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范文

2023-09-23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范文第1篇

一. 马克思主义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理论来源包括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学。他吸收了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以及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通过有机的结合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科学前提是19世纪形成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社会科学前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阶级斗争学说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有了这些基础和条件,经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勤奋学习和伟大实践,就形成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1840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世界就此改变了。

二.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世界观,唯史观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史观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学科紧密联系,给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市给了工人阶级。”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由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指明了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方向和道路,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以及无产阶级建党学说,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三.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对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社会物质实践活动给予了充分的注意,揭示了它在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并且对实践的特点、实践的基本形式以及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作出了科学的解释,建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马克思认为人们不应单纯从客体方面去理解存在,而应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存在,即首先把存在看作是主体实践的对象,改造的对象;因为正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不断地使周围的世界发生变化,使“自在的”自然不断转化为“人化的”自然。同样地,作为主体的人本身以及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也是实践的产物,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四. 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

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永远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发展着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的一个多世纪,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大发展的时期。仅就中国来说,由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史。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范文第2篇

1.

如何正确认识大自然和人类的辩证关系?

参考答案

1.“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自然环境系统包括原始自然界、人化自然界、人身自然界和生态自然界;社会系统是由现实的生产组成的,即物质生产系统、人的生产系统和精神生产系统。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同样,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和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

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类的持续劳动使得人类能够持续的生存和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的改变着我们的环境。

2.辩证关系(有机统一)

相互区别和互不可分,即:“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

从历史主体与客体角度看。两者是同一个活动、同一个过程。人是历史主体,环境是历史客体。“人创造环境”和“环境创造人”,是人与环境、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方向相反而又内在统一的两种运动,即人向环境、历史主体向历史客体的运动,以及环境向人、历史客体向历史主体的运动。

一是环境对人的生成,即所谓客体的主体化、非对象化。

人一生下来,就受着环境的影响。在环境的影响下,发展着身体,获得一定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形成各种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和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我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

黑。”董仲舒认为人的品德“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乱之所生,故不齐也。”

二是人对环境的认识和改造,即所谓主体的客体化、对象化。

人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接受着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环境对人的影响,离不开人的社会实践。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客观的环境条件没有成为主观的活动对象,那么,再好的客观环境条件,也不会对人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比如,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污泥而不染,成为很有作为的人。

人和环境之间的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对象化与非对象化的辩证统一运动,构成了人与环境之间动态的内部运行机制。因此,人改造环境和环境改造人的过程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个分离的过程。

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即阶段性)相统一的观点分析。历史上,每一代人都在前辈创造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从事活动,把前一代人活动的终点作为自己活动的起点,同时又超越前辈们创造的环境,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新创造。诚然,这些新创造受到已有的环境即

前辈们活动的结果(客观条件)的制约,但他们也能动地改变这些条件,并在改变这些条件的同时改变人类自身。这样,每一代人都以自己的新贡献加入到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和绵绵不断的历史长河之中,并且锻造出自己的新的品格、新的力量和新的面貌。这就是“人创造环境”和“环境创造人”的有机统一。

总之,人与环境总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互相创造的。“人创造环境”和“环境创造人”,这是人类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两种方向相反而又内在统一的活动。人的活动受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同时,环境又不是游离于人的活动之外孤立存在、精致不变的。

三、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范文第3篇

一. 马克思主义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理论来源包括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学。他吸收了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以及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通过有机的结合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科学前提是19世纪形成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社会科学前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阶级斗争学说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有了这些基础和条件,经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勤奋学习和伟大实践,就形成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1840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世界就此改变了。

二.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世界观,唯史观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史观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学科紧密联系,给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市给了工人阶级。”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由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指明了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方向和道路,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以及无产阶级建党学说,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三.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对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社会物质实践活动给予了充分的注意,揭示了它在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并且对实践的特点、实践的基本形式以及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作出了科学的解释,建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马克思认为人们不应单纯从客体方面去理解存在,而应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存在,即首先把存在看作是主体实践的对象,改造的对象;因为正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不断地使周围的世界发生变化,使“自在的”自然不断转化为“人化的”自然。同样地,作为主体的人本身以及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也是实践的产物,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四. 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

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永远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发展着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的一个多世纪,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大发展的时期。仅就中国来说,由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史。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范文第4篇

2、牢记使命的“教师情”

3、论新时代的爱国奋斗精神

4、三线建设史中的思政元素挖掘梳理论析

5、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青年理想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6、《化工健康、安全与环境(HSE)》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研究

7、新时代青年要大力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8、传承弘扬延安精神之点滴

9、德育:学生成材的原动力

10、用三种精神抓好国企党建工作

11、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

12、切实做好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13、课堂教学要渗透德育教育

14、初中思想品德课渗透感恩教育初探

15、科学课教学渗透德育探讨

16、如何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17、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声乐表演教学策略探析

18、三峡移民精神的解读及其时代价值

19、乡土素材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1、古代军事诗歌的双星异彩

22、寓德育于新农村建设实践之中

23、方志敏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功能

24、试论五四精神的先进性

25、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对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挑战及其对策

26、荐书:《国之重器——舰船科普丛书》

27、西安科技大学对西北联大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28、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方法思考

29、如何在农村小学普及国防知识,培养学生国防素养

3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弘扬雷锋精神的策略

31、中国战“疫”是送给青年一代的成长礼

32、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施策略

33、基于疫情时期儿童生命教育的探究

34、“红船精神”在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观念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35、践行沂蒙精神,实现我的“中国梦”

36、如何借助活动策略优化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37、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38、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主要本质特征及当代弘扬

39、新时代弘扬三峡移民精神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40、疫情下如何在教学中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41、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渗透路径研究

42、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研究

43、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的探索

4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45、50后父辈关于“十七年”革命英雄电影的怀旧情怀

46、从《邓稼先》中的“最”字教开去

47、实现高中德育教育有效管理的策略

48、试论传统文化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渗透

49、“内外科疾病康复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实践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恐怖活动 恐怖主义的特征 产生原因 危害 反恐策略

2013年9月,尼日利亚反政府武装“博科圣地”29日凌晨偷袭尼东北部一所大学的宿舍,杀害至少42名正在睡觉的学生,打伤另外18人。尼日利亚军方发言人埃利说,袭击目标是古日巴镇上的约贝州农业大学。古日巴镇距离约贝州首府达马图鲁大约50公里。约贝州农业大学校长马托说,袭击发生时间为29日凌晨1时许,多达50名学生在袭击中遇难。不过,关于遇难人数的说法尚无官方定论。尼日利亚军方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情报官员说,军方已经找到42具遗体,另外18名受伤学生已被送到达马图鲁专家医院。农业大学校长马托说,袭击发生后,其他1000多名注册学生逃离学校。这是恐怖分子制造的又一恐怖事件,又一次引起了人们的恐慌。

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恐怖组织及恐怖分子制造了多起恐怖事件,恐怖活动频繁。其中,2001年9月11日的“9·11”事件更是使恐怖活动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它以空前的破坏力、冲击力和影响力,给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际关系、国际秩序带来深刻的变化,造成巨大损失,引起世人恐慌;它也迫使世界各国再度聚焦恐怖主义,重新评估恐怖主义危害,并把反恐纳入国家安全的战略层面。除此之外, 据初步统计,1990年至今,恐怖分子搞暗杀活动达100余次。全球共发生恐怖爆炸事件数十起,数百人被炸死,数千人被炸伤。例如,20世纪最大的人质事件发生在日本驻秘鲁大使官邸;以麻原彰晃为首的日本邪教组织“奥姆真理教”在东京地铁内制造的“沙林”毒气事件,造成12人死亡,5500人中毒。近年来,恐怖分子还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实施“超级恐怖活动”。美国《未来学家》杂志称,超级恐怖活动主要包括:用化学、生物武器和塑料炸药进行袭击;用电子手段故意破坏电脑的保密和应急系统。与此同时,世界上的恐怖组织也越来越多,其中以本·拉登为首的阿富汗基地组织(圣战组织)最为著名。全球的主要恐怖组织有1000多个,有“埃塔”、意大利“红色旅”、东突厥伊斯兰运动、奥姆真理教、日本“赤军”等恐怖组织,与以往相比有增加的趋势。

伦敦爆炸事件只是近几年出现的恐怖活动中的一件,只不过先是申奥成功,第二天即遭受恐怖袭击的时间安排让人颇有感触。然而就在伦敦发生爆炸案不久,埃及也同样发生了爆炸事件。一下子,世界似乎没有了安宁之地,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生恐怖事件。但是,究竟是谁制造了这一起起的连环爆炸案?他又是出于什么目的?针对的对象到底是谁?如何正确地对待恐怖袭击、解决恐怖主义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留给了全世界纷纷提倡大力反恐的国家,以及热爱和平的人民。

关于恐怖主义,学者和专家们众说纷纭,对其概念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见解。但也有共同认识之处:认为恐怖主义是暴力行为,是恐怖分子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可以说,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国际社会中某些组织或个人采取绑架、暗杀、投毒、爆炸、枪击、空中劫持、扣押人质等恐怖手段,企求实现其政治目标或某项具体要求的主张和行动。

当代的恐怖主义大概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兴起的,恐怖主义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恐怖主义具有巨大的破坏性、严重的违法性、政治性、恐惧性,还有宣扬性等本质特征。同时,恐怖主义还具有仇恨心理、狂热心里、报复心理等心理特征。每一次的恐怖主义活动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经济和财产损失以及人员的伤亡,并大肆宣扬,希望更多的人知道,恐怖主义旨在消灭对手和“震慑”他人以广泛地引起人们的恐惧心理,同时恐怖主义及恐怖活动是违反国际法律,同时也是不符合道义的,阻碍世界和平与发展。有些恐怖活动还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例如对国家领导人的暗杀活动。恐怖分子组织实施恐怖活动,或怀着对政府和社会的报复心理,或带着一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仇恨心理,或带着一种狂热的兴趣,对社会造成损失和伤亡,并以此为乐趣实施恐怖活动,来满足恐怖分子自身的狂热心里。

为什么当代恐怖主义会如此泛滥,原因如下:

首先是恐怖主义活动自身的特点。实施恐怖主义活动,人员和装备要求简单,机动灵活,行动机动性强,所以恐怖主义活动的成功性较大。以致于恐怖分子制造了多起骇人听闻的恐怖事件。 其次,国际经济发展不平衡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是恐怖主义滋生的国际根源。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给世界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对于大部分经济十分落后、生产力极不发达、文化十分落后的一些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也给这些国家带来了国家发展进步的阻碍因素,资源被掠夺,发展机会的不均等,国际利益分配的不公平,从而引起了严重的贫富差距和知识科技发展的差距,使这些国家和地区日益贫穷和边缘化,引起了当地人民的不满和仇恨情绪。同时西方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引起一些穆斯林国家和民族、下层的贫穷边缘民众的仇视和报复,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渗透,产生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矛盾和冲突,很多恐怖活动美国首当其冲,从而很容易引发恐怖主义。

再次,恐怖主义泛滥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国内原因,对于一些不发达国家,国家内部存在着严重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出现了两极分化,还有一些政教合一的国家,出现了宗教矛盾政治化、政治矛盾宗教化的现象,还有由于文化精神、宗教信仰的不同也时常成为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

第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为恐怖主义的蔓延与泛滥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为恐怖组织的武器更新换代提供了基础,使恐怖主义如虎添翼,使其武器装备突飞猛进,从而出现了超级恐怖主义和网络恐怖主义,例如,用化学、生物武器和塑料炸药进行袭击;用电子手段故意破坏电脑的保密和应急系统,由此,当代恐怖主义更为泛滥。

第五,现代传媒的推波助澜作用也成为恐怖主义泛滥的原因。在实施恐怖行动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被用来作为扩大恐怖影响的有力武器。现代大众传媒的即时性、纪实性、直观性、扩散性、同步报道和机械复制功能可以使事件在极短的时间内甚至在发生的同时就传达给全世界。另外,就媒体本身对社会的影响和能够左右舆论走向而言,它反过来又能影响事态的发展。这样传媒与新闻事件之间本身就形成了一种互动的关系,任何耸人听闻的恐怖活动必定引发媒体争先恐后的宣传报道,而这正好达到了恐怖分子原本的目的:使恐怖活动超出其本身所具有的破坏力和影响力。

最后,还有国际社会反恐行动的不利也是恐怖主义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国际反恐合作最大的障碍就是没有形成关于打击恐怖主义的共识,这经常会导致一些国家假借“反恐”之名去支持另一拨分裂势力,干涉别国内政,令反恐形势越反越恐。

近些年来,恐怖主义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恐怖组织和恐怖活动的全球化,恐怖主义活动范围,已从西欧、中东、拉美三大热点地区向全球各地区和国家蔓延,已有100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受其危害。著名的恐怖组织有联邦德国的“红色旅”、法国的“直接行动”、美国的“地下气象组织”、“北爱尔兰共和军”、西班牙的“埃塔”等。

恐怖形式的多样性和手段的残酷性,由传统的绑架、劫持人质与暗杀等方式到使用爆炸、袭击、劫持以及生化武器和网络恐怖主义等。此外,当前恐怖主义的活动策略也在不断变化,手法越来越野蛮、残暴,以致于不择手段。在袭击方式上以“人体炸弹”和“汽车炸弹”等自杀性恐怖爆炸最为“流行”,并多以“连环”爆炸来增强恐怖效果。

社会危害综合化,恐怖主义危害仍在不断扩大。常规恐怖活动已经显示了它的杀伤性与破坏力,每年死于恐怖活动的人数有增无减。恐怖活动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经济和财产损失。与此同时,人们更加关注大规模杀伤性恐怖主义出现的可能。

国际恐怖势力在袭击美国的同时,也将袭击矛头对准美国的盟友。以“基地”组织为首的国际恐怖势力多年来一直以美国为首要袭击目标,虽然阿富汗战争使“基地”组织遭受沉重打击,但其视美国为首要敌人的目标并未改变。在他们看来,只有打垮美国,才有可能将西方势力从中东乃至伊斯兰世界驱逐出去,从而实现其建立伊斯兰神权政治统治的最终目标。

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给世界和人民带来的极大地危害,跟黑社会相比,恐怖主义对国家、社会的危害要大得多,它不仅有组织、有制度,更因带有政治目的导致了极端与疯狂。再加上恐怖主义的存在与民族、宗教矛盾以及复杂的国际形势密不可分,这也注定了反恐怖斗争的复杂与艰巨。恐怖主义影响周边国家的安全;严重破坏了各国的民族和睦,引发社会动荡;极大地阻碍了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影响一些国家世俗政府形象,造成政局动荡、社会不安;破坏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例如,“9·11”事件虽只是针对美国的恐怖活动,但却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据联合国估计,此次事件将使世界经济发展放慢1个百分点,损失高达3000多亿美元。在2800多死亡人员中,涉及的国家多达几十个。

恐怖主义的发生发展有着十分复杂的社会历史根源,标本兼治全面防范打击恐怖主义或者说反恐斗争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所以,国际社会应该:

加强联合国在国际反恐怖斗争中的主导作用。反恐斗争既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这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为了解决当前反恐斗争中存在的问题,使国际反恐合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联合国不仅要发挥更大作用,而且要起主导作用。

加大对恐怖主义产生根源的研究,从挖掘恐怖主义的根源着手加强综合治理。恐怖主义在各种措施的严厉打击下仍在泛滥,还有其根源问题。贫困、贫富差距、国际关系中的不公正现象以及社会动荡不安、种族部族冲突等,在一定条件下成为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些副作用还在加深加重这些问题。要彻底铲除恐怖主义,就必须采取综合治理。在武力打击的同时做好安抚工作,努力复苏恐怖主义策源地的经济,建立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和平、公正、合理、和谐的国际新秩序,才可以从根本上消灭国际恐怖主义。在打击各种现存恐怖主义的同时,更应注重解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不平衡,缓解国际社会矛盾,减少冲突,防止潜在恐怖主义的出现。

加强对反恐手段和方法的研究,冷战以后,国际社会反恐怖主义主要采用的是“以暴制暴”的方式,即对恐怖活动进行强有力的打击和制裁,并用武力将之征服。这一方式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也招致了许多非议。所以要加大对反恐手段的综合研究,创新反恐策略,是反恐斗争更为有效,切实遏制恐怖主义的泛滥。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范文第6篇

《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造就‘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的,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邓小平曾经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这为新时期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1 中职生价值观面临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市场经济体制使各种利益格局发生了演变, 人与人之间交流与互动频繁, 全球经济一体化、互联网、影视、书刊思想意识鱼龙混杂, 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相互碰撞、交融、共存, 人们的价值观从单一走向复杂, 日益多样化。中职生在各种价值观密集交织、激烈碰撞的社会环境中, 不可避免受到影响, 存在差异。中职生在心、智、体、德等方面正处于成长关键期, 由于认知水平有限, 缺乏社会经验, 价值选择处两难境地, 理想信念模糊、法制观念淡薄、是非不清、行为语言不文明、集体观念、人际关系冷漠、公德意识不强、不学无术、进取心欠缺等, 少数学生崇拜西方价值观, 把金钱视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 拜金、享乐主义泛滥。学校由封闭转向开放, 成为“小社会”缩影, 必然受其影响。这些现象如不加强正确教育引导, 势必造成学生心理失落, 道德失范, 影响社会稳定等后果。

2 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的界定

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行为的心理基础。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发展变迁, 人际交往更替频繁, 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产生变化。人们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发生演变。传统优良价值观念不断受到严重挑战。

1) 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 (包括人、物、事) 及对自己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总看法, 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决定和采取行动的价值取向、追求、原则、标准, 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之一。它使人的行为带有稳定倾向性。价值观是人用于区别好坏, 分辨是非, 它反映人对客观事物, 是非及重要性的评价心理倾向体系。

2) 价值体系:是一个民族在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意识集中反映。蕴含着丰富内容和诸多要素, 并以它为主导统领。如指导思想、理想、信仰、信念、价值取向、价值评价等, 是历史积累逐渐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个整体主导系统, 具有相对稳定性。

3) 核心价值观:是某一社会群体对社会事务和事业目标认同, 追求的共同境界, 是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依据和遵循的行为准则。

3 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

1) 本质:邓小平南方谈话明确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和阐释。

2) 内涵: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核心。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是社会主义的要求。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价值体系的内核, 反映了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是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体现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党的十八大, 全方位多元化, 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现实和深远的重要意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决策。与国情发展要求相契合,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 为凝聚全党全民族价值共识提供了基本遵循的重要论断。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的新态势,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化新特点, 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华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思想基础, 促进人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具有重要现实和深远历史意义。

1)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奔小康”实现“四化”目标服务, 揭示了本质、永恒、根本、最重要和集中的精神要素, 符合时代和广大人民现实需求。成为人们共同遵循和维护的行为准则, 潜入思想和心灵深处, 为传统优秀文化精髓正能量长期稳定承传效用, 具有广泛教育作用。

2) 我国改革开放, 由封闭到开放, 由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社会转型期, 结合国情和社会发展时代要求予以创造性地发展。构建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和态度, 是建立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价值血脉之上相承接, 具有科学发展观和民族承传性。

3) 反映了社会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蕴含着高尚精神, 激励和鼓舞人们不断前进, 具有凝聚号召力, 弘扬先进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作用,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伟大目标指向, 具有崇高深远的战略意义。

5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改革和发展创新主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 紧紧围绕“三个倡导”基本内容, 加大示范引领宣传教育、实践养成相统一,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观、荣辱观, 道德行为规范, 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精神世界, 激励为中国民族崛起振兴而不懈奋斗。

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学生以理想信念为核心, 抓住世界、人生、价值观,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着力铸牢精神支柱;坚持课堂理论与实际结合, 分层次和对象指导, 找准思想共鸣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改进创新教学艺术, 充分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参与平台, 构建师生相互交流沟通渠道, 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工作创新, 增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

6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全方位, 多元化, 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根本任务, 构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 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 落实贯穿于教育各环节, 创新德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 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合力, 形成长效机制, 人人有责, 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

2) 积极开拓创新实践活动课程, 用先进、文明、科学的思想观念引领熏陶学生, 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公益爱心社会活动、如:志愿者服务、勤工俭学、手拉手帮扶等。开展益德益智的科技发明创造和各类知识竞赛、组织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活动小组, 吸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重视校园文化人文环境熏陶, 发挥学校报刊图书、广播电视、网络正能量宣传作用, 完善丰富多彩校园特色文化设施。

3) 大力开展法治观念,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加强社会公德、诚信建设, 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培养, 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及时宣传学校、社会出现的先进典型, 模范人物事迹, 养成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行为风尚教育培养。

4) 大力弘扬助人为乐奉献精神, 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 围绕扶贫济困、应急救援、大型活动、环境保护等方面, 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群体, 组织开展各类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 培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气。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 也要在精神文化方面有所突破。在全面深化改革追逐中国梦的奋斗中,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确引领思想意识、凝聚共识、攻坚克难。中职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可塑性很强,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世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 需要全方位多元化共同努力, 教育工作者应拓宽渠道, 丰富载体,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自觉践行。进行“做人教育”始终是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把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全面引向深入, 实现“中国梦”,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能人才,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职生价值观面临的现状和问题, 对价值观、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界定以及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认识, 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意义, 辨析了对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有效实践活动途径。

上一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记录范文下一篇:常见问题解决方案整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