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跑—起跳环节

2024-07-03

助跑—起跳环节(精选7篇)

助跑—起跳环节 第1篇

一、折线助跑

原因分析:

没有形成正确的弧线形助跑的空间和节奏感。正确的助跑路线是弧线形,对背越式跳高具有重要意义:可使人体在摆动腿支撑时屈膝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更大范围地降低身体重心,从而获得更大的工作距离;有利于更大范围地控制起跳的偏心推力,从而使身体获得更好的垂直效果;肩和髋的反向转动,有利于身体产生纵轴旋转,从而使身体顺利转向背对横杆的姿势。

折线助跑非但不能充分利用弧形助跑的积极作用,反而容易导致一些后续环节的错误,如:放脚位置和放脚方向不正确;起跳时身体重心过分偏离垂直方向等。

改进办法:

1.标线法。

将助跑路线的弧形部分用醒目的颜色标出。学生通过沿标线多次练习建立正确的空间和节奏感。

2.设置障碍物。

沿助跑路线的弧形部分的内侧放置颜色醒目或具有一定高度(膝盖以下)的轻障碍物,并远离准确的助跑路线10~15厘米。学生沿贴近障碍物的助跑路线多次练习建立正确的空间和节奏感。

二、起跳前减速

原因分析:

1.倒数第二步支撑过分退让。

背越式跳高的整个助跑过程应有明显加速和清晰的节奏感,最后几步弧线助跑的节奏自然加快。为了更好地推动身体重心前移,摆动腿应积极地加速前摆。摆动腿加速向前摆动的作用是强化起跳腿膝关节肌肉产生相对更大的退让收缩力,使起跳腿作退让收缩肌肉的退让收缩程度相对加大,达到增大人体受到的垂直支撑反作用力和减少人体受到的水平制动反作用力,为起跳腿的蹬伸创造良好起始条件。如果倒数第二步摆动腿支撑过分退让,不仅会破坏助跑节奏降低速度,肯定会影响接下来的前摆动作,影响身体重心前移的推进速度,造成起跳前的速度过分下降。

2.起跳脚前伸过远。

现代跳高技术更加强调“以速度为中心”,因此,保持积极加速的前提下,准确地踏上起跳点,对于一次成功起跳至关重要。最后一步起跳脚着地要以大腿带动小腿积极下压做向下的扒地动作。着地动作是脚外侧跟部接触地面,然后沿外侧滚动到全脚掌,迅速地完成缓冲和蹬伸动作。如果起跳脚放脚过远,着地瞬间摆动腿还没接近起跳脚的支撑点,倾斜的身体与地面形成的夹角过大,所产生的地面反作用力缓冲了身体前移速度,造成制动。

3.心理因素。

心理上过早地为下一个环节做准备,导致助跑最后几步减速,身体过分后仰,影响了身体前移的推进速度。

改进办法:

1.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和动作表象。

精确的讲解,并结合示范和图片、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录像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和清晰的动作表象。

2.加强摆动腿力量练习。

多做单脚跳、后蹬跑、高抬腿、立定三级跳远等练习,发展摆动腿的支撑力量和增强摆动腿积极蹬摆的意识。

摆动腿踏垫子练习,将横杆拿走,增加海绵垫的厚度,让学生助跑起跳后摆动腿积极向前上方摆动,踏上一定厚度的海绵垫。

3.加强助跑节奏练习。

通过弯道加速跑、直线接弧线加速跑、全程跑节奏练习等,让学生学会在不断加速中起跳,掌握起跳脚积极下压的动作,从而使助跑和起跳更好地衔接。

三、倒体过早

原因分析:

1.起跳脚放脚的位置和方向不正确。

起跳脚的放脚位置和方向是助跑和起跳衔接效果的决定因素。助跑最后一步,起跳脚着地点在距离近端立柱80~110厘米,距离横杆45~55厘米处,脚尖方向应当指向远端立柱。常见的放脚错误是:

(1)起跳脚着地点距离近端立柱过远。

(2)起跳脚脚尖的方向不是指向远端立柱,而是过度翻转,指向助跑区(如图),导致身体在尚未起跳前就已经背对横杆。

教学过程中常见的不正确放脚方向示意图

2.倒数第二步支撑不牢固。

助跑倒数第二步,摆动腿着地时应积极下压扒地,用脚内侧形成牢固支撑,使身体重心迅速前移,依靠摆动腿的牢固支撑,能使身体保持良好的内倾姿势进入起跳。当倒数第二步支撑不牢固时,身体内倾姿势遭到破坏,致使身体过早地倒向横杆。

3.摆臂动作不正确。

采用交叉双臂摆动作,摆动腿的同侧臂摆动得更为积极,在起跳瞬间,应形成摆动腿的同侧臂略高于另一臂的姿势,更有利于加速身体旋转和预防倒体过早。否则,很容易形成身体旋转不够身体过早倒向摆动腿一侧。

4.心理因素。

有着急过杆的心理,起跳时就增加了倒向横杆方向的分力。

改进办法:

1.加强起跳练习。

原地起跳练习:在场地上画出起跑弧线和起跳标志点,踩着起跳点调整好放脚位置和方向,做起跳练习。

一步、三步助跑起跳:沿助跑弧线上一步起跳、上三步起跳。

2.加强摆动技术练习。

提膝练习:将横杆高度调到最好成绩30厘米的高度,让学生做助跑起跳提膝练习。教师站在场地中央观察,如果提膝高度高于横杆,则适当调整高度。如果稍低于横杆,就在此高度上练习几次,然后提高高度。

摆臂练习:学习交叉双臂摆技术,加强练习正确的摆臂动作技术。教师可以将横杆高度升到足够高,作为观察学生摆臂技术动作的参照物,从而帮助学生改进并巩固。

跨越式跳高练习: 跨越式起跳练习同样要求是屈腿领先,可以模拟出背越式起跳时的摆腿动作。

3.消除心理障碍。

排球助跑起跳扣球的力学分析 第2篇

扣球是排球比赛中最主要的得分手段之一, 助跑起跳是为更好地完成这一动作而做的必要准备, 好的助跑起跳会提高扣球的成功率。采用什么样的助跑起跳方式才能更好地提高扣球成功率, 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虽然已经有不少对单双脚起跳扣球动作研究的论文存在, 但大多只对单双脚起跳扣球的利弊做了个受力分析与比较, 对具体如何发挥特长克服弊端更好地提高扣球命中率并没有太多的论述, 本论文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讨论分析, 研究不同情况下恰当采用不同起跳方式更有利于提高排球扣球成功率。

一、研究方法

(一) 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数据资料库等资料源广泛查询和收集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二)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 对研究资料进行逻辑梳理, 找出研究对象内在的联系, 从而得出结论。

二、力学分析

(一) 上肢及腰腹力学分析

在起跳扣球的过程中, 不管是单脚起跳还是双脚起跳, 双臂都要同时向上摆动, 带动身体向上的作用, 整个跳起的空中动作是一个双臂打开, 背弓拉开, 挺胸展腰的动作姿态。当上升到一定高度后, 打开的躯体由腹部收腹发力到扣球手臂手腕鞭打击球。在起跳扣球的过程中, 跳得越高, 背弓拉得越开, 扣球手臂挥得越舒展, 全身用力越协调, 收腹鞭打越迅猛, 击球力量越大。在起跳扣球过程中, 辅助手臂一方面带动躯体上升, 同时还有维持身体在空中的动态平衡状态及落地后缓冲的重要作用。在单腿起跳的过程之中, 具有上摆作用的除了双臂还有一条摆动腿, 其上摆动力较大, 跳得较高, 但空中平衡状态不是很稳定, 击球范围比较小。双腿蹬地起跳中, 空中的双腿后摆, 空中的平衡状态比较稳定, 击球范围相对比较大, 但其空中平行网方向水平移动距离有限, 几乎是垂直上跳下落, 加上下蹲再起跳时间较长, 使得对方拦网队员有较充分的时间准备并选择较准确的拦网时机。

(二) 下肢力学分析

单脚起跳中, 摆动腿随手臂一起提膝上摆, 加大了上摆动量, 更有利于身体向上腾空, 根据动量的决定因素质量和力距来看,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手臂的力距 (肩、肘之间) 要短于腿部的力距 (髋、膝之间) , 同时, 每个人的腿部质量都大于手臂质量。因此, 摆动腿产生的动量要远远超过上肢摆臂所产生的动量, 这大致就是单脚起跳跳得比较高的原因所在。

在双脚起跳中, 双腿蹬地, 从绝对力量角度讲大大超过了单腿起跳, 可在事实上往往不一定比单腿起跳跳得高, 其原因也许与双脚起跳缺少一个摆动腿的上摆动力及单腿起跳的全身协调性高有关。在双脚蹬地起跳过程中, 身体各部分用力的大小不同, 膝伸约为50%, 踝伸约为22%, 躯干伸约为10%, 手臂挥动约为10%, 头摆动约为2%。[1]可以看出起跳大部分的力量是由腿部提供。由于在双脚起跳时72%的力量来自腿部爆发力, 所以, 发展腿部力量是提升双脚起跳高度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起跳缓冲时间与起跳高度之间为高度负相关关系, 表明缓冲时间越长越不利于起跳至最大高度。值得注意的是起跳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并非起跳时间越短越好, 因为可能削弱了手臂摆动的效果, 而且会造成起跳开始时, 身体重心较高, 不能够使身体充分得到来自地面的反作用力。因此, 找到合理的起跳时间是非常重要的。[2]这说明一个人的跳高能力的大小是腿部力量大小、上摆动作的用力程度和全身协调程度以及缓冲程度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综合过程。

研究资料表明, 在双脚助跑过程中, 下蹲时, 髋关节角度为90~100度, 膝关节角度为100~110度, 踝关节角度为80~90度, 才能获得更高的弹跳高度。髋、膝、踝三关节的最佳角度和协同发力才能使得双脚蹬地起跳跳得更高。在单脚冲跳助跑最后一小步时, 下肢小腿踏入角度比较, 平均为69.08度。上体前倾, 身体重心无明显下降, 此时的髋关节角度比较小, 平均值为88.42度。膝关节角度大, 平均值为135.93度。[3]从纯力学原理角度讲, 在质量一定, 向前的冲力相同 (F1=F2) 的情况下, 支撑角度越小摩擦力 (f2) 越大, 对地面的正压力越小, 相反, 支撑角度越大摩擦力 (f1) 越小, 对地面的正压力越大 (如下图) , 同时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对地面的正压力越大, 地面对人的反弹力量越大, 则有, 支撑角度较小的单脚起跳, 地面对人的反弹力量 (N2) 越小, 支撑角度较大的双脚起跳, 地面对人的反弹力量 (N1) 越大。单从下肢支撑起跳的角度讲, 双脚起跳似乎更有利于跳高, 可事实上双脚起跳效果往往不如单脚冲跳, 可见这一因素并不是决定跳高的重要因素。当然我们在训练中也不能忽视这些因素, 很好的掌握这些影响因素, 对跳高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依据解剖学原理, 运动员缓冲下蹲双脚起跳, 膝关节处于135°时, 最有利于伸膝肌群的发力, 所以, 运动员应该注意下蹲时膝关节的角度。[1]不是下蹲得越深越好, 下蹲得太深则伸膝肌群的爆发力被抑制, 下蹲得太少则不能充分利用伸肌爆发力量, 具体情况因人而略有不同, 女子和腿部力量小的人就要下蹲幅度小点, 以免蹲下去起不来, 腿部力量大的可以适当深蹲一点, 跳得将会更高一些, 所以腿部力量的大小对跳高有很大的影响。重视训练腿部肌肉力量是提高跳高成绩的一个比较有效的途径。

三、单、双脚起跳及在排球扣球中的利弊及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助跑单脚起跳, 是人体在逐渐加速运动过程中, 由单脚转换支撑移动, 到单脚支撑起跳。即指助跑的最后一步以单脚蹬地, 另一脚直接向前上方摆动帮助起跳的一种起跳方法。[3]助跑单脚起跳, 是人体运动时由走步到跑步直至人体加速腾空、位移过程中最放松最自然的习惯动作。人体从助跑到腾空过程中, 动作结构与节奏没有多大的改变, 有利于水平速度的发挥, 加之蹬地时单脚支撑起跳的动作与助跑时的动作基本相似, 更有利于加速度的发挥和利用。在助跑单脚起跳扣球的过程中, 一腿支撑后蹬地跳起, 另一腿向上摆动, 身体平衡性不太稳定, 但起跳准备时间短, 在空中沿网移动距离较远, 隐蔽性强, 击球点多, 突然发力的可能性高等特点, 给对方造成难以判断和预料, 增加了拦网的难度, 这种起跳扣球在背飞战术应用中比较常见。但单脚支撑起跳扣球, 它将会出现前冲现象, 易造成触网犯规或撞人。这一扣球方式的有效利用可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采用单脚起跳, 扣球尽量是在远网进攻时, 这样即使有前冲也不至于触网犯规。其次是有足够的扣球空间, 本方场地内球的周围移动空间较大。另外, 没用足够的时间准备双脚起跳扣球时, 也可以在跑动中顺势单脚起跳进行扣球, 在助跑单脚起跳扣球的过程中, 其助跑与起跳的过渡时间短, 可以由助跑直接到单脚起跳扣球, 比起双脚起跳的并腿下蹲准备时间短多了, 所以也常应用于击打调整球之中 (当一传二传不到位的时候, 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起跳, 另一方面迅速移动导致前冲力太大难以制动) 。

助跑双脚起跳, 是人体在逐渐加速运动的过程中, 由单脚转换支撑移动, 变为双脚支撑起跳。[3]即最后一步制动双脚支撑蹬地, 双臂上摆起跳方法。双脚起跳由单脚移动助跑到双脚支撑起跳打破了原有的运动规律及节奏, 有减缓前冲力量的作用, 对加速上跳具有推动作用, 双脚蹬地, 更有利于将助跑的水平速度转换成垂直速度, 可避免起跳后前冲造成的触网及过中线犯规, 也可避免战术配合中的相互冲撞。[3]双脚起跳扣球滞空时间较长, 空中击球范围广, 易控球, 可重扣, 可变线, 可吊球, 适合近网进攻, 但助跑起跳准备时间较长, 容易被北方准确判断拦网时机, 而且中途不易随时改变进攻路线和起跳时间, 所以必须扣球队员和二传之间配合默契, 如果一传二传不到位的话, 就没有足够时间进行助跑起跳扣球, 就会大大影响其扣球质量甚至有失误的可能。

四、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1. 助跑后采用单脚起跳还是双脚起跳不是关键, 关键是

要根据运动员自身的习惯和身体协调程度加上超强的腿部力量, 才能跳得更高。

2. 不同的扣球方式和位置需要采用不同的起跳方式。

比如四号位置的大力扣球常采用助跑后的双脚起跳要好一些, 有利于加力扣球和制动前冲;背飞打法采用单脚起跳的方式较好一些, 不需要太大的制动前冲, 空中移动距离远, 灵活多变, 隐蔽性好, 击球点多;后排快攻采用单脚起跳的方式较好一些, 跳得高, 击球点高, 成功率相对要高些。

3. 正确把握起跳时机和下蹲深度, 以达到空中最高点击球理想效果。

4. 单双脚起跳扣球技术动作应协调用力, 同时训练, 交

替进行, 在特定的时机、位置、情况下灵活恰当运用, 发挥其特有的功能。

5. 加大腿部力量的训练是提高弹跳的有效手段。

没有强有力的腿部肌肉力量做后盾, 无论是单脚还是双脚起跳都一样不会取得良好效果。

(二) 建议

1.在助跑起跳的过程中应重视大关节肌群首先发力和末端环节加速蹬伸, 以大关节带动小关节, 使髋、膝、踝三关节依次加速蹬伸, 以达到理想的起跳效果。[2]

2.要让更大的肌群参与其中, 协同用力, 发挥更大的弹跳作用力。

3.跳起腾空时要充分展开躯体拉开背弓, 为扣球时的收腹鞭打发力做最充分的准备, 扣球时收腹挥臂鞭打球要迅速有力。

4.在挥臂扣球的时候要想快速侧肩拉高扣球手臂就要重视异侧臂弧形下摆辅助作用。

5.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在4m/s左右时跳得最高, 超过这一速度, 跳起高度反而有所下降, [4]把握好助跑起跳的时机、速度和起跳点很关键, 助跑速度太快会导致前冲力量太大不利于制动高跳, 跑速太慢也不利加速上跳。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排球助跑单、双脚起跳扣球过程进行分析比较, 为扣球教学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排球扣球,助跑起跳,力学分析

参考文献

[1]黄金萍.排球扣球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 (1) :60.[1]黄金萍.排球扣球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 (1) :60.

[2]朱文斐.排球扣球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J].运动 (训练与竞赛) , 2010, 3 (7) :29.[2]朱文斐.排球扣球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J].运动 (训练与竞赛) , 2010, 3 (7) :29.

[3]高原, 吕春松.单、双脚助跑起跳排球扣球技术的比较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8, 3 (1) :89.[3]高原, 吕春松.单、双脚助跑起跳排球扣球技术的比较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8, 3 (1) :89.

对撑竿跳高助跑与起跳技术的研究 第3篇

撑竿跳高是田径运动中唯一使用辅助器材表演技术技巧的竞技项目。从完成动作的整个过程来看,完整的撑竿跳高技术包括持竿助跑、插穴起跳、悬垂、摆体、伸展、拉转推竿和过竿落地等技术环节。持竿助跑是撑竿跳高获得动量最重要的技术环节,由于撑竿跳高在助跑的最后部分要举竿插穴,而举竿动作又和起跳联系更为紧密,所以通常把插穴与起跳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撑竿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要通过合理的插穴和起跳动作才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竖竿和摆体的动量;另外竿上动作的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插穴起跳的合理性。所以,在撑竿跳高技术链中,插穴起跳是撑竿跳高技术的关键环节。狄卡·瑞斯贝克(美国撑竿跳高冠军,1978~1983年是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的田径教练员,美国国家跳高委员会主席)通过对决定撑竿跳高成绩和失败因素的分析中得出:决定撑竿跳高成绩最重要的因素是速度,助跑、插穴和起跳占成绩的90%。在世界上有很多快速助跑的运动员,当他们的插穴技术被破坏时,本来能跳得高的潜力就损失了。撑竿跳高技术是环环相扣的技术链,后一技术必须以前一技术为基础,没有合理的助跑、举竿插穴与起跳紧密结合,后面竿上技术都无从谈起也就更不会有撑竿成绩的发展和提高。

撑竿跳高助跑不同于其他跳跃类项目,最大的区别在于撑竿跳高需要持竿助跑,运动员不但要获得尽可能大的水平速度,还要使降竿与助跑协调配合,为插穴起跳做好前提准备。持竿助跑最后两步技术正是处于助跑向起跳的过渡阶段,它是助跑与起跳技术连接的“纽带”。

1995年国际田联正式设立了女子撑竿跳高项目,2000年女子撑竿跳高作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走进悉尼。由于我国女子撑竿跳高项目发展早,因此,开始阶段我国女子撑竿跳高在世界上独领风骚培养出了孙彩云、蔡维燕等一批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近十几年来,由于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重视该项目的发展,女子撑竿跳高优秀运动员不断涌现,世界纪录屡次被刷新,成绩增长极为迅速。与此同时,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增长速度也相当快,但比起俄罗斯、美国还有一定的差距,现在世界纪录是5.05米,由俄罗斯运动员伊欣巴耶娃所破,国内最好成绩是4.64米,由上海运动员高淑英所破,目前和世界纪录还有41厘米的差距。本文通过对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李彩霞近两年的比赛技术录像,与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进行运动学对比分析,找出李彩霞的技术差距与优势所在,为今后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对象

李彩霞与国内外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近年比赛技术为研究对象。李彩霞1987年出生,身高1.75米,体重62公斤,参加撑竿跳高专业训练6年,最好成绩4.15米,运动健将。

比赛成绩:

2006年,全国青年田径锦标赛第七名,成绩3.85米。全国田径冠军赛第五名,成绩3.80米。

2007年,全国田径锦标赛第二名,成绩4.15米。全国田径冠军赛第四名,成绩3.80米。

2008年,全国田径锦标赛第三名,成绩4.15米。全国田径冠军赛第二名,成绩4.00米。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助跑各部分参量的变化

1. 助跑步数分析

持竿助跑的步数越长速度越快,竿子弯的弧度就越大,现代撑竿跳高技术(女子)助跑步数要求16~20步,但因为能力问题国内和国外在助跑上还是有差距,国外大多数采用16-20步,如费奥法诺娃采用16步,伊欣巴耶娃采用18步.而国内大多数采用12~16步,而且采用14步助跑的人较多,16步助跑的人相对少一些,如高淑英采用14步,周扬和李彩霞采用16步,从助跑的步数来看李彩霞基本符合国外运动员的助跑步数。

2. 最后两步助跑步长的变化特征分析

步长大小取决于运动员的腿长、蹬摆的力量和幅度、后蹬脚的角度、髋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等因素。通常情况下,在助跑的倒数第二步开始举竿插穴。为了达到快速起跳的目的,除了快速的助跑速度外,还可以采取积极快速下压起跳腿进行起跳而使倒数第一步步长缩短,这不但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而且能减少前蹬阻力。苏联的雅戈金(1982年)认为,最后几步助跑既要跑得快,倒二步可比倒一步大约长半个脚掌,最后几步助跑的特点在于保持步长条件下,增加频率。由表2的数据中可以看出,高淑英倒二步步长要比李彩霞长0.03米,这一数据李彩霞和高淑英相差不是很大,毕竟高淑英的身高要比李彩霞高。而李彩霞和吴莎在倒二步步长上,李彩霞要比吴莎长,倒一步时吴莎加长了步幅,要比李彩霞倒一步和倒二步差距大,其实倒一步比倒二步缩短长约半个脚掌较为合适,李彩霞倒一步比倒二步加大了0.01米,虽然在起跳速度损失上不会很明显。但是倒一步越短越有利于起跳,从录像资料上看吴莎倒二步是缩步子,导致她最后一步比倒二步大了0.12米,这样对她的起跳也是有影响的,李彩霞和高淑英倒一步相差0.04米,李彩霞在倒一步是加大步长,而高淑英倒一步是减小了0.06米,表明她有较好的步长稳定性。也说明了李彩霞在步幅变化这方面把握得还不够好,需要后两步更积极更主动些。

3. 最后两步助跑速度变化特征分析

助跑最后几步的速度,在许多方面对腾起速度和运动成绩起着决定性作用。当然,在良好的起跳技术基础上,损失的速度越小越好,国外的运动员在这一技术上比国内的运动员损失率要小,这也说明重心移动速度越快就越有利于起跳。从表2的数据看,李彩霞倒二步重心速度与高淑英和吴莎对比看,李彩霞是最快的,高淑英相对比较慢一些,主要高淑英助跑步数要比李彩霞和吴莎短,所以造成倒二步速度比李彩霞和吴莎慢,而在倒二步重心速度李彩霞和高淑英相差0.28米,与吴莎相差0.07米,这是李彩霞在倒二步助跑重心速度比她俩有所占优势的地方,而倒一步李彩霞和吴莎的重心速度是一样,说明吴莎后一步加快了重心速度,而高淑英与李彩霞和吴莎相差0.79米,高淑英倒二步比倒一步慢0.49米,说明高淑英倒一步重心速度减小了,这样有损重心速度对她接下来的起跳是不利的。数据表明李彩霞在倒二步和倒一步要比高淑英、吴莎的重心速度好,这也是李彩霞在重心速度上的一个优势所在。

(二)起跳技术参数分析

1. 起跳重心速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撑竿跳高不是竞速项目,所以对于“人—竿”系统真正有意义的参数应该是起跳离地瞬间人体重心的腾起速度。因此改进起跳技术,以减少起跳过程中人体水平速度的损失,创造尽可能大的垂直速度,才能保证人体获得快速的起跳腾起速度(诚然,为了起跳,适当的水平速度损失是不可避免的)。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速度的变化反映了运动员的快速起跳能力和技术特征,起跳末的重心速度是决定撑竿跳高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起跳过程中水平速度的保持十分重要。如果在起跳过程中,运动员追求了较大的腾起垂直分速度而损失了较多的水平速度,这样运动员只是过于向上腾起,而不是向前、向上腾起,结果会造成竿子向前的速度不够,致使运动员到达身体重心的腾起最高点时,身体没有足够的水平速度越过横杆。同时,运动员身体重心的腾起垂直分速度过大,人体作用于撑竿的力必然减小,使竿子上部弯曲不够,影响撑竿弹性势能的储备。起跳点是起跳脚与上手的投影点位置较为合适,对竿的做功越大重心跟得也就越好。从表2可知吴莎在起跳这一阶段重心速度向前性很好,有利于更积极更向前的完成起跳,而李彩霞要比吴莎慢0.38米,这样李彩霞损失的速度就会直接影响起跳,与高淑英对比,她要比李彩霞向前性好,重心速度更快,主要是她的助跑是14步,而起跳结束后李彩霞与吴莎对比,吴莎要比李彩霞快0.38米,与高淑英对比,她的结束重心速度比李彩霞和吴莎都要快,这样她对竿子利用要比李彩霞好,有时间做动作,而李彩霞的蹬伸时机过早。高淑英、吴莎与李彩霞在起跳过程中重心水平速度李彩霞要比她俩都低,说明李彩霞在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损失较大,反映了髋部过早向前。在起跳离地瞬间,李彩霞的身体重心速度是6.69米,而吴莎是7.17米,高淑英6.76米,表明李彩霞在起跳过程中的垂直分速度较大,动态快速力量能力具备,但又缺乏动态最大力量,两者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也影响了撑竿的向前滚动速度及撑竿弹性势能的储备,从而影响了运动成绩。数据结果表明,李彩霞在起跳过程中尚需在水平速度的保持上作进一步的努力,在今后的训练中应注重提高水平速度,加强动态力量和绝对力量的发展。

2. 起跳过程中速度的损失率分析

撑竿跳高运动的实质就是动能和势能转变的过程,运动员助跑起跳获得的动能经双手作用于撑竿,使撑竿产生弹性形变,并借助撑竿的弹性使身体越过横杆。运动员如何才能在起跳的过程中以降低最小的损失率取得成绩的关键,起跳是主要环节所在,撑竿地面一接触,就是人体开始对撑竿做功的开始。从表2对比李彩霞和吴莎、高淑英的数据来看,说明李彩霞在起跳过程中速度的损失率要比吴莎、高淑英大,李彩霞最后助跑速度和高淑英基本接近,但起跳过程中速度损失率远远高于高淑英的速度损失,这可能成为影响高度的一个障碍,与吴莎差距不大。

3. 起跳过程躯干角的变化特征

从表3对比看,李彩霞与高淑英着地时躯干角相差为2.4°,与吴莎相差为3.3°,因为腾起离地瞬间,躯干角度越小,运动员起跳效果越好,成绩也就越好。李彩霞在着地时躯干角要比高淑英好,向前运动较积极,吴莎要比李彩霞更积极一些,在离地时高淑英的躯干角是90.9°,比李彩霞要小2.2°,与吴莎比,她要比李彩霞大1.2°,说明李彩霞和吴莎在起跳离地瞬间稍比高淑英好,但李彩霞与高淑英对比下起跳离地瞬间,李彩霞的躯干保持不够有后仰现象,起跳时躯干保持紧张时的力量不够,造成腰腹过早向前。在起跳的蹬伸阶段躯干要注意伸展,其中胸部向前上方的积极运动十分重要,这将为竿上的后续动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躯干上部积极向前和协调连贯的插竿动作是插竿起跳的关键。握竿上手臂向上伸展以及躯体成正直姿势时,身体重心投影点即将移过起跳点,李彩霞与高淑英在身体重心过起跳点垂直时刻躯干角相差不大,只有0.3°。但和吴莎对比李彩霞身体重心过起跳点垂直躯干角的后仰就较为明显,这一环节也是李彩霞要提高的方面。

4. 起跳离地时身体重心的腾起角度

人体离开地面或器械的瞬间,人体重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称为腾起角。可用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求出:腾起角度a=arctg(Vy/Vx)。因此,腾起角的大小与腾起时身体重心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的大小相关。在研究中发现:腾起角越小,撑竿的弯曲程度就越大。撑竿跳高总的起跳方向是向前上方,与跳远的起跳机制相同,起跳腾起角为19°~23°,优秀运动员可达16°~18°。由表4可知,高淑英起跳离地时身体重心腾起角度是18.9°,她基本接近优秀运动员的腾起角,而吴莎是21.3°,李彩霞是21.8°,李彩霞和吴莎相差不大,但与高淑英相比李彩霞在垂直速度占腾起初速度的份额比她要大。致使腾起角度加大。这也说明李彩霞在起跳方向上,向上的角度比高淑英大、起跳的垂直分力要大,有损竿子的弯度。但数据表明李彩霞在起跳腾起角上基本符合撑竿跳高合理的起跳腾起角。

5. 起跳过程上握竿手臂肩关节角度与下握竿手臂肘关节角度变化

在起跳脚的脚掌必须快速而积极着地的最后一步助跑中,运动员要用握竿上手将竿子的尾端部垂直推上去。最后一步步长相对较短,起跳腿积极快速进行起跳,起跳点的位置应是起跳脚尖在上握点垂线下方,由于握竿上、下手之间的距离相当小(仅为50~60厘米),因此已伸展的握竿下臂也会参与这种动作,当运动员进入髋部仍保持“高抬”的垂直支撑阶段时,两臂都要伸直并应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在插穴时,由于不是强调向上向前,而是强调向前向上(即插进)的动作,因此可减少动能的损失。起跳时两臂不成对称的伸直,上握手臂充分伸直,下握手臂紧张支撑撑竿;这种支撑将有利于弯竿及竿上动作的平衡,多少能减少插穴时的冲击力。

由表5可知,高淑英着地瞬间,上握手臂肩角是170.3°,吴莎是165.9°李彩霞是169.1°,李彩霞与高淑英上握手臂肩角相差不大,李彩霞、吴莎上握肩角相差3.1°,比吴莎好。在下握竿手臂肘关节角度上,高淑英是154.6°,吴莎是148.6°,李彩霞是139.5°,她俩下握竿手臂肘关节角度都要比李彩霞角度大,表明此刻李彩霞向上举竿不够积极,肩角上未充分打开。在起跳离地瞬间,上握手臂的肩角可以代表腾起离地瞬间上握手臂及肩关节的伸展程度,高淑英上握手臂肩角是173.4°,吴莎的是123.8°,李彩霞是136.1°,李彩霞和高淑英在上握手臂肩角上还有一定差距,说明李彩霞在腾起离地瞬间肩角过小,腾起离地时含胸、起跳不充分,造成下肢摆动腿迅速向前甩出,使下肢向前的运动速度快于撑竿向前滚动的速度,影响了后继长摆运动的动作质量;同时,说明李彩霞举竿不充分,影响撑竿向前的滚动速度,但比吴莎好。

握竿下手所起的作用是通过向上顶撑竿并利用与握竿上手的动作共同产生的力矩使撑竿开始弯曲。然而,撑竿的最大限度弯曲则是在两臂同时朝竿轴施力后出现的。现代撑竿跳高技术要求从起跳离地瞬间开始,举竿后的下握竿手臂应保持较大的肘关节角,使得人体对撑竿形成一个牢固的支撑。李彩霞在起跳离地瞬间的下握竿手臂肘关节角度136.1°,高淑英是135.1°,吴莎是123.8°,高淑英与李彩霞下握竿手臂肘关节角差不多,吴莎比李彩霞和高淑英角度要小,因为在起跳离地瞬间下手肘关节角度的变化直接影响起跳后悬垂及摆体效果。从转动力学的角度和撑竿跳高的技术特点来看,肘角逐渐增大,人体对撑竿的支撑摆动才逐步稳定,摆动稳定既有利于弯竿,也有利于能量的转移,李彩霞在这一技术上下手肘关节比她俩好,但还需要更进一步努力。

6. 起跳离地瞬间上握竿手地面投影点与起跳点间距特征

起跳位置为起跳离地瞬间起跳脚趾尖至穴斗前沿的距离,撑竿跳高技术要求运动员起跳点应在上手握点的正下方。现代撑竿跳高技术要求在起跳结束瞬间,起跳点、人体的重心、上握竿点同在一条垂直线上。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竿弦倾角和握竿高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人体前肌群的伸展程度从而改善人体的用力条件,有利于人体水平动能向势能的合理转变。

从表6可知,李彩霞在起跳离地瞬间上握手地面投影点与起跳点间距符合现代撑竿跳高技术的要求。与伊欣巴耶娃、高淑英对比,李彩霞上握手地面投影点与起跳点距穴斗前沿距离最大,伊欣巴耶娃的上握手地面与起跳点是0.37米,高淑英的上握手地面投影点与起跳点是0.22米,李彩霞是-0.30米,说明伊欣巴耶娃和高淑英上握手地面投影点及起跳点都近,这样对比看,李彩霞比她俩在成功率上要好,有助于摆体动作。

注:规定人体助跑方向为正,-号表示与人体助跑方向相反方向

7. 中外优秀运动员与自己在不同高度的对比变化

注“田径科技运动”2007年度合订本苑延刚译自国际田联田径运动新研究,2007年第2期.35~40。

从表7可以看出李彩霞和高淑英与俄罗斯运动员伊欣巴耶娃在不同的高度、跳次、握竿高度上和最后两步助跑速度相比较,高淑英和伊欣巴耶娃倒二步速度相差是0.35米,而李彩霞与伊欣巴耶娃相差0.10米,高淑英与李彩霞相差0.22米,数据表明李彩霞与伊欣巴耶娃在后两步助跑速度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和高淑英比较李彩霞要比高淑英快0.22米,这也是李彩霞在助跑上有所提高的地方。

在握竿的高度上她两相差为0.11米,而李彩霞与伊欣巴耶娃相差0.27米,与高淑英相差0.16米,众所周知,撑竿跳高成绩是由运动员握高和腾跃高度、助跑速度决定的。李彩霞、高淑英与伊欣巴耶娃尤其在腾高上的差距较为明显,这不仅是直接影响专项成绩的主要因素,也是衡量撑竿跳高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些都是需要再努力的地方。

四、结论

第一,李彩霞在助跑重心速度上和其他运动员比较占有优势,符合撑竿跳高重心速度的要求。在起跳阶段重心腾起角度上较好,符合撑竿跳高对起跳腾起角的技术要求,这些技术可以为其他撑竿跳高运动员提供参考依据。

第二,李彩霞在起跳时身体重心水平损失过大,垂直方向速度增值过大,从而造成起跳垂直分力过大,说明起跳过程中在水平速度的保持上仍需再作进一步的努力。

第三,高淑英在起跳过程中速度的损失率是最小的,说明她在这一技术环节上要强于其他运动员。这也是所练撑竿跳高运动员要参考的技术环节。

浅谈排球扣球教学中助跑与起跳技术 第4篇

助跑的目的是为了更接近球,选择恰当的起跳点;并且利用助跑的水平速度配合起跳,起到增加弹跳高度的作用。助跑的步法种类很多,有一步、两步、三步和多步法;有向两侧的跨跳步和并步法;有原地踏跳步和后撤步等。步法的运用要因球而异,因人而异,力求灵活,适应性强。但无论采用几步助跑,第一步要小,最后一步要大。现以两步助跑扣球为例:第一步,以左脚向来球的落点方向自然迈出,其主要作用是确定助跑方向。第一步应小,但要对正上步的方向,使静止的身体获得向前起动的速度,故有方向步之称。第二步,步幅要大,步速要快,使支撑点落在身体重心之前,身体后倾,重心自然向后移和降低,从而有利于制动。第二步即最后一步,要以右脚的脚跟先着地,再过渡到全脚掌着地,这样有利于制动身体的前冲力,增加腿部肌肉的张力,提高弹跳高度。这一步起着调整身体与球的距离、决定起跳点的重要作用。助跑的路线,由于二传来球的落点不同,扣球队员助跑的方向和路线也不相同。以4号位队员扣球为例。其主要的助跑路线有3种:扣集中球采用斜线助跑;扣一般球采用直线助跑;扣拉开球采用外绕助跑。助跑的时机,由于二传来球的高度和速度不同,扣球队员必须掌握不同的起动时机。二传球低或传球速度快时,起动要早一点,球高要晚一点。同时,还要根据扣球队员的个人动作特点来确定助跑起动时机,动作慢的队员要早一点起动,动作快的队员应该晚一点起动。助跑起动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起跳扣球的质量。助跑的制动,最后一步既是制动步,又是起跳步,起着制动和起跳方面的作用。助跑最后一步,双脚落地有3种方法:第一种,由支撑脚的脚跟先着地,过渡到全脚掌蹬地起跳,动作幅度大,制动效果好,有利于增加垂直起跳高度;第二种,由前脚掌着地迅速蹬地起跳,起跳动作快,有利于加快起跳速度,争取起跳时间和向前上方冲跳的高度;第三种,由全脚掌着地蹬地起跳,身体重心较稳定,踏跳有力。

2 起跳的动作技术分析

起跳的步法。助跑的最后一步称为起跳步,它既是助跑的结束步法又是起跳的准备动作。常用的起跳步法有两种:一种是并步起跳,即一脚跨出一大步后,另一脚迅速向前并步,随即蹬地起跳。这种方法便于调整起跳时间,适应性强,制动效果好,身体重心易保持稳定,但对起跳高度稍有影响。另一种是跨跳步起跳,即一脚跨出一大步的同时,另一脚也跟着跨出去,双脚有一个腾空的阶段,两脚同时着地,蹬地起跳。这种方法能利用人体下落的重力加速度,增加弹跳高度,但不便于加快助跑速度,易影响起跳节奏,不利快攻起跳。起跳的位置。一般应选择在距离球一臂之远的位置起跳。这样才能保持好身体和球合理的位置关系,便于充分发挥全身的协调力量,保持较高的击球点。起跳的摆臂。起跳时的手臂摆动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划弧摆臂:方法是以肩关节为轴,两臂经体侧向后再向前上方划弧摆动。这种摆臂可根据需要来变化划弧的大小,动作连贯协调,便于调整摆臂速度和节奏,适应性强,运用较为普遍。另一种是前后摆臂:方法是两臂由体前先向后摆动,然后再由后向前上方直接摆动,这种摆臂振幅较大,摆动较有力,有利于提高弹跳高度,但是动作大,使空中的转体动作不便,对及时快速起跳有影响。

3 助跑起跳的练习

第一,原地双脚起跳练习:全班同学听教师口令练习原地起跳技术。要求双脚蹬地力猛快速,两手臂配合划弧摆动起跳,顺势扣球手臂上举,后引,抬头,展腹,身体成反弓形,落地时双脚前脚掌过渡到全脚着地,屈膝缓冲。第二,一步或两步助跑起跳练习:集体听教师口令做一步或两步助跑起跳。要求练习速度由慢到快,手脚配合协调,注意控制身体平衡。第三,学生分别站在进攻线后,听教师口令向网前做两步助跑起跳练习,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多步助跑,变方向助跑和跑动起跳。要求学生注意助跑起跳的节奏和起跳点位置的选择。

摘要:扣球是排球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排球中攻击性最强的一项技术,在比赛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扣球是得分的主要手段,也是取胜的关键。在扣球的教学中助跑与起跳的衔接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否掌握正确的助跑步伐,是否有效的衔接起跳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才能使进攻更富有变化和威胁。

关键词:排球,扣球,助跑,起跳

参考文献

[1]黄汉升.球类运动——排球(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助跑—起跳环节 第5篇

一、助跑速度的稳定性

稳定性与动作技术的自然性助跑是跳远运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是因为有跑道的性质, 比赛时的天气, 和比赛的身体状况, 心理状况等的因素, 对助跑时的速度与技术都有很大的影响, 同时应考虑到助跑的速度必须与起跳技术, 起跳力量相一致, 并处于平衡情况下, 才能起作用。例如: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黄庚, 助跑最后9米速度达到10.59米/秒, 跳远成绩达8.34米, 则当助跑最后9米速度提高到10.80米/秒, 成绩一次也没达到8.00米, 这种现象, 不仅在我国高级运动员中存在, 在青少年运动员中也不少见, 因此, 出跑速度快, 而起跳技术和力量不一致, 也很难达到理想的运动成绩。所以, 这就要求助跑速度要有稳定性, 且触地时有良好的弹性感, 助跑时的技术动作要自然, 放松而不紧张。

二、起跳距离

起跳距离即运动员试跳时, 起跳脚与踏板前沿的距离, 据有关资料统计, 世界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的起跳距离是0.24米, 因此, 可以想象, 这些距离还是比较大的, 而一般的运动员因为通常比跳远专项运动员要少花时间去专门训练上板的技术, 而且有一些专项运动员也不太注意这方面的训练, 所以在上板的时候, 在起跳距离中, 相应地就大一些, 他们认为, 跳远专项运动员有六次试跳机会, 其中有一次踏上板就行了, 而有些就造成了犯规的次数和起跳距离的增大, 而因为心理因素使助跑节奏的不稳定造成的就更多了, 所以在跳远的专项运动训练中, 应加强这一方面的训练, 缩小起跳距离, 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三、起跳时的重心高度

跳远运动员在起跳瞬间, 重心的高度对跳远的运动成绩有一定的作用, 因为跳远运动近似物理学的抛射运动, 所以可用公式:S=Vo sin2x/g计算其高度。从此公式可知, 决定跳远的主要因素是有其重心高度的一部分的, 据有关的资料统计, 优秀女子跳远运动的起跳瞬间高度为1.19米, 或是对象身高平均值的64.8%, 优秀男子运动员的起跳瞬间高度为1.29米, 因此来说, 起跳时应有一定的重心高度, 在有一定的助跑速度下, 即起跳后的水平速度, 延长落地的时间, 从而增大运动成绩。

四、起跳的速度和角度

起跳的是改变人体运动方向的主要技术环节, 它的主要任务是:在助跑速度猛烈冲击下的瞬间, 进行快速有力的起跳, 创造适宜的腾起角, 将助跑的水平速度转变成腾空的初速度来获得起跳的速度, 但是起跳时的起跳脚对地的冲击力是很大的, 根据苏联米哈依诺夫等人的研究结果, 其垂直分力男子可达100千克, 水平分力男子可达450千克, 这就是说, 在助跑速度猛烈冲击下的快速有力起跳是很困难的, 必须要有很强的支撑能力和完善的技术, 才能创造适宜腾空角和获得理想的腾空速度。现在有一些女子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时的数据, 她们起跳速度平均值是8.6米/秒, 腾起的角度的平均值是18.8°, 上述值要比杰出的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平均值要小, 男子起跳速度的范围是9.2米/秒到10米/秒, 平均值是9.5米/秒, 起跳时腾起角为20.2°, 如果不计空气阻力, 跳远的腾空距离取决于起跳的速度, 角度和相对高度, 如果用她们的起跳速度和角度的平均值以及使用相对高度的估计值0.65米来计算时, 腾空速度的值是6.14米, 加入速度加大就为7.23米, 比上述结果多74%, 因此跳远成绩与起跳时速度和适宜的角度有很大的关系。

五、上板时的水平速度

我们在此研究的并不是上板时水平速度的大小, 而是另一种情况, 因为优秀的跳远运动员假如平跑速度差不多, 那么运动员在最后一步蹬地瞬间水平速度几乎都是一致的, 但是他们取得这个速度的方式却是不同的。其一、就是在最后几步达到最大速度, 此后逐渐减慢。这样, 他们就推去了他们高速度可能带来的好处;其二就是在最后的几步中蹬地速度接近他们的最大值。所以来说, 前两种似乎是控制了水平速度, 而使最高速度过早地使用了上板机会, 就是说, 掌握的时机太早了一些, 他们或是被迫把速度降下来, 或是挣扎着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保护他们的水平速度, 因此是不可取的, 而上板的最高速度应体现在上板的瞬间, 才能有好的跳远成绩。

六、上板前四步的助跑

最后几步助跑, 是跳远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助跑的起跳的关键环节, 这几步助跑动作, 直接影响着起跳前的速度, 踏板的准确性和起跳动作的合理性。最后几步助跑的动作跟前几步相比, 没有显著的改变, 仍然保持较大动作幅度和较快的步频, 脚在支撑时, 不能频繁地屈膝、屈髋、使重心过早地下降, 而应适度的下降为完成正确有力的起跳作准备, 同时, 在倒数第二步的摆动着地时, 膝和踝关节轻度弯曲, 同时躯干上提、送髋, 促使身体前移。因此在进入最后四步时, 蹬地水平速度应增加, 使起跳前的最后支撑阶段所发出的平均垂直力增加, 使起跳后的平均垂直力减少, 这样, 相应地加快步频的同时, 缩短最后四步的腾空时间, 使速度增加。因此随着运动员上板速度加大而使跳远成绩增加, 再就是运动员在最后几步应相应地减少蹬地时的垂直速度, 使在起跳期间作用在运动员足上的垂直力减少, 使运动员能更好地起跳, 从而提高跳远成绩。总的来说, 在跳远的助跑与转换的技术中, 我们应注意一些相关的因素与环节, 从而得到启示, 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应该缩短跳远运动员的起跳距离, 使运动员认识到起跳距离对跳远成绩的重要性。助跑速度的稳定性与动作技术的自然助跑时动作幅度大, 不应有多余的紧张, 应有良好的节奏感且富有弹性, 保持适宜的上体前倾姿势;应该培养快速有力的起跳, 增加起跳速度, 在此应使摆动腿屈膝、高抬、增大力距, 使摆腿发挥最大的摆动速度, 从而增加角速度;良好的起跳技术, 我认为起跳腿的着地动作应是有较大的着地角和及时弯屈膝关节, 尽量减少脚与地面冲撞力, 这样才能快速完成起跳动作;最后四步要快速、有节奏、高频、腾空时间短而有力的助跑。

今后, 在培养运动员的跳远技术的同时, 着重训练运动员的助跑与起跳的转换技术, 达到既经济又实惠的目的。

摘要:跳远的完整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等技术环节组成的一个完整地运动过程;跳远中, 由助跑到起跳的转换技术是跳远成绩的相关条件之一, 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技术环节。

助跑—起跳环节 第6篇

一、助跑单脚起跳摸高的技巧

1. 采用3步~5步进行助跑单脚起跳摸高练习, 助跑距离一般为5米~8米;练习者根据个人习惯的不同, 选择较有力的腿为起跳腿。

2. 在起跳摸高时, 一般选择异侧 (与起跳腿相反的一侧) 手, 这样可以增加身体的伸展度, 且有利于保持身体的协调性, 从而提高摸高成绩。

3. 助跑是获得起跳速度的准备阶段, 良好的助跑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前提。为了减少助跑开始阶段的紧张程度, 便于速度的充分发挥, 练习者一般采用站立式逐渐加速的方法助跑。在练习开始前, 尽量采用弧线助跑 (弧度小于背越式跳高助跑路线的弧度) , 先通过试跑找准助跑的步点和起跳点, 然后逐渐加速助跑, 助跑过程中动作要流畅、有节奏, 切记不要迈大步或捣小步, 以避免影响助跑速度。

4. 在起跳时, 为了将水平动量转化为垂直动量, 应强调向上跳, 而不是向前跳。因此, 在助跑的最后一步, 身体要稍后仰, 最后一步的步幅稍小于倒数第二步, 并做出一定的制动动作。为了提高地面对人体的反作用力, 在起跳的瞬间重心要下降, 然后用起跳脚的脚跟先着地, 经脚跟传至脚掌、脚尖, 快速有力地向上跳起, 起跳腿的踝、膝、髋三关节应充分蹬伸。

5. 在起跳过程中, 要注重摆动腿的辅助效果, 一般是先屈膝上摆、协调用力, 再伸直以维持平衡。此外, 上肢的用力上摆可以加大向上的作用力并且有利于保持上体正直, 对提高摸高成绩更有利。在助跑的最后一步, 两臂要配合腿部动作由后向前上方摆动, 当身体腾起至最高点时, 身体 (腰腹) 舒展, 摸高手要尽量上伸, 向斜上方触摸标记。

6. 在下落过程中, 上体稍前倾, 落地时屈膝缓冲, 避免受伤。

二、学练助跑单脚起跳摸高的建议

1. 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由近到远 (助跑距离) 、由低到高 (触摸高度) 进行练习。在练习的初始阶段, 应重点体会协调用力、掌握完整动作。

2. 可以采用趣味练习的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如, 用手或头触不同高度的悬挂物 (球、绳) , 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 在练习的初始阶段, 为了使助跑准确, 提高踏跳效果, 可以在起跳点放置助跳板, 让学生体会助跑与起跳的感觉, 强化练习效果;还可以根据助跑的距离和步数, 在场地上设置标记, 以检查步点是否准确, 通过反复练习, 帮助学生形成动力定型。

助跑—起跳环节 第7篇

关键词:跳高,起跳,助跑速度,转化率

1 前言

在我国背越式跳高技术研究过程中,往往注重完善起跳技术进而提高对助跑速度的转化效率,而没有让助跑速度去带动起跳技术提高垂直速度从而获得最佳的起跳效果。众所周知,背越式跳高在起跳阶段获得垂直速度时,只有同时具备起跳的速度和幅度,才能获得最大的腾起初速度和合理的腾起角度。本文通过现场三维摄像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速度转换因素进行分析,把助跑速度与腾起初速度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具体的问题提出来,试图对有关的技术参数进行处理、分析,并据此找出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在起跳过程助跑速度的转化率及其在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提高跳高运动成绩和进一步加深运动员对技术动作特点的理解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最好跳高成绩均在2.20m以上选用每人各四跳成绩进行解析(见表1)。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在中文期刊网上对2000-2012年间有关本课题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检索和收集工作,了解当前背越式跳高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查阅了《田径运动高级教程》、《运动生物力学》、《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等著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2.2 专家访谈法

邀请了相关教练和专家针对助跑速度与腾起初速度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其转化的因素进行了访谈,并对本题目所需技术参数的选取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征求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2.2.3 图像解析法

采用两台高速摄像机对运动员比赛进行连续拍摄,拍摄频率为120祯/s,拍摄的高度从2.10m开始,取最好成绩进行解析。拍摄前放置了爱捷三维DLT辐射框架,X轴与横杆平行,向左为正向,Y轴与横杆投影线垂直,助跑弧线内侧为正向,Z轴垂直向上。机高1.20m,其中一台放置在跳高垫右侧,另外一台放置在后侧,两机主光轴间夹角在60-120度之间。选用俄罗斯扎齐奥尔斯基人体模型进行图像解析,采用美国Ariel公司研制的APAS三维运动解析系统对研究对象进行运动学参数解析,采用滤波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得到所要分析的数据。

2.2.4 观察法

运用DARTFISH分析系统,对运动员各跳次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比赛录象进行叠加对比分析,找出他们之间的技术差异。

2.2.5 数理统计法

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起跳过程助跑速度向身体重心腾起初速度的转化率

本文助跑速度转化率是指起跳离地瞬间重心腾起初速度占起跳着地瞬间重心水平速度的百分比(见表2)。从技术参数统计结果表2数据可以看出,本文研究对象离地瞬间重心腾起初速度为6.284±0.204 m/s,助跑速度转化率为87.2%。表明其重心腾起初速度处于良好状态还有上升的空间。

3.2 起跳着地至离地阶段水平速度的转化率

离地瞬间重心腾起初速度是由离地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合成的,所以其转化率也就是离地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的转化率。它是影响腾起高度和起跳效果的直接决定因素,反映着各种起跳因素作用于人体后的综合反应效果。

跳高要求运动员要尽可能地将助跑中获得的动能转化为人体向上的动量。如果在起跳过程中,运动员的腾起水平分速度较大将会损失了较多垂直速度的转化,这样运动员将会造成腾起后重心高度不够和身体向前冲,将会影响跳高的运动成绩。因此,在获得合理的腾起水平速度后应注重垂直速度的获得进而提高运动成绩(见表3)。

重心水平速度变化值是指起跳前后中心水平速度的变化大小。从技术参数统计结果表3数据可以看出,本文研究对象离地瞬间重心水平速度平均为4.379±0.49m/s,水平速度变化量平均为2.82±0.37m/s,而国外优秀运动员平均为3.83±0.39米/秒,水平速度变化量平均为3.57±0.56m/s[2]。经检验,两组变量有一定差异,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结束后身体重心向前的水平速度较大,而向上的垂直速度反而较低,这对腾起高度是不利的,这也是导致我国运动员助跑速度转化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因。

3.3 起跳着地至离地阶段垂直速度的转化率

通过对研究对象助跑速度垂直方向转化率统计(见表4),结果显示,他们的起跳垂直速度平均为4.664±0.20m/s,转化率为64.8%;而世界高水平运动员在离地瞬间身体总重心的垂直速度为4.9-5.2 m/s[3]两者之间相差0.236-0.536 m/s;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在跳过2.37 m高度起跳结束时,身体重心向上腾起的垂直速度竟达到了5.217m/s。可见本文研究对象起跳离地瞬间的垂直速度只达其89.38%,与世界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从而也表明现阶段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离地垂直速度还有上升的空间,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3.4 影响起跳过程助跑速度转换率的因素分析

3.4.1 因素回归方程的建立

腾起初速度大小对跳高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腾起初速度是由腾起后重心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共同构成的,而重心腾起后垂直速度的大小是决定重心上升高度的重要原因,也就是决定跳高成绩的主要因素。根据运动生物力学及人体解剖学原理,本文选用离地瞬间重心腾起垂直速度为因变量,以解析所获得的起跳脚着地至离地瞬间相关的20个运动学指标作为自变量,对4名优秀运动员的各四跳成绩的20个指标数据进行了逐步筛选法,找出影响垂直速度的主要因素并进行多元回归方程的建立,最后优选出了六项指标。

3.4.2 因素模型决定系数的改变情况及各系数检验结果

注:a预测:(常数),起跳着地速度(指起跳脚着地瞬间重心水平速度)b预测:(常数),起跳着地速度、膝关节摆动速度(膝关节起跳过程摆动速度)c预测:(常数),起跳着地速度、膝关节摆动速度、着—离膝角最大变化(着地至离地瞬间膝关节的角度最大差值)d预测:(常数),起跳着地速度、膝关节摆动速度、着—离膝角最大变化、着地身体内倾角(指着地瞬间身体重心朝助跑弧线圆心倾斜方向与地面所形成的角度)e预测:(常数),起跳着地速度、膝关节摆动速度、着—离膝角最大变化、着地身体内倾角、着地瞬间身体重心离着地脚水平距离(起跳脚着地时整体重心投影点与着地点间的距离)f预测:(常数),起跳着地速度、膝关节摆动速度、着—离膝角最大变化、着地身体内倾角、着地瞬间身体重心离着地脚水平距离、起跳蹬伸距离(起跳蹬伸过程重心最大高度差)g因变量:离地垂直速度

分析:结果7是对模型中各个系数检验的结果(T检验)。通过对表6中模型调整判定系数观察R2发现,模型6中R2=0.905,模型建立相对较好。而通过对拟合的模型进行方差分析发现,模型的检验结果P=0.01,模型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通过对表7模型中各系数的检验结果发现,模型6中各个自变量系数均有显著性意义。所以最终的最优方程为:

通过对助跑起跳阶段各参数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六项参数指标与该垂直速度的转化关系密切,即:起跳着地速度、膝关节摆动速度、着—离膝角最大变化、着地身体内倾角、着地瞬间身体重心离着地脚水平距离、起跳蹬伸距离。由此可以推论:这些参数指标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助跑速度向垂直速度转化的效果,这也是我们训练中的薄弱环节和造成成绩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在今后的训练中应该注意加强这些环节的技术改进与训练,进而提高垂直速度的转化率。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离地时重心腾起初速度较大,助跑速度转化能力处于良好状态,因水平方向分速度略大,制约了垂直速度的发挥。

4.1.2 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着地瞬间重心水平速度与离地瞬间重心水平速度的变化值小于国外优秀跳高运动员,这也是导致其助跑速度转化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4.1.3 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助跑重心水平速度向重心垂直速度方向的转化率较低,与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从而也表明其离地垂直速度还有上升的空间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4.1.4 起跳着地速度、起跳蹬伸距离、着地瞬间身体重心离着地脚水平距离、着地身体内倾角、膝关节摆动速度、着—离膝角最大变化是影响助跑速度向垂直速度转化效果的参数自变量,这也是我们训练中的薄弱环节和造成成绩不稳定的因素。

4.2 建议

4.2.1 强化助跑节奏训练,使最后一步顺利合理的转化为起跳,减小速度损失,同时要加强起跳踏点的准确性,减小误差,优化利用起跳获得的重心腾起高度。

4.2.2 教练员要针对每个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加强弧线助跑技术训练,使运动员在弧线助跑时的身体内倾角更趋合理化,在保证良好的弧线助跑节奏和速度不减的情况下,谋求最大限度的获得垂直速度。

参考文献

[1]阳国诚.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衔接技术原理及其训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6).

[2]陈洁敏.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4).

[3]HF奥卓林.卢建功等译.田径运动[M].西安:西安体院学报编辑部.

[4]李国东,赵连甲.现阶段中国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助跑最后一步至起跳的技术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7.

[5]闫之朴,黄玉新.跳高起跳垂直速度的生物力学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

[6]王保成等.现代背越式跳高双动力起跳技术理论的创新研究[J].体育科学,2003,23(2).

上一篇:产量信息下一篇:表情识别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