辅导团队的核心作用。

2、依托“山里红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团队”下基层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引领各校团体活动的开展。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团队的作用,大力开展中小学生心理教育。

3、教研送课活动。以实验点校为引领,以点带面全面推广普及“活动、体验、感悟”的教学模式和“带教、助力、提高”的导学模式,坚持走专兼职教师主抓心理咨询个别辅导、班主任专注课堂教学两条腿走路的教育实践经验。

二〇一六年二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施美育教育

——电教部落实“美育年”工作任务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昌图县教育局“美育年”,实施方案,推进我县各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深度融合,深入贯彻“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特制定电教部“美育年”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美育年”活动为载体,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快推进美育综合改革,统筹学校美育发展,整合美育资源,将审美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程,坚持“育人为本,美育跟进,面向全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改革创新,协同推进”为基本原则,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美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的良好氛围,努力把基层学校打造成审美化学校。

二、“12345”工作目标

建立一个常态——将美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让审美教育无处不在,做到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

打造两个平台——课堂教学审美教育平台和社会实践审美教育平台。形成三个机制——审美特色学校创建机制,最美师生和团队评比机制,审美精品课程公开课机制。

实现四个走进——审美教育走进学生的课堂,审美情趣走进学生的活动,审美意识走进学生的心灵,审美行为走进学生的生活。

做到五个结合——审美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主题活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特色学校相结合、与个性培养相结合。

三、具体工作

1、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审美教育整合于各学科教学中 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我国目前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各学科教学中,可以实现教育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可以更好的实现教学内容的适时性、开放性;可以创设更好的教学情境,更有利于师生互动;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信息传递的强度、清晰度,突破教学重、难点等方面都具有独到的优势。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校本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每位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校整合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寓教于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学教并重”

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也可以利用PowerPoint或者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如:Authorware、Flash、课件大师、方正奥思等),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清楚地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模拟软件(比如“几何画板”、仿真物理实验室、仿真化学实验室等)来演示某些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这样,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计算机代替了传统媒体,就可以实现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

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使计算机既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又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误码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最理想的办法是将“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这种理论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

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要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3、搭建审美教育网络平台,让教育动起来

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提高学生信息收集与处理等方面的诸项能力。提倡让学生对真实性问题情境进行探索,而多媒体比文字更能够表现真实情境,比如可以用”画画”表现一个故事情节,其中蕴含着需要学生解答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这种审美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更能保持问题的真实性。计算机模拟软件是发现学习的工具。模拟软件一般向学生展现了某种情境或过程,其中蕴含着一定的变量关系,学生可以通过对模拟情境的操纵来发现其中的规律。

4、高度重视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资源建设

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有必要的情况下由教师自己去进行开发制作适合自己教育教学的课件。

教师要对学科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信息处理,每学期每位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不得少于20节。

加强学校网站和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制定完善的网站管理体系,为全体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供平台,要求每位教师每学科上传本学科教学资源均不少于10件。

教师要认真建立自己的个人网页。

学校逐步推行电子备课,逐步完善电子备课制度,加强电子备课的审

查和监管工作,加强电子备课与分层教学、分层训练的有效结合。

5、提倡利用班班通工程、多媒体投影和网络教室开展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去建构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所以模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应将其简单化。

6、在课堂中实施美育教学

①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创设情境美,让学生感受什么才是美。②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美。③在自主学习中创造美,突出学生作品的和谐美。④在课堂评价中交流美,肯定学生作品的个性美

⑤强调网络上的行为美,论坛上的语言美,怎样鉴别网络上的真与假。

7、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更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网络化的今天,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换代速度是任何一门课程所不能比的。同时网络文化的消极效应与积极作用是并存的,就像月亮的阴晴圆缺密不可分。而美育面对网络文化的各种负面效应,恰好可以起到解毒剂的作用,尽量抑制其负面效应而发挥其正面作用,这也是由美育的本质所决定的。美育之所以对于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因为其可以将理性与感性统一起来,并统一于真正的真实之上。因此在网络化的今天,既要促使学生知识的不断更新,又要学生在更新中注意识别优良网络信息资源,看起来像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惟有高举美育的大旗,才能切实落实这一目标。

8、在培养学生熟练操作计算机中实施良好的美育热情

自从开设计算机课程以来,计算机作为一项工具,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所以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显得比培养他们的理论水平更为符合他们的现状。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但是枯燥的练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而使教学目标形同虚设。因此在实际运用中插入对学生的美育教育,使学生感受计算机学习过程的美,同时强化视觉美的影响,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计算机软件中操作、学习枯燥的指法训练。

9、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中实施良好的美育

良好的美育能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向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杜绝学生受不良网络的影响。并且良好的美育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观察事物、认识世界的一种内在导向,如果善于引导,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就能够提高其良好、健康思维能力。

10、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实施良好的美育 学生都活泼好动,对同一问题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氛围内积极地开展学习、探讨,最终通过信息技术的教育,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在教学中,老师因材施教也是必不可少的。

11、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中实施良好的美育。

在刚学信息技术时,许多同学是怀着一种新鲜感和神秘感来学习,甚至个别同学以为计算机就是打游戏。学习一段时间后,又有同学觉得学习计算机是较辛苦的,花的时间又多,这些同学就有打退堂鼓的念头,这些

都说明同学们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在信息技术的教育中融如美育的元素,使那些对计算机的了解不够深入的学生,逐渐端正学习态度,从正确的角度看待和欣赏信息技术这门学科。老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从美育角度对学生不懂的一些问题、一些现象加以正确引导,而不给予作片面的理解。

四、工作要求

1、成立“信息技术与美育教育”督评组。

为了鼓励各校运用现代化手段在美育教育中的运用,我部拟成立“信息技术与美育教育” 督评组。由电教部主任领导,电教部全体教研员为成员,将对各校对信息技术在美育教育中合理运用进行定期的评估与指导工作。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电教部将充分利用QQ群等网络宣传手段,宣传“美育年”活动的有效做法、成功经验和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并对宣传报道进行阶段性总结。

3、重视审美教育工作,切实做好落实工作。

电教部要按照教育局“美育年”方案要求,明确工作目标,完成工作任务,抓住工作重点,确保教育“美育年”活动圆满完成。

4、加强督查工作,力求工作实效。

在“美育年”活动实施过程中,加大对本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监管,采取专项检查与重点检查、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全面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及时改进和调整本方案的实施工作。

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美育教学是必然之路,当今社会已经将人类带入了崭新的信息时代,网络及计算机的飞速发展,更加快了信息时代的前进

步伐,纵论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信息素养已成为人的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而美育作为教育理念、教育艺术和方法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信息技术的教育自然也少不了美育这一块。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正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其在学生美育教育方面所起的作用也正越来越明显。

二〇一六年二月

积极开展中小学美育实践研究 不断提升美育水平

——科研室落实“美育年”工作任务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我县中小学美育综合改革,深入研究学校美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引领中小学美育实践,依据《昌图县教育局“美育年”实施方案》,结合昌图县美育实践研究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县教育局提出的“12345”工作目标,积极开展中小学美育专项研究,不断提升我县中小学美育水平。

二、工作目标

设立中小学美育专项课题,鼓励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展美育理论学习研究与实践,积极探索中小学美育教学策略、方法;积极开展美育理论学习研究与实践,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中小学美育研究团队;积极开展美育理论学习研究与实践,不断优化中小学校美育管理行为;积极开展美育

理论学习研究与实践,积极开发中小学美育校本课程。

三、工作思路

以服务全县中小学美育综合改革为宗旨,以“美育年”活动为契机,以中小学美育教学研究和教材研究为重点,以实施县级美育专项课题研究为突破口,积极培育中小学美育研究队伍,引领全县中小学美育实践。

四、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制定昌图县中小学“美育年”美育专项课题规划

编制中小学“美育年”美育专项课题指南,制定昌图县教育科学领导小组文件《关于申报昌图县“美育年”美育专项课题立项的通知》。

(二)召开昌图县美育专项课题立项会

1.传达并下发昌图县教育科学领导小组文件《关于申报昌图县“美育年”美育专项课题立项的通知》。

2.进行美育专项课题立项培训。

(三)加强三个平台建设,服务美育专项课题研究

1.《科研简报》。增设美育专项课题研究专栏,报道中小学美育专项课题研究情况,开展美育实践经验交流、成果展示以及成果推广等。

2.昌图教育科研博客圈。增设美育专项课题研究专栏,上传相关文件、美育理论及实践学习研究资料,开设中小学美育论坛。

3.微信群。建美育专项课题主持人微信群,开展实时交流,答疑解惑。

(四)加强美育专项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及指导

采取网络指导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美育专项课题研究的指导力度,不断提高美育专项课题研究质量和实效性。

(五)召开美育专项课题研究中期成果交流会

优选四项研究质量较高的课题成果,组织召开中期成果交流会,开展成果交流。

(六)开展美育专项课题结题工作

注重美育专项研究成果的总结与提炼,组织专家组及时开展美育专项课题结题工作,编辑美育专项成果集。

(七)开展美育专项优秀课题成果评选

组织美育专项优秀课题成果评选,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鼓励更多教师参与专项课题研究。

(八)开展美育专项优秀课题成果推广

注重发挥美育专项优秀成果价值,及时通过网络平台和《科研简报》进行优秀成果推广。

正确认识和实施学校美育 第8篇

一、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来分析学校体育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

改革的过程是一个革命的过程, 学校体育的改革就要打破旧的体制结构、旧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完善新的体制结构、新的教学模式, 以适应新时期学校体育的需要。任何改革都要经过一个从初始、相持到完善三个阶段的过程:在第一阶段, 旧的结构体系、旧的模式仍发挥主要作用, 相对保持一种旧有的稳定状态;在第二阶段, 由于旧的结构、旧的模式已被否定而新的结构体系、新的模式还在不断发展壮大, 还没有完全取代旧的结构体系、旧的模式。因此, 在这种新与旧关联的相持阶段, 必定会出现一种无序的混乱状态。

当前我们所进行的学校体育改革, 应该说正处于这种新、旧交替阶段。在意识和心理方面, 旧的保守、封闭的观念已被打破, 但仍和改革、开放、进取的观念混杂在一起。新的体系结构、新的教学模式尚未健全及完全取代旧的体制、旧的教学模式。这就必然会引起一些新的矛盾、新的问题。虽然这是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但我们必须对此做充分地估计和认识。否则不但会阻碍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 还可能将学校体育的改革导入盲区、误入歧途。

二、以整体的观点来认识学校体育改革的问题

学校体育的改革不但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还直接受学校教育改革和体育改革的制约和影响。我们必须从大的环境、整体的观点, 来看待学校体育改革。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分析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各项制度、政策法规在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各行业、各部分都在进行不断地改革, 在改革中求生存和发展。在这个过程, 各种力量、各种因素的联系和影响会发生新的变化。由于各种改革的相对不一致性和不同步性, 因此会产生一些相互摩擦、相互碰撞的现象。这些现象会直接或间接地反应到学校体育改革中来, 尤其是对学校体育改革的影响。

例如, 学校体育中的普及与提高, 体育教学与业余训练的关系问题;至少要从学校体育管理体系、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以及学校体育的行政管理者的观念三方面来认识。从控制论和系统论的观点来看, 学校体育的管理体系是一个由:"上级教育行政部分———学校———教师———学生。"四个环节组成的一个系统。由于作为反馈信息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的乏力, 往往把学校的竞技水平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这样反馈的信息得不到真实的反应, 就必然会产生错误的导向。又如, 学校体育的发展与场地器材、经费缺乏之间的矛盾。不但要从教学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上去认识, 又要从管理体系去看待某一学校的领导者是否真正认识到学校体育的重要性, 加强在学校体育工作方面的投入。

三、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来认识学校体育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学校体育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行政管理学、系统论、控制论、等多门学科。教学模式的建立, 无不以此为科学依据。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的深入;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方法的大量运用, 必定会对学校体育的教学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带来新的内容。使原有的一些体育教学模式露出一些问题。

另一方面, 随学校体育的体制改革, 必然会极大地焕发人们的改革热情, 促使人们对许多学校体育的实际问题进行反思, 提出多种的设想和理论创新, 这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活力所在。然而, 这些理论和设想不但具有超前性, 而且不容否认地缺乏实践的检验。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 每个地区、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假如把这些理论和设想不经实践检验、不根据具体情况普遍推行, 必然会与现实相矛盾,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

四、超前与滞后、新与旧是各种矛盾的共性

教育要面向未来, 教育是培养未来社会的接班人, 这就要求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具有超前性。在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中, 人们认识到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教育被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所提出的目标、任务以及为保证完成这些目标、任务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及管理体系应具有超前性;与此相对应的某些原有的学校体育管理体系, 以及教学模式的某些环节, 由于受当前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持的制约、受人们传统意识和观念的影响, 表现为相对滞后。

改革就是用新的事物代替旧的事物, 改革的结果必然会产生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事物。学校体育的改革必定会带来新的观念、新的教学模式。相对应某些原有的观念、原有的模式, 就具有相对的陈旧性、落后性。

五、解决学校体育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的一些思考

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的过程就是改革的自我完善的过程。这是一个涉及许多领域、许多学科的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本文只就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提出若干设想:

1) 加强学习, 更新观念:每个学校体育工作者, 尤其是各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者, 都应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更新观念。自觉参与学校体育改革, 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正确认识学校体育改革中所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完全消除消极否定、盲目排斥和全盘肯定、盲目服从这两种对待学校体育改革的极端态度。

2) 建立和健全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体系;加强对学校体育改革的领导和监督, 理顺、协调各环节、各方面的关系;排除各种外来的不利于学校体育改革的干扰因素;制订相应的措施和政策, 保证学校体育改革的各项任务的贯彻和落实。

3) 建立一套更有效的学校体育的评价体系:学校体育的目标管理和评价体系, 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反馈通道, 是学校体育的导向。应面向未来, 面向全体学生制订一套更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4) 增加学校体育的投入:目前学校体育设施、师资条件已严重阻碍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必须有具体的措施和政策保证提高师资的素质, 增加对学校体育的投入, 尽最大可能改善学校体育设施, 尤其是广大农村基层学校。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深入和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新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解决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是每个体育教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上一篇:夏令营闭营仪式优秀营员代表发言稿下一篇:幽默的老师中学生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