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学生动起来

2024-05-25

怎样使学生动起来(精选12篇)

怎样使学生动起来 第1篇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激发, 维持, 调节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让课堂精彩的重要前提.新课程非常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等品质的发展.因为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 会有多样化的情感体验, 而正是这些多样化的情感体验逐步促进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兴趣, 自信心的发展.所以, 我们一定要注意运用各种数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例如, 在“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中, 我运用猴王分桃的故事导入: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分的桃了, 有一天, 猴王拿了三个大小一样的桃子分给小猴们吃, 它先把第一个桃子平均分成4块, 分给猴A一块.猴B见到说:“太小了, 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个桃平均分成8块, 分给猴B两块.猴C更贪, 它抢着说:“我要3块, 我要3块.”于是, 猴王又把第3个桃子平均分12块, 分给猴C三块.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多吗?通过观察比较和验证, 得到结论:三只猴子分得的桃一样多.这样的导入把比较抽象的分数性质, 融在学生熟悉的猴王分桃情境中, 通过故事设疑, 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注重情境创设, 构建愉快式课堂

一种好的学习情境就像是一个磁场, 学生在这个磁场中会被深深吸引, 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学习, 主动地建构知识, 发展能力.同时, 好的学习情境往往又会使学生产生亲切感, 使他们心情愉快、心理轻松, 能激发出他们的探究欲望和潜能, 拓宽他们的思路, 从而奇妙的问题、精彩的见解会源源不断涌现.因此, 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引导学生多出彩.

例如, 在教学“认识三角形”时, 教师扮演盲人, 让孩子们说说什么是三角形.孩子们的语言凌乱, 不容易准确的概括, 有的孩子说:“有三个角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有的说:“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教师就在黑板上按他们的指示画图, 结果漏洞百出, 逗得他们哈哈大笑, 说:教师真笨.这样他们不得不修改自己语言, 让盲人教师能理解他的意图, 画出真正的三角形, 在孩子们的笑声中, 他们自己把三角形定义为: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不用读, 不用背, 孩子们理解了三角形的定义, 也感受了准确用词的重要性.

三、注重问题设计, 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的特点是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它的思维形式是严谨的.教学都必须具有明确的思路, 在发问过程中, 要预先设计好程序, 使课堂教学条理化、系统化.不能随心所欲, 更不能东问一个问题, 西问一个问题, 破坏学生的思维程序, 也不是一问一答, 把所有的问题都问个不停, 要把问题设计在关键处, 才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不断发现问题, 掌握知识, 发展能力.

例如, 在“圆的认识”一课中, 教师让学生尝试画圆, 在画圆中认识圆, 提问:“怎样用圆规画圆?”让学生尝试画一个圆.反馈时提问:“你为什么没有成功?怎样才能画好圆?”开始的问题和反馈时的看似一样, 但它却能引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连续性提问, 层层深入, 触及重点.让学生不仅仅能掌握画圆的方法, 更能思索出画圆的关键.画完圆后, 教师提问“你的圆有多大?”学生拿着自己的圆比划了半天, 发现无法表述清楚.这时教师顺势进入直径、半径的学习.在小组合作环节, 要求学生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你发现了什么?”开放性的问题, 让学生有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什么是直径?什么是半径?”针对重点知识进一步提问学生.“直径、半径关系是怎样的?”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 有很多学习基础和认知能力较差的学生.为了使教学能够面向全体学生, 对于一节课中的重点问题, 难点问题, 通过不同形式的追问加深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

四、注重多动,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所谓多“动”, 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探究发现, 通过自己动手演示或操作, 能有效地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促进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 达到智慧的生长和创造力的凸现.因此, 课堂上尽可能要多安排学生动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摸一模、数一数, 让他们通过摆弄和操作获取知识、理解知识, 从而发展思维能力, 培养数学智慧.

五、注重合作交流, 让学生展示智慧与个性

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参与了学习, 学生才能从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只有参与了学习,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物理课堂怎样让学生“动”起来 第2篇

2.课堂气氛要融洽,师生感情要和谐。

融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感情,使学生能放松地学习,放心地思考,不用担心老师的责骂,也不用担心同学的讥讽。这种状态回答问题的准确率最高,最易产生灵感,语言最易有光彩,见解最易独到。如果老师上课一脸严肃,甚至一脸“凶像”,课堂气氛一定沉闷,甚至紧张。学生生怕惹着你,哪还有心思听课,更不敢起来发言!教师要深入到 学生中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他怎会不活跃起来?

3.提问要因人而异

请学生回答问题也要因人而异,易、浅、简的问题请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回答,难、深、繁的问题由基础好的同学回答。老师对学生的情况要有个比较清楚的了解,什么样的问题由谁回答,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让部分学生受到骄宠,部分学生又受到冷落,更避免如果他答不上会认为你在故意为难他。

4. 问题应有启发性

某些问题之所以难以回答,是因为问题的启发性不够。例如在学习大气压一节时,教师演示完易拉罐被压瘪后,教师问到;“易拉罐为什么变瘪了?” 不如问“是什么把易拉罐压瘪的?”

5. 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听教师讲、被动学”的习惯还蒂固根深,以教师为中心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地指向性地回答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心理始终处于消极的等待中。也就是教师没有提问时等待教师提问,回答了提问还要等待教师鉴别回答正确与否,致使学生的思维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看书的基础上,要满足学生想提出问题、想解决问题的欲望。只有充分相信学生,把时间空间给学生,让其有机会表现,即便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写错了或说错了,也不要大惊小怪,而应师生共同来分析为什么错了,原因在哪里。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鼓励其继续努力。不要小看学生,他们自己说出的正确答案比老师说出的答案还令他们记忆深刻,因为这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甚至是争论出来的,更有意义。

怎样使学生动起来 第3篇

《电压的测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八年级(上)第二章第六节的内容,在以往的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中,初中学生对电压概念理解比较困难。因为电压的概念很抽象,学生也很难根据书上把电流比喻成水流,电压比喻成抽水机的教学设计来理解知识,都是靠死记硬背了电压的概念;同时该课内容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如:电压表的连接、电压表量程的选择、电压表测量值的读法:还有,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在学完该内容后,容易把知识与前节内容《电流的测量》混淆,简单的表格分析,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当堂掌握。

[案例过程]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通过课件提供的信息源;懂得交流和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能用自己语言组织表达的方式;借助信息技术,进一步掌握“收集信息一整理信息一理解知识??—应用知识一拓展信息”科学探究。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学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通过课外的信息源培养学生愿意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科学知识:(1)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二、【重难点】

本教学的重点定位是借助信息技术,把抽象知识形象化,使学生能理解知识,同时培养学生从生活和学习中收集信息、运用经验整理信息、应用信息于学习和生活”的能办难点是电压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使师生互动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讨论、阅读、实验、练习等方式完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案例1一引课]:

图片引入新课,采用大屏幕显示一些生活中与电压有关图片,引入新课并巧设悬念。

[师]:生活在南美洲亚马逊河和圭亚那河的电鳗,外形极似鳗鲡,体长…电鳗是鱼类中放电能力最强的淡水鱼类,输出的电压300~800伏,因此电鳗有水中的“高压线”之称;第二张图中的人接触静电电压头发高竖。

[生]:发出感叹,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评析】:信息技术采用生活照片代替教师语言的描述优点在于创设的情景更逼真,新奇的现象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和好奇心。

[案例2一电压的概念]

(幻灯5)图1是一个FLASH动画,其动画效果是:当阀门由关闭变为开启时,水开始流动,同时引起涡轮转动,当水位差逐渐减为零时,水停止流动,涡轮也停止转动。紧接着打出问题:

[师]:涡轮为什么会转动?为什么又停止?

[生]:水压产生水流,从而涡轮转动;水流停止,涡轮停止转动。

[师]:如何让水流持续?(在启发学生思考)

[生]:用抽水机保持水压。

[信息技术]_FLASH继续显示:抽水机工作,有持续水流的动画过程。于是用两个动画片段对短暂水流的形成和短暂电流的形成进行对比

【评析】:水流的形成,很容易做实验,可做实验时,水一下子就从高水位贮水器流向了低水位器,不利于问题的分析,因此将短暂水流的形成过程以动画形式展现在大屏幕上,使水流形成过程能持续一段时间,且用抽水机做演示实验在班级课堂教学中不可能实现。用动画展示非常形象,学生容易理解。

[师]:你知道电流是如何形成的吗?

[信息技术]:演示实验小灯泡亮后,将电流动态图展现在大屏幕,(幻灯6)图2是电流流动的动画,其动画效果是:闭合开关,金属板放电形成电流,小灯泡发光,金属板中的电荷逐渐减为零,电荷停止流动,小灯泡熄灭。然后,用两张画片(幻灯7)对短暂水流的形成和短暂电流的形成进行对比。

[生]: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选代表表达讨论结果即对电压概念的理解。

【评析】:这样有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与水流形成进行对比:电流好比水流,开关好比阀门,金属板好比贮水器,导线好比水管,电路好比水路。由于水压是形成水流的原因,类似地,电压好比水压。可将此过程重复一次,并在中间停一次,同时屏幕显示关键问题“使小灯泡发光的原因是什么?”有利于进行理论指导,容易突破难点(电压)。同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

[案例3一电源介绍]

[师],1800年3月20日,意大利教授伏打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发电器——伏打电堆,也就是电池组,开创了电学发展的新时代。伏打电堆(由多层铜、锌板中间夹着一层层食盐水的湿布组成)。现今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电池和蓄电池。你知道的有几种?

[生]:举例

[信息技术]:(幻灯11)(幻灯12)(幻灯13)

【评析】:课堂资源有限,不能将每种电池和蓄电池的实物一一展示,利用实物的照片展示,既可达到实物展示的教学效果,又解决了课堂资源有限的缺陷。

[案例4一练习设计]

幻灯17~21、23~29是例题和练习。

【评析】:将练习也用媒体演示,既清晰、省时,又锻炼了学生即问即答、随机应变的能力,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案例5一知识复习和延伸的设计]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电压表,你们能否找找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异同?

[生]:分小组讨论、设计表格、汇报结果。

[信息技术]:幻灯30~33

【评析】:电压表和电流表异同的表格用媒体演示,同时将知识点做成动画形式,既可以让每个学生清楚知识点、做好笔记,又可以做练习、用抢答的形式让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能当堂掌握。比传统的教学省时、清晰、灵活。

[案例反思]

我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学科课程双赢的一种教学方式。就本节课而言,电压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是进一步学习其它电学概念和电学规律的重要基础知识,是本节教学难点。借助多媒体课件,用学生熟悉的水压产生水流的现象与电压产生电流的现象进行类比,将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用动画的形式模拟出来,展示给学生,变抽象为直观、形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电压的概念,突破本节的重点和难点,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感悟】

一、感官刺激、丰富感性认识

多媒体利用动画、视频、音频等信息技术,通过源于生活的实景或模拟实景展示,既是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又在该基础上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认识背景,从而使一些抽象或难得一见的科学现象能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其他途径,找到相关的视频资料,在教学中适时地播放,以激发学生对科学和兴趣,丰富学生对相关

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

二、微观放大、丰富理性认识

科学是一门综合学科,科学中微观粒子的教学时,如:链式反应、分子、离子、原子的运动等靠传统的教师教授和板图很难使学生形成理性认识。同时科学中力学、光学、磁学等过程的发生和发展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的,而要将这种在一定时空内完成的科学过程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仅靠传统教学手段中的板书、板画、模型、演示实验等是很难完成的。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解决这些困难,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反璞归真、实现全体教学

有一些实验可见度小,不易观察,往往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雾里看花一一实验现象不明显,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有些实验中动态、快速的科学过程学生还没有看清就结束了;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尽量慢速、真实地再现科学过程。

【思考】

1、以演示文稿代替板书和教师提问

在教学中利用演示文稿来展示一些复杂的科学过程或呈现例题或小练习可以提高效率然而、如果将传统的板书内容全部搬到演示文稿中,会导致一些不好的结果首先、由于投影出的内容看过即逝而不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其次、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依赖计算机的投影既影响教师体态语言的发挥,又使学生的注意力都在投影上,不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

2、以课件代替演示实验

计算机模拟一些科学过程及投影的放大手段对教学和积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模拟是不能代替真实实验的。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用媒体展示的效果比演示实验好。如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可以用放在海绵上的小桌和砝码来直观地演示实验;又如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同样也可以用真实的仪器进行实验。否则会让学生产生不真实的感觉,实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我国物理教育界前辈朱正元先生曾倡导“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这也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具体体现。所以、多媒体只能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是教学方法的一种。

3、“拿来主义”使教学思路受牵制。

数学课必须“使学生动起来”的思索 第4篇

实施课改后,教材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要求教师真正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合作、动手动脑。我在教初一数学(人教版)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的“多彩的图形”时,让学生尽可能地把家中能找出的、携带方便的图形实物拿到学校。先让学生从物体的不同角度观察,看物体在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并记录下来,小组交流,再在班上交流,然后让同学之间交换所带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记录,教师从物体的形状、大小,至少是从三视图的角度引导学生观察、记录,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小组讨论交流,发表各自的见解。让学生所带的包装盒(当废品处理的包装盒)用剪刀剪开,将所得图像展开,观察得到哪几种什么样的图形。一个包装盒的展开可能有多种方式,所得到的几何图形也不尽相同,让学生尝试以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小组得出用不同方法得到的几何图形的差异。同学们踊跃参与,积极动手,热烈争论,教学氛围活跃。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观察动手的过程,就是使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共同合作解决问题,联系实际的过程,使学生乐学、积极去学。比如,初一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材中例4(第91页)是一道有关移动电话收费(下转第84页)(上接第83页)的问题,由于社会的发展,在我们普通家庭中大都已有手机,学生们对此并不陌生。例题中给出了两种收费方法:一种是月租为30元,本地通话每分钟0.3元;第二种是无月租,通话费是每分钟0.4元。我在讲此题时,不是先把书本上的问题解决掉而是让学生就这两种情况,先调查父母每月使用手机通话的时间在什么范围内,为父母设计一下使用哪种收费方式更经济、更合算。学生们把调查到的数据拿到学校,各用各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再引导他们用列方程的方法计算出结果,比较哪种方法更简便快捷。

要使学生动起来,并非一味放任自流,关键在于教师的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教学的特点加以引导,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我在教学“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包装纸盒”时,为学生提供了各种纸盒,让学生动手展开各种图形,同学间相互交换展开的图形,折叠成长方体。多次交换,学生们可以看到多种展开图形,培养了学生动手、观察、思考的良好习惯。

怎样才能使你的课堂灵动起来 第5篇

怎样才能使你的课堂灵动起来

经常在思考,怎样的课堂才是好的?教学过程完整了吗?完整了,那精彩了吗?精彩了,可又灵动了?我感觉用灵动这个词来形容一堂满分的课堂是最合适不过的词语了。可是怎样才能使你的课堂灵动起来呢?经过本学期的教学与探索,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很多时候发现总是我们总是自己一人在三尺讲台上滔滔不绝地演讲着,自我陶醉着,忘却了真正的主人究竟是谁。在越来越多的课堂时间中我发现,只有大胆地把问题抛给学生,留更多的想象空间给孩子们才能最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仅仅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一个优秀的教师不在于能给学生讲出多少的知识点,而是在于怎样通过自己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孩子们的大脑细胞。堂让孩子们的思考填满课堂所有时间。

二、让孩子们在乐中学,体味学习乐趣。

我们常常会发现很多时候学习成了孩子们的苦恼,成为他们的负担。为什么孩子们会对于学习一事总提不起精神?问题在于他们并没有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乐趣又从何而来?让孩子们自己去悟?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件难事。毕竟他们还是爱玩的年龄,自我控制能力极为低下的童年断层中。这时,教师的正确引导凸显着尤为重要。让孩子们感受学习是快乐的,能在乐中学。有时候孩子们的快乐或许是来自于课文内容的故事性趣味较强。但这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自身去开发“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打开“乐”门,使得孩子们愿意倾听你所说的内容;在教学设计环节中参入有助于教学的趣味性游戏环节,使得孩子们既能玩开心又能在笑声中学会知识点,把握文章的重难点。

三、要想打动别人,先要打动自己。

《风筝》是一篇有关贾平凹的.童年时候和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 “要想打动别人,先要打动自己”,这篇文章我读 了好多遍,每读一遍都让我有了更深的感悟,以至于最后能一字不漏地背诵文本。那么怎样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深深体会到作者如何用朴实的语言把文中小伙伴的心情变化生动展现出来呢?三年级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在朗读文本的基础上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及写作方法,所以我决定以朗读为突破口来挖掘文本。这就要在“读”上下功夫了。

可以说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我所预想的目标,但也有很多地方差强人意,比如:文章的细节挖掘得不够;指导朗读评价性语言较少,课堂突发事件应变能力差等等。作为新教师,临场教学经验缺乏,需要尽快适应一些规模较大、正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多磨炼,多给自己敲敲警钟,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怎样使学生画面的形象大起来 第6篇

多年来从事小学美术教学,我发现了一个现象:一年级新生在作画的时候很多人把画画得很小,或者是画面上的形象很小,而我们的美术作业本却很大。作业本就像那双“大拖鞋”,画面就像小女孩的脚,有如手机里的视频形象放在了电脑显示屏里。这种大小悬殊、比例失调的画让人看了真的“很不舒服”。

他们为什么会把形象画得这么小呢?什么原因导致的,可不可以改变呢,怎样才能让他们把形象画大呢?这直接关系着画面的质量,所以我进行了一些探索、尝试,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当然,我还没有做到“最好”,之所以说出来,想着大家能给予更多的指导,集众人智慧而达己之目的。因此,我在这抛砖引玉。

画画小的主要原因是:遗传,或者说是本能。画小画也有遗传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得从人的生理说起。人为什么会胖呢?科学研究表明,远古的时候,人类食物匮乏,经常饿肚子。饿肚子是很难受的,所以有了食物的时候,人们便“很很”地吃,然后慢慢地“耗”,多余的能量转变成脂肪“积蓄”在体内,以免“饥荒”的时候被饿死。这种“积蓄”的机能是人在进化的过程中优先选择的结果,即使在食物丰盛的今天仍然保持着,于是我们在今天的生活中看到了很多胖子。这种“慢慢地耗”、“积蓄”就是一种“节约”,对食物、对能量的节约,推而广之,人会对一切利于生存的东西都会节约。

马克思说:“有一般就有特殊”,任何事都有个例外。极个别学生每次是画了擦,擦了画,就是画不大。我曾经对其采取了“死”办法:规定一个形象的上下、左右分别画到哪儿,事先用笔给他做好记号,结果还是差强人意。这到底是种什么“顽疾”呢?德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也曾经对此做过研究,用他的话这孩子具有“肛门性格”:小孩子在2、3岁的时候,父母没有将他“带好”,发生“固结”,形成了固执、吝啬、小家子气的性格叫肛门性格。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这种人是属于“学习有困难的人”:“儿童学习困难,功课(包括美术)不及格,落后(包括构图中的“形象较小”)于别人。其原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在于儿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那么对于这样的学生该怎么办呢?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这样一些儿童,在一个聪明的、有经验的教师手里,他会经常带领这些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到田野里、树林里、河岸上去……这种课对于智力发展受到抑制的儿童来说,像空气一样必需……”美术课怎样才能接触“大自然”呢?只有写生。鉴于此,我的美术课中凡是和写生沾边的,哪怕只有一点点,我也带学生到外面去。

当然,画画不仅仅只是把形象画大,它还要注意构图的均衡,整幅画的氛围,主题的明确性,形象的趣味性,有“儿童味”,还有因个人特长,呈现的多样表现形式……这些“法则”不能一下子全部要求学生做到,否则“贪多嚼不烂”。“把形象画大”是这些法则的前提,做好它才能更好地、轻松地解决其他问题。

怎样使学生动起来 第7篇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 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 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这一理念体现了学生是数学课堂的主角, 也是数学学习的主动探索者、积极思考者;教师则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落实这一理念的根本在于,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 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 并通过各种现实的、有趣的数学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探究、分析、思考、归纳, 判断和验证数学规律, 得出结论.

学生在亲身经历体验数学活动, 经历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中, 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乐趣, 获得对数学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思维真正动起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思维真正动起来, 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能力也得以提高.

一、创设情境, 激活兴趣, 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通过情境的创设, 从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提出问题, 引入新课,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能很快进入到一节课的学习中.

例如, 对垂直概念的引入设计活动:1.看一看.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所在城市具有创意的建筑图片、园林设计及校园的环境等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 .2.想一想.你能从图中发现直线的哪些位置关系?设计这样的现实情境问题, 就是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物体抽象成几何图形, 同时也激活了旧知 (直线平行、相交的概念) , 对比学习, 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也是激励学生学习的一个巨大的潜在力量.在这些熟悉的事物里有些怎样的数学知识, 学生可能就会好奇、好新、好趣, 会愿意去了解, 去学习, 使学生在感兴趣中去探索新的知识.

教师可通过学生已有相关知识的回顾, 设计类比发现的问题情境;与已有相关知识的比较, 设计归纳发现现的问题情境;与已有相关知识的比较, 设计归纳发现的问题情境;通过实验设计观察发现的问题情境等.在这些数学情境活动中, 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

二、设计动手实践活动, 探索新知, 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要使所学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 必须亲自参与发现探索的行动, 经历探索互动的过程.教学的实质, 就是使学生充分发挥其探索发现的能力, 去获取知识, 同时使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让学生经历一个个“发现”的过程, 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让其有机会运用自己的经验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而且在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 对于垂直的定义设计活动:1.操作相交线旋转模型、动画演示, 进行观察交流.2.设计问题: (1) 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 它们的夹角有何特点? (2) 你能在教室中找到互相垂直的直线吗?怎样判断?设计这个活动是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进一步理解垂直是一种特殊的相交现象, 进而概括出垂直的相关概念, 将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问题2利用学生熟悉的环境, 找互相垂直的直线, 使学生从对垂直的直观感觉上升为应用直角这个数量关系判断两直线垂直.

对于垂线的画法设计活动:1.你能用一张纸折出两条折痕, 使它们垂直吗?2.你能利用手上的画图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吗?3.如何判断所画 (折) 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4.这样的垂线能画多少条?设计通过用折纸、量角器、三角尺等动手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发现垂线的多种画法, 同时为性质的得出做铺垫, 引导学生类比平行线的画法对垂线的画法步骤进行总结.在掌握画法的基础上加深对垂直定义的理解.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教师通过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 引导学生动手体验、感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发展思维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中认识数学、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就感, 达到学习的新境界.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从动手———体验———发现———理解———感悟———找出结论, 从而获取数学知识, 使学生的思维真正的动起来.

三、情境探究, 新知拓展, 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在探索新知的基础上, 通过设计问题串再次激起学生的兴趣, 使知识得以深化和拓展.通过探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 获取知识的拓展.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积极参与, 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教师逐步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难点, 拓展新知.

如, 探究垂线的性质是垂线概念的重点, 也是难点.可设计活动一:1.在平面内一点, 你能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吗?请用你熟悉的方法进行操作.2.在平面内, 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改变过去单一的让学生接受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建立充分促进学生发展的主体性学习方式.通过亲自动手做一做使学生对数学有本质的认识, 促进学生数学思考.活动二:让学生过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的各点相连, 在这些连线中找出最短的线段.而后总结出垂线的另外一条性质.这里让学生多画几条线段, 尝试度量、叠合等多种方法比较该线段与其他线段的长度, 得出垂线的第二个性质.

数学问题解决的实质是思维活动, 它是从理解入手, 经过探索等手段和方法以及有关运算直至解决问题.教师应立足初中学生的实际, 让学生经历动手的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兴趣、情感态度、合作交流等方面获得发展, 并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 在“活动”中思, 在“活动”中积累数学经验, 在“活动”中让思维真正的动起来, 在“活动”中感受、领悟、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运用的过程, 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怎样使学生动起来 第8篇

那么, 怎样才能使学生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动起来呢?那就要结合高中生物学科的实际, 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安排。高中生物学科作为理科学科, 知识有一定的难度, 而且大多涉及的是微观领域的知识, 这就需要学生要以极高的热情投入才可能把生物学得深入、透彻。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讲授法进行教学, 这样既不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参与, 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所以采取新式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参与进来, 活动起来, 既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 也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传统生物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生物教学, 课堂完全由教师控制, 信息完全从教师一方发出, 学生只能坐在那里听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说。学生很少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只重视理论, 而忽视了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 实验基本不能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是通过反复让学生死记硬背来应对考试, 久而久之, 就形成了一种畸形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没有主动权也缺乏自主性, 会使学生学习步入懈怠的状态。

二、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一) 培养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一旦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精神力量, 甚至可以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教学要成功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使学习成为他们的迫切需要。

同时, 在上课之前, 教师应该认真备课。设计好引言, 让学生感觉精彩的导语会紧紧地抓住学生。为使学生顺利地接受新知识扫清障碍, 在上课时, 教师可创造性地设计教学, 采用讨论法, 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来, 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有时, 也可提前让学生预习好, 让学生分组来讲这堂课。在教学中刻意地创设一些悬念, 使学生产生疑惑, 自发地去思考、去争论, 这是引导学生不断地探索新知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 让学生带着炽热的追求进入学习过程。此时学生对学习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为教学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二) 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

现代生物教学方法主要有:“引导———探索——归纳”教学法、探索式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参与教学法、目标教学法、图解教学法、微格教学法、OES课堂教学模式、STS教育教学模式等等。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要根据教学规律、教学原理、教学目标,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符合本地、本校实际, 依据教师本人特长和教学时间的许可性。

在课堂上, 合理地选择、组合和使用挂图、模型、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 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情况, 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还能打破时空的限制, 增加课堂信息容量, 而且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三) 开放课堂, 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 创设开放的教学模式, 给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 要变先讲后练为先尝试再点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再创造, 有利于学生猜测与验证。

利用实验室的仪器、教具、挂图等等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设计一些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主体活动, 有些活动操作起来有难度的, 可以只让学生设计方案, 思考的过程也是获得知识的过程。

此外, 要善于把我们的教学内容和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密切地结合起来, 利用学生关注和社会正发生的热点问题, 学习相关的知识, 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兴奋性、激发学生动起来的好方法。这样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会越来越浓。

(四)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现代科技的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学校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大的便利, 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多媒体教学了。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作为教师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 希望学生能带着一种高涨而积极的情绪从事学习。然而学生阅历浅、生活空间有限, 许多现象、事物无法观察到, 再加上他们对周围的很多事物没有留心观察, 对生活中很多东西就体会不到其乐趣, 以致学习很被动。

多媒体技术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 以计算机媒体为手段, 实现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最优化的一种教育艺术。多媒体技术本身具有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交互性强等优点, 尤其是对像生物学科这一类的自然学科来说。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能弥补以往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 促使学生热爱学习,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 加强生物学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在生物教学中, 应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与物理、化学和数学紧密联系。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 , 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模具教学, 加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 使学生明确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而更好地为学习生物学服务。因此, 我们一线教师更应在日常的生物教学中力求站在一个高的视点来纵横生物学与其他各门自然学科的联系。

新时期的高中生物教学要知识与能力并重,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 把生物学科推向一个新高度。

摘要:通过对高中生物活动教学研究, 让学生用“动”的方法学习, 在“动”中学, 不仅可以解放学生头脑、双手、眼睛、思维、空间, 而且可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体的课堂, 从而, 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学习效率。

怎样使学生动起来 第9篇

“活动单导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正受到教育界的日益重视,但在英语教学中怎样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这仍然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初中英语教学更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关键时代,初一学生在第一学期刚刚学习新教材,几节课下来,我发现教材虽然是新的,编写得也不错,但是课堂气氛依然如故,学生依然兴趣不高,没什么积极性。

2. 问题的症结

我找了一些学生了解情况,学生对新教材的反应不错,认为新颖,贴近学生特别是中职学生的实际生活。但是不少内容一看就懂,又不需要向初中那样背诵熟练,缺少了外在的压力,也就缺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自己静下心来认真反思,觉得学生说的是有道理的。但是原因不仅仅只是这个,从老师自身的角度看,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不与时俱进,不与课改的大潮一起变化,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即使教材再怎么变革,又能有多少实际的效果呢?毕竟课改的实际落实者是广大的一线教师。

3. 问题的解决

经过思考,结合如火如荼的“活动单导学”改革浪潮,我决定尝试使用“活动单导学”推进英语课课堂教学改革。活动单导学是指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活动单导学”有三个核心概念,一是“活动”,“活动”是“活动单导学”的主题,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是“活动单导学”的根本目标。二是“活动单”,“活动单”是导学的主要手段。三是“导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是“活动单导学”的基本策略。我认为对于职中生而言,能够通过教学增强一些道德和法律意识,知道一些最基本的道理就是一大收获。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想得让他们“动起来”,不仅包括学生所处空间范围的扩大、思维的活动,也包括全员的参与。

例如人教版初一《英语》第一单元,主要围绕课文会话,我按照活动单的一般模式要求设计好活动单,让同学们对照活动单先进行课前预习,并告诉同学们上课踊跃回答问题的同学和小组将得到奖励,上课时本着让学生“动起来”的原则进行。

活动一为知识框架建构,在这一部分我设计的活动是:请同学们对照知识框架迅速自主阅读教材,理清基本内容,在你认为重要的地方作出适当的记号并读一读。大部分同学看好后,请一位同学读三个小标题,提出问题:你能否看出三个小标题是按照什么逻辑顺序编写的?这个问题对中职学生有一定难度,在老师引导下几位学生相互完善答案得出结论。

活动二部分为了解个人会话的基本要求。这一部分我设计的活动是通过活动单上的材料设置情境,学生围绕要求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选择的材料都是初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在这一环节我送出了本节课的第一面小红旗,(因为有为本组夺取更多红旗的激励,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同学们回答问题可谓争先恐后,甚至出现几个问题好几位同学同时站起来同时回答的局面)在合作探究“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请从礼仪层面考虑如何打造你良好的个人形象”这个问题上,请各小组充分讨论后,推选一位执笔人将本组讨论的结果写在本组的小黑板上向全班展示,每组派一位代表向全班介绍本组讨论结果,老师最后进行简单点评。

活动三为理解会话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在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为即兴谈话,我随意选择了一位同学,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我与这位同学的谈话过程,找出这位同学在谈话中有哪些不符合礼仪会话的地方,同学们颇感兴趣,很仔细地观察,找出了如“谈话时晃腿”、“眼睛不看老师”、“谈话时用手挠头”等,那位同学被说得有点不好意思,又下意识地挠挠头,同学们被逗得哈哈大笑。第二个活动是结合书上的图片,在自己的左手大拇指上画笑脸,然后将笑脸送给对面的同学,来表达“是表情,更是真情”的心声,每个同学都画得兴趣盎然,纷纷将笑脸对着同学不断点头致意,教室里洋溢着快乐、祥和的气氛。

本节课的最后,我当堂进行了课堂检测反馈,在同学们做好题目之后,每组推一位学生到大黑板上进行展示,五个小组中四个小组全对,一个小组错了一题。优胜的小组再次获得奖励。最终获得红旗最多的小组获得了同学们了热烈的掌声。

4. 反思

如何使历史课堂“动”起来 第10篇

一、激发兴趣, 使学生思维活起来

1. 巧妙导入新课。

教育家斯多惠曾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导言新颖别致, 诙谐幽默, 就能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 每堂课如能设计出精彩的导言是激发学生兴趣的环节。能扣住学生的心弦, 学生就会以浓厚的兴趣上好这节课。学习内容让学生感兴趣, 对有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可用影视、历史成语故事、热门话题、诗歌图片等导入。如讲授有关“辽与宋的民族关系’时, 用视频播放片段《天龙八部》片段, 然后设置问题他们为什么追杀乔峰?是因为他是契丹人?, 引起学生注意力, 促使他们的思维“动”起来。

2. 角色扮演:

多彩的生活。教师进行自由分组,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日生活的重点场景, 分角色进行扮演, 以游戏化的方式再现生活。比如扮演到各种历史人物和事件等等, 通过扮演的过程, 让老师们充分体验游戏扮演带给身心的愉悦感和全新的挑战, 享受着每个个体生活中的经历就是一种学习, 也是一种成长。大家感受到如果设计的活动情节或角色没有挑战性、缺乏开放性, 有过多的限制性等, 都会让表演者索然无味, 表演起来也很无趣。如果设计的活动有兴趣, 符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表演者一定会表现得淋漓尽致, 绘声绘色, 意犹未尽, 表演起来是异彩纷呈、多彩多姿、百花齐放。通过自己参与游戏的扮演, 大家明白了:有生命个体直接体验和参与的活动, 带给个体的情感最真切, 印象也最深刻。

3. 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教师对作业的难易程度有所把握, 让差生做一些较简单的习题, 让他也能得到“A”, 增强他的自信心, 对作业应及时检查, 发现了做得好应及时表扬。考试时有了好的分数, 更应让学生有成就感。作业做好反馈的记录, 及时补救些能矫正的习题, 正确的改正措施, 适时加以指点, 让学生体会到师长的温暖, 从而积极与老师配合。利用课余时间或自习时间加强个别辅导, 检测矫正效果, 获取新的信息, 重点对学生的薄弱点加以辅导, 特别是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知识结构体系的梳理、知识点掌握与应用, 若形成一个良好的挽救体系, 并付诸实际行动, 教师学生良好的互动, 当会获得良好的效益。

4. 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中加强数学的语言艺术适时加些幽默风趣的话语, 让教学生动有趣, 与其死气沉沉的上一节, 何不让课堂也充满欢声笑语。对学生应注重情感教育, 关注学生的亲情:如家中喜事、忧事, 学生的生活水平, 某一时间的思想状况, 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让学生对自己的长远利益作一个具体的蓝图描绘:五年、十年后你干什么?今生你如何设计你的生活?情愿现在尽力而为, 还是宁愿后悔一生?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历史活动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科观念和思维能力。通过学生的活动,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的主宰者。

1. 多媒体教学可节省教学时间, 使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 扩大课堂教学容量, 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过程。

历史教材内容多, 体系也较为庞杂, 历史课的信息含量大, 板书提纲也多, 利用多媒体教学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在课前将教学所需的知识结构、板书提纲、年表、历史地图等制作好, 在讲授过程中通过幻灯片适时展示出来。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讨论、总结和复习。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 借助文物、图片想象, 如遗迹、照片、漫画等, 让学生更加真实且形象的感受历史。

这既在视觉上给学生强有力的冲击, 又给心灵带来强烈的震撼, 从而吸引学生去关注图片隐含的历史信息。图片教学效果对学生带来的心灵震撼是语言文字无法对比的。“纪念南京大屠杀博物馆”等图片给学生带来的心灵震撼。使课堂气氛轻松而活跃, 进而缓解学生的疲惫感、使得学生保持对课堂的注意力并且调动学生对教学的积极参与。

政治活动课怎样让学生“动”起来 第11篇

关键词:活动;体验;辩论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047-01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调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而且将教学要求中的“运用层次”全部改为活动,强调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运用,在活动中感悟,明确规定: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数的20%,各种版本的初中政治教材也都有相应的活动内容。我校推行有效课堂教学改革,要求让“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那么初中政治课中的“活动课”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呢?在此谈几点浅见。

一 让学生在体验、感悟活动中动起来

所谓体验、感悟活动就是指学生在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的认知感悟和锻炼。初中政治课教材中有许多体验性的活动,比如情景体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等。这些活动有的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开展,如情景体验。我在讲到初三政治《弱势群体》(教科版)这一课时,由于同学们对弱势群体中残疾人生活困难难以想象,我便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身体验:将自己的一只手不动,只用一只手试穿上衣,全班立即全部动起来了,课堂上的热闹劲就可想而知了。费了好大劲,也只有少数同学在规定时间内“穿戴”整齐。我又讓几位同学将双眼蒙上,从教室后门出去,前门进来,再到黑白前写下一句话。通过这些活动,使同学们亲身体验到了残疾人的生活困难,也加深了对弱势群体的理解和尊重。有的活动要由学生在课余完成,如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比如我在讲授初三政治《财富中的德育法》(教科版)关于校园人情风的时候,我布置全班学生分成九组队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校园人情消费情况,调查结束后还要进行调查结果分析,各组派一名代表在班上作总结。通过调查,同学们了解了中学生在消费上的一些误区,提高了理性消费意识,增强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除了课本中的活动外,每逢寒暑假我都会布置一个调查研究项目,如:学生压岁钱使用情况调查、县城路名的变化、各市场农产品价格调查等,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学生能力又丰富了其假期生活。

二 让学生在搜集信息活动中动起来

初中政治课中的活动有许多是要求学生搜集相关信息来证明或加深对某个知识的理解的,为此我们要提前布置学生通过报刊、网络去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如在讲授《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这一课题时,我提前要求学生查找有关未成年人相关法律和搜集雇佣童工的实例。又如讲授《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课前,要求学生收集家乡美丽风景、秀丽山河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图片、资料等。学生通过找自家的生活照片、网络上的图片、文字表述等等,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家乡的山河美景,同时也有当前仍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通过活动让同学们在课前动起来,既锻炼了同学们查找资料的能力,同时又促使他们做好课前预习,因为只有预习好了才能知道需要查找哪些资料。

三 让学生在表演活动中动起来

表演性活动主要指模拟法庭、小品表演、辩论等活动形式。通过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加以联系,采用小品、辨论、模拟法庭等形式开展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例如,初一、初二政治有关法律知识的教学中,可以举办模拟法庭活动。从案例的选择到了解诉讼程序,再到辨护词的撰写,审判长、审判员等的扮演,最后到庭审全过程都放手让学生亲自去做。通过学生自己做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过程、一个创造过程、一个提高过程。并且这种做法能够使学生生动、牢固、形象的学到知识,提高对法律知识的认识。

再如在讲到初一政治《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教科版)时我就用一节课时间组织了一场“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赛。正、反双方在做了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在课堂上展开了唇枪舌战,辩手们的精彩言论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通过辩论,同学们不仅懂得了网络的利与弊,更重要的是认识到应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不能因网络影响自己的学习。有些辩题并不是教材中的,但学生有要求的也可以开展,如去年我教的一个班的同学对学校要求穿校服的规定不理解,总说要来场辩论。为此我就用了一节课课时间组织了一场“中学生要不要穿校服”的辩论。结果是不但大家认识到穿校服的好处,而且选手都懂得运用课本知识来反驳对方,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运用。

总之,上好活动课要求教师切实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敢于对学生放手。要根据教学内容实际,既体现“活”,更要“动”,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使活动课教学成为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参考文献

[1] 《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魏书生 漓江出版社,2000版

浅析如何使历史课堂生动起来 第12篇

关键词:历史课堂,激发兴趣,教学方法

直到现今为止, 人们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和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的层面, 正因如此, 一提到历史课, 学生就提不起兴趣, 有的甚至觉得历史就是背一下就行了。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和社会不断发展, 社会对人们的历史素养越来越重视。 不论是中考还是高考历史, 试题都不会停留在只考历史事件的层面, 更多的是对历史事件深思, 所以只靠死记硬背不可能考好历史。 鉴于这样的情况,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 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我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 应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不断启发学生思考与探索, 进而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活跃状态。

如何刺激学生积极思考? 首先我会使用一些方法, 比如颠覆学生对某些史实所有的一些固定思维。 将固定看法和新思维进行对比, 激发学生兴趣。 比如在介绍中国近代史时, 我会对李鸿章这个人物进行重点介绍, 学生往往会从一些影视剧或初中的历史教材中知道李鸿章是个卖国贼, 因为他签了《马关条约》, 所以我在介绍这段历史时更注重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对中国近代化所作的贡献, 这样一来就会使学生对李鸿章的认识更加全面, 学生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再比如对曹操的评价, 由于学生受到《三国演义》等一些文学作品的影响, 提到曹操都觉得他就是个奸雄, 甚至觉得他就是个坏人, 所以在介绍相关知识时笔者更加注重曹操知人善任、对推动历史发展有好处的一面, 尽量一分为二地看待曹操其人。

其次, 充分运用影视剧普及历史。 现在的很多电视电影中多少涉及一些历史知识, 有的影视剧更是打着历史片的旗号, 但这些所谓的历史知识有的是违背史实的。 比如在汉朝的历史剧中出现科举考试, 人们的主食是玉米;唐朝贵族家中摆放唐三彩、夜市早市不断、孩子们的启蒙教材是《三字经》等, 类似的历史常识错误很多, 我们可以用这些影视剧的错误让学生找错, 以加深他们的印象。 或者对最近热映的某些历史题材的影视剧进行历史角度的分析, 如果有学生刚好看了这些影视剧则能引发他们的共鸣, 可能会使他们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感兴趣, 甚至有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寻找相关史料加强对这段时间的了解。

最后, 情景再现, 努力运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 如果还是仅仅用传统的上课模式, 即教师在课堂上靠板书完成一堂课就会显得比较“干”, 学生往往也对这种模式比较倦怠, 没有兴趣,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方法使课堂生动起来, 如对某些课程可以利用课件展示, 在描述战争过程时, 与其老师在讲台上讲还不如让学生看一段相关视频。 比如介绍《甲午中日战争》时, 笔者就给学生放了电影《甲午大海战》的片段, 以加深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再如在介绍必修二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时, 笔者就是以一首歌《春天的故事》作为导入, 先给学生放这首歌, 然后提问:“歌曲中的老人指的是谁? ”“他划的圈指的是哪里? ”这样一下就可以进入当天所要介绍的内容。 总之, 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

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引入活动教学课很有必要

从目前教学的情况看, 将实践活动教学引入历史课教学比较困难。 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大多习惯于驾驭课堂, 教学以考试为目标, 觉得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是在浪费时间, 影响教学进度。 这样一讲到底使历史课教学失去了它特有的魅力, 使学生少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而引入活动教学课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迎合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满足学生较强的表现欲望, 应该要多开此类课程。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中有一个单元是中国的社会变迁, 介绍的是从近代到现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及交通传媒的发展变化。 这个单元比较贴近人们的生活, 学生对这个单元比较有兴趣, 最好不要按传统课的方法讲, 当然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视频介绍也可以, 但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自己找相关资料, 自己整理课件, 自己到讲台上分享成果。 笔者曾试图让一个班的学生自己搜集近现代有关的衣食住行的相关资料, 通过分组形式将学生分为衣、食、住、行四组, 分好后每组学生自己找相关资料, 然后每组派一至两个代表将所搜集的信息向学生讲解。 这堂课上得很成功, 这样让我了解学生的潜力其实是无穷的, 他们能做到的事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 通过这样的方法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更有助于改变学生对历史课的看法, 使他们有学习历史的动力。

三、放开手脚, 明确学习任务, 让学生动起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有一种依赖心理, 认为老师讲我听就行了, 所以就会形成惰性。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笔者在上课时尽可能把学生调动起来, 如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在课下思考, 然后在课上让学生就此问题进行讨论, 还可以以辩论会的形式分正反方进行辩论;或者在上课时做随堂小考试, 考完后教师讲授让学生互相交换试卷进行批改, 改完后再把试卷收上来检查学生的试卷批改情况。 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尝试当老师的感觉, 另一方面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这样都是为了让学生充分加入课堂中,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上一篇:O2O运营模式下一篇:译者的历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