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课的心得体会

2023-05-23

受到生活、学习、人和物的启发,我们会得到一些心得体会,将这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能让我们获得更多新的思想。如何写出吸引人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音乐鉴赏课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音乐鉴赏课的心得体会

音乐鉴赏课的心得体会

音乐鉴赏课的认识体会

大一下学期,我们接触了音乐鉴赏这门课,作为校级公选课,我们这学期跟着葛老师一起学习了音乐鉴赏课,几周的学习下来,由于我们自身的问题,可能未能获得什么人生感悟,抑或提高个人修养,但是,葛老师所带来的轻松愉悦的课程让我至少也获益匪浅。几节课下来,多多少少使我了解了一些关于音乐的知识,也使我领略了中外闻名的音乐乐曲,我对音乐也有了新的认识,不再只是简单的“听歌”这样的肤浅理解,而懂得欣赏音乐元素的基本欣赏方法。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就感觉到音乐的魅力,或许真的是这样:我们不一定都要成为音乐家,但是懂得欣赏音乐就是我们对音乐最直接的热爱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音乐宣泄出心中情绪、压力和感动就是我们对音乐最好的解释,能够从音乐中收获人生一二就是我们最大的幸运。

音乐鉴赏课上,老师主要向我们讲解及展示了很多中外名曲,如舒伯特的《小夜曲》,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天鹅湖》以及中国的《金蛇狂舞》《二泉映月》和《百鸟朝凤》等等,他们都有很大的感染力,有些自己曾经听到过,但不知道曲子的名字,自己理解的曲子更少之又少。经过几节课的学习,自己也渐渐觉得这些曲子比流行音乐更能入耳,更能以形象的声乐打动人心。

学习过程中,我们除了对音乐的学习欣赏,还对各种乐器有了简单认识,中国的传统乐器:最早的吹奏乐器有唢呐、管、萧、笙等,它们让古典音乐的发展更加丰富多彩。此外还有击奏乐器也较为常见,如罄、鼓。又或者西方的竖琴、钢琴、大、小提琴、萨克斯、大、中、小号、吉他等等,总之,时代在发展,乐器就是一个最好的见证者。再美的词和声音如果没有乐器的陪伴也是很难打动人的。当然有些乐器本来就能演奏出最打动人心的音乐,比如古筝的《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钢琴的《命运交响曲》。在不同的乐器奏乐中我们在寻找着属于它本身所具有的那种声音。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体现就在对不同乐器以及它所体现的思想的诠释有着深刻的体会。

音乐鉴赏课后自己对古典音乐有点儿兴趣,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没能把自己置身于音乐会的金色大厅里,不过自己在网上看且听完了两个多小时的2015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这次音乐会是由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印度指挥家祖宾·梅塔担任指挥,很显然自己并不知道爱乐乐团是怎样的一群人,也不知道祖宾·梅塔是何方人物,更不知道大多数演奏的曲子都是什么,但听完整场音乐会自己还是有很大的感触,感觉自己感受到了那些被演奏的古典曲子的魅力,使自己对古典音乐的看法又改观了许多,自己也更喜欢去听古典音乐。

音乐是愈合心灵的良药,当你低沉消极的时候,当你郁郁寡欢的时候,打开音乐盒,静静地聆听美妙的曲子,你会慢慢感觉到心灵的细微变化,不再为了琐事低沉,不再为了不得意而终日抑郁不已,那是音乐在修复你的心灵创伤,音乐在消灭你的不快乐细胞,它在你心中播撒下快乐的种子,这是音乐的特有功效,是无声无息的,你所感觉到的只是觉得解脱了许多,不再那么迷茫和不开心,而是对当前的生活重新有了美好的展望,它就像你的心理咨询师,在你伤感的时候来到你的身边,用美妙的旋律给你驱逐烦恼,在你快乐的时候给你乐上添乐。音乐欣赏,不仅仅是只有在快乐的时候,更多时候,我们选择了一个人静静地待着。这时候,音乐就是陪伴你的朋友,它知道你需要什么,它懂得怎样去给你疗伤,你所要做的,就是闭上眼,融入音乐世界,忘记一切,重新让自己变强,给自己力量。

从高中开始我们就不断地接触歌曲,听各种各样的歌曲,但大多都是一些流行歌曲或者恶搞歌曲,或许就像老师说的一样,流行音乐在专业素养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而那些类似世界名曲的音乐对音乐的发展及其他方面的贡献较大,专业素养较高,也就更有感染力。我喜欢那些类似《土耳其进行曲》的曲子,他们曲调轻盈活泼,节奏铿锵有力,气势雄伟,使人豁然开朗,也喜欢像中国古典音乐《高山流水》的曲子,曲调节奏明朗,情绪活泼轻快,心情瞬间就会好很多。这也许就是古典名曲的魅力所在吧。

第二篇: 音乐鉴赏课的心得体会

摘要: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一门很重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到很多东西,通过对音乐鉴赏课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我认为音乐的功能不只是用来听的,所谓的音乐,广义上来说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就是音乐。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在课上我影响最深的是中国古典音乐和西方交响乐。

关键词:中国古典音、乐交响乐

在这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如今在民间十分流行的是唢呐这种乐器,无论民间的喜事还是丧事唢呐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唢呐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我国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优秀曲子如《百鸟朝凤》堪称经典。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提升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从这一学期的学习中我对音乐的思想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前,我只是喜欢聆听音乐,享受音乐给心灵带来的那份惬意和舒心。现在,我认识到,音乐它是一个有灵魂的东西。它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同时又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就像中国古典音乐,它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其特点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创作技法上,继承中国传统的民间音乐的成就,并且以民间乐器为体裁的形式,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对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古典音乐的发展在器乐方面成绩比较显著,它完善了一套纯器乐的大型曲式。它的主要特点是:作品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和鲜明的时代感;曲式结构规范,主题乐思发展严谨,功能和声完善,配器细腻,音色力度变化丰富;作曲技法上创造了动机展开的发展手法,用旋律模进、变速度、变节奏、变调性、变和声织体等,造成乐曲发展趋势。并显现出了我们中国的民族特色。

此外,在古典主义时期还确定了西方交响乐队的组织形式,也和中国古典音乐的形式有所不同,交响乐队形成了完整的双管编制乐队。而在此之前的乐队里,只有弦乐组是完整的。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及打击乐有组织的充实到乐队后,加强了乐曲的和声效果,乐队演奏时能产生浑厚、均衡、色彩丰富的音响。这种乐队组织形式一直影响着以后的音乐发展。在古典音乐派别中,以“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一乐派的主要特征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维也纳古典乐派”有以下风格特征:强调理性、思想性和作品的社会意义;世俗因素增强(民间音调与舞蹈节奏运用);音乐作品结构严谨匀称(整齐的方整性乐句);主调和声成熟并占统治地位;乐思发展清晰,逻辑性强,旋律追求优美动人的气质;情绪明朗乐观(但由于理性精神的影响,往往比较克制、沉着,而不是狂热的倾诉);曲式多采用奏鸣曲和奏鸣套曲曲式(与后来的浪漫乐派形成鲜明的对比);简单的说,崇尚理性、逻辑严密、内容充实、形式严谨、含义深刻、语言通俗是这一音乐时期的典型风格特点。

结语:我国的各个大学正逐步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同时,尤其注意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在大学课程里,艺术不再只是艺术系学生的学习内容,也纳入了普系的教程,艺术成为公共必修课程。当代大学教育中强调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而艺术教育的关注正是人类感情的关注,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 参考文献:

[1]缪天瑞泽.里曼H.音乐美学基础(上)[J].音乐艺术.2002,(3):96-104. [2]缪天瑞.冯长春泽.里曼H.音乐美学基础(中)[J].音乐艺术.2003(1):93-101. [3]缪天瑞.冯农春泽.里曼H.音乐美学基础(下)[J].音乐艺术.2003(4):85-93. [4]宋谨.音乐美学基础.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第三篇:上音乐鉴赏课的心得体会

高尔基曾经说过:“照天性来说,人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美分为内在美和外在美,单有外在美是不够的,还要有内在的美。我们的校园生活到处都充满了音乐,悠扬的音乐可以抚平我们烦躁的情绪,轻快的音乐可以唤起沉重的心情,激昂的音乐可以调动消沉的心态。音乐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平时我也只是听听音乐,但并不是真正的了解音乐,所以我想借此机会更多的去了解音乐,在这学期,我就选修了音乐鉴赏。

第一堂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合唱歌曲及大型的音乐作品,首先提到的就是同声合唱,然后是混声合唱,合唱给我的感觉就是恢弘,庄严,激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了解到合唱是人类从原始的呼喊、发展到有了语言,有从语言发展到有了美妙语言的歌唱,这是人类文明进化发展的结果。合唱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普遍性,它最能反映群众的心声,是最大众化的艺术。合唱可以凝聚一个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甚至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因而,合唱又具有精深的经典性和提高性,它反映着人们的、社会的、时代的最强音,是最高雅的艺术。合唱对于一个人的审美观、人生价值观都有积极的影响,能偶塑造参与者的人格和行为模式,在无形中体现出教育价值。合唱是乐曲里思想内容最深刻,结构完美,音响宏大,写作技巧最全面的音乐体裁。内容大多反映社会重大事件,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自然的变化,以及作者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们为生活,自由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即使几百年前的乐章至今依然能够让听者为之振奋,仍能在如今百花齐放的乐坛中熠熠生辉。我想这是因为在乐曲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和创作者的精神思想。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黄河大合唱》,它反映出了人民的心声。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们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的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歌颂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

之后的课上老师又给我们介绍了一些乐器,让我对音乐领域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的也认识到了音乐的深奥。一个简单的乐器,却能演奏出许多美妙的乐曲。不同的乐器又各具特色,也反映出地域文化,民族风情的不同。然后老师引领我们走入了钢琴的世界。钢琴与小提琴,古典吉他并称为世界三大乐器,而钢琴又被称为乐器之王.它优良全面的性能和广泛的用途都是其他任何乐器无法与之相比拟的。在我的认知里钢琴的声音总是优雅,清脆的。或悠扬,或沉稳,或欢快。每一种曲调都能给人不同的感受,并且深入人心。钢琴声如美玉,温润柔和,贴近心灵;钢琴声如心声,它诠释着弹奏者内心的波澜起伏和心路历程;钢琴声如泉水,行云流水般从指间倾泻而下。音乐欣赏课上我又领略到钢琴的另一番风情,热情而奔放。在音乐家的弹奏下节奏鲜明,每一个音符都在跳跃,让人不直觉的被吸引。我也真正知道了音乐的博大精深。最后给我们介绍的是我们的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古有古筝演奏的《高山流水》以及琵琶曲《十面埋伏》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背景。课上老师特别给我们讲了二胡。在课上我们欣赏了《梁祝》这首曲子讲述的是一段, 凄美的爱情悲剧。曲中音调婉转、悲凉,使听者动容。在悲愤低音锣声中,纵身投入突然爆开坟墓中自尽,音乐同时推向最高潮。乐曲的最终部分是再现部“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爱情主题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坟墓中化为一对蝴蝶,在花间欢娱自由飞舞,永不分离。一共四周的课已经过去,对于缤纷多彩的音乐世界,我渐渐的有了一些了解,体会到了音乐的内涵,音乐的灵魂,以及音乐带给人们的愉悦和舒畅。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活到处充满了音乐,不同的音乐影响着我们的情绪,也让我们在疲劳时能得到舒缓。音乐也成为了我们一种精神寄托。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虽然每一国的语言有所不同,但无论我们听懂与否,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却是世界共有的。我相信音乐不但可以抚慰心灵,同时也像桥梁一样拉近着人们之间的距离。音乐的力量是无穷的,音乐的魅力是无限的。

上了音乐鉴赏课后,使我了解了一些关于音乐的知识,领略了中外名曲。让我对音乐有了再一次的认识。在这一段学习过程中,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也非常荣幸能够听到各种各样乐器演奏的中外名曲。让我从中感到受益匪浅。 简单的1234567这七个阿拉伯数字在音乐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它们和一些延音符等组成了一篇篇音乐乐谱,而从这些乐谱中产生了多少人们耳熟能详的音乐名曲呢?《西班牙斗牛士进行曲》激昂欢快的节奏向人们生动的描述了斗牛士是怎样将红了眼的公牛驯服;贝多芬一次灵感创作《月光曲》让我们感觉得到一种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一直不知道外国人是怎样将中国的《梁祝》演奏的是那样的妙,将一种凄惨之美演奏到了极至。

音乐是一种艺术,能带给人听觉享受的艺术,而且音乐也是其创作人心理的一种宣泄。我不知道在我的思维方式里我是怎样定义音乐的,也许喜欢音乐就和爱情一样,没有理由而言。就像《一笑而过》、《独角戏》、《我懂了》在听这些歌曲的时候心中总有种特别熟悉的感觉,就好象是自己心中的情感与音乐形成了共鸣,这些歌曲唱出来的哀伤有时候就好象在写我心情一样。

优美的音乐,动人的旋律、轻松的节奏、悦耳的和声、丰富的音色可以使人的情绪得到调节。通过对具有崇高意味的音乐的鉴赏,人们培养对真善美的热爱;通过对表达情感的音乐的鉴赏,人们培养丰富的情感世界,并且可以解忧愁于欢乐悦,化暴力为温柔,获得精神上的平等,是焦虑与忧郁的情感得到调节与宣泄,总之,音乐能作用于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第四篇:音乐鉴赏课的感受

音乐鉴赏课的感受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课程,音乐鉴赏这门课终于圆满的结束了,可以说这门课对我的影响与改变是特别大的。她不仅让我了解到了一些音乐的基本基础、种类、历史发展等等的,而且每次课都能欣赏到很多很多优秀动人的旋律,使我心情愉快,特别是在结束了一周忙碌的课程后能够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同时这门课更是改变了我对音乐以前的一些看法,甚至是一些人生的态度。另外,在这门课上我还真正的体会到了大学课堂的感觉,很轻松,很教会人东西。总之,我很是喜欢这门课。

记得刚开学的时候,我们的老师介绍自己,说自己有40年的教龄。当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完了,这门课肯定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可能是上世纪的教学方法甚至古板死眼的,我不禁对我的选择充满了后悔………可是后来我发现,这门课不是我想象这个样子的,老师上课的方法十分符合我们的上课方式,课堂上轻松又自在,每次课除了讲一少部分的精辟的内容后,一般都是给我们欣赏一些美妙的音乐和精彩的电影,让我们自己去学习体会,我个人一直认为,大学就应该摆脱高中时那种醍醐灌顶的施教方法,提倡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才会更加锻炼学生个人能力。同时呢,老师在给我们欣赏之后,还会给我们一些简单而精彩的赏析,让我们更好地去学习发现。我认为这一点是其他很多课所不具备的。

我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喜欢音乐和电影的人,我喜欢听音乐,流行歌曲,经典老歌,钢琴曲都有涉猎,我也喜欢唱歌,是我们寝室的麦霸,我认为好的音乐不单要听,还要亲身体会,因为好的音乐可以诗人心情愉快,甚至是改变人生;我爱看电影,不管片,军事片,舞台剧,历史剧,武侠剧还是什么的,我都喜欢看,可以说我家里的各种碟片足以开一家小型音像店的了。但是在这门课上,我欣赏很多曾经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这些东西有的历史悠久,有的是最近流行的,不过不管是哪一样,都深深的吸引着我,看那场面宏伟的交响曲,动人心魄的舞台剧,历史悠久却是当时中国文化的瑰宝的思路飞雨,每一件都是那么的动人心弦,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在这门课上,第一个使我感到震撼的就是那个用古典乐器演奏出电子音乐才有的震撼与魄力的交响乐团,虽然名字我忘记了,但是当时我真的深深的被震撼了,那个宏伟的场面,紧张的氛围,精彩的表演,动人的音符,每一个元素都让我新潮澎湃,激情四射,活力无限。那个乐队的指挥,潇洒的指挥着乐队进行演奏,小提琴的表演者,忘我的拉着小提琴,美妙绝伦,弹钢琴的音乐家,手指在键盘上飞快的跳舞,真的一切是那么的美妙动人,让人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同时我更加认识到了,其实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是没有本质上的差异的,他只是变现的方法不同,但都可以说是一个大家族,真的很震撼。

后来看了一个电影,有关波兰爱国钢琴家肖邦的故事,影片从一开始一一段优美的钢琴曲开始,转入到了肖邦的少年,后来他的才能使他出名,但是他决绝为敌人演出而逃出波兰来到了巴黎,在这里他又遇到了许多挫折挑战,最终完成了许多的优秀作品,举世闻名。可以说,这部电影的钢琴曲并不是很多,但是每首都很经典,这部影片使我认识到了,爱国热情是每个人、每个职业都应该具备的,有了爱国之情,人们才会更加欣赏你,崇拜你甚至基本的被人所认可,可以说肖邦的名气不仅来自于他那美妙的音乐,有一大部分都来自于他那伟大的爱国热情。我很崇拜他。

在欣赏了一些国外的经典之后,老师拿出了压箱的宝物,那必然是属于我们中国人的艺术瑰宝了,像什么经典民歌,山歌,牧歌等等,每一首不单单旋律动人,歌声好听,这更是我们中华人民劳动生活的结晶,是属于我们的宝物,是不容践踏的历史瑰宝。在中国的经典歌曲中,我最喜欢的当属山歌,因为我觉得山歌虽然没有什么乐器的搭配,只是很随意的一个人扯着嗓子在那唱,但是这不更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么,这么纯粹的唱着,声音优美动听,时而高昂,时而低沉,让人情不自禁产生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真的非常美妙。

后来我们看了一部我国的经典的舞台剧式电影——《思路飞雨》,故事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讲一对父女在沙漠上救了一个男子,后来父女遇到了强盗女子被抓走了,后来那个被救了的男子无意巧合之下发现了那个救了他的女子,于是这一回他又把她救了,最后他们一家三人团聚一起,美妙的生活。可以说这个剧情要我写都一定会比他精彩吸引人们的眼球,但是这个电影的买点并不是在他那无聊到死般的剧情,而是电影中那些优美的舞蹈,可以说这部电影汇聚了中国各省各市的五花八门的舞蹈,演员们也都是跳的很卖力,舞蹈真的很好看,这真是中国文化的一件优秀的收藏品啊。

其实到了这里,我能写的也就结束了,不是这门课的东西结束了,因为有很多东西看在眼里放在脑子中后是拿不到纸上来着,就像上面我写的一些,都没有太完整的表达我脑海中的真正想法,因为他对我的影响是从感而发,有内心深处产生,所以,我无法太完美的写出毕竟我的文笔有限,但是这门课真的非常的好,他让我改变了以前我对音乐的一些看法,其实真正的音乐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是我们这帮凡夫俗子一时能够欣赏学会的,他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去亲身体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去找到艺术。

虽然,这门课已经结束了,但是她对我的影响却仍在继续着,她已经改变了我的一部分的人生观,正如上面我提到的,我将用我的一生去欣赏音乐,欣赏电影,欣赏艺术。

赏到了很多曾经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这些东西有的历史悠久,有的是最近流行的,不过不管是哪一样,都深深的吸引着我,看那场面宏伟的交响曲,动人心魄的舞台剧,历史悠久却是当时中国文化的瑰宝的思路飞雨,每一件都是那么的动人心弦,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第五篇:美术鉴赏课的心得体会

我从事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已很多年了。课本也已换了很多不同版本,但是总的来说内容变化并不大。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处于被动状态,学生对于感兴趣的话题听的津津有味,不感兴趣的话题根本不听。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当今美术课堂中最迫切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建立一个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要鼓励每一位学生大胆的表达。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虽然已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善于思考,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对于同一作品很可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评价,又由于学生经验能力所限,看法也许是幼稚或不全面的,但只要他们是认真的,真实的感受,教师就应给予尊重和认可。

总之,要改变当前高中美术欣赏课的不良现状,美术教师就应该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善于挖掘学科中的人文因素,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和维持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地与教师一起遨游于璀璨的艺术海洋里,共同感受、探讨和欣赏,使美术欣赏课成为学生与教师共同感受美、领悟美的殿堂。

2009-2010年高一美术鉴赏教学反思

紧张繁忙的一学年过去了,我们在学校党支部和行政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工作条例》,圆满完成了学校艺术教育教学任务。

一、定期举行教研活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大胆探讨教学改革,对我们现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注重针对性、实用性,不断寻找改革措施,并且落实到实处,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素质。

二、从抓常规教学入手,向课的45分钟要质量。常规教学狠抓了教师的课前制定计划、备课、课前准备、课的基本形式、组织教法、讲解示范、运动量的合理安排,学生着装、课堂纪律。此项工作教研组统一部署,统一行动,互相督促检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成立了学生兴趣小组。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 回顾这个学期所从事的美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当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下个学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今在此作一番总结,以便择优汰劣,取长补短以待来年教学水平更上层楼。

、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美术鉴赏学校安排的课时(一周每班一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才能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利用学科特点,和自身条件,组织部分学生参加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的成果的喜人。如高中一年级部分学生的绘画造型能力大大提高,欣赏的眼光也提高到一个深层次。 、本人一直兢兢业业,敬岗爱岗,把满腔热情倾注在三尺讲台上,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行工作。组织观念强,能遵纪守法,坚守工作岗位,一年来从来未旷工、迟到、早退现象,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每次都认真参加学校的例会学习。 、在美术课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重点有难点,注意美术课内容的调整,教学中注意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美术教学中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当地的美术资源,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美术教学中注意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昧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注意到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要按--%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内容,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通过美术欣赏课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高中美术鉴赏课的现状与反思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著名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说过“人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开设,正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从而提高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启迪智慧,扩大视野,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然而在长期的教育环境或基于传统教育模式下,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

教师创新意识不强,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大多高中美术教师在学院中接受的专业技能训练多,美术史论、教学理论等的掌握则比较薄弱,而对其它相关学科的了解也非常缺乏,因此在教学中只能照本宣科,就教材论教材;此外,由于高中美术欣赏课开设时间不长,对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探索尚处于摸索阶段,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较少,因此,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较多,比较普遍的“一言堂”现象,就是只重知识传授,忽视对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的结果。

学生对美术课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在当前仍然是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由于非统考科目,高中美术欣赏课自然也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因此有的课堂上,就出现学生做其它学科的作业或打瞌睡等的情况。

纵观以上种种现状,高中美术教师应该面对现实,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入手,转变教学观念,挖掘学科潜能,努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想方设法改变不良现状。

在美术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我思考一些对策。

教师首先要建立一个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要鼓励每一位学生大胆的表达。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虽然已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善于思考,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对于同一作品很可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评价,又由于学生经验能力所限,看法也许是幼稚或不全面的,但只要他们是认真的,真实的感受,教师就应给予尊重和认可。

其次,教师要把自己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既要组织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又要主动而坦诚的与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此外,还应该看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学生学习的渠道越来越广泛,他们可以从网络上查找到很多相关的学习资料,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去搜集资料,即可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

在教学初期,教师应让学生对美术的范畴和功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使学生充分的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美术对自身素养、能力、心理乃至整个人生的重要影响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欣赏课的积极性。

在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不论是绘画还是工艺,不论是具象还是抽象,都是美术家精心的构思并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感受,按照自己的和时代的审美理想创造出来的。同时,美术家创作一件美术作品,除了通过完美的外在形式提示某一特定的主题之外,往往还有其更深层的内涵和更隐藏的意蕴,是一种文化、精神层面的要求与体现,是美术作品的最高价值所在,也是时代、社会、民族精神的写照。如青铜器和秦俑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古希腊艺术所体现的崇尚理想与科学的精神、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中国山水画中的意境和神宗意识等,使学生对作品产生深刻的理解,达到审美情感的升华。

如在欣赏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时,教师先设问:“画中梅花与生活中的梅花有何不同?”然后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比较,初步认识到画中梅花的艺术特色,即只有一支横斜在画幅中间的梅花,作者用墨色画梅,画中还有题诗等。接着教师再用“画家为什么不用生活中所见的梅花的颜色,如红色、粉色来画呢?”、“画中的题诗与画中梅花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逐步领悟画家的创作意图,感受作者的胸怀和理想。继而再以“画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感和理想呢?”引导学生联想元代的历史背景,最终使学生领悟作品所体现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特色。

此外,好的艺术作品往往留有艺术遐想的空间,应当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的翅膀,自己去感受艺术的魅力。如在欣赏外国现代绘画夏加尔的《我和我的故乡》时,就可以让学生随着作品中景象展开丰富的联想,跟随自己的想象,去感受那带有童话色彩的宁静而又祥和的梦幻气息,去体验那魂牵梦绕的思乡之情。教师只需把作者的生平和经历稍加提示即可。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也是现代教育教学中能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教学艺术手段。为了能更快更全面的让学生了解,采用多媒体技术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如把世界大战影片片段、工业革命的成果等进行播放和展示,既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又可以创设课堂情境,为接下来开展学生的自主欣赏奠定了基础,无形中也加强了美术与历史、政治等学科之间的联系。此外,人们常说艺术是相通的。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恰当的引入音乐,可以起到调动情绪、丰富感受、创设氛围的作用。如在欣赏绘画作品《百老汇的爵士音乐》时,让学生欣赏一段爵士乐;在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时,一边播放着古乐《高山流水》,一边会使人的视觉、听觉乃至整个身心都得到美的感受和体验,继而能帮助欣赏者对作品作出更准确的欣赏和评价。

总之,要改变当前高中美术欣赏课的不良现状,首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善于挖掘学科中的人文因素,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和维持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地与教师一起遨游于璀璨的艺术海洋里,共同感受、探讨和欣赏,使美术欣赏课成为学生与教师共同感受美、领悟美的殿堂。

体现学生主体的美术鉴赏教学

在高一年级美术教学中,运用感知、记忆、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比较、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意蕴的活动。它是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然而,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只有

二、三名同学回答了问题,更多时候是教师指名回答或是越俎代疱。绝大多数学生只是洗耳恭听。为什么到了高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就越不愿回答问题呢?是学生没有答案吗?显然不是。是旧的“一言堂”、“满堂灌”、保姆式的教学方法,使他们习惯于坐享其成地听权威答案;是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使他们习惯了当“配角”。久而久之,美术鉴赏课上,教师就是一幅接一幅的从作品的来历讲到作者的奇闻趣事,最后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一节课下来口干舌燥,学生却神色漠然。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也时常思考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高中美术新课程》总目标第一句就提出:“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在美术鉴赏模块课程标准中第一条就是通过“美术鉴赏”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我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把“主体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标准结合起来,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主体教育的基本精神。 1.创设情境,激活学生主动参与。

创设课堂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鉴赏课的前提。在一个教学主题开始以后,教师要创设一个求知、探究的环境和氛围,激发起学生探求的愿望和热情,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作为美术鉴赏课通常情况每一主题都会在课前做一个多媒体课件。如在《楚王问鼎──商周青铜艺术》的导入中首先学生看到的是曾侯乙编钟,听到的是用曾侯乙编钟演奏的《楚商》,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本主题的文化情境,再由楚王问鼎的故事把学生引领到商周青铜艺术的教学中,并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衬以青铜古乐,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又如在集体备课时一位教师在《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一课中,由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玉印导入,引出中国玉石文化,形式新颖,内容紧扣教学主题,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鉴赏课的情境创设要切题、新颖有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探究兴趣,要与教学内容相关联,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后面的自主学习中去。

2.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探究。

新的课程标准,把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各学科课堂教学都应承担的任务,美术鉴赏课也不例外。所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是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的中介和桥梁。问题的提出可以是教师提出问题;也可以是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筛选和确定问题;或者由学生提出问题。如在《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一课,我提出了以下一系列问题:剪纸:研究一下剪纸的历史;剪纸如果按它的表现方式来分可以分成哪几类,并举出具体的图片例子;列举各地比较有名的剪纸及其剪纸艺人,并总结南北剪纸各有什么特色。皮影:皮影的起源发展与现状;皮影造型的艺术风格;皮影戏人物的角色造型设计。年画:什么是年画;年画的用途及艺术特色;江苏桃花坞年画的发展以及艺术特色。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主题,教师按照学生的自主选择进行分组编排,让学生在电子阅览室进行探究性学习。 无论是哪种方式提出问题,都是为了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所以提出的问题应具备以下特征:问题要明确;问题要适度;问题宜小不宜大;问题宜具体不宜抽象。

3.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实施主体发展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生生互动是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生生互动主要是指小组内部、小组之间的学生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协调、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在合作学习过程的参与中,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达成学习的目标。如在《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的教学设计中,第一课时安排在电子阅览室进行,教师课前准备了相关的问题及资料的来源和查找方式。各组分别查找和搜集小组所选任务的学习资料,进行阅读和电子文本摘录;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民间美术某一类型中数幅作品,进行小组讨论评述,组内交流,将个人独立思考转化为小组共同认识成果,对作品中的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并提出问题,对作品中有疑问的地方做好记录。小组中每个组员都有明确的分工,通过组内合作和帮助,提高学习的效率。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分工、交流、生生互动,发挥各自的特长,互相帮助和启发。第二课时进行组际交流,交流各小组的学习成果。汇报的学生代表小组,学生和教师共同分享小组成果,并解决小组对作品的疑问。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生生互动,能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为现代美术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把现代美术教学建立在更加广阔的交流之中,这对减轻师生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合作精神,增进教学的效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合作学习的实施,应注意以下策略:树立新型的课堂教学交往观;变革座位的排列方式;正确进行分组;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合作学习;与其他教学形式有效配合。

4.全员参与,引导学生体验内涵。

新课程理念注重“人”本位,注重每个学生的参与和每个学生的发展,全员参与就成了它的重要特征。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去,亲历探究过程。美术鉴赏教学主要是欣赏作品,对作品内涵的体验,但并不是一味地欣赏,有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动动手,或临摹作品,或进行创作,这样更有利于从中体味作品的内涵,打破欣赏课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美术鉴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并不是孤立的,欣赏教学始终贯穿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他们的关系是互为作用的,学生有了美术的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俗话说:“眼高才能手高。”只有让学生亲自尝试美术的创作,才能更好地了解作品中的优点和美的因素,从中获得美的体验。例如在《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很想动手做一做,这时不妨让学生动手剪几幅窗花,或亲自创作几个小阿福,或照着年画作品的风格、形象临摹一下。

在组织学生亲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参与的广泛性;活动的指导性;组织的有效性;形式的多样性;过程的开放性。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行探究创设必要的条件和提供必要的方法。新课程理念强调“启”和“导”。学生经过了探究过程,必然要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归纳、推理、演绎的提升过程。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对过程的体验,运用谈话、提问、研讨等方法,指导学生得出问题的结论。这里强调的是指导,绝不是各种形式的灌输。这就要说到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定位。教师应该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和创造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和服务者。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做到到位不越位,指导不指定,参谋不代替。 5.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进行多元评价、主体评价和发展评价,关注和尊重学生的差异,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审美个性,充分肯定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如:在欣赏敦煌莫高窟第112窟壁画中的反弹琵琶画像时,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造型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运用美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关注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是“为了一切学生”在教学中的体现。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亲近学生,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体现学生主体的美术鉴赏课,教师精讲、点拨、评价所占时间一般是一节课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主动参与,如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尝试体验等。主体的主动积极作用在认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样的美术鉴赏课能够满足学生表现、参与、交往、合作的欲望,充分体现美术鉴赏教学的“主体教育”理念。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当老师”的教学方式

2004年秋季,普通高中新课程率先在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四省实施。随后,江苏省于2005年实施高中新课程。2006年,福建、浙江等东部省份也进入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实施之后,美术学科由原来单一的欣赏教学拓展到9个系列内容,其中,作为必选课程的 “美术鉴赏”模块教学,也有别于以往的“美术欣赏”。 以往的高中美术欣赏教学,只是对美术作品进行基本的介绍,比如作品的风格、流派,画家的生平、奇闻轶事等,也有教师对绘画作品的形式加以分析,但在实际教学中却鲜有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感知、经验来评论美术作品的。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试验稿)》对“美术鉴赏”是这样定义的:“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①要让学生真正经历“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的思维过程,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欣赏教学模式。新课程的“美术鉴赏”要求教师重视新型教学方式的研究,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学生当老师”就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将以往单一的“注入式”教学行为变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欣赏的综合性教学活动,从而使“美术鉴赏”的课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一、“学生当老师”教学方式的理论依据

从新课程的角度来看,“学生当老师”教学方式符合新课程提倡的先进教育观念。“当代的教育观念中提倡教学法的多样性和贴切性。为了成功,所有的学生都应该通过各种各样适宜于他们所追求的目标和个人性格的方法和情势来学习。”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③“学生当老师”的教学方式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先进的教育观念,它有利于学生在新的知识领域里自主探究,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当老师”教学方式也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高中生正处于青年的初期,在心理和生理上比初中生更趋成熟。他们精力充沛,求知欲强烈,记忆清晰。其智力特点主要表现在观察能力不断增强,注意力较稳定而持久,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转化,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对环境具有较高的评判意识。他们对“保姆式”呆板的教学方法不感兴趣,渴望自己的思想能获得知识性的支持。 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高中生的心智发展水平,教师有必要探索、整理出一套更切合高中生心智特点的教学方法,即在系统地传授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方法。正如美国著名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Viktor Lowenfeid)所言:“高中的教学单元要想有效的话,必须是基于成长中之青年的需要;最重要的是,必须为青年提供表现其理念或感情的机会,他必须接受提示与鼓励来实验材料和艺术媒介,且为自己的‘探险’和发现而奋斗,而不是追求教师强加的完满性。”④

二、“学生当老师”教学方式的基本特点及实施过程中教师职能的转变

“学生当老师”教学方式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自主、合作、探究、欣赏”。这种教学方式的具体形式是:

1.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美术水平、美术能力或兴趣爱好,三至五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研究不同的课题,让学生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自主探究、交流沟通、合作发展。

2. 课堂上,由课题组的学生作为教师走上讲台给其他同学上课,讲授他们研究的成果。每节课变换不同的课题和授课者(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提高自我表达能力、张扬个性。

3. 在课题组的学生作为老师授课的基础上,营造讨论、沟通、质疑的氛围,让坐在下面的其他同学大胆地挑战授课者(朝夕相处的同学而非带着专业权威色彩的老师),坦率地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4.在“自主、合作、探究、体验、欣赏”的学习活动中,完成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获得充分的审美享受。要有效地实施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充满灵气的新型的教学方式,教师的职能必须随之转变。摆在老师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课堂交给了学生,我们教师做什么呢?课堂教学是在教师一定程度的控制下,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有意识地、自觉地进行的活动。在“学生当老师”的教学方式中,我们切不可因为学生走向讲台而忽视了教师的重要作用。教师由课堂教学的主讲人变成了课前的指导者、课中的助教者和课后的评价者,可以说,教师的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多样了,教师工作的挑战性也增强了。就像美国课程专家多尔(William E.Doll,Jr.)所描述的:“在对话和反思的框架中,教师不再是知识权威的代言人,而是探索过程中的参与者与协调者。为了使对话保持继续、使探索不断延续下去,探索过程中隐喻的、描述的、诠释的方式取代了逻辑的、分析的、科学的思想方式,而且这种转变可以使我们‘看到我们没有看到的’而不是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我们已经看到的’”⑤。

在“学生当老师”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一个随时可能出现各种变化的课堂,要在这种复杂情境中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教学智慧。首先,教师应深入了解课程开发的特点,随时优化课程结构,熟悉与掌控课程自组过程中的可能情况、突变情况;其二,教师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过程中起积极作用,促使其向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向发展;其三,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对突变情况应采取有效的应变措施;其四,为了保证教学过程的高效,教师还须经常反思,并促进学生积极地自主反思,积极与文本对话,创造出更多灵感。

三、“学生当老师”教学方式实施过程中教师工作的具体操作

“学生当老师”教学方式的实施过程中,如果教师对学生疏于指导或者指导不到位,对课堂教学中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敏锐的洞察力,而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导致课堂教学秩序失控,授课学生知识讲解不到位,听课学生随意发表意见而影响授课质量,那么其效果肯定会比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还糟糕。因此,实施“学生当老师”教学方式的教师必须在课前准备、课堂指导、课后评价与反思方面多花精力,下足功夫,才能促进该教学方式的良性发展。在“学生当老师”教学方式中教师的指导工作,大致可以参照以下流程进行操作:

1.课前准备 ⑴教材整合

新课程实施之后,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由以往单一版本变为多种不同版本并存。不同版本的高中美术鉴赏教材具有各自的优势,教师可以依托本校所使用的教材,兼收并蓄其他教材的优点为我所用。除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科书外,教师还可根据学情、校情对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的选择与利用。在教材整合过程中应打破以历史学科为中心和以西方艺术发展为中心、帝王文人艺术为中心的欣赏习惯,而以“①个人审美能力的聚集和提高;⑵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③多元文化的解读和交流”为目的。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还应重视对地方资源的开发,拓展美术课堂教学的视野。地方性的美术教学资源是当地人们长期生活积累的产物,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立足于本土,适应本土民间民俗的习惯,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地学生对地方资源了解相对要深刻一些、更便于接受。因此,教师在执行国家教材的同时,也应努力发掘地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并以单元教学、课时教学的形式,或者是在课时教学的导入、重难点突破等相关环节将地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理解、认同与归属感,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⑵指导学生

课前指导学生主要包括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备课指导、学生课件制作指导三部分。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指导,主要指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各项潜能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个体的美术水平、美术能力或兴趣爱好,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适当的分工。其组员的分工大致可根据资料搜集、教案的撰写、课件的制作、上课主讲等不同任务来进行。可以是每人负责一个项目,也可以是两人或多人交叉承担不同项目。如厦门市禾山中学李荣富老师在指导学生准备人美版教材第6课《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一课时,是这样分工的:学生1是该学习小组的组长,同时担任上课主讲人;教学方案的编写由学生2和学生3承担;课件的制作由学生2和学生4承担;学生3和学生4另外还担任课堂教学中导入部分与结尾部分预设的书画拍卖活动的拍卖者与竞拍者。教师在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既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充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指导学生备课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对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教师需要针对如何备课以及美术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作适当的示范与讲解。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更要关注学生备课过程中资料的搜集与运用,以及学生良好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还应认清“学生当老师”与教师主讲之间的区别,切不可苛求当“老师”的学生与教师本身上课一样全面而深入。担任“老师”的学生可自主选择他们自己感兴趣的议题,并且围绕议题查找相关文献、上网查寻资料,如果是涉及地方资源、社会议题的,还可采取观察、访谈、摄影、录音、笔录等方式进行资料收集,为课堂教学做好前期准备。在学生备课过程中,要求他们能较准确地使用美术术语,凭自己的观点和视角,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艺术流派或艺术现象,并适当穿插相应的背景知识。在指导学生制作课件时,除了对学生适当进行技术指导外,还应让学生明确美术教学课件应注意知识性、科学性、技术性、趣味性的统一。 2.课堂指导

学生上课时间一般可控制在35分钟左右,留下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教师对学生上课未涉及的知识作进一步的补充,或者也可由其他同学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课堂指导部分,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随时注意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及时帮助授课学生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还必须关注学生在知识传递过程中深度、广度与准确性的把握,让课堂教学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得到新知的了解与延伸,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如厦门市乐安中学陈慧真老师在人美版第16课《中国民间美术》一课中的课堂指导就有可借鉴之处。当授课学生展示桃花坞年画 时, 由于该作品风格与平时同学们在精品店里所看到的日本工艺品的风格比较接近,所以就有同学脱口而出:“桃花坞年画很像日本工艺品的风格!”陈老师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很好的议题,于是在学生授课结束之后,及时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是日本的工艺品象我们民间艺术的风格还是桃花坞年画像日本工艺品的风格?”通过讨论,不仅使学生对产生于明代,鼎盛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的桃花坞年画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而且引导了学生辨证地看待民间美术,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之上升为自觉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使命感。另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当老师”这样一个新型的教学方式,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

课堂教学评议部分,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对学生评议的多主体评价,尤其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提供给学生的自我评价表格,应综合考虑知识的获取、合作学习的配合情况、课堂教学的表现状况,以及课件制作的水平。总之,评价要围绕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进行。 3.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包括学生反思与教师反思两部分。

在课堂指导中,我们谈到了课堂教学评议,而我们这里所指的“学生反思”有别于课堂教学评议,课堂教学评议注重对学习方法的引导,采取了便于操作的表格形式。而这里所指的反思,是指学生对当“老师”以及参与“学生当老师”教学活动的感想和体会,一般可采取短文的形式。如“记第一次《美术鉴赏》课的执教”,或以第三者的身份,评议其他同学执教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堂课。

在“学生当老师”教学方式中,教师的反思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前指导学生、课堂助教过程中需要反思这样一些问题:⑴小组合作学习的安排是否兼顾了学生的不同特长与全面发展?⑵在备课指导过程中,是否能采取有效的办法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如何指导学生把握课堂教学的重难点?⑶学生上课时教学内容的深度是否超越了他们的承受能力?⑷当学生资料搜集遇到困难时,是否能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方法与途径?⑸是否能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重新建构或解构,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

通过反思,促进课程不平衡产生的同时限制这种不平衡——不让它变成不可控制的破坏(甚至毁灭),保证下一步向更高水平发展。

除了过程性即时反思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后对课前准备、课堂指导的一些具体做法进行反思与改进。课后反思一般可采取即时性撰写课后反思、撰写教学案例或者邀请同行参与听课、评课的方式进行。

四、结语

“学生当老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与教师直接授课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在学习者主动建构其知识体系,习得知识并把知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的能力方面,以及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以非此即彼的态度来对待这两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笔者在本文中对“学生当老师”的教学方式及其操作方法作简要介绍,旨在对实施“学生当老师”教学方式的老师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期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不断探索,逐步完善“学生当老师”的教学方式,使之能更充分地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音乐课程标准心得体会下一篇:园林绿化公司企业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