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

2024-06-18

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精选5篇)

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 第1篇

一、警示教育能够提高人的理论素养

努力学习, 重视学习, 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知识水平, 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邓小平讲过:“不注意学习, 忙于事务, 思想就会容易庸俗化。如果说变质, 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放松了学习, 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 思想落后于形势, 就会丧失先进性, 就难以抵挡各种利欲的诱惑。不注意学习, 不提高修养, 势必思想境界低下, 就会辨不清是非, 就会陷入个人“欲望”的泥潭。只有通过警示教育加强学习, 达到理论上的成熟, 才有政治上的坚定, 也才有行动上的自觉。

二、警示教育能够让人勤奋踏实地工作

自由是幸福的, 工作是快乐的, 但是人的惰性也是现实存在的。只有通过警示教育, 才能让人尽职尽责, 恪尽职守, 把工作做得更好、更细;从小事上严格要求自己, 三思而后行, 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 自觉抵制各种腐败现象, 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实实在在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干好本职工作。

三、警示教育能够让人严格地执行制度

在社会主义中国, 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 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 不管地位多高, 权力多大, 只要违法乱纪, 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 以身试法者必亡。只有通过警示教育, 才能让人深刻地认识到反腐倡廉的任务艰巨性, 认识到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处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紧迫性。作为党员, 必须积极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 既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己, 也用党章和党的纪律规范自己, 以实际行动带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四、警示教育能够让人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

胡锦涛同志要求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 常思贪欲之害, 常怀律已之心”。只有通过警示教育, 才能让党员干部自觉做到“慎独、慎欲、慎微、慎初”, 不管在什么环境, 何种条件下, 都能够守得住物质上的清贫, 抗得住酒色利禄的诱惑, 顶得住庸俗关系的腐蚀。只有通过警示教育, 才能时刻警示自己, 只能为人民谋利益, 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 不能为个人谋私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不能见钱眼开, 见利忘义;“声色犬马, 无不玩物丧志”, 要在生活上洁身自好, 严导操行。才能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逾越制度这条“红线”, 不碰纪检这条“警戒线”, 不触法律这条“高压线”。

五、警示教育能够让人自觉接受监督

能否牢固树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 对于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至关重要。在党内监督机制中, 接受监督人是主体, 接受监督人有了接受监督的意识, 并自觉接受监督, 监督机制就会充满活力。反之, 机制就难以正常运行, 权力就必然失去监督, 失去监督的权力就必然产生腐败。只有通过警示教育, 才能让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断强化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 把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权力始终置于党纪法规的监督和约束之下, 把自己始终置于党组织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监督之中。

六、警示教育能够让人艰苦奋斗为荣

反省是人生的必修课 第2篇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错综复杂的社会里,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需要经常反省,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办事确定方向,不能反省的人永远不会进步。

我们先来看两则关于反省的有趣故事。

故事一: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衣服都洗成那样……”

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原来,是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

故事二:

有一只乌鸦打算飞往东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双方停在一棵树上休息。鸽子看见乌鸦飞得很辛苦,关心地问它要飞到哪里去。乌鸦愤愤不平地说:“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个地方的居民都嫌我的叫声不好听,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告诉乌鸦:“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飞到哪里都不会受到欢迎的。”

从这两个小故事中,你有没有读出什么?眼睛长在我们自己身上,但是我们看不到自己,我们只能用它来看世界,看别人。这是生理特征,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但是我们不应该养成这样的心理特征,只看到别人的优点缺点,而不肯正视自己的得失。

有道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人生不可能尽善尽美,但应该努力地去塑造和追求完美。所谓“反省”,就是反过身来省察自己,检讨自己的言行,看自己犯了哪些错误,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不是整天抱怨别人、抱怨环境。

一个人应时时反省,检讨自己,警醒自己。其实,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多少都隐藏了一些不易察觉的弱点,这种内在的弱点常常使我们处于一种危险的境地。譬如,生活漫无目标、整日无所事事、只会嫉妒别人的能力、自怨自艾为什么好运永远不会落在自己的头上、嗜酒如命、饮食不知节制、消费成癖、纵情声色……如果我们不反省这些缺点,结果就会把自己一步一步推向灾难的境地。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每晚都自我反省。他说自己犯过十三项严重的`错误,其中三项是:浪费时间、关心琐事及与人争论。睿智的富兰克林知道,不改正这些缺点,是成不了大业的。所以,他一周定一个要改进的缺点做目标,并每天记录。下一周他再努力改正另一个坏习惯。他一直与自己的缺点奋战,整整持续了两年。难怪富兰克林会成为受人爱戴、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一个人如果失去反省的能力,他就看不见自己的问题,更不能自救。反省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自己。在安静的心灵状态下,我们可以看清事情,包括我们自己对问题应负的责任、做事情的方法,以及我们挡住自己前进的原因。

学会选择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 第3篇

估计那就是所谓的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吧,只是我的来的比别人晚了一些罢了。

高一开学不久的一个周末,本来我要像往常一样赶到学校上周日晚自习的。而且作为住校生的我来说,周日下午就要去学校的。可是,我看到天阴沉沉的,而且妈妈说晚上要煮玉米吃。再加上我那颗小宇宙太想自己作出一次选择了。于是,我决定周一早上再去学校。

与我的镇定相比较,妈妈倒是一时间慌了神,反反复复地问我,这样可以吗,这样好吗之类的问题。我则无比郑重地告诉她说,没事的。

周一早上进了教室,从同学看我的眼神里,我就知道情况有些不妙。果然,据说周日晚自习,校长大人大驾光临,亲自查岗,已经按缺席人数给班级扣了分数。就在我惊恐地还没有回过神儿来的时候,有消息称,班主任办公室有请。我和另外的两名同学一同被叫到办公室,老师先是把我们都夸赞了一番,然后话题一转,说我们表率不足,落后有余,罚值日一周。

但后来证实,这次我自作主张的选择,还是弊利并存的。开学都一个多月了,老师还没有把班级里学生的名字全记住,却记住了我的,所以课堂上老师提问我的时候也自然很多。为此,我不止一次地窃喜。

紧接着就开始文理分科了。自从我高中住校后,爸妈对我的管理似乎更加人性化了,凡事都以我的意见为主,而我也恰好正想摆脱他们的束缚。就这样,学文科还是学理科,爸妈竟然难得地没有参与意见。现在想来,他们也实在是无力为之。

从兴趣出发,我选择了文科。之后听闻一些同学说,文科不好就业。还有的同学说,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才学文科,再加上当时自己所在的文科班恰好乱哄哄的。于是,我文转理了。

理科班氣氛异常的沉闷。对于理科课程,我一向没有吃透,而且也觉得抽象地让我不感兴趣。记得有次课堂,我紧紧地盯着老师,生怕漏掉老师的哪一句话,但当老师提问我的时候,却大脑一片空白,因为我根本就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而且那次老师的提问,也让我觉得自己很像那个不会吹竿的南郭先生,而且还被曝光了。就这样,我又理转文了。

现在想来,高中有且只有三年,而且庄严而神圣的高考就站在前面,十多年的苦读不就为了那一刻吗?而我,却在高考冲刺阶段,忽左忽右,忽东忽西,像极了没有根的浮萍。那时候的我,就如同一叶小舟航行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本来驾驶小舟就已经让我心力交瘁了,却又偏偏没有明确的方向,始终看不到为我指点迷津的灯塔。

是的,高中阶段,让我充分体会了自我选择的自由,但我却因为不懂选择,而让自己陷入了深度的迷茫。甚至在我最惧怕选择的时候,还看到过这样一句抽象至极的话,最好的选择就是不去选择。

如今已为人母的我,无论跟孩子一起做什么,我都会征询孩子的意见,尽量让孩子尽可能多地参与到选择中来,尽量让孩子尽早地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选择中学会担当。因为我知道,人生路上,每个人都要面临着各种各样又不计其数的选择,学会选择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

忍耐是人生的必修课作文 第4篇

我想,他一定是怕我的。有一次我突发奇想,想画一幅画,而画面的主人公正是我的爸爸,画上的爸爸叉着腰,剑眉倒竖,真难看!可爸爸看了看,微笑着说:“画得真好呀!”我听了以后,悬着的心如一块石头落了下来。可随即又疑惑了:我画得那么难看,爸爸还直说好看,他一定是想奉承我!想到这里,我昂起头,有了底气,有些生气地对爸爸说:“我画得人这么好看,他怎么可能是你啊!”爸爸依旧平静:“那你说这是谁呢?”我顿时涨红了脸,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见说不过,那就只能“兵刃相见”了!我冲上去,无力的小拳头如雨点般落在爸爸背上,爸爸一边笑一边向我求饶……

我想:爸爸会怕我吗?当我和他打闹占上风时,他总是笑着求饶,让我有极大的满足感,实际上他两三下就能打哭我;当我提出非分的要求时,他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微笑着问我“为什么”;当我数学题不会时,他会耐心地为我讲解,而不会像我一样,自以为是地卖关子,摆架子……

我原以为我的爸爸不够勇敢,他怕我,我的想法是多么荒.唐可笑啊!现在我才明白:他只有在他最爱的女儿面前,才会展现出温柔的一面,因为他爱我。可这些,为什么我平时没有感受到呢?

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 第5篇

又是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坐下来给你写信,但是我有心事。过去两个礼拜,蛮惨的,生活里问题很多。

其实也都不是什么真正严重的事,但是你知道,给生活“加料”的通常都是些芝麻小事,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有时候,你已经有麻烦了,偏偏还要打破一个玻璃瓶或者吃早点时把牛奶泼得一身,你只好觉得,太倒霉了。最近出了两个状况,让我很心烦。

第一个,上封信你问我,碰到一个你不赞成的人,而他偏偏掌权,譬如说他是决定你成绩的老师,这种矛盾我怎么处理?现在就发生了。我跟你说过我不欣赏英文老师,因为我觉得他程度不够。我们这一班有一半人都到美国去做过交换学生,我也在美国读过一年,所以我们的英文水准比一般没去留学的德国学生要高很多,而他好像完全不理会这种差异,还是照他一贯的方法教学,就是要我们听写,或者让我们读一堆无聊的文章。从他那里,我简直学不到任何东西。我甚至觉得从美国回来以后,我的英文就停止进步了。最让我生气的是,我发现他对英文的文学作品根本没有解析的能力,常常不知所云。英文课就变成我们最不需要动任何脑筋的课。

我是在这个时候决定要“反叛”的。我在他的课上睡觉,而且拒绝交作业。讨论文学作品的时候,我提出让他完全无法招架的问题。

然后,事情就发生了。他竟然说我在“嗑药”!他去跟我的导师说,我上课没精打采,而且不做作业,一定是因为“嗑”。导师就来找我谈话。连同学都以为是真的了。

MM,你说我“反抗权威”对还是不对?现在,我得到什么?他很快就要退休,而我,得到一个烂分数,外送一个被破坏的名誉。

我不是不知道反抗权威会有后果,也想过是否闭嘴做他的乖学生,但是最后,我还是用消极“罢课”去抵制他,因为我实在受不了无知的人假装有知识,还要来对你指指点点。我的理性毕竟败给了我的情绪。而现在,他给我这么多麻烦,我的好胜心又被挑起,我想:嘿,我就做给你看,我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英文成绩扳回来。这样,他是不是会开始理解我反对他是因为他教学太烂?

这第二个“麻烦”嘛,你大概已经等了十几年,等我来告诉你——没错,女孩子。

两年前,当我很多好朋友都在谈恋爱的时候,我对女生一点没兴趣。不是我晚熟,而是,我有太多其它的兴趣,譬如足球,而且,我确实不太容易“坠入情网”。但是自从在美国有了一个女朋友以后(哈,没告诉过你——你就当我忘了说吧),我一次又一次地不断地“坠入”,而且一次又一次地失恋。有时候我在想,怎么老是被人甩了,搞不好我有问题?(开玩笑的。老妈别紧张。)

上个礼拜,我又失恋了。寒假里,她遇见了一个荷兰男孩,就跟他好了。老天,这个家伙连德语都说不好,他们得用半生不熟的英语沟通。

我很难受,当然我的自尊被伤害了,虽然我的理智告诉我:没关系,你们本来就不很配。更何况,我爱的其实是另一个女孩,她只不过是一个假想的替身。我觉得,我恐怕是一个在感情上不太会“放下”的人(你也是,MM)。现在的麻烦是,我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她其实并不清楚我对她的感情,她以为我们是“好朋友”。受伤的我很想跟她一刀两断,不再来往,但是这对她好像不公平,因为,她并没有说爱过我啊。所以,我应该照顾到她的情感,假装若无其事继续我们的“友谊”,还是只管我自己“疗伤”,跟她断掉?

你知道我的意思吗?这与我跟英文老师的,中突看起来没有关联,其实性质是一样的:我应该诚实地袒露自己的感情,还是隐藏它?对英文老师这个权威,我似乎应该避免坦诚而接受他的权威,因为表露我对他的不满,我会受伤。对这个女孩,我又似乎应该坦诚,否则我们的“友谊”就被放在一个紧绷的钢丝索上,让谎言和虚假充斥。

面对第一个难题,我需要智能。面对第二个难题,我需要勇气,然而,我觉得我两个都不够。

你当然会说,唉呀,你需要平衡,既要体贴到别人的感受,又要照顾到自己的立场。可是,多难啊。接下来的几个礼拜,我有那么多人要“应付”——不,事实上,是在接下来的“一生”中,我有那么复杂的人际关系要“应付”,我觉得自己很笨拙,尤其是碰到感情的时候。

我这些“倾诉”,会不会让你觉得,像是好莱坞的巨星们在抱怨钱太多、太有名所以生活很“惨”?可是,生命往往就被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给决定了。

安德烈

安德烈:

你不是惟一一个必须思考怎么去“应付”那极为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少年;人际关系,其实往往是一种权利关系,从老子、孔子到苏格拉底都曾经思索过这个问题。你的英文老师对你所造成的难题,只是一个小小的训练吧,譬如说,在你决定上课睡觉、不写作业之前,你是否思考过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对手”?是否思考过,用什么语言才能够和他沟通?又或者,什么形式的“反抗”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收获或者灾难?你是“谋定而后动”还是“暴虎冯河”?你想要达到什么?你的逻辑是什么?

你愿意和我谈感情的事,我觉得“受宠若惊”。是的,我等了1 9年,等你告诉我:MM,我认识了一个可爱的女孩。

我一点也不觉得你的烦恼是“好莱坞明星”的“无病呻吟”。事实上,接到你的信,我一整天都在一种牵挂的情绪中。你说,使人生平添烦恼的往往是一些芝麻小事,你把失恋和打翻牛奶弄湿了衣服相提并论,安德烈,你自我嘲讽的本领令我惊异,但是,不要假装“酷”吧。任何人,在人生的任何阶段,爱情受到挫折都是很“伤”的事,更何况是一个19岁的人。

如果你容许我坦诚的话,我觉得你此刻一定在一个极端苦恼,或说“痛苦”的情绪里。而毕业大考就在眼前。我牵挂,因为我知道我无法给你任何安慰,在这种时候。

我不知道你们这一代的德国少年是否读过《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和你一样,在法兰克福成长,他的故居我也带你去过。23岁的歌德爱上了一个已经订婚的少女,带给他极深的痛苦。痛苦转化为文字艺术,他的痛苦得到升华,可是很多其他的年轻人,紧紧抱着他的书,穿上“维特式”的衣服,纷纷去自杀了。

安德烈,我们自己心里的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它对别人也许微不足道,对我们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绝对的,真实的,很重大,很痛。

歌德这样描写少年维特:向天空他追求最美的星辰/向地上他向往所有的欲望。19岁,我觉得,正是天上星辰和地上欲望交织、甜美和痛苦混乱重叠的时候。你的手足无措,亲爱的,我们都经验过。

所以,我要告诉你什么呢?

歌德在维兹拉小城第一次见到夏绿蒂,一个清纯静美的女孩,一身飘飘的白衣白裙,胸前别着绯红色的蝴蝶结,令他倾倒。为了取悦夏绿蒂,他驾马车走了十公里的路,去给夏绿蒂生病的女友送一个橘子。爱而不能爱,或者爱而得不到爱,少年歌德的痛苦,你现在是否更有体会了呢?可是我想说的是,传说40年后,名满天下的歌德在魏玛见到了夏绿蒂,她已经变成一个身材粗壮而形容憔悴的老妇。而在此之前,歌德不断地恋爱,不断地失恋,不断地创作。23岁初恋时那当下的痛苦,若把人生的镜头拉长来看,就不那么绝对了。

你是否也能想像:在你遇到自己将来终身的伴侣之前,你恐怕要恋爱10次,受伤20次?所以每一次的受伤,都是人生的必修课。受一次伤,就在人生的课表上打一个勾,面对下一堂课。歌德所做的,大概除了打勾之外,还坐下来写心得报告——所有的作品,难道不是他人生的作业?从少年期的“维特的烦恼”到老年期的《浮士德》,安德烈,你有没有想过,都是他痛苦的沉思,沉思的倾诉?

你是否应该跟这个你喜欢的女孩子坦白或者遮掩自己的感情?我大概不必告诉你,想必你亦不期待我告诉你。我愿意和你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心得报告”,那就是,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上一篇:工程预决算编制问题下一篇:工艺技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