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典籍英译

2024-06-11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精选6篇)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 第1篇

学号:42120446

哈尔滨师范大学 读书汇报论文

题 目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读书报告 学 生 万晓安 指导教师 毛海燕 年 级 2012级 专 业 英语笔译 系 别 翻译硕士 学 院 西语学院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这本书主要包括绪论,正文和附录。绪论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题为中国文化典籍和概论概括了典籍英译的理论定界和教学与研究的涉及范围;第二部分题为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理论与技巧,讨论了文化典籍的文献分类,注释体例与翻译技巧。

中国文化典籍的定界,第一 覆盖文史哲三科,兼顾儒释道三教,坚持开放与全球视野尝试打通与贯穿思路 第二 尝试以汉族文献为主,兼顾其他民族的文献的多元化格局,第三以统一的文明史理念,确定典籍选材的上下限,重点以及思路贯穿的途径。中国文学文焕典籍的外译和英译状况,如何在认真而科学的评论中摆脱中国文化的本位论,破除民族的,语言的,文学的偏见仍然是个没有解决的问题,其次是价值合作方式问题。

绪论的第二部分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的理论与技巧,首先讨论何为国学与国学之要点,中国文化典籍的整理与注释,如今分为经部史部子部和集部.关键术语的综合性注释作为译文的正文的必要补充,所谓的综合性注释,就是根据一个词在中国文化典籍中的基本含义和所指的意义,编写一个综合性的知识条目,说明他的来源,所指和扩充的含义,以及可能的引申义,以便定下一个基本的调子,提供一个基本的语义场作为在整个文本和其他地方这一词汇的基础..英文基本术语的对应于阐释明确有序,应考虑到语源知识尽量求的对应,基本定义,搭配关系,语境变异和系统的构建,句子需要明晰而行文晓畅,篇章层次可做必要的调整以求适合性,译文应关注不同文体和表达功能的体现,在知识可靠的基础上讲究艺术性和诗学功能。

本书的正文部分有二十四讲,基本囊括所有的中国文化典籍,第一讲上古神话,首先对神话进行概说,中国神话记载最早且最早见于战国至出汉,著名的《盘古开天辟地》《盘古化生万物》《夸父追日》等,选《女娲补天》作为例文翻译,其中很多中国元素,翻译的生动,女娲直译为Nuwa,九州和四极须加以解释,英文用the four corners of the sky and the world with its nine regions.第二讲为先秦寓言,中国的寓言开始于先秦,但是社会动荡,列国争雄,诸子百家,各抒己见,或借传说故事讥他人之迂腐,寓言大兴。寓言的翻译要点,不外乎以生动流畅的英文来表达其深刻的寓意(moral),然而有些寓言其意明了,或以片言明示之,有的则隐含较深,本例《画蛇添足》,本文涉及朝代的翻译,楚有祀者译为 a native of chu ,after worshiping his ancestors.第三讲诗经风雅,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Books of Songs)记录了周代到春秋中叶历时五百多年流传于中原等地的诗歌305首,这里选录的为关雎和君子于役分别属于周南和王风。前者通过自然界鸟类的求偶来表达人类对美好爱情和幸福婚姻的向往与赞美,后来演绎为对于后姬之德的歌颂;后者则写农夫之妻在丈夫被迫久久不归,时时借助家禽的归来表达盼郎归的情感,关雎译成ospreys.第四讲楚辞悲歌,楚辞的主要作者是战国时代楚国没落贵族出身的大诗人屈原。楚辞作为一种新的诗体,屈原并不是唯一的作者,这里选录了楚辞离骚,并直译LiSao何方圆之能周兮的疑问句改为直陈语气,方圆暗示君子小人不能显示,只取其意,A circle fits not with a square design.屈心译为I check my heart.第五讲 道德之宗,中国文化之大宗,由先秦诸子所创立儒 墨 道 法 名 农 杂 阴阳 纵横九大流派,经长期的外界内和而归之于儒释道三家,而道家在其中起到了哲学奠基和一以贯之的作用,老子《道德经》(the way and its power)把其道字译成 tao。寂兮缪兮译 为without sound ,without substance.可以为天下母One may think of it as the mother of all beneath Heaven.第六讲庄周论道,庄子继承并发挥了老子道的思想《逍遥游》的英译sources of Chinese Tradition ,compiled by W.Theodore de Bary , Wing—TSIT ,Burton Watson ,其译文准确传神,生动且有气势,借用西方神话典故形象,出神入化,而传达出中国道教的思想精髓,英语中运用when the bird rouses itself and flies and when it moves itself in the sea 两个时间状语。天池则译为celestial Lake.第七讲孔丘论语一共二十七篇,是孔丘弟子和后学关于孔丘言行的记录,内容包括政治主张,教育主张,伦理观念和品德修养等方面。论语的标题翻译,有音译和译意两种lunyu 和analects 至于Confucius的英译,本于孔夫子而不是孔子有加已改正并派生若干个单词,如Confucian, Confucianism.古文中的子对学人的尊称The master.君子转成形容词 gentlemanly.第八讲人性的概说中国哲学关于人性的思考始于先秦,其中有丰富的思考和讨论,孔子首先提到性相见,习相远的简洁,在蒙学课《三字经》中增广为人之初,性本善。本文选了《孟子。公孙丑上》中关于‘人又四端的论述,人有四端译成four beginnings of human nature ,孟子有专门的译法,Mencius.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采用了直译的方法,all men have a mind which cannot bear to see the surfings of others.见孺子后用about to fall into a well 译将入于井。第九讲名家论坛,名家是中国战国时期一个颇具特色的学派,它以名实关系问题的考察和论辩主题,为逻辑学,语言哲学,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乃至本体论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思路,公孙龙上乘邓析,师承墨子,与惠施同时代,为中国古典逻辑学和语言分析学奠定了基础。荀子 不仅对先秦诸子多有批判继承而独成大儒,而且对正名问题作出了系统总结并有独到的创造。名实论译为 discourse on name and actuality.语其所产译作together with what they produce.以其所正正其所不正,前须加词加意以去开首唐突之嫌。英译前加主语,anything subject to rectification of location 后用条件句 when it is not properly located.第十讲兵家谋略,兵书是春秋末年齐国人孙武所著十三篇孙子兵法(sunzi: the art of the war)其产生比西方国家经典克劳塞维兹的战争论(on war)要早两千多年,国之大事译意为与国家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英文中的vital已经有生死攸关之意,以索其情转译为 to assess the outcome of war 和经之以五事译为 in terms of the following five fundamental factors.道;the way 加词I mean moral influence ,意指道德影响力,天加词the effects of 以连文意,阴阳(day and night)地 earth 分为distance ,the terrain ,the land ,the place 再仔细说明颇有次序,独具匠心。法:rules and regulations 并不准确,即刻转为principles,靠近原意,曰则译成find out.兵者,诡道也。译为,war is a game of deception.攻其不备,出其不意。颇有警句风格,attack where he is least prepared.take action when he least expects you.庙算:一词乃是典故,又是全篇的归结语词,he who makes full assessment of the situation at the prepare council meeting in the temple.第十一讲,史学绝唱,中国第一部不朽的纪传体通史是司马迁的史记,历史在以文史哲为宗的中国文化思想有突出地位。最早的中国史书《尚书》,(book of history),《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较详细的编年史书。史记的庞大在客观上增加了对翻译的难度,列传:records of the historian.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译为 I was three times in office and three times thrown out of it by my sovereign.召忽死之:shao hu committed suicide.其为政也;in the matter of government.第十二讲 文学传记 从历史的真是性来看,似乎文学传记的产生逻辑和历史地位应在任务传记之后,单说传记,乃是一个民族的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东晋诗人陶渊明,自然受到竹林七贤啸傲山林的处世方式与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超然思想,以五柳先生传为例,五柳先生采用直译,the man of five-willows.先生不知何许人也,the gentleman’s place of birth is not known nor his name or surname.闲静少言,不慕荣利:he is a quiet man ,being of little speech ,he pursues no glory ,nor material gains.家徒四壁his house is bare around.第十三讲文心文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时期文章勃发。此后的魏晋多事之秋,不仅是诗人的时代还是玄学的时代,而且作为两者的结合,也是文论的大兴时代,曹丕,陆机等一代才子,发奋成文,各成一家,不仅为文必秦汉做了理论说明,为盛唐的文以载道开了先河,而且继承先秦诸子的哲学论文以后,开启了文艺学论文的时代高峰。严格的字面翻译以外,拆字法和和拼字法也是常用的翻译方法,如身体,this body,良史 译为 good historian 荣乐 glory and pleasure。在涉及中国文化专门的词汇时,特别是人名地名和书名的时候,译者不仅在注释中有专门的补充说明,而且利用文本有限的空间,进行合理的增加和加注.盛唐诗歌,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三教并用,文化昌盛,为唐代诗歌的昌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他们从诗经,楚辞,乐府,古诗,民歌中吸取营养,李唐三百年,留诗五万首。盛唐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成就最高,诗的翻译不徒译意,还要译味,好的诗译,应是形象与音韵俱佳,译诗的忌讳就是呆译,硬凑韵脚,李白的月下独酌,译为Last words ,意在标新立意,而多一般为直译;Drinking alone in the moonlight.首句译诗花间和一壶酒:an arbor of flowers and a kettle of wine.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See the moon---how she glances to my song ,see my shadow –it dances so lightly alone.第十五讲诗品诗歌,中国是一个诗文大国,有习惯吧人品和文心视为一体,形成独特的诗文风貌,本文选录诗大序,这里面要注意到的是志 being intent ,心 mind,言 language 情 affection 形 form,文 pattern 正 correct 得 achievement。第十六讲 唐宋散文 散文诗一个广阔的领域,是一种无可定界的文体。最早的散文是以作者个人为单位会为一集,并且因为没有名称而是用了作者的姓名,是有宴会是文人骚客游乐抒志之记录,其序文常邀请当事名家,几乎成一独立的载体,本文选录了春夜宴桃李园,首句中的inn以中文的逆旅,颇有古典风味,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浮生则译成the floating life 与中文在字面上相合。第十七讲,书谱书论,书法史中华艺术园地的一朵奇葩,书法理论如同创作一样。到了唐代,不进书法创作本身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还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书法家,例文之中给出了翻译,zhuanshu looks complaisant and mild.li comes in tight-fitted units.cao flows and goes on forever zhen is succinct and neat.第十八讲 禅宗智慧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封闭自足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两次外来文化的挑战和接触,一次是东汉以来佛教和平的传入还有一次就是近世西方欧美民主科学精神随着救亡图存强行的传入,佛教的传入自翻译开始,尤其是大乘般若学在译经传道中演为空中,禅分为南北宗,主张顿悟,与主张渐悟的北派禅宗相对立,大乘 Mahayana 法 dharmas 止 cessation 法门 method 真 genius 如 thusness 心性 the mind nature 一心 the single mind 生灭 production generation and destruction 相 appearance 因缘 causality 三世 three ages 等。善知识 good friends ,being outwardly separated from all forms , this is non-form.第十九讲 两宋词章 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唐朝之后北宋和南宋,国势虽然衰落,但在文学上以词为代表,在成就上逐渐达到了唐诗的高度并与齐名,这里选的是北宋文豪苏轼的水调歌头。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南宋女诗人李清照人婉约而超之,写闺怨而出奇,今选其名作声声慢。我欲乘风归去,riding the wind ,there I would fly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I rise and dance ,with my shadow play on high as on earth, would be as gay.第二十讲 元曲杂剧 隋唐之后战乱不断,朝代更迭,少数民族政权相继入主中原。元代的散曲和杂剧把中国传统戏曲推向 崭新的阶段,或表现男女的爱情或表现热爱大自然美景,或关心社会疾苦和社会问题,就来源而论,曲分南北,有北曲和南曲之分这里选录了窦娥冤。

其他四讲也是涉及了古代的文化典籍,所涉及到的中国元素,都巧妙的绘声绘色的翻译过来,如三国演义 等,注释是翻译必不可少的手段。

本书的附录为中国历代文化典籍篇目,说卦传 treatise of remarks on the trigrams 说文解字 Explanation of script and Elucidation of characters.这里汇集了所有的中国要籍,可以借鉴翻译方法和翻译手段。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 第2篇

据作者目前搜集到的(截止到月)国内(包括港、奥、台)业已出版的翻译史方面的专著和论文集共30本左右,其中三本有关西方翻译史:谭载喜的《西方翻译简史》(1991,),谢天振的《中西翻译简史》(2009)(教材),刘军平的《西方翻译理论通史》(2009),其余二十多本都是对中国翻译史的论述,其中仅有一部――马祖毅和任荣珍(1997)的《汉籍外译史》――是中国典籍外译史的专著,但书中多是对翻译人物、翻译活动、翻译机构、等的历史事实的客观罗列,少见对翻译活动背后的深层原因和译作的影响等社会文化背景因素的剖析,重史实而轻论述。其实,王佐良先生早在1987年《新时期的翻译观》一文中就对翻译史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译史,不能仅叙述,要从社会背景和文化交流着眼,要结合文化(包括语言、思想史、哲人)、社会、历史,要考察由翻译引起的大的文化潮流或思想运动。践行王佐良先生翻译思想,史论结合较好的是王克非的《翻译文化史论》(1997),这也是目前为止,国内出版的唯一一部从翻译和文化史结合的角度,详尽论述了西方著作,包括佛经汉译对于中国社会文化方方面面的意义和影响。

除了翻译史专著和论文集之外,国内(主要是港台)也有少量与翻译史相关的博士论文,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香港岭南大学王晓云的《翻译、意识形态与话语――中国1895―1911K)、辛红娟的《〈道德经〉在英语世界:文本行旅与世界想象》()、王琰的《汉学视域中的〈论语〉》英译研究》(2012)、谭晓丽的《和而不同――安乐哲儒学典籍合作英译研究》(2012);山东大学催莹辉(2012)的《〈老子〉英译研究》等。这些著作或论文,要么选择某一个典籍作个案,研究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和传播,要么选择一个视角,把某一典籍放在哲学的或汉学的背景下考察它的翻译概况,要么圈定一位有代表性的译者对典籍的翻译模式进行探讨,都没有从翻译史的角度系统地论述。

三、对中国哲学典籍英译史研究的展望

翻译史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外翻译学术界的一条短线,对尚未建立理论体系的中国典籍英译研究来说,中国典籍英译史更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相关研究工作亟待展开。

一方面要汲取国内外已有的翻译史研究成果,特别是勒弗维尔、皮姆、王克非等人的文化史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如皮姆在《翻译史研究方法》()提出了翻译史的四条原则:1)翻译史研究需要解释译作为什么会在特定的社会时代和地点出现,及翻译史应解释翻译的社会起因;2)翻译史研究的主要对象不是译本,而是作为社会人的译者;3)翻译史的重点在于译者,要围绕译者生活及经历的社会环境展开;4)翻译史研究应表达、讨论或解决我们当前的实际问题。再有就是王克非的翻译史和文化史相结合的方法与单纯的翻译史相比,更注重对种种翻译现象、事件作文化传播意义上的分析与解释,而不仅仅是翻译史实的叙述和钩沉,即不仅是描述性的,而且是解释性的。“研究不同文化的接触,重要的问题也许不在于它们是冲撞还是契合,而是在于接受一方如何认识、取舍、融合、激发,这是一个比较与选择的过程。”(王克非,1997:65)。这种翻译文化史论的研究思路完全可以借鉴到中国哲学典籍英译史的研究中来,因为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史同样涉及到中西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在翻译中,我们同样怀有这样的困惑^高质量的、反应中国哲学典籍原貌的学术型译本却没有畅销书作家笔下具有现代阐释倾向的译本更容易被普通大众接受。而王克非(1997:6)则提出了对于历史上的翻译事实,我们不应仅仅关注其翻译质量的高低,更要看到它在文化交流上发生的作用和影响,这正是翻译文化史不同于翻译史和其他翻译研究之处。可谓一语道破玄机,可以帮助我们辩证地看待历史上各种形态的哲学典籍英译本存在的合理性。

其次,中国哲学典籍英译史在具体书写形式上也要借鉴一般的翻译史的类型。翻译史研究有不同的类型:按地域,可以是某一国或地区的国别史;按时间,可以是翻译通史或断代史;按文类,有文学翻译、哲学翻译、科技翻译等;按语言,有笼统的中译外、欧译中,也有具体的英译、法译等;亦或是两者或多者的结合。其中最后一种情况最常见。中国典籍翻译的通史性研究乃是一部恢弘浩瀚的巨著,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在研究的初始阶段,要分国别、分时段、分语种的逐步进行,最后汇总;再者,由于西方语言繁多,文化形态多样,仅停留在一般性的研究上并不能突出文本翻译呈现出的多元化的风格和特点,所以,从一般性研究进入不同国家和语种的翻译研究,才能真正厘清中国文化外传的实际文化历程和特点。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 第3篇

谢天振教授指出, 译介学关心的是原文在外语和本族语转换过程中信息的失落、变形、增添、扩伸等问题。

失落

在《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中, 多次提到了“粮草”、“粮草辎重”的概念,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我国古代军事文化中的重要概念。译文 (本文所选《三国演义》译文均出自CH Brewitt--Taylor) 分别使用了“stores of all kinds”、“the depot”、“the grain and stores of all kinds”, 可见, 译文只提到了粮食, 甚至是谷物。“粮草辎重”是古代军事中的用语, 表示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古代的辎重, 军队一切军用物资, 生活物资。”译文中重要的古代军事文化却失落了。

在著名的混天象阵 (《水浒传》第八十八回颜统军阵列混天象宋公明梦授玄女法) , 中出现的:东宫苍龙、南宫朱雀、西宫白虎和北宫玄武四方神被利用于军队排兵布阵。战国时代便有“前朱雀后玄武, 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 二十八星宿在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中举足轻重。在Sidney Shapiro的译文中四方神兽被处理为“the Green Dragon Wood Planet of the East.”、“the Ochre Peacock Fire Planet”、“the Gold Planet of the Deep Pool of the West”、“Mystic Militant Water Planet of the North”, 我们可以看到在译文中已经找不到“四神神兽”的踪影, 使中国古代军事文化彰显的神秘的东方文化消失殆尽, 使西方读者只能模糊看到“四种类似动物的军队”的名称, 这种译介过程中文化的失落在典籍英译中比比皆是。

变形

在中国古代, 许多著名的军事家都会通过观天象预测天下大事的变动, 享有盛名的如汉朝的张良, 三国的诸葛亮等。“忽见太白逆行, 侵犯牛、斗之分, ”、“适观天象, 见太白逆行于柳、鬼之间, 流光射入牛、斗之分, 恐有贼兵劫掠之害。” (《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 。行星逆行在古代被认为是“凶”的天象。“太白”是金星, “牛、斗”、“柳、鬼”都是星宿。二十八宿是在黄道附近的28个区域, 每一个星宿, 都有若干个星组成, 即东方七宿:角、亢、氏、房、心、尾、箕;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那我们来看一下译文的处理。“While watching he saw the planet Venus invade the quarter of the Bear and Lyra”, “I saw Venus, then between Hydra and Cancer, suddenly shoot into the neighborhood of the Bear and Lyra.”, 我们发现西方的读者不了解二十八宿, 所以发生变形, 译者处理的时候引用了基本相对应的星座的名字, 西方世界的星座文化主要应用与人的性格的形成和人的命运。但是, “观天象”预测战争的凶、吉却是我国古代军事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所以, 在译介过程中, 把天象中的星宿译介为西方的星座这种变形使我国古代军事文化缺少了很多神秘的韵味, 读起来虽然达到了理解的目的但是文化传递却已经大打折扣。

增添、扩伸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孔明曰:“为将而不通天文, 不识地利, 不知奇门, 不晓阴阳, 不看阵图, 不明兵势, 是庸才也”。CH Brewitt--Taylor的译文“One cannot be a leader without knowing the workings of heaven and the ways of earth.One must understand the secret gates and the interdependence of the elements, the mysteries of tactics and the value of forces.It is but an ordinary talent.”在原文中的“天文”、“地利”、“奇门”、“阴阳”、“阵图”为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缩影, 言简而意深。“天文”指古代占卜术中的观星相和气象学的风气变动;“地利”即地理优势, 利用地貌来进行攻击或防守的理论;奇门:即奇门遁甲, 精通者可千里用兵, 料事如神;“阴阳”指的是中国古代术数, 以五行说和阴阳说为理论体系的基础;“阵图”即八阵图。三国时诸葛亮创设的一种阵法。仔细分析译文我们发现, 译文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文所指, 增添的信息较多, 是译介典型的增添、扩神。

反映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文学典籍在英译译介中出现了上述诸多问题, 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的战争战例中,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为典籍译介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文学典籍中反映出的中国古代军事文化博大精深, 译介过程出现的文化的流失希望引起中西双方的翻译界的足够重视, 给文化的准确顺畅的传递搭建桥梁。

参考文献

[1]谢天振:《译介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年。

[2]包惠南等:《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外文出版社, 2004年。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 第4篇

【关键词】中国文化典籍;典籍英译;对外传播

【作者单位】毕冉,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中国文化尤其是古典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已成为一个重要议题。中国文化典籍承载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下称“典籍英译”)作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当前,典籍英译事业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多方协作和人才建设等方面采取了积极有力的措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满怀热情地加入到典籍英译事业中来。如何译出优秀的作品并使其薪传海外,是我们中国翻译工作者及相关文化产业部门需要深入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中国文化典籍及其对外传播的现实意义

1.中国文化典籍释义

“典籍”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也泛指古代图书”。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载体。就价值而言,典籍指经受过一定时空考验与筛选、在推动本民族文明甚至世界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发挥过重大作用的文献与典册。就其学科而言,典籍包括中国历代哲学、宗教、文学、兵学、历史、科技、法律等方面的经典作品。典籍经过历史长河无数次的大浪淘沙,流传至今,它们被历代学者不断地研究、增补、注疏、阐释、传播与借鉴。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典籍亦是浩如烟海。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静态体现,是古代先贤思想与智慧的结晶;汇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精髓,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体现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

2.典籍英译对于传播中国文化的现实意义

亨廷顿教授在《文明的冲突》中预言文化差异会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本原因。弥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增强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加强双方文化互通有无,是事关当今世界稳定和发展的重大课题。因此,越过文化障碍,加强中国优秀文化的对外传播,增进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了解和沟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这有利于世界各国从文化渊源上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中国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与推广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贵和尚中”的中庸之道、“和而不同” 的文化观,以及谦和礼让、重义轻利的处世态度,通过传播中国文化所具有的鲜明个性和民族特色,展示中国人民勤劳、勇敢、智慧、正义的优点,塑造强大的国家形象。另一方面,这有利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能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赢得更有利的地位。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任务。

典籍英译是中国翻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宣传和推广中国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有关方面高度重视中译外(典籍英译)工作,将之视为关乎中国国际形象的大事,并把它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二、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翻译协会发布的《中国文化对外翻译出版发展报告2012》显示,近10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带动以及“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华学术外译计划”等国家主导的重大对外项目的牵引下,中国的对外翻译出版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目前中国文化典籍译作的数量,以及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与中国文化本身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无论是数量、质量,还是影响力,译出的作品都难以与译入的作品相比,造成了中国文字和国外文学在文化交流活动地位上的不平等。

1.典籍英译数量相对较少

相关数据表明,从1900年到2010年的110年间,中国翻译的西方国家文、史、哲、政、经、法、数、理、化等书籍近10万种,但是西方翻译的中国书籍种类还不到1500种。我国大约有3.5万种古典书籍,但时至今日翻译成外文的只有千分之二左右[1]。仅《论语》《孙子兵法》《红楼梦》等为数不多的名著译出作品较多。目前,中国文化典籍只能在汉文化圈里孤芳自赏,我们徒有灿若晨星的文化典籍却没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巨大的“文化赤字”[2]。进入21世纪以来,典籍英译事业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已被列入国家战略工程。政府部门投入巨资启动了“大中华文库”“经典中国对外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等项目,有力推动了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事业向纵深方向发展。但是,中国文化典籍总体上仍是译介比例低,数量少。文化软实力较弱的现状既与中国的经济大国地位相去甚远,也与中国文明古国的形象不符。

2.典籍对西方社会影响甚微

我国文化典籍对西方社会的影响力较弱。由中国译者主持的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作品在海外的发行和影响力不尽如人意。比如我国著名剧作家关汉卿,其著作数量和文化价值不比同时代的莎士比亚差,但是关汉卿的世界知名度远不如莎士比亚。同时,中国文化典籍向海外传播缺乏有效的渠道。纵观各国在世界文化市场的译作,美国占了43%,欧盟占了34%。亚太地区占了19%(其中日本占了10%,韩国占了5%,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仅占4%)[3]。

3.典籍英译实际效果不佳

20世纪以前,中国古代经典作品的对外传播主要是由来华的游学者和传教士完成的。由于文化背景、翻译动机(宗教传播)、思维认知、语言功底等原因,这些外国译者无法深入透彻地理解原著,不能体味其中深邃的中华文化底蕴,致使翻译效果不佳,甚至造成对中国文化的误读。《红楼梦》是世界上翻译版本较多的中国文学经典,然而《红楼梦》的翻译作品却存在诸多问题。单是对“红楼梦”这个书名的翻译,很多译作就无法反映作者的真实写作意图。“红楼”一词在唐诗中专指富贵人家妇女的金闺绣户,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比喻众多女儿。且不管其他译本,目前比较通行的Dream of the Red Cham ber 和 A Dream of Red Mansions将“红楼”二字译为“红色小楼”和“朱邸”,便与《红楼梦》的女儿主题相去甚远了[4]。

nlc202309090716

4.典籍翻译人才严重不足

迄今为止,在21世纪初的十余年中,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翻译家,如对我国典籍英译理论研究和实践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许渊冲、汪榕培、潘文国等。但是,总体上高素质、专业化的中译外人才严重匮乏和翻译队伍“断层”是中译外翻译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5]。在对外版权贸易方面,中国和外国的逆差达到16∶1[6]。中国培养的翻译人员并不少,但大多数流向商务领域,选择从事文化典籍翻译工作的人很少,博古通今的翻译人才更是稀缺。传统文化教育在我国人文教育中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国人普遍不太重视对文化经典作品的学习,自然也影响了文化典籍对外推广工作的开展。

5.典籍英译本身难度大

由于中国语言文字的特殊性和中国文化的海纳百川,将中国文化典籍完整地译成英文存在诸多困难。同时,中国文化经典英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仅凭一人之力就完成。这项工程需要译者坐得住“冷板凳”,更需要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团队合作。随着中国的崛起,汉学逐渐成为“显学”,中国古典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我们应该把握时机,创新文化典籍对外传播与推广的方式、方法,推动中国文化典籍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三、跨文化传播下的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策略

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是国家提升软实力和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策略,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典籍英译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典籍英译对中国文化的推动是毋庸置疑的。没有好的译作,中国文化何谈走出去?关于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前人已总结了一些宝贵经验,笔者在此结合前人成果,提出一些个人观点。

1.加快典籍英译人才培养

中国要推动文化典籍英译进程,传播中华文化,必须有自己的精英翻译队伍。高校应该有意识地承担起培养英译人才的责任,在翻译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等方面以促进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事业发展为目标。同时,我国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整合各涉外部门、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人才,建立英译人才储备库。国内已有不少高校拥有翻译本科专业、翻译硕士专业学位项目,并开设了翻译学的博士研究方向,有的院校还成立了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研究机构。他们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典籍英译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并培养出了一批专门研究典籍英译的博士和硕士,但仍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因此,我国要进一步有效地开展工作,为典籍翻译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奠定人才基础。

2.完善典籍英译体系,奠定良好的对外传播基础

首先,适应文化传播需求,创建新型合作模式。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典籍的英译主体,经历了外国人、海外华人和中国大陆译者几个发展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我国的典籍英译工作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重心转移情况。我国的典籍英译工作至今仍处于缺乏系统性目标的状态,为了有效地规划和实施对外翻译工作,我们可以从国家层面上组织大型的翻译和研究项目,整合国家职能部门、出版编辑部门和翻译研究部门三方力量,开展较大规模的英译出版活动。对外译介作品的受众在国外,因此,我们尤其要重视中外合作。我国可以设立专项基金,资助承担对外翻译项目的学者赴西方汉学机构进修;同时吸引国外学者参与中国作品的译介,让国内作家和学者尝试与国外译者合作。

其次,拓宽翻译领域,统筹待译作品。就典籍翻译的文本范围而言,译者以前较为传统的认知是孔孟和老庄,至多扩展到先秦诸子,或者唐诗宋词,再加上一些散文名篇。现在,译者需要重新认识中国文化及其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站在文化战略的高度,以现代学术眼光进行全面反思和深入思考。一是在民族分布上,译者对少数民族文化典籍关注不够。藏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有很多辉煌的文化典籍,特别是宏大的叙事史诗。如中国维吾尔族11世纪中期富于哲学思想的文学著作《福乐智慧》,蒙古族的历史文学长卷《蒙古秘史》等。二是在年代分布上,译者偏重于先秦的典籍,对先秦之后的典籍关注不够。如宋明理学、陆王心学,这些典籍蕴含大量中华文化精华,被译介的却不多。三是在译作类别上,译者对译作类别关注度分配不均,文学类典籍是其研究重点,其次是思想类典籍,而其他类型典籍则关注较少。总之,中国有大量文化典籍被译者忽视,我们应突破思想禁锢,拓宽翻译领域。

再次,调整翻译方案,面向国外大众。笔者建议根据不同层次的目标受众,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案,推出不同的译本,这样才能满足国外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的不同需要。比如,针对青少年儿童,可翻译出版一些简单易懂、有趣味性,并带有绘画插图的译本,或者制作一些有声读物和音像制品。针对普通大众,应推出一些可读性强、大众化的普及型译本。面向国外高层次的读者,比如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者或汉语言文学的鉴赏者,应采取异化翻译策略,翻译一些既能表现典籍的语言风格、思想内涵、文学韵律之美,又能旁征博引、解释典故、考释出处的学术研究型译作。这样一个多维度、立体式、生机勃勃的翻译体系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四、拓宽典籍文化对外传播路径,增强文化软实力

1.利用海外华人,传播中国文化

目前世界约有5000万海外华人华侨和100万中国留学生,他们中大多数受过中外文化的教育与熏陶,既有国际化观念,又有国内文化的良好基础,他们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使者,更是宣扬中国文化的布道士。因此,我们在推广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与这些人士联系,集思广益,寻找国外受众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进行中国文化典籍推广。

2.深入海外市场,推介中国文化典籍

中国文化典籍走不出去,很大部分原因是中国不了解国际市场的出版趋势。因此,我们要弄清楚国外出版发行体制,组建专家团队调研海外市场和海外读者,研究典籍翻译和海外传播的历史。我们应根据不同的读者需求进行选题,并根据不同国家读者的阅读习惯对图书版式、装帧等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对外传播的效果。另外,国家可以建立一个兼具典籍翻译和传播双重职能的综合性管理机构,根据传播需要遴选翻译素材,整合国内外翻译人才。在典籍英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不同的读者需求,在一个译作出炉之前将作品、作者、译本的目标对象、传播方式等方方面面的因素考虑进去。

总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下,典籍英译作品的数量正逐渐增多。典籍英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中国文化典籍走出去更是方兴未艾的伟业,需要党和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和引导,也需要翻译界、学术界和出版界等多方通力合作,共建中国文化经典英译工程,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1]徐珺,霍跃红. 典籍英译:文化翻译观下的异化策略与中国英语[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7).

[2]王宏. 中国典籍英译:成绩、问题与对策[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3).

[3]张小明. 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J]. 美国研究,2005(1).

[4]潘源. 消除软实力“软肋”传播“中国梦”愿景——论软实力建设中文化传播力的提升策略[J]. 民族艺术研究,2013(6).

[5]王宏印,荣立宇. 典籍翻译,任重道远——王宏印教授访谈录[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3).

[6]卢萍,宁霁. 中国文化典籍对外传播与推广的新思考[J]. 文教资料,2012(1).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文化典籍 第5篇

【诸子散文】—《论语》、《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风骚】—《诗经》和《楚辞》的并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五经”指《易》、《尚书》、《诗》、《礼》、《春秋》五部儒家的经典。

【六子】《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六艺经传】—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

【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

【六部】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

【六法】规、矩、权、衡、准、绳

【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五贡】恩贡、拔贡、岁贡、副贡、优贡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

【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

【吕氏春秋】—先秦杂家代表著作,又名《吕览》,系战国时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

【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系西汉刘向编订。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世说新语】—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

【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

【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三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

【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二十四史】《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裴注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沈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四大名著】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八个样板戏】《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沙家浜》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十部典籍 第6篇

1.《论语》

《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编纂者,主要是乃仲弓,子游,子夏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并由子夏全文加以润色。故汉儒曰:论语章句出于子夏。2.《孟子》

《孟子》“四书 ”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3.《大学》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当代很多学者认为实际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是讨论古代汉族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在宋代以前,《大学》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遂成为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为“四书”之一;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

4.《中庸》

中庸,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重点在中、庸二字,中位于中间,不离两边,不走极端。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论根源源于人性。出自《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何晏 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三阶》:“言人有三等,贤、愚、中庸。”《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内文的写成约在战国末期至西汉之间,作者是谁尚无定论,一说是孔伋所作(子思著《中庸》),载于另一说是秦代或汉代的学者所作。宋朝的儒学家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5.《老子》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在先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古代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现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后44章为《德篇》。《老子》这部神奇宝典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老子》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6.《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早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道教出现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其书与《周易》《老子》合称“三玄”。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誉为“钳揵九流,括囊百氏”。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庄子·山木》篇最早提出了“天与人一也”之天人合一命题。《庄子》与《易经》、《黄帝四经》、《老子》、《论语》,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性经典,她们不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天人合一后的智慧结晶。7.《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的一部经典。《六祖坛经》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坛经》可分三部份,第一部份即是在大梵寺开示“摩诃般若波罗蜜法”。第二部分,回曹溪山后,传授“无相戒”,故法海于书名补上“兼授无相戒”。第三部分,是六祖与弟子之间的问答。《六祖坛经》是中国佛教著作唯一被尊称为“经”者。现有明清诸藏本、房山石经本及元代僧人宗宝在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校仇三种《坛经》异本,而成为宗宝本《坛经》,即后来的明藏本,流行七百多年,故又称流通本。其中心主张是佛性本有、见性成佛,“以定慧为本”,“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指出“法即一种,见有迟疾”,“法无顿渐,人有利钝”。佛性本有思想与《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说一脉相承。《坛经》同时还论述了什么是功德,说:“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下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又说:“功德需自性内求,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8.《近思录》

《近思录》是依朱、吕二人的理学思想体系编排的,从宇宙生成的世界本体到孔颜乐处的圣人气象,循着格物穷理,存养而意诚,正心而迁善,修身而复礼,齐家而正伦理,以至治国平天下及古圣王的礼法制度,然后批异端而明圣贤道统。全面阐述了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故此书实可谓囊括了北宋五子及朱吕一派学术的主体。淳熙二年(1175年),吕祖谦从浙江到福建与朱熹会晤,两人在寒泉精舍相与读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等著作,感其“广大闳博,若无津涯”,初学者不易把握其要义,于是精选622条,辑成《近思录》,共分14卷。“近思”二字取自《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朱熹取此书名的用意在于,把《近思录》当作学习四子著作的阶梯,四子著作又为学习《六经》的阶梯,以正“厌卑近而骛高远”之失。

《近思录》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文化发展成熟的理论形态,代表着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水平;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子的读经方法,对我们今天读经很有启发借鉴意义;科学的治学次序、方法;治学当行与不当为之事,对当今的教育者、读经者均有指导意义、借鉴价值;读经当然不应舍弃之。9.《传习录》

《传习录》,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括了王学所有重要观点。上卷阐述了知行合一、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意之所在即是物、格物是诚意的功夫等观点,强调圣人之学为身心之学,要领在于体悟实行,切不可把它当作纯知识,仅仅讲论于口耳之间。中卷有书信八篇。回答了对于知行合一、格物说的问难之外,还谈了王学的根本内容、意义与创立王学的良苦用心;讲解致良知大意的同时,也精彩地解释了王学宗旨;回答了他们关于本体的质疑并且针对各人具体情况指点功夫切要。另有两篇短文,阐发阳明的教育思想。下卷的主要内容是致良知,阳明结合自己纯熟的修养功夫,提出本体功夫合一、满街都是圣人等观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四句教,它使王学体系齐备。

上一篇:腾格里沙漠之游作文下一篇:观山海情有感800字个人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