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模拟范文

2024-06-07

医学模拟范文(精选12篇)

医学模拟 第1篇

1 模拟医学教育的现状

模拟技术本身并非是一个新兴的事物, 现代模拟技术开始于20世纪三十年代, 最早由美国陆军航空公司应用于军事航空训练[2]。而将模拟技术用于医学教育则相对较晚, 1987年, 模拟教学之父-美国斯坦福大学麻醉系David Gaba教授与工程师合作开发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模拟人[3]。从此之后, 模拟医学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994-1995年美国匹兹堡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率先建立了医学模拟中心, 世界各地的医学院校也相继陆续成立医学模拟教育基地。

模拟医学教育的核心是目前不断发展的模拟医学技术, 广义的模拟医学技术包括了标准化病人、模型模拟和复杂临床环境模拟等。而目前在我国各大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得最为普遍的, 则是各类模拟人和局部功能训练器的使用。它们主要用于训练医学生的单项临床操作技能, 练习特定的任务。这种任务训练器由一个代表身体的部分 (如胸腔或腹腔) 与测量操作者操作技能的感觉器连接而成, 可以进行静脉穿刺、抽血、心导管和胸导管置入等操作训练[4]。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 虚拟现实触觉感知系统以及生理驱动型模拟系统等先进模拟技术也被逐渐引入模拟医学教育中。其中后者是当前最为先进的模拟系统, 可以使模拟人对药物及操作者的操作产生相应的实时反馈, 从而达到最接近真实的效果[5]。然而目前由于其高昂的价格, 尚未在我国被广泛地推广。

相比于传统的医学教学手段, 模拟医学教育具有时间方便性、可调节性、可重复性 (即允许出错) 、能够记录和回放, 以及高仿真性等优势特性[6]。这些特性使得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时候, 屏蔽一切复杂环境的干扰, 反复多次地演练一项临床操作技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尽管医学模拟技术正在被日臻完善, 但是当下我国所普遍使用的模拟医学模型仍不能完全替代真实的临床场景, 其屏蔽一切不利于操练者练习操作的因素的同时, 亦带来了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缺失, 值得医学教育者们关注和思考。

2 模拟医学教育在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局限性

正如上文中所说, 如今模拟医学教育在医学生临床技能及临床思维培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然而受到技术和实际情况限制, 目前我国所广泛开展的模拟医学教育并不能完全地模拟出真实的临床情况, 其在提升医学生临床技能学习效率和效果的同时, 存在着在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局限性, 具体而言, 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

2.1 缺乏对爱伤观念的培养

“爱伤观念”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 关心患者的疾苦。“爱伤观念”是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医患关系日益严峻, 医方未能体会患方的切身疾苦, 从而缺乏相对的人文关怀常常是导致医患矛盾的原因之一。“爱伤观念”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医学生耳濡目染患者的疾苦之后所产生的同情心, 而模拟医学教育中恰恰缺少了这一感官刺激。医学模具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反复利用, 但是很多使用较为普及的医学模具并不具有感官反馈, 即很多模具并不会喊“疼”, 这就使得医学生在反复操练的同时, 不会意识到操作本身带给患者的痛苦, 久而久之养成了不良的习惯。而模拟医学教育的评价标准更为偏向对操作结果的评价, 例如腰椎穿刺模型, 医学生在训练时往往只关注脑脊液是否流出, 而忽略了操作过程中力度的轻重以及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倘若医学生习惯于在模具上练习, 并且将平时的操作习惯直接用于患者, 将患者视为医学模具, 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由此可见, 模拟医学教育在培养医学生“爱伤观念”方面存在着局限。

2.2 缺乏对社会环境应变的锻炼

模拟医学教育中为了使医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临床知识与技能, 强化对操作本身的训练, 往往会刻意屏蔽一切影响操作的因素, 将医学生练习的环境简化, 即只有医生和患者, 且设备齐全。但是与此同时, 医学生对社会环境的应变能力逐渐被弱化。在实际工作中, 医生在开展医疗行为的同时, 其置身的社会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其中包括了环境的各项物理因素、患者、甚至患者家属等等。例如为婴儿进行头皮静脉的穿刺, 实际工作中医学生可能会遇到摇晃的救护车场景, 可能会遇到患儿中途剧烈的反抗, 可能会遇到家属的不理解和阻挠等。如何在这些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下依然准确无误甚至高质量地完成临床操作, 这对于医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 沟通交际能力, 心理素质等都有着一定的考验, 同样值得医学教育者们的关注, 毕竟临床操作最终还是要用于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去。目前模拟医学教育更为强调操作的流程化, 而当医学生真正置身于复杂的社会环境刺激时, 往往就会出现慌乱, 以至于无法顺利地完成操作流程。由此可见, 模拟医学在锻炼医学生对复杂社会环境进行应变方面存在着局限。

2.3 缺乏对基本职业修养和礼仪的塑造

医生是一个需要与人面对面交流的职业, 一个良好的职业形象, 往往给患者留下值得信赖的第一印象。这一形象来源于种种行为细节和基本礼仪的塑造, 一身干净整洁的白大褂, 经过精心打理的仪容仪表, 彬彬有礼的职业风度, 待人谦和始终面带微笑等, 这些都是老一辈医学家们留给后人的良好形象。年轻的医学生应当在日常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培养自己的这份职业修养。然而, 模拟医学教育中使用的模具和假人往往会使医学生忽略自己的举止和修养。模拟医学教育的一大优势便是临床技能训练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操练者可以随时随地开始练习, 相对于以往要整装待发来到病人的身边进行操作, 由此带来的弊端便是操作者对待自身的行为举止和基本礼仪逐渐变得随意、不重视, 因为在整个模拟训练的过程中操作者也不会得到任何的相关反馈。除此之外, 医学生在假人身上练习时基本不会注意有眼神交流和自我表情的训练, 更不会及时和假人进行沟通。由此可见, 模拟医学教育对于塑造医学生的职业修养有着一定的局限。

3 关于模拟医学教育在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一些建议

模拟医学教育的优势注定其必将成为医学教育发展的主流, 而当下如何针对其在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及时的完善, 将医学生全方位培养落到实处, 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全国各大高等医学院校纷纷推出课程改革, 而其中的不少经验和建议同样适用于模拟医学教育的优化。

3.1 研发高级医学模拟器具

模拟医学教育始终依赖于模拟医学技术的发展, 文中提到的诸多局限其本质来源于模拟医学现阶段对真实临床情景的仿真度不足, 归根结底是技术的局限。目前在技术层面最为先进的生理驱动型模拟系统已经被投入应用, 即假人可以根据被给予的临床处理及时地做出反馈, 例如瞳孔的收缩, 心律的改变等, 做到了更为高级的模拟, 使模拟训练不再局限于某一单项操作的训练, 而是发展为了系列临床技能与临床思路的演练。但是目前限于其价格高昂, 未在我国广泛普及。然而, 即便是生理驱动模拟系统, 有些真人才会有的细微反馈同样尚不能实时表达, 例如周围组织损伤时感到的疼痛、操作过程粗暴或过于繁琐时感到的不耐烦、以及患者因医生的人文关怀而给出的正面评价 (例如感谢) 等等。这些改进不仅有赖于技术水平, 其实与设计者本身的设计理念亦是密切相关的。因此, 为了解决模拟医学在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问题, 首先可以从模拟器具入手, 更多地研发出注重医学生人文素质细节的模型, 更好地去普及和推广先进的医学模拟技术。

3.2 教师的作用

在目前的模拟医学教学中, 医学模拟器具更多地是充当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 更好地帮助学生去理解、去掌握各类临床知识和技能。为了能够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在模拟医学教育中的意义, 并将其落到实处, 教师们自身的观念转变则变得尤为重要。教师若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明确地指出人文素质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并且随时强化学生的自我培养意识, 那么模拟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培养就已经迈进了一大步。除此之外, 教师在整个教学和考核的过程中还可以针对医学模拟器具目前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目前再好的医学模拟系统亦需要靠人为地事先编辑和输入, 而教师则可以不受约束地为学生们创造出各种灵活变化的临床情景。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随时提出各种突发情况, 或者扮演真实临床环境中的患者家属等等, 这对于培养或考核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都有莫大的帮助。因此, 教师自身人文素质培养意识的提高以及在整个教学和考核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加强模拟医学教育中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3.3 完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往往显示了一种教学方法的核心指导思想。现阶段模拟医学教育的评价体系依然有待完善, 目前的评价体系更多地关注临床操作的结果, 例如是否穿刺成功获得动脉血、脑脊液是否流出等等, 而医学人文素质所占的比重少之又少。即便现在有的高校已经开始加强医学人文素质在评分系统中所占的比重, 但是不少评分标准仅仅是对一些程序化的语言点到为止。笔者认为, 首先, 对于模拟医学教育评价体系中针对人文素质的评价项目应当进一步的细化和深入, 例如医学生的仪容仪表, 基本行为礼仪及操作过程中与假人的实时沟通等等, 都应加入到评分的系统中去。其次, 对于模拟医学教育评价体系中针对人文素质的评价项目的比重也应当进一步地进行讨论和商定, 目前人文部分的得分和实际操作得分是一起算在百分制内的, 在未来的教学改革中, 将人文素质部分单列成和操作考核相平行的另一张评分表或许同样可行。总之, 评价体系对于人文素质培养在模拟医学教育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的明确至关重要。

3.4 模拟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模拟医学教育的逐步发展, 使得以往传统的床边实习的比重逐渐减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现阶段模拟医学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之前, 传统的见习实习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仍是不可被替代的。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 长期的单一使用模拟医学教学, 往往会因其在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局限而使医学生养成不良的操作习惯。若能将模拟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重点通过模拟医学教学来操练医学生的专业技术, 而通过临床实践来培养塑造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弥补模拟医学现阶段的不足, 那么收到的成效会更好, 对医学生的培养也会更为全面。

总之, 在如今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的时代大背景下, 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是同生、互补的, 追求人文与科技的和谐发展, 才是科学发展观在医学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7]。模拟医学教育在未来的医学教育中势必将成为发展的主流, 而在此过程中及时地注重并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定会对培养新世纪的卓越医学人才产生深远的影响。

摘要:模拟医学教育是目前医学教育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 其在医学生临床技能及临床思维培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医学教育除了重视医学生技能和知识的培养, 更要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本文分析了目前被广泛使用的一些模拟医学教育模式在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局限性, 并讨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关注人文素质的培养必将有助于填补模拟医学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为培养新形势下全面发展的医学生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模拟医学教育,医学生,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Amitai Ziv, Shaul ben David, Margalit Ziv.Simulation Based Medical Education:an opportunity to learn from errors[J].Medical Teacher, 2005, 27 (3) :193-199.

[2]Kathleen R.Rosen MD.The history of medical simulation[J].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2008, 23:157-166.

[3]Gaba DM, DeAnda A.A comprehensive anesthesia simulator environment:re-creating the operating room for research and training[J].Anesthesiology, 1988, 69:387-94.

[4]Maran N.Glavin R.Low to high-fedelity simulation:a continuum of medical education?[J].Medical Education, 2003, 37:22-28.

[5]蔡春凤.基于模拟的医学教育发展历程与趋势[J].西北医学教育, 2007, 15 (2) :224-226.

[6]王锐英, 高燕, 陈盛智.高端模拟系统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 1:106-108.

医用模拟人医学教学训练 第2篇

医用模拟人医学教学训练在医学教学史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教学模型种类很多,比如急救模型、护理模型、妇婴技能模型、临床等,在世界一些经济科技发达国家急诊医学发展迅速,现场急救技术已经标准化、规范化、普及化,并已由医学人员的专业领域发展为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在一些发达国家平均每三个成年人中,有两个一上会掌握急救技术,但是在我国由于医学急救技术没有尚未普及,因此在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急性疾病发生时,因事故现场缺少急救专业人员,没有及时现场抢救而死亡的事例屡见不鲜!由此想到,学习操作医学模型更尤为重要了!

教学模型和医学模型的区别就是作为制作理念的具体表达,具有三维直观、真实准确的特点,是课题设计最终,也是最为重要的设计表达形式。现代化医学教育装备的制造商、供应商与服务商为一体的企业已实现了“品种齐全、技术领先、服务到位”的初级目标。我公司本着重质量、讲创新、重品牌、讲正气、重服务、讲诚信、重人才、讲制度的企业目标。积极的向现代化管理型企业发展,将全力为祖国的医学教育事业服务,为全人类的健康福祉做出杰出贡献,共同创建现代化医学教育新时代!对于课题工艺步骤设计学生,模型的制作是最直观的表达方式,也是学生具备的技能之一,是教师在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课程方式和加强学生的综合训练等几方面不可缺少的教学的一部分。

医学模拟 第3篇

摘 要:医学模拟训练中心是医生和护士学习基础医疗技能的地点之一。我国大城市中的医学模拟训练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但与国外比较,我国整体医学模拟训练开展规模仍相对较小。本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研究了国内39家各级医院、医学院校和医疗模拟训练中心的建设以及模拟训练开展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国内医学模拟训练开展的状态、设备、技术以及整体效益大都处在起步阶段,发展空间较大。

关键词:医学模拟训练;调查分析;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R821 文献标识码:A

模拟医学教育模式是目前国际医学教育界正在推行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医学模拟训练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无论是训练理论、训练方法还是训练设备都在不断地更新进步。医学模拟训练在医学生、住院医师和护士的教育中起到关键作用,主要涉及到的专业有麻醉学、急救医学、外科手术模拟和穿刺诊断模拟等方面。近年来,我国医学模拟训练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但关于模拟训练中心效率和开展状态的文章较少,相关研究不多,不利于我国医学模拟训练的发展。

一、我国医学模拟训练的兴起

我国目前拥有的医学模拟训练机构主要集中在特大型医院和医学院校中,多用于医院内部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和医学生学习。较早开展模拟训练的医院和学校有汕头大学、解放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等。汕头大学于2002年9月开始使用临床模拟训练中心。2006年9月,外科训练区完工。中心按模拟医院标准建立,分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四个训练区。2004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在国内率先引进了美国METI公司生产的高仿真模拟人HPS和ECS,对高、中级医务人员及参加临床工作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本科实习生进行了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培训,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临床技能模拟培训中心于2006年初引进美国依默森公司(Immersion)生产的腹腔镜微创手术虚拟训练系统,并于2006年8月开始将此系统应用于腹腔镜专项进修医生的岗前培训。解放军总医院2003年开始筹建临床技能模拟培训考核中心,于2004年正式投入使用,其中心建有急救训练室、临床综合技能训练室、妇产科训练室、高级训练室、内镜诊疗技术训练室等专业技能模拟训练室和1间中心控制室。

二、我国医学模拟训练现状调查

(一)调查内容

选取国各大、中、小型城市的中心医院、人民医院、中医院等共149家为调查研究对象。分别通过给各医院、医学院校和医学培训机构负责人邮寄调查问卷表和进行医学培训的人员进行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调查内容都包含以下内容:医学模拟训练中心的效率、模拟训练中心培训人数、模拟训练中心年培训次数、模拟训练中心建设时间、模拟训练中心使用的模拟技术、模拟训练中心管理方式、模拟训练中心年运行成本、模拟训练中心资金来源等。

(二)调查结果

发放的149份调查问卷中,拥有模拟训练设备并填写调查问卷的有39家,剩余110家表示未开展相关模拟训练。

1.模拟训练中心效率

调查模拟训练中心的效率目的是判断建立的模拟训练中心是否达到了建立者的目的。结果显示,5家表示需要改进占12.8%、28家表示符合预期要求占71.8%、6家表示超出预期要求占15.4%。

2.模拟训练中心年培训人数

调查模拟中心年培训人数是为了判断模拟中心的规模。结果显示,选择150人以下的有23家占60%,选择151~300人的有11家占28.2%,选择301人以上的有5家占11.8%。

3.模拟训练中心年培训次数

模拟训练中心年培训次数反映了培训中心使用的频率。使用越频繁,则需求量越高。结果显示,年使用频率在0~5次的有19家占48.7%,6~10次的有17家占43.6%,10次以上的有3家占7.7%。

4.模拟训练中心平均每次培训人数

平均每次培训人数,有助于判断多大的模拟模拟训练中心是合适的。结果显示,平均每次培训在0~9人的有11家占28.2%,10~20人的有9家占23%,21~50人的有16家占41%,51人以上的有1家占2.8%。

5.模拟训练中心建成时间

模拟中心建成时间可以反映模拟训练在中国的发展状况。结果显示,模拟训练心建立时间普遍较短。建成时间小于2年的有13家占33.3%,2~5年的有17家占43.6%,5年以上的有9家占23.1%。

6.使用的模拟模型

调查结果显示,有11家机构使用SP标准化病人占28.2%,有27家使用高仿真模型人占69.2%,使用虛拟现实技术的为1家占2.6%;使用的模拟器,有6家使用挪度的占15.4%,有1家使用METI的占2.5%,有1家使用Gaumard的占2.5%,另外19家均是使用的国产模拟器占48.6%。

7.模拟训练管理方式

国外模拟训练机构管理模拟较先进,有超过50%使用的自动化管理模式。而国内则相对落后,调查结果显示,有30家机构使用的是原始的纸质管理模式占76.9%,只有9家使用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占23.1%。

8.模拟训练程序

模拟训练相比传统训练方式更复杂、程序更多,每一项均有不同的意义与目的。关于各项模拟程序的重要性,调查结果显示,有6家机构认为计划最重要占15.3%,4家认为调度最重要占10.2%,7家认为记录最重要占17.9%,10家认为评估最重要占25.6%,15家认为总结最重要占38.4%。

9.模拟训练中心的需求

国内模拟训练中心建立时间均不是太长,大多没有可借鉴的经验。而关于模拟训练中心的现阶段的需求,多数认为最需要的是标准化训练方案,有27家占69.2%,有9家认为需要成本更低的仿真解决方案占23%,有1家认为需要高回报的方案占7.8%。

10.模拟训练中心运行的成本

关于模拟训练中心年运行成本,每年在5万以下的有5家占12.9%,5~20万的有23家占58.9%,21~40万的有3家14.1%,41万以上的有3家占14.1%。

11.建立模拟训练中心的资金来源

模拟训练中心建立资金不菲,而盈利较少甚至不盈利。调查结果显示,建立模拟训练中心的资金来源,9家靠项目资助占23%,5家靠社会团体资助12.8%,25家是自筹资金64.2%。

12.训练是否包含团队训练

团队训练是模拟训练中重要的一环,是模拟训练的优势之一。调查发现国内模拟训练机构大部分均包含了这一训练方式,有30家占76.9%;只有9家不包含占23.1%。

三、发展对策

(一)大力普及医学模拟训练

我国医学模拟训练还处于起步阶段,调查的149家医疗机构,开展模拟训练的有39家,只占27.3%;训练机构建成时间多数在5年以内,占76.9%;管理方式也较国外同类型机构相对落后,使用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只占23.1%;使用频率和训练人数也较少,这与我国广大的医疗受训群体是不相符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医学模拟训练相对而言应用不太广泛,推广不够普及。医学模拟训练已被国际广泛接受是一种较好的训练方式,具有诸多传统教学方式不具备的优势,能很好的弥补床边式教学的缺点,应大力推广普及。

(二)建立统一的医学模拟训练服务管理体系

我国医学模拟训练机构的分布不均衡,多数处于经济和医疗资源发达的地区,这既与模拟训练投入成本较高有关外,也与缺乏统一的服务管理体系相关。因此,为全面均衡发展医学模拟训练,需建立统一的模拟训练服务管理体系,全面统筹训练机构的建设与管理。在国家层面建立医学模拟训练的组织管理机构,指导规划全国医学模拟训练机构的建设、发展与训练。在各大医院和医学院校建立大型模拟训练中心,中心在管理机构的监督指导下,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模拟训练的建设和发展,为次一级训练中心提供人员、技术和装备的支持,这样形成多级训练体系,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资源,推广医学模拟训练。

(三)制定统一的训练标准

医学模拟技术和工具相对较新,各模拟机构开展的训练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使用的方式、方法、课程等均不相同,模拟训练效率不一,效果难以保证。缺乏统一的训练标准导致模拟训练资源通用性降低,训练效率和效果的低下,阻碍模拟训练的应用和推广,因此需要建立統一的培训标准。

参考文献

[1]马宇,李金宝,邹文漪等.医学模拟教学在麻醉学教育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8,(7).

[2]孙经武,刘成霞,史宁等.模拟教学对培养医学生急救技术和临床快速反应能力的作用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4).

[3]戴林红,尹承宇,韩春等.平时手术室急诊手术模拟医院船护理训练的探讨[J].海军医学杂志,2005,(26).

医学模拟 第4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SP的培训

挑选5名具备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和2年以上本科生带教和课堂教学经验的中医妇科医生作为SP, 并利用空闲时间集中进行SP培训, 并根据临床典型病例编写考核病历, 其内容、场景描写真实可信。SP必须具有以下基本素质: (1) 热爱中医妇科教学工作, 且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学方法及技巧。 (2) SP必须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能够直接给予学生回馈意见。 (3) 有较强的责任, 在工作时间上能够配合学生带教的需要。SP需要熟记标准病例的内容和要求,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 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能够准确按照训练时的要求进行应对和表现, 在模拟出症状和体征的同时, 要加入病人的情绪、表情、声音等表演, 但不能夸大表演, 多次的表演必须一致, 不能因为重复而失去耐心。

1.2 研究对象

选择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80名见习生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 分别采用不同教学方法进行临床见习带教, 对照组 (40人) 见习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研究组 (40人) 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 采用标准化病人问诊并结合医学模拟人的应用。最后通过满意度调查及临床技能考核比较两组见习生的成绩。

1.3 教学内容

1.3.1 编写标准病例

根据《中医妇科学》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编写标准病例, 挑选中医妇科学常见病、多发病、典型病, 以临床症状为学习病例的问题起点, 结合鉴别诊断, 编写了5个典型病案 (异位妊娠、症瘕、崩漏、痛经、带下病) 。标准病例主要由病史采集、常规和专科查体组成, 在诊疗全过程中着重表达四诊合参及辨病论治的必要性以及专科检查的规范性, 并编写考核题目, 根据各项要求进行分项评分。

1.3.2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研究组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 采用标准化病人问诊并结合医学模拟人进行查体, 由SP根据学生操作时提出的问题回答体征情况, 学生根据病史及检查的体征, 提出初步诊断和诊疗计划。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对真实病人进行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

1.3.3 教学效果评价

两组见习结束时均进行专科检查技能考核、病例书写考核和满意度调查。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注: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 (P>0.05)

注:两组比较各项成绩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

3 讨论

中医妇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课程, 同时也是医患关系高度紧张的一个科室。传统的教学方法仅以教师示范讲解, 学生被动接受为主, 限制了学生临床动手能力。由于妇科病人往往涉及隐私部位及隐私问题, 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 临床教学中很多病人对学生见习尤其是男生见习不配合, 使临床见习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妇科病史收集及妇产科检查遇到很大阻力。加上独立学院学生有其自身特点[2]:一学生总体基础知识薄弱;二自我意识强, 个性鲜明, 但自制力较弱, 自学能力较差。因此, 结合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和学生特点, 要求中医妇科学教学必须切合这一目标定位进行改革。

本研究显示:通过医学模拟教学, 学生普遍认为该教学方法使其临床思路更加清晰, 使之能够较快熟悉中医妇科资料采集的基本内容和技巧, 病史采集更为完整。在模拟教学中, 中医妇科标准化病人真实地综合模拟各种妇科病理生理改变, 表现临床各种症状, 可以根据临床教学需要随时设置, 不会对“病人”造成伤害, 是学生从课堂到临床实践的有效捷径,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使学生有独立思考和诊断的机会, 并可以检验诊断的正确性, 既有真实感又不受时间的约束。带教老师可以模拟不同病情和场景, 让学生体会到临床工作中的真是诊疗环境, 通过与病人的交流, 边问边练, 有效达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目的。可以有效规避中医妇科临床见习教学中涉及道德伦理、个人隐私方面的问题, 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并提高学生的沟通技能和职业态度, 以及临床综合逻辑思维能力, 又可以同时评估学生处理病人的能力, 缓解了临床教学与患者之间的矛盾, 且花费低廉, 克服了以往中医妇科教学中病人不合作、不能多次利用等问题, 缓解了临床教学资源不足。对培养医学生临床动手能力和临床综合诊断治疗等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符合独立医学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适合在以教学应用型为定位的独立学院内部进行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医学模拟教学的优势日益突显, 但由于医学模拟教学中脚本选择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医学模拟人存在一定虚拟性等因素, 其真正使用率并不高, 且标准化病人主要从西方医学引入, 如何较好的应用到中医妇科学的辨证论治中有一定难度。因此, 如何进一步提高和推广医学模拟教学在中医妇科学中的应用, 有待继续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林丹丹, 杨晓燕.教学法新论[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3.

医学模拟 第5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医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传统临床教学已不能满足重症医学教学需要。

我院建立重症模拟教学站,探究建立高效、安全的重症医学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改善重症医疗水平。

1 重症临床教学困境

1.1已不能满足现实需要 自教育事业改革,特别是有计划的扩大医科教育机构招生以来,一大批医科教学机构涌现出来,为医疗事业提供了大批理论基础扎实、基础临床实践能力强的优秀人才。

但长期以来重症临床实践教学仍相对不足,人们对于医疗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重症医疗人才数量短缺不足,重症临床教学工作急需加强。

1.2教学资源相对不足 因高等医科院校扩招,医科学生数量激增,临床教学资源需求不断扩大,但从长期来看,我国医疗事业仍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之中,重症临床教学资源相对不足,临床教学资源供需矛盾尖锐[2]。

从地区来看,临床教学资源多集中在大中型城市,集中在各大高校、军区直属医院之中,而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的医科高等院校缺乏足够的临床教学资源。

1.3临床教学难度加大 因重症医学其服务对象均为危重患者,诊疗活动关系患者生命,患者及家属为自身生命健康考虑,多拒绝配合临床教学工作,不仅减少了临床教学资源,还提高了现场教学的难度。

2 模拟教学的优点

现代医科模拟教学通过结合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技术,模拟再现临床场景、仿真患者,构建解剖模型、局部功能型模型、生理驱动型等模拟系统,建立无风险但有医疗环境的教学环境,实现实践性教学[3]。

医学模拟 第6篇

【摘要】现阶段麻醉学实践教育中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将影响医学院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下面将分析当前麻醉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在麻醉学教育中融入模拟教学方法,并通过医学模拟教学在麻醉学中的应用来提升医学院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模拟教学  医学  麻醉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医学模拟教学在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桂教高教(2015)20号,项目编号:2015JGB338)。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48-02

随着时代的进步,麻醉学在医学中已占据较大的比重,而且在医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从而麻醉学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目前医学院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较低,并不能很好的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方法就可以进行有效的弥补,从而使得麻醉学教育取得更大的成就。

一、当前麻醉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条件较为特殊

目前麻醉主要运用于临床手术实践过程中,而且伴随着整个手术的进行,那么麻醉学教育的理想环境就是手术室,但是由于医院手术室有着严格的规定,所以在手术室中大范围的教学就显得尤为困难。而且手术难度有高有低。那么在进行难度较高的手术过程中进行教学就会严重影响手术过程[1]。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同样的病例出现的频率较小,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进行操作,这无疑会降低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也会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

2.操作受限

麻醉运用于手术的各个环节,所以难免会涉及到有创操作,一旦学生操作不当就会对患者带来较大的危险。基于这种风险性,高难度的有创操作通常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实施麻醉。同时麻醉也是一项风险性较高的操作,少部分患者进行麻醉之后可能会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反应。这就需要麻醉医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处理[2]。

3.学习课时较少而内容丰富

在麻醉学教育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学科知识,那么这就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扩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发掘学生的知识深度。在当前医患纠纷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及家属对于临床实践教学有明显的抵触心理,这样无疑会减少学生的临床学习机会,同时由于涉及的学科较多,教师难以有效的进行授课,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明显。

二、模拟教学在麻醉学教学的运用

1.合理的使用局部模拟训练模型

在进行局部训练之前需要对临床手术中常见而且操作性强的部分进行理论培训,在进行相应的理论培训之后即安排对应的局部模拟操作。目前医学模拟技术的仿真得到了很大的完善,在真实授课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复习理论知识并操作要点,之后便针对不同的训练模型进行专项性的训练,这种模拟训练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克服心理困难。运用局部模拟训练模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还可以延长学生的实践操作实践,有效解决临床操作实践时间不足的问题。

2.使用生理驱动型模拟系统对学生进行考评

局部模拟训练模型只是初级的模拟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麻醉实践操作,而生理驱动模拟系统便是高级的模拟教学,该系统的仿真程度更高,可以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全面的仿真模拟。另外该系统还可以设置所模拟的病例情况,让学生适应不同的麻醉操作,此外模拟系统可以还原真实的临床病例,在学生进行相关的操作之后总结写出相应的医疗文书,在模拟训练完成之后可以用真实的医疗文书进行对比,这样学生就会在模拟训练中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而教师也能够从中来对学生进行考评,达到要求的进行临床实习,没有达到要求的继续进行模拟训练,这样便可以更大限度的避免医疗事故,降低医患纠纷的事情,有效对学生进行教学。

三、模拟教学在麻醉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模拟教学设备的发展,模拟教学设施越来越接近于真实病例,学生在进行模拟教学之后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而且模拟教学有着其独特的重复性与安全性,学生即使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失误也不会造成医患纠纷的产生,同时学生还可以针对同样的病例进行专项性的练习,通过不断的练习来达到熟练的程度。

医学模拟教学在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促使学生有效的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过程中,并且创新了麻醉学教学方法,促进了麻醉学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提高教师教学成果的情况下,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会娟,何家璇,徐仁艳,程晓红,李娜.模拟教学法在麻醉学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下旬),2015,06:91-92.

医学模拟 第7篇

医学模拟教学在所有临床二级学科的各级教学中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唯独重症医学, 尚缺乏较为合理的培训内容和较为公认的课程设计。本文将初步探讨八年制医学生重症医学科轮转期间, 模拟教学的课程设计方法及培训方案的制定。

1 八年制医学生重症医学科轮转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

重症医学是多学科专业知识及技能融合的科室。不仅涉及机械通气、血液净化、肠内外营养、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等多项临床技能, 而且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生理、病理等多门学科, 需要全面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严密的逻辑思维、较强的分析病情与处理问题的能力[1]。在八年制学生二级学科轮转实习期间增加重症医学科轮转, 可以增加学生急危重症病例的处理能力。即使大多数学生毕业后没有从事重症医学专业, 但是重症医学思维及基本技能的培养, 对于所有学科医生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由于临床实习总体时间限制, 八年制学生最初接触危重病例时, 因不能将各专科的知识与临床病例相结合分析病情, 面对患者时常束手无策。另外, 各种医疗规章制度出台, 强调患者权益的维护, 只有取得执业资格后才能实施临床医疗行为, 医学生不得独立为病人提供任何临床诊治性服务, 制约了医学生的实践学习机会。日益加重的医患纠纷和病人对教学的配合程度下降, 也加大了临床实践教学的难度。最重要的是, 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 课堂授课为主, 强调知识记忆, 轻视理论和实践的联系, 缺乏思维的训练”的教学模式, 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医学教学快速发展。多重原因导致八年制医学生在重症医学科轮转存在着效率低下, 流于形式的状况。针对重症医学的教学特点和八年制医学生的培养目标相结合, 如何培养具有危重救治能力的八年制医学“精英人才”, 这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使命, 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2 模拟教学应用于八年制轮转教学的优势

模拟教学, 最早起源于17世纪的法国, 起初用于模拟分娩过程的教学。理论上讲, 模拟教学指的是为了让医学教育者通过模拟临床场境增强教学信息而使用模拟辅助设备的一切教学活动。随着科技的发展, 现代医学模拟教育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高仿真人, 或称标准化人, 如挪威Laerdal公司的SimMan、SimBaby综合模拟人, 以及和美国METI公司的成人系列高仿真模拟人, 如HPS和ECS, 及儿童系列PediaSim HPS和SimECs及婴儿系列BabySim等高仿真标准化人, 可以替代真正的病人, 并且允许教师充分控制一个事先选好的临床背景而无需让病人遭受痛苦或经历其他伤害。而且具有“生动”、“逼真”、“实用”的教学特点, 更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模拟教学实施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学成本高及师资力量要求多。模拟教学为了增加课程的互动性及现场指导的效果, 往往要求小班授课, 每次上课人数不宜过多。而且大部分时间是根据模拟病例的配套点评,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目前还不是很适用于五年制本科教学。八年制轮转期间, 因为人数并不是很多, 每次到达重症监护室进行实习的人员不超过4-5名, 很适合采用模拟教学的模式进行培训。医学模拟教学是以病例为主导、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 利用多种局部解剖和功能模型、计算机互动模拟、模拟病人和模拟临床场景, 代替病人进行临床教学和实践的教学方法[2]。既解决了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多与病例少”之间的矛盾, 又体现了以人为本, 尊重病人。最大程度上减少由于学生经验不足、处理失误所致病人的伤害。同时, 授课教师通过情景模拟教学, 设定不同的模拟病例, 多方位、具体化、形象化展示典型和部分罕见危重疾病的发生与转归, 生动逼真, 理论联系实践, 操作性高[3,4]。学生则通过重复处理典型、罕见重症病例, 逐步培养临床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精神, 掌握疾病的处理流程, 更强化了对常见病、危急重症的救治与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判断病情能力。因此, 模拟教学可以满足八年制的临床教学要求。

3 八年制轮转重症医学科的模拟教学内容设置及组织形式

八年制临床教学要求高、学生英语水平高和基础好、小班教学, 非常适合展开模拟教学, 尤其是情景模拟教学。为此, 作者尝试将模拟教学模式应用到八年制重症医学临床轮转教学中。提出采用“理论授课+基础和专业临床技能培训+情景模拟病例处理+录像分析总结”的培训模式。重点加强基本临床技能、专业临床技能、临床思维能力, 临床诊疗能力的培训。

3.1 八年制轮转重症医学科的模拟教学内容设置

基本临床技能的培训:采用物理诊断模型, 使学生复习诊断学内容;运用局部功能性训练模型 (心肺听诊触诊电子模拟人、腹部触诊电子模拟人) , 加强学生的基本临床技能培训。

重症医学专业临床操作基本技能的培训:在特定技能培训模具和模型上, 强化专业临床技能培训。例如:气管插管、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深静脉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术、留置导尿、留置胃管及医护人员隔离防护等操作技能的培训。学生可在模具和模型上, 反复练习专业临床技能, 熟悉操作流程, 积累经验, 将来在临床上减少对病人造成的伤害。

重症医学专业专科技能的培训:重症医学专业技能包括熟练的气道管理能力及呼吸机使用, 持续床旁血液滤过技术, 循环管理技术等。这些技术是最能吸引八年制在监护室学习的知识点, 同时也是讲解的难点。而且掌握这些技术对于八年制同学日后临床工作会起到非常大的帮助作用。以呼吸机使用培训为例, 死板的理论教学, 很难让学生理解呼吸动力学的理论。此部分采用呼吸机训练模拟器, 对学生进行培训, 并让学生学习基本呼吸机治疗的相关知识。

情景模拟病例处置训练:重症患者病情较复杂, 学生最初接触时会感到处理很有难度, 主要表现为不能将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运用于病情分析, 面对病人常束手无策。设置临床危重病的典型复杂病例, 在前三项培训后, 进行本阶段的临床模拟实战培训。采用SimMan3G模拟人临床病例, “再现”患者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发展变化, 学生作为临床医生通过自己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 对危重病患者进行评估、诊断, 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例如:气道管理、机械通气、心律失常处理、心肺脑复苏、血流动力学监测、休克处理、少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处理, 观察病人病情是否好转, 整个病例模拟过程生动、逼真, 显著提高了八年制临床医学生对常见疾病、罕见急症的临床问题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3.2 八年制轮转重症医学科的模拟教学组织形式

危重病处置临床思维培养是八年制轮转期间很重要的项目。根据八年制同学的特点及课程安排, 作者统筹安排整体管理, 实现八年制在重症监护室实习期间, 做到高效、全面、打牢基础的培训目标。

课程时间安排:八年制在我科轮转实习总时间是60天。第一个月要与带教教师共管病人, 主要是熟悉危重病人的查房, 治疗, 下医嘱及病历书写等日常工作。第二月要具备独立管理危重病人的能力, 此阶段要指定主治医师带教。模拟培训安排在每周星期一-五的下午3:30-4:30在技能培训中心进行。第一周-第四周主要进行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培训, 第五周-第六周进行重症医学专业专科技能的培训, 第七周和第八周进行情景模拟病例训练下的危重病人处置临床思维培训。

授课人员安排及培训内容设置:第一阶段主要由带教教师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培训, 教师多为高年资住院医生。每次指派一名教师, 指导学生进行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训练。第二阶段由主治医师和住院总医师进行讲解, 地点是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每天训练1小时。第三阶段临床思维培训, 依托10个典型病例, 并将病历划分难度, 分为中等难度和较难病例。中等难度病例由高年资主治医师或高级职称人员带教, 主要是基本的休克病人救治病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治疗病例, 心肺复苏病例等。较难病例包括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严重多发创伤救治模拟、热射病抢救与治疗等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的典型病例。病例训练结束, 教师与学生通过录像回顾, 对病例临床处理过程进行点评、总结, 从而达到培训规范化、标准化。同时, 在整个三阶段培训中, 引入标准化病人是为了加强学生的病史采集和沟通能力。在不损害病人利益的前提下, 培养学生如何减少临床实践中的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的意识。

八年制重症医学临床教学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对教学模式需不断改进和探讨。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重症医学教学快速发展的需要, 如何提高八年制重症医学的临床教学质量, 培养具有危重救治能力的医学精英人才是现代医学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八年制培养的临床医学生, 不仅应具备创新意识、人文意识和综合思维意识, 还需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5,6]。重症医学科轮转期间增加模拟教学培训的教学模式, 是探索八年制临床教学改革很好的尝试, 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摘要:分析了八年制临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在八年制医学生重症医学临床轮转期间引入模拟教学方法。探讨相应的课程内容和设置, 解决八年制医学生重症医学轮转时间不足的问题。充分利用模拟教学系统, 培养八年制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并为提高整体二级学科轮转期间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模拟教学,八年制,重症医学,临床教学

参考文献

[1]Singer BD, Corbridge TC, Schroedl CJ, Wilcox JE, Cohen ER, McGaghie WC, Wayne DB.First-year residents outperform third-year residents after simulation-based education in critical care medicine.Simul Healthc, 2013, 8 (2) :67-71.

[2]石松箐, 林兴盛.危重症教学思路的探索[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 :62-64.

[3]Abdulmohsen H.Al-Elq.Simulation-based medical teaching and learning[J].J Family Community Med, 2010, 17 (1) :35-40.

[4]Schroedl CJ, Corbridge TC, Cohen ER, Fakhran SS, Schimmel D, McGaghie WC, Wayne DB.Use of simulation-based education to improve resident learning and patient care in the 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a randomized trial[J].J Crit Care, 2012, 27 (2) :219.

[5]罗爱静, 姜芬.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 21 (26) :3328-3330.

医学模拟 第8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便利抽样法选取参加全国药理学会议的16个省27所高职院校的教师共27人作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参考文献资料自制问卷, 内容包括学校类别、学生人数、高仿真模拟人应用情况等20个条目。以无记名方式进行调查, 调查前说明研究目的和意义, 由调查者发放问卷, 调查对象独立、如实填写, 当场回收, 有效回收率为100.0%。之后进行面对面访谈。

1.3 数据处理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 采用统计描述法对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7所院校中, 国家级重点院校占40.7% (11/27) , 省级重点院校占37.0% (10/27) 。

2.1.1 招生层次

高职高专层次的占37.0% (10/27) , 中专层次的占18.5% (5/27) , 高职高专+中专层次的占25.9% (7/27) , 本科、高职高专及中专层次均有的占18.5% (5/27) 。

2.1.2 招生人数

本科招生>100人的占18.5% (5/27) , 高职高专招生>500人的占70.4% (19/27) , 中专招生>500人的占48.1% (13/27) 。

2.1.3 招生专业

招生专业>4个的占70.4% (19/27) , 招生专业3~4个的占14.8% (4/27) , 招生专业<3的占14.8% (4/27) 。

2.2 教学中心及团队建设情况

已建设模拟教学中心的院校占55.6% (15/27) , 建立模拟教学团队的院校占48.1% (13/27) , 无高仿真模拟人的院校占33.3% (9/27) , 具体见表1。

2.3 高仿真模拟人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2.3.1 应用高仿真模拟人教学的学生层次

将高仿真模拟人应用于高职高专层次教学的院校占83.3%, 应用于中专层次教学的院校占44.4%, 应用于本科层次教学的院校占16.7%。

2.3.2 应用高仿真模拟人教学的专业

将高仿真模拟人应用于护理专业教学的院校占100.0%, 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的院校占44.4%, 应用于其他专业教学的院校占16.7%。

2.3.3 护理专业应用高仿真模拟人开展教学的课程

应用于内科护理学教学的占72.2%, 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的占66.7%, 应用于基础护理学教学的占94.4%。

2.3.4 教学开展情况

教学中分组人数<25人的院校占38.9%, 分组人数为25~50人的院校占50.0%, 分组人数>50人的院校占11.1%;教学时数为2学时的院校占38.9%, 3学时的院校占27.8%, >3学时的院校占33.3%;仅有3所院校 (占11.1%) 有自行开发的模拟病案;利用高仿真模拟人进行学生考核的院校占77.8%。

3 讨论

作为护理专业学生, 感到最棘手的问题是学习某些护理技能时没有机会在病人身上实践, 只是理论知识的重复, 没有真正的实际演练。高仿真模拟人的应用, 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学生可以在高仿真模拟人上反复操作, 直到熟练掌握为止[4~6]。同时也解决了临床病人不足、不愿合作、不能多次操作的问题。此外, 学生还可在无风险的操作过程中学会保护病人隐私。采用高仿真模拟人教学允许学生在操作中出错, 操作过程的可控制性, 让学生能够在同一条件与环境下, 用最短的时间、花最小的代价最快地掌握相关技能。学习过程中, 大家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7]。教师可利用高仿真模拟人为学生提供统一病例和进行标准化评分,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估, 对学生临床技能的掌握情况给予客观评价, 兼顾了教与考两项功能, 可提高考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8]。从本次调查数据看, 已建设模拟教学中心的院校占55.6% (15/27) ;应用高仿真模拟人开展教学的专业主要有:护理专业 (占100.0%) , 临床医学专业 (占44.4%) ;应用高仿真模拟人开展教学的课程主要有基础护理学 (占94.4%) 、内科学护理学 (占72.2%) 、外科学护理学 (占66.7%) , 说明大多数院校还是将高仿真模拟人应用于护理专业, 且以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为主。

由于我国的护理仿真教育刚刚起步, 目前没有成熟的配套教材, 病例的设计依赖教师的实践经验, 考虑不周就会影响教学效果。本次调查结果也表明, 建立模拟教学团队的院校占48.1%, 仅有3所院校 (占11.1%) 有自行开发的模拟病案, 大多数购买了高仿真模拟人的院校存在教学病例严重不足的问题。由于病例缺乏, 多数院校安排的课时数也较少。因此, 在开展高仿真模拟人教学前需要建立教学团队, 集体备课, 提高病例和场景设计的质量。此外, 教师课前应熟悉各种仪器设备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并且与实验员详细沟通实验的整体思路及具体实施方法, 这样才能在实验课中配合默契[7], 保证实验教学秩序。

总之, 可重复使用、反复训练是高仿真模拟人的优势, 但造价高昂、病例有限、临床表现程序化、不利于学生爱伤观念的培养是制约其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应用的硬伤, 把高仿真模拟人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 加强对教师、实验员的培训, 建立病例库, 才能让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最大作用, 真正体现其在护理教育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Nehring W M, Lashley F R.Current use and opinions regarding human patient simulators in nursing education:an international survey[J].Nurs Educ Perspect, 2004, 25 (5) :244-248.

[2]孙长怡, 秦俭, 王征, 等.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培训技术在国内急诊医学领域应用初探[J].中国急救医学, 2005, 25 (9) :682-683.

[3]孙曙青, 朱碧华.高仿真模拟人在呼吸系统案例综合分析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2, 26 (4B) :1040-1041.

[4]吴培虹, 张彤, 段敏虹, 等.浅谈模拟人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6) :78.

[5]袁汉创.KERI高级护理模拟人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30 (15) :87-88.

[6]张荧荧, 魏东, 杨玉萍, 等.PBL教学法结合心肺复苏智能模拟人在急救技能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 2012, 28 (13) :2055-2056.

[7]刘生梅, 车晓宁, 杨瑞, 等.模拟人在护理教育中应用的利弊分析[J].护理学报, 2008, 16 (5) :26-28.

医学模拟 第9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技能练习的机会越来越少,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达到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应该反思真正的教育是什么。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因此,我们要寻找一种全新的医学教育模式,培养专业技术过硬、具有正确临床思维的医学人才。

人类基因组研究的突破,掀起了新一轮的医学革命,医疗业、航天业均引进了模拟和虚拟技术,医学模拟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应用心肺听诊腹部触诊多媒体教学系统、清创缝合模块、前列腺检查模型、妇科检查模型、计算机交互式分娩与急救模拟训练系统、孕妇腹部触诊模型、心肺复苏模型、气管插管模型、各种穿刺模型、注射模型、男女导尿模型、护理模型、眼科模型、耳鼻喉模型等进行教学满足了各专业学生在内科技能、外科技能、妇产科技能、急救医学技能、穿刺术、护理技能、眼科、耳鼻喉科、儿科等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训练的需要。2005年,我院引进具有生理驱动功能的高级综合模拟系统,并以此为主体配套相关设备进行模拟临床情景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本年度见习和实习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5%的学生对此方法表示满意。

2 高级综合模拟系统

高级综合模拟系统由美国医学教育科技公司(METI科技)研发并制造,以METI科技全球专利——生理驱动技术(physiology-modeling)为基石。生理驱动技术以强大的“智能化”为核心特征,可以满足现代医学教育在各层次和各主要学科中的教学及实践的要求。

对于教师来说,模拟人(emergency care simulator,ECS)具备真实“患者”的主要生理系统和功能,既可以满足临床基础知识及技能的教学和考核需要,又能够全面培养学生临床综合思维及操作技能;ECS软件功能强大,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置相应的参数,创设出无数“患者”、病种及病情;教师可以系统地考察学员是否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和实施相应的临床诊治方案,实时教授自主产生的生理系统变化相关联的知识,进而提升现代医学教学各层次和各主要学科受训人员的需要。

对于学员来说,ECS可以连接临床使用的监护仪、呼吸机和麻醉机,可以实时反映“患者”各主要生理指数的变化,学员既能够了解和掌握不同诊疗方案的实施效果,又能够根据“患者”的生理指数变化,准确、及时地作出各种分析和判断,从而及时调整诊治方案内容。

3 高级综合模拟系统在医学教学中的实践

3.1 情景构建

(1)将进行模拟临床情景教学的房间定义为模拟病房,ECS放置在一个可升降的急救床上,病房内配备心电图机、监护仪、除颤仪、输液架、抢救车、集中供氧装置、吸痰装置等,可以对整个医疗环境包括患者、病情和治疗环境进行全面地模拟。

(2)用单向玻璃隔开的相邻的房间是中央控制室,当模拟病房的光线足够强,而中央控制室的光线足够微弱时,就会体现单向玻璃的效果,即带教老师可以在中央控制室监控模拟病房,必要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而模拟病房无法看到中控室的情况。中控室需要配置1个动力交换单元PCU,以解决计算机与波形显示器间的信息交换;1个便携式计算机,能迅捷地选择和编辑ECS的病情;1台波形监测显示器,实时监视和评估ECS的病况;1个DAC(数字模拟信号转换器),如同人类中枢神经一样,指导着ECS的“思维”和“行动”;位于PCU面板上方有1个无线接收器,其与无线麦克风共同给ECS提供患者语音的功能,能回答医护人员的提问。

3.2 对授课教师的要求

进行模拟临床情景教学的老师要求是从事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的骨干教师,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科研能力。

3.3 ECS模拟临床情景教学

(1)各学科根据教学需要,提出使用ECS进行教学的申请。在进行ECS综合模拟演练之前,需要和带教老师进行沟通,指导带教老师根据教学需要填写医学模拟教学中心制定的ECS模拟教学计划表,如图1所示。表上写明科室、上课日期、病例名称、病史简述、临床表现,中心将结合ECS可以达到的功能和科室提供的临床资料,尽快给予信息反馈。

(2)带教老师认为反馈后的信息符合教学要求,那么中心工作人员就会把这个病例编辑到计算机,形成计算机语言。

(3)启动高级综合模拟系统病例程序,该模拟人就会真实地再现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提前和带教老师反复运行、修改后得到老师的认可,最后才运用于临床教学。

①角色分工:在临床见习或实习时,一般每组5~6人为佳。在考核时,一般每组2人,均以“某某医师”相称。

②病史采集:病史采集临床上是通过问诊实现的,要获得一个可靠和完整的病史,必须注意问诊内容和问诊技巧2个方面。在运用ECS教学时,可以采取2种方法采集病史:一种是按照传统的临床方法采集病史,该“患者”可以像真实的患者一样回答医师的问题;另一种是由老师报告病史。

③临床诊断和治疗:建立和完善正确的临床诊断思维,以作出合理的诊断,给予正确的治疗是对医生的基本要求。在运用高端综合模拟系统ECS进行情景教学时,按照预先编辑好的病例程序进行演示,“患者”就会出现呼吸、心跳、脉搏、瞬目等体征,将该疾病的体征和症状形象、逼真地表现在情景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所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结合采集到的病史资料、体格检查,参考辅助检查资料作出诊断,连接正常监护设备、呼吸机和麻醉机等进行药物注射、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除颤、吸氧等临床治疗、抢救操作。“患者”的心率、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体温的变化都可以显示在监护仪上,“患者”还能咳嗽或呻吟等,症状缓解后,还会说“谢谢医生”。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现场的反应或采取的治疗措施现场设定病例,增加或降低难度,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整个模拟过程紧张有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际操作能力。

(4)回顾分析、讨论:通过观看训练录像,指导老师启发学生发现训练过程的错误和问题,由学生回答问题或者通过讨论形式得到确切的结论。病例讨论是临床医生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通过对病例的讨论分析,一方面可以辩明是非,明确诊断,提高诊治水平;另一方面医生通过讨论,整理补充自己的临床知识体系,提高临床辨证思维[1]。

(5)反复操作:根据老师和学生的具体需要,讨论结束后学生可以对该病例反复操作,直到满意为止。这样既能使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又能做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

4 应用ECS进行模拟临床情景教学的重要意义

4.1 临床工作情景预体验

当学生进入模拟病房时,首先看到的是一个躺在病床上的外形与真人一样的“患者”,周围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医疗设备,急救车里放置着各种常用药品和急救药品,如同进入了真正的病房。详细的角色分工,“某某医生”的称谓,完成从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换。根据教学需要编辑的各种“病例”,真实地再现了临床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罕见疾病的症状、体征,学生可以体会到濒临“死亡”的“患者”抢救成功而带来的兴奋和喜悦,也可以体会到“患者”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的悲伤。

4.2 培养医学专业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规范操作行为

注重临床思维的培养,使学生把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结合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和内容繁多的检验结果,正确进行综合分析、演绎推理和鉴别诊断,是内科见习教学的关键所在[1],也是整个临床实践教学的关键。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是指按照临床医生诊疗工作的思维路线,重新整合传统教材内容,通过课堂模拟教学和专题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目标,属于医学模拟教学的范畴[2]。通过应用ECS进行临床情景模拟教学,激发了学生潜在的主动积极分析问题的能力,规范了操作技能,在与患者交流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养成[3],学生进入病房就不会不知所措,能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达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效果。

4.3 培养医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允许出错和重复操作,可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程度的新的尝试,从而全面分析创新的可能性、必要性、意义及风险。全面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行业生存能力,避免医疗差错和预防职业风险的能力。

摘要:介绍了一种适合现代医学教育的高级综合模拟系统;针对医学教育的现状,探讨了运用具有生理功能的医学模拟设备,进行临床情景模拟教学实践,指出该系统对培养具有正确的临床思维,善于与患者沟通,具有规范、娴熟的临床操作技能的医学人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医学模拟技术,临床思维,医学教学

参考文献

[1]宁宗.模拟病例讨论在内科学见习教学的应用[J].广西医学, 2005,27(2):291.

[2]徐永和,王乐平.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在中医临床课教学中应用的构想[J].内蒙古中医药,2006(5):44.

医学模拟 第10篇

一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重要性

1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显著提升

在全科医学概论中包含了大量的全科医学基本方法和常见健康问题的全科医学处理等理论内容, 对于转变学生的全科思维、增强学生对全科医疗和全科医生的认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但是, 由于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以理论为主, 学生理解和记忆的难度都较大, 枯燥、抽象的理论很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到教学活动中, 可以将书面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图像、音频、视频等不同的表达方式, 而且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对话练习、角色扮演等方式为学生呈现具体的角色体验,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 为了在课堂上适应教师的节奏, 学生必须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针对情景模拟的内容进行资料收集, 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通过参与情景模拟, 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实践的思维和能力[3]。

2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 要求教学活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 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方向的灌输方式,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 课堂学习效果也受到影响。在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 可以消除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 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也可以为学生的思维拓展提供更多的空间[4,5]。通过参与情景模拟, 学生可以体验医生、患者等不同的角色,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也从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探究, 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自身的薄弱之处, 可以显著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

全科医学概论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 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而且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为了使情景模拟教学法得到有效开展, 教师必须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对于情景模拟的过程要进行设计和组织, 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对课堂节奏进行把握, 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学习, 整个过程都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教师本身也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 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 达到更好的情景模拟效果。总之, 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 既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又能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的增长, 实现了真正的教学相长。

二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1准备阶段

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有效运用, 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首先, 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模拟情景的设定, 包括选择合适的案例信息、模拟过程的设置等;同时还需要对学生在参与情景模拟过程中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考虑, 并且做好足够的准备以解答学生的问题和疑问;另外, 要为学生布置一些关于情景模拟的角色信息收集的准备工作, 使学生对案例有一定的了解, 才能保证情景模拟过程的顺利。其次, 要对选择的模拟案例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判断,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水平, 对案例的趣味性、科学性、角色扮演的可行性进行评价, 确保情景模拟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学生积极配合。

比如, 为了使学生了解作为全科医生如何以家庭为背景开展家庭访视工作, 我们选择一个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糖尿病的中年女性为案例。通过家访了解其家庭状况、查明心理社会问题的症结、明确不遵医嘱的原因等, 通过调动家庭资源改善血糖水平、促使病情稳定, 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所以, 在全科医学概论的课堂上, 我们以此为背景, 邀请同学扮演患者本人、患者丈夫、儿女、医生、护士等不同的角色, 我们模拟了一次全科医生和全科护士的入户家访工作, 上述人员都是参与此次家访的成员。家庭访视的核心内容就是如何帮助患者本人正确认识糖尿病, 合理控制血糖, 并且帮助她加强锻炼、控制饮食、调整心态, 配合治疗。

2实施过程

根据我们的教学内容设置、情景模拟的情形, 以及所需要的人员配置, 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分组。每个小组中选出一名组长, 再由不同的学生扮演患者本人、患者丈夫、患者儿子、患者女儿、全科医生和全科护士, 针对不同的扮演角色制定不同的理论和行为方案。需要注意的是, 这个分组的过程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 针对不同的学生在知识掌握水平、表演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权衡, 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定位, 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 也有利于保证情景模拟的过程可以顺利展开。完成分组后, 由组长对小组内的角色划分和模拟方案进行简单地阐述, 然后分组进行讨论和总结。当学生在模拟的过程中, 扮演患者本人的同学可以提出自己对糖尿病的认识, 以及自己的顾虑和担忧;扮演患者家属的同学则可以表示出对患者的支持和鼓励;扮演全科医生和护士的同学则需要从专业的角度对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和诊治情况向患者和家属讲解, 消除他们的顾虑, 使他们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 并且做好日常保健, 严格控制血糖, 可以显著地提高生活质量。当小组内一轮模拟完成后, 可以由小组成员互相调换自己的角色, 使每个学生都可以体会不同的角色心理, 也可以掌握关键的知识点, 这对于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 及沟通能力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

3总结和点评

角色表演结束后, 教师应对表演效果给予点评。首先应对表演中的可取之处进行当众表扬并请旁观学生借鉴, 比如“刚才这种提问方式能较好地从侧面了解患者家庭成员对疾病的认识”, 等等, 这样可以增强表演学生的自信心;在指出表演中的不足之处时, 应提出正面的、建设性的意见, 切忌当众批评, 而是要鼓励其在将来的实践中表现得更好。

三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体会

本次在我校临床专业学生的全科医学概论课程中大胆尝试情景模拟式教学法, 得到了学生的热烈回应,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在最后讨论点评中, 学生们争相发言, 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人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集中状态, 所以传统课堂教学中单方向的知识灌输方式, 无法让学生始终保持高度集中, 因此对教学效果必然会产生影响[6]。所以我们考虑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到全科医学概论的课堂教学中, 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情景模拟, 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 使处在疲劳状态的大脑活跃起来,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这将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另外, 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法的运用, 发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著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强调的是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法,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对于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来说, 都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对全科医生临床实践有更多的体会和认识, 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 可以为全科医学概论的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更多理论参考, 促进全科医学概论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马维红, 李琦, 李燕云.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思考[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2 (14) :225-226.

[2]马维红, 李琦.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与我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探析[J].继续医学教育, 2014, 25 (4) :4-7.

[3]刘文波, 刘楠.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构建与实施——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 (高教研究) , 2014 (2) :68-71.

[4]马维红, 李琦, 杨丽莎, 龙静, 黄兆胜.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25) :2787-2789.

[5]杜娟, 路孝琴, 郭爱民, 赵亚利, 王慧丽.角色扮演法在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 2012, 10 (9) :1476-1477.

医学模拟 第11篇

关键词:医学模拟教育;典型病例导入;妇产科学;见习;五年制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125-02

尽管随着医学教育的改革,我国各医学院校增加了八年制和七年制医学生的招生比例,但五年制医学生仍是医学院校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五年制医学生的教学首要的就是临床医疗能力的培养[1]。临床见习是医学生进入临床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其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由于学制的整体安排,目前五年制醫学生妇产科临床见习时间从4周缩短至2周。因此,怎样充分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培养其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教研室将医学模拟教育结合典型病例导入运用于中山大学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系的妇产科临床见习,以探讨其教学效果。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在我院妇产科临床见习的中山大学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系学生6组共7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见习时间安排,前3组36人为对照组,其中男生19人,女生17人;后3组36人为实验组,其中男生18人,女生18人。两组男、女生比例以及平均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

2.见习计划。针对妇产科教学目的和特点制订教学计划,见习的操作重点放在妇科检查和产科检查,同时对妇产科常用操作进行培训;妇科病例学习的重点放在常见症状及体征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产科病例学习的重点以疾病分类。

3.教学实施。(1)医学模拟教育。中山大学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为妇产科教学配备了各种模型,如妇科检查模型、后穹窿穿刺模型。教师利用这些模型,设计不同情景,让同学进行相关的操作。以妇科检查模型为例,给学生多个场景,让其备物并做相应的检查。如:①15岁,未婚无性生活中学生,因“体育课期间下腹部剧痛”来妇科就诊;②53岁,已婚已育女性,因“性交后阴道出血半年,加重1月”来诊。②典型病例导入式教学 在妇产科病房见习过程中,挑选典型的病例教学,以“异常阴道出血”为例详述。教师准备“异常阴道出血”教学病例课件,按临床工作流程,提供患者就诊时的年龄、职业、时间、主诉后,引导学生进行病史采集。学生展开病史询问,写出主诉及现病史。之后,教师提问学生重点查体的内容,学生回答后,再由教师提供体格检查结果,学生做出初步诊断。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思路,穿插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并进行重点内容的提问。学生获得详细资料之后,教师提问应进行的辅助检查,并提供相应结果,由学生判断并解释结果,从而得出初步诊断,由学生讨论明确诊断需进行的相关检查及意义,最后由教师加以分析总结。(2)病房实践环节。在病房内,挑选不同症状、不同诊断的异常阴道出血患者,由学生对患者进行病史询问。当某位学生问诊不全面时,同组其他学生补充。学生完成体格检查和专科检查后,由教师对错误手法进行纠正,最后,学生完成病历书写,并写出鉴别诊断,提出治疗方案。教师修改学生病历后,再次组织学生讨论,将多份病例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深化对“异常阴道出血”的教学。研究组学生接受医学模拟教育联合典型病例导入式教学,而对照组学生在模型上练习妇科检查及产科检查,无场景教学,病房的见习是在带教教师指导下直接对患者进行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完成病历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4.教学效果评估。(1)见习考试成绩,以百分制计,分为三个部分:①理论考试,占40%;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占40%;③平时成绩,占20%。(2)问卷调查。在妇产科见习结束前,学生填写“妇产科临床学习反馈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20个子项目,满分为100分。分为四个部分:临床带教、理论小课、自我评价、其他内容,如对妇产科学的喜爱程度等。

5.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见习考试总成绩及各项成绩见表1。

2.问卷调查总分及各部分得分见表2。发出调查问卷共72份,收回72份,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率为100%。

三、讨论

1.改革医学五年制见习教学的必要性。在这几年的临床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五年制医学生在妇产科临床见习存在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新问题,包括:①由于临床上大量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忽视了临床基础和基本功的应用和锻炼;②女性病人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导致学生动手机会减少;③紧张的医患关系导致医学生在临床学习中放不开;④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其从见习期间就已经开始准备研究生考试,出现对见习的不重视。这些问题同样也存在于其他医学院校的妇产科临床教学[2]。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我教研室不断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五年制医学生妇产科见习效果。

2.医学模拟教育在五年制医学生见习中的作用。 随着法制的完善及人们的维权意识增强,医学生在患者身上操作的机会越来越少。针对这一现象,模拟医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应运而生,并逐渐得到重视。模拟医学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临床技能教学中学生多、病例少的矛盾,能有效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我们从2004级五年制医学生和2005级八年制医学生开始进行模拟教学。经过几年的积累,在2010级五年制临床见习中除了进行相关的规范化操作培训外,还设计出各种场景,让学生分析后决定相应的处理方式及操作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处理措施,以及如何与患者沟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逐渐认识到模拟医学的功能不仅是提供反复的操作机会,通过病例的设计可从整体上训练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因此,对于五年制医学教育来说,要达到临床教学的目标,充分利用模拟医学进行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3.病例导入式教学在五年制医学生见习中的作用。“典型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选择整理和加工后的典型病例,用恰当的方式运用在理论授课和见习、实习中,目的是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临床见习课中,还可用典型病例来补充和完善病房现有病例的不足和不典型,以保障基本教学内容的高质量完成。

我们发现,相对于传统的“在教师指导下直接对患者进行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完成病历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见习带教模式,病例导入式教学不会增加学生负担,也不需要增加额外课时,还可以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的能动性和参与性。从教师方面讲,需要其在教学大纲要求的范围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病例,进行整理加工,突出典型性,以最恰当的方式展示,并设计高质量的临床问题,组织同学分析和讨论,采用多元的教学模式(如:临床标本图片、影像学资料)以提高教学的参与度及趣味性。所以,教师课前要认真备课,熟知病例内容以及相关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等知识,要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组织讨论、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临床思维和分析的能力,并在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启发学生对目前仍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临床科研思维能力。对学生来说,通过思考和讨论,可以极大地激发主动性和思考性。讨论后,又留有时间让学生接触真正的患者,进行询问病史及查体,最后再针对学生在问诊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这样的学习过程始终贯彻引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独立解决问题。

总之,我教研室目前采用的医学模拟教学联合病例导入对提高五年制医学生的妇产科见习效率、培养其综合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需我们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长娟,何昕,李宏,等.看美国医学教育引发的思考[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66-267.

医学模拟 第12篇

1.1 发展方向

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属于精英教育,临床实践主要采用“床边教学”模式,以真实的病人作为对象进行教学和考核。这种传统意义下的医学教学局限于观察、演示和有限的临床教学,而极度匮乏的临床教学资源是现代医学教学的阿喀琉斯之踵。首先,社会法制机制不断健全,医疗服务领域的相关法规如《执业医师法》也从人性化、伦理化角度注重了患者权益的维护,医疗机构不能随意要求患者配合医学教学实践;其次,民众的自主观念、权益意识日渐觉醒或加强,患者不再无奈地配合教学,而是学会了拒绝或回避;第三,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的市场化促使医疗机构高度重视经济和社会效益,医学教育的责任与义务在利益驱动之下逐渐被淡化甚至放弃,尤其近年来随着医患关系的日趋紧张,这种矛盾愈加突出;第四,随着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医学教育的规模持续扩张,医学实训资源很快出现匮乏,实践教学迅速陷入困境。为适应这种社会变革,医学教育必须寻求其他实践教育途径。

1.2 医学模拟教学

医学模拟教学是指运用医学教学模型、多媒体仿真病人、标准化病人等模拟教学方式对医学生进行医学基本技能训练。最早的医学模拟教学源于解剖学,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从传统的基础解剖模型和局部功能训练模型(part task trainer),逐渐发展到现在的计算机辅助训练模型(computer based trainer)、虚拟显示和触觉感知模型(virtual reality and hepatic system)以及生理驱动模拟系统(physiology-driven simulator)等。现代医学模拟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教学环境,培养敏捷、正确的临床思维,从而减少在临床实践中发生的医疗事故和纠纷。

2 整体设计

2.1 系统概述

整套软硬件系统是由模拟母体模型、模拟婴儿模型、模拟电子分娩系统及上位机同步教学演示软件构成的综合性模拟教学训练平台。模拟母体模型和模拟婴儿模型由厂家提供实体模型;模拟电子分娩系统是由硬件电路系统,包括腹腔内滑道及推动电机等,上位机同步教学演示软件的功能是将模拟人体内各个数据通过传感器采集,传递到上位机进行数据处理,通过上位机上的软件界面,完成一系列的分娩及急救模拟训练。将主要对上位机的界面开发进行阐述。

上位机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用户使用的控制界面上输入的不同的病理特征或不同的医学参量,从而在波形显示界面上拟合出相应的FHR和UA波形变化,并使该波形具备数据存储、数据载入等功能。

2.2 功能模块

从结构方面上看,本系统可以分为主屏控制界面、波形拟合(分段函数法)与描画(OpenGL)、数据显示栏、参数调节栏几部分,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主屏的控制界面的功能是显示当前模拟胎儿和母体子宫的状态数据;列出可填写数据的模拟人身体特征参数调节栏;病理特征的保存与导入。主屏控制界面按功能模块划分,可以分为以下5个部分:体征参数控制界面、病例存取功能界面、状态参数显示界面、时间栏、评估栏和功能菜单。体征参数控制界面依靠如下两方面,母亲基本特征和胎儿基本特征。其中母亲的基本特征包括呼吸、循环和体温3个方面,而胎儿的基本特征,包括子宫和胎心率两方面。这些参数在本界面中在一定的函数范围内是可调的,这样,就可以通过调节本界面,对波形参数进行控制。病例存取功能界面是将临床上已经成熟的多种医学病理状况,以数据库的形式保存,这样,就可以通过载入病例,将已保存的病例实时地反映在波形图中;而保存病例是将医学生经过自己调节体征参数控制界面而形成的病理状况,保存在数据库中,便于调用。状态参数显示界面的功能就是将体征参数控制界面中的各个参数的数据,反映于整个主界面最左侧的状态栏中。状态参数显示界面可以观察母亲状态或者胎儿状态。时间栏的作用是将已经进行的模拟临床实践的时间进行计时,便于量化教学和学习的时间;评估栏的作用是在医学模拟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医学临床操作给与打分和评价之用。

本系统的使用过程如下,运行程序,并启动相关的母体模拟人和婴儿模拟人,相关的FHR和UA波形会反映在上位机界面上面,通过各种不同的病例、病理特征,或者由于患者自身的各种身体特征参数变化实现调节,进而波形会随动产生相应的变化,使得医学模拟教学这个环节能够提供给医学生的良好现场演示功能,提高医学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2.3 技术基础与实现细节

Windows系统和Visual Studio 2005的编程环境是整个系统设计的基础。主屏控制界面的设计,包括当前模拟胎儿和母体子宫的状态数据显示和影响波形的病理特征和身体特征参数调节栏,以及波形的曲线拟合,波形记录的保存与导入,波形的前向、后向移动,都是在MFC结合GDI+图形界面开发函数在Visual Studio 2005的编程环境中实现的。

曲线拟合及曲线描画设计,波形曲线拟合采用的分段函数法,是比较成熟的复杂曲线拟合方法,并且因为本课题中要描述的曲线还是需要在病理特征和各参量变化下的随动曲线,所以使用分段函数法,也适合于曲线的随动变化;由分段函数法拟合出的曲线,要显示成波形,需要使用OpenGL的图形接口,由于数据量很大,所以描画出的曲线显示细腻、逼真;在描画曲线的同时,还要做到数据文件的存储、提取和数据波形的向前翻页、向后翻页等。

本系统中的波形曲线,虽然可以随着体征参数控制界面和病例存取功能界面来改变,但基本形状不会有颠覆性的改变。

本系统的数据基线来源于医学公司提供的数据库,各个基点的量值也是和医学知识相关,所以只需要通过各个基点的取值,描绘出基线,并作为波形变化的依据即可。

也正是由于波形曲线具备基线,所以可以从函数数据库中获得一系列基点,如(x1,y1),(x2,y2),(x3,y3)……(xi,yi),利用最小二乘法和插值多项式,就可以拟合各分段曲线的函数,在经过GDI+的TrackBar1Change等函数进行曲线平滑,即可获得完成的波形函数,这一点上,FHR和UA曲线的拟合方法是一致的,但由于FHR曲线波形由多个可调体征参数影响,故此相对较复杂。

使用GDI+根据一组离散点滑曲线,可以达到对曲线很好的平滑作用。

首先设定要描画的曲线,定义数组points,将要画的点放入points数组中:

2.4 上位机界面效果图

上位机端界面效果如图2所示。

3 结语

本套医学模拟教学系统可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使用,也可以作为多功能模拟教学的一个子模块。全功能模拟急救人系统集多项临床医学操作为一体,代表了现代医学模拟教学的最高水平,也是医学模拟教学发展的必经之路。相对于进口国外先进的全功能模拟人系统,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模拟教学系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摘要:医学模拟教学是现代医学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阐述了使用C++编程环境,应用MFC与GDI+结合进行上位机界面开发,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医学模拟教学系统。

上一篇: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下一篇:历史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