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中的平仄关联

2022-09-23

第一篇:近体诗中的平仄关联

近体诗平仄规则

〖 简介 〗

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诗或格律诗,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

分辨一首诗是古风还是近体诗,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该诗是否区分平仄。我们对平仄的要求可以不如古人那么严格,但不能完全丢弃。

------------------

〖 规则 〗

近体诗平仄组合的规律主要又三条:

1、同句交替:

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七言诗则依此类推。是为组句规则。

2、上下句相对:

如出句为“平平仄仄平”,对句就要为“仄仄平平仄”,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为“平平仄仄平”,七言依此类推。是为组联规则。

3、上下联之间平仄要相“粘”,即相同,是为组篇规则。何谓上下联?

近体诗中绝句只有四句,不存在上下联。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四联。例如: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仄仄平平仄,

城春草木深。

平平仄仄平。

感时花溅泪,

平平平仄仄,

恨别鸟惊心。

仄仄仄平平。

烽火连三月,

仄仄平平仄,

家书抵万金。

平平仄仄平。

白头搔更短,

平平平仄仄,

浑欲不胜簪。

仄仄仄平平。

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颌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每联之内,平仄相对,上下联之间,平仄相粘(即相同),这就是一首格律诗的平仄排列规则。平白了这三个规则,一首诗的平仄格式就很容易推算出来了。也许你一时还难以明白,那就先别理这些,西风已经将常见的集中格式排列出来放在 下面 供您直接套用即可。

另外,如果你已经能分辨平仄,会发现上面所列的平仄格式与例子中的平仄不完全符合,在仔细看看,原来粗体字的位置的平仄有所出入,如第三句“感时花溅泪”,按规则应为“平平平仄仄”,但首字“感”是个仄声字,这不是没有依照格律吗?不是的,这里涉及了近体诗的另一个重要规则: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实际就是说,每句诗的单数位置的字可以平仄不拘,双数位置的字就要严格使用了。正如例子中所见,凡平仄“不拘”的字都出现在单数的位置。那么第五个字(七言的第七个字)呢?由于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故凡要押韵的位置(五言的第五字、七言的第七字)只能用平声字,这是指偶数句而言,根据上下句要平仄相对的规则,奇数句(第一三五七句)末字就要用仄声字。

近体诗另有一个可以变通的地方是第一句的末字,前面说过,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如果押韵的话,则首句末字也要使用“平”声字。

至此,近体诗的格律规则基本已经讲完,下面归纳出集中最常见的格式供大家创作时参考。

传统标记平仄的方式很多,根据实践,我采用下面这种平仄标记法来标明每种格式的平仄,这种方法在古籍中最常见,十分简洁易记。

标记方法:应该押韵的位置用“红色”表示。

------------------

〖 五绝 〗

五绝即五言绝句的简称,有四种常见格式。

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仄仄平平仄

黄河入海流。

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

平平平仄仄

更上一层楼。

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晚”字属仄声,末字“适”也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

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

仄仄仄平平

将军夜引弓。

平平仄仄平

平明寻白羽,

平平平仄仄

没在石棱中。

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暗”字属仄声,末字“风”是平声,是为“仄起平收”。

一、

二、四句押韵。

3、平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

平平平仄仄

手可摘星辰。

仄仄仄平平

不感高声语,

仄仄平平仄

恐惊天上人。

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楼”字属平声,末字“尺”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

二、四句押韵。

3、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听鼓 (李商隐)

城头叠骨声,

平平平仄仄

城下暮江清。

仄仄仄平平

欲问渔阳掺,

仄仄平平仄

时无祢正平。

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头”字属平声,末字“声”也是平声,是为“平起平收”。

一、

二、四句押韵。

------------------

〖 七绝 〗

七绝即七言绝句的简称,有四种常见格式。

1、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千里江陵一日还。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两岸猿声啼不住,

仄仄平平平仄仄

轻舟已过万重山。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辞”字属平声,末字“间”也是平声,是为“平起平收”。

一、

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2、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夜读范至能…… (陆游)

公卿有党排宗泽,

平平仄仄平平仄

帷幄无人用岳飞。

仄仄平平仄仄平

遗老不应知此恨,

仄仄平平平仄仄

亦逢汗节解沾衣。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卿”字属平声,末字“仄”也是在古代是入声字,属仄声,是为“平起仄收”。

二、四句押韵。

3、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苏台揽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

仄仄平平仄仄平

菱歌清唱不胜春。

平平仄仄仄平平

只今惟有西江月,

平平仄仄平平仄

曾照吴王宫里人。

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苑”字属仄声,末字“新”属平声,是为“仄起平收”。

一、

二、四句押韵。

4、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绝句四首(其三)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行白鹭上青天。

平平仄仄仄平平

窗含西岭千秋雪,

平平仄仄平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

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个”字属仄声,末字“柳”也属仄声,是为“仄起仄收”。

二、四句押韵。

------------------

〖 五律 〗

五律即五言律诗的简称,有四种常见格式。

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

仄仄平平仄

无花只有寒。

平平仄仄平

笛中闻折柳,

平平平仄仄

春色未曾看。

仄仄仄平平

晓战随金鼓,

仄仄平平仄

宵眠抱玉鞍。

平平仄仄平

愿将腰下剑,

平平平仄仄

直为斩楼兰。

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月”字属仄声,末字“雪”也属仄声,是为“仄起仄收”。

二、

四、

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

仄仄仄平平

将军猎渭城。

平平仄仄平

草枯鹰眼疾,

平平平仄仄

雪尽马蹄轻。

仄仄仄平平

忽过新丰市,

仄仄平平仄

还归细柳营。

平平仄仄平

回看射雕处,

平平平仄仄

千里暮云平。

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劲”字属仄声,末字“鸣”属平声,是为“仄起平收”。

一、

二、

四、

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3、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平平平仄仄

天气晚来秋。

仄仄仄平平

明月松间照,

仄仄平平仄

清泉石上流。

平平仄仄平

竹喧归浣女,

平平平仄仄

莲动下鱼舟。

仄仄仄平平

随意春芳歇,

仄仄平平仄

王孙自可留。

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山”字属平声,末字“后”属仄声,是为“平起仄收”。

二、

四、

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4、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晚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

平平仄仄平

春去夏犹清。

仄仄仄平平

天意怜幽草,

仄仄平平仄

人间重晚晴。

平平仄仄平

并添高阁迥,

平平平仄仄

微注小窗明。

仄仄仄平平

越鸟巢干后,

仄仄平平仄

归飞体更轻。

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居”字属平声,末字“城”也属平声,是为“平起平收”。

一、

二、

四、

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

〖 七律 〗

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也有四种常见格式。

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仄仄平平平仄仄

初闻涕泪满衣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却看妻子愁何在,

平平仄仄平平仄

漫卷诗书喜欲狂。

仄仄平平仄仄平

白日放歌须纵酒,

仄仄平平平仄仄

青山作伴好还乡。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即从巴峡传巫峡,

平平仄仄平平仄

便下襄阳向洛阳。

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外”字属仄声,末字“北”也属仄声,是为“仄起仄收”。

二、

四、

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仄仄平平仄仄平

锦官城外柏森森。

平平仄仄仄平平

映阶碧草自春色,

平平仄仄平平仄

隔叶黄鹂空好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两朝开济老臣心。

平平仄仄仄平平

出师未捷身先死,

平平仄仄平平仄

长使英雄泪满襟。

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相”字属仄声,末字“寻”属平声,是为“仄起平收”。

一、

二、

四、

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3、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酬乐天扬州……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十三年弃置身。

仄仄平平仄仄平

怀旧空吟闻笛赋,

仄仄平平平仄仄

到乡翻似烂柯人。

平平仄仄仄平平

沉舟侧畔千帆过,

平平仄仄平平仄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今日听君歌一曲,

仄仄平平平仄仄

暂凭杯酒长精神。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山”字属平声,末字“地”属仄声,是为“平起仄收”。

二、

四、

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4、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平平仄仄仄平平

凤去台空江自流。

仄仄平平仄仄平

吴宫花草埋幽径,

仄仄平平平仄仄

晋代衣冠成古丘。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山半落青天外,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水中分白鹭洲。

仄仄平平仄仄平

总为浮云能蔽日,

仄仄平平平仄仄

长安不见使人愁。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凰”字属平声,末字“游”也属平声,是为“平起平收”。

一、

二、

四、

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第二篇:关联理论下言语交际中的谎言研究

摘要:本文以关联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从说谎原因和谎言的运作机制两个角度,以及说谎者和听谎者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并从关联理论的三方面:交际观、语境观、关联性来分析谎言。从日常生活、书籍、剧本等方面搜集谎言实例,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在对谎言的生成、识别及关联性进行分析后,结合实例对善意谎言和恶意谎言的语用功能分别进行阐述。利用关联理论的优势,探讨了谎言在日常交际中的成因和理解,对于提高人们对谎言的认识,深入理解谎言背后的动机和意图,防止上当受骗和改善交际技巧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谎言关联理论面子

一、引言

谎言是一种以刻意隐瞒事实或提供虚假信息来达到目的的言语,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为谎言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谎言研究是一个跨学科课题,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语言学的交叉研究领域。从语言学角度研究谎言始于Coleman和Kay的谎言原型分析。Galasinski从语用的角度对谎言进行了研究。之后大量的研究集中于运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等经典语用理论对谎言进行分析。然而这些理论研究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合作原则从谎言的信息出发,揭示了谎言违背质量原则,但无法深入分析说谎原因及说谎者与受谎者的互动过程。而礼貌原则仅能解释部分善意谎言,无法为谎言研究提供完整的理论框架。目前,关联理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教学、翻译、广告等方面。关联理论试图从认知角度解决人类交际中的共同问题,因而也适用于对谎言的研究。从关联理论的视角下研究谎言,一方面拓宽了关联理论的应用范围;另一方面从关联理论视角理解谎言的产生和识别,有利于增强听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有利于犯罪侦查中的谎言识别,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文献综述

(一)谎言的定义和分类

哲学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等从不同方面对谎言进行了研究。然而,对谎言的定义和分类仍未达成统一的标准。谎言研究始于Coleman and Kay’s对谎言原型的研究,指出谎言的组成有三个条件:内容的虚假性,说谎者对谎言的认识和传播意愿。 Leekam将这三个因素分为两类:说谎者明知为假,并有意传达。因此,说谎者知晓话语的虚假性是谎言的必备条件,而非话语内容本身的虚假性。但有时,说话者说了他知道是虚假的内容,但无意欺骗听话者。例如,邻居家生了新小孩,尽管你认为并不好看可仍会对抱小孩的母亲说很可爱。这种情况下,说话者无意欺骗听者,但是为了保持礼貌或维持听者的面子,说话者仍会选择恭维听话者来让她相信自己的孩子很可爱。从目的角度来看,每一种言语都有自己的目的性,谎言也不例外。Masip, Garrido 和 Herrero在2004年指出说谎者是为了“让他人相信自己所明知的虚假信息”。李先昆也认为“谎言是说话者明知为假而有意向听话者说的假话,即谎言就是说话者有意骗人的话”。综合这些定义可以发现,谎言具有一个前提、三个特点和两个结果。一个前提:听话者并不知道说话者的谎言行为。三个特点:说话者知晓话语的虚假性;说谎的目的是为了欺骗听者;谎言的定义与听话者是否意识到谎言的存在无关。两个结果:谎言被揭穿或谎言成功地欺骗了听话者。

故意性被认为是谎言的本质属性。Kant指出“谎言终是谎言,不管说谎言的人是出于好意或恶意”。“恶意”可以被认为是欺骗性的目的,而“好意”则指对听者没有欺骗的目的。因此,根据说话者动机的不同,谎言可以被分为两类:善意性谎言和恶意性谎言。两类谎言之间的界限为谎言是否会威胁到听者的利益。恶意谎言的目的是欺骗和危害听话者利益,而善意谎言不会损害听话者的利益。

(二)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主要研究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的产生和理解,属于对交际和理解的认知语用学探索。关联理论第一次被Sperber & Wilson正式提出。关于关联理论的最新解释发表于2004年。关联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系统试图将交流最大关联化。关联理论将语言理解看做是认知过程。认知环境与互明,语境和语境效果,明示-推理交际及关联原则被认为是关联理论的四个关键概念。

认知环境与互明理论指出,即使所有人都从同一物理世界获取信息,不同人对信息有着不同的建构方式。由于认知方式不同,对同一信息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在同一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并不共享相同的认知域。那么,交际双方彼此如何理解对方话语而成功完成交际目的呢?Sperber 和 Wilson 把交际看做是获得明示刺激的过程。交流者尽最大努力推测说话者提供的刺激信息。因此,说话者传递的信息会影响听话者的认知环境,并使听话者跟随说话者话语的意义和目的。语境在大多数人看来是客观存在并固定不变的。但是Sperber和Wilson却认为在交流发生时,语境不是固定不变,而是动态的。他们指出,“语境是心理构建,是听者对世界理解的子集。”说话者通过明示刺激,改变听话者的认知环境,同时与听话者之前大脑中的语境交互,因此在交际过程中听话者的语境发生了改变。明示-推理交际是指说话者产生使彼此共通的刺激,对听话者的理解产生明示或更加明示的改变。从名称和定义可看出,这里有两层理论:明示和推理。从说话者的角度来看,交际是明确传达信息意图的过程。然而,在听话者看来,交际是推理过程,是在理解说话者明示意图的基础上对认知做出的改变。因此,在交际过程中存在着理解和相信的问题。谎言能否成功取决于听话者是否选择相信说话者。关联原则指出,认知过程的改变需要听话者的努力。信息与听话者越关联听话者所需付出的认知努力就越少。即,听话者付出认知努力的多少代表了信息的关联程度,所要付出的努力越多,关联程度越低。因此,说话者的目的是找到最合适的表达方式以满足最佳关联。

关联理论为语用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作为言语行为的一种,谎言同样适用于关联理论研究。关联理论为谎言的阐释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进一步拓宽了对谎言的研究。

三、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谎言分析

谎言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可能故意说谎,也可能无心说谎。根据关联理论,交际是认知过程,是说话者-听话者相关联的信息交换过程。关联理论的四个理论可以被用来解释人们说谎的目的与产生,谎言的分类和语用功能,以及怎样识别谎言。

(一)谎言的目的和产生

Austin 在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中提出,说话是做事。交际都具有目的性,区别在于交际的目的有明显和隐含之分。在交际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但真正的交际目的并不总是与信息传递出来的目的相符合。“信息目的是所传达句子意思的自然表达,与语言的明示作用相联系,为听者的推理提供直接的证据。但交际信息是在另一层面上的信息,与对话语的理解推理相匹配。”因为信息目的和交际目的分属于不同的层面,这就为说谎者提供了机会。说谎时,说谎者首先隐藏了自己真正的交际意图。接着,在明示阶段,说谎者给受谎者提供的直接推理信息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与虚假信息目的相匹配。例如,当警察调查一件谋杀案时,凶手可能按照如下方式假造信息:

警察:昨晚九点时你在干什么?

凶手:我在家里看电视。

凶手隐藏了真实的交际目的以免引起警察的怀疑。但是,如果警察在之后的调查中发现了说谎者隐藏的信息,谎言就会失败。因此,要想实现欺骗的目的,说谎者需要隐藏真实的交际目的,并传达错误的信息。说谎者根据错误的信息目的为听话者提供明示信息,明示信息构成了听话者理解的语境背景。但是,如果听话者能从其他因素中推理出真正的交际信息,即使不能确定说话者真正的交际意图,谎言也会失败。

语境在话语的产生和理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交际是动态的过程,这也决定了交际双方语境选择的动态性。说话者提出的新的信息会被听话者与他目前的语境相联系,产生语境效果。在交际中,听话者和说话者没有共享相同的内容,却共享了相同的明示过程。每一个交际者都是独立的个体,所做的语境假设也并不相同。在诚恳的交际中,交际双方分享的语境为对话提供了可能。而在谎言中,说话者利用未共享的语境特征制造谎言。例如《红楼梦》中凤姐欺骗宝玉的例子:

“宝兄弟大喜!老爷已择了吉日„„”凤姐笑道:“给你娶林妹妹过来,好不好?”宝玉却大笑起来。凤姐看着,也断不透他是明白,是糊涂,因又问道:“老爷说:你好了就给你娶林妹妹呢。若你还是这么傻,就不给你娶了。”

宝玉的认知域有两个内容,一是娶黛玉,二是这桩婚姻是由他的父亲、贾政决定的。但在凤姐的认知语境里,第一,宝玉是有点糊涂的;第二,宝玉的愿望是娶黛玉;第三,这桩婚姻在宝玉的认知中是由贾政决定的。事实上,宝玉娶谁这件事是由贾母、王夫人、凤姐操纵的。凤姐在对话中故意提到贾政和黛玉,是根据她自己的认知域和对宝玉认知域的熟悉。凤姐提供的新信息与宝玉的认知域重合,因此产生了谎言。然而,宝玉对凤姐的认知域一无所知,因此谎言成功,宝玉相信了凤姐说的话。

总而言之,要想实现谎言的目的,说谎者必须提前了解听者所处的语境范围,并找到与之共享的认知域,来产生没有明显破绽且易于被听者接受的新信息。

(二)谎言的识别

在对谎言的讨论中,只讨论谎言的产生是不完整的,因为谎言包含说谎者和听话者两个部分。有时说谎会给受谎者的物质和精神都带来严重的伤害,因此谎言的识别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基于关联理论,识别谎言有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听者可以推断出说话者的交际意图。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在谎言中,说话者隐藏了真正的交际信息,所传达的明示信息是与欺骗意图相对应。因此,听话者能否通过明示信息发现说话者真正的交际意图是识破谎言的关键。在交际的过程中,如果A感觉到B存在没有说实话的可能性,A会从B是否刻意回避一些对自己的不利的信息,或为自己谋利的角度检查B所说是否属实。大多数情况下,当交流的一方怀疑自己遇到谎言,会对说谎者的话语产生疑问。这是一个正常的思考过程,会减少被欺骗的风险。

第二,听话者可以通过隐藏自己的语境信息或扩大自己现有的语境来增加识别谎言的机会。语境在关联理论里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也是说谎者欺骗听话人的重要假设因素。如果说话者想使谎言起作用,首先说谎者必须正确地判断听话者的语境。如果听话者在发现谎言初露端倪时就隐藏了自己语境的关键信息,听话者就能阻止谎言的发生并能在交际中掌握主动权。

第三,听话者可以灵活运用其他方式来识别谎言,如“以谎识谎”,是公安机关进行嫌疑犯审讯时常用的一种手段。例如,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警察审讯嫌疑犯,会用“我们已经掌握了你犯罪的全部事实,请如实交代”这样的谎言来威胁犯罪嫌疑人,打破其心理防线,主动交代实情。有时,利用同伙信息制造谎言来警告也是警方常用的手段。例如,当团伙案犯都拒不交代时,警察用“不要再耍花样了,你的同伙已经都交代了”或“据你的同伙说,你才是主谋”这样的谎言来引起嫌疑犯之间的矛盾,便于警方侦破案件。

(三)谎言的分类和语用功能

谎言经常被认为是有害的,实际上,谎言也有许多积极的语用。按照说谎的不同目的,谎言可分为善意谎言和恶意谎言两类。恶意谎言是说谎者企图欺骗他人来达到自己受益或避免危害的目标。因此,恶意谎言的首要任务就是达到说谎者欺骗的目的。有时,恶意谎言也能实现从受谎者的言后行为中获益的目的。例如在皇帝的新衣中,两个骗子裁缝编造了完美的谎言欺骗皇帝和大臣,骗取了皇帝大量钱财。善意谎言常常作为语用手段来实现对说话者或听话者面子的维护,从而建立或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如表达情感、安慰,甚至是教导等。例如,基督教等宗教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世界,与物质世界的观点相悖却起到了很好的教化作用。

四、结论

谎言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关联理论对谎言的产生和如何发挥作用做了全新的阐释。说谎者隐藏自己的真实目的,并传递配合虚假意图的明示信息给听者。同时,在交际过程中,说谎者需要提前推测听者的语境,以便通过重叠的语境部分制造谎言,实现欺骗目的。在日常交际中,当一方感到自己可能遇到谎言时,应冷静分析另一方真正的交际目的,从而运用多种方法识别谎言。谎言也有善意和恶意之分,善意的使用谎言可以维持人际关系,增进理解。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谎言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是选择了一些方面对谎言做了分析,所提识别谎言的方法也只是尝试性的,但是这也能够为谎言的语用研究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 Coleman,L.&Kay,P.Prototype semantics:The English word lie[J].Language,1981(57):26-44.

[2] Leekam.S.R.Believing and deceiving:Steps to becoming a good liar.Cognitive and Social Factors in Early Deception[Z].NJ:Erlbanm,1992.

[3] Kant,I.Lectures on Ethics[M].New York:Harper and Row Press,1930.

[4] 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5] 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6]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 李先?j.谎言――一种典型的符号学现象[J].第一届、第二届东亚符号学国际会议论文集,1998.

第三篇:浅论《诗经》中的人物塑造与植物形象之关联

内容摘要:浅论《诗经》中的人物塑造与植物形象之关联 刘丹 河北大学文学院 摘要:《诗经》中人物塑造常与植物形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诗经》中植物参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原因,首先是植物涉及上古先民的生存需要。其次,使植物参与人物形象塑造也与审美意识的发展有关。再次,植物本身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也帮助了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些成功的艺术经验奠定了《诗经》的文学地位。 关键词:《诗经》;植物;人物塑造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塑造出...

浅论《诗经》中的人物塑造与植物形象之关联 河北大学文学院 摘要:《诗经》中人物塑造常与植物形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诗经》中植物参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原因,首先是植物涉及上古先民的生存需要。其次,使植物参与人物形象塑造也与审美意识的发展有关。再次,植物本身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也帮助了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些成功的艺术经验奠定了《诗经》的文学地位。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塑造出大量鲜活的人物形象,同时,《诗经》中大部分篇章又常以鸟兽草木起兴。《诗经》中的人物描写常常伴随着植物形象的出现,这一现象十分值得关注。

一、《诗经》中的植物与人物塑造的手段

(一)环境烘托下的植物与人物塑造

《诗经》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开始注意根据人物性格的需要来选择相应的环境,力求通过不同的环境描写来反映不同的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与客观环境相对应。而《诗经》中的环境是具有生态美感的和谐环境,其中的环境描写也就常常出现植物意象。如《卫风•氓》一篇,桑叶未落新鲜润泽,沉溺在爱情里的女子年轻貌美,生活快乐;而当桑叶枯萎掉落之时,女子年老色衰,被无情抛弃,面对汤汤的淇水,时光的流逝感与感情无所寄托的凄怆涌上心头。植物意象的运用在塑造这一弃妇形象的过程中增添了精彩一笔。

(二)外貌描写中的植物与人物塑造

通过外貌来刻画人物形象,在《诗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诗经》中描写外貌的主要手段,就是以植物作比喻来形容主人公的容貌。如《硕人》就详尽的叙述了庄姜之美,写庄姜的手白嫩得像柔嫩的茅草,牙齿洁白整齐的像葫芦籽。诗人用一系列人们所熟悉的东西比喻庄姜的美,尤其是以柔嫩的茅草比喻美人的玉手,以瓠犀比喻美人洁白整齐的皓齿,用植物抓住她最美的特征,更形象的呈现了美人庄姜的婀娜多姿,诗情画意立刻呈现在眼前, 仿佛让人感觉到女性形象之青春气息扑面而来, 生命活力喷涌而出。

(三)动作描写中的植物与人物塑造

人物的言行举止总是与其性格密切相关的,人物的性格也往往通过言语行为表现出来。《诗经》尤其通过人物的动作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而这里的人物之行为又多与植物相关,这就使得植物与以动作描写刻画人物联系了起来。例如《芣苢》这首诗使我们自然联想到那些不停忙碌的采摘者形象。作者将采芣苢的时间、地点、人物的外貌等其他方面全部忽略,只描写了采芣苢者的采这个动作,将芣苢一枝一枝地捋,一把一把地拾,采了又采,不停地忙碌着。这个动作的感染力是如此的强烈,使得塑造出来的采芣苢者的形象是如此的生动鲜明。

(四)心理描写中的植物与人物塑造 《诗经》的心理描写方法之一就是善于运用内涵丰富的植物意象来揭示人物深层意识的流动,在一种跳跃的、幻想的、不太连贯的思维轨迹中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例如《卷耳》一篇:女子想念自己的心上人,无心采摘卷耳,将菜筐弃置路旁。女子心理活动真切具体,反映在实际可见的行动上,就是采卷耳时的心不在焉,这正是她思念丈夫的心理反映。此外,卷耳还具有驱邪除病的功效,古人相信植物能够作为媒介起到传递情感的作用,所以在诗中,卷耳还是思妇情感的物化和寄托,与思妇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不可分割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诗经》中植物参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原因分析

首先,植物涉及到上古先民的生存需要。从物质生存资料方面看,上古先民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植物,植物对先民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植物生长的状况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存。对自然的依赖性很自然的使他们对自然界中的植物产生敬畏之心。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人们很自然的将熟知的植物形象作为创作元素展现在诗歌中,这也就不可避免的与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其次,使植物参与人物形象塑造也与审美意识的发展有关。在《诗经》中对植物的描写体现了先民朴素的审美观点,经过作者审美心理的艺术加工,不仅融入了作者对这些植物的特殊情感,而且也表达他们的审美意识。植物丰富的形态美带给人身心的愉悦,其形态的千变万化、功能的多样性,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人再将这些带给人感官愉悦的植物融入到人物塑造当中,使语言描述的人物形象带有读者熟悉的、有感知经验的元素,易于读者想象,生动的人物形象就自然而然的浮现于读者脑海。

再次,植物本身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也帮助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在那个生存率低、死亡率高的时代,人们对于种族的延续繁衍十分重视。而这恰与植物硕果累累、开花结果的特性相照应,这也就使得植物进入《诗经》的文学世界成为必然。由这一羡慕生殖力的原动力出发,植物又衍生出表情馈赠的功能。植物带着这种对生命的渴望及尊重的内涵,参与到人物形象塑造当中,能够起到丰富人物性格、交代人物背景的功能。

植物在《诗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在特定环境下的特殊内涵帮助诗人表情达意,更帮助诗人成功塑造出一系列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这些成功的艺术经验奠定了《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与研究。

第四篇:浅析《诗经》中的动植物意象与情感表达之关联

【摘要】:在《诗经》中含有大量的动植物意象,并具有丰富的情感。动植物是上古先民们的习俗、爱情婚姻生活的象征。本文对动植物意象的情感表达进行了探究,认为古人动物的崇拜对动植物意象所表达的情感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诗经》

动植物意象

情感表达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史诗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兴观群怨”的功效说之后,孔子也提出了这种“多识”的要求,希望学习《诗经》,要和自然有一种亲近的关系,保持对鸟兽草木的认识和细微观察。还记载着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以及风土人情,通过这些自然物,我们就能了解和认识到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诗经》通过诗中描写的动植物,从各个方面反映出人们情感世界和社会风俗,并逐渐形成了特定的审美之象,艺术地表现了诗和时代的一种内在的联系。

一、动物意象及情感表达

《诗经》中的动物意象蕴含丰富,有一些动物则出现的比较多。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象征。这些动物有马、燕、雀、鸠、鱼等。在《诗经》中成为了爱情婚姻的象征。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关雎鸠”:关关,象声词,为鸟鸣声,是鸟类求偶发出的信息。这是生物界的自然现象。这里也状采荇女子的笑声。雎鸠:水鸟名,又名王雎,俗名鱼雁,山捉鱼,渔民束其脖,用以作捕鱼之能手。表现出了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急切的想要追求女子的心情,他喜欢她,他爱上她了。这首诗写了俊男配女,是美好的婚姻爱情诗。作为古代社会中传播广远的一首美妙的婚恋歌,是周代社会意识形态中婚姻崇拜的艺术实录,也是古代婚典上广泛演唱的欢庆乐章,也是初步爱河的诗篇。

《衡门》:“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用“食鱼、食鲂”,隐语,使诗具有活跃的气氛。鱼象征女性,食鱼象征娶妻。所以这首诗是一个男子为他找到一个内心很喜爱的女子而从内心发出的欢乐的歌唱。在《诗经》中出现多次鱼的形象,也和婚姻婚配有密切联系,鱼也象征繁盛和富足,有吉祥如意的蕴意,表达了对婚姻生活幸福的强烈愿望。

二、植物意象及情感表达

《诗经》取材于自然物的诗中,涉及到的植物达其中大部分是直白描述,也

1 有很多除了本义之外,以物喻意,传递恋人们在爱情之中的浓浓的爱意和爱慕之情,从而形成了美好爱情的象征,也蕴含身后的情感意义。

芦苇的伤--兼葭。《兼葭》是一首很美的诗,有一种扑朔迷离,缥缈的魅力,令人神往,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兼葭”--芦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秋末冬初,岁事将尽的象征,按周朝的法律,已到男婚女嫁的法定之日,故男子才如此苦苦追求他心中的“伊人”。但是道路阻难登攀。

知遇和爱的弹奏物——木瓜,木瓜:植物名,落叶灌木或乔木,果实椭圆金黄,有香气,可吃。与文中的木桃,木李甚或香兰等都是古代女子向男子求婚所赠送的定情之物。《木瓜》这首诗读来朗朗上口,一读就令人很快地沉浸到一种优美的且又浓烈的,欢乐的且又活泼的爱情气氛中。是一首描写一对恋人互赠信物以定情的民间村歌巷谣。“瓜是古代女性的象征,古代女子用木瓜送给男子,就等于把自己的婚姻给了男子了,而男子赠女子以玉石。”(8)表现了男女爱情的定情之物。“由于其易懂易记,所以流传甚广,几乎人人都能诵读,真是:一首木瓜诗,千古恋人定情词”。(9)

《桃夭》中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在这首诗中象征女子的美貌和婚姻的幸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以喻女子青春美貌,正是出嫁结婚的最佳年龄。桃花是女子的象征,桃花开喻女子的青春花季。所谓女大当嫁,正其时也。故《诗》曰:“之子于归,以其室家”。《诗经》中常用语首助词“有”表重叠,此处形容桃子又多又大的样子。桃树结果甚多,是古人生殖崇拜的象征。在现在有的地方女孩子出嫁时,家人会在她的被子里,枕头里放上花生、桂圆、红枣之类的食物,取早生贵子之意。《桃夭》贺女子出嫁,可视作夫妻篇。“《毛诗序》:《桃夭》,后妃之所致也。不妒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鳏民也”》。(10)因此,《桃夭》一诗就是一首恭贺女子出嫁的民间歌谣,它发源与周朝的汉江地区,流传于华夏各地,它喜庆,吉祥、热烈地奏响在历代出嫁的姑娘们的心弦上。

《诗经》里的桃,艳丽端庄,是男子有室,女子有家的引导物,其中可以看出丰富健康的两个生命,是怎样欢欢喜喜的开始踏上一个崭新世界的台阶。长久安宁的家庭气息里,有桃的清香、包容、和日积月累的蜜露的喂养,这或许是古人取桃为诗,祝愿家庭和睦幸福美满的愿望。

中国的古人说:“草之晶在花,桃花于香,菊花于秋,莲花于夏,梅花于冬。四时之花,花色味各自不同,高下不齐,其配于人也亦然。”从花里,我们可以得到心神的安宁和意趣的舒展。在经久时间的洗刷之后,还能让我们记得“人面桃花”和“四月芳菲”的不尽滋味。

植物是客观世界的自然之美,通过多人的想象联想,使植物的鲜艳色泽,硕果累累与女性的体态,爱情的美好,青春的美好,青春的活力,融合了情感和感

2 觉之后,形成了意象,传达了对爱情美好,婚姻幸福的追求和歌颂,从植物的客观存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达到了心物统一,是上古人民的审美观念和对美的一种探索和追求。

三、动植物情感表达之关联

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动植物往往被赋予特定的含义。《诗经》中动植物成为典型的意象,在于这些自然界中动物与生俱来的丰富形态和生命影响打动了人们。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动植物和人的意识精神联系起来,自然界中的雁、鱼、鸠、花草瓜果,和人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使动植物有了丰富的情感,变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情感符号。

宗华白说:“在美学思想发展的最初阶段,中国重形象,西方重理性”。(11)王玉娇在《诗经》中动植物母题解读》中认为在“《诗经》中,给人印象很深的是其中描写了大量的动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动植物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这些动植物描写不仅仅反映了先民们特有的原始思维方式,还表现了那个时代特定的风俗民情,揭示了蕴涵在其中的文化意味,从而具有人类文化学的意义”(12)《诗经》中把动植物与人的感情二者紧密结合起来,赋予了动植物各种各异的情态和情感,达到物我双会,心物交融,把思绪变成了具体可感的审美对象,使日常生活中的动植物成为爱情婚姻和吉祥美好生活的象征。 【小结】:

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动植物往往被赋予特定的含义。《诗经》中动植物成为典型的意象,在于这些自然界中动物与生俱来的丰富形态和生命影响打动了人们。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动植物和人的意识精神联系起来,自然界中的雁、鱼、鸠、花草瓜果,和人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使动植物有了丰富的情感,变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情感符号。

注释:

① 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第42页。 ② 宗华白:《美从何处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89页。 ③ 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第23页。 ④ 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第23页。 ⑤ 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第24页。

⑥ 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略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52页。 ⑦ 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第35页。 ⑧ 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第64页。

3 ⑨ 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第64页。 ⑩ 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第134页。 ⑪ 宗白华:《美从何处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89页。 ⑫ 王玉娇:《<诗经>中动植物母题解读》遵义师范学院学报第七卷.第3期2005年6月。

参考文献:

⑪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 ⑫宗白华:《美从何处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⑬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略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⑭王玉娇:《<诗经>中动植物母题解读》遵义师范学院学报,第七卷.第3期2005年6月。

4

第五篇:近体诗八首

◆教学目的

1、了解近体诗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在诵读吟味中体会诗歌意蕴的特点。

3、学习诗人精妙的构思,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2、难点: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1、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意蕴、风格及写作技巧。

2、诵读—讨论—质疑—答难—领悟。 ◆媒体设计

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准备与诗歌内容相近的风景图片及相关的诗词、资料,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并扩大课堂的容量。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诗三百》到堪称百世之师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从刚健清新的汉魏乐府,到多彩多姿的南北朝民歌,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可以说是一个顶峰,出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一批大师,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两河并流。今天我们选读三首唐诗。

二、解题

我国的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今天我们学习的《山居秋暝》和《登高》分别是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越中览古》是绝句。

三、研习课文

1、理清文意,整体把握

①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文下注解与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②背诵全诗,理清文意,整体感知。

2、具体研习

①学习《山居秋暝》。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

明确: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B、最后一句中“王孙”指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王孙”意,文下注释中已经明确,学生可据此回答。诗人着力描绘的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泉水、青松、翠竹、青莲正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其中人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正反映了诗人想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侧面反衬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面对这个称心的世外桃源,诗人情不自禁地想留在山中,想归隐了。 ②学习《越中览古》。

A、试回想以前学习的绝句,本诗在结构上与以前学过的绝句,有何不同?诵读时应注意些什么?

明确:一般的绝句,

一、二句为一组,或写景或叙事,

三、四句为一组,或议论或抒情,用现代汉语的方式去划分层次的话,一般是

一、二句为一层,

三、四句为一层,而这首诗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 到反面,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在诵读时,本诗

二、三句间的停顿宜短一结。最后一句,“只今惟有”四字要重读,其后应作一顿,然后徐徐吐出“鹧鸪飞”三字,以示其中含无限感慨之意。读完这句后应当继续沉浸在诗的境界里一小会儿,再作结束表示。

B、诗歌不是历史小说,绝句又不同于长篇古诗,所以诗人只能选取他感受最深的某一部分来写。试述作者选取的两个镜头。

明确:李白选取的不是斗争的漫长过程中的某一片断,而是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朝的两个镜头。

镜头一:战士凯旋,大家都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胜归来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出来。 镜头二: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样的美人,就站在了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都城中到处都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 ③学习《登高》

A、请同学们反复诵读,注意语速的缓急、语音的轻重及句子的停顿,并体会整首诗的意境。 明确: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读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颈联上句写长年飘泊之苦,“悲”“常”二字要重读;下句写老病孤愁,“病”“独”二字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这一联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状况,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高之举,基调是沉重的,宜缓缓读出。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 B、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整体感知了三首诗的内容,初步理解了三首诗的意境,这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四、布置作业

1、借助练习一的诵读提示,熟练背诵三首诗。

2、思考讨论练习二中的第1题及练习三。

3、找李白的另一首怀古诗《苏台览古》细细品读,与《越中览古》作一比较。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及背诵情况

二、欣赏品味

1、《山居秋暝》

王维诗中有画,试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为例,说说他画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2、《越中览古》

试析对比手法在诗中的作用。

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另一幅是宫女们个个打扮成花一般的美人儿,在宫殿里恣情欢乐。这表明越王勾践已经把昔日的屈辱和苦难忘得一干二净,而完全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使胜利化为乌有——“只今惟有鹧鸪飞”,就是证明。如此强烈的对比是很能发人深思的。

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对照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 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前三句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

3、《登高》

重点讨论情景交融的特点。(略)

三、课堂训练

简析李白的另一首怀古诗《苏台览古》,分析两者,比较手法运用的异同。 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杀之,转出主题。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显出昔盛今衰之感,所以其表现手段又各自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

四、课堂总结

我们学习的这几首诗,千百年来,传诵不绝。对这些文学珍品,课后只要反复细读,还会吸收更多的艺术营养。涵咏于其优美的文句之中,还会有新的感受。

五、布置作业

试写一首绝句,题目自拟,可以不管平仄,但读来要有一点诗意。

《蜀相》《石头城》《锦瑟》《书愤》《临安春雨初霁》 ◆自读导言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五首诗。

2、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3、学习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 ◆自读程序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理解内容,赏析意境。

诗词之美多美在意境的塑造。所以诗词赏析重在其意境的塑造。自读时在初步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去品味意境。

3、背诵。 ◆自读点拨

1、背景说明

《蜀相》大约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是杜甫在成都游武侯祠之后写的。 《石头城》写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由和州刺史罢归洛阳,路过金陵,漫游这六朝旧都,目睹金陵残破,联想到敬宗沉溺于声色游乐,写了《金陵五题》,此为第一首。

《书愤》《临安春雨初霁》两首诗为陆游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所写,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5年,直到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任命为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这两首七律即写于此时。

2、总体内容把握

《蜀相》——以问引起,先写诗人去武侯祠途中的情况,他一边走,一边问路,终于看到了一片苍松翠柏,有人告诉他武侯祠就在那里,这自然使他感到欣慰。接着颔联写入祠后所见,包含着诗人的感叹,意思是: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时间已过去了500年,像诸葛亮那样的人再也没有出现过,由此自然转到诸葛亮的才智功业上。颈联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下句则是诸葛亮一生功业的最精辟的概括。然而诸葛亮并没有完成他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他慨叹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地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为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石头城》—— 一开始,就置读者于苍莽悲愤的氛围之中。围绕着这座故都的群山依然在围绕着它,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看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山川依然,石头城的旧日繁华已空无所有。对着这冷落荒凉的景象,诗人不禁要问:为何一点痕迹不曾留下?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只见那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如今仍旧多情地从城垛(“女墙”)后面升起,照见这久已残破的都城。

《锦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开始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弦?聆锦瑟之繁弦,思年华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佳人锦瑟,一工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境,不复成寐,无限悲感,难言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此时,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珠、泪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蓝田山日光煦照,山中玉气冉冉升腾(古人认为事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了。

《书愤》——前四句是回顾往事,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接着将恢复之志具体化,瓜洲渡江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但“塞上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壮志未酬,鬓发先斑。《出师表》名传于世,千百年来又有谁能与诸葛亮相比!尾联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自己也会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国之志至死不移。

《临安春雨初霁》—— 一开始即用一个独具匠心的比喻,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像半透明的纱。是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官的呢?流露出不得已来京的意思。只身住在小楼之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传来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来到京城,诗人不去结交权贵,却独自呆在客邸里以“作草”“分茶”消磨时光,闲居无聊,志不得伸,于是诗人自我解嘲:“我”不会受到京城坏风气的影响,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

3、重、难点分析

《蜀相》一诗题作《蜀相》而不说“武侯祠”可知杜甫意在人而不在祠,但诗又分明自祠写起,前四句写武侯祠,为什么呢?这正是难点所在。这是因为诗人主旨是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而颂诸葛亮,又是由写武侯祠引入的。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它以首句前二字为题,看似咏物,实乃一篇借锦瑟以隐题的咏怀之作。

陆游是一个杰出的爱国诗人,诗中洋溢着崇高的爱国精神。《临安春雨初霁》中不乏诙谐意味,这种诙谐其实是以轻松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忧愤。 ◆自读思考

1、写景总会渗入作者的主观感受,试分析《蜀相》诗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并说出跟意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字。

2、分析《锦瑟》第二联所用典故。

3、体会陆游两诗的不同风格。

参考答案:

1、这一关是写入祠后所见,意思是: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 ,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从“自”“空”二字可以看出祠中的凄凉、冷落气氛,含有感伤的意味。跟意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字是“自”“空”。

2、上句用《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觉得自己真是蝴蝶了;不久梦醒,又觉得自己还是庄周。这里以庄周梦蝶的典故表现人生的迷惘和社会的虚幻。下句用了“望帝啼鹃”的典故,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让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这句化用典故,表明作者的伤时之感、身世之痛,都只有通过哀思缠绵的诗歌抒写出来。

3、见“重、难点分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集团慰问敬老院简报下一篇:家庭中如何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