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旅游调研报告

2022-08-02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通过报告的方式,用于记录工作内容。怎么样才能写出优质的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铜仁旅游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铜仁旅游调研报告

铜仁旅游资源概况

铜仁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区腹地,东邻“艳遇之城”凤凰古城,北与重庆市接壤,是连接中南地区与西南边陲的纽带,享有“黔东门户”之美誉,有“中国西部名城”之称。铜仁凤凰机场、湘黔铁路复线和渝怀铁路、杭瑞高速、沪昆高速贯通全境,交通便利。

铜仁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发源地,是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示范区,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铜仁名人辈出,是廖锡龙、戴秉国的故乡,曾涌现出了明朝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田仰、贵州开科取士第一人田秋、清朝太子太傅果勇侯杨芳等古代名士。在革命战争年代,孕育了周逸群、旷继勋等革命先烈,特等功臣、上甘岭战斗英雄龙世昌等。铜仁还是书法之乡,明清之际涌现了周冕、周以湘、王道行、潘登云、严寅亮、鄢师竹六位书法大家,严寅亮题书的“颐和园”三字享誉中外。

铜仁物产丰富,美食众多。梵净山翠峰茶、铜仁珍珠花生闻名遐迩,乌江酸鱼、松桃卤鸭、石阡皮蛋、玉屏板栗、思南牛肉干、大关酒等系列食品备受游客青睐。

悠久的历史、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深厚的文化,构成了铜仁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联合国人与自然保护圈成员单位之、同时也是世界重要保护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之一的梵净山,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首个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的石阡温泉,堪称铜仁的两张国际级名片。今年来,铜仁已基本形成.........,初步实现了旅游产品由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向观光、度假、休闲、康体等复合型转变。

第二篇:铜仁东太集团云舍旅游项目市场营销策划草案

贵州东太梵净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云舍旅游项目

市场营销策划草案

一、前言

江口云舍土家民俗文化风景区位于位于“武陵之巅”梵净山下秀丽迷人的太平河畔,江口至梵净山旅游专线公路边上,交通便捷,距江口县城7公里,梵净山山门24公里,铜仁56公里,是铜仁—江口-梵净山旅游主线上的一个重要组成景点。景区以“土家族民俗文化,古寨建筑、农家乐、稻谷香,岸柳成行”之独特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山水田园风光崛起于黔东乡村旅游市场。

二、开发现状

云舍自2002年打造成形推向市场以来,以丰富多样的土家民俗文化及农家乐吸引江口、铜仁等周边地区客源市场,也有少量外省旅游团队参观游览,反映良好。自今年五一梵净山景区登山索道开通以来,云舍民俗文化及乡村特色旅游已经成为梵净山生态、佛教文化旅游的最有力补充。已经在贵阳、铜仁及周边地区客源市场形成梵净山+云舍固定旅游线路。

7、8月基本上每天都有团队、散客前来参观。但由于其知名度还比较低,未整体开发前仅限于逛古寨,自费观看土家民俗表演,内容、景点单一,宣传力度小直接影响了景区的形象提升和招徕客人的力度。

三、云舍旅游市场状况及前景分析:

优势:

(1)地理位置

云舍位于江口至梵净山旅游专线公路边上,交通便捷,距江口县城7公里,梵净山山门24公里,铜仁火车站60公里,铜仁机场80公里,距省会贵阳410公里,距湖南凤凰古城118公里。

(2)旅游资源

云舍土家民俗文化风景区位于秀丽迷人的太平河畔,交通便捷。景区以“土家族民俗文化,古寨建筑、农家乐、稻谷香,岸柳成行”之独特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山水田园风光崛起于乡村旅游市场。目前也建成环寨、穿寨旅游石板步道,神龙潭,土家造纸作坊、土家民居等参观、游览点,重点以土家民俗文化集中展演,游客参与互动形式推向市场,形成对梵净山旅游主线的有力补充。 劣势:

(1)市场知名度低。

(2)接待大众旅游能力有限,景点单一,规模较小,没有形成旅游市场氛围。

(3)市场营销力度低。

机会:

1、面对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生态、乡村旅游应运而生。随着梵净山主景区营销工作的加大,名气的提升,云舍作为铜仁—江口—梵净山旅游黄金线上的最有力,最有卖点,最成熟的组成景点,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实行“两长五小”的调整后,旅行社的盈利点将发生一定程度的转移,长线游的部分利润将会转移到中短线旅游产品上,进一步缩短长线游,开发中短线游

产品将成为必然趋势。大城市600公里以内的周边游、生态游等国内游将大规模上升;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机下推行的国民休闲计划和旅游拉动内需消费战略为今年旅游注入兴奋剂,将使节假日成为新出游高峰,甚至五一黄金周有望恢复。概括言之,短线游吹响“集结号”。

挑战:

(1)、由于一直以来云舍民俗文化景区在旅游市场上宣传不多,因此知道云舍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景点的人也不多,只是在铜仁、江口等地小有名气。

(2)、云舍景区一直以来以免费游览古寨,自费观看土家民俗文化表演面对市场。统一收门票后,会在目前的客源市场形成一定逆反心理和怀疑的态度。因此怎么样使促销广告取得市民的信任并对其产生想亲临其境去体验,并由之而产生良好的口碑,形成良好的宣传效果成为云舍景区的一大挑战。

四、战略确定:

让目标市场更多的人了解云舍风景区,最终引发客人前往云舍风景区一睹真颜的机会。从而真正将云舍风景区的优势发挥,结合其他景区无可比拟的土家民俗文化景区的特色,力争引起较高的认知度。

吸引大量游客资源宣传推广是当务之急。只有将云舍风景区宣传出去了,让更多的客源地市民了解认知,有想去的冲动了,才能实现最终利益。

1、特色定位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云舍成功的关键在于特色民俗文化旅游的大力开发、宣传,根据云舍风景区现状,景区在十一开园售票后举办以“十一登梵净山、游天上人间云舍,品土家民俗,赏稻黄瓜香”为旅游主题的宣传活动,突出云舍景区土家民俗风情,山水田园的特点,将“云舍民俗乡村游”这一主题推向市场。

2、区域定位

目前,就云舍风景区产生的吸引力而言,短期应把市场放在铜仁及周边地区,省会贵阳市场。因为梵净山景区在上述市场知名度高,推广易,旅行社组团激情高。云舍景区只有依托梵净山,通过旅行社的组合推广来提高云舍的知名度。所以目前的重中之重就是面对上述几个区域旅行社的宣传推广。中长期客源市场要争对华南、华中、华东等发达城市出游人口集中地做长期营销策划。

五、景区形象定位

到美丽云舍、游天上人间、访桃源人家

梵净山下、桃源人家、乡韵土风

中国土家第一村—云舍

六、营销策略

(一)、确定目标市场并划分主要的区域,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群对云舍景区所产生的兴趣不同,采用平面广告宣传,旅游形象宣传,DM宣传,活动推广,企业宣传等方面进行市场营销。

(二)、细分市场,根据每块市场的特点和不同节令特点,区分营销、宣传受众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法、相应的宣传策略,进行宣传和营销。

(三)、在价格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客人不同的地域灵活制定相应的价格。

(四)、设立贵阳、凤凰云舍景区销售总代理。

(五)、总体目标:通过高层次的营销企划和多种有效的营销手段,在较短时间内大幅度地提高云舍风景区的知名度,使其在旅游市场竞争中占据高位的市场份

额。

(六)、阶段营销计划及目标(分为二个阶段)

营销时段

2009年10月1日—2010年5月1日

准备和起步阶段

2010年5月1日—2011年春节

市场爆发阶段

2011年以后

市场巩固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及市场起步阶段

指导方针:投资小、见效快、花小钱、办大事

此阶段,首要任务争对贵阳、铜仁、凤凰、怀化的旅行社进行目标宣传,重点旅行社签订合作优惠协议,提供景区线路等。为云舍风景区在十一旅游黄金周市场推广打下基础。

此阶段的时间预计:因目前云舍门票价格还未定,销售政策还不能面对旅行社展开营销,9月20号价格和宣传资料还未出来,将错过十一黄金周的团队销售时机。因十一为一年中旅游最火,价格最高的时段。往往旅行社的团队线路会提前十天左右定版,新的旅行社管理条例出台后,未列入旅游行程中的景点不得擅自增加。过了20号,团队这一块只能起到宣传作用了。

在此阶段针对铜仁地区目标客户群的短期宣传具体方式:

(1)、力争在短期内使更多铜仁市民公众了解云舍风景区的旅游特色。

(2)、利用党报《铜仁日报》在显著板块或者旅游周末板块发布云舍景点开园信息、《新铜仁》杂志社发布云舍景区旅游专题等。 在锦江广场广告电视墙播放云舍景区DV广告或者云舍门票优惠信息及十一云舍民俗文化活动内容字幕广告。

(3)、加强户外平面广告宣传力度,在铜仁机场,铜仁火车站,铜仁客车站,铜仁至江口公路沿线显著地段,江口至梵净山公路显著地段,梵净山黑湾河设立户外广告宣传画,吸引来十一黄金周来梵净山旅游的自助游、自驾游客户群的眼球,达到引客入景区的效果。

(4)、10月1日—10月6日每天分时段派出身着民族服装的演职人员在江梵公路云舍出口公路边派发云舍宣传资料。

(5)、从云舍本身景区特色出发,配合十一黄金旅游周,加强硬件建设,精心打造特色民俗文化吸引客人。比如:一台精彩纷呈的篝火晚会并将活动旅游信息发布出去。

第二阶段:国庆后期阶段

(1)、在贵州同行计调宝典上发布云舍旅游景点信息及政策。

(2)、策划互动活动,邀贵阳、铜仁、湘西、怀化等地旅行社同行,各地摄影记者前往景区彩风,并在《铜仁日报》专版报到云舍风光及活动图片和旅游感受。

(3)、实行贵阳、凤凰、怀化区域总代理,以散客促团队,以团队赢市场,并和旅行社互动(凡在广告中宣传云舍景区的均可凭广告免一定数量的门票)实现共赢,。

(4)、网络宣传,在如今互联网得到广范应用的今天,通过互联网将景区的一些图片及景区资料上传到网上,供大家浏览,正所谓眼见为识,亲眼看到可信度就会进一步增强。在网络上(如:携程旅游网、易龙旅游网)发布相关线路,门票

优惠信息等。

(5)可以与婚纱摄影公司商量合作,免费在云舍景区拍摄婚纱照。以达到更好的宣传展示云舍风光。

(6)在2010年春节期间,开展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展示活动,并在铜仁、凤凰古城春节热点城市进行发布。

第三阶段:市场开发期:

在此阶段,宣传造势已见成效,客源量日渐增长。

此阶段的时间预计:两个月时间。

在此情况下针对目标群:

(1)、巩固前段营销工作宣传战果,保持客户群体,刺激消费。

(2)、向积极向往但还没有去旅游过的消费者群体进行宣传云舍旅游景区的特色。

(3)、联合梵净山景区,苗王城景区在主流客源市场进行联合推荐活动。

(4)、积极配合铜仁地委、行署组织的铜仁地区旅游资源宣传及推荐活动。

(5)、争取其它旅游景点的消费者前来旅游(如办联票)。

七、未来来工作计划:

1、维持原有客源,巩固云舍旅游景区形象。

2、传达云舍旅游景区信息,制定区域工作计划(含宣传和活动)。

3、开展创新营销,针对客源市场的特性进行推广宣传活动,提前报计划。

4、开展适合云舍旅游景区的促销活动,力争做到谋定而后动。

5、开展客户回访等活动密切景区和客户的关系。

6、开展云舍土家民俗文化、傩文化、农耕文化、旅游商品、土特产挖潜工作。

7、培训、提升云舍村民旅游意识及经营策略。

8、主题活动策划

八、经费预算:暂略(因具体宣传营销方案内容未定,待方案定板后,详细的经费预案随之而出)

铜仁东太梵净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云舍项目市场营销部

2009年9月10日

第三篇:铜仁市发展调查报告

饶锋

(铜仁学院法律与政史系12级地理科学本科班)

成晴

阳文桦

陈宇

朱珠 学号:2012011018 学号:2012011004 学号:2012011030 学号:2012011003 学号:2012011045小组成员:饶

内容提要: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贵州省铜仁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通过深入实际考察、走访农户等方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各乡镇的“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民增收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 键 词:措施、任务、经济转变、三农

一、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铜仁市城市扩容2.4万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3平方公里,城镇绿化率达51%,下辖河西、环北、谢桥、市中、灯塔5个街道办事处,云场坪、川硐、坝黄、茶店、漾头5镇,桐木坪、鱼塘、大坪、和平、滑石、瓦屋、六龙山7乡,150个自治村,是美丽富饶的宝地,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铜仁地区行署所在地,市政府驻地谢桥街道办事处。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相继采取了一些措施发展农村区域化经济,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铜仁市农业和农村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有了新的进步和提高。但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长时期以来,铜仁市农业经济比重小的缘故,没有引起全市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客观上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反映在农业的发展上,没有纳入市里的重要工作,谋划市里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考虑城市的多,考虑乡村的少;反映在资金投入上,主要投向了城区,对农村经济投入不多,而且在投入方式上,集中投入少,分散投入多,不利于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做出亮点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反映在政策导向上,较长时期以来,市委、市政府没有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台过针对性较强的政策性文件。

(二)发展定位不准。

长期以来,我市农业发展走向不够明确,思路不够清楚。发展什么,怎么发展,认识不统一,定位不准,没有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思维模式。没有一个符合我市实际的发展规划,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的状态。我市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规模甚小,基本上尚未形成,传统的粮猪经济结构仍占主导地位。

(三)城乡统筹力度不大。

主要反映在:一是在城乡建设的统筹方面。城镇化建设推进缓慢,农民生活环境较差,镇村面貌变化不大。对于土地指标的使用,用于城市开发的多,农村建设的少。二是城乡劳动就业统筹方面。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没有纳入全区的重要议事日程。三是社会事业发展方面。我市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长期缺乏发展规划和大的项目投入,基本维持原状。

(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单一的粮猪型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民收入来源十分有限,增长乏力。同时,与城市居民收入的差距逐渐增大。

(五)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欠帐较多。

突出地反映在道路建设相对滞后。镇级公路的硬化,财政的补贴资金太少,而大量资金需要镇里自筹,为此,各镇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不少村级道路路况太差,至今无法行车,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不少水库、塘堰、沟渠不配套,仍有部分人畜饮水困难。中小学教育质量普遍偏低,校舍及教育设备陈旧;医疗条件较差,设备简陋,医疗水平不高,农民有病难治。

上述问题之所以在较长时期内存在,除了各乡镇原有基础薄弱、交通落后等因素外,还有不可忽视的两大因素:一是城市规划的严格控制,使我市的建设难以迈步;二是工作缺少创新。面对“三农”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办法不多,措施乏力。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对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把它仅仅看成一般的经济问题,而没有上升到政治的高度和经济发展规律的高度去看待,更没有作为我市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地而切实加以关注。应该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整体的要求,没有各乡镇农民的小康,也就没有全市人民的小康。

二、经济发展的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措施

(一)经济发展优势

1、交通优势

铜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在于交通的制约,随着大兴机场改扩建工程的完成,可以停降波音737大型客机;渝怀铁路过境铜仁;公路的提级改造,铜

仁市的交通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空中、铁路、公路统筹发展的交通格局,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2、人文优势

铜仁市地处黔东,区位优势明显。这里的文化受到巴蜀文化、湘楚文化的影响比较大,在铜仁市居住的,不少是从江西、湖南等地迁移来的,外来文化的特征非常明显,加上铜仁市保持完好的本土文化譬如巫文化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多元化文化格局。各种文化融会贯通,容易接受先进的思想观念。近年来,铜仁市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使铜仁的人文优势得以弘扬,它会像酵母一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催化、膨胀作用。

3、旅游优势

铜仁市境内山环水绕,风物荟萃,人杰地灵,蕴珠藏玉,自然人文景观如彩绦连珠,美不胜收,不仅山、水、林、瀑、石、洞瑰丽多彩,中南门古商埠文化街区,中国傩文化博物馆,岩董、杜家园新石器古文化遗址,中国明清南长城,茶园山庄文化古村,周逸群烈士故居,沈从文的祖居等,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素有“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的赞誉。良好的自然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相互烘衬,可产生良好的综合景观效果。

(二)社会经济发展措施

1、解放思想,提高认识

在加快特色产业发展上,目前要认真解决好对铜仁市资源优势和有利条件认识不足、对产业发展缺乏信心、责任感和紧迫感不强、政策和工作指导不力等问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要从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

2、改变观念,进一步提高党员和群众发展商品经济的意识

要使各乡镇经济在现有的基础上上一个新台阶,就需要改变人们的观念,进行正确的政策指导,加大对党的政策的掌握,以科技兴农,促进产业发展。一是加强对党员的教育,认真学习十七大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乡镇干部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责任意识。二是加强党员群众科技培训,提高致富技能。

3、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集约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资源、区位和气候优势,要科学布点,强化措施,努力培植一两个龙头企业。

4、增加投入,加大扶持

以政府扶持资金为引导,以企业和农户投资为主体,建立多元投入机制,鼓励企业和农户增加投入。以实施企业带动战略为重点,按照扶优、扶强、扶重点、扶发展中关键环节的原则,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建立实行贷款担保、贴息和无偿补助相结合的资金扶持长效机制,重点扶持科技攻关、宣传促销、兴办市场等。要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金融部门要努力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贷款,扶持企业和专业户,并积极开展青年创业小额信贷。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贴息的作用,调动企业、专业户投资的积极性,同时要强化招商引资项目的筛选、论证、推介和实施,推动特色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5、大力发展服务业

发挥铜仁市的地域优势,优化结构,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铜仁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培育和扶持发展旅游服务业。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开发一批观光型、参与型、度假型的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加大旅游市场促销,积极开拓旅游市场。积极发展房地产业。结合小城镇建设,加快房地产业开发,建立和完善房地产服务体系,改善人民居住条件。利用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为契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兴建一批品位高,可塑造农村新形象的建筑群和风景靓丽的花园式、休闲式住宅。

以上是通过自己查阅网上资料分析、向老师讨教等方式,对铜仁市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总结,以及对铜仁市以后发展的一些想法。我想我们大学生学好各种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向老干部学习。要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不断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吃透民情,多收集各种致富信息,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踏踏实实做好每一步,才能干好我们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转变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观念

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解放思想,才能推动发展,才能转变观念,焕发出摆脱贫困的巨大动力。要想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致富,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至关重要。在修建通村公路时群众不愿集资,认为这是政府应包干的事。因此,政府在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投入工作力度的同时,要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和科学素质,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造血”功能,进一步激活农民群众要求致富的强烈愿望,从“要我富”的观念向“我要富”的转变,毕竟“石头孵不出鸡”。

(二)增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极其落后,是制约铜仁市各乡镇经济发展的瓶颈。因财力不足,要通过自身努力从根本上摆脱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是不现实的。因此建议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各乡镇的投资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对偏远乡镇进行倾斜。

(三)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目前,虽然各乡镇现阶段发展条件差,困难很大,但同时却有着各自自身的优势。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制约条件正逐步消除,各乡镇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将凸显出来,形成新的亮点和增长点。

(四)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铜仁市的二三产业不发达,城镇化水平不高。因此,在抓产业结构调整中,重点要发展二三产业。调查中了解到,近几年农村新建房屋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外出务工收入。因此,要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培训,通过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按照“走出一人,带动一户”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为农户增加收入。要以小集镇建设为载体,制定优惠扶持政策,新建商业门点,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进城经商、流通贩运,实现二三产业收入的增长。要加强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龙头企业的招商引资,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五)加快铜仁市人才资源开发,大力培养选拔年轻有为的干部

要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和灵活多样的措施,培养更多的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农村适用技术人才。现阶段,各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是摆在党委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由于乡镇干部数量严重缺乏、干部年龄偏大、在职在编人员偏少,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政治坚定、维护民族团结、深受各族群众拥护的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迫在眉睫。目前,符合学历、年龄等要求的干部后备人才主要集中在教师队伍中,这就要求放开视野,加大教师队伍中人才的培养工作。在公务员招考中,要对志愿服务队伍倾斜,专门划定名额在志愿服务队伍中进行考录。要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和环境,出台志愿服务队伍工作的优惠政策,稳定少数民族地区干部人才队伍,鼓励、支持、吸引各类人才到民族地区创业发展。对德才兼备的企事业单位中的少数民族干部,应突破其“身份”限制,提拔到副科级以上领导岗位工作,以解决民族乡的的少数民族干部青黄不接的矛盾。

[参 考 资 料]

1、铜仁市门户网

2、中国青年网

第四篇:铜仁地区2009烟叶生产气象资料调研报告

铜仁地区烟叶生产气象资料调查表

1.热量资源

1.1温度的季节变化及形成原因

铜仁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受东亚季风环流系统的影响为甚。春季气温回升较快,但冷空气活动频繁,绵雨较多,“倒春寒”常发生;夏季为热带海洋气团控制,夏季炎热,光照充足,伏旱严重;冬季则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低温寡照,降水较少。秋季因西南季风的波及,上空的东风环流转变为西风环流,反映出“华西秋雨”特点。入秋后气温下降很快,阴雨天多。 1.2温度的时空分布

气温的分布特点:区内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3.4~17.5℃之间,17℃以上的范围主要分布在境内乌江中下游河谷、锦江中下游河谷及玉屏、松桃、沿河、思南等地。梵净山1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年平均温度低至12℃以下。春季四月份平均气温回升快,绝大部分地区都达到16℃,思南、沿河已回升到17℃以上。秋季十月的气温略比春季四月份高,大部分地区仍保持在15℃~17℃之间,思南、沿河甚至在18~以上。到了10月下旬,气温陡降,所以铜仁地区气温的年变化,具有春季回暖早,秋季下降快,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的特点。 1.3烤烟大田期的热量资源

铜仁地区烤烟大田期的平均温度除万山为20.1℃,其他站点在22.3~24.0之间,以沿河的24.0℃最高。

各地烤烟大田期的平均气温比年平均气温高6℃左右。

表1-2调查点≥20℃日数

表1-3调查点≥35℃日数

表1-3调查点大田可利用日数

2 .水资源

2.1 水分资源的时空分布

铜仁地区年降雨量在1110~1400毫米之间。但分布不均,东部多于西部,高海拔多于低海拔。梵净山以南西的思南、印江、石阡等地年降雨量1058~1200毫米,梵净山以东的江口、松桃等地年降雨量达1200~1300毫米。

2.2烤烟大田期(4~9月)水分资源

大田期降雨总量在826~997毫米之间。占年降雨量的74%~75%,东部多于西部。移栽期降雨量在200~250毫米之间。

表2-1调查点烤烟移栽~伸根期降水

旺长期降雨量在290~400毫米之间。

表2-2调查点烤烟旺长期降水

成熟采收期的7月中旬~9月中旬,降雨量在300~400毫米之间。完全能满足烤烟的生长需求。

3 .光能资源

3.1 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

铜仁地区 年日照时数在1100~1300小时之间,在贵州省处于中下水平,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要少500小时以上。一年中,各地日照时数以

7、8两个月最多,都在100~200小时。冬季的

1、2月日照时数最少,仅有40~50小时。每天只有一个多小时的太阳直射光。

铜仁地区的年日照百分率较小,只在25~30%之间,冬季的

1、2月的日照百分率一般不到15%,最小的德江只有11%,在冬季,由于日照百分率太小,个别年份几乎整个月不见太阳直射。

3.2 烤烟大田期(4~9月)的广能条件

区内烤烟生长期的日照时数在800~900小时之间,约占全年70%。在整个生长期内,是前少后多。移栽期(4月~5月上旬)只有150~180小时,不到全年生长期的四分之一。各县旬日照数见表3-

1表3-1调查点烤烟移栽~伸根期旬日数(小时)

表3-2 调查点烤烟旺长期旬日数(小时)

移栽后进入旺长期(5月下旬~7月上旬),此时段境内绝大部分地区日照都增加到190~230小时之间,最多的印江、玉屏超过220小时。

到7月中旬~9月上旬的成熟采收期,日照时数保持在380~420小时之间。其中最多的印江达440小时以上。且多为散射光,充足而和煦的阳光有利于优质烟叶的形成。

表3-3 调查点烤烟成熟~采收期旬日照(小时)

4.气象灾害

铜仁地区的气象灾害频繁,主要有春旱、夏旱、倒春寒、秋风、暴雨、冰雹、高温和凝冻等,对烤烟生长危害最大的是夏旱、高温及暴雨洪涝,其次是春旱和倒春寒,秋风仅限于局部地区,至于凝冻危害虽大,只在冬季出现。 4.1 夏旱

铜仁是贵州省内夏旱最严重的地区,几乎每年都有干旱发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连续60~90天的特重干旱,出现了3~5年,机率为6~9%;连续40~60天的重干旱,出现了8~13年,机率为15~24%;连续25~40天的中等干旱,出现了16~22年,机率为30~41%;连续15~25天的轻微干旱,出现了16~20年,机率为30~39%。夏旱出现的时间在6~8月,这时

正处于烤烟旺长至成熟采收期,是烤烟生长发育阶段中最需要水的关键时期。 4.2 高温及连绵阴雨危害

在夏季,铜仁市贵州省温度最高的地区。日最高气温大于35℃的日数各地都在10天以上,最多的铜仁、沿河达到26~31天。高温日数一般最早在6月中、下旬开始,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时正值烤烟旺长至成熟期,长时间的高温天气,使烟叶原生质和叶绿素受到破坏,光合效率降低,促使呼吸作用曾强,养分的消耗大于积累,烟叶的品质和产量都会受到影响。

表4-1铜仁地区2006年6~8月各旬温度

4.3 春旱

春旱并不明显,但从1979年后,春旱问题变得突出起来,特别是1985~1989年连续5年出现冬春连旱,对烤烟生长带来严重影响。

铜仁地区的春旱,西部比东部稍重。在54年的资料中发现,西部各县春旱出现的总年份有35~40年,机率为65~74%;东部各县总年份有27~30年,机率为50~56%。这表明,在54年中,有一半的年份没有春旱,与几乎年年都有的夏旱相比,就轻多了。在出现的春旱中,多为中、轻旱,重旱和特别重的干旱较少。特重旱,西部只出现过2~3次,东部1~3次,全区三个站没有出现过特重旱。 5. 冰雹

冰雹是本区常见的局部性灾害天气。据1998年以来的资料统计,铜仁地区的冰雹每年只有1~2次,最多的万山、石阡多达4~8次。在省内来说算轻雹区,危害甚小,或基本上不会造成大范围发的危害。冰雹以3~4月出现的机率最大,此时是烤烟的育苗阶段,降雹时间长或者雹粒大,会击伤露地育苗的烤烟。区内的降雹持续时间一般只有2~10分钟。偶尔也有较长的降雹。 6. 暴雨洪涝

铜仁地区是省内多雨区之一,日雨量≥50毫米的暴雨日数较多,一年平均有5.0~8.2天。梵净山东侧的江口、松桃、和西侧的德江7~8天。按暴雨的轻、中、重、特重四个等级,全区54年中共有28~37年出现,机率为52~69%,一半以上的年份都会出现轻级以上的暴雨灾害。其中特重级的暴雨出现的年份有5~9年,机率为9~16%,也就是说,大约十年有1~2年就会出现一次特别严重的暴雨灾害。

第五篇:铜仁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抓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努力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地区关工委、地区教育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县、市、特区关工委、教育局配合妇联等部门开展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调查。在各县调查的基础上,地区关工委还对部分乡镇进行了深入细致地重点调查。通过听取县关工委的综合汇报,与县市特区有关部门领导、部分乡镇党委座谈,深入学校、留守儿童家庭走访等,对我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一)基本情况

我区辖8县1市1特区,共有169个乡镇办事处,2945 个行政村,人口近400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9·58%。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走出家门外出打工的农村青壮年越来越多,许多孩子都交给了老人或亲戚抚养代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区外出打工的家长有7万多人,留守儿童有5万3千余人。在留守儿童中,由父亲在家照顾的有9540人,由母亲在家照顾的有16960人,由爷爷奶奶照顾的有23320人,由其他亲人照顾的有3710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教育确实存在一些负面影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习较差。一方面,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过 低,部分农民工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期望值较低,缺乏硬性约束,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 少。从各村的调查情况来看,有91. 4%的留守儿童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祖辈生活在一起,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且大多是文盲,不 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还由于年龄差距大,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 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2、性格缺陷。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打工地以广东、 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为主,常年在外奔波,从事的多是体力活或做小生意,收入微薄,生活艰苦,劳动强度高, 空闲时间少,与留守子女联系较少,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 足够的关心、帮助和指导。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 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个性变得极端化,要么内向、自卑、孤僻,要么任性、放荡,甚至滋惹事非。另外,通过调查发现,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的比例要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不敢管,不会管,留守孩子几乎生活在无限 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而且随着父母外出时间 越长,性格变化越快,且年龄越小,变化越大。

3、缺乏亲情。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中情感缺乏问题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研究表明,亲子抚养比隔代抚养和寄养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 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同时,根据调查和座谈的情况,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且年龄越大,越表现 出对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强烈需求,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

4、行为偏差。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

段,自律能力很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 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调查中发现,许多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 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桌球 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 混在一起。

5、价值扭曲。打工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较少,特别是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因 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观念的形成,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热衷于吃喝玩乐,在学习中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精神,得过且 过,不求上进。

6、安全隐患。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 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以思南县邵家桥镇为例,2007年1至9月,共发生留守儿童违法犯罪事件17起,占青少年违法犯罪的 53%,其中较严重的打架斗殴事件4起,溺水事件2起,死亡1人,交通事件1起,死亡1人,偷盗事件10起。 事例1 :今年7月,一个父母长年在外的学生对奶奶谎称到学校上课而用父母寄来的钱买了一辆旧摩托车开到5公 里外的赵家坝小河游泳被淹死。事例2:今年4月26日, 邵家桥镇先锋村先锋组一个由公婆照看的留守在家三岁的 小男孩,与其姐姐在公路上,不幸被一辆大货车后护轮壳 挂倒,拖行近20米后落地死亡。事例3:小学三年级的女 生陈某,因父亲外出打工六年无音讯,母亲两年前出去寻 找至今未归,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平时管教不严,养成小偷小摸的习惯,并且经验丰富,专门伙同其 他同学偷东西,在她的床下查到小食品和各种玩具足足有 100斤重。

(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留守儿童教育生活问题的产生,除了留守儿童自身的因素,还有来自家 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原因。

1、家庭方面:由于外出务工父母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城镇教育费 用较高,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谈 漠,孩子缺乏安全感;留守儿童大多数由年迈而没有文化的爷爷奶奶照顾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知识、精力上基本无法代替父母履行品德培养辅导、督促孩子学习的义务,即使父辈有一方在家,由于要操持整 个家庭生活,辅导、督促的力度也被大大削弱,因此,留守儿童的家庭文化和 道德教育基本处于空白。

2、学校方面:侧重在校时段教学管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 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对那些“问题儿童”难以管理,有的学校在教育 无效时干脆放任不管,一推了之,致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

3、社会方面:农村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 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对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也 使一些留守儿童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学校、家庭、社会三大教育中出现盲区是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四)所做的工作及成效

近几年来,我区各级党政、有关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高度重视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帮扶工作,经济上给以扶持、生活上给以照顾、情感上给以关爱、学习上给以帮助、思想上给 以沟通,开展了多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帮扶活动,留守儿童工作得到了有效推进。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和帮扶工作作为落实《未成年人

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贯彻十七大精神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些党政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研留守儿童工作情况,安排部署留守儿童工作。如印江县罗场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下发了“关于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意见”。对留守儿童家长、委托监护人和所在学校提出了明确要求。并积极探索教育管理办法。各级关工委积极主动配合,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2007年地区关工委、地区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社会调查的通知”,要求各县、市、特区关工委、教育局配合妇联等部门认真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工作。地区关工委还先后到印江县罗场乡、石阡县的中坝、本庄等乡镇调研。各县、市、特区都开展了调研活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当地党委、政府制定决策、措施提供了详实的依据。二是教育系统真抓实干,建立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帮扶机制。教育部门制发了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帮扶工作的文件,规范了教育管理帮助工作的措施和办法。教育局与学校、学 校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签订了责任书。各校建立了留守学生档案,建立了教师结对联系帮教制度,做到了“三个一”,即:每学期家访一次,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有一本留守儿童工 作情况记录。学校根据留守儿童的学习、思想、心理情况,适时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主题班会、联谊会、生日聚会、节日文艺展示、道德法制讲座、家长学校等,丰富留守儿童的生活,增进留守儿童的友情,激发留守儿童的热情,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同时通过开展“亲情电话” “亲情书信”等活动,让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情况,感受父母爱的温馨,也唤起父母对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各校充分发挥关工委和“五老”队 伍的作用,实行“代理家长制”,通过“结对子”的办法进行帮扶,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人间的真情。有的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爱心基金,除学校投入资金外,广大教师积极捐助,学生自发献爱心,社会人士积极参与,解决了部分特困留守学生的生活困难,从调查的情况看,全区很少有留守儿童因家庭困难而辍学。

三是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关工委、团委、妇联、农办、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通过结对帮扶、联谊慰问、社会环境综合治理、网吧整治等,为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宽松、和谐、健康、安全的环 境。各单位、各乡镇、村委会、社会广泛参与,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结对进行教育管理,并对特困留守儿童给予资助。目前,各相关单位各司其职,部门间密切配合, 社会人士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留守儿童的工作格局已基本形成。

四是初步探索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模式。如 创建了以罗场中学和罗场小学为代表的“罗中模式”和“罗小模式”。罗中模式就是与学校附近的王德芬女士联合创建“留守学生之家”。按照“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尊、健康自强”的“四自”教育宗旨,采取社会帮扶、学校负责、政府监管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由王德芬提供“留守学生之家”场所,并担当“家长”,配备管理人员,收取适当生活费,负责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日常管理工作。学校成立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管理。并与教师签定责任状,实行“两包三保”责任制,即班主任包班、科任教师包学生,保留守学生不辍学、保留守学生在班上学习不掉队、保留守学生在校不严重违规违纪。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对“留守学生之家”的教育和管理进行检查和指导。罗场中学还开办了“留守学生家长学校”,帮助其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对家长提出了“五个一”的要求,即要求外出务工家长每周一个电话,每月一封信,每月和班主任联系一次,每学期与科任教师联系一次,每学年至少回家一次。并注重留守学生的教育,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改正一个缺点,做一件好事,交一份满意答卷,为学校添一份光彩,做一名合格中学生。还注重培养留守学生的健康心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坚持正面引导,辅以严格要求。罗小模式就是针对留守学生年龄小,身心还不健全的特点,采取留守学生亲戚连亲戚、朋友连朋友的形式留一名亲戚或朋友在家作监护人,一年一换,轮流担任代理家长。思南县林家寨小学创建了“学校+老年协会+留守儿童”的管理模式,即建立一个“留守学生之

家”,学校教师和村老年协会成员与1至5名留守儿童结对子,与他们谈心、交心,了解其想法和心理动向,帮助他们实现自已的良好愿望,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和学校的快乐。

二、对策和建议

关爱留守儿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关系社会的安定和团 结,关系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需要各相 关部门及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参与。通过构建组织管理、职能保护、社会 呵护、学校监管、亲属监护“五大关系”网络,努力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 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1、强化政府统筹,构建组织管理网络。政府及有关方面要高度重视留守 儿童教育问题,切实担负起责任。首先,要提高认识,把留守儿童教育成长问 题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明确牵头单位,建立由宣传部、精神文明 办、农办、公安、教育、司法、民政、关工委、妇联、共青团等多部门组成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并形成制度,一年召开1-2次会议,汇报和研究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其次,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研究, 制定有利留守儿童教育成长的政策,尽快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o

2、加强部门合作,构建职能保护网络。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 成员单位要加强联系,共同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宣传部和精神文明办要加 大宣传力度,引导和教育人们提高关爱留守儿童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引导 和教育外出务工家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强化监管责任;教育部门要形成教育保护合力,出台相应的关爱和保护政策与措施,加强监督和检查,强化学校对留守学生的监管和教育力度。不断加大农村中小学基础建设投资的力度,逐步建设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吸收留守儿童住校。公安部门要加大对侵犯留守儿童权益行为的打击,净化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司法部门要深入基层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活动,增强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民政部门要关心贫困留守儿童的生活,把贫困留守儿童列入救济对象。关工委、妇联、共青团等组织要从各自的工作实际出发,通过创办留守儿童家长示范学校、代理家长学校,开展志愿者服务、结对子互帮、亲情热线等活动,把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落到实处。

3、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构社会呵护网络。全区各乡镇、村(居)委会 应尽快做好留守儿童档案的建设工作,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针对各 类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更切合实际地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 问题。对于那些生活较困难和问题突出的留守儿童要特别关注,建立社区帮扶中心,并组织干部到留守儿童家里慰问,切实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实际问题。要加强农村基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由村支部负责,统筹乡村学校的老 师、村妇代会主任、退休老同志、共青团员等各方面力量,给予留守儿童“一 对一”的特别关怀,组织他们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4、完善学校教育,构建学校监管网络。学校要健全关爱留守学生的制 度,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对留守学生这个特殊群体,除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外,要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更多地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情况。学校的心理老师要对留守儿童及时进行疏导教育,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教育缺失。 要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吸引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之中,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自卑感;重视办好农村家长学校,定期与外出打工的父母、代养人联系沟通,交换意见,或者可以充分利用假期和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指导他们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监管网络。

5、强化监护责任,构建亲属监护网络。相关单位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 家长在外出务工的同时,把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事情安排好,外出打工后要加强 与孩子沟通、学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科学方式和方法,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 特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此外,要加强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 导,转变监护理念,引导临时监护人及其他亲属对孩子的文化道德教育和精神 需求给予更多的关注。让远离父母的孩子真正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 有人帮”,合力营造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提升泵房施工方案下一篇:同事间交往的礼仪