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论原文与翻译

2024-05-29

贾谊论原文与翻译(精选9篇)

贾谊论原文与翻译 第1篇

《贾谊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人物评论文,评论对象为西汉初年文帝时期的政治家贾谊。全文紧扣贾谊失意而终展开,对贾谊的人格特质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剖析当时的历史背景,虚实结合、正反对比,用逐层推进的方式与坚定的语气来凸显贾谊的个性,认为贾谊悲剧的原因在于不能“自用其才”、“不善处穷”、“志大而量小”,并强调“有所待”、“有所忍”的生命修养。末段总结文章目的:劝说人君遇到贾谊这样的人才,要大胆使用,不要错过时机;劝解贾生式的人,要自爱其身,要善于自用其才。论证有理有据、层次分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贾谊论》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贾谊论》

作者: 苏轼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yuè)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翻译

不是才能难得,而是自己把才能施展出来实在困难。可惜啊,贾谊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却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君子要想达到长远的目标,则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则一定要能够忍耐。古代的贤能之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终未能施展其才能于万一,未必都是当时君王的过错,也许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我看贾谊的议论,照他所说的规划目标,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远远地超过它?遇到像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尚且因未能尽才而郁郁死去,照这样说起来,如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君,就终身不能有所作为了吗?孔子是圣人,曾周游天下,只要不是极端无道的国家,他都想勉力扶助,希望终有一天能实践他的政治主张。将到楚国时,先派冉有去接洽,再派子夏去联络。君子要想得到国君的重用,就是这样的殷切。孟子离开齐国时,在昼地住了三夜才出走,还说:“齐宣王大概会召见我的。”君子不忍心别离他的国君,感情是这样的深厚。公孙丑向孟子问道:“先生为什么不高兴?”孟子回答:“当今世界上(治国平天下的人才),除了我还有谁呢?我为什么要不高兴?”君子爱惜自己是这样的无微不至。如果做到了这样,还是得不到施展,那么就应当明白世上果真已没有一个可以共图大业的君主了,也就可以没有遗憾了。象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

周勃曾亲手持着皇帝的印玺献给汉文帝,灌婴曾联合数十万兵力,决定过吕、刘两家胜败的命运,他们又都是汉高祖的旧部,他们这种君臣遇合的深厚情分,哪里只是父子骨肉之间的感情所能比拟的呢?贾谊不过是洛阳的一个青年,要想使汉文帝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全部弃旧图新,也真太难了。作为贾谊这样的人,应该上面取得皇帝的信任,下面取得大臣的支持,对于周勃、灌婴之类的大臣,要从容地、逐渐地、感情深厚地结交他们,使得天子不疑虑,大臣不猜忌,这样以后,整个国家就会按我的主张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怎么能在顷刻之间就突然对人痛哭起来呢?看他路过湘江时作赋凭吊屈原,心绪紊乱,十分忧郁愤闷,大有远走高飞、悄然退隐之意。此后,终因经常感伤哭泣,以至于短命早死,这也真是个不善于身处逆境的人。谋略一旦不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远不再被采用呢?不知道默默地等待形势的变化,而自我摧残到如此地步。唉,贾谊真是志向远大而气量狭小,才力有余而见识不足。

古人有出类拔萃的才能,必然会不合时宜而招致困境,这就是所以若非英明智慧、不受蒙蔽的君主,就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古人和今人都称道苻坚能从草野平民之中起用了王猛,在很短时间内全部斥去了原来的大臣而与王猛商讨军国大事。苻坚那样一个平常之辈,竟能占据了半个中国,这道理就在于此吧。我很惋惜贾谊的抱负未能施展,所以对此加以详尽的评论。同时也要使君主明白:如果得到了象贾谊这样的臣子,就应当了解这类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一旦不被重用,就会忧伤颓废,不能重新振作起来。而像贾谊这种人,也应该有节制地发泄自己的情感啊!


贾谊论原文与翻译 第2篇

原文:

行之善也,粹以为福己矣;行之恶也,粹以为灾己矣。故受天之福者,天不功焉;被天之灾,则亦毋怨天矣,行自为取之也。知善而弗行,谓之不明;知恶而弗改,必受天殃。天有常福,必与有德;天有常灾,必与夺民时。故夫民者,至贱而不可简也,至愚而不可欺也。故自古至於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知善而弗行谓之狂,知恶而不改谓之惑。故夫狂与惑者,圣王之戒也,而君子之愧也。呜呼!戒之戒之!岂其以狂与惑自为之?明君而君子乎,闻善而行之如争,闻恶而改之如雠,然后祸灾可离,然后保福也。戒之戒之!

诛赏之慎焉故与其杀无辜也宁失于有罪也故夫罪也者疑则附之去已夫功也者疑则附之与已。则此毋有无罪而见诛,毋有有功而无赏者矣。戒之哉!戒之哉!诛赏之慎焉,故古之立刑也,以禁不肖,以起怠惰之民也。是以一罪疑则弗遂诛也,故不肖得改也;故一功疑则必弗倍也,故愚民可劝也。是以上有仁誉而下有治名。疑罪从去,仁也;疑功从予,信也。戒之哉!戒之哉!慎其下,故诛而不忌,赏而不曲,不反民之罪而重之,不灭民之功而弃之。故上为非,则谏而止之,以道弼之;下为非,则矜而恕之,道而赦之,柔而假之。故虽有不肖民,化而则之。故虽昔者之帝王,其所贵其臣者,如此而已矣。

人臣之道,思善则献之于上,闻善则献之于上,知善则献之于上。夫民者,唯君者有之,为人臣者助君理之。故夫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故君以知贤为明,吏以爱民为忠。故臣忠则君明,此之谓圣王。故官有假①而德无假,位有卑而义无卑。故位下而义高者,虽卑,贵也;位高而义下者,虽贵,必穷。呜呼!戒之哉!戒之哉!行道不能,穷困及之。

【注】 ①假:给予、赐予。

译文:

行为善良就会积聚为福,行为邪恶就会聚集为灾祸。所以受到上天福佑的人,并不是上天的帮助,而被上天降灾的人,也没什么好埋怨上天的,这都是自身的行为不正得到的报应。知道什么是有益却不做,叫做不明智;知道什么是有害却不改正的,一定会遭到天谴。上天有固定的福佑,一定会赐给有德之人;上天有固定的灾难,一定会降给那些让百姓耽误农事的人。所以对于百姓,即使是地位极低的人,也不可以简慢,即使是最愚笨的人,也不可以欺骗。所以从古到今,凡与人民为敌的,有快有慢,但最终人民一定会胜利。知道好却不实行称为狂悖,知道有害却不改正称为昏庸。所以狂悖和昏庸的事,都是圣明的君王所要戒除的,也是君子以为愧疚的。啊,要谨慎再谨慎啊!难道要依照狂悖与昏庸的标准行事吗?圣明的君主和君子啊,听说善事就如同争抢一般去做,听到邪恶习气就如同对待仇敌一样去改正,这样以后灾祸就会远离,这样以后才能得到上天保佑和降福。对此要慎之又慎啊。

惩罚和奖赏不能不慎重,所以与其杀掉无罪之人,不如漏掉有罪之人。所以对于给人定罪的事情,若有疑问就要以无罪免除处罚;对于有功者的奖赏,若有疑问就要予以奖赏。这样就不会发生没有罪而被惩处,没有有功劳而得不到奖赏的情况。一定要谨慎再谨慎啊。惩处和奖赏一定要慎重,因而古代设置刑罚,用来禁止有不良行为和教化懒惰的人。因此对于一个人定罪时若有疑问,就不要马上予以惩处,所以不贤之人会改正;对一个人的功劳奖赏时若有疑问,不要背弃奖赏的许诺,所以愚昧的百姓也会得到鼓励。因此国君便有了仁德的声誉,各级官吏也有了善于治政的名声。对罪行有疑问免于惩处,这便是仁德;对赏功之事有疑问时予以奖赏,这便是诚信。对此要慎重啊,要慎重啊!谨慎地对待臣下,所以惩罚时就不会招致怨恨了,赏赐时不徇私情,不会反复地处罚百姓加重对百姓的惩处,不会埋没民众的`功绩而遗弃他们。所以君主做了错事,臣下就要进谏并能予以制止,用正确的原则纠正他;臣下做错了事,君王就要同情并宽恕他,以正确的原则赦免他,并感化和宽容他。所以即使有不贤之民,也能教化并使之回到正道上来。因而即使是古代的圣王,他们所看重大臣的做法,也不过如此而已。

做臣下的原则是想到了好的治国之策要进献给国君,听到好的治国之策要进献给国君,了解到了好的治国之策要进献给国君。人民只有国君才能领导他们,做臣下的要帮助国君管理他们。所以做臣下的以使人民富裕快乐为自己的功绩,以使人民贫穷困苦为自己的罪过。

贾谊论原文与翻译 第3篇

摘 要:普遍认为,翻译过程分为原文理解和译文表达两大步骤。本文首先从翻译过程模型入手,引出了“翻译能力”和“翻译行为”的理念,之后分析了由于这两者脱节所引起的翻译问题与困难。

关键词:翻译能力;翻译行为;翻译问题

1 关于翻译过程的论述

要讨论翻译实务中遇到的问题,首先要明确翻译的具体过程。历史上学者们针对翻译过程模式从各个角度提出了不同观点。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受到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影响,在《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一书中提出了“分析——转化——重构”翻译模式。法国翻译学家D·塞莱丝柯维奇的释意理论认为“翻译是交际行为,交际意义的产生有赖于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的结合”。罗杰·贝尔从认知心理学出发,提出的翻译过程模式将翻译的过程分为“分析”与“合成”两个阶段。

2 从翻译过程到翻译能力与翻译行为

通过上述对翻译过程的论述,译员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素质:语言能力与语言之外的能力,即“翻译能力”和“翻译行为”。 “翻译行为”指译者的语言素养,包含对源语语言的把握,以及对目标语言的表达和使用,具体表现为译者的翻译作品;而“翻译能力”则是指译者完成翻译作品所需的语言以外的能力,包括发现和解决翻译中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查询技巧的应用、根据客户需求决定采用何种翻译方式的能力以及传统翻译理论中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等。

综上所述,影响翻译的因素包括译者的“翻译能力”和“翻译行为”,只有两方面的素质相匹配,才能产生高质量的译文。一旦两者不相匹配,就会产生翻译困难和翻译问题。

3 “翻译能力”与“翻译行为”的脱节

Johnson和Whitelock从宏观层面提出了译者所需的五类知识:源语知识、目标语知识、语篇类型知识、学科知识和语言对比知识。如何获取上述五种知识是译者“翻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Varantola则从微观的语言单位全面分析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如对等译法、语法和词汇、惯用语和文本结构等。这些正是“翻译行为”所要生成的翻译产品。

分析翻译中问题所在是一项重要的“翻译能力”,然而,当译者清楚地知道问题所在,但是由于不能获得所需的信息以弥补其“翻译行为”中的缺憾,并因此导致无法决定采取何种译文时,便会出现各种翻译困难和翻译问题。

4 翻译过程中的问题

提起翻译中的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微观语言层面的一些问题,例如词汇的选用、习惯用语的翻译等。本文以Johnson和Whitelock提出的宏观语言能力作为分类标准,讨论由于“翻译能力”和“翻译行为”脱节导致的翻译困难与问题。

4.1 源语知识的欠缺

在翻译中,只有对源语有了深刻的把握,两种语言之间才可以更好的相互转化,反之就会在翻译中出现困难。

源语知识的缺失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很好理解原文中的背景知识。

例1:历史上,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和“中庸”思想。

“天人合一”和“中庸”是两个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表达方式,属于源语中的文化知识。如果对源语信息没有深入的了解,在翻译过程中就无法将其转换为正确的译文。

造成语言知识缺失的第二个方面是生词。生词指译者“心理词汇”所不包含的内容。分为:

第一,译者从未见过或学过的词汇,也可能表现为译者仅了解该词的一部分义项,但原文词汇要表达的意义不在该部分义项的范围内。

第二,词语在特定语境下的意义。译者在对翻译原文进行理解时,仅理解单词的字面意义往往不能深入正确地理解原文的实质,从而造成对原文理解的偏差,导致不恰当的译文。

4.2 目标语知识的欠缺

翻译的目的是进行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目标语读者能否接受并正确理解译文是能否成功翻译的标准之一。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目标语的背景和语言因素。如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没有考虑目标语的相关知识,或者译者目标语的知识有所欠缺,就会对译文的表达产生障碍。例如汉译英:

2004年,杨紫琼和章子怡、巩俐联袂演出《艺伎回忆录》,饰演艺伎小百合的师傅豆叶。

译者要把这段文字的内容正确完整地传达给母语为英语的读者,就需要以译文读者能够理解、可以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进行表达。例如:“杨紫琼”的英文名是“Michelle Yeoh”,“小百合”是个日语名字,对应的英语名称是“Sayuri”,如果译者不了解这些知识,而是将这些名字翻译成汉语拼音,则译文读者可能会不知所云。

4.3 语篇分类概念模糊或者缺失

在翻译工作中,译者往往将词、词组、句子作为翻译的单位。事实上,在翻译时还需要将整个语篇看做翻译单位,从整体上保证翻译基调的正确性。比如翻译一篇楼盘广告,译者首先应当着眼于整则广告,而不是广告中的句子以及更小的语言单位。只有在分析好广告的语篇倾向之后,再下笔翻译方能更好把握译文的行文。

Roger Bell将语篇为三大类并进行了细分:说明、议论、指令。其中说明类语篇又分为描写性、叙述性和概念性;议论类的文体又分为隐秘和公开;指令类的语篇又分为使用选项和不使用选项。这样总计有七大语篇类型。以法律合同为例,其语篇特征为:正式、礼貌、非个人、不易接近、书面语供阅读、不自然的、非参与性的、公开的、指称性的。那么在翻译法律合同时必须注意上述语篇特征,一旦不符,就可能导致整体文体性质的错误。

4.4 学科知识的欠缺

优秀的译者应当同时既是语言专家,又是学科领域专家。翻译不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知识传播的载体。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译家应是杂家”。就是要求译者具有广博的知识,知识面越广,翻译起来就越得心应手。如果译者缺乏相应的学科知识和百科知识,就可能影响译文的准确性。例如要翻译计算机领域的内容,译者首先应当储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这样在翻译的时候才能很好地理解原文,才能保证译文的正确性。

4.5 语言对比知识匮乏

翻译要做到表达地道,除了要保证用词和知识层面的准确性外,译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对比知识。语言对比知识涉及不同语言的词汇、句法和篇章等方面的差异。以英汉语言的行文对比为例:现代英语是分析性语言,偏向于形合。英语句子以主语和谓语为中心,借助动词的各种曲折形式、介词结构和从属结构等方式,句子通常可以无限延长。与之不同,现代汉语是一种综合性语言、以意合为主,不需要固定的主谓结构。如果译者不了解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差别和对比,那么在翻译过程中就有可能由于语言对比知识匮乏导致译文不够通顺地道,出现浓重的“翻译腔”。

5 总结

本文首先提出“翻译能力”和“翻译行为”的理念;然后,指出翻译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是由于“翻译能力”和“翻译行为”的脱节引起的;最后从源语知识的欠缺、目标语知识的欠缺、语篇分类概念模糊或者缺失、学科知识的欠缺和语言对比知识匮乏五个角度分析了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Nida, E. A.Taber, C.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Leiden: Brill Academic Pub,2003.

[2]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196.

[3]Roger,B.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pp.38.

[4]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李南哲(1986-),男,汉族,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生,河北金融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翻译技术、翻译理论与实践。

西汉贾谊《吊屈原赋》原文及翻译 第4篇

恭敬地承受这美好的恩惠啊,到长沙去做官。途中听说屈原啊,自己沉到汨罗江自杀了。到了这湘江后写一篇文章投到江水中啊,(我)恭敬的凭吊屈原先生,(你)遭受了世间无尽的谗言啊,乃至毁灭了自己的生命。唉!唉!遭逢的时代不好啊。鸾鸟凤凰躲避流窜啊,猫头鹰却在高空翱翔。宦官内臣尊贵显耀啊,用谗言奉承阿谀的人能得志;贤才能臣无法立足啊,端方正派的人却郁郁不得志。世人都认为卞随、伯夷恶浊啊,认为盗跖、庄蹻廉洁,(认为)宝剑莫邪粗钝啊,铅质的刀锋利。慨叹抱负无法施展,屈原你无故遇祸啊!这就好比是抛弃了周鼎,而把瓦盆当成了宝物啊;乘坐、驾驶疲牛,使跛驴作骖啊,反让骏马吃力的去拖盐车啊;帽冠低居在下,鞋履反高高再上;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是不会长久的。慨叹先生你真不幸啊,竟遭遇到这样的祸难!”

总之:算了吧!整个国家没有一个人了解我啊,一个人独自忧愁抑郁能够和谁说呢?凤凰飘飘然向高处飞去啊,自己本来就打算远走高飞。效法深渊中的神龙啊,深深地潜藏在渊底来保护自己;弃离了蟂獭去隐居啊,怎么能够跟从蛤蟆与水蛭、蚯蚓?我所认为珍贵的东西是圣人的神明德行啊,要远离污浊的世界而自己隐居起来;假使骐骥也能够被束缚而受羁绊啊,怎么能够说与狗和羊有分别呢?盘桓在这样混乱的世上遭受祸难啊,也是您的原因。无论到哪里都能辅佐君主啊,又何必留恋国都呢?凤凰在千仞的高空翱翔啊,看到人君道德闪耀出的光辉才降落下来;看到德行卑鄙的人显出的危险征兆啊,就远远的高飞而去。那窄窄的小水沟啊,怎么能够容下吞舟的巨鱼?横行江湖的鳣鱼、鲸鱼,(出水后)也将受制于蝼蚁。

《吊屈原赋》注释:

(1)屈原: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后自沉于湘水支流汨罗江。

(2)长沙王:指西汉长沙王吴芮的玄孙吴差。太傅:官名,对诸侯王行监护之责。谪(zhé):贬官。

(3)湘水:在今湖南境内,注入洞庭湖。贾谊由京都长安赴长沙必渡湘水。

(4)《离骚》赋:楚辞既称辞也称赋。

(5)汨罗:水名,湘水支流,在今湖南岳阳市境内。

(6)因自喻:借以自比。

(7)恭承:敬受。嘉惠:美好的恩惠,指文帝的任命。俟罪:待罪,这里是谦词。

(8)侧闻:谦词,说不是正面听到,尊敬的说法。

(9)造:到。讬(tuō):同“托”,寄托。先生:指屈原,古人单称先生而不称名,表示尊敬。

(10)罔极:没有准则。殒(yǔn):殁,死亡。厥:其,指屈原。

(11)不祥:不幸。

(12)伏窜:潜伏,躲藏。鸱枭:猫头鹰一类的鸟,古人认为是不吉祥的鸟,此喻小人。翱翔:比喻得志升迁。

(13)闒(tà):小门。茸:小草。

(14)逆曳:被倒着拖拉,指不被重用。倒植:倒立,指本应居高位反居下位。

(15)随:卞随,商代的贤士。夷:伯夷。二者都是古贤人的代表。溷(hún):混浊。跖:春秋时鲁国人,传说他是大盗。蹻(jué):庄蹻,战国时楚国将领,庄蹻接受楚顷襄王之命开辟云南,后来退路被秦国斩断,他回不来就在云南做了王,客观上背叛了楚国。传说中这两个人成为“坏人”的代表。

(16)莫邪(yé):古代宝剑名。铅刀:软而钝的刀。铦(xiān):锋利。

(17)默默:不得志的样子。生:指屈原。无故:《文选》注谓“无故遇此祸也”。

(18)斡(wò):旋转。斡弃:抛弃。周鼎:比喻栋梁之材。康瓠(hù):瓦罐,比喻庸才。

(19)腾驾:驾驭。罢(pí):疲惫。骖:古代四马驾一车,中间的两匹叫服,两边的叫骖。蹇:跛脚。

(20)服:驾。《战国策·楚策》:“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中坂纤延,负辕不能上。”骥是骏马,用骏马来拉盐车,比喻糟蹋有才能的人。

(21)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荐:垫。履:鞋。章甫荐履:用礼帽来垫鞋子。渐:逐渐,这里指时间短暂。

(22)离:通“罹”,遭遇。咎:灾祸。

(23)讯曰:告曰。相当于《楚辞》的“乱曰”。

(24)巳矣:“算了吧”之意。

(25)壹郁:同“抑郁”。

(26)漂漂:同“飘飘”,飞翔貌。高逝:飞得高高的。自引:自己升高。

(27)袭:效法。九渊:九重渊,深渊。沕(wù):深潜的样子。

(28)偭(miǎn):面向。蟂獭(xiāotǎ):水獭一类的动物。从:跟随。虾(há):蛤蟆。蛭(zhì):水蛭,蚂蟥一类。螾:同“蚓”,蚯蚓。这两句是说面向蟂獭一类动物隐居,不与蛤蟆、水蛭、蚯蚓一类小虫为伍。

(29)系:用绳系住。羁:用络头络住。这两句的意思是能够停留的地方就停留,就像犬、羊哪样。

(30)般:久。纷纷:乱纷纷的样子。尤:祸患。夫子:指屈原。意思是说屈原自己该走不走,长久停留在那乱纷纷的地方,怎么不会遭祸呢。

(31)历:走遍。相:考察。此都:指楚国都城郢。这是贾谊为屈原提的建议,要他到处走一走,看到有贤君才停下来帮助他。

(32)千仞:极言其高。仞,七尺为一仞。览:看到。德辉:指君主道德的光辉。

(33)细德:细末之德,指品德低下的国君。险征:危险的征兆。曾击:高翔。曾,高飞的样子。去:离开。

(34)污渎:污水沟。

(35)鱣(zhān):鲟一类的大鱼。鲸:鲸鱼。固:本来。《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蝼蚁苦之。”

《吊屈原赋》创作背景:

这篇《吊屈原赋》,是贾谊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而受毁谤与排挤,在汉文帝三年(前177年)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以后所作。

贾谊十八岁即以能“诵诗属书”而著名于郡中,经太守吴廷尉的引荐,被文帝召为博士,不久即赴任太中大夫。贾谊希图革新政治,提出“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等一系列建议,受到汉文帝的赏识,一度欲提拔他任公卿之位,但遭到周勃、邓通等将相大臣的诋毁,说他“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终于未受重用。汉文帝四年(前176年),贾谊被调出京城,改任长沙王太傅。于是,在屈原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走向长沙。

长沙,在当时中原人的眼中是一个多雨潮湿的荒僻之地,而诸侯王太博这个职位只对诸侯王负有辅导之责,并没有处理实际政事的权力,所以,贾谊怀着忧郁的心情缓缓南下。当他来到湘江边上时,屈原投江自沉的情景不由在脑海中展现开来。距当时100余年前,忠洁不阿的屈原受谗流放该地,此时自己也遭诬陷谪遣长沙,这是非常相似的境遇。贾谊触景感慨,写下了汉赋名篇《吊屈原赋》。

《吊屈原赋》赏析:

贾谊在赋中对屈原的遭遇表示的`深切悼惜,其实就是对自身处境的伤感,因为两人经历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他是将自己心中的愤慨不平与屈原的忧愁幽思融汇在一起,以表达对世间贤人失意、小人得志这种不公平状况的极大不满。不过,在感情一致的前提下,贾谊并不赞同屈原以身殉国的行动。他认为尽管环境恶劣,也应当顽强地活下去,自己虽然将居住在卑湿的长沙,或许因此而不能长寿,但仍不愿去自尽。

贾谊和屈原这种见解的差异,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生死观。屈原所怀的是儒家杀身成仁的思想,理想不能实现就不惜殉以生命;而贾谊除具有儒家思想外,还兼有盛行于汉初的道家旷达精神。所以,如将两人的作品加以对比,就可以发现在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方面,贾谊没有屈原那样深沉;在对自身理想的追求上,贾谊也不及屈原那么执着,似乎他对世事显得更豁达,更彻悟。贾谊任长沙王太傅第三年的一天,有一只鸟(猫头鹰)飞入他的住宅。长沙民间认为猫头鹰所到的人家,主人不久将会死去。贾谊谪居长沙本已郁郁不得志,又凑巧碰上这事,更是触景生情,倍感哀伤,便写下《鵩鸟赋》,假借与鹏鸟的问答,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并用老庄“齐生死,等祸福”的思想来自我宽解。《鵩鸟赋》开始记述何年何月何日鸟入屋,主人以为怪事,便翻开策数之书进行占卜,所得到的回答是房主人将死去(或远去)。主人占卜后要鸟告诉吉凶和死期的迟速。

通达的评述,企图以此来求得自己精神上的解脱,但人们通过这些豁达的辞语,还是可以感觉到在贾谊旷达的精神世界中,其实还隐忍着深沉的悲哀!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是在楚辞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文体。汉赋大致分两种,一种是直接摹仿屈原《离骚》体的骚体赋,一种是汉代新创的散体大赋,它日益发展,成为汉赋的主体。贾谊在长沙地区所作的《吊屈原赋》是汉初骚体赋的代表作,它和《鵩鸟赋》都作于长沙,所以长沙在汉赋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贾谊任职长沙王太傅其间,虽然心情是忧郁的,但并没有忘怀对国家政治的关心。

如汉初朝廷准允民间铸钱,贾谊就上书反对,他认为民间铸钱有三弊:一、将有许多假钱;二、各地所铸的钱会轻重不一,不利流通;三、铸钱利厚,若吸引大量劳力投向铸钱,便会影响农业生产。可惜意见未得到采纳。

贾谊在长沙居住了四年多,他的活动和著述对长沙及湖南的文化影响很大。历代长沙文人均为贾谊这位文化巨匠曾在自己故乡生活过而感到自豪,许多诗人辞家以屈贾后人自命。贾谊故宅在今长沙市天心区太平街太傅里,原建有贾太傅词,汉之后许多文人曾来此凭吊。唐代刘长卿留下了“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的诗句。明代李东阳写过《贾太傅祠碑记》。祠前巷侧有井,上敛下大,其状如壶,相传是贾谊所凿,称太傅井或壶井。因杜甫有“长怀贾谊井依然”的诗句,所以又称长怀井。清代贾太傅祠有治安堂、潇湘别墅、大观楼、佩秋亭等建筑。今尚存祠屋一间,宅内留有贾谊木雕像一座,表现了长沙人对这位汉赋大家的怀念与追忆。

作为一位才气“陵轶飞免”的英才,贾谊留存下来的赋像他的鸿文巨论一样“沾溉后人,其泽甚远”。贾谊赋在赋史上具有“振其绪”之功。既上承楚骚的余绪。又奠定了汉代骚体赋的基础。在贾谊仅存的四篇赋中,《吊屈原赋》是以文辞清丽,抒情浓郁而饮誉于世的。“辞清而理哀”,刘勰对《吊屈原赋》的这一评价的确是中肯之语,道出了贾谊这篇短赋被历代文人心慕手追的原因。贾谊的境遇与屈原相类似,因而在此赋中作者借屈原以自况,用清丽的言辞,抒写出悲愤哀伤的感情。

作者简介:

贾谊论原文与翻译 第5篇

长沙过贾谊宅

唐代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译文

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

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注释

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

谪宦:贬官。栖迟:淹留。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

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指贾谊。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一作“楚国”。

独:一作“渐”。

汉文:指汉文帝。

摇落处:一作“正摇落”。

鉴赏

这是一篇堪称唐诗精品的七律。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此”字,点出了“贾谊宅”。“栖迟”,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标举贾谊的身份。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出句要注意一个“有道”,一个“犹”字。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

诗人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手法是相当高妙的。接着,笔锋一转,写出了这一联的对句“湘水无情吊岂知”。这也是颇得含蓄之妙的。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年光。楚国的屈原哪能知道上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吊念自己;西汉的.贾谊更想不到近千年后的刘长卿又会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吊自己的遗址。后来者的心曲,恨不起古人于地下来倾听,当世更没有人能理解。诗人由衷地在寻求知音,那种抑郁无诉、徒呼负负的心境,刻画得十分动情,十分真切。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读此尾联的出句,好像刘长卿就站在读者面前。他在宅前徘徊,暮色更浓了,江山更趋寂静。一阵秋风掠过,黄叶纷纷飘落,在枯草上乱舞。这幅荒村日暮图,正是刘长卿活动的典型环境。它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第四句的“日斜时”映衬照应,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刘长卿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何事到天涯”,可见二人原本不应该放逐到天涯。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呵,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这是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读着这故为设问的结尾,仿佛看到了诗人抑制不住的泪水,听到了诗人一声声伤心哀惋的叹喟。

诗人联系与贾谊遭贬的共同的遭遇,心理上更使眼中的景色充满凄凉寥落之情。满腹牢骚,对历来有才人多遭不幸感慨系之,更是将自己和贾谊融为一体。

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在,但这些又写得不那么露,而是很讲究含蓄蕴藉的,诗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结合到诗歌的形象中去,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给人以警醒的感觉。

创作背景

六国论原文与翻译 第6篇

苏洵(公元1009-1066) 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祐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 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苏洵的《权书》10篇、《几策》中的《审敌》篇、《衡论》中的《御将》和《兵制》篇,还有《上韩枢密书》、《制敌》和《上皇帝书》,都论述了军事问题。在著名的《六国论》中,他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审敌》更进一步揭露这种贿敌政策的实质是残民。《兵制》提出了改革兵制、恢复武举、信用才将等主张。《权书》系统地研究战略战术问题。在《项籍》中,他指出项籍不能乘胜直捣咸阳的战略错误。他还强调避实击虚、以强攻弱、善用奇兵和疑兵、打速决战、突击取胜等战略战术原则。 苏洵的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的篇章。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他希望出使契丹的友人石昌言不畏强暴,藐视敌人,写得有气势。《张益州画像记》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塑造了一个宽政爱民的封建官吏形象。《木假山记》借物抒怀,赞美一种巍然自立、刚直不阿的精神。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苏明允哀词》),这些说法都是比较中肯的。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宛转见长。苏洵在《上田枢密书》中也自评其文兼得“诗人之优柔,骚人之清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炼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如《仲兄字文甫说》,以风水相激比喻自然成文的一段描写,即是一例。 苏洵论文,见解亦多精辟。他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写法。他特别善于从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和艺术特色,例如《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对孟子、韩愈和欧阳修文章的评论就很精当。 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宋人叶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石林诗话》)。其《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为佳作,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苏洵著作,宋代以多种版本流行,原本大都散佚,今存者有北宋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嘉佑集》15卷。(郭预衡)

论会话含意与翻译 第7篇

关键词:会话意义;合作原则;隔离司准则;翻译

1 引言

语用学的研究方法可以解释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语用学是研究话语在特定语境下意义的学科,并且在翻译过程中要传达的恰恰就是语用意义。译者如果认为翻译仅仅就是word-to-word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original,而不了解其语用意义,那这次翻译就是一个失败。翻译中的语用研究并非停留在原文语言层面上某个单词,某个语法等的理解,而是努力寻求原文中的语用意义,并尽力在译文中找到最贴切自然的对等,以期在译文中达到和原作同样的效果。众所周知,中国人碰巧相遇,一般都爱问“你吃饭了吗?”但事实上并没有几个人是真地想知道别人吃过饭没有,这仅仅就是个问候,除此以外,别无他意。而在英文中与此对应的“Have you had your breakfast/ lunch/ supper?”倒是实实在在地违背了原文的意义,是真正地对原文“不忠”。因为在西方人的眼里,这是句真真正正的问话,是需要人家回答“yes”或“no”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则是忽略了原文的语用意义。也许更好的译文则是“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hello”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传递准确的意义。

2 会话含意

2.1 会话含意

会话含意是著名学者保罗•格莱斯提出的语用学分支中的一个术语,即话语的真正含意,即使话语中没有表达出来甚或没有严格暗示出来。来看一句非常简单的话“it is hot here”。假设在厨房煮饭时,有客人来访和你聊天,你说了上面那句话。的确没错,厨房是很热,但你可能真正想表达的是邀请客人离开房间去一间凉快的屋子闲谈。再如在夏天,进了间屋子,没开空调,这时说出这句话,除了表达天气炎热外,可能真正的用意还是在于希望能开空调。寒冷的冬天里,一听到度假胜地,可能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提到海南。到了海南后,很多人会说出上面那句话,但他们并不是真正想表示“很热,受不了”,而是想透露“天气不错,他们很满意”的想法。由此,不难发现,上面三句更应这样翻译:“出去,找个凉快的地方聊吧!”、“快点开空调”和“好暖和啊!真舒服!”一句话,翻译时我们真正面对的问题如何找到正确的含意。

由于会话含意并不是字列行间里内有的意义,字典里是找不到这种含意的。为了很好地把握这种意义,有必要知晓其传统的意义和话语产生的语境。再来欣赏另一句话“George passed”。字典意义则是简单的“乔治过了”。但如果是指考试,则为“乔治没有叫牌”;如果是打排球,则为“乔治传了球”。除了上下文外,还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就是合作原则和它的四个准则。

2.2 合作原则

在社会语言科学中,合作原则描绘了人与人之间是如何交流沟通的。简单说来,人们在语言使用中都有意无意地遵从了合作原则。格莱斯认为,言语交际中人们总是互相合作的,谈话双方都怀着这样一个共同的愿望:双方的话语都能互相理解,共同配合。因此,他们都遵守着某些合作原则,以求实现这个愿望。格莱斯指出,不管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如何,他们在谈话中都遵守这样的基本原则——合作原则:“根据会话的目的或交流的方向,使自己讲出的话语在一定的条件下是交际所需的”。假如玛丽说保罗缺席了会议,而约翰则回答说保罗感冒了,那么感冒则是保罗缺席的原因。

合作原则又包括四个准则,分别是:

(1) maxims of quantity 量准则。

①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的信息;

②所说的话不应超出所需要的信息。

(2) maxims of quality质准则。

①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②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Maxim of relation关系准则。

要有关联。

(4)Maxims of manner 方式准则。

①避免晦涩;

②避免歧义;

③要简练(避免啰嗦);

④要井井有条。

这些准则告诉会话的参与者在谈话的过程中该怎么办,才能使谈话顺利地进行下去。尽管如此,格莱斯也告诉世人,人们并非总是遵循这些准则,而是“违背”这些准则,不论是无意还是故意的,而这就暗示了其他暗含的意义。这种重要性是无需多说的。

参考文献

[1]胡壮麟,姜望琪.《语言学高级教程》Linguistics: An Advanced Course Book[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六国论原文与翻译 第8篇

苏询的《六国论》,不属于写的自由潇洒或错综起边的类型,而是在行文结构方面带有规范性的作品,体现了议论文论证严谨的特点。因为头绪清楚,变化较少,通过提要钩玄,逐段逐层梳理归纳,很容易搞清楚文章脉络和主要思想内容。 在文章结构上便于学习。 但另一方面,苏洵的《六国论》把六国灭亡的原因归结于“赂秦”,尽管文章在论证上、语气上给人势如破竹的感觉,但今天看来显然失之偏颇。因为从本质上讲,六国灭亡是由于不思改革进取,不采取富国强兵之策,从而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被历史所淘汰。当然也有战略、策略(包括“赂秦”)等方面的种种具体原 因。单从某种视角看到了某些事实,便以为抓住了事物的全部,这是人类很容易陷入的误区。(节选自《应用写作》第5期《事实论证——雄辩与僭越》)

晁错《论贵粟疏》原文与翻译 第9篇

原文: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①,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②;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③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④。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节选自晁错《论贵粟疏》,有删节)

注释:①不地著:不能定居一地。②旨:味美。③服役者:劳作的人。④渫:流通。

译文:

百姓生活贫困了,就会去做邪恶的事。贫困是由于不富足,不富足是由于不务农,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能定居就会离开乡土,轻视家园,像鸟兽一样四处奔散。这样的话,国家即使有高大的城墙,深险的护城河,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受冻的人对衣服,不要求轻暖;挨饿的人对于食物,不要求香甜可口;饥寒到了身上,就顾不上廉耻了。人之常情是:一天不吃两顿饭就要挨饿,整年不做衣服穿就会受冻。那么,肚子饿了没饭吃,身上冷了无衣穿,即使是慈母也不能留住她的儿子,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贤明的君主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让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减轻他们的赋税,大量贮备粮食,以便充实仓库,防备水旱灾荒,因此也就能够拥有人民。

现在农夫中的五口之家,家里可以参加劳作的不少于二人,能够耕种的土地不超过百亩,百亩的收成,不超过百石。他们春天耕地,夏天耘田,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还得砍木柴,修理官府的房舍,服劳役;春天不能避风尘,夏天不能避署热,秋天不能避阴雨,冬天不能避寒冻,一年四季,没有一天休息;在私人方面,又要交际往来,吊唁死者,看望病人,抚养孤老,养育幼儿,一切费用都要从农业收入中开支。农民如此辛苦,还要遭受水旱灾害,官府又要急征暴敛,随时摊派,早晨发命令,晚上就要交纳。交赋税的.时候,有粮食的人,半价贱卖后完税;没有粮食的人,只好以加倍的利息借债纳税;于是就出现了卖田地房屋、卖妻子儿女来还债的事情。

当今的迫切任务,没有比使人民务农更为重要的了。而要想使百姓从事农业,关键在于抬高粮价;抬高粮价的办法,在于让百姓拿粮食来求赏或免罚。现在应该号召天下百姓交粮给政府,纳粮的可以封爵,或赎罪;这样,富人就可以得到爵位,农民就可以得到钱财,粮食就不会囤积而得到流通。那些能交纳粮食得到爵位的,都是富有产业的人。从富有的人那里得到货物来供政府用,那么贫苦百姓所担负的赋税就可以减轻,这就叫做拿富有的去补不足的,法令一颁布百姓就能够得益。依顺百姓心愿,有三个好处:一是君主需要的东西充足,二是百姓的赋税减少,三是鼓励从事农业生产。

上一篇:给环境保护部门的建议书下一篇:秋季小学运动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