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工差错范文

2024-06-26

分析工差错范文(精选3篇)

分析工差错 第1篇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 产品的种类和生产环节不断增加和复杂, 为了保证其各个生产环节的质量, 需要有分析工对生产的每个环节进行质量的控制和必要的检验, 企业再根据检验结果来进行最后的生产, 最大程度上保证产品的高质量。由此可以看出, 分析工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决定着产品质量的好坏和企业的未来发展。在实际工作中, 分析工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检测错误的情况, 使工作处于被动, 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此种情况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 比如, 分析工的个人能力和设施等情况的影响, 所以, 企业应采取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分析工的差错率。

1 分析工出现差错的原因分析

由于分析工在整个工作环节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它关系到产品检测质量和生产产品质量保证, 所以, 要求分析工应对工作内容进行认真的执行,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分析出由于各种原因时大大加大了差错率, 比如, 对原始记录的填写错误和一些分析记录单的错误填写等, 这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预期外的损失, 应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分析工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1 身心因素

身心原因主要包括:心理原因和身体原因两个方面。心理原因主要表现在思想不集中和精神懒散, 分析工需要对检测结果有较高真实度的把握, 不能有一点马虎, 上班前的工作人员精神还处在比较放松的状态, 没有完全从工作之外的环境中恢复, 导致精神不集中, 而分析工作需要一个高度集中的状态, 所以, 在这个时间内很容易出现检验错误。工作思想不集中很大程度上对分析工作准确性产生影响。由于身体上的不适或者家庭的一些琐事也能影响其正常的工作, 给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1.2 外界因素

分析工作不是处在一个单独的工作环境中, 通过全员的力量来完成整个分析工作, 工作人员在进行数据记录时, 外界因素也能使分析工作受到一定的干扰, 影响分析质量, 比如, 同事打电话、调度要求加样、派人去做动火等, 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把数据记录错误, 大大降低了分析工作的效率。

1.3 自身能力

自身能力对分析工作的准确性影响最大, 很多新入职员工对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还不是特别了解, 对一些数据的计算和记录工作还需要进行培训和老员工带教;一些转岗人员也没有过硬的分析能力, 需要进行必要培养和学习才能够胜任此项工作。

2 实施培训

由上文可以看出, 分析工出现差错率的主要原因有自身原因和外界原因, 所以, 需要进行必要的培训, 首先应对培养教师进行认真的挑选, 培训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适应工作内容。把握好工作人员的作息时间, 来进行合理安排, 从而不断提高分析工工作能力, 降低工作的差错率。

分析工所面临的工作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基础, 数据的计算量比较大, 在此基础上不但需要掌握各方面计算和分析方法, 而且还需要对很多理论性知识进行必要的掌握, 然后通过理论知识在工作中进行实践, 比如, 从事在线成品质量检验的工作中, 很多员工认为检验分析工作非常简单, 只需要按照步骤进行就没有问题。但是实际工作中, 一些员工只能做简单的检验工作, 对较为复杂的工作无从下手, 由于他们的理论知识比较少, 不能胜任一些比较重要的岗位。

3 结语

由此可以看出, 分析工工作出现的差错率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企业要对分析工进行工作内容的培训, 最大程度上降低差错率, 使企业在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员工, 这是企业能够壮大的方向和目标, 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有力的保障。随着我国进入WTO, 国内外市场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比较高, 企业想要在国外站稳脚跟, 必须要保证质量的达标, 因此需要对分析工的工作进行严格的把关, 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各个市场竞争比较激烈, 使规范性的东西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出现一些假冒伪劣, 所以, 在此基础上需要对一些不良产品进行必要的检测工作, 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使整个市场有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质检部主要对产品质量进行必要检测, 分析工在检测环节中尤为重要, 它决定了产品的质量, 并对整个市场秩序产生影响, 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会出现一些不足, 比如, 记录单的填写错误等, 需要针对这些失误进行必要的解决。本文主要阐述了分析工在对资料进行分析时产生的差错率。

关键词:分析工差错,降低差错率,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1]杨水秀.在水质分析质量保证中降低分析空白的探讨[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 2002, 01:36-37+39.

[2]王伯勋.怎样做好化工企业分析工的职业防护[J].职业与健康, 1990, 03:32.

[3]刘志强, 张敬志.化工分析工的教育培训[J].河北化工, 2006, 08:53-54.

[4]李勇.化学分析工职业素质培养探究[J].职教通讯, 2012, 14:20-21.

差错分析 第2篇

重要性

摘要

目的:介绍药师对保证输液配置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的作用;方法:根据对本院静脉配置中心已出现过差错的定性分析,总结药师对静脉配置中心防止差错的意义;结果:药师进行医嘱审核,排药复核及配置复核层层把关防止差错的发生;结论:药师的把关,为临床提供高质量输液。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service PIVAS)是进行静脉用药集中配置的场所。是在符合GMP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洁净间内,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在内的静脉滴注药物的配置,为临床药物治疗与合理用药服务[1]。把原来由每个病房单独进行的静脉液体配置改为特制区域集中时间,集中配置。工作流程:医生开医嘱→药师审核医嘱的正确性并设定批次→打印标签→护士排药→药师核对→护士在洁净区配置输液→出仓药师核对→成品。PIVAS可以保证静脉滴注药物的无菌性,从而防止微粒的污染。同时,通过药师认真的审核医嘱,复核排药、配置各环节,防止差错的发生。从而提高了静脉用药的安全性,避免了静脉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了药物的浪费,将给药错误率降低到最低程度。在整个工作流程中都会有差错发生的可能,现将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出现的差错举例及药师处理措施总结如下。1.方法与结果

1.1药师对医生开医嘱的审核 1.1.1医生医嘱

茵栀黄注射液20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1.1.2药师审核

茵栀黄注射液应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若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导致药液颜色加深,药效下降,微粒增加。药师通过与开医嘱的医生沟通,将不合理医嘱改过来。

1.1.3结果

药师发挥自身专业所长,根据药物的特性,对药物的相容性、配伍禁忌 避免因医生医嘱不合理造成的差错,提高输液的质量,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1.2药师对护士排药的核对

1.3药师对护士配置的核对

2.结果 2.1 2.2严格遵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审方、排药核对、配置核对降低差错,提高输液配制质量确保用药安全。3.讨论 静脉配置中心是我院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安全、可靠的用药配置环境,同时为药师与临床沟通搭建更好的平台,在今后工作中,我们会不断积累经验,学习国内外药物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更好为患者的服务。

3.2 防范措施

(1)加强药学知识培训,药物使用严格遵循药品说明书,临床医师 护士依照药品说明书使用药品,是其职业基本依据,并受国家法律保 护。

(2)定期请资深药学人员授课讲解,新购进药物调配之前充分了 解药物相容性、稳定性及配伍方面的知识。

(3)定期组织业务学习,适时外出学习,借鉴其他地方先进经验,制定杜绝差错制度。

(4)配置输液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思想集中,配置前后多次核 对品名、规格、用量等,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责任人沟通,在保证质量的

前提下提高配药的速度,同时发生差错及时做好登记制度,尽可能详细

记录错误发生的原因及原因分析,积极开展差错防范讨论及时归纳总 结。4 结束语

必须加强管理,制定严格的配置规范和标准操作规程及行之有效 的防范措施,才能减少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确保输液的质量和 病人安全。

严格遵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操作规程,严格 执行审方、贴签、摆药、配药、成品核对制度。年 提高输液配制质量确保用药安全 是的首要任务制定高标准的操作规程是杜 绝调配差错的防范措施只有提供高质量的输液才 能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目的方法 总结分析静脉液体配置过程中发生差错的原因,提出防 范措施。结果 有效降低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 通过提高工作责任心,加强业务学习,规范工作流程,静脉液体配置中 心能减少差错的发生,保证静脉用药的安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管理特点

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设置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降低高危 药品差错的发生,如临床药师的参与,计算机辅助系统,各种颜色储存

箱、摆药筐、标示牌的运用,在实际运行中可起到积极防范差错的作用。

(1)信息管理将医嘱处方输入计算机与合理用药软件系统相连 接,临床药师借助计算机和软件系统对每条医嘱进行审核,特别对高危

药品的规格、剂量、用量、药物浓度、给药频率、给药途径以及配伍后药

物理化性质等予以关注,加强防范临床医师单次给药剂量超量。发现问

题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联系,返回的医嘱计算机系统自动提示,提醒医

师及时修改,保障高危药品的正确使用。

(2)合理放置在排药区,高危药品集中摆放,标示醒目,根据种类 及储存方法进行分类管理,需低温储存的药品放于冰箱内保存。其他高

危药品采用色标管理法分类放置,如红色储存盒为高浓度电解质,蓝色

储存盒为细胞毒性药物,黄色储存盒为抗凝溶栓药等,在盒外放置统一

标示,注名药物名称、规格。

(3)专人管理对高危药品实行专人管理,每天核对数量,做到帐 物相符。每月对药品质量和有效期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

结,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改进措施,防范差错。

(4)排药管理在排药过程中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更加细化。制作各 种颜色并有文字注释的标示牌,加强在排药过程中对高危药品的识别 与管理。

(5)核对管理药师在核对时,对摆药框中各种高危药品的标示再 次核对,在加药时标示牌再次提醒护士有高危药品注意核对。2 配置中心工作流程

配置中心工作流程为医生开医嘱—护士或医生核对后录入电脑传 递到配置中心—PIVAS药师审核医嘱的正确性并设定批次—打印标签

—药师排药—药师核对—药师在洁净区配置输液—出仓核对—送到病

区—护士接收核对—给药。其中任一环节的疏忽均可造成差错。3 常见的药物配置中心差错

常见的药物配置中心差错有:审方失误、排药失误、贴标签失误、配 置失误、查找退药失误、退药处理失误、包装核对失误、溶媒选择使用不 当。

3.1 差错分析

(1)排药失误所占比例最高,差错情况主要为用药批次排错、药品 规格及包装相似的排错、药名相近的排错、混淆药品产地,或者两种药 品摆放的位置相邻或接近,仅凭印象取药,而没仔细核对药名。(2)配置失误占比例也很高,分析其原因主要为操作过程中查对

制度遵循不严,工作重复性大,单调枯燥、噪声污染、追求速度造成查对 松懈;新手配置时经验不足导致配错;同种药物集中配置,许多注射器 放在操作台上,加药用错注射器;同类药品不同规格或不同药品相同规 格排错后,配置时未认真查对导致配错。

(3)贴标签失误,主要原因为主观上认为贴标签工作简单,未认真 执行查对制度,常出现大输液贴错,对排错药品没有及时发现,增加了 配置时的核对风险。

(4)退药失误,查找退药责任心不够强,出现漏找、未找退药导致 要退的药又配置;与临床科室沟通不到位,未及时找出需要退的药。(5)核对失误,药师的核对环节是PIVAS工作流程的最后环节,核 对时没有发现错误,将以上各环节错误顺延下去,直至药液到达科室,形成药物核对失误风险。3.2 防范措施

(1)加强药学知识培训,药物使用严格遵循药品说明书,临床医师 护士依照药品说明书使用药品,是其职业基本依据,并受国家法律保 护。

(2)定期请资深药学人员授课讲解,新购进药物调配之前充分了 解药物相容性、稳定性及配伍方面的知识。

(3)定期组织业务学习,适时外出学习,借鉴其他地方先进经验,制定杜绝差错制度。

(4)配置输液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思想集中,配置前后多次核

航空维修差错分析及管理 第3篇

【关键词】Reason模型;不安全行为;组织影响

1、前言

航空科学和技术不断快速发展,过去几十年来 ,飞机本身已经变得越来越可靠了,人已经成为导致飞行事故的重要原因。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统计,人的因素已经占到了飞行事故致因因素的75%左右,维修差错也是诱发或直接导致飞行事故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由于大部分维修任务仍然主要由人完成。而人受各种影响总会犯错。因此,对航空维修差错分析并进行合理管理,对人的工作环境,身心健康等分析十分重要。笔者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合理分析,找到影响差错的几个主要因素。尝试针对其中一个因素,在某些方面上进行改善,希望减少因人主观原因导致的人为差错发生。

2、维修差错分析与分类

2.1定义。维修性人为差错指的是:维修人员在工作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发生的行为偏离了维修目的和要求,并由此导致的航空器及其部件失效或损伤以及人员伤亡的意外后果。

2.2分析与分类。最初,航空界为了从飞行事故数据中得到一个全面的人的失误分析,进而围绕人的失误分析设计新的人的因素调查技术的框架结构,系统地甄别检验人的失误的方法,并且揭示了六种人的失误观点。里森整合了各种人的失误观点和模型,提出失效可以用系统不同层次中的“洞”来描述。这个理论被称为事故致因的“瑞士奶酪”模型。奶酪中的“洞”是“从上而下”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或者不安全行为层次的防线被突破。Reason认为有两种形式的失效,即现行失效(或显性失效)和隐性失效。前者会对系统造成即时负面影响;后者指不会对系统造成即时负面影响,具有延滞性。HFACS描述了四个层次的失效,每个层次都对应于里森模型的一个层面。包括: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不安全的监督,组织影响。

2.2.1不安全行为:分为差错和违规。其中差错又分为四类:技能差错、决策差错、知觉差错以及操作差错。机务维修人员完成维修任务的过程可以分解成3个基本的步骤,即感知觉信息、判断理解信息进行决策以及最后的操作。技能差错是由于专业知识缺乏、技术不合格或缺乏技能以及任务知识缺乏造成的。感知差错可能是由于工作场所的光线不足,噪音大等原因接收到错误的信息。决策差错是判断或理解错误,工作时分心造成的。操作差错是既可能是错误决策的结果,也可能是决策正确但执行错误。违规分为习惯性的和偶然性的。二者均可能出现问题,后者出现问题可能性更大。2.2.2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大致分为四类:环境因素:光照不足,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通风不好,工作台不干净等,有可能造成视觉、听觉上的偏差对维修操作有不安全的影响。操作者状态:操作者身心健康不好,觉得工作单调,生病,疲劳等,其状态低于任务要求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就会有不安全的隐患。人员因素:个人与整个维修班组的合作安排。如果与班组人员沟通不足,分工不明确的情况会导致飞机零件重复检验或漏检的现象。工作准备:进行维修前,准备工作需要做好。如:修理工具没有备齐,就会影响维修工作速度,导致不能按时交班的现象。2.2.3不安全的监督。管理层面的漏洞属于隐性失效,分为四个方面:(1)监督不充分:管理者没有给予合理的培训、监督、激励,如对维修工作中必要的工具、设备、材料等分配不合理。(2)运行计划的不适当:机务维修的安排过于紧张,管理人员安排不当,超过机务维修所能到的范围。管理层不能认识到一些危险因素,如操作者在生理上或心理上未作好工作准备。(3)没有纠正问题:管理监督者知道个体、装备、培训和其他相关安全领域的不足之后,不予以纠正,仍然允許其维持原来的样子。(4)监督违规:管理监督者有意忽视现有的程序和规章制度。如故意要求使用不符合规章制度的材料,使用没有受过相应部分培训的维修人员。2.2.4组织影响。管理中上层的不恰当决策会直接影响监督实践,同时也影响操作者的状态和行为。但这些组织层次的差错经常被安全人员忽视。多数难以发现、发现的隐性差错包含在与资源管理、组织气氛和组织过程相关的事件中。(1)资源管理:包括所有层次的组织资源分配及维护的决策,如人力资源、基金、装备和设施。合理的购买符合要求的材料并进行分配,各部门信息及时互相交流等问题(2)组织气氛:确切指的是组织的工作气氛。不良的组织气氛会导致管理层与维修人员相互冲突,维修人员隐藏维修上的小差错等现象,会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隐患。(3)组织过程:指的是组织里管理日常活动的行政决定和规章。操作节奏,时间压力工作进度等都是影响安全的变量。

3、发生维修差错后管理措施

3.1目前普遍现象。通过查阅资料、询问机务人员得知:一般,航空公司如果发生一些人为差错时,公司会进行一定量的罚款,从而使人得到警示。据心理学研究表明,这样会使人产生较多的负面情绪。由于飞机不断引进新材料和新设备,这是机务维修人员的工作更加复杂,需要会更多技能。与此同时,航空业的发展也使飞机的利用率不断提高以减少成本费用,机务维修人员的工作量也有一定的加大。在这种复杂的工作任务和日益加重的工作量下,人们避免不了会发生差错。在机务维修人员无意的情况下造成的人为差错,受到较为严厉的惩罚,会适得其反,造成负面影响,导致维修人员可能出现不安全行为,甚至是违章行为。更有可能维修人员因逃避责罚出现人为差错却不上报,出掩盖差错的不良行为。

3.2维修差错管理的部分改善。由于绝大部分维修差错都是非故意的。以往差错的调查重在确认差错责任人,然后对其责罚,然而导致差错也有更深层的因素,这种责罚的政策会导致恶性循环。在现有阶段上,想要深层次解决根本问题,首先要更好的保证维修人员的身心健康。适当减轻机务维修人员的责罚。 随着航空业的不但发展,飞机不再是十分昂贵的交通工具,而是向汽车越来越走进人们的生活。通过研究车辆驾驶扣分制度,得到启示。机务维修差错管理可以采取记分制度,将人为差错分类并予以扣相应分数,若机务人员一年累计扣满12分,需重新培训上岗,并交纳一定数量的罚款,所扣分数累计一年未满12分,机务人员可在第二年自行提交罚款来消除扣分,也可不消除下一年继续累积。建立统一数据库,记录数据。

部分表格数据。由此,通过这些记录在案数据,能深层次具体研究出现差错的原因。出现差错可能有多种原因。记录当时的时间,工作环境,交班情况,设备情况。用过多数量积累,分析隐性失效原因。造成不安全行为的原因会有很多种,通过大量数据会得出不安全行为的前兆,反推出管理上的问题,如:没有纠正问题,监督违规等问题。

4、结束语

一般来说,航空业主要进行的是事故/事故征候统计与分析。维修差错导致的事故依旧很多,对人为差错的分析与分类依旧不完善。由于有人的身心健康好坏,周围环境的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组织的影响等复杂的因素,维修差错的发生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将来,需要构件更完善的维修差错管理系统,更细致的差错分类以及更加系统的分析构架。扣分式的责罚制度应该会减少维修人员的心理压力与投机取巧的不良想法。以后,需要更加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科技化维修检验手段,也会有更好的预防人为差错措施。

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A.维格曼.马锐译.《飞行事故 人的失误分析》.中国民航出版社,2006.

[2]杨家忠,张侃.《航空维修差错分析及其管理》.中 国 安 全 科 学 学 报,2004.

[3]王敏芹,郭博智.《民用飞机事故/事故征候统计与分析手册》.航空工业出版社,2015.

[4]吴旭勇,罗晓利.《国内外民航机务维修人误分类分析系统研究进展》.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8.

上一篇:损伤评估下一篇:跨文化语义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