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茶树栽培管理技术

2024-05-15

贵州茶树栽培管理技术(精选6篇)

贵州茶树栽培管理技术 第1篇

1 栽培品种资源研究

1940年9月, 茶场的科研人员进行了贵州乃至全国最早的茶树品种调查分类, 在务川发现了野生乔木大叶茶。同年, 茶场主持了全国茶树品种征集与鉴定, 共整理出湄潭苔茶、务川大树茶等17个品种, 汇编入《全国茶树品种志》。1941年, 项目组对湄潭、凤岗、务川、德江4县的茶树品种继续调查, 整理出黔北地方茶树品种10大类型:野生乔木大树茶、半乔木大叶大丛茶、灌木大叶茶、团叶茶、长叶茶、苔茶、小叶茶、柳叶茶、鸡嘴茶、兔耳茶[1]。

20世纪50年代, 茶场开展了应用选择法进行有性选种, 后改为无性选种。1966年选育出黔湄101、黔湄303、黔湄412、黔湄419、黔湄502等第1批无性系新品种;1967年选育出黔湄601、黔湄701, 并成功引进了福鼎大白茶, 后者成为贵州茶树栽培从20世纪至今的主栽品种。

1963~1965年贵州省茶叶土产公司对普安县普白林场、雷山县永乐区、从江县西山翠坪公社进行野生茶资源调查发现四球茶和秃房茶2个新种, 是贵州最早发现的茶树新种[1]。

贵州茶区分布广, 品种资源十分丰富, 至少有35个地方群体品种类型, 划分为5个茶树品种生态区系:以仁怀、桐梓为代表的黔北大娄山茶区;以湄潭苔茶为代表的乌江中游茶区;以镇远、石阡为代表的武陵山茶区;以都匀、贵定中叶茶为代表的苗岭茶区;以安顺、平坝竹叶青茶为代表的黔中高原茶区。

20世纪80年代开始着重对贵州野生大茶树进行较系统的调查, 经过对24个县市的考察, 认可并开发利用的有普白大树茶、贞丰坡柳茶、望谟八步茶、从江大树茶。

1987年7月9日, 野生大茶树课题组在普安、晴隆发现茶籽化石, 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等专业机构认证为新生代早第三纪四球茶茶籽化石, 由此推测, 贵州是茶树原产地组成之一。迄今在贵州大娄山脉及苗岭南麓还有不少野生的乔木大茶树。

2 良种繁殖示范推广

20世纪40年代, 茶场进行了扦插繁殖试验, 总结出以短穗、夏插、新土为佳的快繁方法;50年代从广东、云南、浙江等地引进良种推广种植;60年代末, 贵州省桐梓县红光村的茶农在专家的带领下克服重重困难发展茶叶生产, 成功的栽培技术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现在贵州的乡镇茶场, 绝大多数是60年代建立起来的;80年代开始, 对新品种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1981年在贵州省农业厅及贵州省科委的资助下进行良种示范试验;1984年研究成功适应贵州气候条件、生长快、成本低的繁殖方法;1985年, 在贵州省经委的支持下, 对“茶树良种繁殖示范推广”进行重点开发;1989年项目验收时, 累计繁育茶树优质茶苗逾1 200万株, 在湄潭县建立母本生产示范园106.67hm2, 向省内外推广达400万株, 承担了1988年、1997年2次全国良种区域性试验, 详细记载各品种在湄潭的适应性, 尤其是茶场的新品种推广到四川省荣昌县后, 建立繁殖场, 在该县推广达133.33hm2以上, 并向邻近县市辐射, 取得了广泛的良种示范作用。20世纪末, 在有关专家的支持下, 在贵州省范围内建有晴隆、新蒲、核桃坝3个良种场, 累计推广良种1亿株以上, 相继推广到云南、四川、广东、广西、陕西等省[2]。

3 栽培技术研究

茶场早期对茶籽贮藏、浸水、选种、播种时间、深度、直播、移栽、苗圃防旱、茶园遮荫等作了探索, 后来对影响茶籽发芽因子、茶苗移栽时期、幼苗苗床等进行了试验研究。

20世纪50年代, 贵州省茶试站研究室开展了衰老茶园改造、茶树系统修剪、合理采摘、生产实践的总结, 引进与推广茶园条栽技术、密植速成茶园的早期探索, 茶树肥料、根外追肥、茶园绿肥试验和茶区土壤情况调查等工作。

60年代, 在广泛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 立题开展了茶树综合丰产技术研究, 创造了常规茶园产干茶3 750kg/hm2的高产成绩, 探索出了高产的规律和配套技术, 对贵州乃至全国早期的茶叶科研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70年代, 贵州茶树栽培研究进入新时期, 开展了密植免耕快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研究成果迅速在全国茶区推广并引起强烈反响, 对我国茶树栽培技术的改进有重大贡献。密植免耕茶园比常规茶园提早2~3年投产, 达到头年种、2年采、3~4年达高产的良好效果。1978年获贵州科学技术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1984年被国家科委列入农村适用技术项目在全国推广, 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80年代, 冯绍隆率领的项目组在密植免耕成果的基础上为提高光能和地力利用率开展了茶树组合密植研究。组合密植法是茶树密植免耕法的改进和发展, 弥补了密植免耕茶园不能深耕补施有机肥的缺陷。采用组合与交换重组对茶树生理机能进行周期性的有效调节, 提高光能利用率, 同时对茶园土壤进行周期性的交换改良, 使土壤理化性质实现全园平衡, 以提高土地利用率。1989年该项目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

90年代及以后的研究包括茶树个体与群体关系的人工调节、茶树喷施阿斯匹林、茶树喷施光呼吸抑制剂、抽技修剪、密植免耕栽培技术规范、茶果间作、皋芦茶引种栽培及资源考察、贵州天然富硒茶考察、茶树人工生态群落、贵州茶树根际固氮微生物等项目, 并取得一系列成果。

4 茶园土壤及培肥研究

茶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土壤及培肥的试验研究, 包括大面积茶园开垦测量规划、茶园土壤调查、绿肥种植、土壤覆盖、冬季防冻、茶树根外追肥、农家肥和化肥施用等。发现幼茶行间种绿肥、覆盖均有良好防冻效果, 尤以间作密植绿肥效果为佳, 提出了高产茶园土壤条件的具体指标, 为科研和生产提供了有益参考和指导。

70年代, 进行了九二○在茶树上的应用、茶园土壤及茶树叶面固氮菌的分离培养、密植免耕对土壤的影响、双行茶园土壤增肥技术、农村低产茶园改造、对湄潭地区黄壤高产茶园土壤条件的调查等土肥研究工作, 于1978~1981年完成的农村低产茶园改造综合技术示范 (以改土为中心) 和1975~1981年完成的双行茶园免耕撒肥法分别获得1981年和1983年农业厅科技成果三等奖。

80年代开展了茶园土壤有机质自然平衡作用[3]、茶园蓬心土壤肥力效应等研究[4,5]。同时还开展了湄潭兴隆公社茶场低产变高产综合农业技术、茶树喷施稀土、茶园施用复合肥、茶树叶面综合营养剂、茶园自生食用菌、贵州茶园主要土类肥力诊断及优化施肥、生物沸石有机肥、茶园非梯化种植等试验研究, 相继取得成功, 其中有较大影响的研究项目如下:一是农村低产茶园改造综合技术示范。由吴子铭、孙继海等以湄潭流河渡公社茶场为点, 采用“深耕、补密、增肥、稳水”8字综合改造方案, 以改土为中心进行全面改造, 3年全场产干茶由原58.5kg/hm2提高到810.0kg/hm2, 改造第1年亏损5 115元, 第2、3年盈余12 576元, 起到了快速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良好示范效果。二是茶园土壤有机质自然平衡作用研究。在湄潭自然条件下, 以茶树落叶作为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 除具有省工、节资、快速、量大的特点外, 还具有物理覆盖作用, 能改善土壤水热条件, 且有养分含量高, 碳氮比小, 分解转化快, 有利于茶树地上、地下部生长等许多优点。三是茶园蓬心土壤肥力效应研究。吴子铭、孙继海等人围绕密植免耕开展茶园土肥研究, 结果表明, 茶园蓬心土壤具有土壤肥力稳定提高、抗逆力强、管理及用工成本低、茶树稳产高产等优点, 比不具蓬心土壤的茶园增产1~3成。提出改变种植方式, 建立蓬心土壤, 利用茶树自肥作用快速培肥土壤的新观点, 在国内茶树土肥研究方面独树一帜。茶园土壤有机质自然平衡作用研究、茶园蓬心土壤肥力效应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达到国内同行的领先水平, 分别获得1987年、1990年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5 病虫害研究

贵州茶树病虫害的研究最早是从茶场的刘淦芝博士对湄潭茶树病虫害进行调查开始的, 统计出茶树害虫64种和部分病害。常见害虫有紫霞茶蚜、茶摆头、背袋虫、负球茶军配、紫衣茶盒花、三星茶象、红颈茶天牛7种, 并于1941年在中国《农报》刊出《湄潭茶树害虫初步调查》, 是贵州茶树害虫调查的最早报导。

20世纪50年代初对茶毛虫开展土农药收集利用, 末期茶小绿叶蝉为害严重, 用六六六和块状二二三对水300倍虽可控制其为害, 长期施用却伤害天敌, 使茶牡蛎盾蚧失去天敌而猖獗成灾。从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 茶树保护的重心转移到对害虫和天敌资源调查、鉴定与天敌的保护利用上来。贵州有茶树害虫230种, 病害30余种, 害虫天敌324种。对茶叶生产威胁较大的茶小绿叶蝉、茶牡蛎盾蚧、常春藤蚧、茶毛虫、云尺蛾、茶梢蛾、茶实象甲等17种害虫及茶饼病、茶白星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1964年夏怀恩等在湖南《茶叶通讯》上发表《谈茶树害虫的综合防治》, 率先提出茶树生物防治的主张。20世纪80~90年代中期, 主要对茶小绿叶蝉测报技术和茶园复合生态进行研究。对草甘藤防除茶园杂草、害虫病毒资源调查及利用、茶白星病防治以及对侧多食跗螨、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云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茶尺蠖、赤眼蜂、黄短步虫甲、茶棍蓟马等进行调查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

6 建设生态茶园及其他方面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在茶园生态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贵州天然富硒茶资源考察项目组在冯绍隆的带领下, 在中科院地化所和贵州省地矿局地质所的密切配合下, 历时4年, 遍及9个地 (州、市) 、26个县 (区) 、72个茶场, 采集了82个茶样、32个土样进行分析, 得到1 602个检测数据, 发现硒茶资源的分布地域与规律, 弄清了含硒量及富硒茶之间的关系, 该项目1996年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开发了品质优异的“夜郎”牌天然富硒茶。为充分利用茶园的立体空间, 对茶树人工生态群落综合效益进行了研究。在开阳县双流茶场、红花岗区忠庄茶场、余庆县狮山茶场等处建立了生态茶园观测点, 重点研究群落的不同处理对茶园生态产生的影响, 已筛选出理想的立体种植模式:“经济林木—茶树—自生食用菌”。其中, 茶果间作群落效益研究获1996年贵州省农业厅科技成果二等奖。皋芦茶引种栽培及贵州资源考察项目首次报道了贵州皋芦茶资源状况, 该茶仅在贵州省丹寨县发现, 已不足20株, 濒临灭绝。该项目1997年通过由贵州省农业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获当年贵州省农业厅科技成果二等奖。在茶园垦植、水土保持及综合效益研究方面, 孙继海等人历时数年, 提出坡地茶园种植不宜开梯, 建议采用非梯化种植等高布置茶行方式, 对稳定茶园小气候、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害虫天敌种类、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提高茶叶品质、节省人力物力、防止水土流失等有积极效果。茶园施稀土的应用研究获得了厅级二等奖。此外, 还进行了以下课题的研究并取得相应成果:茶树叶面综合营养剂研制、游龙茶创制、武陵春研制、生物沸石有机肥肥效试验、贵州富硒粮油食品资源调查、茶园自生食用菌的分离培养、茶树树冠群体结构标准等。

目前, 正在开展的项目有优化茶叶自然品质的栽培技术研究 (贵州省基金资助) 、贵州皋芦茶资源调查及繁殖技术研究、茶园根际固N、P、K有益微生物的群落研究、贵州茶树根际固氮微生物分离及培养研究 (贵州省农业厅资助) 、茶树人工补硒研究、茶园土壤物理性状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研究、提早春季名优茶开采期的综合配套技术研究等。

7 未来研究方向

针对贵州茶树栽培的现状确定未来的研究方向。

贵州现有1/2茶园已经老化或半老化, 有1/3是20世纪60、70年代建设的, 产量低且抵抗力、土壤质量均下降。贵州茶树栽培品种单一, 目前制作名优茶过分依赖福鼎大白茶, 作为山区, 贵州茶园小生境复杂多样, 福鼎大白茶并不是贵州所有茶叶产区最适合的品种, 需要优良的茶树品种, 为此, 要加快优良品种的选育, 方法如下:一是加快地方优良品种的提纯复壮[6,7], 使之尽快成为各不同主要茶区的主栽品种, 逐步改变依赖福鼎大白茶制作名优茶的现状;二是通过全国茶树良种试验, 筛选、引进适合贵州种植的优良品种;三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 根据茶树的生长规律, 采用田间自然鉴定和室内人工鉴定的方法, 有针对性地进行茶树抗病虫性鉴定, 加强对优质 (高香) 、高产、具特异成分 (儿茶素、茶氨酸等) 和高抗 (抗旱、抗寒、抗病虫害) 品种的选育, 供发展有机茶园使用;四是开发早、中、晚新品种, 实现品种间的合理搭配;五是采用生物技术开展茶树种质资源试管保存研究, 建立试管保存种质资源库, 采用DNA分子标记 (RAPD、ISSR等) 技术来评估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 进行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改良与利用研究。贵州茶园施肥技术普遍偏低, 随意性大, 测土配方施肥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茶叶持续优质高产得不到保障。土壤性质、生态环境与优质茶叶生产的关系如何, 怎样利用土地资源等均有待提供科学依据。因此, 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茶园土壤肥培管理技术、节本增效、提高茶叶品质产量、改良低产茶园土壤、进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综合利用茶园土壤优势资源、优化茶叶区域布局、提高建园质量等是贵州茶树栽培面临的问题及研究的方向。

贵州有宜茶土地4 666.67km2多, 但并非都适合种茶, 为此, 应优化茶叶区域布局, 对贵州宜茶土地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研究, 内容涉及土壤地质背景与茶叶品质产量的关系;土壤有益元素 (如Zn、Se、Ge等) 含量与特色茶叶品质的关系;土壤重金属元素 (如Pb、Hg、As、Cd等) 和农残的评估及阻控;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多样性、气候分别与特色茶叶品质和产量的关系等, 对以上结果进行系统分析, 提出贵州省茶叶区域布局的优势区、适宜区、次适宜区, 为贵州茶产业规划提供依据, 不仅能优化贵州省茶叶区域布局, 还能为贵州茶的风格及特征提供有力的科学根据, 为提高贵州茶在全国的地位提供技术支持。

摘要:回顾了贵州茶树栽培在品种资源调查、良种繁育推广、密植免耕快速高产栽培、病虫害调查与防治、土壤及培肥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及成果推广应用效果, 并针对贵州茶树栽培现状提出测土施肥、茶叶区域布局等是将来主要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茶树,栽培技术,研究,贵州

参考文献

[1]张其生, 王天宇, 魏国雄, 等.贵州茶叶科技史研究[J].贵州茶叶, 2000 (2) :10.

[2]梁远发.六十年茶树栽培研究光辉的历史[J].贵州茶叶, 1999 (3) :14-16.

[3]吴子铭, 孙继海.茶园土壤有机质自然平衡作用的研究[J].贵州茶叶, 1985 (4) :13-17.

[4]孙继海, 吴子铭.茶园蓬心土壤肥力效应研究报告[J].贵州茶叶, 1989 (3) :35-51.

[5]孙继海, 吴子铭.茶园蓬心土壤效应试验报告[J].贵州茶叶, 1989 (1) :14-18.

[6]梁远发.优化茶叶自然品质的栽培技术研究[J].耕作与栽培, 2000 (4) :23-25.

北方地区茶树栽培技术要点 第2篇

北方地区茶树栽培技术要点

当前随着茶叶生产发展和效益的提高,以及山东“南茶北移”的成功,我国北方有许多地方也想种茶,跃跃欲试.我国北方由于气候条件严酷,属于非宜茶区域.但个别有条件的`地方做些南茶北移试验也是可以的,试验中在栽培技术上要有创新,不能完全照搬南方种茶的栽培方法,就此,笔者根据以前在山东进行南茶北移试验的经验提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作 者:吴洵 Wu Xun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310008刊 名:中国茶叶英文刊名:CHINA TEA年,卷(期):200931(10)分类号:S5关键词:

茶树菇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第3篇

2.使用科学配方。茶树菇培养料含氮量过高,污染率高、出菇迟;含氮量过低,产量低。建议采用以下两个配方:(1)木屑36%、棉籽壳36%、麸皮20%、玉米粉5%、茶籽饼1%、轻质碳酸钙1%、糖1%,pH为7~7.5;(2)棉籽壳87%、麦麸10%、石灰2%、糖1%,含水量56%~60%,pH为7~7.5。

3.提高制袋成品率。一是培养料质量。培养料要新鲜、无霉变,木屑要经后熟并过筛。培养料含水量要适宜,以紧握培养料指缝有水渍但不下滴为度。二是菌袋制作。棉籽壳、木屑要提前24小时预湿并加入石灰堆积发酵,然后加入麦麸,拌料装袋至上灶的时间不要超过5小时。三是消毒灭菌。将料袋装进常压灶,一般每灶2500~3000袋,不宜过多。灭菌时做到“攻头、控中、保尾”,使升温至100℃的时间尽量缩短,温度达到100℃后保持16~18小时,做到彻底灭菌。四是菌种培养。茶树菇对光、温敏感,菌种培养要在相对恒温、避光的条件下进行,温度控制在22~26℃,培养室每隔10天检查一次,清除污染的菌种。五是菌袋接种。灭菌后料温冷却至30℃以下,装进接种箱接种。尽量减少菌袋破损。

4.科学安排制袋季节。茶树菇菌丝在5~35℃均能生长,子实体分化适温为22~26℃,低于20℃子实体生长慢、转潮慢、菌柄短、产量低;高于28℃子实体生长快、易开伞,影响品质。以江苏省高淳县为例,5月中下旬和9月中下旬最适宜茶树菇子实体形成和生长,往前推55~60天就是合理的制袋期,一般安排在3月上中旬和7月上中旬制袋。

5.抓好害虫综合防治。多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出菇期尽量不用化学防治。重点搞好环境卫生,及时处理废菌袋,并对菇房内外进行消毒,用洁净的自来水补水。采用防虫网、黑光灯、水浸法(在菇原基出现前或采收后向菌筒灌水,水面高于料面1~2毫米,浸2天后倒掉)相结合的方法治虫。

(福建省龙岩市农业局 彭帆 邮编:364031)

桑枝茶树菇栽培技术 第4篇

桑枝木屑与其它木屑相比, 其营养成分组成有个突出特点:蛋白质含量达到14.5%, 大大高于一般杂木屑的1.5%。茶树菇虽是一种木腐菌, 但其利用木质素的能力较弱, 而分解蛋白质的能力特别强, 桑枝木屑恰能满足茶树菇的这一生理特点, 利用桑枝生产茶树菇, 能减少麦麸、玉米粉等营养物质的添加量, 不仅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而且产菇高, 品质好,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桑枝茶树菇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茶树菇生物学特性

茶树菇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粪绣伞科, 它是一种腐生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2~28℃, 培养基适宜含水量为60%~65%, 湿度60%~70%, 黑暗;子实体原基形成和生长发育的温度16~26℃, 湿度85%~90%, 散射光, 好气性, PH值5.5~6.5。

2 栽培季节

茶树菇是一种中温偏高型菌类, 适宜在春、秋季节栽培出菇, 一年可生产两季。在冬季1~3月生产菌袋, 4~7月出菇, 或在夏季8~9月制袋, 9~11月出菇。

3 桑枝木屑培养料配方及配制常用的培养料配方有以下几种;

配方1:桑木屑42%, 棉籽壳37%, 麸皮19%, 石膏粉10%, 糖1%, 含水量65%。

配方2:桑木屑65%, 细米糠或麸皮12%, 杂木屑6%, 茶饼粉15%, 石膏粉10%, 糖1%, 含水量65%。

配方3:桑木屑60%, 棉籽壳20%, 米糠或麸皮18%, 糖1%, 碳酸钙1%, 含水量65%。

配方4:桑木屑80%, 麸皮14%, 茶籽饼粉5%, 石膏粉10%, 含水量65%。

培养料的配制:称取培养料中各种原料, 先干料混合拌匀, 但糖要溶解于水中加入。然后加水拌匀培养料, 使含水量达到60%左右, 即用手捏紧料没有水滴出, 手指缝间可见到水为宜。

4 菌袋制作

4.1 装袋:

培养料拌好后, 要及时装袋, 选用袋口22cm, 长42cm的聚乙稀袋, 可方便菌袋横卧重叠码两头出菇。装入袋中的培养料, 要求松紧一致, 不紧不松, 以手捏料袋有弹性为宜。装好料后, 袋口上用绳扎好。

4.2 灭菌:

把装好的料袋放置在蒸煮灶内进行高温蒸气灭菌。温度上升到100℃时保持14~15小时, 温度下降至30℃以下立即进行接种。

4.3 接种:

将冷却到30℃以下的料袋放入接种室或接种箱内, 然后用甲醛和高锰酸钾混合薰蒸杀菌处理1~2小时, 待刺激性药物气味减少时开始接种操作, 可直接打开袋口, 将菌种放入袋口内, 然后上颈圈, 用灭菌的干燥纸封口。

5 栽培管理

5.1 培养发菌

在培养室的地面上将菌袋重叠堆码起来, 堆码高度为6~7层, 形成一排排的菌墙, 也可码成“井”字形, 室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 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培养30~40天, 菌丝即可长满袋, 此时给予光照5~7天后菌袋达到生理成熟, 方可进行出菇管理。

5.2 出菇管理

在专用菇房码放好菌袋, 一般堆4~5层, 袋堆之间留0.7~1米通道以利管理。每天喷水1~2次, 保持地面潮湿和封口纸湿润, 给予光照, 诱导原基形成。当菇蕾形成生长到接近封口纸时, 去掉封口纸, 通过温度调节, 保湿, 通风换气和光照管理, 人为地创造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最佳生态环境, 即将温度控制在16~24℃之间, 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范围内。喷水保湿时, 主要向地上和四周墙上喷水, 注意不要将水喷入菌袋内, 以免造成烂菇。同时要加强通风换气管理, 防止出现CO2浓度过高长成畸形菇, 保持菇房内有散射光线, 使菇房内明亮。

6 采收

茶树菇子实体既可鲜食, 也可烘干制成干品, 为保证质量, 必须适时采收。要当子实体长到未破膜时采收, 采收过迟, 菌盖完全展开, 孢子弹射出来后, 其质量下降。采收时, 握着菌柄基部拔下, 轻拿轻放, 以免弄断菌柄和菌盖, 降低商品价值, 一般可采收3~4潮菇。

参考文献

[1].林元吉主编, 桑蚕茧的副产物综合利用, 四川科技出版社, 1993。

也谈茶树菇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第5篇

1 选育优良菌种

1.1 母种 (一级种)

采用加富PDA培养基 (马铃薯200g、葡萄糖15g、蔗糖5g、硫酸镁0.5g、磷酸二氢钾0.5g、B11g、水1 000ml) 或加麦皮PDA培养基 (马铃薯200g、蔗糖20g、麦皮10g、水1 000ml) , 以上两种配方均用琼脂20g。一般后一配方菌丝更粗壮。以上配方制作的母种在26℃左右恒温下培养7天左右即可。

1.2 原种 (二级种)

采用木屑培养基 (木屑78%、麦皮20%、蔗糖1%、石膏粉或碳酸钙1%、普钙、硫酸镁、磷酸二氢钾少量) 制作的原种, 置25℃左右恒温下培养7天左右即可。

1.3 栽培种 (三级种)

采用木屑培养基或棉籽壳培养基 (棉籽壳78%、麦皮20%、蔗糖1%、石膏粉1%) 制作的菌种置24~28℃下培养30天左右即可。茶树菇菌种要求菌丝粗壮、浓白, 培养后期母种斜面有时出现红褐色斑纹或原种、栽培种料面出现与金针菇一样长出小子实体为正常现象, 但若出现菌丝稀疏弱细, 吃料不彻底, 有杂色斑点或出现黄水等不宜使用。

2 栽培季节

茶树菇通常在春、秋季栽培出菇, 但当季出不完菇, 需经越夏、越冬处置, 到气温适宜时, 菌袋才能出完菇。这不仅使菌袋营养损耗大, 而且降低了栽培设施、资源的利用率。因此, 大丰区栽培茶树菇, 选择在冬季或秋未冬初进行, 经冬季和早春季发菌, 菌丝即可长满全袋, 待春季气温回升适宜出菇时, 即可进行催蕾出菇管理。这样出菇期长, 基本上当季可出完菇。具体时间安排在10~11月制袋接种, 翌年4~10月出菇。

3 制袋

3.1 原料

茶树菇是一种对纤维素、木质素分解能力较弱的木腐菌;氮源丰富, 生长速度快, 出现原基及子实体速度快。因此, 用麸皮和玉米粉为佳;用棉籽壳比用木屑效果好, 产量高;木屑用细木屑为好, 需经晒后贮存备用。

3.2 培养料配方

棉籽壳62%, 杂木屑15%, 麸皮20%, 碳酸钙1.5%, 石灰1.5%, 掌握培养料含水量63%~65%。

3.3 配料、装袋

棉籽壳在制袋前3~4天, 按料水比1∶1.2加入水, 堆积发酵, 翻堆2次备用。装袋前按配方加入其他原料, 干拌2次, 使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后再加水搅拌2次, 调整培养料含水量达65%左右, 以捏紧料有少量水渗出为准。采用15cm×30cm的栽培袋, 每袋装干料300g。

3.4 灭菌

采用常压灭菌。在灭菌前期, 需排尽灶内冷气, 待灶内温度达100℃开始计时, 维持100℃24h后, 再闷4h退灶, 冷却到30℃以下方可接种。

3.5 消毒接种

接种室在接种前用气雾消毒剂消毒, 菌袋置接种室内的接种箱中按无菌操作规程接种。每袋菌种可接30~40袋栽培袋。

4 保温发菌

将接好种的菌袋, 搬入培养室进行排场堆叠, 一般6~8层, 覆膜。发菌15~20天后, 接种口菌丝向四周蔓延, 封锁料面, 此时应进行翻堆检查。在发菌过程中要翻堆散热, 互换位置, 使发菌均匀。若遇霜冻天气, 培养室需加温, 以促进菌丝生长。发菌室要经常通风换气, 但要注意不能使温度产生波动。冬季发菌, 长达3~4个月, 营养积累丰富, 出菇质量好, 产量特别高。

5 出菇管理

5.1 催蕾出菇

利用昼夜自然气候温差及通过人为创造的干湿差, 进行强刺激, 3~5天后, 菌袋表面出现点点细雨水珠, 经2~3天后即可出现密集的白色原基, 接着分化成大批菇蕾。

5.2 温度管理

出菇场所温度宜控制在18~24℃, 让菇蕾充分生长发育, 形成大批优质菇。出菇阶段温差不宜大, 棚内温度要相对稳定。

5.3 湿度管理

在出菇阶段, 水分管理以轻喷勤喷“空气水”为原则, 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0%~95%, 晴天可喷雾5次, 以保持覆盖报纸湿润水不下滴为宜;天气潮湿时可减少喷水次数。转潮阶段, 相对湿度要适当降低, 停止喷水数日, 让菌丝恢复生长。茶树菇生长期间, 要切实协调好保湿与通风的关系。

5.4 补水

茶树菇原基出现后, 料面一直暴露于空气中, 培养料易失水, 所以要经常保持栽培场所的空气湿度在90%左右, 但不可一直处于这种状态, 可采用干干湿湿的管理办法。当采收2批菇后, 培养袋明显变轻, 必须向袋内补充营养液。

6 采收与加工

6.1 采收

当菌盖边缘颜色较浅, 菌膜未破或微破时即可采收, 采收时握住整丛菌柄轻旋拔出, 摘除残留的菇根, 再次把袋口捏拢, 在料面上造就一个出菇的环境, 养菌7~10天, 等第2批菇蕾出现时, 再把袋口打开。室内温度控制在16~26℃。长过2潮菇后, 可进行脱袋覆土, 浇灌营养液, 或倒头出菇。每袋可产鲜菇400g左右。

6.2 加工

茶树菇采收后去杂质和残根, 进行分级, 立即放到冰库冷藏, 保鲜出口。茶树菇子实体细而长, 易烤干, 烤干分检后, 及时装入塑料袋内, 密封装箱。

参考文献

[1]杨金明, 姜飞, 马秀玲, 等.茶树菇病毒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及其综防措施[J].中国植保导刊, 2009, (5) :28-29.

有机茶树栽培技术的几点思考 第6篇

1 有机茶树栽培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1.1 阳光因素

有机茶树生长过程中最不获取的就是阳光, 因此在栽培时也要首要考虑阳光因素, 以此保证茶树生长期间拥有足够的阳光。因为茶树最开始生长在森林中, 长时间属于漫射环境中, 所以即便光照比较弱, 茶树同样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这足以证明有机茶树耐荫性强。但光照也不能过弱, 否则光合强度不足, 茶树就难以正常生长。光照强度既对茶树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也对茶树品质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对此, 种植人员在种植有机茶树时, 定要考虑当地的光照条件, 若日照比较强烈, 茶园梯坎、道路旁边可以种植一些数目, 以此降低光照强度, 这既对茶叶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美化环境。

1.2 水分因素

有机茶树比较喜欢湿润的环境, 实践证明, 年降雨量1500mm最适合茶树生长。有机茶树生长期间, 每个月降雨量必须超过10mm, 若降水量在50mm之内, 茶树生长就处于缺水状态。茶园空气湿度应该保持在70-90%, 若没有达到50%茶树生长将会受到不良影响, 如产量降低, 品质下降。土壤中含水量保持在80-90%最为合适, 若超过了93%, 茶树很有可能就会烂根, 茶农将损失重大。如果有机茶树种植在平地或者是地下水位非常高的地方, 种植人员就需要预先做好排水工作, 修建排水沟等。

1.3 土壤因素

第一, 土壤酸碱度要适宜, 有机茶树适合生长在酸性土壤环境中这, PH为4-6.5都非常适合生长, 当PH为4.5-5.5时最适宜茶树生长, 若超出6.5就不应该种植茶树, 切忌在中性土壤中种植茶树, 否则轻者茶树营养不良, 严重者直接不能成活;第二, 沙质土壤最适合种植茶树, 如是砂性土壤无法存贮水源, 茶树生长期间很容易会出现缺水情况, 而土壤过粘, 通气性就会大受影响, 特别是根系生长发育不佳, 吸收技能也会大打折扣;第三, 土壤厚度, 因为茶树根系非常发达, 一般情况下, 主根超过1m, 为了保证茶树根系能够始终处于良好生长状态, 土层必须深厚, 但是要保证底土松软, 一般情况下土层要超过1m, 若是熟化层或者是半熟化土壤, 厚度要达到半米, 底土中要有母岩, 母岩必须是风化松软, 具有很多孔洞的母岩。

2 有机茶树栽培技术要点

通过有机茶树栽培技术种植出来的茶树, 其生产的茶叶要完全符合国家有机产品标准要求, 没有任何的人工合成化肥和农药, 也不存在着任何的金属, 也没有受到化学物质的污染, 这样高品质的茶叶, 才能更受欢迎。

2.1 选择适宜的种子。

依照当地的环境以及有机茶树栽培种植要求来选择茶树种子, 性能优良的茶树, 不仅生长旺盛, 而且树冠也非常优雅, 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经过大量的研究实践发现, 适于山地、丘陵坡地种植的香气浓郁, 茶味鲜爽的优质小叶茶品种扦插, 生长适应性稳定以后的一年生的枝条进行扦插。

2.2 对土壤酸碱度调整, 根据种植地的土质情况, 用石灰、硫酸铝、硫酸亚铁或带酸性、碱性的有机肥对土壤酸碱度进行调整, 使PH值为4.5至6.5;有机茶园必须符合生态环境质量, 重金属含量必须严格控制, 要求远离城市和工业区以及村庄与公路, 以防止城乡灰尘、废水、废气及过多人为活动给茶叶带来污染。

2.3 在茶园的山顶种植松树, 茶园中间适量间种松树, 选择在土层厚度为25厘米以上、土质疏松、排水性与透气性良好、光照条件好的阳坡、半阳坡地段种植。

2.4 种植, 茶树扦插前茶园要施足农家肥基肥, 当土壤贫瘠时施适量的有机磷、钾肥, 基肥施下后在其上盖土3-5厘米, 避免茶根直接接触肥料, 然后用肥沃的塘泥或河沟泥浆对待种茶树浆根, 浆根时加入适量过磷酸钙肥。

2.5 茶园管理, 茶树幼苗缺株要补苗间苗, 旱季到带来之前进行浅耕培土, 夏季到来之前, 茶园用松枝进行遮荫。

2.6 使用无害物质防治茶树害虫:

小绿叶蝉、茶尺蠖、茶黄蓟马、茶毛虫、红蜘蛛、蚜虫和地老虎;使用无害杀菌剂防治茶树病害:叶枯病、茎腐病和茶膏药病;所述的无害物质防防治茶树害虫的材料成分和重量份数为:烟草20~30份, 苦参20~30份, 辣寥20~30份, 苦楝树叶10~15份, 表面活性剂1_2份, 使用方法是将上述除了表面活性剂以外的材料打碎, 加5~10倍水, 煮沸半小时, 取滤液加入表面活性剂, 稀释300-500倍喷洒。所述的防治茶树病害的无害杀菌剂的材料成分为左旋A-松油醇、石灰乳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 石灰乳重量份数为80-90份, 左旋A-松油醇重量份数为10-20份, 表面活性剂重量份数为1-2份, 使用时加水稀释100倍。左旋A-松油醇是从松脂提取分离的物质, 用其喷于茶树, 可以杀菌也可以杀虫, 与上述所说茶园种植松树的道理一样。

2.7 其他方面。

第一, 除草, 地垄边上长出杂草时, 不连根铲草, 不使用除草剂, 仅仅将杂草割短;第二, 施肥, 幼龄茶园每年平均亩施有机肥750公斤以上, 壮林采摘茶园, 每年平均亩施有机肥1.5-2.5吨, 增施饼肥100-150公斤, 过磷酸钙25-50公斤, 茶园一年施三次追肥, 春茶前施催芽肥, 春茶后施第二次, 夏茶后施第三次;第三, 修剪, 幼年、成年或衰老茶树, 都应在一年生长结束后休眠期修剪, 茶树冬芽休眠后期, 春季茶芽萌发以前为最佳修剪时期。

3 结论

综上所述, 可知有机茶树栽培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思考, 而且不同地点考虑的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 但是大体上相同。有机茶树栽培作为未来茶叶发展的主要方向, 国家要给予一定的支持, 尤其是资金与技术人员方面的支持, 这样才更容易在有机茶树栽培技术方面获得突破。

摘要:有机茶树简单的说就是根据有机农业方法种植出来的茶树。此种类型的茶树在种植过程中不会应用人工研发的化肥, 也不会应用农药或者是化学食品添加剂等。换言之, 有机茶树就是一种没有任何污染、纯自然的茶树, 其生产的茶叶也是纯天然, 没有任何的污染。我国的有机茶已经走向了国外。本文主要对有机茶树栽培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进行介绍, 由此探讨了有机茶树的栽培技术, 希望能够为我国茶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有机茶树,栽培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1]解星云, 袁晶晶, 陈春林, 黄玫, 包云秀, 杨兴荣.茶树新品种云茶春毫在保山和澜沧地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 2014 (8) .

[2]李华荣, 普学正, 郭琼, 李旺梅, 普学成, 施家和.双柏县低产茶园成因及改造措施[J].中国农技推广, 2012 (12) .

[3]陈正武, 赖飞, 刘红梅, 曹雨, 陈娟, 段学艺, 高秀兵, 王家伦.茶树无性系良种山地适应性栽培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12 (4) .

上一篇:实验准备工作下一篇:皮肤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