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24-06-24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精选6篇)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第1篇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六年级一共2个教学班,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还是比较高的,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使用的教材是新编版小学信息技术第8册,内容是全新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网络的简单应用两个方面。其中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网络知识作为基础知识的延伸,相对受硬件的影响较大,可以视硬件的承受能力而定,适当的接触网络方面的内容。知识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网络知识的简单应用。重难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视窗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指导思想: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接受更深一步的信息技术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4、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5、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制作相应的信息技术作品。

五、教学措施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教学过程中要以“任务驱动”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自学方式的培养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形成,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是主要目标。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第2篇

2013-2014第一学期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内容增加了目前流行的Windows98操作系统,并进一步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信息技术基础知识、Windows 98、画图、文字处理、学做多媒体作品、网络基础知识等。

二、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第一次学习计算机,对计算机有着较浓厚的神秘感,这种神秘感容易转化为对计算机学科的兴趣,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运用计算机产生正面影响,但如果引导不当也容易转化为对计算机的畏惧,对他们以后学习和运用计算机产生负面影响。三年级学生对事物有一定的观察、理解、想象、思维能力,学习态度一般比较端正,不较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目的不够明确,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上课时较为活跃,不太遵守课堂纪律。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从小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知识技能,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2、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操作计算机的习惯。

3、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刻苦的学习精神、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学习品质。

4、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运用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5、通过学习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运用,培养跨世纪人才,提高全民素质。

6、对学生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四、思想品德结合点

通过学习计算机,培养学生对高科技、新科技探索的渴望,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结合当今的国际、国内的科技发展情况,引导学生树立长大报效祖国,投身祖国的科技事业,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的祟高志向。

五、教学措施

1、本教材知识范围涉及较广,教学中要避免求全求深而超出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2、计算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都很强的学科,教学中注意安排好学生的实践活动,合理安排好上机时间,保证一定的上机量。

3、重视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实践,避免对某一单项操作要求过高,注意分配好各个内容的合理的量。

4、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积极探求新知识,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想一想”、“试一试”、“动脑筋”等内容启发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5、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特点制定教学方案,提高高教学效果。

6、根据学生的兴趣、意识,知识、技能力等几个方面,用适当的形式对教学进行考核,惟促进教学效率和学生积极的提高。

7、有机结合有关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使学生成为具有现代科学意识技能的新一代接班人。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11-2012第一学期

本学年我校的信息技术工作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围绕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工作中心,以教育信息化为重点,积极推进信息教育创新,神话教育改革,加强学习与研究,扎扎实实做好每项工作。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围绕“用电脑写作文”展开,要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启动和退出“写字板”程序,能认识写字板窗口。(2)会在“写字板”中进行文字的输入与修改。

(3)会将文字设置成不同的格式与效果,会插入图片,能将文章打印出来。(4)会制作带声音和表格的文档。2.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其该方面的爱好。

(2)培养学生对进一步发展我国信息技术的使命感。增强国际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是学好各门功课的有力工具。因此,本教材加强了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并且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设置了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快乐得学习相应得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材在文字叙述、版面布局等方面,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能够保证学习效果。

三、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接触过电脑,有一定的基础。个别同学家里有电脑,对电脑的使用比较熟悉,而大多数同学则无此条件,因此要多让他们上机操作。由于该课程科技含量较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这种心理基础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无疑是大有帮助的。在教学工作中要注意将这种兴趣保持下来并使之发展成为爱好。

四、教学措施

1.(1)课前:认真备课,检查电脑状况,了解学生情况。(2)课堂上:注重学生实践,抓好课堂组织,保证课堂效率。

(3)课后:仔细检查电脑状况,多寻求反馈,多反思,总结经验与教训。2.不断更新教学软件,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计算机教学水平以及维护水平。3.设置一些设计类比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其积极探索,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其自信心。

根据本学期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方法上采用了“任务引导驱动”、分组讨论、交流协作、案例教学、展示点评、综合复习等教学方法,主要以任务式驱动教学法,通过教师的演示、点评、模拟等基本传统教学手段使学生慢慢熟悉掌握Word基础知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是最重要的途径。

通过每课的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能完成教学内容,通过反复修改和美化文章、样例,让学生能熟练掌握文章的排版、修饰。并能自如地进行页面设置、插入表格、艺术字、自选图形等。通过综合训练,将所学知识运用起来,制作电子报刊、贺卡等实用内容。

五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11-2012第一学期

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多种基本软件的使用,对媒体作品有一定认识和创作能力。

二、本学年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多媒体作品。

2、学会制作、修改和美化多媒体作品。

3、学会使多媒体作品能说、会唱还会动。

4、掌握简单的多媒体作品播放技巧。

5、培养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教学任务:

1、制作多媒体贺卡

2、制作“认识哺乳动物”、“我爱我家”、“家庭与社会”多媒体演讲稿。

四、教学及评价的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改进教学的措施:

在本学年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脑,加强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充分掌握计算机的各项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开放性教学,即在教师指导下以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精神为主的教学方式,以任务驱动方式进行教学,以作品考核方式检测学习效果,以协作方式进行创作和应用。

(二)对每个单元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包括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在每学完一个模块之后,采取自评、组评、师评三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填在等级达标记录表中。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以某个实例为先导,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由浅入深、序循渐进地完成知识及技能的传授。

2、多放手给学生加强实际操作训练。

五、教学措施

1.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从小养成爱护公物,文明上网的习惯。

2.教学要切合小学生实际,充分考虑小学生年龄、兴趣、知识、认知结构等特点,语言要通俗易懂,培养学生学电脑、用电脑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敢用、想用、会用、善用电脑。

3.教学中提倡和鼓励学生发现完成操作任务的不同方法,触类旁通相关软件的使用。

4.加强机房(网络教室)管理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在不断的教学中,我们有了更多的认识,只要学校的工作做好了,老师的教学工作教好了,那么学生的成绩必然出现很好的状况,时代在发展的情况就是这样,很现实的情况。相信我们在认识到当前的情况后,我们才会做出相应的对策出来,更好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将孩子们培养成祖国的栋梁!

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11-2012第一学期

教学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2、培养学生利用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3、了解计算机进行处理视频、音频信息基本知识;能进行基本操作。

4、掌握PowerPoint2003基本知识和高级应用:用模板写应用文、表格中的自动计算和用PowerPoint2003演示文稿。

5、掌握超级链接的创建和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和幻灯片。教学重点:

1、利用计算机处理视频、音频的基本操作。

2、PowerPoint2003的基本知识与高级应用。

3、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演示幻灯片。教学难点:

1、音视频的处理。

2、PowerPoint2003的使用。

3、PowerPoint软件的使用。教学关键:

1、正确的学法指导。

2、练习题和练习软件的选择。思想教育计划:

信息技术课程是工具学科,要教育学生:以负责任的态度使用信息技术、信息和软件;对信息技术有积极态度,能够支持自己的学习、合作、个人追求与爱好,理解与之相关的文化和社会问题。

1、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能正确使用信息媒体,不做违法之事,不做违法之人。

(1)不偷看、窃取他人信息、资料。

(2)不进入他人电脑进行删除、修改等破坏性操作。

(3)不涉及不良信息;不利用信息技术侮辱、伤害他人;在网络上使用文明用语。

2、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能与其他人合作相处,共同完成任务的意识。

3、初步分清玩与学的关系,知道学、玩有度,适可而止。课时分配:

使用计算机处理视频、音频:。PowerPoint2003的认识与应用:。使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 教学设想:

从学生的基础来看,以前的知识掌握得并不是很扎实所以,这学期的教学不仅要重视新内容,而且适时的补习以前的课程也是必要的。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第3篇

一、转变观念,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一轮的课改和实践让我们越来越认识到, 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学习,代替学生观察,代替学生感知、分析和思考,特别是信息技术这种实操性较强的学科, 以前所倡导的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已不再适用于现在的教育教学, 所以我们要进一步转变传统的师生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更主动地去学习、去创新。 比如,我在上信息技术第一册《 小胖的烦恼———“ 橡皮擦”与“ 放大镜”工具》 的时候,我直接根据书本创设的情境:小胖高高兴兴地提着生日蛋糕给好朋友过生日, 谁知被飞驰而过的汽车溅了一身的 “ 污水 ”,请同学们帮忙去除这些“ 污渍 ”,将问题抛给学生 。 同学们跃跃欲试,兴致勃勃地讨论,看书本,寻求方法,解决问题。 我再请学生上台来充当小老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特别是在演示擦除小胖帽子上的颜色时,由于帽子是有颜色的,如果直接用橡皮擦,那么就会导致将帽子上的颜色一并擦除了,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请了4位学生上台操作,有两位学生用了书本上的方法,而另外两个学生演示了跟书本上完全不同的方法,最终都圆满完成了任务。在整节课教学过程中, 我只是适当地参与到课堂中, 给出适当的指导,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却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熟悉教材、分析学生,确立教学目标,做到分层教学

学生受个体差异、自身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如果采用“ 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势必会使水平高的学生无事可做,水平低的学生做不出来、不知所措。“ 六要素”教学方式中提出的“ 个性”教育,要求教师要摸清每个学生“ 听、看、说、想、 做”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教师要直面学生差异,尊重学生差异;其次要钻研并熟悉教学指导纲要和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领会教材的设计意图及其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关系, 分析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第三,要分析学生、了解学生,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聊天访谈等形式了解各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 并结合这些实际情况设计教学, 特别是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有难易不同程度或同一任务对各层次同学设不同的要求;第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在分层递进教学中,要始终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特长,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在平等中体会到爱,从而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维、大胆质疑和积极探究。 同时,在这种分层教学的练习中,学生都会有一种成就感,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极大地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促使他们向更高级的练习发起“ 进攻”。 比如,在教学五年级《 制作简单表格》 时,我确立的总目标为:初步理解表格中的行、列概念,并且能按要求制作简单的表格。 分层目标为:( 1) 初步理解表格中的行、列概念;( 2) 能判断一个表格是几行几列;( 3) 能按照要求制作表格;( 4) 完善表格的表头;( 5) 美化表格( 如设置不同的字体,表格背景色等) 。 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的有效参与达到最佳,尤其使基础较差的学生觉得“ 我也能行”,只要试一试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都喜欢新奇、有趣的事情,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及学生的记忆效果。 例如,在教学信息技术第一册《 图形的复制与编辑》 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你们看过《 喜羊羊与灰太狼》 吗?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懒羊羊的故事,你们想听吗,同学们齐声道:“ 想”,然后我边出示课件边说道:“ 一天,天气晴朗,懒羊羊肚子饿了,就到外面去找青草吃,他来到一片草地,但是草地上只有一棵青草,怎么办呢,一棵青草根本吃不饱,懒羊羊就想,要是我会魔法就好了,这样我就可以变出许多许多的青草,吃个饱。那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办法能够帮帮它呢?”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告诉我:“ 我能”“ 我来帮它” 等等, 由此引出主题一“ 图形的复制”;完成这一部分的教学后,我接着又创设了另一个情境“ 同学们帮懒羊羊变出了好多的青草,懒羊羊正吃得欢呢,突然,灰太狼出现了。 怎么办呢,有没有办法把懒羊羊变小,藏到草丛里;或者是变大,吓跑灰太狼呢。 ”由此引出主题二“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我最后再创设了“ 经过同学们的帮助,灰太狼灰溜溜的回家了。 懒羊羊可高兴了,在草地上打起了滚儿。 那么,在画图中如何使他翻转和旋转呢? ”引出主题三“ 图形的翻转和旋转”。 环环紧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情绪高涨,或看书自学, 或互相讨论,或尝试操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高,100%完成了学习任务。

四、“半成品加工”让教学事半功倍

“ 半成品加工 ”是指教师提供一个不完整的作品 ,对教学的内容“ 留白”,以此模拟出真实的问题解决环境,无论是讲授还是练习都只针对这部分进行讲解与实践,既不破坏整体作品的真实性、丰富性,又简化了整体策划、从头制作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体会到信息技术操作要点, 提高了课堂实践练习的效率。 比如,在教学《 海底总动员———“ 颜色填充工具”》 时,本课的教学目的是掌握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合理搭配颜色。如果按照实际操作流程,那需要学生从零开始进行作品创意和构图,最后才是给作品上色。 但是,学生的计算机操作程度不一样,完成进度也不一样,如果按照上述方法来进行的话,一节课结束时可能有的学生还无法完成创作,更别提给作品上色了。 于是,我准备了几幅没有上色的海底世界的图画作品,让学生从“ 海底总动员”文件夹中选取1幅自己喜欢的图画作品进行填色,并对图画进行修饰。 这样就能使学生都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合作学习即学习者主动地寻求学习伙伴并共同探索问题,师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学生之间也可相互探讨、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合作精神。 例如,在上完用金山演示制作幻灯片的基本操作后,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学生采用自由组合、教师合理调配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以3~5人一组的形式,各组推选一名组长( 负责分工、协调等) ,用金山演示软件完成一个多媒体作品,作品主题不限,不少于8个页面,用时3个课时。 学生一下来了激情,教室顿时沸腾了,分组的分组,换位置的换位置,虽然分组和讨论主题时略显有点凌乱,但是确定好分组、分工和主题后,很快就安静下来,投入各自的“ 工作”中,3周后,每个组都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其中还不乏优秀的作品。 通过这次尝试,使我认识到在合作交流中学生能积极动脑, 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互帮互组、取长补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

六、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上课时,我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老师,你来看看我的! ” “ 你看我的怎么样 ”,这些小小的细节 ,都让我认识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来自于学习的成就感, 希望被肯定, 希望有一个展示的舞台。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时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体验, 充分展示和肯定学生的作品,给予充分的鼓励。 所以,我现在每节课都会留时间进行小组互评,并推选优秀作品展示给全班学生,请学生点评,通过这个环节,既可以使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得延续, 同时,这种展示对被展示学生也是一种鼓励,对于其他学生又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一个目标,一种鞭策。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六要素”教学方式让我的课堂充满了活力,但如何能够深入、灵活地使用,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才能进一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他们的内部驱动力,真正做到使每位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的魅力,愉快自主地学习。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学科,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近年来,萝岗区大力推行“深化新课程背景下的目标教学,实施六要素教学方式”,结合自身实践,浅谈“六要素”教学方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第4篇

一、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

1、研究课程标准与教材,设计自学方案。

教材虽然是专家按教学规律编写的,有很强的系统性,但它不一定能关注到每一个地区学生的特点。所以教师不应该生搬硬套教材上的内容,而应该在深入研究学生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抓住对学生的信息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兴趣所在,结合教材内容来设计基于生活的教学主题和基于项目或问题的教学内容,先设计导学案,让学生课前自学研究,为上课做好准备。同时,按照学生预习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

例如,我在讲“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时,在讲图片和动画信息的加工时,把选修课本中的这一部分的内容加了进来,优先设计了导学案,让学生课后通过网络等手段预先练习,寻找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而且拓展了课程资源。

2、研究学生,做到深入了解。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如今的孩子信息渠道来源广,这使得不同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有些甚至差距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学生时,不仅要了解相同年龄段学生的共性,还要了解学生个体的差异。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确立科学明确的学习目标,恰当地选择学习内容,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3、研究教学策略,做到学习活动多样化

恰当的教学策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老师在设计教学案例时,不仅要体现所学的内容,还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关注不同层面不同特点的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二、课中要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

1、出示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是预期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行为的指导与教学评价的尺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离不开学习目标,它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定向、定位的作用。同时它也是检测最后教学效果的标准,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创设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这就使得教师有一个广阔的天地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为了创设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我们应该考虑以下几方面原则:

(1)本着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的原则

创设教学情境时要考虑学生是否熟悉,是否贴近学生生活,把信息技术巧妙地应用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真实的问题中。

(2)从培养信息素养出发

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体会信息处理的过程,总结技巧和方法,还能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从培养创新能力出发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教育所欠缺的,但是创新却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我国现在特别提倡的。信息技术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广大教师付出艰苦的努力,我们要做到有内容让学生观察,有空间让学生想象,有吸引力让学生创造。

3、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性,技巧性很强,它不同于传统学科,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因此,在教育学生学习信息知识、培养信息素养、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方面必须要采取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应该是通过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信息;以最快捷的方式传递信息;以最符合人的思维规律和思维习惯的方式处理信息。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的特殊优势面前,最大程度的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方法有很多,有讲授法,自主探究法,游戏法,小组协作法(合作学习),任务驱动法等,但是并不是每一种方法都能适用于所有课的需要,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来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

我在讲《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时,就使用了任务驱动法和小组协作法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设计一个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我的校园”确定主题,根据主题用数码相机采集图像、视频等素材,再围绕主题利用图像、视频、动画等处理软件对素材进行适当处理,选择集成软件集成小组处理后的图像、视频等信息,呈现主体。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汇报交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图像、视频、动画等处理软件的学习与应用,让学生体验了信息的获取、加工、集成、交流与评价的全过程。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小组选择什么主题,采集哪些素材,怎么加工处理,怎么集成作品,每个环节都需要学生自己做出决策,综合性很强,个人很难独立完成,所以比较适合用小组协作法完成。

4、布置作业要难易适中,操作性强。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只有亲自实践后,有些内容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所以每节课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进行实践,这就要求老师在布置任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做到难易适中,可操作性强,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给他们留下创意的空间。

三、课后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有限的课堂上让学生获得最大的收获是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包括能否达成学习目标,学习是否高效,还有能否激发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从而启动学生更深入的学习活动。

總之,只要教师每节课都能抓好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环节,也就是把准备、实施、收获三个阶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成功地上好每一节课,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第5篇

安庆学区北道小学

尹明峰 回顾本学期,本人能够努力工作,认真学习新课标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以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实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根据实际制定各项计划,备好课,写好教案,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上课的形式和内容,难易结合,并从多方面进行计算机教学和管理工作,使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学得愉快、学得好。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对这半个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继续培养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一节课“讲解”的内容不宜过多,讲解的语言要精炼,步骤要清晰,演示的范例要由浅入深,注意前后知识的连接。在讲课中要善于使用“启发式”和“探索式”的教学方法,形式应灵活多样,切忌“呆板”、“枯燥”。如:教材中篇第八课《在金山演示中插入图片》的讲解中应主要以自学探究式教学为主,让学生自已找出同类软件中类似的方法步骤。

“练习”是一节课中学生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主要渠道,练习的时间要充足,练习的内容要能充分体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练习的形式要做到多样化,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如:在制作《古诗》演示页的时候,学生完成2个演示页后,可以让学生做更多的操作:文字修饰,使整个作品效果更加好。

“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所谓“学以致用”。它可以是对某一节课所学知识的运用,也可以是对几节课,一个单元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它可以穿插在“练习”之中,但又是在“练习”基础上的一次升华。例如:在教完教材中篇艺术字和图片的插入之后,我让学生制作一个宣传刊头,就可以在练习的基础上用到以前的知识,又让学生懂得了电脑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和热情。

二、加强学生自学探究的能力

本学期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多媒体演示作品的制作,而这一课程是软件应用课,学生在五年级时学习了金山文字,而金山演示这些软件都是有类似之处的,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我主要是采用了任务驱动法,即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通过看书根据我提出的问题自学或同学互相学习,最后由他们得出答案,通过后期的一系列练习:《电子相册》、《神舟六号》、《美丽的广州》等主题作品的制作,学生的操作水平有了好大的提高。

三、注重因材施教,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的同时,我注重于不同能力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比如,在操作时,如果完成的可以看一下还可以怎样做,或者可否做得更好;有些时候我设计多个任务,有简单的,一般的,稍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做。这样不单使学生在不同程序得到发展,更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利用计算机开展创新实践的能力。

除了在课堂上这样,在课外我还选拔一些好的学生进行辅导,培养尖子生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主要是电脑画、电子报和网页的制作方面,通过对他们的辅导,使他们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提高了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第6篇

本学期使用的教材是新编版小学信息技术第8册,内容是全新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网络的简单应用两个方面。其中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网络知识作为基础知识的延伸,相对受硬件的影响较大,可以视硬件的承受能力而定,适当的接触网络方面的内容。

知识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网络知识的简单应用。

重难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视窗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二、教学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仪教站制订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接受更深一步的信息技术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4、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5、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制作相应的信息技术作品。

四、教学措施:

上一篇:盘点关于大学英语四级的重点必过词汇下一篇:政协会议企业代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