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定位范文

2024-05-28

大学定位范文(精选12篇)

大学定位 第1篇

然而, 大学特色似乎应当有一个更深的内涵:即便综合性大学之间, 乃至研究型的综合性大学之间, 也应当有一种对自身特色的追求。显然, 此处的特色, 主要不在于学科领域层面, 更重要的是在于价值理念层面。在后一种意义上, 一所大学具有自身的特色, 意味着她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共同体。因此, 如何定位大学共同体, 就是一个前提性的问题了。

一、学术共同体的定位及其局限

从目前来看, 我国对大学共同体的定位问题的探索, 主要仍然在于寻找大学的一般本质, 而不是着眼于大学各自的特色。当然, 形成这个局面的原因至少有三个方面:首先, 任何大学的特色, 都必须建立在满足大学的一般属性的基础之上。从这个角度来看, 相对于追求大学特色, 寻找大学的一般本质确实具有逻辑上的优先性。因此, 我们必须首先在理念上澄清大学与政党组织、政府机构、经济实体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的内在区别。其次, 寻找大学的一般本质, 也有一个历史的考量, 即高等教育在历史上的泛政治化倾向损害了我国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因此, 探究大学的一般本质, 亦是为了厘清大学共同体的特性与共同使命, 摆正它们与政治意识形态的恰当位置。再次, 从现实的角度看, 大学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日趋严重的行政化倾向, 也明显冲击到大学共同体的组织特性与内在活力, 尤其是造成了对教育规律的违背与对学术尊严的压抑。

上述逻辑的、历史的与现实的三个因素, 促进了社会各界, 包括高等教育界的学者与管理者重新思考大学共同体的基本定位问题。在这方面, 最明确且似乎很少有争议的一种观点是, 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很明显, 对学术创造的追求是大学不同于其他组织、部门、机构与社团的一个突出方面。因此, “学术共同体”这一概念的倡导者认为, 强调“学术共同体”的概念, 有助于我们重新回归大学的本质。而其基本论证也十分明确:“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 是由它产生的历史因由和固有使命决定的。大学必须以学术为目的, 以科学精神为核心凝聚力, 并具有某种对绝对精神的追求。如果脱离因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而赋予大学的各种相对具体的任务, 从理想的层面而言, 大学在本质上应该为学术而学术, 为科学而科学, 对真理的向往不会因为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1]“以学术为目的”显然是试图抓住大学独特的共同属性与目标定位, 而“以科学精神为核心凝聚力”, 则意味着大学内部的整合力量不应当是, 或者说不应当主要是行政力量等非学术因素, 因此大学的行政化趋势是需要反对的。同时, “为学术而学术、为科学而科学”则彰显了大学与学者的理性、独立精神, 而这恰恰是泛政治化和行政化所可能淹没的大学共同体的特质。

因此, 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大学定位对于澄清大学的一般本质、淡化行政色彩、确立正确的高等教育办学导向, 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而且, 它的合理性还表现在两个方面:从实体上讲, 大学中确实包含着一个以学术为志业的学者所构成的共同体, 而且他们是一所大学的创造力之所系;从价值上讲, 学术共同体的定位自然意味着整个大学应当是一个尊重学者、崇尚学术的共同体, 这种价值观念无疑值得推崇。

然而, 从大学教育和管理的宏观层次上看, 学术共同体这一大学定位却有着不容忽视的缺陷。从最直接的字面意义上讲, 学术共同体就是教师与学者的共同体, 这也是现代大学的词源学意义所在。这样一来, 它就带有了明确的排斥性, 仿佛大学是一个基于特定职业的职业俱乐部。毫无疑问, 大学中确实“包含着”一个以学术为专业的学者所构成的共同体。但是, 如果着眼于整个大学这个共同体的话, 教师与学者无论在价值上多么重要, 都只能是一个从属性的亚群体。不同层次的学生、必不可少的行政系统, 都是这个大共同体中的亚群体。因此, 一个合理的大学共同体的定位, 应当在不放弃尊重学者、崇尚学术这一价值观念的前提下, 尽量体现自己的包容性。

需要指出的是, 对包容性的强调决非仅仅是一个求全责备的批评。因为, 一个不同于学者群体的行政人员群体的存在, 本身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学者认为, 以校长为代表的行政共同体和以知名教授学者为代表的学术共同体及其相互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塑造着大学的发展理念。“在大学中, 这两大共同体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团体形成基础、不同的核心成员、不同的自然权力基础、不同的层级结构、不同的激励机制, 因而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不同的共同体目标。又由于这两大共同体在大学中居于核心地位, 它们对大学的认知持有的不同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 对大学的理念形成、价值取向、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目标持有的不同理解, 必然地对大学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2]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现实的, 因为学术共同体在大学治理理念上奉行学术至上的治校原则, 主张校内的学术自由与学术平等, 主张由学术中心掌握大学资源的管理权和分配权, 而行政共同体则以行政权的垄断为目标, 强调的是行政权力中的行政政策制定权、行政决策权、行政执法裁量权和大学资源分配权。

下文将会指出, 事实上, 学生构成了这两个共同体之外的另一个共同体, 这是完全不应当被忽视的。必须承认, 行政人员作为一个亚群体, 他们也有正当的职业发展需要和被尊重的需要。大学可以把他们定位为服务群体, 但是, 这是一个纯粹功能性的定位, 它是正确的, 但却是不全面的, 尤其是, 它本身无法体现行政共同体所需要的特殊激励需求, 无法防止行政共同体仅仅从工具理性的角度反过来对待大学共同体。也就是说, 在这种情况下行政人员完全可能把他们与学术共同体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一种功能性、工具性的关系:通过对学术共同体提供服务, 获得相应等值的报酬。

如此一来, 行政共同体将以纯粹理性计算的态度对待学术共同体, 乃至整个大学。结果, 从他们的角度看, 这样的大学共同体最多是一个工具性的共同体, 无法体现出一个共同体应当包含的情感、忠诚与集体认同。这样的共同体与纯粹的经济组织没有实质上的区别, 它当然不应当是大学共同体所应当满足的定位。著名的共同体主义理论家迈克尔桑德尔区分了三个层次的共同体, 即工具性的、情感性的与构成性的。根据第一个层次, 人们结成共同体完全是出于个人利益的需要;根据第二个层次, 共同体的善不仅由社会合作的直接利益构成, 也由参与这一合作的动机品质和情感联系所构成, 共同体部分地内在于主体之中。也就是说, 共同体的成员对共同体抱有某种依恋的情感和态度。根据第三个层次, “说社会成员被共同体意识约束, 并不只是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承认共同体的情感, 都追求共同体的目的, 而是说, 他们认为他们的身份——既有他们情感和欲望的主体, 又有情感和欲望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被他们身处其中的社会所规定。”[3]最后这个层次的共同体塑造着人们的身份认同, 因此体现着一种最深刻的共同体感。显然, 这种超越纯粹的工具考虑、包含强烈的情感依恋、确认成员的身份认同的共同体才是一个大学共同体所应当追求的目标, 也是许多大学实际上所追求的目标。

此外, 学术共同体的定位对大学中的另一个多数群体而言也意味着一些严重的缺陷。这个群体就是各类层次的学生。虽然一个学术共同体的发展会让学生直接受益, 然而, 纯粹学术共同体的定位却不能提供一种面向学生的健全的教育理念。大学之所以不同于单纯的学术研究机构, 在于她承担着神圣的教育使命, 学术、知识的传授仅仅是教育的一个部分, 而不是全部。约翰杜威认为, “政府、实业、艺术、宗教和一切社会制度都有一个意义, 一个目的。那个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个人的能力 (不问其种族、性别、阶级或经济状况如何) 。换句话说, 他们的评价标准就是他们教育各个人使他达到他的可能性的极致的那个限界, 也是一样。”[4]他强调, 人性是一个生长的过程, 而教育的意义则是要促进这个过程, 使人性的各项潜能达到完善。所以, 在大学教育中, 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人格塑造、职业准备都是其重要内容, 而这种教育的完成显然不是单纯依靠学者的学术研究可以直接转化过来的, 它甚至也不是单靠学者和教师所能够完成的。

二、走向价值共同体

从上文的分析来看, 学术共同体的大学定位虽然是在试图回归大学的本质, 但这种回归仅仅是部分的回归, 而无法将大学与一个纯粹的科研机构区分开来。同时, 其潜在的职业取向导致了潜在的排斥性, 无法建立具有强烈情感依恋和共同身份认同的共同体, 也无法形成健全的教育理念。因此, 合理的大学共同体的定位, 应当超越职业认同, 在更深更广的意义上走向价值认同, 从而塑造一种更具包容性的共同体。

事实上, 现代社会任何层次的共同体, 都是需要依靠某些共同的价值来塑造的。共同体本来是一个关于前现代社会的群体生活形式的概念。德国著名社会理论家斐迪南滕尼斯对传统的共同体与现代的社会进行了明确区分, 据此, 共同体是自然形成的、整体本位的、小范围的、有机的, 而社会则是人为的 (基于有目的的联合) 、个人本位的、机械的。在这个意义上, 共同体“本身应该被理解为一种生机勃勃的有机体, 而社会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机械的聚合和人工制品。”[5]因此, 在现代社会讨论共同体, 其语境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这主要表现在我们不是在一个自然形成的群体生活形式中去理解和建立共同体。现代社会语境下的共同体, 本身已经毫无疑问是一个“人工制品”。那些传统共同体的自然基础, 例如共同的地域, 已经为社会的流动性所代替, 而在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之间建立共同体则是一种现代方式。与此同时, 把一个共同体理解为有机体, 从而将人们的身份地位固化起来的方式, 已经为现代社会纵向流动的机会与权利所取代。所以, 现代社会的共同体恰恰需要某种人为融合的力量才能够真正塑造起来。而既然这种共同体不是建立在纯粹的地域基础上的, 也不是建立在有机体的基础之上的, 凝聚现代共同体的方式, 就只能是人为塑造的价值观。唯有这种方式, 才能建立相对稳定的、包含情感依恋和身份认同的共同体。

在现代社会语境下讲共同体, 其魅力和争议恰恰都在于它所必然包含着的价值观。种种反对共同体主义的理论, 首先正是反对把整个国家和政治社会当作一个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共同体来看待, 因为这可能意味着个人没有权利和自由去改变自己的价值观, 从而造成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侵犯。但反对者并不认为现代社会中不能有共同体, 争议只在于国家、政治层面。因此, 大学作为一个共同体, 倒是种种理论都能够接受的立场。因为在国家之内, 包括大学在内的共同体中的个体, 都受到来自法律的普遍保护, 他们享有选择和退出的机会与权利。因此, 一所大学, 基于共同的价值观, 追求属于自己的共同事业, 以共同的情感和身份认同把大家凝聚在一起, 这不但是合理的, 而且是值得向往的。

如前所述, 学术共同体的定位, 其缺陷之一就在于仅仅是对大学本质的部分回归。从价值层面上理解大学共同体, 则既可以使我们摆脱单纯的职业视角, 同时又可以包容大学中的各个群体与种种活动 (学术、教育、管理) , 还能够以共同体的价值观来塑造对共同体的认同。

首先, 在学术精神上, 如果说学术共同体意味着“为学术而学术, 为科学而科学”的话, 那么, 一个作为价值共同体的大学则意味着, 在这种科学精神和理性精神之外, 她还应当强调人文的精神, 尊重基本的人类道德与普世价值, 并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承担责任。学者在科学研究的同时, 亦要承担对人类的道义责任。

其次, 在教育理念上, 除了知识传播与能力培养之外, 作为价值共同体的大学还意味着更丰富的目标。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次会议在重新界定教育使命的基础时指出, 学校不再只是强调知识学习, 还要有情感和行为学习。在大学的层面上理解这一观点, 当然也意味着我们要跳出“学术共同体”的狭隘定位。大体而言, 大学的教育, 应当培养具有知识储备、爱国情操、社会关怀、道德底线、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心理健康的人。

再次, 在管理理念上, 除了强调服务之外, 更重要的是在价值层面上尊重学者与学生的权利, 在大学治理和对行政系统的内部管理中坚守公平公正的管理理念。既然现代共同体不是一种自然的产物, 其维系也就不能依赖于盲目的自然情感, 而是必须建立在价值认同之上。现代共同体感的形成和维系, 必须是建立在个人权利和公平机会得到保证的基础之上的。因此, 仅仅基于学术共同体的定位来强调“管理即服务”是不够的, 至少是模糊的。一种良好的管理理念应当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之上, 以此推动共同体内的良性竞争与合作, 并在此基础上考虑行政人员的职业发展问题。

最后, 在共同体感, 亦即对共同体的态度方面, 作为价值共同体的大学, 更有可能跳出工具性观念, 基于情感依恋与身份认同来塑造忠诚与奉献的精神。如果说管理理念是基于公平公正的话, 那么, 一个真正的共同体, 则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培育共同体成员的个人美德。桑德尔认为, 唯有在这种情况下, 把自己的生活前景融入到一种共同的事业中时, “我可能不会把这种经历当作被别人的目的所利用的经历, 而更多地是把这种经历当作是一种为共同体的目的作贡献的方式, 而这个共同体在我看来是我自己的。假如这可以称为一种牺牲, 对我的牺牲的辩护就不是抽象的信念……而更有力的一个想法, 即通过我的努力, 我为实现我为之自豪的生活方式作出了贡献, 并且借此我的身份得到了确认。”[6]这样一来, 这个价值共同体就不仅超越了工具性态度, 而且超出了公平正义的硬性约束力量, 跃升到了情感依恋和身份认同的高度。

三、价值共同体与大学特色

上文意在表明, 唯有价值共同体的大学定位才能够揭示大学所应当具备的全面而普遍的内涵, 从而体现大学不同于其他组织、机构, 包括学术机构的一般特质。价值共同体的定位还有一个更进一步的优势, 那就是, 从价值的角度出发, 我们可以进一步塑造出具有各个不同的精神气质的大学, 也就是有特色的大学。

学术共同体的定位无法真正凸显各个大学作为一个特殊共同体的特质, 甚至不能突出大学与单纯科研机构的区别。原因在于两个方面:其一, 学术乃天下公器, 学术共同体不仅包容着一所特定大学的学者, 而且应当指向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学术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在日益强调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之下, 我们对学术共同体的理解理应达到这个层次。其二, 学术共同体强调对真理的追求, 而真理是具有普遍性的, 我们虽然可以凭此识别学者以及一所大学的学术能力和学术成就, 但却无法识别一所大学的真正个性。

但价值共同体的定位则兼具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优势。从根本上讲, 这是因为价值本身既具有普遍性, 也具有特殊性。所有的大学, 都应当肩负着传递人类普遍价值的使命。而对真理的追求, 本身也具有普世的意义。但在此基础上, 一所大学可以基于两条根本的原因塑造自身的特色。一是, 即便有许多价值是客观的、普遍的, 它们本身也是多元的, 并非所有这样的价值都能够由同一个主体全部实现。因此, 一所大学理应根据自身的历史和现状, 倾向于突出其中的某些价值, 而不是“泯然众人”。二是, 许多价值是特殊的甚至是具有主观性的, 一所大学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塑造出一种特殊的集体意识, 一种特殊的集体价值观。这些价值观, 可以通过能够真正体现自己的历史特色和办学理念的校训、象征性仪式等予以表达和传承。

在这种大学特色和个性之下, 一所大学才有可能塑造其学者所具备的群体学术个性, 乃至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建立特殊的学派。同样, 在这种大学特色之下, 一所大学才可以培养出具有特殊人格个性的学生, 并形成独特的管理风格。当然, 现代社会的任何一个共同体, 都应当包容种种在其中成长的亚共同体, 以及群体个性之外的个体特质。在这个意义上, 包容, 则应当是作为价值共同体的大学所共同秉承的价值。

一如加州大学前校长克拉克克尔所说, 现代大学已经越来越复杂, 其成员甚至已经不限于传统的教师、行政人员和学生, 还包括许多“非教师”的教学人员 (如研究教授) , 其组织也不仅包括学院或书院, 还包括许多研究中心、出版机构和交换计划中心。而且, 其活动也不止于研究和教学, 还包括对外咨询与国际合作。因此, 他把现代大学称为“多元巨型大学” (multiversity) 。[7]在这种背景下, 我们更应当反思:究竟是什么因素可以让一所大学成为一个特殊的共同体?价值共同体的定位, 似乎是一个更有弹性也更有潜在凝聚力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黄达人.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 2009-03-23.

[2]王莉.两大共同体的融合与冲突对大学治理理念的影响[J].理论前沿, 2009, (17) :20.

[3][6] (美) 迈克尔.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万俊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181, 174.

[4] (美) 约翰.杜威.哲学的改造[M].许崇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8:100.

[5] (德) 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54.

大学生自我定位 第2篇

一.什么是自我定位?

所谓青少年运动员的自我定位,就是在很好的认识和了解自己以后,确立自己在社会上所处的位置和大概的行动方向。换而言之,就是认识自己。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口号,这标志着人类很早就开始自觉地认识自我。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了“自我意识”这一概念,并首先提出“我思故我在”。同时,他提出“用心灵的眼睛去注意自身”的精辟论断,揭示了自我意识及其对自我意识的发现的途径。

“我们现在应该怎样改变才能在将来适应这个社会?”这是一种社会化与自我相互交流的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是人走向成长的必经之路。

“对于我们应该怎样做,在将来能否有一个标准而又肯定的答案给我们呢?”这是一种自我在不断成长当中出现的问题,只有白痴的脑袋才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这就是一个我们不断地在认识自我的过程,或许别人所给的答案暂时能让我们满意,但我们还是要在我们的经历中不断地修正,否则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根本不知道怎样判别对与错。

二.上到大学必须重新给自己一个新的定位

为什么在中学我们是人人瞩目的天之骄子,然而上了大学以后,那一种“我在每个人心中都会是很重要”的感觉消失了,而且消失得很彻底。头上那一个灿烂的光环没有了,重新变回普普通通的一个凡人,我们的喜怒哀乐没有多少人会很刻意的放在心上。

因为能够进入中山大学的学子都不会是等闲的人物,绝大部分都会是各中学的一等精锐,如果是热门的专业,那更是精英中的精英,每一个人都曾经是优等学生,但抛开了对照的人群,每一个学生的起点相比较起来都显得是相同了。优势是相对的,如果所处的团体,所用于比较的对象改变了,优势就可能不复存在了。

但是不是每一个人的心态都是能够重新回到起点上呢?答案显然有很大的保留空间。曾经是被身边的所有人捧上半空,现在又不得不回到地上重新开始,不管是谁都会或多或少的有种失落的感觉。有许多人在他们的中学时代都是无与伦比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意味着他们不再拥有居于中学时代那样出类拔萃的地位了,优越感也不复存在。这一种从高处滑落的感觉,容易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感受对比,从而产生消极厌倦的情绪。

所以就要有一个新的自我定位来对自己的心态作一个重新的调整,以保证自己能够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

三.自我定位具体应该做些什么?

学会对自己负责、学会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接纳这一个世界及保持有好的感受。只有具备这几点,我们才算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人,在过去是父母对我们负责的,那是因为我们什么都不懂,不会走路,不会说话,不会掌握自己的需求,只会凭着本能随意地哭闹,随意地制造臭气。但现在我们成长了,所以必须要对自己负责。以往完全是凭着一种本能来指导自己的世界,很多的时候都免不了以自我为中心这一个习惯,但我们无法拒绝这一个客观的世界,所以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和接纳这一个世界。

(1)怎样才算对自己负责?

对自己负责,在决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或是在并不遥远的将来在决定继续深造或选择工作的时候,要想清楚自己的动机是什么,是为了一种自我实现,还是为了别人?不妨问一下自己,这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或是现在自己最希望得到的什么?进入了这所大学对于你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生命永远都是自己的,想自己存在得积极而且有意义,就要学会勇敢地挑起生命的重负大任,学会做自己人生的领航员。因为没有人能够产生义务引领你走一辈子的路程,美好的生活就是靠你一点点的去创造。

为自己负责,毫无疑问是一项艰难又费时的挑战,要不断地了解自己、发掘自己的特点,再而进行不断地调整及修正,还得注意不要受到主观成见的影响,逐一吸收对自己有益的经验,一段时间以后,你肯定能够有一个属于你自己的人生蓝图。

(2)怎样才能做到接纳自己?

接纳自己,也就是接受自己是一个有自己特色的人。没有人喜欢终日唯唯诺诺,看别人脸色;没有人愿意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二流角色,只能受人摆布平庸地渡过一生,但事实上并不如我们所愿,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接纳自己的一切特点。事实上,在这个世界里无法找到另外一个“你”,如果连你自己的整一个人都不能够在你自己的心里占据位置,那你也别指望有人会接纳你了。

只有接纳了自己,才能给别人最真实的感觉,或许我们真的是有点貌不惊人,样子也很普普通通,但只要我们内在对自己的感觉是真实的,凭我们的努力,总有一天会找到欣赏我们的人的。

(3)接纳这个世界并不困难

这个世界是围绕你来转动呢,还是围绕着他人来转动,还是只围着太阳转?你的存在会不会影响着这一个世界的转动?会不会觉得这个世界有亏欠你的地方?

我们都无法想象除了我们的这一个世界外另一个世界的模样,至少现在不能。因此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必须生活在这一个星球上,假如这个星球不接纳你,你也不能有任何作为了。这个可爱的世界是接纳任何人类的存在,只有你能否愿意让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接纳这个世界,你只需要做到:

第一,我必须要在这个世界里成长。

第二,不管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模样,我都是无法逃避的。

第三,这个世界不会是因为有了我的存在才转动,但我的存在可以让这个世界转动的更有意义。

第四,你有你的天空,我有我的海洋,他们也有他们的大地,我们都各自有着各自发展的空间。

(4)学习和情感之间怎样协调?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用一个最简单的比喻,就是在一个天平上各有学习和情感两方,而在你的手上就有唯一的一种砝码,就是时间,你愿意把砝码往哪边放都是可以的。无论你是把时间花在学习上还是花在情感上,属于你的时间都只有四年(医学专业另当别论),你们愿意在哪个方面留下你们青春的印记呢?那是你们的选择。这一个天平一直都在你们的心中,你们愿意在哪边放下砝码都没有人有任何异议,只要你们不要给自己留下悔恨就行了。

(5)学习重要还是情感重要?

这里是指当学习和情感发生矛盾的时候,“你”该怎么办的问题,这里无疑是一种取舍的问题,处理得不好,都很有可能影响到学习和将来情感的发展,所以不能武断。以下是几个做出决定前所必须要考虑的参考因素:

对于一种情感是否自己还存在着疑问,如果还存在着疑问,那它将不是一种真实的情感。

学业是不是已经比较扎实了,如果已经不是一种生死关头,那还是可以放在次要地位。

情感会不会影响以后的学业或工作,实在是有影响,最坏的结果是怎样,最好的结果又会怎么样,“你”能不能接受。

如果真的是舍弃两者之一,会不会影响你将来的发展。

a)怎样在两者当中找一个黄金分割点?

尽可能在保证能够拿到学位以后才发展感情。

如果觉察出情感不是一种真实或不能是一种期待,那就不要恋战情场了。

在开始的时候一定要清楚情感和学业在你心中的位置,也就是它们各自在你的心中占据多少比重。

如果彼此能够共同进退的话,那就是一种最好的状态。

b)一旦进退维谷,应该怎样办?

这里所指的是学习和情感都遇上两难的局面的时候,而你们对于两方面都不能顾及的状态,显然这是每个中山大学的师生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但万一真的要面对这一种不幸的境地,以下几个建议还是可以参考的:

对于学业尽量逆流而上,而情感真的要适可而止,因为你们来中山大学不是为了自己能够成为痴情种。

可以的话,就尽量留有余地,因为彻底舍弃情感,内心世界会出现空虚的状态。

定位企业大学的价值 第3篇

企业大学定位一,支持企业战略转型。应该了解,组织的任何战略性指导的核心都是变革与变革管理。在大部分的组织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革。企业大学就是要在这个变革过程中起到驱动力的作用。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企业大学的建立一定要得到公司最高层的支持,与公司战略一致并为之服务,这是企业大学成功的关键条件。同时,与组织战略目标直接相连带来的最明显结果是员工对企业运作行为的认可度和执行力提高,而非培训中心仅实现对单一工作技能的提高。企业大学的校长首先要深刻地理解公司的战略,并成为这个战略制定和实施的重要一员,只有这样,才能带领企业大学跟公司战略联动,在组织、协调、实施、评估并领导组织改变的过程中,将学习与发展和战略业务目标更紧密地保持一致。

企业大学的第二个定位是要支持业务的发展。深刻了解业务需求,并制定策略与企业业务目标保持一致是企业大学必须坚守的。在ASTD2011的数据中显示,一个培训项目结束后,只有16%的学员将他们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中从而提高工作绩效。而在ROI研究所对学习与发展计划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调查中,不符合业务需求则是计划失败的首要原因。所以,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是一条黄金准则。在IBM,企业大学把自己定义为学习伙伴(Learning Partner),就是要彻底改变培训孤立化、孤岛化的局面,改变在业务领导面前,“Learning的人不懂业务、凭什么帮助我解决业务问题”的观念。随着学习的转型,我们学习项目的设立、培训课程的选择一定是以业务为导向。在企业中,成人教学中的有需求才学习的准则,体现在业务上的需要,而不是个人的需求。

在实现与业务接轨的方法上,IBM的先进做法是设立学习顾问(Learning Consultant)这样的角色,他们通常不是纯Learning出身,而是从业务领域来的专家,他们是企业大学和业务单元的桥梁。他们的任务就是,成为这条业务线老大的学习伙伴(Learning Advisor),帮助他们把业务上的问题转化为学习上的解决方案。这种改变是一种了不起的改变,有了这样的角色,需求可以通过他们被前瞻性地挖掘和识别,学习部门不再是Order Taker,而是真真实实的Advisor。 在IBM时,我们培训的原则是3R——Right training to Right person at Right time。我们把这个作为检验培训有效性的原则。这里是“有效性”,而不是单纯的效果,也就是我们的3级、4级评估。早在几年前,我在IBM的团队就已经做到了3级评估。也正是由于有这样的评估机制和Scorecard报告机制,才能让企业大学和公司最高层处在一个层面和期望上。

定位三,前瞻性的人储备。随着企业对智力资本、知识型组织、人力资本发展等方面的关注日趋增加,获得、培养并长期持有高效的人力资本将是保证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企业大学肩负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应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前瞻性地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培养和储备关键人才,这已经成为建立企业大学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为什么呢?首先当然跟我们市场上人才竞争和需求供给的矛盾有关。如果我们要的人,很容易在市场上获取,那也不用我们培训了。但现实是,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关键的专业人才和高端的管理人才都是很稀缺的,而且是,越高端越稀缺。那么,要实现企业的基业长青,我们必须自己培养我们需要的人,而且是前瞻性地培养。以金蝶的领导力素质模型为例,我们识别的是符合公司长远发展所需用的领导者的能力,这里是未来的能力,不是现阶段的,从而帮助我们去建立公司领导者的贮备池和继任计划流水线。

定位四,是将企业大学从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过渡。在这个行业内,有一些大学的建立一开始就是冲着利润中心去的。但从大部分的路径来看,建立企业大学的最初目的往往还是培养内部人才。当我们的体系、课程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时候,我们开始向生态链的伙伴们辐射。这里要探讨的是除了作为利润中心可以对外卖课程、做咨询以外的延伸价值。通过以母公司价值为核心的品牌课程,可以向生态链的合作伙伴渗透理念、文化和经验,这是降低交易成本、增进相互信任、统一运营规范的最好方式之一,能有效提升企业基于产业链的竞争优势。这个时候,企业大学会超越原始职能,进一步巩固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增进客户忠诚度,在更深层次上去做市场营销、占领市场;做好现有学员培训的同时,多范围影响企业的未来消费者,让他们通过企业大学所传递的企业文化,了解企业、认同企业文化。

论大学的“职能—定位—特色” 第4篇

一、职能选择———高校定位的基础

大学自诞生至今, 其生存与发展总是伴随着对社会需要的适应, 成为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世纪大学由进行知识探索的学生和教师自行组合而成, 是以学者行会的形式存在。虽然只是一种学者行会组织, 但它满足了当时社会职业人才如僧侣、政府官员、律师和医务人员的培养需求。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王权的不断扩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关于大学的使命是什么, 开始有人重新进行思考, 现实社会也要求大学在培养绅士的同时, 注重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1810年洪堡创立柏林大学, 这标志着大学正式承担起科学研究的使命———实现学术繁荣, 通过探索纯粹的客观学问培养“完人”。洪堡的办学思想和柏林大学的改革为世界大学树立了成功的典范。19世纪末20世纪初, 大学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使命被提上议事日程。美国的“赠地运动”催生了一批州立大学。州立大学自诞生之日起, 就将自己的重要职责定位在“服务社会”上, 只是不同的时期服务社会的内容有所区别。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威斯康星大学和加州大学。1904年范海斯校长提出了“威斯康星思想”, 赋予大学两项重大使命:帮助州政府开展技术推广和函授教育, 以帮助本州公民提高素质和就业能力。这项计划明确提出:大学要给人民以信息、光明和指引, 从此“服务社会”的使命成为第三项使命。

综上所述, 到目前为止, 培养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大家普遍认同的大学的三项职能, 而这也成了区别大学与其他社会组织的主要标志。但是,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第一, 这三项职能并不是平行的。从逻辑上讲, 大学首先是一种高等教育机构, 其次才是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组织, 因为只有大学才能大规模持久性和群体性地、稳定地向大众传授高级知识。我国明确规定大学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 要提供有关的专门知识, 把学生培养成为高水平的、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 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实际技能。第二, 不是每所大学能同时在这三个职能方面都做得很好。一方面社会的需求是多样的, 多样的需求驱动多样的选择;另一方面自身的实力也不可能, 要在各个领域都领先需要雄厚的人力、物力、财力, 只有很少的大学才具有这样广泛的资源和机会。每所学校都希望实现“三高”职能, 即所谓“抓科研, 带教学, 促服务”, 结果是科研上不去、教学质量低、服务跟不上, 最后落了个四不像。

美国教育学家欧内特斯·博耶指出:“决没有什么简单的好大学模式, 一所大学与另一所大学所面临的任务和所处的环境方面肯定是大相径庭的。”其中, 最根本的是:“一所高质量的大学必定有一个明确的, 而且是生机勃勃的办学目标, 所以它不可能是满足所有人、所有要求的大杂烩, 它需要在众多的要求下做出选择并确定哪些是应优先考虑的重点。”因此, 大学要发展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定位的前提是学校自身必须搞清楚我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不能够做什么。在这三项职能中, 毫无疑问育人是首要职能, 所以大学都只能在以培养人为基础的前提下, 再根据自身的特点侧重于研究、教学或是服务社会。现在许多学校面临的是一种目标危机, 许多学校不是自我确定目标, 而是追求名望, 即使一些以招收本科生为主、研究经费很少的学校也在寻求模仿名牌研究性大学。在这一过程中, 自己的办学方向模糊了, 研究水准受到了伤害, 教和学的质量令人不安地下降了。同样, 如果高等职业学校不注重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 而刻意向本科院校看齐, 最终是“舍本求末”,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丧失其应有的竞争力。因此, 高校自我定位应突出高校在职能发挥上的特点, “有所为, 有所不为”, 突出本校特点和优势, 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应有的职能。例如,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定位是“服务当地社会”, 莱斯大学的定位是“最合算”, 他们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能, 找准了自己的位置。

在这方面, 我们或许可以借鉴美国加州高等教育总规划中以功能分类的方法, 该方法由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克尔于1958年提出, 主要特点就是对加州公立高等教育进行了功能分层, 将加州大学系统分为:加州大学 (以研究为主) 、加州州立大学 (以教学为主) 、加州社区学院系统 (以服务社会为主) 。不同层次的高校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满足社会和经济不同的发展需求。

二、合理定位———发展特色的前提

高等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 前提是对学校定位有科学而正确的选择, 只有找准了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确了自己扮演的“角色”, 才可以使自己的学校办出区别于其他同类学校的个性和特色来。如果一所大学能够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大学的鲜明特色, 就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了自身的准确定位。同样, 如果一所大学能够准确定位, 也就必然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建设。学校能不能生存, 能不能发展, 能不能出名, 靠的主要是特色, 而谈到特色, 必然涉及到定位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发展学校特色是一个大学内部各要素围绕共同的发展目标和未来愿景, 不断前进、发展、提升的过程, 倘若你连自己的目标、职能都没有确定, 谈何发展特色?科学定位是学校制定规划、配置资源乃至发挥优势办出特色的前提。

鉴于上述原因, 如果学校在满足三大职能的同时定位侧重于科学研究, 就要力求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科技创新方面独树一帜;倘若以服务社会为重心, 就要尽力在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和实用性技术的传播中独领风骚。宁波大学是一所新建地方院校, 建校之初曾以“办成世界一流大学”为近期定位目标, 在实践中深感目标与现实的差距之大, 后侧重于大学的服务职能, 紧密结合地方需要办学。学校重新定位:“面向浙江、紧贴宁波, 以为地方服务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为主, 以特色创一流, 把学校建成位居全国新建院校前列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学”。事实证明他们是成功的。

上文谈到科学定位是办出特色的前提, 没有准确的定位就无法发展特色, 但发展特色不仅仅靠定位, 其核心要在定位基础上办出学科特色。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有许多表现形式:同样的以科学研究为中心的高校, 有的基础理论研究实力强劲, 有的应用研究优势明显, 有的综合实力遥遥领先;在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的高校, 其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也是各有不同, 诸如复合型、双语型、创新型等五花八门的培养模式。虽然办学特色具有多样性, 但最根本的还是办出学科特色, 因为学科教育是高等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学科特色在办出学校特色中起主导作用。不论是教学、研究, 还是服务社会都要围绕学科建设展开。因此, 抓住学科建设的特色就抓住了办学特色的核心。

学科建设的原则是, “你无我有, 你有我强, 你强我避”。当然, 要依托自身的资源和地方的需求, 比如陕西科技大学的特色就是造纸和皮革, 因为别的学校没有, 这就是学科特色, 就应该在这个方面做大做强。很多高校在资源不足, 实力有限的条件下追求“大而全”, “小而全”都是不明智的, 到头来五个手指伸出来一般长, 还谈什么特色。

综上所述, 大学的职能决定了大学的定位, 科学的定位才能发展出学校的个性, 只要认清办学理念, 找准合理定位, 突出重点学科的建设, 每所学校都可以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刘振天, 杨雅文.大学定位:观念的反思与秩序的重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3.6.

[2]亚伯拉罕·费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12.

[3][美]欧内特斯·博耶.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译.美国的大学——现状、经验、问题和对策 (后记)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8.

大学生党员定位问题 第5篇

在百度上将定位定义为确定事物的名位。《韩非子·扬权》:“审名以定位,明分以辩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宋 曾巩《请令长贰自举属官札子》:“陛下隆至道,开大明,配天地,立人极,循名定位,以董正治官,千载以来,盛德之事也。”

定位还可以分为心智定位、客户群定位、价格定位、包装定位、渠道定位、功能定位、情感定位、故事定位、产地定位、口号定位、竞争对手定位、角色定位。而这里我们讨论的是角色定位。

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处长袁本新曾发表演讲提出:大学生党员定位先是青年,其次才是大学生。

所以作为一个21世纪的大好青年,我们必须要热爱祖国。因为就像刘孟达老师给我们讲的,现在文化交流非常的频繁,但我们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事实,那就是文化进出口量比例严重不协调。像美国,他们在接受了我们的文化的同时,还将我们的文化进行转化,再换个方式来向我们收钱。比如我们都不陌生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等,还有很多很多。还有日货,韩剧等等,无一不向我们进行侵略,只不过换了一种低调的方式,希望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所以我们一定要爱国,支持中国!其次,我们要明白我们是大学生。在现在的社会,我们常常能够听到说某某学院某某大学生又跳楼了。我们常常把这类问题归结为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其实这也是当今大学生缺乏责任感,使命感,没有人生目标决定的。作为文化传承者和创作者的大学生,应该有正确的目标和取向,并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很多学生党员都存在自身定位问题。首先,入党动机不是很端正。有的学生党员只满足于组织上入党,不求思想上入党,入党带有一定的个人目的和功利色彩。特别在当前就业形势比较紧张的状况下,将入党视为自己大学期间的一个奋斗目标,当成实现就业目标的手段,一旦达到目的便不求上进,更谈不上有什么突出的表现了。其次,对自身认识不足,在协调各种关系上不够妥当。一些学生党员过分热衷于社会活动,不重视学习,出现工作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但学习成绩差等现象。还有些学生党员对工作的期望过高,缺乏困难与挫折的锻炼,意志不够坚定,心里承受力差,抗挫折力不强。

因此我们要明白“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大学生党员是青年大学生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优秀群体,他们应该在专业学习、社会工作、公益活动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广大学生建设和谐校园树立一种良好的导向示范作用。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的发挥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渗透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随之调整着自己的言行,改变着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如果不同解决身边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就很难有说服力。每一个学生党员要力所能及的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为

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真正发挥学生党员联系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还有可以发挥学生党员在宿舍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创建良好的宿舍环境和宿舍文化,对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促进广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开展“宿舍文化月”、“党员宿舍行”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宿舍这一学生工作开展活动的阵地的建设,强化党员在这一阵地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使之成为党员开展活动的阵地、学习党的知识和理论的园地、基层党务工作的载体、了解身边同学思想的纽带。同时,进一步发挥“党员宿舍”、“党员形象栏”的作用,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让党员的声音在学生公寓里响起,使党员成为同学的榜样,在学生党员宿舍悬挂标志,使其能更好地接受同学的监督。其次,实行学生党员“责任制”管理,发挥模范作用。做到定期到责任区内走访寝室,了解学生生活和学习情况,收集同学们对学校院系党政工作及其他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上级领导;主动找提交了入党申请或已被定位发展对象的同学谈话,实行“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努力实现“一对一”寝室结对,促进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本宿舍同学以实际行动争做文明大学生,使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略论大学教师教学角色的定位 第6篇

关键词:教师角色;“知识取向”;“能力取向”

一、教学角色定位的前提:“能力取向”

现实中,关于大学教育的定位以及大学教师教学角色定位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种范式,一是传统教育学中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知识取向”,另一是在现代教育学中凸现的以“智能型”人才培养为教育特征的“能力取向”。当然“知识取向”并不与“能力取向”相分离,相反,前者是理解后者的前提。要想使作为学习主体(教学客体)的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教师本身对“知”的理解力是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对学生学习的“知”而言,这里涉及到“知识”与“智能”两个层面。“知识”依据康德的理解,是关于对象的经验知识,就是对客观世界本身的描述,注重的是感知能力;而“智能”则需要探究对象的经验知识背后的原因,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就是“关于某种原理和原因的知识”,它是寻求最初原因的知识,是认知事物第一原因的知识,是感知能力背后的推理能力。大学教育的目的应该着眼于“智能”,而非仅仅“知识”,“能力取向”也是教师角色应关注的焦点。

二、“知识取向”缺陷与“能力取向”功能

在以“知识取向”为范式的大学教育定位中,更注重的是把大学作为知识与技艺的培训基地。这种范式的后果就是:高校变成工厂,学生作为产品,老师就是生产工或技术工,而高校的管理者则是这个工厂的指挥者,大家都在分工状态下进行流水作业,生产产品。而这种定位下的大学生产的产品,至多也只是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艺。美国教育家赫钦斯说,行业的技艺可以在实践中学到,而且也只能在实践中学到。当大学和下属的专业学院放弃创造性思维而蜕变成职业学校时,大学也就没能做到它唯一能做的事情,而是在尝试一些注定要失败的事情。事实上,高等学校知识传承解决的是知识增量问题,在知识上有所推进,而现实生活中需要学生“智能”的提高,要求学生对社会常识有判断、分析、甄别与选择的能力。同时,在这种“知识取向”的支配下,我们也无法找到教师作为智者的影子,教师只能满足于“授业”,“解惑”的功能不知不觉丢掉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转换当代大学教育的定位,实现从以“知识型”人才培养为主的“知识取向”范式,向以“智能型”教育为主的“能力取向”范式的转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能力取向”的应用:以教学32作为例

在这种“能力取向”的支配下,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首先,扎扎实实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第一步。因为这是“知识”教育的起点,更是“智能”教育的源泉。如何备课?首先是选好教材,教材是高等学校教师进行知识传授和创新的重要基础。当前,教师在教材的使用上拥有比较自由的选择权。教师在选择教材时最好选择适合教学需要的最新版本的教材,因为这里提供了最新、最前沿的信息。接下来就是要以此为蓝本或者大纲,做进一步以“能力取向”为标准的细化。教师要具有问题意识,对所要涉及的主要问题需要有明确的了解,并能够把这些问题糅合到所要讲述的内容中去。以税法学为例,比如我们国家现行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2000元,教师在备税法课的时候,就要思考这种制度设计是否合理的问题。从应用研究问题的思维来考虑。就至少需要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比如立法者做这种制度设计的基本立场;比如国内不同阶段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制度的特定历史背景,法律实效如何,有无大的社会负面效应;比如国外类似中国目前情况的历史条件下是如何处理的。立法上是如何考虑的,法律实效如何,有无大的社会负面效应;比如社会结构中的不同阶层是如何考虑这个问题的,政府官员、立法者、法官、民众、学者等等的反应与态度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备课中所要尽量考虑全面的。

其二,要搞好课堂教学。信息媒介的发展使得现在的大学课堂教学越来越程序化。教师教授的内容也通常是经过了程序化的,当定位为“能力取向”、要求学习者发挥创造性时,这种程序化的知识很难适合需要。况且,在知识不断扩张的时代,知识的获得变得日益方便,许多有价值的、实用的知识并非来自书本和课堂,大学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控制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权威。在大学课堂教学的功能成为值得深思的内容时,反思我们当前的教学方法,回归传统,改变大学教师的教学角色,是当前大学教师的当务之急。从培养“智能型”人才的角度来讲,大学教师教学角色定位的主要内涵应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教师上课的目的并不是仅仅为了传授知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教师传授的有限知识而言应该更加重要。要提倡课堂之上无权威,只有问题,通过对问题进行层层剥析以及对问题不同理解的分享,可以让学生们在这种相互诘难的过程中知道问题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判断能力。第二,大学教师是学生人生的牵引者和指路人。教育首先必须让学生成为“人”,成为有能力、有理智的人。这就需要大学教师在专业教学的同时将“人”的教育内容揉合进去,摈弃以知识传授为惟一取向的教育,以免学生发展成为科技时代的“空心人”。而大学生一旦拥有这些能力和品性,无疑将有助于他们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学生通过对生活的反思,能够对生活中的现象做出应有的批判和改进,避免让自身沦为单纯的知识吸收器以及科技时代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工具。

其三,要充分考虑课后作业的功能。课后作业是服务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检测手段,通过作业的练习,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反映在书面上,老师通过批改作业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合理的课后作业,不仅能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智能”。引发学生对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但是,在网络普及速度迅速的今天,大学生对于教师课外作业的完成有了道德寻租的空间,学生们经常对老师布置的作业采取“机会主义”的态度——老师只要布置了作业,就用网络代劳。对于认真的学生来说,他们利用网络来丰富他们听课的内容,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但是,如果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他们会寻找全世界的资源来把他们的作业粉饰得看上去更加专业。老师们也经常发现,很多同学的作业雷同或者相似。长此下去,不仅助长了学习的歪风,也养成了学生不爱思考、不劳而获的习惯。作为教师,如何在布置的课后作业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利用网络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引导学生对布置的作业做更加深入的思考,得出新颖的、独到的见解,需要做充分的考虑和深入的研究。另外,高校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也不应仅仅关注其结论,关键是看学生如何展开思考的过程。

其四,在课程考试问题上。我们也要注重学生的“智能”的培养问题。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的考试方式较以前已经有了重大的改革,但是高校的课程考试中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操作;重记忆,轻创新”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考试目的模糊化,考试方式简单化,考试题型单一化,评分标准呆板化。考试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测,还要重视其对所学的知识本身的反思能力,要考察学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因此,在考试方式上,针对不同的学科、专业、课程性质等情况,我们可以灵活运用笔试、口试、案例讨论、论文、实践操作等不同的考试方式;在考试内容上,要进行精心地选择,注重知识的掌握与灵活应用,把知识点与重大的理论问题、当前的难点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逻辑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在题型的选择上,可以以比较分析、材料分析、案例分析等为主,旨在检测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在考试的评分标准上,要改变目前以百分制为主、以考试分数为主要依据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应根据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学难度、考试题型采取灵活的评分办法,如:对主观性试题采用相对评分法、等级评分法,对客观性试题采用准确评分法、量化评分法。同时,还可以引用创新能力因素的做法,即在各类课程考核中,给有创新和独立见解的学生加分。

参考文献:

[1]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美]罗伯特·M.赫钦斯著,美国高等教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行业特色大学董事会定位研究 第7篇

一、行业特色大学董事会及其定位

大学董事会处于政府、市场与大学之间的中介地位,对于调剂三者间的关系,保障大学的独立性和办学自主权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董事会定位是寻求大学战略实施与董事会本体功能充分发挥内在契合点的行为,事关董事会性质、在大学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功能及如何运行等问题。涉及大学管理理念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大学教育核心问题。大学董事会定位具体包括性质、功能、规模、服务方向和特色等方面的定位,其中性质和特色定位是关键要素。

行业特色大学行业背景显著,学科分布集中,长期服务于行业发展,一般分布在农林水利、地质矿产、石油化工、电力交通、财经政法等行业和领域。与普通大学相比,行业特色大学董事会在定位上,更加注重争取在大学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拓展对外联系与合作、服务行业发展等。但是从现实情况看,大多数行业特色大学尚未根据自身在行业领域、发展规模、历史传统、办学理念等方面的优势,做到性质定位明晰、功能定位明确、服务定位精准、规模定位适当、特色定位集中。

二、行业特色大学董事会定位现状分析与思考

在当前投资主体逐渐多元化的背景下,行业特色大学董事会因其组织特性在定位上更注重法人地位与决策权力的争取、办学自主权边界的维护、董事规模的扩张、特色的挖掘与凝练,但因其面临现行大学管理体制的制约、行业背景及行业价值理念的制约致使其战略定位并不科学,本体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1. 性质定位上,拥有更多管理权限,但法律地位仍未得到确认。

行业特色大学董事会与普通大学董事会相比,尽管因在大学与行业及社会间的互动中通过产学研合作服务于行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学校管理系统中处于更高位置,并拥有大学部分事项尤其是对外合作与联系方面的决策权限,但受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制约,在性质定位上更多地是作为大学管理机构设置而非内部权力机构存在,多数是大学与其他企事业单位组建的松散的协作组织,无法进入学校的管理层。这表现在现有法律规定中还没有确立其法人地位,也未形成包括法律、章程等制度设计,导致其在大学治理结构中受到其他权力的排斥,难以起到领导决策作用。

2. 功能定位上,具有显著行业特点,但功能狭隘化与功利化严重。

行业特色大学董事会是适应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需要而产生的,其最基本功能应在于扩大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权力[1]。但因当前大学未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董事会在性质上仍未取得法人地位,董事会为学校争取办学自主权进行宏观管理的职能无法有效发挥。具体讲,在功能定位上大多是作为学校的指导、咨询机构,为产学研结合提供合作平台和筹集办学资金的渠道来发挥作用的,对以多种形式帮助学校建设和发展尤其是对争取更多社会资助等强调过多。而在维持与行业之间的天然联系、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在推进大学改革、服务大学决策,在处理强化传统学科优势与拓展新学科领域的关系,在形成行业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实现大学、政府、市场三者共同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等方面缺少清晰界定,无法体现对学校办学的咨询、指导和支持功能,董事会为学校争取办学自主权进行宏观管理的职能无法有效发挥。

3. 规模定位上,广泛吸纳各界人士,但未明确董事会成员职责。

我国行业特色大学董事会成员不仅有商界精英、社会名流,还有校内人士、政府官员和学术权威人士,一般包括当然董事、董事继承人、校友董事等。在当然董事中一般包括政府代表、现职校长。但在规模上,行业特色大学董事会大多不是根据学校规模、办学特色、战略发展需要及董事会在大学治理结构中的作用来设定,而是让位于学校发展的现实目标,带有很大随意性。有的大学出于筹集办学资金与加强对外联系、争取社会资源的考虑,片面追求董事成员数量,规模通常较大,而对董事单位或董事成员的职责等事项未做出明确规定。而有的大学在董事会性质、功能上形同虚设,规模上无所谓多少,也没有相应机构设置;有的大学在董事会成员组成上太注重选择行政官员或行业权威,过于注重他们能给学校带来办学资金与影响力[2]。

4. 服务定位上,面向对内对外服务,但难以兼顾各利益相关者需求。

大学董事会服务定位可分为对内服务定位与对外服务定位,主要体现在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行业发展和社会经济服务等方面。行业特色大学董事会主要是通过履行自身职能,依托学校的特色与优势,培养具备行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行业文化烙印与行业价值取向的人才,依靠自身的学科背景与科研优势为科学研究服务;或通过提供推广课程、科技开发、知识咨询和参与合作项目等,直接为社会服务。行业特色大学董事会的服务定位,既表现在董事会在内外部定位中所占地位与起到作用的比重,也包括对内对外服务定位中所发挥作用与承担功能的大小与方向。从现有情况看,我国行业特色大学董事会虽能根据社会或行业对大学的需求,确定自己的服务方向和内容,充分发挥对外联系优势,但是定位上未能很好地根据社会对大学的要求,主动扶持或重点建设一批学科或学科群,主动进行与行业需要无缝对接的科学研究。

5. 特色定位上,与行业保持天然联系,但缺少成熟运行机制与管理文化。

行业特色大学具有显著的学科特色,与行业之间有着天然联系,董事会作为大学与社会尤其是与行业之间连接的桥梁和纽带,一般来说,在定位上都会受到大学行业特色的影响,逐渐培养起了特色定位意识,从而在加强与外界联系与协作中保持相对优势,不断拓展市场空间。但是,目前行业特色大学董事会的特色定位多限于与普通大学相比所呈现出的行业特色,而较少考虑本校与其他行业特色大学相比而具有的学科优势与文化传统以及相互之间进行合作的契合点,尤其是未能完成在特色凝练与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建立起依据行业特色构建起来的决策与沟通、激励与约束、监督与评价、支持与保障等方面的运行机制与独具一格的特色管理文化。

三、行业特色大学董事会的战略定位及实现路径

为彰显既可保持与外界稳定有效的联系、又可防止外界对学校自治权力过分干预且能维持学校内部各管理主体间相对稳定的权力范围的组织特性,行业特色大学董事会必须从扩大办学自主权,维护董事会合理权力边界,合理确定董事成员规模及组成,拓展产学研合作领域,凝练大学管理文化等方面统筹考虑其战略定位及其实现路径。

1. 明确董事会性质,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是行业特色大学董事会定位的前提。

董事会的性质定位是否明确关乎大学办学自主权保障,关乎通过怎样的运行机制实现对学校的有效管理和健康发展服务,因而是董事会定位的前提。教育部曾明确提出:“探索建立高校理事会或董事会,扩大社会参与学校管理。”从政策上明确了高校在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可以自己思考和把握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追求大学的差异化发展。同时,有学者认为董事会只有确立学校的法人代表地位,对学校财产拥有法人所有权,才能使高校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3],才能摆脱政府主管部门附属机构的地位,形成独立的治理结构和法人地位[4],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环境和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适应社会的法治化转型。当然,我国行业特色大学董事会多属于公立大学,因此,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基础上建立董事会应成为我国高校董事会制度的特色之一,但这意味着不可能全部建成决策型董事会,对此,应结合政策、大学性质、发展需要等明确性质定位。条件成熟的可以明确它在高校内部管理中的决策权限和地位,逐步强化董事会的行政管理权,既保持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又要保证董事会参与高校内部管理的实现;条件尚未成熟的可以把董事会引入高校管理机制但不赋予其过多决策权限,更多地把它作为咨询机构、对外联系机构看待,学校仍然通过校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进行决策。

2. 厘定董事会功能,维护其合理权力边界,是行业特色大学董事会定位的关键。

董事会功能是董事会在大学治理结构中所处地位与所起作用的集中体现,是董事会行使职能的依据和保障。1973年,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发表《高等教育的管理:六个优先考虑的问题》对董事会功能进行了较好的概括:一是对大学发展的长远负责;二是在社会和校园之间扮演“缓冲器”角色,以抵制外界干扰,同时与变化着的社会保持合理关系;三是在解决大学内部如学生、教授和管理者之间的矛盾中提供最终仲裁;四是推进大学改革,并决策大学改革日程和内容;五是对大学经费保障负有基本责任;六是对上述一切董事会拥有决策权。性质定位决定功能定位,我国行业特色大学董事会在功能定位上,应依据大学、政府、市场三者间的博弈关系,致力于在大学长远规划与发展战略方面形成大学各自的发展愿景,并在筹集资金和财政预算等方面发挥功能。同时,应综合考虑大学所处的人文社会环境、地理位置以及大学内部的各方面条件及其变化,学校的管理文化传统,合理划定董事会在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的权力边界,并在竞争中谋求发展,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当然,功能定位不是把董事会在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中起到的作用和功能固定化,而是让董事会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有目标地追求卓越与创新,突破常规,提高核心竞争力,保持大学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3. 合理确定董事会规模,优化成员组成,是行业特色大学董事会定位的重要条件。

通过合作伙伴关系,在大学管理中有效平衡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可能的矛盾成为决定大学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5]。大学董事会是由多个利益主体的代表组成,通过董事会会议提出利益诉求,进行利益博弈并达到利益平衡的中介组织。在规模方面,行业特色大学董事会应该根据大学发展战略确定规模,一般设1名主席、1名或若干名副主席、1名秘书,下设各种委员会处理具体事务。委员会成员既包括董事会成员也包括非董事会成员,董事长一般由校长担任或请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担任荣誉董事长。人员组成方面则首先应有党和政府代表,以贯彻和实现政府目标和意图,保证大学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公益性质,尤其在目前董事会法律保障缺失的情况下,行政领导担任董事会成员,可一定程度上提高董事会的决策地位,使政府意志和职能在校董会得以延伸;其次,要吸引行业企业等作为董事单位参加董事会,涵盖行业所能辐射的全部重要方位,由他们代表社会各界利益,提出利益诉求,建立大学与社会的联系;再次,大学作为学术机构,还必须拥有一定比例的专家董事与学生董事,以保证学术权力、行业研究权威与学术事宜的决策能力。这样的人员构成,将使董事会在管理中既能体现政府的教育指导思想,又能反映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还能保障办学的自主权,真正使高校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独立法人。

4. 校准服务方向,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内涵,是行业特色大学董事会定位的基本任务。

行业特色大学董事会的服务方向既要对内又要对外。对内服务方面,要增强服务意识,通过制定大学的长远发展战略,形成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引领广大教职员工为学校发展共同努力;同时,要通过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吸纳各方办学资金,积极改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环境与条件。最根本的是集中人力、财力、物力主动扶持或重点建设一批学科或学科群,为学校培育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形成办学特色与品牌服务,为学校率先在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做出显著成绩,产生社会影响力服务。

对外服务方面,重要的是拓展产学研合作领域,深化产学研合作内涵。要依据学校自身的发展战略、人才与科研优势、学科优势等适时校准服务方向,加强对外联系与合作,为国家经济主战场尤其是为行业发展服务。要积极拓展产学研合作领域,主动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为行业定向培养技能强、业务精的人才;打造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互促进的科研服务平台,为行业发展提供创新性的理论与技术,并依靠行业的技术手段验证并丰富科研理论,实现互动与双赢。更为重要的是,应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内涵,与行业之间建立长久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并致力于构建共同的利益链条与共同的教育价值取向。

5. 彰显优势与特色,凝练大学管理文化,是行业特色大学董事会定位的最终体现。

特色定位是行业特色大学形成持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学校形成独特大学治理文化的决定性因素。很大程度上说,大学之间形成差异的根源在于为社会和市场提供的高等教育产品的差异性。差异性决定了大学办学特色与个性化,是大学保持竞争优势的本源。因而大学应在充分研究其他高校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在创造差异中形成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基于此,行业特色大学董事会应在与其他行业大学的比较中形成管理思想人文化、制度建立人性化、管理运行人权化的管理文化。

首先,要形成学校统一的管理理想、信念和追求,引领教职员工对大学发展目标、功能和使命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判断;同时要排斥大学之外的社会组织和世俗力量对大学事务的干涉,营造学者自主处理内部事务以及开展学术研究的环境,维护大学组织的主体精神。

其次,要加强顶层设计,根据学校的特点完善各个领域的制度建设,把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结合起来,突出柔性管理,旨在调整学校内外部各方面关系的道德规范,以约束和规范学校成员的思想行为。

再次,要探索新的适应性的大学治理方式,凸显师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目标制定和决策中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在工作中有更多的自主权,以便使工作效率和他们的满足感同时获得提高。

参考文献

[1]袁海军.董事会:高等学校自主办学权的保障与约束[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9(03).

[2]万清祥,魏海勇.行业特色大学董事会运行模式思考与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11(02).

[3]张学敏,潘燕.论高校经营中的交易成本[J].高等教育研究,2005(03).

[4]郎益夫,刘希宋.高等学校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北方论丛,2002(01).

开放大学功能的理念依据及定位分类 第8篇

一、开放大学功能的内涵特征

大学功能是大学使命和办学目标的集中体现。大学使命和办学目标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发生着嬗变, 一方面推动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 另一方面也给大学功能价值取向带来新的变革因素, 大学功能由单一性向多元性演进的过程就证明这一点。开放大学是“具有开放特征的自治的远程教学的大学”[1], 其组建的起点标准就是严格和完全意义上的大学。开放大学功能研究必须置身于大学功能的整体演变背景中, 否则就会在日益众多的社会功能面前无从选择, 不堪重负, 最终迷失自我本性。开放大学具有三项既定的办学目标:一是完全沟通协调各层次、各类型教育以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二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是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这三项办学目标直接决定着开放大学功能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开放大学功能的设定就是围绕这三项办学目标的实现来展开。

开放大学作为现代大学发展的新形式、新趋势, 履行着新的使命, 其功能呈现出四项鲜明的特征。

1. 承续性。

开放大学既代表一种新的教育形式, 又可指具体的开放大学机构, 无论是从哪个角度, 开放大学都承续了高等教育或大学机构的传统办学功能, 这也是其能够作为“高等教育类型或大学机构”存在的根本原因;为此, 在归纳开放大学功能属性时, 不能忽略其高等性, 不能刻意追求功能定位的标新立异或独特性。

2. 发展性。

发展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1) 由于办学性质和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 开放大学办学功能不可能完全雷同于一般大学, 而是在其基础上有新的进化, 即要求在承续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 (2) 开放大学功能的形成本身要经历一个由自发到自为的过程, 一旦条件成熟, “偶尔为之”的行为就会发展成为习以为常、驾轻就熟的功能, 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从平常处、细微处去挖掘和培植新的办学功能; (3) 发展性还意味着开放大学功能拓展区间的无限性, 象征着开放大学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3. 平衡性。

有一种补偿论观点, 提出开放大学出现的价值在于补偿传统大学的社会功能, 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 特别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补偿论有它合理的一面, 但现代社会急剧增长并且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单纯依靠被动的补偿行为是无法给予适时和充分的满足;因此, 开放大学所发挥的功能更多体现在更具主动作为的平衡性方面, 即面对不同的学习主体、不同的学习需求, 在学习机会、优质资源等方面寻求与之相适应的平衡点, 提供“随人、随时、随地”的教育服务, 使社会成员都能根据自己的状况来自由选择接受高等教育;平衡性的最典型说明就是“人才成长立交桥”的构建, 以求在不同教育层次与不同教育需求之间实现平衡和对接, 平衡性是高等教育民主化的最好体现。

4. 适切性。

开放大学要保持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之间的紧密相关, 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开放大学对社会的依附性;但是大学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中立性, 恰恰是大学存在的独立价值之所在。为此, 开放大学在履行社会功能时, 不能盲目追求与社会的贴合, 要在走进社会和保持相对独立的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所以适切性并不意味着开放大学功能的泛化。泛化的最终结果是开放大学被社会同化, 失去了特性, 承载了越来越多本不属于其能力所及或所擅长的功能, 开放大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压制。

二、开放大学功能的理念依据

1. 大学理念。

大学理念是指人们在对教育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大学的性质、职能、使命、目的、大学与社会关系等一系列大学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2]。大学理念在大学办学过程中取着定向作用, 有什么样的大学理念, 就有什么样的大学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大学理念的主要哲学基础是认识论或政治论, 前者界定大学是追求学术自治和学术自由以探索高深学问的场所, 后者强调大学的社会关联和社会责任。在大学理念发展史上, 两种哲学论及其所支配的大学理念由相互对立、相互冲突逐渐趋于融合。正如潘懋元教授所言:“高等教育既有适应自身发展的内部规律, 又有适应社会发展的外部规律。”开放大学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正处在大学理念融合背景之中, 其功能的显现必然带有时代烙印。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理念对开放大学办学功能择定和发挥的影响: (1) 学术性是大学最本质的特性, 是大学能够作为一个无可替代的社会机构存在的关键所在, 放弃学术性, 大学就不再是本质意义上的大学, 为此, 开放大学也要坚持“探索求真”, 事实上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开放大学都保持学术研究这一功能; (2) 随着大学社会地位的中心化, 大学的社会功能日益强化, 开放大学本身就是现代大学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演化, 履行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职责, 但要避免的是低层次、低品位的办学庸俗化, 开放大学要善于在办学理念上把握认识论与哲学论的平衡; (3) 不同的大学必然会有不同的办学特性即办学个性, 开放大学在办学性质、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办学模式等方面都有异于一般大学, 形成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 决定着开放大学功能不必追求统一的模式, 要在立足本位、坚持特色的基础上有所调整和创新。

2. 开放理念。

大学办学功能的演变存在一个逻辑规律, 从“教学”、“研究”直到“服务”的连续变革, 大学随之从游离于社会之外逐渐步入社会中心, 从隔绝于世的“象牙塔”逐渐转变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大学功能的演变历程就是大学从自我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的过程。开放是现代大学最鲜明的特征, 是推动大学改革的动力所在[3]。从形式上看, 大学开放理念存在四个表征:大学走向社会, 社会走进大学, 大学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 大学国际化。从内涵上看, 大学开放办学理念既体现在大学服务于社会以追求最大效益来谋求自身更好发展的功利性一面, 又体现在大学面向社会以实现“社会良心”来谋求社会和谐的非功利性一面。开放大学在成立之初, 就在“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使人人享有优质教育”的使命观支配下, 奉行“人的开放、地点的开放、方法的开放、理念的开放”等四维开放的办学理念。所以, 开放大学同时具有大学开放理念的形式特征和内涵特征。在开放理念指导下, 开放大学功能模式是参与型功能模式, 这意味着开放大学与外部社会共同开发知识、技能、信息和共同分享资源, 彼此之间建立相互依赖和交互作用的关系, 开放大学在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争取更有利的发展机遇, 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 教育公平理念。

教育民主化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本质在于人们接受教育的权利平等和机会均等, 其核心是机会均等[4]。当前, 因为城乡、区域、阶层、性别等存在现实的差异, 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仍十分突出。开放大学的开放办学属性使其在实现教育公平上具有特有的功能优势, 而开放大学的核心价值就定位在“人生进步的阶梯”、“教育公平的砝码”、“全民学习的平台”等方面。

目前, 大学入学之前的选择机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继续合理存在, 这意味着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到适合自己的高等教育机会[5]。开放大学采取“随人、随时、随地”的开放办学形式, 对于那些没有通过选择机制的人员, 开放大学可以满足他们在自己适合的时间实现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开放大学的组建是实现高等教育民主化的有益尝试, 有助于在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下, 推进控制选择和自由选择在更加民主的基础上达成新的平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开放大学, 目的都是力图将高等教育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大众开放, 着力为社会大众提供最充分的教育资源、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最适合的教育资源。如英国开放大学提出“开放大学要毫无限制地为所有公民接受高等教育提供机会”;印度英迪拉国立开放大学的办学定位是“一个扩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一种推进教育民主化的手段”;泰国苏可泰开放大学提出“扩大教育机会”的办学口号;以色列开放大学则坚持“增加平等, 扩大开放”的办学原则[6]。实践表明, 在这些国家推进教育民主化的进程中, 开放大学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 终身教育理念。

终身教育理念最核心的内涵就是关注学习者一生所需素质的养成, 在时间、地点及学习方式、方法等方面给学习者提供自主、多样、灵活的选择。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完善过程也就是“两个转变”的实现过程:一是从满足个人或社会对教育的功利取向的应急需要, 转变为个人或社会对教育的多取向的长远需要;二是从学习者被动地选择教育, 转变为学习者自觉地接受终身教育。开放大学的办学形式开放、灵活、多样, 致力于践行终身教育理念, 从终身的角度关注一切学习者, 在通向终身教育过程中发挥着桥梁作用。

三、开放大学功能的定位分类

1. 基本功能。

(1) 人才培养。开放大学既是大学教育机构又是终身教育机构, 其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多元性。其一, 按照大学一般标准, 开展各层次学历教育, 培养高学历人才。其二, 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社区、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 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其三, 搭建完全沟通协调各层次、各类型教育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优质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总之, 开放大学人才培养宗旨是为全体有意愿、有能力的社会成员提供高等教育的学习机会和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休闲的学习机会。 (2) 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开放大学区别于电大等成人教育机构的重要功能特点。科学研究水平是开放大学办学能力和社会信誉的重要标志。除法国国家远程教育中心外, 其他国家的开放大学都将科学研究作为学校的核心办学使命。与一般大学相比, 开放大学的科学研究在坚持“探索求真”的基础上, 突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教学创新研究, 突出服务于社会的应用研究, 突出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等的合作研究, 突出社区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3) 区域服务。开放大学是个极具开放性的办学系统, 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是其办学的根本宗旨。开放大学作为一个新生的公益教育机构, 其办学运作和功能实施离不开区域所给予的环境和条件, 特别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开放大学必须始终把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必须大力培植和利用自身的智力、技术等优势资源积极地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建设, 成为区域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服务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地。 (4) 文化引领。开放大学是现代大学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自然具备已延续了近一千年的大学文化属性。文化属性决定开放大学同样必须履行文化引领的功能, 同样有责任让学习者在学习和追求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陶醉。此外, 开放大学办学的区域属性有利于其在文化建设中融合地域文化的特征, 在打造颇具区域特色的开放大学文化品牌方面作出积极探索。

2. 扩展功能。

(1) 系统管理。国内外的远程高等教育实践表明, 开放大学一般采用系统办学的方式。开放大学组建的原则之一就是决不以损害电大系统为前提, 已有电大系统是开放大学运行框架的基础构成。系统管理是开放大学区别于一般大学的重要功能特点。开放大学系统管理的目的是按照市场规律合理调整和分配系统内各层次办学机构的责任、权力和利益, 形成标准办学、成本分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系统运行体系。 (2) 资源统筹。从一定程度上讲, 开放大学其实就是一个区域终身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机构。开放大学组建的重要目的是创设一种机制或平台, 高效聚集和优化整合区域各种终身教育资源, 如网络教育学院、自学考试、职业培训、社区教育等, 实现人人都能适时享受到最适合自己的优质教育资源的目标。当然, 终身教育资源整合涉及多方利益群体, 涉及整个教育体制的变革创新, 仅依靠开放大学自身力量是无法完成的, 必须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统筹管理。 (3) 支持服务。学习者多样化、优质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的满足, 离不开一套科学完善的支持服务体系。支持服务就是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 构建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包括区域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网络教学平台、网络管理平台等, 提高资源整合、开发和利用的效益, 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高办学系统运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丁兴富.中国特色开放大学的成长之路[J].开放教育研究, 2010, (3) :88.

[2]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15.

[3]马海泉, 张洪忠.用“开放发展”的理念引领大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10) :11.

[4]李枭鹰, 周盂奎.论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J].中国成人教育, 2006, (7) :21.

[5]项贤明.高等教育大众化:理念与结构[J].教育研究, 2002, (9) :31.

浅谈师范大学生的自我定位 第9篇

一、作为大学生的师范生

与我国中小学课程发展同步, 我国大学校园也洋溢着一片改革的生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方面, 当大学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专业发展的同时, 我们大学生也应该在身心上作出调整, 加强师范大学生身份的自我认同, 以便更好的完善自己。作为众多大学生中的一员, 师范大学生个人是很普通的, 必须达到大学生的一般标准,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适应“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中, ‘通’即通晓、高尚、明白, 也有触类旁通之意;‘识’, 智也, 指目光远大, 有学识、有见识。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素质教育或普通教育, 即全体学生所普遍进行的语言、文化、历史、学科知识的传授, 个性品质的训练, 公民意识的陶冶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所共需的一些实际能力的培养。”这种通识教育在大学课程中体现为公共课及选修课。许多大学生不重视这类课程的学习, 认为很枯燥, 没什么兴趣, 并且和自己的专业联系不紧密, 所以一笑拒之。

其实, 通识教育中的许多课程是我们日常生活所必须的常识, 它的作用很大。如果一个人只会专攻专业知识, 那么他/她的生活将会是狭隘的, 同时, 他/她的专业也会受到一定的局限。作为教师如果只会专业知识, 那么就可能因为知识面过窄而失去用渊博知识“征服”学生的一个条件。而且通识教育也是自我素质的提高过程, 并能加强自身的涵养。

2.精通专业知识

我国的大学是为我国社会各部门输送专业人才的摇篮。1952年下半年, 我国对全国高等院校进行了院、系、专业设置。到今天, 我们的专业体系已日臻完善, 培养了许多高科技人才。而这种高科技人才与学校教育和学生自身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校期间的大学生应该对学习生活作适当安排, 制定目标, 并且围绕这个目标来丰富专业知识。只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才能给自己信心, 在找工作与工作期间游刃有余。现今, 大学的扩招制度使大学生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群体:想上大学但又不爱自己的专业, 对专业知识索然无味, 专业知识也是学得一塌糊涂。兴趣是一把万能钥匙, 没有兴趣的确学习专业知识是痛苦的事, 但是这对以后的就业是一种巨大的威胁, 而且, 只要认真的去钻研专业知识, 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成功体验掌握专业知识, 精通专业知识的乐趣, 在这种成功的体验下, 学习的积极性会更强。

3.培养创新思维, 全面贯彻素质目标

大学生作为一名学生, 不应该忽视自身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创造性思维就是要敢想敢说。一位科学家说过:“人们‘不可能’做的事, 往往不是缺乏力量或金钱, 而是缺乏想象和信念。”我们的创新意识首先是从改变逆境和不愉心情开始的。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 我们应想他人未所想做他人未所做的事, 这便是一种创新。在校园日常生活中要努力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有赖于长期的综合的熏陶与感染, 而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精神环境, 是培养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养料与气候。”其次, “知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内在动力。”创造性思维不能凭空产生, 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背景。也就是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以一定的基础知识为背景, 这样才能在所见所识中发现人之所未知之处, 得出不同的结论。没有基础知识, 创造性思维就只能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二、作为师范生的大学生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除以上三方面之外, 还应该有合格的成绩, 高尚的道德思想素质等。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对于师范生是不够的, 师范生还要从教师这一职业来培养自己的能力。早在1995年, 我国在《教育法》中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1996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就强调教师的专业性质, 提出教师应被视为专业。教师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职业, 那么在校师范大学生更应该转变那种传统的教师观念, 明确教师角色, 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师范大学生身份, 做好就职准备。在校师范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和培养教育教学技能。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准老师”, 是横在师范生面前的一个难题。对此, 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根据《班主任之友》杂志对教师类型的调查, 总结出了最受欢迎的教师有以下几种:“亲人型、亲近型、柔和型。”最不受欢迎的教师类型有:“古板严肃型、警察型、部队长官型”。在《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定位》一文中, 谈及了不受欢迎教师的几个缺点:“意识不到创新潜能在学生中的普遍存在、缺乏创新素养、缺乏宽容心、缺乏创新性工作”。从这些总结中可以看出, 教师的优差区别还是在自身的教学素养。那么, 在校师范大学生将来要成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教师, 笔者认为, 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从以下5方面来提高自己:

1.做一个高尚的人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的社会性, 人用大脑思考并且以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与动物相区别, 人不再是动物, 还因为人的情感中有极强的道德约束力。教师和学生都是人, 都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完整个性。教师和在校师范生还要认识到, 学龄阶段的学生有极强的模仿能力,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有影响, 有些是外显的影响, 但是有些却是内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教师的人格素质通常是以内隐的形式对学生发生作用, 所以教师要力求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在校师范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努力提高自己, 做一个高素质高道德品质的大学生, 从平时的言行开始, 向优秀教师的标准靠近。

2.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之所以把职业道德单列, 是因为近年来许多人对教师这一职业未曾摆正心态。目前, 主要有两种主要的教育观:“狭隘的自然功利教育观” (教师把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等同, 认为是赚钱的工具) 和“极端的外在超越教育观” (把教育事业视为神圣的, 它不应该和金钱挂钩, 否则就玷污了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是劳心的事业, 它需要教师的奉献精神和无私的爱心。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确, 教育事业需要奉献, 所以功利教育观不利于教师全身心的奉献。但是, 教师也需要生存, 也要消费, 所以超自然的教育观也不太现实, 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的教学动力。在校师范大学生应该认真思考教师职业观的问题, 避免极端教育观。

3.扎实的教学技能, 宽广的知识面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传承知识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帮助学生在身心两方面发展。这就要求师范生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师范生是大学生中的一种, 所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自不必说。其次, 师范生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教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了, 才能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世界,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三, 师范生要拓宽知识面。任何一个受学生喜爱和关注的教师, 除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外,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课外知识丰富。广博的知识是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累起来的, 师范生在校期间就要博览群书, 学好公共课, 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第四, 掌握教学技能。“三字两话 (画) ” (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教学简笔画) 是师范生的基本素质, 需要多练习。其中, 普通话是其中重要的一块。今天, 人口的流动使许多人之间语言不通, 无法交流, 普通话的推广为大家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反过来也更有利于普通话自身的进一步推广。同时, 师范生还要掌握多媒体技术和课件制作技术, 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为调适自己的心理和解决学生的问题作好准备。

4.培养创造性思维

当创造性思维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一种潮流时, 大学生特别是师范生更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如果教师都是刻板的无创造性的工作, 那么学生在无意识的模仿中也会变得呆板, 毫无活力。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首要条件。根据我国大学的类型, 师范类人才是要“既有较宽的基础理论, 较广的专业口径, 又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那么, 师范生如何培养自己能力呢?主要是多看书, 打下知识基础, 想人之未想, 做人之所未做, 不要拘泥于历史与现实的磕绊。在校期间应多关注社会和学术动向, 把学习、思考、研究结合起来。

师范生在校期间的双重角色, 致使在对它定位时必须从多角度着手。综上所述, 成为合格的大学生和合格的师范生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但是, 师范类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笔者认为合格的师范生是第一位的, 合格的大学生是第二位的。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不一定是合格的师范生, 一个合格的师范生肯定是合格的大学生, 因为师范大学生的要求比仅仅成为合格的大学生要求更高。所以, 师范生必须要在校期间就从各方面培养自己的能力, 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做好准备, 走好教师专业发展第一步。

摘要:师范大学生是一类特殊的大学生, 一方面, 他们要达到大学生的统一标准;另一方面, 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技能。所以, 师范大学生应该在在校期间就要从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为今后成为合格的教师作准备。

关键词:师范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定华.美国布朗大学的教学特色[J].中国大学教学, 2003, (2) .

[2]马武等.教学设计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信息技术, 2003, (1) .

[3]鲍竹林.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素质定位[J].教育艺术, 2003, (3) .

[4]陈迹.学校德育怎样指导学生的活动[J].教学与管理, 2003, (5) .

关于大学生就业定位问题的思考 第10篇

一、大学生就业定位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定位是指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用人需求, 对个人就业地域、单位、岗位、薪资、职业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大学生就业定位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大学生就业定位应与个人自身特点相结合。大学生在进行自我定位时要充分考虑个人的兴趣、性格、气质、能力、职业价值观等个人特征。二是大学生就业定位应与社会用人需求相结合。大学生就业定位属于社会活动, 受到社会的制约, 它不单体现学生的个人需求, 还体现社会需求, 任何脱离社会需求的就业选择都是不现实的。为此, 大学生就业定位应把社会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同时体现个人愿望。

二、大学生就业定位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1.大学生自我认识不足。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 是自我调节的心理学基础。自我认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目前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很多大学生对自我认识还存在一定局限性, 有时甚至会陷入迷惘状态。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自己的能力缺乏正确认识, 在大学期间没有很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直到毕业那年才恍然发现自己得找工作了。在这种状态下就业的毕业生对自我没有一个清晰认识, 更没有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微弱的就业竞争力就能将他们挫败。大学生自我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低估自我和高估自我两个方面。低估自我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过弱, 缺乏主见, 容易产生从众心理甚至自卑心理。例如, 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兴趣、性格、气质、能力等认识不足, 过低估量自己的优势, 低估自己的价值, 感到事事不如人, 信心不足, 在很大程度上不敢努力主动追求自己美好的将来, 导致碌碌无为过一生。在一份关于大学生择业问题的调查中发现55%的毕业生择业信心不足, 原因就是他们认为自身专业不好、相貌平平、没有很好的社会关系、家庭比较困难, 等等。而高估自我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过强, 对自己能力做出过高判断, 总是认为自己的条件比很多人要好, 自己应该能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 但是事与愿违时就容易导致自暴自弃。

2.大学生对社会用人需求不明确。

大学生自主就业的过程也是用人单位择才的过程, 双方是相辅相成的。大学生就业需要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 明确社会的用人需求, 真正做到知己知彼。但是, 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景和社会用人需求不关注, 受中学时“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维影响严重, 认为只要学到知识, 就业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等到快毕业时才匆忙了解就业市场、社会用人需求, 只能仓促就业。这种大学生就业定位与社会用人需求要求不匹配的现象, 导致毕业生找不到如意的工作, 用人单位找不到符合用工需求的人才, 也是导致毕业生供大于求现象的原因之一。

3.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

目前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期望值过高的现象, 他们对就业单位的性质、就业单位提供的待遇、就业的区域、专业对口等都有过高要求。毕业生的期望值以自我为中心, 就业定位过高, 就业观念不切实际。与过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追求相比, 当代很多毕业生存在虚荣和攀比心理, 认为职业有高低贵贱的区分, 一味追求到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外资公司工作就业, 而不愿到私有制经济单位就业;一味追求用人单位的工资待遇要高;盲目追求到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大中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就业, 不愿到郊区、基层和西部就业;盲目追求专业对口, 非本专业的工作不干等“高不成低不就”现象。造成大城市的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无业可就”与“人才济济”, 郊区、基层和西部地区“有业不就”与“无才可用”, 以及“有业不就”盲目追求高薪酬、专业对口的局面, 从而导致毕业生与合适的岗位擦肩而过, 不利于其长远发展。

4.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定位指导不够到位。

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仍沿用传统模式。很多高校只在大学生毕业那年给他们上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单一, 教程过于模式化。由于就业指导中心人员紧缺而由辅导员兼任指导教师, 他们没有专业的就业指导能力, 对培养大学生正确就业观念和引导大学生正确的就业定位指导不到位。同时很多高校就业指导网页板块内容较少, 一般由就业政策宣传、就业指南和招聘信息三个模块组成, 就业政策宣传、就业指南模块的内容发布很少, 或者内容陈旧不能及时更新。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定位问题重视度不够, 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准备工作,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成功率。

三、大学生就业定位问题的对策探索

1.健全大学生自我认识机构体系, 引导大学生自我定位的调适。

自我认识是实现大学生正确就业定位的基础, 很多高校的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测是由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负责的。但是由于多种原因, 很多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形同虛设, 在校生不知道本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地址, 并不敢或不愿到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心理咨询中心并不是专门针对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人做咨询, 心理咨询中心还承载引导大学生调适自我定位的责任。积极营造大学生调适自我定位活动的氛围, 让大学生感受环境氛围的影响, 使自我定位活动由被动转向主动。首先, 高校应纠正心理咨询中心在大学生传统思想里的错误观念并积极宣传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安排心理咨询课程, 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心理咨询活动, 使大学生认真开展自我定位活动, 知道自己的起点和方向, 不至于盲目地自我定位。其次, 高校应配备专业素质过硬的心理咨询师, 尤其是心理咨询领域专业背景较强、学生工作经验较丰富的专职心理咨询师。同时, 心理咨询师还可定期给大学生做自我认识的培训或讲座。再次, 高校应充分借助测评工具, 引导大学生调适自我定位。目前很多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自我认知不足、职业目标不明晰、社会认识不全面等情况。因此, 自我认识测评、职业兴趣测评、职业规划测评等工具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认知, 判断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从而帮助大学生准确就业定位。

2.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引导大学生正确就业定位。

大学生在调适自我定位过程中, 还应让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从新生到校报到当天就开始, 并贯穿他们整个大学的学习时期。在大一阶段, 重点引导新生进行自我认识分析, 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和职业性质, 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在大二阶段, 重点引导大学生认清专业发展与职业发展的关系, 设计职业生涯。在大三阶段, 重点引导大学生提升职业修养, 认清就业形势, 深入社会, 根据社会用人需求调整自己的目标, 进行就业定位。在大四阶段, 重点引导大学生进行角色转换, 树立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加强就业技能, 促进其正确就业。同时, 高校应强化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建立健全就业招聘信息发布制度, 组织专场招聘会, 搭建就业平台, 将就业技能辅导与个别就业指导相结合, 提供就业协议签订指导服务, 开展创业教育, 全方位、全过程关心毕业生的就业与角色转换。

3.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 引导大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用人单位在选择录用与使用培养毕业生的过程中, 必然以毕业生能否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发挥应有作用, 给单位带来实际效益。毕业生就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要求他们认清就业形势, 及时转变就业观念, 理清就业思路, 拓宽就业视野, 正确就业定位, 以自己的实际能力赢得用人单位的认可。同时, 大学生要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 以主动的心态面对就业。大学生要牢固树立“先就业, 后择业, 再创业”的就业观, 勇敢面对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挫折, 不断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 客观冷静地分析就业信息, 结合个人的专长和兴趣爱好, 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着力提升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升自身人格修养、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 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和自信心。及时抓住机遇, 选择最适合自己又有可能获得成功的就业机会, 脚踏实地, 埋头苦干, 使自己尽快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同时, 高校还应引导大学生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 对自身实际和未来发展有客观准确的分析和定位, 降低就业期望值, 从平凡的岗位做起, 到基层、中西部地区工作, 助力基层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四、结语

大学生就业定位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突出问题。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大学生安身立命之基。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定位, 帮助大学生根据社会实际需要, 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 不断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

参考文献

[1]张菊红.大学生自我概念、人格特质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 21 (12) :1899-1902.

[2]冯克明.论大学生就业定位[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7 (8) :24-26.

[3]文婷婷, 唐凌.“以人为本”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研究[J].科技创业, 2013, 3:117-118.

[4]严碧峰, 王斐.大学生就业正确定位的思考[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26 (4) :67-68.

大学定位 第11篇

【关键词】蓝色大学    法学专业    定位     特色发展     创新

一、发展蓝色大学法学专业背景

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的日益进步,以及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使得人们对依法治国的期望越来越强烈,如此,必然要求有大量各行各业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来满足社会期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开设法律本科专业的院校已有640余所,在校生的总人数约为35万人。不同水平的院校纷纷设立法学专业,招收大量法学本科生。就辽宁省而言,具有法学专业的院校共計20所,在校生总量为1万余人。很多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也非常注重对法律课程的学习,以掌握法学知识作为求职及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目标。据2010年的全国硕士招生报名统计,法律硕士仍居报考人数最多的十个招生专业之列,位居第二。全国具有法律硕士授权点的院校有115所,大连海洋大学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的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农、工、理、管、文、法、经、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在众多设置法学专业的学校中,我校要突出蓝色大学的特色,培养一批精通涉海法律实务工作的优秀人才。同时,为服务辽宁沿海经济,实现海洋强国梦,依法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培养高素质的涉海涉渔法律人才迫在眉睫。而“法学教育的正确定位和创新发展决定了法律人才的培养的效果”,因此,明确我校法学专业的定位及特色发展是重中之重。

二、蓝色大学法学专业定位及特色发展的理念

蓝色大学法学专业的学科定位与特色发展与一般综合类学校的发展有所不同,要在“蓝色海洋”学科背景下谋求自己最大化的发展,而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因此推行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法学教育,构建涉海涉渔特色法学课程体系,凝练大连海洋大学法学专业教育的特色须遵循以下理念:

1.科学定位

罗伯特· 赫钦斯曾指出,“大学需要有一个目的,一个最终的远景。如果没有远景就是无目标性,就导致大学的极端混乱。”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各项事业必将逐步纳入法制轨道。为适应海洋经济发展,要对蓝色大学法学专业进行科学定位。要以科学的方法推行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法学教育,所谓科学定位是指:以科学的方法明确目标、制定方案、优化资源、彰显特色。结合涉海涉渔法律事务所需要的人才,制定法学教学计划,将涉海涉渔教育贯穿到培养计划中,按照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

“法律学是一门现实科学,而不是纯粹的规范科学”,法学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适应社会各行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

作为地方涉海高校,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与我校自身办学的内在条件,我校法学专业教育的定位及特色体现在培养适应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涉海涉渔高级法律人才。

2.特色发展

我校明确指出,要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具有重要行业影响力的高水平海洋大学。以涉海学科为先导,带动相关学科,坚持学科渗透,围绕海洋经济发展设立涉海专业方向,突出学科中的海洋特色。因此,建设蓝色大学法学专业既符合我校建设的总体目标,也适应了国家发展海洋战略的整体要求。

3.全面提升

“法之立也,为民造福耳。”我校刚刚起步的法律硕士教育正在探讨以法学基础教育为依托,结合我校建设“蓝色海洋大学”的目标,进行法律硕士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的探索,将法学知识与海洋渔业管理实务结合起来,法律硕士教育不仅要为立法、司法、执法、法律服务、法律监督等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大批的高素质的诉讼型法律人才及大批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发展经济的高层次、复合型治国人才,更重要的是作为具为法律硕士授予权的涉海高校,要着眼于为海洋经济发展服务培养涉海涉渔的法律专才。全面提升我校法学教育的质量。

三、蓝色大学法学特色发展的途径探究

1.夯基础——巩固法学本科教育,将已经取得的专业建设成绩为法律硕士教育奠定基础

“学术是支配大学的核心与根本,大学正是在学术这一本质特点上确定着自己存在的根据。”社会的发展使法学广泛渗透到生活的各行业、各领域,社会分工趋于精细化,如法官、检察官、律师、政府执法者,尽管很难掌握各行业全部的知识和技能,但作为法科毕业生,掌握法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是“应有的共同规格和最基本的要求”。法律的基本原理及价值理念仍是未来从事法律职业的基础。

法学专业课程体系通常分为三部分: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其中,基础理论课程是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和铺垫,专业基础课程是法学专业课程的核心和重点,专业技能课程是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技巧。

近年来,法学专业本科教学工作积累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要整合现有的师资力量,强化法学基础专题课,使学生在具备基本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强化法律专业技能,如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律的研究能力,事实调查能力,交流沟通、谈判、诉讼、非诉讼争端解决、接待、组织和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等;通过扮演角色来锻炼学生的职业判断力。

2.抓机遇——以法律硕士授权点建设为突破口,以应用型为培养目标的综合实践,实现法学本科、硕士教育特色一体化

大学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社会组织,若自我封闭将会导致发展的落后与停滞。

对外界环境的辩证吸收是保持其活力发展和优化进化的必要途径,在强化涉海涉渔特色课程、加强法律教育的同时,优化专业核心课程,与全国指导性培养方案相适应不可缺少。要增加涉海涉渔法律实践性课程,如海事案件活用校内模拟法庭,增加校外海洋管理体验等环节。

3.筑特色——将法学知识与海洋渔业管理实务结合起来,坚持特色办学,构建涉海涉渔特色法学课程体系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区别不同地区、科类和学校,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我校法学专业突出了大连海洋大学“蓝色”学科优势,顺应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将蓝色海洋经济相关的国际海洋法、海洋渔业法、海洋环境保护法以及涉海诉讼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方向。本专业特色突出,突破了一般高校法学通识教育的模式,更专注于海洋管理、海洋环境等法律教育,开设了国际海洋法、渔业法规、海商法、海洋管理等特色课程。

理论方面,构建涉海涉渔特色课群体系,将法学知识与海洋渔业管理实务结合起来,构建涉海涉渔特色法学课程体系,突出“蓝色大学”法学理论教育特色;由法学涉海实践教学中心,负责涉海实践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开展,建立涉海实践教学体系化,形成大连海洋大学法学实践教学特色,最终为国家培养一批精通涉海法律实务工作的优秀人才,为涉海涉漁管理机关培养管理人才,为涉海涉渔诉讼培养专业律师。

实践方面,邀请大连海事法院、大连市行政服务中心等实务部门的领导、专家以及毕业生代表共同研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开讨论,特别是针对学生专业基本素质、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法律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培养方面。随后,借鉴其他法学专业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制订我校人才培养方案。

(1)结合海洋渔业法理论及实务,做好法学专业课程的设置

按法学一级学科为主设置课程,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外语、法理学专题、中国法制史专题、宪法专题、民法学专题刑法学专题、刑事诉讼法专题、民事诉讼法专题、行政法专题、经济法专题、国际法专题等。选修课按我校专业特色,设置海洋法专题、渔业法专题、海事诉讼等专题。实践教学包括法律文书、模拟法庭训练、法律谈判。实务实习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机构、公证处、海洋渔业管理等实务单位或政府法制部门、企事业单位法律工作部门进行。在职业能力上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包括法律职业思维、职业语言、法律知识、法律方法、职业技术等方面的法律职业从业技能。学位论文应以法律实务研究为主要内容,但不限于学术论文的成果形式。论文内容应着眼实际问题、面向法律事务、结合法学理论展开,重在反映学生运用一定的理论与知识综合解决法律实务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

(2)成立法学涉海实践教学中心,设立开展法律涉海实践教育的平台

首先,由法学涉海实践教学中心,负责涉海实践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开展,建立涉海实践教学体系化,形成大连海洋大学法学实践教学特色。

其次,“法庭进校园”就是把人民法院的真实审判活动搬移到学校进行。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与人民法院协商沟通,选取人民法院在审的案件到学校的模拟法庭开庭审理,在校学生参加全程旁听,观摩庭审现场,以达到使学生切实了解人民法院真实审判活动目的。法学专家工作站和交叉任职是经学院与大连海事法院协商推出的双方合作的新方式,即法学专业优秀的师资受聘大连海事法院人民调解员,同时,海事法院的法官经学校聘任担任在校学生教学指导教师。这种方式不仅为学校的优秀师资提供了接触实务,提供了实践教学能力的有力支持,也使得审判机关共享学校的法学教育资源,实现共赢。

4.谋发展——突出蓝色大学法学教育的特色,全面提升我校法学专业办学层次和社会知名度

强化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成员来自政府、司法实务部门、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大胆尝试“法庭进校园”、模拟示范庭、法学专家工作站、交叉任职等多种方式,保障法学教育具有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和专家。不仅方便了在校学生直接学习法庭审判,而且对于人民法院和主审法官也是一种督促和提高。有效地推进了学校与审判机关之间的合作双赢。

四、特色与创新之处

1.解决法学教育中标准与个性的矛盾,突出了我校法学专业特色

传统法学人才的培养,是单一的人才培养方式,所培养的人才局限于狭隘的法学专业范围内,是标准化与同质化的。本课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采取实际措施凝练“蓝色大学”具有涉海涉渔的法学特色教育,特别强调和注重法学学生解决涉海涉渔法律事务的综合能力,解决了法学教育中标准与个性的矛盾,突出了我校法学专业的特色。

2.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衔接

本项目研究法学专业定位,不仅强化扎实的法学理论教育,还认真安排涉海涉渔法律职业教育内容,并与司法部门联合实施开放式办学,增强了法学专业教育的适应性,缩短了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之间的距离。

3.实现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接地气”

本课题法学专业教育必须先参加法学专业专题教育阶段的学习,再有所侧重参加其他平台的某些特定涉海涉渔法律课程和实务环节,这样保证重点突出,能使掌握法律知识和具有解决涉海涉渔法律问题能力相互促进。

五、结语

蓝色大学法学专业定位及建设途径一定要依托海洋背景,坚持特色办学的原则,避免法学教育中标准与个性的矛盾。要科学确立法学专业建设目标,走特色发展的途径,只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法学专业一定会成为理工类高校中一个独特的、优势的专业。要坚持学科渗透,培养适应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涉海涉渔高级法律人才。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大连海洋大学不仅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具有重要行业影响力的高水平海洋大学,而且会以涉海学科为先导,围绕海洋经济发展设立涉海专业方向,而且我校的法学专业也会成为蓝色海洋大学中的特色学科。

【参考文献】

[1]霍宪丹.关于我国创立JM的宏观背景与基本要求[M].北京: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李林.中国法治发展报告 (2008年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8-31.

[3]霍宪丹.不解之缘:二十年法学教育之见征[M].北京: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4.

[4]吴家玮.世界一流大学要找准自己的定位[N].中国青年报,2001.

[5]胡玉鸿.国家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模式的接执[J].法学,2001(9).

[6]霍宪丹.法学教育重新定位的再思考[J].法学,2005(2).

[7]张俊宗.学术与大学的逻辑构成田[J].高等教育研,2004(l):11.

[8]李龙我国法学教育急常解决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2002(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新定位 第12篇

一弊病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材:以偏概全倾向严重, 消极暗示过多

笔者曾翻阅了多个版本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发现教材内容千篇一律, 涉及的问题大同小异。这些教材多探讨诸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人际交往心理、恋爱与性心理、情绪调节和挫折应对等问题。并且在论述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编者往往采取“问题———调适”的思维模式, 即探讨每项内容前, 总要先说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然后再提出该如何调适。表面看来, 这种模式似乎合情合理, 可问题是, 他们提出的只是个别或一部分学生面临的问题, 并非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学生独有的曼妙的青春、飞舞的梦想、昂扬的斗志、新锐的思想等特征却在教材中难以寻得蛛丝马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不仅存在以偏概全的倾向, 而且存在太多的消极暗示。笔者所见的教材大多充斥着消极的字眼:消沉、苦闷、抑郁症、自闭症、冲突、障碍、焦虑、暴力、自杀、放纵等, 看得人触目惊心, 仿佛我们的天之骄子一夜之间全部变成心理不健康的人, 看不到他们积极乐观的一面在哪里。试想:心理异常和有问题行为的大学生能占多大的比例呢?尤其是大一新生, 他们对大学充满了憧憬, 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有多少人会想到杀人、自杀, 又有多少人行为异常、抑郁、单相思、婚前有性行为呢?笔者认为, 这样的教材只能给原本单纯、健康的大学生消极的暗示,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 使他们受到替代性的强化, 进而使他们的行为偏离正常的轨道, 而根本无法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

2教学模式:信息加工型教学模式占主导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1]美国学者乔伊斯和威尔依据教学模式的理论根源归纳出四种类型的教学模式:信息加工型教学模式、个人型教学模式、社会型教学模式和行为系统型教学模式。[2]这四种教学模式理论基础不同, 关注点也大相径庭。信息加工型教学模式着眼于知识的获得和智力的发展, 个人型教学模式关注人的潜力和整个人格的发展, 社会型教学模式强调社会性品格的培养, 行为系统型教学模式则重点关注学习者行为习惯的控制和培养。

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进行考察便不难发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采取信息加工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 教学以教材为中心, 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教材上罗列的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记住编写者为他们列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的任务则是通过尽可能深入、全面的分析和生动有趣的讲述使这些知识更容易为学生接受, 使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得到一个好成绩。至于学生确实面临哪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所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否有效, 教师很少去顾及。虽然, 有些教师教学中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 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参与, 但最终目的仍然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

3教学评价:功能错位、方法简单、评价主体单一

教学评价是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它具有导向、诊断、激励、发展、管理、研究等功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应该侧重它的发展和激励功能, 评价的目的、内容、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的处理都应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发展服务, 激励学生不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遗憾的是, 在以知识本位为核心理念的文化价值观的引导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发生了严重的功能错位。它不关注学生发展的状况, 而更多地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凸显的是评价诊断和管理功能, 终结性评价仍然是评价的唯一形式。

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它需要建立在对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而要全面了解学生, 我们不仅要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还要考察他分析、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 也要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只有了解了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言所语”, 我们才有可能对其做出真实有效的评价。目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多采用纸笔测验的方法, 仅凭学生对问题回答的状况就简单地对学生下个结论, 这样的评价其真实有效性当然值得怀疑。

二路在何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路径

要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功能, 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必须对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1推陈出新:转变教材编写思路

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参考书, 教材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如果不对教材作根本的变革, 仅仅在改革教学方法上作文章, 只能是一种缘木求鱼的做法, 其结果往往是“穿新鞋走老路”。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改革主要是编写者必须改变“问题———调适”的编写思路, 循着“发展———完善”的思路编写教材。

心理学本来有三项使命:治疗精神疾病;使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但二战以后, 由于现实的需要, 心理学成为一门大力致力于治疗的科学, 诸多心理健康教育教材采取“问题———调适”的编写模式, 我认为是过分强调了心理学“治疗精神疾病”这一使命而忽略了其它两个方面。也许, 今天大学生确实面临更多的心理问题, 但不可否认“健康”仍然是主旋律。个别确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单独进行,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不应以这部分学生为关注的重点, 而应该关注绝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和完善。而且, “问题———调适”模式的思维逻辑是:找到问题→提出解决对策→问题迎刃而解。不难看出, 这种逻辑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 对不同个性、不同背景的人而言就算面临同样的问题, 有普适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吗?我想应该没有包治百病的良药;其次, 就算解决了编写者提出的问题, 能判断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吗?我想答案亦是否定的。就像我们知道了怎么去避免考试焦虑就一定能对考试有一种正确的看法吗?知道怎么去避免盲目的恋爱一定会拥有甜美的爱情吗?所以说, 这种逻辑本身就值得推敲, 在这种逻辑引导下编写的教材又怎么能对学生起到引领作用呢?

“发展———完善”模式不同于“问题———调适”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编写的教材和现有教材迥然不同:它不关注个别学生的心理异常或心理疾病, 它把着眼点放在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和完善上面;它不探讨个别学生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它探究怎么让多数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它不是消极、悲观、批判的, 而是积极、乐观、激励的;它的语气不是高高在上、气指颐使的, 而是循循善诱、推心置腹的;它不是圣经, 却是学生的心灵鸡汤。读这样的教材, 学生不再发现自己的心理“被精神疾病”了, 而能发现自己有很多优良品质, 同时, 他们还会发现自己的差距与不足, 明确自己努力发展的方向。至于该怎么发展, 当然不可“一方医百病”, 编写者可以提供学习的范例, 也可以给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但主要的是引导学生探究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教材, 我想才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才会受学生的青睐。

2另辟蹊径:选择适切的教学模式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 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创立起来的, 它们都有特定的功能、适用情境和条件。同时, 教学过程又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这就要求我们不应把一种或几种教学模式奉为普遍有效的圭臬。”[3]教学模式的选择一般而言要考虑如下因素: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的性质, 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智力水平的状况, 教师自身的条件, 教学的物质条件等。[4]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言, 它的目标并不是给学生讲述系统的心理问题, 指出应对心理问题的对策;教学内容的性质也并非是认知性的材料;并且学生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学能力。在这种情况之下, 如果我们仍采用在其他课程教学中广泛采用的信息加工型教学模式, 显然是不恰当的, 教师必须要另辟蹊径, 选择更为适切的教学模式。鉴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促进学生心理更好地发展和完善, 其教学内容又多是情感性的材料, 加之大学生知识比较丰富、思维相对活跃、自学能力倾向明显, 采取个人型和社会型教学模式是比较恰当的。这样做比较适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 也更好地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独特性, 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更容易顺利达成。

3标新立异:革新教学评价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要发挥其功能, 尤其是促进和激励学生发展的功能, 必须要做出改革。

首先, 评价主体要多元化, 要把自评和他评结合起来。在评价学生的时候, 要使学生本人、同班 (同宿舍) 同学、了解该学生的其他同学和教师有机会参与进来, 教师要集思广益, 在全面了解学生发展状况的基础上, 再对学生做出比较客观的、中肯的评价。

其次, 评价方法要多元化。在收集评价资料的时候, 不能仅仅采取纸笔测验的方法, 可以结合观察、座谈、访谈、问卷、档案袋等方法, 全方位、多角度收集学生发展的相关信息, 这样, 评价的结果才会比较客观, 才能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总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需要从教材、教学模式、评价方法等方面整体推进, 惟其如此,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会迎来阳光明媚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黄甫全.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331-332.

[2]BruceJoyce, 等.荆建华等译.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3]李定仁, 徐继存.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275.

上一篇:人生经历下一篇:遥视系统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