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人心范文

2024-06-18

深入人心范文(精选12篇)

深入人心 第1篇

7月12日,中国重汽2011年亲人服务大会暨首届全国卡车服务技能大赛启动仪式在济南召开。

中国重汽集团副总经理于有德在会上指出,2011年中国汽车行业增速放缓已经成为共识,新的形势给售后服务理念、模式、益利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重汽将全力打造“亲人”服务品牌,为用户创造最大效益,在“亲人”服务的特色上下功夫,逐步形成具有中国重汽特色的“亲人”服务体系。一是紧跟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亲人”服务政策,坚持为用户创造最大价值的理念,以更加科学合理的姿态适应新的市场形势。二是结合中国重汽正在开展“二次创业”新要求,创新“亲人”服务网络建设及管理模式,在打造钢铁营销网络的同时打造钢铁服务网络。三是做好硬件支持工作,进一步提升备、配件及时供应能力。四是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转变服务理念,提升“亲人”服务体系的综合服务能力。五是做好新产品导入工作,为TGA系列产品的推广做好“亲人”服务。六是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实现“亲人”服务的良性发展。

2010年中国重汽“亲人”服务秉承“亲情、主动、及时、周到”的核心理念,不断优化服务网络,利用视频系统、培训班的形式,不断加强培训,提高员工服务技能,完善24小时值班制度,夜间值守率明显提高。通过理顺服务调度设置,增加回访人员,使生产单位技术人员工作前移,实现全年365天服务无空岗,保证随时为服务站和广大用户提供服务支持。计算机备件管理系统的应用使服务备件保障率大幅度提高,24小时满足率达到98.1%,48小时满足率达到99.2%。中国重汽网络建设实现新突破,在全国已建成服务站1589家,中心服务站达到145家,大大缩短了服务半径,使服务站的建设布局更趋合理,企业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重汽“亲人”服务已成为行业内独树一帜的服务品牌。

2011年,中国重汽服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不断提高用户服务满意度为主线,在服务及时性和有效性上实现新突破,在“亲人”服务特色上下功夫,逐步形成具有中国重汽特色标准化的“亲人”服务体系,使中国重汽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整车销售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平台。

下半年中国重汽将着重加强服务站的形象建设,充分发挥服务体系的作用,将“亲人”服务落到实处。对服务站提供软件、管理、形象建设方面的实物与技术支持,确保服务体系外观形象的提升。同时,完善服务站分级管理工作,让优秀的、有实力的、诚信的服务站得到更大收益。今年,中国重汽率先在售后服务中推行手机拍摄报单,加强信息传递,强化了技术服务,下半年将建立呼叫中心,进行回访及用户求救,服务人员可以利用手机视频在任何地点获得技术维修支持。

会议对荣获中国重汽2010服务先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北京顺六环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15个单位获亲人服务突出贡献奖、福建顺安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25个服务站获亲人服务特等奖、廖光亮等110名服务人员获亲人服务岗位标兵。

句句深入人心经典句子 第2篇

2、遇事不要急躁。不要急于下结论,尤其生气时不要做决断,要学会换位思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复杂的事情尽量简单处理,千万不要把简单的

3、挂钟的指针可以回到起点,却再也不是曾经的那个点。

4、假如我不放手,多年以后你是怨我还是感动。

5、选爱人,要选那个情绪稳定的,波澜不惊的。这样你才不会因为他的大喜或大怒,沮丧或生气而失去自己,把难过长长久久留在心里。

6、一个人生活久了,最大的毛病就是很多话都不想说,不愿被打扰,但又渴望被拥抱。

7、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只要做好两件事就够了:一个是你的专业、一个是你的人品。专业决定了你的存在,人品决定了你的人脉;剩下的就是坚持,用善良、专业和真诚赢取更多的信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8、你千万别跟我说对不起,你没什么对不起我的。爱情是很诚实的,我爱你是事实,你不爱我也是事实;如果你假装爱我,那才是对不起我。

9、容易被激怒的,大多是弱者,因为弱者才会逞强,强者往往懂得示弱。同理,刻薄是因为底子薄,尖酸是因为心里酸。一起努力,愿你不再脆弱到不堪一击,愿你能强大到无懈可击,愿你眼中总有光芒,愿你活成你想要的模样。

10、当你接触的人越多,层面越高,你会发现:越高端、越有教养的人大都相互支持,抱团发展,因为你好了大家都好。越低端、越缺德行的人,越是喜欢诋毁嫉妒,拆台,鄙视,因为我不好,我也不想让你好。所以,和一群有同样格局和思维的人一起前行才是最重要的。

11、对内不欺心,对外不欺世。要学会欣赏这陌生的生活和这陌生的人,生活给予的磨难和烦恼已经很多,不能让自己的冷漠和忽略再给生活加一层霜,温和的活着,让生命的温暖如春。

12、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13、当你烦恼不断的时候,说明你有必要出去见见世面了,看看不同的风景,接触不同的人和事,你就知道,你的烦恼是你自己想多了。

14、一个不曾用自己的脚在路上踩下脚印的人,不会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15、每个人以自己的行为向上帝负责,不能要求别人承担自己的命运

16、有时候我真的想和你,掏心掏肺的讲些什么,可每次话到嘴边就猛然顿悟,我什么身份我讲个屁啊。

17、尊严这种东西,你得有实力捍卫,否则,那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18、跟自己喜欢的人传绯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19、能接受难听的话,也会虚假地待人,长大,原来是这样。

绿色主题深入人心 第3篇

绿色包装月从源头减量

据市市政市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过度包装确实额外产生了不少的垃圾。2009年,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669万吨,其中包装物垃圾占三至四成,也就是25万吨左右。现在,北京的垃圾日产量为1.83万吨,清理所需的垃圾车可以绕北京市三环一周,垃圾减量迫在眉睫。

老字号稻香村率先为全市商企做出示范。今年上市的150多万份稻香村月饼礼盒全面瘦身,杜绝过度包装所产生的垃圾污染。今年,稻香村的月饼共有散装12种、盒装24种。据悉,按照最新的月饼包装国家标准,稻香村月饼“标准包装”尺寸缩小,同时月饼包装层数不超3层,包装空隙率小于60%,包装成本不超商品销售价格的20%。月饼礼盒外的提袋也从塑料袋改为可重复使用的无纺布环保袋。稻香村还依据消费者“月饼块太大,吃不了浪费”的意见,将月饼由每块125克变为每块110克,并推出了20克一块的迷你月饼,建议市民“适量购买”,减少垃圾产生。

不仅是百年老店稻香村,全球500强知名企业沃尔玛,以及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也在随后的“周四垃圾减量日”活动中介绍了各自的经验。并成为行业先行者,发出倡议:为美好家园,积极开展垃圾分类。

作为流通企业,沃尔玛十分重视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到供应链及运营的各个环节。多年来,在商品包装上坚持“七个R”原则,其中包括:去掉不需要的包装(英文称Remove),减少不必要的包装(Reduce),重复利用一些包装材料(Reuse),采用可回收利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Renewable),控制成本(Revenue)等等。他们还积极实施垃圾分类,其中垃圾总量的40%以上都能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沃尔玛商场还为顾客提供了易拉罐、纸板等有偿回收服务,鼓励消费者实现资源再利用。活动仪式上,北京沃尔玛有限责任公司还与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餐厨废弃物清运服务合作意向书》,让餐厨垃圾变废为宝。

双鹤药业拥有近70年发展历史。作为中国首家通过GMP认证的中国高新技术医药企业和上市公司,多年来他们既注重经济效益,更注重环境效益。在生产前端,企业严格采购具有环保资质的原、辅材料;生产过程中,加强环保节能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减少各种排放,并严格监控排放指标。所有药品均采用简单、有效的包装,并注重药品特别是输液产品在销售过程及使用后的环保工作,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丰收。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的印刷包装产业基地,这里有60家企业,年产值30亿元,是以包装、印刷生产制造为基础的综合性产业基地。拥有以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为代表的综合印刷企业,以北京大学出版社为代表的学术性出版物印刷企业,以北京航立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特种包装企业。其中,百事食品集团的包装生产线、联合啤酒(北京)公司的制瓶生产线均在同行具有先进水平。除包装印刷企业外,基地还引进了85度C、呷哺呷哺、海底捞、半亩园等众多知名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

北京印刷包装产业基地从建园之初就十分重视园区的节能减排、垃圾处理工作。园区管委会专门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深入企业内部,落实绿色包装、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等工作。

产业园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招商引资阶段,园区就要求企业必须是低污染、低能耗的,一家台资企业进园时就自带了50组分类垃圾桶。而装订机打孔时候产生的纸屑,加工金属零件的所有碎屑、边角料,在这里都会被企业自觉收集起来然后和其他废纸一起卖给回收公司。还有一家啤酒企业,自从改变设计包装后,每吨包装材料可以节约492元。

实施综合措施后,园区从源头减少了垃圾排放。总共约5000名员工、60家企业全年产生的垃圾量只有数千公斤,处理费用只需3万余元。

环保意识在参与中提升

随着“周四垃圾减量日”活动的深入开展,各行各业的加入,政府对北京市民的环保意识培养也从最初的知识普及,深入到开展“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和“垃圾文明一日游”活动中来。

在首个“垃圾文明一日游”活动中,石景山区7个街道的40位居民组成首发团,坐上豪华旅游车,在专业导游的陪同下,免费参观了朝阳区高安屯循环经济产业园,亲身感受垃圾焚烧处理的安全环保。“来之前以为会很脏,没想到这里和公园一样漂亮。”这是所有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市民的感慨。虽然每日焚烧垃圾1600吨,但头顶的烟囱看不到黑烟。近日,高安屯垃圾焚烧厂烟气监测已开始新增公示二英定期监测数据。

“垃圾文明一日游”还有免费团餐,吃完饭大家自觉地将一次性餐盒等包装分类处理,临走时,每位游客还得到一小块经垃圾资源化处理生产出的花肥作为纪念品。

由首都文明办、市市政市容委等部门组织的“垃圾文明一日游”今后将每周发团,一直持续到11月底,600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的居民代表和垃圾分类指导员都将有机会亲眼目睹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过程,感受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实际效果。

为更好地引导市民进行垃圾分类,市妇联副主席沈洁在主题活动中发布了“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我家我妙招”征集推广活动方案,开始在全市海选“金点子”。

征集活动结束后,全市将从提交妙招的家庭中评选出100个“小妙招家庭”。除了获得“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示范家庭之星”证书和物质奖励外,他们还将率先参加全市“垃圾文明一日游”活动,考察环境优雅的垃圾分类社区,参观价值数千万、可区别十几种垃圾的自动分拣机等。

市民的认识提高了,“分类指导员”和“绿袖标”当然也有了新的考核指标。丰台区发布了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员工作的考核标准。他们需要每天至少向10%的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每周对居民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公示,确保社区厨余垃圾处理设备运行的负荷率达到80%以上。而“绿袖标”需要向所负责住户宣传垃圾分类的目的、意义、方法等知识,宣传率每天不少于所负责分类住户10%。他们还要及时发现所负责住户投放分类垃圾中的问题,并进行指导,确保公共区域垃圾分类桶随时保持准确分类,配合保洁员组织分类运输。指导员每周还要对所负责住户分类情况进行统计,在适当位置进行公示。没有完成以上工作的,对“绿袖标”考核时要扣分。这样做,就是为了保证垃圾分类工作在每一个阶段都有进步,每一步都走得更扎实。

让“绩效沟通”深入人心 第4篇

A君是K公司的老员工, 大学毕业即加入K公司, 从普通的员工做到如今的高级销售经理。K公司在年初制定了销售计划, 较上年度提高了近100%, 同时改变了绩效考核办法, 由原来的按季度考核改为按月考核, 并且实行了负激励。尽管员工反对声音挺大, 但新办法还是从1月开始实施了。然而一季度过后, 公司业绩距离目标甚远, 员工的绩效奖金也较去年大幅减少。A君认为是公司制订的计划不切实际, 考核目标太高无法完成, 而公司则认为是员工们的干劲不足。在数次沟通无效后, A君愤而离职, 并带走了部分同事和部分客户资源。

案例评析

A君的离职缘于无效的绩效沟通。成功的绩效沟通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仅要将沟通贯穿绩效考核的始终:事前沟通、事中沟通、事后沟通, 还要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

事前沟通不可或缺

事前沟通主要是事前培训宣传工作, 并预设绩效指标。通过事前培训, 能够让全员学习绩效考核基本知识, 全面了解绩效考核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员工参与到其中对自己绩效的提升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会有很大的帮助, 可以借助绩效考核这个工具实现部门和个人的目标。考核前的沟通不仅有利于员工从心理上去接受它、重视它, 而且有利于各级主管人员对考核方法和技巧的掌握, 以保证结果的有效性。

绩效目标的制定应该是多方沟通的结果, 而且这种沟通宜采取面谈、交流的方式进行, 如岗位目标制定。

事中沟通事半功倍

事中沟通对于绩效目标的达成至关重要。绩效执行中往往有关键控制点, 并且员工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种种问题, 如果能适时、及时地沟通, 帮助员工对遇到的问题给予分析、对员工行为出现的偏差进行纠正,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沟通可采取正式或非正式沟通, 可以是定期或不定期的, 也可以采用阶段质询会、汇报或检讨方式等。

绩效沟通过程中对员工出现的问题沟通主要是考虑到, 员工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 出现新的问题困扰而导致工作停滞不前, 这时上司应该及时出现, 指导并帮助员工排忧解难。上司应该与员工共同分析问题的原因:是市场环境不好, 还是公司资源配置不够, 还是个人能力需要提高?然后再共同提出解决方案。这样做不但帮助员工克服了困难、解决了问题, 同时, 员工也会感觉到上司能与他们同甘共苦, 是一条船上的人, 在他们需要支持的时候及时出现, 这样员工就会感激不尽, 更积极地投入工作。

对员工行为偏差纠正沟通, 是要求上司对部属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监督控制, 防止员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采取有损企业长远利益的行为。与此同时, 对于员工好的行为和进步也应该及时地赞扬。

事后沟通形成良性循环

要想通过绩效考核促进员工的成长, 事后沟通、反馈机制一定不可缺失。如果主管与员工不进行事后沟通, 员工会有疑虑, 我是做得太好了不需要反馈, 还是太不好了明天就要走人了?所以, 事后沟通可以让员工充分了解自己的考核结果, 并清楚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考核结果, 自己的不足具体存在于哪些方面, 以及通过何种途径、方法加以改进或提高。

主管在事后沟通前要充分准备好资料, 说明打分原因时应该提供合理的依据, 同时需要听取员工本人的意见和想法, 然后再根据沟通的实际情况对结果进行适当的修改。

双方就结果进行充分沟通和修改后, 需要对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 特别是对于没有完成的目标, 看看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造成的, 是企业内部管理还是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引起的, 是员工的胜任能力不足还是经验不够等, 最后对确定的原因进一步分析, 提出解决的最好办法。

对于完成或超前完成的目标也要进行分析, 然后将员工所采取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在内部进行分享, 使大家共同进步。但更重要的一点是, 对于不理想的目标下一步改进计划的沟通与制定, 通过制定一个明确有效的下一阶段改进计划来实现员工业绩和能力的提升, 是保证绩效持续改进的一个关键步骤。因为一个考核周期的结束就是下一阶段的开始, 同时也需要对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和资源支持达成共识。

如何拍摄的照片深入人心 第5篇

如果说有什么秘诀可以立即让一个人的摄影技术大幅提高,让他拍摄的照片脱颖而出,那恐怕就是:不走寻常路。

如果你站得挺直,用相机对准一个普通的物体,从一个普通的角度,在一个普通的时间,那么你的照片也只能是――普通。

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照片与众不同,能够抓住观众的眼球。但是大多数人在外出拍摄时都没有把这一点印入脑中。也有一些人确定考虑到这一点了,但是却在实际拍摄时受到过路人的影响,放弃了那些本来可以拍摄独特照片的位置和角度,

在我的照片中,最好的那些都是在被至少一个人当作头脑不正常的情况下拍摄的――比如拿着相机趴在路边,而且那个人通常就是我妻子。

即使拍摄对象是一个看上去很普通的东西,如果我从不同寻常的角度(比如趴在地上),使用不同寻常的方式,则基本能确信结果会不错。

除非一个不同寻常的机会自己出现,否则基本可以认为任何一张容易拍到的照片,都已经有无数人拍过了。但是,如果你趴下寻找一个独特的被摄体,或者在出租车上忍受着司机的注视而把镜头伸出窗外,你就有了与众不同的机会。

大学校训应深入人心 第6篇

校训,本应是一校之魂。什么样的校训,就规定着什么样的办学方向和什么样的人才培养规格。校训像一面镜子,它之于学生的记忆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中国大学同质化的校训,说明培养的是同质化的人才;成为摆设的校训,说明培养出来的是无魂的人才。

学生为什么会觉得校训是摆设不感兴趣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办学者和育人者身上,很难体现出校训的精神追求和坚定信仰,更多的是形式主义的“假、大、空”。现在很多教师抱怨德育很难,其实,“摆设化”的校训就是最好的原因注脚。

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来源的正解。拿破仑“为了打仗而受训”创办了圣西尔军校;康奈尔为了“让任何人都能在这里学到想学的科目”创办了康奈尔大学……可以说,西方许多大学的校训,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

而我国大学校训的来历,就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为了“标配”而生憋出一个校训。“寻章摘句老雕虫”,到古老的经典里去找。这样的校训,看似句式工整、形式优美、词义明快、朗朗上口,然而缺乏历史的厚重,缺乏情感的亲切,缺乏故事的精彩,缺乏榜样的激励,从而也就缺乏刻骨铭心的长久印象。

在新一轮“大学去行政化”、各校纷纷制定《大学章程》、追求特色办学、自主办学的背景下,更应该深入挖掘一下自身的办学传统和文化内涵,深入思考一下学校的当下之要和未来之本,明晰自己的办学定位,重新确立一个具有广泛认同感的校训。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第7篇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历史反复证明:我们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靠的就是以共产主义理想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六十年前, 江竹筠、许晓轩、陈然等革命先贤身陷铁窗, 受尽种种酷刑, 只要写一纸悔过书, 就可以获得“自由”, 但他们坚信共产主义理想, 视死如归, 壮烈牺牲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反之,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就是因为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紊乱、人心涣散, 遇外力一推, 顷刻便天下大乱、国家解体。可见, 核心价值体系事关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的命运前提。

放眼当今中国, 社会大转型、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 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同时并存, 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如果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 人们就会出现“信仰危机”, 错误思潮就会扰乱人们的思想。所以, 在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筑牢人们共同的思想基础,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选择!

回首巴渝大地, 当前, 我们正站在新的发展平台上, 重庆这艘巨舰正扬帆远航。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就是3200万重庆各族人民的“航标”和“灯塔”, 是城市发展的强大“引擎”和“软实力”。为此, 我们要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成为重庆人民的共同追求, 把“3 1 4”总体部署作为重庆人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大载体, 从而, 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重庆科学发展总体目标的统一。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首要任务是让这个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在全体人民中形成思想共识。

一提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许多人总认为它很空洞很抽象、高深莫测。其实, 这是一种误区。重庆正在开展的“唱读讲传”活动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在你我身边、在久远的历史中、在火热的现实中、在澎湃的激情中。唱红歌, 让革命理想点燃激情;读经典, 让伟人思想与你零距离;讲故事, 让难忘往事荡气回肠;传箴言, 让名言警句启人心智……它告诉我们, 核心价值体系, 就是美好的理想、爱国的壮举、文明的楷模、道德的坚守。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重在“建设”, 关键在“深入”。当前和今后, 我们要深入学习《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 着眼于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精心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研究, 对群众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科学回答;着眼于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建立社会各阶层思想动态研判制度, 深入开展世情、国情、党情、市情、民情“五情”实践教育活动,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着眼于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深入开展“唱读讲传”活动, 使之成为承载重庆干部、群众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生动的载体;着眼于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开展“全面推进千万市民文明活动”, 紧紧围绕“五个重庆”建设, 深化文明城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 尤其是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让文明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单元和细胞中。

深入人心 第8篇

所谓“六给”, 就是给位子, 按照每个人的专长、修养、能力给予适当岗位, 使他们干事有平台, 发展有前景;二是给技能, 对于所有的员工给予持之以恒的操业技能培训, 使他们的操业本领不断提高, 识别风险、化解风险能力不断增强;三是给待遇, 公司制定《薪酬激励》办法, 使全员的薪酬、保险待遇及休假、体检等不低于同职级的公务员;四是给关爱, 特别是年轻员工在成长道路上遇到挫折或工作中出现了差错, 公司至诚至爱地给予关爱和鼓励, 促膝谈心交心, 使其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五是给帮助, 当员工家庭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时, 公司不管是从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给予他们足以度过困难的帮扶;六是给愉悦, 公司每年都安排组织丰富多彩的运动会、集体旅游、生日聚会等多种愉悦身心的活动, 这不仅使员工感受到浓厚的团结氛围, 而且大大丰富了员工的精神生活, 人人都在公司轻松愉快地工作着。

人本文化建设的雨露浇开了每位员工的心花, 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公司开业十多年来从来无人跳槽, 员工队伍保持了高度稳定。有的员工喊出了他们的肺腑之声“明达有我, 我有明达”, 还有的员工写出了“感恩公司”的散文诗《感恩的心》, 现摘录如下:

和大家一起工作的场景时刻萦绕在我心头、浮现在我眼前。如一幅幅画卷, 是那么的清晰, 那么的难忘, 令我久久难以释怀……我与大家从相识、相知、相勉, 与大家朝夕相处, 同甘共苦, 风雨同舟, 一起担负责任、承受压力, 一起殚精竭虑、用力使劲, 一起加班熬夜、通宵达旦, 一起分享喜悦、庆祝成功!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奋斗, 使我们成为很好的同事和朋友, 这种情谊将是我一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明达领导有很高的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 是一支讲政治、顾大局、能干事、干成事的好集体。两年来, 我们每一项决策的形成, 每一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都体现着领导和全体成员的团结协作, 承载着老同志的传、帮、带, 凝聚着大家的共同努力。在明达工作的几年时间里, 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大家的倾情奉献。明达是我们大家的明达, 这是一个令人向往, 也令人留恋的好地方。

深入人心 第9篇

最近, 由蒙牛集团总裁孙伊萍担任联合出品人、蒙牛集团与著名导演王潮歌联合出品、我国顶级国乐大师团体——中央民族乐团担纲演出的大型民族音乐剧——特仑苏《又见国乐》正在全国举行盛大巡演, 吸引了众多媒体及消费者的目光。该剧以全新的视听技术和舞台表演理念, 完全颠覆了传统音乐剧演奏形式, 让江城的观众和媒体领略到经典文化全新的艺术魅力。同时还与中央民族乐团先后在北京、呼和浩特、成都的商圈、超市举办了国乐快闪活动。此外, 特仑苏还通过数字化平台联动线下终端举办了“国乐高手大招募”活动, 面向全国征集来自于民间的国乐高手, 让他们讲述与国乐的不解情缘以及“更好”精神。

那么特仑苏与国乐是如何相遇并擦出火花的呢?宋继东解释说, 国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是千百年来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 是中国“最好音乐”的一个代表;而特仑苏作为中国高端乳品行业代表, 始终致力于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滋养生命成长的力量, 所传达的“最好牛奶”品牌理念非常切合国乐中的“最好音乐”理念。对于用户来说, 特仑苏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 品牌的价值感会更加厚重, 更能深入人心。

此次, 特仑苏国乐的合作方式也从新的方式开始切入。“特仑苏与王潮歌导演以及中央民族乐团的合作, 采取的是联合出品的形式, 并非简单冠名和品牌露出, 这样的合作方式, 让特仑苏和王潮歌导演一起拥有了《又见国乐》的知识产权, 能够共同开发这一国乐创新剧目的内容、共同制定巡演及传播计划, 在丰富‘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的品牌体验的同时, 也有助于将国乐这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积累的艺术瑰宝传承和发扬。”

在传播方式上, 特仑苏将此次的营销方式多样化, 采取了事件营销、落地营销等多种社会化营销方式, 用好的创意和内容来实现以最优成本获得更多媒体曝光的目标, 并通过社会化媒体来扩大目标受众的覆盖范围。宋继东介绍, 消费者在收到演出的预告信息同时, 还会获知兑换门票的提示信息, 消费者可通过参与线上抽奖或参加线上活动兑换演出门票。不仅如此, 前来现场观看演出的受众还会产生巨大的后续传播, 使特仑苏的品牌宣传有一个更大的覆盖范围。并且特仑苏在演出之后也会借用社会化媒体的力量来进行后续引导再传播, 使得特仑苏《又见国乐》演出信息传播最大化。

同时在线下方面, 特仑苏也会将产品与线上活动串联起来, 实现营销闭环, 从而更好地实现促进产品销售。消费者可以通过终端互动获取演出门票, 消费者购买特仑苏产品, 将产品里的二维码或者密码作为参加线上抽奖活动的凭证。这样线下的产品和线上的活动就连接起来了。不仅如此, 特仑苏还有给消费者发红包的活动, 但红包仅限于特仑苏产品购买的使用;作为后续的产品销售闭环的起点, 特仑苏的红包创意与用户之间也充满了互动性。

深入人心 第10篇

问题一:理想与现实如何调适?

理想与现实是一对亘古的矛盾, 无处不在, 伴随人类社会数千年。在中国, 一边是大同理想, 一边是朝代更迭, 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西方, 尤其是启蒙运动以来, 一边是自由与民主, 一边是政治经济的霸权。

从传播学角度讲, 陈嬿如教授以上世纪60到80年代的中国为例, 也提供自己的思考与理论分析。众所周知, 那是一个“书荒”的年代, 但阅读却成为一个时代的共同记忆。“一本文学作品可以改变一个年轻人的一生”, “一本书可以轰动一个国家”。6这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而这种矛盾却共同织造了一种精神的浪漫。对照当下, 谁能列出生命中的一本书、一首诗?因此, 作者概括为“丰盛的匮乏”, 随着传播技术发达, 媒介产品丰盛, 传播现状却是乱象丛生, 一地鸡毛。作者提出一个3L模式, 认为现实往往沿着这样的模式发展:自由 (liberty) ——放纵 (license) ——漠然 (lethargy) 7。

理想与现实从来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面对这组矛盾, 尤其是在社会层面, 如何调适?本书作者无意于评价种种理想的优劣, 而是将关注点放在“理想的形成和扩散过程中传播媒介所扮演的角色”。但中国传媒面临市场激烈的竞争, 出现过于强调“现实感”, “而全然失去社会理想”的趋势。对此, 作者认为, 传媒正是用来调适理想与现实的载体, “从而实现激励民众的目的”。8具体说来, 传媒应在理想的传播形态和现实的传播实践之间架设一座桥梁, 正如作者提出的如下观点:转型时期的中国传媒及其主要功能可以界定为启蒙 (enlightenment) 、激励 (encou ragement) 、教育 (edu cation) 、娱乐 (entertainment) 。9

这里, 让人不由得想到美国学者杜威 (John Dew ey) 推崇的“有机社会”, 这是一个理想的民主社会, 社会成员对信息和经验充分共享, 对公共事务广泛参与, 而推动这一社会形成的关键力量是传播及其技术。10然而, 社会并未按照他的设计发展, 数十年后, 凯瑞 (JamesW.Carey) 在《对大众和媒介的再思考》一文中说道:“随着我们头脑中的这个世界日渐丑陋, 声音日渐愤怒, 我们很难追随杜威的思想, 更不用信仰他的思想了。”11为此, 本书作者陈嬿如教授提出了一整套基于中国传播实践的“从心到心”的传播观。

问题二:传播学的关怀是什么?

在七年的传播学求学生涯中, 最怕被老师们问到的一个问题是:你这是传播学研究吗?我也很困惑, 什么是传播学?学科边界在哪里?传播学的关怀是什么?

美国传播学从诞生之初, 便与效果研究结下不解之缘。问题在于, 当谈论具体效果的时候, 比如一个电视节目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或社会文化, 如果研究深入, 话题必然转向文化、政治、经济、社会。正如施拉姆 (Wilbu r Schramm) 所说的:“总结像人类传播这样一个领域的困难在于:它没有只属于自己的土地。”12在某种程度上讲, 从传播学诞生之初, 便缺乏内在的学科自信。

陈嬿如教授在本书中坦诚地提到, “形象”似乎成了今天人们生活的主题, 无论是公司、个人还是国家。在形象至上的年代, 媒介所卖的“充其量是形象化了的概念”13, 演讲代替了能力, 事件代替了内容, 明星代替了英雄。《娱乐至死》里那句经典的话又在耳边响起, “这是一个娱乐之城, 在这里, 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 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14近年来, 无论传播理论还是传播实践, 都透出上述危险的信号。让人想起艾略特 (Thomas Stearns Eliot) 诗中那些“头颅里塞满稻草的空心人”, “世界就是这样告终的, 不是砰的一声而是一声抽泣”。而这声抽泣多少都跟媒介脱不了干系, 指不定还是媒介煽情造出来的“商品”。

那么, 传播学的关怀是什么?作者认为是幸福感, 即“传播沟通的终极目的也应该是增进参与各方的幸福感。这是一种传播理想”。15理想不是幻想, 不能因为现实的纠结而遗弃, 它是“一种介乎现实和虚构之间的人为建构”, 16正如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中提出的, 传播学“必须确认我们眼前之所见, 并构想一个起码更令人向往的世界, 以超越现在”17。

“人即讯息”的启示

回到“书荒”年代的案例, 因为知识青年没有书读, 所以他们如饥似渴地读书, 成为“被阅读拯救的一代”。在传播研究中, 很难说这代人是传者还是受传者, 这个传播现象也很难用常见的效果理论解释。对这一时代的研究太重视变迁, 而忽视了不变的东西。那么, 不变的是什么?在传播学领域有什么意义?

传播学主要研究人类传播, 但传播学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新技术对人们交流方式、表达方式的影响”18, 以及“约束人性表现和表达的机制”19等方面, 而忽略了“最根本、人人称变的时代中的恒量——人性”20。自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开始, 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地位日渐提高, 不再是“应声虫”, 而是主动的对话。21换言之, 受众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被重视起来。

不过, 在肯定理论进步的同时, 有必要保持冷静的思考, 人未必是理性的人, 人同样需要情感、精神、信仰等。也就是说, 主动性不等同于主体性, 在传播实践中人应当具有主体性, 但这一点常常被淹没了。带来的结果是, 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 乃至人与自己内心的联系变得疏远了, 取而代之的是“经过大众传播媒介和大众文化产品‘间接化’之后的体验”22。简言之, 在“拟态环境”中, 人的思维方式被操纵了。在这种情况下, 忽视了一个根本的传播规律:只有用人格影响人格, 用人心打动人心, 才有可能取得传播的最佳效果。23中国有句古语“得人心者得天下”。

基于此, 陈嬿如教授提出以人为中心, “从人心到人心”的“讯息 (message) —榜样 (model) —力量 (might) ”3M传播效果理论24以及“人即讯息”的观点25。她认为, 人本身就是讯息, 既是“讯息传播者, 又是讯息传播的第一渠道”26, “人的言、行、情、思对传播效果的产生都发挥着中心作用”27, 作者在强调人的同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现, 不仅是传播者, 受传者, 甚至是传播渠道、内容中的所有与人有关的要素都会得到应有的尊重, 甚至包括如情感、信仰、认同、使命等抽象因素。比如, 传播者对别人说话, 有时并非为了传播什么具体内容, 而是在不知不觉中加固自身的信仰。因为信仰的魅力, 从而赢得他人的认同。

纵观“人即讯息”的观点, 能够很清晰地发现芝加哥学派传播理论的踪影。而陈嬿如教授在西方理论传统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重人际、重关系、重集体”28的文化传统以及中国共产党宣传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29, 提出“人即讯息”的观点, 在传播理论和传播实践的操作层面无不颇具创新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3、6-9、13、15、16、18-20、22-29陈嬿如, 心传——传播学理论的新探索,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0年, 1页。

[4]熊吕茂, 梁漱溟的文化思想与中国的现代化,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年, 158页。

[5]梁漱溟, 中国文化要义, 梁漱溟全集第3卷,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0年, 4页。

[10]胡翼青, 再度发言——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 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7年, 119-124页

[11]、17詹姆斯·凯瑞, 作为文化的传播, 丁未译, 华夏出版社, 2005年, 66页。

[12]E·M·罗杰斯,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殷晓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年, 1页。

[14]尼尔·波兹曼, 娱乐至死, 章艳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4页。

刘慧兰:品牌文化深入人心 第11篇

“为推动行业品牌文化建设,从2005年开始,我们已持续开展‘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推介活动’8个年头了,在全行业推介了80个纺织服装知名企业的品牌文化,如波司登、雅戈尔、富润、梦兰、真维斯、白领等。这些企业,品牌影响力大,创新能力强,文化内涵丰富,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了纺织行业的品牌文化建设。”刘慧兰介绍,中國纺织十大品牌文化推介活动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企业文化建设协会持续加强品牌建设,倡导文化创造品牌价值,提升企业软实力,推动品牌战略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以质量为基础、以文化为支撑,培育一批、推介一批、宣传一批品牌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引领推动纺织企业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彰显品牌文化价值,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快纺织服装强国建设步伐。

“2012年,十大品牌文化推介活动在宁夏银川举办,一方面是想引导和促进中西部纺织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另一个方面也是想把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延伸到西部,促进全行业整体的的提升。”刘慧兰透露:“在这十个品牌文化企业中,给我印象最突出的特点是重视创新,这些企业的创新不仅表现在产品、技术、营销、管理、服务等创新活动和成果上,也表现在有利于创新的一系列体制、制度、流程的体系上。目前,我国纺织工业正处转型的关键时期,品牌强国建设刻不容缓。为实现纺织强国目标,纺织行业应切实加强品牌文化建设,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才能为推进纺织强国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同时,企业品牌效益更要注重使用价值、服务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体现,加强品牌文化建设中诚信和信誉建设,努力营造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行业品牌文化建设水平。”

深入实际需求 第12篇

席福广:做出这样的定义, 是基于我们对会议市场的需求, 以及会议室内相关系统的行业现状的深入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与行业现状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落差, 那就是会议室内的AV资源与计算机资源始终没有真正地关联起来。传统的会议室里, 桌面液晶升降屏只能显示与会议室大屏一样的内容, 实现的价值非常有限;与此同时, 很多资料交流的需求得不到技术支持, 导致会议流程、会议模式长期原地踏步, 没有发展。而之所以提出“无纸化会议信息推送系统”的概念, 与普通的会议系统, 乃至无纸化会议系统相区别, 就是因为我们认为, 会议系统未来应该集AV资源与计算机资源于一体, 为会议的模式和流程带来新的突破。

我们的无纸化会议信息推送系统终端, 不是简单的液晶升降屏, 而是2.2cm厚、全铝外壳、完全自主开发的一体电脑。它的出现, 实现了终端与终端之间、终端与大屏之间的交互, 使得参会代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有选择性地浏览会议资料;各终端可以灵活地分组显示不同的内容, 以便与会者进行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各部门向领导汇报工作时, 可以通过自己的终端向其他终端分享资料, 并且不需要通过矩阵设备, 操作自己的终端就可以实现发言内容在大屏幕上的显示——会议的效率将大大提高。

此外, 表决、问卷调查等传统的会议功能也集成到了终端之中, 这也是终端完成了由显示屏向一体电脑的提升之后才能实现的。

IB记者:您刚刚提到无纸化会议信息推送系统采取了完全自主开发的模式。请问对于会议系统而言, 完全自主开发的价值有何体现?

席福广:这套系统从软件到硬件全部是由我们自主开发的, 没有任何OEM的成分——我们自行设计电路板, 采购配件生产。之所以这样做, 是因为我们非常清楚, 只有开发者本身对于行业和用户的实际需求有深入的了解, 才能保证产品的适用性。我们开发的, 基于C/S架构的软件及其UI, 不仅将信息技术、视频技术和触摸屏技术整合在了一起, 更重要的是在其中引入了对会议应用的逻辑关系的考虑。硬件就更是如此了。例如, 会议系统终端的屏幕倾斜角度是可调的。这虽然只是一个微小的细节, 却对用户的使用体验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 直接使用普通的触摸屏电脑充当终端, 应用的针对性得不到保证, 用户的投资是低效的。而在技术扁平化的现在, 深入会议室的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开发不仅是可行的, 更有助于降低产品的成本。

此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 那就是引领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不是靠“拿来主义”可以获得的。比如, 阻碍无纸化办公实现普及的最后一个技术难关, 是如何实现签字、批示的原笔迹保存。事实上, 通过应用电磁电容屏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 并且这项技术在其他行业已经有了实际应用。然而, 依靠“拿来主义”在会议系统行业内引入这项技术, 其成本之高, 是会议系统行业难以承受的。类似的技术突破, 最终还是要依靠会议系统厂商的自主开发来实现。

IB记者:除了会议系统领域外, 迪士普企业在家用音响领域也提出了应用体验的新主张——能否请您介绍一下?

上一篇:高职建工专业论文下一篇:角色概念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