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2022-07-04

第一篇: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考研政治知识点总结指导:辩证唯物论2

三、意识观

◆意识的起源: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影响。 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意识的作用:意识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其表现有: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与计划性、高度创造性、对生理活动的控制性、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性。

四、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是客观存在,意识是主观存在;物质是根源,意识是派生;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可以变成意识,意识可以变成物质;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

五、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第二篇: 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归纳

一、辨证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动能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

(3)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二、唯物辩证法:

1、两个总特征:联系、发展

(1)联系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 (2)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a.发展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事物发展的趋势——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c.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到质变

2、本质和核心:矛盾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即对立统一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对立性。(两方面的辩证关系)

3、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点论。 (2)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辩证否定观:

(1) 含义: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 特点:a. 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b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又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 实质:扬弃

(4) 方法论——树立创新意识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实践的含义及特点

(1) 含义: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2) 特点: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实践和认识的辨证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表现在: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④是目的和归宿)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活动期阻碍作用。

3、认识发展的根本规律(特点):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方法论: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人类认识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再实践 (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第三篇:2018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之唯物论五观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8考研政治:马原凯程之唯物论五观

整个唯物论的结构就是在向我们解释什么是物质、物质的特性、引出实践的观点。唯物论是我们正式学习马克思理论接触的第一个体系,因此最终能够理解世界是物质的,也是我们接下来学习辩证法和认识论,尤其是唯物史观的基础。

其实能够理解意识观与唯物论之间关系的钥匙就在于意识的本质和语言的定义。我们学习了意识的产生过程之后,明白了劳动在其中起的决定作用和语言的促进作用,又再次学习了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这个定义,就可以进一步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这里的客观一方面指的是意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另一方面要理解整个人类的意识是客观的,这就体现在意识的产生过程、意识的承载者——人脑、意识的来源——物质、意识的能动作用——反映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意识转化的基础——实践。马克思对人脑中认识的看法与黑格尔不同,黑格尔认为观念是现实事物的创造者,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但马克思认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就把人的意识彻底的物质化了。因此对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我们应当认识到意识作为反映世界的一个环节,也是属于物质世界的。

最后在实践观当中,马克思将实践观定义为人的客观物质性活动,首先从属性上定义了实践是属于物质世界的,从而在之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理解人的活动集中体现了世界的物质性,归根到底也是一种物质性的活动,人在实践活动中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概括的方法论,都是多样性物质世界的体现。人类的历史可以用唯物史观解答,“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它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它是由此产生的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也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物质的范畴应当纯天然的包括人们的物质活动和物质关系。

相信从这些分析出发,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我们说马克思最主要的特点是对物质做了独特理解,把唯物论彻底化了。

其实看看凯程考研怎么样,最简单的一个办法,看看他们有没有成功的学生,最直观的办法是到凯程网站,上面有大量学员经验谈视频,这些都是凯程扎扎实实的辅导案例,其他机构网站几乎没有考上学生的视频,这就是凯程和其他机构的优势,凯程是扎实辅导、严格管理、规范教学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

辨别凯程和其他机构谁靠谱的办法。

第一招:看经验谈视频,凯程网站有经验谈视频,其他机构没有。

第二招:看有没有讲义。凯程有课程讲义,其他机构几乎没有,或者没有现成的讲义,说明他们没有辅导历史。

第三招:问问该专业今年辅导多少人。如果就招1-2个学生,那就无法请最好的老师,凯程大多数专业都是小班授课,招生人数多,自然请的老师质量高,授课量大,学习更加扎实。并且凯程和这些学校的老师联系更加紧密。

第四招:看集训营场地正规不正规。有些机构找个写字楼,临时租个宾馆,学习没有气氛,必须是正规教学楼、宿舍楼、操场、食堂,凯程就是正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操场等,配备空调、暖气、热水器、独立卫浴等。在凯程网站有大量集训营环境的照片,每个学 1 页 共 1 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员对我们的集训营学习气氛满意度超高。其他机构很多遮遮掩掩不提供,那就是集训营环境不行。

第五招:实地考察看看。

凯程在金融硕士、会计硕士、法硕、中传、教育学、教育硕士、财科所等名校名专业考研取得的成绩。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在2016年考研中,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考取13人(前五名都是凯程学员),清华经管6人,北大经院金融硕士8人,人大和贸大各15人,中财金融硕士10人,复旦上交上财等名校18人,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会计硕士、中传、中戏、经济学等专业更是成绩突出,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2 页 共 2 页

第四篇:如何用辩证法的知识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都知道,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也就是说,辩证法的内容包括联系、发展、矛盾,当然有时候创新也会囊括其中。因此,通过我们的讨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得出的一致结论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下面,我们就从四个方面来论证:

首先是联系的观点。

第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我们应该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可以提高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

第二,整体与部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们既要着眼整体,又要兼顾部分,用系统优化方法的观点看问题,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整个文化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部分的发展会带动整体的发展,因而,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顾全大局,从而促进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

其次是发展的观点。

第一,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到现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生事物! 第二,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大家都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可谓是困难重重,许多人主张要摒弃传统文化,彻底的驱除传统文化,但其还是在曲折中举步维艰,最终还是立足了根基!

再者是矛盾的观点。

事物是矛盾的,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优秀的成分,也含有糟粕的一面。我们不可能完全继承,也不应该全部抛弃,因此,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一分为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而不应该是一刀切!

最后是创新的观点。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也是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因此,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对待传统文化,我们也一样,既不能完全否定,也不能完全继承,而是要辩证否定,批判的,有选择的继承!

第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我们要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当今时代,许多人主张用现代文化来取代传统文化,我觉得这是不对的。任何先进文化总是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血脉相连的,离开传统文化就谈不上创新与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毫无批判地一并吸收,更不是机械的照搬照抄。传统文化只有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加以继承发展,才能放射出更绚丽的色彩!

近年来,不少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恶搞,有的人强烈地进行谴责。但我觉得我们应该理性地对待这个问题,我认为如果不是那种很过分的恶搞,我还是赞同的。因为现在人们越来越漠视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一恶搞,反而有重新吸引人们来关注,增加了他们的兴趣,这样比将传统文化原封不动的放在那儿好多了。毕竟这样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可以提高传统文化的知名度。但是,如果恶搞的形式超出一定范围的话,我们是会严厉批评和抵制的!

毛泽东说过:“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遗产。”因此,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第五篇:辩证唯物论、认识论基本原理总结

◎辩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经常用到)自然界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

【原理内容】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歪曲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

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1)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反映物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意识对物资有反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

一方面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另一方面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充分发挥主观能性,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原理内容】

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 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 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 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 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原理内容】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方法论】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 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原理内容】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方法论】

①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②要重视正确认识和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原理内容】

(1)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类的认识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波浪式前进过程。

【方法论】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传承红色基因材料下一篇:传唱童谣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