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发展范文

2024-06-25

事物发展范文(精选12篇)

事物发展 第1篇

高中《思想政治》之《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第一框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1) 识记和理解对立统一的观点。 (2) 识记和理解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概念, 并掌握二者的辩证关系。 (3) 识记和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概念, 并掌握二者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

2.能力目标: (1) 通过理解矛盾的含义, 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2) 在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的基础上, 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反对形而上学对矛盾的否定;坚持“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

【重难点】

(1) 矛盾的含义。 (2)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3)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方法点津】

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总结法。

【设计理念】

“哲学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 从现实问题出发, 创设时代感强、有感染力、易启发的教学情境开展教学, 遵循“情境—激趣—互动—归纳”的思路, 通过情境创设,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体验, 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凸显新课程重过程、重体验和重探究的基本理念。

【设计亮点】

“形散神不散”:本课情景及学生活动较多, 涉及知识点多, 但设计进行了知识整合, 始终贯穿“矛盾即对立统一”这一主线, 紧扣课程标准。

【教学过程】

一、预设情境, 激发兴趣

(导入) 师设问:同学们都到了吗?没来的请举手! (引起学生注意)

播放视频《脑白金广告》:今年过节不收礼, 收礼还收脑白金! (激发学生兴趣)

师设问:同学们, 我刚说的话与视频上的广告词有什么共同点?

生回答:自相矛盾。

师过渡: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 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何为矛盾?哲学上的矛盾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理解的矛盾一样吗?

多媒体展示:欣赏艾青的《光的赞歌》。

每个人的一生

不论聪明还是愚蠢

不论幸福还是不幸

只要他一离开母体

就睁着眼睛追求光明

……

我们从千万次的蒙蔽中觉醒

我们从千万种的愚弄中学得了聪明

设问:诗中包含了哪些反义词?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自主探究:聪明与愚蠢、幸福与不幸、蒙蔽与觉醒、愚弄与聪明, 他们之间是相反的、对立的、斗争的关系。

师总结:很好。这些词之间有对立斗争的一面, 其实也有统一的一面, 因为没有聪明也就无所谓愚蠢, 没有幸福也就无所谓不幸。

多媒体展示:“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 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赫拉克利特

总结:哲学关于矛盾的含义, 即反映了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范畴, 简言之,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 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 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辅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二、快乐体验, 探究总结

多媒体播放动画视频《猫和老鼠》

探究:猫和老鼠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猫和老鼠自古以来就是“老冤家”, 一个追、一个逃, 二者是相互对立的关系。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就是矛盾的斗争性, 它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学生活动:根据矛盾的“斗争性”含义填空。

善- (恶) 悲- (喜) 攻- (守) 深- (浅) 强- (弱) 攻击- (守卫) 吸引- (排斥) 战争- (和平) 高兴- (悲伤) 民主- (专政)

师提示:以上知识中悲与喜、攻与守、吸引与排斥等都是对立斗争的具体表现, 那么, 日常生活中的斗争能否等同于哲学上所讲的“斗争”呢?如果不能, 这两者是何关系?请同学们再举一些例子。

学生: (讨论、举例)

师总结: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 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 二者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多媒体展示: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问题一:善恶、有无、难易、高下是什么关系?

漫画:《甘苦人生》

问题二:人生由苦到甘的条件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智力快车——

问题三:一根木棒在不折断的情况下, 怎样才能使它变短呢?

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讨论, 看哪一组最先找出答案。

师总结:问题一说明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问题二、三共同说明了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学生活动:根据矛盾双方“同一性”填空:

教 (学) 相长虚中见 (实) 唇寒 (齿亡) 小中见 (大) 乐极生 (悲) 居安思 (危) 祸 (福) 相依

师过渡:矛盾双方既有同一性, 也有斗争性。同学们伸出右手, 跟我一起体验“手就包含着矛盾, 大拇指朝一个方向, 其余四个朝一个方向, 这样才能握得紧, 才能劳动。”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感悟, 归纳出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生: (答案略)

师归纳总结“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多媒体播放视频:山东卫视《说事拉理》。

说说百家事儿, 摆摆公道理儿!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当一回小小主持人, 说说百家事儿。

(学生积极发言)

师提示: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生活的道路总是充满苦乐的路, 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是不存在的。古往今来, 人们所处的世界都充满着矛盾,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并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简言之, 事事有矛盾, 时时有矛盾。

师引导:说完百家事儿, 咱们再来摆摆公道理儿, 同学们针对各家的矛盾, 应该如何解决?

学生: (回答略)

师总结:面对矛盾, 首先要承认矛盾, 然后分析矛盾, 勇于揭露矛盾, 积极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 这样才能历经风雨, 又见彩虹。

多媒体展示:一学生提出:“打人与被打有何不同?”

历史老师:“打人是侵略者, 被打是受害者。”

英语老师:“打人是主动式, 被打是被动式。”

物理老师:“打人是施力, 被打时受力。”

教导主任:“各记大过一次。”

探究:不同学科教师的观点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 研究的矛盾也有所不同。

师总结: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多媒体展示: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毛泽东:带领我们站起来!

邓小平:带领我们富起来!

江泽民:带领我们强起来!

探究: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不同时代存在着不同的矛盾。

师总结: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多媒体展示:小品《买卖》

卖方:花言巧语, 软磨硬缠, 目的是以较高的价格尽快把商品卖出去。

买方:半信半疑, 货比三家, 目的是以较低的价格买回称心如意的商品。

探究:买卖双方的不同表现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师总结: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都各有特点, 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

根据矛盾着的事物各有其特点 (特殊性) , 举行猜谜语比赛 (谜底范围:动物) 。

八只脚, 抬面鼓, 两把剪刀鼓前舞, 生来横行又霸道, 嘴里常把泡沫吐。 (螃蟹)

身披花棉袄, 唱歌呱呱叫, 田里捉害虫, 丰收立功劳。 (青蛙)

名字叫做牛, 不会拉犁头, 说他力气小, 背着房子走。 (蜗牛)

嘴像小铲子, 脚像小扇子, 走路左右摆, 不是摆架子。 (鸭子)

远看芝麻撒地, 近看黑驴运米, 不怕山高道路陡, 只怕跌进热锅里。 (蚂蚁)

两撇小胡子, 油嘴小牙齿, 贼头又贼脑, 喜欢偷油吃。 (老鼠)

学生积极参与, 最后都给出了正确答案。

师:同学们根据事物的特点准确地猜出了谜底, 你们真棒!这仍然说明矛盾着的事物各有其特点, 那么, 针对矛盾的特殊性我们应该如何来解决矛盾呢?

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师: (肯定学生) 很好。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 都体现了针对矛盾的特殊性而采取不同办法的道理, 你们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成语或俗语?

学生积极回答:对症下药、看菜吃饭、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谈到“相异律”时说, 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国王不信, 马上派卫士和宫女到御花园中去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结果总是被指出它们之间有不同的地方。后来, 他讲“同一律”时又说, 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国王又派卫士和宫女去找, 结果找来的树叶总是被指出它们的共同性和一般性。

材料二:邓小平说, “不管白猫黑猫, 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探究:从材料一中, 你可以悟出什么道理?

材料二中, 白猫、黑猫与猫是什么关系?

学生: (答案略)

师总结: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 这是矛盾的普遍性。白猫黑猫是特殊性, 猫是普遍性。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另一方面, 特殊性又离不开普遍性, 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三、心有所得, 情感升华

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它就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这是普遍性、共性, 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这是特殊性、个性。我们做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它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因而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知识网络】

【教学效果】

由于本节课的精心设计符合当代中学生的求知口味, 学生在体验参与的同时自然地理解了课本知识,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后反思】

政治事物发展的状态教案 第2篇

知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识记量变、质变的含义;理解量变是质量的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能力方面:本课的教学,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的能力为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善于联系、联想的思考能力。

觉悟方面: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为下一框题进行正确的方法论、人生观教学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

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教学方法:

运用故事、漫画等具体的事例,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哲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新课)古时候,有个人饿极了,一连吃了六个烧饼,还觉得饿,就又买了一个,谁知道只吃了一半就饱了。这时,他十分恼火,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并责骂道:我是多么不会过日子的人啊!早知道这半个烧饼就能吃饱,我为什么不先吃它呢?前面的六个烧饼,都被我白白浪费了!

(分析)大家看完了故事,就会发现这个人的行为是非常可笑的。如果没有前面六个的量的积累,他只吃半个烧饼是吃不饱的,从哲学上来看,他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只看到事物的质变而忽视量变的积累,为了防止犯类似的错误,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的基本原理。

首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量变与质变的科学含义。(师生互动)

一、量变与质变的科学含义

量变: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量变

质变: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质变

师:对比分析量变和质变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生:量变是数量程度上的变化;质变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量变是逐渐、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显蓍的变化。

生:烧开水,烧的过程是量变,烧到100摄氐度是沸腾了、烧开了是质变。

师:(归纳)

项目

变化指向

变化状态

变化结果

量变

数量程度

逐渐不显著

一事物仍是该事物,性质没变

质变

根本性质

剧烈显著

一事物变为它事物,性质改变

大家掌握了二者的区别没有?

思考:量变与质变哪种状态延续的时间长一些?并举例说明。

生:(略)

师:一面闹钟摆在这里,每天都在趋向陈旧老化,但变化不显著,这种变化是量变。某天这面闹钟突然停止了转动,这面钟坏了,这种根本性质的瞬间发生的快捷显著变化是质变。很明显,量变与质变相比,一般来说,量变延续的时间长一些,质变延续的时间短一些。

大家理解了量变与质变的区别,二者有什么共同点?量变与质变都是运动变化状态。下面学习二者的关系。

二、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1、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讨论:如果只有质变没有量变作为前提和基础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没有量变,只有质变,闹钟才一摆出来就会坏掉,不能使用。

生:吃烧饼时,一咬就会产生饱的质变。

师:如果没有量变作为前提和必要准备,那么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就只有质变。只有变化,那么事物时刻会变成它事物,当我们正要去认识它、改造它时的时候,它又会变为它事物,那么我们就既不能认识世界,也不能改造世界,从而会陷入不可知论。其实是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可见从理论上分析是错误的。

从现实上分析只有质变而没有量变也是不可行的。例如:放月假回家,可能就由于事物时刻变为了它事物而不认识自己的家、自己的父母了。可见从理论还是从现实来分析,没有量变作为前提和基础是不行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2、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讨论:如果只有量变没有质变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如果只有量变没有质变,古猿就永远不能进化成为

生:社会永远不能进步,永远为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年代

师:如果只有量变而没有质变,那么事物永久为同一事物,那么世界就能向前发展,其实是只承认相对静止否认运动,从理论上分析是错误的。从现实上分析只有量变没有质变也是不可行的,就好比吃烧饼,吃一个、十个、一万个、十万个都没有吃饱的质变。可见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现实上来分析,只有量变没有质变的结果是不行的,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综上所知: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量变和质变是相联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那么,量变引起质变的情形有几种?

3、量变引起质变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培养,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引起质变。另一种是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份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引起质变。

师:分两大组举例说明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比一比哪组同学的事例更丰富、更形象

一大组:一棵树不能成森林,许多树构成了森林。

一双筷子很易折断,十双筷子很难折断。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粒沙不成堆,很多沙成沙堆。

二大组:氧气和臭氧都由氧元素构成,但由于氧原子排列不同,物理化学性质就完全不同。

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排列不同,表达效果绝然不同。

音乐符号1、2、3、4、5、6、7经过作曲家创造,能组成不同的乐曲

师: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培养引起质变。另一种是数量不同,但是内部结构、排列次序的变化能引起矛盾力量双方对比的改变,从而导致事物性质改变。如田忌赛马(分析略)数量不变结构的调整引起质变,运用到经济生活中,要求我们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走集约化增长的道路,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

师:有了量变是不是必然有质变?

生: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能才变化质变

4、 量的变化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

师:为什么说量变只有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

生:因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当矛盾双方在斗争中力量的增减还没有引起依存关系的破裂时,事物处于量变状态。而当矛盾双方在力量上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矛盾双方地位的变化,从而使依存关系破裂,事物的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师: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而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以图作副板书。

矛盾

主要方面

次要方面

图三

质变

量变

矛盾

图二

次要方面

矛盾

图一

图1和图2处于量变

图1与图3相比,原来的主要方面变为了次要方面,次要方面变为了主要方面,显示事物的根本性质发生了改变。

可见,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变,这个度就是矛盾双方在斗争中,主要方面转化为次要方面,次要方面转化为主要方面,量的变化超过一定的范围和限度时,事物才会发生质变,由一事物变为它事物。

师: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吗?并举例说明:

生:吃饭——吃饱——再吃——再吃饱——……

生: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三、事物是不断地通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两种状态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师:一次量变到质量,整个世界并不能真正向前发展,事物只有经过量变和质变这样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才能推动世界日新月异不断进步。

小结:

质变

量变

质变是结果

量变是前提

量变与质变

无限性

事物向前发展

课堂作业

一、单选题

1、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是( C )

A、运动和静止 B、新事物和旧事物 C、量变和质变 D、速度和质量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哲学寓意是( B )

A、要重视事物数量上的变化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路要一步步的走 C、生命在于运动

二、问答题

材料: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坚持学法文。有人说他年龄大,学习太难。他说:“我今年43岁,一天学一个字,一个可以学365个字,七年可以学2555个字,到了50岁,不就是一个通法文的人了吗?”后来,经过四、五年的学习,他终于能用法文阅读科学书籍。试分析该材料中,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答案:(1)材料中包含了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的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不要误解列宁关于事物发展动力的话 第3篇

这篇文章的作者,在引述列宁《哲学笔记》的一段话时说:“列宁讲的何等明确啊:‘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又是‘对立面的统一’”。列宁真的这样讲过吗?

我们还是把列宁的话引完全了。列宁说:“要认识世界上一切过程的‘自己运动’、自生的发展和蓬勃的生活,就要把这些过程当做对立面的统一来认识。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见到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哲学笔记》,第408页)

从这段引文,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三点反驳意见。

第一,承认世界“自己运动”,只要把发展当作“对立面的统一”就够了,不必同时把发展当做“对立面的‘斗争’”;因为后者是该引文的第二句话,是深入阐述第一句话的,二者并不是并列关系。

第二,“对立面的统一”在这里,也不是矛盾同一性的同义语,这里只是对立统一或矛盾的同义语。不信请看在第三句话里,列宁自己在括号中的注释:“对立面的统一”就是“统一之物分为两个‘互相排斥’又‘互相关联’的对立面”。应当承认,就在上述引文的同一页,不是谈辩证法的规定性,而是对称地谈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对、绝对的关系时,列宁也曾把“对立面的统一”当作矛盾同一性的同义语。这就是语言表达思想的相对性和引证经典要注意上下文的道理所在。列宁似乎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在使用“对立面的统一”这一概念时,总是在后边的括号中作个注解。在后一种场合使用这一概念时,列宁又特意在括号中注上“一致、同一、同等作用”等字。

事物发展 第4篇

逆向发展问题是丰富地包容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里的一个重要观点。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热》这篇论文中指出:“人们只是在学会了摩擦取火以后, 才第一次迫使某种生命的自然力替自己服务。” (《自然辩证法》第91页)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还说:“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 摩擦取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 因为摩擦取火使人类第一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 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然而, 恩格斯指出, 知道摩擦取火, 即从机械运动转化为热运动, 这只是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方面, 即“顺向方面”, 还是片面的。为了完成这一过程的全面的总体的认识, 还必须把顺向过程侧转过来, 实现从热运动到机械运动的转化。可见, 逆向发展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因为只有它才使事物发展的辩证法“得到实现”, 才使过程完成“一个循环”。

其实, 逆向发展的辩证法思想早在古代哲学中就已十分明确地提出来了。比如, 古希腊最早的唯物主义学派, 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万物的始基是气”, “气”是运动着的, 它从稀薄到浓厚时就由水变成了风, 然后形成云, 由浓厚到更浓厚时, 便形成水、土、石;反过来, “气”由浓厚到稀薄的过程, 则是由水、土、石变成风云, 最后变成火的过程。阿那克西美尼在这里讲的实际上也就是世界变化的顺向和逆向两类过程。

辩证法大师黑格尔, 对于逆向发展及其伟大意义更是有着相当精彩的论述。以他的“反思”思想为例, 黑格尔认为, 人在认识具体事物时, 首先通过生动的表现获得关于该事物的整体的浑沌的表象, 即认识还处于感性阶段, 黑格尔称其为“直接知识”。它是靠“经验”获得的, 是经验过程。接着黑格尔又把理性认识阶段分为两步, 第一步所获得的知识叫做间接知识, 是“反思”的产物;理性认识第二步是把分析中获得的各种“思想关系”或抽象规定逐步加以统一和综合, 而这种综合和统一的过程也就是第二次更高的“反思”活动, 即黑格尔所说的“后思”过程, 在这一阶段所获得的知识就是“哲学的知识”。可见, 黑格尔关于“直接知识”到“间接知识”“间接知识”又到具有新质形态的“直接知识”的思想, 深刻地揭示了“逆向”认识在认识过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综上, 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三点启示:

首先, 逆向问题深刻地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本质的方面, 但又是一个具有独立特点的方面, 即不仅低级事物可以转化为高级事物, 低级运动形式可以转化为高级运动形式, 而且高级事物或运动形式也可以转化为低级事物或运动形式。然而, 这不是倒退的消极的转化, 而是前进的具有新质形态的转化, 是比由低级到高级这种转化更加伟大的转化。不仅如此, 逆向发展所反映的规律性, 是比顺向发展规律更为深刻的即更深层次上的规律。

其次, 逆向发展所揭示的内容包含有“否定之否定”的因素, 但又与之有着明显的区别。所谓包含着“否定之否定”的因素, 就是说, “否定之否定”揭示了事物发展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而这一顺向过程内部就已潜在地并表现出来了“逆向”的因素, 是一种预示着但又尚未开始的逆向发展过程。逆向过程从更深的层次揭示了“否定之否定”的新的方面, 为事物“否定之否定”的发展问题 (如发展方向和道路) 提供了一个值得重视的启示。

第三, 逆向发展的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特殊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逆向发展作为客观事物发展的一种基本方式, 必然反映在人的认识领域, 形成逆向认识或反向认识。甚至可以这样说, 对于逆向过程的认识是人们预计未来、进行伟大实践、获得重大科研突破以及认识本身的深入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 是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最基本的途径。

人们对于逆向认识的程度高低是与人们认识正确程度成正比的。按照黑格尔的说法, 只有在逆向认识过程获得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 才是深刻的认识。实际也是这样。比如“从群众中来”的过程当然是一个科学的过程, 可是, 相比之下“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则是更为深刻、更深层次的本质的东西。因为, 尽管到群众中去是以从群众中来为基础的, 然而, 细细想来, 从群众中来为这一顺向过程所包含的本质内容和意义, 只有在“到群众中去”这一逆向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 才能使“从群众中来”的目的、意愿真正变为群众的行为和实践。由此可见, 逆向发展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 认识到这一点, 对于人们认识、分析问题和做好工作是颇有益处的。

摘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而事物的逆向发展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之一, 它和事物的顺向发展共同构成了世界或各种事物的存在方式——发展的两种形态。逆向发展普遍存在于发展的过程中, 对于人们形成全面总体的认识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事物的发展,逆向发展,普遍性,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高二政治事物发展的原因教案 第5篇

第一框《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直接、明确地体现了本节内容与第三课的关系,突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的思想,具体讲述了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侧重于基本原理的教育。

第二框《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从个人成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方面,分析了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观点的方法论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原因剖析]

这一问题是本框题的教学重点,也是全课教学的难点。因为,只有理解了这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才能真正理解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处理内外因的相互关系,促进事物的发展。

[理论剖析]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教材通过大量事例的分析,说明内因引起、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和生物多样性、适应性的形成都是学生在生物课中学过的,对此,学生一般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同样,单独地讲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讲外因对于事物的变化发展能够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学生理解和接受也不会感到困难。而当学生思考外因有时还会起非常重大的作用,特别是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时,疑难问题就会多起来。这又是本框教学的难点。

新生事物等 第6篇

一只巨大新奇摩登好玩以及超级拉风的高跟鞋型汽车躺在路边,散发着光芒!同时散发着光芒的还有人们好奇的眼睛。

一对情侣拉着手似乎正思量着:咱们的婚礼上要不要也搞点意外惊喜呢?一个小伙子抓耳挠腮,他多想试一试啊。带眼镜的小姑娘明显激动了,流露着满脸的惊喜和神往……

几位老者不约而同地将双手抱在胸前,嘴抿得紧紧的,似乎不太喜欢这外表光鲜的所谓汽车。

也许,老年人接受新生事物是要难一点吧?

杭州第四中学 张妍文

创意的源泉

生活的平淡细微孕育了无穷的创意萌芽,比如一款概念车的构想竟来自一只极其普通的女士高跟鞋。对生活敏感的人们才能洞察这点,才能不失时机地开发出一块块处女地,创造骄人的成功。

所以,热爱生活吧,创意的源泉就是喜欢隐藏在生活的角角落落。

杭州涌金中学 顾誉蓉

大?小?

好大一只鞋子!这是你用眼睛看的结果。

打开你的心,用心去看:大?小?

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时,你的心会告诉你:好大!反之,它会对你说:好小!

试着把一切都看大,把自己看小,那么,你的心其实好大好大!

优辻懿懿

好玩

这辆鞋车怎么没有后视镜啊?会出事故的!!

嗯,鞋子能做成车子开,那帽子是不是可以做成飞机飞了呢?

好好玩哦,哈哈!

淘气小笨笨

快乐地慢下来

看到这辆高跟鞋样的车, 有人会说,这车有什么意义呢?肯定开不快啊。可是,车速慢了,不是让你更能看清车窗外的风景吗?

不要总是忙着赶路了,花点时间,享受一路的景色,享受这个过程吧,这会让你快乐。

事物发展 第7篇

关键词:矛盾分析法,男女矛盾

一、提出案例

首先我们来看一则案例:

不管老公如何掩饰,晓梅还是发现他有了外遇。晓梅是一个比较理智的女人,面对任何问题都会寻找最智慧的解决方案,这次也不例外。一开始晓梅装作一无所知,在暗中了解他和小三究竟发展到了什么地步。种种迹象表明,他们已经同居,并且在私下里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

二、案例分析

问题一:出了一件这样的事情,你认为晓梅应该离婚吗?为什么?

通过晓梅的努力,获取了小三老公的联系方式。通过聊天发现,小三老公明轩是一个很儒雅的商人,这几年一直做服装生意,他们的夫妻感情也没什么太大的波澜。

当晓梅告知,他老婆和晓梅老公有婚外情关系时,甚至还怀疑晓梅的动机。但当晓梅诚恳地结合他的感情现状,向他讲述了晓梅老公和他老婆的发展状态,并提出晓梅预想的解决方法时,他才对晓梅产生了信任,并且被晓梅的豁达所感染,决定与晓梅携手一起拯救婚姻。明轩通过小三的闺蜜得知,她之所以出轨,是因为她和明轩之间存在误会。半年前明轩的一个初中女同桌患上了胃癌,明轩和她有很深的友谊,私下偷偷去医院看望她几次,并且陪她一起散步,被明轩的老婆看见了。他老婆断定他出轨了,心理不平衡,后来明轩忙于生意,对她疏远。她和晓梅老公一起出差,在途中不小心摔成骨折,晓梅老公将她送进医院细心照料,让她对晓梅老公产生了异样的感情。而晓梅老公碍于工作上的因素,没有轻易拒绝。

明轩在他们结婚8周年纪念日的那天,向她老婆如实讲述了他看望女同桌的全部过程和心理路程。而晓梅,除了对老公更加的好之外,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试探地问他,现在压力大不大?他说,挺大的,结婚时候定下的目标是五年之内换房买车。晓梅饱含深情地对他说,其实这都不是绝对的,我们的感情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只要我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一切困难都能解决。不然,如果有再多的钱,再富裕的生活,没有了感情,又有何用?

那天,晓梅看见他和小三又一起进了餐厅,晓梅尾随其后,要了两份炒菜打包,提着菜走到他们桌位旁边,装作意外碰见。向他们打招呼:“这么巧!”当时老公特别紧张,支支吾吾地向作介绍“这是我老婆,这是我同事。我们谈工作呢……”晓梅笑脸相迎,向她握手,“很高兴认识你!我老公做事情毛手毛脚,以后在工作中还请你多多照顾,先谢谢你了!”她有些手忙脚乱:“哪里,哪里。”晓梅说:“有时间去我家玩吧,最近我又学会了一道菜,做给你吃!”她尴尬地笑着说:“好好好,一定!”

问题二:明轩老婆与晓梅老公出轨的原因各是什么?

问题三:从某个角度讲,男女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怎么理解?

男人总希望让自己的基因得到更多的延续,女人则希望更多的男子提供优质的基因,谁都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个矛盾决定了男人希望自己出轨,老婆守身如玉,女人希望男人守婚如玉,自己的基因努力传递,男人用体力与心术制约着女人,女人或者用武力或者文化制约着男人,基本对等的矛盾双方斗争不已,男女斗争性贯穿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在斗争之中,谁都要提高自己,谁都要影响孩子,因此,将基因与文化都不断的提高,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是矛盾的斗争性的一面。

没有男人,女人完成不了幸福的生活与基因的传递,男人提供着与女人不一样的基因,男人能够抵御更加大的外界伤害与危险,女人怀孕与照料孩子的时候,男人负责着生活资料的生产,为基因的发展与幸福提供着物质基础,没有男人,女人不成其为女人;女人负责着孩子的生产与照料,是生命延续的主体,女人以遗传上的重要性吸引着男人,女人以母亲的柔弱体现着爱的力量,没有女人,男人就不成其为男人。

以上男女双方的相互依存,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的第一个方面。同时,男女双方相互渗透,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比如,在一定条件下,在亚马逊人的部落里,女性占统治地位,并为部落而战,而男性则操持家务,就生物而言,有的生物没有雄性,那么雌性变成雄性,这是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男女矛盾的相互渗透,相互贯通。体现着矛盾的同一性的第二个方面。

问题四:四个人构成了几对矛盾,他们分别是什么?

回答:明轩与晓梅、老公与情人、晓梅与老公、晓梅与明轩老婆、明轩与晓梅老公、明轩与老婆,一共六对矛盾。

问题五:这六对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各是什么?

丈夫与晓梅矛盾:晓梅对老公太强势(说老公毛手毛脚),老公做出了让一切女人痛恨的事情,这是斗争性;两人有感情,有共同的家庭,有了同样的社会关系与生活方式,有孩子,老公会害怕没有家庭与女人,这是同一性。

丈夫与小三矛盾:两人有各自的幸福家庭,晓梅老公喜欢老婆,小三也不敢丢掉明轩,丈夫可能看她是上司而与她在一起,这是斗争性;两人在一起,女人既是上司,同时又主动对他,喜欢追求婚外刺激,有点浪女的感觉,这是同一性。

晓梅与明轩矛盾:两人素不相识,而且面临人生最耻辱的事情,这是斗争性;两人都要保卫婚姻,明轩儒雅,与他交流又多了一个蓝颜知己,这是同一性。

晓梅与小三矛盾:斗争性是都爱并抢一个男人;都是女人,都爱晓梅的丈夫,都对家庭眷恋,这是同一性。

明轩与其老婆矛盾:明轩老婆出轨,这是一个男人最耻辱、最难以忍受的事情,这是斗争性;明轩对自己的老婆比较喜欢,明轩感情上比较慢,有点木,这是同一性。

明轩与晓梅老公:斗争性是夺妻与爱情的拦路虎关系;同一性是会被老婆与道德约束。

问题六:对这些矛盾应该用什么总的哲学态度去处理?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事物是以矛盾的形式存在的。除了上面所说的男女矛盾外,机械运动有作用与反作用的矛盾,物理运动有排斥与吸引的矛盾等。以物理运动来讲,破碎的玻璃无法接合,但玻璃熔化后经过接触挤压即能接合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若分子间仅有相互吸引力,则分子会无限靠近而受到压缩,最后压缩为一个几何点,没有如此,正说明分子间还存在排斥力,吸引与排斥的矛盾维持着分子的运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要研究矛盾的两个方面,这样才能把握事物,这就是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对此毛泽东说:“将来有将来的两点,现在有现在的两点,各人有各人的两点。总之,是两点而不是一点。说只有一点,叫知其一不知其二。”对于明轩,虽然素昧平生,但是为了共同的目的,用理性与正确的语言感动他,他会对自己产生敬意,对于自己,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就是保卫婚姻。

问题七:在这些矛盾当中,主要矛盾是什么?如何平衡各种矛盾?

就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言,在诸多矛盾中,有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居支配地位,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的地位,起次要作用,主要矛盾的解决规定着次要矛盾的解决,次要矛盾的解决也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在这个案例中,主要矛盾是丈夫与情人的矛盾,拆散他们才有可能保卫自己的婚姻。“打蛇要打七寸”、“牵牛要牵牛鼻子”等,讲的就是抓主要矛盾,这就是哲学上所说的重点论。按照解决的重要程度排列,次要矛盾有明轩与老婆的矛盾,自己与老公的矛盾,自己与明轩的矛盾,自己与情敌的矛盾,明轩与自己老公的矛盾,这些矛盾影响与制约着主要矛盾的解决。既注意主要矛盾,又注意次要矛盾,就是通常所说的“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和“学会弹钢琴”,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之为两点论。

问题八:为什么说处理这六对矛盾方法不一样?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才会产生如上面所说的六对矛盾,同时矛盾又是有特殊性的,六对矛盾各有其性质,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存在性。因此,就要求我们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量体裁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面对自己的老公,选择的是温柔与原谅,面对情敌,选择的展示自己的魅力与釜底抽薪,这就是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结合的道理。

问题九:晓梅运用了一些什么计策面对矛盾?

第一是笑里藏刀计,趁两人在一起吃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温柔的对待两个人,用自己的魅力打击情敌。

第二是以逸待劳之计,当明轩与老婆谈后,明轩的老婆或者只是图新鲜,或者被老公的态度镇住,或者生怕丢脸丢失一切幸福,或者良心萌动,两人出轨出现疲态之时进行打击。

第三是欲擒故纵之计,既给了退路让老公与情敌都有家庭回归,又进行了三次敲打:一次是自己与老公的,对老公用温柔攻势,表示自己在乎他们感情,老公应该知道进退;二是明轩与老婆谈话,让小三的出轨没有道德基础;三是自己面对老公与情敌一起吃饭的谈话。这样,在矛盾的同一性中看到矛盾的斗争性,在矛盾的斗争性中看到矛盾的同一性,做到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第四是借刀杀人之计,让明轩与自己老婆谈,有剥夺小三的幸福与地位、让她违背社会道德与感情道德的风险,效果更好。

第五是围魏救赵之计,通过明轩进攻自己的情敌,让他缴械投降,这样,老公对自己的斗争性就没有了基础,赵国的围困自然得到缓解。

第六是瞒天过海之计,找到QQ号,偷偷联系明轩,两个情敌蒙在鼓里,然后与明轩联系,研究好对策。

问题十:通过这个案例还有哪些值得我们注意:首先是熟悉运用矛盾分析法解决问题,它包括承认矛盾的方法,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方法,一分为二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同中求异与异中求同的方法等。其次,晓梅的错误可能在于认为自己比老公强,忽视了老公的看管,导致出现了婚姻的危机,虽然保卫了婚姻,被老公伤害的苦果还得承担,我们应该防止不利于我们矛盾的出现。

三、结束语

事物发展 第8篇

公元11世纪,安瑟尔谟( Anselm) 在《宣言》中提出著名的本体论证明,其后在哲学史上引起广泛讨论,一直持续到今日。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可以简单整理如下:

( 1) 最伟大的事物单在观念中存在而不在现实中存在; ( 假设)

( 2) 在现实中存在的事物比单在观念中存在的事物更伟大; ( 前提)

( 3) 最伟大的事物不单在观念中存在也在现实中存在,这是可设想的; ( 前提)

( 4) 最伟大的事物在现实中存在比单在观念中存在更伟大; ( 1) ( 2)

( 5) 存在比最伟大的事物更伟大的事物,这是可设想的; ( 3) ( 4)

( 6) 可设想存在比最伟大的事物更伟大的事物,矛盾! ( 定义)

( 7) 因此,最伟大的事物单在观念中存在而不在现实中存在,错误! ( 1) - ( 6)

( 8) 所以,最伟大的事物在现实中存在。( 结论)

在安瑟尔谟看来,“可设想的最伟大的事物”就是“上帝”,由此,“上帝在现实中存在”得证。看得出,安氏本体论证明是基于前提( 2) 和前提( 3) ,根据归谬法,先假设命题( 1) 成立,推出矛盾,由此得出“最伟大的事物在现实中存在”。事实上,命题 ( 1) 中还隐含一个前提,也是安瑟尔谟重点强调的: 每个人的观念中都存在一个最伟大的事物。也就是说,安瑟尔谟整个推理的前提应该是三个。

对于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有的学者表示支持,有的学者表示反对,有的学者提出新的证明,都言之成理, 但又很难说哪种观点完全站得住脚。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 Kant) 开辟了一个新思路,对所有传统的本体论证明进行批判。接下来,我们需要重点探讨的是,针对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康德如何进行反驳。在《纯粹理性批判》之中,康德论述到:

“是”显然不是实在的谓词1,也就是说,不是关于可以加给一个事物的观念的某种东西的一个观念。它纯然是对一个事物或者某些规定自身的肯定。在逻辑应用中,它仅仅是一个判断的系词。……因为对象在现实性上并不仅仅分析地包含在我的观念中,而是综合地加在我的观念( 它是我的状态的一个规定) 上,而通过我的观念之外的这种存在,这所设想的一百个塔勒本身并没有得到丝毫的增益。[1]

在这段论述中,康德主要强调了三点反驳意见: 第一,在存在语句1中,“存在”不是性质,其作用相当于系动词,起联接作用; 第二,现实中事物的内容并不多于纯然可能事物的内容; 第三,事物的现实性并不是分析的包含在观念之中,而是综合的加于观念之上。

第一点反驳,康德强调“存在”不同于“一般性质”。例如,在“A存在”与“A是红色的”两个语句之中,“存在”不同于“红色”,它不能为主词A增添新的内容。康德认为存在语句不同于一般的主谓结构语句( 严格来讲,存在语句不是主谓结构语句) , “存在”虽貌似谓词,但其作用只是相当于系动词 “是”,起连接作用,存在语句的真实谓词包含在主词之中。可是,这与本体论证明又有什么关系呢? 要想对本体论证明构成反驳,除非“存在”被当作 “一般性质”来使用。众所周知,康德对本体论证明的反驳,主要是针对笛卡尔的本体论证明。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之中,笛卡尔论述到:

“……可是仔细想一想,我就明显看出上帝的存在不能和他的本质分开,这和一个三角形的本质不能和它的三角之和等于两个直角分开,或一座山的观念之不能同一个谷的观念分开一样。因此,领会一个上帝( 也即领会一至上完美的存在体) 而他竟缺少存在性( 也即他竟缺少某种完美性) ,这和领会一座山而没有谷是同样不妥当的。”[2]

很明显,笛卡尔在这里是把“存在”作为一种性质,包含在“上帝”这个事物之中。而缺少这种性质,就好像有一个三角形,但它的三角之和却不等于180度。这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康德在提出“存在不是实在的谓词”之前,使用很大的篇幅用来探讨事物与属性之间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对于某些主谓语句,当否定其谓词而肯定其主词时就会带来矛盾。但如果否定主词,就会同时也否定它的谓词,这样就不会带来矛盾。

第二点反驳,康德强调现实的事物比纯然可能的事物所包含的并不多什么,亦即现实中的事物比观念中的事物并不多什么,否则就不能是正好思考的那物。康德举例说,一百个现实的塔勒所包含的丝毫不多于一百个可能的塔勒。这也是普兰丁格 ( Plantinga) 认为康德讨论的不详细,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内容。现实的塔勒所包含的内容是什么? 纯然可能的塔勒包含的内容是什么? 二者又在何种意义上等同? 有理由相信,康德在这里所强调的现实中事物的内容,就是它的谓词,它所包含的性质,观念中事物的内容也是在这种意义上来使用。既然 “存在”不是性质,而现实中的事物与观念中的事物的区别就在于,一者存在,而另一者不存在,因此,现实中的事物与观念中的事物所包含的内容相同。而在笛卡尔的本体论证明之中,既然承认“存在”是一个性质,那么现实中的事物比观念中的事物当然包含了更多的内容。安瑟尔谟认为( 2) “在现实中存在比在观念中存在更伟大”,也正是承认了现实的事物比观念中的事物多了一些内容。

第三点反驳,康德提出疑问,“上帝存在”是分析命题,还是综合命题? 在他看来,这是个毫无争议的问题,它不可能是个分析命题,因为“A存在”并不能通过分析得出,而必须通过经验来证实。本体论证明纯然是个理性分析,其结论是由对“上帝”这个观念演绎得出。但是综合命题,并不能单由理性分析得出。“就像一个商人不能为了改善自己的状况就想给自己的库存现金账填上几个零来使资产增多一样。”[1]419一个商人的账本记得天花乱坠,也不会对现实改变一丝一毫,观念与现实之间存在着靠理性无法逾越的鸿沟。毫无疑问,所有的本体论证明都是纯理性的构造,而其结论却是个综合命题,需要经验来证实。在这种意义上而言,所有的本体论证明都是徒劳无功的,其证明也没有意义。

二普兰丁格对康德的反驳

但不是所有的哲学家都会认同康德的观点,普兰丁格就是其中的一位。普兰丁格认为,康德提出 “存在不是实在的谓词”,意义重大,但对于何为观念的内容? 何为事物的内容? 在哪种意义上,观念和事物的内容相同? 康德并没有做出进一步的说明。于是,他对于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发掘,最终却得出相反的结论: 康德对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的反驳并不成立。

普兰丁格首先对事物的内容和事物观念的内容进行界定: 事物观念的内容,就是该观念被示例的事物所必有的性质的集合; 而事物的内容,就是该事物所有性质的集合。[3]当事物a和事物b内容相同时, 也就是它们所包含的性质相同。

在这种界定之下,普兰丁格认为,“存在不是实在的谓词”对于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实在是答非所问。用“O”表示现实中的事物,“C”表示该事物的全部观念,P是事物O所具有的一个性质,是C的子集。C- E,C- P分别表示事物的全部观念除去存在,事物的全部观念除去性质P。举例来说,设定义域中包含圣诞老人、泰姬陵、康德和蒯因; C表示泰姬陵的全部观念; P表示粉色。康德是在下面意义上来区分“存在”与“一般性质”的。说“存在不是实在的谓词”,就相当于说,“. ∃x C- Px”与“. ∃x C- Ex”含义不同。当“. ∃x C- Px”为真时,“. ∃x Cx”不一定为真,而“. ∃x C- Ex”却与“. ∃x Cx”真值相同。在此例中,“. ∃x C- Px”表示“存在某事物是除去粉色性质的泰姬陵”,“. ∃x Cx”表示“存在某事物是泰姬陵”,“. x C- Ex”表示“存在某事物是除去存在的泰姬陵”。很明显,当泰姬陵为绿色时,“有些事物除去粉色的泰姬陵”为真,“有事物是泰姬陵 ( 粉色的) ”却为假。而当“存在某事物符合观念中的泰姬陵”为真,“存在某事物是泰姬陵”也同为真。在此定义下,同样可以得出,存在不同于一般的谓词。

如果“存在不是实在的谓词”是在这种意义上成立,那么下面表示方法也成立。引入新的量词.表示存在具有性质P的个体x) ,为真当且仅当.为真,而为真时,.却不一定为真。还以上面的例题为例,“表示“某粉色的事物是除去粉色性质的泰姬陵”,“.表示“某粉色的事物是除去存在的泰姬陵”,“.”表示“某粉色事物是泰姬陵”。当“某粉色的事物是除去粉色性质的泰姬陵” 为真时,“某粉色事物是泰姬陵”也为真; 当“某粉色的事物是除去存在的泰姬陵”为真时,“某粉色事物是泰姬陵”却不一定为真。此种定义方法则表明,“存在”同样与“粉色”不同。但与上例中定义不同的是, “存在”成了性质,而“粉色”不是实在的性质。

普兰丁格通过这样两种定义方式,意在表明说 “存在不是实在的谓词”就相当于说: 所有存在的事物存在,这是必然的; 而所有存在的事物是粉色的, 则不是必然的。而在第二种定义下,就相当于说: 所有粉色的事物是粉色的,这是必然的; 而所有粉色的事物存在,则不是必然的。所以在第二种定义中,粉色不是真实的谓词。普兰丁格认为,康德提出“存在不是实在的谓词”,并不是什么轰动性的成果。 存在不是一般的性质,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如果说,对于康德的第一点反驳,普兰丁格还算是认可的话( 尽管是经过进一步解读之后) 。那么对于第二点反驳,他表示难以接受。他分两种情况进行回应:

第一种情况,对于事物的观念和事物本身,普兰丁格明确表示,“认为观念的内容与事物的内容是相同的是错误的”[3]。他举例说,观念的“马”与现实中的“马”,很难说观念的“马”高于或不高于1. 6米,但现实中的“马”必然或者高于或者不高于1. 6米。也就是说“高于1. 6米”这个性质或者它的否定,包含在事物“马”的内容之中,但却没有包含在观念“马”的内容之中。普兰丁格还列举了第二个例子,对于“波士顿最高的人”,当探讨他是否结婚时,观念的“波士顿最高的人”既不具有这个性质的肯定,也不具有这个性质的否定。而事物“波士顿最高的人”却必然具有这个性质的肯定或者其否定。很显然普兰丁格的观点是,事物比该事物的观念包含更多的内容。

第二种情况,对于现实中存在的事物和虚构的事物,普兰丁格认为现实中的事物比虚构的事物包含的内容更多。他认为可以把安瑟尔谟的命题( 2) 做更强的解读:

( 2’) 如果x存在,而y不存在,那么x比y更伟大。

说可能的事物与现实中的事物相比,它们具有的内容是相同的,这是无法接受的事实。请问圣诞老人穿10码鞋,这个命题是否正确? 在故事中,没有提供这个情况,我们无法肯定或者否定。普兰丁格认为,现实中的事物与不存在的事物之间有一个重要的不同: 当O是事物,P是任意性质,O或者具有P或者具有 - P; 而对于虚构的事物而言,说O或者具有P,或者具有 - P,则不成立,O具有P可能既不真也不假。于是,普兰丁格得出: 存在与性质明显不同是,现实中事物的观念是极大的。对于任何性质P,或者P或者 - P为它所具有。而对于不存在的事物而言,该说法则不能成立。反过来说,也成立。

因此,“存在不是真实的谓词”可以理解为,与一般的性质不同,缺少存在的观念不会是极大的观念。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康德的反驳对于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没有任何影响,安瑟尔谟肯定会同意, 存在不同于一般的谓词,现实的事物比观念的事物包含更多的内容。

三可能遇到的责难及代为其辩护

普兰丁格对于康德的反驳,思路是清晰的,角度是新颖的。他为本体论证明的提供了新的素材,把人们引向更深的思考。虽然普兰丁格的理论能够自圆其说,但可能面对如下责难,在此我们代为辩护。

质疑1: 康德的第一点反驳,“存在不是实在的谓词”最终被普氏解读为: 存在不同于一般的性质。 现实事物( 存在) 的内容是极大的,而一般性质只是从属于现实事物的内容,二者不在同一意义上使用。 并且普氏对安瑟尔谟命题( 2) 的解读是: 存在的事物比不存在的事物更伟大。也就是说,普氏理解的 “伟大”,是指事物的性质更多。那么,根据普氏的观点,所有现实存在事物的内容都会是极大的,它们都是“最伟大的事物”。很明显,这样的结论,无论是安瑟尔谟,还是普兰丁格都不能接受。

回应1: 普兰丁格对第一点反驳想表达的意思是,康德主张“存在不是实在的谓词”,仅仅表达了 “存在”不同于一般的性质,或者说“存在”不是一阶性质。在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之中,强调观念的 “最伟大的事物”可以被示例,即“上帝存在”,并没有断定“存在”是“最伟大的事物”的一般性质。所以,这个论题也好,整个论证也好,都没有把“存在” 等同于一般性质。因此,康德的这个命题对于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实在是不相干,因而不能构成反驳。对于“存在不是实在的谓词”的解读,普氏认为,这个命题只是表达了: 离开存在( 未被示例) 的事物不会有全部观念( whole concept) 。全部观念不是所有事物的观念,而是内容极大的观念,只有现实的事物才具有。也就是说,全部观念意味着存在。 对于“最伟大的事物”这个观念本身,在普氏看来, 它是个极大观念,因此一定会现实存在,即它被现实中某事物示例。认为由此可以推出“现实事物都是最伟大的事物”,都是安瑟尔谟意义上的“上帝”,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在普兰丁格的著作《必然的本质》一书中,对什么是“伟大性”,如何比较哪个事物更“伟大”,有系统的探讨。限于篇幅,我们不展开说明。需要清楚分辨的是“全部观念”不等于“最伟大的事物的观念”,一个是从量的角度,一个是从质的角度来说。所以,只能得出现实事物的内容都是极大的,并不能得出现实事物的内容都是伟大的。

质疑2: 对于康德的第二点反驳,普兰丁格认为,事物的内容不同于观念的内容,事物的内容多于观念的内容。在他举例的两个概念并不对等,观念的“马”是一个普遍观念,由很多具体的马抽象而成,它可以被很多事物所示例。而事物“马”是一匹具体的马,它的内容就是它所有的性质,严格来讲, 与这里的事物“马”对应的观念是“这匹马”或者“那匹马”的观念。而康德在举例时候,用的是一百个现实的塔勒与一百个可能的塔勒,观念与事物是对应的。在第二个例子中,观念的“波士顿最高的人” 不具有已婚或未婚的性质,而事物的“波士顿最高的人”却必然具有已婚或未婚的性质。在这里有混淆,“波士顿最高的人”这里用的是摹状词,而不是专名,这就意味着,观念“波士顿最高的人”可能指向不同的事物,用“专名”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比如,观念的“苏格拉底”与事物的“苏格拉底”。因此,普兰丁格的两个例子并不能说明,事物的内容比该事物观念的内容更多。普兰丁格认为,现实中的事物与虚构的事物相比,具有更多的内容。虽然在故事中,没有提到圣诞老人有没有穿10码的鞋子, 对于这些细节,故事中无需交待,否则过于烦琐。而认为不交代就是没有,则纯属于无稽之谈。由此,普兰丁格认为,虚构的事物或者纯然可能事物的观念不可能是极大的,这也是不可接受的。

回应2: 很明显,这里探讨的是,现实的事物与观念的事物,哪一个包含的性质更多的问题。对此, 首先需要澄清一点,普兰丁格是在两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观念: 一者是事物的观念; 另一者是事物的全部观念。在界定观念的内容时,他强调: 该观念被示例的事物具有的性质的集合。也就是不能理解为该观念被示例的事物所有的性质,而只是示例这个观念所具有的性质,否则二者就没有区别。举例更能说明这一点,观念的“波士顿最高的人”内容包括是一个人,在波士顿,比其他波士顿人更高等,并不是此人所有的性质都包含在此观念之中。普兰丁格使用一个事物的全部观念,来表达观念所具有的内容是与该事物的内容是等同的。康德并没有区分一般观念与全部观念,而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很多时候用的都是一般观念,而它的内容,仅仅是事物的部分内容。因此,康德认为事物观念与事物本身包含的内容相同,这是错误的。而在讨论现实的事物与虚构的事物时,普兰丁格认为,现实的事物的全部观念就是该事物的所有性质,是极大的; 而虚构事物观念的内容,是有限的,仅相当于一般观念,不是极大的。 所以,现实的事物比虚构的事物包含的内容更多。

质疑3: 对于康德第三点反驳,普兰丁格一直没有回应,这究竟是不需要回应还是无法回应呢? 康德认为所有的本体论证明都只是纯理性的构建,而其结论却是个综合命题,理性无法推出现实。

回应3: 由于普兰丁格对此反驳,一直没有正面回应,我们只能冒昧做个回答。在《必然的本质》和 《上帝、自由意志、罪恶》两本专著之中,普兰丁格构建了自己的本体论证明,在论述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时,他反复强调结论是个必然命题。有理由相信,他认为对此问题不需要回应。本体论证明只是理性构建是毫无疑问的,理性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这也是现实的问题。普兰丁格的工作正是要构建理性与现实之间的桥梁,由纯然的理性推出现实。方法就是引进现代模态逻辑的思想,引入必然和可能的概念。普兰丁格反复强调本体论证明的结论是个必然命题,必然命题就意味着每个可能世界都为真,其中也包含现实世界。本体论证明只是个理性问题,对此问题进行反驳也只能通过理性来回应。一个理论的辩驳,通过事实来反驳,是如此的苍白无力。就好像对芝诺的论证,通过简单的试试就可以反驳,但通过理性却很难反驳。理性的问题还需要理性来反驳。因此,康德只是做出了区分的工作,并未达到反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73.

把无关事物联系起来 第9篇

1997年的一天,有位叫斯泰法诺·马兰贡的意大利人在山谷里散步,突然看到地上有个放大镜,原来是从自己的背包里掉到地上的。当他弯下腰准备把它捡起来时,惊奇地看到,强烈的阳光穿过镜片,镜片下的一片小草竟被聚焦的阳光点燃。马兰贡的职业是仓库保管员,他是一个颇有创造意识的人。看到眼前的现象,他立刻闪出一个念头:用这个放大镜和阳光把名字印在一块小木板上。他这样做了,结果非常成功。于是,马兰贡开始用放大镜和阳光绘画,在木板上烙印出独特的绘画作品。他说:“太阳是万物之源,我的画笔是纯净的阳光,我希望人类能够永远享受清洁健康没有污染的阳光。”

阳光与画笔原来没有关系,通过放大镜使二者之间联系起来,阳光就成了画笔。要把原来没有关系的两种事物联系起来,需要有一个中间环节,这个中间环节是把这两种事物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创新就得发现这个中间环节。在很多时候,这个中间环节是偶然发现的,马兰贡发明的阳光绘画艺术就属于这种情况。

美国创造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的威廉·丁·戈登教授认为,既然发明创造不是阐明已知的事物联系,而是要发现事物间未知的联系,是靠非推理因素来把似乎无关的东西联系起来。电报信号的发送和驿站的换马可谓是有天地之异的事物,当年,莫尔斯看到拉车的马匹在驿站被换下来时,在更换马匹的驿站和发送电报之间建立起了联系,找到了解决难题的办法:每隔一段距离就把电报信号放大。

把无关的事物联系起来,靠的是创新意识作用下的直觉。缺乏创新意识,经常看到阳光透过镜片点燃小草也想不到阳光绘画;天天路过驿站也不会把它同发送电报联系起来。无关的事物都是其特性和作用大相径庭的事物,要在无关的事物间建立联系,一要克服思维定式,二要扩延到陌生领域,三要沟通新旧知识。

《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解析 第10篇

通读全文, 可以感受到整篇文章充斥着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后现代主义思潮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 它与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批判的关系。对于知识的存在和意义,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观点迥然不同。

首先, 作者主张生活中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文中说到:“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 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 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作者否定传统知识教学, 认为生活世界不像数学课本上勾股定理等公式原理一样具有确定性。学生在接触生活思考问题时, 不能用传统的思维模式去衡量、判断、评价、思考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现代知识观理论中, 知识是确定的, 是通过严格的与科学的理性思维获得的, 具有绝对的、永恒的、普遍的价值特性。知识是独立于学生认知方式与经验的客观存在。后现代知识观颠覆了传统知识观, 认为知识是批判式的, 具有生成性和属人性, 因此更注重学生对于知识批判的思考和接受, 从发展的视角予以审视、怀疑乃至批驳。知识只作为发散学生思维, 开发学生创造力,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体验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媒介而存在。作者鼓励学生要在所获得的知识的基础上, 发散思维, 探求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和途径, 体会生活中多样的精彩。

其次, 作者提出要想寻求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 有赖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在获得知识的前提下, 对这些知识随时进行组合, 形成新的创意。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开放性的, 是学生与知识相互作用的产物, 随着过程发展不断得以修正、变化。知识具有属人性, 需要个人的感悟和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 必须有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学不再是一个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 而是学生占有知识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融入自己的经历和体验, 要允许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有差异的个性化理解。根据自己的思维模式对知识进行组合, 就是形成对知识个性化理解的表现之一。这种占有知识、将知识与自身内在的经验相结合的方式, 是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有效手段。所以作者明确指出“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 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力”。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 必须要具有探求新事物, 不迷信知识, 活用知识、用活知识的意识, 并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在此过程中,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还是“智慧转化者”, 其任务不仅是传达知识, 还在于“转化智慧”, 与学生平等对话, 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力。

第三, 作者认为不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绝对区别, 要想具有创造力, 就要保持好奇心, “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 并对它反复推敲, 逐渐充实”。通过对知识的变革和创新, 达到知识的不断充实。鼓励学生对即使是一刹那的想法, 也要引起重视。后现代学者提出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挑战学生的世界观的充满困惑的情景。吸引学生为了他自己而去研究这种情景中的差异, 而不仅仅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实施研究, 更不是机械地接受课堂所教授的知识。

作为实业家, 罗迦·费·因格还非常重视知识的实际效用。文章中的两个例子都是由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而产生灵感, 并发明了具有实用价值的事物。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是近现代知识观的共同信念。在后现代主义那里, 知识的效用却被诠释为权力, 即福柯所表达的“知识就是权力”的命题。在现代社会, 知识并非如经验主义所推崇的是主体个人经验和学科术语的结合, 其作用不仅局限在自然科学的层面上, 而是作为一种精神出现的理性力量, 通过向物质的实际的力量的转化, 实现人对事物的驾驭和控制, 成为功利性的存在。更高层次上, 强调知识对个人的精神的生成和提升的内在价值, 达到个体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化。

后现代思潮代表人物之一的利奥塔认为后现代社会的知识遵循的是效用原则。知识的供应者和使用者与知识的关系, 越来越具有商品的生产者和购买者与商品形式多具有的形式, 即价值形式。罗迦·费·因格在文章最后说要相信知识的价值, 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这里的所谓知识的价值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知识商品化的基础。因为后现代强调知识的力量是一种以精神、观念形式表现和实现出来的理性力量, 而这种精神的观念将转化为物质的实践的力量。其实, 罗迦·费·因格本人就是一个善于将知识商品化的实业家, 他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始人与总裁, 为全球各大企业提供演讲与专业课程, 并写作过两本创意思考的书籍。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强调要发挥知识的生成性, 致力于知识的再生产, 达到个体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知识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化。

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 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 而这篇文章为学生思考知识的获得和知识的意义打开了另一扇窗, 启发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 更要通过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对知识进行自主建构;具有好奇心, 善于探求新思路;相信知识的价值, 并坚持不懈地把它发展下去。《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被选入人教版九年级, 反映了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真正把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鼓励学生勇于创新精神的教育精神体现了出来。

可惜, 教材编写者并没有把后现代教育观贯彻到底。《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被设置在主题为求知的第四单元中。教材编写者设置该单元更多的是注重学生通过与课文作者进行对话, 提高认识水平, 丰富文化素养, 强调学生对作者的论述做出判断, 学习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述语言。而忽视了文章内涵, 即创意的激发和革新的发展。学生只能停留在对作者简介、陌生字词、文章结构等的学习上, 对于文章中鼓励的创意思想却不能深刻把握。同时, 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也只从作者的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方面提出问题, 没有涉及到课文中的有关创新思维和好奇心培养激发等方面。最后一道习题是让学生抄写课文最后一段, 并用生活中的事例证明它。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材的开放性, 牵着学生的鼻子跟着课文走, 学生没有机会发散思维, 充分发挥想象力。值得一提的是, 日本教材上同样也选入了《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一文, 而它的课后思考题, 要求学生多维度、多侧面地去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它涉及思维能力的各个层次, 包括由简单的事实性问题到需要推理、判断的问题, 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后现代教育观对中国教育改革有着深刻的启发作用和长远的影响效力。语文新课标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改变了以往只重工具性而轻人文性的特点,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中明确提出“教材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 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等建议, 反映了后现代知识观在语文教材编写过程中渗透。这无疑给广大语文教师一个挑战, 如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 使学生不再拘泥于知识权威中无法自拔, 训练其创造能力, 更好地全面、充分、个性的发展等, 都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新的问题。现今的语文教材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 强调学生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虽然语文教学在实施语文新课标的实际过程中还有不足之处, 但是语文教材的编写对学生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培养的侧重, 仍然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空气, 使教师更加深刻地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 与时俱进地调整和改进。更重要的是, 后现代知识观在语文教材中的渗透, 使学生对知识的界定有了新的认识, 会留意生活中的经验甚至是好奇心产生的瞬间想法, 敢于对知识产生质疑, 基于自身经验对知识进行反思和重新建构, 碰撞出个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美]罗迦·费·因格:《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 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

我改变的事物 第11篇

我年轻力盛的那些年,常常扛一把铁锨,像个无事的人,在村外的野地上闲转。我不喜欢在路上溜达,那个时候每条路都有一个明确去处,而我是个毫无目的的人,不希望路把我带到我不情愿去的地方。我喜欢一个人在荒野上转悠,看哪不顺眼了,就挖两锨。那片荒野不是谁的,许多草还没有名字,胡乱地长着。

有时,我会花一晌午工夫,把一个跟我毫无关系的土包铲平,或在一片平地上无辜地挖一个大坑。我只是不想让一把好锨在我肩上白白生锈。

几年后当我再经过这片荒地,就会发现我劳动过的地上有了些变化,以往长在土包上的杂草现在下来了,和平地上的草挤在一起,再显不出谁高谁低;而我挖的那个大坑里,深陷着一窝子墨绿。这时我内心的活动别人是无法体会的——我改变了一小片野草的布局和长势。就因为那么几锨,这片荒野的一个部位发生变化了,每个夏天都落到土包上的雨,从此再找不到这个土包;每个冬天也会有一些雪花迟落地一会儿——我挖的这个坑增大了天空和大地间的距离。对于跑过这片荒野的一头驴来说,这点变化也许算不了什么,它在荒野上随便撒泡尿也会冲出一个不小的坑来。而对于生存在这里的一只小虫,这点变化可谓天翻地覆,有些小虫一辈子都走不了几米,在它的领地随便挖走一锨土,它都会永远迷失。

有时我也会钻进谁家的玉米地,蹲上半天再出来。到了秋天就会有一两株玉米,鹤立鸡群般耸在一片平庸的玉米地中。这是我的业绩,我为这户人家增收了几斤玉米。哪天我去这家借东西,碰巧赶上吃午饭,我会毫不客气地接过女主人端来的一碗粥和一块玉米饼子。

我是个闲不住的人。

一次我经过沙沟梁,见一棵斜长的胡杨树,有碗口那么粗吧,我想它已经歪着身子活了五六年了。树总是一个姿势做到底,原地踏步一辈子,往前走半步都是要命的事。我找了根草绳,拴在邻近的一棵树上,费了很大劲把这棵树拉直,干完这件事我就走了。两年后我回来的时候,一眼就看见那棵歪斜的胡杨已经长直了,既挺拔又壮实。拉直它的那棵树却变歪了。我改变了两棵树的长势,而现在,谁也改变不了它们了。

我把一棵树上的麻雀赶到另一棵树上,把一条渠里的水引进另一条渠。我相信我的每个行为都不同寻常地充满意义。

我在一头牛屁股上拍了一锨,牛猛蹿几步,落在最后的这头牛一下子到了牛群最前面,碰巧有个买牛的人,这头牛便被选中了。对牛来说,这一锨就是命运。

利用密度知识鉴别事物真伪 第12篇

利用密度的知识可以对市场上很多事物的真伪进行鉴别.因此,学好有关密度的知识,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意义重大.

例:一个实心铅球的质量是4㎏,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57dm3.问这个铅球是用铅制造的吗?

分析:要知道铅球是否用铅制造,应先求出它的密度,再与金属铅这种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来判定它是否是铅制造的.

解:已知m=4㎏,V=0.57dm3=0.57×10-3m3.

根据密度公式可以获得铅球的密度.把已知数据代入上面的公式中,可以得到

由于铅物质的密度是11.3×103㎏/m3,可知这个铅球不是纯铅制成的.由此可知利用密度知识可以对某些物质的真伪进行鉴别.

另外,对密度公式进行变形,即m=ρV或V=mρ,可对物质的质量或体积进行计算,进而对物质进行鉴别.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首先利用假设的方法来判定该铅球的真假.假设该铅球就是铅这种物质做的,利用题目中已知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出该铅球中所含铅的质量,再与题目中已知的铅球质量进行比较,来判定其真假.还可利用题目中已知的铅球质量与铅这种物质的密度比算出铅球的体积,再与题目中已知铅球的体积进行比较,来判定该铅球的真假.这样以来,通过运用密度知识,假冒伪劣产品不攻自破.

通过上面的计算可知该铅球密度7.0×103㎏/m3,查密度表可知铁的密度7.9×103㎏/m3,铅球的密度比铁的都小,看来该铅球也不是用纯铁做到.由此引导学生,这个“铅球”到底是什么材料做的?现在要判断铅球的成分,就要知道合金的概念和其他的科学知识,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有关混合物密度的计算.

分析该铅球的组成,因为该“铅球”的密度是7.0×103㎏/m3,纯铅的密度是11.3×103㎏/m3,所以该“铅球”是一种假冒伪劣产品,它是由密度大于7.0×103㎏/m3和密度小于7.0×103㎏/m3两种材料组成或多种材料组成.由此引导学生进行有关混合物密度的计算.将上面例题改为:

一个用铅和沙子组成的实心球质量为4㎏,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为0.57dm3.则这个铅球中所含铅和沙的质量比是多少?二者的体积比又是多少?(已知ρ铅=11.3×103㎏/m3,ρ沙=2.6×103㎏/m3)

分析铅的质量加沙子的质量为4㎏,纯铅的体积加沙子的体积为0.57×10-3m3,借助铅的密度和沙子的密度来表示二者的质量或表示二者的体积.然后通过解二元一次方程得出结果.

解:⑴设铅球含铅的质量为m1, 含沙子的质量为m2.根据题意可知

再将ρ铅=11.3×103㎏/m3,ρ沙=2.6×103㎏/m3代入上式得:

(2)设铅的体积为V1, 沙子的体积为V2,根据题意可知

再将ρ铅=11.3×103㎏/m3,ρ沙=2.6×103㎏/m3代入上式得:

所以通过上面计算,学生可以对这个假铅球的制作过程有所了解.

当今市场上充斥着假冒伪劣产品,例如所谓“金戒子”,它可能是密度较大的锇和密度较小的铜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利用密度知识按一定的质量比或体积比混合而成(该合金的密度刚好等于金子的密度),对于这种密度刚好吻合的物质来说,无法利用密度方法进行辨别,这时就要借助其他学科如化学知识来鉴别.

上一篇:高校学生学业规划下一篇:机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