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益启示传统建筑论文

2022-04-27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有益启示传统建筑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回顾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识过程,指出理性传统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华。结合创作实践说明,继承和发扬理性传统,并借鉴西方形式美学的合理部分,为中国当代建筑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有益启示传统建筑论文 篇1:

中日传统建筑檐下空间别裁

摘 要:日本传统建筑虽然师承我大唐,但长期在当地文化的同化中,已自成体系。如今,日本的现代建筑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很好地继承了传统建筑和传统精神,尤其是一些非逻辑因素。在此方面,我们还存在距离。现通过两国传统建筑檐下空间这个局部,从建筑、审美意识,文化意义三个方面管窥异同,以期对我国现代建筑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檐下空间;建筑;审美意识;文化意义;非逻辑因素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07-06

作者简介:彭鹏(1980-,男(汉族),山东荣城人,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建筑设计与理论。

日本的建筑艺术似乎与其他艺术一样,自从被提上日程,就开始经历引进、吸收和同化的过程。缺乏原创精神似乎并不影响日本建筑艺术的独立性。正如日剧和日本电器一样,以弥生和数寄屋为代表的日本建筑风格和建筑气质影响甚广,甚至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缩影。“以唐为师”的日本传统建筑自成体系,现通过比较两国传统建筑檐下空间这个局部,从建筑、审美、文化意义几个方面管窥异同,以期对现代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日本传统建筑出檐较我国深远是我们共同的印象,这也是狭小的日本传统建筑常给人空间无限延展的重要视觉因素(图1)。从地理位置和气候上讲,日本四面临海,是一个多雨的森林岛国,气候温和湿润,尤其在太平洋一侧,6月之后降水量非常大。全国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500mm-2000mm之间,防雨、防潮必然成为建筑重点考虑的功能,尤其是对于木结构建筑。所以檐部出挑深远以防止雨水打湿墙面,建筑底部抬高架空以防潮避害。不过这仅仅是日本传统建筑挑檐较我国深远,檐下空间较阔的因素之一。

1 从建筑角度

1.1建筑属性

空间从空间的角度而言,“缘侧”、“檐廊”都属于半明半暗、半内半外的空间(图2)。自从人类有了村落聚居生活,就随之产生了这种相对的空间。对建筑单体而言的“外部空间”也许可能是聚落圈的内部空间,一些空间的性质由此开始模糊。“缘侧”的存在使得日本传统建筑的室内外空间的关系独具特色,空间流动感强,如行云流水,与室外环境联系畅然。这里也体现了在设计中视环境为景观的意匠。

“缘侧”与室内空间的联系可以从普通缘上方伸出的、隐蔽于屋顶之内的“天井”感觉到,而划分则体现于“缘侧”与“座敷”之间的不同高度和材质。但其室内属性显然强于室外属性,尤其在建具置于“缘侧”外侧时,它完全属于室内空间(图3)。而我们的“檐廊”在高差与室外地面接近的材质上体现了较强的室外属性。

功能从功能角度而言,中日两国的传统建筑都以“檐廊”或“缘侧”这种简单的办法解决过渡和连接等复杂问题。但日本传统建筑“缘侧”的功能除过渡以外还承担会客、接待等日常生活活动,也经常进行家庭活动(图4、图5)。早在平安末期《绘卷物语》中,“缘侧”空间便作为宫中举行礼仪的多彩空间而被描绘。这个既室内又室外的中间领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日本民族亲近自然的禀性,较我们为之更甚。此外,“缘侧”也是日本人脱靴入室和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反映。从这一点上讲,“缘侧”是作为划定室内外界限的空间而存在。

我们传统建筑的檐廊空间一般情况下较少进行会客或家庭活动,特别是北方建筑。但在进行盛大节日或婚庆活动时,如果四合院中的活动面积不够,可延及檐廊空间,屋主甚至会卸下檐下的门窗,让室内外连成一片,同时进行活动,此时的檐下空间又成了主要的活动场所。

形态从形态角度而言,中国传统建筑基于传统的“中正”审美观和为“礼”教服务等多种原因,建筑平面形式都是中轴对称的,千年未变。这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建筑的檐下空间也是对称的。而日本建筑平面多为不对称布局(图6),所对应的檐下空间自然也不对称。而且即使在一个建筑单体上,檐下空间也以局部设置为多。

我们的对称构图和以组织院落为主的平面构图模式,使檐下部分成为围合院落空间的一个面,这一点比它作为建筑的立面之一更为重要。而且这个面由3个层次所构成(图7),第一个层次“空”,第二个层次“虚”,第三个层次“实”。正如李允鉌先生所说,“在构图上室内外空间不希望产生一种固定的硬性的交接,在连接的面上最好就是达到空无一物,以免妨碍空间上的展延。”

对于日本传统建筑的“不对称”布局和“缘侧”的局部设置,主要基于两点认识:(1)出于日本人对自然的借鉴性,在大自然中,没有完全对称的物质形态。(2)基于禅理的影响。禅无视一切形式,而且“不完整的形式和有缺陷的事实都更能表达精神。因为太完美的形式容易使人注意力转向形式本身而忽视内部的真实性。”

此外,很多人认为“缘侧”的设计可以看作是绘画等艺术上“余白”的手法(图8),但似乎我国的传统建筑檐下空间与此无关。将“缘侧”附会于建筑平面上的“余白”,正是因为它的局部设置。而我们的檐廊均匀地附着于每处建筑,“处处檐廊处处白”,也就无所谓“余”了。

材料从材料角度来说,我们的“檐廊”地面多为石制,从这个角度看,它是室外地面的延续,而缘板所使用的材料有较为昂贵的粉木和榉木等,可见它明显是室内的延续,而且被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有很多日本民居采用竹,这有利于雨水的渗漏(“缘”有可能被雨水打湿,这一部分的“缘”叫做“濡缘”),也符合人体热工的需要。

风水 中国阴阳五行思想通过朝鲜传到日本。公元602年,中国的历本、遁甲方术又由百济僧传到日本,所以两国都有风水之说,并影响到艺术甚至政治等各个方面。

在中国普通的四合院模式当中,不同的空间分别对应不同的阴阳位置。其中“四相空间”是阴阳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方位概念。从空间的层次上讲,檐下这个介于明暗之间的位置对应的正是少阴空间(室内空间对应太阴,檐下空间对应少阴,院落空间对应少阳,院墙外对应太阳)。

虽然日本也有风水之说,但与中国相比,日本传统建筑多为不对称构图,并不构成相对封闭的院落,也就没有少阳和太阳的位置,檐下空间自然也就不能被认为是少阴空间了。

1.2建筑学维度

显而易见,无论是中国的“檐廊”,还是日本的“缘侧”,从建筑的角度讲,都属于灰空间,即过渡空间。不同的是,我们的传统建筑从院落过渡到室内显得更加柔和,体现一种过渡渐变的过程,而日本传统建筑的“缘侧”空间更有“静”的特质(图10),虽然有踏石等过渡,但从空间感受上仍有较强的异域感,这也是“高床空间”所产生的效果。我们的“檐廊”功能比较单一,主要起交通、连接和过渡的作用,而日本的“缘侧”功能较为综合。

与中国建筑相比,日本“缘侧”的建筑属

性似乎更强,当“障子”全部拉开时,它完全可以看作是室内的一部分,这种空间感也许由于“障子”的推拉性能而显得更强了。这种形式的建筑约在平安时代后期定型,后在桃山时代又发展为“书院式”。其实,“寺院”、“书院造”(现代日本住宅形式)、“数寄屋造”(按茶室形式建造的小屋,日本田园式住宅)都是以“缘侧”为特征的建筑形式。

让人感到“缘侧”的建筑属性较中国“檐廊”为强的另一个因素是日本传统住宅较少具有厚重感的石制基座,而是经常架空木地板以形成“缘”。在这里,虽然有时“缘”的材料与其他部分不同,但其材料的物理属性如触感、颜色类似,于是建筑的整体感更强了,有些基座即使中间是实体,但由于“高床”空间的结构需要也使台基虚化(图11)。架空的“缘”除了防震、防潮避害的功能外,在建筑形象上也常给人“轻飘”之感,但柔弱中包含活力。与此相比,我国的传统建筑强调台基之高伟以展示我“天覆地载”的审美观,这种观念必然要求建筑有足够的稳定感。从立面构图上讲,我国传统建筑是“屋顶、屋身、台基”三分天下,屋顶起翘显之轻盈,台基厚重使之稳定,正是上轻下重的“中正”之美。而日本传统建筑立面构图本身就强调屋顶,而“缘”的架空本身又再次强调了屋顶在立面构图上控制一切的意识。

1.3与现代建筑的关联

“缘侧”或“檐廊”的建筑形式很容易被现代建筑复制,但其建筑意义和内容就无法拷贝了。这出于建筑自身的改变和周围环境的改变,也出于使用建筑的人的改变。尽管如此,在日本现代建筑中,我们还能找到一些独特的空间,这些空间并非功能需要,而是建筑师给使用者冥想,发掘内心世界,体验精神快感的“安静”空间,它们可能是长长的坡道,也可能是凹入墙体的小室或某个被隔离的场所。这正是“缘侧”精神内涵的部分延展。虽然它们没有以原有形式嵌入现代设计中,但通过领会其“静、寂、幽”的精神,部分或完整地表达了原有的精神构架。

在传统建筑的继承上,日本建筑师们尽管也走过如“帝冠式”的弯路,但如今在传统建筑的继承上他们做得尤为出色(图12、图13)。在形式的继承上,如中廊下型住宅,继承并改善了“缘侧”的形式,将共用的“缘侧”分配于各个房间,很好地适应了现代生活。在精神的继承上,如黑川纪章的“无”和“中间领域”两个设计概念。在艺兰斋美术馆的入口设计中,长长的顶板让人有一种既室内又室外的错觉,也许他追求的正是这种感觉上的模糊性,这也正是“缘侧”空间“中间属性”的继承。其实,实现一种传统精神的继承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如安藤的住吉长屋,虽然在70年代住宅同周边环境关系趋于封闭的背景下,形式上看来是拒绝外部环境,并不像“缘侧”一样温柔地接受外部空间,但却具有“缘侧”精神的空间——由墙和两侧的屋室围合成的内庭,上空被两层的过桥打破,自然光将过桥的阴影静静影射在地面和墙壁上,朝暮变换,四季轮回均可体味。空间材质与形式的极端简约,让主人可以在进行家庭活动的同时也注重内心情感,感受超脱和静寂的心理需求而非形式本身——这也正是“缘侧”精神的表达。其他还有很多建筑师,如以尤其注重受者感受而著名的设计大师六角鬼丈等,都是优秀的精神传统继承者。芦原义信曾说,“空间基本上是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可见感觉一类的精神作用对于空间存在的意义。我们继承了感觉或者精神,我们就真正继承了传统。正是这些感性的人们将这块用以享受精神的方寸之地留了下来。

相比之下,我们的现代建筑对于这些看不见的传统继承还显得力不从心。我们的现代建筑在现代化的同时还缺乏精神内涵,我们对于将自身精神以抽象方式传达还较为陌生。

我们的现代建筑中有很多“檐廊”,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改变(主要是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较单一),它们仅仅是用于过渡的“檐廊”而已。

2 从审美角度看

虽然两国人民都有亲近自然的人生观和建筑观,但审美心理存在明显差异。

2.1“阴翳”、“幽玄”与“尽善尽美”

日本传统建筑出檐深远,即使在白天,檐下仍是非常暗的,甚至看不清门窗柱壁。所以檐下阴影在立面效果上占据很大成份。檐下效果的设置与室内如出一辙:让光静静透过精致木框之中的纸,同时被分割、退晕,在空间中静静地与黑暗弥散在一起。室外的光线穿过茂密的树林,越过深远的檐部,稀疏地洒在缘侧宽宽的地板上——这正是在追求光明与黑暗之间相互渗透的关系。在这里,檐部、柔和半透明的障纸均是控制光的柔和手段。

这些效果正是“阴翳”与“幽玄”的体现,是在黑暗和光明的边界上赋予物质形体以及精神(图14)。这种审美观的形成与日本人民自身独特的个性和长期在森林环境中生活有关。正如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所说,“虽然我们并非一概排斥闪闪发光的东西,但我们喜爱深沉暗淡的东西,而不是浅薄鲜明的东西。”

与此相比,我国传统建筑的檐下阴影带只是在立面的明暗对比上起作用,并未影响到立面的全局效果,这也符合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观,因为被李泽厚先生称为“乐感文化”的我们似乎一向不排斥阳光(图15)。

宗教情怀

日本人的宗教和其它文化一样,都具有复杂的多元性和复合性。其中佛教无疑对日本文化精神的形成起了主导性的作用。

与中国不同,日本在佛教传人时还处于古坟文化时期,在这种经济、政治、文化都不发达的情况下,佛教必然产生具有主导和控制性的影响,如“无常”的观念就必然影响了日本的建筑意匠。他们更关心更新而非保护,理念上缺乏永恒性和纪念性,形式上缺乏崇高感和坚固感,而给人这种感觉的最重要视觉因素就是延展的伸向四周的大屋顶,它似乎只想将自己隐没在周围的树林里,并无时无刻不强调要融入环境的低调性。

禅宗对日本审美意识影响尤为重大,在谈到日本园林时似乎无人不谈及禅。“日本禅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渗透了日本人的生活和艺术创造之中,‘我们需要注意到日本艺术的一些特征,它们与禅的界限密不可分,可以说最初都是从禅中推导出来的。’”。日本所谓的“余情”、“幽玄”、“寂”、“陀”等审美形态无不是受到禅理的影响。具体到建筑就是营造空灵、闲寂的静谧空间,而这种空间要求的是黯淡平和,而非一个泛光的世界。这也是“缘侧”在室内外过渡中营造的氛围(图16)。在这里,光作为运动的载体之一,在非泛光的空间状态下,让人体味运动的间歇,感受变化瞬间的定格,认知物体的真实存在,自然界中光线、声音、气味的反射原型。在这里,形式对视觉起作用,材料对触觉起作用,声音和气味对听觉和嗅觉起作用,而被模糊和局部放大的真实存在对精神和灵魂起作用。它正是让人的精神从有限的小空间延展至无限大宇宙的精神导体。

在此一点上,中国似乎并未受到佛教过多的影响。因为早在佛教传入之前,我们已形成完备的、主导社会的哲理思想体系。在中国“清枯孤寂”的审美观始终不能占主导地位,如明代以钟惺为代表的“境陵派”从未得到公众的认可。

3 檐下空间的文化意义

“缘侧”的属性在于建筑学来说属于“灰空间”,它的灰色气质影印着日本文化的灰色基调,这种“灰”的属性在很多艺术中以相同的意匠营造。

“缘侧”的前缀“缘”字在日本文化中的意思是“联系,结合”,同属于这种灰域的概念还有“间”、“空”、“静隙”等等。如“间”是指在性质不同的两个事物或因素之间的过渡、停歇、和延展。“静隙”是世阿弥所创的“能”剧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是指“音乐停顿和‘能’的演员抑制着一切可觉察到的动作的刹那”,这个“静隙”正是深刻体现演员所塑造角色的瞬间。它不是停止,而是将前期状态无限延展,给予尽情体味的空间。

在绘画中,特别是两国的水墨画,线条笔触从未占满画纸,留出“空白”,给人以想象空间:也许那是大海、也许那是山峦,正是“无言之道谓之道,无言之明谓之明”,书法也同样如此。“缘侧”在平面当中的意义也同此理。

这种特殊的“灰色精神”正是依托于我们东方人特有的含蓄性格,正如孙隆基教授所说,我们的“心”发达于“脑”,即内敛情感的比重更多。直到现在,日本人似乎喜欢语言含蓄,甚至以“腹艺”表达情感的人更胜夸夸其谈、自我张扬的人。

由“缘侧”所影射到的相关文化内涵有很多,但大多是这种具有非理性因素的灰色域文化概念。它们的共同作用在于挖掘人们内心的情感和体味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

4 结语

在这个失去建筑英雄和理想设计的时代,在这个伪摇滚与解构同台叫嚣的时代,在这个急功近利,以理性遍砸所有领域的年代,我们的建筑离初衷已经越来越远。我只想通过檐下空间让人们回想起感性的年代和那些在我们文化中正趋于消失的非逻辑因素,因为正是这些因素让我们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这正是真正的“人本”设计。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彭 鹏 李 焰

有益启示传统建筑论文 篇2:

中国建筑的理性传统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应用

摘要:回顾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识过程,指出理性传统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华。结合创作实践说明,继承和发扬理性传统,并借鉴西方形式美学的合理部分,为中国当代建筑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理性传统;精华;形式;继承和发扬;建筑创作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面对国外建筑师“抢滩”中国市场,中国几乎成为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场”,现在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认真思考,对个人的创作以及中国建筑的发展都有现实意义。

一、中国建筑文化的理性传统

西方文化自古以来对“形式”的研究十分重视。在西方文化中,把形式以及对形式的研究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在他们看来,形式代表着美的本质和规律,两千年来不同学派试图从数理、心理、伦理等不同方面来阐述有关形式的问题。西方建筑史所记载的那些著名的神庙、宫殿都是一种精确的数理关系的构成,黄金分割率以及比例、尺度等则是一种美的法则。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形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所谓“大象无形”、 “得意忘形”等观念几乎否定了形式和形式美的存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理性观念则深入人心。回想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内主流建筑杂志上仍满篇介绍国外建筑思潮、流派的理论文章而鲜有几幅建筑外观图片的现实,可以认为中国建筑文化一直保持着理性传统——理性传统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华。

笔者通过对既往中国传统建筑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摘录了几条较易与创作实践相结合的传统建筑理性特征如下:

1)整体统一的文化精神。中国传统建筑就是一个系统,不应该脱离这个系统来看。

2)建筑艺术内容的表达并不局限于各种具体构成部件, 空间重于构成,“实”为虚“存”,“实”为手段,“虚”为目的。

3)明显的轴线感。有单轴线与多轴线,按地形地貌及功能与空间构图确定,有导向与引人入胜的作用,序列、层次、变化沿轴线展现。

4)重视平面布局中序列安排与活动线上感受的变化。人工与自然、室内与室外、开启与封闭、展开与收束等逐步呈现,层次丰富,意境深远,迂回曲折,有限空间产生无限意味。

5)含蓄展现而非一目了然。对外封闭,对内开敞,其内向庭院不同于西方的外向庭院。

6)独特的群体概念,以“间”成“栋”,以“栋”成“院”, 以“院”成“群”,栋虽小而群体大。“间”作为不可分割的单元体,自由灵活,因地制宜,不受程式拘束。有别于西方建筑的一般群体概念——由独立建筑组成。

7)设计标准化。以统一的模数统一结构、构造材料与部件的尺度。

以下结合笔者的创作实践,说明中国建筑文化中的理性传统在指导当代建筑创作的作用。

二、中国建筑文化的理性传统在实践中的应用

新安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北依黄河天险,南接秦岭余脉,西通长安,东接洛阳,古称“豫陕孔道”,历为古都洛阳的畿辅之地和西方门户。世纪广场位于新安县新城区南北中轴线最南端地势较低的坡地上。世纪广场是新城区空间序列的高潮部分,北面隔310国道邻县行政中心,南有巨型柱廊作为新城中轴线的收头,透过柱廊, 悠然可见南山。需要设计的项目为广场西侧坡地上的县电力公司综合楼,以及后来接手的广场东侧洼地上的县文化中心。

电力公司工程按功能分成营业、行政、调度、后勤四楼,县文化中心工程包含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三馆。

第一轮方案在布局和风格上,严格按照使用者所提 “四楼”、“三馆”的设计要求——各单体建筑相互独立,自成一体,沿广场两侧雁翅排开。但由于单体建筑面积小,风格不统一,而用地面积较大且地形狭长,造成广场东西边界结构松散,无围合感、纵深感,效果不甚理想。

第二轮方案设计将两工程一并考虑:两工程在广场周边共有七个功能各异的子项,它们之间在建筑风格上不仅存在工程内部子项间相互协调的问题,同时存在工程之间相互协调的问题——如何保证世纪广场周边建筑形象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成为关乎本轮方案成败的关键。中国建筑文化中的理性传统在这里发挥了作用。

1) 城市尺度层面上的广场边界。

通常广场应具有一定封闭性的空间和完整而单纯的实体边界,此时广场的相当一部分应处于实体边界——主要建筑物的张力覆盖之下。广场性质的确定在与其周边构成要素的联系中完成。有时,周边建筑甚至对广场性质的确定能起到决定性影响。两工程的规划设计在宏观上实质上就是城市尺度层面上对世纪广场实体边界的设计。

2)以“间、段、栋、院”为结构单元的“集零为整”的集群设计。

为形成城市尺度上的广场实体边界,单体建筑已经相对弱化为实体边界的片段,成为建筑“集零为整”集群设计方式中的“零”。

为不破坏世纪广场地段作为县政治、文化中心在城市形象上的完整性,根据用地狭长的特点以及建筑面积有限的前提,从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中提取具有一定围合感和纵深感的“院”——“三合院”作为广场边界空间构成的单元体,使两工程在建筑首先在空间构成模式上达成一致,产生协调和呼应。以类似传统建筑中的“间”概念的 7.2米柱跨作为构成单体建筑的最基本单元体。以三个7.2米开间构成的“段”作为高一级的单元体。以两至三个“段”构成的“栋”作为构成“院”的单元体。以“院”作为构成建筑群的单元体。广场东西两侧边界各由三个“三合院”由北向南沿纵轴线串联而成,序列、层次、变化沿轴线展现,总体上均呈“几”字型。第二进三合院面向广场敞开,使广场的轴线组织得到了强调和统一。在大的空间格局生成的基础上,由7.2米立面造型单元体大量复制形成的有层次的建筑立面,具有明确规律性的组织划分,服务于市政广场庄严神圣气氛的形成。从建成后的效果来看,虽未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样式,却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神韵。

三、未来之路

如今,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对建筑的使用要求变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生存环境已经改变,将外显形象特征运用于新建筑而称之为民族风格的作法已经被历史证明不是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良方。与之相对应,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理性传统是属于思维中的概念,而非物化后的实体形象,运用时结合实际,创造或借鉴新形象不受拘束。借用洋务运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挖掘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理性传统,同时吸取西方形式美学的合理部分,重视对形式的研究,并把形式的塑造与前面提到的中国建筑文化的理性传统相结合,才能在当代建筑创作中走出新路。

参考文献:

[1]蔡德道.中国建筑理性传统与哲理的现代意义.建筑师,1989,8.

[2]程泰宁.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建筑创作.建筑学报,2005,5.

作者:薛文选 雷红岩

有益启示传统建筑论文 篇3:

北京老四合院改造中的色彩设计研究

摘 要:北京老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精髓,其建筑面貌反映了浓厚的京韵风味,并将建筑艺术与历史文化融于一体。老四合院那古朴、典雅、端庄的灰色调蕴藏着北京千年的历史文化内涵。建筑与色彩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使色彩设计成为北京老四合院改造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以南池子大街新四合院和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为例,从北京老四合院民居的历史风貌色彩研究入手,探讨改造项目中的色彩设计。

关键词:老四合院 灰色调 建筑色彩 色彩设计

北京老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的统称。其历史之悠久,分布广泛,在中国民居中占据首位,堪称汉族典型的住宅模式。如今,我们穿梭于北京旧历史文化街区时,所见到的四合院都是在老四合院的基础上改造过的北京新四合院——遵循了一定的老四合院传统美学特征,并融合了现代气息以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

一、回顾北京老四合院的建筑色彩

老四合院建筑不以明亮艳丽的色彩为主调,而是以冷灰色为主,偶以红、绿、蓝、黄等色修饰局部。大面积的坡屋面覆盖着灰色的瓦片,与建筑的青灰色清水砖墙,形成北京四合院所特有的灰色调建筑群,显示着一种朴素的城市平民文化。同时,灰色调很好地衬托着紫禁城的金碧辉煌。北京四合院民居建筑群的色彩从宏观上鉴定分析:无论从色彩的明度还是纯度上都是高度统一的灰色调,弱对比;色彩的明度是中短调,色彩的纯度是低短调。从微观角度来观察分析四合院民居建筑:红色的大门在青灰墙界面中交替出现,谦和的灰色把浓重的红色强有力地迎入人们的视野,呈现出强烈的四合院红门印象。踏入四合院,在灰墙的衬托下,可以看到浓重的红、绿、蓝、黄等装饰色彩,给人以浓彩灰调的视觉感受。灰调由灰瓦和青灰色砖形成;浓彩是指点缀其间的红色大门和青绿建筑彩画等,它们协调地组合在一起。北京四合院色彩群基本以青灰色为主色,大红色是搭配色,绿、蓝、黄、金色为点缀色的色彩组合。如此的色彩运用与厚重的建筑形体相互搭配,凸显了北京四合院的朴素自然、大方庄重和古朴典雅。

北京老四合院的建筑色彩以宏观的“灰色”与微观的“鲜艳”构成的强烈对比来达到艺术审美、文化观念和社会秩序的统一,展现着北京历史、地域所形成的色彩风貌与城市平民审美需求之间的差异。传统四合院的魅力凭借这些不同环境因素的色彩融合得以展现。

二、北京老四合院传统“灰”与现代“彩”的融合

色彩是建筑的活力与生机,没有色彩,建筑将会失去光辉,只剩下单调的躯壳。建筑色彩是城市景观中的重要部分之一,是城市色彩的主角。建筑色彩设计彰显了一座城市的魅力与文化内涵。

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交通和国际交流的中心,是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大都市,鳞次栉比的高楼拔地而起,放眼望去,各种颜色交相辉映,时尚绚丽的色调是目前北京新城区的色彩样貌。以冷灰色为主调的老四合院建筑,与这个现代气息浓厚,建筑色彩斑斓的北京显得方枘圆凿。因此,关于老四合院建筑色彩的改造我们应进行多方面考虑,使北京老四合院传统“灰”与现代“彩”有机融合,既体现传统文化又融入了现代元素。例如:南池子大街和菊儿胡同老四合院色彩的改造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1.南池子大街新四合院的色彩改造

南池子地区的改造工程,是北京市在历史文化街区开展的首个以四合院改造为主的改造项目,也是北京市对传统四合院维修、改造、保护利用的探索性试点工程。又由于南池子坐落于世界著名历史文化遗产——故宫的建设控制地带以内,其街区本身又是全市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使得南池子地区的改造工程,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各界人士分别从故宫外围传统环境的延续、胡同的保护、原有四合院、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提高生活环境水平等多角度给予评价。

改造后的南池子大街,全部建筑仍以北京传统民居的青灰色为基调。大部分建筑都是灰色外墙,红漆大门,黄色门钱,白色的石质门墩,青蓝等色彩装饰的建筑构件。这些色彩的运用是依据从前传统建筑的色彩规律进行改造的,改造后的新建筑与老四合院原本清幽淡雅的气质衔接自然、浑然一体。今天的南池子大街,建筑色彩总体保持了原有的冷灰色调,但建筑色彩的明度大大提高,相比传统街区整体显得炫彩、亮丽。

2.菊儿胡同新四合院的色彩改造

古朴典雅、青砖红檐的菊儿胡同,东起交道口南大街,西止南锣鼓巷,居住着200多户居民。它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镶嵌在古老的京城。菊儿胡同三号、五号、七号曾是清光绪大臣荣禄的宅邸,由此可见,菊儿胡同是一处充满历史文化色彩的地方。自1978年,吴良镛先生带领的清华城市规划教研组对北京市旧城区整治展开了调研工作,通过一系列的局部翻新、改建、扩建,整体更新以及内部整治、清理、装修等改造措施,大大改善了居民的住房条件和传统居住区内生活、工作与就业环境,形成了一个功能多样、新旧建筑并存的混合居住区,进一步维护了北京旧城区传统“胡同加四合院”的城市肌理及“大干道—大街坊—小胡同”的街巷体系,为北京旧城居住区的更新改造作出有益且成功的尝试。

改造后的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建筑整体仍以“灰”为主色调,屋顶一改青色面貌,由黑瓦搭建,原本青砖堆砌而成的清一色灰墙,现粉刷为白色墙壁,建筑体不时以稳重的暗红色修饰细部,提醒人们这是一组既谦逊又不失活力的建筑群。以红、黄、蓝、绿等色修饰部分建筑构件,使整个胡同的建筑色彩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焕然一新。

从建筑形式上看,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参考了江南传统民居明朗亲切的色调,融入了一抹来自水乡的清新秀丽,将江南的建筑形式迁移到北方,通过与地域文脉的碰撞与交融,营造出新的场所氛围,同样的粉墙黛瓦,在这里却饱含着皇城脚下的大气与严整,并同北京旧城区的肌理实现了统一,使居住环境注入了新时代的气息,保持了传统建筑文脉的延续性,是中国南北传统民居文化的融合与升华。这种改造是基于对地域特色、周围环境、建筑色彩等方面综合考虑而定位的。改造后单一的灰色基调并没有让人觉得枯燥乏味,通过加入时尚、艳丽的元素,运用灵活多样的手法让新四合院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3.老四合院建筑色彩的继承与发展

建筑的色彩不仅具有本身的特性,同时还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递媒介,它彰显了人类附加在其上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区域、城市、国家的文化。灰色调是北京老四合院民居建筑的标志性色彩,这种色彩蕴含着一定的哲学思想,它承载着北京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映射了北京地域、环境及民俗文化,体现了极高的史学价值。

四合院的灰色调颇具艺术特征,它是由文化、地域和建筑层级等多方面来决定的。目前北京大部分改造后的新四合院仍然以灰色调为主,一方面再现了历史,同时延续了建筑的文脉,尽可能还原一个原汁原味的古都风貌,其建筑色彩内涵得到充分的继承与发展。

三、老北京四合院建筑色彩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对历史旧街区的改造工程仍在继续,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问题,如建筑色彩原真性的缺失,人性化、个性化设计有待提高等。

1.建筑色彩原真性的缺失

主要表现在色彩属性差异和色彩三要素的差异两方面。例如南池子大街的色彩在局部处理上,存在着诸多问题。改造后建筑某一部分的色彩尽管与原来部分颜色相同,但色彩明度及饱和度存在差异。这种色彩属性的差异使建筑本身艺术思想发生异变,减弱了南池子大街朴实淳厚的街区特色。如,改造后的建筑构件虽然按原有色彩样貌进行了修饰,但是色彩属性存在差异,与之前建筑的色彩略显明亮、艳丽,那种淳朴 、谦逊的品格略逊一筹。

2.建筑色彩独特性的流失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和环境,在文化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反映在建筑上,其风格、色彩也有所不同。因此,老四合院建筑色彩体系是其独有的。若改动这种体系,建筑将会发生质的变化。例如菊儿胡同老四合院建筑,改造后的色彩虽然较为成功,能很好的融入环境,但却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建筑改造前后的色彩存在差别,新四合院无法再现传统四合院的原有风貌。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传统四合院的色彩原貌——青砖灰瓦的青灰色调。改造后四合院建筑整体虽然仍为灰色调,却由青灰色调变为灰白色调,在原有青灰色墙面外再粉刷一层白色涂料,这使得新形成的灰白色调较之前的青灰色调传达出截然不同的建筑韵味,带给我们别样的视觉体验与色彩感受。

另一方面,新民居建筑色彩失去了独特性。菊儿胡同特有的青灰色建筑色调,使它区别于其他民居形式。改造后的菊儿胡同四合院建筑色彩趋向于灰白色调,这种色调是江南民居建筑的主要色调,使新四合院建筑失去了原本特有的色彩面貌和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四、总结

北京四合院是我国古代诸多传统民居形式中颇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它集各种民居形式之长于一身,在华夏民居建筑中堪称典范。其色彩具有深厚的史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独具意蕴的灰色调成就了它优雅、质朴的风格,散发出浓厚的京韵意味。在时尚潮流迅猛来袭的时代,对于北京这个色彩斑斓的大都市,我们应赋予老四合院灰色调的传统建筑一片自由呼吸的空间,把握其色彩特征,使其色彩得到继承与发展。

关于老四合院的改造,我们应辩证的看待,既要看到取得的成效,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不断寻求科学方法还原这一历史建筑,通过院落、房屋的高低错落、出入闪躲,创造胡同四合院的自然和谐氛围与历史厚重感,避免街道僵硬、建筑雷同、房屋呆板、平面缺少变化等缺陷,做到修旧如旧,不着痕迹,创造“虽为依次规划设计,宛如历史自然形成”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怀宇. 历史民居建筑改造中的色彩设计[J]. 文艺研究,2010(6).

[2] 王其钧. 中国传统建筑色彩[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3] 程志永. 探求建筑传统文脉的保持与延续的手法——北京菊儿胡同改造启示[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0,12(1).

[4] 徐小东. 我国旧城住区更新的新视野—支撑体住宅与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之解析[J]. 新建筑,2003(2).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杨梦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建筑美观设计分析论文下一篇:中小企业管理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