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思考范文

2024-05-26

人类学思考范文(精选11篇)

人类学思考 第1篇

影视人类学纪录片的拍摄目的是要获取客观真实的视听素材, 留存及展示被摄对象的“原生态”人文现象, 其潜在的学术价值有时是难以估量的。虽然与其它类型的纪录片拍摄没有太大的区别, 拍摄的方法也可以是多种多样得, 但影视人类学最终追求的是影像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所以, 影视人类学纪录片与其它纪录片相比, 在拍摄方法上和镜头的使用上, 还是有一定的倾向性。我认为,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视点的建立

视点又称为视角, 具有两重含义:一是物理性质的机位、镜头的角度,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二是心理性质的作者立场, 可以理解为作者站在什么角度看待被摄对象, 这是影视人类学纪录片创作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在纪录片创作中, 我们将其分为本位视角与他位视角拍摄, 也称为“主位视角”和“客位视角”。是指作者在创作中认知、观察、拍摄对象的总视角。通俗地讲, 就是作者的“立场问题”。如果是站在被拍摄者的立场来拍摄, 用被摄对象的目光来认知被拍摄文化, 就称为“本位视角”拍摄。这种拍摄方式往往在有主持人的纪录片拍摄中使用较多。主持人可以是被摄文化族群中的一员, 也可以是电视台的专业主持人, 甚至专家、学者, 选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如, 电视纪录片《望长城》就是使用这种方式拍摄的, 全片以主持人焦建成的主观视角, 向观众介绍了长城沿线的历史变迁。反之, 称为“他位视角”。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看待被摄主题。纪录片“直接电影”流派基本就是使用这一方法拍摄的, 他们主张纪录片拍摄者要“象墙上的苍蝇” (梅索斯语) , 不干预拍摄对象和正在发生的事件, 客观记录。这也可以理解为是我们作品总的基础视点。

在影视人类学纪录片的拍摄中, 如果采用本位视角观察拍摄, 在没有外来因素干扰的情况下, 拍摄的素材能最大限度的接近被拍文化的原生态, 提高影片的真实性, 但表现的范围会受到一定的局限。而以他位视角观察拍摄, 素材无疑会带有作者 (异文化) 的观点, 已不是被摄对象对自己文化的诠释。在影视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中, 这两种方法都是需要的, 用本位视角观察拍摄, 可以使影像获得被摄对象文化内涵的原真性。以他位视角观察拍摄, 可以对被摄对象进行跨文化研究, 分析被摄文化的内在本质。这实际是站在不同的角度, 来研究文化的方法。

二、情景再现

在影视人类学纪录片创作中, 又称为“复原拍摄”、“复原重构”、“扮演”“搬演”等等。这是由于影视人类学纪录片表现的题材有许多是过去式的, 这恰恰是非虚构类影片表达的弱点。事实上, 自影视人类学纪录片诞生之日起, 这种创作方法就被创造出来了, 如今有“滥用”之势。弗拉哈迪在拍摄《北方的纳努克》时, 就让已经习惯穿着牛仔裤的纳努克换上他爷爷辈们穿过的兽皮衣服, 在镜头前表演。弗拉哈迪对此的解释是“真实是可以用虚构的手法获取的”。

正是由于这种创作方法, 能使我们对许多已经消亡的历史文化形态有一个直观地认识, 弥补了文字记载形象性不足的弱点。但这种手法的滥用, 降低影像的真实性不说, 如果对复原拍摄的文化内涵理解不足, 将会曲解、甚至歪曲文化含义, 使我们诠释的人类学观点失去应有的客观性, 导致认识上的错误。在创作中, 这是一种有悖于纪录片创作原则的方法, 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对这一方法的选择使用一定要谨慎。需要使用时, 事先必须深入了解把握复原拍摄对象诸因素的关系, 力求做到形式模拟, 本质仿真。

三、跟踪拍摄

也称跟随拍摄, 即跟随被摄对象, 进行长期的拍摄。这是一种广义的、全方位的跟随拍摄。是一种与拍摄对象长期生活, 随时观察拍摄的方法。如弗拉哈迪拍摄纳努克的过程就是跟踪拍摄。采用这种方法拍摄, 能够较为完整、细致的观察、分析被摄对象的文化信息, 捕捉含义较为深刻的文化表象。与被摄对象朝夕相处, 建立互信, 有助于发掘深层次的文化含义。回放影像素材, 与被摄者分享互动, 有利于深化视听表达的内涵, 有利于作者调整视角, 使视听表达更为接近原真性等等。总之, 由于跟踪拍摄更为接近纪录片创作的基本原则, 因此, 这种方法在影视人类学纪录片创作中被广泛使用, 但其局限性就是受制于拍摄题材的选择。

跟踪拍摄一般又有三种拍摄方式:

1. 人定位跟踪拍摄方式:

是指纪录片创作的拍摄取向以人为主。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几个人 (家庭、团体) , 跟随被摄对象 (人) 的流动进行全程或部分行程的拍摄。如吴文光拍摄的纪录片《流浪北京》, 就是以几位不同专业的外地大学生在北京的生存状态为主线跟随拍摄的。这种方式是相对的, 只是影片表达的一种形式, 是由拍摄的内容所决定的。

采用这种方式拍摄可控性较强, 因为拍摄的时间只是一个流动周期, 这个周期往往又是有计划性的, 所以, 耗时一般不太长, 相对集中, , 而影像纪录的过程也较为完整, 是表现人物类型纪录片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拍摄时间安排上也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全程跟拍。对于流动周期较短的, 或是片中某一完整的段落拍摄。一种是分段跟拍。对于流动周期较长的, 无法全程跟拍, 可根据表现内容的需要分阶段跟拍。

选择这种拍摄方式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 拍摄对象的选择一定要具表述文化的代表性, 流动的过程要与其文化形态相关联。

2. 地点定位跟踪拍摄方式:

这是与人定位跟踪拍摄相对的一种拍摄方式。是以地域环境为主要取向的拍摄方式。在人类学研究中影响广泛的“环境决定论”或者是“环境可能论”, 都是把环境作为影响人类文化形态的重要因素, 因此, 对保存独特文化形态, 具有人类学研究价值的地域, 选择有代表性的一至数个地点, 进行长期定点跟踪拍摄, 把这些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演进的过程记录下来, 长此以往积累丰富的资料以后, 将各点之间的资料进行研究比对, 这样便可以得到各点的发展轨迹, 比对各点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寻找出其中的演进规律, 以便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多样性的云南民族文化形态中, 文化与地域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从文化保护的角度出发, 对多个有代表性的地域进行保护性的定位拍摄, 对研究云南民族文化的保护、发掘和利用, 促进社会与文化的良性互动将大有裨益。

在拍摄实践中, 人定位跟踪拍摄方式和地点定位跟踪拍摄方式虽然是两种不同取向的工作方式, 但两者又是互补的, 可交叉运用的。从广义上说, 人定位跟踪拍摄方式以人为主, 但其活动的地域还是有一定的范围, 人相对时空的运动, 从一定的角度, 仍可感受到不同地域的变化。在运用地点定位跟踪拍摄方式创作时, 地域的变化是通过人来反映的, 应此, 在拍摄中, 人还是拍摄的重点, 不能因为是地点定位拍摄, 就忽视了其中作为表达主旨的人的作用。在选择被摄对象的人或地点时, 应遵循几条原则: (1) 选择人时, 要符合选题的条件, 应该是所代表文化形态的最具特征者, 并具有一定的表述能力, 能够从其影视形象中, 尽可能多地了解文化信息。 (2) 被摄对象应相对的稳定, 至少有可能按作者的拍摄计划完成前期拍摄。一是计划拍摄10年, 但拍摄对象已经70多岁, 显然不保险;二是被摄对象突然消失, 那只有前功尽弃了。 (3) 地域选择也一样, 首先要符合选题研究的条件, 其次, 在一定的时期内要相对稳定。如拍摄点有大型建设项目, 使原先的文化形态突然发生变化, 已不符合研究条件, 也会前功尽弃。 (4) 选择要有预见性, 还要考虑交通、食宿等问题。

3. 事件定位跟踪拍摄方式:

是以一个较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作为纪录对象的拍摄方式。如少数民族地区的节庆、祭祀、丧葬等事件全过程的完整纪录。由于事件的主体是人, 事件发生的地点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 因此, 拍摄的主体仍要以人为主, 只不过是以事件始末全过程为拍摄周期, 记录事件过程中的人的状态, 同时应有意识地反映其生存的环境状态。这种拍摄方式具有很强的可计划性, 可以进行事前的周密计划, 一些年度周期性的民族节日, 还可以重复拍摄。这类事件过程耗时一般都不太长, 就几天时间, 便于安排。值得注意的是, 这类事件性活动往往信息承载量大, 是一个民族文化形态的集中展示, 在拍摄中要注意纪录细节, 如服饰、用具、乐器、祭祀用品等等。对于事件中一些重要的情节, 拍摄记录要完整, 同时, 一定要使用同期声录音。

读《思考——人类的翅膀》有感 第2篇

今天,我读了一个小故事,它的名字叫做《思考——人类的翅膀》。这个故事讲的是:传说很久以前,上帝把翅膀赐给许多动物,询问他们是怎样利用翅膀的。老鹰说:“翅膀让我高飞,让我成为空中的霸主。”鸵鸟说:“我的翅膀已没有用处,反而成了累赘。”企鹅说:“我的翅膀可以像鱼的鳍一样,帮助我游泳。”„„所有的动物都说完了,上帝看见角落坐着一个人,沉默不语。

上帝惊奇地问:“我并没有把翅膀赐予你啊?”人说:“是的,我肩上没有翅膀,但您赐予了我思考的能力,就像给我的灵魂插上了一双翅膀。我学会用火,耕田,发明了文字,创作了诗歌,小说和音乐,创造了飞机,卫星„„”这个故事告诉我:老鹰的翅膀让老鹰高飞;鸵鸟的翅膀让鸵鸟毫无用处;企鹅的翅膀帮助企鹅游泳;而人类的翅膀让人学会了用火,耕田,发明了文字,创作了诗歌,小说和音乐,创造飞机,卫星„„还告诉了我:思考是人独有的天赋,它是人类一切文明的源泉。

人类一思考,餐桌就微笑 第3篇

以蔬菜为主的饮食并不是主张素食主义,一点肉部不吃,而是要更好地平衡基本膳食,其中包括肉类在内。一日三餐既愉快又能翻花样,以蔬菜为主的膳食强调备料和烹调的方法,会给你带来很多乐趣,家人也可以一同参与。这个新方法是把食物结构图表里的食物进行组合,我们既能对现有的菜谱加以改进,又能创造出健康美味的新菜谱。文化品味和传统仍然得到照顾,而特殊的饮食需求也得到满足。

菜谱点子

让我们来看看要怎样改变。下面是关于正餐的不同想法和准备每道菜的新建议。要提醒一句,像聚会或野餐这种特殊场合最容易使人饮食失控。要避免这种情况,你可以事先做好计划或制订一个简单的菜谱。许多人发现,先计划好每周吃什么能减少买菜的时间、不浪费食物并且时营养均衡。

1.开胃菜

开胃菜主要有素汤和蔬菜、水果和坚果或谷物做的沙拉。许多泡菜和用水果熬制的汤非常可口,营养又足;经烤制或腌制的蔬菜或海鲜味道鲜美,冷热皆宜。喝碗汤,再吃点配菜或主菜沙拉一般就可算一顿饭了。你选购沙拉酱时必须小心,因为大多数人们喜爱的沙拉酱都含有较高的热量和脂肪。

2.主菜

主菜要多用蔬菜来做,像大豆、豌豆等等,可以用炒、煮、焖、辣制等方法,蔬菜的分量一定要大于肉类。鱼、豆腐、多种谷物拌蔬菜、再加点鲜美的酱料就组成了营养丰富的主菜。用蛋、米饭和意大利粉来制作风味菜和特色菜简单、营养丰富且味道佳。要尽量避免油炸食品。

3.配菜

可以给主菜配以少量的肉,或把肉搀在蔬菜里;最好是能用瘦肉(不超过10%的动物脂肪),烧烤或烘烤皆宜。记住,烹调时要用低饱和油如橄榄油、菜籽油。

4.主食

全谷制品是每日均衡膳食的必要组成部分,一日三餐都要吃。这类食物包括谷类食物,全麦面包、大米、面条、意大利粉,以及小米、大麦和燕麦等谷物。全世界有一半人每天都要吃大米;它有许许多多做法,可以调配不同的味道,花样层出不穷。谷类制品是主菜之后的又一道令人垂涎的美食。记住,在配制糕点时加点燕麦麸,有可能的话,用燕麦粉代替通用面粉。

5.甜点

用水果代替甜点可以给予你更多营养,而且味道相近。新鲜水果、水果蜜饯、果泥和果脯的糖分和香味天然。饭后进食布丁、奶油冻点和果汁冰糕等可以给人体提供少许低热量。吃水果酸奶要比泡沫奶冻好。

6.新鲜果汁

新鲜果汁不仅仅是可口的饮料,它还能给我们提供营养和微量元素 (维生素和矿物质),帮助我们缓解压力,消除紧张。有许多特殊的饮料配方具有治疗作用。由于几乎所有的新鲜水果和蔬菜汁都对健康有利,所以最好的果汁配方就是你自已最喜欢的那种。要牢记,果肉是很好的纤维来源。

7.绿茶

是的,绿茶确实名不虚传。咖啡己经在我们的文化里扎根,但从健康的角度看,绿茶和果汁才是上等的饮料。人们发现,绿茶含有抗衰老成分,具有抗癌作用。你要补充体液时,应该喝水而不是喝含糖量高的饮料。

8.葡萄酒

来倒一杯吧,也倒入我的祝福。人们发现,适量地饮用红葡萄酒可以防治癌症和心脏病,现在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在用餐时享用一杯葡萄酒了。

新的膳食经验

在选材、备料和烹调食物时要使之更富有营养,你要采用新的思维方法。如果你用新的烹调方法,如把炒改为蒸或煮,学习新的食物原料加工方法如切换、切丁和切片等,使菜的款式美观,可以便你的“膳食经验”充满乐趣。

怎样使饮食合理、有益健康

注意良性胆固醇和不良胆固醇以及血糖指数。要吃高纤维、低脂肪、低饱和脂肪、低盐、低胆固醇、不引起血糖升高、砂糖含量低的食物。

找一些天然的药物,比如对身体有益的黄酮,还要找含有重要的植物化学物质和植物雌激素的食物。

了解补充剂的好处和危险。一般来说,你应该每天服用多种维生素丸来补充微量元素。但是,服用过量的维生素是不可取的。虽然补充剂永远不能代替良好的膳食,但我建议选择含有下列成分的补充剂——

抗老化剂 (维生素E和C、B胡萝卜素、硒)能中和自由基并能有效地防止慢性病和衰老。

叶酸,孕妇一定要服用,它能预防胎儿的大脑损伤和脊骨带畸形;叶酸还能降低高半胱氨酸的含量,从而降低得心脏病的可能性。

像人类一样思考 第4篇

智能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的最高体现。然而对于我们见到过的机器人,虽然外形和动作可以非常逼近人类,我们还是能一眼看出,那是机器,一架没有思想的机器。各种机器人专项竞赛中,更是让我们看到了机器人的笨拙。即使是软件形式的机器人,其“智力”表现也非常幼稚。常见的各种QQ聊天机器人,很容易让人识别出来,它们并不能像人类那样思考问题。

1950年,英国数学家兼密码学家阿兰·图灵发表论文《机器能思考吗》,探讨机器思维的概念。图灵指出,如果机器在某些现实的条件下,能够非常好地模仿人回答问题,以至提问者在相当长时间里误认它不是机器,那么机器就可以被认为是能够思维的。这就是图灵测试。

2014年,俄罗斯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史上首次通过图灵测试,令人类考官相信它是一名13岁男孩。纽约大学认知科学教授盖理·马库斯指出,聊天机器人经常借助使幽默手段来将对话人引导至别的话题上,避免回答一些其无法理解的问题。谷歌知名科学家雷蒙德·库茨韦尔也认为这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完美通过,不过他2004年就曾在《奇点临近》中预言,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思维的“奇点”即将到来。

图灵测试目前已成为人工智能哲学不可或缺的概念,但亦受到不少批评和质疑,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加州大学哲学教授约翰·塞尔在《心智、大脑和程序》中提出的“中文房间”理论。

其实我们并不能通过图灵测试来判断对方是否会思考。通过图灵测试的机器也不能说就具有思维能力,图灵测试还需要改进(2011年已有新版图灵测试)。

人与机器的区别,除了思维,还有意识、情感、道德等。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可以看作高级人工智能的标志,但却是冯·诺依曼体系的局限。记忆是学习的基础,存储程序控制体系很好地解决了记忆和程序判断的问题,但是解决不了思维问题。

人工智能采用高效的判断来代替了思维。根据经验,使用判断,进行策略选择,很难有创造性的对策产生,更别说演绎推理了。即使像深蓝战胜卡斯帕罗夫的案例,也不能说明深蓝具有思维能力,它有的只是庞大的知识库和快速判断能力。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其应用遍及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它主要使用归纳、综合而不是演绎,仍是一种经验学习。塞缪尔的下棋程序可以在不断的对弈中改善自己的棋艺,向人们展示了机器学习的能力,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与哲学问题。人人常常以为人类设计的东西,其能力不可能超过人类,其实没有任何逻辑依据。智能机器人将来是否会在智能上超越人类甚至威胁人类,实在不可预知。

2013年,帝金数据普数中心数据研究员S.C Wang开发了一种新的数据分析方法,给计算机学会“创造”提供了一种可能。目前的计算机只能局限于应用人类创造的定理和公式进行运算,如果哪一天它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就可能创造出新的定理和公式,那时的计算机就完全可以超越人类。

科幻电影向我们描述了具有思维能力的智能机器人的可怕, 甚至到了人类无法控制的地步。但是对机器的控制,远比让机器思考容易得多。如果能够实现机器思维,对它们的控制早已不在话下。

大自然创造了可以思考的人类,人类为什么创造不了可以思考的机器呢?

《思考――人类的翅膀》读后感 第5篇

哈姆雷特剧中女主角,奥菲丽亚有句著名的口白:一朵迷迭香象徵著回忆--几世纪以来,一直被广泛用在婚礼和葬礼上。其中‘迷迭香’有常保青春的传说。

真的很感动你的于你的‘来世再续此生缘’

是啊,爱情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唯有思念才算永恒,就像世界最令人感动的3个字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人类学思考 第6篇

关键词:生态伦理学;非人类保护主义;动物伦理;动物保护

中图分类号:N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30-01

在西方国家,最早出现了“动物伦理”一说,动物伦理学是关于人与动物关系的伦理信 念、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的理论体系, 是一门尊重动物的价值和权利的新的伦理学说。

一、非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者认为,人类不应该是自然界的主宰,而是与其他生物一样,是自然界的普通一员,应当将到关怀扩展到整个生态体统,非人类中心主义产生了三种主要的理论:大地伦理学、深层生态学和自然价值论生态伦理学。

(一)自然价值论生态伦理学。以罗尔斯顿为代表的“自然价值论生态伦理学”,提出了一种自然价值论的生态伦理学体系,认为自然界的价值是自然的属性,是由它的结构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而自然界的价值是客观的。其主张应该遵循自然,把生态规律转化为道德义务。①人类可以改造自然,但这种改造应该是对地球生态系统之美丽、完整和稳定的一种补充,而不是对它施暴。

(二)大地伦理学。以莱奥波尔德为代表的“大地伦理学”以扩展道德共同体的边界作为其崇高的任务。②大地伦理学致力于改变人类的地位,从人类是大地――社会的征服者,转变为人是其中的普通的成员与公民。大地伦理学倡导确立一种新的伦理价值尺度和新的道德原则,人类应当彻底改变以单一经济私利为基础的自然保护体系,改变流行的价值尺度,确立新的价值尺度,大地伦理学的价值尺度,应当从“什么是道德的,以及什么是道德权利,同时什么是经济上的应付手段的角度,去检验每一个问题。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

二、东西方动物伦理的共识与对比

一是西方基于生态资源保护和关注人类健康角度的动物伦理审慎理论。该理论认为野生动物不但是重要的自然资源,而且野生动物生态物种的存在关系到整个生态系统、生物链的平衡与稳定,从人类自利的视角提出保护动物意义重大。

而在东方,儒家与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朴素思想,主导着历朝历代的环境及动物伦理思想。儒家孟子曾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古也有 “四不食之戒”的说法:“闻杀不食、见杀不食、自养者不食、专为我杀者不食。”苏轼“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也是恻隐之心的体现。可以看出,西方的仁慈理论与中国传统的仁爱恻隐之心如出一辙。对于保护生态、保护动物,后世历朝历代都遵循古训。可见,西方的审慎理论与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完全一致。

二是西方基于对动物的爱心角度的仁慈理论。历史上许多西方著名思想家都反对残忍地对待动物,认为动物能够感受到痛苦,仁慈地对待动物是人性的内在要求。对动物折磨、残杀是人性发育不完整和欠缺的表现。③

三是西方基于动物具有生活主体地位的动物权利论。该理论认为动物有一种道德权利,享有不遭受、不应遭受痛苦的权利,不能仅把它们当做一种促进人类福利的工具来对待。非人类中心主义者看来,非人存在者也是道德主体,对非人存在者也应该讲道德。

总之从19世纪以来,特别是在进入20世纪后的欧洲,人与动物的关系已经成为伦理道德关怀的重大课题,对其关注的结果是各种官方、民间的保护组织的大量建立、各种有组织的动物福利运动的开展及动物福利立法的建立和完善。

除了中国佛家对众生生命的深层研究之外,中西动物伦理的其他思想也是很接近的,可以说,中西方对于动物伦理思想研究是殊途同归。④虽然中华文化中的动物伦理思想要比西方当代的动物伦理思想更深入,但我国当代动物伦理实践落后于西方国家。

三、践行动物伦理,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核心是公平与和谐,公平包括代际公平以及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之间的代内公平;和谐则是指全球范围的人与自然的和谐。⑤在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中,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认为人具有理性,具有能从根本上改变环境的强大力量,然而人类应该站在相对平等的立场尊重的善待其他动物。⑥大多数时候杀死动物是为了食用,当然这种杀也要尽量减少它们的痛苦,这是自然规则,虐待动物是天理不容,除了人以外没有动物会为了生存以外的目的就杀死别的动物,但有些时候也不光是为了食物,比如威胁到它的生存。所以将其杀死的时候,也应该尽量采用人道的方法,即快速地杀死它们,减少它们的痛苦。

四、总结

动物伦理学既是伦理学理论内在逻辑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其主要机制有三大方面:一是由于人类道德进步及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呼吁善待动物的结果;二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野生动物种的大规模加速灭绝引起人们的忧,激发人们探究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动物的角色、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逻辑延伸;三是现实生活中虐待动物的现象随处可见,从而引发反对虐待动物的动物福利运动和动物权利运动,动物福利运动与动物权利运动又需要新的理论武器来加以指导,这也使动物伦理学趋于时代性,紧迫性并被人类所重视。

注释:

①卢风. 应用伦理学概论(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

②邱仁宗. 动物权利何以可能 书摘 2003-2

③田海舰. 儒家动物生态伦理思想新探[J]. 孔子研究,2007 (3):85-90.

④莽萍. 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中国古代生态与动物伦理概观[J]. 社会科学研究,2009 (3):153-158.

⑤孙江. 从“非人类中心主义”看动物权利的理论基础[J]. 河北法学,2009 (4):146-150.第三期

⑥莽萍. 动物福利与动物伦理[J]. 肉品卫生,2005 (11):34-38.

参考文献:

[1]卢风.应用伦理学概论(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1

[2]邱仁宗.动物权利何以可能 书摘 2003-2

[3]田海舰.儒家动物生态伦理思想新探[J]. 孔子研究,2007 (3):85-90.

[4]莽萍.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中国古代生态与动物伦理概观[J]. 社会科学研究,2009 (3):153-158.

人类学思考 第7篇

关键词:边缘精英,士绅,民族精英,“中心-边缘”体系

在民族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里, “精英”一直被理解为把握着其所在社会、文化发展脉络的关键群体。研究者们在对某一文化进行调查研究时, 也往往会对将研究重点放在所研究群体的的精英之上, 以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与其他学科的研究者相比, 人类学学者似乎更乐于关注处于那些“边缘”群体中的精英, 而这样的“精英”往往会被其他学科的研究者直接归于“非精英”的范畴里。这种对于“边缘精英”的关照, 也与其同时兼具“中心”、“边缘”身份特征直接相关。在本文中, 笔者将通过分析人类学对“边缘精英”研究中的两种代表研究模式, 来对这种“边缘精英”以及其对民族学、人类学学理上的意义做一探讨与反思。

一、“精英”与“边缘精英”的内涵

作为一个被多学科研究的概念, “精英”在学理上的内涵非常宽泛, 不同学科、研究者都对何谓“精英”的问题也有着不同的见解。不过对“精英”最早的系统研究出现在政治学领域。自政治学产生以来, 许多学者对“精英”的界定标准进行了探讨。基于对权力、资源分配的关注, 政治学视野下的“精英”常被定义为是在某一群体中占据正式权力位置, 或是掌握着稀有资源的群体。与这些掌控权力与资源的“精英”相对的, 便是接受领导的“非精英群体”。可以说, 在政治学领域内关于精英的研究中, 无论是精英循环论对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治精英循环更替的决定作用的强调, 还是再生产理论对于不同精英内部生成与外部更替机制的论述, 亦或是精英组织论对精英的组织特性及其群体本身的异质性的关注, 都是建立在学者们的“精英-非精英”的基本社会图景的设定上的。换言之, 这些理论对于“精英”的内涵已有一个明确的阐述:精英是统治群体, 并行使社会职能、垄断权力并享受权力占有带来的利益。

这种基于权力的分配状况而构建的精英概念及以“精英-非精英”为基础结构的社会、文化图景也影响着人类学关于精英的研究。不过, 人类学所强调的是通过对“他者”进行考察求得对于“自我”本性的关照。这种对于“自我”及“他者”的关注, 也使得人类学的学者们着眼于“中心”与“边缘”的相互关系。因此, 人类学领域内的精英研究所针对的往往是“边缘”的群体里的“精英”。这些“边缘精英”一方面是“非精英”的“中心”, 一方面却又因为被排斥于真正公认的“精英”范畴之外而处于“边缘”地位。因此, 这种身份上的二重性也成为“边缘精英”在学术讨论中的标签, 这也使得民族学、人类学对于“精英”的研究中始终贯彻着对“中心-边缘”结构的探索与反思。

在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历程中, 学者们对“边缘精英”也有着深入的研究。在笔者看来, 基于中国自身的社会、文化环境, 我国民族学、人类学家对于“边缘精英”的研究重要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模式:“士绅”模式以及“民族精英”模式——这两种研究模式本质上都是针对所谓“边缘精英”在身份上的“双重性”而展开的。不过, 这两种研究模式对于“边缘精英”身上“双重性”表述, 却又是扎根于不同的社会、文化图景之上, 这也使得同为“边缘精英”的“士绅”与“民族精英”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差异。

二、“士绅”与“少数民族精英”:人类学视野下两种不同的“边缘精英”

作为一个拥有社会特权, 享有特殊的生活方式群体, “士绅”是中国传统社会“精英”中的一个类别。与进入到国家官僚体系的“士大夫”阶层不同,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士绅”的权威带有着强烈的“地方性”。在费孝通先生看来, “士绅”的存在实际上与中国传统社会政治体制的“双轨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套用古人“江湖”、“庙堂”的比喻来形容“士绅”所处的社会地位的话, 他们实际上便是介于“庙堂” (国家) 和“江湖” (乡土) 之间的精英群体。

因为这种“士绅”身份上的双重性, 使得学者们对于“士绅”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对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而展开的。在许多民族学、人类学学者笔下, “士绅”即是国家政权在乡村社会中的代言者, 同时也是乡村社会中自治团体的代表。在《文化、权力与国家》一书中, 杜赞奇便对“权力的文化网络”之下的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的互动关系进行了专门探讨, 并提出了“权力经纪”的概念来描述“士绅”的存在对于所谓“庙堂”与“江湖”之间互动关系的功能与意义。杜赞奇指出, “士绅”在采用“保护型”还是“掠夺型”权力经纪模式上所作出的选择可以说是直接决定国家政权与乡土社会之间究竟能否维持稳定的互动关系的关键因素。

因此, 在人类学的中国社会研究而言, “士绅”研究自然也占有了重要地位。学者们对于中国“士绅”的关注重点, 主要还是“边缘精英”本身所具有的的身份双重性而导致的其在勾连社会不同阶层、群体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这种“士绅”式的“边缘精英”研究视角更多是立足于对中国传统社会及其文化价值观念之探讨上的。不过, 在此种“士绅”研究之外, 学界对另一种类型的“边缘精英”——少数民族精英也抱有极大的研究兴趣:这种对于少数民族精英的关注, 与中国的“民族-国家” (nation-state) 构建过程密切相关。

尽管“中国56个民族”的说法早已得到官方确认, 但在很多学术文献中, 对于“民族精英”的分析往往也被局限于对少数民族精英的研究。这样一种称呼上的混淆, 实际上也反映了少数民族精英所具有的“边缘精英”特性。不过, 与对“士绅”的研究不同, 国内学者对少数民族精英的关注, 主要集中在他们是如何构建本民族的身份认同之上的。所谓少数民族精英指的是那些深谙民族文化精神, 拥有一系列的方式、方法和资源, 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民族的生存及发展方向的人。少数民族精英在内涵上与前文中对“精英”的定义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不同的是前者是有一个明确的“民族”的边界来加以界定。可以说“民族精英”的地位维持实际上也与本民族身份认同的独特性与稳定性息息相关。因此, 无论不同民族的“民族精英”有何种差异, 其所有基于本民族利益的行动实际上都参杂有维护或确立民族身份认同的色彩。这也使得相对于“士绅”而言, “民族精英”的研究是往往与民族身份认同乃至与民族关系研究相关。

对于作为多民族国家的中国而言, “民族”的概念带有相当的政治色彩:在中国一个民族身份的确立是需要官方的认可。这也意味着对于处于“边缘精英”地位少数民族精英而言, 他们在本民族的身份认同的构建过程中更需要面对来自于官方乃至于其他群体对于本民族身份的界定。因此, 少数民族精英实际上经常需要协调本民族对“自我”的认识与来自外界的“官方”界定之间的关系。因此, 相较于“士绅”而言, 少数民族精英在身份层面上的“双重性”更多的是存在于话语层面上, 其需要协调的并非不同群体的互动, 而主要是不同话语体系间的差异。所以对少数民族精英的分析更多的是集中于其在话语体系中的“双重性”上, 这也使少数民族精英研究模式成为了有别于“士绅”研究的中国“边缘精英”研究的另一代表类型。

三、“天下”与“民族-国家”:两种“边缘精英”所体现的对“中心-边缘”体系的不同表述

“士绅”和“民族精英”可以说都是人类学对“边缘精英”研究的重要代表类型。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这两种“边缘精英”都带有某种介于“中心”与“边缘”之间“双重性”, 但这种“双重性”却又有着意涵上的根本差别。具体说来, “士绅”身份上的“双重性”是基于在社会结构上的层面上的;而少数民族精英所带有的“双重性”则来源于其在不同话语体系间的“协调者”角色。在笔者看来, 这两种“边缘精英”身份上“双重性”差异的根源, 是来自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天下”观与基于现代化进程的“民族-国家”观念下对于“中心-边缘”认识上的根本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体系下, 无论是统治者还是知识分子对于“天下”实际上是有一种“大一统”式的构想。在这样一种秩序下, 权力、知识 (礼) 的生产都来自于一个确定的中心。从政治上而言, 这样一个中心即是“天子”, 而统御在“天子”之下则是接受“教化”的民众。至于那些未受教化的“蛮夷”, 则是这个“天下”体系的“边缘”主体。所谓“中华”, 便是有别于这些“蛮夷”的文化中心。无疑, 在这种“华夷之辨”下, “文化 (生活方式) 是比民族主义更为基本的东西”。这种“华夷之辨”强调的并不是种族以及体质等先天性的不同, 而是“对一个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认识和区分”。若要在这一体系里处于中心地位, 则必须去掌握所谓的“礼教”, 并有能力成为其传播者。因此, 历史上的“蛮夷”, 无论是作为朝贡者, 还是作为征服者都有一套关于“中心-边缘”体系的认知, 然而其如欲成为“天下”的中心, 都须去接受这种以“天下”观为核心的知识体系。因此, “华”与“夷”实际上都已被“天下”的观念统合在一相对统一的话语体系中来。

在这样一种“天下观”之下, 所谓“华夷”, 即“中心”、“边缘”之间的差异变成为了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差别。而“士绅”便是这样一种“天下”观下的“边缘精英”代表:“士绅”一方面是地方性的精英, 但同时其地位又仰仗于国家政权的扶植与承认。因此, “士绅”与自身身份上的“双重性”是缘于其在“国家”与“乡土”之间的中介地位。与处于“天下”图景下的“士绅”不同, “少数民族精英”的身份上的“双重性”的来源, 则是与“天下”观有本质上差别的“民族-国家”观念。

在费孝通先生看来, “天下”观念是基于东亚地区“四周有自然屏障, 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的地理条件的。在交通不发达的传统社会, 处于经济、文化相对发达地位的先人以自己作为世界文明体系的中心来构建“天下”体系。然而自19世纪开始, 随着中国的一步步沦落, 中国的统治者及知识分子开始放弃“天朝上国”的定位, 并重新思考到自身在世界文明体系的位置。这种“天朝”定位的消解, 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原有的对“中心-边缘”认知的转换过程。在一些学者眼中, 这种转变的最终成果, 是将原有的“中华帝国”强行套进了“民族国家”的“紧身衣”中来。

在“民族国家”这套“紧身衣”的最大影响, 便是将“华夷之辨”体系下疆界模糊的封建帝国“中国”, 逐步转化为世界“民族-国家”体系中的一个成员。原来的“蛮夷”则变成了“少数民族”。无疑, 这样一种转变所意味的是在“中心-边缘”认知上的变化:在“民族-国家”的话语体系下, “华夷”之间的区别从“教化”程度上的差别转而被理解为民族与民族之间相差别, 这也意味着各个民族之间开始获得在文化层次上相等的地位。可以预见到的是, 这种转变无疑让中国个多民族国家中的每一个民族都有了表达自身民族的关于“中心-边缘”知识的可能, 而这也意味这一种关于“中心-边缘”观的多民族表述的出现。当然, 由于民族间的差异, 不同民族对“中心-边缘”的表述在影响力上也完全不同。就我国的情况而言, 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主流地位也在实际上造成了少数民族精英的“边缘精英”地位。少数民族精英需要面对的, 往往是不同来源的关于“中心-边缘”的认知体系——这些体系其中既有本民族的, 也有来自于其他民族尤其是主体民族对于本民族的看法。因此, 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民族国家体系下的“边缘精英”的少数民族精英, 其“双重性”根源是其对不同的话语表达体系进行协调的需要, 而非如“士绅”基于社会结构层次之上的身份“双重性”。

小结

总而言之, “士绅”与少数民族精英这两种分析模式所体现的, 是不同历史背景下国人的关于“中心-边缘”的不同认知。当然, 本文对两大“边缘精英”在内涵上的差异是讨论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学理层面之上的论述。在真实生活中的不同“边缘精英”在身份认同、社会地位上的差异可能因具体历史、社会境遇的不同而更加复杂。不过, “边缘精英”及其本质上所带有的那种处于“中心”、“边缘”之间的双重性始终不会改变, 这也是其为何会始终被人类学这样的学科所关注的原因。对这些兼有“中心”、“边缘”特性的“边缘精英”加以关注, 既是对“精英研究”的重要补充, 也是学者们把握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脉络的重要切入点。

人类学思考 第8篇

一、由传统伦理学发展到生态伦理学

应对当代问题需要有新的文明方式, 这种文明方式必然有其内在价值与理论支撑。这样, “生态伦理学”应运而生。相对于传统伦理学, 这种新的伦理规范显然是一种扩展。传统伦理学“把道德规范看成是只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 它所关心的只是人的福利。”[2]生态伦理学把研究对象从原来单纯的人类之间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时, 人们所关心的不只是自身的利益, 而是整个自然界的利益, 人类只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当然, 这种权利主体的扩展并不是随意的, 而是因时代所反映的问题而产生的。雷根认为, 从传统的伦理学转变成生态伦理学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承认人以外的生命和自然界拥有道德地位;二是必须主张拥有道德地位的存在物不限于有意识的存在物。[3]其实, 在道德主体问题上, 生态伦理学学者们自身存在很大的分歧。这种分歧使得生态伦理学被分为两派, 它们是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二、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大自然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 环境道德的唯一相关因素是人的利益。”[4]这就是说, 人类是道德权利的主体, 而人对自然界道德关怀的动因是自然界对人类有益。显然, 这一派的学者认为只有人拥有道德价值, 人与自然以及自然中的动植物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伦理关系, 人对自然的义务是人与人之间义务的间接形式。[5]

目前, 人类中心主义内部又分为两种不同的观点, 其中一种认为传统的伦理学理论可以支撑我们保护生态环境。持这一观点的学派是环境正义派和正义生态学派。他们的核心思想为环境问题不是单纯的自然问题, 而是一个社会问题。人类中心主义另一派的观点力图将权利的概念扩大, 他们认为人所触及的环境也有某种权利, 当然这种权利也属于人权, 但它是一种新的权利。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环境伦理学是合法的, 但不承认生态伦理学的合法性。

总的来说, 人类中心主义这两派观点都沿用了传统伦理学上人是价值主体这一理论基础。但是, 只从人的权力主体地位出发, 是否真的能够构建一种生态伦理学体系, 来达到在道德规范上约束人们保护自然的目的, 另一派学者并不能认同, 他们就是生态伦理学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学派。

三、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延续的是一种扩展主义的路线, 这种思路是针对人类主义的研究进路提出来的。其基本思想是确认除了人之外, 自然物也存在其相应的权利和价值。这派学者认为确定每个人的权力与义务, 是在人类社会中保护好每个人利益不受侵犯的原因。所以他们就把这种权利和价值赋予了原来伦理体系中并没有涉及的自然物, 通过确认自然物的权利和价值, 来规范我们人类对自然不可推卸的义务。

当然, 这种扩展主义的思想路线有其成立的道理, 并被许多国内外学者所推崇。美国学者罗德里克·纳什在其著作《大自然的权利》中, 阐述了伦理对象从社会范围向自然范围扩展。总之,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生态环境是权利主体, 相对于人类权力主体更具有优越性。

有些非人类中心主义者还认为, 虽然生态伦理学是传统伦理学的补充和完善, 但是又和传统的人类权力主体不一样。传统伦理学的概念体系还不能直接运用到生态伦理学中, 而是需要对生态伦理学确定一些新的规范。这种观点和人类中心主义截然相反, 它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我们称这种观点为非人类中心主义的道德观。

四、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平衡

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 都有其内在的缺点以及合理之处。如果只承认人类的道德主体地位, 而不去考虑自然界的内在价值, 那么这种伦理学就不能真正的发挥保护自然的作用。因为人类只是关心自己利益所触及到的那部分大自然, 对于那些人们还没有认识到对人类有益的大自然, 我们就不会予以道德上的关怀。

一个道德主体, 在享有其权力的同时, 应该有其相应的道德义务。因此, 大自然很难成为道德主体。因为对于道德上的义务大自然无能为力, 它只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在运行。而人类作为一个有理性、有智慧的物种, 在享有道德权力的同时也尽到相应的道德义务, 所以人类才是真正的道德主体。

所以, 生态系统虽然是一个实体, 但它并不是道德的主体。因此, 一种合理生态伦理学发展思路应该是在确定人类主体地位的同时, 扩大对自然的关怀。并把人类道德的关怀对象从原来单纯的人自身, 扩展到其他一切生命体甚至是非生命体。这样, 作为道德主体的人, 就可以对包含人自身在内的整个的生态系统, 对自然负责。

总之,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最终目的还是保护好我们周围复杂而神秘的大自然, 这也反映了应对工业文明所出现种种问题的时代需要。希望通过人类的不懈努力, 生态文明这种新的文明方式最终可以使我们的地球家园更加美好、和谐。

摘要:本文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 系统分析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要观点, 从而归纳总结这两派思想的优缺点, 最后得出一套平衡于二者之间的思想观点。

关键词:生态伦理学,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

参考文献

[1]安东尼.吉登斯, 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 译林出版社, 2000, P47。

[2]雷毅, 生态伦理学[M],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3]雷根.T, 关于动物权利的激进的平等主意观点[J], 哲学译丛, 1994 (4) , P26。

[4]何怀宏, 生态伦理学—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 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2。

人类学思考 第9篇

1712 年6 月28 日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 祖上是从法国流亡到瑞士的新教徒。他出生后第十天, 母亲因产后失调, 于7 月7 日逝世。10 岁那年, 他的父亲因和当时日内瓦共和国的“小议会”的一个名叫戈迪耶 ( 此人曾任法国陆军上尉, 并和小议会里的人有密切的联系) 的先生发生了争执, 最终卢梭的父亲在捍卫正义与向黑恶势力屈服之间毅然选择了前者, 在法院下达的缉拿通知下愤然地离开了日内瓦, 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小卢梭。由于家境贫寒, 卢梭没有受过系统性的教育, 但由于母亲出身书香世家, 家里藏书颇多, 因此读了不少书, 经历也十分丰富。他当过学徒、杂役、家庭书记、教师、流浪音乐家等。后又被通缉流亡国外。

1728 年3 月14 日, 快年满16 岁的卢梭, 只身离开日内瓦。卢梭长年做临时工, 他默默无闻, 到处谋生, 漂泊四方。他成长过程中的诸多经历造就了他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成为他思考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直接动因。

1778 年7 月2 日, 已患“逼害性心理分裂症”的卢梭在巴黎东北面的阿蒙农维拉去世。他死后的十一年, 法国爆发大革命。

二、写作背景

1749 年, 39 岁的卢梭看到第戎学院的征文题目“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对改良风尚是否有益?”他应征而写《论科学与艺术》并获得了第戎学院的奖学金, 使他声名大噪。“1753 年, 卢梭再一次看到了第戎学院的征文题目“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什么? 自然法则是否认可这种不平等?”卢梭在看到征文题目后就写了这篇论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为了写这篇论文, 他特地跑到圣日耳曼的森林里冥想了七八天。关于原始人在森林里自由散漫的生活和文明人在城市中的各种痛苦的经历的对比, 就是此次冥想的结果。但是文章发出去之后并没有获奖。这也如卢梭所料, 他在《忏悔录》中曾写道: “它是为了应征而写的, 我就把它寄出去了, 但是心里预先就已经料定它不会得奖, 因为我深知学院之设置奖项绝不是为了征求这种货色的。”但是在卢梭看来,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却比《论科学与艺术》更加有价值, 因为它表达了自己的真实观点。同时, 这篇论文也是卢梭阐发政治思想的开始, 在此基础上他又创作了《社会契约论》这部经典著作。”①

三、篇章结构

( 一) 献给日内瓦共和国的致辞

在这一部分中, 卢梭描述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 虽然是像日内瓦共和国的致辞, 但实际上的日内瓦并不像卢梭所描绘的那样美好, 这只是卢梭对于理想国的一种描述。在他所描绘的这个国家之中, 一切政府行为都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 人民是国家真正的执政者。在这个国家之中, 法律有着最高的效力, 没有任何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国家之中的每个人都遵守法律的规定, 在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之内享有权利履行义务。除了法律, 人民无需受到任何其他的束缚。在他所描绘的这个国家之中, 立法权属于人民, 人民唯一的主人就是他们自己制定的法律。提出法律的权力为地方法官所有。所有的执政官都心系人民, 都正直、开朗、值得人民尊敬。卢梭在文中写道: “你们作为严肃的执政官, 在对待公民的时候即大公无私又极度谦恭; 你们尽心尽力, 以极大的尊重和关怀, 来回报他们的尊敬和服从; 你们公正而谨慎的行为, 使得那些应该被遗忘的不幸历史永远从人民的记忆中消失。”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 卢梭所理想的状态是一种人民和执政官之间相互信任, 尊重的状态, 执政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谋幸福, 因而也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戴。最后, 卢梭赋予日内瓦的女人们极高的地位, 他认为女人们的善良, 温柔, 和蔼可亲可以使得人们尊重法律, 和睦共处, 可以使婚姻美满家庭幸福。 ( 但实际上有人说卢梭之所以这么写是因为他根本不了解日内瓦, 16 岁离开日内瓦, 他的致辞只代表一种理想。)

A、引子 ( 序言、本论) 。在这一部分中, 卢梭提出想了解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必须从了解人类自身开始。他认为如果对自然状态的人一无所知, 就不可能了解人类最初的生存法则或了解人类最佳的生存状态。卢梭认为早于理智而存在于自然人身上的两种法则, 一个是对于自身幸福和生存的关注, 另一个是对于同类的同情和怜悯。如果原始人不抗拒同情心的自然冲动, 他就不会去伤害其他人, 但由于他没有智慧和自由意志, 他无法认识这个法则。最后, 卢梭在序言中总结道对于原始人、他们的真正需求以及他们的职责的基础原理的研究是解决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问题的唯一途径。在本论中, 卢梭提出他认为人类中间存在两种不平等: 一是生理上的, 这是自然原因造成的; 二是精神上或政治上的, 这是制度原因造成的。卢梭认为, 讨论生理上的不平等的起源是没有意义的, 讨论两种不平等之间的联系也无意义, 因此他提出了论文的主题: 在事物发展的进程中, 权利何时取代了暴力, 自然在何时让位于法律。并且提出了下一部分文章的中心: 如果任由人类自由发展, 人类将会变成什么模样。

B、论证 (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 卢梭首先描述了原始人的生理特征。原始人非常强壮, 身体是他们唯一的工具。就像生活在森林中的其他动物一样, 原始人用他的双手捕猎其他的动物, 原始人在河边饮水, 在树下睡觉。原始人和想在人类最大的不同在于, 他们不用担心疾病的困扰。原始人和动物一样都会衰老, 但是很少受到疾病的侵袭。他们或许会有伤痛, 但是自然和自身的修复系统已经足够他养伤, 他们没有手术的疼痛, 没有药物的苦涩, 也不受禁食的折磨, 但是他们的伤口依然可以愈合地很好。总而言之, 他的生活状态和他的动物并无两样。与此相比, 现代人一旦有了社会性, 成为了奴隶, 依靠他人而生活时, 就会变得虚弱胆小, 就好比圈养的动物总是不如野生的高大强壮一样。其次, 卢梭描述了原始人的精神和智力情况。他分别从智力的发展, 语言, 同情心和爱这几个方面来阐述原始人的精神状况。他认为现代人和原始人的智力方面的差别在于, 现代人有自由意志, 有自我发展的能力, 而原始人却没有。而造成智力差别的原因在于, 他认为欲望是推动智力发展的因素, 而原始人却有着极少的需求, 因而也极少有欲望。但原始人和现代人类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富有同情心, 这使得原始人不会去主动伤害别人, 他们更关注于保护自身的安全。总的来说, 在原始的自然状态中, 原始人只需要拥有强壮的体格, 能够找到食物, 找到睡觉的地方, 能够保护自身的安全, 那么他们就可以很好地生活下去。因为他们没有欲望, 没有觉得不满足的时候, 也就没有智力的发展。原始人的生活简单而一成不变, 没有家庭, 没有需求, 没有劳役, 没有语言, 没有斗争, 没有社会关系, 甚至没有交流, 那么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 自然也没有不平等的产生。卢梭在第二部分中论述了不平等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的过程。卢梭认为这一切都起源于家庭的产生。原始社会中的人们没有固定的住所, 人们之间没有过多的交流, 因而产生交集, 不会有对比和差异, 不会有互相帮助的需求, 因而也不会发展成为固定的社会关系, 就不会产生不平等。而当第一个制造出房屋的人出现后, 其他的原始人类纷纷效仿制造出自己的房屋, 比邻而居的青年男女基于本能而在一起, 最终经过长时间的相处而形成了固定的家庭关系, 继而繁衍自己的后代。当人们脱离了独居的状态、转而形成了一种群居的状态后, 互相品评开始出现,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开始出现。“那些最能歌善舞的人, 最漂亮的人、最强壮的人、最灵巧的人和口才最好的人会受到更多的关注。这就是迈向不平等的第一步。”在人们开始群居生活后, 人们慢慢需求其他的帮助, 也开始发现拥有两份食物的好处, 人的私欲开始产生, 这使得私有制开始慢慢出现。冶铁和农业技术促成了私有制的发展, 与此同时, 人类的智慧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对土地的耕种必然引起土地的分配问题, 这也带来了最初的公正法则。随着私有制的发展, 其他技艺、语言也随着发展起来, 才能的差异, 机会的差异, 财富、地位的不同导致了人和人之间出现了身份、等级的差异。富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不受侵犯, 创造出了新的制度, 而依靠富人们才得以生存的其他人只能遵守这种制度, 这就是社会和法律的起源。穷人们有了新的枷锁, 放弃了天然的自由, 富人们有了新的权力, 而保障私有制和不平等的法律却永远固定下来。接下来, 卢梭论述了政府产生的原因及政府的组织形式。他认为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实力悬殊使得处于弱势的人天然地开始寻找可以依附的人, 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而选出首领, 这是全部政执法的基本准则。而政府权力分散到官员身上时必然会导致权力的滥用, 官员们篡夺非法权力并提拔他们的走狗, 因此政治上的差别势必会扩大民众间的不平等。卢梭认为, “沿着不同的变革来追踪不平等的发展, 就会发现, 第一阶段的不平等是法律和所有权的建立, 第二阶段的不平等是官员制度的设立, 而法制权威向专制权威的转变则是第三阶段, 也是最后一个阶段。”而专制则是不平等的重点, 一旦君主开始实施专制统治, 所有的法律将变成废纸, 除了君主的意志, 臣民没有任何法律, 善良的观念和公正的原则也随之消失。继而又回到了一个新的自然状态中, 只是这种自然状态和原始社会的自然状态大大不同。这是一种新的自然状态, 人与人之间不存在不平等, 因为所有人都一无所有, 而不是因为他们都像原始人那样生活。至此, 卢梭基本完成了他对不平等的起源的阐述。总结而言, “不平等来源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 并随着这二者的发展而逐渐加深, 最终在私有制和法律建立之后, 确立为永恒的合法现象。”

四、核心观点

卢梭在论文中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他认为人类不平等起源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具体而言, 人类不平等起源于私有制的产生, 并且不平等有三个阶段, 分别是随私有制产生而产生的不平等、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不平等以及政府权力腐化而产生的不平等。

五、对核心观点的总结与述评

卢梭在本文中的观点是很有说服力并具有时代意义的。卢梭所生活的时代经历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夕, 他深知穷富的差异、以及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 因此这篇论文应当是他在亲历这些不平等的现象后所进行的理性思考得来的结果。卢梭的一生十分坎坷, 他从小失去母亲, 父亲又离家出走, 只剩他孤身一人与舅舅一起生活。然而寄宿在舅舅家的卢梭并没有得到很好地照顾, 他迫于生计做过很多的活计。他当过学徒、杂役、家庭书记又经历了一段流浪生活, 这些经历使得他深感社会不平等的存在, 这也是他开始思考不平等的起源一大动因。卢梭认为人类不平等起源于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卢梭在第一部分中写到人类在自然状态中的生活。那时的原始人们是没有欲望的, 他们所需要的仅仅是食物, 休息和异性。一旦这三个方面的需求满足了, 他们便再无他求。原始人又是孤独的, 他们并不结伴而行, 甚至连自己的子女都不认识, 他们没有群居的意识, 也因此不会产生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所以在原始社会中没有不平等的存在。而在人类从原始的自然状态跨到非自然状态以后, 人们因偶然的外在原因开始了群居生活, 人们总是倾向于喜欢更优秀的人、人不人之间的差异产生了最初的不平等。然而, 私有制的产生与发展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了不平等。私有制的产生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农业的发展带来了财产私有化, 这种情况下便产生了富人和穷人的分化。当富人和穷人的差异扩大到一定程度时, 富人提出了与穷人之间的契约, 一个出钱一个出力, 这就产生了早期的国家。国家的产生必定带来统治者地位的稳固, 因此有了执政官员以及政权, 而政府权力的扩张带来的腐败会使得平民之间的差距愈加拉大。政府权力的滥用势必导致不平等的加深, 而卢梭认为政府权力腐化是不平等的顶点。当一个政府走向专制后, 除了君主, 其余的臣民都是被压迫的奴隶, 因而又回归了平等的状态。他这一系列的论述非常完整, 像一部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 又穿插着对于不平等起源的研究结论。

六、卢梭的平等思想在刑法平等原则中的体现

从卢梭的观点里不难看出, 在文明社会中, 社会制度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而制度的建立又将不平等固定下来。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导致富人的压迫成为合理的, 而穷人的受压迫也成为自愿的。而契约的签订、社会制度的建立将这种不平等固定下来, 甚至发展到形成法律来保护富人的权利以及督促穷人的义务。因而, 缩小不平等必须从制度上给予保障。眼观当下, 法律的产生是为了保障社会的稳定, 从而保障统治者政权的实现。因此、早期的法律多半不注重臣民的利益, 像中国古代的刑法并不排斥刑讯逼供, 甚至认为这是一种让犯人认罪伏法的最有效的手段。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文明程度的推进, 人权运动的兴起, 人们渐渐意识到保障自身的利益, 也渐渐对于平等、公正有了一定的概念。在现代社会, 各种各样的制度的建立已不再单单把统治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而是加入了对于臣民利益的思考。我想这对于我们当下社会制度、法律规范的修改制定都有着现实的参考意义。

在刑法中, 卢梭的平等理念主要体现在刑法的平等原则当中。然而对于刑法的平等原则仅指司法上的平等亦或是立法与司法上的平等, 理论界对此问题极具争议。有观点认为, 刑法上的人人平等只能是司法上的平等。因为刑法本身就是公法, 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不存在平等的概念, 因而这里的平等只能是司法上的平等。“毛泽东曾说过: ‘我们在立法上要讲阶级不平等, 在司法上要讲阶级平等。’阶级敌人不可能参与立法并在立法中体现其利益。立法和司法存在差异, 对不同阶级的人可以作出不同的规定, 而在适用法律时, 就只能依法行事。”②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刑法上的人人平等原则应当指的是司法与立法上的平等, 不仅仅是司法上的平等。原因在于司法与立法上的平等之间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辅相成, 密切相关的。立法上的平等是司法上平等的前提, 而司法平等又是立法平等的体现。如果没有立法上的平等, 司法的平等难以得到保障, 而如果没有司法的平等, 立法的平等又是一纸空谈。法律的适用是以刑事立法为前提的, 没有立法的平等何谈司法的平等? “马克思曾说: ‘如果认为在立法偏私的情况下, 可以有公正的法官, 那简直是愚蠢而不切实际的幻想。既然法律是自私自利的, 那么大公无私的判决还能有什么意义呢?’”③

笔者认为, 从卢梭的平等思想上来看, 强调立法上的平等更有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首先、刑事立法是刑事司法的前提。没有平等的立法, 何来平等的司法? 如果说司法上的平等是一杆枪, 那么立法上的平等就是持枪的人。只有持枪者瞄准了目标, 才能百发百中。因而只有从制度的制定上存在实现平等的可能时, 司法者才有可能据此公平执法。其次、刑法上的平等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 即指“我国法律明文规定的, 在制定和适用刑法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刑法所固有的, 全局性和根本性的准则。”那么既然是制定和适用刑法的过程中都应遵守的, 那平等原则也当然适用于刑事立法过程, 而不仅仅适用于刑事司法过程。综上, 笔者认为, 刑法上的平等原则不单单强调司法上的平等, 而更应强调立法与司法的平等相结合, 只有从制度上提供保障, 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司法平等。

参考文献

[1]赖早兴.刑法平等原则辨析[J].法律科学, 2006 (6) .

[2]薛瑞麟, 陈吉双.刑法上的人人平等原则[J].政法论坛, 1995 (5) .

人类学思考 第10篇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人类健康,伦理思考,安全管理

转基因食品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GMF) 是指利用基因工程 (转基因) 技术在物种基因组中嵌入了 (非同种) 外源基因的食品, 包括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微生物食品。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 它的不成熟和不确定性, 必然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发展现状

近10余年来, 世界很多国家均把转基因食品列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2001年, 全世界转基因食品种植面积为5260万公顷, 约为1996年的30多倍, 创历史新高[1]。2000年, 各国生产的转基因食品已达4000余种。但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在世界各国间很不均衡。

20世纪80年代初, 美国培育世界上第1例转基因烟草成功, 意味着转基因食品的正式诞生。10年后, 美国研制的转基因番茄批准上市, 标志着转基因食品开始进入市场。目前美国人购买的大多数食品中都含有转基因成分。

经过多年的不同领域的研究, 我国转基因食品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 我国转基因植物研究涉及的植物种类有50多种, 各种功能基因有120多种[2]。10年前, 我们还难以想象的这些转基因食品, 现在正源源不断地送到了人们的餐桌上, 成为一道道美味佳肴。

2评价标准

国际组织1993年提出评价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基本原则——实质等同性原则 (Substantial Equivalence Principle) 。实质等同性原则是指一种新食品或食物成分与现在的食品或食物成分基本等同, 则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方面应该采取同样的措施[3]。实质等同性评价需要比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2.1生物特性比较

生物特性 (Biological Characterics) 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特性。植物特性包括形态、产量和抗病性能等;动物特性包括形态、生长繁殖和健康特性等;微生物特性包括培养、侵染性、寄主范围、质粒和毒性等。

2.2营养成分比较

营养成分 (Nutrient Proponent) 包括主要营养因子、抗营养因子、毒素和过敏原等。主要营养因子包括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等;毒素是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各种有机、无机物质;过敏原是指造成某些人群产生过敏反应的一类物质。

3伦理思考

转基因食品与对应的原有食品不一样, 对人类健康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存在许多疑问, 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的伦理思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3.1营养问题

国内外很多专家认为, 外来基因可能以一种不太清楚的方式改变食物的营养结构。转基因食品一则打破食品的营养结构, 改变食品的营养成分, 二则影响食品的消化吸收, 造成人体的营养紊乱, 甚至出现更严重的健康问题。目前, 国际上还没有开展转基因食品长时间的安全试验 (Safety Test) 和随访研究。

3.2毒性问题

有关学者认为, 转基因食品基因的人工提取和嵌入, 可能产生人们意想不到的毒素, 同时也增加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转基因食品不可预见的基因突变 (Gene Variant) 可能在较高水平产生新的毒素, 或者提高原来的毒素水平。目前, 许多国家还没有进行转基因食品的医学研究, 更未明确对人类产生的健康问题[4]。

3.3过敏问题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认为转基因食品会引发或加重过敏反应。插入的外源基因编译新的蛋白质, 产生新的过敏物质, 可能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 (Allergy Reaction) [5]。然而, 葡萄牙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 转基因食品与普通食品一样, 在人体内并不会过多或过度引发过敏反应。有关转基因食品引发过敏反应的问题还有待科学家进一步研究。

3.4耐药问题

科学家把一种外来基因转移到食物中, 人们进食这种转基因食品后, 在人体内产生耐药问题, 影响各种抗生素对人体的药效, 不能有效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 导致人类新的传染性疾病产生, 或老的传染性疾病死灰复原。目前, 转基因食品的研制大多数只局限在动物实验, 并未实施医学实验 (Medical Experiment) , 也无长期的随访观察, 因此对人类的健康影响尚无定论。

3.5环境问题

转基因食品除了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外, 还会对生态平衡造成影响。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很多转基因生物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 一旦进入生态环境中, 直接或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 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4管理策略

转基因食品是世界科技高速发展的产物, 与绿色食品 (Green Foods) 所倡导的传统、天然的初衷相违背。转基因食品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 也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带来潜在的风险。因此,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6]。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从广义上讲, 包括环境安全性和食用安全性两个方面。

转基因食品在成为未来主流食品的进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世界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采取宽严不同的态度和管制, 主要存在两种代表性的政策: 第一类以美国为代表, 采取可靠科学原则, 转基因食品采取积极支持、自愿标识的宽松政策;第二类以欧盟为代表, 采取谨慎预防原则, 转基因食品采取严格监管、技术标识的严格政策[7]。我国当前需迫切进行的工作是完善转基因食品的政策法规建设、建立转基因食品的管理体制、制定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标准和加强转基因食品的信息化建设。

4.1完善转基因食品的政策法规建设

与国外相比, 我国转基因食品尚未建立转基因食品专门的安全立法机构。在制定专门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法时, 我国已逐步建立并完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监控及标识等一系列制度, 有效保证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安全。2001年5月, 国务院制定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同年7月, 根据该条例农业部制定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 卫生部也颁布了“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目的在于加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

4.2建立转基因食品的管理体制

2004年6月1日,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公布新的《植物生物风险防范纲要》。目前, 约130 个国家已采纳这个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标准。纲要的发布意味着今后发展中国家可以采用与发达国家相同的风险分析标准。转基因作物用于商业化种植前, 先要经过严格的田间试验, 在各个环节都要围绕食用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开展风险评估, 在商业化种植阶段还需要长期监测生态环境风险及人类应用相关产品可能带来的影响, 确保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安全。

4.3制定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体系

为强化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 保证政策法规的顺利实施, 我国应尽快制定科学的转基因食品种植、检验和监控体系, 建立统一的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和检测标准。在此基础上, 食品药品监督机构还应建立健全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生产的认证体系, 建立一套可以执行的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为此, 农业部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转基因食品安全生产执法检查, 食品卫生和安全监督主管部门联合开展转基因食品流通过程的专项管理, 制定相应的管理程序和方法。

4.4加强转基因食品的信息化建设

在国家对转基因食品专项研究的基础上, 一方面应加大经费投入, 积极培养生物工程人才, 深入开展转基因食品的科学研究, 另一方面应引进国外的研究成果, 拓宽国内技术合作的渠道, 提高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食品卫生和安全监督主管部门应建立转基因食品的信息平台, 动态监控最新动态, 利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听取消费者的建议。研究机构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 积极引导转基因食品的健康发展, 确保转基因食品成为造福人类的“绿色食品 (Green Foods) ”。

5研究前景

在分子生物技术及基因工程产品的相应法律制度的保障下,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非常深远, 我国有能力保证转基因食品的种植、生产与监控, 满足人类需求, 造福子孙后代[8]。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 转基因技术将给农业、食品及医药等产业带来技术革新, 转基因食品也将成为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食物来源。

参考文献

[1]平静.转基因食品存在的人类健康伦理疑虑及其发展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 17 (6) :87-89.

[2]韩跃红.护卫生命的尊严——现代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3]杨丽.来源于转基因植物的食品安全性评估[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8 (12) :53-55.

[4]顾祖维.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及其毒理学评价[J].毒理学, 2005, 19 (1) :7-9.

[5]毛新志, 张利平.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12) :39-40, 48.

[6]张艳, 王卫红.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中外比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9 (12) :49-51.

[7]王锐.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J].卫生研究, 2007, 36 (2) :245-258.

人类学思考 第11篇

一、谢弗勒人类潜能理论在“潜能”上的新含义

传统的潜能概念存在着三个神话:价值性、和谐性和稳定性。教育工作者如果以这些神话为标准,就会排除自身在选择学生潜能需要开发时做出价值判断的责任,往往会认为自己的任务仅仅是发现学生潜能并帮助其实现自身潜能显性化,而没有考虑到人们自身潜能往往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忽视了不同潜能的相互冲突和不同的道德趋势。

谢弗勒运用哲学分析方法,重新构建了潜能的概念,从三种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更加切合实际的观念来重新对潜能进行认识。首先,潜能的实现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这种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往往是非常偶然的,会受到可能资源、人类理智和意图的限制。因此,教育工作者为了帮助学生挖掘某些潜能,要做到深入思考为学生提供哪些训练或者课程,选择哪些生活经验或者实践形式。其次,我们要充分意识到潜能的削弱性,不仅要预见学生现有的潜能并帮助其挖掘,更要增加学生未来潜能现实化的可能性。最后,我们要将行动者的能动性因素、实施行动以及其他既定结果控制在行动者的能力范围之内,增加提高行动者努力的有效性,帮助其实现目标。

二、谢弗勒人类潜能理论在高中教学改革中的新价值

目前的高中教学,最令人担忧的一种情况是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可以说,这种以教为本位的教学关系,完全把学生定位在依赖性层面上,低估、漠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忽视、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从而导致学生独立性的不断丧失,学生的潜能没有得到激发。

谢弗勒对潜能进行重新定义,为我们对潜能的研究打开了新思路。因此,从潜能的角度来研究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对教育实践来说,在价值观念和相关行动原则方面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谢弗勒人类潜能理论对我们的高中教学改革实践到底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呢?

1. 使人人获得发展变成可能

潜能的可能性,提醒我们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将会出现的“可能状态”,并对其做出具体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并以开放、积极的心态,让学生变被动消极为主动积极的学习和发现。因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教师预见的“可能性”以外的可能。正因为教师能够对学生将要出现的可能性进行正确的估计,才能即时关注和照顾到学生的基础状态,才能够保证在具有不确定性因素的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随机应变,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自己不希望出现的结果,教师要做的绝不是将这种结果避免掉,而是要鼓励学生朝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教师还要对学生出现的“可能状态”进行分析,帮助他们找出产生阻碍因素的原因以及是否会对当下的学习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在这些因素没有特定情境的境况下,促进学生的能力由潜在的状态转到现实的状态。

2. 只要条件具备,每个人都能得到发展

潜能的倾向性指的是当学生实际具备某些条件的情况下,某个特征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当下比较流行的“生本教育”,就是指一切为了学生,高度重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学生好学而专门设计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生本教育”首先突出了学生,它完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吻合于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中来“感悟”知识。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学生会把学习放在课前,在课堂上提出反馈,交流、相互讨论和质疑,在课堂中教师仅仅是调整学生学习方式和方向的桥梁,能够让学生一直在课堂上饱有激情、自主地学习下去,老师做的仅仅是带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予一定的调控和指导,很好地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

生本教育理论提出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是发展学生潜能的教学实践的代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核心,就是在充分相信学生、开发学生潜能的基础上,调整教与学的关系,以“教学互动案导学”为平台,凸显学的地位和作用,赋予学生学习的内容、权力和责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以生为本,以学为主。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探究、交流、归纳、反思当导演,尽可能地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建构,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 每个人都有发展的内在自觉性

潜能的能动性,强调的是行为人自己主动地保证某一个结果能够得以实现的关键性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不仅需要外部环境的作用,也需要其自身观点和主动性来实现。因此,怎样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是高中教学的关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停留在教授学生向着目标状态发展,也要教授学生主动地、具体有效地做出适当的、合理的选择。这就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内化”。“内化”现象十分形象地说明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师转变成不再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要将教师和学生分开,教师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教,学生学习也不再仅仅是为了学。教师要想尽办法来促进学生将环境中的其他因素有效地支持进一步的内化,并尽量纳入学生自身选择范围之内,来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潜能,将学生所受的教育变成其自身一部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动力。教师可以使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激活课堂。教“wild 1:feportection”中,可以问学生“why have dinosaurs died out?”这时学生急于寻找、了解恐龙灭种的原因,就会产生找出它的原因,甚至科学家都解释不了的原因。是不是石头碰撞爆发出的灰尘太多和天气热的原因等,这样,课堂的教学活动就活跃起来。培养学生这种兴趣,教师应持续不断,不能半途而废,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设计好每一节课,使其有趣味性,尽量多扬少抑,充分调动学生这种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主动去探求知识,增强他们学习的活力和动力。

三、谢弗勒人类潜能理论对高中教学改革的新启示

1. 教师的善导是学生成长的关键

谢弗勒人类潜能理论下的高中教学改革,首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学生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着他们人生发展的航向。在德育体系的构建上,我校立足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在崇实、求真校风的引领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为每一位学生做好人生规划,为学生在高中三年的成长,更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基。在教学环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摸索出,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讲究方式,又不唯方式。课堂学习中,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新颖的课堂教学方式,如,演讲、唱歌、朗诵、猜谜等,并可以根据需要采用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等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学会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努力创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重视预设,更重视生成。教师做到在课堂上尽量结合当前所学内容,做好充分准备,不仅将本节课所学内容、本单元所涉及话题和当前的教学热点紧密结合,更是让学生从中得到启悟。三是注重“入格”更鼓励“出格”。在课堂上教师善于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斗志,集思广益,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如古希腊学者普罗泰格拉曾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作为人的独特本质的创新精神释放出来,使其成为能够自觉、自由创造的人。”因此,教师的善导使学生能量得到释放,最终促成学生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2. 兴趣是学生成功的钥匙

要重视无意注意在兴趣培养中的作用。无意培养是指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往往会比智力因素具有更重要的地位。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靠的是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培养,而意志和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调节和维持的功能,无意注意往往不需要任何的意志努力,能够让学生在愉悦自由的状态下学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再拿英语教学为例:英语是一门具有世界性的语言,它所展现出来的是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以及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和无数珍闻奇事。学习英语语言本身的过程中,教师同时也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给学生讲讲复活节的彩蛋和感恩节的火鸡,既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等,并与我国的情况做适当的比较,既加深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又可以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全球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等特征,调动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氛围、学习兴趣、学习评价等因素的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来培养学生兴趣,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完成学习任务。

3. 科学评价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

高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认清自我,有助于学生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摒弃一张试卷、一场考试来品评学生优劣的观念。我校在教师的评价体系中有职业操守、德育、教学能力、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等一整套的评价机制,旨在让教师跳出唯成绩论的框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学生评价上,我校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一个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还包括学生的道德品德、行为习惯、兴趣爱好和特长、任课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干部评价、学期中期和末期评价等,使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客观,更具有发展性。因此,我校教师和学生从自我认识到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合理运用自我评价的方法,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学生课堂表现,教师不仅当堂做出点评,课后个别点评,给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热情。通过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的建立,学生学习积极性会越来越高,学习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的潜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张扬,也促成了学校近几年来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自主招生及高考的全面丰收。

上一篇:农业发展思想下一篇:体育犯罪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