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17课

2024-06-25

高二历史必修三17课(精选5篇)

高二历史必修三17课 第1篇

高二历史新授课同步学案(选修)姓名 班级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预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及发展脉络 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2.中国画的发展脉络及基本特征 京剧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点、著名艺术家 重点难点:

重点:汉字的起源及发展脉络 中国画的发展脉络及基本特征 难点:理解书画同源

自主学习:

完成《课课通》的知识体系填空。【教学案】

预习检测(基础题):

1. 依据你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所示京剧角色的四大行当,正确的是

③ ④

A.①生 ②净 ③旦 ④丑 B.①净 ②生 ③旦 ④丑

C.①旦 ②生 ③丑 ④净

D.①旦 ②净 ③丑 ④生 2.颜真卿的《祭姪文稿》,其字体属于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3.《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书画艺术上的巅峰之作,千百年来一直是帝王将相、王公贵族竞相争夺的至宝,普通百姓根本就无缘一睹真容,现藏于故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吸收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B.以人文画为特色,讲究借物抒情,追求意趣 C.以风俗画为亮点,描绘北宋京城的繁华 D.题材广泛,场面宏大反映了唐朝时的盛景 重点探究:

汉字在 朝形成完整体系。此后,按照、、、、、的脉络演变发展。其演变总趋势是。书法从 开始进入自觉阶段,兼具 和 的功能。

时期,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文人画强调,讲究,追求。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年间,形成了 局面,京剧形成。典例精研(提高题):

1.下表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A.王羲之

2.(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13))《说文解字》释读为:“大册也。”今人认为似手捧册置于架上。该释读与下列记录文字信息材料相关的是

A.甲骨 B.丝帛 C.竹木简 D.石碑 当堂巩固(基础题)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1.中国汉字书画在世界艺术领域中享有盛誉,其基本特征包括

①汉字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表现和表达出各种形体、感性和气势 ②书法是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意境美 ③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④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反对传统和理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认为公元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期是唐朝,属于这一时期的著名画家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郑板桥 【巩固性学案】(提高题)

1.“2007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于2007年2月3日在奥地利金色大厅举行,中国的京剧与西方的交响乐交相辉映,中国艺术团选择京剧作为表演重点的原因是

A.京剧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B.京剧服饰华丽,体现了中国文化雍容华贵的一面 C.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D.京剧代表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2. 2010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的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结合,彰显了宣纸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图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

A B C D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3分)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2分)

第10课 CDC DC BB CC 3.答案要点:

(1)娱乐演艺场所。

(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

(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

第10课 CDC DC BB CC 3.答案要点:

(1)娱乐演艺场所。(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

第10课 CDC DC BB CC 3.答案要点:

(1)娱乐演艺场所。

(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

第10课 CDC DC BB CC 3.答案要点:

(1)娱乐演艺场所。

(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

第10课 CDC DC BB CC 3.答案要点:

(1)娱乐演艺场所。

(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

第10课 CDC DC BB CC 3.答案要点:

(1)娱乐演艺场所。

(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

高二历史必修三17课 第2篇

【知识梳理】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1.十四五世纪, 意大利的一些工商业城市,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对当时统治文化思想的教会不满。一场思想变革首先在意大利出现。

二、文艺复兴

1. 背景

(l) 经济:意大利的一些工商业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 政治: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追求现世的享乐。

(3) 文化:接触到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和典籍。

2. 本质: 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3. 核心:人文主义,即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4. 成就:

(l) 文学三杰:

①薄伽丘的代表作《十日谈》 , 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 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②但丁:代表作是《神曲》,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③彼特拉克:代表作是《歌集》, 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2) 艺术;达?芬奇等大师(美术三杰)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

5. 扩展:16世纪, 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6.影响:使更多的人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三、宗教改革(略)

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皇的统治。

【学习探究】人文主义有哪些特点 ?

提示:

(1) 重视现世生活, 追求物质幸福, 反对宗教禁欲主义。

(2) 主张人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精神, 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

(3) 文学艺术上表达人的真实感情, 反对虚伪造作。

(4) 重视科学实验, 反对经验论。

(6) 以人为中心, 强调个人“才能”和自我奋斗, 赞扬英雄史观, 表现了乐观主义精神。

高二历史必修三17课 第3篇

一、讲故事, 明道理

喜欢听故事, 是人的普遍性。小故事里面, 蕴含着大道理。如果能够在小故事里面, 让学生轻松一笑, 让学生有所领悟, 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事实证明, 学生大多数时候能从寓言里面和有趣的故事里深刻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明白道理, 而且还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起来。

二、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文化史第五单元中几位伟人创立的理论, 对学生而言, 是枯燥和难以理解的, 为了让枯燥的东西变生动, 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比如在讲到毛泽东思想的时候, 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内容、地位, 而且还要让学生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事迹结合在一起。因为前者只能让学生知道毛泽东思想, 而后者让学生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事迹联系起来, 使得毛泽东的形象更加立体、鲜明、丰满, 也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的作用。通过这样讲, 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既容易理解, 也增强了学生对毛泽东个人的了解。

三、充分利用学生力量, 完成课文内容

文化史当中有些课强烈地体现了学科间的交叉, 教师不可能样样都精通, 有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力量来完成课堂教学。比如, 讲《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一课中第一目电脑与网络, 充满时代气息, 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这一目可以改变一下传统的教法, 教师可以大胆取舍、整合教材, 把握三条主线:计算机产生、发展的历史———人类历史上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互联网的利弊。前面两条主线, 需要教师引导, 师生合作共同完成, 而第三条主线, 则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力量, 以“中学生上网利与弊”为辩题展开一场辩论。辩论后, 教师加以点评:“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中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总结 第4篇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1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

(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1)孔子的成就

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

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附]荀子的重要言论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2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另:三纲五常)

2、汉武帝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学。

[目的:加强专制集权。影响:加强了专制集权,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三、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1)“二程”(理学的开创者)指程颐、程颢,其主要观点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2、王阳明(守仁)的心学观点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克服人欲,恢复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4四、明清之际的儒学

1、李贽“离经叛道”(反正统,异端)观点:反对“圣人”;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就是天理。

2、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指: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顾炎武(著《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有: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顾炎武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王夫之在哲学方面成就突出。

[言论:黄—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公其是非于学校。顾—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五、儒学的兴衰历程:见提纲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2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一、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出现及完成:造纸—甘肃西汉墓出土了纸,东汉有“蔡侯纸”;指南针—战国名“司南”,宋时用于航海;火药—唐宋时用于军事;印刷—隋唐出现雕版印刷,《金刚经》是世界上迄今所知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

2、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造纸、印刷—文化发展、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火药—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政权,指南针—新船路、世界市场====总之,使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2二、汉字与书画

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看书本识别各种字体),总趋势由繁到简。

2、中国书画

(1)书法家:东晋王羲之(书圣,《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擅长楷书)等。

(2)中国画的分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突出。

3三、文学成就

(1)诗经:收录了西周到春秋的三百多首诗,分风、雅、颂三部分,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儒家经典。

(2)楚辞:屈原是代表人,《离骚》是代表作、浪漫主义源头。(“风”“骚”并称)

(3)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反映大一统景象。代表人物有司马相如、张衡等。

(4)唐诗:社会繁荣、对外开放、科举考试促进了唐诗的繁荣。代表人物有李、杜、白等。

(5)宋词:有柳永、李清照等为代表的婉约派,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的豪放派。

(6)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

(7)明清小说: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出现了四大名著以及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等。

4四、京剧的产生与发展:

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后来徽剧与汉调融合,形成京剧。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3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一、新思潮的萌发

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编译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海国图志》,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2、魏源与《海国图志》: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的、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启迪了人们的思想。

二、维新思想

1、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1)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借助孔子宣传变法,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其思想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

(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反对因循守旧。

(3)严复:翻译《天演论》,根据进化论宣传变法。

2、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了变法运动的进行,促进了思想解放。

3三、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与主要内容:

(1)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宣传“民主科学”(德先生—democr

acy,赛先生—science);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发表《文学革命论》。

(2)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3)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倡导白话文。

(4)鲁迅:写出《狂人日记》《孔乙己》,把反封建与白话文结合起来。

(5)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言论:陈独秀—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2、新文化运动影响:思想解放,民众觉醒,文化转型,马克思主义传播。

4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前: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2)五四后: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宣传;与胡适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高二历史必修三三单元测试 第5篇

一、选择题

1.A 2.A 3. B 4. D 5. C 6. A 7.A 8. B 9. B 10. C 11. B 12. D 13. B 14.B 15. A 16. A 17. D 18. A 19. C 20. A

二、非选择题

21.(1)康有为。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要求实行维新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亡。

(2)主要内容: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要不要废八股、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影响: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进步性:体现了要求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局限性:反对顽固守旧思想,但不敢正面对抗,而是借用孔子名义,并企图把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结合起来,减轻变法阻力,反映了其阶级本质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2.(1)特点:①康有为等维新派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以儒学的形式进行宣传,使二者统一。②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对孔子进行绝对否定,加以批判,对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上一篇:可爱的“小不点”-同学作文900字下一篇:教师节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