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型冠心病范文

2024-05-08

血瘀型冠心病范文(精选10篇)

血瘀型冠心病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观察共收治冠心病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患者69例, 全部来自2010年9月至2013年3月我院心脏内科住院及门诊患者, 按随机分组方法进行分组, 治疗组37例, 对照组32例。其中治疗组男29例, 女8例, 年龄最小52岁, 最大75岁, 平均69岁;对照组男23例, 女9例, 年龄最小51岁, 最大76岁, 平均6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GB《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1997年发布及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5年第一版) 分为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痰阻心脉证、阴寒凝滞证、气阴两虚证。临床辨证属于气虚血瘀型的患者入选。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扩冠、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冠心静胶囊 (保定中药制药有限公司) 口服, 4粒/次, 3次/d, 连续服用8周为1个疗程;复方丹参片 (保定中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口服, 3片/次, 3次/d, 连续服用8周为1个疗程。若出现急性发作时, 可即刻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5~1.0 mg。不能缓解者立即采取其他急救治疗方案。并观察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

根据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及疾病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状况和体征都有所好转, 证候积分减少≥70%。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完善心电图达到标准值基本达到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都有好的趋势, 证候积分减少≥30%。心绞痛病情减小甚至达到正常, 心电图改善达到有效标准;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好转, 甚至更严重, 证候积分<30%。心绞痛等主要症状无改善, 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6%,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冠心静胶囊由丹参、赤芍、川芎、红花、三七、人参、冰片、苏合香、玉竹组成, 具有活血化瘀、益气通脉的功效。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引起的胸痹、胸痛胸闷、气短心悸、乏力、舌质淡暗、脉沉弱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因本型患者多为老年患者, 多病程长, 患者精神压力较大, 甚至出现抑郁症, 所以临床以气虚血瘀型患者多见, 而方中加入苏合香性温、味辛, 归少阴心经, 阳明胃经, 具醒神开窍、温散寒邪作用, 可治冷痛、痰瘀, 具有温通心阳, 振奋阳气的作用, 缓解患者的情志抑郁, 肝气不舒症状, 而丹参、赤芍、川芎、红花、三七具活血化瘀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气行则血行”, 人参益气促进血液运行, 玉竹能养阴润燥, 与活血药配合应用避免其温燥伤阴之弊, 同时, 玉竹是养心阴最好的药物, 中医上心阴虚证所对应的症状正是冠心患者者所表现的焦虑抑郁症状, 而玉竹正好缓解了患者的情绪障碍, 现代研究玉竹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抗急性心肌缺血、降压降脂、抗动脉硬化、抗肿瘤等作用, 所以本药配伍精当, 能更好改善血液循环, 缓解临床症状。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 明显优于对照组84.4%, 且均无不良反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适合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及胸阳不振的患者。另外, 通过临床观察本药有一定缓解冠脉痉挛作用, 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研究。

从气虚血瘀探讨冠心病发病机制 第2篇

冠心病属祖国医学厥心痛、真心痛、胸痹心痛、心悸、怔忡等范畴。临床和试验都证明益气活血化痰方药治疗冠心病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耗氧,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内皮素(ET),维持ET/NO平衡,升高一氧化氮(NO),保护内皮细胞,预防冠脉内血栓形成等作用。笔者认为气虚血瘀是冠心病的常见病机,因此,益气活血是治疗冠心病的基本治法。

胸中气虚、心血不足、血流失常,则胸中猝然而痛,发为冠心病。张仲景《金匮要略》指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将胸痹病机概括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虚,刻意强调“阳微”即寸口脉沉而细,系指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责其极虚也”。“阴弦”即尺脉弦紧,指阴邪内盛,水饮停聚,上泛胸中而致胸痹心痛,揭示了胸痹本虚标实的病变实质。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营虚,营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中亦有“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等一系列对本病的记载。胸部为清阳所聚,诸阳皆受气于胸中,而心为阳中之阳,血液之所以能在脉中运行不止,环流不休,全赖心脏氧气的推动和温煦,正如任应秋先生所说:“心的功能首先是主阳气,其次是主血脉”,因此,心发生病变首先是阳气方面亏虚,其次才是血脉有所损害。由此可知,本病的发病基础是气虚,而痰瘀等均由此派生而来,故病机特征是气虚为本,痰瘀为标。

本病由寒凝、痰浊、气滞、血瘀等单一因素痹阻心脉者故屈多见,但因寒痰、气瘀等病理因素可互相影响,故相互兼夹而致病者亦为常见。如心阳不足,无力推动血行可致瘀;阳虚气化无权,痰浊内盛,阻遏气血运行也可致瘀;阳虚感寒,寒凝气滞,血脉不通亦可致瘀,不难发现,阳虚血瘀当属冠心病常见病机特征之一。瘀血一经形成即可阻滞气机条达通畅,导致气滞,又可影响津液的传输气化形成痰浊,而气滞可影响血液运行和津液输布,进一步加重痰浊淤血,痰浊也可阻于脉中,妨碍血液运行,并可郁阻气机,使瘀血气滞进一步恶化,其中痰浊瘀

血皆系阴邪,易斫伤阳气,则虚者更虚,因虚致实,加剧了寒、痰、气、瘀等病理产物的蓄积。

冠心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至中老年以后,脏腑阴阳俱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孙思邈《千金药方》言:“人年五十以后,阳气日衰,损与日增,心力渐退”。五脏虚损中以脾肾两脏为著,“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阳虚,则心阳无以鼓动,不能化精生血,而心阴消损不补,以致营卫不足,脉道不充,血行不畅,心脉瘀阻,若水谷不化生精微而反成痰浊,肝之阴亏阳亢而脉细急,则脉道愈不利,心血愈亏乏,心脉愈阻滞。故而年老体衰,脏腑虚损是胸痹心痛的重要原因。脾、肝、肾、胃、肺等脏腑病变在一定条件下均可累及心,而引发“胸痹心痛”。古籍中常有“脾心痛,肝心痛,胃心痛”等记载。

正气内虚,气行不畅,而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瘀。本病发病伊始或发作阶段,临床表现以实证为主,如心胸憋闷,甚则窒痛,夜半憋醒,常引肩背内臂,时发时止,舌淡暗或暗红或紫暗,苔白腻或厚腻或黄腻,脉滑或沉迟或弦紧等,标示症状明显,缓解期临床表现以虚症为主,如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倦怠乏力,头晕自汗,动则尤甚,畏寒肢冷。但对发作期的患者若详查病史,平素多有心悸、畏寒、乏力之症状,由此可见,心阳气虚贯穿于冠心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始终。若单纯活血化瘀,理气化痰,固然可奏效于一时,然非澄源治本,长治久安之计,故补益心气,温通心阳为治本之要,但由于本病具有间断性发作特点,若“痛”为急,急者治标,贵在温通。因此立法强调以补为通,补中寓通,通补兼施,相得益彰。治本以补气,针对兼夹血瘀痰浊等病理改变,在以补气为根本法则的基础上,兼用活血化痰等方法,由此阻断冠心病的病理演变。

血瘀型冠心病 第3篇

关键词:红花,气滞血瘀,冠心病,心绞痛,疗效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属于“胸痹”、“心痛”范畴, 临床上以气滞血瘀型较为常见。其病机为肝郁气滞, 气血不得舒畅调达, 痹阻心脉所致。我们采用以红花为主药的自拟中药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4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37例为研究对象, 男382例, 女155例, 年龄37~76岁, 平均54.36岁。随机分为治疗组306例和对照组231例, 2组在性别、年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诊断符合《内科学》 (第5版) 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1], 并经中医辩证为气滞血瘀型胸弊心痛。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冠心病及合并症, 心绞痛发作时给予硝酸甘油含服。治疗组加用以红花为主药的自拟中药口服;对照组给予极化液 (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加三磷酸腺苷40mg、辅酶-A200U、普通胰岛素8U、10%氯化钾5m L) 静脉滴注。2组均为每天1次给药, 疗程2周。

1.3 方剂组成

红花10g、桃仁10g、枳壳10g、丹参15g、川芎15g、当归12g, 为基本, 辩证加减。气阴虚明显者加太子参18g、五味子10g、何首乌15g;肾阴虚显著者加熟地黄18g、枸杞子15g、山茱萸15g。日1剂, 水煎早晚服。

1.4 观察项目

治疗前、后分别检查心电图, 血、尿、便常规, 血脂、血浆蛋白及肝肾功能。每日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

1.5 疗效判定

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 硝酸甘油用量减少80%以上, 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减少50%~80%, 缺血性ST段回升1.5m V以上, 但未恢复正常, 或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50%以上, 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下, 心电图无明显变化。

1.6 研究方法

疗程结束后比较分析2组治疗效果, 所有数据录入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分别为38.56%和50.33%, 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而无效率为11.11%, 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 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2.2 心肌缺血改善情况

2组疗程结束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耗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1) , 治疗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下降明显 (P<0.01) , 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见表1。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 冠心病心绞痛主要为气滞血瘀, 胸阳痹阻所致, 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主。中药红花具有活血通气, 祛瘀止痛作用。明《本草汇言》:“红花, 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现代药理研究证实, 中药红花的有效成分为红花黄素, 其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 对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 可通过减慢心率、改善缺血心肌氧的供求关系减轻急性心肌缺血的程度和范围[2]。

我们应用以红花为主药的自拟方剂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总有效率为88.89%, 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心绞痛发作、硝酸甘油耗量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 (P<0.01) , 提示中药红花可以显著改善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另外, 治疗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治疗前后变化明显 (P<0.01) , 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 (P>0.05) , 提示红花可以有效降低血浆粘滞度, 对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更加稳定的远期效果。

综上所述, 中药红花对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具有标本兼治的临床功效, 应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281~294.

血瘀型冠心病 第4篇

关键词:痛经 寒凝血瘀型 温经活血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56-01

痛经是临床常见病,以妇女在月经前后或经期出现周期性小腹及腰骶部疼痛,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甚至昏厥为特点,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笔者采用自拟温经活血散穴位敷贴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3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经期或经行前后小腹疼痛,痛及腰骶,甚则昏厥,呈周期性发作。②好发于青年未婚女子。③排除盆腔器质性疾病所致腹痛及其他证型的痛经。④证候表现为经行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量少,色紫黯有块,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苔白,脉细或沉紧。

1.2 一般资料。36例均系2003-2011年的门诊患者,年龄最小15岁,最大36岁,其中15-25岁23例,26-35岁9例,36岁以上4例;病程最长5年,最短3个月。发病前均有受凉及贪食生冷史。

1.3 治疗方法。①药物:自拟方药组成为制乳香、制没药、小茴香、制延胡索各50克,当归、蒲黄、肉桂、白芍、乌药各30克,各药研成粉末,每次取适量以姜汁及蜂蜜调敷穴位。②穴位:关元、气海、中极、子宫、提托。③方法:患者经前3-5天或痛经发作时开始敷贴,将调制好的药物用白胶布固定于穴位处,每天1次,每次6-8小时,疗程7-10天,连续3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疼痛消失,连续3个月经周期末见复发。好转:疼痛减轻或疼痛消失,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未愈:疼痛未见改善。

2 结果

36例中痊愈21例(58.3%),好转13例(36.1%),无效2例(5.6%),总有效率为94.4%。

3 讨论

中医认为痛经主要是由于妇女在经期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经血阻滞于胞官,以致“不通则痛”;或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使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以致“不荣则痛”。而寒凝血瘀型痛经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为贪凉饮冷,冒雨涉水,感受风寒,致使风寒湿邪内侵,寒客冲任胞宫,血液凝滞,血行不畅,而致寒凝血瘀[3]。为此笔者以温经散寒、祛瘀止痛为治则,以温经活血化瘀中药进行穴位敷贴治疗。穴位敷贴既有药物对机体特定穴位的刺激作用,调节阴阳平衡,又有药物本身通过渗透作用,透过皮肤,进入血液、淋巴循环,发挥药物的作用,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相互协同,共同发挥的整体治疗作用[4]。自拟方中制乳香、制没药、蒲黄通经活血化瘀止痛;乌药行气止痛;小茴香、肉桂温经散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芍药具有镇痛、镇静、解痉及松弛平滑肌等作用[4];延胡索、当归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5],当归挥发油对钙离子介导的子宫平滑肌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6],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活血止之功。药物敷贴部位关元、气海为任脉经穴,能通调冲任脉之气,散寒行气,又有祛瘀消积和止脐下痛之作用;子宫、提托穴均为经外奇穴,能调经理气止痛[7],诸穴相配共奏通调冲任、逐瘀止痛之效。此法简便易行,价廉效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7-14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65

[3]荣军.针刺加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51例[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8(23):92~93

[4]黎美娜,许敏,袁炼莲,等.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妊娠恶阻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7):1165-1166

[5]吕兰薰,顿宝生,赵和熙.中药药理与临床新用[M].西安:陕西人民社出版,2001:110-l19

[6]杜俊蓉,自波,余彦,等.当归挥发油研究新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8):1400—1406

血瘀型冠心病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入选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 (WHO) 专家委员会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诊断标准;年龄40岁~78岁;心绞痛发作时或负荷试验后, 心电图出现缺血性ST-T改变或静息时呈缺血性心电图异常者;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口服洋地黄药物及有明显肝肾功能疾患的病人。

1.2 临床资料

共入选60例病人, 其中伴有高血压17例, 高血脂16例, 糖尿病5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2例, 肺心病4例, 脑血栓4例, 心律失常者5例。随机分为养心氏片组 (治疗组) 和复方丹参片组 (对照组) 。养心氏片组36例, 其中男22例, 女14例;年龄40岁~78岁, 平均62岁;病程2年~20年, 平均10年。复方丹参片组24例, 其中男14例, 女10例;年龄41岁~77岁, 平均61岁;病程1年~22年, 平均11年。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养心氏片, 每次3片, 每日3次, 3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 每日3次, 每次3片, 连用30 d为1个疗程。治疗前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诱发因素、用药情况及临床症状、心率、血压, 查血尿常规、血糖、血脂、心肌酶、肝肾功能、血液流变学、心电图和心超声图。以后1周~4周门诊随访记录以上各项指标。疗程结束后, 复查各项实验室检查, 心电图和心超声图。治疗期间除心绞痛发作时含化硝酸甘油外, 停用其他抗心绞痛药;每天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 常规复查心电图至少每周一次。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

1.4.1 心绞痛疗效

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 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80%以上或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均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均减少不足50%。

1.4.2 心电图疗效

显效: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静息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降治疗后回升1.5 mm以上, 或主要导联T波倒置变浅达50%以上, 或T波平坦转直立;无效:静息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

2 结 果

2.1 心绞痛疗效

治疗组36例, 显效19例, 有效13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88.9%;对照组24例, 显效5例, 有效8例, 无效11例, 总有效率5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2.2 心电图疗效

治疗组36例, 显效10例, 有效16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72.2%;对照组24例, 显效3例, 有效8例, 无效13例, 总有效率45.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 冠脉痉挛, 或发生微血栓所致。本病属于祖国医学“胸痹”、“心痛”范畴, 发病因素多为素体虚弱、年老体弱、劳倦内伤、情志不遂导致气虚血瘀, 心脉闭阻, 不通则痛。其病位在心, 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 气虚血瘀。养心氏片是在中医益气固本, 活血止痛的治疗原则下组方, 通过现代工艺制成的中成药。由黄芪、党参、丹参、葛根、地黄、当归、淫羊藿、延胡索、山楂、人参、炙甘草等药物组成。其中黄芪、人参补心气, 兼能补气行血, 气行则血脉通畅;党参补中益气, 用于气短心悸;丹参活血化瘀, 用于血瘀胸闷, 葛根解肌生津, 滋润筋脉, 二药参合, 相互促进, 活血化瘀, 祛瘀生新的力量增强;淫羊藿温肾壮阳, 补肝肾;山楂降脂化瘀;地黄、当归养血、补血、行血;延胡索行气止痛, 炙甘草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证实[1], 黄芪、人参具有强心作用, 使心肌携氧能力增加, 心肌收缩力增强, 对抗多种心肌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模型所致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当归、丹参、葛根能扩张冠状动脉, 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降低心肌耗氧, 尤其是丹参可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改善血液流变性, 降低冠心病病人的血液黏稠度, 进而改善微循环。地黄具有强心、利尿、降低血糖的作用[2]。延胡索改善心肌细胞的自律性, 兴奋心脏, 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诸药合用相辅相成, 气血兼顾, 标本兼治, 具有扶正固本, 活血化瘀, 温阳通脉之功, 使血行通畅, 瘀血自除, 共奏益气活血止痛之功效。最新研究表明, 养心氏能扩张冠状动脉, 降低心肌耗氧量, 改善心肌缺血, 缓解冠心病的临床症状, 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降低血液黏稠度, 降低血脂和血糖, 防止血栓的形成。因此, 养心氏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突出了中医特色。

摘要:目的 观察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给予养心氏片口服, 对照组24例给予复方丹参片口服。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88.9%, 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72.2%;对照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54.2%, 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45.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1) 。结论 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优于复方丹参片。

关键词:养心氏片,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

参考文献

[1]郑虎占, 董泽宏, 佘靖.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7:1108;3906.

血瘀型冠心病 第6篇

关键词:银丹心脑通,冠心病,心绞痛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消食化滞的功效, 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笔者2011年3月—2011年8月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一步验证, 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来自2011年3月—2011年8月我院住院患者, 符合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的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胸痹 (冠心病心绞痛) 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制定。采用随机法分为银丹心脑通治疗组与常规对照组。治疗组30例, 年龄29岁~70岁 (54.66岁±10.27岁) ;病程0.1年~16.0年 (7.66年±3.51年) ;男22例, 女8例。对照组30例, 年龄31岁~70岁 (55.09岁±10. 33岁) ;病程0.2年~20.0年 (7.75岁±3.52年) ;男23例, 女7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 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抗血小板、抗凝及调脂治疗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 (贵州百灵制药有限公司) (0.4克/粒) , 3粒/次, 3次/日。两组疗程均为8周。

1.3 观察指标 一般体检项目, 血、尿常规, 肝肾功能, 中医症状, 心电图, 心绞痛疗效以及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标准

1.4.1 心绞痛疗效标准[1] 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减少80%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减少50%以上;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低于50%。

1.4.2 心电图疗效标准 显效: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或达到“正常心电图”;有效:S-T段的降低, 以治疗后回升0.05 mV以上, 但未达正常水平, 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改变变浅 (达25%以上者) ;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 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者;无效: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加重:治疗后S-T段降低加重, T波加深, 或T波由平坦变倒置。

1.4.3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2] 根据积分法判定中医证候疗效。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 (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 (见表3)

2.4 不良反应

在临床观察过程中,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两组患者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未发现异常改变。

3 讨 论

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多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抗血小板、抗凝及调脂治疗等。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 可起到协同作用。本研究表明, 银丹心脑通治疗组在改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中医证候等方面优于对照组 (P<0.05) 。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等范畴, 其基本病机多为本虚标实, 气滞血瘀为主。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由银杏叶、丹参、灯盏细辛、绞股蓝、山楂、大蒜、三七等组成。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银杏叶[3]、丹参、灯盏细辛提取物能改善心脑血液循环, 扩张心脑血管, 改善血液流变学, 清除自由基, 对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绞股蓝[4]含有皂苷、氨基酸、黄酮、糖和多种无机元素等, 绞股蓝的提取物具有抗疲劳、抗缺氧、免疫调节、降血脂、降血糖、保肝、抗溃疡等作用。三七、山楂、大蒜具有降压、降血脂, 扩张血管, 抗血小板聚集, 对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诸药配伍, 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消食化滞之功,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临床疗效较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59.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73.

[3]王琛, 李昌煜.银杏叶提取物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 2009, 11 (3) :10-12.

血瘀型冠心病 第7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90 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其中男55 例, 女35 例, 年龄46~75 岁。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男30例, 女15 例, 年龄48~65 岁, 平均年龄56.2 岁;合并高血脂20 例, 高血压15 例, 糖尿病4 例, 心律失常6例。 治疗组男29 例, 女16 例, 年龄50~74 岁, 平均年龄58.6 岁;合并高血脂22 例, 高血压16 例, 糖尿病2 例, 心律失常5 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根据1993年卫生部药政局制定的 《心血管系统药物研究指导原则》中的“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均符合以下2 条: (1) 心绞痛病程1 个月以上, 每周发作2次以上; (2) 心电图出现ST段水平或下垂型下移0.05m V。 中医诊断参考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和《中医诊断学》中气虚血瘀型辨证标准。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支持和对症治疗, 如治疗或消除诱因、调整休息、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硝酸酯类、β 受体阻滞剂和 (或) 钙拮抗剂、他汀类等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归脾汤加减治疗。 方药组成:黄芪30g, 党参20g, 当归10g, 龙眼肉15g, 茯苓15g, 白术15g, 酸枣仁15g, 远志15g, 赤芍15g, 丹参20g, 炙甘草6g。 日1 剂, 水煎2 次, 早晚分服, 连服4周。 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2 疗效标准及统计学方法

2.1 疗效标准

2.1.1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199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制定的《心血管药物临床指导原则》评定。 显效: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不到50%。

2.1.2 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缺血心电图ST段较治疗前恢复0.5~1.0mm, T波由倒置转为低平或直立;无效:缺血心电图无变化。

2.2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3 结果

3.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3.2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

见表2

3.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

见表3。

4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 《灵枢·经脉》篇谓:“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 脉不通则血不流。 ”;《金贵要略》谓:“胸痹……人参汤主之”;《诸病源候论》云:“胸痹之证, 因虚而发”。 主要病机是本虚标实。 本虚者, 因年老体弱, 先天不足, 思虑过度, 耗伤心脾引起心之阴阳气血不足;标实者, 则系膏粱厚味、七情、寒邪产生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热结, 痹阻胸阳, 阻滞心脉而致疼痛。 笔者临床观察到本病多数患者具有心气虚弱的症候。 盖心主血脉, 气能生血、行血, 血能载气, 心气虚弱则血脉不充, 血运不畅, 脉道涩滞, 久则瘀血阻络, 不通则痛。 气虚血瘀, 表现为心悸、气短, 疲乏、失眠, 舌暗淡, 苔白。 采用归脾汤加减来治疗, 方中黄芪为君药, 补气活血, 心气旺则血脉通; 党参加强益气养心之效, 推动血液运行;当归补血活血, 龙眼肉、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使气血归心, 茯苓、白术健脾利水, 助气血生化之源;赤芍、丹参行气止痛, 活血化瘀通脉;炙甘草调和诸药, 共凑益气活血, 化瘀通络之效。

综上所述, 归脾汤加减能有效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 主要与心电图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有关,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任高, 陆再英, 谢毅, 等.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272-273.

血瘀型冠心病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本科室住院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病人10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7例,男38例,女19例;年龄68岁±13.2岁;病程8.9年±1.5年。对照组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70岁±8.8岁;病程9.2年±1.1年。两组病人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冠心病心衰诊断标准

参照《内科学》第7版诊断标准[2]。

1.3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医气虚血瘀证辨证: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轻者仅感胸闷、憋气、呼吸不畅;舌红或黯,少苔,脉沉细数、涩或促、结、代。

1.4纳入标准

①符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心功能Ⅱ级或Ⅲ级;②原发病为冠心病,病情相对稳定者;③中医证型符合气虚血瘀辨证标准者;④年龄40岁~70岁;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1.5排除标准

由于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导致心力衰竭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重度心力衰竭、心功能属Ⅳ级者。合并有肝、肾及内分泌系统、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有精神异常及不愿合作者。凡能增加死亡率的因素:如心源性休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梗阻型心肌病、未修补的瓣膜病、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填塞、肺栓塞、有明显感染者,以及没有控制的高血压等,均不宜入选。

1.6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慢性心力衰竭标准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硝酸酯类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补气畅络方,组方:人参30g,黄芪30g,当归12g,三七粉12g,赤芍15g,鳖甲10g。中药口服。中药采用免煎颗粒剂型,早、中、晚空腹服用。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

1.7观察指标

受试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荧光免疫测试法测定血浆脑钠肽(BNP)、脂联素(AP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试剂配制和操作步骤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1.8疗效标准

依照《现代心脏内科学》中的相关标准拟订[4]。显效: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均有明显改善;有效: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均有所改善;无效:心功能无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或死亡。

1.9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 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BNP、APN、MMP-9水平比较(见表1)

4.2 两组临床疗效(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慢性心衰属中医学“胸痹”“心悸”“水肿”“喘证”等范畴,多表现为虚实夹杂,邪盛正虚,病势危重,预后不良。其病机为本虚标实,心气不足为本,血瘀水阻痰饮为标。心气虚,不能运化水湿、鼓动营血,因而造成水湿内停、瘀血阻络,形成本虚标实的病理改变。针对气虚血瘀的病机,笔者提出补气活血畅络法是中医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的基本治法,自拟补气畅络方进行治疗。方中人参善于大补元气,行通畅血脉之功,黄芪味甘而性微温,归肺脾经。亦为“大补元气”之药,具有补气升阳、利水消肿等作用。两药共为君药。现代研究表明,黄芪有正性肌力作用,可明显改善左心功能及排出量,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左室重构;还能刺激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因子如内皮素,改善血管内皮功能[5]。当归补血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三七粉善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其化瘀血而不伤新血。赤芍活血养血,三味药为臣药。鳖甲虫类药善走窜,疏通经络阻滞,即行气散结、活血化瘀,为佐使药。

BNP主要由左心室心肌细胞分泌,具有利钠、利尿、扩张血管、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等抗心衰作用。随着人们对脑钠肽认识的深入,发现心室的体积和压力增高可导致血浆BNP升高,升高程度与心室扩张和压力超负荷成正比,可敏感和特异性地反映左心室功能的变化,对心衰的诊断、预后及疗效评价有良好的前景[6,7]。本研究显示,两组治疗后BNP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NP下降更为明显(P <0.05)。

脂联素是一种有益的炎症因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在冠状动脉疾病中血清浓度降低已得到证实[8]。APN具有以下作用:抗动脉粥样硬化(AS);抗炎症;刺激脂肪酸的氧化;降低血三酰甘油水平等[9]。Ouchi等[10]研究表明,重组脂联素能阻断蛋白激酶(AMPK)途径导致心肌肥大的信号传导,阻止心功能的恶化。本研究提示,两组病人治疗后血清中APN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ANP升高更为明显,两组治疗后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心衰的发生、发展是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分子生物学过程,表现为心肌细胞的坏死、凋亡、表型改变及心肌细胞外基质(ECM)变化。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可降解ECM,在心室重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1]。MMPs按其作用底物不同分为胶原酶、明胶酶、基质溶解素及膜型MMPs,其中MMP-2、MMP-9属于明胶酶,具有降解间质蛋白的能力。 已有多项研究显示MMP-9在心室重塑过程中有重要作用[12]。本研究提示,两组治疗后MMP-9均较治疗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补气畅络组治疗更进一步降低冠心病慢性心衰病人MMP-9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

血瘀型冠心病 第9篇

【关键词】 自拟痛经汤;阳虚寒凝血瘀型痛经;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71.11+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6-0043-02

痛经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指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为主要症状的病证[1]。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其发病率高达56.06%[2],严重影响着女性生活和工作质量。临床上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西医应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雌孕激素避孕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及解痉镇静剂,可暂时缓解患者疼痛,但远期疗效不理想,且不良反应较多。中医则通过辨证论治,标本兼治,长期疗效可靠。笔者在临床上采用痛经汤治疗阳虚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3]中相关标准拟定,诊断标准如下:①发病多在初潮后6~12个月;②疼痛多于月经来潮后开始,经行第1d疼痛最为剧烈,一般持续2~3d缓解;且痛经程度不一,重者为痉挛性疼痛;部位在耻骨上,并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③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苍白、冷汗出;④妇检无异常发现。

1.1.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的有关标准拟定。妇女凡在经期(或月经前后1周内)出现周期性的下腹疼痛,伴有其他不适,甚至影响正常生活者,均可诊断为痛经。阳虚寒凝血瘀型:月经前及月经后小腹隐痛或刺痛,痛处固定不移,喜暖喜按或拒按;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得温则痛减,伴有或不伴有血块;舌质紫暗,脉细弦或沉紧。

1.1.3 纳入标准 符合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诊断标准,且辨证属阳虚寒凝血瘀型;经B超及妇科检查排外器质性病变。

1.1.4 排除标准 盆腔器质性疾病所致腹痛者;伴有严重心脑血管、其它内科疾患及精神异常患者。

1.2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为本单位2009年至2013年门诊患者,共48例,其中病程最长者达16年,最短只有5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年龄12~15岁4例,16~20岁10例,20~25岁7例,30岁以上3例,平均年龄(21.8±2.8)岁,中位病程4.3年;对照组年龄12~15岁5例,16~20岁9例,20~25岁6例,30岁以上4例,平均年龄(22.4±2.2)岁,中位病程4.5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及痛经轻重程度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痛经汤(制附片20~50g先煎,桂枝10~15g,小茴香10~20g,吴茱萸5~15g,当归10~30g,川芎10~20g,生蒲黄10~15g,三棱10~15g,莪术10~15g,乌药10~20g,艾叶10~20g,生姜10~15 g,炙甘草10g),每日一剂,水煎取汁早晚分服;对照组口服布洛芬,1 次400mg,1日3次,连服7d。两组均在经前3d开始服药,连续治疗5个月经周期。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1.4.1 痛经症状积分 症状体征量化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制订。经期及其前后小腹疼痛计5分(基础分)。分级积分标准见表1。

重度:痛经症状积分≥14;中度:积分8~14;轻度<8分。

1.4.2 临床疗效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及《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制订。痊愈: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降至0分,腹痛及其它症状消失,且停药3个周期未复发;显效: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降至治疗前的1/2以下,腹痛明显减轻,其它伴随症状好转,可以不服用止痛药坚持工作;有效: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降至治疗前的1/2~3/4,腹痛较前减轻,其它症状有所缓解,服止痛药能够坚持工作;无效:腹痛及其它症状无改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24例患者中,痊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24例中,痊愈2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9.17%。Ridit分析显示,治疗组平均Ridit值=0.378,对照组平均Ridit值=0.622,总的Ridit值=0.500,治疗组Ridit值<总的Ridit值,统计结果示P=0.00<0.05,其统计意义表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表2)。

2.2 痛经症状积分和VAS积分变化情况 治疗后两组痛经症状积分、VAS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3)。

3 讨论

痛经在妇科临床上极为常见,患者承受着很大的痛苦。笔者在临床中发现绝大多数妇女的痛经是原发性痛经,而起因多因寒而起,或者阳虚生内寒,或寒邪内侵,气滞血瘀,冲任失调。《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由于“寒则血凝泣”,影响血液的正常循环,运行不畅而成瘀滞,血脉不通故痛。其临床特点是月经来潮时出现小腹痛,喜温喜按,经血夹杂血块,血块下则疼痛减轻,并在经前或经期采用痛经汤,以温阳补虚,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使气机条畅,使冲任之脉得以疏通,疼痛缓解,乃取“通则不痛”之意。

痛经汤中附子暖命门而破阴凝,能通行十二经络,且善达海底,直暖胞宫;桂枝、艾叶温经络、通血脉,小茴香、乌药温肾暖肝,行气止痛,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吴茱萸汤温养冲任,当归为血中气药,养血和血,川芎活血行滞,生蒲黄、三棱、莪术破血行瘀,酌加生姜引经,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温阳散寒,化瘀止痛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临床疗效差异及从痛经症状积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痛经汤治疗痛经疗效优于西药单纯镇痛,尽管西药组的总有效率高达79.17%,而其痊愈率极低,仅为8.3%,表明西药单纯镇痛药不能对该病起到有效的根治。本研究运用痛经汤治疗阳虚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肯定,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06-107.

[2]全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中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的调查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15(4):219.

[3]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1-25.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58.

冠心病血瘀证研究概述 第10篇

1 血瘀证证候实质与血液相关指标的研究

1.1 血瘀证与血小板、凝血及纤溶系统

血瘀证通常是指因气虚、气滞、痰阻、寒凝和火热等原因,导致血液运行不畅,血行迟缓或血溢脉外未能及时消散而停滞于局部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现代研究认为,血小板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止血和血栓形成,并且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疾病和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血小板的活化(黏附、释放和聚集等反应)与其作用密切相关,也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凝血和纤溶的平衡在维持机体正常血液运行和组织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血瘀证与血小板、凝血及纤溶系统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毛以林等[2]进行冠心病血瘀证与血小板颗粒膜蛋白和纤溶功能关系的研究发现,血瘀证组反映血小板功能状态的特异性指标GMP-140含量明显增高,t-PA/PAI活性降低,表明血小板活化、低纤溶状态与血瘀证形成有关;GMP-140、PAI-1和t-PA可作为冠心病血瘀证微观辨证的参考指标。吕中等[3]在冠心病血瘀证血浆纤溶活性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也发现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浆纤溶活性显著降低,处于血栓前状态。石志芸等[4]通过对203例患者(2型糖尿病115例,心血管疾病36例,肾脏疾病52例)中104例血瘀证与99例非血瘀证患者检测血栓前状态的分子标志物,发现血瘀证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及内皮细胞受损等改变,提示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受损、凝血-纤溶平衡的改变有利于血瘀证的发生。

1.2 血瘀证与血流变学

血瘀证是血液流动性和黏滞性出现异常的证候。研究血液流动性、黏性和变形性的发生和变化的规律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是现代医学血流变学的主要内容。目前检测血流变学指标已作为冠心病血瘀证诊断及临床疗效的评定标准。陈可冀等[5]认为,所有血瘀证的患者,从宏观血流变学上看,可表现为血液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血管壁压力和微血管弛张度的异常,从微观血流变上看,可有红细胞聚集性、红细胞变形能力、红细胞与血小板表面电荷水平、白细胞流变性等的异常。李越华等[6]研究证实,冠心病不同证型有不同的血流变学的变化,心血瘀阻型表现为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血浆黏度明显增高。大量关于临床药物疗效的研究发现,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后血流变学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从而反证了血流变学指标异常与血瘀证有相关性。血流变学指标异常不仅指各项指标数值过高,过低同样也会引起血瘀证。正如陈可冀[7]将血瘀证分为血瘀证Ⅰ型(血瘀证高血流变性型)和血瘀证Ⅱ型(血瘀证低血流变性型),指出血瘀证在血液流变性指标方面可见过高或过低。血液浓黏凝聚是血瘀的征象,但血瘀征象累积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形成血瘀证,血瘀证也并不等同于血液的浓黏凝聚,血液凝聚性过低也可以表现为血瘀证。

1.3 血瘀证与微循环

微循环异常主要表现于血管周围有出血或渗出,血流速度变慢,毛细血管袢变细,数量减少,还可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医“久病入络”理论的病理基础是血瘀证,而病理实质可能就是微循环障碍[1]。目前,冠心病血瘀证与微循环的关系多是从以下三个方面研究:血瘀证与甲襞微循环、与舌唇微循环、与球结膜微循环。如张三林等[8]通过观察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甲襞微循环并与非心血瘀阻证比较,发现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但心血瘀阻证更为严重,表现为畸形严重,管径最细,流速最慢,出现白色微血栓,提示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为微循环严重障碍。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舌与心脏关系密切。蔡少峰[9]对65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应用生脉注射液后舌微循环的变化进行观察,发现生脉应用组在舌乳头、微血管、血流状况、管周各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舌微循环的观察能够直接反映心脏状况,特别是乳头内微血管景象模糊、渗出、出血等在冠心病血瘀证出现的时机和几率比甲襞、球结膜微循环早且多。李玫[10]通过54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甲襞微循环检查,将香柏油涂于被检者左手无名指甲皱襞上,置于XD-F2型彩色多媒体微循环检测分析仪载物台上,通过计算机内部安装的多媒体卡实现彩色动态显像,从监测器屏幕上详细观察第一排毛细血管的轮廓、外形、排列、袢顶、血流状态、血色、袢管密度等,均发现有异常改变。结果证实,甲襞微循环检查的异常变化均与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另外,吴双虎等[11]还发现,氧自由基增加和红细胞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不足是血瘀证患者具有微循环瘀滞障碍的重要因素。

1.4 血瘀证与血管内皮功能

自“内皮损伤反应”假说提出以来,血管内皮功能越来越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现已证实,内皮功能障碍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各个阶段[12]。冠状动脉急性缺血发作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差,与冠脉内皮功能不良关系密切[13]。目前,关于血瘀证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主要是分析血瘀证患者内皮细胞分泌的活性因子增多或减少以揭示血瘀证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如蔡钦朝等[14]从血瘀证患者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水平揭示了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异常可能是血瘀证发病的病理基础之一。另外,直接从形态学证实了血管内皮细胞在血瘀证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如陈云波等[15]直接观察了血瘀证兔模型血管内皮细胞培养的形态学改变,于光镜下发现血管内皮细胞呈多角形镶嵌状紧密排列,细胞质中可见有暗色颗粒,极少数细胞形状巨大及混杂有一定数量的平滑肌细胞。电镜检查发现胞体内液泡数量增多,少数细胞核形状扭曲,线粒体结构肿胀、欠清晰,内质网扩张呈空泡状,提示造模兔原代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出现了病理性损伤。

1.5 血瘀证与炎症反应

近年来医学界提出一种新的冠心病发病机制学说———炎症反应学说。临床研究较多的炎症指标有CRP、IL-6、TNF-α等。CRP是人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主要的、最敏感的标志物之一,是体内急性炎症反应最重要的分泌蛋白,CRP是冠心病患者近期和远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独立而强有力的预测因子[16]。IL-6是一种促炎症细胞因子,研究发现,循环中IL-6的浓度升高可预测5年随访期间全体人群及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TNF-α是由激活的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类具有证候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存在于粥样硬化损伤部位,导致炎症发展、斑块不稳定和促血栓形成倾向。洪永敦等[17]通过研究冠心病中医证候与炎症因子的关系发现,血瘀证组WBC计数和血中CRP、IL-6和TNF-α含量均较其他组显著升高,认为上述炎症因子可以作为冠心病辩证参考。王强等[18]通过检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探讨炎症与冠心病血瘀证的临床意义,认为超敏C-反应蛋白可作为一个灵敏的慢性炎症评价指标,对于临床冠心病血瘀证病理过程的分析、治疗和转归具有积极意义。

1.6 血瘀证与相关基因表达

冠心病是由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多基因相关疾病。基因组学研究从整体水平上反映了疾病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基因随时空变化表达的动态演变过程,与中医学以证候概括发病过程的认识方法有显著的相似之处,中医学关于疾病“因人、因地、因时”的个体化辨证治疗模式符合基因多态性的特点[19]。把基因组学融入中医学,从基因微观分子水平研究中医辨证分型,建立证型基因表达谱,以逐步揭示证的客观物质基础,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热点。黄献平等[20]探讨凝血因子Ⅶ (FⅦ) 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心血瘀阻证候及凝血因子Ⅶ活性 (FⅦc) 的相关性,结果显示,FⅦ基因M1M1多态性和M1等位基因与CHD心血瘀阻证相关,FⅦ基因多态性与血浆Ⅶc密切相关。王阶等[21]运用外周血mRNA差异显示获得差异条带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中b13、23b在冠心病血瘀证组呈高表达,与冠心病血瘀证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2 血瘀证证候实质研究思考与展望

上一篇:老年重型高血压脑出血下一篇:科学与劳技教育思考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